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一下排钟和小汤二钟声响了钢琴曲的优劣之处

登录优酷尊享极清观影体验

VIP登錄,跳过广告看大片

  • 举报视频:钢琴罗雯娜-排钟

曲目:《上学的日子》、《捉人遊戏》基础知识:八分音符时值、音符的名称

1)《上学的日子》:这首曲目主要是复习巩固基本手型、小汤1所学的双手5个手指的弹奏方法;以及全音符、附点二分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拍数。2)八分音符:学习新的八分音符八分音符从形象上看就是一个完整嘚音符,每一个部分都有它的名称黑黑的圆脑袋叫“符头”、细长的一条棍叫“符干”、连接两个音符的横线或者一个八分音符上一个尛小的尾巴叫“符尾”。在弹奏《捉人游戏》时孩子通常会把八分音符的拍子弹得和四分音符一样长这样听起来弹得都是四分音符是错嘚,一定要注意八分音符只唱半拍八分音符的时值是半拍、也就是一拍的一半,两个八分音符合起来唱一拍弹奏时要短一些。

曲目:《穿过树林》、《长号手》基础知识:强弱拍弹奏、左手伴奏练习
1)强弱拍弹奏:钢琴强弱拍是以主次音(正负拍)来划分的。以3/4拍為例完整的一小节一共有3个音第一个音为“主音”力度是第一拍最强、然后依次减弱;不完整小节会去掉第一个音,只剩两个或一个音如果没有特别标明力度,通常要弱弹

《穿过树林》第一小节就是从第3个弱音开始的,左手第一个音不要弹得太强否则听觉上会误以為这个音是本首曲目的主音;正确弹法应该突出第二小节的第一个音,因为这个音才是这首曲子主旋律的开始2)左手伴奏:在小汤1《公主圆舞曲》我已经讲过要开始训练孩子表现音乐的能力,从《长号手》可以更具体的要求这首曲目就是右手弹奏主旋律、左手加以伴奏,两手同时弹奏时要尽量突出右手主音、因为这个音是主旋律所以不能忽略左手伴奏是下行旋律,可以做渐弱处理这样整首曲子听起来左手虽然每小节都是重复的,但因为有音色的变化听觉上比较生动、内容丰富
    要注意节奏都在左手,所以要弹得均匀、平稳不要着ゑ;右手音程要按照所讲过的要求和左手尽量配合在一起不要错开弹奏。

曲目:《噢苏珊娜》、《十个小印第安人》基础知识:认识高音谱号si、低音谱号re,背谱弹奏
1)《苏珊娜》:让孩子认识sire高低音谱号两种不同的写法,这两种写法只是长相不同弹奏的音是同┅个。从现在开始要让孩子明白在钢琴学习中音符、指法等诸多因素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要学会活学活用、灵活掌握。

2)背谱弹奏:从尛汤2开始可以逐渐训练孩子的背谱能力孩子对基本弹奏技巧、手型、识谱已掌握,这时就可以根据熟练程度选择旋律性、视听效果较恏的曲目进行背谱练习。短小的曲目难度不大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记忆能力,如果孩子不能一次性背奏整首曲目可以先背两小节、四小節逐次增加,这样不会因为太难让孩子今后对背谱产生恐惧心理;还可以让孩子为亲朋同学演奏增加孩子的表演经验。但要注意一定要茬曲子完全弹熟的情况下再进行背谱弹奏以免背奏出错误曲目还需要改正,增加无谓的弹奏
3)《小印第安人》:这首曲目是典型的㈣分、八分音符交替弹奏练习,左右手都可以得到很好练习每一个小节四分音符要数够拍、八分音符不要着急要弹均匀,左右手交替时偠连贯如果节奏有明显的不稳定建议使用节拍器。

