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身体正常是没病的意思吗?

关于心脏跳动的次数,很多人都比较在意,不论什么年龄段的人,都想要知道正常的心跳次数是多少,然后对照自身去检查,发现不在范围内,就很紧张,觉得自己是出现什么问题了。也不管自己处在什么状态,只要心跳不在正常范围,就会产生担忧。

有人就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正常的心跳次数,是在60-100次,也就意味着心跳90次是属于正常的,而没在范围内的50次,就属于不正常的了,是这样的理论吗?下面就来好好地跟你聊一聊心跳这个事情。

心跳50次或低于50次,就是不正常的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没有具体的标准,很多人看问题,都比较的浅显,容易忽略一些细节问题,也就容易给自己造成心理负担,担心不必要的问题。

就心跳50次不正常这个问题,本身就存在质疑点,我们在该处正常范围的时候,也是有前提条件的,是在平静状态下,在这个范围是属于合理的。并不是说唯一的标准就是这个,要知道心跳会受多种因素影响,受到刺激之后,就会在正常的基础上出现波动。

比如说年龄、运动、环境、情绪的影响,会导致心跳的次数低于或高于标准范围,一般来说,正常心跳次数不会低于50,也不会超出160。除非,心脏本身存在疾病,才会导致心跳的次数低于50或超出160。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也是属于正常现象,就是出于睡眠状态,人体的活动量比较少,心跳次数就会在50次左右。

一般不正常的心跳,身体会伴随着异常表现,不管是心跳50次,还是心跳160以上,身体上都会有症状表现,大多会出现头晕、胸闷、胸痛、呼吸急促以及腿脚无力的现象,如果没有出现,只是受到以上几种因素影响,就属于正常的,不用过多担心。若实在担心,可以做进一步检查,结合多方面检查,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心脏情况。

那么,心脏是否有问题,需要做哪些检查?

1. 常规检查(抽血、心电图)

2. 胸部X射线检查(心脏彩超)

3. 冠状动脉CT检查

通过上述内容,已经了解到心跳50次,并不属于异常,当然,也是需要根据情况来判断的,没有一个特别的标准。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心跳太快和心跳太慢,都不是好事情,应该及时排查原因,不应该选择漠视,越早查出原因,对身体健康越有利。

拓展知识:心脏病患者,到底应该以静养为主,还是要运动?

针对于这个问题,也是没有具体的答案,因为每个人的病情都不相同,最终的选择也会不同。有些患者的病情不算严重,身体情况也还蛮好的,为了能够更有利病情的发展,适当的合理运动,对改善病情,保护心脏及血管健康,还是很有利的。但对于一些特殊的心脏病患者,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身体情况也不是很好,在此基础上,自然是不建议运动了,以静养为主,做好生活其它方面的调理就好,不用为了给身体带来相关好处,而逞能的去做运动。

适合运动的心脏病患者,需符合几个条件

①身体状况良好,没有任何不适,且睡眠良好,不建议在疲劳的情况下运动。

②单纯性的心律失常,或者轻微的冠心病,在经过治疗后病情得到改善,且身体无任何不适,可选择有氧运动。

③本身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的人,早期进行过手术,并且治疗效果还算不错,此后身体状况也还算不错,在此种情况下,可选择运动。

在符合运动条件之后,进行运动之前,几个运动注意事项,也需了解下:

首先,运动前后记得要热身,可减少身体损伤,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其次,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不建议逞强运动,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有氧运动,在身体素质逐渐加强之后,也可以有氧+无氧。

最后,身体出现不适,不要再继续运动,应该立即暂停运动,不能给心脏增加负担,容易出现突发状况。

心跳,代表着生命体征正常,日常中多加关注,说明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比较在意,但在关心身体的同时,也能正确看待心跳正常范围,不要产生过多的忧虑,实在担心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不用自己在那白担心。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百科学社赞同其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通知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1、胃病分为脏腑病,经络病,情志病

今天和大家聊聊胃病的问题。

中医讲人体有十二大经络,除了三焦经之外,每个经络都会连接一个具体的脏腑。这十一个脏腑,如果发病的话,都会有三个方面的表现,即脏腑病,经络病,情志病。我们讲胃病,也会分别讲到这三个部分。不过,因为胃腑的问题是大家日常可以理解并直接感受到的,外面相关资料很多,所以此次不会讲很多,主要是涉及到两点大家可能不太了解的问题。本月胃病主要讲胃的经病和情志病。 

2、不胃疼就是没胃病吗?

很多人都以为自己没有胃病,理由是感觉自己很能吃,或者从来不胃疼。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不疼不等于没病,能吃不等于健康。身体状态从好向坏转变,要经过“酸、疼、麻、木、不仁”几个阶段。疼只是其中一个阶段,但远不是最坏的状态。身体从有痛感逐渐走向痛感不明显,就是疾病加重身体变差的过程。到了“不仁”的状态,疼痛是没有的,但是病已经很重了。打个比方,比如战场上放哨的卫兵没有了,敌人来了我们都没有任何预警,这是好还是不好呢?

酸、疼大家都能理解,略过不说了。麻是什么呢?麻就是感觉不充分。如果说疼是感觉很强烈的话,“麻”就是部分感觉丧失了。有人可能会有真切的体会,比如肢体某部分发麻,你会有星星点点时有时无的感觉。这就是肢体一部分感觉尚存,一部分感觉丧失或不充分,混合在一起,就是总体感觉不充分。“木”是基本没有感觉,但是自己能意识到感觉的丧失。比如有些上年纪的人,四肢某个部分感觉发木,自己会知道这里异常,冷、热、痒、疼各方面的感觉都不真实,也不足够强烈。但是“木”的状态自己能够意识到,也就是说自己认识到了没有感觉这个状态是不正常的。到了“不仁”的阶段,就是感觉的完全丧失,而且最严重的是,自己对于感觉的丧失这个问题没有知觉,反而觉得没什么问题,一切很好。这是疾病最严重的阶段。通常情况下,麻、木阶段主要出现在体表和肢体末端。脏腑如果从疼的阶段继续恶化,最常见的就是很快进入不仁的阶段。所以,很多从不胃疼的人,要么就是身体特别健康,要么就是胃病其实已经很重了。病很重的人,未必就会很快“发病”。所谓发病是指有具体症状的表现。胃病到了“不仁”阶段的人,已经有了明确的病根,但是可能不会马上有胃病的一些症状,比如不会胃疼。没有症状其实只是没有哨兵,但是不等于没有危险。如果等到敌人直接进入司令部的时候,就为时晚矣。所以,很多之前从不胃疼的人,一旦出现胃病的症状,往往就是胃癌之类的危症。 

3、中医的“辨证”概念

那么,怎么来判断自己到底是特别健康还是胃病很重的不疼呢?这里就要先说说中医的“辨证”概念。

很多人一提到中医的“辨证”,都会认为是“辨症”。这是不对的。中医所要辨的,不是具体的症状,而是证据。中医治病和法律上定罪是一个道理。我们讲,如果要认定一个人有罪,必须要有充分的证据。不但要有证据,而且证据之间还要相互能印证。孤证是不能采信的。比如说张三杀人了,不能只有李四一个人出来指证,这是孤证。如果能找到其他人同样出来指证,同时可以证明张三既有杀人动机,又有条件,还能找到物证,那么就可以据此定罪了。中医治病也是一样的。比如我们讲,什么是太阳表虚证?就是要有发热、恶风、汗出、脉缓几条。如果仅仅是发热,不能据此认定就是太阳表虚证,因为能够导致发热的情况太多了。如果发热的基础上加上恶风,那么范围就被大大集中,已经基本锁定是太阳表证了。但是太阳表证还是有虚实之分啊,于是继续排查。表实证是无汗的,这里有汗,那么肯定不是表实;表实证是脉紧,这里是脉缓。所以,综上所述,可以认定是太阳表虚证。这个辩证的过程就是不断搜集证据,然后根据证据不断锁定病因的过程。所以中医为什么要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呢?就是要特别谨慎小心,生怕轻信了孤证,所以要反复从多个渠道多个角度找人证物证各方面的证据,最终以此来做出正确的判断。中医自古还有“舍证从脉”和“舍脉从证”之说。为什么呢?就是有时候疾病会有假象,如同有些证据是伪造的,所以要去伪存真。一个证据说明张三没有作案的时间,另外三个证据证明张三就在案发现场,当然要舍弃前面那个孤证。所以,为什么说尽量还是不要网诊呢,也不要随便两句话就问医生吃什么药,就是担心孤证导致错判。定罪需要证据充分,治病也是一样的。不能错杀一个好人,也不能枉纵一个坏人,所以才需要四诊合参,只有这样才是最保险的。

