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马上上门做核酸?

为全面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按照全市统一安排部署,1月12日,核酸检测首日,胜芳镇各检测点顺利开展检测工作。

为有效降低疫情扩散风险,胜芳镇按照“应检尽检”的原则,在全镇范围内设置了120余个核酸检测点,在全镇各村街、居民小区、企业开展核酸检测。

在检测现场,前来检测的居民携带身份证、佩戴口罩,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测温、填表、登记、检测....每个检测点有多名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在采集咽拭子,工作人员组织完成信息登记的居民逐一进行检测。居民从站到检测人员对面,摘下口罩,到采集咽拭子结束,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

天气寒冷,但全镇居民给予了最大的理解和配合,提前填好个人信息、自觉排队坚守一米线,向医护人员道谢……全镇党员干部坚守在一线,维护现场秩序,测量体温,组织居民登记,确保检测有条不紊进行。各志愿者团队也奔赴各个检测点,协助工作人员做好登记、维护秩序等各项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煎茶铺镇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在24小时内完成全镇43063份样本采集工作,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画上了圆满句号。

在组织实施全员核酸检测中,该镇强化党建引领作用,践行共同缔造理念,以坚强组织力催生凝聚力、战斗力,投入到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当中。

连夜召开会议,充分统筹谋划。11月11日下午至12日上午,煎茶铺镇连续召开班子会议、包村干部会议,按照镇全员核酸检测应急预案,与镇卫生院、镇派出所全面对接,于12日上午十点迅速集结成一支由包村领导、包村干部、两委干部、医疗人员、民警、志愿者等组成的检测队伍,准时开展工作。

分批错峰检测,切实提高效率。为减少村民等候时间,该镇32个村街和1个社区依据各自村街情况,按照网格化管理的方式划分区域分批次、错峰检测。现场设置一米线,划分采样区、待检区、测温区、隔离区,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环节工作高效进行。

确保应检尽检,实现检测全覆盖。温暖是疫情防护工作中的粘合剂。即使已到深夜,该镇多支核酸检测队伍依旧坚持通过上门检测的方式,逐户逐个对卧床不起、行动不便的老人、小孩入户采样。登记人员、采样人员、维持秩序人员、安保人员密切协作、井然有序,严格按照既定方案要求和程序,迅速高效地进行检测。

在接到全员核酸检测通知后,堂二里镇委、镇政府第一时间安排部署,严格贯彻落实检测工作。

1月11日晚,该镇全体班子成员在政府小会议室准时参加会议,专题研究全员核酸检测准备工作。

1月12日上午,全体包村干部参加核酸检测工作会,随后各包村干部全部深入村街,与村街党员干部及志愿者们共同贯彻落实镇委、镇政府的关于全员核酸检测准备工作会议的指示精神,安排部署采集场所、安保人员、登记录入人员等工作,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12日上午,该镇36个村街同时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在每个检测点,由镇村干部、志愿者们维持现场秩序、组织群众进行登记、电脑信息录入等,全力保障检测工作有序顺利的进行。

截止1月13日中午12时,堂二里镇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全部完成,13日下午,核酸检测工作完成后,各村街对检测点等人员集中区域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消杀工作,保障防控环境安全。

自接到全市全员核酸检测的通知后,康仙庄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连夜安排,迅速部署,严格落实包村制,按规定时间全面完成全镇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立即部署,统筹安排,为全员核酸检测夯实基础

1月11日晚,该镇连夜召开了镇领导班子会、包村干部会,对全员核酸检测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科学地制定了全镇核酸检测工作预案,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了镇领导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分包责任制,明确责任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员,建立工作台账,确保每个网格有人联系、有人负责、有人组织、有人服务。同时结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组织包村领导、包村干部、村街干部、志愿者等对每个责任网格的常住人员,以及居住(工作)14天以上的流动人员进行全员统计,登记造册,并根据迁入迁出情况,实时动态调整,精准掌握每个网格的人员状况和变化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

