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可以同时灸多个不同穴位吗?

艾灸是中医学中防病治病、养生延寿的

一种简便易行的而又切实有效的方法。

艾灸的时间该如何把握?

什么时候艾灸效果最好?

不同时节要怎样艾灸呢?

每个穴位艾灸多长时间为好?

艾灸一个穴位5到30分钟是比较常规的情况,做一次艾灸的全部时间一般在30分钟到2个小时。

事实上,艾灸一个穴位的时间长短是灵活的,重点要以个人的身体感受为准!可以视身体舒适度适当调节艾灸的时间。

以下是相对专业的艾灸时间,可根据自身情况自己调节:

灸感,是在做艾灸时感知的一种气的变化。这种气的变化根据不同的体质可以表现为:酸、麻、胀、痛、痒、冷、热、风、寒、凉十种灸感,有时像蚁爬,有时像流水,有时像冷风吹......灸感感传的形式很多,最主要的是热量的传导和扩散。

在艾灸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灸感”,就不能局限于15分钟还是30分钟了,而是要等到灸感完全消失,才能停止施灸该穴位。这个时间可能是5分钟,也可能是50分钟。

每次艾灸都有主要目标穴位和辅助穴位,主要穴位时间往往分配偏多。

躯干、四肢穴位时间不同

躯干上的穴位,所处位置相对深一些,主穴也多一些,因此艾灸时间相对长一些;而四肢上的穴位艾灸时间相对短一些。

当然,如果四肢上的穴位是主穴,或者艾灸时有明显的灸感,那就另当别论!

艾灸方法不同,时间也不同

如果采用隔姜隔盐灸,那艾灸时间会稍微短一点;如果采用艾灸盒或者其它艾灸器械,那么时间应尽量长一些。

受每次艾灸的总时间影响

艾灸的总时间影响每个穴位的时间。比如,只有一个小时的艾灸时间,自己安排了4个穴位,则平均每穴只有15分钟,如果2个小时总时间,则平均每个穴位时间就有30分钟。

急症、重病的时候,一个穴位灸的时间就长,日常保健的话则可短。

保健灸,一般建议一周艾灸3次,每次每穴15分钟左右;

治疗性艾灸,每次每穴艾灸30分钟以上,艾灸一周休息2天。

温馨提示:老人和小孩的艾灸时间宜短一些。

一天之中,什么时候是艾灸的最佳时间?

据《内经·灵柩》记载:古人又将一天分为春夏秋冬四个时期,早晨为春、日中为夏、日落为秋、半夜为冬。

按照具体时间来分便是:

凌晨3点到上午9点是一天的春季,叫日春

上午9点到下午3点是一天的夏季,叫日夏

下午3点到晚上9点是一天的秋季,叫日秋

晚上9点到凌晨3点是一天的冬季,叫日冬

上午,大自然和人体的阳气都开始升发,借助这个时间艾灸可以事半功倍,特别是针对阳虚、气虚质的人,如怕冷,手足不温,免疫力低、大便不成形等。

当然根据不同体质和病症,艾灸的时间也不一样,如调理脾胃功能,可以在早上9-11点灸,养肾在下午5-7点灸,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

一般艾灸养生保健一般为:上午10-11点;下午2-4点为宜。

一年当中,什么时候艾灸最好?

一年当中艾灸养生、艾灸治病,都可以按照七天一疗程或者十天一疗程灸,但是节气期间艾灸要特别重视。

为什么要重视节气灸呢?从节气上来讲,艾灸注重节气,是因为节气时候是人体内阴阳交替的时间,这时候艾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至是一年中“一阳升”的时候,最适合做艾灸来补充阳气。从季节上来讲,冬季是人体寒气最重的时候,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一个季节,此时若不注意调养,会因阳气不足而引发很多病症,因此冬季艾灸对寒性体质的人群而言尤其重要。

冬至外,春分夏至秋分也是节气灸的重要时间,一般都是从节气之前的七天开始,加上节气当天以及后七天共15天。

总的来说,艾灸用做保健养生是比较灵活的,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舒适度选择艾灸的时间。一般情况下,用艾条灸的时间可以短些,用艾灸器或艾灸罐因为比较温和灸,时间可以稍长。

