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汤,无论阴虚弱者阳虚的人都可以喝?

问曰:头面畏寒者,何故?

答曰:头为诸阳之首,阳气独盛,故能耐寒。今不耐寒,是阳虚也。法宜建中汤加附子,温补其阳自愈。

桂枝九钱白芍六钱甘草六钱炙生姜九钱大枣十二枚饴糖五钱附子三钱

按桂枝辛温,能扶心阳。生姜辛散,能散滞机。熟附子大辛大热,足壮先天元阳。合甘草、大枣之甘,辛甘能化阳也。阳气化行,阴邪即灭,气机自然复盛,仍旧能耐寒也。但辛热太过,恐伤阴血,方中芍药苦平,饴糖味甘,合之苦甘能化阴也。此病重在阳不足一面,故辛热之品多,而兼化阴,亦是用药之妙也。此方乃仲景治阳虚之总方也,药味分两,当轻当重,当减当加,得其旨者,可即此一方,而治百十余种阳虚症候,无不立应。

【阐释】此答直断头面畏寒是阳虚。因头面为诸阳之首,是人身最耐寒的部份,阳气健旺,则裸露而不致于病。今竟畏寒,自是由于阳虚。郑氏用小建中汤加附子治之,并细解其用药之意,均极切当。末谓小建中汤为仲景治阳虚之总方,善于加减化裁,可治百十余种阳虚症候,尤具卓见。按本方由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组成,取温以祛寒,辛以宣通,甘以缓急之义,一般用于太阳病及脾阳虚的病症。实则凡身体虚弱有腹痛、心悸、盗汗、衄血、梦遗、手足烦热、四肢倦怠疼痛、尿频数且量多等,均可应用。现代有人用以治虚弱小儿的感冒,夜尿、糖尿病、肺结核、贫血、胃炎。加淫羊藿治阳痿,加茵陈治黄疸,加龙齿治高血压,均获显著效果。若加当归、黄芪,更具滋养强壮之效,诚不愧为治阳虚之要方。笔者用建中汤加丁香以治各种胃痛症,屡获良效,实由丁香辛温,能温中降逆,暖胃助阳之故。加破故纸,益智仁,桑螵蛸治老年人尿频数,小儿遗尿,十用九效,实由三药皆能补肾、命门之不足,益精气而固肾、有缩小便之功。

问曰:畏寒与恶风有别否?

答曰:恶风者,见风始恶,非若畏寒者之不见风而亦畏寒也。恶风一症,兼发热、头项强痛、自汗者,仲景列于太阳风伤卫症,主桂枝汤。畏寒一症,兼发热、头项强痛、无汗者,仲景列于太阳寒伤营症,主麻黄汤。若久病之人,无身热、头痛等症,而恶风者,外体虚也(卫外之阳不足也)。而畏寒者,内气馁也(元阳衰于内,而不能充塞也)。恶风者可与黄芪建中汤,畏寒者可与附子甘草汤。新病与久病,畏寒恶风,有天渊之别,学者务宜知之。

桂枝九钱白芍六钱甘草六钱〔炙〕生姜九钱大枣十二枚

麻黄六钱桂枝三钱杏仁二钱甘草二钱〔炙〕

按桂枝汤一方,乃协和营卫之剂也。桂枝辛温,能化太阳之气;生姜辛散,能宣一切滞机。桂枝与生姜同气相应,合甘草之甘,能调周身之阳气,故曰辛甘化阳。阳气既化,恐阴不与之俱化,而邪亦未必遽出也,又得芍药之苦平,大枣之甘平,苦与甘合,足以调周身之阴液,故曰苦甘化阴。阴阳合化,协于中和,二气流通,自然无滞机矣。故曰营卫协和,则病愈。仲景更加服粥以助之,一取水谷之精以为汗,一是壮正气而胜邪气也。

按麻黄汤一方,乃发汗之峻剂也。因寒伤太阳营分,邪在肤表(肌腠浅一层,肤表深一层),表气不通,较桂枝症更重,故以麻黄之轻清,大开皮毛为君,皮毛大开,邪有路出,恐不即出,故以杏仁利之,气机得利,邪自不敢久停,复得甘草和中以助其正,更佐桂枝,从肌腠以达肤表,寒邪得桂枝辛温,势不能不散,遂从肤表达肌腠而出也。仲景不用服粥,恐助麻黄而发汗太过也。(发汗二字,大有深义。汗本血液,固是养营之物,何可使之外出也。不知寒邪遏郁,气机血液不畅,则为病。此际之血液,不能养营,必使之外出,即是除旧布新之义也。病家切不可畏发汗,汗出即是邪出也。医家切不可不发汗,当知有是病,即当用是药。总之认症贵宜清耳)

按黄芪建中汤一方,乃桂枝汤加饴糖、黄芪耳。夫桂枝汤乃协和营卫之祖方也,复得黄芪能固卫外之气。饴糖一味有补中之能。若久病恶风之人,皆原中气不足,卫外气疏,今得桂枝汤调和阴阳,黄芪、饴糖卫外守中,而病岂有不愈者乎?

按附子甘草汤一方,乃先后并补之妙剂也。夫附子辛热,能补先天真阳,甘草味甘,能补后天脾土,土得火生而中气可复(附子补先天之火,火旺自能生脾土,故曰“中气可复”)。若久病畏寒之人,明系先天真阳不足,不能敌其阴寒之气,故畏寒。今得附子而先天真火复兴,得甘草而后天脾土立旺,何患畏寒之病不去乎?

世多不识伏火之义,即不达古人用药之妙也。余试为之喻焉:如今之人将火煽红,而不覆之以灰,虽焰,不久即灭,覆之以灰,火得伏即可久存。古人通造化之微,用一药、立一方,皆有深义。若附子甘草二物,附子即火也,甘草即土也。古人云:“热不过附子,甜不过甘草”。推其极也,古人以药性之至极,即以补人身立命之至极,二物相需并用,亦寓回阳之义,亦寓先后并补之义,亦寓相生之义,亦寓伏火之义,不可不知。

【阐释】此答对畏寒与恶风分辨明晰,指出新病与久病有极大区别,均具卓见。新病畏风,多属风伤卫,主桂枝汤;新病恶寒,多属寒伤营,主麻黄汤,是传统的正治。一般认为桂枝汤的作用是发汗解肌,郑氏认为是协和营卫之剂。因桂、姜、甘合是辛甘化阳,以调周身之阳气,芍、枣甘合是苦甘化阴,以调周身之阴液。阴阳合化,营卫协调,故恶风可愈,而各种兼症,亦随即消失。近人用本方加减治流感、鼻炎、低热,以至多种皮肤病,均有满意效果,主要是协调营卫的作用。至于麻黄汤则是发汗的峻剂,因新病的恶寒常兼发热,系由于寒邪外束,卫阳被郁于肤表之内,不得发散于外以温煦皮肤,故恶寒;郁于内之阳气,因不行发散而上升,则发热,故君以麻黄,佐以桂枝,利以杏仁,助以甘草,发汗宣肺,而后外邪得解,内郁得散,故曰病家、医家均不可畏发汗。因本方有发汗、宣肺、利尿等作用,近人推广以治在表之水肿、皮肤病,及在里之肺、肾疾病,均获得良好效果。又此段郑氏所说之肤表,非指皮肤表面;所说汗本血液,亦非指一般血液,而为一种不能养营之血液。

关于桂枝、麻黄二汤之解说、加减应用及治验,笔者曾在拙著《咳嗽之辨证论治》(1982 年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一书中有较详细的论述,文繁不具引。惟因二方之应用,须遵守一定的标准。近代名医恽铁樵之说可供借鉴。其说谓:“太阳病发热,形寒,头痛,项强,口中和,汗自出,始可用桂枝汤。口中和就是舌面润,舌质不绛,唇不干绛,不渴,如其口渴,舌干,唇绛,即是温病,桂枝是禁药。”用麻黄汤之标准,“除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更须注意两点:第一是无汗,第二是口中和。如其有汗,麻黄是禁药,如其口渴、舌干、唇绛,桂枝也是禁药。只要是真确无汗,口中和,此方是唯一无二的妙法,可以药到病除。”(见恽著《伤寒论辑义按》)何公度悼恽氏文谓恽氏三子皆死于伤寒,其第四子又病危,群医束手,恽氏乃自处麻黄汤方,虽分量极轻,而其子竟得救,于是乃益精研《伤寒论》,终至成为名家。但至今仍有惧用此方者,恽氏之说,实足为郑氏“认症贵宜清”之助,故摘录以资参考。

久病之恶风,多无身热、头痛等症,而系由于中气不足,卫外气疏,故主以黄芪建中汤。因本方系由桂枝汤加黄芪、饴糖组成,桂汤枝以调和阴阳,黄芪、饴糖以卫外而守中,中气卫气均固,自然不会畏风了。至于久病恶寒,明系元阳不足,不同于表症恶寒之重被不温,而是得暖即解,两者极易区别。郑氏主以附子甘草汤,药仅二味,具见精义。以附子辛热补先天真阳,甘草味甘补后天脾土,火生土而中气可复,土覆火而火得久存,故久病之恶寒可以痊愈。伏火说所论各点,妙喻精义,别开生面,其他医家少有论及。

问曰:头面忽浮肿,色青白,身重欲寐,一闭目觉身飘扬无依者,何故?

答曰:此少阴之真气发于上也。原由君火之弱,不能镇纳群阴,以致阴气上腾,蔽塞太空,而为浮肿。所以面现青黑,阴气太盛,逼出元阳,故闭目觉飘扬无依。此际一点真阳,为群阴阻塞,不能归根,若欲归根,必须荡尽群阴,乾刚复振。况身重欲寐,少阴之真面目尽露,法宜潜阳,方用潜阳丹。

西砂一两姜汁炒附子八钱龟板二钱甘草五钱

按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况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阴目之,悖其功也。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潜阳。

【阐释】本问数种病象合参,断为少阴之真气为群阴所逼,不能归根,故须治以潜阳丹,祛阴以潜阳,纳气而归肾。方中西砂荡阴邪,附子生真火,妙在用龟板通阴以助阳,甘草补中以伏火,可谓善用成方而为对症之治。又指出龟板非仅利水滋阴之药,而有通阴助阳之力,亦异于世俗之见。笔者曾用此方治愈头痛如裂(即一般所说之脑震荡)患者多人,即以其无外感可凭,有阳虚之症状足征,而断为阴气逼阳上浮,用潜阳丹一服即效,数剂痊愈。

问曰:病将瘥,一切外邪悉退,通身面目浮肿者,何故?

答曰:此中气不足,元气散漫也。夫病人为外邪扰乱,气血大亏,中气未能骤复。今外邪虽去,而下焦之阴气,乘中土之虚,而上下四窜,故通身浮肿。虽云君火弱不足以制阴,此症实由脾土虚不能制水,而水气汜溢,可名水肿。一者脾土太弱,不能伏火,火不潜藏,真阳之气外越,亦周身浮肿,可名气肿。总而言之,不必定分何者为气肿、水肿,要知气行一寸,水即行一寸,气行周身,水即行周身,是元气散漫,而阴水亦散漫也。治病者不必见肿治肿,明知其土之弱,不能制水,即大补其土以制水,明知其元阳外越,而土薄不能伏之,即大补其土以伏火。火得伏而气潜藏,气潜藏而水亦归其宅,何致有浮肿之病哉!经云:“火无土不潜藏”,真知虚肿之秘诀也。而余更有喻焉:试即蒸笼上气,而以一纸当气之上,顷刻纸即湿也。以此而推,气行则水行,气伏则水伏,可以无疑矣。此症可用理中汤加砂、半、茯苓温补其土,自愈。

人参四钱白术一两干姜一两甘草三钱〔炙〕西砂四钱半夏四钱茯苓三钱

按理中汤一方,乃温中之剂也。以白术为君,大补中宫之土;干姜辛热,能暖中宫之气;半、茯淡燥,有行痰(“痰”:原书为“疫”)逐水之能,西砂辛温,有纳气归肾之妙。但辛燥太过,恐伤脾中之血,复得人参微寒,足以养液,刚柔相济,阴阳庶几不偏。然甘草与辛药同用,便可化周身之阳气。阳气化行,而阴邪即灭,中州大振,而浮肿立消,自然体健而身安矣。

【阐释】病将愈,外邪退,而周身面目浮肿,无论是由于脾虚不能制水的水肿,及不能伏火的气肿,皆由于中气不足,致元气散漫,而阴水亦散漫。因水、气原是一物的两态,气行则水随行,气潜藏则水归宅,故用理中汤加砂、半、茯等以温补其土,实为虚症浮肿的正治。按理中汤原系《伤寒论》太阴病温中散寒的主方,原文已有几种加减法,后世更加推广应用于多种虚寒性疾病。郑氏化裁,加砂、半、茯苓以治浮肿,系以白术为君补土,干姜辛热暖气,半、茯以行痰逐水,西砂以纳气归肾,合人参微寒以养阴液,甘草和中以化阳气,药不偏于辛燥,而中阳得以大振,故能使浮肿立消而体健身安,其加减法及解说,均极精当。

《伤寒论》理中汤条谓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渴欲得水者重加术,腹中痛者重加人参,寒者重加干姜,腹满者去术加附子。后世随症加减法亦多,如朱丹溪治中气不足,虚火上泛之甚者加附子,还口噙官桂。张石顽治胃肠虚寒的连理汤,即理中汤加黄连、茯苓等。现代用理中汤推广以治溃疡病,慢性肠炎,肝炎,便秘,肺原性心脏病,及美尼尔氏综合症等,其加减更难尽述。据分析,理中汤虽主要治脾胃虚寒,而其药性的影响是全身性的,故能治消化系统以外的疾病。笔者常用理中汤加丁香治慢性胃病,患者大多胃胀痛或隐痛,饮食减少,人困无神,可说屡治屡效。

问曰:眼中常见五彩光华,气喘促者,何故?

