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最大的口腔医院是韶南口腔吗?

  我国60岁以上老人有1.3亿,大多存在牙齿缺失问题,原因多为龋病与牙周病,但缺失牙齿修复人数,仅占缺失者1/4,许多老年人长期处于缺牙甚至无牙状态。调查缺牙未修复的原因,除费用、医疗条件原因外,不少老年人有一种误解,认为自己年事已高,“老掉牙”和无牙是正常现象,缺牙修复很麻烦,没必要修复。

  知名口腔专家魏兵提醒,牙缺失后会导致邻牙倾斜移位、食物嵌塞、牙周炎甚至松动,加重余留牙负担。对老年人来说,牙齿缺失较多后,还会影响咀嚼,造成颞下颌关节病变,加重肠胃负担。因此,牙缺失后应及时修复。

  如何选择修复方式?

  年逾70岁的陈爷叔,一口牙烂的七七八八,很多食物都咬不动,靠喝粥和吃煮得稀烂的菜度日,想弄牙,可一看见现在满天飞的广告,头都大了:到底是镶牙好还是种牙好?

  知名口腔专家魏兵建议,如果经济许可,没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可选择一劳永逸的种植牙;如果经济条件一般,身体基础疾病又多,如有高血压、糖尿病且病情控制不理想,最好还是选择镶牙。

  镶牙主要有两种方式——

  1、活动假牙:可自行摘戴,一般用金属或塑料做基托,需借助有弹性的卡环(钩子)把人工牙固位在缺牙两旁的邻牙上。优点是对真牙切磨少,制作烦恼歌吧,费用低。缺点是体积较大,戴入口腔有异物感,咀嚼效率不高,咀嚼时容易松动,每次餐后要拿下来清洗。

  2、固定假牙:不需要摘戴,适用于缺失牙较少的,常说的“烤瓷牙”就是其中一种。一般要把缺牙区两端或一端的天然牙(或牙根)磨小作为基牙,然后将人工牙套上去,用黏结剂固定在基牙上,依靠邻牙支持和固定。优点是咀嚼较有力、对发音无影响。缺点是要把缺失牙两边的自然牙磨小。

  没有严重基础疾病,可选种植牙——

  种植牙是目前解决中老年人因牙齿脱落导致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问题的最佳选择。种植牙并非字面上理解的种下一粒种子获得一颗牙齿。它是通过无痛的手术方法,在牙槽骨上植入一颗纯钛材质的种植体,植体与牙槽骨骨结合后,再在植体上制作形态逼真的牙冠。

  目前,种植牙技术在国内开展已近40年,由于种植牙实现了人类一直向往的“再生长出第三幅牙齿”的梦想,所以被公认为口腔医学的一项重大成就。

  “当天种当天用”“即拔即种”可信不?

  目前,很多广告宣称种植牙可以实现“当天种当天用”“即拔即种”,真相真的如此吗?知名口腔专家魏兵分析,“当天种当天用”“即拔即种”其实是在说种植牙的两个维度,前者说的是种植牙的负重效果,后者说的是种植牙的速度,两者都需要结合临床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即拔即种是指在新鲜的拔牙创口内立即植入种植体,虽然效率高,拔掉的同时就可以种牙,省时功效,但同时它对口腔条件也非常高,比如拔出的牙齿没有急性根尖周炎症,拔出的牙齿位置骨头条件比较好、牙槽骨健康等。目前即拔即种的病例主要包括:一般单颗牙、外伤致使的根部折断牙、无法治疗的龋齿残冠、残根、根尖区没有炎症的牙根。

  而当天种当天用说通俗点就是在种植当天,手术完后患者口内就戴上了一口能使用的牙齿,直到永久修复前都有牙齿用,也就是临床上说的即刻负重。但它是目前齿科中的高难度技术,对医疗机构的软硬件要求都非常高,特别是医生的经验和资质如果达不到一定水准,很可能会导致种植失败。

  本周,拜博口腔将联合魏兵以及知名口腔大咖、副主任医师、疑难种植专家团队进行大型口腔义诊活动,为市民朋友提供一对一面诊指导和免费口腔检查,缺牙市民可以免费获得针对性修复方案,并送出惊喜爱牙礼品,有需要的市民朋友可报名前往。

  义诊时间:3月2日 周六 上午10:00

  义诊地点:长宁区虹桥路1452号

  报名方式:①拨打义诊报名电话:021-

  ②报名短信:编辑短信“爱牙+姓名+联系方式”发送至:

  义诊备案号:长卫登字(2019)第0029号

  知名口腔疑难种植总监

  美国罗马琳达大学种植临床硕士

  ICOI国际种植专科医师学会会员

  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

  多档电视节目特邀嘉宾

  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临床专业,曾就职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拥有近20年国内外教育及工作经历。是目前国内极少能够同时开展穿颧种植及翼板种植手术的医生之一,也是国内这一领域的主要倡导者和推行者之一,擅长颌骨极端缺损条件下的全口无牙颌种植及数字化导板引导下的口种植手术。提倡微创,无痛,少切开或不切开,少植骨或不植骨,安全快速而长效的种植手术方案。

新民网出于传递健康资讯的目的刊登此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联系电话:021- 新民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来源】《医林改错·上卷·通窍活血汤所治之症目》。

【组成配方】赤芍一钱(3g)川芎二钱(6g)桃仁三钱,研泥(9g)红花三钱(9g)老葱三根,切碎红枣七个,去核麝香五厘,绢包(0.15g)黄酒半斤(250ml)。

【用法】用黄酒半斤,将前七味煎一盅,去渣,将麝香人酒内,再煎二沸,临卧服。大人一连三晚,吃三付,隔一日再吃三付。若七八岁小儿,两晚吃一付。两三岁小儿,三晚吃一付。麝香可煎三次,再换新的。

【作用与功效】行气活血通窍。

【主治适应症】伤寒、瘟病后头发脱落,暴发火眼(眼疼白珠红),糟鼻子,耳聋年久,白癜风,紫癜风,紫印脸(脸如打伤血印,色紫成片,或满脸皆紫),青记脸如墨,牙疳,出气臭,妇女干劳(经血三四月不见,或五六月不见,咳嗽急喘,饮食减少,四肢无力,午后发烧,至晚尤甚),男子劳病,交节病作,小儿疳证。

君:麝香——辛香走窜,通窍开闭,活络.散瘀,能引诸药透达十二经,使全身气血畅通,瘀血无安身之所。

臣:桃仁、红花——两药相伍,活血散瘀,配麝香驱散周身瘀滞。

佐:赤芍、川芎——活血祛瘀。

老葱、鲜姜、红枣——宣通阳气,调和营卫,并通过葱姜辛散之力促使活血诸药向上、向外走窜分布,使之与病情、病位更加相符。

使:黄酒——辛温通阳。以之煎煮诸药,可使酒性浸入药中,激发和增强活血通经之品的功效。

本方活血通经之力颇大,用于瘀血病位偏上、偏表者尤为适宜。

方中赤芍、川芎行血活血,桃仁、红花活血通络,葱、姜通阳,麝香开

窍,黄酒通络,佐以大枣缓和芳香辛窜药物之性。其中麝香味辛性温,功专开窍通闭,解毒活血,因而用为主要药;与姜、葱、黄酒配伍更能通络开窍,通利气血运行的道路,从而使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更能发挥其活血通络的作用。(李庚韶《医林改错评注》)。