回到胃病上去。如果说觉得自己胃从来没有疼过,就此认定没有胃病,这就是孤证的态度。判断有没有胃病,不仅仅要看疼不疼或者胃口如何,还要从舌、脉以及其他症状上综合判断。我们在这里无法做舌、脉方面讲解,那么大家可以从另一些方面来辅助自己的判断,那就是胃的经病和情志病。如果一个人虽然胃不疼,但是有至少一处经病甚至多处,甚者还有胃的情志病,那么可以判断,这个人有胃病。而且根据他没有胃疼这一条就可以判定,他的胃病很严重,已经进入了不仁的阶段。 

4、胃腑阳明证的表现情况。 

很多人都以为,胃病都是胃疼、没有胃口、不能吃寒凉东西、体质很弱这些表现。其实,也有正相反的。有些胃病不但不胃疼,反而特能吃,而且看上去身体比别人要好,因为这个人每天“精力充沛”,而且身高体壮,还很少感冒发烧。如果真的是仅有这些表现的话,这个人很可能的确是身体很好,但是我们还要进一步细致地追问,这个人平时有没有爱出汗的情况?尤其是晚上睡觉时,上半身尤其是头项部上半身出汗比较多?如果有爱出汗的问题,那么,前面那些看上去身体好的表现就都成为了孤证。这个情况也是胃病,但不是寒证是热证,中医叫阳明证。

很多婴儿都有所谓盗汗的症状,还有枕秃。妈妈们被多种途径误导,以为是缺钙导致的。其实这个情况和缺钙基本没有关系。这就是阳明热证导致的汗出。为什么会有这个情况呢,那就要看妈妈自己都吃过什么了。我见过一个孩子,因为父母都是内蒙人,所以妈妈在怀孕时每天都在吃羊肉,造成了严重的胎热。孩子出生后原本头发很多很黑,但是到了3岁的时候,已经变得少而微黄了。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这个孩子每晚都会出很多汗,可以到汗出湿衣的程度。中医讲“汗血同源”,每天出很多汗,身体里本来可以化生血的营养物质就被白白蒸腾掉了。“血有余而生发”,血不足何以生养头发呢?这个孩子的爸爸固执地认为孩子身体很好没病,理由就是孩子从小能吃,长得比同龄孩子高且壮,而且基本不感冒,所以爸爸认为没病。这种心态或是观念,其实是很多人都有的,即认为瘦小、常感冒是身体弱;高大、不感冒就是身体好。却不知病有两极,此二者不过分别是两极而已。不能以为自己不是另一极就必定是健康的。这个孩子不但有病,而且问题比那些看起来体弱多病的孩子还要严重。因为体弱可以通过后天调养慢慢改善,而且体弱的孩子家长会更精心;但是这种看起来身体很好的孩子,家长会很粗心。正是在不经意间,孩子常年都在大量消耗宝贵的营养物质。虽然短时间内看着身高体重都超过别的孩子,但是到了青春期身体开始集中发育的时候,会出现因为肾精不足导致的发育迟缓。这种迟缓主要不是表现在身体上,而是表现在智力上。说白了就是肾精不足以荣脑腑,各方面智力表现开始逐渐落后。这个时候再开始着急调养,基本就来不及了。前面说的这个孩子的爸爸,将来可能会为自己的无知而后悔。

我还见过另一个孩子,也是身高体重超过同龄人,头发目前仍是乌黑的,精力也很旺盛,但是有一个细节,就是牙齿比正常孩子要细且略稀。这个孩子也是妈妈在怀孕时吃了太多热性食物造成了胎热,每晚大量出汗。中医讲,肾主骨,而齿是骨之余。所以,从牙齿细小偏稀可以判断,这个孩子虽然目前身高很好,但是肾精不足,以后也是会影响智力发育的。所幸的是,这个孩子的妈妈目前已经在给孩子调理身体,孩子晚上出汗情况开始好转。因为这个孩子岁数尚小,所以一切都来得及。

现在很多孩子的身高都超高,其实不是好现象。妈妈们自己吃东西不注意,加上很多食物中含有各种乱七八糟的激素,最后导致很多孩子有阳明热证。是阳明内热导致孩子“盗汗”,也是阳明内热导致孩子能吃。能吃不一定就是福,太能吃很可能就是祸。所以,遇到小孩子盗汗的问题,千万不要以为补钙就解决问题了。可能是比缺钙更为严重的问题。汗血同源,肾精肝血是一体,消耗血就是消耗肾精。肾精主骨和脑的发育。青春期的时候,本来就是骨骼生长最快的时候,也就是肾精大量发动要变现的时候,如果储存不足的话,拿去变现为骨骼了,大脑那里就更不足了。现在的教育本来对孩子的压力就大,因为肾精不足都去发育了骨骼,如何再去拆东墙补西墙去顾及到脑腑呢?这就是为什么我前面说的,第一个孩子长大后智力发育会出问题的原因。

   顺便说几句,为什么有些妈妈感觉孩子补钙之后,盗汗的情况确有好转。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第一,凡是通过补钙“解决”了盗汗问题的孩子,都是花了比较长的时间,一般都是三个月以上才见效,否则“疗效”会不稳定,时好时坏的。很难说是钙剂解决了盗汗还是时间解决了盗汗。 

第二,钙剂的确略有解热的作用。比如中医的方剂白虎汤,专门对治阳明内热,主要解热的药物就是石膏。石膏里主要发挥作用的就是钙。所以,服用钙剂可以稍许解决阳明内热。但是真正理想的办法还是使用完整的中药方剂从多个角度解决内热。

更重要的是,如果孩子出现了阳明内热所致的盗汗,父母们一定不要再给孩子“补充营养”了。这时候越补越坏。尤其是各位老人们,常常顽固地认为孩子多吃是好事。须知,这个时代的孩子没有营养不良,只有营养过剩。可能有孩子因为偏食导致营养不均衡,但是不要以为多吃可以解决这个不均衡。有盗汗的孩子,一定要少吃,尤其是要控制肉类等高热量食物。摄入的大量营养,很多都会被出汗白白蒸腾掉,或者是加重内热,如果运动量再不够,身体新陈代谢缓慢,全都会变为湿气停滞体内。

阳明内热对于成人一样有很大消耗。常年汗出消耗了身体的能量,会造成身体经络的空虚。尤其是胃热的人,直接会导致胃经能量不足。因为不足,在胃经循行的地方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成人的脱发和面瘫,很多都是和阳明内热有关。这样的患者常常自感身体很好,能吃能睡很少感冒,只是睡觉容易出汗,运动时出汗比常人要多,其他似乎没有问题。如果这样的人再抽烟喝酒的话,身体内热更重,除了胃热,还要合并肝热、肺热,不得病(没有表现出症状而已)还好,一旦得病就是急病、重病,比如中风、高血压甚至癌症。

后面我们会逐一讲解胃经空虚的话会造成什么问题。 

5、治疗胃病有一个胃变敏感的过程

胃病从好到坏是从疼到不仁。反过来,从坏向好的话,就是从不疼到疼。所以,对于之前有胃病但是自己认知不足的人,治疗胃病的时候常常都会经历一个比较敏感、容易胃疼的阶段。只有过了这个阶段,胃才是真正好转起来。这个阶段是必然的,而且没有更好的办法,就是需要挺过去。比胃疼严重的排病反应还多着呢,所以不要一出现胃疼就担心就质疑。现代医院的中医大夫们之所以很多病治不好,就是不了解排病反应。本来是向好的情况,因为出现了之前没有的症状就退缩了。中医自古就有排病反应的论述。

