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物质越来越发达,人类越来越不幸福?

虽然用阶层视角来谈论这种问题可能很俗套,但我还是想说,阶层视角是最能一针见血的视角。

如果用阶层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那么答案就是不言而喻的。

世界发展了,生产力进步了,可是生产关系跟不上生产力的发展。换句话来说,发展了,但是分配问题没有解决好。

世界发展了,就会从简单逐渐变得复杂。按道理来说,人的认知也会随着世界的发展而发展。最好的状态是人的认知发展速度和世界发展的速度能够同步,这样无论是处于何种时代的人,都能够对当前时代的情况得心应手,不会感受到面对世界的无能为力。

然而人的认知毕竟要通过人类去观察社会和实践得到的,每个人的观察必然有滞后性,而人又有生老病死等客观因素的阻碍,所以人的认知是很难完全同时代的变化同步的。但是,如果只是微小的误差,也根本无伤大雅,世人照样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适应这个社会。

但是这也是理想的情况,事实上,人是分阶层的。阶层性是人类社会的第一性。有了阶层,就有了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之分。上等人占据了大量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生产资料,享受资料,当然也包括认知这个世界和培养自己认知水平的工具。

前不久疫情的时候,有个问题引起了媒体的重视,那就是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手机,就无法扫健康码外出。当时的舆论普遍认为,这是时代的发展对于老年人缺乏人文关怀。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时代的发展抛弃了很多老年人,但没有抛弃掉那些上等人中的老年人。

老一辈的大院子弟们仍旧会用微信,喜欢在微信群里写诗相互吹捧。那些商人出身的老人更不用说,他们对时代变化的感受更加敏锐,也更乐于接受。真正因为健康码出不了门的,反而是那些祖祖辈辈耕作的农村老人和进城务工的老人。

底层跟不上时代,这在老人那一辈其实是最不明显的。记得恢复高考那头十年,除非是大城市的高中,老师会好好教你怎么填志愿之外,普通的县高,班主任只会给学生两个选择,好一点的学生去报师专,差一点的学生去报大专。这样那个年代,哪怕一个穷孩子很努力,哪怕他的分数比清北的分数线高许多,他也只能去读一个师专。

现代的情况更是如此,如今是信息时代,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资本;反过来说也成立,谁掌握了资本,谁就掌握了信息。

信息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点相信那些还想改变自己阶层的人应该很清楚,考研人也好,职场人也好,相信都明白-如果有信息,就会走向easy模式,如果信息不完全或者信息是假的,就会走向hard模式。毕竟如果有人提前知道自己要走的路是bad-ending,谁还会选择去走这条路而不是换一条呢?

可是没有资本,人很难获取到有用的信息。这个世界颇有《美丽新世界》的感觉,信息过多而又过繁杂,不断地通过奶头乐去让人们忽视那些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这个世界也有《1984》的一面,一些根本有用的信息,压根不存在在社交网络上,而是只对某些高高在上的圈子开放-毫无疑问,你倘若出身不含金汤勺,是交不起进入这样圈子的门票的。

让我们回到最初的时候,我们构建一个复杂的世界,是因为我们相信这样越发复杂的社会,会让大多数人的生活变得越发简单,而不是越发困难。可是事实违背了我们的初心,社会的复杂化也带来了私有的扩大化,信息的不对等。

这些让少数上等人面对世界的时候轻松起来,因为世界本来就是这些少数上等人的奴仆,面对他们的主子的时候得卑躬屈膝,尽可能提供最便利的方式以达成他们主子的目的。

可是对于大多数下等人而言,世界并不站在大多数这边。它只是在将不断扩大的少数上等人的粮仓和宝库里,拿出百分之二十去丢给那些面对世界苦苦挣扎的大多数下等人。为了这远远不够大多数人过上跟上时代发展生活的物资,大多数下等人只能相互压榨的生活。自然,在下等人的社会,世界变得越发困难和不可理解,这是一个人人除了直接的告发之外,在精神和物质上都背叛了对方的社会。

用点印度教的语言来说,代表着脚的首陀罗们,永远也看不到世界的全貌-因为他们不是代表着头的婆罗门,没有眼睛可以看,没有耳朵可以听,没有鼻子可以闻;世界对于他们来说,只有不停地行走,永不停息地行走。


最近看到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出自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

这就像一艘配备了船役奴隶的船,船上浆的规律运动使划船者沦为机器上的齿轮,监工的暴力只是偶尔需要一下。船役奴隶甚至不必清楚船的行驶方向,尽管船头稍一偏转都会激起船长的愤怒,这艘船长是船上唯一看得见前方的人。

人类真正能够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实现物质生活的丰裕,不过一两百年的时间。就人类日常生活而言,机器的发明、化学物品的广泛使用、交通工具的改善,以及进入20世纪之后各种电子、电器甚至数码产品的蜂拥而至,不仅使人类终于填饱了肚子,而且同样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1978年开启的改革开放使大多数中国人摆脱了饥饿与贫困,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在极短的时间里变得丰裕起来。

在物质生活不断丰裕时,人们常常并没有同步体会到幸福感的增长。短时间里富裕起来的中国人也有这样的感受。一项调查发现,2012年中国人经济上的乐观情绪为82%,但生活满意度却只有21%,其中收入满意度更是只有10%。有关这一现象的解释各式各样。有人说,中国社会的变迁导致人们安全感的丧失,包括缺乏社会保障都是人们感受不到幸福感的原因;也有人认为中国的贫富差距过大、缺少洁净的空气和安全的食品,等等。

不可忽视的是,中国人幸福感缺失也是精神性或心理性因素造成的:其一,社会变迁的速度过快,在改变一切的时候也提升了人们对变迁的期待;其二,不同的人群或阶层的变迁速率不一致,变迁慢的产生了相对剥夺感,因而消极不满。中国人的幸福感状况,充分说明幸福感不仅关乎物质生活的改善,同样关乎精神世界的成长,关乎人们是否能从物质的丰裕中获得生活的意义。

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上,那些推动了人类进步的先哲们,都是能够凭借有限的物质资源,成功打造生活意义感的伟大人物。他们虽然称不上是专业的社会心理学家,却无一不凭借着对人类社会心理的出色洞悉,或直接赋予单调的生活以意义感,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意义感之间建立起了常规的逻辑联系,再或通过各式各样的典范或榜样,带动起了芸芸众生矢志不渝地追求意义感。

即使在我们现时的社会生活中,那些成功的艺术家、体育明星、专业工作者甚至商人们,大多也是打造意义感的能工巧匠。比如,商人们通过将有形的商品转化为某种符号或象征,从而赋予其促使人们追求的意义感。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斥了越来越多的商品之时,更需要重新充实人生的意义,而不是单向度地指向物质本身。

(摘编自12月22日《北京日报》,原题为《幸福感缺少的诱因是什么》)

人生的四个问题 (试发表)
  人为什么活着?怎样面对痛苦?如何才能获得幸福?怎样才能不怕死?
  (以下内容的核心观点的90%都是我朋友郭威教给我的。如果有错误,那都是我干的。
  我读书太少,我猜想,以下观点应该早就有人论述过,而且论述的更为精妙)

1.时间的意义:只有此瞬才有意义,其他都是虚无。
1.1.真正的时间是不存在、不可认识的。
  人们认为自己生活在“匀速、单向流动、不可逆的时间”里。人们对时间的这个认识,是由人的理性思维决定的。是因为理性思维只能生活在“匀速、单向流动、不可逆的时间”里,所以人们就认为时间是匀速、单向流动、不可逆的。时间到底是如何运动的?到底存在不存在时间?我们完全无法知晓。鉴于理性对时间的无比依赖,我们甚至可以说,在理性思维之外,时间是不存在的(这句话有根据吗?)。
  在我们现在的观念里,时间肯定是匀速直线单向运动的。我回想过去的时光:A、小时候我咿呀学步。B、五分钟前我还没看这段文字。C、此时我在看这段文字。没错,在记忆中,时光就是照着A-B-C的顺序单项直线运动的。但是,我们怎么知道时间会不会突然倒流呢?
  假设有个邪恶科学家,一按电钮,全世界刚过完C,突然回到了B的位置。这个时候,因为我们的记忆又回到了B点,我们的全部状态和刚才B时一模一样,所以在B点的我们根本就意识不到时间倒流了。还以为自己是在匀速单向运动不可逆的时间轴上第一次体验到B点呢。更可怕的是,那个邪恶科学家也回到了B点,他不知道自己即将按下电钮,正打算要去按电钮呢。这样,世界到了C点,邪恶科学家继续按电钮,世界就永远在B点和C点不停的循环下去了。如果有一个超越了时间轴的生物观察我们,会发现我们是永远困在时间循环中的可怜生物,而处在B点和C点的我们,还以为时间会一直继续下去,未来肯定会到来。
  这个场景告诉我们“我们不一定有能力预测未来”,可能我们以为下一个五分钟一定能到来,实际上下一个五分钟永远都没有到来,我们永远都陷入到循环中。
    类似的,时间还可能匀速后退运动,还可能不断在同一瞬间反复循环,还可以有分叉。我们都不能证明时间不是这样。