妇女干血劳或小儿疳证,腹大青筋暴露,都因瘀血内停,经络的营养和卫气的运行受其影响,因而产生肌肉消瘦,午后潮热等症。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正气无由恢复,必须活血化瘀,推陈致新,使瘀去新生,诸症才能逐步好转。本方用活血通窍之品治疗劳症,深得此法。方中麝香为君,芳香走窜,通行十二经,开通诸窍,和血通络;桃仁、红花、赤芍、川芎为臣,活血消瘀,推陈致新;姜、枣为佐,调和营卫,通利血脉;老葱为使,通阳人络。诸药合用,共奏活血通窍之功。(冉小峰《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1.中风(脑梗死)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窍活血汤(赤芍15g,桃仁15g,川芎10g,红花10g,麝香0.1g,黄酒50g,葱白3根,生姜3片,大枣3枚)加减,肢体疼痛、麻木者加地龙15g,桑枝20g,鸡血藤20g;头晕头痛、面红口苦者加天麻15g,钩藤15g;头晕目眩、喉中痰鸣者加胆南星12g,竹茹15g;气滞者加香附12g,郁金15g;气虚者加黄芪60g,太子参20g。15天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治疗脑梗死56例,基本痊愈18例,显效22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2.86%。[臧莉,臧涛.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脑梗死56例.光明中医.2011,26(1):75-77]。

2.中风(脑出血)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脑出血后48小时即应用通窍活血汤(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各12g,当归、牛膝各10g,麝香1g)加减治疗,每日1剂,水煎分服。治疗1个月后,30例中痊愈25例,显效3例,有效2例。[宋文俊,时冬丽,翟国军,等.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脑出血30例.河南中医药学刊.1998,13(3):49-51]。

3.蛛网膜下腔出血以通窍活血汤加味(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各9g,大枣6g,生姜9g,麝香0.1g,三七15g),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0例,显效20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90%。[赵俊香,梁永超,崔允东,等.通窍活血汤加味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0例.内蒙

4.痴呆以通窍活血汤(麝香0.2g,当归15g,赤芍10g,桃仁、红花各10g,老葱3节,菖蒲5g,远志15g,枣仁15g,川芎10g,茯神10g,大枣5枚)加减,兼半身活动障碍乏力加地龙、黄芪;心烦急躁易怒加柴胡、丹皮、栀子、郁金;腰酸腿软,四肢发凉,加人参、益智仁、骨碎补、补骨脂、何首乌、菟丝子;腹胀少食,大便溏泄,完谷不化加桂枝、附子、人参、干姜、白术、甘草。治疗老年性痴呆59例,临床痊愈18例,好转32例,总有效率84.9%。[秦嘉.通窍活血汤治疗老年性痴呆59例临床观察.北京中医.1997,(5):12]典型病例:尹某,女,66岁。患脑血栓1年,左半身瘫痪,近半年来精神抑郁,表情淡摸,反应迟钝,健忘易恐,寡言少语或妄思离奇,胸闷失眠,多疑且烦躁易怒,有性格上的改变。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沉涩。曾在外院作脑CT,诊为轻度脑萎缩,脑实质部有点状栓塞9处,脑血流图显示有血管阻塞。证属痴呆,气滞血瘀型,治以活血通络,补肾益髓。方药: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2g,当归15g,菖蒲15g,远志15g,川芎10g,麝香0.2g,老葱3节,大枣5枚,菟丝子15g,熟地15g,益智仁15g,骨碎补15g,何首乌15g,丹参15g。水煎服,日服2次。14剂后烦躁失眠症状明显好转,上方加地龙15g,黄芪15g,再服14剂。上述临床症状消失,反应快、记忆力增强。经检查脑血流图血管阻塞消失,脑CT检查轻度脑萎缩,脑实质部点状栓塞减为4处。又将上药配成丸药服20天,痴呆症状消除。随访一年未复发。

5.癫痫以通窍活血汤加减(赤芍6g,川芎6g,桃仁12g,红花12g,老葱50g,红枣7枚,磨香0.3g,黄酒250ml,羚羊角粉0.5~11.5g不等)治疗癫痫15例,明显地减少发作及降低了发作程度。[华乃治.通窍活血汤加味治疗继发性癫痫15例.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4(4):73-74]。

典型病例:王凯,男,32岁,脑外伤后频发癫痫七年应诊。七年前患者自六米高处摔下,昏迷达半年余,其间出现四肢抽搐,头颈后仰及周身僵直,颜面发绀,双眼上吊,呼吸急伴短促吼声,口吐涎沫,历时30~40秒,清醒后对发作情况毫无记忆。且发作日益频繁,日数次,多时日达十多次。尔后两年内曾3次行开颅。近五年来常日达七八次发作,多者十多次/日,发作无任何明显诱因。病后服用过苯妥英钠,叉痫宁及得理多等药。上述发作频度均是在长期服用上述一种或几种药物时发生的。查体;神情迟钝、目光呆滞、检查尚合作、搀扶下行走,颞部可见挛缩瘢痕及颅骨左额部凹陷,听觉轻度

损害,感觉及运动性失语,可做简单的手势,心肺检查阴性,四肢反射亢进,双侧霍夫曼征阳性;腰穿示颅压偏高,脑电图示轻度不正常(家属诚恐发生意外,未停用抗癫药),颅脑CT示脑室扩大、脑萎缩。鉴于以往手术、中西药物及针灸治疗未能明显减少其发作。细致辨证论治,证属痰蒙心窍、血滞心窍,方中加人羚羊角粉1.0g(冲服),以期平肝熄风,连服七剂,发作似较既往治疗略有减轻,遂将羚羊角粉增至1.5g冲服。患者却自行将七包羚羊角粉共10.5g于第二方第一剂中,一次冲服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卓效,患者出现前所未有连续四天均未抽搐,尔后3天均1天发作1次,抽搐幅度减小,时限也较短,三诊,将每剂中的羚羊角用量加大至4.5g,分2次(早七点、下午二点)冲服,在心图监护下使用,临床明显控制了其发作。

(1)脑震荡:以加味通窍活血汤(赤芍9g,川芎6g,桃仁9g,红花9g,老葱3根,红枣6g,麝香0.3g,当归10g,丁香6g,沉香6g,黄酒适量。麝香用黄酒冲服,余药水煎)治疗脑震荡,32例均治愈,全部症状、体征消失。[阳启进,张立新,董松林,等.加味通窍活血汤治疗脑震荡32例.江西中医药.2002,33(4):42-44]。

典型病例:张某,男,46岁,因摩托车撞伤头部着地,当即昏迷15分钟,呕吐2次,醒时不能回忆受伤经过,逆性健忘,感头晕、头痛、欲吐,思维力差,抑郁淡漠,四肢酸软无力,大小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CT示颅脑实质未见异常,左额顶部头皮下血肿,诊断为脑震荡、左颞顶部头皮下血肿。内服加味通窍活血汤,1天1剂,2天后头晕、头痛减轻,12天后头痛、头晕亦不明显,头皮血肿完全吸收,随诊半年,无不适感,正常上班。

