如果受到一些因素比如药物、中毒、感染疾病的影响,可以出现中枢系统的髓鞘化的发育规律是发育的延迟?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晕车、头痛、眼睛痛等等大大小小的毛病,今天教大家一些急救护理常识,一遍应付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小病小痛。

先翻开下眼睑检查,再翻开上眼睑检查;找到异物时,用水浸湿棉签,沾取异物;用流动水冲洗眼睛。冲洗中让患者不断地眨眼。

晕倒时,要立即解开衣服,使呼吸道通畅,便于呼吸。取侧卧位,头部要低,静卧。通常经2~3分钟即应有好转。如果时间拖长,或经常发生晕倒时,送医院请脑神经专科医生诊治。

3. 头部受到强烈打击时

(1)陷人昏迷状态者,要轻轻地翻身,使成侧卧位,并记录时间;

(2)不可让病人受震动或使病人颈部前屈而尽量保持后仰位置;

(3)安静地转送至脑神经外科医生处。

(1)温水漱口,用牙签除去龋齿蚀孔中的食物。之后,用小苏打水漱口,再填入用小苏打粉团成的小九;

(2)口服阿司匹林。接触到植物性刺激物时碰漆而受刺激时,应先用橄榄油擦掉漆。决不可抓搔皮肤。没有橄榄油,就用多脂肥皂在流动水下把刺激物冲洗干净。勿烤火或日晒。涂可的松软膏。重症或有发热时,请皮肤科医生诊治。

5. 咽喉部有异物堵塞时

(1)若是成年人,可让病人自己压住舌头,连续咳嗽2-3次;患者上半身前倾,请别人从身后用两手合拢围起,把前胸向上提起;侧卧,用手指试钩咽喉部,有时也能钩出异物;

(2)若为儿童,则头朝下抱起,用力拍打背部2-3次。异物还是除不掉时,赶快送医院。

(1)若是昆虫,用光照耳,即可飞出;

(2)若是豆类等物,不要强行取出,要到耳鼻喉科医生那里就诊。鼻内进人异物时可尝试把发夹的圆头顺着鼻孔壁插进,把异物带出来。

(1)要从精神上稳住病人,勿使发慌,让其卧床并保持安静;

(2)咯血时,血中混有气泡,血色鲜红。大量咯血时,注意勿使窒息,应将头部放低,并侧卧休息。一般都会自行止血;

(3)呕血时,血色暗红或呈咖啡渣色。同样要保持精神和肉体的安静。应取倒卧位,以防窒息。冷却法只是一时之计。要请内科医生出诊。光化学烟雾轻症,用流动水洗眼、漱口。漱口水用8%小苏打液即可。喘气费劲,一般都是精神性的。病人须转移至空气清新的房间里,卧床休息,轻轻喘气以调匀呼吸。

(1).让病人坐到椅子上,使情绪稳定;

(2)让病人头部前倾,用嘴喘气。从外面用手指压迫出血侧的鼻翼;

(3)用干净纱布轻轻地堵塞出血的鼻孔,进行压迫止血,效果很好。

9. 胸部受到强烈打击时

被撞倒,或被重压在下面时,轻症也许只有肋骨骨折,而重症会伤及内脏,咳血痰,胸痛,呼吸困难。这时,应及早求诊于胸部外科医生、肺科医生和心血管科医生。

(1)静养第一。姿势:脸朝上,屈膝,靠在被垛上。这种姿势吃力的话,侧卧屈膝也可;

(2)有条件时,用宽幅棉纱布紧紧缠住腰部和臀部,静养4―5天。止痛,局部热敷或口服阿斯匹林。病程拖长时,要去伤骨科医生处就治。

(3)急性腰扭伤可应用推拿、针灸或拔火罐等,常取得良好的效果。

日晒伤,和烧伤相同。预防可用抗晒伤冷霜,或限制日晒时间。晒伤时,用冷水冷却30-40分钟,涂冷霜。有水疱时,用小苏打水做湿敷。

用手轻轻按压胃部,让患者打呵欠。饮0.5―2%小苏打水。尽可能长时间憋气不呼吸或用手指紧压双侧眼球,都是一种简便的方法。

13. 腹部受到强烈打击时

(1)持续腹痛、恶心呕吐、休克症状、便血、排便频繁,有这些症状时应疑及内脏受伤,应立即找外科医生诊治。

(2)在这之前,要静卧、双膝下用椅垫垫起,使腹肌放松,暂时禁食。大小便和呕吐物,一定要留给医生察看。

用流动水和肥皂水进行充分冲洗。用纱布擦干后,找外科医生接受彻底的清创处理,注射和口服抗生素。如咬人的狗被怀疑为疯狗时,应注射狂犬疫苗,并捉住该犬送有关单位观察和检查。

(1)习惯有晕车(晕船)的人,应在乘车前半小时服药。但晕车(船)药往往能引起睡意,所以,驾驶员不宜服 用。车船晃动太厉害时,可采取脸朝后的坐位,或是闭目仰卧调匀呼吸。

