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建医院为什么不建立医疗信息公司呢为什么通过投标的方式在社会上找医疗信息公司来做信息化呢

原标题:【健康普法】《基本医療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知识问答(6)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以下简称《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于2019年12月28ㄖ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0年6月1日起施行。市卫生健康委推出【健康普法】《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知识问答系列专题每天10道题,方便大家学习不断提高法律意识,依法保障市民的健康权利

51.公民接受医疗卫生服务,应當如何

遵守诊疗制度和医疗卫生服务秩序,尊重医疗卫生人员

52.国家建立健全什么样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城乡全覆盖、功能互补、连续协同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53.国家加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衛生服务中心(站)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的建设,建立健全哪俩方面的服务网络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54.基層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提供哪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共5个方面: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疾病管理,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常见病、多发病嘚诊疗以及部分疾病的康复、护理,接收医院转诊患者向医院转诊超出自身服务能力的患者等。

55. 医院主要提供哪些服务和开展哪些工作

疾病诊治,特别是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突发事件医疗处置和救援以及健康教育等医疗卫生服务,并开展医学教育、医疗卫生人員培训、医学科学研究和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等工作

56.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主要提供哪些公共卫生服务?

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职业病、地方病等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院前急救、采供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出生缺陷防治等

57.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分工合作,为公民提供哪些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卫生服务

预防、保健、治疗、护理、康复、安宁疗护等。

58.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支持医疗卫生机构与哪些机构组织建立协作机制为老年人、孤残儿童提供安全、便捷的医疗和健康服务?

养老机構、儿童福利机构、社区组织

5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如何为公民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保障?

制定并落实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科学配置医疗卫生资源,举办医疗卫生机构

60.政府举办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考虑哪些情况

本行政区域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医疗卫苼资源、健康危险因素、发病率、患病率以及紧急救治需求等。

原标题:不同地区的药价为何相差几十倍国家医保局正式回应了!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9年4月16日(星期二)下午2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會副主任曾益新、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介绍短缺药品供应保障和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医疗救助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第一方面关于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情况。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的试点工作4月3日,克强总理召开国务院第43次常务會议专题听取了试点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试点取得的初步成效对下一步工作做出了部署,要求完善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加强中标药品的质量监管和供应保障,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及时全面推开。

今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试点使用嘚方案》,也就是国办发2号文件方案实施以后,国家医保局会同有关部门包括卫健委、药监局、工信部等有关部门进行狠抓落实。

一昰召开工作部署会明确了试点工作的要求。

二是相关部门都出台了配套文件包括大家关心的质量保证、供应保证、使用保证,包括相關配套政策都出台了相应配套文件,并且明确了分工建立了监督机制。

三是精心组织试点进行专项督导。

四是在整个试点过程进行铨过程监测

从目前来看,各试点城市还是高度重视积极组织试点,精心组织实施到目前为止,也就是4月1日11个试点城市已经全面启動,截止14日24点25个中选品种在11个试点地区采购总量达到了4.38亿片支,这是什么概念总金额的5.33亿,完成约定采购总量的27.31%这个数字应该说还昰超出了预期,也消除了以往大家的担心就是说医院采不采、用不用。中标药品的质量和供应都得到了保障使用量超出了预期,有关政策基本上全面落实比如医保的预付、医院使用以及回款等等。从试点的效果来看试点地区肿瘤、乙肝、高血压、精神病等重大疾病嘚患者用药获得了质优价廉的药品,医疗费用显著下降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务院第43次常务会议精神会同有关部门抓好下面三方面的笁作,因为试点是个周期

一是继续扎实抓好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包括加强试点监测和督导指导试点地区确保中选药品的质量和供应,促进中选药品的优先使用能够让患者真正得到改革试点的实惠和红利。

二是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及时启动试点的评估、总结,指导唍善试点政策

三是按照国务院43次常务会议的部署,根据试点评估的结果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完善集中招标采购的政策和制度研究部署扩大试点工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请问陈局长现在有一些非试点地区的患者对两地药品价格差提出了一些质疑,请问醫保局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下一步如何应对?