答曰:此五脏之精气发于外也。夫目窠乃五脏精华所聚之地,今病人常见五彩光华,则五气之外越可知,而兼气喘,明系阴邪上干清道,元阳将欲从目而脱,诚危候也。法宜收纳阳光,仍返其宅,方用三才封髓丹。

黄柏一两砂仁七钱甘草三钱炙

按封髓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亦上、中、下并补之方也。夫黄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色黄而入脾,脾也者,调和水火之枢也,独此一味,三才之义已具。况西砂辛温,能纳五脏之气而归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封髓。其中更有至妙者,黄柏之苦,合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阴。西砂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阳。阴阳合化,交会中宫,则水火既济,而三才之道,其在斯矣。此一方不可轻视,余常亲身阅历,能治一切虚火上冲,牙疼,咳嗽,喘促,面肿,喉痹,耳肿,目赤,鼻塞,遗尿,滑精诸症,屡获奇效,实有出人意外,令人不解者。余仔细揣摹,而始知其制(“制”:原书为“治”)方之意,重在调和水火也,至平至常,至神至妙,余经试之,愿诸公亦试之。

阴云四合日光微,转瞬真龙便欲飞(真龙即真火,或上或下,皆能令人病。在上则有牙疼、喘促、耳、面肿诸症,在下则有遗尿,淋、浊、带诸症,学者苟能识得这一点真阳出没,以此方治之,真有百发百中之妙)

识得方名封髓意,何忧大地不春归。

【阐释】眼中常见五彩光华而兼气喘促,郑氏断为五脏之精气外越,元阳将从目脱的危候,而治以三才封髓丹。方中西砂辛温,合甘草辛甘化阳以纳气;黄柏苦寒,合甘草苦甘化阴以伏火。阴阳合化,水火交济,会于中宫,则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三才封髓。郑氏曾亲身经历用此方治一切虚火上冲、咳、喘等症,屡获出人意外之效,经仔细揣摩,始悉立方之意重在调和水火,故以至平至常之药,而有至神至妙之用。此种经验,真堪宝贵。笔者治肾虚牙疼,常以此方治之取效。但须先用松针泡酒噙之,使吐出涎沫,痛即暂止,再服封髓丹,其效始著,屡试屡验。

问曰:两目忽肿如桃,头痛如裂,气喘促,面、唇青黑者,何故?

答曰:此先天真火缘肝木而上,暴发欲从目脱也。夫先天之火,原寄于肾,病人阴盛已极,一线之元阳,即随阴气而上升。水为木母,母病及子,故缘肝木而上,厥阴脉会顶巅,真气附脉络而上行,阳气暴发,故头痛如裂。肝开窍于目,故肿如桃。气喘促者,阴邪上干清道,上下有不相接之势也。面、唇青黑,皆系一团阴气。元阳上脱,已在几希之间。此际若视为阳症,而以清凉发解投之,旦夕即死也。法宜四逆汤以回阳祛阴,可愈。

附子一枚生干姜一两五钱甘草二两炙

按四逆汤一方,乃回阳之主方也。世多畏惧,由其不知仲景立方之意也。夫此方既列于寒入少阴,病见爪甲青黑,腹痛下利,大汗淋漓,身重畏寒,脉微欲绝,四肢逆冷之候,全是一团阴气为病,此际若不以四逆回阳,一线之阳光,即有欲绝之势。仲景于此,专主回阳以祛阴,是的确不易之法。细思此方,既能回阳,则凡世之一切阳虚阴盛为病者,皆可服也,何必定要见以上病情,而始放胆用之,未免不知几也。夫知几者,一见是阳虚症,而即以此方在分两轻重上斟酌,预为防之,万不致酿成纯阴无阳之候也。酿成纯阴无阳之候,吾恐立方之意固善,而追之不及,反为庸庸者所怪也。怪者何?怪医生之误用姜、附,而不知用姜、附之不早也。仲景虽未一一指陈,凡属阳虚之人,亦当以此法投之,未为不可。所可奇者,姜、附、草三味,即能起死回生,实有令人难尽信者。余亦始怪之而终信之,信者何?信仲景之用姜、附而有深义也。考古人云:“热不过附子”,可知附子是一团烈火也。凡人一身,全赖一团真火,真火欲绝,故病见纯阴。仲景深通造化之微,知附子之力能补先天欲绝之火种,用之以为君。又虑群阴阻塞,不能直入根蒂,故佐以干姜之辛温而散,以为前驱。荡尽阴邪,迎阳归舍,火种复兴,而性命立复,故曰回阳。阳气既回,若无土覆之,光焰易熄,虽生不永,故继以甘草之甘,以缓其正气,缓者即伏之之意也。真火伏藏,命根永固,又得重生也。此方胡可忽视哉?迩来世风日下,医者不求至理,病家专重人参。医生入门,一见此等纯阴无阳之候,开口以人参回阳,病家却亦深信,全不思仲景为立法之祖,既能回阳,何为不重用之,既不用之,可知非回阳之品也。查人参,性甘微寒,主补五脏,五脏为阴,是补阴之品,非回阳之品也,明甚。千古混淆,实为可慨。

【阐释】此问诸种病象,郑氏本祖国医学经络及五行生克学说,断为肾中真阳随过盛之阴气,缘肝木而上至头、目、面、唇,有欲从上脱之势,而用四逆汤回阳祛阴以治之,非有真本领不能出此。如果辨症不清,误用清凉发解之药,只有加速其死亡。并谓四逆汤为回阳之主方,药仅姜、附、草三味,而具起死回生之力,实由于配合得当。附子为热药之冠,能补欲绝之火种,又必佐干姜之辛散以荡尽阴邪,始能迎阳归舍,故曰回阳。阳回而无土覆,则光焰易熄,虽生不永,故以甘草之甘缓而伏之,使药效长留,命根永固。故凡阳虚阴盛为病,皆可放胆使用,能早用善用,即不致酿成危候。按四逆汤据现代的研究应用,能升血压,改善微循环,具有强心与镇静作用,被视为治疗休克的专方,治疗小儿腹泻亦具卓效。即改为注射液,功效亦与《伤寒论》原方所述相吻合。并经实践证明,附子与干姜、甘草同煎,能减附子之毒,而强心之作用更显著。可见郑氏在百余年前,对此汤之应用解说,实有其独到之处。笔者数十年临床经验,凡遇阳虚症,无论一般所称之肾炎、肝炎、肺炎、心肌炎、胃炎等等,只要临床症状有阳虚之实据,即不考虑炎症,辄以四逆汤加味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益佩郑氏之卓见。至于谓人参是补阴之药,而非回阳之品,郑氏在第三卷用独参汤处,有更详细的论述,此处暂不作释。

问曰:病人两耳前后忽肿起,皮色微红,中含青色,微微疼,身大热,两颧鲜红,口不渴,舌上青白胎,两尺浮大而空者,何故?

答曰:此先天元阳外越,气机附少阳而上也。夫两耳前后,俱属少阳地界,今忽肿微痛,红色中含青色,兼之两颧色赤,口不渴,而唇、舌青白,知非少阳之风火明矣。如系少阳之风火,则必口苦、咽干,寒热往来,红肿痛甚,唇舌定不青白。今见青白苔(“苔”:原书为“胎”),而阳虚阴盛无疑。身虽大热,无头疼、身痛之外感可据,元阳外越之候的矣。况两尺浮大而空,尺为水脏,水性以下流为顺,故脉以沉细而濡为平。今浮大而空,则知阴气太盛,一线之阳光,附阴气而上腾,有欲竭之势也。此际当以回阳祛阴,收纳真气为要。若不细心斟究,直以清凉解散投之,旦夕即亡。方宜白通汤主之,或潜阳丹亦可,解见上。

附子一枚生干姜二两葱白四茎

按白通汤一方,乃回阳之方,亦交水火之方也。夫生附子大热纯阳,补先天之火种,佐干姜以温中焦之土气,而调和上下。葱白一物,能引离中之阴,下交于肾,生附子又能启水中之阳,上交于心。阴阳交媾,而水火互根矣。仲景一生学问,就在这阴、阳两字,不可偏盛,偏于阳者则阳旺,非辛热所宜;偏于阴者则阴旺,非苦寒所可。偏于阴者,外邪一入,即从阴化为病,阴邪盛则灭阳,故用药宜扶阳;邪从阳化为病,阳邪盛则灭阴,故用药宜扶阴。此论外感从阴从阳之道也。学者苟能于阴阳上探求至理,便可入仲景之门也。

【阐释】此间各种症象比较复杂,一般不易明辨。郑氏层层分析,断为元阳随阴气附少阳经而上越的危症,急需回阳祛阴,故主以白通汤或潜阳丹。白通汤即四逆汤去甘草而加葱白,以葱白辛温,合姜、附能通周身上下之阳气,为治阳隔于上的要药。本病主要由于在里之阴寒太盛,致上越之阳不能与下焦残存之阳相续,葱白能引心阴下交于肾,附子能启肾阳上交于心,阴阳交媾,水火互根,格越之症,自可立解。潜阳丹如前所解,有纳气归肾,伏火互根之妙用,故亦能治此病。笔者用白通汤治疗发高烧不退,取得满意效果。患儿张××,9 岁,高热摄氏 39 度以上,注射针药已四日,高烧不退。来诊的前夜,哭闹不宁,将转为抽风。余以手摩小儿头部及上身,热可烫手,但腿部以下渐凉,至脚冰冷。此为阴阳相格,上下不通,虽发高烧,却非凉药可治。因白通汤虽能宣通上下之阳,但必须加猪胆汁或童便乃能入阴,故为之处方如下:附片 30 克干姜 20 克葱白30 克童便引。病者一剂减轻,二剂痊愈。以后凡治此类患者发高烧,久治不愈者,即以此方轻重上斟酌治之而愈,其例不下十数。

问曰:病人素缘多病,两目忽陷下,昏迷不醒,起则欲绝,脉细微而空者,何故?

答曰:此五脏之真气欲绝,不能上充而下陷,欲从下脱也。夫人身全赖一团真气,真气足则能充满,真气衰则下陷,此气机自然之理。今见昏迷,起则欲绝,脉微,明是真气之衰,不能支持也。法宜峻补其阳,方宜四逆汤以回其阳,阳气复回,而精气自然上充也。方解见上。

【阐释】多病之人,两目忽下陷,昏迷不醒,起则欲绝,脉细微而空,郑氏断为五脏之真气下陷,欲从下脱,诚属危候。但郑氏不似一般治虚脱只知求救于人参,而投以四逆峻剂,使阳回而真气自然上充,亦具独到之见。

问曰:病后忽鼻流清涕不止,忿嚏不休,服一切外感解散药不应而反甚者,何故?