(2)脸色苍白,恶心时,不宜服药。应尽可能使身体放舒服些,要脱掉帽子,松开领口和裤带。要离开有怪味和有热风吹来的地方。房间通风要良好。恶心时,不必强忍,尽可能自然吐出。

(3)预防法。除服药外,尚需有“我不会晕车”的信念。衣服要松宽些。尽可能坐摇晃较轻的座位。

立即用嘴(口腔内无粘膜破损)在伤口部位使劲吸2-3次。吸出毒液就吐掉。 情况允许的话,用止血带或布带紧扎住肢体伤口的近心端,同时伤口(毒牙痕有两处)要用冰袋冷敷。并立即请蛇医或外科医生诊治,注射抗蛇毒血清和甾醇类制剂。注射血清前,要告诉医生是那种毒蛇。

(1)以肥皂水和流动水轻轻冲洗后,对露出皮外的木刺,先用镊子拔掉,然后充分冲洗,贴上急救胶布。此外,尚需注意是否还有没拔掉的刺。因显露不好而刺不易拔出时,应用消毒的针挑出。

(2)被木刺刺伤时,挑出后还要接受外科医生的诊治。要注意日后发生破伤风的危险。断针伤:断针并不会在体内游走。但活动身体或走路时,会稍有移动。断在体外的针要带给外科医生看,请他取出体内的断针。有时,断针的取出是比较难的,所以不要想得太简单。

18. 手指被门轧伤时

手指外伤虽然需要特殊的治疗,但最要紧的是勿使感染。为此,第一步要用水和肥皂洗净,包上干净的纱布,再去请外科医生治疗。

立即用嘴吸2-3次。然后,用流动水和肥皂洗干净。请外科医生诊治,口服抗生素。

20. 皮肤沾上农药时

不要轻视,应用流动水或淋浴冲洗干净。洗热水澡也可以。不要忘记清洗眼睛和进口。根据农药的种类,或注射解磷定,或注射阿托品,由医生决定。呼吸困难时,做人工呼吸。

溺水是常见的意外,溺水后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并心跳停止的称为"溺死",如心跳未停止的则称"近乎溺死"这一分类以病情和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但救治原则基本相同,因此统称为溺水。

1、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伤员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2、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伤员下颌,捏住伤员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3、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让伤员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面对伤员,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液化石油气在燃烧时要消耗大量的氧气(1立方米约耗5立方米的氧气)。如果厨房门窗紧闭、通风条件差、室内新鲜空气来不及补充,就会导致缺氧。大量的一氧化碳聚集在室内,当人长时间地站在这种缺氧的环境下,就会发生中毒。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意识障碍、昏倒、小便失禁、呼吸抑制,甚至导致死亡。

若发现液化气中毒,应立即将病人救离中毒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的衣物,并要注意保暖。病人烦躁不安时,可用10%小合氧醛10~20毫升灌肠,鲁米那01毫克肌肉注射。病人呼吸停止,需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并注射呼吸中枢兴奋剂,皮肤冻伤者,应先用温水洗浴再外涂冻伤软膏,最后用消毒纱布包扎。

窒息就是呼吸困难,甚至呼吸停止。气道异物阻塞是窒息最常见的原因。

气道异物阻塞是指呼吸道中由于食物或其他异物,突然堵塞,严重时使人即刻发生呼吸停止,造成身体严重缺氧的结果。如不及时抢救,病人常在几分钟内因缺氧导致死亡。 气道异物阻塞的常见原因:吞食大块食物,不慎进入气道内。老年人、3岁以下儿童易发。

应该及早识别气道异物阻塞病人,及早进行急救。

气道异物阻塞时的表现:病人突然发生呛咳、不能说话,出现气急、呼吸困难、声嘶等,严重时,病人面色、唇色很快青紫,身体不能支持而摔倒。 气道异物堵塞发生窒息时,病人不能说话,有人常被误认为是心脏病发作,据此作出错误地处理,因此必须及时识别。 病人会做出用拇指或其他手指捏住自己颈部、喉部的动作,表示不适感。 发生窒息,应在现场采取急救措施,之前不要急着送医院。

急救护理原则 及早识别气道异物阻塞的紧急情况。 使用拍背法、腹部冲击法尽快解除呼吸道的阻塞。 对呼吸停止者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呼叫“120”急救服务,在急救医生到来之前,坚持做心肺复苏术。 将病人送到有耳鼻喉科的医院去取出落入呼吸道深处的异物。

常见的异物是沙、尘、眼睫毛等,造成较严重伤害的异物可以是碎石、碎玻璃。铁屑或腐蚀性液体等。

表现: *眼痛 *烧灼感 *流泪 *眼睛发红 *对光敏感 *眼部感觉有异物 *视力减退

如果异物插入眼球,绝对不可尝试取走。

因为患者擦眼或用力闭眼。眼球内的液体会被挤出来,造成不可挽救的破坏。

症状的严重性与创伤不成正比。尖锐细小的异物,也可能高速穿入眼球,而眼球表面看起来正常。伤者初期不觉有任何特别症状。因此必须详细了解意外发生的情况,并建议每个患者在急救后再找医疗检查。

