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不允许。为什么?

我是一位盲人,前几天去东方绿舟,带导盲犬一起出行,但半路上车被拒绝了。我想问:国家不是已经允许导盲犬乘交通工具了吗,为何还会被拒?

导盲犬不是普通的狗,更不是宠物,它是盲人的眼睛,能够帮助主人更流畅、更自主、独立地参与社会。据悉,一条犬从出生45天开始,至少要经过12至14个月的寄养、6个月的专业技能训练,以及3至4周的人犬共同训练,才能成为一条合格的导盲犬。导盲犬培训成本极高,训练一只导盲犬,在中国的费用大概在10万到20万元之间。

可是,就是这样经过大投入和严格培训才能“上岗”的导盲犬,目前在公众中的的认同度并不是很高。正如刘先生所讲,视障人士带导盲犬上街、特别是搭乘公共交通时,往往还是会遭遇阻碍。

虽然目前的法律法规对盲人携带导盲犬出行有一定的表述,但纵观起来看,这些表述还“略显笼统”。比如2008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盲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至于哪些“公共场所”,并不明确。在上海,也仅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九款明确“禁止携带活禽以及猫、狗(导盲犬除外)等宠物”,允许了导盲犬上轨交。而公交车、出租车均无明确规定。也就是说,如果要去地铁到不了的地方,就难以带导盲犬出行。并且,当视障人士携带导盲犬出行遭拒时,也缺乏投诉、维权渠道。

导盲犬出行并不顺畅的尴尬,折射出中国残障人士参与社会生活尚存“盲区”,还需要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完善残疾人出行保障体系,加强对导盲犬等残疾人辅助工具的开发、培训和应用,扩大允许携带导盲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覆盖面,加大对现有规定的传播,提高全社会对导盲犬的接受程度。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导盲犬的“身份识别”,防止不自觉的乘客把自家宠物带上公共交通工具。

(有关此话题的详细讨论,可收听上海电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眼睛不能专注看东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