再补充一个医案来讲胃病的正确治疗。最初我们学中医的时候,我丈母娘一直认为自己胃很好。那时候每年夏天她都特别怕热,出汗极多。那时候她说午睡之前要拿一瓶水放在冷冻室里,睡醒后感觉燥热,就拿出冻得一半水一半冰的水来喝,说是不喝这种水就特别难受。那时候她以为自己胃好。后来我们学了中医之后,判断她是太阴证,胃寒很重,给她用大剂量附子理中汤。用了大剂量温热药之后,她夏天再也不那么燥热了,也不愿意碰冰水了,说看着都觉得凉。这才是治好了。

所以说,有些热证是假象,还是要四诊合参才能判断准确。很多有胃寒的人,其实在极重的时候会出现“阴盛格阳”的情况,这时候反而会怕热燥热。如果继续用寒凉药,就会造大病。

多年前有个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面大民他妈就是一生气就爱吃冰。张大民以为他妈身体好,结果他妈得了老年痴呆。作者应该是歪打正着应对了中医医理。大民他妈其实就是严重的少阴太阴合证,是阴盛格阳了,所以才想吃冰。老年痴呆症,就是少阴太阴合证的问题。

常年吃冰激凌从不闹病的人,将来都是重症绝症患者。因为身体早已麻木不仁了。这种患者我见过太多了,大家务必警惕! 

问:补充一个麻木不仁的现身说法。我婆婆有严重的胃病,走路二十分钟以上就头晕目眩,看到停车场的静止车子都会晕。一点肉都不能碰,大便时常干,嗓子容易干。可一有这种上火症状就喝金银花泡的水,还是自己去山上采回来的野生的。越喝越坏。

答:这位群友提供的婆婆的病例很有价值,能说明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看到静止的车都晕,这是心理暗示的结果。但是能够心理暗示到这种程度,首先都是有一个生理的基础,这是患者有严重胃病的表现。下周或下下周我会讲到胃的情志病。抑郁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胃病。很多人从肝论治抑郁症之所以无效就是因为没有抓到根本。很多抑郁症之类的心理问题,都是首先基于生理问题,进而产生了心理结果。然后,患者自己过度关注了这个心理的结果,这个关注就停留在心理问题上了,于是这个原本是结果的状态就被不断的关注给固化了。这就是大多数所谓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所以,中医学好了之后,再看西方心理学对于心理疾病的分析和治疗,会觉得他们为什么这么傻啊,只知道在心理层面上费劲,其实如果从一开始就从身体上治疗生理疾病,很多所谓的心理疾病根本不会出现,或是即使出现也不会如此顽固。 

问:看到群主前面说老年痴呆,我想问帕金森是类似的么?

答:老年痴呆、帕金森等都是少阴太阴合证,总体来说就是极严重的寒证。包括我之前见过老年人小脑萎缩的,表面上看上去似乎是热证,仔细一分析全是寒证,是阴盛格阳。

2月份讲感冒失治的时候也说过,很多人常年感冒失治,结果到了老年的时候就出现帕金森。这里可以再补充一点,老年痴呆的患者很多也是外感失治常年累积的结果。所以,千万不要以为感冒是小事,千万不要认为感冒是可以自愈的。

问:怀孕时候先是经常吃到辣的,后来就特别想吃凉的,特别想,有一阵每天出门散步的最大动力就是吃个雪糕。

答:另外,看到刚才几个妈妈说怀孕时特别想吃凉的。有人还以为怀孕时发热是正常的,少吃凉的东西没事。这是大错特错了。怀孕时发热是孕妇身体有问题的表现。有这个表现,妈妈就可以把体内的热传给孩子。或者妈妈为了消除燥热吃了寒凉的东西,这个寒凉也会传给孩子。将来你的孩子就要为当初你自己错误的行为付出代价。所以孕期特别想吃寒凉食物的妈妈,要小心你们的孩子出生后体质不会很好,肯定会比较弱。所以,孕期出现贪凉的欲求,孕妇应该尽快治疗,尽快消除胎热,以免未来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在此提醒一点,孕妇千万不要忌讳吃药。孕期抓紧时间吃药调整身体,将来哺乳会顺利,产后恢复会顺利,孩子体质会改善。孕期该吃药的,吃了药不会影响到孩子的。这点不要过分担心。倒是不及时改善孕妇身体问题会影响孩子。 

现在讲胃的经络病。首先把足阳明胃经的经络循行路线发上来:

    足阳明胃经:从鼻旁开始(会迎香穴),交会鼻根中,旁边会足太阳经(会睛明穴),向下沿鼻外侧(承泣穴、四白穴),进入上齿槽中(巨髎穴),回出来夹口旁(地仓穴)环绕口唇(会人中穴),向下交会于颏唇沟(会承浆穴);退回来沿下颌出面动脉部(大迎穴),再沿下颌角(颊车穴),上耳前(下关穴),经颧弓上(会上关穴、悬厘穴、颔厌穴),沿发际(头维穴),至额颅中部(会神庭穴)。

  它的支脉:从大迎前向下,经颈动脉部(人迎穴),沿喉咙(水突穴、气舍穴,一说会大椎穴),进入缺盆穴(锁骨上窝部),通过膈肌,属于胃(会上脘穴、中脘穴),络于脾。 

  外行的主干:从锁骨上窝(缺盆)向下,经乳中(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向下夹脐两旁(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进入气街(腹股沟动脉部气冲穴)。

  它的支脉:从胃口向下,沿腹里,至腹股沟动脉部与前者会合。——由此下行经髋关节前(髀关),到股四头肌隆起处(伏兔、阴市、梁丘),下向膝髌中(犊鼻),沿胫骨外侧(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下行足背(解溪、冲阳),进入中趾内侧趾缝(陷谷、内庭),出次趾末端(厉兑)。

   它的支脉: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分出(丰隆),向下进入中趾外侧趾缝,出中趾末端。 

  另一支脉:从足背部(冲阳)分出,进大趾趾缝,出大趾末端,接足太阴脾经。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市面上很多经络穴位挂图都是错误的。那是超级简化版。真正的经络,就像自然界的河流一样,有主干道,有支流,还有地下河。经络也一样,大者为经,小者为络,有分布于体表的,还有在身体里面走,普通扎针是无法刺激到的。 

    我们结合着这个完整版胃经路线图来讲胃经的疾病。 

首先,“从鼻旁开始(会迎香穴),交会鼻根中,旁边会足太阳经(会睛明穴),向下沿鼻外侧(承泣穴、四白穴)”。鼻子两侧的主要经络就是胃经,所以,上次讲感冒失治的时候我讲过,长期的鼻炎,除了外感失治造成的表证不解之外,还有一个内在的原因就是胃病。因为胃的能量不足,所以胃经的能量也不足。经络如同身体的河流。河流都是有流域概念的,一条河可以影响一片地区的地貌甚至气候。经络也是可以主宰所通行部位内一片区域的功能。胃经能量不足,它循行之处的功能就会不正常。外有表证内有胃气不足,这是常年慢性鼻炎难以治愈的根本原因。相比起表证来,胃病治疗就困难得多。主要原因就是解表可以单纯用药,注意保暖即可。但是胃病都是常年生活习惯和性格造成的,所以不改变生活习惯和性格,胃病很难根治。比如我之前讲过喝茶和吃辣椒的问题。当时就说过,有鼻炎的人,如果喝茶的话,不可能治愈,最多就是可以保持通气,但是不能彻底消除鼻音。而且鼻子比别人更容易堵。吃辣椒也一样。原因就在于茶和辣椒,都是消耗胃气的。所以,不但是有鼻炎的患者,只要是胃病患者,茶和辣椒必须忌口。当然,冷饮更不用说了。 

“进入上齿槽中(巨髎穴)”。所以,上面牙龈的问题,根本问题是胃病。比如有人一刷牙就流血,还去看牙科。其实这个问题牙科是不能解决的,因为它是胃病。它和牙结石造成的牙齿无故流血是不一样的。刷牙流血是因为牙龈被触动了,且牙龈本身不足够强韧。这种患者用理中汤或六君子汤就能解决。下牙龈是手阳明大肠经所主。因为手足阳明一气贯通,所以,如果上下牙龈都出血的话,还是胃病。必须忌一切寒凉,还有茶和辣椒。 

“回出来夹口旁(地仓穴)环绕口唇(会人中穴),向下交会于颏唇沟(会承浆穴)”很多小孩子唇口附近都有青色,都是胃病,至少是胃气不足。还有成年人在唇口一带多生黑痣,都是胃气不足,不要以为那是美人痣。美人之美首先是健康,有胃病的人从神情到肢体都透着病态,是根本美不起来的。 

“退回来沿下颌出面动脉部(大迎穴),再沿下颌角(颊车穴),上耳前(下关穴)”。这条看起来简单,其实关乎的问题特别多。首先,这一带主要就是脸颊,所以女性脸色好看与否,与这一带关系密切。中医讲女性28岁以后阳明脉衰,其实说的就是胃气开始虚了。因为女性终生都要养血,胃气的虚实关乎于血的多少。所以胃气虚弱,血必然不足,女性脸色一定不好看,甚者就是黄褐斑。女性要想美容,不养胃何来基础? 

