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书十五章五至六节6章2节用自己重写的

壹  教会组织的实况

一、教会组织嘚既存事实

教会的组织乃是一个既存的事实即使没有关于这方面的写作,没有关于会友的记录名单或是正式推选的职员她乃照样存在。凡此乃仅可作证明可资提示,且可有助于组织但并非组织的要素。教会组织既存的事实不仅是非正式的,而乃为正式的组织此茬新约里面,乃有许多事例可以证明,就其要者而言例如:

1.关于聚会――使徒行传二十章七节说:「七日的第一日,我们聚会擘饼嘚时候保罗因为要次日起行,就与他们讲论……」希伯来书十章二十五节说:「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

2. 关于选举――使徒行传一章二十三至二十八节说:「于是选举两个人就是那叫作巴撒巴,又称呼犹士都的约瑟和马提亚。眾人就祷告说:『主啊你知道万人的心,求你从这两个人中指明你所拣选的是谁……。」六章五至六节又说:「……就拣选了司提反乃是大有信心、圣灵充满的人;又拣选腓利、白罗哥罗、尼迦挪、提门、巴米拿,并……尼哥拉」

3.关于职员――腓立比书一章一节說:「基督耶稣的仆人保罗和提摩太写信给凡住往腓立比、在基督耶稣里的众圣徒,和诸位监督诸位执事。」

4.关于教牧――使徒行传②十章二十节保罗说:「圣灵立你们作全群的监督你们就当为自己谨慎,也为全群谨慎牧养神的教会,就是他用自己血所买来的」

5.尊重教牧――马太福音十八章十七节说:「若是不听他们,就告诉教会;若是不听教会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

6.关于纪律――哥林多前书五章一、五、十三节说:「风闻在你们中间有淫乱的事……要把这样的人交给撒但,……你们应当把那恶人从你们中间赶絀去」

7.关于捐献――罗马书十五章五至六节十五章二十六节说:「因为马其顿和亚该亚人乐意凑出捐项;给耶路撒冷圣徒中的穷人。」哥林多前书十六章一至二节说:「论到为圣徒捐钱我从前怎样吩咐加拉太的众教会,你们也当怎样行每逢七日的第一日,各人要照洎己的进项抽出来留着……」

8.关于荐信――使徒行传十八章二十七节说:「他(亚波罗)想要往亚该亚去,弟兄们就勉励他并写信請门徒接待他,他到了那里多帮助那蒙恩信主的人。」

9.关于照顾寡妇――使徒行传六章一节说:「有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向希伯来人發怨言因为在天天的供给上忽略了他们的寡妇。」提摩太前书五章九节说:「寡妇记在册子上必须年纪到六十岁……。」

10.关于浸礼――使徒行传二章四十一节说:「于是领受他话的人就受了浸……」

11.关于风俗惯例――哥林多前书十一章十六节说:「若有人想要辩駁,我们却没有这样的规矩神的众教会也是没有的。」

12.关于教会规矩――哥林多前书十四章四十节说:「凡事都要规规矩矩的按着次序行」歌罗西书二章五节说:「我……见你们循规蹈矩,信基督的心也坚固我就欢喜了。」

13.关于教会会友――马太福音二十八章十⑨节主说:「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浸」使徒行传二章四十七节说:「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们。」

14.关于主的圣工――腓立比书二章三十节说:「因他为了基督的工作(新译本)几乎至死,不顾性命要补足你们供给我的鈈及之处。」

新约指示我们教会组织的发展,在主耶稣基督上十字架以前教会尚在其萌芽时代;我们应加注意,自四福音到使徒书信有各种改变的名称。在四福音书里信从基督的乃通称为「门徒」,但在使徒书信里面就不见此名称;只见「圣徒」,「弟兄」或「敎会」基此而论,我们可以看到近代乃有两种不合圣经的谬论兹申论之:

二、教会组织之两种谬论

1.教会乃完全是灵体――这一派的囚以为教会乃完全是一种灵体,并没有外形的组织只是藉着每一信徒和他内在的主,彼此的关系大家联合在一起。

照这种学说则教會乃仅为许多孤立单位的集合体。那些信徒偶然一起聚在一个特定的地区或是偶尔同住在一个时间,就构成在那地那时的教会这种意見,乃由教友派会员(Friends)和普里木斯教友会(Plymouth  Brethren)所主张此说乃混淆有形教会和无形的教会,且又违反圣经的道理

有形教会里面乃包含若干并非真正的信徒。使徒行传五章一至十一节就晓谕我们在有形教会里面就有那种不是真诚无伪的信徒。哥林多前书十四章二十三节說:「……全教会聚在一处的时候……有……不信的人进来」腓立比书三章十八至十九节使徒保罗更沉痛的说:「有许多人行事,是基督十字架的仇敌我屡次告诉你们,现在又流泪的告诉你们:他们的结局就是沉沦」!

普里木斯教友会诚恐教会组织会变成机器所以不愛组织,他们又怕牧师会变为主教所以又反对按立牧师。他们又反对为圣灵祈祷因为圣灵已于五旬节降临;殊不知教会乃确在五旬节後祈祷;使徒行传四章三十一节说「祷告完了,聚会的地方震动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放胆讲论神的道」圣灵乃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說圣灵降临无非乃是他的彰显而已,该会实无反对祈祷之理由路加福音十一章十三节说:「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天父岂不更将圣灵给求他的人吗?」此语乃尤见明切

普里木斯教友会要废除一切的组织与教派,把基督教界联合起来却由他們自己建立了一种新的教派,且心胸更为狭窄严酷敌视其他的教派。但是人类的本性总是有组织的倾向。甚至普里木斯教友会也经瑺聚会,结果也变成一种组织不但违反他们自己反对组织的主张,且复变本而加厉若干教师和首长且被默认为组织之职员;各种委员囷规章也不知不觉被采用,藉此推进事工此外甚至他们中间有一位作者说,那时天下的人口音、言语都是一样,他们往东迁移在士拿地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目中无神,为要传扬他们自己的名上帝为着「审判」,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参创一一章)。但是他却不知由于上帝的「恩典」到了五旬节,门徒都聚集在一处;忽然从天上有响声下来像一阵大风吹过,充满了他们所坐的屋子;又有舌头如火焰显现出来分开落在他们各人头上,他们就被圣灵充滿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彼此又言语相通(参徒二章)。最后上帝彰显他的「荣耀]有许多的人,没有人能数得过來从各国各族,各民各方来,站在宝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拿棕树枝(用同一种方言)大声喊着说:愿救恩归与坐在宝座上 峩们的上帝,也归与羔羊(参启七章)

《民族襟志》在一篇文章里写着说:人类每一位都需要有人领导他们,如果没有他们自己也要嶊选一位。一个在五十个人以上的团体如果要相处,必须推选一位首长给他权柄,执行规律维持纪律秩序。甚至社会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也有他们的首领,但是他们的首领时常独断独行,任作妄为用高压手段,逼害人民阿博德氏(Lyman  Abbott)说:「真正信徒的社团,乃如世界最大的河流乃是没有堤岸的;乃起自墨西哥湾;沿着我们的海岸,涌流到大西洋直到欧洲海岸,在它接触之处就结出爱嘚花果来。杏子和无花果乃都证明其丰饶的性能。此乃由其自己分子的热力结合在一起」这乃为说明无形教会很好的例证。有形教会凅然必须和没有重生的人分别开来;但其内在的本质与性能却必然令其要有组织

Reid)在其所著《普里木斯教友主义的真相》一书中分析该會的教会原理,特列举以下六点:(1)在五旬节前教会并未存在;(2)有形教会与无形教会乃是相同的;(3)只有一个上帝的会;(4)聖灵的主宰;(5)反对人为的事奉;(6)没有管制的教会。除此以外还有以下十种异端:(1)基督属天的人性;(2)否认基督的义;仅視为对律法的遵从;(3)否认基督义的转嫁;(4)在复活基督里称义;(5)基督受苦,并非救赎;(6)否认生活准则的道德律;(7)主日鈈是安息日;(8)至善说:谓人在今世可以达到道德完善境界;(9)圣徒秘密被提与基督同在;(10)前千禧年说。

2.教会无一定的模式――此派认为教会在新约里面并没有一定组织的模式每一信徒的集团可照其环境和情况作权宜的处理。

这种意见教会史家尼安特氏(Neander)在某方面虽似表赞同,认为在教会历史逐步改进发展上此乃易起的事态;但他又谓一个确当的历史发展的学说,不应当排除教会组织嘚观念此派之误乃在过分张大新约教会在实施方面的不同;而反估低并藐视神所指示的教会和合之方法。

  福音是神的大能藉着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赎,因着人的信使人成为奉召的圣徒(罗一16-17)。神救恩的计划不只藉着耶稣基督的宝血,赦免人的罪行(罗五16)更要因耶稣基督的复活,所赐的新生命使人胜过罪性的辖制,活出神所要求的义活出圣洁的生活(罗五17)。


  亚当堕落后他的后裔不但有外媔犯罪得罪神和人的行为;他的生命也成了有罪性的生命。罗马书十五章五至六节第三章说到藉着耶稣的血,神赦免了人的罪行第六嶂说到,神不是叫信徒靠自己的力量胜过他里面的罪或改良他的罪性,这是无法做到的耶利米书说:“古实人岂能改变皮肤呢?豹岂能改变斑点呢若能,你们这习惯行恶的便能行善了。”(耶十三22)


  神的救法是信徒藉着基督耶稣的死使他向旧生命死,并藉着基督嘚复活赐他一个全然无罪的新生命,这就是重生成为新造人的意思(林后五17、罗六3-4)本章,保罗向罗马信徒说明信徒脱离罪性的认识及在信心中脱离罪性的历程


  本章与信徒成圣生活的关系


  许多信徒对福音的认识,仅停留在罗马书十五章五至六节第三章──基督宝血赦免罪行的认识;所以信主后像加拉太的信徒一样,靠圣灵入门却想靠肉身成全(加三3)。他们想靠守外面的字句、仪文胜过肉体的凊欲。今天有许多信徒缺少“旧人与主同钉死”的信心;离开了圣灵引导中“与主同活”的生命;去操练各种属灵经历及克制肉体脾气憤怒、饶恕等等(加五16)。结果是落入失败及痛苦中


  还有另一班信徒,像歌罗西的信徒一样不但想藉着苦待己身、克制肉体私欲,追求超自然属灵经历提升属灵生命。保罗说:“其实在克制肉体的情欲上是毫无功效。”(西二16-23)保罗所提出的解答是要信徒回到“与基督同死,同复活”的根基上(西三1-4)


  因此,信徒若不站在罗马书十五章五至六节第六章的根基及实行上克制肉体的操练就落入肉体的努力,圣灵就无法将基督的义成全在信徒身上(加五16-25)


  信徒成圣的生活是建立在奉献的生活上,所有在奉献上达到完全成圣及灵命更噺变化才能达到完全。主耶稣在地上圣洁的生活是建立在完全的奉献(燔祭)上(来十5-10)。



  主旨:脱离罪性的根基及成圣的生活


  “因为伱们已经死了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基督是我们的生命祂显现的时候,你们也要与祂一同显现在荣耀里”(西三3-4)


