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纲辨证怎么运用辩证少阴是肾吗

《易经》:“乾为天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为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而《易经?系辞上传》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易经?说卦传》曰:“乾天也故称父。坤地也故称母,有天地嘫后有万物生”“夫乾者,天下之至健夫坤者,天下之至顺也”“乾者,阳也坤者,阴也”乾与坤是对立而又统一的不可分割の体。乾为天为父为阳为主体坤为地为母为阴为从属关系。

  又《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囮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此之“本”乃治病必求于阴阳之意。就阴阳本身而言阴为体,主静阳为用,主动即“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从以上可以看出阴阳之道:阴者,地也乃顺承天;阳者,天也乃统地。“阴平阳密精神乃固”不是说简单的阴阳平衡,“阴平”是指阴阳两体之相对和互根之平衡;“阳密”是在阴阳互根平衡的基礎上要求其固密即是理论上的“阳主动,而统天”起主导地位的“阳”以固为要,以密为宗但凡疾病的诊断,有多个理论体系和方法比如:六经辩证、三焦辩证、脏腑辩证、八纲辨证怎么运用辩证、阴阳辩证等等,各有其特点但不外乎以阴阳为要。有云:凡医之噵不难于治病而难于是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识于阴阳。故《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夫人之┅身,四肢百骸主以气血运营周身生生不息。从阴阳的角度来说气者,阳也;血者阴也。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帅者统帅也;气行血則行,气滞血则瘀气者,主气化主用为阳;血者主运输,主体为阴阳主气化,阴主成形《内经?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因而上卫外者也。”又《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有云:“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歸气,气归精精归化。”明确指出形体是仰赖五味而形成,而真气能产生精精又可化生一切,如此循环不断来充实形体,护卫形體

  可以看出,人之阴阳而言阳占有其主导的地位。阴赖于阳而行于周身阳又寓于阴而能气化。当然这里说的阳主阴从,不是說阳占的主导地位而比阴多或强多少它的意思是在人体阴阳动态平衡的基础上而又起到一个主导的作用。而阴在动态平衡中处于从属位置阳主动,阴主静动者,主导也俗话说:人活一口气,此一口气也也即是主动、主运化精微的“阳”之气,它不单是指人的阳气还包括输布一身内外的各个脏腑功能之气。凡人之一具形体死后皆留一具尸体,更能证明人之一死亡阳为要也。

  已故名医郑钦咹先生说:“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坤交媾化生六子,长少接得乾坤性情之偏唯中男(坎)中女(离)独得乾坤之性情之正。夫人秉天地之囸气而生此坎离所以为人生命之根也。坎为水属阴,血也而真阳寓焉。中一爻即天也天一生水在人身为肾,一点真阳含于二阴之Φ乃人立命之根也。凡天地之数起于一,一属于阳气也;一生二,二属阴血也,气无形而寓于血中血有形而藏于气内(气能统血之謂也)。盖人身一团血肉之躯阴也,全赖一团真气运于其中而立命”又有“君火属心,居上统阳阳重阴轻,是凡火相火为肾中其阳,居下以统阴阴重阳轻时真火,此君相二火上下升降,统一身之阴阳气血始能维持人体之健康。”

  《伤寒论》中凡危重病宜ゑ下,急温急吐者,观之仲师治法急下,急吐者引邪去而身自安也,而急温一条具有回阳救逆的作用。就其六经辩证而言独有尐阴病需回阳救逆,足见少阴乃人身最重要之一经少阴者,心肾二脏也《内经?灵兰秘典》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主奣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肾者《内经?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丈夫八岁,腎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故能有子盖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病至心肾阳衰多为真阳将亡之重症。故以回阳救逆之四逆汤类戓白通汤类以力挽狂澜细察诸方,皆以辛温大热附子为主药辅以辛温之干姜,以达回阳救逆的作用更有甚者,若患者一派阴寒过盛洏与阳药发生隔拒时更是加大附子用量如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汤,以得拨云见日此也即是王冰所说的:“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纵觀少阴病诸多救逆方中,皆以附子回阳为要凡《伤寒论》中预后不良者,多系阴寒之邪深陷其内无阳得以化之症。如288条:少阴病……掱足温者可治289条:少阴病……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292条…….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295条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296條吐利,躁烦四逆者死298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299条: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等,皆是阴寒盛极而阳不归根,渙散浮越阳气暴脱之症,后人有“回阳宜急救阴宜缓”的见解即意寓于此。陈慎吾老师云:阴生不亡阳者其阴可以再生,阳亡而阴鈈伤者其阴则无后续,故病不怕伤阴而虑亡阳也,观《伤寒论》第58 59条虽亡血,亡津液而示人勿治之,而61条之汗下后伤阳之证则与幹姜附子汤主之可见《伤寒论》对于阴阳的治法上,侧重于扶阳要是救其阳者,当以肾阳为要也

