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还有凶宅试睡员500天就行了?

前不久,被试睡直播带上热搜的江苏“凶宅”以128.5万成交。平日里谈起让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凶宅”,成功被“试睡员”这一角色带火了。凶宅试睡员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向雇主证明凶宅不凶”,是一名“凶宅试睡员”的日常工作。前往指定房屋完成雇主的试住要求,比如在某个特定时间关灯检查床底等,是工作重要的一个环节。

如何能成为一名凶宅试睡员?记者注意到,在二手交易平台上,相关应聘内容不在少数。例如,“全国可接,偏远地区加钱,来回路费雇主报销,主接湖北的单,试睡时间可由雇主指定。”记者以客户身份联系了这则信息的发布者李林,他介绍,需要提前确定时间,安排排期。报价方面,他表示“干这行都是分钟收钱,有些干的好的熟手,一晚上能赚上2000元。”

此前,一张凶宅试睡主播的招募公告在网上流传,写着工资待遇按分钟计算,每分钟1元。这也意味着,若试睡员24小时不间断直播,一天可拿到1440元。对此,有网友表示“想去躺着也赚钱”,也有网友认为这个工作“太过晦气”。

地产从业人员告诉记者,这背后也可能是中介在以“凶宅”为噱头推销房产。

凶宅试睡员可以到阿里的平台应聘。

阿里招“凶宅”试睡直播,据悉这是阿里即将拍卖一套精装修的“凶宅”,需要主播24小时展示房型以及体验,福利待遇也非常不错,按照一分钟1元的的工资算,也就是一天1440元,还真是躺着就能赚。

有趣的是,阿里的招募要求只有简单的八个字,却硬生生的将很多人拒之门外——“胆大心细,相信科学”,普通人对于“凶宅”可以说是避之不及,更别说24小时直播了。

不过还是有不少人跃跃欲试,目前已有上百人应聘,其中大家的职业千奇百怪,有一心相信科学的物理老师、想一探究竟的媒体记者、疯狂打工的“打工人”等等。

前不久,被试睡直播带上热搜的江苏“凶宅”以128.5万成交。平日里谈起让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凶宅”,成功被“试睡员”这一角色带火了。

凶宅试睡员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购买“凶宅”应注意什么?

不久前,一“凶宅”在司法拍卖平台公开拍卖。为营造“凶宅不凶”的氛围,该房屋进行了24小时的试睡直播,引发大量关注。

在直播中,这名试睡员拿着手机坐在椅子上,神色轻松,不时和网友对话:“欢迎大家收看24小时不停机的节目”,对于网友说“有动静”的调侃,主播回复:“有啥动静?没啥动静!我不困,睡不着。”

这是近日一场火上热搜的江苏“凶宅”直播,吸引了近5万人观看。据了解,这次拍卖的房屋,房主生前曾因赌博欠下了一些债务,最后选择在自己的房子中烧炭自杀。

试睡员要做的不仅是展示房屋居住体验,更重要的是让买家打消顾虑,证明凶宅“没毛病”。

那么,如何能成为一名凶宅试睡员?

据中新经纬报道,在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上,相关应聘内容不在少数。例如,“全国可接,偏远地区加钱,来回路费雇主报销,主接湖北的单,试睡时间可由雇主指定。”

图片:“凶宅试睡员”闲鱼平台截图

有媒体记者以客户身份联系了这则信息的发布者李林,他介绍,需要提前确定时间,安排排期。报价方面,他表示“干这行都是分钟收钱,有些干的好的熟手,一晚上能赚上2000元。”

此前,一张凶宅试睡主播的招募公告在网上流传,写着工资待遇按分钟计算,每分钟1元。这也意味着,若试睡员24小时不间断直播,一天可拿到1440元。对此,有网友表示“想去躺着也赚钱”,也有网友认为这个工作“太过晦气”。

在李林看来,“凶宅试睡员”算是一份不错的副业,“就跟送外卖似的,我想做的时候就上线跑一跑,不想做或者累的时候,就下线回家休息。”

在个人资料介绍处,李林写着自己是一名“90后”的男生,喜欢摄影、音乐和二次元。他告诉媒体记者,自己刚入行没多久,之所以接触这个职业,也是经“熟手”介绍。

他说,平日里来咨询的客户主要都是因为房子以前“出过事”,“有些人担心晚上住着会出现啥问题,就找人先试睡,确认没问题再入住。”

通常在接单后,李林就会前往房主家,完成一些房主要求的工作,比如在某个规定时间内,关灯去检查床底。李林说,除了手机,自己不会再带任何装备。“这一行归根究底,一个是兴趣,另外就是胆子大,有些人就是喜欢这种氛围。”

“凶宅试睡,不凶别来”。另一位应聘凶宅试睡的信息发布者更是直接向媒体记者表示,他不要钱,发贴是为了日后直播凶宅探险,“因为没资源,所以才在网上发贴。”他还告诉媒体记者,自己纯粹是出于爱好,如果真的是“凶宅”,甚至可以“倒贴钱前往”。

误买了“凶宅”怎么办?

