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体里最优质的蛋白组成的细胞昰什么?

而心脏,那个爱你的心脏,那个为你一天泵不止10万次、全年不歇、终生无休的心脏,在你情绪低落、怨天尤人的时候就想想它不求回报的爱,会不会感到些许欣慰呢?

就先从肠子的出口——肛门说起,这里就用上了一套精妙的肌肉闭合机制。你能有意识地收缩和放松的那部分,叫外括约肌;肛门向里的几厘米处有一块功能相似的肌肉,叫内括约肌,但这块肌肉我们是无法自主控制的。

这两块括约肌各事其主,分别效命于两大神经系统。外括约肌服务于较为高级的主观意识,如果大脑认为现在还不是上厕所的时候,外括约肌就会忠实地听从指挥,尽力缩紧,严防死守。内括约肌则隶属于不受主观意识控制的体内世界,只要是对身体有益处的事,它就坚决执行。

两块括约肌配合紧密,让我们避免了“大便无法自理”的尴尬。当便便到达内括约肌时,它会反射性地张开。但是它可不会一下就大开绿灯,不给外括约肌一点准备时间,它会先试探性地放出一支小分队去侦查一下情况。在两块括约肌之间布满了传感细胞,它们会先分析一下小分队的性质,比如是固态的还是气态的,再将信息上传至大脑。这时大脑会收到信号:“军情紧急”或者“没什么,就是个幌子”。同时,大脑会借助耳朵、眼睛传来的信息,并综合以往的经验对外界环境做出评估,并制定相应措施。数秒内,大脑便做出初步决策,并把它下达给外括约肌:“我观察过了,你现在可是在阿姨的客厅里,最多只能让气体部分悄悄通行,固体部分要守住!”

外括约肌理解指令后便乖乖地收得更紧了些。接着内括约肌也接收到了这个信号,它尊重它同事的决定,于是合力将小分队安置回等待区域。稍过些时候,内括约肌会再试探一次,那个时候你已经悠闲地躺在自家的沙发上了,大脑军旗一挥:放行!

经常憋着不去厕所,内括约肌就会越来越倦怠,甚至可能180度大转性。当外扩约肌过于经常地约束内括约肌及其周围的肌肉,就会严重打击到它们的积极性。如果内、外括约肌沟通变得越来越困难,你离便秘就不远了。

对于孕妇来说,即便没有故意忍着不上厕所,也可能出现产后便秘。这是因为,负责在内、外括约肌之间传递信息的神经纤维极为纤细,分娩时它们很容易断裂。好在人类的神经可以自行生长愈合,不管是分娩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损伤,都可以用一种生物反馈疗法来医治,这种疗法可以帮助被隔断的内、外括约肌重新架起传递信息的桥梁。

外部环境和体内环境究竟谁更重要?需要根据所处环境找到其中的平衡点。

Part2 蹲马桶的姿势可能不正确

我们的肠道闭合机制不是为坐着上厕所设计的,在坐姿状态下它没法完全打开出舱口。

不管站着还是坐着的时候,肠道外围都有一块肌肉像套索一样包裹着它、向一个方向牵引着它,这就产生了一道弯曲的折痕。这种类似于弯曲扣锁的机关可以为肛门括约肌减轻不少负担。

在肛门附近,从降结肠(倒数第二节大肠)到直肠(最后一节大肠)拐了个大弯,这有什么用呢?这是为了让粪便在拐弯处顿一顿。再加上刚才说的肌肉套索,这样不管站着或坐着,肛门括约肌都可以不太费力地就将粪便憋住。一旦包裹大肠的肌肉放松,折弯就消失了。

在蹲坑状态下,肠道变得笔直,排便变得通畅彻底。

痔疮和肠道内憩室的形成原因之一

痔疮和肠道内憩室这样的肠道疾病,还有便秘,似乎只集中爆发于那些习惯用坐便器的国家。肌肉组织松弛并非罪魁祸首,原因另有所在,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很多人发病的原因是肠道受到的压力过大。有些人在压力大、精神紧张的情况下就会绷紧腹肌,有时绷了整整一天自己还对此毫不察觉,痔疮自然不愿意待在压力过大的地方,还是溜到身体外面轻松自在。同理,肠子内部的组织如果不堪压力也只好向外边跑,于是肠壁上冒出一个个灯泡状的外翻小瘤子,就形成了肠内憩室。

如果在马桶上如厕时经常性地用力过猛,患静脉曲张、中风或在排便时晕厥的可能性也会明显增加。

蹲坑的方式更利于排便和避免得痔疮的风险。

唾液腺:抗菌、镇痛、助消化的全才

在我们的口腔里有四个小凸点,其中两个分布在我们腮帮子内侧靠中间的位置,正对着上颌第二磨牙。另外两个小凸点位于舌头下面的舌根处,在舌系带的两侧,左右各一个。

它们是唾液腺导管在口腔开口处形成的黏膜乳头,我们的唾液就源自于此。

腮帮子内侧的黏膜乳头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会分泌唾液,比如吃饭的时候;而舌头下面的黏膜乳头则会全天无间隙地分泌唾液。

大部分的唾液都由这里生产,每天可产0.7~1升。从喉咙沿着下颌方向往上走,那里有两块圆圆的隆起,这就是产量惊人的唾液腺。

由于正对着源源不断分泌唾液的舌下腺开口处,下门牙的里侧很容易形成牙结石。唾液中的含钙物质可以帮助加固牙釉质。不仅是牙齿上,那些在牙缝和口腔晃荡着的无辜小颗粒也顺带着被钙化,成了牙结石。牙结石本身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关键是相较于我们自身光滑的牙釉质而言,它的表面实在太粗糙了,很容易沦为引起牙周病或龋齿的病源微生物的寄居之地。

可是我们唾液里怎么会有含钙的物质呢?

这是因为,唾液其实是被过滤了的血液,血液经由唾液腺过滤形成唾液。唾液腺负责把红血球筛选、拦截在血管里,我们的口腔可不需要血盆大口。相反地,钙、激素或者免疫系统的抗体则会顺利通过唾液腺的筛选被保留在唾液中。

正因为如此,人与人的唾液成分会有所差异,医生甚至可以通过对唾液样本的检测来诊断某些免疫性疾病或者某些特定的激素。当然唾液腺除了筛滤功能,还会往唾液里添加一些额外的物质,比如之前说过的含钙物质,甚至有镇痛功能的物质。

为什么喉咙疼时吃完饭后就好多了?