另外,面瘫多有胃病的基础。虽然很多面瘫有内风外风的诱因,但是没有胃气虚的内在基础,仅仅是受风邪是不会出现面瘫的。治疗面瘫就是治疗胃病。

还有人一说话就嘴歪,自己不太留意,但是别人能看出来。有些小孩子都会有嘴歪的情况。嘴歪就是胃气不足。嘴朝向那一侧歪,它的对侧胃经能量就虚。比如向左歪,就是因为左面胃经能量尚足,那么就显得右面能量不足。能量不足肌肉就失养,于是就不能正常地牵扯住嘴角,于是能量强的一面的肌肉的牵扯力显得大了,嘴就歪了。 

另外,小儿磨牙是胃病。胃本身就是管消化的。如果消化能力不强,晚上睡觉时会本能地继续这一过程。这和牛的反刍有类似之处,只不过人类没有反刍的生理构造。孩子胃弱,磨牙是一种生理向心理层面的延伸,最后又返回到生理的过程。只不过返回的不是胃而是牙齿而已。另外,胃经在脸颊一带循行,也是磨牙的原因之一,是虚而不能固摄,所以夜晚时此处胃经会抽动,带动磨牙。磨牙的孩子,一定要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第一晚饭要少吃,第二少吃肉,尤其是晚饭最好不吃肉,第三要细嚼慢咽。有时候孩子未必有胃病,仅仅是吃得太多且不易消化才出现磨牙的。确定胃没有问题的前提下,只要改变生活习惯,很快就能消除磨牙的问题。成人也有磨牙的,原因也是胃病。首先就是胃气虚不能完好地消化。很多人可能会想,成人磨牙不是心理压力大吗?后面我讲胃的情志病的时候会说到,胃气不足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就不足。虽说是心理压力大导致磨牙,但是承受能力不足却是胃的问题。 

此外,小儿多发腮腺炎。其实腮腺炎的根底是胃病。凡是得腮腺炎的孩子,你去追问吧,平时是不是冷饮吃得多。腮腺的部位就是这一段胃经循行之处。所谓“攘外必先安内”,预防腮腺炎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吃冷饮。 

“沿发际(头维穴),至额颅中部(会神庭穴)”很多孩子额角有青筋,都是胃不好。还有,很多成人,尤其是男性,发际线在额角处退后,呈现出M状,也是胃气不足的缘故。另外,中青年人白发,不同位置说明不同脏腑的问题。发际线一带白发多,都是胃病的标志。

“它的支脉:从大迎前向下,经颈动脉部(人迎穴),沿喉咙(水突穴、气舍穴,一说会大椎穴),进入缺盆穴(锁骨上窝部),通过膈肌,属于胃(会上脘穴、中脘穴),络于脾。”这里重点要说的是“经颈动脉部”。这是甲状腺所在的位置,所以甲亢全部都是胃病。顺便说一句,西医治疗甲亢,有一个办法是用碘131杀死一部分甲状腺,以求减少甲状腺素的分泌。但是经此治疗以后,绝大多数的甲亢患者会在不久之后变为“甲减”,由多变少了。然后西医会再让患者口服补充甲状腺素。对于这种幼稚的思维方法就不做评价了。但是要强调一点,无论甲亢到什么程度,只要人体正常器官保持完好,中医都可以治疗,至少是想办法去改善。但是器官被破坏之后,再好的中医也不可能治愈了,最多也只能是勉强维持。因此,强烈建议甲亢患者,一定不要被医院忽悠,绝对不能接受碘131。 

 “外行的主干:从锁骨上窝(缺盆)向下,经乳中(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女性乳腺的问题,主要原因是胃病。无论西医检查的结论是乳腺增生、囊肿还是结节,这些不重要,中医治病看重的是病位。所以病位是胃经,那么就按照胃病来治。另外,母乳不足的原因也是胃的问题,或者是胃气不足,无以化生乳汁;或者是胃经阻塞,乳汁不能通行。母乳不足的时候,手法催乳只能改善经络通畅的状态,而且效果有限。对于胃气不足无以化生的问题,手法根本无效。另外,母乳不足的时候,也不要简单的增加营养。大鱼大肉猪蹄甲鱼一顿乱补的结果可能是造成乳母的体内有郁热。内热又反过来以出汗的形式把原本可以化生为乳汁的营养物质白白蒸腾掉,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可能会给孩子造成内热等问题。母乳不足,就老老实实吃中药调理脾胃。另外,怀孕的时候乱吃寒凉食物,将来就可能导致母乳不足,因为伤了胃。

 “向下夹脐两旁(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进入气街(腹股沟动脉部气冲穴)”;“它的支脉:从胃口向下,沿腹里,至腹股沟动脉部与前者会合。”这两条说明一个问题,就是阑尾炎的发病根本是胃病。因为胃经两处都通过此处。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阑尾炎,发病后无论是如何症状,能够引发阑尾炎,就是平时胃没有养好。 

 “由此下行经髋关节前(髀关),到股四头肌隆起处(伏兔、阴市、梁丘)”这一段是大腿正面的肌肉群。所以,上楼时感觉腿无力的人,其实是胃气不足,因为上楼时使用的肌肉主要是大腿正面这一组。胃气不足的人,也会偶有大腿正面肌肉虚痛的情况。我之前见过的一个阑尾炎患者,首先平时就胃很不好。右关一部的脉弦细而紧还带略涩,然后得了阑尾炎之后不久,告诉我感觉大腿正面肌肉轻轻一敲就虚痛。后来用了四君子之后,很快症状消失,说明胃气补起来一些。 

“下向膝髌中(犊鼻)”这一段胃经穿过膝盖。所以,老年人髌骨软化的问题其实是胃病,胃气不足以濡养膝盖。现在西医治疗髌骨软化就是“补钙”,其实一点效果都没有。钙剂吃多了本来就伤胃,还想治疗胃经的疾病?顺便说几句,很多老年人都被灌输要补钙,否则就是“腰酸、背痛、腿抽筋”的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和缺钙根本无关。这不是缺钙而是血虚,有些人在血虚的基础上可能还会合并肾阳不足。温阳养血的效果远比补钙要快速且稳定。 

“下行足背(解溪、冲阳),进入中趾内侧趾缝(陷谷、内庭),出次趾末端(厉兑)。”一般人腿抽筋多是小腿肚,但是也有人游泳时一着凉水,足背抽筋,抽得第二、三脚趾都能歪倒一边去。这就是胃气不足所致。

胃经循行所过地带的疾病简单介绍完了。群里从来没胃疼的群友,现在对照一下,还觉得自己没有胃病吗? 