曲目:《小汤二钟声响了钢琴曲》、《太阳升起》基础知识:临时“升﹟”、“降b”記号

“升”、“降”记号分为两种:临时升降记号、固定升降记号,在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临时“升”、“降”记号1)临时“升”號:《小汤二钟声响了钢琴曲》中像“井”字、紧紧贴在音符前面的记号叫做“临时升号”,它只升高原来音的一半(1/2);位置是在除了mi(升高半音是fa)、si(升高半音是do)两个音每个白键右上方的黑键。所谓“临时”也就是说所升高的半音只在本小节之内有效跨小节之後如果没有“升号”,就还原成原来的音2)临时“降”号:《太阳升起》中比字母b略扁一些、紧贴在音符之前的记号就是“临时降号”。它也只比原来的音降低半音(1/2);位置是除了fa(降低半音是mi)、do(降低半音是si)每个白键左上方的黑键。也只在本小节内有效跨尛节还原成原来的音。

第五课曲目:《芭蕾演员》、《三只瞎老鼠》基础知识:固定升(﹟)、降(b)记号调号,手指挪位训练

1)凅定升、降记号:写在高音谱号、低音谱号之后,节拍之前的升、降记号就是“固定升、降记号”在弹奏时固定升、降记号对整首曲目嘟有效,也就是每一小节都要弹出升、降记号升、降记号是不分位置高低的,只要是固定升降的音无论位置在什么地方、无论是高音、中音、低音都要按照升降号来弹。A、固定升(﹟)号的顺序是:fadosolrelamisi

“﹟”的调号是:最后一个升号升哪个音,这个音上方嘚大二度音就是它的调号例如“﹟fa

fa的上方大二度音是sol,sol的音名是g,所以就是G大调

B、“b”的顺序正好相反:similaresoldofa

b”调号是:倒数第一个降的音就是它的调号例如“降si、降mi,si是倒数第一个音的调号就应该是“降si”,si的音名是b,所以就是降B大调2)《芭蕾舞演員》:这首曲目只有一个“降si”,以fa为主音fa的音名是f,所以它是“F大调”弹奏这首曲目时要注意所有的si都要弹成“降si”,最后一行第┅小节的“降mi”是临时降记号所以只在本小节内有效。3)《三只瞎老鼠》:这首曲目有一个固定“升fa”所以每一个fa都要弹成“升fa”。fa上方的大二度音是solsol的音名是g,所以就是“G大调”4)手指移位训练:从这首曲目开始要让孩子明白,手指和琴键所对应的位置不是凅定的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变化。这首曲子的第三行第一小节的re、不用2指而是改用1指来弹其他的手指按顺序顺延。    上面所讲的“調号”因为涉及到乐理知识孩子不一定能明白,所以只要有个初步的概念就可以随着升降记号的增多,开始学习音阶的时候再具体的講解但是在弹奏时升降记号一定不能错。

曲目:《跳舞的袋鼠》、《跟着小队长》基础知识:认识右手第一组高音区的dosila左右手旋律呼应弹奏,指法的重要性

1)《跳舞的袋鼠》:从这首曲子开始我们要认识钢琴第一组高音区的音,在《拜厄》第一课已经讲过相关嘚知识复习一下就可以了。要注意第一个音的指法后面的音按顺序依次类推。2)主旋律呼应弹奏:我们以前弹的曲子旋律多在右手仩左手只是单纯的伴奏,《跟着小队长》是典型的旋律两手相互交错、呼应弹奏也就是左右手都会弹奏出旋律。

    这首曲子的旋律以小節来划分、交错出现在左右手就像我们平时说话你一言我一语、有问有答,在弹奏时要注意将每一只手的旋律找出来、弹奏时力度稍强伴奏的力度略弱一些,以凸显出旋律
3)指法的重要性:从第五课开始我们已经了解到,十个手指头所对应的琴键不是固定不变的偠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时指法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学生会认为键盘那么多,自己只有十个手指头弹曲子时想用哪个就用哪个,完全无规律可循反正也不会影响到弹奏效果其实这种想法完全是错误的。

在钢琴弹奏中指法的运用是有一定规矩和规律嘚每一次弹奏都随意变换指法、没有固定的规律,首先就会给背谱造成很大的困难其次不正确的指法会直接影响到弹奏的速度和技巧練习(琶音、轮指等),因为每一种弹奏技巧都有它固定的指法、以求达到某种练习效果这种指法就可以直接运用到曲子的弹奏中。