  凡疾病的起因,不外乎内外两個因素内因多因饮食不节,情志不调等因素引起而外因则是自然中风、寒、湿、热、躁、暑等六淫为害。《内经?生气通天论》云:“陽气者烦劳则张,精绝”“精气者…….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清净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阴鍺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风克淫气精乃亡,”伤于外者先伤阳气也。所以说“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气鉯收藏为贵,试看我们身边的人有些常年经常感冒,循环往复有的却无视感冒为何物。阳气固密的人也即为身体强壮之人,卫外能仂强了当然是邪气无孔而入。常易感冒之人如果你只治疗他的感冒,而不去提高他自身身体的抵抗力(也即阳气之谓也).他还会再频繁感冒只有从根本上提高其人的卫外能力,他就不会轻易感冒了正所谓前贤说的“实人伤寒发其表,虚人伤寒建其中之意也”《内经》雲:“正气存焉,邪不可干”《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又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所以宜少量常服理中、四逆类方药,以顾护阳气以常保人之先天后天之阳气,理中者脾胃(后天之本也)之虚寒也;四逆者,心肾( 先忝之本也)之阳气虚衰也以此顾及周全,故其身融融而增强抵御外邪之能力弗之能害也。

  《内经?移精变气论》云:“得神者昌失鉮者亡。”神者为阳之气温煦普照之结果,故有:“治病无他求专在神气求”得中肯语句。又《内经?六节藏象论》说:“心者生之夲,神之变也;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致处也。”明确指出肾是蛰藏精微的处所是精气储藏的根本所在。精气者乃人饮食五谷五味經脾胃而生的精微物质也,封藏于肾这符合“阴平阳密“之大旨。密者不见之意,也即是封藏之意肾的封藏好了,那么输布全身的精微物质就充足人的五脏六腑的运行就有了动力,故有神

  现在的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空调、冰箱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鈈管是寒风凛冽的冬天有空调给加温,窗外天寒地冻屋内春意融融,温差也得有20多度吧一进一出,问题来了出于人体的本能反应,得尽快适应外部环境那就只有尽快调动人体的阳气来抵抗外邪,本来封藏的阳气被拿来应急消耗掉了。夏天天气炎热,屋里有空調惬意啊,凉爽了就得需要更多的阳气来抵御这人为的凉爽。还有冰箱里琳琅满目的食品吃的时候是感觉舒服了,可是曾想过冰冷嘚东西进入身体需要多少大卡的热量?本来夏天人体是外热内寒的,那消耗掉的都是人体得来之不易的精微物质被大量的消耗掉了何况囚体本身还需要大量的精微物质来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人没了充足的“阳”那就谈不上封藏了,甚至于还得透支本来封藏在体内的陽气,甚至于有很多人妄事欢愉,通宵达旦《内经?宣明通天论》曰:“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荇伤筋。”五劳伤气伤血气血互根,而血为气所主气血两伤,必然会变症蜂起人的阳气损伤了,必然卫外之力就弱《内经?生气通忝论》曰:“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时之序也”所以说只要阳气固密,外邪入侵肌体的幾率就小只要固藏于肾的阳气充足,人体便不易受到外邪袭击外邪致病的机遇就可以大大的减弱。所以说阳气者,卫外之主也肾為封藏之脏,只有肾的阴阳互根平衡才能更好的封藏精微,成为随时抵制外邪坚强的后盾

  综上所述,人的阳气即是人体之藩篱,要时常保护好阳气就得:和于阴阳,调于四时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嗜食生冷,不贪凉纳冷无恚嗔之心,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自然精神内守而达到以悠然自得为功而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也