答曰:此非外感之寒邪,乃先天真阳之气不足于上,而不能统摄在上之津液故也。此等病近似寒邪伤肺之症,世医不能分辨,故投解散药不愈而反甚。不知外感之清涕忿嚏,与真气不足之清涕忿嚏不同。外感之清涕忿嚏,则必现发烧、头疼、身痛、畏寒、鼻塞之情形。真气不足之清涕忿嚏,绝无丝毫外感之情状。况又服解散药不愈,更为明甚。法宜大补先天之阳,先天之阳足,则心肺之阳自足。心肺之阳足,则上焦之津液,必不致外越也。人身虽云三焦,其实一焦而已。方宜大剂四逆汤,或封髓丹亦可,方解见上。即姜桂汤亦可。

按姜桂汤一方,乃扶上阳之方也。夫上焦之阳,原属心肺所主,今因一元之气不足于上,而上焦之阴气即旺,阴气过盛,阳气力薄,即不能收束津液。今得生姜之辛温助肺,肺气得助,而肺气复宣,节令可行。兼有桂枝之辛热以扶心阳。心者,气之帅也,心阳得补,而肺气更旺(肺居心上如盖,心属火,有火即生炎,炎即气也。肺如盖,当炎之上,炎冲盖底;不能上,即返于下,故曰:“肺气下降”,即此理也)。肺气既旺,清涕何由得出。要知扶心阳,即是补真火也(二火原本一气)。嚏本水寒所作(肾络通于肺,肾寒,故嚏不休),方中桂枝,不独扶心阳,又能化水中之寒气,寒气亦解,而嚏亦无由生。此方功用似专在上,其实亦在下也。学者不可视为寻常,实有至理存焉。或又曰,扶心阳而肺气更旺,夫心火也,肺金也,补心火,而肺不愈受其克乎?曰:子不知五行禀二气所生乎!五脏只受得先天之真气,原受不得外来之客气。今所扶者是先天之真气,非外感之客气,既云受克,则肺可以不必居心上也。况此中之旨微,有不可以尽泄者。

【阐释】此答辨明清涕忿嚏不止,有外因、内因之异。内因系由于上焦之真阳不足,致津液外越而为病,用大剂四逆汤以大补其真阳,诚为对症之方。封髓丹能纳气归肾,能治一切虚火上冲之症;姜桂汤扶上焦之阳,化水寒,摄津液,故均能治此病。笔者在临症中,常见有鼻流清涕或浓涕,经年如此,中医俗称为脑漏。脑髓乃人身立命之物,岂可流出乎?现代医学检查为鼻窦炎,久治不愈者,多为上焦之阳不(“不”字原书为“为”,参上文改)足,不能统摄津液,每以姜桂汤治之而获效。如病者林××患此症五年,服姜桂汤二剂见效。因其中下焦之阳亦显不足,故继以附子理中汤加补肾药,连服八剂而竟全功。

问曰:病人两耳心忽痒极欲死者,何故?

答曰:此肾中之阳暴浮也。夫两耳开窍于肾(“两耳开窍于肾”:经云“肾开窍于耳”,故此句疑有误。),肾中之火暴发于上,故痒极欲死。或又曰,肝胆脉亦入耳,肝胆有火,亦可发痒,先生独重肾气,而不言肝胆之火,未免固执。曰:子言肝胆有火,必不专在耳心,别处亦可看出,必不忽痒极欲死。今来者骤然,故直断之曰肾中之阳暴发也,法宜收纳真气为要。方用封髓丹,解见上。

【阐释】《内经》谓“肾主耳、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圣惠方》谓“寻常耳痒有风有火,易于调治,甚有耳痒挑剔出血不能住手,此肾虚风火上攻”。亦以耳痒极为肾虚病。郑氏认此症为肾阳暴浮,治以封髓丹,是有卓见、亦是有根据的。至若肝胆有火,则多见头晕、目赤、耳肿痛、口苦、两胁胀痛、小便短赤、尿道涩痛等症,治宜清泻肝胆实火,如龙胆泻肝汤之类,与此症绝然不同。足见郑氏谓肝胆有火决不专现耳心痒极欲死一症,是正确的。

问曰:病人两唇肿厚,色紫红,身大热,口渴喜热饮,午后畏寒,小便清长,大便溏泄,日二三次,脉无力者,何故?

答曰:此脾胃之阳,竭于上也。夫两唇属脾胃,肿而色紫红,近似胃中实火,其实非实火也。实火之形,舌黄而必干燥,口渴必喜饮冷,小便必短,大便必坚,身大热,必不午后畏寒。此则身虽大热,却无外感可据。午后畏寒,明明阴盛阳衰,口渴而喜热饮,中寒之情形悉具。兼之二便自利,又日泄三五次,已知土气不实,况脉复无力,此际应当唇白之候,今不白而反紫红肿厚,绝无阳症可凭,非阴盛逼出中宫之阳而何?法宜扶中宫之阳,以收纳阳气为主,方宜附子理中汤。

附子一枚白术五钱干姜五钱人参二钱炙甘草三钱炙

按附子理中汤一方,乃先后并补之方也。仲景之意,原为中土太寒立法,故以姜、术温燥中宫之阳;又恐温燥过盛,而以人参之微寒继之,有刚柔相济之意;甘草调和上下,最能缓中。本方原无附子,后人增入附子,而曰附子理中,觉偏重下焦,不可以理中名。余谓先后并补之方,因附子之功在先天,理中之功在后天也。此病既是真气欲竭,在中宫之界,非附子不能挽欲绝之真阳,非姜、术不足以培中宫之土气,用于此病,实亦妥切。考古人既分三焦,亦有至理,用药亦不得混淆。上焦法天,以心肺立极;中焦法地,以脾胃立极;下焦法水,以肝肾立极。上阳、中阳、下阳,故曰三阳。其实下阳为上、中二阳之根,无下阳,即是无上、中二阳也。下阳本乎先天所生,中阳却又是先天所赖,中阳不运,上下即不相交。故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后天既以中土立极,三焦亦各有专司,分之为上、中、下,合之实为一元也。用药者,须知立极之要,而调之可也。

【阐释】此问病象似乎寒热错杂,近于实火,经层层分析,断为阴盛逼出中宫之阳,故主以附子理中汤,先后并补。以三焦虽各有专司,而必赖中阳健运,上下始能相交。理中汤本为中土太寒立法,加附子而温运之力更强,脾胃欲竭之阳得复,诸症自可立解。如断为实火,或寒热杂投,俱属误治。据郑氏嫡孙与笔者谈:其祖父晚年得子,父亲体虚多病,家中常备附子理中丸与服,身体始得日渐康复。笔者亦常用此方治疗脾肾阳虚,身体羸弱,反复感冒之患者,获得满意之效果。足征本方确为先后天并补之良方也。

问曰:满口齿缝流血不止,上下牙齿肿痛,口流清涎不止,下身畏寒,烤火亦不觉热者,何故?

答曰:此肾中之真阳欲绝,不能统肾经之血液也。夫齿乃骨之余,骨属肾,肾中含一阳,立阴之极,以统乎肾经之血液。肾阳苟足,齿缝何得流血不止?齿牙肿痛,明系阴气上攻,况口流涎不止,畏寒烤火亦不觉热,而真阳之火种,其欲绝也明甚。此症急宜大剂四逆汤,以救欲绝之真火,方可。若谓阴虚火旺,而以滋阴降火之品投之,是速其危也。四逆汤解见上。

【阐释】此症满口齿牙肿痛,流血不止,口亦流清涎不止,下身畏寒,烤火不热,自是假热真寒,阳气欲脱之危症。故宜投以大剂四逆汤,以回阳救脱,始可转危为安。如不临症细辨,治以滋阴降火之方,是愈速其危。确属重要经验之谈。笔者在临症中,常见有患牙齿出血者,医者以为火重而治以清火之剂,多不见效,实由不知其为肾阳不足而致。余治此症,常先以炮姜甘草汤加血余炭以止血,继以四逆汤加补肾药而全愈。

问曰:病人口忽极臭,舌微黄而润滑,不思水饮,身重欲寐者,何故?

答曰:此先天真火之精气发泄也。夫臭乃火之气,极臭乃火之极甚也。火甚宜乎津枯,舌宜乎干燥而黄,应思水饮,身必不重,人必不欲寐。今则不然,口虽极臭,无胃火可凭,舌虽微黄,津液不竭,无实火可据。不思水饮,身重欲寐,明系阴盛逼出真火之精气,有脱之之意也。或又曰:真阳上腾之症颇多,不见口臭,此独极臭,实有不解。曰:子不观药中之硫黄乎!硫黄秉火之精气所生,气味极臭,药品中秉火气所生者亦多,而何不臭?可知极臭者,火之精气也。此等症乃绝症也,十有九死,法宜收纳真阳,苟能使口臭不作,方有生机。方用潜阳丹治之,解见上。

【阐释】此症口极臭而纯现阴象,故断为阳欲上脱,十有九死的危候。并谓服潜阳丹而真阳渐复,口臭渐减,始有生机,诚属经验有得之言。笔者在临症中,若口臭无阴象,多为胃火旺极,用白虎加人参汤治之。亦有阴盛逼阳于外而口臭者,用大剂附子理中汤加味治之。

问曰:病人舌忽不能转动,肢忽不能升举,睡中口流涎不觉者,何故?

答曰:此阴盛而元阳不固不运也。夫人一身关节窍道,全赖真气布护运行。真气健旺,则矫捷自如,出纳有节,焉有舌不能转,肢不能举,睡中流涎不觉者乎?余故直决之曰:阴盛而元阳不固不运也。或又曰:中风中痰,亦能使人舌不能转,肢不能举,先生独重阳虚阴盛,不能无疑。曰:子不知中风、中痰之由乎?风由外入,痰因内成,总缘其人素禀阳虚,损伤已极,而外之风邪始得乘其虚隙而入之。阳衰在何处,风邪即中何处,故有中经、中腑、中脏之别。阳虚则中宫健运之力微,中宫之阴气即盛,阴气过盛,而转输失职,水谷之湿气,与内之阴气相聚,而为涎为痰。久久阳微,寒痰上涌,堵塞清道,遂卒倒昏迷,而曰中痰也。此病可与附子理中汤加砂半,方解见上。中风者,按陈修园《医学三字经》法治之。中痰者,可与姜附茯半汤治之。

生姜二两取汁附子一两茯苓八钱半夏七钱

按姜附茯半汤一方,乃回阳降逆,行水化痰之方也。夫生姜辛散,宣散壅滞之寒;附子性烈纯阳,可救先天之火种,真火复盛,阴寒之气立消;佐茯苓健脾行水,水者痰之本也,水去而痰自不作;况又得半夏之降逆化痰,痰涎化尽,则向之压于舌本者解矣。清道无滞,则四肢之气机复运,而伸举自不难矣。

【阐释】此答综合三种病象而断为元阳不固不运,故治以附子理中汤加砂、半。附子以固肾阳,理中使脾胃健运,更加砂、半以加强纳气降逆及温通之力,使全身气血流畅,三症自可同愈。继又说明与中风、中痰的区别,而谓治痰可与姜附茯半汤,以回阳降逆行水化痰,中风则宜按陈修园《医学三字经》方法施治。查陈书谓中风有两种:热风多见闭症,宜疏通为先;寒风多见脱症,宜温补为急。闭者宜开,开表用续命汤,开里用三化汤,开痰用稀涎散、涤痰汤;脱者宜固,以参附汤固守肾气,术附汤固守脾气,芪附汤固守卫气,归附汤固守荣气。先固其气,再治其风。又谓驱邪宜小续命汤加减,若正虚邪盛,则须以三生饮加人参一两为标本并治之法。所说比较全面而切当,故郑氏从之。

问曰:平人忽喉痛甚,上身大热,下身冰冷,人事昏沉者,何故?

答曰:此阴盛而真气上脱,已离乎根,危之甚者也。夫喉痛一症,其在各经邪火所作,必不上热下寒,即来亦不骤。今来则急如奔马,热上寒下,明明一线之阳光,为阴气所逼,已离乎根也。或又曰:既言平人,何得即谓之阳欲脱乎?曰:子不知人身所恃以立命者,其惟此阳气乎?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作;阳气若伤,群阴即起。阴气过盛,即能逼出元阳,元阳上奔,即随人身之脏腑经络虚处便发。如经络之虚通于目者,元气即发于目;经络之虚通于耳者,元气即发于耳;经络之虚通于巅者,元气即发于巅,此元阳发泄之机。学者苟能识得一元旨归,六合妙义,则凡一切阳虚之症,皆在掌握也。兹虽云平人,其损伤原无人知晓,或因房劳过度,而损肾阳;或因用心太过,而损心阳;或因饮食失节,而损脾阳。然亦有积久而后发者,元气之厚也;有一损而即发者,元气之薄也。余常见有平人,日犹相见,而夜即亡者,毋乃元气之薄,而元阳之脱乎?医亦尚不知,而况不知医者乎?此一段已将阳虚合盘托出,学者务宜留心体之可也。方宜潜阳丹主之,解见上。

【阐释】喉急痛而至昏沉,上身大热下身冰冷,自是阴盛格阳而欲脱的危候,故宜以潜阳丹为正治。复论及人身禀赋,体有强弱,气有厚薄,而平日所受肾阳、心阳、脾阳各种损伤,常是人不易知,己亦不觉。一旦乘脏腑经络之虚处而发为病,即成元阳上脱的危候。气厚者犹积久而后发,气薄者常一损而即发,平人发病急卒而死者,多属此类。末段已将阳虚合盘托出,学者务宜细心体会。真是语重心长,深研有得之言。裨益后学不浅。

问曰:咳嗽、喘促,自汗,心烦不安,大便欲出,小便不禁,畏寒者,何故?

