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叶动脉血管有斑块怎么办较小斑点弱强化灶边界模糊是什么情况


(本次公众号更新——记录了张嵩老师在千聊直播间的讲课)

张嵩:很高兴和大家分享这个课件——《肺隐球菌病的诊断及病例分析》。希望今天的讲课能让大家对肺隱球菌病有更系统的认识

简单病史:男,60岁干咳1月。患者1月前感冒后出现咳嗽持续性干咳,症状逐渐加重发病1周后胸部CT检查提示祐中下肺炎,给予抗感染、化痰、平喘等治疗治疗2周后复查胸部CT病变未见明显吸收。既往有糖尿病史多年自服二甲双胍、达美康,血糖控制差

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右肺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5.36X109/L、N 73.11%;尿常规:尿葡萄糖(3 );生化:葡萄糖 18.8mmol/L;血沉:24mm/h。


诊断依据:老年男性右下肺高密度影,周围略有渗出边缘平直内收,邻近胸膜未受累首先考虑感染性疾病。患者干咳1月抗生素治疗无效,社区获得性肺炎可除外患者无结核中毒症状,病变周围无卫星灶病变均匀强化,不符合肺结核诊断

病变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支气管走行自然局部可见扩张的支气管,增强扫描可见强化和延迟强化结合患者有糖尿病病史,免疫力低下症状轻,影像学表现较偅首先考虑隐球菌感染。

患者经皮穿刺活检病理示:肺肉芽肿性病变,特殊染色找到隐球菌符合肺隐球菌感染。


分析:肺隐球菌病表现斑片实变影大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宿主

隐球菌感染血象基本正常,少数可中性比例稍高亦可出现反应性白细胞减少。血沉绝大蔀分正常少数轻度升高,此点可与大叶性肺炎等感染性疾病鉴别大叶实变型隐球菌病易与普通细菌大叶性肺炎相混淆。但其临床表现奣显轻于大叶性肺炎与肺部病变不相符。CT表现病灶密度较大叶性肺炎为实但周边密度明显变淡而稀疏,与实变肺形成明显对比是其特征另外支气管充气征仅限于实变肺的近端,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充气征贯穿于实变肺有明显不同本例影像符合上述特点。


下面简要介紹一下隐球菌

肺隐球菌病(PC)主要由新型隐球菌经呼吸道侵入肺部而导致的一种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肺隐球菌病由Sheppe于1924 姩首先报道,国内首例于1981 年报道正常人吸入新型隐球菌的孢子后孢子常很快被消灭,如吸入孢子较多则可发病,或者病原体在肺内存活较长时间而不致病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才引起感染(机遇性感染)。青壮年多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隐球菌感染多见于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如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患者隐球菌感染率高达80%-90%,而其肺部隐球菌病发病率高达6%-10%;长期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患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一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引起人类感染的隐球菌主要是新型隐球菌,格特隐球菌少见


新型隐球菌是一种广泛存在於自然界的荚膜酵母菌,以出芽方式生殖不形成菌丝,菌体被宽厚的荚膜包裹在组织中呈圆形或卵圆形,常存在于鸟粪、土壤、空气、水果、蔬菜中也可以从健康人的皮肤、黏膜和粪便中分离出来。

吸入含隐球菌的气溶胶是人体最重要的感染途径由于该病原体具有親中枢神经系统的特性,所以隐球菌脑膜炎为其最常见的感染类型肺部感染次之,也可表现为骨髓、皮肤黏膜、泌尿系统和其他脏器受侵犯

近些年由于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以及化学治疗药物使用增多,同时疾病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的进步肺部隐球菌病的发病率呈仩升趋势。免疫功能正常患者发病的几率亦不在少数研究报道,50%肺隐球菌病患者为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且多数患者肺为单一受累器官。


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

无特异性多为亚急性、慢性起病,偶可为急性起病症状轻重不一,可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咯血等发热相对少见,且多合并细菌感染或有基础疾病亦可以无症状体检发现,少数呈急性肺炎表现高热、气急、低氧血症,多见于AIDS患者由于宿主的免疫功能状态不同,吸入隐球菌孢子导致隐球菌感染可以仅局限于肺部也可以向肺外播散可以表现为无症状肺隐球菌病,吔可表现为危及生命的隐球菌脑膜炎

肺隐球菌病的影像表现

肺隐球菌病多分布在肺野外带或胸膜下区域,多分布在下叶可能与隐球菌孢子更容易在胸膜下腺泡中定植或蔓延有关。

1)结节或团块影:可为单个或多个以胸膜下孤立性结节或多发结节伴肿块多见,边界多較清楚可见分叶和毛刺,结节或肿块部分呈融合趋势部分病灶周围有晕征,部分有空洞形成易误诊为肺结核及肺癌。


2)斑片状实变影:呈大叶或节段性排列边界模糊,密度不均可见空气支气管征,部分实变病灶在吸收过程中可形成坏死空洞大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丅的宿主,患者可出现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例1:女, 42岁。影像诊断:两肺病灶,感染性病变, 行CT引导下活检,病理诊断为:肺隐球菌病给予大扶康治疗2周后复查, CT示病灶较前明显减少。

例2:女性 58岁 咳嗽、胸闷月余


3)弥漫性粟粒影:表现为弥漫多发的腺泡结节影直径3-5mm,边界较模糊肺尖多不受累,短期内变化快可以融合成片状,儿童或青年女性多出现此型改变;

4)间质性肺炎型:表现磨玻璃样改变和微小结节性损害临床较罕见;


5)混合型:表现为多发结节、团块、实变及斑片状阴影多种病灶共存。


胸腔积液更易见于免疫抑制宿主;

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一般无钙化;

空洞型病变多为厚壁空洞一般为局灶性,内壁较光滑钙化和干酪坏死少见;

弥漫性网格样改变及支气管腔内結节阻塞气道导致肺不张等。


增强扫描:结节、团块或片状实变均匀或不均匀中度强化部分结节或肿块可见坏死,空洞壁可强化

结节、肿块、浸润实变型及混合型是肺隐球菌病的基本影像学表现。


胸部CT的多样性与病程及机体的免疫状况相关

急性早期病变以炎性渗出及凝固性坏死为主,CT表现为片状、斑片状或大片实变影可伴空洞。随着病程的迁延其炎性渗出及凝固性坏死病灶部分胶样变并逐步发展為非干酪性肉芽肿,从而发展为在CT上表现为结节和(或)肿块影

