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和死人的区别是?

* 本文为“入埃及记”系列第61篇。

年逾八旬的开罗老头萨赫勒(Sahel),年轻时可能从来没想过,一贫如洗如自己,有朝一日能与一位国王成为邻居。

如今,每天早晨醒来的时候,萨赫勒知道这不是在做梦——是的,一位国王,就在他家隔壁,已经和他做了50多年邻居!

只是,这位国王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埋在地下。

这位国王就是法鲁克一世,1936年至1952年统治埃及,是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的第十任统治者。

如今,他的墓地所在的地方,正是萨赫勒的家所在的地方,这里也正是开罗最为奇特、最能激发世人好奇心的地方:死人城。

所谓“死人城”,是开罗市区一片特殊的区域,面积约6平方公里,位于著名的萨拉丁城堡附近,正式的名字叫“卡拉发”公墓群。

近年来,或者说近百年来,这片墓地因为居住着数十近百万的活人而被世人所关注,甚至成为世界各地游客探险、打卡的“网红”目的地。

其实,早在1000多年以前,这里就是一片公共墓地了。在马鲁克王朝统治埃及期间,这里渐渐成为埋葬王公贵族和达官贵人的重要墓地。

所以,要说与“贵人”为邻,死人城的居民们其实一点也不稀罕。

比如已经在此居住多年的伊斯梅尔(Ismail)就说:“就像我家附近吧,随处可见王子和帕夏(埃及被外族统治时期的总督等高官)。”

逝者的安息之地,何以成为生者的栖息之所呢?

这个说来话长。简言之,就是埃及历史上有雇佣“守墓人”的传统,雇主大多数为官僚、贵族的后代。逝者安葬后,就在墓地建造起类似普通民居的房子,让守墓人住在这里看防盗墓贼。

随着年华流逝,守墓人在此一住经年,一些墓主的后人甚至都断了音讯。于是,守墓人就自动成了墓地和房屋的主人,并在此繁衍生息。

当然,光是守墓人及其后代,是不可能在死人城聚集起上百万的人口规模的。这便是进入近代社会,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急剧膨胀,开罗大批居无定所的人,开始寻找空置的墓地居住。渐渐地,他们就成了开罗死人城新增人口的主力。

来埃及之前,我就听说了开罗死人城的鼎鼎大名,并且十分好奇那是一个怎样的生存世界。

真的来到死人城所在的区域时,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独特的景象。

就在开罗市中心的一条主干道、快速路萨拉赫·塞勒姆街(Salah Salem Street)的两侧,陈列着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西侧的路边除了有著名的爱资哈尔公园(Al Azhar Park),还一栋接一栋地排列着不少干净整洁、富丽堂皇的大楼,坐落于那些高墙大院中的,很多都是政府机构;

而视线移到道路东侧,那片广阔的区域顿时像个大坑一样凹陷下去,巨大的洼地上满眼都是灰黄的建筑,低矮又破旧,彼此错落绵延至数公里之外,不时还能看到圆顶尖塔的清真寺耸立其间。

需要近距离乃至走近这些洼地中的房屋,你才会发现这的确是一大片墓地:

那些斑驳的墙壁和破旧的门窗,与普通民居无异,但门边的某块墙面或者围墙上,则刻着墓主的名字和墓宅的编号。

踏入大门的第一眼,往往就能看到耸立在院落中间的石头砌成的墓基和墓碑,有时还是一大排!

在我们中国人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感受里,这样墓碑林立的场景,看上去是有些瘆人的。然而,在这样的院落里,却生活着埃及人普普通通的一大家子。

环绕着这些墓碑的低矮房屋间,这样的场景稀疏平常:年长者在悠闲地抽烟,主妇们忙着洗衣做饭,阿猫阿狗眯着眼睛窝在一旁闲憩,大一点的孩子拎着水管冲洗地面,小一些的孩子相互追逐打闹、甚至在墓碑之间玩起躲猫猫……

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生活的窘迫不仅让这里的人们与逝者同处共眠,甚至还有不少家庭学会了就地取材——有的家庭,直接在墓碑的顶部拉起了晾衣绳;有的家庭,把墓基当成了桌子,把墓碑拆下来用作案台;有的家庭,干脆将棺材板当成了熨衣板……

你可能都难以想象,活人怎么能和死人生活在一起?