先用肥皂和清水洗手,然后检查伤者的眼睛。

把上眼皮轻轻拉起盖着下眼皮一会儿,利用下眼皮将藏在上眼皮的细小异物除去。 如果异物仍没有除去,可用水杯将温水倒入睁开的眼睛,冲走异物。

如异物仍在,可翻起上眼皮检查,可能的话以棉花棒和纱布的一角除去异物。

如上述方法仍未奏效,切勿再尝试处理。用敷料轻轻盖着受伤的眼睛,不要让异物再深插入眼球。

尽快寻求医疗帮助,在运送途中最好保持仰卧,如有可能应使用担架。

五、电击(触电)的紧急救护

触电事故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如电器开关漏电、电线年久失修、违章布线等等。

触电的表现:轻者只有局部四肢麻木或震颤,面色苍白,个别病人会发生晕厥。重者被击倒在地,意识不清、心跳呼吸停止。电击可引起电烧伤,烧伤部位发白、发黑,多发生在电流经过的部位。

1、迅速切断电源,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确认自己无触电危险再进行救护。 2、触电者脱离电源后,立即将其抬至通风较好的地方,解开病人衣扣、裤带。 轻型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应就地休息1~2小时再活动。 3、保持呼吸道通畅。 4、如果呼吸、心跳停止,必须争分夺秒进行心肺复苏。 5、立即呼叫“120”,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护。

6、给触电者吸入氧气。

7、干净纱布或清洁布包扎电烧伤伤口,注意止血,然后送往医院。

发现有人触电,切不可惊慌失措,必须尽快采取正确的急救办法。

触电者必须坚持长时间的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在电源切断之前,抢救者切不可用手直接拉拽触电者和电线,更不可用金属物品或潮湿的东西去解救触电者,以免发生触电。

中暑是人体较长时间处于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中,体内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出去,尤其是在湿度大、通风不良的环境下,造成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常的一种急性病症。近几年的夏季持续高温和城市热岛效应,导致在夏季的户外活动中,如不注意防暑降温,很容易发生中暑。 中暑表现:在炎热和高温环境下,感觉头昏、胸闷、眼花、耳鸣、口渴、出汗、乏力、恶心、呕吐、皮肤灼热、发红。继续在热环境下停留,中暑表现逐渐加重。持续高温环境下,头痛、口渴,面色潮红、全身发热,开始大量出汗后来无汗,发生神志恍惚、昏睡。

一旦发现中暑先兆或中暑表现,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爽的地方。 病人半卧位,脱去或松开衣服或及时更换湿衣服,同时帮助散热。 尽快降低体温到38℃以下。 可在病人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处用凉湿毛巾冷敷; 可用温水或酒精进行全身擦浴; 冷水浸浴15~30分钟,体温可降到38℃以下; 饮清凉饮料。 经上述处理,如果病人未恢复,应尽快送往医院救治或者边降温边送医院。

炎热环境下,行走中的人突然晕倒在地,首先考虑要排除中暑情况。

中暑病人呼吸急促、抽搐,体温升高到40℃以上,如不及时救护,有生命危险。

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醒过来的病人,可让病人饮服绿豆汤或淡盐水、西瓜水等解暑除烦,或给病人服用人丹、霍香正气水等药物治疗。

生活中烧烫伤并不少见,火焰、热水、强酸、强碱等都可使人发生不同程度烧(烫)伤。 轻度(表层)烧伤:皮肤红、肿、痛,但无水疱;

中度(中层)烧伤:局部红肿、疼痛较重,有明显水疱,伤愈后可遗留疤痕; 深度(深层)烧伤:皮肤发焦或苍白、干燥,可以无痛觉。

1、立即用自来水冲洗或浸泡烧伤部位10~20分钟,也可使用冷敷方法。冲洗或浸泡后尽快脱去或剪去着火的衣服或被热液浸渍的衣服。

2、轻度烧伤,用清水冲洗后搌干,局部涂烫伤膏,无需包扎。面积较大的烧伤创面可用干净的纱布、被单、衣服覆盖。

3、发生窒息,应尽快解除,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搬运伤员时,动作应轻柔,行进要平稳,并随时观察病人情况。

1、尽量不挑破水疱。较大的水疱可用缝衣针经火烧烤几秒钟或用75%酒精消毒后刺破水泡,放出疱液,但切忌剪除表皮。寒冷季节注意保暖。

2、烧伤创面上切不可使用药水或药膏等涂抹,以免掩盖烧伤程度。

3、千万不要给口渴伤员喝白开水。

严重的烧伤:中度以上烧伤超过全身的10%或伴有呼吸道烧伤(见于火灾时火焰吸入,造成呼吸道水肿,急性喉头梗阻易发生窒息)。

狗咬伤过去在农村地区比较常见。随着城市中养狗者的增加,城市中被狗咬伤时有发生。 狗咬伤本身并不严重,其最大的危险在于被带有狂犬病病毒的狗咬伤后,可能会发生狂犬病,得了狂犬病死亡率极高。被狗咬伤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狂犬病发作,95%以上病人因呼吸中枢麻痹和心力衰竭而死亡。

