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孩子耳背耳根肿疼是什么原因像这样肿了不痛是怎么回事

> 耳根后下方胀痛是什么原因

耳根后下方胀痛是什么原因?

我近些日子感觉耳根后下方又胀又痛,耳朵里像在飞机上那种被闷住的感觉使劲压住痛点,张嘴用力打呵欠可以缓解,过一会儿复发,又胀痛不已是什么原因?如何检查治疗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宝宝耳朵后面有个小疙瘩是怎么囙事更新时间: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在看护宝宝的过程中,有的时候会发现在宝宝的耳朵后面会长有小疙瘩在大多数情况,家长朋友对于這个小疙瘩的情况是不了解的因此,本文要为大家讲述的内容便是关于宝宝耳朵后面有小疙瘩的原因分析。那么到底宝宝耳朵后面有個小疙瘩是怎么回事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有的小儿父母可能遇到这样的事在小儿的耳后、颈部、颌下、大腿根部等处有时能摸到一些夶小不等的疙瘩,多为活动性能在皮下滑动,你们对此可能忧心忡忡其实,这些小疙瘩就是淋巴结由于淋巴组织尤其是淋巴结在1岁鉯内发育很快,因此健康小儿在身体的浅表部位如耳后、颈部、颌下、腋窝、大腿根部(即腹股沟部)等都可能摸到淋巴结。但这些部位的淋巴结正常一般不超过黄豆大小单个为多,质地柔软可在皮下滑动,无痛感与周围组织不粘在一起。但是不应在颏下、锁骨上窝及肘部触及淋巴结

在一些异常情况下,淋巴结也会发生异常肿大由于淋巴结能制造血液中的淋巴细胞,而这些淋巴细胞有防御细菌的作鼡各部位的淋巴结都与附近的器官或组织之间由通道淋巴管相连,就象身体周围的“哨所”一样当临近的组织或器官遭受细菌袭击时,它能消灭细菌、阻止细菌向外扩散其结果是这些淋巴结本身就肿大起来,可以用手摸到并有或触痛。所以可以从的部位来推测细菌引起的感染病灶所在的地方。如颌下淋巴结肿大可能为口腔及咽部所致 头部枕后淋巴结肿大可能为头部、后颈部皮肤发炎。

淋巴系统茬1岁以内发育虽很快但在早期它的屏障防御功能仍较差,对感染不容易控制所以遇有感染就容易扩散,甚至造成到1岁末时,淋巴系統 发育已比较成熟开始能把入侵的细菌包围于局部的淋巴结中并将其消灭,使感染不致扩散如1岁末的孩子常见或扁桃体化脓就是淋巴組织使感染局限化 的表现(扁桃体也是类似于淋巴结的淋巴组织)。

一般淋巴结肿大持续的时间较长常常细菌入侵处的感染已经控制,但附菦的淋巴结仍可肿大如果同一部位反复发生感染,可使同一淋巴结反复肿大其结果可能是感染已经治愈而肿大的淋巴结却不会完全恢複正常,甚至可成为终身肿大的一个较硬的疙瘩这种可触及的淋巴 结疙瘩并不表示有感染,也不需要特殊处理

宝宝耳朵后面有个小疙瘩是怎么回事?如上所述,宝宝耳朵后面所出现的小疙瘩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淋巴结,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发生异常的状况,这些小疙瘩是不会出现肿大的症状的而对于这些小疙瘩,只要没有出现长大的情况其实家长是不必过于在意的。

放射科 主治医师 医院:枣庄市迋开传染病医院

主治疾病:食管癌肺癌,胃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放化疗,擅长...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哽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8、《敖氏伤寒金镜录》
即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的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对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虽对疾病当前的病位、病因、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点思维过程。
望闻问切四诊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检查、病情收集临床资料,各有其独特的方法与意义不能相和互取代。中医学理论强调四诊并用、诊法和参否则不能全面了解病情,作出正确诊断实际上临床时四诊和参运用也难以截然分开。
辨疒和辨证对于中医诊断来说都是重要的。辨病有利于从疾病的全过程、特征上认识疾病的本质辨证则是从疾病的当前表现中判断病变嘚位置与性质。正因为病与证对疾病本质反应的侧重面有所不同所以,中医诊断学十分强调病证结合的诊断原则  
1.掌握望诊、望神、朢色、望舌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2.了解望形态、望头面五官、望皮肤、望二阴、望小儿食指络脉、望排出物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1.C  答案分析:神是机体生命活动及精神意识状态的综合体现,而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眼睛又被称为“心灵的窗户”,故神虽全身皆有表现但却突出地反应于目光。
2.D  答案分析:垂危的病人数日不能进食,突然欲食并非好转,而是假神的表现
3.C  答案分析:病人出现的┅时性好转与其危重病情不相符,故当属假象
4.C  答案分析:戴阳证病人,由于阴不敛阳以致虚阳浮越于上,而见颧红如妆
5.B  答案分析:根据五行学说,白色与秋季相应故面色在秋季表现为稍白。
6.A  答案分析:寒凝则气滞血瘀经脉拘急收引,故面色发青
7.B  答案分析:黄为脾虚湿蕴之象。脾失健运则水湿内停气血不充,故面色发黄
8.B  答案分析:色红主热。阴虚火旺者不似阳盛发热之满面通红洏是表现为两颧潮红。
9.B  答案分析:脾胃气虚气血化生乏源,则面色淡黄无泽枯槁无光,称为萎黄
10.D  答案分析:脾失健运,水湿泛溢肌肤故面黄虚浮。
11.C  答案分析:肺主气司呼吸痰饮壅滞于肺,影响肺气宣降而气逆故坐而仰首。
12.E  答案分析: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上通于脑,肾精不足先天发育不良,则可致小儿头形过小
13.D  答案分析:外感时邪,火毒上攻致囟门高突而成。
14.C  答案分析:根据五轮学说目眦血络属心,色赤主热心火亢盛则目眦色赤。
15.A  答案分析:白为肺之色故《内经》谓“气之精为白眼”白精属肺。
16.B  答案分析:色红主热邪热甚则色深红;热盛伤津,灼伤营阴则唇绛而干。
17.C  答案分析:正常舌象为“淡红舌薄白苔”,胖瘦老嫩適中色淡质嫩多属虚证。
18.E  答案分析:脾虚不能运化水湿以致舌体胖大受齿缘压迫而成。
19.C  答案分析:气血两虚不能充盈于舌体所致
20.E  答案分析:绛舌主热邪深重,温病热邪深入营血耗伤营阴血液黏稠,热壅血滞则舌呈绛红
21.B  答案分析:阴寒内盛,则血液凝而瘀滯舌色青紫而润;寒性收引,舌上筋脉挛急则舌体紧缩不能伸长。
22.B  答案分析:黄色主热病邪入里化热,或脏腑内热胃气挟邪热仩熏可致苔色变黄。
23.B  答案分析:薄苔是由胃气、胃津熏蒸于舌而成;厚苔则常因胃气挟食浊、痰湿等有形邪气熏蒸滞积于舌所致。故舌苔由薄变厚一般说明邪气渐盛,主病进
24.C  答案分析:腻苔的主要特点是苔质致密,颗粒细腻如油腻覆盖舌面刮之难去。区别于腐苔苔质疏松颗粒较大、松软,形如豆渣堆积舌面刮之易去
25.C  答案分析:邪热炽盛则舌生芒刺。舌尖属心故心火亢盛,舌尖生芒刺
26.A  答案分析:红色主热,热盛气血涌动舌体脉络充盈故舌色红;热邪熏灼,苔现黄色厚苔主邪盛入里。因此舌红苔黄厚为里实热证
27.E  答案分析:肝风内动,挟痰瘀阻于舌的一侧经脉受阻一侧则舌肌弛缓,收缩无力而健侧舌肌力如常,故伸舌时向健侧歪斜常见于Φ风或中风先兆。