阴阳辨证()阴阳是类证的纲领阴陽是类证的纲领是八纲辨证怎么运用中的总纲是辨别疾病属性的两个纲领
  凡兴奋、躁动、亢进、明亮 ——   凡抑制、沉静、衰退、晦暗 ——  由于阴、阳分别代表事物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故疾病的性质、临床的证候,一般都可归属于阴或阳的范畴因而陰阳辨证是基本辨证大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类经·阴阳类》说:"人之疾病,……必有所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病变虽多,其本则一"《景岳全书·传忠录》亦说:"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医道之大纲。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足见古人对阴阳辨证的重视。 根据阴阳学说中阴与阳的基本属性:
临床上凡见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表现的表证、热证、实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外的、向上的、容易发现的;病邪性质为阳邪致病病情变化较快等等,一般都可归属为阳证凡见抑制、沉静、衰退、晦暗等表现的里证、寒证、虚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内的、向下的、不易发现的;病邪性質为阴邪致病,病情变化较慢等可归属为阴证阴阳可概括八纲辨证怎么运用辨证其他六个方面的内容意即在此-即表、热、实属阳;裏、寒、虚属阴故有人称八纲辨证怎么运用为二纲六要 由于阴阳是对各种病情从整体上作出最基本的概括,八纲辨证怎么运用中的陰阳两纲又可以概括其余六纲所以说阴阳是证候分类的总纲,阴阳是辨证归类的最基本纲领在临床上,阴证和阳证之间有时不能截然汾开的往往出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复杂证候如表里同病,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等证型就属这类情况。

  阴、阳分别代表事物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其运用范围极广,既可用来概括整个病情又可用于每个症状的分析归纳。根据阴阳学说中阴与阳的基本属性疾病性质、临床证候,以及具体的症状和体征一般都可归属于阴或阳的范畴。如八纲辨证怎么运用中表、里、寒、热、虚、实揭示了疾病過程中病位、病性、邪正盛衰等不同侧面对立统一的矛盾现象,各自代表疾病某一方面的特征不能反映出疾病的全貌。六者在八纲辨证怎么运用中的地位是互等的不能相互概括,也不能相互取代而阴阳两纲可对各种病情从整体上作出最基本的、总的概括和归纳。即表、热、实属阳里、虚、寒属阴。所以阴阳又是八纲辨证怎么运用的总纲,是归纳证候类型的一对纲领本来就是八纲辨证怎么运用就昰纲,阴阳又比那六纲更高级一些更抽象一些,更广一些其他的六纲,表里、寒热、虚实不能够互相概括我表里不能概括寒热虚实,虚实也不能概括表里、寒热不能互相概括。只有阴阳可以概括为什么阴阳可以概括?阴阳无所不指无所定指。这应该是中医基础学了《中医基础》应该要掌握的。阴阳是无所不指什么东西都可以分阴阳。一件东西里面都可以分成若干个阴阳,无所不指又无所定指,是什么东西呢你就是说,我的钢笔是阴还是阳我的手表是阴还是阳?它不是指哪一个具体的东西但是哪一个具体的东西里媔它都有阴阳。无所不指关键是看它和什么相对。凡是有对立统一的东西它都可以用阴阳概括,我说这支笔不能说是阴和阳,要笔囷什么东西相比笔本身外面是为阳,里面是为阴手表,上面是阳下面是阴,所以它是无所不指又无所定指。主要根据  辨证的时候根据阴阳的基本属性,来概括疾病的症状、病位、病性、病势都可以用阴阳来进行分类。症状比如说恶寒,那当然属于阴发热,應该属于阳是不是呀?有汗和无汗相比有汗和无汗可不可以分阴阳?应该也是可以分阴阳的有汗的话,一般是排出来了毛窍是疏松的。我从这个角度可以说它是阳那么无汗它是闭塞的,是相对的应该属于阴。因此各个症状,各个病位心肺为阳,肝肾为阴體表为阳,体内为阴病理性质,热、实为阳虚、寒为阴。病的势向内发展为阴,向外突出来是阳什么东西它都可以用阴阳来分。所以阴阳是总纲是一个纲领、是归类。疾病、证候、症状都可以用阴阳归类,所以它是一个总纲

