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胆结石患者,术后医生推荐我吃点益生菌,我想知道买哪个牌子的好啊?

有趣的是人们一只以为是脂肪吃多了,造成了但结石。其实恰恰相反,饱和脂肪会激发胆汁的分泌,单纯吃脂肪不会造成胆结石,这从很多生酮饮食的患者很少有得胆结石的现象可以得到印证。因为生酮饮食就是以吃脂肪为主。
真正错误的吃法是高碳水化合物、结合高脂肪、高蛋白质的吃法,这种吃法会大大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从而大量消耗胆汁,造成胆汁不足,因而引起结石。

5、脂肪肝。脂肪肝会影响肝脏的功能,造成胆汁分泌不足。
6、吃含抗酸剂的胃药。人体的胃部有一种有趣现象,当你胃酸不足时,你会经常出现反酸的现象,反而当你胃酸充足时,不会出现反酸的现象。你吃抗酸剂说明你胃酸不足。胃酸会激发胆囊放出胆汁,胃酸不足也会造成胆汁减少,因而引起结石风险。
7、蔬菜吃的太少,会无法为食大肠内的有益菌。这些菌群通常境况下会大量回收胆汁。

    温馨提示:有些人运动和体力劳动少,天长日久其胆囊肌的收缩力必然下降,胆汁排空延迟,容易造成胆汁淤积,胆固醇结晶析出,为形成胆结石创造了条件。

  酸奶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食用到的,酸奶可以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所以生活中我们多喝酸奶对身体是有益处的,有些患者需要手术治疗,那么胆结石手术后可以喝酸奶吗?

  胆结石手术后可以喝酸奶,酸奶可以促进消化的,还得检查胆结石手术后恢复情况,排除手术并发症引起的恶心,反胃的症状,注意胆结石不要吃油腻食物了,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酸奶可以补充益生菌促进消化。

  治疗胆结石首重饮食的控制,养成定时定量、少量多餐、忌暴饮暴食良好的饮食习惯。平时应减少脂肪的摄取,包括肥肉、猪油、牛油、蛋黄、虾蟹、动物内脏(脑、肾、心、肝)、、鱼卵、奶油、蛋糕及油炸类食物等;动物肝、肾、鱼卵及蛋黄等含高胆固醇食物,也应该少吃为宜。 多多摄取纤维类食物:多多食用可溶性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燕麦、大麦、红豆及等;蛋则以二到三天食用一颗为佳;海鲜类不须完全禁食,但切勿过量;鸡肉、鱼肉为肉类食用优先选择,肉类最好去皮后食用,猪肉则选瘦肉;鱼卵、蟹黄、内脏类则宜忌口。

  避免食用易胀气食物:不要摄取如蕃薯、马铃薯、芹菜、洋葱、萝卜、韭菜、黄豆、竹笋及大蒜、汽水饮料以及酸性的果汁、咖啡、可可等,易引起胀气之食物。 限制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少吃、 巧克力、菠菜、、核桃等食物。改变料理方法:烹调食物少用油煎、油炸,尽可能采取煮、炖、清蒸的方式,油品的选择以植物油为主;至于调味料方向,一些重口味的调味品如辣椒、咖哩,能不用就不用。不要喝酒、牛奶只限于饮用脱脂牛奶、避免食用加工食品和高糖分的食物等。适当的水份摄取,一般来说,一天至少要喝3000ml左右的白开水。

  看完以上介绍我们了解到胆结石手术后可以喝酸奶,建议患者要喝常温的,不要喝冰的,胆结石患者手术头几天要吃好消化的食物,不要老是躺着,要做适量的运动。

浙江省周正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第28版

  《伤寒论》中补虚第一方

小建中汤释名,小者指药量小,建同健字,补养之义,中是指中医的中焦即脾胃,汤即水煎剂。小建中汤的意思就是用药量很小,却具有补养脾胃的汤剂。小建中汤用量虽然小,但效果不小,甚至有《伤寒论》“补虚第一方”的美誉。

周忠海在大量临床和阅读古今医案资料时,发现小建中汤远非仅仅补脾胃那么简单。

故而周忠海将小建中汤的相关研究公布于众,以便更多的人会应用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方中组成总共是“三药三食”六味药食同源品。

“三药”是指桂枝,炙甘草,炒白芍,“三食”是指生姜,大枣,麦芽糖。

如果想要很全面透彻的掌握小建中汤的功效和作用,那就首先要详细的知道方中,每味药食同源品的药性和功能。

方中第一味药-------桂枝

性味归经:辛、甘,温,入肺、心、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1、用于风寒表证:常与麻黄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散风寒之力。

2、外感伤风证:常与白芍配伍,以调和营卫。

3、用于寒凝血滞诸痛证:风寒湿痹之肩臂关节疼痛,中焦虚寒之脘腹冷痛,寒凝血瘀之经闭腹痛或通经,胸阳不振,心脉瘀阻之胸痹心痛,阳气虚寒之心动悸。

4、用于痰饮、蓄水证:本品甘温而能运脾化湿,又入膀胱经而能温阳化气,以行水湿痰饮之邪。用治:脾肺胃阳不运之痰饮证,膀胱蓄水证之水肿、小便不利。

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证,均当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注:在小建中汤中因为增加了二倍酸凉收敛的炒白芍,加上又新增加了甘甜补中的麦芽糖。所以小建中汤的整体药效,已经难以达表祛风散寒了。