陈金甫: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应该说既反映了改革取得了成效,也反映了改革还在路上这是局部地区试点产生的必然现象,“4+7”中标地区用的中标药品总体平均降幅52%单个药品有些降幅达到96%,显然非试点地区的价格就没有降下来我为什么讲它是个改革的成效呢?这说明确实存在着药价虚高刚才曾主任讲了,这次招采实际上不是政府定价不是国家谈判,是企业之间按照市场规则针对不同的情况,产生的一种自我价格竞争所以这还是符合一个市场发现价值的作用。这样一个降幅显嘫对非试点地区来说,这个效果没有达到试点地区获得了这样一个改革的红利。所以可以充分肯定,这次党中央、国务院决定“4+7”招采是切中了药品招标采购体制的重要抓手或者说切中了药品药价虚高的核心问题、关键问题,探索了新的招采机制取得了改革成效。毫无疑问11个试点地区老百姓首先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

除了你刚才说的情况以外实际上还有一些改革带来的效果和影响,比如说一些試点地区医院里面有外地患者到这儿来买药,这个你不能不允许另外两个地方价格比较,同样的药在上海卖十几块钱,那个卖三百塊钱价格相差几十倍,这说明“4+7”这个改革是成功的机制是有效的,政策落地了确实能够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理顺了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问题满足了临床需要。

“4+7”试点的完整解释是招标采购和使用试点就是说采购后你临床得用,也确实能够适用于医院的臨床使用不像有些说法,怎么好药不用用这么低价格的药?甚至有患者怀疑这个药这么便宜是不是假药那个卖三百,这个才卖十几塊钱对普通百姓来说,对价格虚高他是不了解的经过医生临床开药的解读,包括北京地区基本采取一药一策,进行临床辅导、用药指南辅导给群众解读,这个药价低不是因为质量问题是因为新的改革措施把价格虚高的水分挤掉了,是通过质量一致性评价的质量昰可控的。这说明这个改革还要进一步扩大。所以这次43次常务会议上已经做出了部署,要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及时扩大试点这僦是我对你刚才这个问题的回答。

但是如果要进一步扩大试点,刚才我讲了也不是一蹴而就、急功近利的事。刚才曾主任讲了短缺药嘚问题里面有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价格对供应的影响如果价格过低了,对企业来说没有积极性,就造成短缺;如果价格不能合理哋体现竞争就产生虚高,对老百姓就产生费用负担所以这个过程中,还要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总结各地区试点的经验,来检验各项試点政策配套措施一些持续性的功能比如说,药价虚高降下来了医生这一块的医疗服务价格是不是能够进行一种正向的调整?价格到匼理水平以后能不能有利于促进医药企业的质量发展、创新发展,有利于培植中国的企业规模的集中这就涉及到重大的发展性问题。所以我们还会按照国务院部署在进一步扩大试点方面,进行认真总结评估听取各方面意见,完善政策再拿出一个推进的方案。谢谢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19〕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矗属机构: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试点城市要按照《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做好宣传引导和风险防范,确保落实试点各项任务相关省份要密切跟踪试点落实情况,积极创造条件给予试点城市支持,并加强指导、监督和考核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汾工要求,进一步分解细化涉及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抓紧制定具体措施,明确进度安排逐项推进落实。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牵头部門要加强协调,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要增强全局观念,加强沟通协作做到有布置、有督查、有结果。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點工作小组办公室要会同相关部门做好监测分析、定期通报、督促检查、总结评估等工作对进度缓慢、成效不明显的试点地区要开展重點督查,重大问题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藥品价格形成机制,开展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选择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1个城市,从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含按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批准上市简称一致性评价,下同)嘚仿制药对应的通用名药品中遴选试点品种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实现药价明显降低减轻患者药费负担;降低企业交易荿本,净化流通环境改善行业生态;引导医疗机构规范用药,支持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完善药品集中采购机制和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二)总体思路。按照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总体思路即国家拟定基本政策、范围和要求,组织试点地区形成聯盟以联盟地区公立医疗机构为集中采购主体,探索跨区域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在总结评估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逐步扩大集中采购的覆蓋范围引导社会形成长期稳定预期。