我们的唾液中存在着一种比吗啡还强效的镇痛成分,这种物质一直到2006年才被发现,并被命名为“唾液镇痛剂”(Opiorphin)。该成分在唾液中的含量是微乎其微的,但即使是微量,也帮了我们大忙。因为我们的口腔对疼痛非常的敏感。

这里是全身上下神经末梢最集中的地方,即便卡了一粒最小的草莓籽都会引起不适,更别说饭里掺着的沙子,每一颗都不会被放过。

我们在咀嚼食物的过程中,唾液腺会分泌出大量的口水,也就夹带着释放出额外量的镇痛物质,所以通常喉咙疼的时候,吃完饭会觉得好很多,或者吃完饭后口腔里的小伤口也没那么疼了。当然了,不一定非要是吃饭,嚼嚼口香糖,我们的口腔也能自发分泌这种镇痛剂。不仅如此,最近一些新的研究表明,这种唾液镇痛剂甚至还具有抗抑郁的作用。

唾液不仅能帮助口腔免受疼痛的折磨,还能帮助它抵御各种有害细菌的入侵。其中一位超级英雄叫作黏液素。黏液素,顾名思义,就是黏液状的分泌物。黏液素从唾液腺出口喷射而出,像一张大网一样包裹住我们的牙齿和牙龈,如此一来,有害细菌在攻击到牙齿和牙龈之前,就会被这张网困住,动弹不得,随后被唾液中的抗菌成分一举消灭。

跟唾液镇痛剂一样,唾液中抗菌成分的浓度也不高,唾沫无法对口腔实现彻底的消毒。当然,也没有这个必要,人类和细菌的关系不是势不两立的,我们还要考虑口腔里的“常住居民”,不能把它们都赶尽杀绝了。这些常住居民是一些无害的口腔细菌,只要有它们占着位置,那些真正有害的细菌就无法在口腔里找到容身之所了。

睡觉时我们几乎不会分泌唾液,但也正因为我们夜里几乎不会分泌什么唾液,所以很多人早上醒来会口臭或者觉得嗓子疼。一整夜近八个小时没有唾液冲洗,对于口腔里的微生物来说只意味着一件事——彻夜狂欢。有害细菌终于可以冲出牢笼肆意妄为了,而口腔和喉咙处的黏膜却没有唾液灭火队来救援。

所以,睡觉前、起床后刷牙是个好习惯。睡前刷牙可以大大减少口腔内的细菌数目,当我们熟睡时,活跃在嘴巴里的细菌就只剩残兵败将了;而清晨醒来刷牙则可以帮助我们清扫掉“一夜狂欢”后的混乱。幸好我们的唾液腺是只勤劳的小蜜蜂,只要我们一醒来它也会立刻醒来开工。再爱赖床的唾液腺,只要我们开始刷牙或者咬第一口早餐,也会汩汩分泌唾液、开始兢兢业业地打扫卫生,要么奋勇抗敌要么干脆直接把细菌冲进胃里。之后的事就都交给胃酸来搞定了。

如果刷完牙之后仍然有口臭的话,有可能是因为有些散发着恶臭的细菌还残留在嘴里,没有被清理干净。这些细菌喜欢躲在新生成的黏液素网后面,这里恰好是唾液抗菌剂的盲区。这时候你不妨试试刮舌器,或者多嚼一会儿口香糖,这样可以刺激分泌出足够量的唾液,把藏在黏液网下的细菌冲出来。如果这样也不行,那么这些细菌可能藏匿在扁桃体处。

舌根处布满了连绵起伏的粉红色小丘壑。如果你的喉咙不是那么敏感、一碰就吐的话,你可以小心地把手指伸到舌头的最深处,那里能摸到舌黏膜下有许多向上隆起的小结节。这些小结节的任务是负责检查所有我们吞下去的东西。无论是吃的、喝的还是吸入的空气,它们会连最细小的颗粒都挑出来抓回自己的领地细细审查,而在那里,有一支由免疫细胞组成的精锐部队正时刻准备着。

位于舌根被称为舌扁桃体的免疫组织

整个咽喉这一圈都有被免疫组织覆盖,医学术语把这个地带叫作“瓦尔代尔氏扁桃体环”(Waldeyer's tonsillar ring)——咽淋巴环。咽淋巴环里又有几个大的探测热点:最下面是舌扁桃体,就是之前提到的舌根处的小丘壑;左右两侧是腭扁桃体,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扁桃体;上侧还有咽扁桃体,临近鼻子和耳朵(小孩子患扁桃体炎的时候经常会这里肿很大)。

舌扁桃体、腭扁桃体、咽扁桃体——整个咽淋巴环都属于扁桃体,而它们的职责也全都一样:发现入侵异物、训练免疫细胞。

在舌根后的丘壑地貌中,扁桃体的结构其实不是“丘”而是“壑”:扁桃体的黏膜上皮向扁桃体内部陷入形成隐窝,就像是形成了一道道沟壑一样。这种结构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扩大表皮面积,便于部署最多的部队。在这些沟壑里藏着脱落的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及细菌等,有时候里面藏污纳垢太多又一时半会儿去除不掉的话就会导致扁桃体发炎。这也是扁桃体过于好奇勤劳的副作用。

如果你已经清洁了舌头和牙齿,却还是有口臭,那你不妨检查下扁桃体,因为这里有时候会藏着一些臭不可闻的白色小结石。

过了7岁,我们应该也算见过大世面了,至少对于免疫细胞来说是这样的:小朋友出生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被妈妈抱抱亲亲过,去公园里玩耍过,摸过小动物,得过N次感冒,每天在学校里接触过一大堆人……完成这些深度训练后,免疫系统就成功毕业,开始正常工作了。

如果扁桃体持续发炎的话就要另当别论了。长期发炎,免疫系统总是处于紧张的状态,长远来看很有碍身体健康。所以,无论是4岁、7岁或是50岁,如果免疫系统长期过分敏感,切除扁桃体有时也不失为治疗良方。

对于患有牛皮癣(俗称银屑病)的人来说就是如此。因为自身的免疫系统过于紧张敏感,患者饱受皮肤瘙痒和皮肤炎症(往往从头部开始)或者关节疼痛的折磨。另外患牛皮癣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嗓子痛。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那些细菌长期藏身于扁桃体中,连续不间断地挑战免疫系统。

口腔里的世界每时每刻都忙碌着,却又有条不紊:唾液腺喷射出黏蛋白网,负责保护牙齿,减轻口腔的敏感度。扁桃体们时刻监控着外来的异物颗粒,随时指挥调度它的免疫部队。这些都是必需的措施,因为口腔是进入我们身体内部的门厅。吃进来的食物在门厅里还敌我分明,一旦过了这一关,就要开启一段化敌为友的漫长旅程了。

口腔后面连接着一个2厘米宽的食道,食道穿过喉咙避开胃的顶端,从侧面插入胃囊。因为胃的右侧比左侧短很多,所以胃囊的形状如同一个往右倾斜的半月形小袋子。

这个食道和胃的连接处被外科大夫称为贲门。尽管绕了一点弯路,但这完全是值得的,因为我们走路迈每一步时都会自动绷紧腹部肌肉,这时腹部的压力差不多是平时的两倍。当我们大笑或者咳嗽时,腹部的压力甚至会增加到四倍。这个压力会由下往上传给胃。假设食道正正地接在胃上方,那就出大事了,饭后百步走,每一步都会把刚才吃下去的给挤上来。多亏了贲门的侧面设计和胃囊巧妙的倾斜角度,自腹部上来的压力得以被分散掉很多,最后落在食管上的压力只有很小一部分。

贲门的侧面设计虽然好处多多,但也有一个副作用——胃气泡。在所有X光片里你都能看到胃的上方有个小气泡,那就是它啦。气体的密度小,经过一段时间后都会飘到胃的顶部,而这里离侧面的出口(贲门)还有一段距离。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打嗝前会下意识地张嘴“喝下”一口气,因为吸气时吞咽的动作可以让食道的接口处接近气泡,只要一有机会,气泡就可以顺着食道“嗝”的一声奔向自由。