穴位埋线疗法是中国医学经络学说和针灸疗法,在临床上的延伸和发展,是一种新兴的穴位刺激疗法。
它以羊肠线为刺激源,用特制工具将羊肠线埋植在穴位内或某些痛症,疾病所特有的触发区或敏感点,实际上是一种融多种疗法,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
从60年代初期经过近40年的发展,经过许多医务工作者的临床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治疗病种已达百种,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内容涉及临床各科,有效率达到85%以上,有些疾病达到100%.临床应用埋线疗法的,有个体医生,中小医院,也有大医院和大专院校。说明穴位埋线疗法具有很大的生命力和潜在的发展力。
作者从事埋线疗法30多年,治疗病例上万例,从临床实践体会到,学位埋线疗法在治疗慢性病,即使是顽症痼疾,确为有效之法,如治疗神经性头痛,癫闲,多经一次或一疗程治疗而痊愈。一些不管多么“久远之疾”也会针到病除,且疗效巩固,很少复发。
学位埋线疗法是经络理论与物理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羊肠线在穴位内的生理物力作用和生物化学变化,将其刺激信息和能量经经络传入体内,以达“疏其气血”,“令其条达”,治疗疾病的目的。综观本法的整个操作过程,实际上包含了穴位封闭、针刺、刺血、机体组织损伤后的修复、留针(埋线)及组织疗法等多种刺激效应。所以,穴位埋线疗法实际上是一种融多种疗法、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
埋线伊始,首先进行局部麻醉,其作用部位在皮肤,《素问皮部论》说:“皮者,脉之部也”,说明皮肤是十二经脉在皮肤的分区,皮肤通过经络沟通和联系脏腑,它们之间互相影响,故局麻产生刺激冲动通过皮部——孙脉——络脉和经脉对脏腑产生影响,起到调整脏腑的虚实、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的作用。
穴位埋线作为一种穴位刺激疗法,同样可起到刺激效应以治疗疾病。埋线时,需用针具刺入穴内埋入肠线,此时即刻产生酸胀感觉,由于埋线针具较毫针更粗大,其刺激感应也更强烈,这与针刺产生的针感及传导是一致的,它通过经络作用于机体,起到协调脏腑,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
刺血疗法是用针具刺破络脉,放出适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素问调经论》说:“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血去则经隧通矣”。说明刺血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埋线时往往会刺破血络,致针眼有少量出血或渗血,这就产生了刺血效应。可改善微循环,缓解血管痉挛,从而改善了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状态、从而调动人体的免疫机能,激发体内的防御机制。因此埋线操作时,同样可起到刺血效应,以协调经络的虚实,从而调整人体脏腑、经络及气血功能。
四、 穴位处机体组织损伤的后作用效应
埋线针刺入穴内后,会使局部组织受到一定损伤,受损组织细胞释出的某些化学因子可造成无菌性炎症反应,使穴位局部组织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如血管扩张、代谢增强等,为损伤的修复创造条件。根据生物泛控制原理,通过神经将损伤穴位需要修复或调整的信息传到神经中枢,激发体内特定的生化物质组合,产生一种特有的作用,并通过循环在体内广泛分布。由于埋线选取的穴位与患病部位生物学特性相似程度较大,属于一个同类集,所以,当泛作用在修复或调整受损穴位时,患病部位就同时被修复和调整,从而使疾病得到治疗。由于埋线时局部组织的损伤及修复过程较长,其积蓄的作用也较持久,所以其针刺效应和修复时的泛作用得以维持较长时间,使疾病部位得到更完善的调整和修复。
在针灸治疗实践中,留针及埋针对提高疗效有重要作用,而埋线后,肠线在体内软化、分解、液化及吸收的过程,对穴位产生的生理及生物化学刺激可长达20天至4个月(持续时间与肠线粗细成正比)其刺激感应维持时间是任何留针及埋针法所不能比拟的,从而弥补了针刺时间短,疾病愈合差,易复发及就诊次数多等缺点,使病所在这较长时间里依靠这良性刺激不断得到调整和修复,故能起到比留针和埋针更好的效果。
羊肠线是羊的肠衣加工制作而成,为异体组织蛋白,将其埋植于体内,有如异种移植,可使人体淋巴细胞致敏,其细胞又配合体液中的抗体、巨噬细胞等反过来破坏、分解、液化羊肠线,使之变为多肽、氨基酸等,最后被吞噬吸收,同时产生多种淋巴因子。这些抗原刺激物对穴位产生的物理及生物化学刺激,使局部组织发炎,甚至出现全身反应,从而提高人体的应急能力,激发人体免疫功能,调节身体有关脏腑器官功能,使活动趋于平衡,因而具有类似组织疗法的作用。