    在对于时间的问题上,康德和佛教说的对:时间是先天认识形势中的一种,人类要有理性思维,必须依赖于先验的时间概念。时间本身是不存在的。
1.2.时间分成“过去”、“现在”、“未来”三部分。在世俗的概念里,只有“现在”是实在的。
1.2.1.一切理性描述的概念都是虚无。
  如果我们要用理性思维来讨论人,我们只能认为时间是匀速单向运动的。在这个模型里,只有此瞬才是实在的,此瞬之前和之后的事物并不存在。就像我们认为,只有当前时间里的桌子是存在的,而在此之前的桌子,和未来的桌子,还都不存在。否则就会有无数实在的桌子了。
  同样,“我”也只处于此瞬的位置。此瞬之前的一切都已经消失不见,变成虚无。此瞬之后的一切尚未到来,也毫无意义。“我”只存在于此瞬。
  但在理性思维下,一瞬间是不存在的。
  人类在讨论某一个东西的时候,都是讨论一段时间概念下的东西,比如说桌子,当人在描述某个桌子的时候,这个桌子被描述成一个稳定的状态,存在于“一段时间内”(“存在”本身就是包含在一段时间内的概念,当我们“看”到一个桌子的时候,这个桌子在视网膜中要停留一段时间,当我们“想”到一个桌子的时候,这个桌子的印象会在大脑里停留一段时间)。人无法理解瞬间存在的事物。当我们说“一瞬间存在着的桌子”,这实际上是一个数学上强行定义出的概念,按照平时的思维,根本无法想象这个一瞬间的桌子到底是实际存在的,还是虚虚呼呼的,还是运动中的,还是支离破碎的,这个一瞬间的状态是人的思维根本无法理解的。因为“存在”是一个必须存在于一段时间之下的理性概念,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一瞬间的桌子是不存在的,“一瞬间”这个概念是不存在的。这和认识世界的科学技术无关,这是理性思维的局限,再强的科技也无法认识一瞬。现在物理学把时间分到普朗克常量就分不下去了。假设就算还可以分的话,也分不到一瞬(“分”和“一瞬”本来就是矛盾的概念,“分”是依托于“一段”这个概念存在的,“分”只能分“一段)。
  再举一个例子,从“瞬间”到“一段”之间的差距是“无数个”“瞬间”,这个“无数”就是理性无法理解的。一个点和1厘米线段的差距是“无数”,和2厘米线段的差距也是“无数”,这在逻辑上会产生悖论。
  我原先认为,既然只有此瞬是实在的,此瞬之前和之后都是虚无的,我们又只生活在此瞬里,那么也就可以认为,此瞬就是永恒,每个人都是永恒的活着。这个观点是错的,它犯的是“飞矢不动”的错误,误把一瞬当做静止不动的实在的存在。正确的说法是,“此瞬”是个没有意义的表述。
维特根斯坦说:“如果永恒不是理解为无限的时间的延续,而是理解为非时间,那么可以说,如果一个人生活在现在,他就永恒地活着。”(引注:此处“现在”应该为“此瞬”)我原来以为说的就是此瞬即永恒,其实不应该这么理解,应该理解为“此瞬是超越时间概念的”。既然超越了时间概念,也就无所谓永恒了。这个永恒不是传统意义的永恒,是一个生造出来的词,即维特根斯坦所说的“非时间”。

  因为在理性概念下,“瞬间”是不存在的,而在时间轴上,此瞬之前是虚无,此瞬之后也是虚无,所以在理性概念下,没有实在的东西。我们所看所想所描绘的一切东西都是虚无的。就像佛经所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我们用理性描述的一切东西,都是处于一段时间内的,并且在这段时间内保持静止不动的东西。我把它称之为“悬浮于时间轴之上”的一个片段。
  “我”也是一个虚假的概念。“我”是一个理性概念,描述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固定不变的状态。但实际上的“我”是在时间轴中不断变化的。
    “实在”是什么?“实在”是一个理性概念,因此也是虚无的。理性概念下没有“实在”,所以,“实在”这个产生于理性的概念,就如同“这句话是错的”一样,是一个不成立的悖论,是自我矛盾的。我们认为世界是实在的,“我”是实在的,这世上有某种东西是“实在”的,这些想法通通都是荒谬的,不成立的。
1.2.2.在世俗意义下,只有“现在”是实在的。
  虽然自我意识本质是虚假的,但我们仍旧认为存在自我意识,仍旧有各种理性概念,有快乐和痛苦的感受,仍旧希望获得幸福,躲避恐惧。只要是人,只要没有进入超越一切理性思维境界的人(超越一切理性思维就是世俗意义的疯子),那么就要趋乐避苦,这个“乐”和“苦”对我们有极大的意义。
  “乐”和“苦”是人的感受。对于普通人来说,自己的哪些感受是实在的?过去的感受是虚无的,未来的感受是虚无的,只有“现在”的感受是实在的。
  那么,什么是世俗意义上的“现在”呢?
  比如,我们说我“现在”是存在的,我“现在”感受到了什么,这个“现在”的定义是什么?
  这取决于我们(本质上说,是虚幻的我们)去如何认识时间(本质上说,是用人类创造出来的理性概念去歪曲本不存在的时间——人类太TM悲催了)的。
  理性思维要认识世界,总要把世界抽象成在一段时间内固定不变的概念(也就是机械刻板的标签)。比如,见到一个桌子说这是“桌子”,“桌子”这个概念根本无法严格表述我们所感觉到的眼前的这个东西,这个“桌子”是一个刻板的标签而已。我们认识他人也是这样,也会打上各种标签,比如“中年人”“山东人”“很友善”等等。
  对于时间的认识,我们也必须用一个固定不变的片段来认识时间。我们认识不了一瞬,无论想怎么细分时间,在我们头脑中,也必须把时间当成一段一段来认识。而且,思想还有滞后性,当我们去想象此瞬的时候,头脑中出现这个想法的时候,此瞬已经溜走了。
  所以,当我们去定义“现在”的时候,其实定义的是我们在时间轴中所处的此瞬之前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的尾端和此瞬还有一段距离,尾端并不是此瞬。因为瞬间是不存在的)
  “现在”的长度是可变的,取决于当我们认识“现在”时内心的紧张程度。
  人类越紧张,对时间的观察越细致,也就是对时间细分的越厉害,或者说,对周围事物的变化观察的越细致,这个人所定义的“现在”,在时间轴上包括的时间段就越短。
  这是人类进化出的本能。所谓紧张,是人类对危机所产生的应激反应。为了节约能量,人类在没有遇到危险的时候,没有必要对环境进行仔细的观察。而当人意识到自己身处危险的时候,为了应对危险,会提高对环境的观察能力。放松的时候察觉不到的变化,在紧张的时候察觉到了。人类的时间概念是依附于事物的变化而产生的,如果人类没有观察到包括自己内心在内的任何变化,就不会产生时间的概念。反之,观察到的事物变化越多,就会觉得时间过得越慢。当人紧张的时候,观察到的周围事物的变化增多,也就会觉得时间变慢。这也就相当于提高了反应力。
  因此,人越紧张,他所认为的“现在”包含的客观时间就越短。比如人意识到致命的危险临近的时候,就会觉得平时短短的几秒过得特别漫长。再比如,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在等待非常重要的消息的时候,人处于紧张的状态,也会觉得短短的时间非常漫长。再比如,一个人回忆自己一生中最紧张的时刻,会发现很多平时根本不注意的小细节都能回忆起来。
    相反,人的心态越放松,他所定义的“现在”,在包括的客观时间就越长。比如人在海边悠闲的待了一下午,他认为的“现在”,就包含了几分钟、几十分钟甚至更长,甚至能“忘记了时间,一会儿就到晚上了”。
    注意,有人认为快乐的时间过得快,痛苦的时间过得慢,这是不对的。比如有的人专心打游戏(越专心做某事就越快乐,下文论证了此观点),就觉得时间变得快,一会一下午就过来了。这并不是因为他定义的“现在”跨度长,而是因为他专心玩游戏,根本就没有去观察“现在”。有人受苦,在受刑,旁边还有一个表。他一边受刑一边看表。在这个状态下,他总去观察“现在”,觉得时间漫长,过了短短的五分钟和一个世纪一样。那么,这说明越受苦的人的“现在”越长吗?不是。这分两方面说,一方面是因为受刑本身就会让人觉得紧张,所以此人觉得“现在”很长。另一方面,受苦的人不仅光关注“现在”的感受,还非常关注对未来的预测,非常在意受苦什么时候结束。所以他的时间概念不仅包括“现在”,还包括未来。因此当他看表,发现还有几十分钟内的刑期没结束的时候,他把“现在”漫长的五分钟乘以了几倍,时间就加倍漫长了。

