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体检报告有什么问题吗?

体检报告单怎么看???

谷酰转肽酶160-50IU/L碱性磷酸酶IU/L总胆汁酸4.40.0-10.0UMO1/L胆碱酯酶00U/L乙肝表面抗原阳性(+)阳乙肝表面抗体阴性(-)乙肝E抗原阳性(+)阳乙肝E抗体阴性(-)乙肝核心抗体阴性(-)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感染内科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B,HB)以发病时间6个月为限分为急性和慢性(CHB)两大类。乙型肝炎病毒(HBV)主要经血液和血液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以及性接触传播。CHB是由于HBV持续感染导致的肝脏慢性炎症性坏死疾病。目前,全球慢性HBV感染者为3.5亿~4.0亿人。我国是HBV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最近卫生部的统计显示,我国60岁以下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7.18%(约9300万人)。5%~30%的CHB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 擅长:肝组织临床病理,并结合肝组织病理指导慢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对

  日前,一个关于“90后不敢看体检报告”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不少网友表示,平时自己饮食作息不规律,拿到体检报告都不敢看, 看到“异常数据”更感到恐慌。

  那么,你敢不敢看体检报告,如何看待体检报告上的异常数据?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张春莲

  自己不敢看体检报告

  家住九龙坡区袁家岗的赵女士,29岁,刚生了娃不久身材略胖,单位体检通知下来后,立即去医院进行了体检。

  “最近大半年为了照顾娃儿,没有睡过一晚上整觉,吃的东西也很营养,身体发福了,真担心胖起来身体就有问题了。”赵女士说,自己从不运动,能躺着就不坐着,能坐着就不站着。月初拿到体检报告,犹豫着不敢打开,生怕身体有问题,最后让同事帮忙打开看了。“报告上说,我有胆囊息肉4mm,这个是最近几年体检一直有的,医生说过暂时不用处理。胆囊息肉没长大,悬着的心也就放下来了。”

  赵女士的同事贺小姐认为,应该认真看体检报告,“没问题就放心,有问题就早治疗,躲是躲不过的。”

  超六成年轻人不敢看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79名18-35岁的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3.6%的受访青年有过害怕看体检报告的经历。受访青年中,男性占45.0%,女性占55.0%。来自一线城市的占32.5%,二线城市的占44.7%,三四线城市的占19.7%,县城或城镇的占2.7%,农村的占0.3%。

  关于不敢看体检报告的原因,62.6%的受访青年表示平时压力大,怕体检查出问题;60.9%的受访青年坦言生活方式不健康,“作”得太多,已经给身体造成了损害;56.7%的受访青年觉得自己缺乏健康生活的意识;38.2%的受访青年觉得缺少医学常识,会导致人们对体检报告中一些并无大碍的“异常数据”感到恐慌。

  不要被“异常情况”吓倒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健康管理科主任吴军表示,体检结果的好坏,都体现在体检报告上。对于体检报告上出现的一些“异常情况”,不要胡乱揣测。因为有些你看着像是“异常”的信号,其实未必真的异常,或者是因为某些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等因素造成的结果异常,只需适当调整即可逆转。

  体检报告上表明的“异常情况”,吴军给出了一些解释。看到体检报告上“异常情况”,不要胡乱揣测,应该咨询相关科室医生。

  血脂检查项目中,有些人的体检报告显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不懂的人可能觉得,这对身体状况来说是件坏事。

  其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好的”胆固醇,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坏的”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是好事。

  血糖方面,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值。

  偶尔一次检查结果偏高,并不能确诊为糖尿病。餐后两小时查血糖以及糖耐量试验检查后,才能确诊。

  肝功检查方面,有的人体检报告显示转氨酶异常,就以为得了肝炎。

  引起转氨酶异常的情况很多,除了熟知的病毒性肝炎外,各种药物的作用、喝酒也可引起。还有高油高糖高热量饮食结构、不爱运动等,也可能引起脂肪肝而导致转氨酶异常。这种情况称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和饮食方面的纠正来改变。

  有些情况可能影响体检结果

  据《人民日报》报道,如果有以下情况,可能影响体检结果的准确性。

  1、空腹18个小时以上,某些检验会有异常结果,如血清胆红素、血糖等。

  3、紧张或激动情绪影响内分泌功能,致使血清非酯化脂肪酸、乳酸、血糖等指标。

  4、剧烈运动会引起血液、体液成分的改变。

  5、体检前3天多吃高脂食品,经常饮酒,可能影响一些指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检报告异常N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