其实,根据埃及学者的解释,埃及人自古就认为,墓地尽管是生命的终点,也是生命的开始,是人生存环境的一个自然部分。因为在埃及人的习俗里,活人、死人是“不分家”的。

另外,希腊历史学家卡洛斯曾说过,在相信来世的埃及人的观念里,住宅仅仅是“旅舍”,而坟墓才是永久的住宅。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甚至说,在埃及,地面上和地下的建筑物都是和死人的国度联系在一起的。

可见,死亡、坟墓,在埃及人的观念里没有那么可怕,而是生命存续的另一种形式和通道。

这就是为什么死人城这样的存在,让世界上很多人都无法想象,而在本文开头的萨赫勒看来,这里的生活很安宁。

“对我这样的老人来说,和逝者生活在一起挺好的。因为他们不说话,甚至一点也不闹腾。”他说得还挺幽默。

事实上,为了满足数十、近百万人的生存,死人城除了土地属性是一片墓地之外,已经和开罗其他的社区没什么区别了。

人们在这里建立了清真寺,开通了公交车,开办了学校,经营着小卖部和咖啡馆,几乎是应有尽有。随便什么时候来到这里,狭窄零乱的街道上总会人来车往,嘈杂不息,传递出浓浓的市井味。

有不少怀着好奇心前往死人城探访甚至所谓“探险”的人,在介绍这里的生活时,总会刻意突出其另类、隐秘的一面。

比如,有人夸张地说死人城的居民不好接近,甚至对陌生人、游客还带有敌意,贸然闯入可能会有危险;有的人则刻意展现这里生活的贫困,并且“传授经验”说去这里务必要带上大包零食、饮料,可以分给老人、孩子以博得他们的信任,然后好接近甚至拍摄他们。

其实,死人城的生活并没有那么隐秘,这里的居民更没有那么危险。如果你为了表达友好赠送他们一些东西,当然挺好。不过即便你只是带着微笑而去,热情的当地居民也会报以微笑,孩子们会朝你招手甚至围在你身边。

所以,死人城的居民并不排斥陌生人,真正让他们排斥的,是贸然地介入他们的生活,甚至莽撞地闯入他们的家中。

近年来,埃及政府大力改善民生,总统塞西亲自发起了“体面生活”倡议来提升贫困人口的生存状况,还采取专项行动、拨发巨资来改善贫民窟和危旧住房,很多人受惠于此搬进了楼房(可参见本人此前的一篇文章《大干两个月、消灭贫民窟,埃及不是在吹牛吧?》)。

对于这样的好事,生活在死人城的人们,自然也是有期待的。

比如生活在死人城的扎基(Zaki),是5个孩子的母亲,她虽然觉得自己的生活过得还行,邻里之间相互关心,还挺有人情味,但是一想到孩子们,她马上就犯愁。

“我想搬离这里,我们应该有更好的房子住的。但我知道这好像希望不大。”她说。

在开罗城市保护部门看来,死人城的情况不同于普通的贫民区,虽然住的都是贫困人口,但这里的建筑却都是有悠久历史的,有的甚至是著名的皇家陵园,是列入保护范畴的历史古迹。

因此,死人城的建筑一时半会儿还不会被拆除,这里的居民还会继续在这里居住。政府部门目前能做的,就是在保护好这些历史建筑的同时,尽力限制更多的人口涌入这里,并不断改善现有的居住和生活条件。

天色渐晚,西沉的太阳放射出渐渐柔和的光芒,把灰黄的死人城照得愈发金黄。

三三两两的,一些墓室的上空飘起炊烟。打零工的男人们,骑着破旧的自行车叮叮当当地返回。

孩子们聚集在空地上,恣意地踢着快要裂开的足球。他们身旁的墓碑上,刻着他们还无法辨读的名字。

当然,他们也不需要知道那些名字,他们只会记得,死人城是他们出生、长大的地方。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分享《开罗有座死人城,活人住到死人墓》的全部内容,更多有关埃及华人最新消息、新闻,请多多关注华人头条埃及频道。您还可以下载我们的手机APP,每天个性化推荐你想要看的华人资讯!

1、本站(网址:),以便及时删除。

| 作者: 景碧锋 | 来源: 桂林生活网

尧山:“死人”与“活人”争地的背后

桂林生活网—桂林日报记者景碧锋 文/摄

尧山到处都是村民打出的这种售卖墓地的小广告牌,实则不是挂子山公墓的,都是当地村民在售卖村里的山地。

国家4A级景区尧山,成了“乱坟岗”

尧山周边乱买散葬并不是新鲜事了,记者也曾对此进行过采访报道,那么今年情况又如何呢?4月3日上午,清明假期期间,记者再次来到尧山周边走访。

记者乘坐24路公交车一路往东,到处都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在尧山附近的官帽山公墓周边的山上,漫山遍野都是坟墓,两堵墙把周边的坟墓隔挡起来,形成了一个长长的巷子。

其实,不光是官帽山公墓的周边,记者走访发现,如今,从尧山靖江王陵往北的道路两旁,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坟墓。特别是尧山索道周边和尧山盘山公路的两旁,到处都是坟墓。

“挂子山紧挨着官帽山,那边已经没有地了。所以现在大家基本都来尧山脚下买地葬人了。你看现在尧山索道旁,已经成了大片大片的坟场,跟挂子山的乱坟场并没有什么区别。”叠彩区大河乡莫家村年近60岁的村民莫有光告诉记者。此前他也接受过记者的采访。