全镇动员、迅速行动,打赢全员核酸检测攻坚战

按照安全、科学、便民的原则,科学选定村街采样点,将每个村的采样点设置在学校、村委会等宽敞地点,避免在密闭、狭小的空间内采样。将采样场所划分等候区、采集区、缓冲区和临时隔离区,有效分散待检人员密度。统筹安排包村领导、包村干部、村街 “两委”班子成员、公安干警、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志愿者等组成若干采样工作组,做好采样现场组织发动、秩序维护、信息登记、样本采集、收集转运、环境消杀等工作,每个村街安排工作人员均超过10名以上,进行登记、维持现场秩序等,确保采样工作有力有序规范开展。同时组织村街、包村干部、教师、大学生等能熟练操作电脑的人员及时录入采集者的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在全镇广大干部、村街的大力配合支持下,截至到1月13日下午,全镇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全面完成,共检测48287人。

广泛发动、关注细节、确保全员检测不留死角

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启动后,全镇辖区各个领域立即通过广播、微信群、网格员入户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在检查点、村主要道口显著位置张贴全员核酸检测公告,确保全员通知到位,实现全覆盖。在检测过程中,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婴幼儿进行上门采集,确保不留死角不落一户一人。

1月12日,在镇全体人员的精心准备和强力实施下,霸州镇核酸检测工作进展顺利。

核酸检测过程中,该镇各村街、社区、小区做到了硬隔离到位,检测结束后全员居家,做到更好的防范。

为全面落实核酸检测任务,进一步加大筛查力度,科学高效应对疫情,最大限度降低传播风险,确保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全乡全员核酸检测任务,1月12日,东杨庄乡统筹调度,按照“分级负责、网格管控、精准快速、全员覆盖”的原则,第一时间安排部署、启动预案、迅速开展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按照《东杨庄乡人民政府2021年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预案》东政〔2021〕6号文件要求,各包村领导干部严格全员核酸检测责任落实,现场指挥、调度督导、维护秩序,确保核酸检测工作从严从紧、规范高效、有条不紊。

科学安排采样,细化采样流程。按照“方便大多数、照顾极少数、老弱妇孺优先”的原则,根据检测量、人员分布、年龄结构等科学合理设置采样点位、做好采样准备、优化登记流程、严防人员聚集。全乡共配备到位采样人员75人,以村为单位组建20个采样小组,为每名采样人员配备2名辅助人员,并加派1名安保人员。每个村安排4名以上工作人员,负责进行登记、维持现场秩序等工作。针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检测任务,将现场采样人员分为日间组和夜间两组,把年轻人安排到夜间,老弱妇孺安排到日间优先检测;年龄较大、病残等行动不便的人群,上门采样;对每一户、每个时间段,每个采样场所都配备充足的采样力量,确保采样期间不扎堆、不排长队,衔接合理、有序高效。

做好保障措施,维护卫生环境。采样点在每次采样结束后,对产生的医疗废物按照传染性医疗废物进行规范处置,对采样现场进行环境消杀,必要时为受检群众提供纸巾、呕吐袋和口罩等备用物品和贴心服务。

核酸采样过程中,各村街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大学生志愿者、群众支援者支援核酸采样工作,参与信息登记、秩序维护、科学告知等工作。

8月28日晚,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泸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对我市当日新增的2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及全市疫情防控情况进行通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副指挥长、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第一新闻发言人曾妍通报了全市疫情防控的最新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龙马潭区副区长陈虹,市疾控中心党委副书记喻剑回答记者的提问。


截至28日18时,我市共报告现有确诊病例2例(均为轻型),无症状感染者5例,这7例均在接受隔离治疗。28日新增的2例本土确诊病例中,1例为24日通报的隔离管控人员中的病例2转确诊。此次新闻发布会重点通报的是社会面确诊病例,即从市外乘高铁的返泸出差人员及相应疫情处置情况。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确诊病例:女,23岁,居住于龙马潭区安宁街道云台社区玉带河畔小区,8月25日从省内市外出差返泸,8月28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已转送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病情稳定。其同行外出人员和共同居住人员核酸检测结果目前均为阴性。