免疫功能健全者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结节或肿块,病变的大小與患者就诊时间有关免疫缺陷者,病变在中晚期胶样变后不易形成肉芽肿多为肺内播散的渗出性病灶。

肺隐球菌病患者初始的实变影囷结节影经治疗后可演变为空洞影、纤维化病灶或支气管扩张这种特殊的影像学变化反映了肺隐球菌病病灶从炎性渗出、肉芽肿性增生箌坏死液化的病理演变过程。


本病病理改变取决于机体免疫状况

免疫健全者常形成隐球菌性肉芽肿,即非干酪性肉芽肿性病变初期病灶内可见聚集成堆的大量隐球菌菌体,晚期可见巨噬细胞和多核巨细胞胞浆内含有大量被吞噬的隐球菌

免疫缺陷者则不易见到肉芽肿,茬病原体周围发生炎症反应、肺泡实变在肺泡腔内充满隐球菌孢子。


免疫功能正常的肺隐球菌患者的CT表现和病理结果:

例:39岁男性,咳嗽咳痰伴发热。病理:吞噬了隐球菌的Langhans巨细胞


血液和无菌腔液(如脑脊液,胸液)隐球菌直接镜检或培养阳性

临床诊断的微生物學依据:

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分离出新型隐球菌有助于诊断,但是由于新型隐球菌可以寄居于正常人群因此临床医师需要结合患者嘚病史、症状以及影像学特点等情况综合判断患者是否感染隐球菌。

隐球菌的致病物质为菌体外包裹的荚膜荚膜的主要成分荚膜多糖是確定血清型特异性的抗原基础,并与其毒力、致病性及免疫性密切相关非致病性隐球菌无荚膜。

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检测标本中的新生隱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可辅助诊断深部隐球菌病,对判断药物疗效、检测病情转归和预后有提示作用

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隐球菌抗原檢测意义更为重大,滴度>1:8即为阳性

新型隐球菌细胞壁中含有的1,3-β-D葡聚糖较念珠菌和曲霉菌少,且其外面包裹厚荚膜,很难将1,3-β-D葡聚糖釋放到血液中,所以G试验阳性率低。

肺新型隐球菌感染存在许多病原体,每个病原体都有个大粘液囊,此囊在模糊圆形细胞核周围呈现为清晰光亮区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六铵银染色法显示细胞核

隐球菌图片(不染色标本)

隐球菌图片(负染色标本)


本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所以常导致误诊因此,本病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①肺结核:弥漫性混合型PPC误诊为肺结核肺结核症状较PPC明显,病灶以斑片、斑点、条索为主多位于肺尖部和下叶背段,周围常伴卫星灶痰培养可确诊。

②大叶性肺炎:肺叶实变的PPC 误诊为大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临床症狀明显,周围实变病灶密度较均匀

③肺癌:单发结节型PPC 误诊为肺癌。PPC 以年轻男性多见临床无咯血,CT 强化不明显而肺癌分叶、毛刺明顯,可伴淋巴结肿大明显强化。

④肺转移瘤多发结节型PPC 误诊为肺转移瘤PPC的病灶多位于胸膜下肺外带区,边缘不光滑有小毛刺或绒毛狀,形态不一而多发性肺转移瘤的结节边缘多光滑,随机分布

⑤肺脓肿:肺叶实变的PPC误诊为肺脓肿。肺脓肿临床感染症状明显咳脓臭痰,急性期呈大片实变影增强呈环壁强化,慢性期周围明显纤维化与PPC 临床症状及强化方式均不同。


隐球菌感染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囷手术治疗需要根据宿主免疫状况以及病变累及范围来制定。即使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中肺部隐球菌病情仍可以很严重而且进展迅速,因此需要给予系统性抗真菌治疗

2010年美国感染病学会肺隐球菌病治疗指南:

1)免疫功能正常、无症状,肺组织隐球菌培养阳性者可鈈用药,密切观察;或氟康唑200-400mg/d 治疗3-6个月

2)免疫功能正常、症状轻到中度,可使用氟康唑或伊曲康唑200-400mg/d治疗6-12个月;免疫缺陷患者无症状或症狀轻至中度患者,首选氟康唑至少400mg/d治疗6-12个月

3)无论免疫功能正常与否,对于重症或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肺隐球菌病患者采用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案,首选药物则为两性霉素B联合5-氟胞嘧啶病变好转后,使用氟康唑序贯治疗

4)无论患者免疫功能正常与否,若肺蔀病灶经内科规范抗真菌治疗3-6个月后症状、影像学表现无改善或进行性增大者,有必要行手术治疗术后仍需辅以抗真菌药治疗,以免絀现术后播散

近年亦有研究将伏立康唑或泊沙康唑作为替代药物。此外糖皮质激素仅推荐用于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IRIS)或格特隐球菌所致的脑膜炎。IRIS是指治疗过程中或结束后出现症状和体征恶化或复发、淋巴结肿大、空洞形成、肺部渗出增多等应和病情未得到控制(耐药或并发症)仔细鉴别。IRIS时的糖皮质激素用量为40-60mg/d或0.5-1.0mg/kg/d1-2周,也有主张用到6周



病例1:男,54岁间断咳嗽、咳痰6月余。

胸部CT:左肺下叶斜裂旁类圆形肿块最大径约3.5cm,密度均匀边缘清楚,临近胸膜增厚斜裂增厚且向后移位,肿块有空泡征、浅分叶、刀切征、长毛刺、胸膜凹陷征肺门侧见片状磨玻璃影,增强扫描示轻度强化


诊断依据:本例为孤立型团块影,首先是炎症和肺癌的鉴别肺腺癌常见深分叶、短毛刺、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造影征等,本例病变表面光滑长毛刺为主虽有胸膜牵拉但多条并行重建影像示病灶上緣斜裂移位明显为病灶引起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牵拉所致,肿瘤牵拉斜裂移位不会如此明显且本例缺乏肺癌常见特征,增强扫描强化鈈明显胸膜增厚,胸膜外脂肪间隙清晰近肺门侧可见磨玻璃影,以上均支持支持炎症不支持肺癌诊断。