(2)头痛(脑震荡后遗症):患者男性,15岁。头顶偏左侧阵发性剧烈胀痛6年。眩晕、耳鸣、学习用脑时则上述症状加重,有时不能坚持听课,经多方医治无效。追问病史,9岁时从3米高树上摔下,昏迷,此后即出现上述症状。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双侧瞳孔等大,心肺(-),肝脾未扪及;舌淡,边有瘀斑,脉细。诊断为脑震荡后遗症,证属髓海震伤、气血瘀阻脑窍。治以活血通窍法,拟通窍活血汤加味。处方:赤芍12g,川芎12g,桃仁10g,当归尾10g,红花10g,麝香0.15g(冲服),葱白4个,黑芝麻10g,生姜3片,大枣4枚,酒引。服2剂后头痛、耳鸣大减。原方继进3剂,诸症消除。能较好完成高中学习。随访5年,身体健康,病未复发。[唐云志,金波,李军.通窍活血汤治疗脑震荡后遗症.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8,15(5):288-289]。

7.脑积水张某,女,1岁半。1972年7月12日初诊。曾经某医院头颅摄片,确诊为阻塞性脑积水、脑膜炎。患儿生后6个月发病,初期恶寒发热,而后精神不振,时作抽搐,头颅逐渐胀大,皮肤肿亮,前额大而前突,两眼球向左上方轻度斜视,囟门突出未闭合,骨缝裂开,头围56.5厘米。体温37.4℃,心肺正常,肝右肋下1厘米。项强(-),肘膝关节反射减弱,克氏症(-),巴氏症(+)。舌质红赤,苔黄,脉滑数。此乃热伤脉络,瘀血阻塞清窍,属脑水肿实热证。治宜清热化瘀,通窍利水,兼补肝肾。以“通窍化瘀利水汤”加减:麝香0.1g(另包,分2次冲服)、桃仁10g、赤芍7.5g、地龙7.5g、牛膝7.5g、川芎5g、木通5g、川连2.5g、骨碎补12g、黄芪15g。水煎3次,计200ml,日4次,每次25ml温服。治疗半月,热退,抽搐止,精神转佳。仍以上方,去川连,改麝香0.15g(服法同上)、木通7.5g,加茯苓12g,煎服法同上,每次量增至30ml继续治疗1个月,头围52.4cm。此时清窍将通,上实下虚证明显。治宜活络通窍,益气补肾利水。以上方改黄芪20g、骨碎补15g。水煎3次,计300ml,日3次,每次50ml温服。继续治疗1个半月,头围缩小到46.7cm,除前额稍大外,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恢复期以补肝肾为主,健脾除湿为辅。处方:骨碎补15g、桑寄生16g、白芍12g、白术7.5g、桃仁10g、地龙7.6g、茯苓12g、黄芪16g。煎服法同上。巩固治疗1个半月,头围缩至46.3cm,体征消失,临床治愈。随访9年,生长发育良好,智力、运动正常。[曹正忠.通窍化瘀利水汤治疗脑积水.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7):23]。

8.血管性头痛以通窍活血汤(桃仁、赤芍、当归各15g,红花、川芎各10g,黄芪30g)为基本方加减,痛甚者加全蝎,地龙;因寒而诱发或加重者加细辛,桂枝;恶心呕吐者加陈皮,法夏;眩晕者加天麻,钩藤。治疗血管性头痛62例,痊愈31例,好转27例,总有效率93.5%。[袁桂生.加减通窍活血汤治疗血管性头痛62例.湖北中医杂志.):15]。

典型病例:胡某,女,30岁,个体饮食业。于1985年9月10日就诊。自述两侧偏头胀痛,反复发作8年余。近半年来发作频繁,头痛如钻,目不能睁,伴恶心呕吐,眩晕,其苦甚难言。每服去痛片和注射麦角碱后可暂缓其痛,但日余诸症复发,且恶心,呕吐,眩晕等症加剧,故转求治于中医。他医以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而罔效。虑其脑内有病变赴汉作脑CT检查无异

常。作脑血流图检查,提示两侧脑血流不对称。西医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余刻诊:察其舌质暗红,苔薄黄,脉细涩。即诊为头痛。辨证属久病人络,气血瘀滞,脑窍脉络阻塞,清阳不展所致。治以通窍活血,舒展清阳。处方:桃仁、赤芍、当归、地龙、天麻各15g,红花、川芎、全蝎、陈皮、法夏、钩藤各10g,黄芪30g。5剂后,头痛眩晕等症大减。守原方再进10剂,诸症悉除。二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9.失眠以通窍活血汤为基本方(赤芍、川芎、桃仁、红花、葱白、生姜、夜交藤、合欢皮),兼气虚者,加条参、黄芪、炒白术。兼脾虚者,加茯苓、白术、陈皮、厚朴、条参。兼气滞者,加柴胡、木香、郁金、枳壳、香附。兼阴虚者,加黄连、龙骨、牡蛎、龟板、柏子仁。诸药浓煎,取汁前5分钟放人葱白2~3段,临睡前服用,服后即睡,10天为1疗程。治疗血瘀型失眠40例,痊愈28例,好转9例,无效3例。[吴继萍.通窍活血汤治疗老年性不寐证血瘀型40例.中医研究.1998,11(4):19-20]。

典型病例:刘某,女,53岁。2年前因丈夫去世,而出现情绪低落,逐渐发展为失眠多梦,精神萎靡,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头晕头痛,入睡困难,长期服安眠药,舌质紫暗,脉象沉细。该患者长期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日久气滞则血瘀,首方选通窍活血汤加味。方药:赤芍12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8g,生姜3片,茯苓30g,香附10g,夜交藤15g,合欢皮12g,炒谷芽、炒麦芽各20g,葱白3段,用以活血疏肝健脾,连服5剂。复诊,诉睡眠增至2~3小时,自觉少气乏力,上方加黄芪30g,条参15g,继服10剂。三诊,易疲劳消失,精神好转,睡眠增至3~5小时,嘱上方再服10剂。四诊,睡眠时间增至5~7小时,但梦多,上方加熟地黄12g,牡蛎20g,继服5剂。门诊随诊,失眠多梦基本消失,精神充沛,纳食恢复正常。

10.眩晕以通窍活血汤(当归、白芍、川芎、桃仁、红花各9g,白术、茯苓、白僵蚕、地龙各12g,麝香0.1g冲服)为基本方,随症加减。伴急躁易怒、头晕、口苦、口干加夏枯草、钩藤、菊花;伴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加女贞子、旱莲草、知母、黄柏;伴恶心、呕吐加竹茹、姜半夏、生赭石;伴身倦无力,少气自汗加黄芪、党参;伴畏寒肢冷加附子、肉桂以温经活血。2周1个疗程,3疗程判定疗效。治疗反复发作性眩晕60例,痊愈31例,显效23例,总有效率87.1%。[赵波.加味通窍活血汤治疗反复发作性眩晕62例.陕西中医.2007,28(6):674]。

典型病例:宋某,男性,62岁。2002年8月20日就诊。患者自述眩晕反

复发作近10年,曾在多家医院求诊,西医均按高血压治疗,给予多种降压药治疗,服药后症状可以减轻,但时时反复,故要求服中药治疗。就诊时症见:形体稍胖,精神萎靡,唇甲紫黯,舌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涩。患者自述平时性情急躁,常自觉口苦、口干,胸胁胀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每遇事动怒后,即自觉眩晕加重,并伴右后枕部刺痛,人夜尤甚。否认外伤史。中医诊断为:眩晕。证属:肝阳上亢,痰瘀阻络。治疗以平肝潜阳,涤痰化瘀通络为法。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处方:当归、白芍、川芎、桃仁、红花各12g,地龙、白僵蚕、白术、茯苓、半夏各9g,石决明30g,天麻、钩藤、夏枯草各15g,麝香0.1g冲服。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每周复诊1次,随症加减。服药2周后,眩晕明显减轻,右后枕部刺痛消失。自觉气短乏力,汗多,上方加五味子9g,继服1月,诸症消失。