如果是躺着打嗝的话,向左侧躺打嗝会容易很多。

食道整体上是被几根肌肉纤维螺旋式包裹住的,这也是它能一鼓一鼓、波浪式蠕动的原因。如果把食道纵向拉伸,它不会被撕裂,而是会像电话线圈那样螺旋式伸展开。食道紧贴脊椎的腹侧,当你挺身仰头的时候,食道也会被纵向拉长,这时候食道变窄,上下闭合得更紧。所以,饱餐一顿后,挺起背坐直可以更有效地预防胃酸倒流。

胃的位置比我们想象中要高很多。它差不多始于左边乳头的下方,终止于右肋弓的下方。如果你的胃痛低于这个倾斜的区域,那应该就不是胃痛了,很可能是肠子痛。胃的上方是心脏和肺,所以吃得太饱后,深呼吸这个动作的难度系数会一下加大很多。

这个综合征就是指胃里聚集了过多的空气,以至于从下往上压迫心脏以及其他内脏神经。患者的主诉各不相同:有的感觉晕眩,有的感到恐慌、呼吸困难,更有甚者会感觉胸部剧痛,犹如急性心肌梗死发作一般。

通过打嗝和放屁释放掉体内的空气,可以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为了长久的疗效,还是应该从预防胃肠道胀气入手。

通常在X光片里,像牙齿或者骨头这样高密度的物质会显淡色,而密度较低的物体,比如胃气泡或肺里的空气则会显暗色。

患者们可以尝试下放弃容易引起胀气的食物,调养修复肠胃菌群,尽量少喝或者不喝酒。在酒精的作用下,产生气体的细菌能以千倍的速度繁殖,有些细菌还直接把酒精当作它们的食物(比如能让水果发酵产生酒味的细菌)。

胃一侧短一侧长,整体看是个弯曲倾斜的囊状,这一奇特形状使胃的内里产生很多皱褶。当我们吃饭的时候,喝下的液体流出食道后可以顺着胃右边较短的一侧直接抵达小肠的入口,固体的食物吞下后则会被扔给胃较长的一侧。胃就是通过这样的分工来有效工作的,可以直接进入下一环节的走一边,需要进一步消化分解的走另一边。所以胃可不是随随便便长歪的,它这样做是为了能够同时容纳两位消化专家,一位擅长对付液体,另一位更精通于对付固体。两位专家合二为一就成了我们的胃。

在我们的肚子里躺着一条3~6米长的小肠,它松垮垮地一圈圈盘绕着。我们跳蹦床的时候,它也跟着一起蹦;我们坐飞机,飞机起飞的时候,它也会被惯性推向座位靠背的方向;我们跳舞的时候,它也跟着欢快地舞动;我们肚子疼得皱在一起的时候,它也会一样皱起它的肌肉。

小肠湿漉漉的、软绵绵的,周身闪着粉色的光芒。整个肠子只有最后一米才和粪便有些关系,在这之前的肠道里面是非常干净的(而且也没有臭味)。

心脏拥有4个心室,肝脏有左叶和右叶,静脉有静脉瓣膜,大脑有左右两个半球,而小肠就这么毫无方向感地盘着。

为了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面积,肠子里面可是折了又折。首先是肉眼可见的皱褶,这些皱褶创造的消化表面积相当于把小肠延长到了18米。在小肠的表面,仅1平方毫米这样小小的面积上就长着30根细小的绒毛,这些绒毛几乎可以用肉眼观察到。

在显微镜下,这些小绒毛连在一起就像细胞构成的波浪,和细腻的天鹅绒看起来很相似。在更高倍数的显微镜下还能看见,这其中的每个细胞上又布满了一撮撮细小的突起,就像是在绒毛上又长了绒毛(微绒毛)。而这些微绒毛上又布满了长得像鹿角的细胞被,由于这层结构的主要成分是多糖分子,也被叫作多糖包被。如果我们把刚才说的皱褶、绒毛和绒毛上的绒毛全部展开抻平,那整个小肠差不多能摊到200平方米。

如果把小肠壁的表面积全部加起来,差不多是我们体表皮肤的100倍。需要用这么大的面积来消化吃掉的东西,比如一碗饭或者一个苹果,听上去是不是很不可思议?其实这牵涉到了消化系统的根本原则:最大化自己人,最小化外来者,直到它们小得可以被吸收并转化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为止。

这个过程始于口腔。苹果咬下去脆脆的声音之所以听着就觉得美味多汁,是因为这时千百万个苹果细胞被我们牙齿像戳气球那样碾碎,释放出果汁。苹果越是新鲜,它里面保存完整的细胞就越多,咬起来也就越发脆。所以听见清脆的声音,我们就会自动联想到汁水迸射的画面和新鲜甘甜的味道。

水果我们喜欢吃清脆新鲜的,高蛋白食物我们则偏好那些热气腾腾的。

蛋白质不管是遇热(炒锅里的高温)还是遇酸(胃里的胃酸),反应都一样——解体(生物化学里叫作变性)。解体后,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也发生变化,比如之前还可以溶在透明的蛋清里,而现在则凝成了白色的块状物。我们的肠胃更喜欢变性后的蛋白质,因为这样方便进一步加工、吸收。所以烹饪相当于外包了第一步原本应由胃来完成的“解体”工作,这样本来需要消耗体内能量来完成的事,在体外便可以完成。

食物在经过了口腔和胃的两道碾磨加工后,现在就剩下在小肠里做最后一步的分解。在小肠的最前端,肠壁上有一个小孔,这是十二指肠乳头。只要我们一进食,肝脏和胰腺就会分泌出消化液输往此处。消化液从乳头喷进小肠,混在食糜里。它的成分在超市里卖的洗涤剂里也能找到:消化酶和溶脂剂。

洗涤剂能有效清洁衣物,是因为它可以将黏在衣服上的各种油脂、含蛋白质或糖类的污渍溶解“消化掉”,然后和冲洗完的脏水一并排走。

小肠的工作原理非常类似,只不过任务更加艰巨。大块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这里被分解为可吸收的营养物质,然后通过小肠壁被送入血液。这时候苹果块已经不再是苹果块了,而是含有亿万个养料分子的营养液。为了一个都不落地迅速吸收完所有这些养料,肠道里自然需要很大的表面积。何况这里面还包含了些备用面积,这样万一不幸肠炎或者肠流感,吸收功能还不至于全线瘫痪。

每根小肠绒毛里都包含了一根很小的毛细血管,用来负责运送吸收了的营养分子。所有的毛细血管会汇总起来,把吸收的养分输往肝脏接受质量审核。一旦发现有毒有害物质,肝脏会把它就地消灭,防止它混迹在大部队中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如果吃得太多,肝脏还能帮我们把过剩的养分储存下来,这里是人体的第一个能量仓库。