    虽然理性思维认识的一切事物都是虚无的,虽然“我”的概念是虚假的,虽然时间轴也是不存在的,但我们要生活,要追求幸福,要观察自己,我们就必须产生“我”和“现在”的概念。在这个世俗的概念下,可以说,(虚假的概念)“我”在(原本是虚无的)“现在”里,是实在的。“现在”之前的事物已经在时间轴上彻底消失,是虚无的。“现在”之后的事物还没有到来,也是虚无的。
1.3.过去的时间对我们的意义:都化为记忆,几乎没有意义。
  所有已经过去的事情,在时间轴上来说,是已经不存在了的。对我们此瞬的心中感受而言,过去时间对我们的意义,仅仅是记忆。而记忆是可以被主观意识适当修改的,还会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慢慢淡化、歪曲。
  总而言之,所有已经过去的事情,对此瞬而言是虚无的,是没有意义的。
  想象放完长假开学前一夜的孩子,临终的大富豪,进了监狱的贪官,中了彩票、荒淫数年又重回贫困的浪荡子。他们回想当初放纵时光的时候,会想“妈的,这辈子值了”的感觉会比较少(而且这种心理的满足是立足于和别人的攀比上,而不是享乐本身吧?),“好时光都过去了”“早知道不这么放纵了”“富贵如浮云”,后面这些念头会比较多。对于享乐够极美的东西然后被枪毙的亡命徒,在他临刑前且他保持冷静的时候,问他觉得值得吗?让他发自内心的讲,后悔吗?他会怎么回答?
1.3.1.过去的时间没有意义,这会给人带来强烈的虚无感。
  当人预测自己未来还有机会过上美好生活的时候,也就是说,当人认为还有希望的时候,不易产生虚无感。但当人感到未来绝望,比如面临死亡的时候,回头回顾自己的过去,会发现无论自己过去做过了什么,所有的一切都是虚无。这么看来,自己的一生都是虚无了。即便还有未来,未来的一切终究也会化为过去,也就是虚无了。
  《圣经》说:“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又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又说:“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佛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佛经又说:“人生如梦,转瞬皆虚。”诗说:“是非成败转头空”,日人唱:“人生五十年……如梦又似幻”。
  就像人无法想象没有空间、没有时间是什么感觉一样,人面对虚无感会感到很大的恐惧。
  死亡的恐惧感,来源之一就是在临死时反观人生所感到的虚无感,“死去元知万事空”,万事皆空,没着没落,就像空虚无法言说一样,这种恐惧也无法言说。
1.4.未来的时间对于我们的意义: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预测未来的能力,这是个信念问题。
1.4.1.未来就是人对未来的预测。
  未来尚未发生,未来对“现在”的“我”的意义,就在于“现在”的“我”如何预测未来。
1.4.2.人可以部分的预测未来。
  第一,人不可能百分百准确的预测未来。就算我们不考虑休谟的怀疑论,即便世界是决定论的,现在的科学技术也不可能百分之百的预测未来。
  第二,人可以对未来做一定程度的预测。假如人不能预测未来,那么人就没法生活。我们不会形成自我意识,不会认为自己在时间中是连续存在的。我们也没法生活,一切思考、行为和选择都不存在。也不存在文明。
  一个对未来不做任何预测的人,就不可能进行任何有意义的行为,无法和他人交流,是正常人眼中的疯子。因此任何有理性的人,都相信自己对未来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就算是一个超级不自信的人,超级怀疑自己能力的人,超级怀疑现实的人,他最少也相信自己举起眼前的杯子,下一秒钟就能喝到里面的水。或者相信命令自己下一刻举起手,下一刻就真的能举起手。
  第三,人类预测未来的能力的高低,是一种信仰,是不可以考察的。
  当人对未来做出一个预测的时候,在未来未发生之前,我们无法知道这个预测的准确的概率是多少——假如知道的话,我们就相当于能用概率的形式来严格(非准确)的预测未来了。
    此观点有待商榷。如果我们抛开休谟的怀疑论,假设世界是机械唯物的,再抛开微观的量子运动,那么我们能不能预测,一个骰子在下一刻投出的概率是六分之一?能不能预测,一个离开树的苹果在下一刻一定落在地面上?忘了谁举了个例子来质疑概率。这个例子说(其中有我自己的话),我们如何预测全球核战争爆发的概率呢?因为全球核战争只能发生一次,发生以后,地球灭亡了,也没人再去讨论这件事。这是一个不可重复的实验,这个实验的概率是如何计算的呢?其实,如果假设世界是机械唯物主义的,或许这个概率是可以计算的。所以此段之前的观点可能只有在不可知论的前提下,才能成立。

  可以这么说,以现有的科学技术来说,普通人是没法知道自己预测未来的准确率是多少的。比如普通人预测拿起一个杯子,下一刻一定可以喝到水。但是他是如何证明这一点的? 他如何证明地球下一秒不会毁灭的?他不能证明,他只是强烈的相信罢了。不这么强烈的相信,人就没法生活了。
  任何人也都能承认,自己不可能准确预测一切,甚至不能预测自己下一刻一定百分之百的还活着,一定百分之百的没有失去理智。
1.4.3人预测未来的能力大小,取决于当事人对自己预测能力的信任。
  人预测未来能力的大小,不是一个客观的固定值,而是取决于当事人主观的信念,对自己预测能力大小的信任。这个信念的大小和人的性格有关,还随着客观世界给当事人的反馈是否符合当事人的预测而改变。
  乐观、自信的人信念大。悲观,不自信的人信念小。
  遇事总一帆风顺的人信念大,总遇到坏的意外的人信念小。
  年轻人的能力随着年龄增加不断增长。小时候被管教,连自己的行动都不能控制。长大了,不受管教了,对自己的控制能力也就增加了。对他来说,对世界的掌控能力越来越大,他也就越来越倾向于相信自己的预测,所以更自信,更乐观的看待世界。年轻人乐于指点世界、挥斥方遒,乐于参与世界的改造。反过来,一个年龄逐渐增大,未来希望越来越渺茫的老人,就倾向于不去干涉世界。
  生活中的遭遇会改变人们对自己预测未来的信念。人们控制未来失败,就会降低自己控制未来的信心。
  比如常听人说,有人在死里逃生之后,“人生观都改变了”。有人或许会奇怪,人总是会死的,这不是一个人人都知道的常识吗?为什么非要亲身体验一下生死边缘,才会去改变人生观,才会对自己过去所做的种种后悔呢?
  假如这个死亡危险来自于意外,比如说一场车祸后的死里逃生,那么这件事给当事人的意义不仅仅是向他提醒死亡多么恐怖,还是告诉他:你对未来的控制能力是极为有限的,你连保证自己下一秒会不会死的能力都没有。
  我们平常当然不会动不动就认为自己下一秒就死,人们会觉得那是神经病。这就是我们对自己控制能力自信的表现: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美不够的以为自己下一秒、下一天、下好多年都肯定不会死。
  但当人们亲身面临死亡危机以后,他就被提醒了:你美什么?你凭什么那么自信自己能活好多年?这个人控制未来的自信一下子被击垮了,那么他的人生观也就被改变了。一个对控制未来有自信的人,他的规划就比较远,总想未来的事。一个对控制没自信的人,假如连下一秒会不会死都不能确信,那自然顾不上去规划几年以后。所以这种人的人生感悟经常是“珍惜身边”“把握现在”“珍惜和亲人在一起的时光”“好好享受生活”之类珍惜眼前、及时行乐的世界观。
1.4.4.对预测能力的信念会反过来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
  越相信自己的预测能力强,就越有自信,有安全感。反之就越惶惶不可终日,在人生的选择中更注重眼前的利益,更愿意及时行乐。
  比如有的人遇到亲友的死亡,或者自己有过生命危险,一下子人生观就改变了,就感悟人生了。喜欢说“亲人更重要”“珍惜身边的快乐”“做最真实的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当这些人接触到死亡的时候,等于意识到,死亡是难以控制的,可能在我们意料不到的时候出现。这是在用极其有冲击力的例子提醒人,我们对未来的预测能力有限。而人们作出的上述反应,都是更关注于短时间内的利益,及时行乐。
1.4.5.和主题无关的插曲: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之间的区别,其实可以归纳为一回事:我们对自己控制未来的能力有多自信。
  机械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包括人的意志在内,都是由物理定律严格决定的。因此一切都是注定的,一切都是可以计算的,它对控制未来最有信心。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事在宏观上是注定的,是可以预测的。比如我们在古代,无论有多么聪明的人,也不可能发明飞机。我们在现代,就算没有爱因斯坦那样的天才,科学也可以慢慢的向前发展。再比如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就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该什么社会就什么社会,不能跳跃发展。
  但是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局部,因为人是拥有自由意志的,所以我们是没法完全控制的。我们知道古代人不可能飞上天,但会不会有皇帝组织几万人去进行飞行试验,这个就不能控制了,全凭皇帝的心情。希特勒的成功有历史的必然因素,但也和希特勒本人有关,假如上台的不是希特勒而换了另外一个人,历史就可能变得更好或者更糟。在历史的必然中,存在很大的偶然因素。
  也就是说,辩证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相比,对控制未来信心要更小一点。
  主观唯心主义呢?主观唯心主义不相信任何的实在,是相信自己心中留下的印象。有些唯心主义者的观点和唯物主义者无异,虽然他们不承认这些印象一定来源于客观物质,但他们也相信这些印象是真实可靠的,我们可以依据印象生活。在这里,依据心灵的印象和唯物主义者依据物质是一回事的两种不同说法。
  但是还有一些唯心主义者,他们认为我们不知道我们心灵中的印象来自何处,那么也就不觉得这些印象是可靠的。换句话说,我们不能证明我们的所见都不是幻觉,我们不能证明下一秒钟地球不会被未知的强大力量毁灭,我们不能证明自己的记忆没被修改过。所以下一秒钟发生什么,严格的说我们是不知道的。
  这种唯心主义对控制未来的信心,是最小的。
  我们可以以人们对自己控制未来的能力的信心画一个坐标轴,越到右边,信心越低。那么相应的,坐标轴的左边端点是机械唯物主义,往右一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越到右边越唯心,最右的端点是否认一切心灵之外世界的主观唯心主义。再过了最右端的,是连“我”和理性思维都否认了的“认为非理性真理才是唯一真理”的世界观,持有这个世界观的人,也就是不可知论者。
  那么,客观唯心主义的位置在哪?
  我认为,客观唯心主义是平行于这个坐标轴的,是给那些对这个世界缺乏安全感的人准备的心灵慰藉。
  无论处于坐标轴的哪一点,无论对改造世界多么信任,人都会产生不安全感。这点下面会叙述——安全感取决于对未来百分之百的控制,而人是不能百分之百控制未来的,所以人永远都有不安全感。每个人对于不安全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差,就要求助于客观唯心主义。
  在客观唯心主义里,无论是形而上学还是宗教信仰,都是告诉人在这个不安全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永恒的,可以百分之百把握的,而且还是决定一切现实事物的更本质的东西。这个就打破了“不能百分之百控制未来”的观念,很多客观唯心主义都告诉人们,只要理解了我,就可以百分之百或者接近百分之百的控制未来。
  对于佛教来讲,安慰大众的佛教方便说,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汉传大乘的真正教义,属于非理性真理。所以佛教是一个横亘在坐标轴之上,并且向右延伸到坐标轴右端之外。
  和人们对生活乐观悲观的态度相同,人们的世界观,也随着客观世界对人们预测未来的反馈情况的改变而改变。
  有的时候,人改造未来非常顺利。也即是说,活得很称心如意,我们就会对生活很乐观,认为自己控制未来的能力比较强,我们的世界观就会偏向唯物主义。
  比如在事业上处于上升期的人,他勤奋的工作总能换来回报,想做什么都成功。今天是科员,明天就是处长了。那这个人一定会非常热衷于工作,认真的研究自己如何对待工作——也就是物质世界,因为这种研究是有回报的。
  比如一个大富豪,想赚钱就能赚到钱。他饿了立刻有美食,闲了立刻有美女,困了立刻有舒服的软床供他安眠。他想要的享乐,都能由物质立刻满足他,他当然会觉得,这物质世界是真实的。你让他看空物质,他就很痛苦,因为这些美食美酒给他带来的享受是实在的,所以难以割舍。
  同样的道理,不论身处什么社会里,总是年轻人信仰唯物主义的多,年老者信仰神神鬼鬼的多。这是因为年轻人的能力正在成长,身体越来越强,控制世界的能力越打越大。而老人正在衰落,身体越来越弱,对世界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小。
  再比如,一个人为美好生活一直刻苦努力,勤奋克己,把一切该做的都做到了。结果到了晚年事业失败、朋友反目、妻离子散,自己疾病缠身,老无所依。一个人到了这份上,他要还是浑不在乎,大声说跌倒了再爬起来,那这人不叫坚强,得叫缺心眼儿是吧?一般人这时候已经充满绝望了。他觉得他对这世界所作的一切,都没得到他设想中的结果,每次都出乎他意料的让他倒霉。那他就会觉得这世界太不可靠,对未来也毫无安全感——过去这么努力都得到这下场,现在老成这样,更不知道未来会有什么结果了。那么当他反省自己的时候,他会想,这辈子得到了什么呢?将来早晚有一天自己会浑身病痛的躺在病床上,满身屎尿,连移动身体的能力都没有,到了这个境地,有什么是他能有信心把握的呢?想来想去,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的精神世界。只有这个让他有安全感。茫茫世界都不可靠、都不真实,只有自己的精神,自己的信念才是唯一可靠的。这不就是主观唯心主义吗?
1.5.在接受了“只有现在是实在的”观点后,会得出什么结论。
  过去和未来对人类“现在”的影响,只限于记忆和预测。这都是人“现在”的心理印象。心理印象,人是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思维和心理暗示改变的。换句话说,人可以通过主观思维和心理暗示改变过去、此瞬和未来的一切。这就是为什么混杂着理性理论和感性感染的宗教可以成为人的全部意义。
  此刻实在的“现在”会不断变为虚无,一切实在都会变为虚无,这是难以接受的。当人回想过去,想到自己曾经感到实在的一切东西其实都是虚无,就会产生荒谬感。
  如果相信人不能预测未来,随时都有可能死掉。那么,高寿对人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都盼着自己能活到九十一百,可我们怎么知道自己能活到九十一百呢?因为不能预测死期,那么唯一的办法是等自己真的活到九十一百了,才能确信。可真到那个时候了,能活到九十一百这件事,对自己又有什么意义呢?过去的时间是三十年也好,九十年也好,不都已经变成虚无了吗?未来的寿命仍旧是不可预测的,仍旧随时都可能死掉。换句话说,“高寿”之所以能让人觉得是一件好事,关键是它能让一个人以为自己未来还有很多寿命可活。一旦我们接受人的死期不可预测这一点后,那么高寿这件事就完全没有意义了。甚至于,因为到了高寿的年纪,身体状况不如年轻人好,未来死亡的概率又比年轻人大,境遇反倒变得更糟了。
  这件事的一个推论是,对于任何持不可知论者的人来说,寿命都是完全相同的。因为“寿命”是一个持续很长的时间概念。如果认为只有“现在”是真实的,过去和未来都是虚无的,那么“寿命”这个概念也就不成立了。在每一个“现在”里,无论是什么岁数的人,他们的生命都是相同的,没有长寿短寿的概念。一个将死的人可以这么安慰自己:我和所有正在活着的人一样,都生活在“现在”里。而对于未来,每个人都一样,都是不可知的。我和世界其他人唯一能把握的就是实实在在的“现在”,别人唯一能把握的也只有“现在”。我和别人一样,都把握住了这唯一实在的东西。我不比别人缺少任何东西,我和别人是一样的。
  这就是说,不可知论可以给一个将死的人带来安慰。但这是废话,不可知论拒斥对未来的预测,也就等于拒斥对即将死亡的预测,让一个人将死的人相信自己不一定将死,当然能带来安慰。
2.1.自我意识的荒谬性
  前面已经讲过,所有理性认识的事物都是虚无的。自我意识也是理性概念,也是虚无、不存在的。
  如果只说“时间是不存在的,理性思维是不存在的,所以自我意识不存在”,这点还不能说明自我意识是荒谬的,因为“荒谬”是理性思维的评价。要说明自我意识是荒谬的,必须把自我意识放到理性思维的框架下才行。
  为什么人会感到“自我意识”是荒谬的呢?
  在时间轴上,世上的一切原本都是在不断流动变化的。但是理性思维是静止固定在一段时间之内的,当理性去观察一个具体的东西时,却必须用固定、永恒的概念(或者说标签)去评价事物。
这就好比说,一个桌子的每一秒状态都不同,但在理性思维中,“这是一个桌子”的理性描述,描述的是一个在所描述的时间内固定不变的概念。
    有人问,直接说“无时无刻变化的桌子”,是不是就可以描述变化了的概念呢?不行。第一,“无时无刻变化的桌子”里,这个“变化”不能描绘桌子实际变化的状态,它没有把桌子每一个瞬间的状态都包括在内,这个“变化”也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理性概念。第二,“变化”这个理性概念并不能描述一个连续变化的东西的每一瞬,因为理性概念不能描述瞬间。所以当理性概念试图去描述连续变化的情况的时候,我们希望能描绘成一些连续的曲线,但理性无论怎么努力,描绘出来的却是一堆间断的横线。
    这和前面讲人不能认识一瞬的问题是一样的。太绕了,不重说一遍了。