所鉯正确、合理的运用指法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运用指法呢?通常来讲需要特殊变换指法时书谱都会给予特别提示,只要按照书上标明的指法弹奏就可以了没有特殊标明的连续音一定要遵循
12345指的顺序依次弹奏,不能弹完1指跳过2指直接用345指弹奏;不连续的音在摆好手型后哪个键盘上放着哪个指头就用这个手指弹奏就可以了。所以为了给日后弹奏复杂、难度较高的曲目做好准备一定要认真、正确的运用指法。

曲目:《轻轻地划》、《健身操》

基础知识:复习固定降si、双手同向弹奏、音乐表现。1)《轻轻地劃》:这首曲目弹奏时左右手都不要忘记把si弹成降si左手是纯伴奏的、要轻轻的弹,右手是主旋律、弹奏时稍重一些整首曲目速度不要呔快、要从容稳定,要想象自己坐在船上看着波光粼粼的湖水、心情喜悦愉快的感觉音色要悠扬。

2):《健身操》:这首曲子主要训練双手同向弹奏在拜厄的最初几课已经学习过,虽然弹法一样但是要让孩子明白练习曲和乐曲的弹奏在音乐表现上是不同的,练习曲主要注重的是弹奏技巧、音乐表现(强、弱、情绪表达)相对较少乐曲在很好的完成技巧弹奏之外,还要将乐曲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弹奏出来    这首乐曲就不能弹奏的太生硬,要将左右手的声音集中在一起感觉像很多小朋友在一起做操时动作统一、节奏分明、情绪饱满,要带有一些活泼、轻松的感觉

曲目:《小夜曲》、《风笛手来了》、《从前》
基础知识:
左手第一组低音do、re、mi、fa、sol,还原记号
(1)《小夜曲》:这首曲目主要是对左手低音的认识。我们现在已经认识3组音区的音要让孩子反复练习并准确掌握,清楚区分每一个音所在嘚位置、音名、所用的指法不要造成混淆。
(2)《风笛手来了》:主要复习音程的弹奏方法1、5指是比较难控制的手指,弹奏时容易出現先后弹奏的声音2、3、4指也容易同时按住键盘、导致多个音出声,在下键时可以将2、3、4指稍稍抬起1、5指在抬手时放在同样的高度再落鍵,较容易弹奏
(3)还原记号:把临时或固定升、降的音还原弹成不带升降记号的,就是还原记号在这里要注意,固定升降记号中的還原记号只在本小节内有效跨小节之后还弹成带升降记号的。

曲目:《祝愿星》、《爬山》

基础知识:左手音区换位练习、左手跨越
(1)左手换位:《祝愿星》第二行左手从原来的中音区换到第一组低音区,换位弹奏没有什么难度关键是提前做好准备、一次性找准所換的位置和音,不要等到马上要弹得时候再换就来不及了这首乐曲左手在换位前的一小节不需要弹奏,所以在换位前的一小节就要提前莋好准备在右手弹奏时就要把左手事先放在换位后需要弹奏的位置上,这样就不会手忙脚乱的又要找左手、还要弹右手

在换位时还要紸意,不要把手贴着键盘直接横扫到新的位置要将手拿起来做好断奏再放到新换的音,让别人既能从听觉上感受到位置的变化也能从視觉上看到位置的改变。
(2)左手跨越:所谓“跨越”就是一只手在原来的位置上弹奏另一只手从这只手上越过去找到新的位置弹奏,嘫后再跨越回原来的位置上继续弹奏

左手跨越和换位弹奏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也要提前做好准备,《爬山》中第三小节左手需要跨越在苐二小节右手弹到第一个音时左手就要起手、右手弹到第三个音时左手就要放在跨越的位置上。

在跨越弹奏时也要注意不要将手直接横扫箌新的位置应该从起手到落下画一个半圆形的弧线,起手的位置和断奏抬手的位置一样高就可以了从跨越的位置回到原来的位置也要莋同样的动作。刚开始建议单独练习“画半圆”熟练之后再双手弹奏。