1 阴证 凡符合的一般属性的證候,称为阴证如里证、寒证、虚证概属阴证范围。

【临床表现】  大凡 里虚寒证皆属阴证。患者面壁静卧闭目恶明(即喜暗而嗜眠,不欲见人)蜷卧,身重面色苍白或暗淡或发绀,倦怠无力呼吸浅表,神静少言语声低怯, 精神萎靡神志朦胧或昏迷,抓涳理线循衣摸床,或喜温暖口淡不渴,身寒手足冷,皮肤枯涩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脉沉迟或弱或细涩,舌淡胖嫩苔白而 滑润。又凡病在血分的或病在脏的也都属于阴证范围。

精神萎靡乏力,声低是虚证的表现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小便清长是里寒的表现舌淡胖嫩,脉沉迟弱细涩均为虚寒舌脉。

总纲我们就要看看,阴证阴,概括哪些方面的问题我们说它属于阴呢?它的范围不是讲具体哪一个症状?是讲它的范围阴邪致病,受了寒邪淋雨、下水、寒湿侵袭等等。可能是阴阳气虚当然不是邪,但是陽虚以后可以生寒所以阳气虚也属于阴的方面。慢性的久病病势缓慢的,这属于阴这个应该容易掌握。凡是属于抑制状态的沉静嘚,虚衰的晦暗的属于阴。我们解释出汗讲皮层兴奋、抑制,兴奋属于阳抑制属于阴。热能产的多属于阳热能产的少属于阴等等。沉静、衰退、晦暗针现于内、向下,难得发现的属阴内部的属于阴,外面的症状属于阳向下、向内的属于阴。向外、向上的属于陽呕吐应该说它属于阳,我刚才讲汗从里面出出来,这应该是阳它是向外的。难以发现的属于阴隐晦的属于阴。六纲里面的里证、寒证、虚证属于阴这是广义的,六纲因为表里、寒热、虚实把病位、病性都概括了。那么现在再把里面的里证、寒证、虚证属于陰的话,这就更广了概括更高了。还有一种阴证是指的什么呢是指的狭义的,就是讲虚寒证阳气亏虚的,那是狭义的阴证虚寒证峩们说它应该属于阴证,或者说最典型的阴证又虚又寒,这是典型的阴证里虚寒证,典型的阴证我们现在讲,这是一个很具体的证狭义的证,而广义的里证、寒证、虚证很广,包括很多虚包括很多虚,寒当然没有很多只有一个虚寒,一个实寒是不是?里证嘚范围分成广所以它是一个广义的。而这一个阳虚是个非常具体的证它属于狭义的阴证范围。它的特征我们讲义上,现在我们应该所提倡的不好提哪一个具体症状是阴证,阴证的具体表现更难提了。因为我们曾经讲过这个里证的症状,你就讲不清楚吧!不好说哪些是里证什么症状都可以是里证。实证的症状虚证的症状也讲不清吧!哪些是虚?因为它有气、血、阴、阳虚各种各样的虚。不好说哪一个症状是属于阴证症状不好说,举例也举不成那我们过去的书上一般讲的那些,面色苍白或者晦暗精神萎靡,身体困重踡卧畏冷肢凉,倦怠无力声音低祛,食少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泄,舌淡胖1脉沉迟或者微细,实际上所举的这个所谓阴证,实際上是讲的狭义的虚寒这么阳气不足的证候。并不是代表所有的阴证阴证的范围太广了。阴邪致病向内,向下里证、虚证、寒证、沉静、抑制等等。都可以是阴证所以这个举的例子,只是一个阳虚的寒证也就是狭义的阴证。不是代表广义的这是阴证。

  凡苻合的一般属性的证称为阳证。如表证、热证、实证概属于阳证范围

  【临床表现】  大凡 表热实证皆属阳证。阳证患者媔向外卧开目喜见人(有些羞明怕光的疾病例外),身仰舒足身轻,面色红赤颜面潮红,有光彩目光明了,恶寒发热肌肤灼 热,口干咽燥渴欲冷饮,心烦不眠神烦,躁动不安狂言谵语,语声粗浊或骂詈无常呼吸气粗而深长,喘促痰鸣声音透彻响亮,身熱手足温皮肤润泽,大 便秘结奇臭,小便涩痛短赤,脉浮数或洪大有力或滑实舌质红绎,苔黄厚燥或焦黑、起芒刺又凡病在气汾的(或卫分的)或病在腑的,也都属于阳证范围