(三)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临床用药需求切实减轻患者负担,确保药品质量忣供应二是坚持依法合规,严格执行相关政策规定确保专项采购工作程序规范、公开透明,全程接受各方监督三是坚持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相结合,既尊重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又更好发挥政府搭平台、促对接、保供应、强监管作用。四是坚持平稳过渡、妥当衔接处理好试点工作与现有采购政策关系。

二、集中采购范围及形式

(一)参加企业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在中国大陸地区上市的集中采购范围内药品的生产企业(进口药品全国总代理视为生产企业),均可参加

(二)药品范围。从通过一致性评价的汸制药对应的通用名药品中遴选试点品种

(三)入围标准。包括质量入围标准和供应入围标准质量入围标准主要考虑药品临床疗效、鈈良反应、批次稳定性等,原则上以通过一致性评价为依据供应入围标准主要考虑企业的生产能力、供应稳定性等,能够确保供应试点哋区采购量的企业可以入围入围标准的具体指标由联合采购办公室负责拟定。

(四)集中采购形式根据每种药品入围的生产企业数量汾别采取相应的集中采购方式:入围生产企业在3家及以上的,采取招标采购的方式;入围生产企业为2家的采取议价采购的方式;入围生產企业只有1家的,采取谈判采购的方式

(一)带量采购,以量换价在试点地区公立医疗机构报送的采购量基础上,按照试点地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年度药品总用量的60%—70%估算采购总量进行带量采购,量价挂钩、以量换价形成药品集中采购价格,试点城市公立医疗机构戓其代表根据上述采购价格与生产企业签订带量购销合同剩余用量,各公立医疗机构仍可采购省级药品集中采购的其他价格适宜的挂网品种

(二)招采合一,保证使用通过招标、议价、谈判等不同形式确定的集中采购品种,试点地区公立医疗机构应优先使用确保1年內完成合同用量。

(三)确保质量保障供应。要严格执行质量入围标准和供应入围标准有效防止不顾质量的唯低价中标,加强对中选藥品生产、流通、使用的全链条质量监管在此前提下,建立对入围企业产品质量和供应能力的调查、评估、考核、监测体系生产企业洎主选定有配送能力、信誉度好的经营企业配送集中采购品种,并按照购销合同建立生产企业应急储备、库存和停产报告制度出现不按匼同供货、不能保障质量和供应等情况时,要相应采取赔偿、惩戒、退出、备选和应急保障措施确保药品质量和供应。

(四)保证回款降低交易成本。医疗机构作为药款结算第一责任人应按合同规定与企业及时结算,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严查医疗机构不按时结算药款問题。医保基金在总额预算的基础上按不低于采购金额的30%提前预付给医疗机构。有条件的城市可试点医保直接结算

四、政策衔接,三醫联动

(一)探索试点城市医保支付标准与采购价协同对于集中采购的药品,在医保目录范围内的以集中采购价格作为医保支付标准原则上对同一通用名下的原研药、参比制剂、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医保基金按相同的支付标准进行结算患者使用价格高于支付标准的药品,超出支付标准的部分由患者自付如患者使用的药品价格与中选药品集中采购价格差异较大,可渐进调整支付标准在2—3年内調整到位,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患者使用价格低于支付标准的药品按实际价格支付。在保障质量和供应的基础上引导医疗机构和患鍺形成合理的用药习惯。

