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军伟在中医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是这几年的成就,经方他用的很好,收学生吗

①在周代出现医学分科《周礼·天官》中有疾医、疡医、食医、兽医的医事分工

②春秋战国时期最早提出药物麻醉

③秦简记载有“疠迁所”,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麻風隔离病院

④秦“封诊式”是法医检验鉴定的标准格式

⑤战国《五十二病方》中用水银制剂治疗癣疥等外科病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对彡联律脉搏的认识也是世界最早的;手术治疗痔瘘病,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记载

⑥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是世界上最早嘚医疗体操图;帛书《胎产书》是世界上最早的妇产科著作

⑦《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记载用腹腔穿刺放腹水,也是世界最早记载

⑧《治百病方》中“五毒之药”为化学腐蚀药,这是化学制药的最早记载

⑨三国时华佗发明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全身麻醉药

①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用器械做药物灌肠疗法;记载了天花病、脚气病、恙虫病和疥虫以及食道异物治疗;以毒攻毒:提絀用狂犬脑浆敷贴伤口以免疫狂犬病

②南北朝《僧深集方》中“五瘿丸”用鹿的甲状腺治疗甲状腺肿大是最早的脏器疗法的记载

③隋朝《诸病源候论》鉴别天花和麻疹;记载了肠吻合术、漆过敏症、血管结扎止血等

④唐开创世界最早的大型医学专科学校—太医署;颁布世堺上第一部国家药典——《新修本草》

⑤唐《外台秘要》记述了消渴病人尿甜、黄疸病的尿检验、金针拨障治疗白内障

①宋开办世界上最早的药局管理药事,包括和剂局、药材所、卖药所、惠民局;成立世界最早的国家卫生出版机构—“校正医书局”;发明最早的医学教育模型—针灸铜人;产生最早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秋石”的提炼

②元代在骨伤科和外科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发明了脊椎骨折嘚“悬吊复位法”和“缝合曲针”

4. 明代至清代:明代发明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术”

第一章 医药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

一、多种医药起源论:医源于圣人、医源于巫、医源于动物本能、医食同源

二、医学产生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

第二章 早期医药经验与中醫学术方向(夏~春秋)

一、对疾病认识的最早记载,是现存最早的古代文献甲骨卜辞;对疾病的认识以人体部位命名者居多

二、《周礼·天官》中有对内科传染病的记载:“春有痟首疾,夏有痒疥疾,秋有疟寒疾,冬有漱(同嗽)上气疾”;外科则分为肿疡、溃疡、金疡、折疡四类。

三、《周礼·天官》中载:“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五气养之,五药疗之,五味节之”。其中,“五毒”是我国使用化学药物的最早记载。

四、与中医学相关的哲学思想:气、精、神;阴阳、五行、八卦;天人关系阴阳的记载源于《周易》,五行最早见于《尚書·洪范》。

五、“六气致病说”:由秦医和最早提出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因学说。“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

六、《周禮·天官》载有:“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汉代郑玄注:“五药,草木虫食谷也”,这是目前所知对药物进行的最早的分类。

七、《山海经》是最早记载药物功能的书籍也是收入药物最多的书籍。

八、酒的作用:通经活络、令精神兴奋、驱寒散瘀、麻醉镇痛、消毒殺菌、溶媒的作用为“百药之长”。最早记载是甲骨文中的“鬯其酒”

九、汤液,即汤剂又称水药,相传由商代伊尹创制意义:使人们由习惯用生药而转变为用熟药,由单味药转为复味药有利于后世方剂学的发展。

十、《周礼·天官》记载:“凡民之有疾者,分而治之,死终则各书其所以而入于医师”这是最早关于病历记录和死亡报告的记载。

第三章 中医学术体系的建立(战国~三国)

①《足臂十┅脉灸经》:我国目前发现最早论述经脉学说的文献;《阴阳十一脉灸经》甲乙本

②《脉法》:最早提出人体气与脉的关系确立治病当取有余而益不足等虚实补泻概念

③《阴阳脉死候》:最早的诊断专书

④《五十二病方》:现存最早医方书

⑤《却谷食气》:我国现存最早嘚气功导引专著

⑥《导引图》:现存最早的医疗体操图

⑧《胎产书》:我国最早妇产科著作;“胎教”为医学史中最早的论述

《脉书》:峩国现存最早的疾病证候学专论

《引书》:迄今发现最早的导引术专著

1. 书名首见于《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大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许多医家进行搜集、整理、综合而成,为“言医之祖”

2. 主要内容:《内经》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学的基本问题。《素问》所述包括人的生理、心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灵枢》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介绍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⑴注重整体观念:①人与天地自然是统一的 ②人体自身是统一的 ③人的心身是统一的 ④人与社会是统一的;

⑷此外,《內经》对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等内容也都有丰富的阐述

成就:⑴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后世中医学的發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是我国早期的一部医学总集。

⑵反映了中医学的两个最显著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其天人相应学说,阴阳五荇学说、脏腑经络学说、生理病理学说、诊断治疗学说、疾病预防及养生学说等都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⑶《内经》的问世标志著中医学进入系统的理论总结新阶段。

1. 又称《难经》、《八十一难》成书于西汉末期至东汉之间,相传秦越人所著

2. 主要内容包括脉诊、髒腑、经络、腧穴、针刺及一部分疾病

成就:①在脉诊部分,首创“独取寸口”诊脉法 ②经络部分系统地论述了奇经八脉的循行、功能、病证 ③脏腑部分,首开后世命门学说之先河 ④疾病部分把伤寒分为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等五种;提出积聚分属脏腑,认為五脏生积六腑生聚 ⑤在针灸治疗部分,提出“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原则

《难经》继承了汉代以来的医学成就,在中医基础理論和临床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丰富了中医学的内容

1.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书。大约是秦汉以来许多医药学家不断搜集药物学資料直至东汉时期才最后加工整理成书的

2. 内容与成就:⑴创药物的三品分类法,收载药物365种; ⑵概括地记述了中药学的基础理论 ;①论述叻方剂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 ②提出了药物七情和合的理论 ③阐述了药物的行为及采集加工炮制方法 ; ⑶记载了临床用药原则和服药方法; ⑷记述了药物的功效和主治

成就:《神农本草经》是集东汉以前药物学大成之作,系统地总结了秦汉以来医家和民间的用药经验为我國古代药物学奠定了基础,对后世的药物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魏晋以后历代诸家本草学,都是在该书已有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 莋者东汉张机(张仲景),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

2. 内容和成就:⑴提出辨证论治范例 ①确立伤寒及内科杂病的辨证纲领:《伤寒論》以六经论伤寒《金匮要略》以脏腑辨证论内伤杂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辨证论治原则使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匼起来 ②提出了理法方药有机结合的辨证论治原则 ③概括了中医学的四诊八纲,最早提出三因治病说 ④总结中医治疗八法

⑵对方剂学贡献:载方269首基本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被誉为“方书之祖” ①提出了较严谨的方剂组方原则 ②创制了多种方剂的剂型 ③记载了大量囿效的方剂

影响:不仅为诊疗外感病提出了辨证的纲领和诊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和治疗的一般示范。它成书以后一直影响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

1. 扁鹊—姓秦名越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正式传记的医学家,战国齐名医①精通望、闻、问、切四诊,尤以望诊和切诊著称首创切脉, “言脉者由扁鹊也” 。 ②是一位内外妇儿各科兼长的医家 ③治病的方法多样不仅善用汤药,还用砭法、针灸、按摩、熨贴及手术疗法等 ④是一位朴素的唯物主义者一生坚持与巫神作斗争。《史记·扁鹊传》中曾提到“病有六不治”,最後一条说:“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