综上所述,穴位埋线疗法的治疗过程,初为机械刺激,后为生物和化学刺激原,具有短期速效和长期远效两种作用方式。局麻时产生的穴位封闭效应、针具刺激产生的针刺效应和埋线时渗血起的刺血效应,是短期速效作用;埋线时穴位处机体组织损伤的后作用,肠线在体内特殊的留针和埋针效应及组织疗法效应,又可起到长期远效作用。这多种刺激方式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同时发挥作用,形成一种复杂的持久而柔和的非特异性刺激冲动,一部分经传入神经到相应节段的脊髓后角后内传脏腑起调节作用;另一部分经脊髓后角上传大脑皮层,加强了中枢对病理刺激传入兴奋的干扰、拟制和替代,在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来调整脏腑机能状态,促进机体代谢,提高其免疫能力,使疾病达到痊愈的目的。有人曾对埋线病员进行免疫球蛋白测定,发现凡治愈好的病人,免疫球蛋白偏低者升高,过高者降低,均调节至正常值左右。说明穴位埋线疗法不仅能提高免疫功能,并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从而促进病体的康复。

穴位埋线后可以艾灸吗?悬灸可以,其它的有接触皮肤的不建议灸.

【导读】艾灸注意事项有哪些?艾灸是一种很好的中医疗法,同时艾灸注意事项也有不少,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讲讲艾灸注意事项有哪些?以及艾灸的五个禁忌是什么。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9、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中医教你艾灸穴位如何选取

第一步: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艾灸

庄礼兴教授提到,艾灸适合治疗的是一些寒性、虚性的疾病,主要以慢性疾病为主。基本上可以把这些疾病分为四类:

1.关节性疾病:包括老年人退行性关节炎、关节活动障碍、肩周炎、腰椎病、颈椎病等;办公室白领因工作性质导致的腰椎病、颈椎病需要经过医生辨证之后,才可判断是否适合艾灸。证型属于肝阳上亢型的关节性疾病是不适宜艾灸的。

2.消化系统疾病:包括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肠功能障碍等疾病;另外就是辨证为虚寒型的拉肚子、胃胀、胃痛,也可通过艾灸治疗。

3.杂病:例如一些常见的妇科、男科疾病,慢性盆腔炎、前列腺炎等。还有一些属于虚寒型的症状如小便清长、腰膝酸软、下腹坠胀等也属于艾灸的治疗范围。

4.顽固性疾病:包括强直性脊柱炎,一些通过中医的辨证,属于虚寒性的诊断不明,没有办法解释的功能性疾病。

第二步:如何根据不同疾病选择艾灸穴位

儿童方面多见的是腹泻、腹胀等消化系统的疾病或者是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的疾病,所以以保健来论,艾灸选穴建议选取:大椎、肺俞、足三里、大肠俞等。老人方面多见是一些虚寒类的疾病如关节退行性病、局部肌肉关节疼痛等。艾灸选穴建议以滋养肝肾,提升阳气为主,建议选取:命门、百会、足三里及阿是穴。

妇科、男科保健方面建议可以选取腹部和腰骶部的一些保健穴位,女性还可以选取“子宫”一穴作为日常保健。手脚冰凉的人群可以选取大椎、关元、足三里及四肢末端的一些穴位来减轻手脚冰凉的症状。补肾、补脾可以选择肾俞、脾俞、命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艾灸每次可以灸几个部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