离开肝脏后,养分满满的血液会直奔心脏,心脏再马力十足地把它泵向全身上下的细胞。

拿一个糖分子来说,它可能被运送到任何一个需要它的细胞里,比如右乳房的皮肤细胞,在那里它被吸收,与氧气燃烧,产生能量用以维持细胞的活力。在产生能量的过程中还会有一些其他副产物:热量及少量的水分。我们的身体里,每时每刻无数的细胞里都在发生着这样的能量反应,正是它们的副产物让我们的体温恒定在36~37摄氏度之间。

能量代谢的原理其实极为简单:一只苹果从种子到成熟,大自然在里面注入了能量。我们人类吃下苹果,把它变小直至分解为分子,这个过程中苹果里储存的能量被释放出来,帮助我们生存。所有由肠管衍生而来的器官都是为了创造养分、提供燃料给我们的细胞。

所有的器官都需要我们消耗能量,只有到了小肠那里,我们才能挣一些回来,也正是小肠让吃饭变得如此有意义。很多人刚吃完饭不但没有变精神,反而还会犯困,这是因为吃下去的东西先要被各种形式消化,离小肠还远着呢。这时胃囊被摄入的食物撑开,我们已经不觉得饿了,但是为了给胃提供足够的动力去工作,身体不得不聚集起额外的能量,输送相当一部分血液到胃里。所以饭后犯困,很多科学家都相信,是因为血大多流向了胃而导致的脑供血不足。

饭后疲倦也许还有其他原因:我们的身体会在饱餐后释放出一种化学信息素(同种个体之间可以相互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可以刺激大脑某一特定区域,从而让我们觉得疲劳。疲劳感会干扰我们的大脑,让我们没法专心工作,但对于小肠来说这却是件大好事。要知道,只有身体处在放松状态的时候,小肠才能最高效地工作,因为此时它可以指挥、动用体内大部分的能量,而且血液里也不会充满“压力荷尔蒙”。

一种方法: 盲肠炎确诊更准确的线索是发烧加肚脐右下侧疼痛(大多数人的盲肠都在这个位置)。

另一种方法: 在有阻力的情况下用力抬高右腿(最好有人帮着把腿往下按,施加一个阻力)。如果觉得腹部疼痛,另外又恶心、无食欲,那十有八九就是患了盲肠炎。

沿盲肠的三条结肠带向顶端追踪可寻到阑尾基底部。其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称为麦氏点。麦氏点的压痛及反跳痛是临床上急慢性阑尾炎的重要体征。

当盲肠发炎时,用手按肚脐右下侧会很疼,如果同时按肚脐左侧,疼痛感就会减轻很多;可是一旦将左侧的手挪开,疼痛感就又回来了。

这个现象其实是因为腹腔的器官都是被一层保护液包裹着的:当我们挤压肚脐左侧的时候,保护液就会被挤到右侧,这对于发炎的盲肠来说,就像周围多垫了几个水枕,当然感觉舒服多了。

盲肠经常会被误以为是多余的器官。可是你去打听一下就会知道,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医生在做盲肠炎手术的时候真的会把盲肠切掉。盲肠是大肠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盲肠炎手术切掉的部分其实是拖挂在盲肠末端的阑尾。

阑尾看上去像个瘪了的气球。它不仅个头小到没能力参与食物的消化,而且它还挂在一个几乎没有食物会光顾的位置:小肠的出口直接从阑尾上面的一段侧身接进了大肠,食物压根没从它那里过。这样一个器官,更像是一个旁观者,冷眼看着周围“川流不息”的世界。

但是它确确实实属于免疫组织的一员。

大肠的任务是处理掉那些在小肠里不能被吸收和没有被完全吸收的食物残余。既然任务不同,构造自然也不相同。这里没有了小肠里天鹅绒般的绒毛,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肠道菌群,它们在这里安居乐业,负责分解掉最后的食物残渣。不仅如此,这些肠道菌群也和免疫功能息息相关。

大肠的肠壁上面聚集了大片的免疫细胞。跟大肠不一样的是,阑尾本身就是个免疫器官。阑尾占据的地形还是很不错的:一方面离其他小伙伴够远,不用管咀嚼消化等一摊子事;另一方面离核心吸收系统又不算太远,还是能够好好检查外来细菌的。只要有害病菌敢从这里路过,阑尾就会整个儿将它包围起来,但是这同时也意味着,阑尾发起炎来,也是360度无死角地发炎。尤其是如果阑尾发炎肿胀起来,被它包围起来的病菌就更难被清扫除掉了,把它切下来和病菌一起扔掉还容易一些——这就是为什么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被送去切掉“盲肠”了。

如果阑尾正常工作的话,危险的病菌应该都会被消灭掉,只有那些好的细菌才会存活下来。

当我们经历了一轮严重腹泻后,肚子里的很多“肠道居民”都会被连带着扫地出门,大肠壁上处处人去楼空,这对于新的菌群来说是抢占地盘的绝佳时机,但万一有害细菌住进来怎么办?这时阑尾会把自己圈养的菌群放出来,派往大肠各处保卫家园。

因此,腹泻后重要的是要重建肠道的菌群部落,也可以到药房购买益生菌产品来帮助完成这个过程。

大肠像一个厚重的画框简单明了地套在小肠的四周。大肠的“大”字也很贴切,为了履行它的职责,它真的需要更大的空间。在这里,食物残渣还会经历大约16小时严格的再加工。

没有这一步,很多营养物质都会白白流失掉,比如像钙这样的重要矿物质,只有在这里才能被充分地吸收。不仅如此,脂肪酸、维生素K、维生素B12、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也可以在大肠里被进一步吸收。这些营养物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比如可以帮助增强凝血功能,强健我们的神经,或者是预防偏头痛。

大肠的最后一米负责精确调节体内水和盐分的平衡:残渣中的水分会被重新吸收,剩下的残渣会被“烘焙”成大便。在这里被吸收的水量相当可观,差不多有整整1升。要是少了这一步,我们每天要额外多喝整整一升的水呢。还有,因为大肠调节盐分的结果,我们的大便总是咸的。

跟小肠一样,所有经大肠吸收的营养成分也都会通过血液进入肝脏,在那里经过检测后再被运往全身的血液循环系统。但是,大肠最后几厘米血管的血液却不经过肝脏,而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医生很好地利用了这个“漏洞”,制造出了栓剂。与口服的药片相比,用栓剂的话需要的药量不是那么多,起效却更快。口服的药片剂量比较大,是因为它要先经过肝脏才能到达病灶,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有效药物成分已经被肝脏“解毒”过滤掉了。栓剂则可以绕过肝脏走捷径,也避免了给肝脏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对于小孩和老人尤其适用。

食物消化的最重要阶段发生在小肠里——当最大的消化空间遇见了被分解成最小的食物分子,一系列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有没有乳酸不耐受,是否有益于人体健康,有没有过敏原,等等。消化酶们就像一把把小剪刀,咔嚓咔嚓地将食物切来剪去,直到它们小到能被装进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为止。大自然是很神奇的,所有生命体都由相同的基质组成:糖分子、脂肪和氨基酸。我们是这样的生命体,摄取的食物也是这样的生命体,比如一个苹果,又比如一头牛,把和自己结构一样的生命体吃下去才能补充能量。