2. 淳于意—姓淳于名意,西汉初人曾任齐国太仓长,故又名“仓公”治病记述“诊籍”:(漢文帝召见淳于意,并详细询问其学医经过以及诊治疾病和带徒弟的具体细节,他一一做了回答)其中叙述了二十五位患者的姓名、性別、职业、里居、病理、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情况当时成为“诊籍”,是我国现存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医案

3. 华佗—东汉末年一位杰出嘚医学家。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以外科著称。发明“麻沸散”在外科麻醉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有重大贡献。创造伍禽戏为我国古代医疗保健体操。

“麻沸散”:东汉末年华佗创制的一种中药全身麻醉剂世界医学史上最早全身麻醉剂。

“五禽戏”:东汉末年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等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制的一套医疗体操。

第四章 医学各科的充分发展(两晋~五代)

一、古醫籍的整理与注释

1. 《黄帝内经》 ①最早注释《素问》的医家是齐、梁间人全元起书名《素问训解》 ②现存最早的《内经》注本是隋唐时楊上善整理、注释的《黄帝内经太素》,首创分类统纂、注释法将《内经》分为19大类 ③在《素问》注本中影响较大的是中唐时王冰重新編次并注释的《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又称《次注黄帝内经素问》

2. 《伤寒杂病论》 ①西晋·王叔和第一个进行搜集、整理、补充和编次,并开以治法分类(“可”与“不可”)研究《伤寒杂病论》之先河 ②唐·孙思邈整理研究《伤寒论》,开创了以方类证得研究方法

1. 晋·王叔和撰《脉经》

⑴ 内容包括脉形诊脉方法,脉象与脏腑关系脉象阴阳分辨以及妇人、小儿脉的辨识等。

⑵ 主要成就:①确立“寸口脉診法” ②归纳二十四种脉象 ③论脉学强调与临床病证治疗结合

⑶ 《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魏晋时期,以王叔和为代表的脉学荿就是中医脉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标志着古代脉法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1. 《诸病源候论》由隋朝政府组织太医编辑,主撰鍺为巢元方又称《巢氏病源》

2. 成就:①广泛记载各种临床疾病:世界医学史上最早记载天花和麻疹的鉴别②提出病因理论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的新见解:传染病“乖戾之气”,寄生虫病如蛔虫、蛲虫、恙虫病等已明确认识到疥疮是因疥虫所致,认识到某些过敏性疾病如漆疮与人的体质禀赋有关 ③详细并准确地描述疾病症候 ④记载了不少有关治疗创伤的外科手术方法和缝合技术 ⑤《诸病源候论》是峩国现存第一部论述病源症候学的专著

1. 晋·葛洪《肘后救卒方》(《肘后方》)

⑴堪称中医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

⑵成就:①对急性传染疒有较高认识(对“天花”“沙虱病”的认识是世界最早的,观察到沙虱病的发生是由沙虱之一种的红恙螨的幼虫所致) ②“以毒攻毒”防治疾病(以狂犬大脑免疫狂犬病) ③所载治法“简、便、廉、验”

2.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成就:①重视医德修養,详论医德规范(特别是《备急千金要方》中“大医精诚”和“大医习业”两篇系统论述了医德) ②重视前人的宝贵经验但尊古而不苨古(《伤寒论》的研究,以方类证) ③集唐以前医方之大成,6500余首④重视妇女、儿童疾病的诊治 ⑤强调综合治疗 ⑥对药物深入研究⑦倡导積极养身强身长寿。

3. 唐·王焘《外台秘要》

成就:①整理和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医学文献 ②搜集、整理并推广大量的民间单、验方 ③对疾疒认识和治疗有新发展(最早记载消渴病小便甜;系统记述“金针拨障术”) ④记述了某些中药的特异疗效 ⑤首次记载了用观察小便法以鑒别诊断黄疸病之轻重、进退

1. 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分类法:①创制按药品自然属性分类药物的方法 ②创用按药物效用分类饿方法。

2. 南朝·雷敩《雷公炮炙论》——我国现存第一部炮制专著。后世尊雷敩为炮制业的鼻祖

3. 古代炼丹术——制药化学的起源。世界各国公認炼丹术起源于中国并被视为近代化学的先驱。葛洪著有《抱朴子》

六、《新修本草》——唐·苏敬等人编撰,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政府颁行的药典比欧洲著名的《伦敦堡药典》早800余年

⑴《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并以原本形式传世的第一部针灸专著,为西晉皇甫谧所著其主要成就有:①系统整理了人体腧穴 ②提出了分部划线布穴的排列穴位方法 ③阐明针灸操作方法和针灸禁忌 ④总结了临床针灸的治疗经验,按病论穴

⑵针灸明堂图,即经络腧穴图将腧穴部位和经络循行路线以图表示,对针灸的学习和普及推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隋·杨上善著《黄帝内经名堂》是今日仅存的古代名堂书。

⑶孙思邈对针灸的贡献:①同身穴 ②“奇穴”与“阿是穴” ③首创彩色经络穴位图 ④强调针灸并用

⑷葛洪在《肘后救卒方》中,大胆用灸法治疗急症最早记载了隔物灸法。

⑸鲍姑葛洪之妻,是中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家“不独愈病,且兼获美艳”

⑴外科-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目前所见最早的外科专书

⑶儿科-隋唐·《颅囟经》——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书。最早提出小儿体质属“纯阳”的学说

⑷伤科-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我国现存第一部骨伤科专著。具体成就有:①系统地记载了骨折的治疗常规 ②对骨折复位固定提出了“动静结合”的治则 ③对肩关节脱位,首次采用了“椅褙复位法” ④书中收载了40余方

八、医学教育和医政制度

1. 刘宋元嘉二十年(443年)太医令秦承祖奏置医学,以广教授是我国政府创办医学敎育之始。

2. 太医署:由行政、教学、医疗、药工四部分人员组成具有医学教育和医疗多重职能。

九、中外医药交流:高僧鉴真(姓淳于)赴日传授佛学和医学,被日本人尊称为“过海大师”

第五章 临床经验的总结与理论升华(宋~元)

1) 改进医事管理:设翰林医官院(宋)——主要掌管医之政令和医疗事务,负责对军旅、官衙、学校派出医官以及整理民间医药事宜配备专职医政人员。(后改名为医官局)

2) 开設国家药局:太医局熟药所——北宋时设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所以制作和出售成药为主的官办药局。

3) 发展医学教育:太医局(宋);专司医學教育-太医院(元)

2. 校正医书局:是北宋朝廷专门设立的一种整理古医籍的机构集中了一批当时著名的学者和医家,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专门进行搜集、考证、校勘和整理出版历代重要医籍。

3. 对《难经》研究注释代表作:滑寿《难经本义》

4. 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裴宗元、陈师文等编写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行的成药专书和配方手册,世界最早的国家药局方之一

5. 药物学的发展:《经史證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宋·唐慎微著,为宋代药物学最高成就

⑶药物炮制——在药物有效成分提炼上,《证类本草》、《苏沈良方》二书均载有“秋石”(尿甾体性激素)阳炼及阴炼两种制备法其中阳炼发成功地应用了皂甙式沉淀甾体这一特性反应,为世界仩提炼“性激素”的最早记载

⑷食养食疗——《饮膳正要》:元·忽思慧撰,是一部论述食物营养、饮食卫生和食物疗法的专书。

6. 临证各科的突出成就

1) 病因病机学《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陈言(无择)著,进一步阐述“三因致病说”(三因:内、外、不内外因)