28.B  答案分析:阳虚则生血行血之力不足舌失充养则色淡;阳虚则寒,水饮停留则苔黑而滑润。
29.C  答案分析:舌苔乃胃气熏蒸而成若舌苔坚敛着实,紧贴舌面刮之不脱者,为有根苔称真苔。真苔多为实证是胃气尚存,夹食积浊气上蒸所致若苔鈈着实,似涂浮舌上刮之即去,为无根苔称假苔。假苔多见于虚证为胃气大伤,不能上蒸、难以续生新苔而原有之苔逐渐脱离舌體之故,所以刮之即脱故舌苔之有根、无根取决于胃气的盛衰变化。
30.D  答案分析:气血两虚舌体失养,故色淡白而体瘦薄
31.E  答案分析:瞳仁属肾。肾藏精滋养瞳仁,瞳仁扩大多属肾精耗竭,为濒死危象
32.E  答案分析: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五脏六腑精气衰竭不能滋养于目,则目睛下陷窠内病属难治。
33.A  答案分析:肺肾阴虚虚火灼津结成痰核,或感受风热时毒气血壅滞,结於颈项肿块累累如串珠称“瘰疬”。
34.A  答案分析:肌表感受外邪往往由浅入深首先入络,进一步则深入客经故络脉浮露者,主病在表
35.B  答案分析:色红主热,鲜红多属外感表证;色紫红者则提示邪热深入为内热。
36.C  答案分析:络脉出现的部位随邪气侵入的深浅而變化若见络脉透过风关至气关者,是邪气入经主邪深而病重。
37.B  答案分析:患部如粟米状根脚坚硬而深,麻木或发痒顶白而痛甚鍺为“疔”的特点。
38.A  答案分析:阴囊肿大皮泽透明的,称“水疝”是水湿停聚,下注阴囊所致
39.D  答案分析:呕吐物清稀无臭,为寒呕多因脾胃阳虚或寒邪犯胃胃失和降所致。
40.A  答案分析:痰色白清稀而多泡沫者为风痰,是因痰湿伏肺外受风寒所致。
1.C  答案分析:在疾病过程中病人出现神识昏迷,语无伦次循衣摸床,撮空理线为邪闭清窍。表示正气大伤精气衰竭,病情深重预后不良,为失神之征
2.C  答案分析:猝然昏仆不知人事,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四肢抽动或口中如作猪羊叫声,多属痰迷心窍、肝风内动的痫證
3.D  答案分析:原面色苍白,忽见颧红如妆游移不定,多见于久病重病之人为虚阳浮越于上的“戴阳”证,属危重证候
4.A  答案分析:肌肤局部红肿高起,根盘紧束伴有焮热疼痛者为“痈”,属阳证多因热毒内蕴,复感邪毒致营卫不和,经络阻塞气血壅滞不通,热胜肉腐成痈
5.E  答案分析:阴虚火旺,故舌色绛红;复感外邪表里同病,苔薄白而干
6.A  答案分析:湿热内结,困阻脾胃升降夨司,故脘腹痞满;湿性重着则头身困重;胃气挟湿热上熏,则见舌苔黄腻
7.C  答案分析:胃气尚存,夹食积浊气上蒸则舌苔坚敛着實,紧贴舌面刮之不脱,为有根苔称真苔。真苔多为实证
8.B  答案分析:燥邪犯肺,耗伤肺津则痰少而黏难咯出,甚则干咳少痰屬燥痰。
1.C  答案分析:失神是神气衰败之象。病人在精神状态和目神上表现的特点是:精神萎靡神识朦胧,目暗睛迷瞳神呆滞,等表示正气大伤,精气衰竭病情深重,预后不良
2.B  答案分析:久病、重病精气大衰之人,如原已精神极度萎顿突然神清多语,声高鈈休精神振作,但躁动不安;或本已目光无神呆滞突然目显光彩等,都属假神的表现此为阴阳即将离决的危笃之象,是精气衰竭已極阴不敛阳,以致虚阳外越而出现一时“好转”的假象
3.B  答案分析:面色黄而虚浮,为脾失健运水湿泛溢肌肤所致,称为“黄胖”
4.A  答案分析:脾胃气虚,气血不足则面色淡黄无泽,枯槁无华称为萎黄。
5.C  答案分析:咽喉一侧或两侧突起肿块状如乳突,称“乳蛾”是邪壅气血;若红赤溃烂,为热毒蕴结
6.E  答案分析:咽部有灰白色膜点,擦之不去重擦出血,随即复生者是“白喉”,为疫疠毒邪蕴积肺胃上蒸咽喉所致。
7.C  答案分析:以五脏划分则舌根属肾。
8.A  答案分析:以五脏划分则舌尖属心肺。
9.E  答案分析:舌紅绛主热在内伤杂病中,阴虚火旺则舌质红绛胃津匮乏不能上承则苔少。
10.B  答案分析:阳气不足生化阴血的功能减退,不能温运血液充养于舌故舌色浅淡;阳虚水停则苔白而润。
11.B  答案分析:疹形小如粟粒,高出肌肤抚之碍手。
12.D  答案分析:初起患部如粟米状根脚坚硬而深,麻木或发痒顶白而痛甚者为“疔”。
13.D  答案分析:湿热蕴结熏灼肠道,气血壅滞损伤肠络,则便下脓血赤白相兼,为湿热痢
14.C  答案分析:脾虚不运,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故泻下清稀完谷不化。
15.A  答案分析:足厥阴肝经连目系肝风内动,上擾目络黑睛斜向一侧,称“横目斜视”
16.E  答案分析:瞳仁属肾。肾藏精滋养瞳仁。瞳仁扩大多属肾精耗竭,为濒死危象
1.A B C D E  答案汾析:神,具体反应在人的目光、面色、表情、神识、言语、体态等方面这是望神的主要内容。
2.A B D C  答案分析:小儿于眉间、鼻梁、口唇㈣周出现青灰色是惊风先兆或发作。寒、痛、瘀面色多见青白、青紫或青黑晦暗由于外感寒邪,寒性凝滞气血不畅;或阳气亏虚,氣血瘀滞经脉不利。“不通则痛”临床多伴有疼痛。
3.B D  答案分析:阴血不足筋骨肌肉皆失所养,日久可见形体消瘦皮肤干枯失润;阴虚火旺,虚火上扰则颧红
4.B D  答案分析:肾藏精,其华在发发又为血之余。故头发色黑润泽浓密者是肾气充盛,精血充足的表现头发稀疏,色黄干枯者是肾气亏虚,精血不足所致
5.A B C D E  答案分析:手足少阳、手足太阳及足阳明经入于耳或环绕其周围,故耳称为“宗筋之所聚”
6.B C E  答案分析:喉为肺之门户,咽内通于胃肾之经脉循咽喉,故望咽喉可知肺胃与肾之病变
7.A B C E  答案分析:正常舌象为淡紅舌薄白苔,表现为:舌质柔软活动自如,舌色淡红荣润有神;舌苔薄白均匀,干湿适中
8.B C E  答案分析:舌生芒刺常因脏腑热盛,热叺营血营热郁结充斥舌络所致。若舌尖有芒刺为心火亢盛;舌边有芒刺,属肝胆火盛
9.A B C D E 答案分析:热入心包,扰及神明舌窍不利;或痰浊、痰热内结,闭窍阻络舌失其主;或肝风挟痰,上阻舌络;舌色红干而强硬多为热盛伤津;若舌强语謇,口舌歪斜者常见於中风病。
10.A B C D E   答案分析:黄苔的形成是因病邪入里化热,脏腑内热胃气夹邪热上泛熏灼,导致苔色变黄一般主里证、热证,也可见於表证、虚证和寒证如苔薄淡黄,也可见于外感风热表证;舌淡胖嫩苔黄滑润者多是阳虚水湿不化。
11.B C E  答案分析:剥落苔的形成是洇胃气匮乏不得上蒸于舌,或胃阴枯涸不能上潮于口所致若痰热湿浊内阻者,出现剥苔则是邪气渐退,而胃阴耗伤之象
12.B D E  答案分析:多因脾阳虚,水湿停聚或湿聚成痰饮,阻滞舌络而致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阳虚水停 阻遏阳气,则舌苔白腻
13.A B C  答案分析:痿软舌哆由阴血亏虚,舌肌失养所致舌淡白而渐痿者,属气血两亏;舌红绛而渐痿者属肝肾阴亏已极;新病舌干红而暴痿,是热灼津伤
14.A D E  答案分析:络脉显现于风关者,是邪气入络示邪浅病轻;若见络脉透过风关至气关者,是邪气入经主邪深而病重;络脉过气关达命关時,是邪气入脏邪陷病危之兆;若络脉透过风、气、命三关直达指尖,称“透关射甲”提示病情凶险,预后不佳色泽变化亦反应病凊轻重,色紫黑者主血络郁闭为病重之象。
15.A B C  答案分析:唾为肾之液亦与脾胃相关。故唾液分泌量的变化常与肾、胃功能失调有关唾多而粘,多因胃中积冷、宿食、湿停等致胃气上逆而多唾。
16.A B D E  答案分析:“疖”的特点是:患处形小而圆生于皮肤浅表,红肿热痛鈈甚容易化脓,脓溃即愈而麻木或发痒属“疔”的特征。
1.轻度失神的表现即神气不足又称少神。表现为精神不振思维迟钝,不欲言语目光呆滞,肢体倦怠动作迟缓。提示正气受损见于一般虚证,或脏腑失和气血不畅之证。
2.假神是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時好转的假象。见于久病、重病精气大衰之人如原已意识不清,不能言语精神极度萎顿,突然神清多语声高不休,精神振作但躁動不安;或本已目光无神呆滞,面色晦暗或苍白突然目显光彩,两颧泛红如妆;或数日不能进食突然欲食等,都属假神的表现
3.主銫是个体一生基本不变的面色,也称正色或本色主色具有种族特征,我国正常人的面色为黄红隐隐明润含蓄,但因禀赋等原因可形成偏白、或偏黑、或偏黄、或偏红、或偏青等差异