一是立即启动应急指挥体系。疫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杨林兴第一时间作出批示,指出战术上要突出“快、准、狠、稳,全力抓好本次疫情处置工作”,并强调要严格执行国家第九版防控方案、省第六版防控指南要求,采取一切有力措施,科学、精准、有效处置,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市委副书记、市长余先河先后两次专题召开调度会进行研究部署工作。市县两级紧急联动,全部进入应急状态。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指导疫情处置。市区两级各工作组和专班按照应急预案和疫情防控工作指南有序开展应急处置。龙马潭区、江阳区迅速开展人员排查、流调溯源、核酸检测和隔离管控、消毒消杀等工作,有关工作有序进行。

二是迅速开展流调溯源。市区两级共派出流调队伍200人,坚持“一人一专班”,抓应急处置24小时黄金时间,聚焦病例轨迹、风险场所,厘清传播链条,从速从快抓好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的排查,全力做好风险人员快速转运、快速隔离、快速检测,及时采取分类管控措施,全力阻断疫情传播途径。28日上午,已将该病例所涉及区域和场所向社会及时公布,并提醒广大市民对照轨迹开展自查,并按疫情防控要求做好自我防护工作。

三是全面开展风险人员排查管控。充分发挥“公安、公卫、工信”三位一体的专班工作机制,迅速开展风险人员排查和隔离管控工作。截至28日晚18时,全市已排查到密切接触者147人,其中市内132人(包括江阳区89人,龙马潭区39人、纳溪区1人、叙永3人),推送市外协查15人;排查到次密切接触者349人,其中市内347人(包括江阳区273人、龙马潭区66人、纳溪区5人、泸县3人),推送市外协查2人;排查市内一般接触者1人。共对102人进行集中隔离管理,336人实行居家隔离,其余人员正在转运中。同时,对确诊病例的居住地、涉及场所,第一时间落实封闭隔离、终末消毒等措施,消杀面积26070平方米。

四是科学划定风险区域。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相关规定,经专家充分论证,决定划定高风险区1个、中风险区1个、低风险区1个

具体高风险区为:龙马潭区安宁街道云台社区玉带河畔小区1幢;  

中风险区为:龙马潭区安宁街道云台社区玉带河畔小区(2-4幢);  

低风险区为:龙马潭区除玉带河畔小区以外的其他区域。 

同时,我们已将上述风险区域的划定及相关要求及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第一时间提示风险区域内的居民朋友严格落实防控要求,切实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五是全力做好医疗救治工作。已第一时间将病例转运至市传染病医院,并抽调了四家三甲医院呼吸、感染、中医、放射、检验等方面专家13名,组成多学科会诊团队,将此前病例与此次通报病例按照“一人一策”给予中西医结合精准施治。市区两级医疗机构迅速启动《疫情防控期间特殊重点人群医疗服务保障工作应急预案》,已在28日向社会公布重点人群非新冠疾病救治定点医院名单,全力做好疫情期间医疗服务保障工作,充分满足群众就医需求。针对管控风险区域内情况,迅速梳理血液透析、肿瘤放化疗、孕产妇、新生儿、需定期输血治疗、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名单,协调为特殊病人提供医疗救治服务,保障封控区内群众就诊需求。

六是扎实细致做好核酸筛查。迅速对龙马潭区玉带河畔小区、大通路239号进行封控并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对涉及人员进行上门核酸检测,对江阳区文轩书店全体工作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截至28日晚18时,共进行重点人员采样87312份,已出结果7879份,均为阴性,其余结果正陆续待出。累计环境采样610份,已出结果548份,均为阴性,其余结果待出。与此同时,我们已对全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明确要求进行全覆盖核酸检测,医疗机构28日内已全部启动核酸检测。全市在28日紧急启动核酸筛查,目前,全市已采样360768份(含主动就诊),已出检测结果146876份,均为阴性。 