答曰:此真阳将脱,阴气上干清道也。夫咳嗽、喘促一症,原有外感内伤之别。经云:“咳不离肺”。肺主呼吸,为声音之总司,至清至虚之府,原着不得一毫客气,古人以钟喻之,外叩一鸣,内叩一鸣,此内外之分所由来也。外感者,由风、寒、暑、湿、燥、火六气袭肺,阻肺经外出之气机,气机壅塞,呼吸错乱,而咳嗽作,兼发热、头疼、身痛者居多,宜解散为主。解散之妙,看定六经,自然中肯。内伤者,因喜、怒、悲、哀、七情损伤真阳、真阴所作,亦有发热者,却不头疼、身痛,即热亦时作时止。损伤真阳之咳者,阴气必盛,阴盛必上干清道,务要看损于何脏何腑,即在此处求之,用药自有把握。若真阴损伤之咳者,阳气必盛,阳盛亦上干清道,亦看损于何脏何腑,即在所发之处求之,用药自有定见。要知真阳欲脱之咳嗽,满腹全是纯阴,阴气上腾,蔽塞太空,犹如地气之上腾,而为云为雾,遂使天日无光,阴霾已极,龙乃飞腾。龙者,即坎中之一阳也,龙奔于上,而下部即寒,下部无阳,即不能统纳前后二阴,故有一咳而大便欲出,小便不禁者,是皆飞龙不潜致之也。世医每每见咳治咳,其亦闻斯语乎?法宜回阳降逆,温中降逆,或纳气归根。方用四逆汤、封髓丹、潜阳丹,解见上。

【阐释】此答先辨明咳喘有外感、内伤之分,内伤又有伤阴、伤阳之异。外感当看病在何经,内伤须看伤阴、伤阳各在何脏何腑,而分别用药,切不可见咳治咳。笔者曾在拙著《咳嗽之辨证论治》一书中对咳嗽有详细的论述,可资参阅。此病咳、喘而兼大小便不禁,自是元阳随群阴上腾,下部无阳,不能统纳前后二阴之故。法宜回阳纳气,温中降逆,或纳气归肾,四逆汤、封髓丹,潜阳丹,俱可随宜选用。

问曰:胸腹痛甚,面赤如硃,不思茶水,务要重物压定稍安,不则欲死者,何故?

答曰:此元气暴出而与阴争也。夫胸腹痛一症,原有九种,总不出虚、实两字。实症手不可近,虚症喜手揉按,此则欲重物压定而始安,更甚于喜手揉按,非阳气之暴出而何?或又曰:重物压定而稍安,其理何也?曰:子不观火之上冲乎,冲之势烈,压之以石,是阻其上冲之气机也。气机得阻,而上冲者不冲。今病人气机上涌,面色已赤如硃,阳与阴有割离之象,故痛甚。重物压之,亦如石之压火也。此病非纳气归根,回阳降逆不可,方用加味附子理中汤,或潜阳丹,解见上。

【阐释】胸腹痛一症,原有九种,系本陈修园《医学三字经》之说,即“一虫痛,乌梅丸;二注痛,苏合研,三气痛,香苏专;四血痛,失笑先;五悸痛,妙香诠;六食痛,平胃煎;七饮痛,二陈咽;八冷痛,理中全;九热痛,金铃痊。”对九症各有处方,特转录以供参考。郑氏总其要为虚、实两症,实症拒按,虚症喜手揉按。此症胸腹痛甚,须重按压始安,而且面赤如硃,断为阳气暴出而与阴争,阴与阳有割离之象,是确切精当的。故非纳气归根,回阳降逆,不能治愈。宜用加味附子理中汤,或潜阳丹治之。

问曰:病吐清水不止,饮食减,服一切温中补火药不效者,何故?

答曰:此肾气不藏,而肾水汜溢也。夫吐清水一症,胃寒者亦多,今服一切温中补火之品不效,明明非胃寒所作,故知其肾水汜溢也。

或又曰:胃寒与肾水汜溢,有分别否?曰:胃寒者,关脉必迟,唇口必淡白,食物必喜辛辣热物。肾水汜溢者,两尺必浮滑,唇口必黑红,不思一切食物,口间觉咸味者多。胃寒者,可与理中汤。肾水汜溢者,可与滋肾丸,桂苓术甘汤。

黄柏一两炒知母八钱安桂三钱

桂枝八钱茯苓二两白术一两甘草五钱

按滋肾丸一方,乃补水之方,亦纳气归肾之方也。夫知母、黄柏二味,气味苦寒,苦能坚肾,寒能养阴,其至妙者,在于安桂一味,桂本辛温,配黄柏、知母二物,合成坎卦,一阳含于二阴之中,取天一生水之义,取阳为阴根之义,水中有阳,而水自归其宅,故曰滋肾。此病既非胃寒,而曰水(滥)〔汜〕,虽曰土不制水,亦因龙奔于上,而水气从之。今得安桂,扶心之阳,以通坎中之阳,阳气潜藏,何致有吐水之患哉?或又曰:水既汜溢,而又以知、柏资之,水不愈旺,吐水不愈不休乎?曰:子不知龙者水之主也,龙行则雨施,龙藏则雨止,若安桂者,即水中之龙也,知、柏者,即水也。水之放纵,原在龙主之。龙既下行,而水又安得不下行乎?此方非独治此病,凡一切阳不化阴,阴气发腾之症,无不立应。

按桂苓术甘汤一方,乃化气、行水之方也。夫桂枝辛温,能化膀胱之气,茯苓、白术,健脾除湿。化者从皮肤而运行于外,除者从内行以消灭于中,甘草补土又能制水。此病既水汜于上,虽肾气之发腾,亦由太阳之气化不宣,中土之湿气亦盛。今培其土,土旺自能制水,又化其气,气行又分其水,水分而势孤,便为土所制矣。余故列于此症内。但此方不惟治此症,于一切脾虚水肿,与痰饮咳嗽,更为妥切。

【阐释】口吐清水,饮食减少,有由于胃寒及肾水汜溢之别,两者在脉象、味觉及唇口颜色诸方面都容易区分。由于胃寒者,以理中汤温健脾胃,即能痊愈。

由于肾水汜溢者,服一切温中补火药,自然不会有效。郑氏治以滋肾丸或桂苓术甘汤,可谓善用成方。查滋肾丸系李东垣所订,本以治下焦湿热,小便癃闭,故用知、柏苦寒,清热、燥湿而兼滋阴,更配少许肉桂温养肾阳蒸水化气,而小便自通。郑氏取其一阳含于二阴之中,阳为阴根,能引水归宅,水得下行,口吐清水自止。实由于知、柏二味,苦能坚肾,寒能养阴,更得辛温之肉桂,扶心阳以通肾阳,使水有所归,又有所制,自不会汜溢为病。故凡一切阳不化阴,阴气发腾之症,皆可以本方施治。至于桂苓术甘汤,自《伤寒论》、《金匮》起,即视为治痰饮、水湿的要方。郑氏用以治此症,系取其能化气行水,使水从皮肤蒸发,小便利出,而口吐清水自止。又因其能补土以制水,故可推广以治一切脾虚水肿与痰饮咳嗽。现代应用范围更广,有人用以治高血压、脑震荡、目翳、带下、溃疡、风湿性关节炎及心力衰竭诸病,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问曰:病后两乳忽肿如盘,皮色如常,微痛,身重喜卧,不思一切饮食者,何故?

答曰:此阴盛而元气发于肝、胃也。夫病后之人,大抵阳气未足,必又重伤其阳,阳衰阴盛,一线之阳光,附于肝胃之经络而发泄,故色如常而微痛。况身重喜卧,乃阳衰阴盛之征,乳头属肝,乳盘属胃,故决之在肝胃也。若乳头不肿,病专于胃;乳头独肿,病专于肝。虽两经有分司,而病源终一。知其一元之发泄,治法终不出回阳、纳气、封髓、潜阳诸方。苟以为风寒、气滞所作,定有寒热往来,头疼身痛,红肿痛甚,口渴种种病形,方可与行气、活血、解散诸方治之。此病当与附子理中汤加吴茱萸,方解见上。

【阐释】此症虽两乳忽肿如盘,但皮色如常,仅有微痛,而身重喜卧,不思饮食,故断为阴盛阳衰,元气发于肝、胃所致,治宜温中回阳纳气,故治以附子理中汤。理中健脾,附子补肾,更加辛热之吴萸,入肝、胃、脾、肾诸经,以疏肝暖脾,温中止痛,而加强疗效。若系风寒、气滞所作,出现寒热往来,头疼、身痛,红肿痛甚,口渴种种病形,则又当各按其病情的轻重而用行气、活血、解散诸方治之。所谓剧痛多实,在表者汗之则愈,在里者下之则愈,在气、血者散之行之则愈,不可执一,与本症之虚痛、微痛亦不可相混。

问曰:两胁忽肿起一埂,色赤如硃,隐隐作痛,身重,爪甲青黑者,何故?

答曰:此厥阴阴寒太盛,逼出元阳所致也。夫两胁者,肝之部位也,今肿起一埂如硃,隐隐作痛,近似肝经风火抑郁所作,其实不然。若果系肝经风火,则必痛甚,身必不重,爪甲必不青黑。今纯见厥阴阴寒之象,故知其元阳为阴寒逼出也。粗工不识,一见肿起,色赤如硃,鲜不以为风火抑郁所作,而并不于身重、爪甲青黑、不痛处理会,直以清凉解散投之,祸不旋踵。法宜回阳祛阴,方用四逆汤,重加吴茱萸。解见上。

【阐释】此答之精要处,在于透过胁肿而色赤如硃的假热象,而从身重、微痛、爪甲青黑诸阴象,断为系足厥阴肝阴寒太盛,逼出元阳所致,故须用四逆汤重加吴萸,以回阳祛阴,始能使肿消而痊愈。如为假象所惑,而投以清凉解散之品,只有加速其危,这是一条宝贵的经验。

问曰:病人头面四肢瘦甚,少腹大如匏瓜,唇色青滑,不思食物,气短者,何故?

答曰:此阳虚为阴所蔽也。夫四肢禀气于胃,胃阳不足,而阴气蔽之,阳气不能达于四末,故头面肌肉瘦甚,阴气太盛,隔塞于中,而成腹胀,实不啻坚冰之在怀也。身中虽有微阳,亦将为坚冰所灭,安望能消化坚冰哉(坚冰喻阴盛也)!法宜峻补其阳,阳旺而阴自消,犹日烈而片云无。方用四逆汤,或附子理中汤加砂、半。方解见上。或又曰:腹胀之病亦多,皆阳虚而阴蔽乎?曰:子不知人之所以立命者,在活一口气乎?气者阳也,阳行一寸,阴即行一寸;阳停一刻,阴即停一刻。可知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自然胀病不作。阳气不足,稍有阻滞,百病丛生,岂独胀病为然乎?他如诸书所称气胀、血胀、风胀、寒胀、湿胀、水胀、皮肤胀,是论其外因也。如脾胀,肾胀、肺胀、肝胀、心胀,是论其内因也。外因者何?或因风寒入里,阻其气机,或因暑湿入里,阻其升降,或因燥热入里,阻其往来,延绵日久,精血停滞。感之浅者,流于皮肤,感之深者,流于腹内,若在手足骨节各部,便成疮疡疔毒。阻在上焦,胸痹可决;阻在中焦,中满症属;阻在下焦;腹满症作。内因者何?或因脾虚日久,而脾气散漫;或因肾虚日久,而肾气涣散;或因肝虚日久,而肝气欲散;或因肺虚日久,而肺气不敛;或因心虚日久,而心气发泄。凡此之类,皆能令人作胀。大抵由外而入者,气机之阻,由内而出者,气机之散也。阻者宜开,调气行血,随机斡运为要;散者宜收,回阳纳气温补为先。然胀与肿有别,胀者从气,按之外实而内空;肿者从血,按之内实而外亦实。治胀者,宜养气、宜补气、宜收气,忌破气、忌耗气、忌行气,尤贵兼养血。治肿者,宜活血、宜行血、宜破血,忌凉血、忌止血、忌敛血,尤须兼行气。学者欲明治胀之要,就在这一气字上判虚实可也。

【阐释】此病主症为腹胀,就其所现各种兼症分析,断为阳虚为阴气所蔽而致,故用四逆汤或附子理中汤加砂、半以峻补其阳,阳旺阴消而病即愈。继复申论胀有内外二因,一般所称气胀、血胀、风胀、寒胀、湿胀、水胀、皮肤胀等,多由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侵入人体,阻其流行之气机,故治宜开调气血,随机斡运。若脾胀、肾胀、肝胀、肺胀、心胀等,皆由于阳虚日久,脏气散漫所致,故宜回阳纳气温补为先。末(“末”:原书为“未”)更论及肿与胀的分别,胀从气,肿从血,治胀宜养气、补气、收气,忌破气、耗气、行气,尤须兼养血;治肿宜活血、行血、破血,忌凉血、止血、敛血,尤须兼行气。条分缕析,颇为赅备,而撷其要义,则是阳者阴之主,阳气流通,阴气无滞,自然胀病不作;阳气不足,稍有阻滞,则百病丛生。此可谓为郑氏医理之枢要。

问曰:前后二便不利,三五日亦不觉胀,腹痛,舌青滑,不思饮食者,何故?