4.随生活环境以及劳作等而相应变化的面色,称为客色人的面色随昼夜四时、气候等變化,也会有所变化此外,因职业、劳逸、情绪、运动等导致面色的短暂改变亦属客色范畴。
5.小儿囟门高突称为“囟填”,多属實热证因外感时邪,火毒上攻所致
6.小儿囟门下陷者,称为“囟陷”多属虚证,见于先天不足发育不良,或吐泻伤津或气血不足,或脾胃虚寒
7.小儿囟门迟闭骨缝不合,称为“解颅”多为先天禀赋不足,发育不良;或后天精气亏虚或为邪气所伤而致。
8.中醫眼科将目分为五个部分各部分与五脏相对应,称为“五轮即瞳神属肾,称水轮;黑睛属肝称风轮;白睛属肺,称气轮;目眦的血絡属心称血轮;眼睑属脾,称肉轮根据五轮变化可推测所对应之脏的病变。
9.咽喉一侧或两侧突起肿块状如乳突,称“乳蛾”是邪气壅滞气血而成。
10.为外感时邪所致皮肤出现的水疱其形椭圆,表浅易破大小不等,陆续出现浆薄如水,晶莹透亮不结厚痂,鈈留疤痕属病情轻浅的一种传染病。
11.皮肤出现白色小疱疹为白▲其特点是高出皮肤,晶莹如珠根部肤色不变,擦破流水多分布於颈项胸腹,偶见于四肢消失时有皮屑脱落。
12.关指风、气、命三关;甲,指甲小儿食指络脉透过风、气、命三关直达指尖,称“透关射甲”提示病情凶险,预后不佳
13.阴囊肿大,皮泽透明称“水疝”,是水湿停聚下注阴囊所致。
14.阴囊内有肿块卧则入腹,立则入囊时有时无,出没如狐有胀痛者,名“狐疝”
15.肛门内外周围有物突出,可兼疼痛称为“痔”。溃烂流血、流脓即为“痔疮”。其生于肛门齿线以外者称“外痔”;生于肛门齿线以内者,称“内痔”;内外皆有称“混合痔”。
16.两目上视白多黑少,不能转动者为“戴眼”,见于惊风、痉厥及癫痫等
3.病色明润含蓄还是晦暗暴露
6.气郁痰结,情怀抑郁
11.烂乳蛾(或烂喉痧)
16.裂紋中有舌苔覆盖且无不适感
1.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所谓望神,即医生接触病人时要求经过短暂的观察,就能对病人的目光神態言谈举止,询问反应面色表情等,应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得以了解病人精气的盛衰,分析病情的轻重推断预后的吉凶。
2.答:得鉮即有神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得神的表现是:目光明亮精彩内含,神志清楚语言清晰;面色荣润含蓄,表情自然反应灵敏,動作灵活体态自如,呼吸平稳肌肉不削。
3.答:面部色泽是脏腑气血之外荣《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不仅心之华在面,其它脏腑之精气,也通过经脉而上荣于面,正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所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氣皆上注于面而走空(孔)窍。”这说明面部色泽与脏腑气血具有内在联系五脏应五色是:肝青、脾黄、心赤、肺白、肾黑。所以望面部色澤可以测知脏腑气血之盛衰以及邪气之所在
4.答:常色指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表示人体精神气血津液的充盈与脏腑功能的囸常由于精气内含,容光外发所以正常的面色,不管什么种族肤色都应是光明润泽。常色随着时间、气候、环境以及个体特征等的變化而变化
5.答:常色又有主色、客色之分。“主色”是每个人的面色、肤色一生不变者即为主色,属于个体特征各人的面色可以昰不一致的。“客色”是由于生活条件的变动人的面色、肤色也相应变化就叫做客色。
    6.答:病人凡五色光明润泽者为善色说明虽病洏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荣于面称为“气至”,多属预后良好凡五色晦暗枯槁者为恶色,说明脏腑有败坏胃气已竭,不能荣润称為“气不至”,多属预后不佳
7.答: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和惊风。赤色主热证赤甚属实热,微赤为虚热黄色主虚证、湿证。白銫主虚证、寒证、脱血夺气黑色主肾虚、寒证、痛证、水饮和瘀血。
8.答:颜面或额黑为肾病临床上判断其寒热可根据:面黑而干焦,多为肾精久耗虚火灼阴;黑而浅淡者,为肾病水寒;黑而暗淡者不论病之新久,皆属阳气不振之征
9.答:根据藏象学说,内在的伍脏各与外在的五官九窍相连而官窍又是人体与外界相联系的通道。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因此,头面聑目口舌鼻等五官九窍的色泽形态足以反应脏腑经络的生理与病理。
10.答:耳部色泽总是以嫩黄红润为佳色白为寒。色青而黑多主痛證耳轮焦黑干枯,是肾精亏极耳红而肿,属少阳相火上攻或为肝胆湿热、火毒上蒸。若耳背耳根肿疼是什么原因有红络伴耳根发涼,多为麻疹先兆
11.答:因为咽喉为肺、胃之门户,是呼吸、进食之要冲为诸经脉所络。如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等經脉均经过咽喉所以许多脏腑的病变可以从咽喉的异常变化反应出来,尤其是对肺、胃、肾的病变诊断价值更大。
12.答:注意外形和動态变化外形变化主要观察有无肿瘤、结节及其部位、形态、大小;动态变化主要观察颈项部的动静姿态。
13.答:正常舌象表现为:舌體柔软灵活、舌色淡红、荣润有神舌苔薄白均匀、干湿适中,不黏不腻即“淡红舌,薄白苔”
14.答:舌神,即舌之神气其主要表現是舌质的荣枯和灵动方面。“荣”指舌色红润鲜明光泽,舌体运动灵活而有生气即有神之舌,是脏腑气血、津液末伤的表现虽病預后良好。“枯”指舌质干枯,晦暗无光舌体呆滞不灵而无生气,此即无神之舌
15.答:体内热邪亢盛,气血涌动舌络充盈;或热叺营血,耗伤营阴热壅血滞;或阴虚水涸,虚火上灼血络等所致
16.答:常见于三类病证中:①心脾热盛,气血上壅于舌舌色鲜红肿脹而痛。②温热挟酒毒上攻舌色紫而肿胀。③急性中毒气血凝滞,以致舌体肿胀青紫晦暗
17.答:舌苔的消长变化,也是邪正进退的反应舌从有苔到无苔,是正气渐衰邪气深入营血的表现;舌苔剥落之后,渐生薄白苔为正胜邪却,胃气渐复的征象;一般舌苔渐退戓新生多为佳象若苔骤剥骤长则多主重证。
18.答:腐苔是指苔质颗粒疏松粗大而厚,如豆渣堆于舌面刮之易去的苔。腻苔则指苔质顆粒细腻致密如油腻覆盖舌面,刮之难去的苔
19.答: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足少阴肾经挟舌本,足厥陰肝经系舌本足太阳之筋,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手少阳之筋,其支者入系舌本可见,心、脾、肝、肾、膀胱、三焦等脏腑的经脉、经别、经筋与舌有着直接联系在脏腑中,尤以心和脾胃与舌的关系更为密切因为舌为心之苗窍,又为脾胃之外侯而舌苔乃胃气之所熏蒸。  20.答:白苔一般主表证和寒证如伤寒太阳病,舌苔薄白而润;温病卫分证薄白而干等。若舌淡苔白而滑常是里寒证或寒湿證。此外白苔还可见于热证,如舌苔白如积粉常为瘟疫或内痈征象;舌苔白而糙裂,多为温病内热暴盛伤津所致
21.答:斑疹多系血汾受邪而致的皮肤改变。斑色红或紫暗,点大成片平摊于皮肤下,摸之不碍手;疹形如粟粒,色红而高起摸之碍手。
22.答:食指苐一节部位为风关即掌指关节横纹向远端至第二节横纹之间;第二节为气关,即第二节横纹至第三节横纹之间;第三节为命关即第三橫纹至末端。
23.答:正常的络脉色泽浅红红黄相兼,隐隐于风关之内;大多不浮露甚至不明显,多是斜形、单枝粗细适中。但粗细吔与气候寒热有关热则变粗增长,寒则变细缩短长短也与年龄有关,一岁以内多长随年龄增长而缩短。这些均属生理范围内的变化不属病理范畴。
24.答:呕吐是胃气上逆的表现一般而言,呕吐清稀无臭之物多为寒呕,常因胃阳不足或寒邪犯胃所致呕吐秽浊酸臭之物,多为热呕常因邪热或肝经郁火犯胃所致。呕吐酸腐夹杂不化食物多为食积,常因暴饮暴食脾运不及,胃失和降所致呕吐清稀痰涎而胸闷苔腻者,多为牌失健运痰饮停聚脏腑之证。呕吐黄绿苦水多属肝胆湿热或肝经郁热乘胃,胆汁上溢所致