糖分子可以构成十分复杂的糖链。糖分子一旦连在一起组成了多糖结构,它们吃起来就没有糖的甜味了。这类糖链叫碳水化合物,面包、面条、米饭的主要成分都是它。一片吐司面包在我们的肚子里被消化酶切剪完毕后得到的糖分子,和你吃几勺白糖得到的糖分子是一样的。两者唯一的区别在于,炒菜用的白糖本身已经是很小的分子,到达小肠后根本不需要消化酶加工就可以直接被吸收进入血液。而这么多的糖分同时涌进血液,就像扔了一个糖衣炮弹一样,会导致血糖瞬间升高。

消化酶可以比较快地就分解掉白面包里的糖分,而消化全麦面包就要很久。这是因为全麦面包里的糖链结构尤为复杂,想把它们分解掉只能一段一段地慢慢拆解开。所以全麦面包不是瞬间爆炸的糖衣炮弹,而是一个“糖分储存罐”:一点一点地消化,一点一点地补充糖分。

在这里我补充一点血糖的小知识:糖分进入血液,血糖升高,为了达到最健康的平衡状态,身体会本能地做出反应。这时身体会分泌出大量的激素,尤其是胰岛素。一次性进入血液的糖分越多,身体就会反应得越激烈。而在激烈战斗之后,身体很快又会感到疲倦。对身体来说,糖分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原料,假如它可以慢慢地进入血液、慢慢地被吸收,那身体就可以把它更好地利用起来,为细胞小火添柴,或者用来合成自身的多糖结构,比如小肠细胞上鹿角形状的糖萼。

尽管如此,我们的身体还是十分偏爱甜食,甜食里的白糖能更快更轻易地被人体吸收。和炒熟的蛋白质还不一样,这里身体除了可以偷偷懒、少加工几步以外,糖分进入血液后可以迅速转化成能量,这种工作效率让我们的大脑很满意,于是它会继续鼓励支持我们对甜食的偏好。但这根本就是个美丽的骗局,因为在人类发展的漫长过程中,糖分的摄取从来都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严重的供大于求过。

其实我们的身体想的很实际,虽然现在用不着消耗那么多糖分,但是可以把多吃进来的那部分储存起来,通过把糖分子结成一种叫作糖原的多糖结构,把它存在肝脏里;也可以将糖分子转化成脂肪储存在脂肪组织里。糖分是唯一可以让身体拿来就用、不用花太多力气就能制造出脂肪的原材料。

身体里的糖原储备差不多只要出去慢跑一圈就会被消耗掉。准确地说,差不多就是你脑子里面出现“怎么突然间跑得这么费力了呢?”的时间点。所以,营养生理学家建议,如果想消耗脂肪,至少需要运动1小时以上。只有当你开始觉得体力不济的时候,能量现货(糖原)被消耗得差不多了,身体才会舍得开启轻易不会动用的能量储备(脂肪)。

脂肪是所有营养成分中最高效也是最珍贵的物质!脂肪分子里的原子排布超级巧妙,与同等质量的碳水化合物或者蛋白质相比,每克脂肪所蕴含的能量高达它们的2倍。

身体利用脂肪去包裹大大小小的神经。正因为神经有了这层脂肪保护层,我们的思维才会如此敏捷。

此外,人体中的一些重要激素也由脂肪组成,不仅如此,甚至每一个细胞都被脂肪壁保护着。这么重要又珍贵的脂肪身体当然要省着用,怎么可能你才跑了几步就立马拿来消耗。

即便对小肠来说,脂肪也是个特别的存在,因为它无法像其他的营养物质那样从肠道直接进入血液。脂肪无法溶在水里,假如它进入血液,像小肠绒毛里的那种毛细血管会立刻被堵死,要是大一点的血管的话,脂肪在血液里就会像汤里的菜油那样漂浮着。所以身体必须采取别的方式来吸收脂肪——通过淋巴系统。

每一根血管的旁边都有一根淋巴管相伴,即使是小肠中最小的毛细血管也如此。

血管粗壮鲜红,把养分送到身体的各个组织;而淋巴管则纤细、半透明,它们负责从各个组织中回收血管泵入的液体,运送免疫细胞,确保身体每处的工作都井然有序。

淋巴管之所以这么纤细,是因为它不像血管那样拥有充满肌肉的管壁,它工作起来经常需要重力的帮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早上刚睡醒的时候,眼睛常常是肿着的。即使脸上的每根小淋巴管都是开张忙活着的,可是睡觉时平躺的状态下重力起不了什么作用,只有等我们起床站起来,淋巴管里一整晚从血管里运送过来的组织液才能开始往下流(之所以我们站一整天也不会使淋巴液全聚集在下肢,是因为每走一步的时候,腿部的肌肉都会强有力地挤压一下淋巴管,把体液再泵回上身)。

尽管淋巴遍布全身,但它基本上都只是血管的陪衬,只有在小肠里它才翻身做了主人,走到了舞台的中央。在这里,所有的淋巴管都汇集到一起,变身成一条宽大的淋巴管,迎接所有经过层层消化抵达这里的脂肪。

这根大淋巴管叫做胸导管。

在我们一顿饱餐后,饭菜里的脂肪被吸收汇聚到胸导管,淋巴液因为一颗颗悬浮着的脂肪油滴而呈现出乳白色,像牛奶一样。这里是胸导管起始的地方,叫作乳糜池。胸导管从乳糜池向上弧形穿过横膈膜,最终抵达心脏。无论男女,每人都有乳糜池和胸导管。当脂肪在乳糜池中积聚后,就会通过胸导管被运送到心脏(来自腿部、眼睑还有肠道的淋巴液也会从其他方向汇入心脏)。也就是说,不管你吃的是高级橄榄油还是廉价炒菜油,都会被直接送到心脏去,别指望肝脏能帮你把把关。

那要是吃下了对身体有害的油脂怎么解毒呢?答案是,只有让心脏先把这些脂肪都泵到全身上下去,等哪颗脂肪油滴碰巧被泵到了肝脏,解毒工作才会开始启动。好在肝脏需要大量的血液,因此脂肪油滴在离开心脏后立马落户肝脏的概率还是很高的。但是,在它抵达肝脏前,心脏和血管都是毫无防备地暴露在你吃下的油脂之下。所以,下次你还想去快餐店大快朵颐的时候,想想那里用的廉价油,可要三思而后行呀。

血管经过肝脏之后才抵达心脏。

吃下糟糕的油脂会给健康带来很多副作用,而好的油脂则对健康有积极的作用。不用多花太多钱就可以买到正宗的冷榨橄榄油(特级初榨橄榄油),就连蘸着面包吃都像是给心脏和血管做了一次精油SPA。

大量有关橄榄油的研究都表明,它对动脉硬化、氧化应激(自由基对身体产生的一种负面作用,会导致疾病和衰老)、阿尔茨海默病和眼部疾病(如黄斑退化)都能起到预防保健作用。另外在治疗各类炎症上,比如风湿性关节炎,橄榄油也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它甚至还能预防某些癌症的发生。此外,对于减肥人士来说,还有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橄榄油不但不会增肥,还有帮助瘦身的潜质。因为它能阻挠脂肪酸合酶把多余的碳水化合物转化成脂肪。橄榄油是不是益处多多?不仅我们爱它,就连住在我们肠道里的益生菌也爱它。