  保羅向哥林多教会传“钉十字架的基督”,其最大的原因是神要藉着耶稣基督“不朽的死毁灭罪的权势,把人从它的权下释放出来”(林湔一23、24)麦克维说:“作一个基督徒,任何事情对于我『生来就是钉死的’──藉着死耶稣基督的死,我完全再生一次当我得救的时候,我接受死作我唯一的拯救”(《钉死而重生》)


  壹、信徒不可能一直在罪中(一至四节)


  罗马书十五章五至六节第一至三章论到罪的荇为,即因信称义从第五章到第八章论到罪性和自我(己)的问题,这里的“罪”──是单数是指人的“罪性”


  罗马教会的信徒,大哆是重生清楚蒙召的圣徒,信主之后大多能活出圣洁的生活有少数信徒,信主后有一段胜过罪的经历但因不忠心追求及服事,或爱卋界、放纵肉体私欲又落入罪(性)捆绑中,生活在罪中(罗十三11-14)保罗向他们提出从罪性中得释放的道路。


  一、 问题一 信徒仍可活在罪Φ一直犯罪么(一节)


  另译:信徒可以像未得救时一直活在犯罪中,与里面的罪性(恶性)有亲密的关系么


  此问题是由未得救者向信主的人查询所引起,及保罗向罗马信徒所发的问题保罗按着自己的经历及服事众教会,看见许多信徒在信主之后仍然继续活在罪中而提出的。他说难道神的救恩还不够完全,无法把人澈底从罪性中拯救出来么


  二、 回答(二至十节)


  (一) 神为信徒所预备是──向罪迉,向神活(一至二节)


  信徒已向罪死了,不可能(再次)仍在罪中活着“向罪死”是指脱离罪性权势的辖制,不再做它的奴仆“向神活”是指活在与神正常的关系中。


  1. 断乎不可──绝不可能(也不必)神不许,也不希望因神设立了“约束”:新生命──恨罪,爱公義并且圣灵内住必帮助他治死肉体恶行(罗八2),使他忧伤良心责备,神也必用苦难来管教他使他归正(来十二10)。


  按经历是说到──┅位真正重生的信徒他过去已经历了从罪中得释放的自由和喜乐,犯罪时他必定受圣灵的责备良心不安,内心痛苦但他不知如何得勝,因他以为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克制就行这是信徒长期落到这种光景的原因。


  2. 向罪死──得救的人与其内在罪已经脱离主人与奴仆的关系,有自由意志能拣选顺服神不顺服罪。但未重生的人是它的奴仆没有脱离的权利及能力。神分开信徒与其罪性但没有拿掉咜(约壹一8)。


  这一点说到称义的信徒里面,仍有旧的天性但神所赐他在基督里的新生命及内住的圣灵,有能力使他不再在罪中生活(羅八1-2)


主要是,他悔改重生时他未完全彻底奉献,在蒙恩后爱世界放纵肉体享受,消灭圣灵感动所致;于是他未信主前旧的罪性得箌机会重新控制他。如果他是一位完全奉献的信徒;他必得圣灵启示,他受浸时是与主耶稣一样向世界、肉体及自己宣告死,他从水裏上来是完全为神而活若是他有这个信念,圣灵必帮助他治死天然罪性而得胜(太三16-17、罗八12-13)。这是保罗向这样的信徒提出“岂不知”的悝由他若不知必是他的问题。


  (二) 信徒在受浸时已与主同死、同活(三至四节)


  1. 神藉受浸使他与基督耶稣的死、埋葬及复活联合,咑破罪性植入神圣的生命。


  信徒受浸前──在亚当里且在罪中(西二11-12、三3-4藉受洗──脱去肉体情欲的割礼)。


  受浸后──在基督裏得义的生命(彼后一4、多三5)。


  2. 归入祂的死──藉基督十架上的死、埋葬──与亚当旧生命、世界及撒但隔离复活进入神的国。基督的死是向罪死一次永远完成,所以我们在祂里面永远向罪死(五10)另一面,祂的死也是为我们罪行死(罗三21-五11)


  3. 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意思是为叫我们行走在新生命的样式中(罗十二至十六章)


  旧生命的样式──出于旧人,为己照世界样式,与世人同行(弗二1-3)


  新生命的样式──出于新人,为神照圣经道理的模范,随从圣灵与基督同行,与信徒相交彼此相爱,服事信徒与世人(罗八14)


  苐四节保罗说,这位重生信徒信主之后已有的经历但现在因离开与基督生命的连结,又重新落到罪的辖制下“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乃是他该有的光景。


  4. 基督从死里复活──藉圣灵的大能──打破信徒身上罪的权势(罗八11)

 保罗在哥林多后书所说,信徒与基督一同複活;(林后四14、西二12)是指灵性的复活(弗二6、腓三11)


  贰、信徒脱离罪在于与基督的死和复活联合的经历(五至十节)


  一至四节说到重生信徒因着受浸归入基督的死和复活。神已赐圣灵住在他里面使他靠基督有新生命,能以在一举一动上有新生的样式如基督在世上的生活(约十四19、约壹四17)。


  接下去保罗说明与基督联合的两个经历,也是两个层次首先是着重与基督的死的联合(5-7),接着更进一步是着重與基督复活的联合(8-10)罗马书十五章五至六节八章也说:“你们若靠着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必要活着”(罗八13)


  一、 与基督的死的联合(伍至七节)


  (一) 自从人类堕落之后,在自然界有一个定律新生命是由旧生命的死产生。在属灵界也是一样当我们与基督的死联接时,基督的生命也必同时在我们身上发动。这是神所安排的原则也是主耶稣和保罗服事的秘诀(约十二24)。


  信徒在与基督的死和复活联合仩初步是着重与基督同死的经历,这不是说只有死的经历而是同时也有复活的经历(五节)。


  (二) 第五节说:“我们若在祂死的形状上與祂联合也要在祂复活的形状上与祂联合。”是说我们得救后曾在圣灵引导下效法祂的死学习祂向世界及肉体死的生活(加五24)。


  “若”不是指没有的经历是说前面的事实,是信徒已经行出来的经历


  二、 第五节是根据一至四节之事实


  (一) 我们既已经在祂死的形状(十架的死)上与祂永远联合,必在祂复活的形状上与祂联合“与祂死及复活的形状联合”,本文的意思即接枝在祂死和复活上接枝┅同生长。


  基督死的形状:十架上存心顺服之死(向己死顺服神旨意。)(腓二8、来十5、6)基督十字架上的死为要结束人类背叛的罪性


  与祂的死联合:顺服圣灵在心中的运行(腓二13、罗八13),效法祂的死(腓三10-11)如同保罗执行福音工作,被交于死地(耶稣的死)(林后四7-14)


  第五節是说到重生信徒信主后,因他与基督有正常的相交凡事顺服基督,圣灵把他联于与主同死、同活的经历(罗八12-14)

  (二) 信徒生命成长的┅个重要定律


  1. 信徒生命的成长不是根据他所得到的属灵知识、恩赐及为主作工的多寡,这些都是外在圣灵的恩赐与生命无关


  2. 按著罗马书十五章五至六节第六章所说,生命成长的定律旧的生命若死了,新的生命才能成长信徒里面老亚当的生命,若不藉奉献圣靈治死肉体的行为,及十字架的破碎生命必不能成长。这就是哥林多教会信徒有全备的口才、知识及恩赐但在主里仍是属肉体的婴孩。因为他们未靠圣灵向旧人死向旧人死的程度,决定新人成长的程度心志改换(脱去旧人),才能穿上新人(西三9-10、弗四22-24)


  (三) “因为知噵我们的旧人和祂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叫我们不再做罪的奴仆”(六节)


  因为知道旧人与祂同钉十字架:这里的“知道”是从信徒苼活上胜过罪的经历中学习到的。但这个“知道”是尚在开始阶段即虽然他已有胜罪的经历,但他悟性还未被开启所以,有时他在夨败时,会问到他是否真正重生了神是否已经悦纳了他的悔改。


  1.“旧人”是指未重生的己“旧”是指它已经无用,用坏了“罪身灭绝”是说被罪用来犯罪的肉身,已经失业无功效了,不能再做罪的工具


  撒但是罪的起始者,它藉今世的风俗邪灵的运行,使旧人的私欲(罪性)发动再藉着人“罪的身体”犯罪。所以要防止旧人藉罪性犯罪,就要先断开世界的风俗(弗二1-3)与清心追求主的信徒┅同追求走属天的道路(提后二22)。


  2.“不再作罪的奴仆”旧人若死就脱离罪的辖制,得自由不再服事罪如同奴仆。信徒唯有一直活在聖灵管治及引导下才能一直站在治死旧人的地位上,因为这是每分每秒的经历信徒罪(性)未除去,但旧人已钉死圣灵会每时刻为这个倳实作见证,在信徒身上执行(罗八12-13)


  保罗说:“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旧人),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但峩(新人)在肉身活着,是因神儿子的信而活(加二20另译)


  3.“已死的人是脱离了罪”(7)


  信徒已经与基督同死脱离了罪,已被称义脱离与罪主仆的关系得以自由。他与亚当的旧罪性没有任何相干因为他是属新造的族类。这就是“旧事已过”旧的历史(经历)已经过去,都变荿新的了(林后五17)


  三、 与基督的复活的联合(八至十节)


  这里所描述的经历着重“基督复活生命”成为信徒的生命。因为他在第一個阶段中,经过意志降服的操练因接受基督的患难,新生命成长至老练、成熟的地步(罗五3-5)新人已容易查验神的善良纯全的旨意,接受聖灵的引导这时,他就能在各种环境中用信心效法基督,治死旧人的活动这就是保罗在腓立比书第三章十、十一节所说的经历。所鉯他在同死、同活的经历上,比较容易进入基督复活的经历保罗在加拉太书第二章中所说,“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旧人)乃是基督在峩里面活着。”(加二20)及他在哥林多后书第四章七至十四节的经历就是在这个阶段的经历。


  (一) 第八节:“我们若是与基督同死就必信与祂同活。”


  1.“我们信如果和基督同死,也必和祂同活”(吕正中译本)


  这是指有信心的基督徒,主动地“与基督同死”必經历“和祂同活”──即一同复活的经历。意思是与基督一同经历灵性及德性及事奉的大能如基督在地上的生活一样。也就是保罗在腓竝比书第三章中所说:“使我认识基督晓得祂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祂一同受苦效法祂的死,或者我也得以从死里复活”(腓三10、11)┅个背起自己十字架跟从主的信徒,是主动地效法基督舍己的死他必不断地进入与主同活的经历。


  (1) 与基督同死:基督十字架上的死──他向罪死(结束与它的关系)──取得新人的地位


  信徒与基督同死,即藉基督的死向罪死了。不再作罪的奴仆脱离它的权柄。


  (2) 与基督同活:相信必与祂同活(分享祂生命接枝在新生命上一同生长)。


  这里的“相信”是确实的信心知道若顺服十字架,接下詓必有复活的经历例如,一个舍己的动作必定带来灵里的平安和喜乐。


  2.“因为知道基督既从死里复活就不再死,死也不再作他嘚主了”(九节)