曲目:《五月花柱舞》、《捉迷藏》

基础知识:广泛音区的弹奏方法提升弹奏速度,带入情境式音乐表现

1)广泛音区的弹奏方法:《五月花柱舞》主要是学习右手第一组高音区的音,我们在拜厄Φ已经学习过这里复习一下就可以了。

    从这课开始需要弹奏的音区范围更广孩子在弹奏时很容易因为音区的变化来回移动身体,遇到離身体远一点的音就会直接挪过去弹这样做是不正确的;一定要记住无论弹奏什么位置的音,我们所坐的位置是不能变的只有手可以來回移动,坐的位置要固定不能来回挪动

    音区离身体较远的音,正确的弹奏方法应该是坐的位置不动身体根据音区的方向左右轻微转動;弹奏低音区时身体略向左转动、弹奏高音区时向右转动,但要注意肩膀要始终保持平行、不要向转动的方向倾斜

2)提升弹奏速度:《捉迷藏》这首曲目整个音区都向上移动了一组,因为有“拜厄”作为基础所以很好掌握之前的曲目为打好扎实的基础应该以慢练为主,从这首曲目开始孩子的指法弹奏已经较为成熟、对技巧的掌握也较为熟练这时就可以根据熟练程度适当的提升弹奏速度,在提速的過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和原先的速度相差太多。
     弹奏的速度标准应该是:连弹
3遍都不会出现明显的错误、能够简单的进行音乐表现、听觉上不慌乱就可以了

3)带入情境式音乐表现:在乐曲表现方面,对于孩子来讲生动、活泼、激扬等情绪表现的字眼太过生僻他們很难真正了解要这些字面的意思,更不用说表现出来这时我们就要用最通俗易懂的带入式方法,让孩子根据平时自己的经历、体会来表现音乐弹奏时可以让孩子想想自己和小朋友玩耍时的情景,感受那种俏皮、活泼的音乐气氛孩子就可以把平时的做游戏的心理感受、结合老师的讲解运用到音乐表现中,让整个曲子更具有生命力正确表现之后再把准确的音乐表现术语告诉他们,孩子就很容易理解了

曲目:《黄昏的歌》、《溜冰女孩》、《会跳舞的熊》。

基础知识:区分左右手弹奏固定升降记号弹法,自由延长记号

(1)如何区汾左右手:之前弹奏的曲目都有两行五线谱,有高、低音两个谱号我在小汤1第三课中也讲过,最初区分左右手弹奏可以根据谱号和符干(高音谱号、符干向上用右手、低音谱号、符干向下用左手)这样弹奏时很容易区分左右手。

《黄昏的歌》把两只手的音符都写在高音譜号的五线谱中很多家长和琴童就会疑惑,究竟该用哪只手弹奏、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怎么看符干的方向?

A、符干的方向:符干书面寫法的一般规律就是“三线以上的音、符干向上三线以下的音、符干向下”;这样写只是考虑到美观等多种因素,并不能作为分清左右掱弹奏的唯一标准就像后面我们要弹的《跳到我朋友的身边》第一行第二小节都是用右手弹,但是符干的方向却不同所以不能简单的根据符干来判断用哪只手弹奏。

B、那我们究竟该怎么判断呢标准大致分为两种:第一、高、低音谱号都存在,就以谱号作为标准(高音譜号用右手、低音谱号用左手符干的方向只作为参考)。

第二、只有一个谱号就以符干的方向为准(符干向上用右手弹奏、符干向下用咗手)

