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治疗耳鸣有哪些手段?

【药物组成】葛根45g,磁石、钩藤各30g,丹参25g,生地黄15g,郁金、黄柏、丝瓜络各12g,山药10g,路通、牡丹皮各9g,泽泻6g,石菖蒲5g

【治疗方法】水煎,每日1剂每日2次,每次150ml,饭后服用.西药常规给药:维生素B1,维生素B,谷维素各20mg,每日3次,口服,氟桂利嗪(西比灵),5mg,口服每日2次氯笨那敏4mg或地西泮5mg,口服每日3次.在治疗期间,忌饮浓茶、咖啡酒等刺激性饮食,14d为1个疗程

【临床运用】135例患者中,治愈43例,显效57例,好转2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1%

毕某,男,52岁,2001年元月9日初诊,耳鸣2年余.患者于1999年开始无明显原因引起左耳鸣不绝,曾到地区一院住院治疗1月,上症未减且加剧,后出现右耳鸣,到省级大医院就诊,做头颅、耳部及全身检查均无器质性病变,给多种治疗,收效甚微,回来后来本院就诊.现症:耳鸣不绝,呈汽笛声,听力稍下降,心情烦躁,精神负担重,余无不适,舌质红,薄白,脉弦细,辨证为肾阴不足,邪毒雍滞清窍,用上述方法治疗,15d后耳鸣减轻,3个疗程痊愈,随访1年再未复发

【经验体会】耳鸣的原因复杂多变,是多种疾病的首发症状,近年来在耳鸣的治疗方面随着新技术新药物和新手术的开展,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对于一些既无明显病变,且耳鸣持久者,单用传统的神经性耳鸣来概括,治疗时采用改善内耳微循环神经营养调节药、镇静药物等给予对症治疗,总是显得有些单调,疗效欠佳,患者的认可度下降.而祖国医学对耳鸣早有记载,如《外科证治全书》卷二说"耳鸣者耳中有声,或若蝉鸣,或若钟鸣,或若火熵熵然,或若流水声,或若簸米声或睡着如打战鼓,如风入耳".中医认为肾藏精而主骨生髓,上通于脑,开窍于耳,肾气充沛,髓海得,则听力敏锐,如其素体不足,或病后精气未充,恣情纵欲等,均可导致肾精伤耗,髓海空虚,发得本病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故耳鸣不绝,心烦不舒故滋阴潜阳通络化瘀开窍,用生地黄、山药、泽泻、牡丹皮、磁石、钩藤等用石菖蒲、郁金理气通窍,活血化瘀.葛根滋阴通络,其有效成分黄酮,对听神经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必须加大用量,不得少于40g.加入丝瓜络、路路通、丹参可通络祛瘀,改善微循环黄柏燥湿热,合丹皮直入血分散瘀毒.

【方剂出处】常占廷,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耳鸣135例,陕西中医,):1092

耳鸣指无外界生源或外界刺激的情况下,主观上感觉耳内或颅内有响声。

耳鸣患者常用药物包括:

1,抗焦虑、抗抑郁药:多虑平、舒乐安定、阿米替林、去甲替林、阿普唑仑等。抗焦虑、抗抑郁药均有不同程度副作用,甚至加重耳鸣,用药需慎重,勿过量。

2,抗惊厥药:常用的是卡马西平、氯硝西泮、氨基氧醋酸、拉莫三嗪等。

3,血管扩张剂:可改善内耳血液微循环,常用药物有倍他司汀、前列腺素E2、氟桂利嗪、尼莫地平等。

4,局部麻醉药:如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对神经轴突接合处有阻滞作用,可短期内达到治疗耳蜗或蜗后病变所致的耳鸣。

5,改善能量代谢药:可改善内耳组织的能量代谢,有助于改善微循环,对早期耳蜗病变所致耳鸣可以选用,如三磷酸腺苷、辅酶A。

6,肌肉松弛剂:麦奥那,口服2周对耳鸣有明显疗效。

除药物治疗外,还有一些其他方法治疗耳鸣。包括耳鸣习服疗法、认知行为疗法、遮蔽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电刺激疗法、重复经颅磁刺激等。听力下降的人可佩带助听器。部分类型的耳鸣可通过手术进行治疗。一些疾病也可继发耳鸣,如外耳道耵聍栓塞、中耳积液、乙状窦憩室、耳硬化症等,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耳鸣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经性耳鸣中医好还是西医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