  (图注: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事物的状态。上面是事物变化的理想状态,下面是理性实际能描绘出的状态。每一个小横线都是水平的)
  当我们观察别人的意识的时候,这个观察模式是没问题的。我们对他人的意识的描述就是静止的。比如描述他人的意识是“独立的”“有自由意志的”“可终结的”,这些都是静止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描述他人也是这样,我们描述一个人,无论多亲密的人,都是给他(她)贴上固定不变的标签(标签本身的概念是固定的概念,标签是可以更换的),比如“好人”“脾气好”“水平高”等。
  但当我们描述“自我意识”的时候,这个描述出了问题。
  因为“自我意识”必须是不断流动的。所谓“活”人,是必须“活动”的“活”。“自我意识”如果是静止不变的,我们就会认为自己已死,不是一个活人。
  (下文的说法可能不对,可以跳过不看)
  还可以这么说,我们在观察另一个人的意识的时候,把他的意识化为一个固定的概念是很简单的,只要把对方适当抽象化就行。在这个模式下,“我”是认识的主体,他人的意识是认识的客体。
  但当“我”认识“我”的时候,当“我”试图把“我”变为固定概念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因为“我”既是认识的主体,也是认识的客体。当“我”对“我”产生一个固定的概念以后,“我”已经发生了变化——“我”在进行认识活动。“我”在认识“我”的时候,需要“我”必须是固定不变的,但“我”认识这个行为本身却是运动的,因此就产生了悖论。
  当我们远离自己,把“自我意识”当做和他人意识一样的客体来观察的时候(比如首先观察其他人的意识,然后用“我和他人一样,没什么特别的”这个理性概念推理出,“自我意识应该和我观察到的他人意识相同”),就不会产生荒谬感。但当我们近距离,或者说直接观察自我意识的时候,就会产生荒谬感。

  还可以这么说,“自我意识”必须依赖于“自由意志”,我们必须相信自己有决定自己意识的自由,我们才认为自己拥有自我意识。但是,“自由”这个概念,是一个过程,必须依附于一个流动的概念里。比如,我们如何证明一个客体,证明他人拥有自由?完全证明不了。我们没法证明他人拥有“自由意识”(换句话说,我们完全可以怀疑他人都是程序控制好的机器人)。我们做任何实验,都无法检验他人是拥有自由还是没拥有自由。自由意志,必须依赖于动态的过程。(对于什么是自由意志,没讲清)
  自我意识是一个理性概念,没有理性思维是不能产生自我意识的。前面说过,在理性思维里,只有“现在”的“我”才是实在的。然而理性概念只能去思考过去的、固定不变的事物。所以理性概念下的自我意识,是根本无法准确描绘真正的、实在的“我”。我们想认识一个实在的“我”,但无论怎么认识,认识到的都是一个过去的,虚无的“我”。而在理性上,我们不可能相信自己是虚无的,这就会产生荒谬感。
  可能感性体悟可以认识到实在的“我”,但我们又无法讨论这件事。
  一段理性思维一旦产生,就是固定而永恒不变的。因此,追求永恒不变是理性思维难以摆脱的本能。人们在思考自我的时候,总会用把自我想成一个固定的、永恒的东西。
  为什么人们看故事在乎故事的结局?因为以为故事的结局是固定不变的,是永恒存在的。所以才会相信王子和公主永远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永远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这个概念,只能在故事结尾的时候才能出现。后面不能写任何的剧情,否则就不是永远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
  在故事里有这么一种情节,某人让另一个人在临终前看着一个悲惨的事情而死,以惩罚他。或者某人在另一个人临终的时候,尽力安慰他,满足他的一切愿望,用谎言让他高兴,让他带着欣慰死亡。
  为什么这件事这么重要?因为人们似乎认为,一个人临死时的心理状态是一种盖棺定论的、可以持续永恒的状态。他在临死的时候感受到什么,这个感受可以延续永远,永不可更改。然而,一个人临终的感受和平时的感受是一样的,也是转瞬即逝的,过了这段时间,当事人已经死掉了,已经不再有任何感受了(无神论的说法,按照宗教的说法,主观感受在继续,那么就有新的感受了),而不是会有永恒的感受(亲人安慰临终的亲人,不全是处于这种误会,也因为死亡是个很让人绝望痛苦的事情,让亲人尽量高兴的走过这段痛苦,是好的,这个动机是合理的)。
  一个人在想象自己死亡的时候也会有这种情况,特别在意自己临终的时候想什么,做什么,是以什么状态走向死亡的。实际上,无论以什么状态走向死亡,都是转瞬即逝的。临终时的体验的意义和平时的体验的意义是一样的,没有特殊性。
    再比如,中国有句老话,“谁笑到最后,谁笑的最好。”为什么?一个人忍受痛苦了一辈子,在最后扬眉吐气,笑了。另一个人吃喝玩乐一辈子,在最后后悔,哭了。前者为什么比后者好?为什么“最后”的笑一下,比一辈子的痛苦都更重要?这就是盖棺论定的另一个版本。这个“最后”就如同人临死时的一刻、故事的结局一样,因为被赋予了“最后”的定义,所以被无限延长,被误以为就是这个人永远的状态。因此,“最后”的笑可以改过一生的一切经历,意义变为最大。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个“笑到最后”其实不是“最后”,而是“现在”。所谓“最后”,就是此时此刻,未来的事情尚未发生,不能叫做“最后”。而此时此刻的事情是实在的,过去的是虚无的。所以过去一辈子的痛苦,也比不过此时此刻的快乐。但是稍等,这理论可以推出“及时行乐最重要”啊。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今朝”就是最后,今朝的笑就是实在的笑啊。可是,“谁笑到最后,谁笑的最好”,常常是用在人在痛苦的时候说的,人们忍受着此时的痛苦,咒骂着正在快乐的仇家,说“谁笑到最后,谁笑的最好”。这其实不是自我矛盾吗?仇家不就是在此时此刻“笑到最后”的人吗?

