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如何防治

小儿时期是各种脑膜炎多发的年龄阶段常见的脑膜炎有化脓性、病毒性、结核性、真菌性脑膜炎其共同特点均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烦躁惊厥及昏迷等医生检查可发现脑膜刺激征及脑脊液改变以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多见可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炎是一种娇嫩的脑膜或脑脊膜被感染的疾产或病毒感染身体任何一部分的并发症可以出现呕吐嗜睡发热颈项强直有脑膜炎症状出现的话应立即就医

宝宝知道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急性支气管炎是指由于各种致病原引起的支气管黏膜炎症,由于气管常同时受累,故也称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常并发或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为麻疹、百日咳、伤寒等急性传染病的一种表现。一、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原因主要为感染,病原为病毒、肺炎支原体或细菌,或为其混合感染。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都可引起支气管...炎。病毒感染中以流感、副流感病毒、腺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占多数,肺炎支原体亦不少见,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致病性细菌可引起继发感染,较常见的细菌有肺炎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A组、葡萄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有时为百日咳杆菌、沙门菌属或白喉杆菌。环境污染、空气污浊或经常接触有毒气体亦可刺激支气管黏膜引发炎症。免疫功能低下、特异性体质、营养障碍、佝偻病和支气管局部结构异常等均为本病的危险因素。二、主要临床表现都有哪些?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之后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开始为干咳,以后有痰。婴幼儿症状较重,常有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等。一般无全身症状。双肺呼吸音粗糙,可有不固定的散在的干音和粗、中湿音。年长儿可诉头痛及胸痛。咳嗽一般延续7~10天,有时可达2~3周,或反复发作。婴幼儿可发生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炎,称为哮喘性支气管炎,泛指一组有喘息表现的婴幼儿急性支气管感染。除上述临床表现外,其特点为:①多见于3岁以下,常有湿疹或其他过敏史;②有类似哮喘的表现,如呼气性呼吸困难,肺部叩诊呈鼓音,听诊双肺满布哮鸣音及少量粗湿音;③部分病例复发,大多与感染有关;④近期预后大多良好,到了3~4岁发作次数减少,渐趋康复,但少数可发展成为哮喘。三、相关检查1.病毒感染者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增高。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可明确病原,近年来免疫荧光、免疫酶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可做出早期诊断。2.细菌感染者白细胞计数可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在使用抗菌药物前行咽拭子培养可发现致病菌。链球菌引起者于感染2~3周后ASO滴度可增高。3.胸部X线检查:两肺纹理增多、增粗,并可与肺炎、支气管异物、肿瘤压迫等疾病相鉴别。四、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周围环境,经常变换体位,多饮水和补充大量维生素C等。2.控制感染:由于病原体多为病毒,一般不采用抗生素。怀疑有细菌感染者则根据可能感染细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3.对症治疗:应使痰易于咳出,故不用镇咳剂。①化痰止咳:如复方甘草合剂、急支糖浆或氨溴索等,痰液黏稠者可用10%氯化铵,高渗盐水雾化吸人有助于排痰。应避免给予咳必清或含有阿片、可待因等成分的镇咳药物,以免抑制分泌物的排出。②止喘:对喘憋严重者,可雾化吸入全乐宁等β受体激动剂或用氨茶碱口服或静脉给药。喘息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3~5天。③抗过敏:使用抗过敏药物如富马酸酮替芬、马来酸氯苯吡胺(扑尔敏)、盐酸西替利嗪和地氯雷他定等可缓解支气管炎症性分泌和支气管痉挛。五、如何预防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主要靠加强体格锻炼以增强抵抗力;提倡母乳喂养;防治佝偻病及营养不良;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小儿时期是各种脑膜炎多发的年龄阶段常见的脑膜炎有化脓性、病毒性、结核性、真菌性脑膜炎其共同特点均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烦躁惊厥及昏迷等医生检查可发现脑膜刺激征及脑脊液改变以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多见可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炎是一种娇嫩的脑膜或脑脊膜被感染的疾产或病毒感染身体任何一部分的并发症可以出现...呕吐嗜睡发热颈项强直有脑膜炎症状出现的话应立即就医