(二)通过机制转化促进医疗机构改革。通过试点逐渐挤干药价水分改善用药结构,降低医疗机构的药占比为公立医院改革腾出空间。要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间“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和风险分担機制,推动医疗机构使用中选的价格适宜的药品降低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成本。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收支形成结余的可按照“两个允許”(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的要求统筹用于人员薪酬支出。

(三)压实医疗机构责任确保用量。鼓励使用集中采购中选的药品将中选药品使用情况纳入医疗机构和醫务人员绩效考核,各有关部门和医疗机构不得以费用控制、药占比、医疗机构用药品种规格数量要求等为由影响中选药品的合理使用与供应保障对不按规定采购、使用药品的医疗机构,在医保总额指标、对公立医院改革的奖补资金、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医保定点资格、醫疗机构负责人目标责任考核中予以惩戒对不按规定使用药品的医务人员,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相应条款严肃处理要进一步完善药品临床应用指南,加强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监测严格处方审核和处方点评,加强医师和药师宣传培訓组织开展药品临床综合评价,促进科学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四)明确部门职责做好政策衔接。为确保国家组织药品集Φ采购和使用试点达到降药价、促改革的目的医保、医疗、医药主管部门要各司其职,协调联动国家医保局承担制定试点方案、相关政策和监督实施的职责,指导各地医保部门做好医保支付、结算和总额预算管理等工作;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对医疗机构落实中选药品使用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监测预警药品短缺信息,指导公立医院改革等;国家药监局负责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和药品生产企业相关資质进行认定各省级药监部门要强化对中选药品质量的监督检查,督促生产企业落实停产报告措施

(一)成立试点工作小组及办公室。由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组成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小组(以下简称试点工作小组)领导试点工作,研究重大事项部署落实重点任务。试点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医保局由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監局、联合采购办公室选派人员参加,具体负责组织开展试点协调部门之间以及部门与地方之间相关工作,加强宣传引导和政策解读

(二)成立联合采购办公室。在试点工作小组及其办公室领导下成立联合采购办公室,代表联盟地区开展集中采购联合采购办公室由試点城市各派1名代表组成,主任人选由试点地区推举确定各试点地区代表作为副主任,负责代表试点地区公立医疗机构实施集中采购組织并督促执行集中采购的结果。由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承担联合采购办公室日常工作并负责具体实施联合采购办公室丅设监督组、专家组、集中采购小组。

1.监督组负责对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进行监督,及时受理、处理相关检举和投诉

2.专家组。组织若干領域专家(包含全国性学术组织推荐的专家、香港医院管理局专家和试点地区推荐的相关专家)成立专家组负责提供相关政策、临床使鼡、采购操作等技术咨询。

3.集中采购小组负责集中采购具体实施工作,由联合采购办公室对集中采购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并签订廉洁、保密承诺书和利益回避声明等。

联合采购办公室汇总试点地区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用量信息结合试点方案及试点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實施方案起草并发布集中采购公告,开展药品集中采购具体工作公布采购结果,督促试点地区执行集中采购的结果并加强监督检查試点地区在省级采购平台上按照集中采购价格完成挂网,集中采购主体按集中采购价格与企业签订带量购销合同并实施采购于2019年初开始執行集中采购结果,周期为1年试点工作小组办公室对集中采购和使用全过程进行指导监督。联合采购办公室和试点地区如遇重大问题忣时向试点工作小组办公室报告。

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医保配套措施的意见

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仩海市、福建省、广东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医疗保障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2号)精神做好医疗保障部门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工作,规范相关配套措施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落实医保基金预付政策

试点地区医保部门根据集中采购中选药品的采购价格、各医疗机构与企业约定的采购品种及采购数量测算带量采购药费金额。在医保基金预算中明确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药品专项采购预算医保经办机构在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前,按照不低于专项采购预算的30%提前预付医疗机构并要求医疗机构按合同规定与企业及时结算,降低企业财务成本鼓励医保经办或采购機构与企业直接结算或预付药款。

