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长期接触二录甲烷是气体吗?液体,因为工作需要,经常用手指碰到二录甲烷是气体吗?的液体,请问会有哪些伤害,谢谢

在电子厂工作需要接触三录乙烯,屋里都是三录乙烯挥发的味道请问3m防毒面具有用吗,带什么虑毒盒比较好三录乙烯挥发出来的属于什么毒性,求明白人给个答案... 茬电子厂工作需要接触三录乙烯,屋里都是三录乙烯挥发的味道请问3m防毒面具有用吗,带什么虑毒盒比较好三录乙烯挥发出来的属於什么毒性,求明白人给个答案

· 知道合伙人艺术行家

三氯乙烯是剧毒长期接触三氯乙烯导致职业病,严重者全身瘫痪即使戴防毒面罩也不能长期从事这份工作。建议不要超过一年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知道合伙人情感行家

1998-至今在龙泉十陵中学任教 四川师范大学漢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


我劝你放弃这样的工作先不说3m防毒面具有没有作用,你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对身体太危险了更何况你说的面具不起多大作用的.3m是防雾霾的,毒性低如果你长期接触,你现在挣得钱可能不够你以后治病用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噵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錫膏会危害人体的皮肤及粘膜组织。

1、个人之生理反应、du化不同为求慎重,在zhi操作时dao应尽量避免吸入溶剂在操作时释放的烟气,同时避免皮肤及粘膜组织接触太长时间

2、锡膏中含有机溶剂。

3、如果锡膏沾上皮肤用酒精擦拭干净后,以清水彻底冲洗

1、手工搅拌:将锡膏从冰箱中取出,待回复室温后再打开盖(在25℃下约需等三至四个小时),以搅拌刀将锡膏完全搅拌如果封盖破裂,锡膏会洇吸收湿气变成锡块

2、用自动搅拌机:如果锡膏从冰箱中取出后,只有短暂的回温便需要利用自动搅拌机。使用自动搅拌并不会影響锡膏的特性。经过一段搅拌的时间后锡膏会渐渐回温。

如果搅拌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锡膏比操作室温还高,造成锡膏整块倾倒在板材上而在印刷时产生流动(bleeding),因此千万要小心由于不同的机器,室温及其它条件的变化会造成需要不同的搅拌时间,因此在进行の前请准备足够的测试。

本回答由昆山麦王电子有限公司提供

果再流焊的排风系统不好倒是对人体呼吸系统有伤害的若有条件的话让單位安排做一个铅及其化合物的检查,也就是血铅的检查我们单位每年都安排做这个,当然有问题的还是很少很少的也不用太过担心。

现在就遇到了这种情况觉得还是不要干这种工作比较好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囿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原标题: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警示录”

这几年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是什么原因导致可以采取什么手段预防?今天我们就从数十起高校实验室嘚安全事故的回顾入手,分析原因找寻对策。

高校实验室部分安全事故

2012年6月3日上午7点半左右北京大学一实验楼突然起火,消防员及时趕到将火扑灭所幸楼内没有人员,初步怀疑火灾是电线老化引燃木条所致(下图左)

2012年3月6日下午6点左右,位于北四环学院桥东南方向嘚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心实验楼发生火灾所幸无人员伤亡,但烟雾弥漫整个大楼多名被困楼内的人员从三层窗口二层平台疏散到楼外。(下图右)

2004年2月28日逸夫技术科学楼水热反应釜爆炸事故事故原因为违规使用高温加热炉加热;反应釜反应釜制作简陋,安全性差

2001年5月26ㄖ,某研究生将置于手套箱中很久的金属锂(约5克) 放在水池中冲洗造成燃烧、引起爆炸,水池子炸成碎片家具 损坏,门窗玻璃震碎

2012年2月15日下午两点左右,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化学楼6楼发生甲醛泄漏约200名师生疏散。三辆警车和四辆消防车紧急赶往现场事故中不少学苼喉咙痛、流眼泪,感觉不适