  自我意识的荒谬还在于,自我意识依赖于记忆。一个人怎么想,怎么做,完全取决于他过去的教育、经历。反应在此瞬,也就是他的记忆。把一个人的记忆都剥夺了,这个人就变成大脑空白的痴呆了,显然不能认为他还拥有原先的自我意识(给你无数金钱,把你的记忆都剥夺了,让你变成痴呆,你愿意吗?)。把一个人的记忆换掉,这个人还是他吗?(《全面回忆》讨论的问题)。荒谬之处在于,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记忆是不断变化和不断消失的。一个人的下一段时间和前一段时间的记忆略有不同,这还是拥有同一个自我意识的人吗?一个人永生到了几百年后,时间久远,几百年前的记忆统统忘掉了,那个年轻的他算是长寿,还是算已经死掉了?
2.2.自我意识的神秘性。
  因为自我意识很荒谬,所以人一想到什么是“我”,就像思考什么是无限大,什么是永恒一样,让人感不可思议。
  我为什么能控制着这居躯体,感受到这个躯体所感受的?千千万万个人里,我为什么能控制自己这个身体?为什么不是别的身体?我因此变得特殊吗?从感觉上看,“我”很像是躲在自己躯体里的小人儿。当然这么想根本没有解决问题。我的意识到底是什么?是牢不可破的一团东西吗?是什么保证了“我”一直是“我”,不被别的东西替换?是什么保证了我总能拥有自由的意志,多记住了一个英语单词的我还是我吗?如果没记住这个单词,我还是我吗?如果在产生我的过程中,出了一点点的变化,我还是我吗?如果试图进入卵子的千万个精子中的另一个率先进入了卵子,我今天还会有意识吗?我还会存在吗?我此时还会通过一个奇妙的器官,看到面前的一切吗?如果在怀孕的过程中出现了某些变化,我还是我吗?我是一个超级偶然吗?我是随着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一瞬间产生的吗?我是在胎儿大脑发育一瞬间产生的吗?我是上帝投放到这个躯体上来的吗?我可能会变成别的样子的意识吗?我能体验到自己有意识,我因此是独一无二的吗?如果把大脑中的一个分子拿别的,一模一样的分子代替,自己还是自己吗?如果还是的话,那不就可以克隆了吗?那到底哪一个大脑是我自己,我的意识在哪里?“我”到底感受到自己“生活”在哪居躯体里?

2.3.这种神秘性会导致人们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是特殊的,是不会死的。
  我们为什么认为自己一定会死?这是类比的结果。我们通过学习,发现他人一定会死,又认为自己和他人一样,所以推论出自己也一定会死。前面讲过,我们观察自我意识和观察他人的意识,会觉得有巨大的不同。别人的自我意识,我们很好理解。自己的自我意识,却有强烈的神秘性。这种自我和别人之间巨大的不同,会让我们觉得我的意识是不同于世间所有人的意识的一件特殊的东西。既然自己和他人是不一样的,那么刚才认为自己一定会死的推理也就不成立了。我们对自我意识的特殊感导致人在思考死亡这件事的时候,总把自己排除在外,觉得自己有一种独特性,和别人不一样,死亡是属于别人的事,自己会幸免。
  按照时间,痛苦可以分成三种,过去的、此时的、可准确预测的未来和不可准确预测的未来。
  过去的时间是虚无的,对于人此瞬的影响只是记忆。
  当人们感到过去虚无的时候,也就会感到过去的痛苦是虚无的。因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所以可以“一笑泯恩仇”。
  记忆还可以被修改和淡忘。受过严重精神创伤的人会出于本能修改记忆。普通人也会出于心理本能,不回想不愉快的记忆。
3.1.2.“现在”的痛苦
  严格来说,“现在”并不存在,但对于自我意识来说,“现在”是真实的。“现在”的痛苦就是实在的。解决的办法见后文。
3.1.3.未来的痛苦:从恐惧到不安全感
  未来的痛苦表现在“现在”,是我们对未来的预测。当我们预测未来会遇到痛苦,或者可能会遇到痛苦,就会在此瞬产生痛苦。这个痛苦一般就是“恐惧”。
  所有的痛苦都可以看做是一种焦虑。
  此部分没什么意义,不过是用“焦虑”这个新名字取代了“痛苦”一词。我没学过心理学,心理学应该有更好的表述。
3.2.1.满足不了欲望的痛苦,是一种焦虑
  欲望,求不得苦,就是因为某件事情想要却得不到,引起了焦虑。
  典型的例子是网络游戏。网络游戏和单机游戏不同,网络游戏主要不是用剧情、画面来吸引玩家,它需要用纯粹的数字系统来不断保持玩家游戏的动力。网络游戏,尤其是近几年的网页游戏是怎么做的呢?他的做法,是用各种满足不了的欲望来引起玩家的焦虑。比如刚开始游戏的半个小时,是全无焦虑的,不断向玩家介绍游戏的新内容来吸引人。然后慢慢的,焦虑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快,解决焦虑的难度越来越高。刚开始是一个小任务有点难度,再然后就有一个需要动点脑子或者稍微练级才能打过的怪物,再然后就需要玩家用一两天的时间才能看见的新系统。整个网络游戏的游戏过程,就是不断产生新的焦虑和解决焦虑的过程。回想玩网络游戏的过程,在人机交互这部分里,除了少的可怜的美术和剧情外,玩家没有获得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就是自己产生焦虑自己解决着玩。
  还有一个比较个人化的例子。我有一阵子喜欢玩电脑游戏,经常找一些游戏来玩。有的时候,特别是在90年代,玩游戏会遇到一些麻烦,比如下载不了、没法安装、没法运行等等问题。对于大部分游戏,只要不是期待已久的大作,那么如果能顺利玩到,就不是特别想玩,大多玩一会就删了。如果在安装过程中有很多问题,怎么玩也玩不到,就会变得非要想要玩,想玩的冲动很强烈。就种感觉就是焦虑。游戏本身质量没有提高,想玩的冲动却增加了,就 冲动其实不是为了满足去玩游戏的愿望,不如说是为了打消刚刚出现的那些焦虑。这和追求异性的道理一样,越是不容易得到的越想得到。所以常说“人性本贱”,异性越是不理你越要动心,越要苦苦追求,主动倒贴的就会觉得淡而无味。裸体女人不如半遮半掩更诱惑,就是这个道理。

3.2.2.没有欲望的痛苦,也是一种焦虑
  拥有欲望是人的本性,如果没有欲望的时候,人就会产生空虚无聊的痛苦。
  例如,无所事事的焦躁,满足欲望之后的空虚,这些是无事可干,无事可想的焦虑。
  典型的例子,是大便的时候没有文字可看的焦虑。
3.2.3.恐惧也是一种焦虑
  恐惧就是没有安全感,表现为惶恐不安。
3.3.靠理性永远无法消除痛苦
  有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焦虑,就会痛苦。也就是佛教说的“求不得苦”。
  没有欲望,会产生无所事事,空虚无聊的痛苦。
  欲望会不停带来焦虑和痛苦,永远无法满足。暂时满足欲望的快乐不足以抵消它带来的痛苦。普通人对欲望孜孜不倦的追求,是因为欲望带来的焦虑所折磨的,并不是说满足欲望的快乐真值得追求。这就好比吸毒,有了深度毒瘾的人,吸毒的快乐并不大,只是因为毒瘾孜孜不倦的折磨,才拼命的去吸毒。在有普通人看来,吸毒是可笑的。同样的道理,在无欲的人看来,满足欲望的人也是可笑的。
  满足了欲望,人又会产生空虚的焦虑,又被焦虑趋势去寻找新的欲望。所以屈服欲望的人,就是在欲望和空虚之间摇摆的钟摆,所过之处皆是苦。佛经说:“有漏皆苦”。
  相比非生存所必需的欲望,人类对安全感的需要更为基本、更为迫切。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里面,安全感是仅次于生存,最为重要的需求。
  人类有追求安全感的本能,这也是进化出的本能。比如看到黑暗、遇到未知的东西就会恐惧。提醒人们要警惕可能存在的危险,要小心从事。不安全感会给人带来焦虑,带来痛苦,
  可是,人是不能获得彻底的安全感的。
  安全感是什么?安全感是确认未来百分之百不会让自己痛苦的事。从纯理性上说,未来不可能百分之百预测,也不可能百分之百控制,因此人从来不会有安全感。
  不过现实没这么糟,因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每个人都有一段相信自己能百分之百预测的未来。对于不可预测的未来,有时也会不去想。当人们认为在百分之百能预测的未来里不会遇到危险,并且无暇去注意更远的未来的时候,人们就会获得安全感。
  又或者,把未来预测的非常美好,也不会有不安全感。这就是俗称的乐观。比如年轻人预测未来的时候,多想到的是幸福的场景。
  人有追求永恒的愿望。
  这一方面是因为理性只能思考静态的东西,而静态,意思就是在时间的流逝中不变化,在时间的流逝中是永恒存在的。比如,我们思考任何一个事物都要下一个描述,这个描述是静止永恒的。“我觉得这个人好”,这个“好”作为一个理性概念,在词句所表达的含义中,在逻辑上是永恒存在的。“我觉得这个人暂时好,将来就不好了”呢?这个概念也是永恒存在的。因为理性的语言不能表达变化的世界,具体的讨论前面说过了。
  另一方面是因为(没有上一条本质),人对事物下固定、永恒不变的定义,是出于节约能量的要求。人给事物下定义就是为了节约能量,比如见到一个人,立刻将此人归类,就像标签一样“年纪不大,友善,喜欢看书,可交往”等等,归类可以把此人迅速归到自己事先就总结好的各种模板化的经验中,节约对此人评价和应对的能量。人在进化中,所有的进化都趋向于节约能量。所以希望事物是永恒的、静止的,这样看待事物比较省事,这出于进化的需要。

