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医师治疗帕金森效果好吗?

当前位置: > 专家团队

  主任医师,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世界介入神经放射学联合会(WFITN)会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委员、神经介入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外科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等12种学术杂志的编委、常务编委或副总编。

  早年师从中国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凌锋教授和世界著名神经介入专家、前世界介入神经放射学联合会主席PICARD教授,开展神经介入的临床治疗和研究工作,是我国最早获得国际认证的使用电解可脱式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资格证书的三人之一;在国内首先报道了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标准,提出了动脉瘤的过度栓塞;在国际上首先报道了脉动血流的脑动静脉畸形血流动力学理论模型与临床应用研究;还在国内最早采用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

  作为术者,迄今已完成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各种动静脉瘘、脑梗塞溶栓、颅内外血管狭窄支架和各种脊髓脊柱血管畸形等介入治疗手术达6000余例次,疗效优良。2003年被中央和国务院六部委联合授予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称号,受到胡锦涛和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05年获中共中央保健委员会颁发的“中央保健工作先进个人” 称号。2006年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下午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内镜与微创专业技术全国考评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经医师分会,世界内镜医师协会中国分会神经内镜与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曾在北京天坛医院和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研修,师从世界最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时任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主席Lindsay Symon教授,从事脑血管疾病、颅底肿瘤和神经电生理监测等临床与实验研究。因进步显著、成绩优异,被破格提前晋升为神经外科主治医师。临床工作26年来,主要从事脑与脊髓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以及神经内镜的临床应用研究,特别擅长脑垂体腺瘤、颅眶、颅面沟通性病变等的诊疗与研究,是北京市最早开展经单鼻孔神经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和脑室内病变切除术等的医师之一,还在老年神经外科和中央高级干部医疗保健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2010年被中共中央保健委员会授予“中央保健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知名神经外科专家,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赴南斯拉夫救治我大使馆工作人员,受到卫生部的表彰;在对抗SARS的战斗中,一直坚持在第一线,不顾自身安危,工作成绩显著,被评为首都先进个人;2000及2008年先后两次荣获中共中央保健委员会颁发的“中央保健工作先进个人” 称号。

  1982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1985至1990年在北京天坛医院学习神经外科,1994年留学英国,其间专门从事神经外科的临床与科研工作。至今从事神经外科工作30余年,有着深厚的神经外科专业理论基础,以及精湛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于复杂疑难的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坚实的功底。在急性高血压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缺血性疾病的综合治疗、各种颅脑肿瘤、颅脑外伤、各种脊柱脊髓疾病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对脑深部肿瘤、颅底肿瘤等的显微外科治疗有独到之处,肿瘤全切率高、副损伤小、治疗效果好;应用微血管减压技术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等疾病效果好,并发症少。工作中积极应用神经导航等现代科技成果,减少术中神经损伤,更好地保护神经功能,努力提高手术的治疗质量和术后病人的生存质量。此外,在重度颅脑损伤、复合伤等危重病人的综合救治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多次组织大型抢救,成功地挽救了许多危重病人的生命。

  主任医师。1987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医学院), 获得医学学士学位。 1993—94年赴英国Newcastle大学总医院神经科学中心,接受显微神经外科的系统训练。2001—02年获笹川奖学金支持,赴日本国九州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院神经病研究所进修学习。长期开展脊柱脊髓疾病的诊治、教学和科研工作。将显微外科技术运用于脊柱脊髓疾病的手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国内率先开展经单侧开窗双侧椎管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擅长外科手术治疗的疾病有: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脊髓肿瘤、面肌痉挛症和三叉神经痛。

  主任医师,辽宁凌海市人,医学硕士,农工党党员。1985年毕业于辽宁省凌海市第一高级中学,1991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同年到北京医院工作。1998年晋升主治医师,2003年晋升副主任医师,2008年晋升主任医师。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在日本大阪大学附属病院进修学习,主要学习三叉神经痛的微创手术治疗及胶质瘤的综合治疗。

  主要研究方向:老年人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微创治疗、老年人正常颅压脑积水微创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综合治疗。对于65岁以上老年人三叉神经痛、正常颅压脑积水、面肌痉挛的围手术期处理尤为突出。在国内率先开展耳颞神经切断术治疗顽固性耳颞神经痛,对于顽固性、阵发性、面部剧烈疼痛有独特治疗方法。目前我科治疗65岁以上老年人三叉神经痛300余例,治愈率达98%。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操作熟练。发表论文30余篇,局级、部级科研课题多项。对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显微外科治疗有很深的研究和独特的见解,治疗上述疾病效果良好。