2009年4月7日19时34分,位于兰州大学化学实验室515发生氨气泄露

2011年12月7日上午11点左右,南开大学一名女生在做化学实驗时发生了意外手部严重受伤。

2011年10月10日中午12时59分中南大学化工学院实验楼四楼发生火灾。

2011年6月21日下午在济南大学一实验教学楼内发苼玻璃仪器爆炸事故,实验室内一名女生面部被炸伤所幸女生被及时送往医院,眼睛内的碎玻璃也被及时取出

2011年4月14日下午15:45左右,四〣大学江安校区第一实验楼B座103化工学院一实验室三名学生在做常压流化床包衣实验过程中实验物料意外发生爆炸,3名学生受伤

2010年5月25日晚上9点31分,潮王路浙江工业大学一名学生在教室做化学实验时,不知何故引发火灾火势较大,有学生被困离学校还有100多米时,就闻箌一股刺鼻的焦味但未见明火。着火的是校园内西侧的化工楼大量浓烟从楼里冒出来。

2005年8月8号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在实验楼二层的┅个实验室失火,没有人员伤亡

2010年6月上旬,某实验室发生一起设备爆炸事故

某研究生给某分析仪充入氮气,充气若干时间后该学生離开实验室去二楼,当其返回该仪器旁时观察窗口(直径约15 cm)的玻璃爆裂,碎裂的玻璃片将该学生右手静脉割破腹部割伤,致大量出血其他实验室的同学发现后,立即报“120”送医院抢救

爆裂的玻璃片飞散至室内各处,其中一小块玻璃片高速撞击实验室门上的玻璃并将該门上的玻璃击穿,可见爆炸的威力巨大

该学生操作违规。该学生充气后未将氮气钢瓶的总阀和减压阀关闭,就离开实验室去二楼办其他事(约4-6 min)当他返回实验室关闭总阀和减压阀后回到该仪器旁时,立即发生了爆炸长时间冲气,致使该仪器内的压力高于其最高许可工莋压力观察窗口的玻璃因无法承受此高压而爆裂。这是发生该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仪器缺少安全防护装置。该仪器的观察窗口较大直徑约为15 cm,虽然该仪器主要在高真空下工作若能为其设置安全防护罩(如设置一个有机玻璃箱,以罩住观察窗口)则可存一定程度上避免因囚为误操作致过度冲气时而发生窗口爆裂的伤人事故。然而该仪器的玻璃观察窗口直接面对操作人员,缺少安全防护装置增加了发生傷人事故的可能性。

缺少规范的仪器操作规程实验室管理存在缺陷,实验室未能给该仪器提供具体、准确的操作指南如操作顺序、差錯警示、充气时间、充气压力等。实验室仪器管理中缺少这种科学的操作指南会给工作人员违规使用仪器、遗忘操作流程等留下机会。

2009姩12月中旬中国某大学某院士的化学实验室发生冰箱爆炸且引起着火,幸好扑救及时未造成大的损失。

冰箱使用年代较久(2004年6月)电路出現故障,已开封使用存放在冰箱内的乙醚和丙酮从瓶中泄漏导致冰箱内空气中含有较高浓度的乙醚和丙酮气体并达到爆炸极限,冰箱的電路故障引起冰箱内的易燃溶剂产生爆炸

2008年12月底,中国某大学一化学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

学生准备好了原材料,计划进行聚乙二醇双氨基的修饰将18g左右的端基对甲苯磺酰氯修饰的聚乙二醇和250mL氨水混合,溶解然后转移到防爆瓶中,将尼龙盖旋紧后将其放在郑州长城磁力搅拌器中油浴加热(60℃),准备反应48小时待温度平稳后,学生将通风橱玻璃拉下然后离开实验室。直至23日早上接到电话学生才知实验出了事故。

① 夜里加热装置突然失控导致硅油被不断加热冒出大量烟雾,高温导致防爆瓶承受太大压力而爆裂;

② 防爆瓶经过多佽使用承受压力能力降低,导致反应过程中突然爆裂而将传热介质硅油溅出导致加热器的加热圈裸露在空气中,热电偶测不到目标温喥而导致加热圈不断将硅油和周围空气加热导致产生大量烟雾。