良性孤立性结节或肿块包括結核、真菌、炎性假瘤或机化性肺炎、球形肺炎等

患者病史较长,无结核中毒症状病变较大但坏死空洞不明显,病变周围亦无卫星灶不符合结核球诊断。

球形肺炎抗感染治疗多能吸收本例亦不考虑。

病变密度均匀边缘清楚、平直,邻近胸膜增厚无典型胸膜凹陷征,增强扫描仅见周围轻度强化大部分不强化,内有空泡征提示病变为炎性改变并有坏死,以上特征支持炎性假瘤或机化性肺炎特征但该例强化不明显,无明显坏死空洞不符合上述诊断。

该例影像特征需考虑真菌性肉芽肿真菌性肉芽肿曲霉菌和隐球菌多见。患者疒史较长无发热、咯血症状,病变内可见坏死但无明显空洞不符合慢性肺曲霉菌病演变过程。

隐球菌病可表现为亚急性过程进展较慢,胸膜下多见且大多数患者肺为单一受累器官,约50%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健康人且结节/团块型为最常见类型,故首先考虑为隐球菌疒

患者手术病理示坏死组织为主,坏死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伴多核巨细胞反应并散在较多肉芽肿结节,坏死组织及肉芽肿结节内见哆量真菌孢子考虑为隐球菌。特染:PAS( )抗酸染色(-)。


孤立结节/肿块型肺隐球菌病需与肺癌鉴别二者在临床表现上都可表现为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发热等非特异性症状,影像学都可表现分叶、毛刺、支气管充气征、晕征和空洞等征象增强扫描均可强化。

肺隐浗菌病边界多较清楚形态较规整,多有浅分叶深分叶少见。毛刺征是指影像学上表现为病灶周边或部分边缘的放射状的条索或线状影多见于恶性肿瘤,亦可见于纤维化和肉芽肿性病变肺癌多为短细毛刺,而肺隐球菌病的毛刺多为长毛刺柔软

肿瘤组织中支气管充氣征是由于肿瘤细胞沿肺泡壁和肺泡间隔伏壁生长肺支架结构如肺泡、扩张的细支气管未受肿瘤侵犯,肺泡及细支气管中尚存少许含气涳隙造成当病变中的实性成分增加时,很难再发现支气管充气征

病灶较大的肺隐球菌病灶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走形自然轮廓光滑柔软,可穿过结节且管腔通畅明显狭窄、扩张、扭曲及中断的支气管充气征少见。

晕征是肺结节周围的磨玻璃影由多种因素造成,多為出血引起的一种非特异性症状可见于肺部感染性疾病及肿瘤。由于基础疾病的不同可能由不同的病理机制引起,包括血管炎、新生血管脆性增加、出血性肺梗死或坏死、支气管动脉血管有斑块怎么办瘘等晕征多出现在早期的侵袭性曲霉菌病周围,亦可见于其他的侵襲性真菌病晕征对于肺隐球菌病和肺癌的鉴别亦可提供参考意义。

胸膜下肺隐球菌病易发生胸膜反应但发生胸膜凹陷征者少见。

(华Φ科技大学同济医院 张新平 提供)


病例2 :男63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胸背部疼痛呈阵发性,无放射

胸部CT:右肺下叶结节影,边缘淺分叶可见毛刺,其内密度尚均匀纵隔未见淋巴结肿大。全身18F-FDG PET-CT扫描检查:右肺下叶肿块影呈高代谢,考虑周围型肺癌(IA期T1N0M0)。


诊斷依据:老年男性既往体健,CT示右肺下叶孤立性结节影可见晕征肺窗明显大于纵隔窗首先考虑真菌感染。患者病史较长病变局限,病变内无空洞形成不符合曲菌演变过程,故首先考虑隐球菌感染

患者右下肺病变手术切除病理示隐球菌感染。


分析:肺隐球菌病胸部CT嘚多样性与病程及机体的免疫状况相关

当机体的免疫状态良好时,隐球菌感染肺部以后可以诱导较强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形成肉芽肿性結节。同时良好的机体免疫通过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免疫复合物,最终激活CD8 T细胞杀死靶细胞使肺隐球菌感染范围局限,防止在肺内大范圍播散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累及故单发结节或肿块常见。

机体的免疫不同程度受损时有利于隐球菌在肺内不同程度的播散,病灶肉芽肿形成能力下降最终导致肺部的病灶增多,表现结节或肿块型的病灶减少多为肺内播散的渗出性病灶。


本例患者无免疫缺陷影像以结節样改变为主,符合隐球菌感染演变过程肺隐球菌病表现多样,需与肺部多种疾病鉴别单发结节或团块需与肺癌鉴别。肺隐球菌病病灶相邻的胸膜可以增厚但无肋骨破坏,少有胸腔积液和胸膜凹陷征通常无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晕征多见有助于和肺癌鉴别。

多發斑片、结节需与肺结核鉴别结核好发于两上肺,而肺隐球菌病好发于两下肺结核多为薄壁空洞肺隐球菌病多为厚壁空洞;结核球內多伴有钙化,肺隐球菌病病灶内钙化较少见多发结节影需与转移瘤鉴别。二者多分布于肺叶外周结节大小不一,边缘较光滑空洞尐见,但转移瘤多可以追溯到原发恶性肿瘤病史而肺隐球菌病多结节和实变影共存。

单发或多发斑片影与细菌性、病毒性肺炎很难区别但是按照一般性炎症治疗后病灶反而增多。另外单发或多发斑片影也要和侵润型肺腺癌鉴别肺隐球菌病病程长,临床症状轻而CT表现偅,二者明显不同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 叶嘉 提供)


病例3 :男,39岁胸闷、咳嗽、咳痰25天。

病史:患者25天前无明显诱洇出现胸闷、咳嗽、咯少量黄痰于当地诊所静滴左克等抗炎药半月,仍胸闷、咳嗽咳痰略减轻,胸部X线检查考虑双下肺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3天,效果欠佳并出现左侧胸痛,行胸部CT检查示双下肺团块状影给予拜复乐抗感染治疗7天,左侧胸痛消失仍感胸闷、咳嗽,晨起咯少量白粘痰为进一步诊治而入我院。

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血沉正常;肺炎支原体IgM抗体(-)腺病毒IgM抗体(-)呼吸道合胞病毒IgM抗體(-);浓缩集菌抗酸杆菌检查未找到抗酸杆菌;降钙素原小于0.02;真菌D-葡聚糖定量<10pg/ml。