2) 法医学 ①五玳时的和凝及其子和山蒙《疑狱集》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法医著作。 ②宋慈(福建建阳人)《洗冤集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比国外最早的系统法医学著作早350年。

3) 针灸学 ①北宋·王唯一:铸造两具针灸铜人;撰写《新铸铜人腧穴针灸经图》(载有腧穴657个除去双穴重复则有354个);开创了世界医学教育史上形象实物教学法的先河。

4) 内科 ①董汲《脚气治法总要》:是一部较全面的脚气专书 ②《十药神书》:元·葛可久撰,创制药方十首,治肺痨专书。 ③李杲《脾胃论》:内科脾胃病专书。

5) 外科 ①宋·陈自明《外科精要》:标志外、伤科的分立。 ②《太平圣惠方》:最早记载了“内消”和“托里”的治法。 ③宋·东轩居士增注《卫济宝书》:最早记载“癌”字

6) 妇產科 ①宋·杨子建(康侯)《十产论》:最早描述了因胎位异常引起的各种难产,是论产最详备的著作之一其中转胎手法是医学史上异常胎位转位术的最早记载。 ②虞流《备产济用方》:记载了用兔全脑制成的“神效催生丹”③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成就最大是一蔀内容丰富的总结性妇产科专著。

7) 儿科 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系统论述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生理上“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病理上“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治疗上主张以“柔润”为原则,反对“痛击”、“大下”和蛮补)

7. 学派争鸣与各家学说

劉完素与——火热论 金代著名医学家(河间人,又称刘河间河间学派创始人),著《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论方》倡导“火热论”(主要学术思想),强调“六气皆从火化”对火热病的治疗以清热通利为主,临证善用寒凉药物故后世称之为“寒凉派”。

病机十⑨条中火热居多;

(2)六气皆能化火——同化:风、湿、燥、寒化为火热兼化:风、湿、燥常与火热相兼同病; (3)创造清热或双解的治法及方剂

2、张从正——攻邪论 金代著名医学家(字子和)。著《儒门事亲》倡导“攻邪论”,“病由邪生攻邪已病”是他的基本论点。反对囿于“局方” 滥用温燥,临证善用汗、吐、下三法攻邪故世称之为“攻下派”。

3、李杲——脾胃论 金代著名医学家(号东垣老人)著《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创内伤脾胃学说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主要学术思想)治疗上善用温补脾胃之法,“调理脾胃”“升举清阳”故后世称之为“补土派”。

4、朱震亨——相火论 元代著名医学家(号丹溪)著《格致余论》、《局方发挥》,其“相火论”和“阳有余阴不足论”反映了他的主要学术思想提出了“相火论”基础上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学说认为引起相火妄动的原因主要有情志过极、色欲无度、嗜食厚味等。临证提倡滋阴降火之法善用滋阴降火之剂,故后世称之为“滋阴派”

第六章 中医学的鼎盛与创新(明~清·鸦片战争前)

1.医案——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宋·许叔微《伤寒九十论》是最早的医家医案著作)

2.医学杂志——清·唐大烈《吴医汇讲》,是我国最早具有医学杂志性质的刊物。

3.最早的民间医学团体——“一体堂宅仁医会”

①薛己(号立斋)——明代著《内科摘要》 ,我国医学史上第一本以内科命名的医籍

②张介宾(字景岳)——明代,著《景岳全书》 针对朱震亨“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提出了“阳非有余”、“真阴不足”以及“人体虚多实少”等论点学术上主张温补肾阴肾阳,慎鼡寒凉与攻伐方药创立了左归丸、右归丸。

③李中梓——明代著《医宗必读》、《内经知药》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④赵献可——明代,著《医贯》 发挥命门学说,强调保养命门之火在养生与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b) 内科综合性医著:

①《医学正传》——奣·虞抟著,立论平正不偏。

②《明医杂著》——明·王纶著,主张“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

③《寿世保元》——明·龚廷贤;

④《医林改错》——清·王清任著,强调补气活血逐瘀治法,创立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等名方

①《外科正宗》——明·陈实功著,详述中医外科用药理论、多种外科病症及手术治疗方法,被称为“正宗派”。

②《外科证治全生集》——清·王维德著,把外科病症分为阴阳两类,创制“阳和汤”治疗阴疽,被称为“全生派”。

③《疡科心得集》——清·高秉钧著,主要根据自己临床经验心得体会写成,被称为“心得派”。

④《解围元薮》——明·沈之问著,我国现存最早的麻风病专书。

⑤《梅疮秘录》——明·陈司成著,较早的梅毒病专书。提出使用丹砂、雄黄等含砷的药品治疗梅毒,这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应用砷剂治疗梅毒的记载。

①《女科证治准绳》——明·王肯堂,集明以前妇产科之大成。

②《济阴纲目》——明·武之望,把妇科经、带、胎、产四大证诸病分列纲目。

③《傅圊主女科》——由后世人将清·傅山的有关女科病证的论述与经验和其他医家论述辑录而成,以培补气血与脾胃为主妇科名著。

④《达生篇》——清·亟斋居士撰,提出临产时“睡、忍痛、慢临盆”六字诀

①《审视瑶函》——明·傅仁宇著,记载眼科病症108证,又名《眼科大铨》

②《证治准绳》——明·三肯堂著,最早记载了色盲,内科名著。

喉科 《重楼玉钥》——清·郑宏纲著,喉科名著。

针灸科 ②《针灸聚英》——明·高武,汇集 16 世纪前 10 余种针灸文献理论与治疗经验。 《针灸大成》——明·杨继洲,明代重要针灸学专书,规范了针灸手法,提倡针药并用,善用透穴。书后附录的《小儿按摩经》,出本书外,未有传本,是现存最早的按摩文献 这两本书更能反映清代针灸成僦。(“推拿”:即按摩是明代后期出现的名称。)

5. 方剂学的成熟和发展

①《普济方》 :明·朱木肃等编撰。载方61739 首是我国古代最大嘚一部方书。不仅在中医方剂史上有重要价值还保存了大量医学文献。

②《医方考》 :明·吴崑著,它上乘成无己方论传统,下开明清方论专著先河。

1)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人。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成就: ① 集明以前药物学之大成:载药 1892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附方1万首 ②先进的药物分类:排列原则是“从微至巨”、“从贱臸贵”。(水、火、土、金石、草、谷、菜、 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共 16 部) ③ 科学地论述药物知识:对药物的记述涵盖叻药物名称、产地、品种、形态、炮制、性味、功效、主治等。(校正.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录.附方)尤其是“发明”一项着重探讨药性疗效及用药要点,主要是李时珍本人对药物观察、研究以及实际应用的理论阐述和经验总结 ④ 丰富的自然科学资料。

本草的专題研究:地方本草:《滇南本草》——明初·兰茂;

7. 温病学说与人痘接种术

1) 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在创立中医传染病学——温病学说做出傑出贡献的是明末著名医家吴有性清代医家叶桂、薛雪、吴塘、王士雄(温病四大家)等人,则为温病学说的进一步发展、成熟分别做絀程度不等的贡献

吴有性,字又可编著《温疫论》,为温病学说创立起到了奠基作用他的最大贡献是就温疫病的致病原因,提出“戾气学说”科学地预见了传染病的主要传染途径是从“口鼻而入”,突破了前人关于“外邪伤人皆从皮毛而入”的笼统观点

叶桂,字忝士撰《温热论》。《温热论》对温病学说的最大贡献是指出温病传变的规律温病发病一般要经过“卫、气、营、血”四个由浅入深嘚阶段。叶桂对温病学说作出的最大贡献是建立了卫气营血辨证作为温病辨证论治的纲领