  主任医师,医学硕士。1994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毕业后就职于北京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执行中组部援疆任务期间曾任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一直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有着扎实的神经外科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精于颅脑与脊柱脊髓的肿瘤、外伤、血管病等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在功能神经外科(癫痫、帕金森病、疼痛及面肌痉挛等的外科治疗)及老年神经外科(老年人的肿瘤、脑出血、三叉神经痛、正常压力脑积水等)方面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

  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神经导航引导下的微创神经外科手术,也是国内应用脑起搏器(DBS)治疗帕金森病的先驱者之一,作为神经电生理室的负责人,较早地开展了神经电生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工作。在临床工作中,将影像引导精确定位、神经电生理监测以及功能区定位等先进技术,应用于如功能区的肿瘤切除、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等手术中去,注重术中的功能保护,减少手术创伤,充分体现微创神经外科理念,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以第一作者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外科杂志》等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发表论文40篇。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中青年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临床医生》杂志编委。1995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获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从事神经外科工作多年,曾在德国埃森克虏伯医院神经介入科访问学习。

  主要研究方向为脑、脊髓血管病。专注于颅内动脉瘤,脑、脊髓血管畸形及颅内外动脉狭窄的诊治工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省部级课题多项,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厅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著20余篇。

  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副教授,医学博士。先后师从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刘树山教授和张亚卓教授,专业特长为微创内镜神经外科、神经系统肿瘤的综合治疗。2011-12年在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援疆工作一年,完成新疆首例神经导航手术和克拉玛依市首例神经内镜手术。近年来,参与完成国家级和市级课题多项,参编专业著作4部,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负责北京大学医学部学生教学工作。作为卫生部神经内镜培训基地授课教师,参与了内镜神经外科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工作。

  副主任医师,北京医院第二住院部管理处副处长。1989年7月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今山东大学)临床医疗系,开始在北京医院神经外科工作。1995-97年在日本国大阪市立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任住院医师,师从世界著名神经外科专家白马明教授,从事脑血管病及颅底脊柱神经外科临床修炼(1995年6月考取日本国厚生省临床修炼许可证,许可证号408)。2006年3-10月在日本国东京女子医科大学神经外科研修微血管吻合术。主要学习脑微血管搭桥术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尤其是烟雾病)。2007-10年任北京医院保健处副处长,受中组部、国家卫生部委派赴西藏自治区工作,任西藏自治区卫生厅干部保健处副处长。2010年4-7月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机关分校56期处级干部培训班学习,毕业。2008年获得西藏自治区卫生厅先进工作者,2010年获得全国卫生援藏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1. 老年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的手术治疗及中期随访。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1年8月.
  2. 显微手术结合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胸交界区髓内室管膜瘤。中国临床医生杂志,):442-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委,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2008曾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IOWA大学医院神经介入中心参观学习。从事脑与脊髓血管病的临床诊治和相关研究工作15年余,对颅内动脉瘤、脑与脊髓血管畸形、脑动脉狭窄、脑梗塞、脑出血、烟雾病、颅内静脉窦血栓、硬脑膜动静脉瘘等疾病均有较深入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脑与脊髓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和闭塞性脑血管病、脊髓血管畸形等的手术治疗。曾获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一项(2004年,“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相关研究”,主要完成人之一);参与编写相关专著三部:⑴《眼缺血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2012年,人民军医出版社,副主编;⑵《血管神经外科学》,201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者;⑶《神经系统疑难病例诊断剖析》,201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者。在国内外杂志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0余篇。多次在全国神经外科大会、脑血管病大会等做学术报告。作为主要研究者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卫生部重点学科项目和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课题研究。对工作精益求精,被评为卫生部北京医院、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1997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曾在德国汉诺威大学和意大利罗马大学神经外科研修,师从世界著名神经外科专家Samii教授和Cantore教授,学习颅底肿瘤和脊柱脊髓疾病等临床与实验工作。2011年赴瑞士苏黎世大学神经外科完成显微血管外科手术的学习。临床工作15年来,主要从事脊柱脊髓疾病的显微外科治疗以及周围神经疾病的临床治疗,特别在高颈髓疾病和面神经疾病的治疗方面富有丰富的经验。目前发表SCI论文及国家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863课题两项。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国疼痛医师协会委员。主要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神经外科疾病的研究:1、手术方法治疗各种疼痛,用手术方法解除了很多患者顽固的疼痛。如: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上肢痛、腰腿痛等各种疼痛。2、神经脊柱外科的临床工作,能够独立诊断和治疗多种脊柱外科的疑难问题,主要用神经外科微创的方法治疗脊柱方面疾病,包括:颅颈交界区畸形、各种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管狭窄、腰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胸椎各种疾病等。目前已经成功完成多台疼痛和脊柱手术,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在手术方面倡导微创及显微操作,坚持以最小的手术创伤解除患者的痛苦。

联系我们【工作日(周一至周五):8:30-17:30 (非工作时间,请加QQ留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新帕金森特效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