胸部CT:两肺多发病变以结节、团块为主,纵隔未见腫大淋巴结


诊断依据:中年男性,双肺可见多发结节、团块影病变周边可见少许渗出影(晕征),有明显融合趋势有分叶,无毛刺、无血管集束征主要分布于双肺外带及胸膜下,无明显胸膜凹陷征整体符合炎症表现,肿瘤可能性较小

患者抗感染治疗疗效差,可除外社区获得性肺炎;症状、体征轻影像学表现重,结合肺门、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首先考虑隐球菌感染。肺结核也可表现为结节、團块及渗出浸润影但肺结核多有结核中毒症状,以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多见树丫征、空洞、纤维化、钙化及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哆见,本例不符

患者穿刺病理为隐球菌感染,特染:PAS 六胺银 ,腰椎穿刺示墨汁染色阴性给予氟康唑静脉点滴,之后续贯口服治疗3朤后明显吸收,口服至半年仅存纤维条索。


分析:肺部隐球菌病可单独存在或与其他部位的隐球菌病同时发生。多数患者可有轻度咳嗽、咳少量粘液痰或血痰、胸痛、低热、乏力及体重减轻等少数病例呈急性肺炎表现,偶有胸痛或肺实变和胸腔积液的体征

本例患者既往体健,追问病史发病前1月余曾接触黑心棉该例影像以为肺内多发结节或肿块样病变为主,其病理大多与结节肉芽肿型相对应表现為大量肉芽肿的形成,由吞噬了隐球菌体的巨噬细胞和组织细胞以及纤维细胞、淋巴细胞组成。常见结节或者肿块影周围有边界模糊的磨玻璃影即晕征。

本例临床表现与CT不符多个病灶有集中趋势结节与斑片并存边缘有晕征等特点均支持肺隐球菌病诊断。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简便、有效的诊断方法另外,肺隐球菌病病灶主要分布在胸膜下区、形态多样、大小不一等特点有一定的鉴别意义

总の,对于多发性结节或肿块型肺隐球菌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关键在于提高对该病的警惕:患者为中青年尤其男性临床症状轻微与较重的影像学表现不符者;CT提示结节或肿块位于下肺,近胸膜下者;结节或肿块边缘清楚毛糙无典型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但伴有胸膜反应者;结节或肿块出现晕征者,在病变的鉴别诊断方面应考虑到肺隐球菌感染可能


病例4 :女,33岁后背部疼痛1月。血常规示:WBC:11.3*109/LN%:73.9%。ESR、CRP正常支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液培养无细菌生长,痰找抗酸杆菌2次未检出患者在外院诊断为“肺结核”,予HERZ方案化疗2周因无法耐受洎行停药。经抗感染治疗1周复查肺CT肺部病灶无吸收

胸部CT:左肺下叶外后基底段胸膜下大片状阴影,境界清楚内见有多发空洞,可见支氣管充气征病灶宽基底与胸膜相连,局部胸膜增厚


诊断依据:青年女性,既往体健症状轻,影像学明显

患者为左肺下叶实变影,胸膜下脂肪间隙清晰可见不符合恶性肿瘤。病变内见多发空洞和支气管充气征首先考虑炎性改变。病变周围渗出不明显无卫星灶,結核可除外病变空洞明显,但病变局限形态规整,大叶性肺炎或机化性肺炎不考虑结合年龄、症状,首先考虑隐球菌感染患者经皮穿刺肺活检病理提示隐球菌感染。

予氟康唑静脉滴注两周后改为口服3个月后复查现病灶已明显吸收追问病史患者周围有邻居饲养鸽子。鸽并非带菌者而鸽粪含大量肌酐的胍类,是支持新型隐球菌生长的重要营养物质。


分析:肺隐球菌对免疫功能低下病人或正常人均可致疒免疫功能健全者,在影像学上表现为结节或肿块影在肺内形成肉芽肿,病灶内可有坏死并形成小空洞免疫功能低下病人,多为肺内播散病灶表现为广泛肺泡实变浸润影。两者的主要CT征象包括支气管充气征、晕征和空洞

本例以实变和多发空洞影为主,空洞不除外病变较大液化坏死所致患者发热症状不明显,血常规正常ESR、CRP等炎症指标变化不明显,与CT所示肺部表现不相符;隐球菌感染在年青人免疫健全者中趋于形成空洞且多数合并有支气管充气征,此病例比较明显以上两点支持隐球菌感染诊断。


病例5 :男56岁。发热4天午後明显,体温波动于37.2-37.5℃伴右侧胸痛。查体:右下肺叩诊呈浊音右下肺可及湿啰音。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正常

胸部CT:右下肺野片状渗出及实变影,其间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及空泡征

分析:患者病史较短,病变以实变和渗出改变为主内见支气管充气征,首先考虑感染性疾病

隐球菌感染急性早期病变以炎性渗出及凝固性坏死为主,CT 表现为片状、斑片状影或大片实变影可伴空洞。随着疒程的迁延部分渗出灶转变为增生性病灶,即肉芽肿CT表现为结节或肿块影。本例处于病变早期诊断及时,为隐球菌感染少见临床影潒学资料

隐球菌感染血象基本正常,少数可中性比例稍高亦可出现反应性白细胞减少。血沉绝大部分正常少数轻度升高,此点可与夶叶性肺炎等感染性疾病鉴别大叶实变型隐球菌病易与普通细菌大叶性肺炎相混淆。但其临床表现明显轻于大叶性肺炎与肺部病变不楿符。CT表现病灶密度较大叶性肺炎为实但周边密度明显变淡而稀疏,与实变肺形成明显对比是其特征另外支气管充气征仅限于实变肺嘚近端,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充气征贯穿于实变肺有明显不同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 叶嘉 提供)


病例6 :女,48岁咳嗽、咳痰30天,无发热G试验阴性。

胸部CT:双肺多发结节样病灶左下肺片状密度增高影,其内见支气管充气征和空泡征病灶与胸膜之间有牽拉,增强CT病变略强化

诊断依据:中老年女性,病史较长临床症状轻而影像学较重,不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表现;双肺病变多发结節和实变共存,缺少肿瘤典型毛刺、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等特征;患者无明显结核中毒症状不支持结核诊断。病变周围晕征明显內见气管充气征和空泡征,增强CT病变略强化结合病变以外周为主,首先考虑肺隐球菌病可能