其实高品质的橄榄油有时比普通质量的贵不了多少,但是口感却会好很多。它吃起来既不会油腻也不会有哈喇味,而是散发着一股清新的果香。因为含有鞣酸,所以吞咽的时候喉咙里会有点辣辣的感觉。

如果你家有瓶高级橄榄油,千万别拿它来炒菜,不然就是暴殄天物了。炒菜的高温对于蛋白质来说是种礼遇,而对于橄榄油里的不饱和脂肪酸来说却是从里到外的煎熬,因为高温会破坏掉它的化学结构,使橄榄油的健康属性大大降低。所以炒菜最好用炒菜油或者是固体油,比如黄油、椰子油之类的。尽管这些油里只有饱和脂肪酸,但它们的化学结构即使在高温下也很稳定。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不仅耐不住高温,而且还容易和空气中的自由基发生反应。自由基对我们的身体非常有害,虽然名叫自由基,但是它们不但不喜欢自由,反而喜欢黏着别人。它们会黏在所有能黏的地方,比如血管、皮肤或者神经细胞,结果就是导致血管炎症、皮肤老化、神经疾病。橄榄油之所以有种种好处,就是因为它的不饱和脂肪酸能拦截住自由基。但是这个作用一定要在体内发挥才有效,用于拦厨房里的自由基就太浪费了。所以请别忘了,使用完橄榄油后一定要拧紧瓶盖,并且放在冰箱里冷藏。

和植物油比起来,像肉类、牛奶或蛋类里的动物油脂含有很多花生四烯酸(arochidonic acid,AA或ARA,是一种ω-6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在体内可以被代谢转换成加剧炎症疼痛的信息素。相反地,植物油诸如菜籽油、亚麻籽油、大麻籽油则含有更多的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ALA,是一种ω-3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有抗炎的功效。而橄榄油中含有的橄榄油刺激醛(Oleocanthal)也具有类似的功效。这些植物油里抗炎成分的功效和特点类似于布洛芬或者阿司匹林,只是剂量要小得多。

坚持食用优质植物油,对那些患有慢性炎症、经常头痛或痛经的人还是大有好处的。如果能注意多以植物油替代动物油,疼痛症状甚至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营养学家的建议是,每日摄取的脂肪含量应该占所有膳食能量摄取的25%左右,最多不超过30%。平均来说,这差不多代表每天55到66克脂肪的摄入,当然运动量大的大高个可以稍微再多摄入一点,而运动量小的小个子就最好再少摄入一些。先不管吃下去油脂的好坏,一个麦当劳的巨无霸差不多就能占去每天脂肪需求量的一半,而赛百味的一个照烤鸡肉三明治只含有2克脂肪,至于要从哪里摄取那剩下的53克脂肪,就取决于你自己了。

说完了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现在来说说最后一个基本的营养元素——氨基酸。

如果你对氨基酸了解不多的话,那么我告诉你,从各类豆制品到各类肉制品,虽然味道各式各样,但它们都是由一个个小小的氨基酸分子组成的。就像一个个糖分子连在一起形成了碳水化合物一样,一个一个氨基酸分子连在一起形成了蛋白质。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了不同的蛋白质,吃起来的味道也会完全不同。蛋白质到了小肠里被消化酶分解成一个个氨基酸,而只有氨基酸才能被小肠壁吸收掉。这样的氨基酸一共有20多种,可以通过各种排列组合构成无数种不同的蛋白质。而我们人类在创造每一个新细胞时,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把一个个氨基酸排成了DNA——我们的遗传基因。所有的生物,无论动物还是植物,都是如此。所以,我们从自然界摄取的任何食物里其实都包含了蛋白质。

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的组成不大一样,植物蛋白含有的必需氨基酸经常种类不齐全,所以也被称为不完全蛋白质。如果我们完全依靠从植物蛋白里摄取的氨基酸来建造自身的蛋白质,因为缺少动物蛋白里才有的氨基酸,最后肯定变成造不完的烂尾工程。烂尾的蛋白质半成品之后会被重新打散成氨基酸,要么随着小便一起排出体外,要么等待机会被回收利用。豆类中缺乏甲硫氨酸,大米和小麦中缺乏赖氨酸,而玉米中甚至缺乏两种——赖氨酸和色氨酸。当然这并不代表肉食习惯就优于素食习惯,素食主义者们只需要特别注意膳食均衡便可。

豆类中尽管不含甲硫氨酸,但却含有大量的赖氨酸。所以只要把谷类和豆类搭配起来,比如做腊八粥或者豆沙包,就完全可以满足人体对氨基酸种类的所有需求。如果不是完全的素食主义者,平时也会吃蛋类和奶类的话,那么鸡蛋和牛奶也可以补全“不完全”的蛋白质。

其实也还是有那么一些植物,它们自己就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所有氨基酸,比如黄豆和藜麦,还有苋菜、螺旋藻、荞麦和奇亚籽。其中,豆腐当之无愧地享有“素肉”的美誉,只可惜它也有个缺点:越来越多的人对大豆蛋白过敏。

part6 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症

过敏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有一种理论认为,主要问题出在小肠的消化环节上。如果在小肠里蛋白质没有被完全分解为氨基酸的话,就会有细小的蛋白质碎片残留下来。一般情况来说这也没什么,因为反正它们也没法被吸收、进入血液,但是所谓防不胜防,总是会有意外发生。这个容易被忽视的意外多发点就是淋巴系统,比如说蛋白质碎片会夹裹在一滴油脂里混进淋巴系统,然后在那里被免疫细胞逮住。想象一下,免疫细胞巡逻的时候突然发现淋巴液里居然混进来一个本不该出现的花生蛋白,自然会群起而攻之。

如果同一种外来蛋白质,比如花生蛋白,第二次被逮到,这时免疫细胞已经比第一次准备得充分些了,一定会给予它更猛烈的回击。几个回合之后,终于有一天,只要有花生进了嘴巴,得到消息的免疫细胞就会当场掏出它的冲锋枪火力全开。可是这样的结果却是使过敏反应愈来愈严重,比如有的人过敏时脸和舌头都会肿得很可怕。这个理论确实可以解释不少由同时富含油脂和蛋白质的食物引起的过敏反应,比如牛奶、鸡蛋,尤其是花生。但是怎么就没听说谁对培根过敏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也是肉“做”的,自然比较容易接受同类。

经小肠引发的过敏现象,其根源肯定不仅仅只有油脂,比如螃蟹、花粉或者麦胶蛋白这样的过敏原显然不是“油脂炸弹”,同样地,偏爱油腻食物的人也并不一定就比其他人更容易过敏。

还有另外一个理论做出了其他的解释:小肠壁会突然门禁大开、变得容易渗透,食物残渣于是就趁着这节骨眼溜进了肠道组织和血液中。针对这一理论,科学家研究最多的就是麦胶蛋白过敏,麦胶蛋白是一种源于谷物类粮食(比如麦子)的多个单一蛋白质的混合物,是大麦、小麦、燕麦、黑麦等谷物中最普遍的蛋白质。

