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很多药都不能好?

抗生素指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物质。自1940年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

每一种抗生素几乎都会有副作用的,所以都要谨慎使用,虽然滥用抗生素并非消费者的本意,但由于对抗生素相关知识的不了解,很多消费者都或多或少地陷入了一些使用抗生素的误区,这就是很多抗生素被滥用的源头所在。针对这种现状,小益特意向大家扒一扒,在使用抗生素中的9大误区。

误区1:抗生素=消炎药

抗生素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杀灭的作用。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比如常用的阿司匹林等消炎镇痛药。

多数人误以为抗生素可以治疗一切炎症。实际上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

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如果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炎症,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内后将会压抑和杀灭人体内有益的菌群,引起菌群失调,造成抵抗力下降。

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的淤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来进行治疗。

误区2:抗生素可预防感染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抗生素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相反,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耐药。

误区3:广谱抗生素优于窄谱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在没有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果明确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谱抗生素。否则容易增强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误区4: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贵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

其实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坚持个体化给药。例如,红霉素是老牌抗生素,价格很便宜,它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和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而且,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价格便宜,不良反应较明确。

另一方面,新的抗生素的诞生往往是因为老的抗生素发生了耐药,如果老的抗生素有疗效,应当使用老的抗生素。

误区5:使用抗生素的种类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

一般来说不提倡联合使用抗生素。因为联合用药可以增加一些不合理的用药因素,这样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降低疗效,而且容易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或者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所以合并用药的种类越多,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就越高。一般来说,为避免耐药和毒副作用的产生,能用一种抗生素解决的问题绝不应使用两种。

误区6: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属于病毒性感冒,细菌引起的感冒属于细菌性感冒。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

其实,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性感冒。严格意义上讲,对病毒性感冒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感冒以后习惯性在药店买一些感冒药,同时加一点抗生素来使用。实际上抗生素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用处的,是浪费也是滥用。

误区7:发烧就用抗生素

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和部分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发热,对病毒性感冒、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有害无益。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者多为病毒引起,抗生素无效。

此外,就算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也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不能盲目地就使用头孢菌素等抗生素。比如结核引起的发热,如果盲目使用抗生素而耽误了正规抗痨治疗会贻误病情。最好还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误区8:频繁更换抗生素

抗生素的疗效有一个周期问题,如果使用某种抗生素的疗效暂时不好,首先应当考虑用药时间不足。此外,给药途径不当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也可影响抗生素的疗效。如果与这些因素有关,只要加以调整,疗效就会提高。

频繁更换药物,会造成用药混乱,从而伤害身体。况且,频繁换药很容易使细菌产生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

误区9:一旦有效就停药

前面我们知道,抗生素的使用有一个周期。用药时间不足的话,有可能根本见不到效果;即便见了效,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够必须的周期。如果有了一点效果就停药的话,不但治不好病,即便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为残余细菌作怪而反弹。

同样地,一旦见效就停药,症状复发再次用药,如此反反复复,相当于增加了药物对细菌的自然选择时间,也会使细菌对这种药物产生抗药性。

相信看完这些,各位家长在生活中,不仅仅知道自己怎样使用抗生素,也知道怎样给宝宝使用抗生素了吧!


  生活中我们批评一个人做事不动脑子做错了事爱用“吃错药”来调侃,其实是非常有科学道理的。很多药的药物作用是可以被日常饮食及不良的生活习惯所对抗而消弱其疗效。如:烟草中的多环芳烃还会增强肝药酶的活性,加速药物在肝内的代谢,使药物的半衰期缩短,疗效降低;当下流行的水果西柚中含有一种呋喃香豆素则会影响肝药酶的功能而延长某些药物的降解时间,合并使用会一些药物在体内聚积,诱发药物中毒;服用感冒药时喝高糖饮料则会大大抑制你的食欲则会加重你的厌食感哟。尤其强调的是抗生素+酒=双硫仑反应(俗称酒醉貌反应),此反应系一些抗生素可以抑制酒精的代谢酶,服药阶段饮酒有可能出现软弱、眩晕、嗜睡、幻觉、全身潮红、头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反应,重者可出现唿吸抑制、虚脱、惊厥、心功能失常甚至死亡。

  生活中要学会保护自己,千万别吃错药了。

  “你吃错药了吧?”“你才吃错药了!”当两个人发生争吵的时候,以上对话你是否经常听到,至少在电视剧中听到过吧?