狗咬伤后,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是否会发生狂犬病,可能性有多大。只有被“疯狗”咬伤才能传染上狂犬病。“疯狗”是指患有狂犬病的狗。

首先要认定咬伤人的狗是正常狗还是疯狗。疯狗的特点:性情突变,狂燥易怒,狂奔前行,乱咬人畜,狂叫不止,声音嘶哑,尾巴不垂,眼睛斜看,流口水,不吃不喝,最后出现后肢瘫痪以至全身瘫痪,一般在发病后5―7天内死亡。

有的狗表面看起来正常,但实际上已感染了狂犬病毒,被这种狗咬伤后,也可能会得狂犬病。还有一些动物如猫、狐狸,如果感染狂犬病病毒,如果被其咬伤,也会有发生狂犬病的危险。

狗咬伤的伤口多不规则,深浅不一,发生流血,肿胀。

(1)处理伤口应争分夺秒进行,力争最迟在伤后2小时内进行。被咬伤口可能流血,不立即止血,这样可以冲出伤口内的狂犬病病毒。

(2)以最快的速度脱下或撕开伤处的衣服,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可用喷淋式或用盆往伤口上倒水冲洗,反复进行,尤其是伤口深处,务必在3---5分钟内使伤口得到充分冲洗。 冲洗液的种类可选择:肥皂水、生理盐水、双氧水等。

冲洗完毕用碘酒涂抹伤口2~3次,以灭活病毒蛋白。

尽可能快地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免疫血清。

被狗咬伤,充分清洗伤口之后,应以最快速度(最迟在伤后24小时内)将病人送往医院(或卫生防疫站)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并对伤口进行进一步处理。 注射狂犬病疫苗:凡是被狗咬伤或可疑疯狗咬伤,均应注射狂犬病疫苗。

注射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如果被狗咬伤较重,或伤口靠近头部(因伤口离头部越近越危险),就应在注射狂犬病疫苗的同时注射抗狂犬病免疫血清。

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免疫血清的注射方法、药量和注意事项应由医生来定。

狂犬病疫苗一般需要注射5次左右,分别在被咬伤后第1、3、5、7、15天进行注射。 经过上述处理后能在24小时内有效地中和入侵体内的狂犬病毒,防止病毒向纵深发展。

九、昆虫蛰伤的急救护理

在户外旅行,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同时,易受到蜂、蚊、蜈蚣等昆虫的袭击,陡然破坏了美好心情。

被昆虫蛰伤后的处理原则:

用干净水反复冲洗被蛰伤的部位后,涂抹含有抗组织胺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软膏。 可用镊子轻轻拔除留在伤处的毒刺或毒毛。细微的毒毛可用胶带粘揭。

如果除了被蛰处红肿、刺痒外,出现全身不适、面色苍白、气喘,应使病人保持静卧,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被蜂类蛰伤首先应尽可能远离现场,防止受到二次攻击。

抗组织胺剂有较强的止痒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在短时间内起到抗炎作用。 1 外用止血药:云南白药粉 9.99元/ 4g(瓶),西瓜霜喷剂 4.70元/3g(瓶) 。

2 消毒防腐药:3%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2.20元/500ml(瓶)

3 材料:消毒棉签、消毒纱布、微孔透胶布、止血带等。

3%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用来清洁伤口,

2%碘酊(碘酒)是对小伤口和擦伤的一线治疗用药,

75%乙醇(酒精)用于未破损皮肤或伤口附近皮肤的消毒清洁,

2%汞溴红(红药水)是在不能忍受碘酒时,可考虑使用。

根据创伤程度,可采取相应措施:

1 如果只是轻微划伤和擦伤,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清洁伤口,(擦伤可用75%乙醇(酒精)清洁伤口)。再涂抹适量的碘酒或红药水。

2 如果伤口大些,出些血,应使用云南白药粉或西瓜霜喷剂先行止血,过后用3%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清洁伤口,再涂抹适量的碘酒或红药水。

3 如果伤口较大,出血较多,则用云南白药粉撒于创面,用消毒纱布.绷带止血后,立刻送医院治疗。

忠告:抗感染药药膏,最好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故不提供药名) 紫药水不适合使用。

碘酒和红药水禁止混合或交替使用。

创伤面应暴露,有利于伤口干水.结痂,恢复也快些。

日常生活中,意外伤害很难避免,有时也难以预料,如果我们不及时医治或者****作不当的话,很可能会对自身或者他人的身体造成伤害,所以,掌握一些急救常识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看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小意外的处理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眼睛是最娇嫩的器官,容不得任何异物。如不及时清除异物,眨眼时会感到疼痛,还会引起炎症、溃烂甚至失明。异物入眼时,最忌讳使劲揉眼睛,或用干的纸巾 或毛巾擦拭眼睛。正确的做法是睁开眼睛,让同伴帮忙翻开眼皮,仔细检查眼白(球结膜)、下眼睑和角膜。如异物在眼皮或眼白部位,可用纸巾蘸少许纯水轻轻擦 去异物(在家时,最好用棉签沾少许抗生素类眼药水擦去异物);如异物在上眼睑内、角膜处,或嵌入较深,则必须及时到医院处理。 鱼骨卡喉