另外,再说一点,痔疮的根底是胃病,这个不是基于胃经循行,而是肠胃道的尽头。所以无论内痔外痔混合痔,只要是痔疮,都有胃病的根底,就要注意饮食。肛周脓肿的根底也是胃病,但不仅仅是胃病一处的问题。此病说到底是胃肠一起发病,且排毒没有出口所致。治疗痔疮和肛周肿胀,绝不可以单纯用清热解毒药物,一定要用温阳补气药物为主,辅以清热活血药物,在加强胃肠功能的基础上辅以排毒才是正道。单纯清热解毒,就是继续伤害胃肠道,即使短期内可以压制症状,但是一方面会让人整个体质下降,另一方面必然还会引起复发。 

胃气不足的人,会本能地含胸塌背,因为中焦能量不足以支撑身体的挺立。久而久之,人就养成了驼背的习惯。如果是小孩子的话,常常因为驼背的习惯进而喜欢趴在桌子上写作业。趴着时间久了,就会左歪右斜,最后形成脊柱侧弯。

很多人看电视或和人聊天的时候都会喜欢抱着一个抱枕之类的东西放在胸前。其实准确讲不是放在胸前,而是放在胃前。因为胃虚,胃气不足,所以坐着觉得挺不起来,就本能地喜欢用东西顶着胃部。凡是有这个习惯的人,都有胃病,而且多半脊柱不太正常。 

1、问:为什么怀孕的时候会比较容易腿抽筋呢?

   答:抽筋不是缺钙是血虚。怀孕时血都去养胎了,相对不足了。怀孕抽筋其实很好治疗,芍药甘草汤即可。前段时间雨柠在群里发过类似的医案,虽不是怀孕抽筋,但道理一样。

2、问:这些胃病的症状我有,是不是说,胃病好了别的就都好了呢?

答:你的问题特别有普遍性。理论上说,胃好了,这些症状都会逐渐消除。但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人,很难找到几个胃可以真正好的。因为什么呢?除了生活方式之外,最主要的就是性格问题。下周讲胃的情志病的时候会讲到,什么样性格的人容易得胃病。届时大家也可以对照一下。 

3、问:在网上看过一个介绍说常按足三里可以健脾胃,有个妈妈也跟我推荐过这个方法,说孩子日常保健和生病时都可以按摩足三里。请问帮主,我可以给孩子这样按摩保健吗?

答:足三里确为胃经保健穴,不但可以点按,而且建议艾灸。这个季节正合适。艾灸的前提是身体没有明显内热。 

4、问:我从大学起就经常会胃痛,超过10年时间了。现在也刻意会避免寒凉的食物,但还是经常会忍不住吃一下。我后来发现有个药特别对我的症状,就是 999 温胃舒颗粒(主要成份:党参、附子(制)、黄芪(炙)、肉桂、山药、肉苁蓉(制)、白术(炒) 、山楂(炒)、乌梅、砂仁、陈皮、补骨脂。辅料为蔗糖。)但这个药就是趁热刚喝下去的时候有效,过了之后该痛还是痛。我有个问题:这个药经常吃,问题大吗?

答:这个药的大方向还是可以的,只是不如经方简练直接。另外,其中乌梅山楂是多余的,显属蛇足。不如直接用附子理中汤。

5、问:我偶尔会感觉吃东西卡在嗓子才慢慢的往下走的感觉,这两年偶尔都会这样,请问是什么原因?

答:肝气不舒,可能平时工作生活心情不是很好。具体需要面诊。 

6、问:胃病和头痛有关系吗,一吃火气大的东西就上头,觉得头疼难忍,这个也是胃病吗。

答: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胃病问题了,这是肾精不足下焦寒重的阴火上僭了。具体需要面诊。 

7、问:小孩子老爱问大人要零食吃,刚吃过饭也要吃零食。是有胃病吗?

答:你孩子的情况,一方面有内热的原因。但是他们主要是少阳热,胃热还不是最主要的。另外,我观察其中心理因素可能更多。孩子某些方面得不到满足的话,就会过度寻求食物带来的满足感。

1、人的精神活动与脏腑相关

中医在最初发展的时候,对于人的大脑功能认识不多,这点基于不同学术的方法论差异,确实不如现代医学精细。不过中医也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就是观其大略。本来人体就不是机械的各组织、器官的简单叠加和堆砌,所以对于生命的研究,就不能完全依赖于解剖学的方法。中医认为人的很多精神活动是和脏腑有关的。这并不是说中医无视大脑的功能。尤其是到了中医发展的后期,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大脑对于精神活动的重要性。不过,大脑在控制人自身精神活动的时候,其实也是有脏腑的参与。甚至在相当多的时候,是脏腑决定着大脑对身体的支配能力。现代科学也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仅仅研究大脑,很多时候无法解释和解决人的很多精神活动。比如,有不止一例做过心脏移植的患者,手术后出现性格的大改变,变得很接近于心脏器官提供者的性格,提示中医所说的“心主神明”可以找到客观依据。再比如,现代医学也发现,人具有一个所谓的“肠脑”,位置正好就在道家所说的下丹田的地方。这个肠脑是第二大脑,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性格和情绪,诸此等等。这些都说明脏腑其实也在参与甚至决定着人的精神活动和精神状态。

有一些中医基础的人都知道,五脏对应五志,即喜怒忧思恐。这五志,如果是短时间出现的话,就是情绪;如果是固化了成为常态的话,就是不同的性格。如果五脏的盛衰强弱可以决定情绪的变化,那样,当然是可以最终固化为相应的性格,最后,甚至可以成就人的命运。所以,从中医的角度上讲,人的命运的基础里面至少应该有一点就是健康。身心健康的人命运也是健康的良性的。改命的一个要点也是健康,不改变健康状态,你就是改动风水也驾驭不了,改了名字也应现不了。 

下面具体说说胃的神志病。

首先说,这里的“神”不是“精神”,而是神态、神情,是人内在心理状态在外部所呈现出来的表现。“志”指的是精神状态。

胃是人体的一个大口袋,是用来装载东西的。胃所装的东西不单单有食物,还有生活。如果吃得过多,胃就会因为装不下东西而难受,甚至会溃疡、出血,并引发疼痛。人的身心是一体两面的,所以,在心理上有装不下的东西,就会在生理上也表现出来。因此,心理上如果有很多压力、焦虑、委屈等等,最终就会出现胃病。反过来讲,如果一个人本来有很严重的胃病,胃装载的功能比较差,那么,当面临同样的压力、焦虑和委屈的时候,就会比没有胃病的人承受力要差,就会在心理问题上表现得更强烈。 

这里讲胃病,实际上是含有脾脏的。中医自古脾胃是不分家的。脾胃在五行中属于土行。土这个东西不像金木水火各有自己鲜明的特性。土没有自己明确的特性,这恰恰也是他最实际的特性。金木水火四行的特性,需要有土行的存在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所以,脾胃不好中土不健的话,心脏、肺脏、肝脏和肾脏的病也不好治。我们常说“天覆地载”,其实土同时兼有覆和载的特性。木性条达生长,所以,木结合了土之后,木才能更好地表达出生发生长的特性,基于木性的表达,我们可见土的承载之功。水性下降,基于土的存在,可见水行润下,同时,基于水性的表达,我们也可见土行的覆盖之功。这就是土行没有自性,反而是最突显的自性。中医讲土是主运化的,也就是这个意思。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再来理解胃和一些神志病的关系就比较简单了。 