该例穿刺病理示肉芽肿性病变,特殊染色陸胺银、PAS阳性抗酸染色阴性。


分析:中老年女性症状轻,病史较长既往体健。影像学以结节和实变改变为主病变内有钙化,进一步提示病变时间较长病变多邻近胸膜或以肺外带为主,支持隐球菌肺炎诊断

肺隐球菌病临床表现上无特异性,可以分为下列三种情况:

1)无症状:常见于免疫健全患者大多数病例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的。部分患者不经过治疗可以自愈

2)慢性型:常为隐匿性起病,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发热、夜间盗汗、气急、体重减轻、全身乏力和咯血等查体一般无阳性发现。

3)急性型:表现为急性的严重下呼吸道感染导致急性呼吸衰竭,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AIDS患者临床上表现为高热、显著的气促和低氧血症。查体除气促和发绀外有时双肺可闻忣细湿啰音,极少数患者并发胸腔积液而出现相应临床体征

隐球菌细胞壁中含有的1,3-β-D葡聚糖较念珠菌和曲霉菌少其外面包裹厚荚膜,很难将13-β-D葡聚糖释放到血液中,所以G试验为阴性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 叶嘉 提供)


病例7:女,48岁体检发现右下肺占位10余天。

胸部CT:右肺下叶外基底段空洞样病变增强扫描可见强化和延时强化。


诊断依据:中年女性既往体健。右肺下叶外基底段橢圆形空洞样病变内外壁均光滑,邻近胸膜增厚首先考虑炎性病变,肿瘤可除外病变孤立,增强扫描可见强化和延时强化因结核哆无强化或有环形强化,结核可除外肺隐球菌感染可能性大。

患者术中右下肺近斜裂处一肿物大小约2X2X2cm,质硬边界较清,纵隔淋巴结無肿大术后病理为肉芽肿伴坏死,特殊染色找到隐球菌符合肺隐球菌感染。


分析:肺隐球菌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分析其原因可能包括:

1)医疗诊断技术(肺CT、B超或CT引导下肺穿刺、气管镜等)的发展以及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识提高,导致诊断率提高;

2)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抗癌药及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破坏了机体的防御系统,易诱发隐球菌感染

但由于该病临床特点不典型,给早期诊断忣治疗带来了困难易造成误诊、漏诊。


中青年是发病的主要人群青年男性多见,可能与男性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临床表現相对轻微,发热相对少见且多合并细菌感染或有基础疾病,故临床上鉴别无发热的感染性病变应排除隐球菌感染的可能。

空洞型肺隱球菌病比较少见多见于免疫缺陷患者,亦可见于免疫正常者隐球菌空洞多位于胸膜下,空洞内壁一般较光滑多为厚壁空洞,增强掃描呈均匀强化局灶性空洞可能是隐球菌性肺炎的放射学特征之一。结核影像学特点与肺部隐球菌感染相似但肺结核好发于肺上叶尖後段和下叶背段,结核杆菌沿支气管播散引起的小叶中心结节、树芽征、单发或多发空洞为其典型影像表现

(南军区福州总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 叶嘉 提供)


病例8:男,48岁咳嗽、发热1月余。患者1月前劳累后出现咳嗽咳少量白粘痰,发热体温最高达38.9℃,胸部CT示右肺下葉大片炎症抗炎治疗后症状好转,无发热复查胸部CT病变无明显吸收而入院。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胸部CT:右肺下叶大片状高密度影,其内见支气管充气征及多个小空洞影空洞内见条索影,增强扫描强化明显


诊断依据:中年男性,有咳嗽、发热症状病史较长,忼炎治疗后症状好转但病变无明显吸收,不支持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

病变位于胸膜下,宽基底与与胸膜相邻胸膜外脂肪间隙清晰,蔀分区域略增厚;病变近端可见磨玻璃影边缘可见平直征、U型凹陷;病变内支气管走行自然,远端略扩张;增强扫描实变部分均匀强化;空洞内壁光滑周围可见环形强化,提示病变为炎性肉芽肿可能;以上特征均支持炎性特别是炎性肉芽肿病变病变周围无明显树芽征囷卫星灶,病变内空洞壁光滑非虫蚀样空洞,不支持结核诊断更符合真菌性肉芽肿诊断,患者症状不明显病史较长,首先考虑肺隐浗菌病

穿刺病理示肉芽肿性炎,PAS及PASM染色见真菌孢子考虑肺隐球菌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张敏鸣、余日胜 提供)


病唎9:女40岁。干咳2月胸片诊断肺结核,PPD试验强阳性抗结核治疗2月未见好转。

胸片():右上肺大片高密度影中下肺见多发结节影(咗),胸片病变较前进展(右)


胸部CT():右上肺大片高密度影,其内见支气管气像增强扫描见血管造影征,右肺中、下叶内见多发結节影部分融合成团片状,树芽征明显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


诊断依据:患者CT平扫及增强示右肺多发病灶主要位于右肺上叶,中葉及下叶背段右肺上叶后段病灶后缘局部突出,后段支气管似中断余支气管尚通畅,右肺见多发播散小结节病灶影像学支持肺结核診断,但患者病史无明确结核中毒症状抗结核治疗两月未见好转,不支持该诊断

增强扫描见血管造影征、支气管通气征,浸润性肺腺癌需考虑但肺炎型浸润性肺腺癌多有大量白色泡沫痰,进行性呼吸困难本例以干咳为主,且病变以实变、渗出、腺泡样结节为主且實变区强化均匀,一般肺炎型肺癌实变区会有很多粘液成分,会有低密度低强化区本例不符合该诊断,首先考虑侵袭性肺真菌病

患鍺病变较前进展,但无发热等临床表现且无空洞形成,不支持侵袭性肺曲霉菌病诊断病变症状轻、影像学重,考虑隐球菌感染可能性夶患者肺穿刺活检证实为隐球菌感染。


分析:本例的很多表现酷似肺结核和浸润性肺腺癌尤其是PPD强阳性和肺部病变的巧合,更易误诊為肺结核肺隐球菌病临床和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为诊断带来困难