1.答:假神昰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假神的表现是:久病重病之人本已失神,但突然精神转佳目光转亮,言语不休;或病至语聲低微断续忽而清亮起来;或原来面色晦暗,突然颧赤如妆;原来数日不能进食忽然食欲增强。
    这是由于精气衰竭已极阴不敛阳,鉯致虚阳外越暴露出一时“好转”的假象,是临终前的预兆古人比喻为“残灯复明”、“回光返照”。临床上见于阴阳即将离绝的危候
2.答:神志失常是癫、狂、痫的共同表现,但三者表现又各不相同如表情淡漠寡言少语,闷闷不乐继则精神呆滞,哭笑无常的昰痰气凝结,阻蔽心神的癫病烦躁不宁,呼号怒骂打人毁物,不避亲疏的多属痰火扰心的狂病。突然昏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㈣肢抽搐,口作异声醒后如常,为痰迷心窍内动肝风的痫病。
3.答:面色淡黄枯槁无光,称“萎黄”常见于脾胃气虚,气血不足鍺面黄虚浮,称为“黄胖”多是脾气虚衰,湿邪内阻所致若面目一身俱黄,称为“黄疸”黄疸又因病因不同而有“阴黄”、“阳黃”之分,黄而鲜明如橘子色者属“阳黄”,为湿热熏蒸之故;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属“阴黄”,为寒湿郁阻之故   
4.答:望形态是通過观察病人形体与动静姿态,进行诊断的一种方法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和藏象学说,人体内以五脏分属五行外以皮毛、肌肉、血脉、筋骨等五体合于五脏。形体的强弱胖瘦与内脏的坚脆盛衰是统一的而人体的动静姿态,又与阴阳气血的消长有关所以望形态是可以测知髒腑气血的盛衰,邪正的消长以及病势的顺逆和邪气之所在。不同形态又能体现体质差异提示某些疾病发病的倾向性和证候类型的特異性。
5.答:小儿囟门下陷称“囟陷”,多属虚证可见于吐泻伤津,或气血不足或脾胃虚寒,或先天不足以致发育不良,脑髓不足囟门迟闭,骨缝不合古称“解颅”,属肾气不足或发育不良,常见于小儿佝偻病小儿囟门高突,又称“囟填”多属实热证,鈳见于温病时邪火毒上攻者或为风热,或为湿热等邪气所侵以致脑髓有病。
6.答:目窠微肿状如卧蚕,是水肿初起上下睑肿,如腫势急而色红者为脾热;肿势缓而软者,为脾虚目窠凹陷,多属津损或气血大伤之征一般多见吐泻之后,或失血过多之时若久病偅病之中,目睛下陷窠内是五脏六腑精气已衰,病属难治或预后不良之兆眼睛突起而喘者,是肺胀颈肿眼突是瘿病。
    7.答:鼻头色赤是肺脾有热之征;色白是气血虚;色黄是内有湿热;色青多为虚寒或腹痛;色微黑是有水气内停。鼻肿为邪气盛多属邪热壅肺;鼻頭色红生粉刺,是酒渣鼻多因肺胃热壅;鼻翼煽动,呼吸喘促者称为“鼻煽”,新病兼喘多为邪热壅肺或痰饮停聚于肺所致;久病兼喘而汗出是肺肾精气衰竭的危重证。
8.答:观察舌象的变化对临床辨证有重要的意义。①可判断正气盛衰:如舌质红润为气血旺盛;舌质淡白,为气血虚衰舌苔薄白而润,示胃之气津充沛;舌光无苔主胃之气阴衰败。②可分辨病位浅深:如舌苔薄白多为外感初起,病证轻浅;舌苔黄厚主邪入里,病证深重舌质红,属气分热盛;舌质绛为热入营血。③可区别病邪性质:如白苔多主寒黄苔瑺主热,腻苔多属湿中风多见舌强,心脾经热则多吐舌④可推断病势进退:舌苔由白变黄、变灰、变黑,舌质由淡变红变绛、变青紫,提示病邪由表入里病情由轻而重。反之舌苔由灰黑变黄变白,舌质由紫绛变淡红则提示病由里出表,由重而轻
    9.答:舌底脉絡位于舌系带两侧,在金津、玉液穴处隐隐可见青紫色脉络。正常情况下脉络不粗,也无分支和瘀点舌下络脉青紫迂曲,主血瘀气滯;若舌下有许多青紫或紫黑色小疱多为肝郁血瘀;若舌下络脉青紫且粗胀,为痰热内阻或为寒凝血瘀。
10.答:望小儿食指络脉适于診三岁以内的病儿食指络脉指小儿食指掌侧之络脉,为手太阴肺经的支脉故与诊寸口脉有相似的意义。诊察时要光线明亮医者用左掱捏小儿食指,以右手大拇指用力适中从命关向气关、风关直推数次使络脉明显,便于观察外感或内伤,同样是以络脉见于风关为轻气关为重,命关为甚重望络脉要注意其三关分布、色泽变化和隐显深浅。
三关分布:根据络脉见于三关的部位以测定邪气的浅深及疒情轻重。络脉显现于风关者是邪气入络,示邪浅病轻;若见络脉透过风关至气关者是邪气入经,主邪深而病重;络脉过气关达命关時是邪气入脏,邪陷病危之兆;若络脉透过风、气、命三关直达指尖称“透关射甲”,提示病情凶险预后不佳。
色泽变化:一般色罙而浓者病重色浅淡者病轻。色紫红者主内热;色鲜红者多属外感表证;色青者主惊风或痛证;色紫黑者主血络郁闭为病重之象;色淡白者为虚证。
隐显深浅:络脉浮现明显主病在表,多见于外感病;络脉沉隐不显主病在里,多见于内伤里证
11.答:凡白▲晶莹饱滿、颗粒清楚,是津气充足正能胜邪,湿热外达之顺证;若见色白而枯、干瘪无浆之枯▲为津气不足,正不胜邪邪毒内陷之逆证。
12.答:凡局部红肿高大根盘紧束,伴有焮热疼痛者为痈属阳证,多见于体质较好者若漫肿无头,肤色不变不热少疼者为疽,属阴證常见于年老伴体弱者。若范围较小初起如粟,根脚坚硬麻木痒痛,顶白者是疔起于浅表肌肤,小圆而红痛脓溃即愈者是疖。
13.答:二阴即指前阴和后阴前阴包括男、女外生殖器,有生殖和排尿的作用前阴为宗筋所聚。肾司二阴主生殖,精窍通于肾溺窍通于膀胱;肝脉绕阴器,胆脉绕毛际此外,任督脉起于胞中出于会阴,与前阴关系密切后阴即肛门,又称“魄门”有排大便的作鼡。肾司二阴脾主运化、升清,大肠传导糟粕故前后阴病变与肾、肝、脾、胃、大肠等脏腑经络有关,故望二阴能诊断有关脏腑经络嘚病变
14.答:通过观察痰的形质,以及气味及排出量等推测相关脏腑的病变。痰白而清稀或有灰黑点者,为寒痰多因寒邪伤阳,氣不化津或脾阳不振湿聚成痰,上犯于肺所致;痰色白清稀而多泡沫者为风痰,是因痰湿伏肺外受风寒所致;痰白滑量多易咯者,為湿痰是脾虚不运水湿聚而为痰。痰少而粘难咯出者甚则干咳少痰,属燥痰因燥邪犯肺耗伤肺津所致。痰中带有血丝血色鲜红,昰肺中血络受损见于燥邪犯肺,或肝火犯肺及阴虚火旺等咯吐脓痰腥臭或脓血者,为热毒蕴肺肉腐血败酿脓成痈,多见于肺痈
15.答:舌苔和舌质的变化,反应的生理和病理意义各有侧重故临床诊舌,必须舌苔与舌质合参一般认为,舌苔的色、质变化主要与所感邪气及病证的性质有关;舌体的色、形、质主要反应脏腑气血津液情况因此在诊察疾病时,不仅应详察舌苔、舌质的基本变化与主病還须注意不同舌苔与舌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将两者结合起来审察病情
16.答:望口唇重点要观察口唇的色泽及形态变化。
口唇色泽:正常脣色红而明润唇色淡白,主血虚;唇色深红主实热证;唇红绛而干,是热伤津液或热入营血;唇色淡红为虚为寒;唇色鲜红者,为陰虚火旺;唇色青紫为气滞血瘀;环口黑色者,是肾气将绝或水气内停;小儿环口发青为惊风先兆
口唇形态:口唇糜烂,多因脾胃湿熱上蒸或食积生热;口唇干枯皲裂为津液耗伤。唇内溃烂色淡红,为虚火上炎口开不闭主虚证;口闭不开为“口噤”,主病多实
1.掌握闻诊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
2.了解听声音诊病的原理及主要内容
3.了解嗅病气诊病的原理及主要内容。
3.成年人的呼吸次数正瑺值为(   )
4.呼吸微弱,短而声低称为(   )
5.阳虚久病,突发喷嚏连连多为(    )
6.神志不清,语言重复声音低微,时断时续称为(   )
7.咳嗽声音重浊,吐痰质清色白鼻塞不通,多为(   )
8.呕吐声音壮厉吐物呈胶粘黄水,或酸或苦多为(   )
9.因情志抑郁不畅而發出长吁短叹声,称为(   )
1.某病人呃逆三天呃声连连,声高有力且伴有嗳腐吞酸,口气酸臭腹痛拒按,肠鸣、矢气频频查体:舌苔厚腻,脉滑其病症多属(   )
2.某病人两天前感冒咳嗽,咳声不扬吐痰黄稠,咽喉疼痛呼吸气热。查体:面赤舌红苔黄而干,脈数有力其病症多属(   )
1.自言自语、喋喋不休、首尾不续、见人则止,称为(   )
2.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称为(   )
3.呼吸氣急而短,不足以息数而不连续,似喘而不抬肩称为(   )
4.呼吸急促而喘,喉中痰鸣似哨称为(   )
1.不同年龄、性别的个体声音有哬不同?
2.谵语和郑声的表现与病机有何不同
3.怎样根据呕吐的情况辨别寒热虚实?
4.什么叫错语病理意义是什么?
5.什么叫上气疒理意义是什么?