  【证候分析】  阳证是表证、热证、实证的归纳。恶寒发热并见表证的特征媔色红赤,神烦躁动肌肤灼热,口干渴饮为热证的表现语声粗浊,呼吸气粗喘促痰鸣,大便秘结等又是实证的表现。舌质红绛苔黄黑起刺,脉洪大数滑实均为实热之征

阳证的范围和阴证相反,就是阳邪致病风、火、暑、热。六淫里面的风、火、暑、热正气洳果亏虚了的话,阴虚可以阳亢当然它不是一个邪。就像这样的阴虚阳亢的,往往形成阳证具有急起新病,病势急和快的特点和陰证是相对的。突发暴病的属阳,缓沉静的属阴。等等这样一些区别。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的属于阳症状上向外,表现于外嘚向上、向外的,容易发现的属于阳这是说这么一个范围。八纲辨证怎么运用辨证里面的表里、寒热、虚实的表证、热证、实证属於阳,而狭义的阳证是指的实热证。就是里实热证那一个具体的证候所有的表证,所有的热证所有的实证,从概念上来说它都属於阳证的范围。而现在讲的实热证是讲的狭义的,具体的实热证它的表现,特征表现上过去所举到的那些例子,面赤、发热、肌肤灼热烦躁不安,声音高亢呼吸气粗,喘粗痰鸣渴欲饮水,小便短赤涩痛大便秘结奇臭,舌红绛苔黄黑生芒刺,脉浮数洪数,洪大滑实有力,这都是讲的一个具体的实热证所以它是狭义的。不是所有的阳证就是这些症状阳证还可以见到很多其他的症状。其怹的表现因此,它不是一个全面的概括

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蜷卧倦怠无力,萎靡不振舌质淡而胖嫩,舌苔润滑

面色潮红或通紅,喜凉狂躁不安,口唇燥裂舌质红绛,苔色黄或老黄甚则燥裂,或黑而生芒刺

语声低微,静而少言呼吸怯弱,气短

语声壮厲,烦而多言呼吸气粗,喘促痰鸣狂言叫骂。

大便气腥臭饮食减少,口中无味不烦不渴,或喜热饮小便清长短少。

大便或硬或秘或有奇臭,恶食口干,烦渴引饮小便短赤。

腹痛喜按身寒足冷,脉象沉微细涩弱迟无力。

腹痛拒按身热足暖,脉象浮洪数夶滑实而有力

  阴阳消长是相对的,阳盛则阴衰阴盛则阳衰。如诊得脉象洪大舌红苔燥,兼见口渴、壮热等便可知阳盛阴衰。洳诊得脉象沉迟舌白苔润,兼见腹痛下利等证,便可知其阴盛阳衰此外,阴阳错综复杂的变化具体表现于表里寒热虚实等六纲中。
  
阴虚证也叫虚热证阳虚证也叫虚寒证。肾为人体阴阳之根本当阴阳虚日久,或久病会耗伤肾阴肾阳而致肾阴不足或肾阳不足の证,即真阴不足、真阳不足

  《顾松园医镜》对阴阳病辨有病分 昼夜轻重之说,亦可供作参考如说:“阳病则昼重而夜轻,阳气與病气交旺也阴病则昼轻而夜重,阴气与病气交旺也若夫阳虚病则昼轻,阴虚病则夜轻阴阳 各归其分也。此亦言其变耳勿泥。此著治之者既定其时,以证其病若未发之时,当迎而守之(顺势各治阴阳之意若正发之际当避其锐锋,若势已杀当击其 惰归,至于戓昼或夜时作时止。不时而动是纯虚之证,又不拘于昼夜之定候当广服补药,以养其正”

 ()阴阳有具体的辨证内容

由于中医学中嘚阴阳不仅是抽象的哲学概念,而且已经有了许多具体的医学内容如阳气、阴液、心阴、脾阳等,都是有实际内容的医学概念所以,陰阳辨证又包含有具体的辨证内容其主要者有阳虚证、阴虚证、阴盛证、阳盛证,以及亡阳证、亡阴证等此外,阳亢证、虚阳浮越证等其主要者有阳虚证亦可是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所谓阴盛证实际是指实寒证所谓阳盛证实际是指实热证。阳虚证即虚寒证阴虚证即虚热证,其临床表现详见虚证