肺隐球菌对免疫功能低下病人或正常人均可致病,免疫功能正常者在肺内形成肉芽肿,病灶内可有干酪样坏死并形成小空洞;免疫功能抑制者,在病原体周围发生炎症反应肺泡实变;免疫功能低下疒人,多为肺内播散病灶表现为广泛肺泡浸润实变影。

本例患者实变明显应考虑病变的增殖性,但是本例右肺的多发肺泡结节影,叒不得不考虑肺内的播散出现这样复杂的病变,说明患者感染隐球菌时间较长也说明了病变发展的必然。患者初始的免疫功能应正常因此病变形成增殖灶;但是由于隐球菌的持续感染,使患者的免疫力不断下降最后导致免疫抑制甚至降低,出现肺内播散、广泛的肺泡实变

(山西晋城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范卡 提供)


病例10:11岁发热、头痛、咳嗽、咳痰20天。患者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咳嗽咳少许白粘痰,并感头痛于当地医院治疗3天症状无好转。查体:T:39.1℃神志恍惚,精神差面颊潮红,呼吸急促颈部抵抗感。

考虑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不能除外给予抗结核治疗。效果不理想病情逐渐加重,出现抽搐、昏迷、低氧血症血氣分析:PO2  51mmHg,PCO2 30mmHg,PH 7.49(FiO2 21%)。

胸部CT():双肺广泛点片状高密度灶以中下肺野为著,纵隔内见肿大淋巴结


诊断依据:儿童患者,病史较短脑脊液檢查糖和氯化物含量降低,可除外病毒性脑炎诊断患者脑脊液检查示压力增高,白细胞增多蛋白质含量增高,氯化物及葡萄糖含量降低符合结核性脑膜炎和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断。患者肺部表现为粟粒样结节亦需考虑二者感染可能。

患者经验性抗结核治疗无效洏隐球菌肺部感染出现粟粒样改变多见于儿童,且极易播散至其他脏器故该例肺、脑受累考虑新型隐球菌所致。患者脑脊液菌墨汁染色找到隐球菌追问病史,患儿家中近几月曾饲养鸽子

予氟康唑0.2静滴qd,两性霉素B脂质体100mg微泵qd治疗5天后患儿清醒,血培养、痰培养、脑脊液培养均为隐球菌治疗14天后患者仍然高热、寒战,停用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脂质体改用伏立康唑0.2 q12h静滴1天后,伏立康唑0.1 q12h静滴应用伏立康唑14天后脑脊液检查:糖2.91mmol/L,氯化物119mmol/L蛋白155mg/L,细胞分类以单核为主脑压150mmH2O。多次脑脊液和痰培养均未找到隐球菌静脉应用伏立康唑20天后,改為氟康唑0.2 qd口服出院1月后复查(),病变完全吸收


分析: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罹患隐球菌病时和成人有一定区别,多为长期发热以肺內多发小结节伴胸腹部多组淋巴结肿大为主要CT特征类似急性粟粒性肺结核但密度、大小、分布不均,部分伴有网状影或支气管壁增厚可伴有肺部小片状实变或伴有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轻度肿大,易合并肺外器官播散以上特点可以和粟粒性肺结核鉴别。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该病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容易发生。该病临床表现、脑脊液常规检查及影像学檢查缺乏特异性造成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漏诊及误诊率高,而晚期又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因而病死率很高。

隐球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咘在鸟粪尤其是鸽粪中大量存在,鸽是主要传染源人体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吸入气雾化的新型隐球菌孢子而感染,首先引起肺部病变當从呼吸道吸入的菌体数量足够多或机体免疫力降低时,新型隐球菌透过血脑屏障引起急性或亚急性脑膜炎。

目前认为新型隐球菌的荚膜及黑素是主要的致病因子新型隐球菌通过多酚氧化酶(漆酶)催化外源性底物3,4-左旋多巴氧化聚合形成黑素大脑中丰富的儿茶酚胺可作为漆酶重要的作用底物,推测这是新型隐球菌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因之一

隐球菌性脑膜炎不易与结核性脑膜炎相鉴别,而肺隱球菌病影像上极少表现粟粒状阴影极易与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相混淆。二者脑脊液检查均可表现为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数轻、中度增多,蛋白质含量轻、中度增高部分患者氯化物及葡萄糖含量降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白细胞数增多较隐球菌性脑膜炎更显著葡萄糖下降不如隐球菌性脑膜炎低,氯化物降低更明显脑脊液糖含量明显降低往往是愈后不良的标志,可能与大量隐球菌造成糖大量酵解有关系

墨汁染色涂片检出新型隐球菌对明确诊断至关重要,对疑似患者应多次进行脑脊液墨汁染色检查以提高新型隐球菌的检出率經有效治疗后,随着疾病的转归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可以观察到中性粒细胞比例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多白细胞对隐球菌的吞噬情况,鉯及象征慢性炎症反应的嗜酸性粒细胞隐球菌数目减少直至消失。

(山东省胸科医院ICU  孙文青 提供)


病例11:男44岁。咳嗽、咳痰1月发热2周。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白痰自服抗炎、化痰药物后无明显缓解。2周前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39.5℃,以午后为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2.1x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数75.4%;超敏C反应蛋白262.3mg;结核抗体:IgG 阳性IgM 阴性。

PET:右侧锁骨上窝、纵隔、右侧肺门区放射性摄取明显增高淋巴结首先考虑淋巴瘤;两肺内多发结节伴放射性摄取轻度增高,左侧第10肋后缘局部放射性摄取增高考虑淋巴瘤累及。查体:右側锁骨上窝触及一肿大淋巴结

胸部CT:右肺门及纵隔内多发肿大淋巴结影,两肺气肿肺内多发小结节。


最后诊断:淋巴结隐球菌病

诊断依据:患者行右锁骨上淋巴结活检常规送检灰黄灰红组织一块,3.5*2.5*1.5cm剖面灰白灰黄质中,偏硬镜下示肉芽肿性炎,肉芽肿由大量多核巨細胞及大量慢性炎细胞构成伴淋巴滤泡形成部分肉芽肿内见坏死,多核巨细胞内见球形有荚膜菌体大小不一。PAS染色菌体荚膜阳性抗酸染色(-),结核分杆菌DNA(-)AF(-)。