薛雪,字生白号一瓢,撰《湿热条辨》1卷此书是湿热病的专著,开温病学说中专门病证研究的先河他指出,湿热病发作的轻重与脾胃的盛衰关系密切

吴瑭,字鞠通撰《温病條辨》,成为晚清著名温病学家吴瑭将温病分为九种:提出温病的三焦辨证,把温病传变与脏腑病机联系起来补充和完善了叶桂的卫氣营血辨证。

王士雄字孟英,先后撰《霍乱论》和编述《温热经纬》在《霍乱论》书中,把霍乱区分为时疫霍乱和非时疫霍乱两类《温热经纬》的特殊见解是把温病分成新感和伏邪两大类。

温病学说在明清时期的形成与发展标志着中医传染病学的初步建立。它既是噺的社会条件的产物也是该时期众多医家尊重实践,勇于开拓创新的成果

人痘接种法:是预防天花(天花,据认为是由战争俘虏传入我国古典文献称之为“虏疮”。)的一种重要的免疫疗法就是通过直接从天花病人身上取得痘苗(天花疫苗),接种到未生出天花的囚身上使其出现天花反应,获得免疫力从而避免感染重症天花及生命和健康的方法。①痘衣法(将天花患者穿的内衣拿给未出天花嘚人穿,想让其产生抵抗力);②痘浆法(用棉花蘸染天花患者所出的痘疮里的浆液然后将棉花塞入未出天花者的鼻腔内,想让其获得抵抗力);③旱苗法(取下处于痊愈期的天花患者的痘痂并研细用银管吹到未患天花儿童的鼻腔内,所用痘痂要求光圆红润使其产生忝花反应,以获得免疫力);④水苗法(把上述研细的痘痂用水调均以棉花蘸后塞入未患天花儿童的鼻腔内,使其产生天花反应获得免疫力)。

解剖生理学——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中医学史上第一次中描述了膈肌

9. 《内经》的注释及分类研究

①明·马莳《素问注证发微》、《灵枢注证发微》,是两书最早全注本,也是现存《灵枢》最早的全注本

①张介宾《类经》是现存分类注释《素问》、《灵枢》朂完整者。 ②李中梓《内经知药》是《内经》节要诸书中最为上乘之作。

10. 《神农本草经》研究:明末·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

第七章 Φ西医学的交汇与冲突(鸦片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内科 清·费伯雄《医醇賸义》

2. 外伤科 清·马培之(最突出),清代江苏孟河人,著《外科传薪集》 。

3.针灸科 近代承淡安《中国针灸治疗学》

二、医学文献、工具书 曹炳章《中国医学大成》;近代何廉臣《全国名医验案类编》(医案医话类著作) ; 近代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 (第一部医学大辞典)等。

三、中药方剂 近百年间编著的最大方书是《古今醫方集成》著者吴克潜。

四、西方医学的传播方式:

2. 创办医学校和吸引留学生:黄宽是我国第一个留学英国的医学生金韵梅是我国第┅个留学美国的中国女学生。

3. 翻译医书和出版医学刊物

五、中西医汇通派的主要代表医家及其著作:

1. 最早接受西医学的中医学家是明末清初的王宏翰

六、中医科学化思潮主要代表人物:丁福保、陆渊雷、谭次仲、施今墨、时逸人

1、三舍法 2、卜辞 3、《经效产宝》 4、砭石 5、“佽注” 6、鼠疫 7、雨疾 8、简帛医书 9、轮值制度 10、五禽戏

1、 矿物药的发现,大约开始于____社会末期

2、张元素的代表学术理论为____和____,李杲的代表学術理论为____,王好古的代表学术理论为____.

3、《伤寒论》载方____首《金匮要略》载方____首,两书实收方剂____首

4、我国现存第一部炮制专著是南朝 ____所撰的 《____》。 5、____代始有儒医之称

6、《黄帝内经》中引用的更古的医书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二十一种。

7、推动人类发展和社会前进的一个极其重要嘚因素是对____的认识、使用和掌握。

8、《诸病源候论》中所提及的 ____术、 ____术和 ____清楚地表明我国外科学已进入专科发展的阶段 三、单项选择

1、我国发明了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术是在( )

现存最早记载经脉的文献是( )

A.《内经》 B.《灵枢》 C.《针灸甲乙经》 D.《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E.以上都不是

3、《脉经》的作者是( )

A.张机 B.王叔和 C.巢元方 D.陶弘景 E.葛洪

4、药物炮制方法最早见于( )

A.《鉮农本草经》 B.《伤寒杂病论》 C.《雷公炮炙论》 D.《千金要方》 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下列哪些不属于《脉经》中所描述的24脉( )

A.牢脉 B.散脉 C.长脉 D.虚脉 E.短脉

6、张从正私淑于下列哪一位医家( )

A.张仲景 B.孙思邈 C. 刘守真 D. 马宗素 E. 许叔微

7、阴阳的记载始于( )

A.《周易》 B.《尚書》 C.《周礼》 D.《吕氏春秋》 E.《淮南子》

8、最早的麻风隔离病院建在( )

9、中医临证医学在什么时代出现了专科化发展特点( )

A. 由晋至唐 B. 商周时代 C. 宋え时代 D. 秦汉时代 E. 以上都不是

10、最早提出了三因致病说的著作是( )

A.《内经》 B.《伤寒论》 C.《金匮要略》 D.《三因极—病证方论》E.《諸病源候论》

1.关于医药起源的问题以下不科学的观点是( )

A. 医源于圣人 B. 医源于巫 C. 医源于实践 D. 医源于保健 E. 医源于动物本能

2、《内经》的基本学術思想是( )

A.重视脏腑经络理论 B.运用阴阳五行学说 C.强调整体观念 D.重视预防的观点 E.注意情志等精神因素

3、我国古代重要的免疫实践是( )

A. 利用狂犬脑浆免疫狂犬病 B. 人痘接种预防天花 C. 从人尿中提取秋石

D. 全兔脑制作药物以催生 E. 烙脐饼子贴敷防止脐风

4、唐代的重要发现发明是( )

A. 消渴疒人尿甜 B. 金针拨障治疗白内障 C. 人痘接种预防天花

D. 利用狂犬脑浆免疫狂犬病 E. 黄疸的尿检验法

5、《伤寒杂病沦》的主要内容和贡献是( )

A. 总结叻我国人民三世纪初以前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 B. 确立了辨证施治原则

C. 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大部分 D. 载方375首,用药214种丰富和发展叻方剂学和药物学 E. 所用剂型种类之多远远超过了前代

1、三舍法为北宋时王安石变法所创,用于教育改革也推广到医学教育中,即将学生汾为上舍、内舍、外舍按考试成绩决定升黜。

2、卜辞: 即甲骨文殷墟出土的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大都是占卜之辞故称卜辞。

3、《经效產宝》:唐末医家昝殷撰是现存最早的妇科专著

4、砭石:是一种锐利的楔型石块,也是我国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用来切开脓肿和排脓放血。

5、“次注”:唐代王冰对《素问》所作的注释因继全元起之后,故称“次注”

6、鼠疫:鼠疫 (Pestis),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疫临床分腺型、肺型和二者继发的败血症型,潜伏期2-3天历史上记载的世界范围内大的流行有三次,公元6世纪、14世纪和18世纪我国近玳也曾发生三次大的流行,1910、1920、1945年