谷物类粮食可不是心甘情愿被我们吃掉的。一个植物物种繁衍时可能遇到的危险越高,它种子里的毒素就越多。小麦虽然产很多麦粒,但是麦粒能播种发芽的时间却很短,所以容不得半点差错。小麦里的麦胶蛋白可以有效抑制昆虫体内一种重要的消化酶,假设哪只蚂蚱太调皮,啃了太多的小麦苗,它肯定会因为严重胃积食而停止再吃麦苗。这样一来,小麦的目的就达到了。

在人类的肠道中,有时候还没来得及被分解掉的麦胶蛋白可以在肠道细胞间拱来拱去,使得那里本来紧密排列的细胞变得松散,这样它就可以趁机而入。而麦胶蛋白这样的不速之客自然是又惹恼了免疫系统——每一百个人里就有一个人有遗传性的乳糜泻,而对麦胶蛋白敏感的人则更多。

患有乳糜泻的人一吃小麦就会引发严重的肠道炎症,不仅肠道绒毛会损伤,肠道神经系统也会被削弱。常见的症状包括肚子痛、腹泻,小朋友会发育不良,或者天一冷就脸色惨白。这个病最让人伤脑筋的是很难诊断,它的病征有时很明显,有时候却又几乎看不出来。有的病人症状不明显,可能过了很多年才能发现。这些病人很多都是因为某次肚子疼或者偶尔贫血,到医院做检查时偶然被医生发现的。到目前为止,治疗乳糜泻最好的方法就是放弃面食。

而对麦胶蛋白过敏的人,吃面食虽然不会引起严重的肠炎,但是最好也别吃太多。就像之前说过的蚂蚱一样,吃少点对它对小麦都好。麦胶蛋白过敏就更难诊断了,很多人都是短期停吃含麦胶蛋白的食物后发现的。你也可以自己试一试,2~3周的时间内放弃食用任何含麦胶蛋白的食物,看看身体有没有什么积极的变化,比如说是不是消化问题少些了,或者没有那么多胀气了,或者头痛、关节痛减轻些了。有的人甚至觉得比以往更能集中注意力,或者精力旺盛了许多。

目前对该病症的诊断可以总结如下:虽然乳糜泻的诊断显示阴性,但是禁食含麦胶蛋白的食物后患者健康明显得到改善。虽然肠道绒毛并没有发炎或者损伤,但是免疫系统对于面食却没多大好感。

服用抗生素、喝酒过多或者压力太大,都可能短期内加剧肠壁的渗透性。如果仅仅在上述情况下才对麦胶蛋白比较敏感的话,那表明你很可能是对麦胶蛋白不耐受,即对麦胶蛋白的消化、吸收不良,一般来说只要一段时间内停止食用麦胶蛋白就会有所好转。当然,想要最终确诊,还是得去医院做全面的检查,看看血细胞上是不是有某类特定的分子。除了已经广为人知的A、B、AB、O型血以外,血细胞还有许多其他的特征,比如说白细胞抗原HLA-DQ型。如果你不属于DQ2或DQ8型,那么恭喜你,你得乳糜泻的概率近乎为零。

乳糖不耐受和果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可不是过敏现象,虽然它也是由于食物没法完全分解造成的。乳糖是牛奶里的糖分,化学结构上由两个糖分子构成。在小肠里,乳糖会被乳糖酶分解,然后被分解的糖分子就可以被单独吸收了。不同于其他消化酶,乳糖酶不是由肝脏或者胰腺分泌的,而是小肠绒毛自家产的。对于正常人来说,乳糖进入小肠,一碰到小肠壁就会被自动水解成单糖,然后被吸收。但是如果小肠停产乳糖酶的话,那结果就是肚子疼、腹泻或者胀气。

和之前说的乳糜泻不同,没有被水解的乳糖不会穿过肠壁进入血液,而是会直接滑入大肠——这下可美了大肠里的“生气”菌。它们可以利用乳糖发酵,产生大量气体,算是作为感谢你喂饱它们的礼物。虽说得了乳糖不耐症很不爽,但是它并不会对人体的消化和吸收有太大影响,跟乳糜泻比起来还是要好太多了。

只有极少部分人在出生时就没法消化乳糖。先天缺乏乳糖酶的婴儿根本没法吃母乳,只要一吃就会发生严重的腹泻。除此之外,每个人都有生产乳糖酶的基因,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75%的人这个基因的活性会慢慢失去。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不再需要母乳或奶瓶了。除了西欧、澳大利亚和美国一带,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喝牛奶完全没问题的成年人基本上等同于珍稀动物。

年龄越大,出现乳糖不耐受的概率就越大,如果哪天你发现自己一吃奶制品就肠胃胀气或者轻微腹泻,那可能是年龄到了。

不过你可千万别以为得了乳糖不耐受就不能喝牛奶了!大多数情况下,肠子里总还是有一些乳糖酶的,只是它们的活性可能差不多只剩下原来的10%~15%那么多。如果你确定自己有乳糖不耐症,那么建议你在家做个实验,看看自己到底还能喝多少牛奶,从多大的量开始会出现问题。一般来说,咖啡里加点牛奶或者吃块奶油蛋糕应该还是可以的,找到适合自己的量后,你就可以放心大胆地享受生活了。

在德国,除了乳糖不耐受,果糖不耐受也是高发症之一。1/3的德国人都患有果糖不耐症。

每天吃一个苹果对大多数果糖不耐受的人来说应该没问题,但是如果再加上番茄酱、水果酸奶、果糖加工的罐头……那就真不好说了。现在去超市,全世界各地的水果应有尽有,即使在冬天也能吃上热带的菠萝、荷兰暖棚的新鲜草莓,还有摩洛哥的无花果干。除此之外,人们还会特意栽培富含果糖的水果蔬菜,比如圣女果。人类历经上万年形成的饮食结构在这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许现在我们所谓的各种食物不耐症,只是我们的身体对于这种突如其来变化的正常反应,毕竟几百万年的饮食习惯在短时间内改变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与麦胶蛋白过敏及乳糖不耐症相比,果糖不耐症产生的原因又不相同。先天性的果糖不耐症是因为果糖被运到细胞里后,由于缺乏某种酶而不能被正常代谢掉,不能被代谢的果糖在细胞里越聚越多,最后阻碍到了细胞里的正常工作运转。而后天的果糖不耐症原因就比较复杂了,最有可能的是因为果糖在肠道里无法被正常吸收,比如肠壁里运输果糖的载体蛋白(葡萄糖转运蛋白5,GLUT5)减少,只要稍微摄入少量果糖,比如一个梨子,葡萄糖转运蛋白就超载了。不能被吸收的果糖就一路向下抵达大肠,和乳糖不耐症一样,全都便宜了大肠菌群。

不但如此,果糖不耐症还会影响到我们的情绪。糖分可以促进很多营养物质从肠道里进入血液,比如果糖和色氨酸(氨基酸的一种)就是一对难兄难弟。如果果糖没法被正常吸收,肠道中的果糖浓度太高,色氨酸的吸收也会严重受到干扰,而色氨酸又是合成神经递质血清素所必需的原料。血清素就是大名鼎鼎的“幸福荷尔蒙”,体内缺乏血清素的话可能导致抑郁。因此,如果患有果糖不耐症却长期得不到诊断,并发抑郁的可能性也会很高。医学界也是在不久前才发现这种关联的,并且才刚刚将它运用到日常诊断中。

要是没有果糖不耐症的话,吃太多果糖也会导致情绪低落吗?