(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以加减通窍活血汤(当归、赤芍、川芎各15g,桃仁10g,红花、生姜各6g,老葱1根,大枣3枚,以白芷10g代替麝香)随症加减,伴血压高加钩藤、葛根;热甚加龙胆草;便秘加生大黄;痛剧加地龙、制乳香、制没药、穿山甲、川楝子;巅顶痛加藁本、辛夷;体弱气虚加生黄芪、党参。每日1剂。配合穴位注射(穴位取合谷,阳陵泉。丹参注射液1ml,维生素B2注射液1ml,混合后,每穴注入药液1ml,每日1次,两侧交替使用)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3例,痊愈51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98%。[张霞智,闫小宁.中药加穴位注射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3例.陕西中医.2005,26(11):]。

(2)三叉神经痛:在口服卡马西平、维生素Bi、维生素B。的基础上,服用通窍活血汤(红花10g、桃仁10g、赤芍15g、川芎20g、黄芪30g、党参15g),疼痛甚者加全蝎5g、蜈蚣2条、五灵脂15g、地龙15g。2个月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判定疗效。治疗128例三叉神经痛,显效88例,好转32例,总有效率87.5%。[关颖,苗波.中西医结合治疗128例三叉神经痛临床体会.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杂志.1994,2(2):67-68]。

1.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以通窍活血汤(当归15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0g,丹参15g,三棱10g,莪术.10g,地龙20g,水蛭5g,地鳖虫10g)为基本方治疗,随症加减:局部红肿灼热,皮温高,舌红苔黄腻,脉洪数,热毒炽盛者,加银花、黄芩、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患者肢

体疼痛剧烈、难以忍受者,可加炙乳香、炙没药、王不留行通络止痛;病程日久伴气短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气血亏虚者,可加黄芪、党参益气活血。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0例,痊愈15例,显效4例,无效1例,总治愈率95%。[李长江,董庆芳,李留文.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0例疗效观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7):41-42]。

典型病例:患者赵某,男,55岁,于2007年7月初诊。诉左下肢肿胀疼痛20余日,患者于20多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肿胀疼痛,屈伸不利,活动不便,在当地县医院静滴青霉素钠及丹参注射液后疼痛无减轻,故来本院就诊。查体:痛苦面容,患肢肿胀明显,周径较右侧粗2~3cm,小腿肌张力高,双下肢静脉搏动正常,皮色暗红青紫,舌质暗苔薄腻,脉细涩,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左腘深静脉血栓形成,西医诊断:左下肢腘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辨证为血瘀内阻,以通窍活血汤加减:当归15g,桃仁10g,赤芍20g,川芎10g,丹参20g,郁金15g,地鳖虫10g,三棱10g,莪术10g,水蛭5g,炙乳香10g,炙没药10g,甘草10g,配合中药外洗方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经住院治疗20日,肿胀基本消失,疼痛减轻,继续以本方加减服20剂后症状消失,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双下肢静脉血流正常。

2.脉管炎根据脉管炎的周身情况及局部突出的特征,将其辨证分为3型治疗。气血虚寒型,以通窍活血汤合顾步汤加减(黄芪30g,金石斛30g,金银花30g,当归20g,赤芍15g,桃仁15g,川芎15g,人参10g,生姜3片,大枣3枚)。发病初期去金银花,加丹参20g,红花10g;其余随症加减。中期肢端有溃疡形成,复加金银花60g,三期倍加黄芪。气血瘀滞型,初期以通窍活血汤加减(黄芪30g,当归20g,赤芍15g,土鳖虫15g,川芎15g,桃仁15g,红花10g,川牛膝10g,生姜3片,大枣3枚)。湿甚或伴有静脉炎者加薏苡仁30g,地丁30g,苍术15g;痛甚者加云木香10g。到了中期,郁久化火,形成局限性溃疡者,加入金银花90g以防感染。后期,形成广泛性溃疡,趾(指)变黑坏死者,倍黄芪、当归,加人参10g,肾虚者加熟地黄30g,枸杞子15g,砂仁10g。毒热型,以通窍活血汤合四妙勇安汤加减(当归60g,玄参30g,金银花30g,赤芍15g,桃仁15g,川芎15g,川黄连10g,乳香10g,川牛膝30g)。配合外用生肌玉红膏或藤黄膏、黄马金牛酊,治疗脉管炎68例,痊愈47例,好转16例,无效5例。[史巧英.通窍活血汤加味治疗脉管炎68例.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1(4):55]。

(三)眩晕(颈椎病)。

以通窍活血汤(赤芍2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老葱3根、鲜姜10g、红枣7个、麝香1g、黄酒100ml)加减,气虚甚者加黄芪30g、党参20g;血虚甚者加当归10g、白芍15g;眩晕甚者加天麻15g、钩藤10g;呕吐甚者加法半夏10g、砂仁10g。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治疗颈椎病50例,痊愈29例,好转18例,总有效率94%。[刘旭光.通窍活血汤治疗颈椎病50例.湖南中医杂志.2011,27(2):43-45]。

(四)痹证(类风湿关节炎)。

通窍活血丸(川芎、地龙、制乳没、桃仁各30g、红花20g、黄芪80g、当归、赤芍、乌梢蛇、僵蚕各60g、蜈蚣15条,将上药研末后加麝香2g炼蜜为丸,如梧子大)20粒,1日2次,重者1日3次;配合外洗方(透骨草50g、老姜、老葱各30g)煎水熏洗疼痛关节,1日3次,每次约20分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21例,显效5例,良效11例,有效4例。[詹菁.通窍活血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21例.湖北中医杂志.1992,14(5):16-17]。

典型病例:熊某,男,16岁,学生。1992年2月15日初诊,双手指关节红肿疼痛,屈伸困难已年余。经某医院检查,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用西药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就诊时,两手指关节肿胀,疼痛难忍,晨起疼痛尤甚,不能活动,发热,近1周来双膝关节肿胀无力,时而跌倒。查血: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80mm/小时,苔薄白质暗,脉细涩,双手指关节红肿,触之痛甚。给患者配通窍活血汤加味三料做蜜丸,连续内服,并用外洗方熏洗,治疗3个月。于5月5日复诊时,双手指关节红肿痛消失,食欲转佳,体重增加。再用调理脾胃之法以巩固疗效,复查血沉正常,类风湿因子转阴。

祝某某,女,51岁。咽部不适异物感1年余。患者平素性格内向,1年前自工厂退休在家,不久与家人发生矛盾,遂生梅核气。初起症状轻微,经服抗生素及中药理气化痰剂均无明显效果。随着时间迁移,病情逐步加重。症见:精神抑郁,面色晦滞,干咯不已,时以手牵扯衣领,舌质黯红、苔薄腻,脉弦涩。咽部检查未见异常,间接喉镜检查亦无异常发现。脉证合参诊断为梅核气(气滞血瘀型)。处方:桃仁12g,苏叶、佛手各9g,赤芍、川芎、菖蒲、甘草各6g,生姜3g,红枣12枚,黄酒少许。水煎分服。5剂后,咽喉不适、异物感明显减轻。续投4剂后,随访患者,知诸症皆愈。[朱凤鸣.