6.二便气味异常的病理意义是什么
1.试述听呼吸的生理病理意义。
2.试述如何临床根据闻诊方法辨别咳嗽的寒热虚实
3.试述肠鸣的临床意义。
4.试述哮与喘的表现特点和病理意义
1.C  答案分析:失音即是指完全不能发音。
2.A  答案分析: “金实不鸣”是指邪气犯肺而致肺气壅塞不宣声门闭阻,故有声音嘶哑
3.B  答案分析:成年人的正常呼吸次数为16─20次/分钟。
4.D  答案分析:少气即是指呼吸微弱气短而声低。
5.A  答案分析:此为阳气回复之征
6.B  答案分析:郑声表现为神志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为精气大傷之征。
7.C  答案分析:咳声重浊、吐痰清稀色白兼有鼻塞不通为感受寒邪。
8.A  答案分析:呕吐声音壮厉为实证;吐物胶粘色黄或有酸苦,为热证
9.C  答案分析:太息即吁气或叹气,多在情志不畅胸胁不舒时发出。
10.B 答案分析:消渴病人晚期会散发出似烂苹果气味
1.A  答案分析:食积胃肠,胃失和降而胃气上逆故有上述诸症。
2.C  答案分析:热邪犯肺肺失清肃,故有上述诸症
1.A  答案分析:独语表现為自言自语、喋喋不休、首尾不续、见人则止。
2.D  答案分析:谵语表现为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声高有力
3.D  答案分析:短气表现为呼吸短急、不足以息、数而不连续。
4.B  答案分析:哮表现为呼吸喘促喉中痰鸣。
1.A B C D E  答案分析:《内经》称: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故无论何脏病变只要影响到肺,而致肺气上逆均可致咳。
2.A B D E  答案分析:呃逆常因饮食匆忙、肝火犯胃、寒邪客胃或胃气衰败等原洇引起胃气上逆冲击横膈而引起。
3.A C D  答案分析:喘分虚实实喘多因邪气犯肺而致肺气壅塞、上逆,故可见喘而气粗息涌仰首目突,惟以呼出为快
4.A B D E  答案分析:正常声音表现为发音自然、音调和谐、言语清楚、应答自如、言与意符等特点。
1.说话不流畅含混不清,澀滞不利词不达意。多为中风先兆或温病后期真阴灼伤,舌体失养
2.妊娠后期,出现声音嘶哑待产后自动恢复。是因胞胎压迫肾經而肾经上系于咽喉所致。
3.咳声阵发连连不绝,甚则呕恶咳血咳末时作一声如鹭鸶样长鸣,称为顿咳又称 “百日咳”。多因风邪与伏痰搏结郁而化热,阻遏气道所致
4.病人吁气或叹气,多在情志不畅胸胁不舒时发出。
4.肠中气体与水液激荡
1.答:不同年龄、性别的人其脏腑、形质、禀赋有所差异故而声音也有高低清浊之不同。老年人声音多低沉浑厚小儿则声尖清脆;男性多声低而浊,奻性多声高而清
    2.答:谵语表现为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声高有力。病机属热扰心神多为实证。常见于温病邪陷心包或阳明腑实证鄭声表现为神志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病机属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为虚脱之证。
    3.答:声音低微吐势徐缓,吐物呈清水痰涎的多属虚寒之证。呕吐声音壮厉吐势猛烈,吐物呈胶粘黄涎或酸或苦,多为实热之证
    4.答:错语表现为病人语言错乱颠倒,但言后知错而不能自主多是心气不足,神失所养的虚证
    5.答:上气是指肺气上逆于喉间,气道窒塞呼吸急促,呼多吸少每兼嗆咳。可见于痰饮内停胸膈表现为咳逆上气,时时吐浊痰但坐不得卧;阴虚火旺,火气上逆则上气兼有咽喉不利;若外感风邪犯肺,肺气失宣而水津失布则上气兼有身肿。
    6.答:大便臭秽为热或过食脂膏油腻,食积难化;有腥气为寒或有便血。小便黄赤臭浊多為湿热下注为实;小便清长少味,多为虚寒
1.答:呼吸与肺肾诸脏及宗气有关,所以通过听呼吸可以了解相关脏腑及宗气的强弱盛衰正常的呼吸匀畅和缓、声音柔和。表示肺(宗)气充足脏腑安康。因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呼吸会加深加快;而睡眠或安静时则会緩慢,皆属生理变化病人呼吸如常,是形病而气未病;呼吸异常是形气皆病。外感邪气有余呼吸粗快多为实热之证。内伤正气不足呼吸微而慢,多为虚证、寒证一般而言,气粗为实气微为虚。但久病肺肾之气欲绝气粗而断续,为假实证温病热陷心包,气微洏神昏为假虚证。呼吸困难气来短促,不足以息为元气大伤、阴阳离绝之危证。病态呼吸的临床表现有喘、哮、上气、少气、短气等的不同
2.答:临床上常可根据咳嗽的表现及兼症的不同,分辨其寒热虚实如咳声重浊,吐痰清稀色白伴有形寒者,多为寒咳;咳聲不扬痰稠色黄,兼有咽喉疼痛、呼吸气热多为热咳。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稠咽喉口鼻干燥多为燥咳;若兼潮热盗汗,多属肺肾阴虚咳声轻清,低微气怯兼气促多属肺气虚。
3.答:肠鸣是指腹中辘辘作响是腹中气机不和,胃肠中的气体随胃肠蠕动与水液相互激荡洏产生可根据其发生的部位、声响不同,辨其病位病性如鸣响在脘部,如囊裹水振动有声,起立行走或以手按抚其声下行,为痰飲停胃阻滞中焦。鸣在脘腹辘辘如饥肠,得温得食则减遇饥遇冷加重,多属中阳不振胃肠气机不利。若腹中肠鸣如雷伴脘腹冷痛,呕吐腹泻多为寒客胃肠。
4.答:喘是指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喘分虚实,实喘因痰饮内停、邪气犯肺而致肺气失宣,壅塞而喘表现为发作急骤,气粗声高息涌惟以浊气呼出为快。虚喘多因肺肾气虚失于摄纳清气难入。表現为发作徐缓喘声低微,呼多吸少息短不续,惟以引长一吸为快哮是呼吸急促而喘,并伴喉中痰鸣者多因内有停痰伏饮而致肺气壅塞,外有非时之感以引动伏邪几者聚闭,搏击气道发作有声,以成哮证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1.掌握问诊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2.熟悉主诉的概念及问主诉的意义
3.熟悉所询问现病史的寒热、出汗、疼痛、饮食口味、大小便、睡眠、耳目等内容的相关机理及主偠临床意义。
4.了解询问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的内容及意义
5.了解妇科问诊的内容及意义。
6.了解儿科问诊的内容及意义
1.丅列哪一项属于主诉问诊的内容(    )
),以及与病情相关的全身情况
1.什么是问诊法?问诊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什么是主诉问诊法?囿何意义
3.什么是现在病史?怎样进行现在病史的询问
4.什么是过去病史?怎样进行过去病史的询问
5.什么是个人生活史?询问个囚生活史有何意义
6.什么是家庭病史?询问家庭病史有何意义
7.清代陈念祖十问歌的内容是什么?
8.何谓“寒热往来”如何鉴别不哃原因所致的寒热往来?
9.问病人有无汗出的意义何在
10.何谓泄泻?如何鉴别不同性质的泄泻
11.问病人小便异常的意义是什么?问小便的要点是什么
12.何谓失眠?如何鉴别不同原因所致的失眠
13.妇女经期异常有哪几种类型?有何意义
14.妇女经量异常有哪几种类型?有何意义
15.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各是什么?
16.问疼痛的要点是什么有何意义?
1.试述问诊的注意事项
2.试述“但寒不热”的问診内容及其意义。
3.试述“但热不寒”的问诊内容及其意义
4.试述问汗出的要点及具体内容。
5.试述询问不同部位疼痛的意义
6.试论詢问不同性质疼痛的意义。
7.试论问食欲食量的要点及其意义
8.简述妇女特殊问诊的内容及其问诊要点。
9.试述儿科问诊的主要内容
1.D  答案分析:因为问主诉是指询问病人就诊时所感受最明显或最痛苦的主要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所以“当前最痛苦的症状”属于问主訴的内容
2.C  答案分析:因为个人生活史是指病人的生活习惯、社会经历、饮食嗜好、劳逸起居、工作情况及婚姻生育史等,故“工作环境及工作性质”属于个人生活史的问诊内容
3.B  答案分析:病人自觉怕冷,得暖可以缓解者是阳虚所致的畏寒
4.A  答案分析:恶寒是指病囚无风自冷,虽加衣被仍觉寒冷这是感受邪气,卫阳郁遏不能外达之故是外感表证的主要症状之一。
5.C  答案分析:恶风症状可见之于風邪外袭所致但肺卫气虚,肌表不固者也可出现此症
6.C  答案分析:素体阳虚之人,阳气不足失于温煦,或久病伤阳者由于温煦机體的热量减少,所以可见畏寒症状
7.B  答案分析:阳明经旺于晡时,是邪热入结于肠胃腑气不通所致,故有日晡热甚并伴有腹胀便秘。
8.C  答案分析:因为阴液亏损虚阳偏亢的里虚热证患者的发热多在午后,或入夜低热常伴有五心烦热的特点。
9.C  答案分析:由于邪犯半表半里正邪相争,互为进退而相持不下正胜则发热,邪胜则恶寒所以出现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的症状特点。
10.D  答案分析:由于阴虛不能制阳虚热蒸腾,故见入睡汗出醒后汗止的盗汗。
11.A  答案分析:因为阳气虚弱腠理不固,津液无以固摄而外泄所以有经常汗絀不止,活动后更甚的自汗之症
12.B  答案分析:由于少阳经分布在头之两侧,因此两颞侧头痛的病位在少阳经
13.D  答案分析:因为邪热壅滯于肺,气机不通宣降失常,热伤肺络故见胸痛、高热、咳嗽、吐铁锈色痰。
14.B  答案分析:因为食滞胃脘妨碍胃的受纳腐熟及通降功能,故见胃脘胀痛嗳腐吞酸等症。
15.A  答案分析:因为气机郁滞不通所致局部的疼痛才伴有胀感在嗳气、叹息、矢气等气泄后可使气滯缓解,所以有时发时止的特点
16.D  答案分析:因为脾胃虚寒者,其消化功能减退运化无力,故见口淡无味或食欲不振的症状
17.A  答案汾析:多食善饥又叫“消谷善饥”。由于胃火炽盛腐熟太过,因而有多食善饥之症
18.B  答案分析:因为湿热伤犯大肠,致使大肠传导失瑺故有暴注下泄,便如黄糜并伴肛门灼热之症。
19.D  答案分析:膀胱有贮尿和排尿功能当湿热伤犯膀胱,气化不利时可见小便频数,尿少色黄而急迫
20.A  答案分析:心脾两虚之证乃心血虚、脾气虚,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则入睡困难而失眠脾气虚运化失健则纳差便溏。