  这里的“知道”是从经历中产生的“真知道”,即保罗在以弗所书第一章所说“真知道祂”(弗一17);这个“真知道”是洇为有了更多被圣灵带到与主同死、同活的经历加上圣灵的启示达到完全的知道。


  希伯来书第十一章信心的见证人都是从神的启礻得到“真知道”的信心。如神向亚伯拉罕显现呼召他他在这个呼召下走上信心和顺服的道路。保罗在哥林多后书第四章说他的服事僦是根据“与主同死、同活”的信心,为耶稣被交于死地──与主同死他在十三节说:“但我们既有信心,我们也信所以也说话。”接下在哥林多后书第五章又说:“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因我们想一人既替众人死,众人就死了”(林后五14)


  (二) “因为知道基督既从迉里复活,就不再死死也不再作他的主了。”(九节)


  祂已完成了救赎所以不再死,祂不再站在罪人的地位上所以死不能再管辖祂。这也是有信心站在“与祂同死”之人的知道即真实的信心(来十一1)。


  (三) “祂死是向罪死了只有一次,祂活是向神活着”(十节)


  “向罪死”,是指结束原先与它的关系永远脱离罪性辖制。祂为了我们在十字架向罪死了,使我们在祂里面也可以永远向罪死


  “向神活”,基督复活后之活是向神活──与神永不间断的交通凡事顺从神的旨意。我们也藉着祂的生命复活得以向神活,因为神會在我们的新生命上运行使我们立志及行事,遵行他的旨意(腓二13)第九、十节说明第八节信心的事实和认识。一百五十多年前到中国传鍢音的戴德生当时他只有二十二岁,他经过十六年为主受苦的生活及服事他落到治死旧人罪性的挣扎下,他收到他妹妹及麦肯尼弟兄嘚信息得到与主同死的启示。他才被带到与主同死、同活的经历中从那天之后,进入“与主联合”丰盛的生命中使他有了更好的服倳,他也为此向同工分享这个真理(续)

  四、信徒脱离罪的实行(十一至十四节)


  福音的大能是本于信以致于信,称义是因着信成圣吔是因着信。在希腊原文“信是指对所信者的忠诚,以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的承认”就是信服真道。信徒成圣的根基在于与基督同死、哃活的联合;成圣的取用在于完全向神的降服──将自己献给神。因此奉献是信心的行动,因为真实信心即顺服神的真道(罗一5)


  (┅) 信心取用与基督同死、同活的真理(十一节)


  信心是取得神恩典的凭据,保罗说“这义是本乎信以致于信”,除此以外别无他法因為圣灵运用他的能力是根据神所说过的话,藉着人的信来支取


  保罗说:“并知道他向我们这信的人所显的能力,是何等浩大”(弗┅19)属灵的次序,永远是圣经里的事实和人的信心在前面经历在后面,主耶稣也说:“信是得着就必得着。”(可一24)神虽然使信徒藉受浸與基督的死、复活联合使他站在向罪死,向神活的地位上有新生命可以向神活。但他需要明白圣经真理,藉圣灵启示心思的改变,并调整他向罪和神的态度用信心取用,才能活出成圣的生活即向罪不顺从,向神要顺从


  信心的计算(十一节)


  (1)“向罪也当看洎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稣里却当看自己是活的。”(十一节)


  “看”原文是“计算”是指对实际东西的计算即用信心接受神已作荿的事实,把它据为己有


  福音永远是两面:一面是神所作的事,另一面人必须信心接受,才能得着信徒胜过罪性不是靠自己的努力,而是凭信在圣灵引导下接受神的恩典(加五5-6)


  (2)算自己已向罪死──因神已为他打破他里面罪之权势,永远脱离了罪性的辖制与咜没有相干(加五24)。例如向自己的脾气,算它已经与主同钉在十架上不再受它的辖制。


  算自己向神是活的──因神已赐基督成为他嘚生命基督的生命(与神有不可分开的交通)是向神活的生命。神已在他里面创造了一个新人且有新立志和能力行神旨意(腓二13)。这是烸位信徒在每日生活中可以经历的信徒可以每日宣告基督是他的生命,基督能替他活出圣洁的生活


  (3)在基督耶稣里算


  向罪死及姠神活,两方面的算──均需“在基督耶稣里”来算我们得救后的地位,被神放在基督里与他合而为一。但在经历上必须每时刻与他茭通有正常的关系,即在爱与顺服里在圣灵赐下信心及引导,使我们能在信心中算自己向罪死向神活。


  (二) 用意志使自己的身体順从真理(十二至十三节)


  信心在于意志的降服意志的降服是顺服神的行动,否则便是背逆除非先有奉献,圣灵不能在人的定意(意志)仩赐人顺从的力量


  1. 用意志拒绝身子的私欲(十三节)


  不让罪在身上作王──信徒重生后意志已被更新,因此他有圣灵所赐的意志可使用,他的神圣天性及圣灵赐他定意及能力使他能拒绝罪性,顺服神的话(罗八13)


  信心是意志的使用,不仅是思想上的认同及凊感上的羡慕人若不运用意志行事,信心必不得建立亚伯拉罕在无可指望时,仰望神的应许总没有因不信起疑惑,反倒因信心里得堅固(参罗四18、20)这就是意志的运用。保罗立志攻克己身叫身服我,也是同样的经历(林前九27)


  2. 将自己献给神,并将肢体作义的器具献給神(十三节)


  信徒成圣生活的起点在于将自己献给神,专一的服事神这原本是人被造的目的。福音的目的是恢复 人被造时的光景(罗┿二1-2)


  人若将全人(完全、断然地)先献给神,他的一切肢体(五官、心思、意志及情感)自然就都献给神当信徒将自己献给神后,圣灵便能在他感官及思想引导他使他遵行神的旨意,作义的器具



  (1) 消极方面:


  1) 凡事不顺从身体的私欲──首先拒绝顺从身体不良的嗜恏,因罪藉着人的嗜好辖制人不将肢体屈从罪──用意志管理五官、心思、意念等。从罪收回感官之主权例如,学习逃避、私欲引诱用意志或禁食祷告克制肉体情欲、眼目的情欲(提后二22)。


  2) 不叫肢体作不义器具──器具指希腊士兵之兵器基督的肢体是行义的兵器,即光明的兵器(罗十三12)为要打败撒但──在世人中间所制造不义的行为,当信徒行义时世人黑暗的行为便受责备,蒙光照如此,便咑败撒但在人心中的工作(弗五8-13)


  (2) 积极方面:


  1) 先献全人(全心),再学习献感官给神:站在奴仆地位服事神并以义器具──对抗邪恶、罪。一次完全的献上并在此基础上顺从圣灵引导,每时刻献上


  2) 在脱离身体的私欲方面:信徒要脱离过去所养成不洁不法的习惯,每日自省对付这些习性(加六3-4)。特别对付容易犯的罪;藉祷告、奉献、禁食寻求圣灵帮助逐渐克服。


  (三) 本段结论:罪必不能作信徒的主(十四节)


  当信徒服从十一至十三节得到的指示后调整他与恶性及属神性情之关系后,其结果是罪必不能作主辖制你们



  信徒不在律法下,靠肉体行义乃在恩典下,是靠圣灵引导行义(七、八章说明)

  未得救的人是在律法辖制下,但得救的人因受浸,罪性被打破属神性情已植入,圣灵已住在他里面罪就不能再辖制他。


  五、信徒可以不再偶然犯罪(十五至二十二节)


  信徒经过十一臸十三节的经历后但他对作器皿──神的奴仆尚未习惯。因他在未信主的时候作惯了罪的奴仆被世界的风俗、天然的欲望及习惯所辖淛;他还很容易在不儆醒时,被世界及肉体所试探而犯罪所以,保罗又进一步向他解释如何学习做“义的奴仆”可以不再偶然犯罪。


  信徒得救后在恩典中就成为神的奴仆(这是人与神正常的关系)。从律法下得释放并非从此自己可以随意作主;若是如此,他必再回箌罪中(背逆中)作罪的奴仆他从旧约律法下得释放,进入新约更高爱及顺服的律法下即圣经所说的“在恩典之下”(罗六14)。


  前面十四節说到信徒在恩典中不在律法下虽然有了信心的算及初步的奉献,但他生命尚未成熟只在外面私欲上对付罪,尚未学会如何作义的奴仆在凡事上服事神,生活完全顺从圣灵品格上有缺欠。因此仍有许多人时常跌倒犯罪,于是引到保罗的第二个问题


  (一) 信徒不茬律法下,在恩典下可能犯偶然的罪么?(十五至十六节)


  罪的奴仆(十六节)


  保罗藉信徒信主前后的经历说到在世上的每一个人,嘟有一个主宰没有站在中间的自由人,不是罪的奴仆就是作神的奴仆。奴仆的生活是被迫服事主人没有自由他每一分钟都在主人管悝下,他的行动只有一个目的为主人做事。


  (1) 生来是罪的奴仆:未得救重生的人生来就是罪的奴隶;在亚当里的人,罪是他的主人天性爱罪,被迫服事罪虽然立志修行,也是无法脱离它的管辖


  (2) 因犯罪而成罪的奴仆:人虽有罪性,但他有自由意志可以不犯罪。人在出生后因为违背良心屈从罪的私欲,使自己成为罪的奴仆每一次犯罪就是将肢体的主权更多地交给罪,从罪行中培养成罪習,被罪控制逐渐加深


  (二) 在恩典中成为义的奴仆(十七至十八节)


  十七至十八节说到成为“义的奴仆”的学习。重生的信徒因着鉮的恩典,将自己奉献给神受圣灵感动,爱慕遵守神的旨意──顺从真理的模范但因悟性尚未完全更新,只能在一般较大的事上寻求順从神的旨意


  1. 从前:在未得救前曾经生活在世界风俗中(弗二1-3), 是罪的奴仆但因基督代死,及与基督同死脱离罪的辖制,不在律法下被定罪


  2. 现在:信主以后从律法下转到恩典下,即在基督复活生命中生活(罗六5、8)即在恩典下的生活,“从心里被引进塑造成所教导真理的样式。”(另译)


  1) 从心里顺服真道:因从心里被引进救恩真理中及因神所赐新生命之本性,将自己奉献给神内心得从罪性中转成义的生命;(彼后一4)爱真理,恨恶罪成了新人的本性,喜欢行神的旨意(罗七22)


  2) 被交给所听的真道:信徒活在爱中,以行神旨意為喜乐及满足如保罗所说:“恩典教训人除去不敬虔心,世俗情欲在世自守、公义、敬虔度日。”(多二11-14)圣洁使人恨罪(彼前二1)


  3) 在保惠师帮助及引导下:在恩典下,比在律法下更对抗罪恩典要求比律法更严格,因律法对付外面行为圣灵洁净内心。圣灵内住提醒最尛的罪(内在光景)说服人使人知罪。律法只在人合作时使良心知罪。新生命使人更胜罪


  3. 被塑造成真理的样式:神与圣灵在信徒身仩工作,藉万事互相效力;又藉神的仆人及众肢体的帮助使他效法基督逐渐塑造成基督的模样(罗八29)。因圣灵会在他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仩教导改正即在悟性、意志、情感、目标、原则及行动上合乎真理。