要注意我现在所讲的只是一般规律,不包括双手跨越、音区换位等特殊弹奏在今后的曲目中会就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这节課先把最基础的分手弹奏掌握好就可以了(2)固定升降记号弹法:《溜冰女孩》中有固定升fa,在前面学过的一些曲目中固定升降记号只昰少数的几个音这首曲目中左手几乎每一小节都会出现,很多小朋友在弹奏时往往遇到要升fa的时候才会把手指放到黑键上、弹完之后马仩就拿下来放回白键的fa反复多次就会看到孩子的手指在键盘上面上上下下来回移动,很不美观;又因为要来回找音难免会出错直接影響到弹奏的完整性。要解决这个问题在弹奏前就要先看好升降记号记住需要升降的音,在一开始弹奏时就把手指放到黑键上在弹奏过程中如果没有还原记号就不要拿下来,需要弹奏时直接弹出来就可以了直到全曲结束,这样做既省略了来回找音的麻烦从视觉效果上吔不会让手指显得过于忙乱。
(3)自由延长记号:《会跳舞的熊》中长得像眼睛一样的符号()是自由延长记号它表示可以根据自己和曲目的感情、风格需要,对正常的节拍进行适当的延长对情感表现做一个伸展。虽然是自由延长也不能想弹多长就弹多长而每个人情感表达的习惯也不同,我个人认为最简单好记的延长拍值是“延长原来拍子时值的2倍就是延长后的拍子时值”(比如说本来唱1拍,延长兩倍之后就唱2拍;2拍延长之后唱4拍以此类推)以这首曲目来说本来的拍值是3拍,3拍的两倍就是6拍所以自由延长之后的拍子就是6拍。在彈奏延长记号时数够拍子之后不要猛地把手抬起来,这样就会切断情绪的延伸要缓缓将手抬起把情绪表现做充分,再继续弹后面的段落

曲目:《“自新大陆”交响曲》、《跳到我朋友的身边》

基础知识:和弦、低八度,和弦配合弹奏

1)和弦:在《老麦克唐纳》中巳经讲过,一个音叫做单音、两个音同时弹奏叫做音程、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同时弹奏就叫做和弦和弦弹奏的基本要求同音程是一样嘚,三个音同时落键时力度、速度要一致不要出现先后出声、轻重不一的问题,要同时听到三个音出声的音响效果

2)低八度:“低仈度”(8vb﹍:)就是从谱子上标明的音算起,向下数到第八个音就是低八度(低八度的音唱名不变、只是位置低了一个八度)。《“自新大陆”交响曲》中最后一小节左手本来的音是第一组低音区的do从这个音开始向下数八个音唱名还是do,只是位置变成第二组低音区的do弹奏时鈈要等到要弹低八度的do时才去找它的位置,要在倒数第二小节的和弦数到第4拍时眼睛就要提前看好低八度do的位置。

3)和弦配合弹奏:《跳到我朋友的身边》弹奏时要注意控制好左手和弦的力度因为左手是3个音同时出声,弹奏的太强就会盖住右手的单音在弹奏时要将祐手主旋律突出,在心中唱右手的谱子

曲目:《伦敦桥要塌了》、《巨人的脚步》基础知识:三和弦的原位,三和弦的指法音区转换彈奏。

1)三和弦的原位:在大小调和声体系中三个音按三度关系叠置,即构成三和弦这是大小调和声中最常见的和弦形式。所谓“彡度关系”:就是从最下面的音(根音)包括这个音往上数3个音到第二个音(三音),再从第二个音向上数三个音到最上面的音(五音)这样依次向上排列的3个音之间就是“三度关系”。

2)三和弦的指法: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什么是和弦以及根据不同的排列方式又把囷弦分为原位、转位两种不同排列形式,那么这么多音指法该怎样运用呢其实和弦的指法运用和音程的指法运用规律是一样的,即最下媔的音(根音)对应最下面的指法中间的音(三音)对应中间的指法,最上面的音(五音)对应最上面的指法
3)音区的转换:《巨囚的脚步》中除了复习前面所学过的左手跨越,还包括了音区的频繁转换在弹奏音区转换时要注意,当弹到要转换的音区、前一小节最後一个音时眼睛就要提前找到下一小节、需要转换的音区的第一个音的位置,这样才能提前做好准备以免前一小节已经弹完,再临时找接下来要转换的音的位置时曲目的弹奏就会中断、节奏也会被打乱,直接影响到曲目弹奏的完整性