鱼骨卡喉后,应立即停止进食,张大嘴发“啊”的声音,让家属借助光线或手电筒,看清鱼骨所在部位,再用镊子夹出。若未发现鱼骨,则鱼骨可能卡在更深的喉 咽部,应去医院就诊。鱼骨取出后,在短时间内仍然会有咽喉部异物感,这是局部黏膜擦伤的缘故,不必介意。不少人喜欢采用吞咽大的干饭团的方法来对付鱼骨卡 喉,该方法对小的鱼骨可能有效,但对稍大一些的鱼骨则无效,有时反而会因挤压而刺得更深。还有些人认为,一旦鱼骨卡喉,可少量多次吞服食用醋使鱼骨溶解。 其实,食醋在咽喉部停留的时间很短,根本不可能溶解鱼骨。

小飞虫突然钻进耳道后,千万不要用手指或其他东西去掏它,以免小飞虫越钻越深,万一钻破鼓膜,可引起听力下降。正确的做法是到黑暗的地方,用手电光照着 耳道,利用昆虫的趋光性,用光引出飞虫。也可以在耳道内滴几滴烹调油,使飞虫的翅膀浸湿而无法张开,再用耳勺将虫掏出耳道。若上述方法不奏效,应立即去医 院就诊。

如果患者还能讲话或咳嗽,表明气道没有被完 全阻塞,尽量让他自己咳出较好;如果患者意识清醒,但无法自己咳出噎住的食物,可用海姆利克****作法(如下图),即顺着患者的上腹部向上迅速施压,靠产生的 冲击气流将食物挤出气道;如果患者已呼之不应,应立刻扳开他的嘴,用食指贴着其口角一侧,

伸入到口腔深部向外做钩扫动作,直至清除食物为止。若以上尝试均 不奏效,应立即送医院急诊。

鼻出血时仰头,非但止不住鼻血,反而会导致鼻血被吸入口腔和呼吸道。正确的做法是用手指捏住两侧鼻翼4~8分钟,或用浸了冰水的棉球填塞鼻腔压迫止血。如果这些方法仍不能止血,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轻度醉酒者,可以让其喝浓茶利尿,加速酒精的排泄。严重醉酒者,可让其喝醋,并用手指压迫其舌根催吐,以减少酒精的吸收。若上述处理效果不明显,应送医院处理。

轻中度中暑者,应将其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静卧休息,脱掉或解开衣服,用冷毛巾擦身,以迅速降低体温。可让中暑者喝一些凉盐水、清凉含盐饮料。若患者出现神志不清、抽搐,应立即送医院。

夏天外出时,应做好防护工作,比如搽防晒霜、撑遮阳伞等。当皮肤被烈日晒红并出现红肿、疼痛时,可用冷毛巾敷于患处,并适当涂一些滋润霜。若皮肤上已有水疱,千万不要挑破,应请医生处理,以免继发感染。

外出郊游一旦被蜜蜂蜇伤,应小心地将残留的毒刺拔出,轻轻挤捏伤口,挤出毒液,涂一点氨水或苏打水。若是被黄蜂蜇伤,应涂醋酸水,以中和毒液。局部冷敷可减轻肿痛。若出现恶心、头晕等异常反应,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游泳时,小腿抽筋

在水中发生小腿抽筋时,应立即上岸,伸直腿坐下,用手抓住大足趾向后拉,并按摩小腿肌肉。若不能立即上岸,应保持冷静,屏住气,在水中做上述动作。

不慎咬碎体温表并吞服了水银

体温表内的水银不慎被吞服后,汞会与体内含巯基的酶和蛋白质结合,影响其活性,导致重金属中毒。尽管体温表内的汞含量不多,但服用后也会引起口腔炎、急 性胃肠炎,表现为口腔糜烂、溃疡,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漱口后喝点蛋清或牛奶,不仅能清除口腔中的残留汞,还能使蛋清或牛奶中的蛋白质与吞服的汞结 合,起到保护胃黏膜、减少汞吸收的作用。

①较小或较表浅的伤口,应先用冷开水或洁净的自来水冲洗,但不要去除已凝结的血块。

②伤口处有玻璃片、小刀等异物插入时,千万不要去触动、压迫和拔出,可将两侧创缘挤拢,用消毒纱布、绷带包扎后,立即去医院处理。

③碰撞、击打的损伤,有皮下出血、肿痛,可在伤处覆盖消毒纱布或干净毛巾,用冰袋冷敷半小时,再加压包扎,以减轻疼痛和肿胀。伤势严重者,应去医院。

④伤口有出血,可用干净毛巾或消毒纱布覆盖伤处,压迫10~20分钟止血,然后用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再出血为度,视情况去医院处理。