答曰:此下焦之阳虚,而不能化下焦之阴也。夫一阳居于二阴之中,为阴之主。二便开阖,全赖这点真阳之气机运转,方能不失其职。今因真气太微,而阴寒遂甚,寒甚则凝,二便所以不利也。况舌青、腹痛、不食,阴寒之实据已具。法宜温补下焦之阳,阳气运行,阴寒之气即消,而病自愈也。方用四逆汤加安桂,解见上。若热结而二便不利者,其人烦躁异常,定见黄白舌苔(“苔”:原书作“胎”),喜饮冷水,口臭气粗可凭。学者若知此理,用药自不错误也。

【阐释】二便不利,有热结与阳虚之不同,须细审各种兼症而分别用药。此病腹痛、舌青、食少,纯是一片阴寒景象,而断为下焦阳虚不能化阴,故治以四逆汤加桂。四逆汤已属回阳救逆之主方,更加辛热之肉桂以助其祛寒消阴之力,而取效益速。若其人烦躁异常,现黄白舌苔,喜饮冷水,口臭气粗,则属于热结。大便不利者,法宜养血、清热、润燥,麻仁丸主治之;小便不利者,法宜养阴、清热,导赤散主之。

问曰:病人每日交午初即寒战,腹痛欲死,不可明状,至半夜即愈者,何故?

答曰:此阳虚而阴盛,阻其气机也。夫人身一点元阳,从子时起,渐渐而盛,至午则渐渐而衰,如日之运行不息。今病人每日交午初而即寒战腹痛者,午时一阴初生,正阳气初衰之候,又阴气复旺之时。病者之阳不足,复遇阴盛,阴气盛而阻其阳气运行之机,阴阳相攻,而腹痛大作,实阳衰太盛,不能敌其群阴,有以致之也。法宜扶阳抑阴,方用附子理中汤加砂、半,方解见上。

【阐释】午时气温高于夜半,病者午时犹寒战,自系阳虚阴盛,阳不敌阴,而腹痛大作,故宜用附子理中汤加砂、半以扶阳抑阴,使中阳健运,而寒战腹痛即止。至于夜半反愈,一则由于阳气初生,再则由于气温较低,阴阳相争的程度较轻,故获得一时的平静。必须补阳,始能根治。

问曰:平人觉未有病,惟小便后有精如丝不断,甚则时滴不止者,何故?

答曰:此先天之阳衰,不能束精窍也。夫精窍与尿窍有别,尿窍易启,只要心气下降,即开而溺出。精窍封锁严密,藏于至阴之地,非阳极不开。今平人小便后有精不断者,其人必素禀阳虚,过于房劳,损伤真气,真气日衰,封锁不固,当心火下降,溺窍开而精窍亦与之俱开也。法宜大补元阳,交济心肾为主。方用白通汤,解见上。

【阐释】精关不固,精随溺滴,主要由于阳虚,以致心肾不相交,水火不相济,故宜主以白通汤。如前第七问所解,白通汤乃回阳交水火之方,葱白能引心中之阴下交于肾,附子能启水中之阳上交于心,阴阳相济,水火互根,阳气旺而精气固,精自不会随溺滴出,此症亦须视病者具体情况而施治,不能专用此法。笔者在临症中,诊断此类患者,大多面容苍白无神,具有阳虚征象,除用白通汤外,亦用潜阳丹,或附子理中汤加补肾药品,如补骨脂,肉苁蓉、枸杞等治之而愈。

问曰:病后两脚浮肿至膝,冷如冰者,何故?

答曰:此下焦之元阳未藏,而阴气未敛也。夫人身上、中、下三部,全是一团真气布护。今上、中俱平,而下部独病。下部属肾,肾通于两脚心涌泉穴,先天之真阳寄焉,故曰阳者,阴之根也。阳气充足,则阴气全消,百病不作;阳气散漫,则阴邪立起,浮肿如冰之症即生。古人以阳气喻龙,阴血喻水,水之汜滥,与水之归壑,其权操之龙也。龙升则水升,龙降则水降,此二气互根之妙,亦盈虚消长之机关也。学者苟能识得元阳飞潜之道,何患治肿之无方哉?法宜峻补元阳,交通上下,上下相交,水火互根,而浮肿自退矣。方用白通汤主之,解见上。

【阐释】两脚浮肿至膝,寒冷如冰,主要由于下焦阴盛阳衰过甚,致与中、上二焦关格,法宜峻补元阳,交通上下,白通汤实为对症之方。因姜、附、葱合用,温通之力极强,故能使下焦阴敛阳藏,脚膝得暖而浮肿立消。

问曰: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以吴茱萸汤主之,其故何也?

答曰:吐则亡阳(阳指胃阳),利则亡阴(阴指脾阴),中宫之阴阳两亡,阳气不能达于四末,故逆冷。中宫为上下之枢机,上属手少阴君火离也,而戊土寄焉(戊土属胃)。下属足少阴肾水坎也,而己土寄焉(己土属脾)。二土居中,一运精液于上而交心,一运精液于下而交肾,今因吐利过盛,二土骤虚,不能运精液而交通上下,故烦躁欲死。盖烦出于心,躁(“躁”:原书为“燥”)出于肾,仲景所以列于少阴也。使吐利不至烦躁欲死,亦不得以少阴目之。主以吴茱萸汤,其旨微矣。

吴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按吴茱萸汤一方,乃温中、降逆,补肝之剂也。夫吴萸辛温,乃降逆补肝之品,逆气降而吐自不作,即能补中。肝得补而木气畅达,即不侮土,又与生姜之辛温同声相应,合大枣之甘,能调胃阳,复得人参甘寒,功专滋养脾阴。二土得补,皆具生机,转运复行,烦躁自然立止。此方重在补肝降逆以安中,中安而上下自定,握要之法,与理中汤意同而药不同也。理中汤浅一层,病人虽吐利,未至烦躁,故酌重在太阴;此方深一层,病人因吐利而至烦躁欲死,烦属心,躁属肾,故知其为少阴病。总由吐利太甚,中土失职,不能交通上下。其致吐之源,却由肝木凌土而成,故仲景主以吴茱萸汤,温肝降逆以安中,是的确不易之法,亦握要之法也。

【阐释】《伤寒论》少阴病此条,有些注家疑为有误,认为吐利厥逆,烦躁欲死,乃阴盛而阳欲脱之危候,应以四逆、白通为正治,而吴茱萸汤实难对症,致有改吐利为吐剧者。郑氏独抒己见,认为脾胃二土居中,为上下之枢机,今吐利而使脾胃骤虚,不能运输精液而交通心肾,以致心神不宁,烦躁欲死。烦属心,躁属肾,故仲景列于少阴病,而治以吴茱萸汤,不用四逆、白通,当由于本症系吐重利轻,主要是厥阴肝木凌土而犯及阳明,故用补肝降逆以安中之吴茱萸汤治之。吴萸、生姜辛苦大温,以补肝降逆逐寒,人参、大枣甘平,以补脾胃之虚,扶正固本,使吐利厥逆得以缓解,而烦躁得以安宁,是治本病不易之法。一般认为本方之所以能治阳明食谷欲呕、少阴吐利厥逆烦躁、厥阴干呕吐涎沫头痛,实由于诸症之病机同属虚寒,本方能补虚逐寒,标本兼顾,故均能治之。现代有人用本方加减,治疗胃溃疡、胃肠炎、心脏病、高血压、肝炎、目疾等,都能使症状缓解以至痊愈。郑氏在百余年前能作出此解,诚属难能可贵。笔者曾用此方治厥阴干呕吐涎头痛之症,效果确佳,屡用屡效。

问曰:病人牙齿肿痛二三日,忽皮肤大热,而内却冷,甚欲厚被覆体,有时外热一退,即不畏寒者,何故?

答曰:此元气外越而不潜藏故也。夫病人牙齿肿痛二三日,并无阳症可凭,已知其阴盛而元气浮也。以后皮肤大热,而内冷甚,明明元气尽越于外,较牙痛更加十倍。有时外热一退,即不畏寒者,是阳又潜于内故也。病人若恶寒不甚,发热身疼,即是太阳寒伤营卫之的症。畏寒太甚,而至厚被覆体,外热又甚,即不得以伤寒目之,当以元气外浮为主,用药切不可错误。此症又与上热下寒同,但上、下、内、外稍异耳。病形虽异,总归一元。法宜回阳,交通上下为主。方用白通汤、四逆汤,解见上。若兼头、项、腰、背痛,恶寒,于四逆汤内稍加麻、桂、细辛亦可。医于此地,不可猛浪,务要察透,方可主方,切切留意。

【阐释】此答先辨明牙齿肿痛,既无其它阳症可凭,已知其为阴盛阳浮,以后皮肤大热,而内却冷,甚欲厚被覆体,更知其阳气外越加甚。继又说明此症须与外感太阳寒伤营卫相区别,不可误用麻、桂等汤,而须与治上热下寒症相类似,以回阳交通上下、内外之气为主,只宜主以白通、四逆一类方剂,始为对症。如兼有头、项、腰、背痛或恶寒等病象,于四逆汤内稍加麻、桂、细辛即可。辨症用药,极为精细。诚如所说,要察透病情,始可主方。

问曰:大病未愈,忽呃逆不止,昏沉者,何故?

答曰:此元气虚极,浊阴之气上干,脾肾欲绝之征也。夫病人大病已久,元气之不足可知。元气之根在肾,培根之本在脾。脾肾欲绝,其气涣散,上干清道,直犯胃口,上下气机有不相接之势,故呃逆不止。人事昏沉,由元气衰极,不能支持。此等病形,阴象全现,非若胃火之呃逆,而饮水亦可暂止。法宜回阳降逆为主,方用吴萸四逆汤,或理中汤加吴萸亦可,解见上。

【阐释】此答重在辨明呃逆有两种,由于胃火者轻,饮水亦可暂止。若胃火旺极,隔拒于中,阻其上下交接之气,而呃逆不休,法宜苦寒降逆为主,如大、小承气汤之类。由于久病忽然呃逆,且人事昏沉,则是元阳虚极、浊阴上干,直犯胃口,使上下气机不能相接,乃脾肾欲绝之危候,法宜回阳降逆为主,故主以吴萸四逆汤,或理中汤加吴萸治之。吴萸辛苦大热,能入肝、胃、脾、肾诸经,温中止痛,降逆止呕,加入理中、四逆汤中,回阳理气之力更强。元阳回复,上下气顺,而呃逆自止。笔者经验,有胃火过旺,隔拒于中,阻其上下交接之气,大便亦复不通,而呃逆不休者,法宜苦寒降逆为主,用大、小承气汤治之,大便通而呃逆自愈。

问曰:病人腰痛,身重,转侧艰难,如有物击,天阴雨则更甚者,何故?

答曰:此肾中之阳不足,而肾中之阴气盛也。夫腰为肾之府,先天之元气寄焉。元气足则肾脏温和,腰痛之疾不作。元气一亏,肾脏之阴气即盛。阴主静,静则寒湿丛生,元气微而不运,气滞不行,故痛作。因房劳过度而损伤元气者,十居其八;因寒邪入腑,阻其流行之机者,十有二三。由房劳过度者,病人两尺必浮空,面色必黑暗枯槁。由感寒而成者,两尺必浮紧有根,兼发热、头痛、身痛者多。凡属身重,转侧艰难,如有物击,天雨更甚之人,多系肾阳不足所致,寒湿所致亦同,总在脉色上求之。若阴虚所致,必潮热口干、脉细微、内觉热,逢亢阳更甚。元气亏者,可与潜阳丹;湿气滞者,可与肾着汤;由感寒者,可与麻黄附子细辛汤;肾虚者,可与滋肾丸、封髓丹、潜阳丹。解见上。

白术一两茯苓六钱干姜六钱炙草三钱

麻黄八钱附子六钱细辛三钱

按肾着汤一方,乃温中除湿之方也。此方似非治腰痛之方,其实治寒湿腰痛之妙剂也。夫此等腰痛,由于湿成,湿乃脾所主也。因脾湿太甚,流入腰之外府,阻其流行之气机,故痛作。方中用白术为君,不但燥脾去湿,又能利腰脐之气。佐以茯苓之甘淡渗湿,又能化气行水,导水湿之气,从膀胱而出。更得干姜之辛温以暖土气,土气暖而湿立消。复得甘草之甘以缓之,而湿邪自化为乌有矣。方中全非治腰之品,专在湿上打算。腰痛之由湿而成者,故可治也。学者切不可见腰治腰,察病之因,寻病之情,此处领略方可。

按麻黄附子细辛汤一方,乃交阴阳之方,亦温经散寒之方也。夫附子辛热,能助太阳之阳,而内交于少阴。麻黄苦温,细辛辛温,能启少阴之精而外交于太阳,仲景取微发汗以散邪,实以交阴阳也。阴阳相交,邪自立解,若执发汗以论此方,浅识此方也。又曰温经散寒:温经者,温太阳之经;散寒者,散太阳之寒。若此病腰痛,乃由寒邪入太阳之外府,阻其少阴出外之气机,故腰痛作。少阴与太阳为一表一里,表病及里,邪留于阴阳交气之中,故流连不已。今得附子壮太阳之阳,阳旺则寒邪立消。更得麻、细二物,从阴出阳,而寒邪亦与之俱出。阴阳两相鼓荡,故寒邪解而腰痛亦不作矣。