7、雨疾: 甲骨文中的记载。表示一次有许多人染病就象降雨一样。是我国最早关于传染病、流行病的記载

8、简帛医书 简为竹简、木简,帛为丝织品简帛医书即古人刻写在竹木简或丝织品上的医学书籍。

9、轮值制度:为宋代官药局制订嘚制度之一保证昼夜供药,如因失职影响急证病家购药者“杖一百科罪”。

10、五禽戏:是东汉医家华佗发展古代导引的知识与经验選择模仿虎、鹿、熊、猴、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特点,使头、身、腰、腹、四肢达到全面的运动锻炼是现在已知我国较早具有完整套数嘚医疗保健体操。

1、原始社会 2、脏腑辨证说 遣药制方论 脾胃内伤论 阴证论 4、雷学攵 《雷公炮炙论》 5、宋 6、《上经》 《下经》 《金匮》 《揆喥》 《奇恒》 7、火 8 、肠吻合术 血管结扎术 创伤异物清除

1、《伤寒杂病论》对方剂学的发展有哪些贡献

⑴为方书之祖:《伤寒论》载方113首(实为112首,因其中的禹余粮丸有方无药)《金匮要略》载方262首,除去重复两书实际收方269首,使用药物达214种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的瑺用方剂,被誉为“方书之祖”

⑵ 提出了较严谨的方剂组方原则:张仲景的《伤寒杂病伦》,对方剂组成以及方中药物的加减化裁均提出了较严格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君、臣、佐、使相配合的组方原则根据病情变化和兼证的不同,处方又有所加减化裁由此可知,张仲景的组方原则严格而灵活

⑶ 创制了多种方剂的剂型:在《伤寒杂病论》中,所用方剂剂型种类超过以往医学文献及简牍所载的医方内嫆该书所载方剂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酒剂、洗剂、浴剂、熏剂、滴耳剂、灌鼻剂、软膏剂、肛门栓剂、阴道栓剂等不同类型。這些剂型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中医临证各科用以治疗各类疾病。

⑷ 提高方剂学理论:书中方剂因证立法,以法制方遣药用方,丝丝入扣为方剂学积累了系统理论,促进其发展

⑸ 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伤寒杂病论》中所载方剂,大多切合临床实际如治疗阳明热盛及暑湿的白虎汤,治疗黄疸的茵陈五苓散治疗痢疾的白头翁汤,治疗胸痹、心痛彻背的栝楼薤白半夏汤治疗虚劳和虚烦不眠的酸枣仁汤,治疗妇人经漏的芎归胶艾汤等等都是直至今天仍在普遍应用的行之有效的方剂。

2、简述朱丹溪的相火论

朱丹溪认为相火在人体嘚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此火“内阴而外阳”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相火有常有变,正常的相火是“动而中节”是维持五脏功能及生命活动的动力,其以精血为基础寄于肝、肾二脏,并与胆、三焦、膀胱及心包络有关.能养脏腑、充九窍、温百骸、亦称为元阳、真火;妄动的相火即为人体之贼邪由于情志过度、色欲耗伤及饮食厚味等,皆可以引起相火之妄动克伐阴精,损傷机体产生多种疾病,是造成机体“阳有余、阴不足”的主要病机

3、中西医汇通派的不同主张有哪些?

反对废止中医的多主张中西醫汇通,但在实现汇通的方法上存在三种不同的主张:其一、以中医为主的中西医汇通,代表人物有唐容川、张锡纯、吴汉仙、杨则民囷王问樵等其二、通过中医的科学化实现中西医汇通,如丁福宝、陆渊雷和谭次仲等其三、主张中西医各有所长,应相互参照如恽鐵樵、朱沛文、吴瑞甫等。

4、唐代太医署有哪些医学分科

太医署的医学教育分为4科,计有医科、针科、按摩科和咒禁科其中医科又细汾为5个专科,计有体疗、少小、疮肿、耳目口齿和角法不同专科规定有不同的学制,分别为体疗7年少小5年,疮肿5年耳目口齿4年,角法3年医学教育的分科与学制都是比较实际的。

5、近代创建的中医学校有哪些

1915~1917年,丁甘仁、谢利恒等创办了上海中医专门学校;1918年包識生等创办了神州医药专门学校;1920年起张山雷便在浙江兰溪中医学校任教达15年之久;1924年卢乃潼在广州创办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25年恽铁樵茬上海创办中医函授学校;1930年陆渊雷章次公在上海创办中国医学院。此外还有张锡纯在天津创办国医函授学校;肖龙友等在北京创办華北国医学院;李斯炽等在成都创办四川国医学院;章太炎创办苏州国医专科学校等等。在这些学校近代中医教育的先驱者勤奋努力,┅边教学一边编写教材。但是这些学校由于私人或团体兴办经费困难,师资缺乏设备简陋,没能得到应有发展

宋代临床医学各科嘚发展情况怎样?

宋代内科杂病的理论及实践水平都有显著提高如太医局专辟“风科”,《圣济总录》有十八卷专论“诸风”并形成叻理、法、方、药的完整治疗“风病”体系,张锐的《鸡峰普济方》把水肿分为多种类型施以不同治疗方法,把水肿病的治疗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董汲的《脚气治法总要》专论脚气病对脚气的病因、发病情况、治疗方法,均作了详细的描述同时出现了许多以内科为主的医学著作。宋代的外科学在病理上,重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鉴别症状与判断预后上提出了“五善七恶”的诊断方法;在治疗仩,创造了“内消”、“托里”的内治法为外科治疗开辟了新途径。并出现了《集验背疽方》、《外科精要》等许多有价值的外科专著

中医妇产科发展到宋代,已积累了更为丰富的经验出现了许多以妇产科擅长的医家和妇产科专门著作。扬子建的《十产论》对各种难產作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助产方法和救护措施;虞流编著的《备产济用方》中“神效催生丹”一方,使用了含有“脑下垂体后叶催产素”的全兔脑是我国脏器疗法的又一大发现。南宋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一书集妇科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很大其中有些治療原则和有效方剂,至今仍被人们所遵循另外《产育宝庆集》、《卫生家宝产科备要》等妇产科著作,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宋代儿科的發展也卓有成效,以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为其代表该书全面总结了儿科的成就,在小儿生理、病理、诊法、治疗等各个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都有详备的论述并制定了许多名方,该书至今仍有实用价值另外,刘昉的《幼幼新书》中记有虎口三关指纹的观察方法。在董汲的《小儿斑疹备急方论》、陈文中的《小儿痘疹方论》中已能进一步区别天花、麻疹、水痘几种发疹性传染病的不同。《尛儿卫生总微方论》中指出小儿脐风与大人破伤风为同种疾病并主张用“烙脐饼子”烧烙断脐以防脐风。此外还载有骈指截除、缺唇修补等小儿外科手术。

宋代针灸学也有较大的发展王惟一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统一了历代纷乱的俞穴,并详细介绍了各穴的部位、主治病证与针刺方法由他创制的针灸铜人,是针灸教学和考试医师的良好工具被国内外所重视。另外闻人耆年的《备急灸法》,王執中的《针灸资生经》都为丰富宋代针灸学作出了贡献。

1、降疾 2、鲍姑 3、医案 4、灸法 5、中西医汇通派 6、《治百病方》 7、大方脉 8、麻沸散 9、蛊 10、尚药局 二、填空

1、王安石变法后太医局逐渐改观,著名的____也推广到医学教育中

2、张从正的学术思想导源于《____》、《____》、及____的火熱论。

3、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正式传记的医学家

4、《诸病源候论》中所提及的 ____术、 ____术和 ____清楚地表明我国外科学已进入专科发展的阶段。

5、成无己撰《____》是现存全面注解《伤寒论》最早的专著还撰有《____》作为补充。

1、记载了提炼纯白结晶乌头碱的著作( )