通窍活血汤亦治梅核气.浙江中医杂志.2001,36(7):25]。

患者,·女,45岁。2001年11月7日就诊。月经前后不定,量多,有血块,头晕,目眩,烦躁,阵汗出,悲伤欲哭。自感全身有虫爬动,虫至头部即惊恐万状,心神不安,让人拳击头部,方能缓解。在常态下经常失眠,神色惶惶不安,按更年期综合征,给予“更年安”“镇静药”疗效不显,由其夫陪同来院就诊。见舌质暗胖有紫点,脉细涩。证属于气滞血瘀。处方:桃仁12g,红花9g,川芎9g,丹参15g,黄芪15g,鸡雪丁20g,浮小麦60g,大枣12枚,珍珠母20g,菖蒲12g,生姜片6片,甘草12g,老葱3节,麝香0.2g)。经服本方丸剂,上述主要症状全部消失,惟见乏困,心慌,以原方出入再服数剂而安,来院治疗肠胃病,方知原病未复发。[李春玲.通窍活血汤治疗脏躁验案.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6,8(4):491]。

侯某某,女,19岁。1987年10月12日诊。患哮喘病已10余年,每年秋后转凉即发作,断断续续至次年春暖渐渐缓解。曾经多方面医治罔效。近因气候转冷而诱发,服麦迪霉索、定喘片等,3天无效。刻诊:气喘、胸闷,咳不甚,形寒怕冷,咯血色稀痰有沫。喉中哮鸣有声,不得平卧,喜热饮,饮食尚可,小便清,大便正常,脉弦有力,舌有紫气,苔薄白。寻思此症当属朱丹溪所述:“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碍气为先。”据此遂选用清王清任所创的通窍活血汤:赤芍、川芎、鲜姜各9g,桃仁、红花各18g,红枣7枚(去核),老葱3根,白芷20g(原方中是麝香,但贵重难得,故改用本品),黄酒250g。服法:老葱与黄酒,在上述药物煮沸15分钟后再放入,然后煮沸5分钟即可。1日1剂,晚上临睡前服。1剂药后,当晚大汗淋漓,次日,哮喘胸闷大减;继进6剂,竟得痊愈。后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温补肾阳以善其后。随访2年,未见复发。[刘建德.通窍活血汤治疗哮喘.四川中医.1991,(3):16]。

贾某,女,38岁,营业员。1992年11月27日初诊。自诉10年前头部被树砸伤,后反复头痛,伴闭经,虽经人工周期治疗,月经来潮,但停药即闭经。近5年未做任何治疗,患者人院时,头痛部位固定,情郁则痛甚,闭经,寐差,舌稍暗、苔薄黄,脉沉细。诊断:头痛,证属瘀血阻络。治宜活血通

络,佐以泻肝。投以通窍活血汤化裁:红花、桃仁、赤芍、川芎各12g,天麻、地龙、香附各10g,龙胆草、远志各15g,全蝎6g。服10剂后头痛减轻;16剂月经来潮,量少色暗,挟有血块,伴腹痛,行经2天。再守方30剂,头痛缓解,但未行经。查舌淡红、少苔,脉细。上方去天麻、全蝎、远志,加女贞子、旱莲草各30g。服28剂,第二次行经,量少挟血块,持续2天。再去二至丸,加三棱、莪术各10g,牛膝15g。服30剂,行经3天,量稍多。至此,.月经前上方随症加减,月经不规律来潮。1年后闭经,经查确诊怀孕,后足月顺产1男婴。[李崇瑞,刘晓莹.通窍活血汤治疗脑外伤致闭经1例.新疆中医药.1998,16(3):56]。

郭某,女,35岁,工人。1989年下半年以来即觉头面部时常胀痛,疼痛部位连及腮下。1990年3月以后,晨起出现喷嚏不止,面部鼻腔两侧胀痛,疼痛加剧时连及颈部和喉下。于1991年3月经某医科大学附院病理及腮腺碘油造影检查认为符合“米枯力兹病”。病因属唾液腺和泪腺肥大所致。治疗数月未见好转。就诊时头部两侧疼痛连及天庭穴,鼻腔两侧胀痛不适,晨起后1小时内头痛加剧,喷嚏时无清涕、眼泪盈眶,精神纳食正常,脉象浮数,舌质红而无苔,舌边现小紫红瘀点。先拟散风清热之法治标。辛夷散加减:辛夷10g,薰本15g,防风12g,白芷15g,升麻20g,木通20g,川芎10g,北细辛3g,甘草3g,茶叶一撮,石膏60g,黄芩10g。连服3剂后,喷嚏泪水消失大半,头部及鼻侧胀痛已有好转。脉数、舌边瘀点尚存。标病基本解除,再用通窍活血汤治之:川芎10g,赤芍10g,红花10g,桃仁10g,大枣10g,老葱3根,鲜姜6g,麝香0.5g。用黄酒或清酒半斤入煎,再去渣后加入麝香煎为1盅,每次服半盅,日服2次。服3剂后晨起已无喷嚏眼泪,天庭处痛已缓解。继用上方,因无麝香,改加白芷30g,另加地龙6g。连服7剂后面部鼻侧及腮下感觉完全恢复正常。[杜贵森.通窍活血汤治疗米枯力兹病1例.实用中医药杂志.1992,(4):28-29]。

以通窍活血汤[川芎10g、赤芍10g、桃仁10g、红花10g、露蜂房10g、蜈蚣1条、紫河车粉6g、鹿茸粉1g(冲服)、麝香0.15g(装胶囊分冲)、葱白3根(后下)、生姜6g、大枣6g、黄酒50ml]为基本方加减,头晕加天麻10g,半夏10g,钩藤10g;头痛加白芷10g,蔓荆子10g;失眠梦多加炒枣仁

30g,丹参30g,夜交藤30g;嗜睡健忘加石菖蒲10g,远志10g,郁金10g。每日1剂,2周为1疗程。治疗21例脑外伤后阳痿21例,治愈11例,好转6例。[张家驹.通窍活血汤为主治疗脑外伤后阳瘘21例.中医杂志.1997,(9):542]。

1.视网膜静脉阻塞通窍活血汤为基本方(赤芍10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川芎10g,白术10g,栀子10g,地龙10g,生地10g,云苓15g,柴胡6g,生甘草6g,麝香0.15g,黄酒250g)加减,肝郁气滞甚者加郁金15g、青皮9g;视网膜水肿甚者加琥珀2g、泽兰10g、益母草15g;眼底出血甚者加生蒲黄9g、茜草15g、三七粉3g。每日1剂,连服36天。配合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连续3个疗程。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32例,视力恢复≥1.0的9例,提高4行以上的15例,提高2~3行的5例;眼底出血基本吸收的7例,明显吸收的14例,部分吸收的9例,总有效率达93.75%。[孙艳,孙霞.通窍活血汤加减合葛根素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32例总结.湖南中医杂志.2008,24(5):7-9]。