  生活中,还真可能有“吃错药”的时候,不过我们这里所说的“吃错药”,是指吃药也有禁忌。

  这些服药禁忌你知道多少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饮食可以影响胃肠道内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等过程,从而影响药效。有的饮食甚至还可能与一些药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不良后果。那么吃药期间,究竟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任何药物+烟=降低药效

  吸烟会使食管下部肌肉及幽门的活动功能减弱,延迟胃排空的时间,使得药物迟迟不能离开胃部进入小肠,从而影响药物吸收。

  烟草中的多环芳烃还会增强肝药酶的活性,使肝脏降解药物的速度加快,血液中药物浓度降低,影响药效发挥。研究证实,服药后30分钟内吸烟,血液中药物浓度仅为不吸烟的1/20。

  不仅如此,尼古丁还会促进人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影响药的代谢产物排出,可能诱发药物蓄积中毒。

  因此,服用任何药物30分钟内都不宜吸烟。

  2、大多数药物+西柚=影响药物代谢

  大多数药物都需要肝脏的肝药酶进行代谢,而西柚中的呋喃香豆素会影响肝药酶的功能,延长药物降解时间;柚皮素又会加快肠道对药物的吸收,这两个因素都容易增加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从而容易加大药物副作用,可能诱发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甚至休克等不良反应。

  所以,服药期间也不建议大量食用西柚。

  3、感冒药+高糖=影响食欲

  最近不少人又感冒了,食欲差,精神差……更加得控制高糖饮食了。

  高糖食物摄入过多,会使血糖升高,而机体在代谢血糖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这就容易导致体内维生素减少甚至缺乏,影响营养物质代谢,进而影响食欲。

  不仅如此,如果胃里有高糖食物,还会使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感冒药的吸收时间延长2小时,影响药物发挥作用。

  因此,在吃感冒药的时候,应尽量避免高糖食物,包括各种甜饮料。

  4、抗生素+酒=双硫仑反应

  临近春节,对不少人来说,最难躲的就是“酒”了,但千万别劝吃药的人喝酒!

  双硫仑是一种戒酒药,服用双硫仑后,即使只喝一点点酒,也可能出现严重不适。抗生素与酒也可能出现相同的反应。

  酒在进入人体后会先被氧化成乙醛,再被氧化成乙酸,最后排出体外。但很多抗生素,如头孢类、异烟肼、酮康唑、甲硝锉、氯霉素等会影响酒精代谢,导致乙醛在体内蓄积,引起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唿吸困难、急性肝损伤,甚至诱发死亡。

  所以,服用抗生素期间及停药1周内,都应该要忌酒,包括任何含有酒精的食物,如:酒心巧克力、藿香正气水、料酒等。

  服用抗生素前后两小时内,也要忌食牛奶、果汁等,因为牛奶会降低抗生素的活性,果汁中富含的果酸会加速抗生素溶解,从而影响药效。

  5、碱性药+醋=中和反应

  在服用胃舒平、达喜等抗胃酸类药物时,应减少醋的食用。因为这些药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铝等碱性物质,而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大量食用,两者容易发生中和反应,减轻药效。