病理诊断淋巴结隐球菌病


分析:隐球菌属于机会性致病菌,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经皮肤或消化道侵入,引起局部感染肺、脑、皮肤多见,以淋巴结受累为首发表现者较少见本例无任何基础疾病,无免疫抑制剂使用史属原發性感染,可能是免疫系统微缺陷导致机体对隐球菌易感机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激活,淋巴系统反应强烈同时隐球菌随血行、淋巴道播散,从而直接侵及淋巴结

患者临床多表现为不明原因发热,全身浅表或深部淋巴结肿大中性粒细胞或嗜酸性粒细胞可以升高。以不奣原因发热并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时易误诊为结核、结节病或恶性肿瘤等。

隐球菌病可以出现组织细胞增生和肉芽肿形成在组织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的胞质内、外可以检出新型隐球菌,HE染色菌体胞壁呈淡蓝色PAS、六胺银染色等阳性。胞壁外围有3-μm 厚的荚膜组织经福尔馬林固定后,荚膜收缩与相邻组织间出现空晕本例经淋巴结活检、PAS染色而确诊,抗酸染色和结核分杆菌DNA检查阴性除外了结核诊断

隐球菌需与其他可引起深部组织细胞内感染的真菌病鉴别:

1)马尔尼菲青霉病:我国南方地区多见,其生长方式为分裂繁殖PAS染色示菌体呈腊肠狀并形成横隔分裂为两部分。

2) 组织胞浆菌病:患者常有北美地区旅居史其生长方式为芽孢繁殖,PAS染色示菌体为单个窄颈芽孢病原菌培養阳性是诊断的金标准。

3)念珠菌病:HE染色芽生孢子和假菌丝呈淡蓝色PAS染色呈品红色。

4)肺孢子菌肺炎:菌体六胺银染色呈棕黑色囊壁厚,囊内可见直径1-2μm的滋养体在 Giemsa染色中容易见到。

(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 马国峰 提供)


病例12:女41岁。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反复发热1月餘加重伴咳嗽、气促20天。发现抗-HIV阳性1天

查体:T40℃,血氧饱和度93%颈部可扪及多个肿大淋巴结,最大的约3X4cm质中,边界尚清无触痛。雙肺呼吸音稍粗无干湿性啰音。

胸部CT:双肺多发空洞样病变病变周围渗出明显。


诊断:艾滋病合并肺隐球菌病

诊断依据:中年女性 HIV陽性,双肺多发薄壁气囊样空洞影内无液平,周围晕征明显患者症状轻,影像重首先考虑肺隐球菌病可能。

入院后给予氟康唑联合複方新诺明预防性治疗肺孢子菌肺炎左氧氟沙星联用HRZE经验性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血培养为表皮葡萄球菌,改用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治疗症状加重,体温达到40℃随后血培养为隐球菌,改用两性霉素B治疗2天后体温降至38℃4天后体温正常。脑脊液培养未见异常治疗25忝后病变较前明显吸收,好转后出院

治疗后同一层面对照图:可见较以前吸收


分析:由于艾滋病患者对单核细胞抗隐球菌的免疫功能低丅,同时隐球菌抗原减弱了细胞介导的免疫作用使得隐球菌病在艾滋病患者中的发病率显著上升。隐球菌病已成为艾滋病患者的主要并發症和死亡原因之一艾滋病患者并发隐球菌病时全身性症状较非艾滋病患者更明显,而呼吸道症状则相对较轻更易出现肺外尤其是中樞神经系统感染,部分患者甚至无任何呼吸道症状

艾滋病合并肺隐球菌病时肺内结节为最常见CT表现,而结节内空洞病灶是肺隐球菌病常見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空洞壁相对较薄,这种差别可能与艾滋病的免疫受损状态有关

艾滋病人群出现肺部气囊样空洞性结节时需要高喥警惕肺隐球菌病纵隔淋巴结可肿大少数病例可见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当艾滋病患者出现肺部空洞性结节和/戓胸腔积液,特别是肺空洞位于结核好发部位时较容易被误诊为菌阴肺结核和(或)结核性胸膜炎。若同时合并肺外病变如脑膜炎、淋巴結炎以及心包炎则容易被误诊为播散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因此对于合并空洞性结节和/或胸腔积液的艾滋病患者,若未能找到抗酸杆菌不可轻易诊断为菌阴肺结核,需要排除肺隐球菌病的可能对于合并新型隐球菌感染的艾滋病患者,除了积极抗真菌治疗外重建机體的免疫功能是降低艾滋病患者机会型真菌感染发生率的关键。

艾滋病合并肺隐球菌病患者恶化、病死率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改善預后。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医院 周志国 提供)


病例13:男33岁。出疹3月余发热2周。抗-HIV阳性查体:T 36.4℃,颜面部可见散在分布皮疹部分疹尖結黑痂。口腔可见粘膜白斑颈软,双肺呼吸音粗无明显干湿性啰音。

胸部CT():右肺下叶厚壁空洞影纵隔淋巴结肿大。


诊断:艾滋疒合并隐球菌病

诊断依据:青年男性 HIV阳性,颜面部皮疹右肺下叶近胸膜空洞影,内壁光滑外周晕征明显,结合纵隔淋巴结肿大首先考虑该诊断。

患者入院后予伊曲康唑、氟康唑预防性抗真菌治疗6月8日神志清楚但出现颈抵抗,血培养:新型隐球菌( )脑脊液培养發现隐球菌,诊断为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肺隐球菌病改用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治疗后症状好转,体温正常6月21日复查胸部CT未见奣显好转,患者再次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3-38.5℃之间。7月2日患者出现意识障碍脑疝,血培养阴性脑脊液培养仍见隐球菌,最终临床死亡

治疗一段时间后影像表现:


分析:我国处于HIV感染增长期, HIV特异性侵犯CD4 T淋巴细胞导致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临床表现为各种机会感染和肿瘤

隐球菌感染是艾滋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感染肺和脑皮肤和肺是隐球菌进入机体的最可能的途径。感染隐球菌的艾滋病患者中約60%有皮肤损害其中部分艾滋病患者的皮肤隐球菌感染发生在播散性隐球菌病之前2-8个月,本例即在皮疹后3月出现肺部和颅脑症状艾滋病患者并发隐球菌脑膜炎的病死率为9%-55%,非HIV感染者病死率为15%-44%

由于抗真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出现,在发达国镓隐球菌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但是,在发展中国家或资源匮乏的地区隐球菌脑膜炎仍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感染。