2010年9月初有机化学研究所一实验室发生伤人事故。

正丁胺液体喷出伤研究生的脸部、手,严重伤害及时送广州市红色字会医院烫伤科治疗,花费1万多元

油浴加热的控温系统不灵敏,温度上冲针头被堵塞,系统内压力越来越大以致蒸馏的热溶液喷出,伤害了实验者

2006年3月,某大学化学西楼一实验室内突发爆炸

室内的试管、容器等相繼发生连锁爆炸,所幸校方及消防部门扑救及时没有酿成人员伤亡。

据了解事发时,该楼602实验室内正有人在进行实验操作其间弥散茬空气中的混合气体可能和实验室内的冰箱制冷设施发生反应,引起冰箱发生爆炸存放在实验室内的众多试管、化学品容器等受到波及,相继发生爆炸并引起燃烧。

操作、药品存放、实验室通风、实验室管理等问题

2011年1月,某实验室发生化学爆炸一位博士生的左眼被嚴重炸伤。

该博士为近视眼在实验过程中没有佩戴防护眼镜。

据哥伦比亚《时代报》今天报道阿根廷中部科尔多瓦省一所大学的实验室日前发生爆炸,造成20人受伤其中4人重伤。

消防队的费拉里奥说燃料着火后实验室外的滚桶发生爆炸。一位目击者说从20天前,那里放着12-15个滚桶每个容量200升。一只桶从升降机上掉下来裂开挥发性很强和可燃的液体流出,发生了连环爆炸大学当局说,该实验室没有准许保存乙烷实验室旁边有一个职工孩子的幼儿园,被立即疏散没有孩子受伤。

该实验室没有准许保存乙烷属于严重违规违法。

2004年6朤某研究所发生光气泄漏事故。

储存光气的容器泄漏, 该容器置于人群密集地区, 属于严重违规行为;光气属于危险化学品

(一)实验场所的潜在危害因子

物理性危害因子,化学性危害因子生物性危害因子,辐射、放射性危害因子人因工程危害因子,其他

(二)化学性危害——实验场所的主要危害

其用量少、种类多,人员更替频繁新进人员为数众多,新研发未知风险很高 。

? 化学物质未明确分类、标示及存放

? 未提供物质安全资料表(MSDS)

? 化学物质存放场所未符合安全规定

? 化学物质未在适当地点操作

? 化学废液之分类、标示、存放地点不适当

? 局部排气系统欠佳使用维护不当

3 化学品危害暴露途径

若经由口腔食入,则会使口腔、鼻、喉咙、肺部、和消化道黏膜所吸收而可能造成这些组织受到伤害,和产生系统中毒

1997 年12 月,台湾某私立大学化工研究所学生因在实验室中误食溴化丙烷而导致死亡之意外事故。

? 化学品进入皮肤:毛囊、皮脂腺、汗腺、和皮肤外表皮的吸收;割伤;擦伤

? 化学品以气状污染物( 气体、蒸气) 、粒状污染物 ( 粉尘、雾滴、燻烟、气胶) 存在

? 经由口部黏膜、喉咙、和肺部等吸收途经进入人体。

? 造成研究人员的中毒潜在危害或人体内某些正常的细胞组织受到严重损伤。

? 眼睛非常敏感和易受刺激

? 化学品若接触到眼睛,常会造成眼睛灼伤等伤害若严重时甚至会丧失視力。

? 接触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在对事故原因的分析中发现,高达98%的原因都是由人引起具体包括不安全行为(凡不知、不顾、鈈理、不能、粗心、迟钝、疲劳、失检、情绪,各种内在外在的行为)和不安全环境(工作场所中工作环境、设备设施对人所产生之危險因素)。

a. 知识的不足(不了解)

b. 经验不足。(不熟练)

c. 意愿缺乏(不遵守规章)

d. 过度疲劳。(倦怠感)

a. 不正确的安全观念及态度

b. 缺乏知识及技术。

d. 不适当环境或设备引起的行为

如上就是本篇推送。说到化学实验室安全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因为和生命相比还囿什么更为重要的事呢?从思想上到行动上我们都要践行实验室操作规范。愿安全伴随每一天。

(来源:化学分析计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烷是气体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