  简单点说,人有贪欲,人希望自己已经拥有的永恒不变。人都怕死,人希望自己能永存不朽。所以人都追求永恒。
  但永恒是不可能追求到的。
  时间是单向匀速一刻不停流动的,这虽然不是世界的本质,却是理性思维的前提。因此,人用理性思维去描述的一切(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这世界的一切”,包括所有的物质,所有的文明,所有的思想),都不是永恒存在的,都会因为时间不可避免的流动而变成虚无。所以形而上学是不可能成立的。
  有没有把握永恒的可能呢?有!必须抛弃理性思维,只用感性思维来获得感受。感性思维也是分等级的,有的感性思维没有脱离时间的概念。只有能脱离时间的感性思维,才能感受到永恒。
  有一个质疑,如果我们认为人的思维是基于大脑神经元的活动,那么神经元的活动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的。也就是说,在大脑里,即便是不依赖于理性思维的感性体验,也要持续一段时间的。我们体验到这些感觉,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那么,持续一段时间的感受又怎么能超越包括时间概念在内的一切理性思维呢?我的反驳是:我们对神经元的活动,对“自我意识”、“感受”等概念的理解,都是基于理性世界的。在非理性世界里,“自我意识”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我们根本不能说我们“感受”到了非理性世界,我们只能说,超越了理性世界的“我”消融了。

  但这永恒是不能事后来回味的。因为回味的“回”就是时间概念,一旦在“回”味,那就是在用时间概念下的理性思维或者感性感受去体验,就无法超越时间概念了。所以永恒的感觉不能回味,只能重新体验。同理,也是不能描述的。因为描述是理性概念。
3.4.解除痛苦的几种办法
3.4.1.为什么单纯的金钱不能解决痛苦。
3.4.1.1.金钱没法减少欲望带来的痛苦。
  物质享受有一些显而易见的弊病。首先,它提供的享乐时间很短,饭吃饱了就不想再吃,会生出空虚而不是满足。物质享受不能持久,就会经常把人从享乐中拉回现实,让人感到空虚绝望。就像通宵纵酒的人,见到日头初上,总免不了心生绝望。
  物质享受的第二个弊病,是它提供的快乐会随着享乐的增加而减少,人的欲望却会随之增加。一个富人早起吃饭,可能会为了食物口感稍差大发雷霆,他从食物中得到的快乐绝没有乞丐从偶然一餐中得到的多。
  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外物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我们都知道奋斗赚钱的艰难,守财同样也不容易。当我们依赖于外物的时候,不仅要努力获取它,还要想尽办法避免失去它。问题是人拥有的物质在他这一辈子里并不一定是直线向上的,上升慢点还没关系,万一半路掉下去了,岂不是苦上加苦?
  总结起来就是,物质享受持续的时间很短,享受够了会空虚;越享受想要的就越多;随着享受增加,维持享受的条件会越来越高,不能维持时还会更痛苦。这还真有点像吸毒是吧?
3.4.1.2.金钱也不能减少大部分的精神痛苦
  除了满足欲望外,金钱还可以带来尊严、成就感、权力、实现理想的机会和部分你所关心的人快乐与满足。
  如果以上满足仍旧局限在心情上的愉悦的话(比如,获得尊严让我快乐),那么和满足欲望的缺点是一样的。也有短暂的时限,也有边际效应。比如,一个没丢过面子的人自尊心就强,受到一点委屈就会感到极大的痛苦。一个饱受精神折磨的人,承受能力就强,受点精神摧残也不当回事。
  但有两种情况例外。一是以上的精神要求,超过了对死亡的恐惧,是当事人宁可死也要实现的。关于这点,参考下文“人生意义”部分。
  一种是因为金钱不足而没能履行应尽的义务。如不能照顾亲人、不能为国家、君王尽忠而带来的愧疚感。从心理学上来说,这是一种可以疏导的负面情绪,可以通过心理治疗的方法疏导、逃避,也有自我疏导的办法,比如为国殉节而自杀。固然自杀是最为失败的逃避手段,但在自杀之前,当事人的愧疚情绪起码可以得到补偿了。
3.4.2.解决痛苦的尝试之一,等待。
  这个办法可以解决“现在”的痛苦。
  前面说过,普通意义的“现在”,长度不一,不是永恒也不是一瞬。因为“现在”不是永恒,因为时间是单向匀速流动的,所以“现在”早晚会变成过去,也就是变成虚无。因此只要等待,“现在”的痛苦就会变成虚无。当然,这个等待的过程还是充满了痛苦。
  时间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享受快乐的人来说,时间是可怕的魔鬼,时刻催促你快乐就要失去,世上没有永恒。但是对于忍受痛苦的人来说,又是无敌的武器,只要任时间流逝,痛苦总会过去。

3.4.3.解决痛苦的尝试之二,饮鸩止渴,用更大的痛苦代替小的痛苦。
  人生中各种事情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人只注重到可预测的未来里最重要的事。
  比如说,一个人在家中闲坐,百无聊赖的时候,眼前走过一只蟑螂,他必欲除之而后快。家里这么舒适的地方,怎么能允许有蟑螂呢?假如蟑螂跑了,他就会很生气,很着急。这个时候,朋友打电话说,他买的股票今天暴涨,可以考虑卖掉,赚一大笔钱。这时他肯定就忘了蟑螂的事,赶快去卖股票了。因为和蟑螂相比,显然发财更重要。有了钱,可以雇人,可以买新房,除掉蟑螂就轻而易举了。就在他关注股票的时候,突然房子着火了。这个时候他就不可能关注股票了,只想逃命,因为自己的命是多少钱也买不回来的。