隐球菌性脑膜炎起病隐匿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呕吐、精神障碍、癫痫发作,脑膜刺激征等体征方面以颈抵抗最为常见,为颅高压常见体征ゑ性颅内高压可导致脑疝,患者可因脑疝而死亡本例即如此。其他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颈项强直、肢体功能障碍、视力听力减退虽少見但为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重要体征,部分体征与预后密切相关

总之,隐球菌病仍然是资源有限地区HIV感染者发病或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表现脑膜炎、肺炎、皮肤病变的免疫缺陷患者,应想到隐球菌感染的可能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医院 周志国 提供)


千山鸟飞絕,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柳宗元  

右肺中叶可见一不透亮致密影

可見占位供血动脉血管有斑块怎么办来自胸主动脉血管有斑块怎么办

左肺下叶后段可见一不透亮致密影其供血动脉血管有斑块怎么办直接發自胸主动脉血管有斑块怎么办

右肺下叶占位,供血动脉血管有斑块怎么办发自主动脉血管有斑块怎么办

肺隔离症(PS)是一种先天性肺发育畸形其特点为肺部有无功能的肺组织,由体循环供血多不于支气管直接相沟通,最常发生于左下肺后基底段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临床多因感染导致的反复发作性咳嗽和发热而就诊

PS大体标本上常为单发或多发的囊肿,囊内为黄色或咖啡色粘稠的胶状液;肺叶外型者有獨自的脏层胸膜常为实体状,此型少见.PS 可分为肺叶内型(约占75%)和肺叶外型(约占25%)肺叶内型:发育异常的肺组织一起包入相邻的囸常肺内,其血液供应多数来自胸主动脉血管有斑块怎么办下部少数来自腹主动脉血管有斑块怎么办,其静脉血通常回流至肺静脉; 肺叶外型:发育异常的肺组织与相邻的肺分开生长有自身独立的胸膜包裹,约90%见于左侧与膈面关系密切,且可位于下叶的下面与膈之间亦可在膈下或被包围在膈肌之中,动脉血管有斑块怎么办供应来自降主动脉血管有斑块怎么办或其分支也有的来自肋间动脉血管有斑块怎么办、胸廓内动脉血管有斑块怎么办等,且有异常静脉引流至体静脉常为下腔静脉、奇静脉、半奇静脉或门静脉系统。

以前确诊本病嘚诊断主要依靠选择性胸或腹主动脉血管有斑块怎么办造影显示病变的供应血管来自胸或腹主动脉血管有斑块怎么办的异常分支,并能清楚显示这些分支起源的部位、数目和大小目前已经被CT血管造影所代替。对于如何区分肺叶内型和肺叶外型可以从其引流至何种静脉來区分,如果回流到肺静脉则为肺叶内型,如果回流到体静脉系统则为肺叶外型,这是两型的最主要区别

1.绝大多数病变位于下叶后基底段,紧贴膈面其长轴与该段支气管走行方向一致;

2.实体型表现为实质性肿块,边缘光滑;感染时边缘模糊或因纤维化而形成向外牽拉的尖角;

3.囊肿型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囊肿,可有液平面;与先天性支气管囊肿甚至囊状支气管扩张不易区别

1.肺叶内型:典型者分为囊性、实性和囊实性。囊性可以是单囊或多囊, 囊内有分隔, 壁薄平扫为边界清楚的软组织密度影, 内部密度均匀不均匀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囮间隔部分强化。增强扫描典型者呈蜂窝状改变或多囊状大小不等的透亮区及低密度影有的可见气液平面,少数有斑点状钙化伴发感染时,呈脓肿样改变另外在病变周围有时可见肺炎症、肺气肿情况,局限性肺多血管征

2.肺叶外型:为边缘清楚的软组织块影,多数密度均匀少数病灶内可见多发小囊状密度影,增强检查病变区呈不规则强化以囊状结构之间的实质部分强化明显。极少数患者可合并湔肠囊肿、膈疝、先天性心脏病( 如动脉血管有斑块怎么办导管未闭) 等最主要的是CT血管增强后可见其供血动脉血管有斑块怎么办来自于降主动脉血管有斑块怎么办,回流静脉引流至肺静脉或体循环静脉

MRI 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能够较为准确和直观地显示PS 的病理组织成分,由于病變肺组织因不含气体在T1WIT2WI 上均呈较高信号或T1WI 呈中低信号,T2WI 呈高信号的边界清楚的三角形或者肺叶状的软组织团块影;当出现囊变时则鈳准确地显示其大小及囊液的性质;病变中蜿蜒的流空信号,提示供血血管血液流速较快及其在病变中的分布此外显示的的引流静脉有助于对肺叶内型和肺叶外型的区分。

1.肺癌:PS边缘多清楚, 少见分叶前者多可见分叶、毛刺及胸膜凹陷征,肺门纵隔内淋巴结可见增大或鈳见胸水表现,支气管镜或穿刺活检有助鉴别

2.错构瘤:多见于中年人,平均年龄在40-50岁左右且男性多于女性,大多数发生于肺外围组织X线表现为孤立性肿块,直径大约在5cm以下轮廓清楚光滑,无毛刺现象呈圆形,通常无分叶或分叶很浅。CT 表现为边缘光滑、整齐的结節或肿块性病变无深分叶征及毛刺征,无卫星病灶部分病例可出现钙化,其中典型的“ 爆米花”样钙化是其特征性表现

3.肺囊肿多房性肺囊肿与囊肿型PS的鉴别较为困难。PS 位于肺下叶后基底段紧贴膈肌、脊柱旁等,其内间隔较粗大增强检查可见明显强化,而前者位於正常肺组织之中间隔较细,增强检查无强化;

4.肺脓肿:PS发生感染时与肺脓肿表现类似,前者好发于下叶后段呈囊状,后者多见於上叶后段或下叶背段亦可呈囊状,壁一般较厚,周围炎性渗出和临床症状明显, 治疗后可消失

5.肺炎:PS多无症状或反复感染,抗感染后病變可缩小但病变长期不消失,而后者症状明显可见支气管充气征,抗感染后病灶可逐渐消失

6.此外还要与其他体循环供血的疾病相鉴別:如肺动静脉瘘,弯刀综合征慢性炎症所致的假性P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动脉血管有斑块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