2.挫伤性低眼压以王清任通窍活血汤为基本方(当归、赤芍、白芍、桃仁、红花各10g,川芎15g,牛膝30g,柴胡6g,香附10g,车前子10g),如晶体前囊有少许虹膜色素沉着加银花、黄芩各10g。每日1剂。治疗挫伤性低眼压12例,视力恢复至4.9~5.0,眼压、前房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陈祖欣.通窍活血汤治疗挫伤性低眼压12例.中国中医眼科杂志.1992,(4):207]3.急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以通窍活血汤加减(赤芍10g,川I芎6g,桃仁10g,红花10g,麝香0.6g,琥珀2g,泽兰10g,三七10g,生姜6g,大枣15g,老葱15g)治疗急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38例,42只眼,以2周为1个疗程,结果痊愈6只眼,显效19只眼,有效13只眼,总有效率90.48%。[姜道平,柳宝国.通窍活血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38例.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0):]。

4.闪辉性暗点症通窍活血汤(赤芍、红花各15g,川芎30g,桃仁20g,老葱3根,鲜姜12g,红枣7枚,麝香0.15g),黄酒二两加热为引,每日1剂,连服6剂为1疗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酌情服用谷维素和维生素B,、B。等。治疗闪辉性暗点症30例,痊愈25例,有效4例,无效1例。随访1~7年,均未见复发。[王殿祥.通窍活血汤治疗闪辉性暗点症.新中医.1988,(4):

典型病例:罗某某,女,24岁,病历号30736。于1979年6月5日就诊。由于连续夜班睡眠不足,过于疲劳而发生短暂的眼闪闪发光,视物不清,手脸发麻,头剧痛,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头沉重感及全身出虚汗。舌红润、无苔,脉弦紧有力。经服脑清片、安宁等镇痛镇静药物后,头痛仍反复发作。检查:神经系统无致头痛阳性体征,眼底可见明显的睫状动脉痉挛表现。视力右眼0.9,左眼1.2。脑血流图提示脑血管紧张增高,血流阻力大。如上法服药1剂头痛大有减轻,原方再进2剂后症状全消。视力右眼1.0,左眼1.2。共服药6剂告愈。追访4年未见复发。

1.耳鸣男,52岁,农民。诉左耳突发耳鸣,持续已近1年。自觉耳鸣轰轰有声,伴左耳听力减退,休息时耳鸣无缓解,以手捂耳则耳鸣更甚。否认有头部外伤史。患者平时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舌质黯红,舌边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涩。发病以来曾多方求医,迭服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肾气丸及养心、潜阳、滋阴、补肾之中药汤剂,皆罔效。耳鸣之证,临床常以虚证多见,大多投以调补肝肾之剂。但究不可以偏概全。本例患者虚象不著,血瘀之证显然。盖因素日从事重体力劳动,强力劳伤气机,阻退经脉,经络气血阻滞不通,故瘀血阻塞清窍,发为耳鸣。治以活血祛瘀,通窍升阳。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赤芍15g,川芎20g,桃仁15g,红花10g,石菖蒲12g,蔓荆子6g,白芷10g,香附10g,当归15g,牛膝10g,老葱3枚,大枣6枚。服5剂后耳鸣大减,效不更方,嘱再进5剂,耳鸣消失。予养血活血,行气通络之剂以善后,随访1年未复发。[粟喜然.加减通窍活血汤治愈顽固性耳鸣1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4,8(2):39]。

2.外伤性耳聋予加味通窍活血汤(川芎、赤芍药、桃仁、红花、白芷、桂枝、当归、柴胡、通草、泽泻、葱白、甘草、香附),每日1剂煎服,3周为1个疗程。治疗脑外伤性耳聋20例,显效17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贾全顺,石建平,王丽萍.加味通窍活血汤治疗颅脑外伤性耳聋20例.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36(8):38]。

3.突发性耳聋朱某某,男,38岁。1984年4月9日初诊。患者于半月前突然两耳失聪,耳鸣如闻擂鼓声,两耳胀闷似物堵塞,头轰头晕。检查:双耳鼓膜基本正常,舌暗红,边尖有瘀点,舌下经脉暴露,色紫,脉弦紧涩,音叉试验双耳呈感音神经性聋。诊为卒聋(神经性耳聋)。证属血瘀脉络,壅阻耳窍,治以活血化瘀,通窍复聪,方用通窍活血汤加减:川芎9g,赤芍9g,桃仁9g,红花6g,石葛蒲12g,白芷9g,郁金9g,柴胡6g,磁石15g,丝瓜络12g,路路通9g,生姜、老葱为引,水煎服,6剂。药后耳聋好转,鸣声大减,他症亦轻。药已中的,守方继服12剂,听力恢复,耳鸣息止,诸恙悉除。[王学让.王氏活血化瘀方在耳鼻喉科临床中的运用.河南中医.1986,(1):30-31]原按:耳聋有虚实之分,新久之别,病因各异。王氏曰:“查外无表症,内无里症,所见之症,皆是血瘀之症。本例突发耳聋,无明显病因,故按血瘀窍闭,施以活血通窍之法,药用芎、芍、桃、红活血通经,祛除瘀滞;丝瓜络、路路通透窍疏经络,磁石镇静息耳鸣,菖蒲、白芷、郁金行气开窍,使气行血行(三药有代麝香之功),姜葱辛散,通阳活血;柴胡升阳达郁。合方共奏活血化淤、行气通窍之功,正符“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之经旨。药证合拍,故收捷效。

1.嗅觉丧失症患者,女,65岁。1989年8月7日因不闻香臭半年余就诊。患者自述半年前因重物伤及头部,虽无外伤,但造成嗅觉功能明显减退,经脑CT检查未发现出血或渗血现象,患者虽经多方求治,嗅觉失灵仍逐渐加重至嗅觉完全丧失。患者现嗅觉完全丧失,但无鼻塞流涕现象,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同时伴有头晕,活动过度则头晕加重,左侧面部受风则抽搐,纳可, 二便调。查血压150/85mmHg, 舌质绛, 脉沉涩。诊断:嗅觉丧失症。证由气滞血瘀,阻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鼻窍失却荣养所致,治以活血化瘀通窍。拟通窍活血汤加味。威灵仙10g,杭芍15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2g,香附10g,生甘草6g,辛夷10g,桔梗6g,当归10g,天麻10g,竹茹15g,苍耳子6g,水煎服,日1剂。服药9剂后,患者已不头晕,左侧面部抽搐消失。考虑患者因外伤所致嗅觉丧失,气滞血瘀日久,短期难以奏效,同时患者亦难以长期坚持服中药煎剂,故用上方配丸,每丸重9g,日服3次,每次1丸。患者服丸药3月余,嗅觉功能完全恢复正常而痊愈。[邓淑莉.通窍活血汤加味治疗嗅觉丧失症1例.医学理论与实践.1994,7(6):47-48]2.鼻咽癌采用65~75Gy剂量放疗的同时,内服中药通窍活血汤(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当归、莪术、白芷各5g,蚤休、山豆根各10g,生姜3片、大枣5枚)加减,口干、咽燥加沙参、麦冬、花粉;肿块放射后红、肿、热、痛加银花、连翘;胃脘不适加砂仁、石斛;头晕、乏力加红参。每

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一般50剂左右,放疗期间连续服用。放疗后定期随访,2例失访按死亡病例计算,随访率96.5%。治疗鼻咽癌57例,其三五年存活率分别为48.4%和41.9%,高于单纯放疗组。[廖遇平,胡自省.通窍活血汤加减配合放射疗法治疗鼻咽癌.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4):214]。