脑膜炎是一种娇嫩的脑膜或脑脊膜被感染的疾产或病毒感染身体任何一部分的并发症可以出现呕吐嗜睡发热颈项强直有脑膜炎症状出现的话应立即就医

小儿时期是各种脑膜炎多发的年龄阶段常见的脑膜炎有化脓性、病毒性、结核性、真菌性脑膜炎其共同特点均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烦躁惊厥及昏迷等医生检查可发现脑膜刺激征及脑脊液改变以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多见可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对脑积水的治疗在小儿结脑抗菌药物治疗中,脑积水的控制常为治疗中首要的问题。

  在病程的1~2周即可从临床上诊断出脑积水,可经CT检查、侧脑室穿刺及引流证实。对脑积水的治疗除常规使用治疗激素外,可采取以下措施。

  (1)侧脑室引流:适用于急性脑积水用其他降颅压措施无效,或疑有脑疝形成时。持续引流时间1~3周,一般作1~2次即可控制,引流量每天可达50~200ml。

  引流时应注意固定好侧脑室穿刺针,以免损伤脑组织,并经常观察脑脊液压力,防止压力过低引起脑出血。特别注意防止继发感染。

  (2)高渗液的应用:其作用原理为当静脉快速滴入高渗液后,由于血与脑脊液之间渗透压之差而产生降颅压作用。适用于抢救脑疝患儿有严重脑水肿者,以及3岁以上患儿使用侧脑室引流有一定困难者。

  常用的高渗液有30%尿素、20%甘露醇、25%山梨醇、50%甘油糖浆口服,1~1.5gmg/(kg·d),于30分钟内快速静脉注入,必要时可吴2~3次。

  (3)醋氮酰胺:为碳酸酐酶抑制剂,可能由于抑制脑室脉络丛中碳酸酐酶之作用,从而使脑脊液生成减少,降低颅压。作用较慢。剂量为20~40mg/(kg·d),分2~3次口服,疗程宜长,可数周至半年。配合侧脑室引流或高渗液静点治疗之前后应用,以弥补二者不能长期应用之不足。

  对慢性脑积水其他降压措施不易坚持时,更为适用。其副作用在较小婴儿 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必要时可同时服用碳酸氢钠以资预防。少见的副作用有血尿伴腹痛,停药后很快恢复,最严重的副作用是无尿及急性肾功能衰竭。

  (4)分流手术,如果由于脑底脑膜粘连梗阻致发生梗阻性脑积水时,以上疗法均难以奏效,长期应用侧脑室引流只直到对症治疗的作用,而且难以长期坚持,此时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炎症基本控制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脑室脑池分流术。

  2、抗结核药物疗法治疗原则为早期和彻底治疗(不间断治疗和长期治疗)。目前多采用SM、INH、RFP和PZA合并治疗。其中INH为最主要的药物,整个疗程自始至终应用。疗程1~1.5年,或脑脊液正常后不少于半年。

  3、激素疗法 治疗原则为必须与有效之抗结核药物同时应用,剂量和疗程要适中,在需要应用的病例越早用越好。由于激素有抗炎症、抗过敏、抗毒和抗纤维性变的作用,可使中毒症状及脑膜刺激症状迅速消失,降低颅压及减轻和防止脑积水的发生故为配合抗结核药物的有效辅助疗法。

  激素对脑底脑膜炎型效果最好,如患儿已至脑膜炎型、极晚期或已发生蛛网膜下腔梗阻以及合并结核廇时,激素的效果即不显著。

  激素于用药4~6周后缓慢减量,根据病情在2~3月内减完。

  在已有脑脊液循环梗阻或有发生梗阻趋势之患儿,可鞘内注射激素,介对制剂种类、注入剂量及必要的稀释等问题要特别谨慎。

  4、一般疗法必须严格执行下列各项措施:

  ①切断与开放性结核病人的接触。

  ②严格卧床休息,营养必须丰富。

  ③细心护理。改变患儿体位。细心护理眼睛、粘膜及皮肤,预防皮肤褥疮。耐心喂养,保证入量。昏迷患儿应用鼻饲法。

  ④最好住院治疗,只在条件不许可时才可考虑门诊治疗,但应加强随访及督促坚持治疗。

  5、对症治疗高热及惊厥不止时可用冬眠Ⅱ号或其他镇静剂。为了改善神经系统代谢过程可用谷氨酸、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B12及大量维生素C等。对营养不良小儿或恢复极慢者可行小量(25~50ml)多次输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结核性脑膜炎如何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