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最常用的止血方法有哪些?

小儿推拿李波:孩子为什么流鼻血,如何正确处理?小儿推拿来帮忙

  孩子流鼻血是很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在气候干燥的秋冬季节,但引起流鼻血的原因还有很多。孩子流鼻血时,家长往往感觉很紧张,不知该如何处理。那么秋冬季节为何孩子流鼻血高发?家长该如何预防?下面就带您一起了解。

一、孩子在秋冬季流鼻血高发的原因

   一方面是在寒冷的天气下,我们喜欢吃一些热腾腾的食物,在进食时,阵阵的热气会令鼻腔内的血液加速运行,若鼻粘膜天生较薄或因曾经受伤,则容易流鼻血。

   另一方面,秋冬季节气候寒冷干燥,我们需要更多血液流经鼻腔,以提高温度和湿度,鼻粘膜的微丝血管因而容易充血,引致流鼻血;加之北方室内都有采暖设备,但相对的保湿工作做得并不好,一些家庭为了孩子睡得暖和,还会使用电褥子等设备,鼻腔内的毛细血管韧度变得不够,易出现秋冬季流鼻血高发。

二、中医认为产生小儿鼻出血的原因有:

  (一)外感六淫化火,伤其脉络,热气浮越,迫血上行,循经脉面行于鼻,引起出血。

  (二)五脏功能失调。如心失主血,肝失藏血,脾失统血,肾失藏精和肺不主气,以导致出血。

  (三)中毒出血。药物和其他物品中毒,可伤及脉络而出血。

  小儿鼻出血虽说是许多疾病的共同症状,病因很多,但其发病机理总属气火逆乱,血不循经,脉络损伤,血溢于外。实证为气火亢盛,血热妄行。

  一是阴伤,虚火妄动,灼伤血络;

  二是气虚不能摄血,离经外行。

  现代医学认为,鼻粘膜干燥,鼻中隔弯曲,表浅小动脉破裂以及血液病都可引起小儿鼻出血。

三、导致孩子流鼻血的原因还有哪些?

鼻出血常常由外伤和疾病引起,具体有以下的情况:

   孩子常常会发生一些起病急、发热高的传染病,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更为多见。当发生高热时,全身的皮肤粘膜血管发生充血、肿胀,鼻粘膜同样发生这种病理变化,鼻粘膜急性充血、肿胀更容易造成破裂出血,因为鼻腔粘膜血管表浅,一旦重度发热,再加上用力擤鼻涕的外力作用下,粘膜下血管就会破裂出血。

   鼻子是暴露在体表的一个器官,一旦发生外伤,如打击伤、跌伤,鼻子自然首当其冲。在剧烈外伤的冲击下,粘膜下的血管就会破裂、出血。

   严格说挖鼻也应列入外伤之范围。儿童出于好奇和难受,常常喜欢用手指在鼻腔内盲目掏挖,这是一个既不卫生,又易引起鼻腔局部粘膜出血的不良习惯。一般挖鼻的部位是在鼻中隔前下方,而这个部位的血管很多,许多微小血管在此交织成丛网状,犹似蜘蛛网,血管既表浅又很细,部位就在鼻腔口,只要用手一挖,就能挖破血管。儿童鼻出血的部位有90%以上是在这里。

平时,鼻腔里除了一些分泌产生的鼻涕外,没有什么物体堵塞鼻腔,使呼吸自由畅通。但有时候,儿童由于嬉戏好玩,喜欢将一些细小物体塞在鼻腔内,如花生仁、瓜子、果核、黄豆、塑料纸、金属小玩具等。一旦这些物体塞入鼻内,成为异物,孩子自己取不出来,又不敢声张,时间一长,便被遗忘而留在鼻腔内。有的异物在鼻腔内遇水膨胀、发霉,引起鼻腔粘膜感染、糜烂而出血,有时在异物的不良刺激下,鼻粘膜也会引起外伤性出血。

   如果宝宝挑食、偏食,或者患有营养吸收障碍性疾病,常常引起维生素C、维生素K、铁元素等营养物质的缺乏,影响血液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造成鼻出血。

   人体血管内的血液要做到既不出血、又不凝集,全由血液中的一些特殊因素所决定。如果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血液中的一些因素就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使血管和血液在发生出血后,不容易凝集止住,这些疾病有白血病、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统称血液病。这些直接造成儿童鼻出血的原因,会引起反复、大量的出血表现。

   儿童也容易发生急性、慢性鼻炎和副鼻窦炎。一旦发生这种炎症,鼻腔或副鼻窦内的粘膜发生充血、肿胀,不时有粘脓性鼻涕排出,在脓性鼻涕的刺激下,粘膜下的血管也会发生出血。

   虽然比较少见,但也是引起鼻出血的一个因素,确诊后需要手术治疗,如果宝宝鼻子经常出血,应该带宝宝到医院检查一下,排除肿瘤的可能。

  我们把鼻部分为前部、中部、后部,这三个部位出血中,最常见的是前部出血,就是著名的“利氏区”。

  1、这个部位的黏膜下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当发生炎症、损伤、溃疡或其他刺激时极易出血。不过,因为是毛细血管,如果凝血功能正常,出血量一般不会太大,短时间可以止住。