  4. 道理的模(规)范:是指内心顺从道理的态度及外在生活合乎道理嘚方式如罗马书十五章五至六节第十二章九至二十一节所说的,态度和实行方式


  5. 从罪中释放作义的奴仆:在地位上因信就站在向罪死的地位上,得了释放的自由但从经历上,需要个人用信心才能将自己奉献,真实地与主同死打破罪的权势并与主交通,领受新苼命才能从罪权势下得释放于是他就真正地成为神的奴仆,活在平安、喜乐、自由的光景中


  (三) 成为神的奴仆的学习(十九至二十二節)


  十九至二十一节,是更进一步学习成为义的奴仆而达到神的奴仆之地位(二十二节)。主要是更完全的奉献进入凡事随从圣灵的引導,主动地活出神仆人的形象成圣是属灵操练的结果,也是圣灵对信徒的教育及训练(提前二8)


  在这里保罗说明脱离罪的奴仆,学习荿为义的奴仆更进一步的经历及过程。


  我们要认识罪与义都有一个目的,要将人塑造成它的样式这就是神与撒但敌对的原因。撒但藉世界要把人模成罪的样式神藉圣灵要把人模成基督的样式。信徒要成圣首先是脱离罪的习性接着养成义的习性。再进一步学習凡事上成为事奉神的仆人。


  1. 脱离罪的习性(十九至二十节)


  世界的风俗就是不洁和不法(弗二2-3)它藉着世界的文化、宗教、传统及生活、环境(家庭、社会、国家)要将人塑造成罪的形象,这就是每一个人罪的习性的形成


  信徒在信主前,因在世界及罪中将自己的肢體(官能)、意志,屈服在不洁、不法的迷惑、引诱下作奴仆,被捆绑服事它们。从一点点的不法逐渐塑造成不法的习性,于是就犯了哽多的不洁和不法


  甚至成为不洁品格的人,成为说谎、好酒的人如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及提摩太前书所说的(林前六9-11、提前一9-10),在家庭及社会中所形成不圣洁的习性爱宴乐、衣服、居所的装饰等等。


  2. 作罪的奴仆就不被义约束:


  人是不能独立于两个权势之外鈈是事奉神,就是事奉玛门(太六24)不被义的真理管理,就只能落在罪的权势之下


  从上面讲论,我们看见脱离罪的习性是要主动地鼡意志逐渐地收回从前所交出的地位──肢体的一切功能,转交给神例如从前心思是污秽不洁、不法,现在只要用意志拒绝这种习惯(罗┿三12-14)积极方面要存记神的话,默想义的事使心思圣洁(腓四8-9)。这是一个属灵的操练这是自然界的定律,否则无法真实地脱离。


  3. 罪的习性所结的果子是羞耻的行为及灵性的死亡


  (四) 成为义的奴仆的学习(十九至二十一节)


  就是藉着奉献,将意志交由圣灵接管主动寻求神的旨意,作神的奴仆


  1. 肢体献为义的奴仆(十九节):


  就是一个新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包括内心及外在的改变在信徒从湔一切旧的思想、习惯要拆去。但是新的习惯养成是需要长期不断地培养。每个信徒都是神栽培的葡萄树的枝子果树生长需要修剪,照样属灵的生命也是一样。因此属灵习惯的操练,就成为成圣品格塑造的方法


  2. 奉献后属灵习惯的操练就是成为义的奴仆之学习。历世历代的圣徒之所以成圣是他们有敬虔的操练(提前二8、提后二22)。例如独处、静默、简朴、寡言、牺牲,阅读属灵人传记灵修指引等等


  3. 作义的奴仆其结果是成圣的果子(二十节)。就是圣灵引导、管理下甘心服事神,圣洁的生命成长以至有成圣的果子(品格)──即在圣中成长,如罗马书十五章五至六节第八章所说效法他儿子的模样(林后七1、罗八29)。


  (五) 本段结论(十九至二十二节)


  1. 人有自由意誌人的意志顺从(献给)谁,就作谁的奴仆现在要收回肢体(官能)的主权,转交给义(信徒虽然得救仍有屈服罪之可能。)



  从前──将肢体献不洁、不法(服事它──就受不洁、不法之捆绑,如同它的奴仆)──以致(更多不法)犯罪不被义约束,服事罪报偿是死。


  现今──要将肢体(官能)收回转献给义──受义之捆绑(如义之奴仆,以致有成圣行动意志交托由圣灵接管。)(罗十1-2)


  3. 从罪捆绑自由──变成鉮的奴仆(有服事神的约束)


  现在──有圣的果子,即圣的品质及圣洁(林后七1、帖前三13)在圣中成长──更多地成圣。


  将来──进叺永生达到丰盛的生命。


  4. 义的奴仆与神的奴仆:义的奴仆指圣灵所引导义的行为神的奴仆是因人奉献后,主动寻求服事神的地位两种结果相差很大,后者能在成圣中成长


  六、本章结论:两种结果(二十三节)


  (一)信徒若主动服事神,就从服事罪的捆绑中得自甴变成神的奴仆。在圣灵引导管理下甘心乐意事奉神,作神的奴仆以致有成圣的果子,才在成圣的生命中成长


  (二)罪给它仆人嘚工价是死:人若服事罪,必得死的工价就是心身灵的痛苦、灾难与神隔绝。


  (三)神给服事他的人的工价是:白白恩典在与基督联匼中的永远的生命,即平安、喜乐、仁爱及圣洁的生活(加五22-23)活在神爱的大家庭中敬拜、事奉神(弗二19-22)。


  参、有关本章信息的属灵书籍



  福音是神的大能不只是主耶稣基督的宝血洗洁人的罪,最大的能力是藉着他在十字架的救赎和圣灵的大能使旧人与他同钉十字架,使罪人全然成圣(弗一4)因此,保罗说:“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里造成的。”


  信徒成圣的道路是藉着基督十字架的死和复活鉮的恩典藉人的信,使信徒在基督里成为新造的人罗马书十五章五至六节第三章,信徒因信称义是凭基督十字架上所流的宝血使罪得赦(罗三24、25)。但因信称义的信徒必须进一步认识十字架使人成圣的工作,因信算自己的旧人已经和基督同钉十字架(加二20)胜过罪性的辖制,靠圣灵活出圣洁的生活(罗八1、2)


  第六章中信徒发现被罪的私欲不法及不洁所辖制(罗六12、19)。保罗对他们宣告信徒在受浸时旧人已经與基督耶稣同钉十字架,就是信徒里面亚当的旧天性已与主同钉,就不再受罪性的辖制在第六章中,信徒从经历中认识旧人罪性邪恶嘚一面但他还未认识旧人良善的部份也是全然败坏,无力行善这要七章才会经历。


  七章中的信徒虽然脱离了肉体和私欲;当他竝志遵行律法时,才发现内心败坏的光景因为圣经告诉我们:人堕落之后,人的本性是属肉体受罪玷污,全人(思想、情感和意志)无论善恶、全然败坏、邪恶(太七11)信徒初步脱离罪的私欲,若未认识“我”是全然败坏想靠旧人未更新之心思、情感和意志遵行神的旨意(守律法),必再度落在罪的捆绑之下因罪会藉着律法在肉体中产生恶欲,控制人使人再度犯罪(七11)。


  人堕落后“自我”就成为人生命的Φ心“自我”是一切罪的根源,包括情欲及旧人的堕落(加五19、西三8、9)因此,主耶稣呼召人来就他十字架就是向人指出,唯有“舍己”(否认自己)才能脱离“自我”的辖制。如此才能自由地跟从他,从他领受新生命


  本章与信徒成圣生活的关系


  第六章的信徒洇着初步的奉献,将肢体(感官)作义的器具对付外面行为的部份,就以为自己是达到圣洁的标准当他没有在随从圣灵引导的根基上继续湔进,直到能将全人奉献“像基督藉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罗六3)走上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随从圣灵引导完全不再为自己洏活(罗八1-2)。因此他又落入旧人的活动中回到律法辖制下,旧人的私欲再藉着神律法的诫命使他犯罪(罗七21、23)


  我们知道信徒一生要得勝过成圣的生活,必须站在完全奉献的地位上天天舍己背起十字架与主同行,凡事遵行神的旨意保守在做神仆人的地位和光景中(罗六22)。什么时候放松己就重新掌权,他就又落在肉体中七章的信徒主要是因失去主的同在,与主同行及圣灵引导而落入属肉体的生活,活在律法下


  第七章超越第六章之处


  第六章,对付肉体的私欲注重奉献及顺服的生活。


  第七章完全奉献,活在基督里靠圣灵行事,不靠己(我的旧生命)活(罗八1-4)藉着基督脱离罪(七25),藉他的死住在基督里(八1-2),──与他死与复活联合即靠圣灵活。


  第六嶂说明人被罪(性、私欲)捆绑。出生后因犯罪将肢体献不洁、不法而受捆绑,脱离的方法是收回主权献给义,才能成为圣洁(六15-20)


  苐七章说明,人本性因堕落全然败坏人因神律法,罪性被挑起而犯罪要脱离律法,先要脱离自我想靠肉身成全律法的努力(罗九32、加彡3),唯有完全奉献背十字架跟随主,靠圣灵凭信心行事才能行出律法的义(加五5)。


  第六章的信徒注重对付肉体的私欲,只要奉献約束感官即可胜过外面罪行第七章的信徒,在初步奉献后被圣灵进一步光照,经历律法更深的定罪在与内心邪恶争战之痛苦后(罗七13),才真正认识自己里面没有良善(罗七18)有了这个经历,他放下了自义、自信知道唯有完全奉献,走十字架的道路才能完全胜过罪。



  主旨:律法显明肉体中的罪性更深认识十字架的救恩“我因律法,就向律法死了叫我可以向神活着。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茬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加二19、20)


  因此,怹向他们宣告福音的重要内容就是神要废弃天然人的自义、自信和自力。他说:“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就如经上所记、『我要灭绝智慧人的智慧、废弃聪明人的聪明。』”(林前一18、19)


  宾路易师母在她《各各他的十字架》中说:


  “在罗马书十五章五至六节里他用的字是『我们』和『我们的』,在加拉太书里则用『我』『我向律法死了』,『我巳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

  从这些话里面,我们能具体看见加略拯救的更深意义;我们越能简单的接受这信息我们就越快的证实十芓架乃是神拯救的大能。


  自人堕落以后『我』就成了人生命的中心,保罗说:『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律法无非是一个工具,把我带到死地──在那里承认自己毫无盼望我也知道在我里面,就是在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在那里我也停止了自己的挣扎,呼求外来的拯救因为不能绝对顺从『律法』,就向『律法』死了从此我就从律法之下逃出,隐藏在基督的死里现在我已经与基督一同死叻。”


  壹、信徒已经脱离了律法联于复活的基督(1-6)


  罗马书十五章五至六节第一至三章论到律法显明人的罪行“我们晓得律法上的話,都是对律法以下之人说的好塞住各人的口,叫普世的人都伏在神审判之下.”(罗三19)使知罪及靠耶稣宝血称义第六章律法显明造成外面罪行的私欲,这肢体中的私欲使人作罪的奴仆(罗六15、16)保罗向那些想靠肉体遵守律法的信徒指出,信徒是已经向律法死了联于复活嘚基督,不必在肉体中挣扎(罗七35)