七是多部门快速应急联动。市教育体育局立即摸排调查,督促有疫情风险的学生家长立即向属地社区报备,严格按照社区或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落实个人防疫措施;动态研判疫情发展形势,统筹做好开学准备工作,坚决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市交通运输专班立即进入应急状态,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按照市县两级疫情防控指挥部安排做好疫情处置工作,全市储备应急运力1180辆,并对“入川即检”所有通道进行全覆盖督促检查。市卫生健康委向省应急指挥部申请反向赋码,全面排查风险人员,尽早落实管控。市公安局重复利用大数据力量,精准开展风险人员轨迹排查,密切关注社会面动态,有力保障社会稳定。

当前,国内疫情形势非常严峻,西藏、青海疫情仍在高位运行,陕西、甘肃、重庆、云南、贵州等地疫情仍在持续;省内疫情多点高发,此轮疫情已波及18个市(州),扩散蔓延风险急剧增大,疫情输入我市压力持续加大。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快制快,切断疫情传播链条,坚决守牢疫情防控阵地。  

一是继续开展流调溯源。加强流调排查力量,坚持“一人一专班”,市县两级整体联动,抢抓应急处置24小时黄金时间,聚焦病例轨迹、风险场所,厘清传播链条,从速从快抓好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排查,全力做好风险人员快速转运、快速隔离、快速检测,及时采取分类管控措施,全力阻断疫情传播途径。

二是立即启动全员核酸检测。按照全省统一安排,有本土疫情发生的市(州),从即日起,持续两周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组织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其中,街道每周至少开展2次,乡镇每周至少开展1次。龙马潭区、江阳区已于28日晚立即启动全员核酸检测,这两个区将在两日内完成全员核酸筛查,其余区县按照市指挥部统筹安排,错峰进行。同时,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流程,尽量压缩“采、转、检、报”各环节时间,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和检测效率。

三是全力加强医疗救治。统筹调动全市医疗资源和技术力量,按照“一人一策”精准治疗和医疗管理,全力救治病患,有效保障群众正常就医需求。根据疫情形势,现在我们已积极准备方舱医院、亚(准)定点医院的启用工作,相关隔离点的准备工作已全面到位。

四是全面落实人员管控。全体市民要严格执行“入川即检”各项措施,对来(返)川人员严格执行“3查验1扫码”(即:先查验天府健康通“风险城市旅居史”、健康码和通信行程卡后,再督促扫“入川码”),督促落实“3天2检”。加强社区排查,对重点地区来(返)泸人员24小时内完成人员落地排查、信息核实、闭环转运,逐人落实检测和隔离措施,坚决把牢输入关口。遵照有关法律法规,广大市民要进一步提高防范意识,履行好个人防控责任。 

五是加强多点监测预警。持续做好高风险岗位、重点岗位及其他返岗返校人员核酸检测,坚持人、物、环境常态化监测。充分发挥发热门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店、诊所等监测哨点作用,对可疑患者落实闭环管理。严格机场、海关、高铁站等口岸疫情防控,加强远端查验、闭环转运、隔离观察等各环节规范管理,做好闭环工作人员防疫管理,防止破环失防。同时,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境内生产、流通、销售的全程防控和追溯管理。

六是强化社会面管控。要求全市各类重点场所严格执行戴口罩、测温、扫码亮码等“刚性规定”,规范查验风险城市旅居史和健康码。按照“非必要不举办”原则减少各类聚集性活动和宴席,加强报备审批。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近期开学工作,按照“错时、错峰、错层次”要求,优化完善校园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按照“非必要不举办”原则减少各类聚集性活动和婚丧嫁娶等宴席。全市所有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自即日起暂停一切线下活动,非必要不返校,具体恢复时间等候通知,在泸高校参照执行。

七是全力保障管控区域服务。龙马潭区已全力做好管控区域各类服务保障,组织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加大肉类、蔬菜直采和调运力度,确保“菜篮子”“米袋子”充足,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各医疗机构已开辟绿色就医通道,并将进一步完善就医流程,对心理健康提供全面全方位咨询服务,确保居民身心健康。

八是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我市将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做好信息的统一对外发布,准确发布疫情相关情况,提醒广大市民主动报备、做好防护、减少聚集。   

市疾控中心党委副书记喻剑

龙马潭区累计核酸采样28734件

一、在发现病例以后,龙马潭区采取了哪些防控措施,下一步防控区域将如何保障?