3.肥厚性鼻炎中药通窍活血汤(桃仁、红花、赤芍、地龙干、桔梗、辛夷花各10g,川芎、木通、石菖蒲各15g,细辛、甘草各5g,黄芩20g,苍耳子7.5g)加减,头痛头晕可加白芷、藁本、蔓荆子;咳嗽痰多可加瓜蒌仁、杏仁、冬瓜仁。每日1剂, 2周为1疗程。同时采用W NZ型, 频率为2450MHz的微波治疗仪进行微波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178例, 治愈80例, 显效66例,好转28例,总有效率97.75%。[唐英.微波合加减通窍活血汤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178例.中医药信息.2001,18(5):31]。

4.暴喑(急性喉炎)刘某某,女,28岁,农民,1989年6月28日初诊。半月前因喷洒农药,造成农药中毒,经抢救脱险后,又出现声音嘶哑。诊见:声嘶难言,状如公鸭叫,神情忧虑,面带戚容,咽中如有异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咽暗红,舌尖红苔薄白,脉濡。诊为暴喑,治以活血利咽,方选通窍活.血汤加减:红花、川芎、蝉蜕、木蝴蝶各9g,桃仁、当归、桔梗各12g,赤芍、川贝、生甘草各15g,麦冬20g,玄参25g,柴胡6g,大枣5枚,生姜3片,老葱6根。服药3剂后声音清爽,咽中不适消除,心情愉悦,脉细,咽微暗红。前方去姜、葱、柴胡,加熟地25g,续服2剂以资巩固。[刘瑶.通窍活血汤在耳鼻喉科临床运用举隅.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9,21(2):44-45]。

原按:“暴喑”者多因外感风邪发病。本例缘于中毒,肺失清肃,痰瘀阻于气道而发病。方中桃仁、红花、)芎、赤芍、当归活血化瘀;桔梗、川贝肃肺化痰;生姜宣肺而疏通壅塞之瘀痰;玄参、麦冬、蝉蜕、木蝴蝶、甘草、大枣清金润肺利咽;柴胡解郁。诸药合用,达化瘀豁痰、平音润肺之功效,故能使金钟长鸣。

5.飞扬喉毕某某,男,58岁,1988年9月17日初诊。患者索来性急暴躁,进餐时多囫囵吞之,昨日因食刚出锅水饺时,不慎烫伤咽喉。诊见:张口呼吸,面赤身热(T39℃),手足躁动不安,咽痛如火灼,如针刺,不能进食,只能缓慢噙咽少量温水。上腭底部见一块紫红色突起的血泡,大如核桃,舌红苔黄,脉数。诊为飞扬喉。治以活血利咽、凉血解毒。用通窍活血汤与黄连解毒汤合方化裁加减:桃仁、赤芍、黄芩、银花、蒲公英、生甘草

各15g,红花、川芎、桔梗、黄连各10g,石膏、玄参各30g,生姜6g,葱白7根。服药仅1剂,上腭血泡消退,疼痛大减,体温正常,并能进软食,上方去石膏、黄连、蒲公英,加蝉蜕、薄荷各10g,沙参20g,再服2剂,诸症消失。[刘瑶.通窍活血汤在耳鼻喉科临床运用举隅.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9,21(2):44-45]。

原按:《重楼玉钥》称此证为“夺食风”,因“饮食火物触动脾胃积热,致陡起斯症。”血泡紫红为瘀血之证,方中用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玄参化瘀凉血为主药,用黄芩、黄连、石膏、蒲公英、生甘草清热解毒为辅药,以蝉蜕、薄荷、桔梗利咽为佐药,并以姜葱宣散瘀块为使药。诸药合用,药专力宏,直捣病所,仅以3剂即收全功。

1.口噤苏某,男,31岁,工人。病史:患者体魄健壮,久贪杯中,恣食肥甘。三月前醉卧车中,至晨忽觉口噤不开,遂到医院,诊为“面神经麻痹”,服西药配合针灸治疗,因口噤不能食,每日输液供给能量,如此月余,病如故。遂于1980年9月14日来诊。症见口噤不开,舌转不灵,语言蹇涩,但无口眼喝斜,头晕胀痛、时欲呕恶、心中烦闷,脉弦细滑。患者为重体力劳动者,食量甚大,卒不能食,腹中漉漉,口不能纳,苦不堪言。辨证:嗜食肥甘,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聚成痰;外邪贼风乘虚而入,内有痰浊,两邪相合,阻滞经络,遂成斯证。治疗经过:首用祛风除痰,宣窍通络之剂,选大秦艽汤合解语丹,3剂,诸症不减,更进3剂,仍寸功皆无,遂改用涤痰汤合《张氏医通》转舌膏加减治之:姜半夏9g、胆南星8g、橘红6g、炒枳实6g、太子参15g、茯苓块24g、淡竹茹9g、石菖蒲7g、焦远志15g、鲜竹沥30g(冲服)、苏薄荷6g、川黄连6g,鲜姜汁为引(因无鲜竹沥,故以竹沥膏代之)。

头晕胀痛,胸闷呕恶已减大半,惟口噤不开。先贤曾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明训,遂改以通窍活血汤为主治之:赤芍10g、川芎10g、桃仁12g、红花15g、细辛3g、白芷10g、菖蒲9g、远志9g、鲜姜9g、老葱三根、红枣七个、麝香0.5g(冲服)、黄酒半斤,3剂。

1剂后,即觉口唇发热,口噤欲开,侯3剂尽,口噤渐开,语言较前流利,能进面食、米饭,惟咀嚼不甚灵活。既见效机,毋庸更张,乃击鼓再进,原方3剂。口噤已开,语言流利,虑其3月少食,胃气必虚,遂以和养胃气,

祛湿扶脾之剂以善其后,终获痊愈。[赵少玲,姚冬梅.通窍活血汤加味治愈口噤.黑龙江中医药.1985,(4):44-45]。

原按:口噤一症,前贤多以外风立论,常以祛风除痰,宣窍通络为治。故首选大秦艽汤合解语丹,治之无功;此乃痰湿阻滞经络,继投涤痰汤合转舌膏,口噤依然,但余症渐消。遵、“......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之经意,此案虽为外风中络,但3·月有余,非短日可比,病久必瘀,一味治风,风反猖獗,血不行则风不灭。前方虽有川芎等些微理血之品,但药少量微,犹隔靴搔痒,无济于事耳。王清任立通窍活血汤一方所治之症,虽无是证,但其病理病机相通,故仍投是药,应手而效。

2.口臭金某,男,49岁,1984年6月17日诊。患者出秽腐臭气已5年余,伴见食少,食后饱胀,大便干结,舌质淡边有紫点,苔白厚腻,脉实。证因脾失健运、胃失腐熟之功,以致食积肠中久久不去,阻滞气血,食积沤而秽浊臭气从然生矣。王清任曰:“无论何病,日出臭气,照此法(通窍活血汤)治”。本王氏之言治之。处方: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各10g,山栀、白芷各8g,米仁15g,大枣20g,生姜3片(自备),甘草4g。服药4剂后口臭大减,厚苔亦去大半。仍用上方加香附10g,丹参30g。又服5剂后口臭、厚苔已无,大便亦正常。继用香砂六君丸调理而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阮士军.通窍活血汤治口臭.四川中医.1987,(1):47]。