①如伤口不大,出血不多,伤口也较干净,伤指仍能作伸屈活动,可用医用碘消毒伤口及其周围皮肤,待干后,再用消毒纱布或创可贴覆盖包扎伤口。 ②若伤口大而深,应压迫止血,同时立即去医院治疗。

③如果手指不幸被切断,应立即将伤指上举,然后用干净的纱布直接加压包扎伤口止血。若血仍外流不止,也可在指根处紧缠止血带(可用一般的清洁绳代替)止 血,并将断指用无菌布料包好,放入干净的塑料袋中。除非断指污染特别严重,一般不要自己冲洗,也不要用任何液体浸泡断指,立即去医院救治。 烫伤

一旦发生烫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或冷敷烫伤部位,持续15分钟左右,以缓解疼痛,减轻烫伤程度。不要擅自在伤口处涂药,更不能用涂酱油、植物油等土办法处理伤口。若烫伤处有水疱,不要挑破,可用干净纱布覆盖,去医院处理。

确定有骨折后,一定要对伤肢(指)作固定再送医院,否则骨折断端异常活动,会加重损伤。可因地制宜用木板、木棍、树枝、竹竿、杂志等作为固定用的临时夹板。若无上述材料,可将上肢固定在躯干上,下肢固定在对侧的健肢上。

有些人,特别是老年慢阻肺患者,在用力咳嗽、剧烈运动或大笑后,会发生气胸,出现胸痛、深吸气时加剧,并放射到肩背部,严重时,还会出现呼吸困难、血压 下降等紧急情况。遇到这种情况,禁忌拍背和搬动患者,以免加重气胸。应让患者取半卧位,如家中备有氧气,应立即吸氧,同时叫救护车。 癫痫发作

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可让患者的头侧向一边,以防止呕吐物窒息。随后,找一把金属调羹或牙刷等不易咬碎的东西塞进他的上下牙之间,防止舌咬伤。对于成年人,最好在硬东西上裹一层毛巾或手帕,以免咬掉牙齿。

一些人被动物抓咬后,身上只留有牙印或爪痕,认为没伤口就不必处理,这种做法其实是很危险的。因为牙印或爪痕可能造成肉眼看不到的皮肤损伤,狂犬病病毒也有可能从伤口侵入。

注射疫苗应及早、足量。患者必须于咬伤当天,咬伤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30天各肌肉注射一支疫苗。一定要注射在上臂三角肌或大腿内侧,不能注 射在臀部,以免影响疫苗效果。全程注射完毕10日后,应抽取静脉血作抗体检测。如果抗体滴度达到或超过3单位/毫升的标准,即代表获得了免疫效果,如低于 标准,应适当增加接种针数,以确保达到防病效果。

灭鼠药毒性成分不同,误服后的临床表现各异,如胃部不适、呕吐、腹泻、抽搐等,严重的可出现昏迷。喝水稀释、催吐等方法皆难奏效,送医院急诊洗胃或对症处理才是上策。

踝关节扭伤后,不要继续行走,也不要揉搓、转动受伤关节,以免进一步加重损伤。应立即用冷毛巾或冰块敷患处,有利消肿、止痛、缓解肌肉痉挛。24小时后 方可改为热敷。如果怀疑有内出血,最好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但不要过紧,以免妨碍包扎部位以下的血液循环。如果怀疑有骨折,最好用夹板或就近找木棍固定受 伤的踝关节,并尽快去医院就诊。

首先,让 伤病员仰卧,将其头后仰,确保呼吸道畅通。若其口内有血块、呕吐物、假牙等异物时,应尽快取出。随后作人工呼吸:抢救者先深吸一口气,然后捏住患者的鼻 子,口对口像吹气球样为其送气,注意不要漏气。每隔5秒吹一次气,反复进行。遇到嘴张不开或口腔有严重外伤者时,可从其鼻孔送气作人工呼吸。

先让患者躺在硬板床或平整的地上,解开其上衣,抢救者将一只手的掌根置于其胸骨下三分之一的位置,另一只手重叠压在手背上。抢救者两臂保持垂直,以上身 的重量连续向下按压,频率为每分钟70次左右。按压时,用力要适中,以每次按压使胸骨下陷3~5厘米为度。注意,手掌始终不要脱离按压部位。

心跳呼吸全无(心肺复苏)

呼吸和心跳停止后,大脑很快会出现缺氧,4分钟内将有一半的脑细胞受损。超过5体分钟再施行心肺复苏,只有1/4的人可能救活。

实施心肺复苏时,首先用拳头有节奏地用力叩击患者前胸左****内侧的心脏部位2~3次,拳头抬起时,离胸部20~30厘米,以掌握叩击的力量。若脉搏仍未 恢复搏动,应立即连续做4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再做胸外心脏按压。一人施行心肺复苏时,每做15次心脏按压,再做次人工呼吸。两人合作进行心肺复苏时, 先连做4次人工呼吸,随后,一人连续做5次心脏按压后停下,另一人做一次人工呼吸。