(一)核酸检测方面。红星街道启动100个紧急核酸采样点、安宁街道启动10个紧急核酸采样点、莲花池街道启动6个紧急核酸采样点对红星街道天立社区、红星农贸市场等低风险重点区域人群开展核酸检测。截至8月28日18时,累计核酸采样28734件,其中人员采样28344人,环境核酸采样390份,截至目前,已出结果均为阴性。全区共设置365个核酸检测采样点,后期还将根据情况增设机动采样点,全区已做好全员核酸检测准备。
(二)生活物资保障方面。目前全区政策性原粮储存1200余吨,成品小包装大米储存660吨,可供全区约14天需求量;生猪存栏2.5万头,可出栏肥猪7000头,猪肉类可供全区约18天需求量;目前全区各超市、农贸市场等正常营业,各类生活物资供应充足,物价稳定,能满足消费者正常生活需要,市民无需担忧。
(三)医疗物资保障方面。现有医用防护服1.3万件、隔离衣1.1万件、医用口罩109.5万个、N95口罩1.3万个,目前防护物资相对充足;已安排储备企业立即增加10万人的检测物资储备;储备企业已安排专人24小时待岗调拨物资,确保物资调拨及时。  
下一步,我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管控区内群众服务工作,切实解决群众急事难事。      
(一)细心做好居民基本生活保障。街道成立专门工作组,第一时间组建指挥群、楼道服务群等微信沟通群,进一步整合楼院长、物业、志愿者等多重力量,确保人员24小时在职在岗、迅速反应、及时反馈。一个家庭确定一名联络人,建立临时小区业主群,在临时微信群中发布“蔬菜包”订购需求,及时补充相关保障物资的品类,增加蔬菜瓜果、蛋、米、油盐等物资的配送。居民可按需在微信群订购,也可通过包保干部或自行在外卖平台上订购生活物资,实现“多对点”保障。所有物资配送到卡点后,在经过严格的消杀和信息登记后,由小区值守工作人员配送上楼,确保居民足不出户就能满足生活需求。
(二)耐心做好居民特殊服务保障。前期,我区以公安户籍和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结合网格化管理,详细统计了各小区重大疾病患者、行动不便残疾人、孕妇及婴幼儿等特需人群信息,统计化疗、透析、孕产妇等有定期就医需求的人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畅通线下绿色通道,每名楼栋包保干部保证电话24小时畅通,随时关注状况、实时问询需求、即时解决问题。当居民家中有突发疾病的,在拨打120急救电话的同时,联系包保人,包保干部马上会为居民联系就医“绿色通道”,第一时间按疫情防控要求妥善处置。
(三)用心做好居民心理疏导服务。针对疫情期间封控区群众焦虑、烦躁、压抑、埋怨等不良情绪,准备了多种形式的“心理援助咨询”服务。一是包保干部、愿者每天通过电话和微信的方式,与隔离管控人员进行沟通问询,舒缓心理压力,做好心理疏导、情绪安抚、关心关爱,理解被封控的必要性。二是充分运用社工资源,邀请有心理咨询经验的社工加入社区居民微信群和小区业主群,进行专业的解答、引导,加强新冠知识科普宣传,引导群众不要过度恐慌,引导居民群众自觉增强法治意识,严格遵守疫情防控各项规定。

需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二、刚了解到我市已划分高中低风险区,那么请问风险区是如何划分、人员怎么管理、何时解除,风险区内核酸检测的范围、频次、收费怎么样?