  “可预测的未来”是什么,这和人预测未来的自信有关,和人对待未来的看法有关。
  人对预测未来越自信,“可预测的未来”的时间就越长。比如年轻人,会规划很久的事情,会畅想未来。而一个失败者,就算畅想未来,也没有多少自信,更倾向于过一天是一天。
  在“可预测的未来”里,人还会自动筛选掉一些预测。比如,对于很多人来说,最大的恐怖是死亡,而且自己必有一死。所有的人生痛苦和快乐和自己的死亡一比,就显得毫无意义了。但除了临近死亡的人之外,绝大部分人平时很少想到死亡,很少因此觉得恐慌和空虚。因为死亡对他们来说,是几年、几十年后而且日期不定的一件事,而且又很恐怖,因此在预测未来的时候,被自动忽视掉了。在大部分人的可预测的未来里,是没有自己死亡这件事的。
  从理性上讲,人应该尽量扩展“可预测的未来”,去关注其中的大事而忽略小事。从理性上说,尽可能的扩展“可预测的未来”,自己对未来的判断自然就会更加准确。更具体的说,我们的人生是有限的,在小事中花费太多的时间,就会耽误我们做更重要的事。这就像有的人在亲人离去的时候才后悔没和亲人多相聚,在躺在病床上的时候才意识到健康比很多东西更重要。想要尽量少为这些事情后悔,就应该尽可能想的长远,关注其中的大事,比如死亡。
  注意大事,可以让眼前的小事都变得不重要。但“现在”和可预测的未来都是好事的时候,如果只考虑趋乐避苦不考虑居安思危,那么就不用扩大预测未来的范围,不用去想很远的痛苦的事,这叫及时行乐。但当遇到痛苦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想到人必有一死等最大的痛苦,来让当前的痛苦不再痛苦。这不算是自欺欺人,按照舍小求大的原则,为这些小事烦恼本来也是没必要的。
  如果不怕死,并且相信人死后就没有意识的话,那么人生中的任何痛苦都可以忍受了。因为人随时都有一个和所有感受一刀两断的办法——死。如果怕死的话,要面对的人生痛苦就只变成了最大的这一个,死。死亡的威胁给活着的人带来的巨大阴影反而有助于解决生活中的其他痛苦——反正还有最可怕的、不可避免的死亡,眼前的这点痛苦又算的了什么呢?但这种做法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人生中所有的快乐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永远有一个无尽的黑暗在等待着。
3.4.4.解决痛苦的尝试之三,安慰自己受苦可以得到回报
3.4.4.1.想到痛苦是相对的,痛苦越多,将来的幸福就越多
  对于普通人,永远都会有欲望,没有欲望的时候就会产生空虚的痛苦。所以普通人永远都会有痛苦。而且痛苦对人的伤害值是基本稳定的。
  一般而言,如果人“现在”有痛苦,那么人关注未来的长度就会变短,基本只限于预计“现在”的痛苦结束的时候,想到痛苦结束后会的快乐,来激励自己忍受痛苦。如果“现在”没有痛苦,处于追求安全感的本能,人在“可预测的未来”里,会关注可见的、最大的那个痛苦,并因此产生恐惧的焦虑。“可预测的未来”里哪个痛苦最大就会只注意到哪个,如果最大的痛苦消失了,人就会自动关注次高的。因此,人在同一时间里总会有痛苦和焦虑,而且其给人造成的痛苦感,是保持在一定水平的。就像前面蟑螂、股票的例子。一个生活清闲的人关注蟑螂引起的焦虑,和一个工薪族关注股票产生的焦虑,程度是差不多的(我认为是对的,但是没法证明,应该用心理学知识能解释)。因此可以这么安慰自己:反正人总是要无时无刻不感受痛苦的,不感受这个痛苦,就会感受别的痛苦。如果觉得此时感受的痛苦强烈,可以安慰自己,有了这个强烈的痛苦,其他不强烈的痛苦自己就觉得无所谓了,自己抵御痛苦的能力变强了。
  也可以这么说,人获得的快乐是相对的。痛苦让人降低了获得快乐的阙值,更珍惜快乐,获得快乐更容易。一个受过苦难的人,一个连生存都常年受到威胁的人,如果遇到一点安逸的生活就感到无比快乐。一个生活奢华的人,生活上的一点小损失都让他痛苦,一点小威胁都让他焦虑。可以说,总体上,一个人获得快乐和痛苦的总量是相对固定的。只要不是在临终前,那么承受了痛苦,多半会有快乐来回报。
3.4.4.2.想到痛苦也是一种财富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句话说的偏颇。苦难和成功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必要条件。那些天生富贵一生顺利的成功人士是反例。如果是充分条件就更不对了,世间有多少受苦受难的底层百姓挣扎一生也不能出口气。不过,痛苦对成功确实有好处,痛苦可以不断给人压力,能榨出更多的力量来。如果一个人不承受痛苦,很可能就荒废下去了,偷懒放松是人的本性,痛苦可以帮人克服懒惰。
3.4.5.解决痛苦的尝试之四,感恩
  痛苦和快乐一样,人所得到的感受,和他的心态有关。或者说,获得快乐有阙值是可变的,不加干涉的话,就和人之前所受的痛苦和快乐有关。如果能干涉阙值,把对快乐的要求放低,那么遇到痛苦也不以为痛苦,遇到一点快乐都会珍惜。
  问自己:你凭什么要获得快乐?你为什么认为人生就应该是快乐的,就不应该获得痛苦?当获得的一点快乐你还觉得不够的时候,要反省自己,这一点快乐就是你按理应该获得的吗?你难道不因为已经获得了这点快乐而感到幸运吗?
  这个世界已经给你了生命,给你了感觉,给你了家人,让你吃过美食,感受过快乐,体验过爱和美,那你又给了这个世界什么,配得上它所给你的一切?
  基督教的世界观即是认为,人类拥有的所有的东西都是上帝赐予的。既然都是上帝白给的,那么我们除了感恩、报答,就不应该再有别的想法。
  基督教的一项重要仪式是“感恩”。你可以试着做一下。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境下,去实际对着想象中的神灵感恩一下。必须用语言实际一句一句说出来。这个感恩的行为,逼迫去想自己已经拥有了什么,去感谢自己已经拥有的。无论处境多么苦,一想,就会发现自己值得感恩的东西有很多。比如,感谢主(或者这个世界)赐予我生命,赐予我感受,赐予我空气、阳光,赐予我水,赐予我三餐,赐予我温暖,赐予我对美的感受,赐予我梦想,赐予我分辨善恶的能力,赐予我感情,等等。越想越多,这就发现原来自己拥有的东西有那么多,都是非常珍贵的。因此自己是个非常幸运的人。值得珍惜的有很多,很多珍贵的东西自己早就拥有了,却不知道珍惜,最好的东西在身边都不感到幸运,还贪心追求别的并不珍贵的东西。人们常说,失去之后才觉得珍贵。比如亲人,比如安静的生活,比如身体健康。这个感恩的过程,就可以提醒人们不要犯这样的错误。应该对现在拥有的感到满足和幸福,应该趁着自己还没有失去这些宝贵东西的时候,好好珍惜这些东西,好好享受这些快乐。这时也就不会感到痛苦了。
  前面说过,从理性上说人是不可能有绝对的安全感的,理论上说每下一个瞬间,都有可能遇到痛苦和危险,都可能破坏掉自己原有的生活。因此我要自己有这么个心态:每天都会对自己说,感谢老天爷又给了我平静、自由的一天。在这一天里我不用承受预测之外的痛苦,我有时间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有机会为自己的未来奋斗。这样的机会是非常珍贵的。当人面临死亡、病痛的时候,会感到这个机会有无上的价值,比任何财富都更宝贵无数倍,是任何代价都换不来的。我现在就拥有这么极为宝贵的机会,我应该为此感到深深的幸运和满足, 并且用自己好好珍惜着时间和机会来报答自己所得到的恩赐。

3.4.6.解决痛苦的办法之五:逃避
  根据前面对痛苦的讨论可以知道,任何的痛苦都可以归为此瞬的感受。任何感受,又可以归为感官的感受和心理的感受。这两者都是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来避免的。因为“现在”的感受就是痛苦的全部,所以“现在”的逃避就可以躲避全部的痛苦。
  逃避的核心,就是转移注意力,不去注意“现在”的痛苦,不去对未来进行预测。如果预测未来,会发现所有“现在”的快乐都将变为虚无,人未来必然会遇到痛苦。如果人“现在”感到快乐,又不去预测未来,那么就会误以为现在的快乐可以持续永恒,未来不会有痛苦。人预测未来,会发现自己必然会死。只有不去预测未来,才能暂时忘掉自己会死,误以为自己会永生。
  所有,逃避的要求是,让人们只关注眼前的快乐,而不要去注意未来。所有能让人集中注意力在“现在”的事情,都可以起到逃避的作用。比如一切的娱乐。如何评价娱乐效果的高低,如何评价人们在一次娱乐中获得的快乐多少?就看人们在这次娱乐中有多专注。越专注的娱乐,逃避的效果就越好。所以,好的娱乐不一定非要多昂贵。一次投入的豪华享乐和一次投入的打扑克牌的娱乐效果是一样的。对于老百姓来说,这样的娱乐唾手可得:打牌、看电视剧、玩电脑游戏、看书、聊天、发呆都可以。
3.4.6.1.这个逃避还可以延伸
  逃避不仅指娱乐,还指奋斗。因为奋斗也要求人专注于“现在”,有和娱乐一样的效果。
  当我们预测到未来会遇到痛苦的时候,或者担心未来某件事的时候,会因此感到惴惴不安。如何能安抚自己的恐惧和担心呢?要想到,我只生活在“现在”中,我能控制的只有现在。所以,我唯一能做的,是把现在的事情做好,未来的事情想也没有用。从客观的角度讲,专心做眼前能做的事,不去无谓的惶恐,这也是解决事情的最优解。这样做,避免了去预测未来的痛苦而感到恐惧,又不至于因为荒废时间而感到懊悔。这也就是常说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的生活观。
  人是不是可以不假外物,只靠纯粹的精神力量就可以获得幸福?是的!
  按照前面的论述,人在观察“现在”的时候,永远都会有欲望带来的痛苦,人在预测未来的时候,永远都会有不安全带来的痛苦。因此靠理性,无法消除痛苦。
  唯一没有痛苦的状态,是既没有欲望,也不预测未来(或只预测未来中美好的部分,但除了天真的人外,其他人很难实现这一点)的时候。
  这就是内心平静的状态。
  前面说的专心娱乐和奋斗也有这个效果。但是有些娱乐和奋斗存在欲望,专注这些事的时候,人会感到紧张、焦虑,还可能体验失败的痛苦。比如玩竞技游戏,虽然也专心,但输了很痛苦,游戏过程也紧张,事后回想,未必会觉得幸福。在娱乐和奋斗中,那些欲望很小,内心比较平静的娱乐,更接近幸福的状态。比如有的人在娱乐的时候,很喜欢干一些机械性很强,但很注意专心的娱乐。比如练字、雕刻、花很长时间盖个模型什么的。注意,这个娱乐虽然机械(这样才没欲望),但也必须专心(这样才能逃避),单纯的机械活动是不行的。比如让你削一万个土豆皮,这个工作不需要专心,人会感到无聊,也就是刚才说的没欲望带来的焦虑,所以不是幸福的行为。所以有人会痴迷钓鱼,却很少有人痴迷在水边枯坐,因为钓鱼要求人必须专心。