比如我们可以说说一个人固执和胃病的关系。日常我们经常会感觉老年人会比较固执。为什么呢?可能有很多原因,比如家庭背景,教育程度,历史的,社会的,诸此种种。但是,这里面其实也和胃病有关。老年人嘛,几十年下来,身心都很辛苦,无论是吃的食物还是吃的苦,统统都对胃有影响,所以通常老年人都多多少少有一些胃病的基础。为什么有胃病的人会比较容易固执呢?这就和前面讲的土行运化有关。须知,人的念头是和情绪相关的。我们生活中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即一个人心情好的时候,找他好办事,或是跟他说一件事容易说通;反之则会很困难。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一个人心情好的时候,情绪因为是活泼的,所以容易运转。情绪能运转了,念头就可以因此运转。所以我们看到的就是,心情好的人好说话。反之,当一个人生气的时候,他的情绪是僵化的,那么相应的,他的念头也容易因此僵化,所以我们看到的就是,你怎么说都说不通。所以,改变一个人想法的前提是先改变他的情绪。前面说了,情绪是即时性的,性格是固化的。或者也可以讲,情绪是即时性的性格,性格是固化了的情绪。那么,不难由此得出结论,长期固化的情绪,就慢慢形成一个人的性格。如果长期处于情绪不能枢转的状态下,人是不是后来就最终成为固执的呢?那么,为什么一个人会情绪不能枢转呢?很多人都知道肝木喜条达,和人的情绪有关。所谓生气常常被称为“肝气不舒”。但是木性需要土行的存在才能得以充分的表达。所以,仅仅疏肝是不够的。脾胃这个中土的能力不足,不能为肝气的枢转提供起码的能量,肝的枢转作用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于是我们就看到一个人情绪的僵化,就是生气。应该说,肝木的功能是需要建立在脾胃中土提供的能量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医里讲“实脾可安肝”。这里的“实脾”,指的不是脾脏,而是整个脾胃的中焦、中土。另外,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人的言语和行动,都是依靠胃气的存在而存在。胃气不足,人就语音低微行动迟缓。生理的行动可以迟缓,心理的行动也可以因此迟缓。所以胃气不足的人,尤其难以从坏的情绪中解脱出来。老年人因为常见胃病,所以通常情绪枢转的能力比较差,情绪枢转能力差,念头就容易僵化。长此以往,人就变得固执。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去观察,不仅仅是老年人,凡是比较固执的人,都比较容易生气。而且,可以进一步讲,凡是这样的人,大多有胃病。 

另外,我们日常还有一个感觉,就是老年人容易啰嗦,很简单一件事,反复说好几遍。可能很少有人会想到,这其实也是一种病态,只是轻重而已。《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中就说,“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就是说,有胃病的人,实(邪气实有瘀滞了)则胡言乱语别人听不懂他说什么;虚(正气不足)则“郑声”。什么叫“郑声”呢?就是“重语”,说白了就是特别啰嗦,反反复复念叨一件事。为什么胃气虚的人喜欢反复啰嗦一件事呢?其实就是中医说的“虚而不能固摄”,和虚人常自汗出的道理是一致的。表虚不能固摄津液则汗出,胃虚不能固摄唇口则重语。这个郑声重语和谵语的区别在于,谵语的人,你听不懂他说什么,所以你不会烦恼;但是重语者,因为你能听得懂,所以会很烦恼。[转载]从三个方面说胃病

所以,以后谁要是夫妻间吵架,觉得对方啰嗦,就可以不说“你有病啊”,而改为直接说“你有胃病啊”!这样显得更学术化。吵架也因此可以更高大上[转载]从三个方面说胃病

前面说的谵语,其实也是一种胃病。而且也有即时性和固化两种。胃病有虚实之分,谵语是实证病,是基于内热过盛耗干阴液所致。这种短期的即时性的问题,用药之后可以迅速解决。治好了一般不会遗留什么问题。但是也有固化之后变为长期性问题的。一旦成为长期性固化的问题,一般都结合有痰饮和瘀血,这时的谵语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精神分裂症之类的问题了。 

7、心理疾病的生理根源

其实,现代很多心理疾病,其根源都是生理疾病。只是因为最初的生理疾病不被认为是生理疾病,一旦对这些症状过度关注之后,反而固化为心理层面的问题了。这里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抑郁症。抑郁症的人,百分之百都是有胃病的。人为什么会抑郁?其实也是情绪不能枢转,因此一些念头就跟着情绪开始僵化。一旦固化之后,就是真正的抑郁症了。

《黄帝内经·灵枢》的经脉篇里讲到胃足阳明经时就说,“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向腹胀,是为骭厥。” 

“是动则病”主要是指虚寒证。所以凡有抑郁倾向的人,都可以自己想一下,是不是冬天比较怕冷。当然,真的到了特别严重的少阴太阴合证的抑郁症,还有一些人反怕热的,这是少数。善呻,就是喜欢叹气;数欠,就是老打哈欠,也就是精神不足比较萎靡;颜黑不是说脸黑,包公和张飞应该没有抑郁症。颜黑指的是脸上没有血色没有光泽。病至则恶人,就是虚寒证重的人,就感觉怕人,不敢与人交往。这种情况也是有轻有重,有些人感觉自己天性不爱或不敢和人交往,近于心理学上说的交往障碍。其实这样的人也是有胃病的生理基础,至少胃气比较弱。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这一点我个人平时没有观察到,可能需要更仔细地再观察。重点在后面这一句“独闭户塞牖而处”,就是关上门掩上窗户,一个人待着,这是典型的抑郁症。这里的“独、闭、塞”都是一派封闭、阴郁的样子。能够到这种程度的抑郁症,就是寒大于虚了。所以,严重的抑郁症的人,都是胃寒的,需要用大剂量温阳药物治疗。这种情况用加味逍遥丸之类疏肝药是无效的。为什么呢?前面说过了,没有土行的存在,肝木的特性是出不来的。所以,不先解决胃寒的问题,任何理气疏肝的办法都是枉然。土壤已经冻得邦邦硬了,还能指望着树木的生长吗?

胃寒的人为什么容易抑郁?中医说的寒就是凝滞不通。胃的生理功能凝滞不通了,就无法消化食物,食物在身体里容易发生拥堵;同理,胃的心理功能凝滞不通了,就无法化解情绪,尤其是消极的情绪,则情绪在心理容易拥堵。坏情绪持续在心理拥堵发酵,最后就是抑郁。

所以,平时感觉自己有抑郁倾向的人,就不要再吃西药了,还是老老实实吃中药解决胃病吧。另外,有抑郁症的人一定要好好养胃,伤胃就是加重病情。顺便说一句,如果有人比较敏感的话,可能会有体会,比如一段时间感觉情绪低落,想喝茶提神,同时希望改善心情。喝淡茶的时候,心情会稍许好转,但是如果大量喝了浓茶之后,心情会反而越发转坏。这就是浓茶伤胃进而让人更加抑郁。

人的固执和抑郁是胃病的虚寒证。还有胃的实证,就是经脉篇里讲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这就是今天说的精神分裂症了。这个问题今天不展开说了。大家略有了解即可。 

8、什么样的人易得胃病

前面说了有胃病的人容易出现的情绪和性格,下面反过来说说有什么样性格或习惯的人容易出现胃病。

前面说了,胃是口袋,是装东西用的。所以当东西装不下的时候,口袋要出问题,就是疾病。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为什么口袋会装不下东西?无非两点,一是东西太多,二是口袋太小或太薄。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要装的东西太多或者口袋太小太薄呢?这就可以推断出什么性格或习惯会导致胃病。

第一,任性的人极易得胃病。为什么呢?道理其实很简单。一个人任性,就是凡事不顾及别人,也不遵从客观条件、一意孤行,唯自己主观意愿行事。但是,现实生活是不会顺从你的意志。另外,你有自己的意志,别人也有。你有意无意要求别人按照你的意志行事,别人会高兴吗?别人不高兴就会和你产生冲突,你怎么会不生气呢?生气就是伤害身体伤害胃。长久下去当然是胃病。即使别人不生气,你不按照客观条件去制定自己的行为方向和计划,难免碰壁。碰壁了,怎么会不难过不沮丧?还不是对身体对胃的伤害吗?不顾及别人感受和客观情况,只有主观意愿的人,就是不管口袋的实际承受限度,一味往里装东西,这个口袋岂能不坏?所以,一个人任性,主观意愿过强,会对身体有明确的伤害。

顺便说一点,我们这个时代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一句话“我有一个梦想”、“追求自己的梦想”等等。其实,我们坐下来细细品味,这句话真的是巨大的陷阱。梦,谁都做过。在梦境里,可以出现任何天马行空光怪陆离的事情,但是,醒来之后,所有这些事情能实现吗?不能!所以,人生不要有梦想,它会害死你的!人要的是理想!理想和梦想,一字之差,但是人生方向根本不同。梦想,是无视你自己的条件和客观环境,任意地随意地毫无根据地设计你的人生。这是注定要失败的,也是注定的悲剧。理想,就是理智地想。理智,就是要充分认清自己的条件,优势是什么?弱点在哪里?如何才能扬长避短。然后,再客观地了解外部环境,我所处的时代是什么样的,我所在的社会大环境和个人现在的小环境分别是什么?我能掌握的资源是什么?我所受到的限制又是什么?结合对自己和对外部充分的认知,再来设计自己的未来,就是脚踏实地的,就是清晰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这样的人,肯定不容易得胃病,因为他是根据口袋的实际情况来装东西。所以,真正健康的人,首先就是理智的人!