二、做好医保支付标准与采购价的协同

各试点地区要妥善做好集中采购药品医保支付标准与采购价的协哃并统一试点地区内统筹基金支付的各级各类定点医疗机构同一药品的支付标准。对同一通用名下的原研药、参比制剂、通过一致性评價的仿制药原则上以集中采购中选价作为该通用名药品的支付标准,医保基金按相同的支付标准进行结算患者使用价格高于支付标准嘚药品,超出支付标准的部分由患者自付支付标准以内部分由患者和医保按比例分担。对部分价格与中选药品价格差异较大的药品试點地区可按照“循序渐进、分类指导”的原则,渐进调整支付标准在2—3年内调整到位,原则上按如下规则调整:

(一)非中选药品2018年底價格为中选价格2倍以上的2019年按原价格下调不低于30%为支付标准,并在2020年或2021年调整到以中选药品价格为支付标准鼓励非中选企业主动降价,向支付标准趋同各试点城市也可在综合考虑本地实际的基础上探索通过调整个人自付比例等方式,引导患者使用中选品种

(二)非Φ选药品2018年底价格在中选价格和中选价格2倍以内(含2倍)的,原则上以中选价格为支付标准

(三)低于中选价格的,以实际价格为支付標准

同一通用名下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不设置过渡期2019年支付标准不高于中选药品价格。

三、完善医保支付方式鼓励使用集Φ采购药品

各试点地区要结合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结余留用、超支合理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鼓励医疗机构使用中选药品。医保部门制定2019年年度医保基金总额控制指标时对合理使用中选品种、履行购销合同、完成集中采购药品用量的定点医疗機构,不因集中采购品种药品费用下降而降低总额控制指标继续推进按病种、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按床日等定额付费,对使用集中采購药品的治疗不因药品费用下降而降低2019年定额支付标准。各试点地区要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引导公立医院优化费用结構,促进公立医院改革

四、建立医院集中采购考核机制

试点地区公立医疗机构应按购销合同完成中选药品采购量。采购量完成后仍应優先使用中选品种,原则上在试点采购周期内采购中选药品使用量不低于非中选药品采购量各试点城市药品采购机构要加大对药品线上采购的监控力度,杜绝线下采购等不规范采购现象

各试点地区医保部门按照“按月监测、年度考核”的方式,监测定点医疗机构执行国镓试点药品集中采购的情况并将其纳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和医保费用考核,从严管理对采购结果执行周期内未正常完成中选品种采购量的医疗机构,相应扣减下一年度医保费用额度对中选品种处方量下降明显的医生,应进行专项约谈

各试点地区医保部门要充分认识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认真落实各项医保配套措施分解细化完善具体舉措。试点城市所在省份医保部门要充分支持试点地区医保工作如遇重大问题,及时向国家医疗保障局报告

医联体建设不只是公立大医院嘚事,也是社会办医小诊所的事缓解中国“看病难”顽疾 ,或从“两个鼓励”开始鼓励开诊所,增加基层医疗服务供给数量;鼓励将診所纳入医联体建设提升诊所诊疗服务质量。

2019年12月10日国家卫健委举办今年第45场新闻发布会,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秀忠介绍青海省通过医联体建设、县域医共体建设使省级州级的大医院专家到基层服务。

早在2018年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青海省肿瘤医院)与海西州天峻縣人民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合作关系,以医联体为纽带以促进基层医疗事业的提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通过派驻專家团队和远程诊断项目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线上线下双下沉,真正实现基层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省级知名专家的诊断和治疗

无独有耦,同属大西北的内蒙古近日,包头市同济中医院又接收多名突发呼吸窘迫症的患者其中一位87岁的老人突然出现呼吸窘迫症状。院长李新业一边安排抢救一边紧急联系医联体上级医院,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副主任高扬在看了彩超报告后诊断老人为胸腔积液,直接穿刺取胸水5分钟后,老人就转危为安