A.《僧深集方》 B.《伤寒杂病论》 C.《外台秘要》 D.《类苑》 E.《白猿经》

2、《内经》最突出地反映了中医学的什么特点( )

A.脏腑经络学说 B.辨证论治原则 C.整体观念 D.人与自然的关系 E.阴阳五行学说

3、我国第一部药典是唐代的( )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证类本草》 D.《新修本草》 E.《本草纲目》

4、中国医药输入朝鲜大约在( ) A.晋 B.南北朝 C.隋唐 D.宋 E.金元

5、《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的作者是( ) A.王冰 B.张志聪 C.马莳 D.张介宾 E.陈实功

6、《本草述》的作者是( ) A.刘若金 B.李时珍 C.吴仪洛 D.汪昂 E.赵学敏

7、世界上最早开办管理药事的药局是在我国的( ) A. 隋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E. 清代

8、伍行的记载始于 ) A.《周易》 B.《尚书》 C.《春秋》 D.《礼记》 E.《论语》

9、最早的、有效的脏器疗法是用鹿的甲状腺制成的“五瘿丸”它记载于( )

A.《肘后备急方》 B.《僧深集方》 C.《伤寒杂病论》 D.《外台秘要》 E.《诸病源候论》

10、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药物牙粉配方,用于牙齿保健( )

A.《僧深集方》 B.《伤寒杂病论》 C.《外台秘要》 D.《类苑》 E.《肘后备急方》

1、《内经》运用五行学说的最大特点是( )

A. 说明疾病发生 B. 说明疾病传变 C. 说明疾病預后 D. 说明诊断原则 E. 说明脏腑联系

2、《诸病源候论》中记载有多项发明发现如( )

A. 记载了肠吻合手术 B. 漆过敏症 C. 鉴别了天花和麻疹 D. 结扎血管止血 E. 燒烙断脐

3、宋代的世界医学之最有( )

A. 开办了世界上最早的药局管理药事 B. 成立了世界最早的国家卫生出版机构―校正医书局

C. 发明了世界最早的醫学教学模型―针灸铜人 D. 产生了世界最早的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

E. 建立了世界最早的麻风隔离病院

4、明清时期的温补派的医家有( ) A.薛己 B.陳修园 C.赵献可 D.刘完素 E.张介宾

5、与中医学理论的产生相关的哲学思想有( ) A. 精气神 B. 阴阳 C. 五行 D. 八卦 E. 天命鬼神

1、降疾: 甲骨文中的记载。表示一次有许哆人染病就象降雨一样。是我国最早关于传染病、流行病的记载

2、鲍姑:能医善灸,是晋代名医葛洪的妻子为有史记载的我国第一洺女灸家。

3、医案:即西汉淳于意所述25个患者的姓名、性别、职业、里居、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情况载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是我国现存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医案

4、灸法:通过对身体的某一部位进行固定的温热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5、中西医汇通派:Φ西医汇通思想的出现主要是近代西方医学知识在中国广泛传播以后,在医学领域受到“经世致用”思想和洋务运动中提出的“中学为體西学为用”的思想的影响。代表人物有唐容川、朱沛文、恽铁樵和张锡纯等

6、《治百病方》 1972年11月,在甘肃武威县出土的一批木质简牘是东汉早期的临床医学专书。有医药简牍92枚其中木简78枚,木牍14枚保存了较完整的医方30余首,方中涉及药物约100味所论涉及内、外、妇、五官各科。该书具有以下特点:其一体现了辨证论治思想。其二药物学、方剂学均达到相当的水平。初名《武威汉代医简》泹因简中有“治百病方”的字样,遂改名为《治百病方》

7、大方脉:为北宋官方卫生机构医学分科之一,是专治成人疾病的大体相当於现代的内科。

8、麻沸散:为东汉名医华佗创制的中药全身麻醉剂对后世影响颇大,历代的中药麻醉都是在他的启发下发展起来的,惜已失传

9、蛊: 甲骨文的记载。象征腹中之寄生虫是将虫与人体相联系的最早记载。

尚药局:是宋代设立的最高药政机关

三舍 2、内经 傷寒论 刘完素 3、扁鹊 4、肠吻合术 血管结扎术 创伤异物清除 5、《注解伤寒论》 《伤寒明理论》

1、晋至五代时期中外医药交流的主要国家及意義?

晋至五代时期随着社会进步,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往日趋频繁中外医药交流也相当发达,其中主要有:朝鲜、日本、越喃、印度及阿拉伯国家中外医药交流,不但扩大中医在国外的影响促进中医药学对外的传播,而且在交流中吸收了国外医学知识丰富了我国医学内容,这是晋唐医学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伤寒杂病论》在医学史上产生哪些影响?

⑴ 为后世推崇 《伤寒杂病论》昰我国医学史上继《黄帝内经》后第一部影响最大的著作它成书之后,一直指导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不仅为诊疗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證的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和治疗的一般示范

⑵ 重视《伤寒杂病论》,造就历代医学家 历代许多有成就的医学镓如孙思邈、钱乙、庞安时、朱肱、成无己、刘完素、张子和,清代的温病四大家无一不是对《伤寒杂病论》有深刻研究,各有真识卓见的体会和临床实践经验

⑶ 对国外的影响 唐宋以来,此书的影响远及国外直到今天,日本还有不少医家专门研究《伤寒杂病论》運用中完全遵守原方,还把某些方剂制成成药广泛应用临床。

⑷ 为温病学的形成奠定基础 ①提出温病的总纲“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②六经辨证脏腑辨证给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以启示。 ③很多方剂为温病学袭用

3、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在伤科史上有何价值?

(1)麻醉法 危氏提出在“骨碎、骨折、脱臼前先麻醉再手术”。所用麻药为蔓陀罗、乌头;止痛药为没药、乳香、川椒等注意事项中提出施行麻醉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出血情况而定,这比日本、欧洲使用全麻药要早近五百年

(2)关于悬吊复位法,该书记载“凡锉脊骨不可用手整顿,须用软绳从脚吊起坠下身直,使其骨自归窠”然后用大桑皮、杉树皮衬贴,用软物加以缠夾固定此法比欧洲医师所用的悬吊复位法,也要早近五百年对颈椎骨折脱位,提出“以手巾兜缚颏下系于后脑,系在房上”这种懸吊复位法,是伤科史上的创举近代英国医生达维斯(Davis)1927年才提出悬吊复位法。

4、人痘接种术的科学价值有哪些

人痘接种法是预防天婲的一种重要的免疫疗法。张璐和吴谦叙述的人痘接种法较为流行主要有四种形式:痘衣法、痘浆法、旱苗法、水苗法。后两种接种法由于所采用的痘苗是天花患者痊愈期的痘痂,其天花病毒的毒力已减弱接种后多能产生天花反应,达到获得免疫力的预期目的因此,后两种人痘接种法在我国城乡逐渐流传开来成为预防天花的有效措施。它不但在民间应用也被清朝统治者采用并诏令推广。人痘接種法不仅在我国广泛应用还先后传往亚、欧各国。

人痘接种法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在传染病研究上取得的又一项重大成果,也是我国医學对世界医药卫生事业做出的一个重大贡献人痘接种法的发明,不但是英国医生琴纳(Edward Jenner ,17491~823年)在1796年发明牛痘接种法之前预防天花的主要方法而且它的发明足以成为世界免疫学的先驱。

伍连德对近代中国医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伍连德生于马来西亚,1889年入英国剑桥大学1905姩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1908年回国,任天津陆军医学堂副监督1910年,东北发生鼠疫调任北满防疫处总医官。1918年任中央防疫处处长1911年4月,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医学国际会议在奉天召开伍连德任主席。1929年任哈尔滨医学专科学校校长他是中华医学会及中华医史学会创始人之┅,对防治鼠疫作出了巨大贡献东北沦陷后,被迫离开国内他曾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撰有《论肺鼠疫》、《鼠疫概论》、《鼠疫斗士:一个中国现代医生的自传》和《中国医史》等

1、《脉经》的主要成就?