当发现有煤气泄漏时,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关闭煤气,开窗透气。抢救者在进入溢满煤气的房间前,应先吸足一口气,然后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口鼻,以防自己中 毒。在煤气没有散尽前,不要开灯、按电铃、打电话或使用打火机、火柴等,以免引发爆炸。然后,将中毒者移到通风的地方,松开中毒者的衣领、裤

带。观察其意 识、心跳和呼吸情况。如已没有心跳和呼吸,立刻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如还有心跳、呼吸,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医院进行高压氧治疗,以免留下后遗症。

救护溺水者时,必须用救生圈、球或木板等,除专职救生员外,即使会游泳的人,也不要徒手接近溺水者。溺水者获救后,应立即检查其呼吸、心跳。如呼吸停 止,应马上做人工呼吸,先口对口连续吹入4口气,在5秒钟内观察其有无恢复自主呼吸,如无反应,应接着做人工呼吸,直至其恢复自主呼吸。如溺水者呼吸、心 跳全无,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如溺水者喝入大量的水,可在其意识清醒时,用膝盖抵住其背部,一手托住上腹部,另一手扒开其口让其吐水,或救护者单腿跪地, 让溺水者脸朝下伏于膝盖上吐水。

气道异物(手捏喉咙,面容窘迫、恐惧等是气道异物的典型症状) 自救:

①用力咳嗽法。先吸一口气,然后用足力气咳嗽,有时就可把异物从气道内咳出。

②腹部手拳冲击法。将右手拇指关节突出点顶住上腹部,相当于剑突与脐之间腹中线部位,左手紧握右手,然后用力向内作4~6次连续快速冲击。 互救:

抢救者站在患者侧后位,一手放置于患者胸部,另一手掌根部对准患者肩胛区脊柱上,用力给予连续4~6次急促拍击。

让患儿骑跨并俯卧于急救者前臂上,头要低于躯干,并将其胳膊放在自己大腿上,用另一手掌根部用力叩击患儿的肩胛区4~6次。

如果怀疑伤员颈椎有损伤,应平抬伤员至担架上,专人牵引、固定其头部,并上颈托。一时无颈托时,应在伤员的颈部两侧各放一只沙袋或衣物,以防头部扭转或屈曲导致颈椎损伤加重。

应由3~4人在同一侧同时托住伤员的头、肩、臀和下肢,把伤员平托起来,平卧在木板上,并用绷带加以固定。伤者最好取俯卧位,并在胸腹部放一软枕。严禁采用“搬头搬脚”的抬抱方式移动或搬运伤者,也禁用普通的软担架搬运。

若伤员伤势较重,已昏迷,抢救者应立即清除其口腔内的呕吐物和血块,将其头转向一侧,牵拉出舌头,以防窒息。血液沿鼻腔和耳道流出时,切勿用棉球、纱布或其他物品堵塞。

需要提醒的是,有时候,人不慎摔倒,枕部着地,表面看来局部无任何皮损,但颅底却已发生骨折。伤者发生颅底骨折后,很快会因颅内出血而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昏迷等严重症状。因此,当头部被击,伴恶心、呕吐、耳鼻腔出血时,应立即就医。

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尽快找到电闸,切断电源是当务之急。如果暂时找不到电源,可就近找一样绝缘的东西,如木棍或塑料管子,挑开触电者与电源的接触,然后 检查触电者的反应。如果发现其已经没有了心跳和呼吸,应立即就地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同时让别人拨打急救电话。

此外,当意外发生时,如果身边没有医用急救物品,就会错失急救的良机。其实,只要开动脑筋,完全可以因地制宜。这里教你几招,到时不妨一试。

1、长筒袜:可在应急处理时作绷带用。

2、领带:在骨折时,可固定夹板或当止血带用。

3、干净浴巾:可作三角巾或厚敷料用。

4、手帕、手巾:用电熨斗充分熨烫或在湿的情况下用微波炉高火消毒,可作消毒敷料用。

5、杂志、尺、厚包装纸、伞、手杖:在骨折时可作夹板用。

6、保鲜膜:除去表面几圈后,可直接覆盖在破溃的创面上,起暂时的保护作用,保鲜袋也可起类似作用。

任何细小的物体或液体,哪怕是一粒沙子或是一滴洗涤剂进入眼中,都会引起眼部疼痛,甚至损伤眼角膜。

急救办法:首先是用力且频繁地眨眼,用泪水将异物冲刷出去。如果不奏效,就将眼皮捏起,然后在水龙头下冲洗眼睛。注意一定要将隐形眼镜摘掉。

绝对禁止:不能揉眼睛,无论多么细小的异物都会划伤眼角膜并导致感染。如果异物进入眼部较深的位置,那么务必立即就医,请医生来处理。

亮警报:如果是腐蚀性液体溅入眼中,必须马上去医院进行诊治;倘若经过自我处理后眼部仍旧不适,出现灼烧、水肿或是视力模糊的情况,也需要请医生借助专业仪器来治疗,切不可鲁莽行事