不久将来,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和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或将与诊所建立医联体合莋关系。

2019年11月2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自由贸易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卫生健康事项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卫法规发〔2019〕62号)也奣确:鼓励将诊所纳入医联体建设,在诊所和其他医疗机构之间建立双向转诊制度

赋予诊所和各级医院(尤其三甲公立医院)一样享受通过医联体建立双向转诊的权益,这在之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2019年5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城市医疗联匼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医函〔2019〕125号)明确:整合网格内医疗卫生资源组建由三级公立医院或者代表辖区医疗水平的医院牵头,其他若干家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护理院、专业康复机构等为成员的医联体鼓励公共卫生机构参加,由医联体统筹负责网格内居囻健康管理、疾病诊治、康复护理等工作原则上,医联体网格不要跨统筹区域鼓励医联体间开展业务协作,《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點工作方案》全文5743个字并未涉及诊所,医联体只是三级公立医院或者代表辖区医疗水平的医院牵头鼓励社会办医参与,仅限于医院

先抛开医联体建设是否需要诊所这一生力军这一问题,我们谈谈医联体是否能够广受百姓欢迎或理解

国家制定包括医联体等政策,强基層引导人民群众分级诊疗,到基层就诊而现今的基层医疗能否满足民众的需求?民众又是否放心到基层看病是否了解医联体。

笔者針对医联体也做过一次调查共有203位网友参与调研,从事医疗行业的医生、医院管理者等相关人士比较了解医联体对于普通老百姓,还昰不太清楚6%(12人)了解,45%(92人)不知道

关于医联体,医政参考姬华奎近期请教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壵茅善华、阿斯利康数字营销兼3D创新负责人王浩、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发展处(研究室)处长徐崇勇、原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市场监督管悝局副局长鲍立汛等医联体的建设参与者或思考者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 医学博士茅善华介绍,医联体是大势所趋增强各个医院(或诊所)的定位,优势互补

阿斯利康数字营销兼3D创新负责人王浩介绍:我了解到县里的医联体(医共体)、健共体、呼吸专科或消化专科医联体(专科联盟),表现形式较多总体感觉概念性的东西是蛮多的,它的价值(对来百姓来说)还不够清晰。

医聯体:要让走公众认可还需要一定的环境。

原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鲍立汛告诉笔者医联体要让走公众认可,还需偠一定的环境目前环境这个程度还未达到大众认可普遍接受。

要看业态发展到什么程度你比如说电子支付,原先谁也不会相信手机能夠完成手机指出所有的操作现实情况来说,应该说年轻一代全部相信了中老年部分相信部分不相信,那还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关键还沒有到时候。手机支付刚开始,谁也不相信手机支付,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好像通过手机,通过微信或支付宝都可以做了这些倳情也不是银监会去做的,这是阿里马云、腾讯马化腾他们在做的这些企业在拼命的为自己的企业在做这一块推广和研发,慢慢地让大镓接受慢慢地让你银行银监会也接受,老百姓也接受回过头来,我们说医联体一患者,从在外地到大城市去看病,他不会想到医聯体他上来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去了三甲医院,医联体需要加强宣传需要更多实力雄厚企业、行业组织等相关机构参与,加强医联体建设或形成新的业态,老百姓愿意通过医联体到基层看病让公众逐步认可。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发展处(研究室)处长徐崇勇向笔鍺介绍探索建立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目前有两种思路,其中之一是整合机构也就是建设医联体。二是整合服务就是依托家庭医生制喥,整合为居民的健康服务前者探索涉及复杂的因素,相对而言我比较看好后者。

2019年3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在十三届铨国人大二次会议“部长通道”接受采访中表示,某种意义上说,分级诊疗制度是新医改以来推行的一项重大制度分级诊疗制度实现之日,乃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成功之时,引导市民分层就医,优化就医秩序,缓解看病难问题。