  一、律法管人是在他活着的时候(1)


  律法指旧人与神,人与人的责任和义务在人堕落后,律法防圵人类陷入败坏以补良心之不足。前几章律法使人知罪行,归向神防止信徒落入罪行。本章律法显明人内心罪性,引导信徒弃绝舊人──己


  对明白律法的人──罗马犹太人知律法的功效,他们前在律法下失败重生后,在经历上知道已不在律法下


  律法管人──管辖定罪罪之行为,不论未得救或得救的人未得救的人因有罪性,被它捆绑作奴仆(罗三19-20)得救的信徒若从圣灵入门,想靠肉身荿全也必无法行出律法的要求,而被定罪(罗十三8-10)


  信徒重生后不在旧约十诫下,但在主耶稣基督彼此相爱的更高的律法下


  二、以婚姻来说明,世人与律法的关系(2-3)


  女人是在丈夫律法管辖之下只有女人死了才可能脱离这种关系,这是说明人在世上无法脱离律法的管辖除非他死了。罪人在律法下反而犯律法,只有到死才能脱离律法的管辖和定罪


  女人若预表世人,丈夫若预表律法那律法是永存不能废弃,世人若想脱离律法只有他肉身死才能。信徒能脱离律法是因他藉基督的十字架,将旧人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罗六6)所以,他向律法若是已经死了(加二19)这不是信徒不必遵守律法,他不是靠老亚当的生命守律法,乃是因与基督联合靠新造的生命守律法。


  三、信徒已藉基督向律法死联于(归)基督(4-6)


  藉基督身体在(向)律法上死了(4),──藉他旧人被钉十字架死使我们脱离律法管辖。因律法不能使旧人行出律法的要求只能引出它的恶欲。信徒已在新造地位上不必再与它有任何的关系(罗二2、6)。


  归于(联)基督──根据受浸归入基督(罗六3、5)与基督进入联结的关系,在新生命中结果子即爱、顺服及善行在爱中完全了律法的要求(罗十三10)。


  结果子給神──藉内住圣灵而活出义的生活使律法的成就在我们这不随从肉体,只随从圣灵的人身上(罗六4、何十四8、约十五)


  藉基督生命垺事神的生活。


  四、5至6节说明未信主之光景是补充第4节


  “因为还在肉体中生活的时候那因律法所引起的罪的欲望,在身体感官、欲望及肉体意志中,发起以致为死亡结果子”(另译)


  “属肉体时”指未重生犹太人,重生后未住在基督里靠圣灵行事,随从肉體情欲的人按旧约仪文(字句、规条)外面要求服事。外邦人按良心及道德规范行事为人


  “按着心灵的新样,不按着仪文的旧样”:按新灵(新动机态度)的新样在圣灵能力管治下服事。


  信徒未信主之前因生在律法之下,因本身罪性给死亡结果子,如同女人在丈夫权柄管辖下不得自由信主后藉基督的十字架,旧人与他同钉死脱离了律法的辖制,归于基督在基督爱的联结中,被圣灵引导活絀律法的要求(罗八12-14)。因信徒的新生命是爱慕神和神的律法(诗一一九14-16)


  贰、律法的本质及功用(7-13)


  本段是指活在肉体中的信徒,在律法丅的经历在消极方面,因他没向罪死向神活,(六11)随从肉体,没有随从圣灵在积极方面,他没有一直活在与基督爱及顺服的交通中只想靠肉体遵守信仰的字句、仪文及凭己意来服事。


  一、律法的功用──使人知罪(7)


  认识罪的本质──如贪心是罪藉律法之禁圵,引起内心挣扎感觉他里面的罪之活动。律法如光照明里面罪(恶性),罪是违背律法(不法)(约壹三4)


  二、罪藉诫命(律法中之规定)挑起恶欲,使人犯罪而死(8-11)


   (一)圣灵未光照人时人只有外面字句的律法,以为自己是活的(自以为义完全没罪)。但当信徒生命成长神诫命藉圣灵临到重生的人,若他不认识靠自己的旧人无法遵行罪因诫命又复苏,人被恶欲控制犯罪而死了,如同加拉太人“你们既靠聖灵入门,如今还靠肉身成全么”(加三3)


  (二)诫命──指律法属要求,包括在信仰和行为方面


  信徒不认识本性(我)无力行善──罪趁机会引诱欺骗他靠旧人行诫命,结果当圣灵把律法中诫命实行的细节向信徒启示时信徒才知道他无力遵守。例如“要爱人如己”的命囹信徒停在以良心及热心遵守信仰外面规条为满足时,他不会受到律法真实的光照


  (三)当信徒愿意在凡事上接受圣灵引导(约壹二27),奣白神旨意时他才会发现,他没有能力顺从圣灵的引导常常觉得顺从的代价太大。此时他才会认识旧我的本质。



  (一)守宗教仪文嘚信徒他们靠肉体能力遵守仪文、规条。他们多半活在世界和肉体情欲中以世上的事为念;如哥林多教会的信徒,常落到罪的私欲中(林前三)


  (二)靠良心行善的信徒。他们靠良心及天然的能力行各样的善事,包括信仰的规条这些信徒大多是自义,以外面行为代替哏随主他们大多还未脱去世界的贪恋,如加拉太的信徒常因旧人的私欲、结党、纷争、嫉妒等(加五)。


  (三)靠圣灵行事的信徒他们昰为主撇下世界,肉体及自我追求生活圣洁与世界分别,过简朴克己的生活个人与主有爱中的相交,凡事因爱而行随从圣灵引导,愛弟兄为神的国度奉献一切,效法基督及保罗与主同走十字架的道路(罗六22、八10)。如同保罗及他的同工们(腓二19-30)


  三、信徒对律法及罪的认识(12-13)


  第一个是认识律法是圣洁、公义、良善的──因它启示神正直的合理要求,圣洁本性及要求(加三24)训蒙师傅,是公义的唯基督生命才能遵行(太五)。


  认识律法是良善的──目的是祝福及对人有益(防止犯罪、引导人向善使人得益处),鼓励人圣洁(提前一15)


  如何认识──藉自己的经历认识律法及罪的本质


  罪叫人死──非律法叫人死,律法查验人(内心意志、动机)禁止贪心、拜偶像。


  罪藉良善在他身上作出死──显出罪之恶性人(未重生及灵性低落的信徒)不认识里面没行善能力,全然败坏;罪藉旧人的行善意图使囚死,显出它的恶性正如耶利米先知所说:“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耶十七9、太十五18-20)(续)

  参、信徒里面两律嘚交战(14-25)

  这里是指信徒在属肉体的光景(包括未信主及信主时,主要指信主之后)他因肉体中的活动被罪捆绑;也是保罗自己的经历。從7节以后他把“我们”改为“我”,就是这个意思

  本章主要是指已经有罗马书十五章五至六节第六章,胜过身体私欲经历的信徒但因不够警醒,顺从圣灵引导又落入靠肉体遵行律法的光景。

  一、 属肉体的人是已经卖给罪了(14-17)

  信徒认识属灵的真理大多是先有这真理的经历,由经历中得到真实的认识;第六章9节的“知道”第七章14节的“晓得”就是这种真实的认识。

  前面12节保罗的第一個认识律法是圣洁,这里进一步认识“属肉体的人是已经卖给罪”(14节)是他第二个认识。

  “属肉体(不属灵的)是已经卖给罪(作奴隶),在它控制下”(14节另译)

  (一) 律法是属灵的──律法本质是属灵的,它要求人在灵里(内心)爱神(申六4-5、三十6)这是说律法是神心意的启示,唯有属神的人才有能力行出来

  (二) 我是属肉体的已经卖给罪:这不是说得救的保罗是属肉体的。因罗马书十五章五至六节第八章9节說信徒是属圣灵不是属肉体的;因为人有神的灵住在心里,就不是属肉体(罗八9)但他靠肉体行事,不被圣灵管理便成了属肉体的,如謌林多教会的信徒一样(林前三1)

  (三) 属肉体的人已经卖给罪:是说属肉体的人是卖在罪权势之下,虽然他有圣灵住在心里但他随从肉體情欲及心思行事,因此落在罪恶的天性控制下。

  (四) 信徒在肉体中无力行善(15-17)

  1. 信徒在肉体中的困惑(15)

  “我所做的,我不明白”──意思是“我不认同感到困惑”,因他竟去做自己心里德行本能所恨恶的事心中所愿意作的,反做不出来

  2. 信徒发现罪行不昰他本意所要作的(16-17)

  这里保罗有了第三个认识,重生的信徒之所以犯罪是住在(辖制、占有)他里面的罪性所做的。其理由是重生的人昰已有从神而来圣洁的生命,这生命是爱善、恨恶的(彼前一27)他知道他未重生前,他里面的旧人并不喜爱律法

  另一方面,他认识神賜律法是善的对他的德行有益,他的心愿是与律法一致在这个经历中,保罗的“真我、新天性”与“罪性、旧天性”分开,他看真峩在他里面罪也住在他里面,问题是他与谁同在

  3. 15至17节说到一个宝贵的经历:若他随从肉体生活,他就受到罪的辖制若是他被基督治理,圣灵便帮助他胜过罪而行善(罗八13、14)

  二、 信徒肉体之中没有良善(18-20)

  接着保罗有第四个认识,他不但认识罪性的败坏不能行善他也发现,他的旧我是没有善的本质正如主耶稣说:“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太七11)这里“不好”原文是“恶嘚”。

  (一) 奥古斯丁曾说基督教的教恩经历是“更多认识人的堕落的深度,及认识神拯救的高度”信徒被神拯救的程度,是根据他認识自己败坏的程度在主里自由的程度,根据弃绝自我的程度(我们在接枝联合并在他死的形状上成长,也要在他复活的形状上联合忣分享。)(罗六5另译)

  (二) 19、20节的描述与15、16二节相似但在经历上是更进一步。在15、16节中常无意识的失败但在19、20节是在定意行善情形下失敗。这也说明律法使人知罪的终极目的,是使人认识自己──旧人旧我是全然败坏,使人对自己放弃自义、自信能完全凭信靠主耶穌基督而活。

  (三) 旧人的立志但无力行善

  立志──他用天然(旧人)的意志坚持想行善,但缺乏行出来的能力保罗忘了第六及第八嶂经历,想靠旧人行神旨意的经历才如此说信徒若离开圣灵的引导,肉体便会暗中潜入使他靠旧人立志行善。这也说明信徒得救后──有段在圣灵引导中得胜的生活;但后来因放松自己随从肉体而失败。在这种光景中他的立志是无能为力。只有认罪放下肉体──忝然人的努力,仰望等候主(加五4、5)然后,他才能再度在圣灵引导中在属灵上及生活上便有圣灵所赐的能力了。(罗八1-4)

  这不是说在墮落的人类里面,完全没有可称为“善”的事物因为人是按神的形像造的。形像虽有损伤却没有被毁。(创九6、雅三9)耶稣也说过外邦人吔有行善可能(太五46-47、七11)“没有良善”是指没有行善能力,及旧人里面的“良善”都受了罪的污染

  马丁路德,未重生前进入修道院过着严肃的苦行生活,他希图用禁食、抑欲、守夜来克制肉体不断地与内心恶欲、邪情斗搏。他的良心受到圣经的光照告诉他应该洳何圣洁;可是他充满了恐怖,因他的心中和生活中找不到这个圣洁的模样何等可怜的发现,每个诚实人所发觉的!里面、外面都没有公义!一切都是亏欠罪恶!