  6、酶类药+热水、茶=影响酶活性

  酶类药物主要是有活性的蛋白质,温度过高时,其活性就会降低,甚至失去活性,从而影响药效。而茶水中的多酚类物质易与酶结合,降低药效。

  所以,服用助消化的酶类药物应选择温度稍低的白开水,以口感微暖(25℃)为宜。

  7、钙片+菠菜=影响钙吸收

  钙片进入体内后会电解为钙离子,而菠菜含有大量草酸钾,其中的草酸根离子会与钙离子相结合,妨碍人体对钙的吸收。不仅如此,两者还容易生成草酸钙结石。

  因此,在吃钙片的前后2小时之内,都不宜吃菠菜,或者先将菠菜焯煮一会儿再烹饪食用。

  此外,还有许多常见药物也有禁忌,如阿司匹林忌酒,以免加重发热或引发肝损伤;布洛芬忌咖啡、可乐,以免损伤胃黏膜。

  这些饮食是药物的“好帮手”

  虽然部分饮食对药物疗效有不良影响,但也有些饮食有助于增强部分药物的效果。

  1、高脂饮食:增强脂溶性药物疗效

  通常来说,高脂饮食容易增加肥胖、高血脂、动脉硬化等风险,是不利于健康的。但对于需要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脂溶性药物的人群而言,如果同时适当食用高脂食物,则有助于增强药效。但千万不要因此大量食用,以免得不偿失。

  2、维生素C:辅助改善缺铁性贫血

  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来说,补充铁剂十分重要。与此同时,还可以适当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因为维生素C能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帮助增强药效,改善贫血。

  3、酸性食物:助消化药的好“搭档”

  人体的消化需要胃酸刺激胃蛋白酶原产生胃蛋白酶,而消化不良通常是由于胃酸过少导致的。针对此类人群,促进胃酸分泌,增强胃蛋白酶活性是关键。

  胃蛋白酶在酸性条件下作用更强,因此在服用助消化类药物的同时,可适当多吃酸性食物,如:山楂、苹果、橘子、柠檬等。

  4、高纤维食物:帮助驱除肠道虫体

  不少人都有过吃驱虫药,帮助清除体内蛔虫等虫体的经历,其实除相关药物外,适当多吃高膳食纤维食物也有助于驱虫,尤其是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因为它能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排便,对驱虫药有辅助作用。

  常见的高膳食纤维食物有芹菜、燕麦、糙米、豆类等。

  另外,较为大家熟知的还有“三低饮食”,即低糖、低脂、低盐,这种饮食方式,有助于改善三高。但只是辅助作用,不可替代药物。

“医生,这药,我是不是得吃一辈子?”

几年前,我问了医生:“我想尝试把其中一种药停掉,可以吗?”

我患有抑郁症,当时的我,服用同一个药物疗程已有数年。我那时吃的药有三种,总觉得吃那么多药其实不太好。

她问:“药是不是产生了副作用?还是你觉得药没有效?”

我说:“不是,不过我有去运动,胃口还不错,人也觉得蛮好的,所以应该是治好了吧!”

最后,我们互相让了步,把其中一种药的量稍微减少了。

然而两个月后,我却哭着回到了她的诊所。不知道为什么,原本一切都好好的,现在情绪却一团糟。

她问:“你这样子的感觉已经有多久了?”

我说:“可能有大概一个月吧。”

她指出,在我情绪开始变糟的不久之前,我们才刚把其中一种药的量减少。

听罢,我大笑了起来 —— 哈哈哈,问题有了解决方法,我可以放心了!

不过我又问了她:“那我是不是永远都要吃药?”

我还记得,她很谨慎地看着我,然后问道:“这个想法是不是让你难受?”

“没错。” 我回答得很干脆。

我一下子回答不上来。也许是钱的问题吧?讨厌的是,维持我的生命,居然比维持 “正常” 人的生命还要贵。

她点了点头说道:“这点我完全理解。不过还有其他什么原因吗?”

我思索了许久,最终说道:“可能是惭愧吧?是不是我太软弱所以觉得惭愧?”