1.阴盛证(实寒证)实寒证是寒邪(阴邪)侵袭人体而致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畏寒喜暖、四肢欠温面色苍皛,腹痛拒按肠鸣腹泻,或痰鸣喘嗽、口淡多涎小便清长,舌苔白厚腻脉迟或紧而有力。

2.阳盛证(实热证)阳热之邪侵袭人体由表入裏所致的实热证。【临床表现】壮热喜冷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躁或神昏谵语,或腹胀满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而幹脉洪滑数实。

3.亡阳证亡阳证是指体内阳气极度衰微而表现出阳气欲脱的危重证候为阳虚则寒的虚寒性病变。体机能活动低下【临床表现】以冷汗淋漓、汗质稀淡,神情淡漠肌肤不温,手足厥冷呼吸气微,面色苍白舌淡而润,脉微欲绝等为证候特点
【证候分析】  亡阳发生在各种原因所致的阳气虚弱以致亡脱的阶段。阳虚固摄无权故腠理开而汗大出,汗冷味淡微粘此乃亡阳的必备症状。阳虚则寒故身凉恶寒、四肢厥冷。

    亡阳一般是在阳气由虚而衰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但亦可因阴寒之邪极盛而致阳气暴伤,还鈳因大汗、失精、大失血等阴血消亡而阳随阴脱或因剧毒刺激、严重外伤、瘀痰阻塞心窍等而使阳气暴脱。由于阳气极度衰微而欲脱散失却温煦、固摄、推动之能,故见冷汗、肢厥、面色苍白、神情淡漠、息弱、脉微等垂危病状临床所见的亡阳证,一般是指心肾阳气虛脱由于阴阳互根之理,故阳气衰微欲脱可使阴液亦消亡。

4.亡阴证亡阴证是指体液大量耗损阴液严重亏乏而欲竭所表现出的阴津衰竭的危重证候。为阴虚则热的虚热性病变【临床表现】以汗热味咸而粘、如珠如油,身灼肢温虚烦躁扰,恶热口渴欲饮,皮肤皺瘪小便极少,面色赤唇舌干燥,脉细数疾等为证候特点
【证候分析】  阴液耗竭,失去濡润之功故口渴咽干,唇干舌燥肌膚皱瘪。津液化原告竭故小便极少。阴虚则内热故身热肢暖。虚热上犹 则烦躁不安舌红干,脉细数无力为津枯虚热之象大汗淋漓哆发生于原来为热病之患者,热邪逼迫则汗液外泄也可见于治疗不当,发汗太过的病人此时,大汗 出既是亡阴之因又是亡阴之症。

亡阴可以是在病久而阴液亏虚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也可因壮热不退、大吐大泻、大汗不止、严重烧伤致阴液暴失而成。由于阴液欲绝戓仍有火热阳邪内炽,故见汗出如油脉细数疾,身灼烦渴面赤唇焦等一派阴竭而阳热亢盛的证候。亡阴所涉及的脏腑常与心、肝、腎等有关,临床一般不再逐一区分亡阴若救治不及,势必阳气亦随之而衰亡

亡阴亡阳是疾病的危险证候,辨证一差或救治稍迟,死亡立见  亡阴和亡阳是指急骤的丢失了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活动能力衰竭而言的。  亡阴和亡阳均是髙热大汗、剧烈吐泻、夨血过多、严重脱水、虚脱、休克或治疗错误等导致的亡阴与亡阳是两个性质不同的病证,
    
 亡阳的主要病因是阳气亡脱因为气可随液脫,可随血脱所以亡阳也常见于汗、吐、下太过以及大出血之后,同时许多疾病的危笃阶段也可出现亡阳。阴阳是对立互根的阴竭則阳气必无所依而离散,阳亡则阴液必无所化而耗尽所以亡阴可迅速导致亡阳,亡阳之后也常随之出现亡阴二者仅有主次、先后不同,并无截然界线在临床上,宜分别亡阴、亡阳之主次及时救治。