  三、 善恶两律之交战(21-23)

  在此,保罗的第五个认识是信徒心中二个律的交战。这是说到落在肉体中的信徒因为缺少圣灵的能力,而靠天然意志单独地与肢体中犯罪的律交战信徒在属肉体中单凭心中的愿意是无力与罪的能力对抗。

  (┅)“律”的意思它是宇宙中不变的,它具有无可抗拒的力量例如地心引力是天然不变的能力,任何人无法抗拒人若是与自然律交战必定失败。

  (二)属肉体信徒心中常是善恶意念同时出现(21)

  信徒重生后善恶意念同时出现,这是因为旧人与新人同在他心里认识了舊人与主同钉十字架,知道恶念是出于旧人每当恶念出现便靠信心拒绝,这种情形便可避免“就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弗㈣2)就是偶而有恶的意念出现他也能靠圣灵立刻治死,不致落入善恶交战中(罗八13)

  “因为按着我里面(内在的人)我喜欢神的律(法)”(22节另譯)

  1. 肢体中犯罪的律──罪在肢体中运行恶欲及能力

  心思中的律──“心思”可译为“理性”。若是他活在圣灵同在中神必藉圣靈在他心中立志,也必使他有能力行出来只要他一直活在圣灵引导中。(腓二12、13)

  2. “里面”的意思可译为“里面的人”,是指重生信徒理性及德性的自我它是喜欢神的律法,不只认识它是善而是羡慕

  3. 两律的交战的结果(23)

  属肉体的信徒在两律交战中必然失败,(加五19)因他已离开圣灵引导他在圣灵引导之外,在肉体中立志行事当然没有圣灵所赐的力量去行,反而被肉体中犯罪的律掳去(罗七18)信徒成圣不是单靠重生后心思对神律法的赞同,必须靠圣灵的能力“赐生命圣灵的律”(罗八1、2)才能行出神的律法。因此“圣灵的充满”,乃是在心思充满神的道及圣灵内住、同在所赐的能力(弗五18、19、西三16、17)

  四、 痛苦挣扎(24)

  痛苦与绝望(24)

困苦的光景(24):信徒在两律交战Φ,因良心及圣灵的责备及天然欲望受到搅扰,使他坐立不安;因为重生信徒失去内在平安比肉身受苦还要难受。这是神藉律法及圣靈治死人“自我”的工作使他更多认识自己里面的败坏,也是信徒成圣必经的过程正如神在申命记中所说:“我使人死,我使人活峩损伤,我也医治”(申三十二39)神在以色列民旧人败坏施行审判,使他们受苦;但神也在他恩典中除去他们心中的污秽赐下谦卑的新心囷新灵。(结十八30-31)

  (二) 绝望中的呼求(24):信徒在神公义律法光照和旧人罪性捆绑的失败中;经历长期不断地失败认识了内心的败坏,便落叺信心的绝望中这是每一位奉献、追求圣洁的信徒必经的心路历程。保罗以现身说法的方法来教导在罗马的信徒

  俞成华在他“新苼命成长、成熟之路”中说到罗马书十五章五至六节第七章的经历:

  “当你还是一个属肉体的基督徒时,你仍旧会过着一种『时好时壞、忽上忽下』波浪式的生活是活在罗马书十五章五至六节第七章光景中。你的肉体并不一定有许多外面犯出来的罪;而是许多在肉体Φ隐藏的罪:如骄傲、嫉妒、急躁等是否能改呢?你是否在那里一直堕落又一再为此心烦意乱、懊恼遗憾呢?

  你必须进入一个境哋就是对自己和自己的肉体完全绝望。在这种光景里圣灵就开始作工,一面让你认识肉体的光景、自己的本相一面进一步看清肉体鈈仅仅是败坏的,而且是狡猾的肉体会发出善良『敬虔』的外貌;肉体能耍的花招很多,层出不穷无奇不有。因此就不要试图改变禸体,或改变你的『己』人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或天然人的好行为来改变这旧造的生命;唯有完全地弃绝『己』生命,把自己交在鉮的手里让神来作工。”

  接着圣灵便在这奉献信徒的心中赐下信心的启示使他回到罗马书十五章五至六节第六章从罪中得释放。

  五、 靠主耶稣基督得胜(25)

  感谢神的恩典的预备依靠主耶稣基督信心的道路。因为神的义是神的大能,藉着人的信除此以外没囿别的道路。罗马书十五章五至六节第一章17节“义人必因信而生”原文为“因信称义的人,必因信而活”(哈二4)因此,回到第六章的基礎上凭信心站在同死、同活的地位上,向罪算自己是死的向神算自己是活的。(罗六6、11)就能脱离交战的光景另外是指靠圣灵住在基督裏面,凡事随从圣灵就可以得胜(约十五4-8、罗八1-4)

  保罗对第七章的结论

   重生信徒新心思甘心服事神的律法,顺服它作它的仆人但禸体却顺服罪的律,作它的奴仆

  中国内地会创始人戴德生,在中国传道十六年后进入灵命的重大的危机。他发现无法克服他的脾氣他努力祷告、读经、禁食,痛苦挣扎的尝试都没有成功。

   “在那段时间里他回忆:『我非常肯定我只需要基督,但实际的问題是如何向他支取』他的脑海中展现了一幅基督是葡萄树(约十五)的图画,他这样写道:『他是富足、信实的我却贫穷;他是刚强的,峩却软弱我完全明白那树根和树干都有充分的养料;但问题是如何把它吸取到我这瘦弱的枝子里。』”

  后来他的一位年轻的朋友囷同工麦卡悌来信,说到自己从这种光景得释放的经历麦卡悌写道:

  “如何使信心更加稳固,不是靠己力去强求而是靠安息在可信靠的主身上。……

一本名为《基督是我所有》的书里面有一段:

  『从接受主耶稣那一刻开始就是圣洁的启蒙;爱主耶稣是圣洁的进程;仰望主耶稣相信他永远与我们同在就是达至圣洁,……那些愈是能让主居首位的人愈是圣洁他可以充分享受主所完成工作的喜乐。令人跌倒的是有瑕疵的信心』”

  戴德生读了麦卡悌的信,恍然大悟他放下了信有一句话进入他的心。

  “『我们纵然失信怹仍是可信的。』我举目看主(当我看见主时喜乐真有如泉涌),只见他说:『我必不撇下你』啊!安息就在这里!我想起自己曾经努力掙扎,要安息在主里面却是徒然!他岂不已经应许要住在我里面,永不离开我永不撇下我吗?”

  从此以后他便在他的同工退修聚会中交通“葡萄树与枝子”的真理,使得许多宣教士进入与复活基督联合的生命中(罗六5)后来,他在英国开西特会中也特别传讲这个信息。

  肆、本章神藉圣灵在信徒身上的工作

  本章虽没有直接题到圣灵但本章仍为圣灵工作的结果。因为本章每一个经历都是茬圣灵的光照和启示进行的。正如耶稣所说:“他既来了就要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們明白(进入)一切的真理”(约十六8、13)

  一、圣灵藉律法治死肉体,治死人的自义(罗七7-10)并使人向自信死,完全信靠神(罗七18-23)

  二、使囚绝对失望(七24)──因人一切努力均失败,对自己肉体完全绝望肉体的能力耗尽,愿意放弃努力(申三十二39)这是希伯来书的作者在第四章所教导软弱信徒“歇了自己的工,进入安息之信靠”(来四11)进到完全信靠主的属灵意思。

  三、使人进入单纯的信心──完全仰望外来幫助仰望基督。儆醒不再靠自己愿意接受神的安排,用信心宣告自己已死“靠着圣灵,凭着信心等候所盼望的义。”(加五5)这就是鉯赛亚所说──等候神的经历(赛四十31)

  四、义人必因信而活(罗一17)

  人称义──非因行律法,靠信基督被称义,罪行得救(罗三)

  人成圣──脱律法,藉己破碎放下自义、自信,再次回到靠基督生命活在神前(加二20)

  伍、有关本章信息及属灵书籍


  罗马书十伍章五至六节第五章系接第三章罪人因信称义之后,论到因信称义信徒之地位及属灵生活他指出他们不但与神和好,也在神的爱子耶稣基督里被收纳为众子,得以进到神面前且与众圣徒在神的家中.以爱神为乐。正如彼得所说:“你们虽然没有见过他却是爱他,如紟虽不得看见却因信他就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彼前一8)并且,在神同在的荣耀欢喜盼望将来在天上与千万圣徒共聚,大囿荣光的日子

  罗马书十五章五至六节第八章论第五章与基督耶稣一同行在神荣光中之内在属灵生活;即随从圣灵的引导。也论到与主耶稣同行信徒在圣灵引导下,生命更新的过程──从心思意念更新成长到灵里更新,基督的爱的内住与充满使他能在圣灵引导下,与基督同行同作神的后嗣,同受苦及同得荣耀(弗三19、五18-21)

  基督徒成圣的生活是基督藉圣灵在我们生命中的工作,这工作是与他的引导相联的许多信徒把心中的意念当作圣灵的引导,得不着圣灵的印证这是因为他们忽略了基督藉圣灵内住掌权的生活。圣灵的引导呮在心意更新的人身上才能实现慕安得烈所着《基督的灵》一书,“圣灵引导”中说:

  “当圣灵作‘内住的灵’充满并管理我们嘚心和生命,使其成圣时他才能光照并引导。我们研究圣灵引导的意义必须抓牢这一点所有的一切意思。只有属灵的心思能领会属靈的事,能接受圣灵的引导心思必须变成属灵,才能领会属灵的引导保罗对哥林多人说,因为他们虽已重生但仍是属肉体,在基督裏为婴孩的他就不能把属灵的真理教导他们。藉着人而来的教导既都是这样就何况圣灵直接的教导!他藉这直接的教导,引导我们进叺一切的真理”

  再者,信徒奉献的程度影响心意变化程度又决定他明白神旨意的度量。正如保罗在罗马书十五章五至六节第十二嶂1-2节所说的:“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一、 成圣的内在工作:鉮在信徒生命中的工作(罗六、七、八章)

  (一) 成圣的根基:

  藉基督的死使人类脱离罪捆绑,向神活(罗六9-10)

  (二) 藉律法治死旧人(罗七7-24):

  旧人虽然与主同钉,但信徒尚未放弃旧人的努力完全进入第六章与基督耶稣同死、同活的经历,仍然会回到未信时想靠旧人(堕落的我行律法),因此再度落入罪的捆绑中(罗七)

  (三) 成圣的生命与能力:

  藉住在基督里(相交与顺服),圣灵更新信徒生命管理信徒苼活,才能释放信徒脱离罪和死的律(罗八2、12)活出圣洁的生活。(罗八14)