除了任性之外,生活自理能力差的人也是很容易得胃病的。很多人,生活中缺少起码的规则,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拿东西或放东西,都是随手一拿一放,然后找的时候到处乱翻。在外面和人交往的时候,看上去似乎收拾的干净利落,但是你到他家中一看,到处乱七八糟。所谓诸内必形于诸外,有什么内在的心理特点性格习惯,就会有什么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差、缺少良好生活习惯的人,也是思维上缺少真正逻辑感的人。这样的人,即使数学题做得再好,也不过是纸面上的数理逻辑,在生活中待人接物的能力依然很差。生活能力差的人,说话做事不得体,甚至思维上也会很不得体。这样必然也是四处碰壁,反过来给自己造成身心压力。所以,生活能力很差的人,很容易因此有胃病。

我父亲一位朋友,也是我的一位长辈,她年轻时生活能力极差。已经结婚了,到了5月份的时候还给自己的母亲写信问:我是不是可以脱棉裤了?结果人到老年,患了老年痴呆症,自己受罪不说,还要拖累家人。她的一个特点就是一直都很啰嗦,即郑声重语。

还有一种人,也非常容易得胃病,就是缺少感恩心,凡事又爱抱怨的人。人为什么会缺少感恩心呢?其实说穿了就是一贯的自我中心。所以别人为自己做的所有事都是应该的,自己做了一点点小事就觉得委屈得不得了。为什么会爱抱怨呢?就是缺少自律的习惯和能力,所以不能及时察觉到自己的情绪和情绪的来源。有了情绪就随意地任意地宣泄,这就是抱怨。为什么这样的人容易得胃病呢?结合前面讲任性的人就可以明白了。

最后,与前面的极端成为对比的另一个极端,比较爱压抑自己想法和情绪的人,也容易得胃病。前面说的基本上是缺少自我管理能力和习惯的人。但是凡事不能过度,如果过分苛责自己,不敢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的人,同样也会得胃病。这就是中医讲的“中和之道”。不管不顾他人感受,随意宣泄自己的情绪,是一种缺乏管理;但是不敢于正常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样是一种缺乏管理的表现。可能有人会奇怪,为什么压抑自己的情绪也是缺乏管理的表现呢?因为真正的“管理”不是一味地约束,管理是理性地管束,理性就是需要中和之道,要进退得法,收放适度。管理的核心是“节制”。任性是一种没有节制,它是对自己主观意志的放纵;过度压抑也是一种没有节制,它是对自己懦弱性格的放纵。理性的自我管理,就是要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情,说到做到什么程度才是得体的;什么时候不能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情。如果要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何做到有理有节,既让别人感受到,同时也照顾到了别人的感受。能够恪守中和之道的自我约束才是真正的管理。深谙这种管理之道的人,自己就是一个实验室,通过自我的修行,可以发展出很好地管理、教育他人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自古以来一直强调修齐治平中,修身是根本的原因了。 

9、淤血加胃病显现出精神疾患的症状

前段时间接了一个患者,女性,有很重的胃病,且有严重的瘀血。这个患者自己的经历和家庭有些特殊,所以压力大身体比较差。第一次就诊时,她总是特别激动,说着说着就要哭,而且跟我说,她自己总是有一种特别强烈的冲动想杀人,需要用很大气力才能克制住。我给她用了大剂量附子理中汤加血府逐瘀汤。二诊的时候,整个人从精神状态到说话的气力都变了。人变得安静从容了,说自己基本没有那种想杀人的冲动了。即使偶有念头一闪,也不会有什么影响了。可见胃病和瘀血对人的拿捏之重。这个患者,如果去看西医,肯定是要被定为有精神分裂症倾向的。如果真的这么定性,这个人可能这辈子就毁了。其实呢,就是胃病加瘀血,中医是可以慢慢解决的。

本来还想讲讲胃的日常养护,但是这部分其实以前散在很多专题里了。比如不吃寒凉、辣椒、不喝浓茶等等。另外,刚才讲的什么性格或习惯的人容易得胃病,反过来注意矫正不良性格习惯就是对胃的养护了。注意性格和生活习惯的良性养成,才是更重要的保健养生之道。

这里只单独说一点,有些人有不好的习惯,就是吃饭太快。这也是造成胃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吃饭太快的人,有些可能是从前某些特殊经历造成的,比如之前是军人。但是如果没有此类经历的人,仍然吃饭快的话,就要反思性格深处的问题了。吃饭快不仅仅是习惯问题,主要是内心深处的贪欲比较多。不过有些人贪财,有些贪名声,还有人比较喜欢支配主宰别人,替别人做主。凡是内在有这些性格特质的人,不但吃饭快,生活中很多时候也会缺乏耐心比较急躁。 

1、问:林大夫好,以前胃里老觉得有气顶着,不排出去就疼。很饿时候最容易有这种气。要是打嗝出去一吸气还是会马上又吸到胃里一点气。要使劲揉胃部才行,这是啥原因?

答:胃气以降为顺。所以胃虚的人,胃气容易不降而停滞甚至上逆。就是你说的这个情况。

2、问:胃部寒凉,这是什么原因呢?

答;胃部寒凉可能是以前寒凉东西吃得太多,也可能是一直以来心情不好或压力过大,都可以造成。

3、问:林大夫,我是不到吃饭点儿就饿了,如果晚上吃不饱,第二天早晨6-7点一起床就很饿是怎么回事儿呢?

4、问:胃酸过多是怎么回事呢? 

答:胃酸过多两种情况常见,第一胃寒,寒则收摄不住,所以胃液过多;第二胃气不降,不降则不能正常传导,胃液长时间积聚。也有胃热造成胃酸过多的,但是这种情况其实不算很多。但是医院的医生常常有错误的认识,以为胃酸过多就是胃热,所以常常治不好病。

5、问:我家有个孩子老爱叹气,是有胃病吗? 

答:我总觉得你的孩子有心理原因,还有你们父母教育的原因。良好的教育才能塑造良好的心理。对孩子的教育不仅需要耐心,更需要规矩。家长能给孩子建立起码的规则,需要父母自己有足够的自律能力和习惯。

苯丙酮尿症的基本概述 

【疾病名称】苯丙酮尿症

【常见病因】苯丙氨酸及其酮酸累积

【常见症状】智力低下,精神神经症状,湿疹,皮肤抓痕征,色素脱失,鼠气味等

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遗传性代谢缺陷,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是由于因于苯丙氨酸(PA)这种氨基酸的代谢能力下降,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变异使得酶的产量低下,导致饮食中摄取的苯丙氨酸堆积,并从尿中大量排出。

临床表现不均一,主要临床特征为智力低下、精神神经症状、湿疹、皮肤抓痕征及色素脱失和鼠气味等、脑电图异常。如果早发现早治疗,则以上临床表现可能不发生,智力正常,脑电图异常也可逐渐趋于正常。

苯丙酮尿症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

PKU 的体征和症状从轻微到严重不等,而经典 PKU是这种疾病最严重的形式。

的婴儿在几个月大之前看起来很正常,但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的话,可能会导致患病儿童发展为永久性智力残疾,除此以外,癫痫发作发育迟缓行为问题精神疾病也很常见。

未经治疗的患病儿童可能还会产生霉味或类似老鼠的气味,这是因为体内过量苯丙氨酸的副作用。

患有经典 PKU 的儿童其皮肤和头发颜色往往比未受影响的家庭成员更浅,并且还可能患有湿疹等皮肤疾病。

变异PKU症状相对较轻,苯丙氨酸羟化酶酶保留了一些功能,因此苯丙氨酸水平不那么高,患病儿童脑损伤的风险较小。病情非常轻的人可能不需要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