  2、鼻腔中部的出血多因外伤造成,因为此处有动脉,出血量较大,所以有一定危险性,需要及时到医院处理。

  3、鼻腔后部的出血常由鼻腔肿瘤造成,比较少见。血液疾病、营养缺乏疾病造成的出血常常为整个鼻腔的弥漫性出血,有些时候还会伴随身体其他部位的出血。

   发生鼻出血时多见血从前鼻孔流出,或经后鼻孔流至咽部,出血量大时两种情况可同时发生。有时鼻血流至咽部,也可表现为“吐血”,这是因为当鼻出血严重时,较多的血被咽下,刺激胃部,除可引起腹痛、面色苍白、出虚汗外,还可呕吐出咖啡样物,即胃酸与血液发生反应,致使血液变成咖啡色。鼻血咽下经胃肠道排出还可出现黑便。当出血量过大时,就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长期反复出血还可造成贫血。

六、宝宝鼻子出血,千万不要这样做

  宝宝鼻子出血后有些家长会慌忙让宝宝仰起头部,这样是错误的,会使鼻血流进食道,刺激胃黏膜,引起呕吐,还有误吸引起窒息的风险。

  2、直接塞纸团?错!

  也不要随便就团个纸块塞到鼻子里,过硬的纸块可能会引起黏膜损伤,如果携带细菌还容易引起感染。

  还有举胳膊、张嘴这些都不能有效的迅速止血。

七、孩子流鼻血的治疗方法

   少量滴血时,家长可用冰袋或湿毛巾冷敷孩子前额及颈部,或用冷水及冰水漱口,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

   具体操作是,家长用自己的拇指食指紧捏两侧鼻翼约10~20分钟(如果确定哪个鼻孔流血也可以直接压迫出血的鼻孔)。

很多家长首先想到用纸巾堵塞,其实纸巾压力通常不够,不能达到止血的效果,而且纸巾未经消毒,容易诱发感染。在压迫鼻翼的同时,取坐位,头稍向前下倾,以便把嘴里的血吐出来。而不是像很多家长那样,让孩子抬起头。因为当孩子抬高头时,血液会被不由地咽下去,刺激胃肠引起恶心、呕吐等,特别是出血量大时,还会发生误吸的可能;也可以让鼻出血的孩子低头同时并举起上肢,以增加上腔静脉的回心血量,从而减少鼻腔供血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如果采取上述措施后,鼻出血还是止不住,或者孩子的出血量大,并伴有脸色苍白、出冷汗、心率加快、伴随其他部位出血,外伤严重或头部外伤、宝宝精神状态出现异常等,则应该及时就医。另外,如果孩子反复流鼻血,也要到医院检查,看看是否存在鼻炎、鼻腔异物等。

八、孩子鼻出血的常用小儿推拿方法

  术者右手拇指自孩子食指掌面末节横纹起向指尖 推,推100~500次。

  术者右手拇指自孩子无名指掌面末节指纹起推至指尖,推100~500次。

  术者食指自孩子大鱼际桡侧掌根推至拇指根,推100~500次。

  术者右手拇指桡侧 面,自孩子虎口直推至食指指 尖,推100~500次。

  5、补肾经(孙重三小儿推拿流派中补肾经为指根推至指尖,具体以自己所学流派为准)

  术者右手拇指自孩子小指掌面偏指根尺侧推至指 尖,推100~500次。

  术者拇指揉孩子手背第4、第5掌骨小头后陷处,揉100~500次。

7、掐揉右端正(掐揉右端正快速止血)

  位置:中指尺侧赤白肉,指甲根旁1 分许。

  手法:术者拇指指甲掐之,继以揉之,掐3~5 次,揉50~100 次。

  作用:止呕吐,降逆,止血。

  主治:鼻出血,呕吐,眼左斜视。

经验:本穴对鼻出血有良效。

  术者用掌顺时针摩孩子腹部,摩300~500次。

  术者用拇指指腹揉外侧膝眼下3 寸,揉50~100 次。

  术者右手拇指指腹按揉足掌心前1/3处,揉30 次。

九、孩子流鼻血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在干燥季节,对有鼻腔干燥、鼻出血史的孩子,家庭应备有金霉素眼药膏或用香油,每天可在鼻腔内均匀地涂抹,以滋润鼻粘膜。

  2、纠正孩子偏食的习惯,多喝水,多吃蔬菜,少吃煎炸肥腻食物,合理科学地安排孩子的饮食。

  3、控制剧烈活动,避免鼻外伤:小孩鼻出血除了鼻腔局部炎症所致以外,剧烈活动也会使鼻粘膜血管扩张,或者导致鼻腔发痒,小孩挖鼻腔也容易引起鼻出血。除了避免剧烈运动之外,还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随意抠挖鼻孔。

  4、增加空气湿度,当人呼吸时,鼻腔需确保抵达肺部的空气够湿润。因此,当环境干燥时.鼻子得更努力工作。建议家里使用加湿机来补充空气湿度,加湿机中最好加入蒸馏水,以免自来水不纯(有水碱等杂质)。

  5、预防呼吸道疾病:如果孩子患了感冒、扁桃体炎、肺炎或腮腺炎等传染病,容易导致鼻粘膜血管充血肿胀,甚至造成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因此,预防鼻出血,呼吸道疾病也不可忽视。

  6、积极治疗鼻炎等疾病。

版权所有,转载必须注明作者及出处,侵权必究,小儿推拿李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急救止血的方法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