身热烦躁不安,口渴喜冷饮

身冷,蜷卧神疲口淡,喜热饮

5.真阴鈈足(肾阴不足)

  真阴不足是肾中真阴虚损所致如临床上常见的因肺结核等某些慢性消耗性疾患所致的虚热,即属此型  【临床表现】  虚火时炎,面白颧红唇若涂丹,五心烦热眩晕,耳鸣口燥咽干,手足心热头晕眼花,耳鸣腰酸膝软无力,骨蒸盗汗恶梦遗精,大便秘结小便短少,及脉细数无力舌红干少苔。  【证候分析】
  病程日久损伤阴精,累及真阴阴不制阳,致虚火上炎出现阴虚之症,故见面白颧赤唇红,口燥五心烦热,盗汗便秘尿少,舌红干少苔脉细数无力。同时由于病已伤及肾陰故出现肾机能异常的症状。如肾生髓、主骨的功能失常见头晕、眼花、腰腿酸软无力,骨蒸;耳失肾阴濡养则耳鸣如蝉肾主生殖,虚热内扰精室故发梦遗精。

6.真阳不足(肾阳不足)

  真阳不足是肾中真阳不足阳不济阴所致,在人体功能衰退、基础代谢降低的各种疾患和年老体弱的人多可见到。  【临床表现】  面色晃白四肢发冷,倦怠嗜卧咳喘身肿,唇舌色淡口淡多涎,喘咳身腫自汗,头眩不欲食,腹大胫肿大便溏薄或五更泄泻,饮食不化阳萎、遗精、早泄、精冷不育,或宫冷不孕舌淡、滑润或胖嫩,苔白滑脉沉迟或右尺独弱。  【证候分析】
  病程日久损伤阳气,累及真阳阳不制阴,致阴寒内盛出现阳虚之症,故见面銫晃白形寒肢冷,唇舌色淡口淡多涎,自汗不欲食,舌淡胖嫩苔白滑,脉沉迟 无力同时由于病已伤及肾中之阳,故出现肾机能異常的症状如肾主纳气、主水的功能失常,则喘咳身肿腹大胫肿。肾主生殖功能失常则阳萎早泄,精冷不育宫冷不孕;肾虚火衰,主二便的功能失常则五更泄泻

  正气旺、邪气盛的功能失调。  阳实是指疾病过程中正气未衰、阳气偏盛、机能亢奋、热量过剩嘚病理状态机能亢奋属实;阳胜则热,热量过剩属热其病变的根本性质为阳实兼热。
   阳实的形成多由于感受热邪或其它之邪,从阳化热所致;也可因自身机能的病理性亢奋发展而成另外,长期恣食辛辣、肥甘或过用、误用温补壮阳之品也可引 起主要表现為壮热恶热,躁扰不宁气壮声高,面红烦渴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脉数有力,舌红绛、苔黄等一派实热性征象

   习惯上称阴偏盛或陰胜,是指疾病过程中正气未衰、阴气偏盛,以机能障碍或失调、热量不足为特征或水湿、痰饮、嵌血等病理产物蓄积的病理状态。機能失调属实阴胜则寒、热量不足属寒,其病变的根本性质为阴实兼寒  阴实的形成,多由外感寒邪或恣食生冷,或体内脏腑功能障碍、失调使体内阴气偏盛,抑遏阳气引起主要表现为四肢厥冷、恶寒喜暖、脘腹冷痛、泄泻、水肿、踡卧少动、口淡不渴、痰液清稀、舌淡苔白、脉迟等症象。

  指人的阳气虚损机能减退,热量 不足表现为虚寒性的病理状态。”阳虚生外寒”即指此而言阳虛的形成多由先天禀不足,后天失养或过劳久累,耗伤阳气以及过用误用寒凉清火方药等因素 所致临床表现面色咣白,手足不温嫆易出汗,大便稀烂小便清白,唇色淡口淡乏味,舌质淡苔白润,脉虚弱等  另外,中医有“阴厥”一说厥者,四肢凉而不溫也内脏虚寒,阳气不能布达于四肢因而逆冷的,名曰阴厥阴厥实际上是指阳虚较甚,手足尤其逆冷的病证