【阐释】此答重在说明腰痛,多属肾阳不足,气滞不行,但有因房劳过度加甚者,有因感寒湿而加甚者,其所现脉色,各不相同,必须下细辨明,分别治理。元气亏者治以潜阳丹、湿气滞者治以肾着汤、感寒甚者治以麻附细辛汤,俱可谓善于扩用成方。原肾着汤与桂苓术甘汤,仅干姜、桂枝一味之差,而性质即各有不同。此方以白术为君,燥脾去湿,茯苓行水化气,干姜暖土,甘草和中,重在湿上打算,故虽全非治腰之品,却对阳虚湿滞而冷感甚之腰痛,卓有疗效。麻附细辛汤,郑氏前已指出非仅发汗之剂,而实交阴阳之方,今腰痛乃由寒邪入太阳之外府,阻其少阴外出之气机,表病及里,邪留于阴阳气交之中,故留连不已。附子辛热,能壮太阳之阳,内交于少阴,麻黄苦温,细辛辛温,能启少阴之精,而外交于太阳,阴阳两相鼓荡,故寒邪解而腰痛止,可谓深得此方之妙用。笔者治肾阳不足感寒湿而腰痛加重者,除用肾着汤外,用麻附细辛汤时,常加川乌,桂枝、干姜、延胡索、甘草,则效果更佳。至于纯由肾虚而致之腰痛,郑氏主用滋肾丸、封髓丹、潜阳丹等以治其本,自是恰切的。

问曰:病人先二三日发吐未愈,遂渐畏寒,又二三日逢未刻即寒冷,冷后即发热,大汗出,至半夜乃已,日日如是,人渐不起,气促,诸医照疟症治之不效者,何故?

答曰:此由吐伤胃阳,胃阳欲亡也。夫病初起即发吐,病根已在于太阴。太阴与胃为表里,里病及表(胃为表,主容受;脾为里,主消磨。脾气不运,非因食伤,即因气阻。阻太过甚,则上逆而吐,吐则胃伤,过伤则亡阳),故吐。吐则亡阳,故畏寒。复又大热出汗者,亡阳之征也。逢未而病起,至半夜而病止者,阳衰于午未,而生在子也。人事昏沉,气促渐不起,阳将亡而未亡也。诸医不察受病之根,专在寒热上分辨,故照疟法治之不愈。然疟症有外感、内伤之别,外感者,其人必发热、头痛、身痛,汗、吐、下后,而邪未尽,邪附于少阳,少阳居半表半里之间,邪出与阳争则热(阳指阳明),邪入与阴争则寒(阴指太阴),寒疟(单寒无热)、热疟(单热无寒),即在此处攸分。亦有因饮食停滞中脘,气机遏郁不行,逢阳则热,逢阴则寒,其人必饱闷吞酸嗳腐为据,即食疟。若此病先由发呕吐(呕吐有因厥阴之气上干者,有胃欲绝者),渐冷、渐发热、出汗、气促、人沉迷,明明吐伤胃阳,故断之曰胃阳欲亡也。法宜急降逆温中回阳为主。回阳者,非回先天坎中之阳,而专回胃阳者(阳本一分而为三也)。方用吴茱萸汤,或吴萸四逆汤,或理中汤加吴萸俱可,解见上。

【阐释】此症先呕吐二三日,遂渐恶寒,继复大热汗出,渐至气促昏沉,程度逐渐加甚,郑氏辨明其与寒、热、食三种疟疾病象之不同,而断为吐伤胃阳,阳欲亡,半夜较轻,不过暂时宁静,实有独到之见。其治法是急降逆温中以回胃中之阳,故所出之方俱重用吴萸。诸医按疟疾施治,实有毫厘千里之谬,自无怪其不效。至于疟病,因其寒热之往来而决之于少阳也,故用小柴胡汤加减为正治。笔者经验若发热多于发冷,汗出多,口渴甚,脉弦数者,加知母、石膏、花粉、黄连之类。若发冷多于发热,口渴不甚者,脉弦迟,加附子、干姜、桂枝。至于食疟,则用保和丸治之。无论其为热重、寒重或食疟,均于方中加入常山,其效更著。

问曰:病人前两月,上牙两边时时作疼,肝脉劲如石,脾脉亦有劲象,但不甚于肝部,后忽左边手足软弱,不能步履,麻木冷汗出,〔右边〕(“右边”二字为后编者所加,郑氏原文所无。读者自当明鉴。)伸缩尚利,言语饮食如常者,何故?

答曰:此先天真气已衰,将脱而未脱之候也。近似中风,其实非中风也。夫病人上牙时时作疼,原系真气不藏,上冲所致,肝脾脉劲如石,先天之阳,欲附肝脾而出,暴脱之机关已具。后忽左边软弱,不能步履,麻木冷汗出者,是先天真气已衰于左,不复充盈。右边伸缩尚利者,后天脾胃之阳尚充,故也。昧者若作风治,更发散以耗其中气,中气立衰,命即不永。此际急宜保护后天,后天健旺,先天尚可复充。法宜先后并补为主,方用附子甘草汤,或加姜、桂、砂、半,缓缓调服,月余可瘳。解见上。

【阐释】郑氏辩明此症之病象病理,类似中风,实非中风,而为真气将脱末脱之危候,切不可用发散之药以耗其中气,而须肾、脾双补,治以附子甘草汤加味,缓缓调服,月馀可愈,实属经验有得之言,深堪重视。

以上数十条,专论阳虚,指出先天真气上浮,反复推明。真气命根也,火种也,藏于肾中,立水之极,为阴之根,沉潜为顺,上浮为逆。病到真气上浮,五脏六腑之阳气,已耗将尽,消灭削剥,已至于根也。经云:“凡五脏之病,穷必归肾”,即此说也。然真气上浮之病,往往多有与外感阳症同形,人多忽略,不知真气上浮之病大象虽具外感阳症之形,仔细推究,所现定系阴象,绝无阳症之实据可验,学者即在此处留心,不可猛浪。细将上卷辨认阳虚、阴虚秘诀熟记,君、相二火解体贴,则阳虚之病于在上、在中、在下,阴虚之病于在上、在中、在下,皆可按法治之也。阳虚篇内所备建中、理中、潜阳、回阳、封髓、姜桂诸方,皆从仲景四逆汤一方搜出。仲景云:“三阳经病者,邪从阳化,阳盛则阴必亏,以存阴为要”,滋阴降火说所由来也;“三阴经病,邪入多从阴化,阴盛则阳必衰,以回阳为先”,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所由起也。大凡阳虚之人,阴气自然必盛,阴气盛必上腾,即现牙疼、龈肿、口疮、舌烂、齿血、喉痛、大小便不利之病,不得妄以滋阴降火之法施之。若妄施之,是助阴以灭阳也,辨察不可不慎。总在这阴象上追求,如舌青、唇青、淡白无神之类是也。千古以来,混淆莫辨,含糊不清,聪明颖悟之人,亦仅得其半而遗其半,金针虽度,若未度也。故仲景一生心法,知之者寡。兹采取数十条,汇成一册,以便后学参究。其中一元妙义,消长机关,明明道破。至于仲景六经主方,乃有一定之至理,变方、加减方,乃是随邪之变化而用也。三阳之方,以升散、清、凉、汗、吐、下为准。三阴之方,以温中、收纳、回阳、降逆、封固为要。阴阳界限,大有攸分。以三阳之方治三阳病,虽失不远;以三阳之方治三阴病,则失之远矣。世之业斯道者,书要多读,理要细玩,人命生死,在于反掌之间,此理不明,切切不可妄主方药,糊口事小,获罪事大。苟能细心研究,自问无愧,方可言医。

【阐释】祖国医学认为肾兼水、火二种功能,郑氏屡以一阳藏于二阴之中为喻。一阳即此所说真气、命根、火种,藏于肾中,立水之极,为阴之根。古代医家由于时代科学水平所限,有说左肾主水,右肾为命门主火的;有说两肾之间为命门主火的;还有别的命门学说。说虽有异,但都认为水盛则火衰,必须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火盛则水衰,必须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此即阳虚阴虚之所本。郑氏所特别指出而为一般医家所忽略的,是阴气盛而真阳上浮之病,所现症象虽与外感阳症同形,但仔细推究,则必现许多阴象,如舌青、唇青、淡白无神之类可凭。必须根据前面辨认阴虚、阳虚要诀判明,始能处方用药。如确系真阳上浮之病,切不可妄用滋阴降火之法,助阴以灭阳而促其命。继又总结仲景一生心法,谓三阳经病者,邪入多从阳化,阳盛则阴必亏,以存阴为要;三阴经病者,邪入多从阴化,阴盛则阳必衰,以回阳为先。六经病三阳之方以升散、清凉、汗、吐、下为准,三阴之方以收纳、回阳、降逆、封固为要。阴阳界限能分别清楚,处方用药,始不致误。郑氏论阳虚数十条中,常用的建中、理中、潜阳、回阳、封髓、姜桂诸方,皆与四逆汤同一类型,故谓四逆汤为治阳虚之主方,能化裁推广治百余种病,此为郑氏一生最得力处。又其所用各方,无论经方及后世方,都是药味少而分量较重,不似一般所谓“下大围”者之芜杂,此亦郑氏治病用药的一大特点。

阳气在人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是扶阳理论的思想基础。阴阳两者,缺一不可,表面上处于同等地位。但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却是有主次之分的,阴阳的平衡也不是简单的1:1的对等关系。阳气的主导作用不容置疑,“阳者阴之根”,“阳主而阴从”,“阳统乎阴”——阳对于阴有化生、主导和统摄的作用。阳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阳”。如果阳气不足,人就会生病,失去健康,甚至失去寿命。所以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需要注意的是,大自然的阳气是合而为一的,“天地一阴阳耳,分之为亿万阴阳,合之为一阴阳。……仲景之六经还是一经,人身之五气还是一气,三焦还是一焦,万病总在阴阳之中。”因此,人体的阳气虽有三焦、五脏的不同,但实际上也是合一的。“以脏腑分阴阳,论其末也;以一坎卦解之,推其极也。故知阴阳合一,乃于极上合一也。”


1.阳虚是现代人诸多疾病的根源
明白了上述道理,就会理解,为什么火神派医家对于千变万化的病证,都主张扶阳,因为“万病皆损于阳气”,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作;救治危重病证,更要重视回阳救逆,因为人“有阳则生,无阳则死”;治疗各种疑难病症,都强调以“四逆法”收工,因为“阳气虚弱与否是疾病善恶转化的关键”!



现代人的诸多病症,包括被现代医学认定为不可治愈的疑难病症,都是由于阳气不足造成的。卢崇汉先生在报告中列举了目前影响人体阳气的各种因素;李可先生认为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风湿免疫病和肿瘤的发病原因,认为这些病都是由于寒气侵袭、阳气受损造成的。这是运用扶阳理论治疗这些病证的客观条件。


遗憾的是,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不良的生活方式,正是造成阳气亏虚、万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过度贪凉饮冷、无节制熬夜、营养不均衡、缺少体力活动等,都会造成阳气内虚;而抗菌素、激素的滥用,不辨证的清热滋阴、泻火通便,使本来阳虚的身体雪上加霜。
对于“三因制宜”里的因时制宜原则,一般人都能想到,要按照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气候的变化养生保健、处方用药;实际上,如果我们从大时空、大气候的角度来考察理解这一原则,就会发现,我们现在整体上是处于阳虚阴盛的隆冬季节。我们的体内“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急需要阳光普照的晴日!这就是李里先生反复强调的大势!


卢崇汉教授在《扶阳讲记》中说:“举目望去,现在有几个是阳实的啊?真正阳实的没有几个。……我的用方可以说99%的都是纯辛温药物组成的。”李可先生也有这样的话,现在“阳虚的人十占八九,真正阴虚的百不见一。”
总之,扶阳是大势所需,不是标新立异,更不是哗众取宠。


具体到每一个病例,需不需要扶阳、何时扶阳、如何把握扶阳的时机,也是论坛讨论的核心问题。


2.1急危重症,阳气欲脱,急须扶阳!
如果病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畏寒蜷卧,四肢厥冷,精神恍惚,面色苍白,呼吸微弱,舌淡苔润,脉微欲绝,需不需要扶阳?
那还用问?这是典型的亡阳证,阳虚欲脱,急当回阳,非大剂量姜附不能承担此任!
但如果说这个病人是感染性休克,严重细菌感染造成的休克,你还敢重用姜附回阳吗?
还是这个病人,如果他是消化道大出血引起的出血性休克,你还敢重用姜附回阳吗?
还是这个病人,如果他是中风,脑出血;或者是恶性肿瘤、白血病,你还敢重用姜附回阳吗?