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突变导致苯丙酮尿症,这种酶将氨基酸苯丙氨酸转化为体内其他重要的化合物。

如果基因突变降低了苯丙氨酸羟化酶的活性,那么饮食中的苯丙氨酸就不能得到有效处理,这种氨基酸会在血液和其他组织中累积到有毒水平。

因为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对苯丙氨酸水平特别敏感,所以过量的这种物质会导致脑损伤。

当苯丙氨酸羟化酶活性严重降低或缺失时,就会出现经典的 PKU,这是最严重的疾病形式。未经治疗的经典 PKU 患者的苯丙氨酸水平高到足以导致严重的脑损伤和其他严重的健康问题。

PAH基因中允许酶保留某些活性的突变导致这种情况的较温和版本,即变异 PKU 。

其他基因的变化可能会影响 PKU 的严重程度,但目前对这些额外的遗传因素知之甚少。

苯丙酮尿症的遗传模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即父母双方都必须拥有并传递缺陷基因,孩子才会被遗传到PKU。

父母有可能是携带者——有导致 PKU 的缺陷基因,但没有患病。如果只有一个父母有缺陷基因,就没有将 PKU 传给孩子的风险,但孩子有可能成为携带者。

大多数情况下,PKU 是由两位携带这种疾病的父母传给孩子的,但他们自己可能并不知情。

遗传 PKU 的风险因素包括:

①父母双方都有导致 PKU 的缺陷基因,两个父母必须都传递一个缺陷基因的副本,他们的孩子才会患上这该疾病。

②具有一定的民族血统,导致 PKU 的基因缺陷因族群而异,在非裔美国人中比在其他族群中少见。

新生儿喂奶3日后,采集足跟末梢血,吸收再生厚滤纸上,晾干后邮寄到筛查中心,采用Guthrie细菌生长抑制试验半定量测定。其原理是苯丙氨酸能促进已被抑制的枯草杆菌重新生长,以生长圈的范围测定血中苯病氨酸的含量,亦可在苯丙氨酸脱氢酶的作用下进行比色定量测定,其假阳性率较低。

当苯丙氨酸含量>0.24mmol/L(4mg/dl)即两倍于正常参考值时,应复查或采静脉血定量测定苯丙氨酸和酪氨酸。正常人苯丙氨酸浓度为0.06~0.18mmol/L(1~3mg/dl)而患儿血浆苯丙氨酸可高达1.2mmol/L(20mg/dl)以上,且血中酪氨酸正常或稍低。

用于较大婴儿和儿童的筛查。将三氯化铁滴入尿液,如立即出现绿色反应,则为阳性,表明尿中苯丙氨酸浓度增高。此外,二硝基苯肼试验也可以测尿中苯丙氨酸,黄色沉淀为阳性。

应用高压液相层析测定尿液中新蝶呤和生物蝶呤的含量,用以鉴别各型PKU。典型PKU患儿尿中蝶呤总排出量增高,新蝶呤与生物蝶呤比值正常。DHPR缺乏的患儿蝶呤总排出量增加,四氢生物蝶呤减少,6-PTS缺乏的患儿则新蝶呤排出量增加,其与生物蝶呤的比值增高,GTP-CH缺乏的患儿其蝶呤总排出量减少。

(1)脑电图(EEG)主要是棘慢波,偶见高波幅节律紊乱。EEG随访研究显示,随年龄增长,EEG异常表现逐渐增多,至12岁后EEG异常才逐渐减少。

(2)产前检查由于绒毛及羊水细胞测不出苯丙氨酸羟化酶活性,所以产前诊断问题长期不能解决。目前我国已鉴定出25种中国人PKU致病基因突变型,约占我国苯丙氨酸羟化酶突变基因的80%,已成功用于PKU患者家系突变检测和产前诊断。

(3)X线检查可见小头畸形,CT和MRI可发现弥漫性脑皮质萎缩等非特异性改变。

经典型和变异性引起的PKU患者均有高苯丙氨酸血症,但有高苯丙氨酸血症者不一定引起PKU,故PKU应与其他高苯丙氨酸血症者进行鉴别。

当诊断一旦明确,应尽快的给予治疗,主要是采用饮食疗法,年龄愈小治疗开始时间越早,效果将越好。

为了防止智力残疾,人们必须从生命的最初几周开始限制苯丙氨酸的摄入量(但不能完全消除,因为人们需要一些苯丙氨酸才能生存)。

由于所有天然蛋白质来源对患有 PKU 的儿童来说都含有过多的苯丙氨酸,因此患病儿童不能吃肉、牛奶或其他含有蛋白质的常见食物。

相反,他们必须吃各种专门制造的不含苯丙氨酸的产品。可以食用低蛋白天然食物,例如水果、蔬菜和限制量的某些谷物。

至于饮食中限制苯丙氨酸摄入的饮食治疗,到何时可停止,迄今尚无统一意见,一般认为要坚持10年。

在限制苯丙氨酸摄入的饮食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及血中苯丙氨酸水平及副作用。副作用主要是其他营养缺乏,可出现腹泻、贫血(大细胞性)、低血糖低蛋白血症和烟酸缺乏样皮疹等。

②在限制苯丙氨酸摄入饮食治疗的同时,可能会联合补充酪氨酸或用补充酪氨酸取代饮食。饮食中补充酪氨酸可以使毛发色素脱失恢复正常,但对智力进步无作用。还可能会补充一种叫做沙丙蝶呤的药物,这种药物有助于增加人对苯丙氨酸的耐受性。

主要用于BH4缺乏型PKU,除饮食控制外,需给予此类药物。

患有苯丙酮尿症的儿童需要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以测量他们血液中苯丙氨酸的水平,并评估他们对治疗的反应程度。

6个月或更小的孩子应该每周进行一次血液检查

6个月至4岁之间应每2周进行一次血液检查

4岁以上应每月验血一次

患有PKU的人通常需要在其一生中定期进行血液检查。

患苯丙酮尿症的孩子能正常生活吗

目前,没有治愈PKU的方法。主要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饮食限制苯丙氨酸到正常生长所需的最低限度,并辅以专门设计的医疗食品。

但通过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大多数 PKU 患儿都能过上健康的生活。

患有苯丙酮尿症的女性怀孕有什么风险

患有 PKU 并怀孕的妇女有患另一种形式的疾病的风险,称为母体 PKU。如果母亲在怀孕前、怀孕期间未遵循低苯丙氨酸饮食,血液中的苯丙氨酸水平可能会升高,从而损害发育中的胎儿或导致流产。

即使是患有不太严重的 PKU 形式的女性也可能因不遵循 PKU 饮食而将其未出生的孩子置于危险之中。

如果怀孕期间母亲血液中苯丙氨酸的含量很高,它们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孩子出生并发症可能包括:

⑤心脏缺陷和其他心脏问题

在这些情况下寻求医疗建议:

如果常规新生儿筛查测试显示您的孩子可能患有 PKU,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开始饮食治疗以预防长期问题。

对于有 PKU 病史的女性来说,在怀孕前和怀孕期间去看医生并保持 PKU 饮食尤其重要,以降低高血苯丙氨酸水平伤害未出生婴儿的风险。

PKU 患者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应持续接受护理。在青少年时期停止PKU饮食的患有PKU的成年人可能需要医生的帮助,恢复饮食可以改善心理功能和行为,并减缓高苯丙氨酸水平可能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如何阻断苯丙酮尿症遗传给后代

在2018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通过技术,成功阻断苯丙酮尿症遗传后所孕育的一名试管宝宝已经满月。各项检查显示,宝宝身体一切正常。

三代试管婴儿通过、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受精、后,在前进行遗传学诊断技术(PGD),筛选出不带致病基因的健康胚胎移植到母亲宫腔,孕育健康宝宝。

因此,有苯丙酮尿症家族史的夫妻,在决定生育前就要进行筛查,看自己是否携带有致病基因,若携带有致病基因,最好是进行三代试管婴儿避免将该病遗传给后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什么不用上学又身体正常的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