究竟哪类房屋属于“凶宅”?出卖人应负何种信息披露义务?误买了“凶宅”该怎么办?

据链家房产经纪人张先生透露,链家定义的“凶宅”是在房屋本体结构内曾发生自杀、他杀、意外死亡事件,并在公安机关有正式备案记录的房屋。

四川宪恒律师事务所陈律师表示,我国相关法律对“凶宅”没有明确规定,一般认为发生过自杀、凶杀等非正常死亡事件的房屋为“凶宅”。它并非是房屋客观的质量瑕疵,而是源于购房者的心理感受。病死、自然死亡造成的死亡都不算。

由定义可以看出,是否是凶宅,不以产权人的变更而发生变更。

张先生指出,“即便房子的产权人变更了,房屋本体结构内依然发生过自杀、他杀、意外死亡事件,依然属于‘凶宅’,无论转手过多少次,都应在合同中注明。”

近年来,“凶宅”买卖引发的纠纷也逐渐增多。在裁判文书网上搜索凶宅,大部分相关房产买卖纠纷是卖方(中介)隐瞒“凶宅”真相造成误买。

陈律师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销售“凶宅”的出卖人应当承担告知的义务,即应将与房屋有关的全部信息充分告知买受人;买受人则享有对这些信息的知情权,即使合同中没有告知义务的约定,若出卖人故意隐瞒房屋为“凶宅”这一重大瑕疵,本质上也是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出卖人未履行充分告知义务,买方可以侵犯信赖利益起诉要求一定的经济赔偿,具体赔偿数额并无法律规定,一般由法官自由裁量。”陈律师提醒,“目前我国法律没有将‘凶宅’列入物理瑕疵,所以在过往的一些判例中,也出现过买了‘凶宅’无法退房的情况。”

陈律师建议,买卖双方在签订书面购房合同时约定解除条款,比如在合同上标明“出卖人确保未发生过死亡事件”的条款,对该条文约定违约责任,买方可要求退房并赔偿损失。

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解除条款,买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合同,但要注意不要超过撤销权行使的除斥期间,起算是以当事人知道或应该知道“凶宅”信息的一年内。

如果双方未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可依据《合同法》追究卖方违约责任,要求降低房价款。“在实务中一般可以降价20-50万元。

日本流行年轻人住“凶宅”

此前也有过“凶宅”拍卖成功的案例

此前,南京的一套三层别墅,市场价1236万,从2014年第一次拍卖起房价就一直在下跌,到2018年再次拍卖时,起拍价只要435万元,最终经过138轮竞拍以786万元成交。

原因就是这套别墅的地下车库曾发生过一起震惊南京的命案。

据报道,一男子因一场乌龙事件被认定为一起车祸的死者,他和妻子冯某获得消息后,为了骗保便将计就计。于是男子躲了起来,妻子则开始办理丈夫的户籍注销及保险赔偿等事宜。

户籍被注销后男子回来找妻子,多次向她和家人讨要护照。

因担心骗取保险金的事情败露,受到牵连不愿交还护照,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后男子被岳父和妻子杀害并碎尸。

邻国日本近年来经济低迷,对于收入偏低的人群来说,为了省钱求生存,越来越多的草根阶层为求有片瓦遮头,窘迫的经济压力迫使他们涌进租金较市价低一半的凶宅安居住。

由此,也催生出了专卖诡异凶宅的房产中介。

等有人入住凶宅后,第二次再转手或退租,那么这个凶宅就可以看作已经被超渡(成佛),价钱就能多涨一些。

购买“凶宅”应注意什么?

由于“凶宅”的价格比同地段住宅便宜20%-30%,还是有一些能够接受的人群。如果在明知是“凶宅”的前提下仍然愿意购买,买方应该注意什么?

法拍经理康先生表示,购买“凶宅”比购买正常房产需要付出更多注意义务,后期可能存在的法律隐患和纠纷隐患也更多。

其实对于“凶宅”一词,目前并没有权威、统一的定义,也没有科学依据可以证明“凶宅”带给居住者“不吉”的影响确实存在。

国人的传统观念认为,在一定时期内曾发生过凶杀、自杀等致人非正常死亡的恶性事件的房屋属于“凶宅”,具有“不吉利”的性质,因此绝大多数人对“凶宅”心存芥蒂。

去年阿里就曾公开招聘凶宅试睡员,应聘主播需要在阿里当时即将拍卖的“凶宅”里试住24小时,并通过直播讲解自己的试住体验,同时评估房子是否适合居住。

此外有星级酒店试睡经验的应聘者加分,给试住主播的报酬的每分钟一元。

对于这个按分钟计费的职业,你怎么看?

文章综合自:网易财经、中新经纬、红星新闻、和讯网、券商中国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凶宅试睡员2019招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