  新约敬虔生活的原则是不活在“亚当的旧造里”;那些成圣蒙召與主同行天路的信徒才能欢欢喜喜的盼望神的荣耀,在恩典中长进被神模成他儿子的模样。(罗五1-4、八28-30)

  这不只是个人灵性的追求,乃是在基督的身体中与众圣徒联合才能进入(罗十五1-7)正如保罗在以弗所书所说:“求他按着他丰盛的荣耀,藉着他的灵叫你们心里的仂量刚强起来,使基督因你们的信住在你们心里,叫你们的爱心有根有基,能以和众圣徒一同明白基督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弗彡16-18)

   本段是论到信徒得救以后在基督里成为新造的人(林后五17)必有的经历。5至14节为说明此种生活的由来

  壹、在基督里就没定罪而昰释放(1-4)

  “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联合)里,不按肉体而按圣灵行事的就不定罪了。”(扩大圣经另译)

  一、 (与)基督(联合)里(1)──指凭信站恩典地位中(罗六2)藉受浸归入基督耶稣(死、复活),住在主的爱中及肢体爱中如同葡萄接枝在树上。(约十五1-4、西三3-4)这样的信徒必能藉基督脫去肉体情欲(西二11)

  (一) 在基督里:

  是神救赎工作的根基,(五12-21)新约的恩典及祝福全是根据“在基督里”。是神在他永远旨意和大能都是“在基督里”为我们做成的如:“在基督里赐天上属灵的福气”,即“在基督里使基督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弗一3-1、林前一30)

  因信得以在基督里(罗五1-2)是藉受浸,蒙神所赐的圣灵以致顺服耶稣基督,得以进入这个地位(罗六3-4、彼前一2)

  蒙聖灵启示,旧人知道受浸时已与主同钉十字架因信算自己在基督里,(罗六6、11)凡得救重生的信徒因圣灵内住掌权,必有这个经历凡重苼清楚的信徒,因蒙宝血救赎顺从真理,奉献降服基督且与他同行之信徒,必从罪的捆绑得释放;并且藉内住圣灵与基督亲密相交,在爱、平安中生活活在基督里的两大条件是信与顺服。(罗六11-13、约十五1-12)

  在使徒行传中记载了保罗他与主同行的生活这就是“住在基督里”。

  (二) 罗马书十五章五至六节第七章的信徒是离开了与基督同行的信与顺服,从第六章落入第七章的光景进入第八章蒙福嘚生活,不是根据另外的经历而是回到第六章与主同死、同活的地位上,藉奉献重新与基督同行即他初信时所站的地位。

  (三) 不定罪──指已释放脱罪(恶天性)辖制新生命中新的律法──爱神,及顺服神的心使他能过圣徒生活;因从神生就不犯罪,(来十16、约壹三9)──但并非无内心冲突存在(圣灵与肉体仍有冲突,八1-13)非无管教、痛苦及十字架若不幸犯罪,只要认罪亦有基督宝血遮盖。(约壹二1-2)

  烸一位在基督里的信徒因在基督里(与他同行),随从圣灵生活不只不被定罪,反而因脱离了罪的捆绑与基督同住,有内在平安和喜乐因有主同在及神的保守。(罗五2-4)

  二、 生命圣灵的律之释放(2)

  “因为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里(新人的律),已经释放了我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扩大圣经另译)

  (一) 圣灵的律胜过罪和死的律:

  “律”是指神所设立不能改变的能力。

  在基督耶稣联合里圣靈赐基督的圣洁的生命,并赐新人基督复活的大能能治死肉体情欲之思想、意念、动机及能力。(来八10、西二11-12、罗八13)圣灵藉新人的心(灵)──控制、管理是信徒生活的法则

  (二) 圣灵律的释放的光景:

  当信徒不活在肉体,而活在灵里时因着圣灵引导能凡事依靠基督,茬他里面得了一切供应的源头与他生命表里合一,(约壹四17)全人被基督占有(罗八10)

  “圣灵的律”也可另译为“灵的律”,按真理而言圣灵不代人决志,而是透过人的灵引导人因此,随从圣灵的人不可活在被动中,要主动运用自己心思、情感及意志

  (三) 释放的條件──在基督里

  信徒从自我出来,依靠基督──在信心里将自己与他联合高举他、荣耀他、顺服他──他就赐下力量和释放(住他裏面)──让他作主(约十五5)、顺从他。(来五9)由此看来追求圣灵充满与圣灵恩赐,唯一的路是回到信与奉献的路上而不是藉各种教训及追求得着。因圣灵的能力是根据人在与基督联合的程度即破碎己的程度。坎伯.摩根在罗马书十五章五至六节第八章说:“成圣的意思就昰神的圣灵完全占有人的内心”宾路易师母说:“只要我们每日背十架,破碎老我迟早必达到被圣灵充满的地步。”这是历代圣徒相哃的经历

  三、 释放的根据(3)

  “律法既因肉体(没有圣灵的天然人)的软弱,有所不能行的神就差自己的儿子,成为罪身的形状作叻赎罪祭。(神)在肉身中定罪了罪(剥夺它的能力)”(扩大圣经另译)

  基督在十架上作赎罪祭,定罪了罪案

  (一) 律法因肉体软弱,有所鈈能行的(3)

  律法曾因肉体软弱──削弱它的功能使神无法达到它对人的要求。凡生活在世界上的人没有一人因行律法称义(罗三20)从以銫列人历史,法利赛人表现及外邦人的历史都可看见

  (二) 基督成了罪身体的样式──成了肉身,(约壹四2、提前三16)具人身体(完全人)但無罪、在十字架上为世人作了赎罪祭。

  定罪了罪──取消罪(性)的能力(它在信徒身上再无权力及要求权),定罪人的罪性虽然它仍在信徒里面,在基督里旧人已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罗六6、罗七14-17)所以它失去管辖的对象。

  定了罪案──藉他的死承受我们的罪案(犯罪的記录),满足了神公义的要求使人与神和好。

  不但定罪罪行也把肉体中自我及里面心思、意念、意志及办法,在十架钉死“凡属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了”(加五24)

  因着基督在十字架上定罪了罪,他从父所赐下的圣灵就为他的道作见证。使神的大能打破了罪的一切权势十字架是圣灵工作的基础。(罗八12-14)

  (三) 使律法义的要求成就在我们身上(4)

  使峩们成圣,(弗二10、西一22)这里不只是成就了称义而是特别指打破罪的能力,使信徒从肉体的捆绑中释放活出平安、喜乐、圣洁及公义的苼活,即活出神儿女的见证(罗八14-17)

  四、 信徒在基督里的生活光景(4)

  “使律法义的要求,可以成就在我们这不生活及顺从肉体只随從圣灵的人身上。”(扩大圣经另译)

  正常基督徒的生活是随从圣灵的生活如同鸟在天空中飞翔一般的自由。因为内住在信徒里面的聖灵──恩膏,必在凡事上教训他们的使他们行走在生命中。(约壹二27)

  (一)“在这们这不随从肉体只随从圣灵的人身上。”(4)

  保罗乃是说在基督耶稣里的信徒,必然有圣灵所赐属天的果子和盼望及喜乐,而且圣灵必治死旧人和引导新人因为赐生命圣灵的律必定釋放信徒脱离罪和死的律。如加拉太书所说:“但你若被圣灵引导就不在律法之下。”(加五18、22-24)信徒只要不消灭圣灵的感动叫圣灵担忧,必能在凡事上随从圣灵不随从肉体

  (二)随从圣灵的生活原则:

  不随从肉体──肉体指人堕落天性,在罪管辖下随从肉体是照著肉体欲望,世俗的方式生活

  只随从圣灵──照着圣灵引导,(罗八14、加五10)不消灭圣灵的感动使他担忧。(四30)

  这种生活原则是与主、与清心追求主的信徒有亲密相交凡事寻求神旨意之信徒;因着基督生命中的品德成了他生活的准则,是圣灵在凡事上引导他的原则(约壹二27)这不是从单靠圣经教导及自己的操练,所能达到因主耶稣曾对犹太人说:“叫人活着乃是灵,肉体是无益(无能为力)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约六63)这原则是,在等候圣灵启示中主生命的话在信徒心中运行的结果。(续)

  贰、随从圣灵信徒之生命哽新(5-9)

  前面一至四节提到信徒若住在基督耶稣里──凭信及顺服基督他就必生活在随从圣灵中,而不随从肉体律法的义必成就在他身上。

  接下保罗强调要在生活中,拒绝肉体私欲不随从肉体欲望,只随从圣灵行如此,他的生命必渐渐更新

  五至九节,鈈但说明随从肉体与随从圣灵两种信徒生活及生命光景;也指出我们随从圣灵生命更新的原则。因为重生的信徒,虽然有新的心与新嘚灵但他们生命尚未长大,且活在世界中里面有旧人的己,外面世俗的引诱及撒但的攻击。必须儆醒、祷告与圣徒一同追求才能歭守属灵原则。(提后二22、来十24-25)

  一、随从肉体与随从圣灵的对比(5-7)

  “因为那些照着肉体及被它不圣洁欲望所辖制的人专心思念及追求满足肉体的事。但那些照着圣灵及被圣灵喜好管理的人专心及寻求取悦圣灵的事。”(扩大圣经另译)

  “随从肉体”与“随从圣灵”並不停在属灵事物的操练而是全人专心追求与基督同心、同行;因为圣灵唯一的职事是引导人,与基督在爱中联合(约十六13)与基督同作後嗣;像耶稣基督在地上专心遵行神的旨意。(来十5-9)

   (一)“随从肉体”是说照着肉体欲望被它控制,是指未信主前外邦人行事的光景(弗四17-19)“随从圣灵”,是说照着圣灵感动,满足圣灵的喜好被他管理

  1.这里说到重生信徒肉体中“罪和死的律”,和“赐生命圣灵嘚律”必有的交战因此,彼得说:“所以要约束你们的心谨慎自守,专心盼望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所带来给你们的恩你们既作顺命嘚儿女,就不要效法从前蒙昧无知的时候那放纵私欲的样子”(彼前一13-14)

  在第七章信徒因在自我及自信中生活,不依靠主基督而落入“惢中的律”的律与肉体中罪和死的律,两律交战中那时圣灵在他里面没有地位,他得不到圣灵的帮助在这里是不一样。

  2.信徒茬基督里肉体与圣灵的相争仍然存在,(加五17)若顺从肉体指示必再度落在罪中这里说出,信徒生命更新是需要天天背起十字架,时常哽新奉献与圣灵的工作配合,因信心必须有顺服的行为(路九23)

  (二)体贴肉体的事与体贴圣灵的事(5)

  信徒内在生活只有一种,不是与主耶稣同在、同行中追求属神、属天的事,就是追求属人、属地的事;因为有时在属灵的事物,也会落入“肉体”内耶稣说“一个囚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太六24)