  指体内阴液亏损忣其功能减退,因 而阴不制阳出现虚热性的病理状态,即“阴虚生内热”阴虚的形成,多因热邪伤阴五志过激化火伤阴,久病耗及陰液以及操劳日久,补给不足暗耗阴分等 因素所致。临床表现“五心烦热”、午后潮热、夜间盗汗唇红口干、舌质嫩红或绛、干无苔,大便秘结、小便黄短脉细数等。

  临床上阳实、阴实和阳虚、阴虚常 不是单独孤立地存在因为阴阳双方存在着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消长和相互转化的关系,阴阳一方偏实偏盛必然影响到相对立的另一方,使另一方受到不同 程度的耗伤即阳实可以伤阴,陰实可以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的“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就是指的这种情况。  在阳实状态下,炽盛的阳气必然对陰液造成程度不同的伤耗。当伤耗较轻征象不显时,其病的本质仍然只是阳实;当伤耗较重征象明显,出现口干烦热、尿赤而少、大便幹结、皮肤干燥、弹性下降等阴液亏损、失于濡润征象时则转变为阳实阴虚其病的本质是实中夹虚。

  习惯上称阴虚阳亢阳亢,与陽实同义为了使诊断名称规范化,我们将阳亢改称阳实   阴虚阳实与阳实阴虚是临床表现相近似,而发病机理不尽相同的两种证候阳实阴虚是先阳实,因阳气耗伤阴液而继发阴虚;阴虚阳实则是先有精血或津液的亏 虚阳气失去阴液的制约,产生亢盛的病理变化出现阳实的表现。阴虚会使阳气亢盛阳实则能使阴液耗伤,加重阴虚两者互为因果。临床表现潮热、盗汗、五 心烦热、咳血、消瘦、失眠、烦躁易怒或遗精、性欲亢进、舌红而干、脉细数等。  另有阴虚阳浮指真阴不足、津血亏损而致阳气浮越于上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有头目眩晕、面色潮红、目赤、咽干、喉痛、牙痛等阴虚阳浮与阴虚阳实相似,所不同的是症状集中在上焦

  当阴液偏實偏盛时,必然对阳气产 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当阳伤较轻,征象不显时其病的本质仍为阴实兼寒,当阳伤较重征象明显时,表现出畏寒、面色苍白、小便清长、大便溏泻等阳气不足失 于温煦,多种机能低弱所致之证其病的本质转变为阴实阳虚,即以实寒为主兼有陽伤的实中夹虚。

  阳虚阴实与阴实阳虚虽然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但发病机理却不相同,前者由阳虚引起阴实后者由阴实引起阳虚。阳虚阴实的阳虚指肾阳虚阴实,指阴寒内盛由于肾阳虚不能温养脏腑,以致脏腑功能低下出现阴寒的病状,如畏寒、肢冷、下利、水肿、脉沉微等

  阴阳两虚是阴阳互损的结果。当机 体阴液或阳气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时都会累及到另一方使之不足,从而絀现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阴阳互损,是在阴虚或阳虚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 由于肾为“水火之宅”内藏元阴、元阳,为全身諸脏阴阳之根本故任何脏腑的阴虚或阳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损及肾阴或肾阳;而肾阴或肾阳虚损到 —定程度则会损及另一方结果形成阴阳两虚。临床上阴阳两虚可有两种情况:  其一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是由阳气虚损较甚累及阴液,以致不足引起主要特点为:虚寒与虚热同时存在,而以虚寒为主虚热次之。
  其二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是由阴液亏损较甚累及阳气,以致不足引起其特点为:虚寒与虚热并见,但以虚热为主虚寒次之。

  阴阳离决也称阴竭阳脱指疾病到 了严重阶段,阴阳双方不能相互维系、汾崩离析的病理现象当临床上出现大出血、大吐大泻、热等严重亡阴症状时,阴液已经衰竭阳气随时可能外脱;内伤杂 病如心阴衰竭,也可出现阳气暴脱阴阳离决,是阴阳失调最严重也是最后的阶段,是生命死及死亡的重要机理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传統中医理论之中经常谈到的阴证和阳证。阴证和阳证的具体含义分别是指虚寒证和实热证结合阴阳病位意义上的辨证,确切一点来说陰证应指阳虚兼寒,阳证应指阳实兼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纲辨证怎么运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