你犹豫踌躇了!在病人命系一线、亟需扶阳的时候,你被现代医学的诊断迷住了双眼,迷惑了心智,该出手时不出手,以至于错失良机。
实际上,这样危重的病人,在大中型城市,已经没有中医插手的机会了!他们全都被收进了ICU、CCU或NICU,或者干脆被带回家去,准备后事。
话又说回来了,这样的病人即使给你治,你有胆量治吗?你有把握治吗?
李可先生敢治!他破格重用附子数百克,将许多垂危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火神派的其他医家,也有诸多重用姜附起死回生的案例,这也正是其惊世骇俗的过人之处。


2.2慢性疑难病,阳气已虚,应当扶阳!
如果病人畏寒肢怕冷,面色苍白,倦怠乏力,少气懒言,时时自汗,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白,脉虚无力,需不需要扶阳?
当然了,这是典型的阳虚证,肯定应当扶阳!
但如果告诉你,这个病人是急性胃肠炎,或者是霍乱弧菌感染,你还会用姜附来扶助阳气吗?很可能,你已经给病人挂上了抗菌素,吃上了黄连素,或者是藿香正气水!
还是这个病人,如果他是急性支气管炎、急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你还会用姜附来扶助阳气吗?如果他同时伴有高烧呢?


犹豫了吧?或许你已经给他用上了急支糖浆,痰热清,银黄颗粒,清开灵注射液!阴阳不辨,助纣为虐,害人而不自知,还说是中医不行!那些反对中医的中医博士不就是这样吗?
我们可以设置各种可能的诊断,急性肾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胃炎?胃溃疡?甲亢?肿瘤?脂肪肝?脑梗塞?风湿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支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如果你能抛开重重迷雾,坚持明辨阴阳,用姜附来扶阳,那么你已经真正进入了中医的门径!


但许多人会在病人阳气已虚,应当扶阳的时候,迷失了方向。
临床上,病人是不会按教科书生病的。有时候,阳虚虽已呈现,但不可能具有上述所有症状,甚至会还表现出一些貌似相反的症状。此时,更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准确辨认阴阳,大胆应用扶阳之法。张存悌教授将郑钦安提出的“阴阳辨诀”的阳虚证候概括为“舌脉神色口气便”七项,分别是:舌——舌青滑或淡白,满口津液;脉——脉息无神,浮空或细微无力;神——其人安静,目暝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色——面色唇口淡白;口气——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便——二便自利。这是辨识阳虚的“金针”,千万不能一遇具体病症就发懵,阴阳不辨,寒热不分,跟着西医的诊断走!

2.3常见病阳虚隐潜,未病先防,也要扶阳!


象以上两种情况,在病人有明显的阳虚征象,甚至是阳气将脱之时再去救治,总有亡羊补牢之嫌。扶阳,更强调在没有典型指证,阳虚处于隐潜状态时,独具慧眼,巧加辨识,做到未病先防,防微杜渐。吴荣祖教授的报告,专列“隐潜性阳虚及其应对”一节,指出:“所谓‘上工治其萌芽’者,即在疾病产生的初始阶段就进行有效干预,每能事半功倍,防患于未然。
例如,病人疲乏无力,困倦欲寐,脉微而细。虽无恶寒肢冷的虚寒征象,但却是少阴病的典型脉证。不管何病,均需扶阳。
再如,病人身发高热,但神萎无力,面色苍白,脉沉细,正应《伤寒论》上的这一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此时千万不要清热滋阴,急当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扶助阳气。庄严在其报告“常见热象的辨识”,介绍有许多貌似热象的阳虚证。

临床上尚有许多表现为“上火”的病症,如口腔溃疡、面发痤疮、牙龈出血、口干口臭、咽喉疼痛、头痛、眩晕、耳鸣、耳痒、失眠噩梦、鼻塞流涕等等,从火热论治,有时可取得暂时的效果,但反反复复,不能根治。若从阳虚治疗,常可十中八九,效果迅捷而巩固。因此,火神派有“头面无实火”之说。


吴荣祖教授在报告中指出,“阳虚之体,必有寒象之征,阳虚为本,邪气为标。风、湿、饮、痰、气、血、瘀、水、聚积、征瘕均可寒化,其根为阳虚也。”须要扶助阳气。为了帮助大家发现阳虚的蛛丝马迹,吴教授把目前临床容易被忽视或识辨之处,例举了十二个方面,进行了详尽阐述。其中,“舌苔色黄不主热,舌质老嫩辨阴阳”的观点,尤有指导意义。


2.4阴虚之时,用阳化阴,亦须扶阳!
如果在阴虚阳虚都不明显的情况下,遵循“宁事温补,勿事寒凉”的原则,用姜附扶阳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么在病人诊断为阴虚的情况下,仍然去扶助阳气,可能就太难服人了!但这也正是应用扶阳大法的更高境界。刘力红教授指出,四逆汤实际上是“推极之法,合德之方”,“既曰合德之方,则必阴阳兼顾也。”“四逆乃于极上,亦乃于先天上和合阴阳,而非于后天脏腑气血上和合阴阳。”
“病在阴者扶阳抑阴,病在阳者用阳化阴”。实际上是应用姜附扶阳的两个境界。


附子是扶阳的主将。扶阳学派的鼻祖郑钦安先生最推崇附子,认为“热不过附子”,附子为热药“立极”之品。祝味菊尊附子“为百药之长”,唐步祺推“附子为热药之冠”,李可称“附子为药中第一大将”,卢崇汉视附子为“扶阳第一要药”。已故名医何少奇先生全面总结了附子的功效,认为“附子一物,可上可下,可补可攻,可寒可热,可行可止,可内可外,随其配伍之异而变化无穷,用之得当,疗效卓著,在群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扶阳的主方当属四逆汤。刘力红教授这样解释四逆汤的组方配伍:方中“附子辛热,直补坎中真阳;干姜辛温而散,其所用者,盖以群阴阻塞,附子亦不能直入根蒂也,故以干姜涤荡阴邪,迎阳归舍;甘草禀坤土之气,阳气归舍,得土覆之,则真火伏藏,命根永固。如此则真龙复归,阴阳复现和合之象,坎气乃全,阴阳于此合一也。”


附子究竟用多大的量?专家的意见并不一致。但扶阳需要重用附子,却是大家的共识。火神派医家应用附子,起手都在30克左右,重者用到60克、90克,甚至100克以上!卢崇汉教授、吴荣祖教授都认为,那种用数克姜附,还配伍于大队滋阴药之中的做法,无异于隔鞋搔痒,欲扶阳抑阴,救治大症,是不可能的。李可先生的破格救心汤,重用附子常达数百克。此并非哗众取宠,实在是救治垂危之所需!
张存悌教授指出,广用、重用(从几十克到几百克)、专用附子,是火神派最突出的风格,众多火神派医家以大剂附子治愈急危重症的验案,确实惊世骇俗,令人钦佩,乃至被冠以“某火神”或“某附子”的雅号。

卢崇汉先生的讲座内容被温长路教授将其临症学术特点概括为“善用附子”和“巧用附子”,这一概括确实很精到。“火神派”医家强调用附子匡扶阳气,但决不主张不分青红皂白地滥用附子。什么情况可用附子、用多大量、如何确定姜附比例、如何选方配伍、用后可能会出现什么反应、怎样应对这些反应,以及姜附用到何时为止,他们都胸有成竹的,而不是一斧子功夫,莽撞用药。这也正是扶阳学说的精深之处。卢崇汉先生说:“经常有人给我寄来一些处方,说他自己用附子用到了多少克,问他算不算火神派?这我不好说。”实际上,是不是“火神派”,并不在于你临床上是否用姜附治病,也不在于你敢用多大量的附子!关键在于你是否真正掌握了扶阳理论,你在用姜附的时候是否心明理顺。不是说你今天参加了扶阳论坛,明天就成了能用附子的“火神派”了。想得到扶阳真谛的朋友,需要在“善”和“巧”上多用心力。


“道归次第”是刘力红教授报告中的一个关键词。事物的先后次序是决定事物性质的本质属性之一,“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疾病的发生和演变是有规律的。临症使用扶阳之法,也必须“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因此应用姜附,先用何方,后用何方,是有讲究的。顺序对了,才能取效,这是扶阳的次第问题。比如表证明显的,三阳经证明显的,需要先用桂枝法解表,扫除外围障碍,然后再用四逆法温扶阳气。李可先生也有先开脾胃,再扶阳气的观点。


庄严在其《姜附剂应用经验谈》一书中强调,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状况,辨识元气的蓄积状态,以此作为应用姜附剂的依据。
要想做到善用附子,需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要使用质量过关的附子,二是要掌握附子的应用时机,三是要注意方药的配伍,四是要注意煎煮方法,五是要正确判断排病反应,六是要注意附子的毒性。

3.4扶阳要注意识别排病反应
在应用姜附扶阳排寒的某一阶段,许多患者会感觉病情加重,或者出现许多新的症状,甚至以前得过的疾病重新发作,或者出现疾病发生过程的逆演……这时,善用姜附的“火神派”医家,就能正确判断,这种情况是由于辨证失误、用药不当造成的,还是正常的排病反应。如果是排病反应,不仅不需停药换药,有时还须加重姜附的用量,以促进机体在阳气充足之后的的自然康复进程。
如果不能正确识别排病反应,就会在扶阳过程出现排病反应时惊慌失措,改弦易辙,使扶阳疗法半途而废,前功尽弃,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相反,如果出现的症状确属辨证失误,用药不当,却仍然懵懵懂懂,不知变方,也会造成误治,损害患者健康。


虽然姜附是扶阳的主将,但除了姜附四逆之外,还有许多扶阳的具体措施。比如针灸、拔罐和刮痧,可以通过排除寒气,减少阳气的损耗;王正龙先生提出的重灸关元之法,也是扶阳的有效措施。其它如养成科学的作息习惯,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劳逸适度,不乱用抗生素、清热药、泻药,避风保暖,防止寒气的侵袭等等,都是切实可行的护阳之法。


3.6扶阳不排斥其它治法
扶阳属温法,是中医八法之一。其之所以效果显著,是因其遵循“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的原则。
但扶阳并不排斥其它治法,刘力红教授特别指出,临床应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仲景一生学问,阴阳攸分,即在四逆、承气二方见之。”李可先生的讲稿也强调,治疗肿瘤,“下法”尤不可忽视。
扶阳,本是中医审时度势的正道,本不应有什么学派,也不排斥滋阴清热、活血化瘀等治疗方法的应有地位,不排斥其它辨证方法。但它反对那种死搬硬套、墨守成规、不辨阴阳的庸碌行为。


4、扶阳论坛火爆之后的再思考
鲜明的对比,促使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扶阳论坛为何会红火?
4.1卓著的临床效果,是扶阳论坛的真正魅力所在
任何一个医学流派,不管其信奉的理论多么高深,多么与众不同,多么有创见,它是否有生命力,关键要看其临床实效。临床疗效是中医的根本!许多人参加扶阳论坛,就是冲着其卓越的临床效果来的!
我们学中医,不是为了听取高精尖的所谓现代研究,我们需要的,是拿来就能用、一用就有效的医疗方法!
4.2扶阳理论,实际上扶了中医人的阳气
中医能独立地治疗急危重症?火神派的回答是肯定的!
现代医学所说的不能治愈的病证,中医能够治疗甚至治愈吗?火神派的回答也是肯定的!
如果能做到这些,中医人还会觉得没有底气吗?还会有人说中医的效果是心理作用吗?