首先,针对风险区是如何划分、人员怎么管理、何时解除的问题,我们是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根据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活动轨迹和疫情传播风险大小划定相应的等级风险区。目前,全市划分高风险区域1个,实行封控措施,期间“足不出户、上门服务”;中风险区域1个,实行管控措施,期间“人不出区、错峰取物”;低风险区1个,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离开所在城市须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第二,针对风险区内核酸检测的范围、频次、收费的问题,现在,我们正对所有管控区域范围内人员进行全员核酸检测,江阳区迎晖路新华文轩书店周边1公里范围内、密切接触者所在楼栋群众均开展1次核酸检测。在此,也提醒广大市民,中高风险区在实施封管控后的前3天要连续开展3次核酸检测,根据核酸检测结果确定后续检测频次。对市县两级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组织开展的核酸检测均为免费。28日晚龙马潭区、江阳区已经启动全员核酸检测。

与此前6例闭环管理人员暂无关联

三、请问这次新闻发布会通报的确诊病例和市卫健委既往通报的病例有关联吗?

在昨日之前,我们一共通报了5例病例,这次通报的新增2例确诊病例中的其中1例是由原来的隔离管控中的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轻型),通报新增的1例无症状感染者也是此前隔离管控中筛查人员。此次新闻发布会通报的另外1例确诊病例是从省内市外出差的返泸人员,从其活动轨迹来看,和此前通报的病例并无交集,暂无证据证明和既往通报的6例市外返泸的闭环管理人员有关联。具体信息将在基因测序比对过后再行发布。大家可关注“泸州发布”“健康泸州”“川江号”“直播泸州”等官方媒体发布的信息。

近期非必要不出境、不离泸

四、当前情况下,市民该如何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日常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目前,国外新冠肺炎疫情高发,国内多地报告了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病例,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复杂,请广大市民朋友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杜绝侥幸心理,树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在此,我建议广大市民朋友从以下四个方面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第一,要主动报备行程,配合疫情防控管理。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者与公布的阳性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活动轨迹有交叉的人员,或者健康码出现红码或者黄码的人员,要第一时间向所在的社区(村)、单位或所住宾馆报备,并且配合社区做好相应的隔离管控、核酸检测以及健康监测等措施。广大群众要持续关注官方媒体、官方网站发布的新增病例轨迹,一旦发现有行程轨迹交叉要立刻进行报备。
第二,合理规划出行,做好健康监测。近期非必要不出境、不离泸、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不去近期有感染者报告的地区旅游或出差等。如果确实有需要前往这些地区,要在离泸前及返泸后向所在社区(村)报备或所在单位报批,做好途中个人防护和自我健康监测。同时密切关注国内各地发布的疫情信息,如果滞留在涉疫地区,一定要严格遵守当地的防疫措施。    
第三,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个人习惯。要勤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常通风,咳嗽、打喷嚏时要注意遮挡。同时,尽量避免前往人多密集的场所,如确需前往人多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一定要尽量减少停留的时间,配合做好测温验码等防控措施。一旦出现咳嗽、乏力、发热、鼻塞、咽痛、腹泻、嗅觉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结膜炎等症状要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同时注意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规范佩戴好口罩,如实向医生报告14天以来的行程轨迹和接触史。
第四,及时接种新冠疫苗。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市民如无接种禁忌症,符合接种条件的,要及时地全程接种新冠疫苗。如果全程接种疫苗达到6个月以上且符合加强针接种条件的,建议尽早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最后,再次提醒广大市民朋友,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肩负着疫情防控的责任,当前我们要继续严格遵守各项防控措施,一定要做到防疫不松懈,个人防护不放松。            

记者:刘明霞 彭方均 陈相竹 李佑天羽

编辑丨李倩 责编丨谢蕤 樊鸣霄

我刑满岀来有三个月了之前到当地泒出所登记落户但他们把我的户口注销了要重新取证现在什么都取证完制安大队是批了但还等省局的批我们社区又马上要做核酸检测不知用我的释放证明可以做吗还是需要其他什么证明明

详细描述(遇到的问题、发生经过、想要得到怎样的帮助):

我刑满岀来有三个月了之前到当地泒出所登记落户但他们把我的注销了要重新取证现在什么都取证完制安大队是批了但还等省局的批我们社区又马上要做核酸检测不知用我的释放证明可以做吗还是需要其他什么证明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汉哪里可以做核酸检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