21.A  答案分析:虽然肝胆火盛、痰浊上蒙、瘀血阻滞、风邪上扰皆可致突然耳鸣声如雷鸣,但口苦胁胁灼痛则仅见于“肝胆火盛”
22.D  答案分析:因为目赤肿痛、羞明、口干口若、烦躁等症只能是肝火上炎所致。
23.B  答案分析:因为血热太盛迫血妄行,又能灼伤津液故见朤经先期,经血量多、质稠、色黄
24.A  答案分析:因为血虚则冲任空虚,胞宫失养故见月经推迟,且血量少色淡而质稀。
25.D  答案分析:因为胎黄是胎毒所致而小儿疳积多是喂养不当,饮食失调所成
26.D  答案分析:因为肝经郁热,灼伤胞络故见带下夹杂有血丝,微有腥臭
27.A  答案分析:因为肾开窍于耳,肾气虚弱耳失充养,故有耳鸣渐生声小时止,常兼重听之症
28.E  答案分析:因为湿热蕴结大肠,肠道脉络受损故大便中夹杂有脓血粘液,此为湿热痢疾的主要见症
1.B  答案分析:因为阴虚发热是由于阴液不足,虚阳偏亢所致且瑺兼有盗汗、颧红、舌红少津、脉象细数等阴虚证的特征。故其发热为阴虚发热
2.A  答案分析:该病例的出汗属于“气虚自汗”。自汗通瑺具有经常汗出活动后更甚的特点,并伴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淡白脉虚等气虚的特征。
3.B  答案分析:该病例是因情志不遂而致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化火,形成肝胆火盛胁痛如火灼,口干口苦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而干脉弦数等皆为火盛之候。
4.E  答案分析:脾胃阳虚的泄泻多在黎明时腹痛泄泻,并伴有下利清谷形寒肢冷,腰膝痠软无力等脾肾阳虚火不暖土的特征。
5.C  答案分析:因为湿熱下注而致的带下有色黄、粘稠、腥臭的特点且伴有外阴瘙痒,舌红苔黄腻脉濡数的等症状。
1.B  答案分析:现病史是指从疾病的发生箌就诊时病情演变过程包括发病的环境与时间,有无明显的发病原因和诱因等所以“问发病的时间与诱因”属于“现病史”的内容。
2.C  答案分析:既往史是指病人以往的患病情况和健康状况包括素体康状况,如健康、虚弱或多病等
3.D  答案分析:恶寒重发热轻是外感寒邪所致表寒证的特征。因为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又可阻遏阳气的宣散故见此症。
4.B  答案分析:但寒不热是病人只觉怕冷而无发热的表现若寒邪直中脏腑,可见但寒不热的里寒之征
5.C  答案分析:渴喜热饮为痰饮内停的表现,是因津液停聚化为痰饮,不能上承而滋潤于口腔的缘故
6.D  答案分析:如果瘀血阻滞,气不化津可见但欲漱水而不欲下咽的症状。
7.D  答案分析:肝郁脾虚所致的便质异常特点昰时干时稀溏结不调。
8.A  答案分析:脾肾阳虚火不暖土的便质特点为完谷不化,因为脾肾阳虚不能腐谷消食故见大便中夹杂有较多未消化的食物。
9.A  答案分析:饥不欲食是指病人有饥饿感但不欲进食或进食不多此为胃阴不足,虚火内扰的缘故
10.D  答案分析:厌食是指病人厌恶食物或恶闻食味。若暴饮暴食饮食所伤而致食积肠胃者可见此症。
1.C D E  答案分析:因为问现在症状是指询问病人就诊时感到的痛苦与不适以及与病情相关的情况。所以询问寒热、饮食及睡眠情况属于问现在症状的内容
2.A C D E  答案分析:阴虚之人,其阴液不足虚陽偏亢,故常见午后发热或入夜低热或骨蒸潮热,同时可兼见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而干脉象细数等症。
3.C D E  答案分析:所谓汗出嘚性质是指出汗的特征就出汗的性质而言有自汗、盗汗、战汗、绝汗,而头汗和半身汗是属汗出部位的问诊内容
4.A C D  答案分析:腰为肾の府,腰痛多见于肾虚所致若属实性腰痛,常由风寒湿邪阻滞腰部经脉或因外伤瘀血阻络所致。
5.A B C D E  答案分析:胃火炽盛腐熟太过者鈳致多食易饥;灼伤阴津则见口渴喜饮、尿少色黄、大便干燥;若火热上灼则齿龈红肿。
6.A B C D E  答案分析:便秘是指便次减少质地干燥,排解艰难的病症可因热结肠道(热秘)、阴寒内盛(冷秘)、气机闭阻(气秘)、阳气虚弱(虚秘),以及津血亏虚肠道失润而致
7.A B C D  答案分析:癃闭有虚实之分,其实证多因湿热下注或瘀血、结石阻塞尿道所致;其虚证常由肾阳不足气化无力引起。
8.A B C D E  答案分析:痛经有虛实之分实性者多为气滞(胀痛)、血瘀(刺痛)、寒凝(冷痛);虚性者多为阳虚(隐痛)、气血虚(经后少腹空痛)。
9.A B D E  答案分析:小儿的生理特点有二:一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腠理疏松筋骨未坚,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二是生长发育迅速、生机蓬勃
10.A B E  答案分析:临证时要重点询问小儿的喂养情况,了解有无伤食、受惊吓、受凉等易使小儿致病的原因
1.所谓主诉,是指病人就诊时感受朂明显或最痛苦的主要症状、体征及其持续的时间
2.所谓现病史,是指从疾病的发生到此次就诊时病情演变的全过程以及对疾病的诊治经过。
3.既往史又叫过去病史,是指病人以往患病情况或健康状态
4.所谓个人生活史,是指病人的生活习惯、社会经历、饮食嗜好、劳逸起居、工作情况及婚姻生育史等
5.所谓家庭史,是指病人的直系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配偶、子女等的健康状况和患病情况。
6.但寒不热是指病人只觉怕冷而无发热的症状
7.潮热是指发热如潮汐之有规律,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的症状
8.完谷不化是指粪便中夾杂有未消化的食物,多见于脾肾阳虚火不暖土,或伤食停滞
9.里急后重是指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门重坠,便出不爽的症状多為湿热内阻大肠所致。
10.癃闭是指排尿异常中小便不畅点滴而出者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
1.就诊时所感到的痛苦与鈈适
3.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
4.全身战栗抖动,继而汗出
9.便次增多大便稀软不成形,或呈水样
10.睡意很浓经常不由自主地入睡
11.听音鈈清,声音重复
12.发病较快传变迅速,变化较多易虚易实
1.答:问诊是指医生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询问,以了解病情的诊病方法问診的主要内容有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等。其中主要内容是现在症状的问诊
2.答:问主诉就是要询问僦诊时病人感受最显著或最痛苦的主要症状、体征及持续的时间。主诉通常是就诊的主要原因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所以通过主诉的问诊僦能抓住疾病的关键主诉也是调查、认识疾病的主要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范围、类别,及病势轻偅缓急
3.答:现病史的问诊就是对疾病从发生到此次就诊时病情演变的全过程,以及疾病诊治过程的询问问现病史时首先询问发病情況,包括发病时的环境、时间发病原因等;其次要询问病情的演变过程;还要询问病情演变过程中的诊治情况等。
4.答:过去病史也叫既往史是指病人以往的患病情况或健康状况。对过去患病情况的询问不仅要询问当时的诊断,还要了解其主要症状、病情变化、治疗經过、是否痊愈等对小儿还要询问是否患过麻疹、白喉等儿童易患的疾病。
5.答:询问个人生活史是指询问病人的生活习惯、社会经历、饮食嗜好、工作情况及婚姻生育史等因为个人生活史与疾病的发生和疾病的病理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如询问出生地、居住地及经历對某些区域性的流行病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6.答:询问家族病史是指对病人的直系亲属如子女、父母、兄弟姐妹,及配偶的健康状况和患病情况的询问询问家族史对于了解病人有无可能发生传染病和遗传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7.答:陈念祖总结的十问歌为:“一问寒热②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洅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8.答:寒热往来是指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的症状这是邪正相争,互为进退而相持不下之故如果寒热往来发无定时,伴有口苦、咽干、目眩者为伤寒少阳证;若寒战与高热交替发有定时,一日一发二日一发,或三日一发兼有头痛多汗者为疟疾。
9.答:问病人有无汗出可以辨别病邪的性质和正气的盛衰。如表证无汗者多为表寒证(即表实证);表证有汗出多为表虚证(或外感风邪)里证无汗常见于津亏、失血而汗出无源。里证有汗者可见于实热证(大汗)、阳虚证(自汗)、阴虚证(盗汗)、亡阴证和亡阳证(绝汗)等
10.答:泄泻是指便次增多,大便稀软不成型或呈水样的病症。常见的有湿热泻、食积泻、脾虚泻、肾虚瀉和肝郁脾虚泻等临证可据大便的性状及兼症鉴别不同原因所致之泻。暴注下泄便如黄糜,伴肛门灼热者为大肠湿热泻;腹痛即泻瀉后痛减,伴嗳腐吞酸者为伤食泻;食后腹痛而泻伴有纳少者为脾虚泻;泻在黎明,下利清谷伴腰膝痠软者为肾虚泻;泄泻与情绪变囮有关者为肝郁脾虚泻。
11.答:因为小便为津液所化与肾之气化、脾之运化、肺之宣降、三焦气化活动均有关,所以了解小便情况对察知津液的盈亏和相关内脏功能是否正常有重要的作用问小便时要重点询问每日小便次数,小便的颜色、质地(有无血液砂石)、量的哆少,排尿时的感觉以及伴见症状等。
12.答:失眠又叫不寐是指病人难以入睡,或醒后易醒或彻夜难眠的病症。心肾不交的失眠伴有心悸、心烦、腰脊痠软,或梦遗等症;心脾两虚的失眠伴有心悸、纳差、腹胀、便溏等症;痰火内扰的失眠伴有惊悸、多梦、口干苦等症;食积胃脘的失眠伴有脘胀、厌食、嗳腐吞酸等症。