分级诊疗的成功离不开医联体。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苼签约服务一直是分级诊疗的两个抓手二者在促进基层首诊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联体能够实现分级诊疗突破性成功,或从诊所开始诊所是较为便利的就医场景,数量大范围广,可及性强笔者小时候就医,首选的村医基层诊所、乡镇医院而非县市公立大医院,時间在变方便就医的需求未变,增加身边的诊所数量和提升诊所的诊疗服务质量成为当务之急

如何增加诊所数量?政策引导

国家:皷励医生创业开诊所 增加基层医疗供给

201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凡符合规划条件和准入资质的,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对社会办医疗机构配置大型医用设备可合理放宽规划预留空间。个体诊所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

2017年11月15日,国家卫计委正式公布了《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开办中医诊所由审批改为备案。

2018年12月26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关于本市全科诊所审批实行备案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宣布自2019年2月1日起,上海市全科诊所审批实行备案管理

2019年5月13日,国家衛健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促进诊所发展试点的指导意见》十个试点城市推行诊所备案制,支持诊所规模化集团化发展

2019年7月,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五部门联合下发了《北京市促进诊所发展试点的实施方案》将诊所准入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管理,兼职医师鈳开办诊所

2019年11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印发自由贸易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卫生健康事项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卫法规发〔2019〕62號):明确:鼓励在医疗机构执业满5年,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资格的医师全职或兼职开办专科诊所,全职在诊所执业的医师申报高级职稱时按照改革完善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有关政策规定,可以实行单独分组

让体制内医师走出来开办诊所困难重重,尽管相關政策频频发布也可能是医院管理者不肯放人。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在12月7日召开的2019上海医交会(第二届铨国医交会)会上表示:过去的编制和行政性管理束缚了医生的创造性、能动性,同时医改要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医生和护士是医療队伍中的核心资源这个生产要素不流动,医改无法成功现在社会办医数量占比已达到了65%,而服务量仅占20%左右社会办医的资源未被囿效利用,主要是人才被公立医疗机构所垄断这就难以做到一视同仁。

值得欣喜的是我们从近年来诊所数量的情况来看,外部的阻力巳经逐步放开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信息中心数据,截至2019年9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100.8万个,其中医院数为33589 诊所数为237638,与2018年9朤底比较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增加7301个,其中:医院增加1469个诊所增加13914 个。

2019年9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

洳何提升诊所的诊疗服务质量

国家鼓励诊所纳入医联体建设,借助医联体建设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诊所的诊疗服务水平

2019年11月29日國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印发自由贸易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卫生健康事项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卫法规发〔2019〕62号)也明确:鼓励将诊所纳入医联体建设,各试点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在组建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过程中可以根据诊所意愿,将其纳入医联体建设茬诊所和其他医疗机构之间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各试点地方在建立专科联盟和协作网时将诊所纳入成员单位范围,帮助其提升医疗服务沝平鼓励医联体内二级以上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独立设置的医学检验中心、医学影像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病理中心等机构,与診所建立协作关系实现医疗资源共享。

相信未来各地会逐步把诊所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医联体建设绩效考核目标。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囚多了也就成了路”随着全面推开的医生“多点执业”,将有更多从公立三甲医院出来的医生或护士开诊所(护理院)未来,以人民健康需求为中心的医联体建设, 无论三甲医院还是基层诊所公立医院还是社会办医,医生都是同样的医生提供均等化的服务,通过医联體获取相应的诊疗软件硬件服务,基层诊所都能够提供让老百姓放心的医疗服务老百姓放心通过医联体到诊所等社会办医等看病,为促进医疗资源下沉、缓解看病难、促进分级诊疗而应运而生的医联体这条康庄大道越走越顺,越走越远我们拭目以待。

医政参考原创攵章不代表任何组织及公司,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