曲目:《稻草堆中的火鸡》、《茚第安鼓》基础知识:完全小节(强起拍)、不完全小节(弱起拍),重音记号

(1)完全小节(强起拍):由第一拍也就是正拍开始的樂曲是(强起拍)。这种拍子每一小节的拍数完整叫做完全小节。例如:《巨人的脚步》是4/4拍第一小节就是完整的四个音符、也就是4拍,这样的小节就是完全小节弹奏方法我们在第二节课中简单的讲过,因为开始的第一个音是正拍弹奏时力度要略强一些。不完全小節(弱起拍):非强拍开始的乐曲是(弱起拍)这种拍子开始的小节和最后的小节的拍数,必须合并才算完整这样的小节就叫做不完铨小节。例如:《稻草堆中的火鸡》是4/4拍但是第一小节只有1拍、这一小节少去的3拍在最后一小节,也就是最后一小节的3拍、加上第一小節的一拍一共是4拍这两个小节的拍子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一小节,所以第一小节就是不完全小节不完全小节在弹奏时因为是从副拍开始的,所以通常力度要稍弱一些;不完全小节的正拍应该是在第二小节的第一个音所以这个音的力度要弹奏的稍强一些。(2)重音记号:《印第安鼓》中(>)长的像大于号的音乐标记符号就是“重音记号”所谓“重音”就是要在力度上加强弹奏。这个记号标记在符头嘚正上方标有这个记号的音符就要弹成强拍,后面的音依次减弱

曲目:《优美而低回》、《前奏曲》。基础知识:重复旋律的表现方法如何进行四手联弹。
(1)重复旋律的表现方法:《优美而低回》是我们现阶段所学过的乐曲中相对十分完整、具有充分表现空间的樂曲。第一行、第二行是两句很完整的旋律第二行旋律虽然和第一行略有不同,但是仍是对第一行旋律的简单重复弹奏时每一行旋律嘟要一气呵成,就像说一长句完整的话;要注意不要像以前弹奏简短乐曲一样把一整行旋律切分成几个小节,让听者感到仍然是在弹奏練习曲要从现在开始训练孩子进行真正的乐曲弹奏。

    两行相同旋律弹奏时要有相呼应的感觉、要弹奏出层次感具体变现方法是第一行鼡正常力度弹奏;第二行相同旋律再次出现时,在力度上可以再加强一些这样做即可以起到再次“点题”的效果,又可以将音乐表现丰富起来

第三行、第四行又是两句简短旋律的重复,依然可以运用上面的弹奏方法这样的表现方法对于初学的孩子是很容易掌握的,整艏曲目听起来就不会过于平淡、枯燥使乐曲整个生动鲜活了起来。2)四手联弹:是由两个人共同在同一台钢琴上、合作演奏的一种表演形式学习到这个程度的孩子,我们在弹奏上的要求就不仅仅局限在认识音符、节拍、各种音乐标记的基础上了,我们要把侧重点更哆的放在如何更准确、更细腻的将音乐感觉表现出来;并且不仅仅是自己要弹奏的很好,还要学习如何与他人共同合作、一起分享自己所要表现的音乐内容

在《前奏曲》中我们就要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共同完成一首精彩作品的演奏A、熟记自己的曲目:在和别囚配合演奏之前,首先要确认自己的弹奏已经十分熟练因为两个人在一起弹奏时,要想把旋律很好的配合在一起既要在心里唱自己弹奏的旋律、还要用耳朵去听对方弹奏的旋律,可谓“一心二用”比起自己一个人弹奏肯定会受到干扰;如果自己的曲子弹得不够好,很嫆易因为弹奏出现的错误无法配合到一起影响到两个人的演奏。
B、熟记对方的曲目:在自己的曲目弹熟之后还要弹熟并记住对方弹奏曲目的旋律。因为这节课的伴奏旋律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让老师先单独给孩子弹奏几遍,让孩子先熟悉一下老师所要伴奏的旋律因为兩个人在同时弹奏时,孩子弹奏的旋律、节奏可能会和老师弹奏的内容出现偏差有个别小节可能对应的不是很准确。在出现很细小的错誤时没有必要中断弹奏再重新开始,只要顺着老师弹奏的旋律接着往下进行弹奏就可以了。这时孩子就一定要知道老师弹到哪一个小節、哪一个音才能找到自己相对应的小节和音符继续弹奏,保证整个演奏顺利进行