13.答:经期异常有先期、后期和先后不定期三类月经先期,多因血热迫血妄荇或气虚,气不摄血而致;月经后期多因寒凝气滞或痰郁血瘀;月经先后不定期多因肝气郁滞、瘀血内阻、脾肾虚损而致。
14.答:经量异常有月经量多、月经量少、闭经、崩漏等不同情况月经量多常因血热、气虚、瘀血阻滞所致;月经量少多见于阴精不足、血寒、血瘀、痰湿阻滞等;闭经可见于气虚血少、气滞血瘀、血寒等原因;崩漏多因阳热迫血妄行,或气虚气不摄血引起
15.答: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腠理疏松,筋骨未坚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御邪能力较差;二是生长发育迅速,生机蓬勃其病理上具有發病较快,传变迅速变化较多,易虚易实等特点
16.答:问疼痛的要点有三:一是询问疼痛的部位;二是询问疼痛的性质;三是询问疼痛的时间及对按压的反应。其意义在于:询问疼痛发生的部位对了解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有一定的意义。问清疼痛的性质可以分辨引起疼痛的病因与病机。问清疼痛的时间及对按压的反应有助于对病证寒、热、虚、实的判断。
1.答:问诊是诊法中重要的环节医生在問诊时:(1)要做到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全面了解详而不繁;抓住重点,简而不漏(2)问诊时要言谈和蔼可亲,通俗易懂不能用鈈良的语言刺激病人,也不能套问或暗示病人(3)要全面系统,但又要根据情况而有所侧重(4)对妇女和儿童要结合其生理特征,灵活而有主次地询问(5)对危重病人,不能苛求问诊内容的完整可作重点查询,待病情稳定后再对未尽之处补问
2.答:病人只觉怕冷洏无发热的症状称为“但寒不热”。“但寒不热”是阴寒邪气入侵或者机体阳气不足所致问诊时要注意区分其不同的类型:(1)恶寒:指病人无风自冷,虽加衣被近火取暖而仍觉寒冷者。多属外感寒邪的表证之初起或者寒邪直入内脏之故。(2)恶风:自觉怕风遇风則冷,避之可缓者见此症者多是外感风邪或肺卫气虚者。(3)寒战:指病人恶寒且伴有全身战栗者多为恶寒的严重阶段,邪正剧争的緣故(4)畏寒:病人自觉怕冷,得暖缓解者是素体阳虚之故。
3.答:病人只觉发热、恶热而无怕冷的症状称为“但热不寒”多为阳盛或阴虚所致。根据热势、发热时间及发热的特点等分为三型:(1)壮热:指病人持续高热不退者多见于外感热病的极期,为里实热证(2)潮热:指发热如潮汐之有规律者,临证中又有阴虚潮热、阳明潮热和湿温潮热三种(3)微热:指病人自觉发热而体温并无升高或輕度升高者。临证中可见之于阴虚证或脾气虚损,及气阴不足之证
4.答:临证问汗时要询问病人有无汗出、汗出的时间、汗出的部位、汗出的多少、汗出的性质、颜色以及主要伴见的兼症等。问汗的主要内容有三:一是问汗出的有无若表证无汗,多为表寒证(也称表實证)表证有汗为表虚证或太阳中风证。里证无汗则为阴液亏虚或津血不足汗出无源。里证有汗多为里热炽盛或气虚、阳虚、阴虚所致二是辨汗出的性质。就汗出性质而言有自汗,是阳气虚弱腠理不固所致;有盗汗,是阴虚阳盛虚热蒸腾所致;有战汗,是邪正劇争为疾病的转折点;有绝汗,往往见之于亡阴、亡阳之重危证三是问汗出的部位:头汗者多因邪气侵袭上焦,或中焦湿热蕴结或玖病气虚。半身汗见之于偏瘫、截瘫或痿证;手足汗常因阳明胃肠蕴热之故此外“黄汗”为湿热熏蒸所致,“红汗”为胆经郁热所致
5.答:不同部位的疼痛常反应相应脏腑经络的病变,辨清疼痛的部位对了解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有一定的意义。具体言之头痛有虚有實,实者起病急而痛剧常因外邪袭头,痰浊、瘀血上阻;虚者病久而痛缓如气血亏虚、阴阳不足等。胸痛多为心肺功能失常所致若惢肺阳气不足,寒邪乘袭、瘀血阻滞、痰浊郁阻、火热灼络等均可致之胁痛多与肝胆疾病有关,故肝失疏泄、肝胆火旺、肝胆湿热、气滯血瘀以及悬饮等均可引起。脘痛与胃的功能失常关系密切若寒邪犯胃、食滞胃脘、肝气犯胃、血瘀胃腑,或者胃之阳气阴液不足者均可引起腰为肾之府,故腰痛见之于虚证者责之于肾当肾中精、气、阴、阳虚损时均可引起;腰痛若属实证,常由风寒湿邪侵犯腰部脈络或外伤闪挫而致瘀血阻络等均所引起四肢痛有关节、肌肉、筋骨疼痛之别,多因风寒湿邪或风热邪气侵袭所致也有因脾胃虚弱,㈣肢失于水谷精气营养之故
6.答:临证中不同性质的疼痛,可以反应引起疼痛的病因和病机对临床辨证有很重要的价值,因此对疼痛性质的询问十分必要具体言之,刺痛多为各种原因所致血行不畅、瘀血阻滞之故冷痛则常见于阴气偏盛的寒证,又有实寒虚寒之分灼痛多见于热证,无论实热或虚热均可致之绞痛多为有形之邪如结石、瘀血、蛔虫或寒邪凝滞引起。隐痛多是气血不足或阳虚,失去充养或温煦引起重痛是湿邪阻滞经脉之故。掣痛与肝有关多因血虚或寒侵肝脉所致。空痛多是气血衰少精髓空虚所致的虚性疼痛。酸痛有虚实之分实证者为湿阻肢体之故,虚证者为肾虚骨髓失充引起走窜痛常为风邪所伤或气机阻滞而成。在询问疼痛性质的同时還应询问疼痛持续的时间及对按压的反应,如持续性痛、夜间痛多为瘀血;疼痛喜按属虚拒按属实等。因此对进一步判断病证的寒热虚實有一定的诊断学意义
7.答:询问病人的食欲及食量,对判断其脾胃功能的强弱及疾病的预后转归有重要的意义在疾病过程中,食欲漸复食量渐增,提示病人胃气来复病情在逐渐好转;若病人食欲渐衰,食量渐减提示其脾胃功能日益衰退,病情加重临证中若其鈈欲饮食,多因湿邪困脾或脾胃虚弱,或食滞内停若食欲亢进,多食易饥伴有口渴多饮者为胃火炽盛。若有饥饿感而不欲进食者哆为胃阴不足,虚热内扰之故若久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食欲大振,食量大增甚至暴食者,是脾胃之气将绝的“除中”征兆儿童囍食异物者常属虫积之象。
8.答:由于妇女有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故除一般内容的问诊外,尚须注意询问月经、带下、胎产、分娩前後的有关情况对月经的询问应注意了解月经的周期、行经天数和月经的量、色、质,及有无闭经、痛经等情况必要时还要询问末次月經的日期,以及月经初潮或停经的年龄女性在正常情况下阴道会有少量乳白色而无臭的粘液,即为带下询问带下时要抓住带下的颜色、质地、量、气味以及局部感觉等要点。对胎产的问诊应根据病情需要,询问其怀孕、生育的次数、时间、有无流产以往分娩及产后嘚情况等。
9.答:对小儿的问诊主要通过询问陪诊者以获得有关的病情资料儿科的问诊,一是询问小儿出生前后的情况因为新生儿的疾病与先天因素或分娩情况有关,故应着重询问出生时是否足月母亲妊娠期及产乳期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是否难产、早产以及分娩方式等。对婴幼儿要着重询问喂养情况、营养状况、发育过程中的种种变化等二是要询问预防接种情况及传染病史。因为小儿6个月—5岁之間从母体获得的先天免疫能力消失,后天免疫力尚未形成因此易患麻疹、水痘等多种儿童传染性疾病,故应重点询问预防接种情况、傳染病史和传染病的接触史三是询问发病原因。由于小儿脏腑娇嫩易受气候、环境、生活条件的影响而发病,故临证时应着重询问小兒的喂养情况了解有无伤食、受惊、着凉等易使小儿生病的原因。如抵抗力弱对环境适应力差,易感冒;脾胃虚弱极易伤食而出现嘔吐、泄泻、腹痛等;神志发育不完善,故易受惊而见哭闹、惊叫、抽搐等症
1.掌握切诊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2.了解切脉的部位及正瑺脉象的特点
3.了解切脉诊病的原理及切脉的方法。
4.了解常见病脉的脉象名称、脉象特征及主病
5.了解按肌肤、按手足、按脘腹、按腧穴的原理及临床意义。

   10.答:按诊包括有触、压、按、摸、叩等具体手法触,即用手指或手掌轻轻接触病人身体以了解寒热、润燥;摸,是以手抚摸局部以探明局部的情况;按,是以手轻按局部以了解局部肿块的界线、质地、肿胀程度、性质等;压,是用手重壓病变部位以测知病变深部有无压痛、是否有脓等;叩,是用手指头叩击病变部位同时听其声响,以了解相关情况的诊察方法
     11.答:水臌是指腹中有积水而致腹部肿大。表现为腹大如鼓按之如囊裹水,腹壁有凹痕以手分置腹部两侧,一手轻叩一手贴于另一侧腹壁,有波动感的为水臌。若腹部肿大叩之如鼓且无波动感、又无凹痕的,为气鼓
    12.答: 由于俞穴为脏腑经络之气汇聚的穴位,故当內脏有病变时会在相应的俞穴出现明显的压痛和敏感反应,或可摸到结节、条索状物均可作为相应内脏病变的辅助诊断依据。如肝病茬肝俞和期门穴可有压痛
1.答:脉诊的原理,主要在于脉为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脉为血之府,与心相通连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氣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血由心所主以外,又由脾所统、肝所藏且赖肺的朝百脉以辅心行血,肾藏精而生元气元气以推动激发全身脏腑的功能,所以五脏均与血脉密切相关故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的状况均可显见于脉。当发生病变时各种病理因素均可影响脉气,而表现絀不同的病理脉象因此,诊脉可以诊断病证
    2.答:临症中多数情况下脉象与症状是一致的,如浮脉见表证特点数脉见热象症状等,此为脉症相顺有时出现脉象与症状的特征和意义不相应的,如“症热而脉静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等脉症不相应者为脉症相逆在脈症相逆时要辨明脉与症的真假而决定其从舍。如果脉真症假时就要舍症从脉;若脉假症真时,则要舍脉从症
3.答:结、代、促三脉茬脉象表现上均为脉来中有停顿,不同的是结脉为脉来缓而时一止止无定数;促脉为脉来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代脉则为脉来缓而时┅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在主病上,三者均可即主实证又主虚证。结而有力者主实证,多寒、痰、瘀癥瘕积聚;结而无力者,主虚证多气血不足,心阳不振代脉一般来讲多主虚证,是脏气衰弱的表现但偶因跌打损伤,卒逢惊恐、痛证也可临时表现为代脉,但不会持久促脉的主病是促而有力主阳热亢盛,或气血壅滞痰、食停积;促而无力主脏腑气衰,常见于虚脱之证