使用通窍活血汤(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老葱、红枣、女贞子、旱莲草等)为主方加减,伴有腰膝酸软加熟地、山茱萸、杜仲;伴有两胁胀痛,经前乳房胀痛加柴胡、郁金、丹参;伴有失眠加煅龙牡、珍珠母、炒枣仁等。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在治疗期间不用任何外用药及西药。治疗50例血瘀型黄褐斑,基本治愈12例,显效18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92%。[谭冬梅,李德良.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血瘀型黄褐斑临床观察.内蒙古中医药.2004,23(4):5-6]。

口服通窍活血汤(赤芍10g,川芎9g,桃仁9g,红花6g,白芷9g,葱3根,鲜姜10g,红枣7个),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间停药5

天。用药2个疗程无效停药。治疗白癜风42例,痊愈11例,显效9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90.2%。[王黎.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白癜风42例.新乡医学院学报.2002,19(2):133-135]。

通窍活血汤(麝香0.15g,柴胡9g,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各6g,刘寄奴、桑白皮、地骨皮各10g)口服,每日1剂,配合梅花针轻敲皮损局部,隔天1次,外用生姜切开面擦秃发区至局部发热,每天2次。治疗斑秃33例,连续治疗2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痊愈16例,显效9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88%。[叶文伟.通窍活血汤加减结合梅花针治疗斑秃33例.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8):510-511]。

以通窍活血汤(赤芍10g,川芎6g,桃仁10g,红花6g,老葱3根,鲜姜10g,红枣7个,麝香0.15g,黄酒250ml),每日1剂,连服3~6剂,治疗扁平疣16例,均获痊愈。[柴建财.通窍活血汤治愈扁平疣16例报告.甘肃中医.1994,(1):24]。

典型病例:某男,31岁。前额、颜面及两手背部呈集簇性大小不等密集扁平疣已有8月余,有轻痒感。经地区医院皮肤科诊治,注射聚肌胞、板蓝根,服用病毒灵及中药清热利湿解毒等药均无效。于1992年4月开始服用此方,服药3剂后痒感较前稍有加重,扁平丘疹由淡褐色变为淡红色,再服2剂后,皮肤丘疹开始脱屑,半月后皮肤变为正常痊愈。

徐某,女,22岁,初诊日期为1994年11月4日。患者自述1993年5月始无任何诱因下发现右眼眶下一褐青色斑片,不痛不痒,在当地口服中西药无效。初诊时见患者右眼眶下一直径为2cm大小圆形的褐青色斑片,不高出皮肤,压之不退色,不痒痛,饮食可,睡眠佳,二便调,月经周期正常,经量少,有血块,舌淡红,苔白,脉弦。诊断为太田痣。采用通窍活血汤化裁:川芎6g,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0g,菊花10g,茯苓10g,细辛3g,白芷10g,僵蚕10g,白附子10g。服上方20余剂后,右眼眶下色斑明显变淡缩小,当时碰巧患者调动工作,没有坚持治疗。1996年11月8日再诊:患者右眼眶下直径为1cm大小淡褐色圆形斑片,不痒痛,饮食睡眠均正常,二便调和,月经周期正常,经量可,有时有少许血块,舌质淡红,苔白,脉弦滑。继用

前法处方: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0g,丹参15g,当归10g,防风6g,荆芥6g,僵蚕10g,白附子6g,白芷10g,细辛3g。服上药30余剂,右眼眶下淡褐色斑片全部消失,月经正常。[黎琦.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太田痣2例.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10(6):404]。

许某,男,28岁。初诊1996年1月2日。主症:头发斑片状脱落3个月。3个月前因生气而诱发头发斑片状脱落,大小如铜钱至分币大小不等5~7处,自觉头皮阵发性刺痛,伴心烦失眠,饮食可,二便调,舌暗红边有瘀斑、苔薄白,脉弦。证属气滞血瘀,肝气郁结,治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方选通窍活血汤加味:归尾、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桑椹、菟丝子、柴胡、郁金各10g,制首乌、生熟地、白芷各15g,甘草3g,葱白3段、生姜9g,大枣5枚,黄酒作引,7剂水煎服,每日1剂,后以此方出人共服药2月余,新发全部生出,病告痊愈。[田润安.通窍活血汤在皮肤科临床的应用.陕西中医.1998,19(8):371]。

通窍活血汤可降低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所致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小鼠脑组织含水量, 脑指数及脑组织中MDA的含量, 提高SOD、Na*, K+-ATP酶、Ca 2+-ATP酶的活性, 对脑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汪宁, 刘青云, 彭代银.通窍活血汤对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3,9(5):22]。

通窍活血汤是王清任诸方中比较常用的方剂之一,常用于治疗头部血瘀所出现的各种证候。现代多将通窍活血汤用于治疗头面部疾病,如脑溢血、脑梗死、脑外伤昏迷、脑挫裂伤、脑挫裂伤并发精神障碍、脑外伤后遗症、脑外伤阳痿、头皮血肿、面神经麻痹、老年性痴呆、脑动脉硬化、血管痉挛性头痛、三叉神经痛、中枢性眩晕、外伤致前房出血、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眼颚下支动脉阻塞、眼底静脉血管瘤、视网膜中央动脉及静脉阻塞、球结膜下瘀血等。其他常用的病证还包括慢性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结节性硬化病、白癜风、多形性红斑、脱发、扁平疣、顽固性失眠、哮喘、癫痫、癫证、神经根型颈椎病等。就单个病种而言,通窍活血汤临床应用前十位,从多到少依次是:头痛(含血管神经性头痛)、脑外伤、脑震荡后遗症、白癜风、老年性痴呆、脑溢血后遗症、耳聋、脱发、中枢性眩晕、眼底静脉血管瘤。通窍

活血汤在神经系统疾病中有更好、更大范围的应用。

对于本方的应用,王清任特别强调了方中麝香的重要性,称“此方麝香最要紧,多费数文,必买好的方妥”。《本草纲目》载麝香“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麝香开窍醒神,活血消肿,辛香走窜之力极强,叶天士治顽痹,王清任治上部瘀血中每常用麝香,足见其活血通络功效卓著。由于麝香药源稀少,现代医家多以白芷、石菖蒲等代替,亦有一定疗效。但麝香对于神经系统的双向调节作用是石菖蒲等药物无法取代的,因此,对于麝香一味的应用还需重视,但麝香易耗气伤阴,须中病即止,不可多用。

临证使用时,常在本方中加全蝎、蜈蚣等虫类药物以加强息内风、通经络的作用;加三七止新血的同时活血化瘀;加桂枝以增加辛香通窍作用;加丹皮加强祛血分之瘀的作用;加大黄,在通腑气的同时加强活血通络之功;加入黄芪益气通脉,使祛瘀而不伤正。

原韶钟,女,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1990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同年被分至山西省人民医院口腔科从事口腔内科临床工作至今。从事口腔内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工作二十多年来,熟练掌握了口腔内科各类疾病的诊断治疗手段技术,在口腔内科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牙周疾病、牙体牙髓及根尖病的诊治。在国家级及省级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并具有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完成多项省科技攻关项目、省卫生厅科技攻关项目,其中一项获得了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攻的研究方向是有关牙周病与全身健康相关关系的研究。2002年曾在澳大利亚科庭大学进修学习。现兼任山西省口腔医学会理事,山西省牙体牙髓专委会秘书。2013年获得山西省妇联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韶关韶南医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