当关节周围的韧带被拉伸得过于严重,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程度,就会发生扭伤,扭伤通常还伴随着青紫与水肿。

急救办法:在扭伤发生的24小时之内,尽量做到每隔一小时用冰袋冷敷一次,每次半小时。将受伤处用弹性压缩绷带包好,并将受伤部位垫高。24小时之后,开始给患处换为热敷,促进受伤部位的血液流通。

绝对禁止:不能随意活动受伤的关节,否则容易造成韧带撕裂,恢复起来相对比较困难。

亮警报:如果经过几日的自我治疗和休息之后,患处仍旧疼痛且行动不便,那么有可能是骨折、肌肉拉伤或者韧带断裂,需要立即到医院就医。

鼻子流血是由于鼻腔中的血管破裂造成的,鼻部的血管都很脆弱,因此流鼻血也是比较常见的小意外。

急救办法:身体微微前倾,并用手指捏住鼻梁下方的软骨部位,持续约5-15分钟。

如果有条件的话,放一个小冰袋在鼻梁上也有迅速止血的效果。

绝对禁止:用力将头向后仰起的姿势会使鼻血流进口中,慌乱中势必还会有一部分血液被吸进肺里,这样做既不安全也不卫生。

亮警报:如果鼻血持续流上20分钟仍旧止不住的话,患者应该马上去医院求助于医生。如果流鼻血的次数过于频繁且毫无原因,或是伴随着头疼、耳鸣、视力下降以及眩晕等其他症状,那么也务必去医院诊治,因为这有可能是大脑受到了震荡或是重创。

烫伤分为三级:一级烫伤会造成皮肤发红有刺痛感;二级烫伤发生后会看到明显的水泡;三级烫伤则会导致皮肤破溃变黑

急救办法:一旦发生烫伤后,立即将被烫部位放置在流动的水下冲洗或是用凉毛巾冷敷,如果烫伤面积较大,伤者应该将整个身体浸泡在放满冷水的浴缸中。可以将纱布或是绷带松松地缠绕在烫伤处以保护伤口。

绝对禁止:不能采用冰敷的方式治疗烫伤,冰会损伤已经破损的皮肤导致伤口恶化。不要弄破水泡,否则会留下疤痕。也不要随便将抗生素药膏或油脂涂抹在伤口处,这些黏糊糊的物质很容易沾染脏东西。

亮警报:三级烫伤、触电灼伤以及被化学品烧伤务必到医院就医。另外,如果病人出现咳嗽、眼睛流泪或者呼吸困难,则需要专业医生的帮助。二级烫伤如果面积大于手掌的话,患者也应去医院看看,专业的处理方式可以避免留下疤痕。

真正的窒息在现实生活中很少发生,喝水呛到或是被食物噎到一般都不算是窒息。窒息发生时,患者不会有强烈的咳嗽,不能说话或是呼吸,脸会短时间内变成红色或青紫色。

急救办法:首先要迅速叫救护车。在等待救护车的同时,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让患者身体前倾,用手掌用力拍患者后背两肩中间的位置。如果不奏效,那么需要站在患者身后,用拳头抵住患者的腹背部,用另一只手握住那个拳头,上下用力推进推出五次,帮助患者呼吸。患者也可以采取这样的自救措施:将自己的腹部抵在一个硬质的物体上,比如厨房台面,然后用力挤压腹部,让卡在喉咙里的东西弹出来。

绝对禁止:不要给正在咳嗽的患者喂水或是其他食物。

亮警报:只要窒息发生,都需要迅速叫救护车抢救患者。

手压法:在出血伤口靠近心脏一侧,用手指、掌、拳压迫跳动的血管,达到止血目的。

加压包扎法:在出血伤口处放上厚敷料,用绷带加压包扎。

加垫屈肢止血法: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或国窝(膝盖后侧)放纱布卷、毛巾等,屈曲关节,用三角巾把屈曲的肢体捆紧。有骨折时不能用此法。

止血带法:用弹性止血带绑住出血伤口近心端大血管。

注意:止血带下应垫纱布或柔软衣物;上肢出血,绑上臂的上三分之一处,下肢出血,绑大腿中、上三分之一交界处;绑止血带的压力,应以摸不到远端血管跳动、伤口出血停止为度;每隔1小时松开止血带2-3分钟。松开时要在伤口上加压以免出血。填塞止血法和止血粉止血法,须在备有无菌纱布和止血药粉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凡骨折、关节伤、血管神经伤、大面积软组织伤等,在送医疗单位前均须固定。

先止血、包扎,然后固定。固定必须牢靠。

刺出伤口的折骨不要送回,按现状固定。

固定范围要包括伤部上下两个关节。

肢体骨突部位要加垫保护。

运送中减少震动,抬高患肢,保暖,注意观察心跳、呼吸和神智。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根据伤情采取不同搬运方法。千万不要因搬运不当加重损伤。

【日常生活急救常识】相关文章: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枢系统的髓鞘化的发育规律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