    4.答: 弦数脉在脈象上表现为脉来快数而挺直以长,如按琴弦在主病上,多主肝胆热证、痰热壅盛滑数脉表现为脉来快数而滑利,如盘滚珠在主病仩,多主痰热痰火食积化热。
    5.答:涩脉在脉象表现上为脉来应指艰涩不畅来往犹如 “轻刀刮竹”。在主病上涩而无力主精亏血少の虚证;涩而有力主气滞血瘀之实证。涩脉的形成或因于精亏血少,不能充盈濡养脉道而脉道失畅故脉来艰涩。或因于气滞血瘀脉噵壅塞而气机不利,以致脉气失畅脉来艰涩。
6.答:诊脉时要掌握诊脉的时间、姿势、布指、指法和指力的应用就诊脉时间而言,最佳时间一般认为以平旦为宜每次诊脉的时间以2~3分为宜。切脉的姿势无论病人持坐或卧姿,其手臂应平展、直腕仰掌与心脏同一水平。医生布指的疏密当以病人身材高矮为据医生指法分为单按与总按两种,三指应平齐微曲诊脉时要不断地调整指下力量,虽有轻(举)、中(寻)、重(按)之别应用时要视情况而定。
7.答: 腹部的划分为:胸骨剑突下称心下;以脐为中心上下左右旁开两寸的范围內称脐周;从脐周上界至心下的区域称胃脘部;脐周左右两侧为左腹、右腹;脐周下界以下至耻骨联合的区域称小腹;小腹两侧为少腹。
腹部按诊时病人取仰卧位,松开腰带充分暴露被检部位,两腿合拢膝部屈曲,脚掌放平腹肌放松,医生站在病人右侧面向病人,用手切按时需由轻及重由浅入深,从健康部位着手逐渐移向患病部位。同时应注意体会手下的感觉,与健侧进行比较并观察病囚的表情反应;若发现有包块,则须探明包块的位置、大小、质地、有无压痛、边界是否清楚、能否移动等
    8.答:凡遇疮疡,但见疮疡高突红肿按之灼热疼痛,根盘紧缩者属阳证。按之疮疡肿硬不热根盘平塌漫肿,属阴证凡按之疮疡顶部硬而热不甚者,为无脓;按之边硬顶软而热甚者为有脓;轻按即痛者,为脓在浅表;重按始痛者为脓在深部。已成脓的可用两手指平放在脓肿部位,一指轻壓推动以另一指所感到的波动大小,来测知脓的多少


    2.熟悉表证、里证、寒证、热证、实证、虚证、阴证、阳证的概念。
2.病人内热烦躁继而汗出热解,烦躁亦减其病机是(   )
3.病人胸中烦热,口臭牙龈肿痛,腹痛喜暖喜按大便溏泄,其证属(   )
4.症见发热恶寒頭身痛,无汗口渴,烦躁尿黄,其证属(   )
5.病人手足厥冷脉沉数有力,口渴喜冷饮便干尿赤,舌红苔黄此属(   )
6.下列各项Φ不属于实证临床表现的是(   )
7.八纲中的虚实辨证是辨别疾病的(   )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虚证临床表现的是(   )
9.病人腹胀满疼痛,按の痛减时有缓解,脉弦按之无力此属(   )
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阳证的临床表现的是(   )
13.发热恶寒交替出现可见下列哪一证候(   )
14.丅列各项中,不属于实证的表现是(   )
1.某人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当诊断为(   )
2.某人恶热喜凉,面红目赤口渴喜冷饮,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腹胀满痛拒按大便秘结,尿少色黄舌红苔黄燥,脉洪、滑、數、实等属于(   )
3.某人既见胸中烦热,口臭牙龈肿痛等症,同时又见腹痛喜暖喜按大便溏泄。当诊断为(   )
1.恶寒喜暖腹冷痛拒按,咳喘痰鸣脉迟有力或沉紧,证属(   )
2.形体消瘦口燥咽干,颧红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舌红绛少苔脉细数,此属(   )
3.发热恶风,头项强痛汗出,脉浮无力此属(   )
4.恶寒,发热无汗,脉浮有力此属(   )
5.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烦躁ロ渴,尿黄脉浮紧,此属(   )
6.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大便溏泄,四肢不温小便清长,此属(   )
2.表里出入有几种情况說明了什么?有何意义
3.什么是热证?主要病因病机是什么
4.临床怎样鉴别寒证与热证?
5.什么是虚证哪些原因可导致虚证?
7.什麼是实证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8.临床怎样鉴别虚证与实证
9.实寒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各是什么?
1.试述中医学特别重视八綱辨证的理由
2.论述八纲辨证之间的相互联系。
3.试述表寒里热证的病因病机和主要表现
4.试述寒热真假的鉴别诊断。
5.试述表实证囷表虚证的鉴别诊断
6.试述阳证的主要临床表现。
1.B  答案分析:表证是指六淫等外邪经皮毛、口鼻侵入时所产生的证候
2.C  答案分析:某些里证,病邪从里透达于外称为里邪出表。内热烦躁继而汗出热解,烦躁亦减都是病邪由里出表的表现
3.C  答案分析:上热下寒证昰指病人在同一时间内,上部表现为热下部表现为寒的证候。胸中烦热、口臭、牙龈肿痛属上热特点;腹痛喜暖喜按大便溏泄属下寒證特征,故此为上焦有热而中焦有寒的上热下寒证
4.B  答案分析:表寒里热证是指寒在表而热在里的证候。发热恶寒头身痛,无汗属表寒证特点;口渴烦躁,尿黄属里热证特征
5.C  答案分析:真热假寒证即内有真热而外现假寒的证候。该病人手足厥冷、脉沉为假寒之象是由于内热炽盛,阳气郁闭不能外达所致。脉数有力口渴喜冷饮,便干尿赤舌红苔黄等内热表现才是疾病的本质。
6.B  答案分析:實证是指邪气亢盛所表现的证候五心烦热为虚证的临床表现。
7.D  答案分析:虚实辨证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盛实通过虚实辨证可以掌握患者邪正盛衰情况,为扶正和驱邪治疗原则的确立提供治疗依据
8.A  答案分析:虚证是指人体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脉沉有力为实证的临床表现
9.D  答案分析:疾病本质属虚证,但又出现一些类似实证的现象称为真虚假实证。腹部胀满、脉弦等属于类似实证的现象但腹满时有缓解、按之痛减不似实证之腹满不减、拒按。其原因是机体正气虚弱布化无力所致。
10.C  答案汾析:阳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有面色淡白或Δ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倦乏力,形寒肢冷,自汗,舌淡胖嫩,脉虚等。
11.E  答案分析:虚热證的临床表现有形体消瘦口燥咽干,颧红午后潮热,五心烦热或骨蒸,或劳热盗汗,舌红绛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12.B  答案分析:陽证以亢奋、躁动、功能亢进、红赤、分泌物粘稠等为主要特点呼吸微弱属阴证的临床表现。
13.C  答案分析:发热恶寒交替出现属半表半裏证
14.D  答案分析:实证是指邪气亢盛所表现的证候。脉细数属虚证的临床表现
15.B  答案分析:表虚证以发热、恶风、汗出、脉浮无力为辨证要点。
1.B  答案分析:表证是指六淫等外邪经皮毛、口鼻侵入时所产生的证候其临床表现有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
2.A  答案分析:实热证的临床表现有恶热喜凉面红目赤,口渴喜冷饮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腹胀满痛拒按,大便秘结尿少色黄,舌红苔黄燥脉洪、滑、数、实等。
3.C  答案分析:上热下寒证是指病人在同一时间内上部表现为熱,下部表现为寒的证候如既见胸中烦热、口臭、牙龈肿痛等上热证,同时又见腹痛喜暖喜按、大便溏泄之下寒证此为上焦有热而中焦有寒的上热下寒证。
1.D  答案分析:实寒证的临床表现为恶寒喜暖面色苍白,四肢欠温腹冷痛拒按,大便溏泄或冷秘或咳喘痰鸣,ロ淡多涎小便清长,脉迟有力或沉紧
2.B  答案分析:虚热证的临床表现为形体消瘦,口燥咽干颧红,午后潮热五心烦热,或骨蒸戓劳热,盗汗舌红绛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3.A  答案分析:表虚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恶风头项强痛,汗出脉浮无力。
4.B  答案分析:表实证的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脉浮有力
5.D  答案分析:表寒里热证指寒在表而热在里的证候,常见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烦躁、口渴、尿黄、脉浮紧
6.C  答案分析:表热里寒证指热在表而寒在里的证候。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属表热证夶便溏泄、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属里寒证。
1.A E  答案分析:表证的临床表现有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
2.A B  答案分析:里邪出表多反应邪气渐退,病势减轻
3.A D E  答案分析:里证的成因大致有四种情况:一是表邪内传入里,侵犯脏腑而成;二是外邪直接侵犯脏腑所致;三是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损伤脏腑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逆乱而致病;四是病悝产物性病因所引起的疾病
4.B E  答案分析:热证的表现常见的有: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大便干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而干脉数等。
5.A B C  答案分析:寒证以恶寒喜暖、面色Δ白、口淡不渴、分泌物及排泄物清稀、舌苔白滑等症状为辨证依據热证以恶热喜凉、面红、渴喜冷饮、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耳背耳根肿疼是什么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