既然阳气如此之重要,故治病要处处顾护人体的阳气,得阳则生,失阳则死。火神派对阴证和阳证的认识,比较其他学说较为深人,尤其对仲景三阴证的理解,可谓入木三分。深入学习火神派的学术思想、学术经验,尤其是扶阳方剂和扶阳药物的经验,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火神派对附子、干姜、肉桂、麻黄、吴茱萸等温热药的运用,可以说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对附子的适应证、附子的用量、附子的毒副作用和解救方法,都说得一清二楚,了然于胸中。本人临床遇到阳虚阴盛之证,也多采用,特向学生推介。

所谓火神派,是指以郑钦安为开山宗师,理论上推崇阳气,临床上强调温扶阳气,以擅用附、姜、桂等辛热药物著称的一个医学流派。代表著作有《医理真传》和《医法圆通》。

1.阴阳至理:“一病有一病之阴阳”,“万病总在阴阳之中”。突出阴阳作为辨证总纲的地位,这是火神派临床辨证的最基本的学术思想。“认证只分阴阳”,“功夫全在辩论阴阳上”,这一观点称为“阴阳至理”。火神派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袭用“套方套药”

的市习,只在阴阳两纲上求根本,不在诸病名目上寻枝叶,认证只分阴阳,不在五行生克上,追求治病必求其本,本即阴阳。“谨熟阴阳,无与众谋”。

2.阴阳实据:“阴色”,“阴象”的实据,其人必面色唇口青白无神,目瞑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身重畏寒,口吐清水,饮食无味,舌青滑或黑润青白色,或浅黄润滑色,满口津液,不思水饮,即饮亦喜热汤,二便自利,脉浮空,细微无力,自汗肢冷,爪甲青,腹痛囊缩,种种病形,皆是阳虚的真面目,用药即当扶阳抑阴。这里所指的阴象既包括虚寒,也包括实寒。

“热象”,“火形”的实据,其人必面目唇口红色,精神不倦,张目不眠,声音响亮,口臭气粗,身轻恶热,二便不利,口渴饮冷,舌苔干黄或黑黄,全无津液,芒刺满口,烦躁谵语或潮热盗汗,干咳多痰,饮水不休,脉长大有力,这里的热象,既包括虚热,也包括实热。

火神派的判断:无论上中下一切诸病,不问男女老幼,但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观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用药专在这先天立极真种子上治之,百发百中。

若见舌苔干黄,汗液枯槁,口渴饮冷,脉息有神,其人烦躁,即身冷如冰,一概不究,专在这先天立极之元阴上求之,百发百中。这是火神派的“阴阳辨诀”,即判断阴虚阳虚的秘诀。

3.阴阳既明,百发百中:目前有些中医,尤其是年轻中医,自以为掌握中西两套本领,实际阴阳不辨,寒热不分。如对肝炎、肾炎、前列腺炎、糖尿病、高血压、咽炎、各种出血症,总是跟随着西医的诊断走,将西医的指标体温、血压、血糖、白细胞计数等理解为阴虚阳亢,把炎症理解为毒热,习惯于按温热、阴虚火热等来认识,施以清利、寒凉、滋阴之法,结果是南辕北辙,反而埋怨中医治不好病,其实是自己背离了中医的正道。当中医生一定要始终跟着脉证走,不能跟着西医的指标走。中医一旦跟着西医指标走,就一定误入歧途。有是证,用是方,证对方,方对证,临床才能有疗效。

(二)注意阳气,肾阳为本

火神派最重要的学术观念就是重视阳气,崇尚扶阳,“少火生气”,“壮火食气”,补人身少火,是人体康复的关键之所在。

1.阳主阴从:元阴元阳是人身立命之根本,在阴阳消长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却是“阳统乎阴”,“阳主阴从”。阴阳二者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阳气,阳为主,阴为从,阳者阴之根,有阳则生,无阳则死。火神派认为,“阳者阴之根也,阳气充足,则阴气全消,百病不作。”“阳旺一分,阴即旺一分,阳衰一分,阴即衰一分”。“阳统乎阴,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人身所恃以立命者,其惟此阳气乎,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作,有阳则生,无阳则死”,“人身立命就是一个火字”,“人之所以立命者,在活一口气乎,气者阳也,阳行一寸,阴即行一寸。阳停一刻,阴即停一刻,可知阳者阴之主也”(《医理真传》)。

2.肾阳为本:人生立命在坎中一阳,坎中一阳即肾阳,为人身阳气之本,立命之根,人身阳气有上、中、下三个部分,上焦有心肺之阳,中焦有脾胃之阳,下焦有肝肾之阳。

然而,下阳为上,中二阳之根,下焦肾阳是上焦、中焦阳气之根。火神派认为,少阴乃水火交会之地,元气之根,人身立命之主也。凡人身皆赖一团真火,真气命根也,火种也。

人活一口气,即此真气也。夫人之所以奉生而不死者,推赖此先天一点真气耳。真气在一日,人即活一日,真气立刻亡,人亦立即亡,故曰人活一口气,气即阳也,火也,人非此火不生。《医法圆通·卷四》

(三)首重扶阳,擅用姜附

1.首重扶阳:火神派最重要的学术观点是重视阳气,在人身各种阳气中,特别推重肾阳,认为肾阳是人身立命之根本,认为“万病皆损于阳气”,“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作。有阳则生,无阳则死”。阳气衰弱与否是疾病善恶转化的关键,故治病之法首推扶阳,扶阳并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症下药,而是“治之但扶其真元”,从扶阳着手,以元气为本,此乃“握要之法”。主张“阴证之候,皆宜扶阳”,“三阳不足,也应分别扶之”。

2.擅用姜附:火神派与温补派的区别,在于擅用姜、附,表现为广用、重用、早用、专用等4个方面。

广用,凡一切阳虚诸症均可应用,不必等到病生少阴方用。运用附子,一是直接以附子为主药,最常用的是四逆辈;二是在应证方剂中另加附子。

重用,郑钦安运用附子常至100~200 g,超越常规用量。

早用,提倡早用姜、附“务见机于早”。稍见阳虚端倪,即应用之,免致虚阳上浮、外越甚至酿成脱证。

专用,火神派专用姜、附等纯阳温热之药,讲究单刀直人,不夹阴药,认为人参为补阴药而非扶阳之品,用为补阳回阳,大悖经旨。“阳虚,一切病证忌滋阴也”这一看法,我认为有些偏颇,人参其实既补气又滋阴。

3.注意服药“变动”:服阳药后有以下反应为“阳药运行,阴邪化去”的正常反应,乃是药效,不可视为药误。郑钦安在《医法圆通》“服药须知”中说:“初服辛温,有胸中烦躁者,有昏死一二时者,有鼻衄者,有满口起疮者,有喉干喉痛目赤者,此是阳药运行,阴邪化去,从上窍而出也,以不思冷水为准,即吃一二口冷水,皆无妨。服辛温四五剂或七八剂,忽咳嗽痰多,日夜不辍,此是脾胃之阴邪,从上出也,切不可清润。服本温药10余剂后,忽然周身面目浮肿,或舌现斑点,痛痒异常,或汗出,此是阳药运行,阴邪化去,从七窍而出也,以饮食渐加为准。服辛温药10余剂或20余剂,或腹痛泄泻,此是阳药运行,阴邪化去,从下窍而出也,但人必困倦数日,饮食懒餐,三五日自已。其中尚有辛温回阳,而周身反见大痛大热者,阴陷于内,得阳运而外解也,半日即愈。”

(四)详辨阴证,多有创见

1.阴虚辨诀:阳虚病,其人必面色唇口青白无神,目瞑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身重畏寒,口吐清水,饮食无味,舌青滑,或黑润青白色,或浅黄润滑色,满口津液,不思水饮,即饮亦喜热汤,二便自利,脉浮空细微无力,自汗肢冷,爪甲青,腹痛囊缩。重视神、口气、脉、舌。

2.辨别假热,以阴象为凭:大凡阳虚之人,阴气自然必盛,阴气盛必上腾,即现牙痛龈肿,口疮舌烂,齿血喉痛,大小便不利之病,不得妄以滋阴降火之法施之。辨察不可不慎,总在这阴象追求,如舌青、唇青、淡白、无神之类是也。有否有阴象,是辨证真气上浮,格阳于外,虚阳上浮或阳虚欲脱的关键所在。

(五)失血诸证,多属阳虚

火神派认为,失血诸证,多属阳虚,在《医法圆通·卷二》中说:“予治一切病证与血证,只要无外感病形,即握定阴阳盈缩治之,见功屡屡,获效多多,真不传之秘法,实度世之金针。”血证阳虚居多,十居八九,如齿牙出血,皮下出血,大便下血,吐血身热,月经过多,崩漏等。

火神派认为,潮热、子午潮热为阴火,午后面赤、两脚下烧、两手肿大、足心发热如焚、盗汗、午后发热,多为阴火。

(七)阴盛阳衰的病势观

所谓病势观,是指一个医家对人群发病的主要趋势或者说大趋势的概括性认识,这是很有意义的。它决定医家的理论基点和用药方向,这与社会时代、地域、气候特点等相关,当代之所以导致阴盛阳衰的原因有:①伤于寒者仍多;②中医西化的影响;③泛用苦寒;④不求经旨,不辨阴阳;⑤过度劳倦,烦劳伤阳;⑥房劳伤肾;⑦睡眠不足,阳气受损;③滥用抗生素、激素;①慢性病复发,阳虚者居多;①压力、忧郁、焦虑。

郑钦安用姜附,提倡单方直入,不夹阴药,这可以说是火神派和温补派的分水岭。既然你认为是阴证,加阴药就没有道理。他说:“凡阳虚之人,多属气衰血盛,无论发何疾病,多缘阴邪为殃,切不可再滋其阴。若更滋其阴,则阴愈盛而阳愈消,每每酿出真阳外越之候,不可不知。”很多人问我用西洋参、冬虫夏草行不行?我给患者讲,你现在是一个涝灾局面,不能再服阴药。你吃这些就好像地里涝灾了你还在浇水。有很多人买虫草、西洋参吃,我说东西是好东西,但不是你吃的,你是涝灾疾病,你还浇水,你说会怎么样?

郑钦安说:“今人亦有知得此方者,信之不真,认之不定,即用四逆汤而又加以参、归、熟地,羁绊附子回阳之力,亦不见效。病家等毙,医生束手,自以为用药无差,不知用药之未当甚矣。”显然,郑钦安确实不主张夹用阴药。敬云樵为《医法圆通》做了123条批注,其中一条说,郑钦安所谓“甘温固元,是姜、附、草,不是参、芪、术,学者不可不知也”。这些观点,确实言之有理,持之有据。所以,经典火神派传人如吴佩衡、范中林等名家也在身体力行这一原则。如范中林中初诊选用理中汤、真武汤、小青龙汤等方时,一般均去掉方中的人参、白芍、五味子等阴药,很少有例外。推其用意,嫌其恋阴,不利于阴盛病症。

下面我要谈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就是郑钦安讲求扶阳,但在组方的时候没有排斥阴药。我们看看这四首扶阳方,这里就有问题了。潜阳丹中选择了龟甲,这是阴药,我们再联系他书中多次提到用回阳饮,指的是张景岳的四逆汤加人参,大家知道,郑钦安是把人参看作养阴补阴的第一位药,仲景用白虎汤加人参、四逆汤加人参都是在伤阴时所加,可知是有道理的。如何看待这一似乎矛盾的现象?主要还得从阴阳互根互补这一角度认识,像潜阳丹中选择龟甲是因为该药“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补坎益离丹中,选择“蛤粉之咸以补肾,肾得补而阳有所依,自然合一矣”,应该都是讲阴阳互根之意。但这与张景岳之所谓“阴中求阳”终归不是一回事,后者差不多总是阴阳平补、并补,凡用附子必伍以熟地,“景岳求阳,在药味养阴里注解”;郑钦安扶阳讲究专注于阳药,用附子慎夹阴药,这一点是必须肯定的。我在书里讲过很多案例都从正反两个方面讲了,先前加入阴药没有取得效果,后来吴佩衡、范中林接手去掉阴药就取效了。但是绝对不加行不行?从阴阳互根的角度出发,郑钦安没有排斥阴药,但是用得十分审慎。

此外,我认为郑钦安扶阳不排斥阴药,还有一点寓意,即反佐之谓也。像仲景白通加猪胆汁汤,猪胆汁用为反佐,即是范例。这样解释应该是说得通了。由此我们还应该认识到中医学的复杂性,某些理论、命题都是有一定限制的,呆板、一根筋的做法要不得,需要的是辨证的观点,灵活的观点。

咱们来看一个案例:韩某,女,62岁。左眼胀痛半年,干涩,夜间尤甚。眼裂明显小于右眼,连及左侧头亦胀痛,食凉则泻,畏冷,足凉,牙痛约每月一次,舌淡胖润,脉沉滑右寸稍浮,是一个阴盛阳浮的患者。我就用潜阳丹,没见效。好在我手里还有一个方,是黄元御的乌肝汤,用附子30g,茯苓30g,干姜15g,炙草15g,红参10g,吴茱萸15g,桂枝20g,何首乌20g,白芍15g,生姜15片,大枣10个。最后症状基本消失,眼睛还有点干涩,她嫌汤药苦就不再喝了。

我为什么提这个?潜阳丹没有效的时候用乌肝汤,这个案例给我的感触就是扶阳的时候,不排除阴药。乌肝汤比潜阳丹多三味阴药(红参、何首乌、白芍)。后来眼病都用乌肝汤治,效果都很好。从这个案例我也觉得不必极端排斥阴药。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谢谢]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公益性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医生你好!我平时不做什么事也感觉腰涨,喝凉开水,汽水,凉茶的话尿很快就涨了,喝热水就没那么快,这是还是啊,还有我现在是包皮,以上的症状跟包皮有联系吗?求解……
      住院医师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病情分析:这位朋友你好,根据你所说的情况,可能是肾阳虚引起来的表现,肾中的阳气不足,脏腑及性功能下降,就会造成你所说的表现。
    意见建议:这种情况可以采取温阳的措施进行调理,建议到中医科根据舌脉的表现做一个确诊,确定后对症用药进行治疗。
        男科 在线的医生(255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阴虚内热喝什么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