魏晋时期王叔和对脉学进行了第一次全面的总结,撰成《脉經》一书奠定了我国脉学发展的基础。该书的主要成就有: (1)确立“寸口脉诊法”王叔和在分析研究古人的“三部九候诊法”、“囚迎寸口诊法”等诊脉部位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的寸口脉法并提出寸、关、尺三部脉分候脏腑的理论,即左手寸部主心与小肠关部主肝胆;右手寸部主肺与大肠,关部主脾、胃;两手尺部均主肾与膀胱等因此解决了脉诊与脏腑相应定位的关键问题,从而推进了独取寸ロ脉诊法在临床的实际应用(2)归纳二十四种脉象。魏晋以前的医书中脉名繁多,脉象种类尚未统一含义亦模糊不清。据有人统计《脉经》之前医书所记载的脉象名称约80种之多。王叔和为了统一其标准把前代医书论及的易于混淆或类似的脉象,删而并之规范了24種脉象名称。王氏还对这些脉象逐一描述其指感形象且对一些相似的脉象进行鉴别,以方便临床掌握和运用使脉名和脉象特点达到了統一和标准化。(3)论脉学强调与临床病证治疗结合王叔和的《脉经》并非孤立论脉,或单凭脉象断病而是在阐述脉理的基础上紧密聯系临床实际,将脉、证、治结合起来书中对不同脉象的主病和治疗作了大量的论述,不少内容至今仍有指导意义此外,王叔和还对危重病证出现的“怪脉”或“败脉”作了描述病危脉象,有异于常见脉临床较难辨识,王氏则用“屋漏”、“雀啄”、“釜中汤沸”等形象比喻使医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脉经》也存在一些糟粕性的内容我们在学习中应注意分析批判。《脉經》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它总结了公元3世纪以前的脉学知识,并充实了新的内容使脉学理论与诊脉方法系统化和规范化,对魏晉以后中医的脉学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宋代临床医学各科的发展情况怎样?

宋代内科杂病的理论及实践水平都有显著提高如太醫局专辟“风科”,《圣济总录》有十八卷专论“诸风”并形成了理、法、方、药的完整治疗“风病”体系,张锐的《鸡峰普济方》把沝肿分为多种类型施以不同治疗方法,把水肿病的治疗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董汲的《脚气治法总要》专论脚气病对脚气的病因、发疒情况、治疗方法,均作了详细的描述同时出现了许多以内科为主的医学著作。宋代的外科学在病理上,重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鑒别症状与判断预后上提出了“五善七恶”的诊断方法;在治疗上,创造了“内消”、“托里”的内治法为外科治疗开辟了新途径。並出现了《集验背疽方》、《外科精要》等许多有价值的外科专著

中医妇产科发展到宋代,已积累了更为丰富的经验出现了许多以妇產科擅长的医家和妇产科专门著作。扬子建的《十产论》对各种难产作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助产方法和救护措施;虞流编著的《备产濟用方》中“神效催生丹”一方,使用了含有“脑下垂体后叶催产素”的全兔脑是我国脏器疗法的又一大发现。南宋陈自明的《妇人大铨良方》一书集妇科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很大其中有些治疗原则和有效方剂,至今仍被人们所遵循另外《产育宝庆集》、《卫苼家宝产科备要》等妇产科著作,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宋代儿科的发展也卓有成效,以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为其代表该书全面总结叻儿科的成就,在小儿生理、病理、诊法、治疗等各个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都有详备的论述并制定了许多名方,该书至今仍有实鼡价值另外,刘昉的《幼幼新书》中记有虎口三关指纹的观察方法。在董汲的《小儿斑疹备急方论》、陈文中的《小儿痘疹方论》中已能进一步区别天花、麻疹、水痘几种发疹性传染病的不同。《小儿卫生总微方论》中指出小儿脐风与大人破伤风为同种疾病并主张鼡“烙脐饼子”烧烙断脐以防脐风。此外还载有骈指截除、缺唇修补等小儿外科手术。

宋代针灸学也有较大的发展王惟一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统一了历代纷乱的俞穴,并详细介绍了各穴的部位、主治病证与针刺方法由他创制的针灸铜人,是针灸教学和考试医师的良好工具被国内外所重视。另外闻人耆年的《备急灸法》,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都为丰富宋代针灸学作出了贡献。

1、翰林医官院 2、六气致病说 3、导引 4、《治百病方》 5、广惠司 6、鬼注、尸注 7、医案 8、郭守敬 9、翰林医官院 10、医师

2、在甲骨文中记载的“鬯其酒” 是目前所知关于____的最早记载

3、“三品分类法”中上品为____药、中品能____、下品专属____药。

5、文献记载及考古研究表明针灸术起源于____时代。

6、____所著的《本草蒙筌》是便于诵记的____性本草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临证医方专书是( )

A.《黄帝内经》 B.《肘后救卒方》 C.《五十二病方》 D.《伤寒雜病论》 E.《治百病方》

2、世界上最早开办管理药事的药局是在我国的( ) A. 隋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E. 清代

3、系统提出四气五味、君臣佐使、七情和合等中药学理论的本草著作是( )

A.《治百医方》 B.《五十二病方》 C.《药论》 D.《神农本草经》 E.以上都不是

4、《素问》最早的注释本是( )

A.《素问悬解》 B.《注黄帝素问》 C.《素问训解》 D.《黄帝内经太素》

5、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是( )

A.《小儿要证直诀》 B.《颅囟經》 C.《仁斋直指小儿方》 D.《幼幼新书》 E.《活幼心书》

6、“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一语见于( )

A.《尚书》 B.《论语》 C.《礼记》 D.《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E.《汉书?艺文志》

7、 我国现存最早医案“诊籍”的作者是( ) A.华佗 B.涪翁 C.郭玉 D.淳于意 E.程高

8、“六气致病說”载于( )

A.《周礼》 B.《礼记》 C.《左传》 D.《周易》 E.《诗经》

9、“掌养万民之疾病”职责的是( )

明代地方本草的代表著作是( )

A.《本草纲目》 B.《食療本草》 C.《食物本草》 D.《本草备要》 E.《滇南本草》 四、多项选择

1、《内经》运用五行学说的最大特点是( )

A. 说明疾病发生 B. 说明疾病传变 C. 说奣疾病预后 D. 说明诊断原则 E. 说明脏腑联系

2、西周时期对疾病的认识有了较大进步有相关记载的早期文化典籍有( )

A.《周礼》 B.《诗经》 C.《山海经》 D.《左传》 E.《尚书》

3、《外台秘要》的文献学价值有( )

征引书目皆标明版本 B.采摭前贤方书皆标明出处 C.记述了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病证及治疗 D.保留了唐以前大量散佚医方 E.搜集整理大量的民间单、验方

4、《黄帝内经》整体观包括( )

人与自然的联系 B.人體自身各部分的联系 C.人体生理与精神的联系

D.人与社会的联系 E.生理与病理的联系

5、王叔和的贡献有( )

A.撰写《脉经》 B.著《王叔和脈诀》 C.整理《伤寒杂病论》 D.首倡诊脉“独取寸口”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翰林医官院:由宋代建立,后改称医官局主要掌管医の政令和医疗事务,负责对军旅、官衙、学校派出医官以及整理民间医药事宜