在莫有光的记忆里,2000年以前,人们的墓葬还是普遍集中在挂子山和官帽山周边的坟场,尧山上还很少。然而,近20年来,挂子山周边的土地被用完,慢慢地坟场就迁到紧邻的尧山上来了,整个靖江王陵基本被民间的散埋乱葬包围。

“如果照目前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要不了多长时间,本是国家4A级景区的尧山基本就变成第二个‘挂子山’了。”莫有光说。

记者了解到,尧山周边“散埋乱葬”主要涉及到叠彩区大河乡和七星区朝阳乡两个乡镇,以莫家村和新建村为核心,向周边延展开来,涉及十多个自然村,5000多人。这些乱葬的坟墓分布于周边超过5000亩土地。

如今随便走到尧山周边,到处都有修坟的招牌,上面写着电话等联系方式,到处有村民跟你搭讪,问你要不要修坟。


死了瞳孔会涣散的.因为人的瞳孔是由大量的神经纤维组成,受大脑支配.人一旦死亡神经纤维失去有效的控制,就产生了涣散.


人死亡的时候为什么瞳孔会放大?


瞳孔放大是人类死亡的一个特征之一,人类在死亡前瞳孔放大主要是因为人死亡后神经停止兴奋,造成肌肉松弛,导致瞳孔散大。

瞳孔是指动物或者是人眼睛内虹膜中心的小圆孔,是光线进入眼睛的通道。在瞳孔周围以圆形环绕的平滑肌叫做瞳孔括约肌,括约肌的收缩能够让瞳孔缩小。在瞳孔周围以放射形排列的平滑肌叫瞳孔放大肌,可以控制瞳孔扩大。

其实不只是死亡的时候瞳孔会变大,当光线比较比较弱的时候,瞳孔也会放大,正常人的瞳孔能够通过光照的强弱来自调节大小。瞳孔的大小除了和光线的强弱有关,还和年龄大小、生理状态也有一定关系。老年人的瞳孔比年轻人的瞳孔要小,近视眼的人瞳孔比远视眼的人大。有时候人类看到有兴趣的事情,瞳孔也会放大。有一些药物也可以使瞳孔扩散,比如阿托品。瞳孔变化的范围很大,瞳孔直径最小可以收缩到小于一毫米,瞳孔直径最大可以扩张到9毫米以上。其实瞳孔的缩小和扩大都是因为周围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当人类死亡后,所有神经活动停止,眼周的肌肉不能够控制瞳孔,所以瞳孔会散大。如果有人只是单纯的变成了植物人或者是陷入昏迷,还是不会发生瞳孔散大的现象。所以心脏停止跳动并不是决定一个人死亡的重要依据,只有大脑死亡了以后,才能被判定为死亡。我们把通过肌肉舒张控制瞳孔直径变大的行为称为瞳孔扩大。将人脑死亡后肌肉不能够控制瞳孔大小导致瞳孔直径变大的行为称为瞳孔散大。


人死了瞳孔会放大多少倍

这是脑死亡的表现之一,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死后瞳孔散大、固定,的确常被做为判断死亡的一个重要检验内容。具体来讲,就是指瞳孔直径大于5mm以上,用手电筒等照射眼睛,瞳孔大小不会发生变化(生前检查时,瞳孔将缩小)。

对于一些原因,如中毒等,造成的生前瞳孔缩小或散大的,一般来说,死后这些征象都将消失。只是有一个例外,有机磷中毒死后,其缩小的瞳孔征象将保待,这也是这类毒物中毒的一个特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死人与活人的瞳孔有什么区别?怎么分辨呢?


区别是死人瞳孔散大,对光没有反应,分辨方法是使用手电刺激瞳孔,人在濒临死亡的时候瞳孔就已经开始散大了,还有呼吸跟脉搏的时候瞳孔已经大了。

瞳孔的大小和形态可以反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以及瞳孔括约肌和开大肌的功能,这既是神经内科相关疾病也是许多眼科疾病最先出现也是最直观的表现,同时也是重要的生命体征。

所以是临床医师最为关心的体征之一,比如青光眼发作时瞳孔异常散大,虹膜睫状体炎则可能导致瞳孔形态异常,在病人陷入昏迷时医生则会通过对光反射的灵敏程度来判断昏迷的深度。

瞳孔括约肌是由第三对脑神经动眼神经支配的,瞳孔散大说明脑神经反射消失,所以瞳孔散大可以作为脑死亡的依据之一,但多半要加上一句"对光反射消失"。

事实上不是瞳孔散大的人都会失去意识,情绪过于激动的时候瞳孔都会散大,其它如颅内血肿、颅脑外伤、大脑炎、煤气中毒、青光眼等,或使用了阿托品、新福林、肾上腺素等药物时,都可使瞳孔开大;其它如脑桥出血、肿瘤、有机磷中毒、虹膜睫状体炎等,或使用了匹罗卡品、吗啡等药物时,都可使瞳孔缩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世纪活人与死人合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