她问了我:“你觉得其他吃药的人都是软弱的吗?”

我立刻摇了摇头 —— 当然不是!

她反问道:“既然这样,你又怎么会觉得自己软弱呢?”

社会对抑郁症药物的 “污名化”

有人说,吃精神疾病药的人是软弱的。这个想法背后,似乎是内化的社会污名(social stigma)在作祟。

奇怪的是,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想法还是有分歧的:很多人似乎认为,精神疾病不如所谓的 “身体疾病” 来得 “真实”。

但是,难道大脑就不属于身体的一部分吗?

一个人一旦患上精神疾病,可能就无法起床,连走一小段路也做不到,吃饭又吃不好 —— 这怎么可能不是身体疾病呢?

这种观念背后的假设就是:看不见的痛苦是不真实的。

最近,《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被广泛分享的文章,标题为《许多服抗抑郁药的人发现自己戒不了药》。文章的潜台词正是:“看不见 = 不真实”。

对许多人来说,抑郁症是慢性疾病。(研究人员在2010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抑郁症会复发,而且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往后还会患上慢性抑郁症。”)

但是,文章隐含的假设似乎却是:长期吃药,本身就是个问题。

更糟的是,这篇文章完全忽略了以下几点:

  • 停止服药是抑郁症患者的一个常见死因;

  • 许多人一旦情绪开始变好,就会忘了之前觉得有多糟糕,忘了自己之所以情绪变好是因为之前吃了药,于是就不再吃药;

  • 对许多人来说,不吃抗抑郁药或者抗焦虑药,虽然能避免产生副作用和依赖性,但是换来的却是一种肯定比死亡还糟的感受,甚至是死亡本身。

《纽约时报》这篇文章揭示了精神健康研究目光短浅的问题。这个问题很真实,美国公共广播电台(National Public Radio)也曾在 2010 年探讨过。

事实上,精神疾病相关的研究,时间和金钱成本都很昂贵,这不符合制药商追求的利益目标。而且,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是由制药商出资进行的,就连在学术机构进行的研究也不例外。

可是事实不仅如此:大脑是人体中最复杂的器官,所以我们对大脑的理解仍处在初期阶段

人们把精神疾病当作医学问题来进行认真研究,也只有几十年的时间;还有很多知识是医生和研究人员还没发现的。

我们甚至都不确定问题一定是出自大脑,而非出自中枢神经系统的另一个部位,甚至完全不同的系统。

举个例子:2015 年的一项研究指出,肠道和大脑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可能就是我们对抑郁症的理解中 “所缺少的环节”。

有些人确实可以只服用短期的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而且令人沮丧的是,在这些人服用的药物中、停用后不会造成问题的也只有几种而已。

然而,许多人必须无限期地服药。所以,要是以为 “药物只需要短期服用就够了”,恐怕害人不浅:这种想法不但会助长污名化,还会让 “吃药等于软弱” 的想法经久不散。

比如,《纽约时报》那篇文章中就有这么一段话:“长期服药者在访谈中表示,一种难以衡量的不安情绪会逐渐降临:他们说,每天服药的行为,导致他们质疑自己的韧性。”

这不就是社会污名的后果吗?污名,让很多人的心态变成了:对自己的病情负责,非但不是坚强或智慧的表现,反而却是缺乏 “韧性” 的迹象。

人为什么对痛苦有崇拜心理呢?

痛苦,竟然被赋予了道德价值 —— 难道一个饱受痛苦的人有什么地方是值得赞扬的吗?

用智慧和科学来帮助人们活得更好、更舒适,到底有什么不对?

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可以用糖尿病来比喻精神疾病。

注射胰岛素,会不会使糖尿病患者遭到批判?