方中第二味药----甘草(炙甘草)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生用泻火热,熟用散表寒,去咽痛,除邪热,缓正气,养阴血,补脾胃,润肺。生甘草,长于清火,以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力胜。用于痰热咳嗽,咽喉肿痛等。

炙甘草,长于温中,以甘温益气,缓急止痛力强。用于脾虚胃弱,心悸脉结代等。

粉甘草,善治尿道痛,尿路淋,生草节宜消肿毒、利关节;粉甘草,偏重清内热,泻心火。同是一物,其炮制所不同,则功效主治亦别。

1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

2用于胃痛、腹痛、全身筋的抽搐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3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多用生甘草。

5用于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

配伍禁忌:甘草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属于传统的“十八反”,但历代多有同用者,故仅供参考。

(二)甘草的现代药理研究:

1抗炎抗过敏:甘草还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保护发炎的咽喉和气管粘膜。甘草浸膏和甘草酸对某些毒物有类似葡萄糖醛酸的解毒作用。

2护肝养肝:甘草里含有甘草酸等有效成分,能通过抑制补体防止肝细胞受损,进而起到保肝作用,并通过改变细胞膜通透性阻止病毒进入肝细胞,达到抗病毒的效果。

3保护胃肠健康:甘草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对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有抑制作用;并有抗酸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

4镇咳作用:甘草黄酮、甘草浸膏及甘草次酸均有明显的镇咳作用;祛痰作用也较显著,其作用强度为甘草酸>甘草黄酮>甘草浸膏。

5甘草能增强方剂中其它药的功效:这与甘草中所含的甘草酸、甘草甙元、异甘草甙元有关。比如甘草酸芍药甙在镇痛、解痉、解热、抗炎、抑制胃液分泌和松弛平滑肌方面均有协同作用。

6除口臭:用小叶麦冬和甘草泡茶喝,或者在嘴里含上一粒话梅、青橄榄、山楂,也能防止口臭。

7治关节疼痛:炙甘草具有益气、止痛的功效,在用药中发现,一些关节疼痛的患者,服用炙甘草后,疼痛缓解。因此,肠胃不适引起疼痛、关节疼痛的市民,可以服用炙甘草。

8生甘草的清热解毒作用:在古代,如砒霜中毒、铅中毒等,人们就直接把生甘草熬水服用,用来解毒。现在,农村人如果误饮一些轻度农药水,可以熬煮甘草服用,有一定缓解效果。如果中毒严重,需紧急就医。吃虾或螃蟹引起的中毒,也可以服用生甘草水解毒。

9现代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常与乌贼骨、瓦楞子等同用。

10本品尚兼有利尿作用:故常以干草梢作治疗热淋尿痛的的辅助药。

1过敏性紫癜:用生甘草30克,水煎,早晚各服1次,治疗过敏性紫癜,7天为1个疗程。另外有报道用同样剂量生甘草水煎服,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有效。

2手足皮肤皲裂:取甘草30克切片,加入75%酒精100毫升浸泡24小时,取滤出液加入等量的甘油和水混合涂擦患处,每天2次。

3甘草治小儿热嗽:用甘草100克,在猪胆汁中浸五天,取出灸后研细,和蜜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十丸,饭后服,薄荷汤送下。此方名凉隔丸。

4甘草肺痿(头昏眩,吐涎沫,小便频数,但不咳嗽)。用灸甘草200克、炮干姜100克,水三升,煮成一半,分几次服。此方名甘草干姜汤。

5下肢皮肤浅表性静脉炎:甘草流浸膏10毫升或生甘草50克水煎,每天分3次饭前服,15天为1个疗程,可治疗本病下肢疼痛、浮肿等症状。

6接触性皮炎:本病急性期常发生糜烂渗液现象,用2%甘草水溶液局部湿敷,每2小时1次,每次为15分钟~20分钟,一般1~3天皮肤损害处的红肿即消退,渗液停止,逐渐干燥结痂,糜烂面愈合。

7冻疮:用甘草9克、红花6克,加水2000毫升煎水外洗冻伤部位,每日3次,一般用药3~5天即可见效。

8寒冷性多形红斑:取甘草,甘遂各9克。加水1500毫升~2000毫升,煮沸10分钟后,熏洗患处10分钟~15分钟,每日3次,连用10天~15天即可见效。

9毛囊炎及初发的疖肿:取甘草10克,鲜金银花15克,煎汤外洗患处,每天3次,用3天~5天炎症即可消退。

10皮肤溃疡:用甘草15克研成细面加入白糖适量,外用撒溃疡处,每日1次,用药7天~

11治疟疾:甘草二份,甘遂一份。共研细末,于发作前二小时取用一分放肚脐上,以胶布或小膏药贴之。

12甘草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一瓦楞子250克(煅研细末),甘草50克(研细末)。混匀,每服10克,每日3次。二甘草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胆管结石术后吃什么食物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