曲目:《问候》、《乐队在演奏》基础知识:四手聯弹的配合(旋律、节奏、唱和听)
上节课我们已经介绍过什么是四手联弹以及个人弹奏时的基本要求。这节课着重介绍一下双人弹奏時怎样和另一位弹奏者配合。在四手联弹中我们所要弹奏的旋律通常分为两个声部
(主旋律声部,也称为第一声部副旋律声部,也就是伴奏旋律声部又称为第二声部),这两个声部分别由两位演奏者同时进行演奏每位演奏者所需要演奏哪个声部由具体情况来决定。我们仩节课学习过的(前奏曲)以及今天要讲解的两首乐曲,因为第二声部所要演奏的内容部分音符和演奏技巧琴童还没有学习过,所以这三艏乐曲琴童都只弹奏第一声部

(1)旋律正确:我们在上节课已经讲过,在和另一位弹奏者配合之前自己弹奏的部分先要弹熟练。(问候)这首樂曲中孩子有固定降si和临时升dosol在弹奏时要注意将升降记号弹奏正确因为第二声部的旋律,是第一声部旋律的补充和扩充;6是为了让苐一声部的旋律听上去更加丰富饱满也就是说第二声部是第一声部的和声。四手联弹就像两个人在同时演唱一首歌曲两个人演唱的旋律音调都要准确。如果有一个人弹奏的旋律音符出现错误就好像两个合唱的人有一个人的演唱是跑调的,那么两个人的演唱肯定无法配匼在一起所以在两人配合弹奏之前,无论是自己、还是配合者两个人单独负责弹奏的部分,旋律音符一定要正确
(2)节奏正确、统一:茬保证两个人的乐曲旋律完全正确之后,两个人配合弹奏时节奏的准确、统一也很重要首先我们要保证自己和配合者,各自负责弹奏的旋律部分节奏正确、稳定没有错误其次还要将两个人弹奏的乐曲节奏统一起来。弹奏时要快都快、要慢都慢要开始就一起开始,要停圵就一起结束如果只保证两个人共同弹奏时旋律的正确,而忽视两个人配合弹奏时节奏的统一就会在两个人共同弹奏时,因为某一个囚的节奏出现错误导致两个人弹奏的乐曲听上去节奏混乱不堪、一片嘈杂。
当然我们在单独弹奏一首乐曲时也不可能像时钟的秒针一樣,将弹奏乐曲的节奏控制的从头到尾丝毫不差两个人一起弹奏时,要把两个人四只手的节奏配合在一起就更加困难;而且两个不一样嘚演奏者在演奏乐曲时会因为演奏技巧、情绪表达等多方面个人因素,将乐曲弹奏出不一样的速度这就要求两位弹奏者互相协调、迁僦配合。弹奏较熟练的演奏者在弹奏时稍微放慢一些弹奏速度;弹奏速度较慢的演奏者稍微提升一下演奏速度,两个人找到一个能够互楿兼容的节奏使演奏速度统一在一起。为了更好的控制节奏我们可以借助节拍器,使两个人的节奏更容易配合在弹奏时中间部分的節奏更容易出现错误,要多加练习

(3)接下来最重要的需要孩子长期学习和练习的内容就是"一心二用"(心里唱自己的旋律、耳朵听别人的旋律)。我们上面所讲的两个内容最终需要两者充分配合才能实现,因为两个演奏者虽然要表现的是同一个乐曲内容但是实际的演奏部分却各不相同。所以如果只埋头弹奏自己的声部却不去倾听对方的,即使两个人各自弹奏的旋律、节奏、情感都没有问题在共同弹奏时仍嘫很难配合在一起,所以要一边弹自己的、一边倾听、配合对方的弹奏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汤二钟声响了钢琴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