Maris Kreizman 在一篇发布在 Longreads 网站上的文章中,讲述了她从小患有糖尿病的经历。Kreizman 对上面那个糖尿病的比喻表示支持,她表示:我只有接受了 “自己的糖尿病是终身的” 这个事实,我才能接受:“我的焦虑症也一样,是终身的”。

Kreizman 说:“糖尿病的治愈方法,短期内是不会有的。去年,我发现我的焦虑症也是如此。我之前在发生焦虑危机时,也服用过几次药物。后来我的生活变得非常好,还结了婚,也觉得事业一帆风顺。尽管如此,我还是焦虑得要命。我这才发现,原来我的焦虑症是个慢性疾病,就像我的糖尿病一样。”

有了从小患有慢性疾病的经历,Kreizman 才比较愿意接受长期服药。尽管如此,她还是花了一段时间才接受这个事实:她患上的精神疾病,和她的糖尿病没两样 —— 两者都是再真实不过的慢性疾病。

由此可以推断,如果小时候没有患上慢性疾病的经历,精神疾病患者就会把服药的行为污名化。

服药,也可以是一种力量

就在我开始接受必须无限期服药的时候,我服用了大概 8 年的药,却失去效用了。

这件事发生在我和精神科医生进行文章开头那段对话的几年后。我在办公室把自己关进了一个空房间里,瘫坐在地板角落,然后给一位最要好的朋友打了电话。

在这之前的几周里,我每天都是一路哭着上班的。

而那一天,我在房间里泣不成声地试着告诉她,我觉得很难受、人生毫无价值、不管我做什么想什么说什么都毫无价值、我非常非常害怕……

她静静地倾听着,又轻声说了一些安慰的话,然后谨慎地说道:“我好久没有听你哭成这样了。”

她这位朋友非常宝贵。像我这样的人,有了这样的朋友才能继续活下去:就算看到了这样的痛苦,她也不会害怕,不会变得不知所措。

那天,她说的一些话,让我回忆起了一件事:

8 年前,我在第二次患上重度抑郁症时告诉了精神科医生,我知道我的感受和想法是其他人不会感同身受的 —— 我当时脑子里尽是:一切都不重要,一切都毫无意义,甚至更糟。

但我就是不明白,别人为什么不能感同身受呢?

精神科医生告诉我:“重度抑郁症会改变大脑的逻辑。一旦复原了,你抑郁时的思维也会变得无法理解。”

这时我才发现,原来我的逻辑已经变了。于是,我打了电话给精神科医生,告诉了她:“我很肯定我的药已经不管用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我对药物做了调整。我一边为了生活苦苦挣扎,一边却感觉到自己被什么东西上身,想置我于死地似的。

我试了几种不同的药物。有些药服用之后立刻见效,但过后还是会让我觉得有些地方不对劲。

或者有些药虽然有效,但是后来却产生了一些副作用,让我难以忍受。

但最糟的是,我觉得很痛苦,别人却完全看不见。

以前,周围的人都不肯承认我生了病,造成了我一度的自我怀疑。我会对自己说:“你不过是软弱罢了,再努力一些吧!”

但实际上,我已经努力到不能再努力了。

而这一次,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我真的已经很努力了,而做到这些,已经足够。

新的药直到整整两个月后才起了作用。每周,我都会告诉医生:“我感觉没有好转。我要等到什么时候才会觉得好起来?”

但是,我并没有觉得更糟。所以,每当她叫我再等一周、再多等一点时间,我都会乖乖听话。

后来有一天,我在市政厅外面走着。我还记得当时的情景:那时正逢初春,阳光普照,风清气爽。我刚吃完午餐,正在回去办公室写新闻稿的途中。

突然,脑子里冒出了一个念头:“也许我根本就不需要吃这个药,反正我觉得挺正常的,药又没什么效。”

这念头一划过脑海,我就顿住了……

然后,我大声笑了出来。

只是,它的药效很轻微,轻得我甚至都察觉不到。

原来,正确适合的抗抑郁药,才会发挥出如此微妙的效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焦虑药要吃多久才能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