  此瞬内心平静,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也是非常容易获得的幸福。人类有这么一个很容易实现的最大的幸福,作为人类应该感到幸运。
  此瞬内心平静,也是逃避的一种。
  此瞬内心平静都有什么呢?
  小资喜欢的某种悠闲状态,听轻音乐,冥想,都可以接近这个状态。平静但需要专心的娱乐,比如练字、钓鱼、雕刻。
  获得内心平静的最高境界是抛弃理性思维。比如佛教的禅坐、顿悟、道教的坐忘、基督教的平安喜乐、心理学上的神秘体验,等等。
5.论死亡以及人生意义
  死亡是什么?如何才能不怕死?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死亡是理性概念,是描述一种状态变化,而“变化”是基于时间概念下的。从本质上说,时间不存在,所以从本质上说,死亡是不存在的。
  也可以这么说,从本质上说,我们是无法百分之百预测未来的。所以我们永远都不能肯定我们未来一定会死。
  但是,前面讲了,人的生活必须基于理性思维(永久抛弃理性思维的人就是世俗意义上的疯子,如果一个人对未来的预测完全不基于客观的物质世界,他也是世俗意义上的疯子),在这个思维下,人们几乎可以百分之百的预测到,自己一定会死。自己一定会死这件事,也是人类在对于自己的众多预测中,准确率最大的一个。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预测自己一定会死。
  一个从未知道死亡的孩子,并不认为自己会死。如果他不知道别人必有一死,或者不认为自己和他人是一样的,那他就永远不会通过经验发现自己错了——因为当他真的死亡的时候,他就没有意识了,也就没法知道自己错了。网上有一个玩笑说:我是一个永生不死的人,证据就是自从我出生以来,我从来没有死过。这话是有道理的。
  更不用说,信仰宗教或者有类似信仰的人,也可以相信自己不死,或者死后意识继续存在。
5.2.人为什么会害怕死亡?
  对于信仰宗教的人,是不会怕死的。我们只讨论无神论者。
5.2.1.死亡后的遭遇不可知
  对于无神论者,死后会遇见什么是不可知的。
  其中,对于不可知论者来说,死后遇见什么当然是不可知的。而且死亡很可能代表着意识,最起码是记忆的消失。证据是我们的个人意识都有一个开端,没有自己零岁之前的记忆。因此人的意识很可能不会永远保存,(记忆肯定不会永远保存,人会遗忘)。对于唯物主义者来说,死后肯定没有意识。
  没有意识的感觉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是不可知的。
  人对未知的事情有强烈的恐惧,所以对死亡有强烈的恐惧。
  这一条不是牢不可破的,对不可知论者来说,每一个下一瞬都是不可知的,和死亡后的不可知一样可怕。
5.2.2.死亡的变化是不可逆的
  虽然我们不知道死后会遇见什么,但我们根据经验,知道死亡是不可逆的。没有人能复生。所有可逆的东西都不可怕,总还有变回来的希望。死亡因为是不可逆的,所以可怕。
  这一条不是牢不可破的,不相信时间是匀速单向流动的,就可以破除这一条。
5.2.3.死亡是不可逃避的
  虽然我们不知道死后会遇见什么,但我们根据经验,知道自己的死亡是必然的。可以逃避的东西不那么可怕,总还有逃避的希望。必然会遭受的痛苦是可怕的。就像陶渊明所说:“自古皆有没,念之心中焦。”
  这一条不是牢不可破的,持不可知论可以破除这一条。
5.2.4.死亡是和现实世界的告别
  我们不知道死亡后的世界是什么,但我们知道,人死去会离开现实世界里的一切。死后的人不能和现实的人交流,死后的人会失去现实世界的一切财富、地位、发言权,财富任人处置,名誉任人宰割。死亡会让我们和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告别。人希望占有现实世界的一切,因此死亡是可怕的。
  这一条不是牢不可破的,平行宇宙的假设可以避开这种情况。
5.2.5.人生希望的破灭
  假如我们认为死亡是和现实世界的告别,那么死亡也就意味着,人在现实世界再也没有变得更好的机会。
  人生大部分时间都活在希望里。很多年轻人生活辛苦,但可以忍受,因为他们认为将来有希望——甚至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一定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前面说过,痛苦是永恒的,大部分人(不能保持内心平静的人)要天天承受痛苦的折磨,除了逃避之外,主要是靠心里的希望来获得快乐。大部分人的希望都没有现实根据,只是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的生命会无限长,所以希望一定会实现罢了。但是在预期自己即将死亡的时候,这样的希望就破灭了。
  这引申出现代医学治疗晚期癌症给人类带来的困境。
  古人生活幸福,第一因为古人相信灵魂,相信来生,所以古人不怕死亡。第二因为古人医术不精,除了死刑外,其余的人不知道自己准确的死期,就算得了绝症,不到最后一刻都有希望能痊愈。甚至在临死的时候,也有人信誓旦旦的献上灵丹、偏方,这恐惧多小?
  现代医学却发现了晚期癌症,既能确诊晚期癌症,又肯定告诉患者这是不可治,又相对精确的告诉患者生命的期限。因此,现代医学让现代人多了死刑的煎熬。原本在古人那里可以和平时一样享受的时光,在现代人这里变成了饱受死亡恐惧折磨的刑期。
  短时间对死亡的恐惧,可以靠临时逃避,可以靠一咬牙来挺过去。最痛苦的是很早就知道了死期,让死亡的逼近折磨自己。就像有的已经判死刑的犯人,宁可监狱早点行刑,因为受不了等待死亡的煎熬。
  因此可以说,现在医学对晚期癌症的认识,反而降低了人类的幸福度。
5.3.如何才能不怕死?
5.3.1.普通人不怕死的办法之一:转移注意力和咬牙一忍
  人出于取乐避苦的本能,对未来的痛苦能不想就不想。大部分普通人都怕死,但大部分普通人平时都会躲避思考死亡。假装自己不会死。在临近死亡的时候,也会用一些事情来逃避,比如信宗教,比如转移注意力。
  常见的一种普通人临终的逃避办法,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死后还能延续的事物上,造成了自己的生命好像还能在死后延续的假象。比如把注意力放在活着的人身上,临近去世的老人还很关心下一代该怎么生活,嘱咐下一代啊,给下一代留点东西啊,给自己的孩子织毛衣啊。
  更厉害一点的,留下一些可以让别人想起自己的痕迹。比如文字,照片,活过的痕迹。这些痕迹可以在自己死后继续存在,就好像自己能超越死亡一样。就像电影《A.I.》里机器人被抓走注定要被毁灭的时候,大声说“我存在过”,表达了希望世上能存在自己生活过的痕迹的焦虑。
  更厉害一点的,是寄托在比死亡更重要的事业上。事业家关注着自己的事业,革命者想着革命胜利比自己的死亡更重要,可以不怕死。
  当死亡不可避免的迎面而来的时候,很多人已经没有清醒的意识,就算能意识到,时间大多也很短。这段死亡的恐惧,就好像“现在”的痛苦一样。“现在”的痛苦忍一下就可以过去,面对死亡的恐惧也不会比平时遇到的绝望更痛苦多少,同样忍一下也会过去。如果这个阶段再想一些逃避的事情,那么就更容易忍受了。
  比如,热血的人一冲动,可以在战场上牺牲自己的生命,不怕死。靠的就是这一时的勇气,等到勇气过后人已经死了。
  比如,老人可以想象死后还有意识,可以见到去世的亲人,这一会也就过来了。
  比如,可以想象死后还有意识,会进入一个非常美好的境界,也能用来逃避。就像陶渊明说的:“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所以站在客观的角度去看死亡给普通人带来的痛苦,其实并不是很大。性质上也和人平时受到的痛苦没有什么区别。
5.3.2.不怕死的尝试之一:人不能百分之百的预测未来。
  理论上,人不能百分之百的预测未来。对于不可知论者来说,人完全不能预测未来。我们为什么怕死,因为我们认为“我未来一定会死”。但我们不能预测未来,所以这个“认为”是不成立的。在这个角度下,我们不知道自己将来会死,也就不知道死后会遇到什么,因此死亡也就不这么可怕了。这个想法即便对下一秒钟就要受刑的死刑犯,也是成立的。
5.3.3.不怕死的尝试之二:去做值得为之去死的事。
  这个办法只适用于还远离死亡的时候。如果这时对死亡感到恐惧,那么就想想,人生中有什么事情你宁愿死亡也要去做。去做这件事,就可以暂时不怕死亡。
6.1.什么是人生意义
  严格的说,“意义”这个词是毫无意义的。因此,严格说不存在“人生意义”。人用理性来理解自身,会觉得荒谬。既然人的存在本来就是荒谬的,又何来人生意义?
  这里说的“人生意义”,指的是一个人在理性的思考下(只有这样得出的结论才能保持比较长的时间,如果是感性冲动下的结论,很快就会变化),认为对自己最重要的事。
  具体描述一下。人生意义就是这么一件事。无论处于什么境地,一想到做这件事就觉得“值得”,觉得为这件事付出再多的代价,包括牺牲生命,也值得,也不后悔。觉得自己做了这件事,时间就没有白费,一生就没有白活。没有人天下无敌,人总有失败,总有做不到的事情,总有无法弥补的人生遗憾。人生意义的价值在于,在做事情失败的时候,在发现有什么事情自己绝对做不到而感到挫折的时候,在发现人生有遗憾的时候,只要想到自己正在追求人生意义,就觉得自己还没有失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在做,从而超越自己过去一切的失败和遗憾。人生意义可以成为强有力的精神寄托。
  人生意义就是人给自己为什么活着找的理由,没什么道理可讲。从好的方面说,人生意义是对人生的选择。人之所以成为人,之所以有理性思想和自由意志,之所以有人格,体现在人可以选择上,是人对自己生活的选择,构成了人。因此,决定自己的人生意义,并用行动追求,这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关键。从坏的方面说,人生意义毫无道理,不过是自欺欺人的选择,也是对人生痛苦和虚无感的逃避。因为毫无道理,所以本质上和其他对痛苦的逃避没有什么区别。和酗酒吸毒没有本质区别。
6.2.人生意义没有标准答案
  因为人生意义是人觉得对自己最重要的事,因此人生意义是什么,就是一个价值观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随着环境的变化,每个人的选择也可以任意改变。有很多人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他们也就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意义。
6.3.怕死者的人生意义就是超越死亡
  如果我们认为,人生最大的恐怖就是死亡。那么人生意义还可以这么解释。
  对于怕死的人来说,人生就是一场和死亡,和怕死恐惧的斗争。人生的意义就是如何战胜,或者说如何超越死亡。而超越死亡这件事,其实就是个人的信念问题,就是看自己心里怎么想的。任何人不假外物都可以超越死亡。
6.3.1.如何才能超越死亡?
  世上没有终极真理,理性思维是荒谬的,哲学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也不存在。但是,基于理性思维和人类本能,有一些东西是人类不能或者难以超越的。比如逻辑(不能超越),人性(能但是很难超越)。
  如果我们承认自己是人,承认自己有人的欲望和本性,不奢求像宗教那样超越人性追求终极真理,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下,对美的追求,对快乐的追求,或许还包括对普世善良的追求,这些就是普通人是终极真理。还有人必然承受痛苦的命运,前面也论证了。这些可称之为“人性形而上学”。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知识不够,不详细说了。
6.3.1.2.如何才能超越死亡?
  死亡以及怕死的本能都是基于人性存在的。因此,不一定非要超越人性,只要追求“人性形而上学”中的终极真理,可以超越死亡。比如道德的优越感(对弱者的同情),美。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知识不够,不详细说了。
  问:人为什么活着?
  答:从本质上说,不为什么活着,或者说,为了活着而活着。随便给自己找一个理由就行,这就是活着的意义。从“人性形而上学”上说,是为了取乐避苦,为了繁衍基因,为了追求善和美。
  问:怎样面对痛苦?
  问:如何才能获得幸福?
  问:怎样才能不怕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星人科技有多发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