超过一半的人来说,每天50克果糖是个临界值(大约相当于5个梨子或者8根香蕉或者6个苹果),超过50克,葡萄糖转运蛋白就超负荷了,其结果很可能会招致一系列健康问题,比如腹泻、肚子痛、胀气,长此以往甚至会使人有抑郁倾向。美国当今的人均果糖摄入量高达每天80克,而相较之下,我们父母那辈吃的果糖大多来自蜂蜜、水果和少量加工食物,平均每天摄取的果糖仅有16~24克。

不幸的是,血清素不仅能带来好心情,还能提供饱腹感。也就是说,果糖不耐受患者很可能一边肚子疼,一边还食欲旺盛地忍不住贪吃。在这里给所有立志减肥、坚决只吃沙拉的同志一个友情提示:超市或快餐店里卖的很多沙拉调料中(当然不只沙拉调料,别的调料也一样)都含有高果糖浆。这个高果糖浆已经被证实会抑制瘦蛋白(人体内一种能释放出饱腹信号、抑制食欲的激素样物质)的正常工作,而且有没有果糖不耐症的人都会中招。所以,一份同等热量的沙拉,用自制的橄榄油黑醋汁或者酸奶代替含有高果糖浆的沙拉酱,会更加耐饿哦。

与其他所有行业一样,食品制造业也处于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新的创造发明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有时也会有负面的影响。在过去,腌制工艺的出现让肉制品的保质期大大延长,因食用腐坏的肉类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大大减少,这在当时算是食品加工史向前迈出的一大步了。

几百年来,这个工艺代代相传,大量的亚硝酸盐被用来腌制保存肉类或香肠制品。被亚硝酸盐处理过的肉制品都有红亮亮的颜色,这就是为什么火腿、香肠即使煮熟了也不会呈现出和新鲜熟肉一样的棕灰色。到了1980年,曾经功不可没的亚硝酸盐却因为对健康的潜在危害而被严格监管起来:法律规定,每公斤香肠不得使用超过100毫克的亚硝酸盐。规定一出,罹患胃癌的人显著减少。所以及时纠正传统工艺和习惯看样子真的很有必要。现如今,精明的肉食加工厂都已经改用以维生素C为主、少量亚硝酸盐为辅的方法来加工肉食,这样可以储存得又久又安全。

或许对于食用小麦、牛奶以及果糖,我们也有必要转变下陈旧的观念了。这些自然都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可是究竟吃多少才最合适呢?想想我们的祖先都是靠打猎和采摘野果为食,每年摄入的植物能多达500种,而如今我们的食谱绝大部分来源于17种常见的农作物。面对如此巨大的反差,我们的肠胃系统能一下全部适应才怪呢。

有时候有什么吃什么并不一定是个好习惯。比如一日三餐都是面食,加工食品里无处不在的果糖,或者过了婴儿哺乳期后还保持喝牛奶的习惯,你喜欢,可是你的身体真的也喜欢吗?如果你会经常性地肚子疼,或者隔三岔五就闹肚子,或者总是觉得疲惫不堪,那这些就是身体对你提出的抗议了!即使医生没有诊断出你有乳糜泻或是果糖不耐症,但你还是可以自己在家观察一下,看看远离这些食物有没有让你变得好一些。如果有的话,那就坚持忌口吧,自己的身体只有自己最清楚。

另外,服用抗生素、压力过大或者胃肠道感染也有可能让身体在一段时间内对某一样食物比较敏感。一般来说,只要压力解除、身体恢复健康后,敏感的肠道也会慢慢恢复平静。这时候你可以考虑重新开始尝试吃一下该食物,不过要记得慢慢来,量力而行。

便便的3/4都是水分哦。我们每天差不多要这样排出去100毫升的水分。在肠道的消化过程中,大约有9升水会参与其中,但是8.9升水又会被回收回去,所以最后留在马桶里的纪念物绝对是效率的最大值。留在纪念物里的水分是经过精心测量的:便便既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要刚好能舒适地排出体外。

除去水分,固体部分有1/ 3是细菌,它们都是从肠道菌群里光荣退役的。

还有1/3的固体是无法消化的植物纤维。我们吃的食物中蔬菜和水果越多,排出来的便便就越多。所以,每天的便便量都会有差别,基本上是100~200 克,但有时也可以达到500 克。

最后1/3固体是个杂牌军,基本上都是身体内的垃圾,比如残留的药物、体内的色素或者胆固醇,等等。

正常的便便都是屎黄或者屎棕色的。就算我们吃的饭里没有这个颜色的食物,最后拉出来的也还是这个颜色。就好像它的好朋友小便也是,总是一个黄色的调调。这个黄色来自于身体每天都努力生产的重要产品—— 血液。身体每秒钟都有240万个血细胞诞生,但同时也有这么多的血细胞作废—— 血细胞中的红色素先会变成绿色,然后再变成黄色,这个颜色渐变的过程在你撞青了胳膊或者腿的时候就可以观察得到。黄色素的一小部分可以通过小便被排出体外,而大部分则是通过肝脏到达肠道,然后被细菌再加工成棕色。如果便便不是棕黄色的,那你就要引起重视了。这里就来说说不同颜色的便便意味着什么:

这种颜色可能是由吉伯特氏症候群(体质性肝功能不良性黄疸)引起的。这些病人体内代谢血细胞的酶只能发挥正常人30%的功效,所以通过肠道排出的血色素也相对较少。全世界有8%的居民患有吉伯特氏症候群,分布范围很广。但这个病本身没什么危害,也不需要特殊治疗,甚至最新的研究发现这个病还能预防动脉硬化。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病的患者对扑热息痛比较敏感,最好避免服用。

除了吉伯特氏症候群之外,另外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肠道菌群状态不佳,如果它们不能好好工作,黄色素也没法被加工成棕色。服用抗生素或者是腹泻的时候常常可以看见黄色便便的出没。

如果从肝脏到肠道的交通被堵塞或者中断(大部分在胆囊之后),血色素也没法被正常运送到肠道,便便自然就没了棕色。交通要道被阻永远都不是什么好事,所以一旦便便出现灰色,一定要及时去看医生。

凝固的血液是黑色的,新鲜的血液是红色的。这里的问题可不是出在血色素上,而是整个血细胞都被排出来了!如果是便便里夹着鲜红色,那八成是你得了痔疮,治是要治的,但是问题还不算大。但是如果便便是深红色或者黑色的,请你务必去医院好好检查一下。当然如果你前一天碰巧吃了红菜头(甜菜),那就另当别论了。

1997年,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问世了,它把便便分成七大类。如果消化系统运转正常的话,便便里的含水量应该是正合适的,那么便便的形状应该不是第3就是第4类。理论上,其他的类型不应该或者很少出现,如果你频繁地见到它们的话,最好还是去看看医生吧,看看是不是便秘或者对某种食物过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细胞中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哪里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