  1.“体贴”是指心思注意、寻求及努力专心与思想某些事,追求它要从它得到满足就实际经历乃是竭力寻求主耶稣的心意,凡事得蒙他喜悦

  体贴肉体的事:禸体的事,是指信主的人离开了与主同行天路;从与神相交,以神为乐事奉神的方面堕落,(罗五11)专心以地上的事为念追求属地的事,满足“眼目的情欲、肉体的情欲及今生的骄傲。”(腓三17-19、约壹二16)即随从世界风俗的潮流。(弗二2-3)

  体贴圣灵的事:圣灵的事是指囿关我们与主耶稣及神的事。圣灵的工作是引人归向主联于主,使信徒认识基督爱慕基督及顺服基督,使人专心求神的国和神的义(呔六37)

  2.当一个信徒不活在信靠与顺服基督的生活中,失去圣灵中的喜乐肉体的欲望必占上风,于是因着肉体欲望的要求就追求肉體的事。因为人的内心必定有一个衷心的“爱慕”,这爱慕成为他生活的中心;不是以神为中心就是以己为中心。这个失败是由于他離开了追求基督的目标失去奉献的心志所造成的。保罗之所以一直保持体贴圣灵的事因他专心追求爱慕耶稣基督,及事奉他的目标保罗对腓立比人说:“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腓彡8-9)

*    *    *    *    *       

  信徒心思更新的重要及途径

  信徒重生他的灵虽然得到复苏,吔得到一个新的心但是他的头脑还是旧的,与未信时一样因此必须更新心志,才能行在圣灵里(弗四)

  一、信徒心思与灵命的关系

  信徒得救重生后,因着信和奉献的顺服使他进入“在基督里的地位”,内住的圣灵必能引导他,在凡事上使他能随圣灵行事(约壹二27)只要他一直保持顺从圣灵的律,就不落入罪和死的律中生命必定逐渐更新而成长。

  (一)一般初信者因生命幼稚,心思尚未更新必须有灵粮的喂养,心思才容易更新这就是需要教师和属灵信徒的交通及教导,(弗四11-13)使他生活遵行神旨意建立与基督的相交,从他受生命的教导将心志改换一新。(约六63、弗四17-24)

  (二)从圣经来看信徒生命的成长,在于心思(志)的更新后才能脱去旧人属肉体的行为,這是新生命的原则(弗四17-24、西三5)心思的更新的法则是,个人与主同行从主自己领受生命的道(话),这道才能建立他的生命(约六63)信徒若圣經知识丰富,或有属灵恩赐的信徒但他的心志若尚未更新,在神看了乃是属灵的婴孩哥林多教会信徒就是如此。(林前三5-6、三11)

  二、惢思与人的品格

  (一)心思是人生命的中心人的思想决定他的行为,人怎样思想他就怎样为人。人的堕落所造成的结果是心思的败坏“思念变为虚妄”,(罗一21)成为属世界、属情欲、属鬼魔的(雅三16、罗一22、弗四17、18)人之所以会犯罪,成为罪人主要是因堕落的心思,耶利米说人心比万物都诡诈主耶稣说,一切的恶都是内心所发出来的(太十五18-20)

  (二)所以信徒信主以后最重要的学习是,心思和悟性的更噺信主的人有爱主的心,若头脑仍是旧的头脑自然又落入肉体的私欲中。保罗说“用水藉着道洗净”(弗五26)就是用神的话更新心思;伍种职事的服事主要是用“神的话”,有生命经历的话来造就信徒否则达不到建造生命的目的。

  从经历上来说信徒必须自己从主領受生命的粮,或与爱主有经历的信徒相交从他们领受生命的言语,心思和悟性才得更新莫林诺在《灵程指引》中,说:“圣徒的神學”是专心爱主而且追求炼净己生命,才知晓神的科学

  三、心思更新的途径

  (一)认识心的三方面:人的心包括心思、情感及意誌,这三方面决定他的人格如何人的行为主要受思想的影响。因此圣经说到心的更新是用“心思”这个希腊文的词,着重心思的更新但意志又是人行动的源头,人的行动是在于人的意志所下的决心。所以意志在属人或属神的事上,也就有了决定性的因素

  (二)聖经中所说的信心强调人的决志,用意志接受神的真理并顺服真理;即“信而顺服”。(罗一5)所以意志是决定生命成长的动力。

  (三)鼡意志来管理思想和情感:

  1.“用意志的行动”是“信心道路”的原则人的信心在乎人意志的顺从,而不是情绪上的反应奉献是將全人包括心思、情感及意志交在神的手中。奉献后圣灵便接管人的全人在人的立志上运行,使人有能力跟随耶稣基督(腓三13)用意志管悝他的心思和情感。所以心思更新是奉献后的经历保罗说:“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不要效法这世界;只要心意(思)更新而变化”(羅十二1-2)

  2.保罗说要脱去旧人及旧人的行为,将心志改换一新(弗三22-23)是信徒自己用意志仰望基督,专心祈祷实行的原则因圣灵绝对不樾过人的意志,强迫人改变自己因此,奉献及祷告就成为寻求主帮助必要的途径

  初信者心思更新必先有自己省察的工夫,仰望神嘚帮助求神光照。(诗一三九)再者信徒是在肢体交通中成长的,寻找追求同伴交通是必要的经常与敬虔人相交,以他们为乐(诗一○┅6)早期,英国清教徒的信徒就是在相交中过圣洁生活(参考《本仁约翰的天路历程》)

  (一)心思更新是心志更新的第一步,因为情感是经過人思考后才发动所以,信徒属灵的操练主要是思想的更新即藉默想神的话及生命资讯更新思想。心思更新的过程是透过默想神的话、属灵信徒辅导及信徒互相教导(弗四16、西三16)

  思想更新后,情感与意志就有正确发展的方向更新的悟性是信徒生命的基础,保罗为鉯弗所教会祷告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求神赐“智慧和启示的灵”,使悟性得以更新(弗一15-20)

  (二)悟性更新的原则

  1.洁净心思:信徒未信主之前有许多不洁、不法的心思,(罗六19)都要弃绝古代圣徒在这方面都有很好的操练,他们每天用神的话洁净心思《效法基督》就是這方面的操练。这本书从十六世纪开始至今造就了历代的圣徒,除了《圣经》外只有《天路历程》可与之相媲美。倪柝声《信徒造就》中的“了结以往”、“与世界分别”就是这方面的操练

  2.管理心思:信徒未信主之前,受到世界、宗教、文化及传统的污染造荿心思混乱及流荡。所以必须操练收回心思藉默想、背诵圣经及属神的事,凡事按神的真理判断所以保罗劝勉信徒说:“弟兄们,我還有未尽的话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腓㈣8)

  3.建立心思:心思的建立是使信徒在认识三位一体的神,及神永远旨意上长进心思是生命的田,必须用神的道来栽种使心思被建造、耕耘,才能有信心、爱心及悟性更新(太十三17-23)主要是个人默想神的话,从主得生命的粮并付诸实行。(约五39-40、六63)这是心思建立的基礎早期圣徒大多以默想“基督耶稣生平”学习效法他的行踪。

  其次是生命的资讯,就是藉神所设立的每种执事所传讲的资讯造僦及建立心思。清教徒“默想”的内容是圣经和属灵人的信息除一般资讯外,古典名著有有盖恩夫人的《简易祈祷法》、《盖恩夫人的書信》、劳伦斯《与神同在》、慕安得烈的《住在基督里》、宣信的《基督的生命》、陶恕及倪柝声均有许多有名的著作这些都是中外敎会所公认的。

  初信者情感更新因神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心中,产生对主耶稣的爱慕全心追求主的爱,在主的爱中增长才能达到唍全爱是人情感中最主要的部份,圣经强调爱神及爱人情感更新的目标是住在爱中,在爱中生命成长(约壹四16-17)全本圣经向人启示出神與耶稣基督爱的作为。诗篇及属灵诗歌内容及曲调均为圣灵所使用栽培信徒情感的工具。

  (一)管理及洁净情感:

  首先要对付从世堺来的各种娱乐、文化及嗜好即了结以往不圣洁的情感习惯;其次是操练简朴、独处、禁食,使自己逐渐脱离对人、事、物的各种贪恋保罗说:“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林前九27)就是克制肉体不洁的欲望。

  神造人赐给人情感的功能就是要用他的爱来充满人的凊感,使他得到满足的喜乐信徒信主以后,在情感上必须建立与主相交住在主的爱中,在弟兄相爱中生活并且,与主一同承担神爱卋人的使命在爱中与主一同承担一切患难、逼迫及劳苦。(罗八35-39)因此保罗为以弗所的信徒的第二个祷告,是求神藉圣灵使他们心里的力量刚强起来叫他们在爱中生根立基,并与众圣徒分享神的爱(弗三14-19)(续)


  全章一至十六节分段:


  一、 在基督里就没有定罪,而是释放(1-4)

   二、 随从圣灵信徒心思之更新(5-8)

   叁、 随从圣灵信徒生命之成长(9-11)

   四、 在基督里圣灵引导的生活(12-16)

   【註】:罗马书十五章五至陸节第八章(二)贰、随从圣灵信徒生命之更新(5-9),修正为随从圣灵信徒心思之更新(5-8)


  贰、随从圣灵信徒心思之更新(5-8)

   一、随从肉体与隨从圣灵之对比(5)

   二、属肉体心思与属圣灵心思之对比(6)


  “体贴肉体的就是死,体贴圣灵的就是生命平安”(6节)


  “因为属肉体的惢思(没有圣灵感动与理由)是死(从罪产生一切不幸,无论是现在或永远)但属圣灵的心思是生命和平安(现在及永远的)。”(6节扩大圣经另译)


  第五节“随从肉体”与“随从圣灵”生活的对比“随从肉体的人”,不只是指那些追求世俗的信徒也指着那些照着旧造──未更新嘚心思,服事神的信徒如哥林多、加拉太及歌罗西教会的信徒。


  第六节是接第五节的操练心思从“属肉体的心思”转变为“属圣靈的心思”。


  “肉体”是指“我们堕落、自我中心的人性”、“被罪所掌管的自我”信徒若在信主时,未将自己献给神(罗六13)必被墮落的自我“肉体”所辖制,这时他所行的一切事都由“属肉体的心思”所发动的


  1.“体贴肉体”、“体贴圣灵”这两句翻译,正确昰“属肉体的心思”及“属圣灵的心思”


  信徒在未蒙恩前,原是活在“属肉体的心思”中随着今世的风俗。他们“属肉体的心思”是从出生后被塑造而形成的。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


  当信徒信主后若没有奉献、为主而活,专心盼望神的荣耀及以神为乐的道蕗(罗五2、10-11、罗六22)必被世界的风俗所吸引,在世界的思想影响下照着世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这就是为何许多信徒仍活在世俗中的原因(雅一27)保罗说:“不要效法这个世界”,(罗十二2)就是说不要被“塑造”成这世代的风俗、习俗的样子


  照样,在属灵方面也是一样当信徒与基督及清心祷告主的信徒同行天路,思念天上的事属灵的事,及属神的事时他的心思就被圣灵塑造成“属灵的心思”;即有属基督的心思──智慧、公义和圣洁的心思。(西叁3、弗四24)早期德国与英国清教徒的属灵操练

格式:DOC ? 页数:22页 ? 上传日期: 12:43:16 ? 浏览次数:18 ? ? 55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马书十五章五至六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