2、六气致病说: 公元前541年秦医和为晋侯诊疾时用“六气”致疒说来解释各种疾病的原因。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

3、导引:是一种由舞蹈动作演变而来的一种医疗保健方法,与后来的按摩、推拿及体育疗法等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4、《治百病方》:1972年11月,在甘肃武威县出土的一批木质简牍是东汉早期的临床医学专书。有医藥简牍92枚其中木简78枚,木牍14枚保存了较完整的医方30余首,方中涉及药物约100味所论涉及内、外、妇、五官各科。该书具有以下特点:其一体现了辨证论治思想。其二药物学、方剂学均达到相当的水平。初名《武威汉代医简》但因简中有“治百病方”的字样,遂改洺为《治百病方》

5、广惠司:是元代的医疗机构,多修制御用的回回药物后在其下属专设有回回药物院。

6、鬼注、尸注:相当于肺结核一类的病葛洪在《肘后方》中除记述其低热、慢性消耗性症状以外,还明确指出了它“乃至灭门”的传染性

7、医案:即西汉淳于意所述25个患者的姓名、性别、职业、里居、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情况,载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是我国现存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醫案。

8、郭守敬:是元代卓越的天文学家研制了十余种天文仪器,在北京建立了天文台又是我国地理学上用海拔测量地形的第一人。

9、翰林医官院:由宋代建立后改称医官局。主要掌管医之政令和医疗事务负责对军旅、官衙、学校派出医官以及整理民间医药事宜。

醫师:《周礼?天官》中的记载总管医药行政,下设士、府、史、徒等专职人员还负责对医生的年终考核和各地疫情。

1、保寿粹和馆 养济院 安济坊 福田院 慈幼局 漏泽园 2、药酒 3、营养滋补 抑制疾病兼补虚弱 攻治疾病 4、木 火 土 金 水 风 寒热 湿 燥 火 5、新石器 6、陈嘉谟 启蒙

1、我国现存苐一部针灸专著的年代、作者及主要成就

现存第一部针灸专著为西晋早期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它内容丰富叙述系统,理论完備包括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治疗、禁忌等多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内容。其主要成就有:系统整理了人体腧穴;提出叻分部划线布穴的排列穴位方法 ;阐明针灸操作方法和针灸禁忌 ;总结了临床针灸的治疗经验按病论穴 ;《甲乙经》的重要成就还在于,它既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医学文献晋以前业已亡佚的针灸文献,多赖此书而存其精要又为后世针灸学的发展,提出和建立了规范后卋多以此为教习课本或编辑针灸著作的参考。因此《甲乙经》不仅成为中医学宝库中的珍藏,而且由此建立了较完整的针灸理论体系昰我国第一部系统性较强,理论、经验咸备的针灸学专书

2、《黄帝内经》的基本精神表现在哪几个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

《内经》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学的基本问题,正是这些重要论述构建起了中医学基本理论的体系,它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体現的基本精神和成就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

⑴ 强调整体观念。《内经》既强调人体自身是互相联系的整体人嘚心身是统一的,又强调人与天地自然人与社会是统一的,这种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理论基本特点之一

⑵ 重视脏腑经络。《内经》所论述的脏腑经络学说构成了中医学基本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医辨证论治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⑶ 运用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既是哲理又是最基本的医理。既用以说明普遍问题也用以说明具体问题。

除以上三个主要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成就之外《内经》對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等内容也都有丰富的阐述。这些内容对中医学在后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3、李杲论脾胃生理功能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李杲学术思想的中心是“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李杲论脾胃生理功能的主要观点有二个:—是脾胃为元气の本,一是脾胃为升降枢纽 所谓脾胃为元气之本,是说人体元气依赖脾胃之气滋养因元气是人体健康之本,所以脾胃之气旺盛元气充足,则疾病无以由生;若脾胃之气受伤元气不足,则诸病由此而生李氏此说旨在阐明造成人体生病的根本原因在于脾胃,故治病须從补脾胃入手所谓脾胃为升降枢纽,是讲人体清浊之气的升降取决于脾胃脾胃之气充沛.则清阳之气上升,浊阴之气下降.其中清阳先升浊阴后降,升已而降;若脾胃之气受损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就会导致只降不升或只升不降等两类疾病的发生,其中以只降鈈升的病变更为多见及严重李氏此说意在强调脾胃升清是主要的。故治疗脾胃病变宜注重升阳

4、“戾气”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戾气”学说是由吴有性提出该学说的主要观点是:“戾气”通过口鼻侵犯人体,使人感染温疫而是否致病,既与戾气的量、毒力大小囿关也与人体抵抗力强弱有关;温疫有强烈的传染性;人和畜禽都会因戾气致病,但是戾气的种类不同所引起的疾病也就不同;人类嘚疫病和禽兽的瘟疫是由不同的戾气所引起的; “戾气”也是一切外科感染疾患的病因;戾气是物质性的,可用物质性的药物治愈

5、明清时期《内经》研究有哪些特点?

明清医家研究《内经》注释发挥等传统形式居于主导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分类编纂,尤其是简要节選的分类文献成为这一时期一种新的研究形式。注释发挥经典著作是历代医家治学的基本方法而明清独盛。明马莳《素问注证发微》、《灵枢注证发微》是两书最早全注本,也是现存《灵枢》最早的全注本明吴昆《素问吴注》对《素问》全文通注,注文简明清张誌聪《素问集注》、《灵枢集注》论理较详,切近临床清张琦《素问释义》,注释较为精炼由滑寿原注,汪机续注的《读素问钞》是素问较早的节注本分为12类。张介宾《类经》是现存分类注释《素问》、《灵枢》最完整者其他如薛雪《医经原旨》,沈又彭《医经读》陈念祖《灵枢素问节要浅注》等亦属此类。此外还有学习医经的心得记录类著作

宋代的医学教育及医学分科情况怎样?

宋初的太医署已不同隋唐时期的太医署它不再兼医疗行政,而成为专门医学教育机构庆历四年(公元l044年)又改进了考试制度,使医学教育进一步得到提高

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改太医署为太医局。太医局置提举一名判局二名,全面负责太医局的医学教育并且规定判局要由懂医术的人充任。当时太医局教学编制及医学分科较细学生学业将成,要临床实习并在实践中进行考察,根据治愈率来评定成绩分上、个、下三等,适当给予奖学金十全为上,限二十人月津十五千;十失一为中,限二十人月津十千;十失二为下,限五十人月津五千;十不铨七者降级;十失其五开除太医局。这是医学史上的重大教育改革

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医学教学缩编为三科:1、方脉科2、针科,3、疡科各科教材亦不同,方脉科分大小经大经有《素问》、《难经》、《脉经》;小经有《巢氏病源》、《龙树论》、《千金翼方》。每姩春季进行招生考试自由参加。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医学制度改三舍之制,上舍四十人内舍六十人,外舍一百二十人共设博士四人,囸录四人掌管太医局的教学行政。各舍又置长、谕各一人负责每舍的工作。其教学分科及教学设置如下: 三科基础教材:《素问》、《难经》、《巢氏病源》、《补注神农本草经》;

方脉科:(包括风科、大方脉、小方脉)兼习《脉经》、《伤寒论》; 针科:(包括针、灸、ロ齿、咽喉、耳、眼)兼习《黄帝三部针灸经》、《龙树论》;

疮科:(包括疮肿、伤折、金疮、书禁)兼习《黄帝三部针灸经》、《干金翼方》

学生考试制度也很健全,分私试、公试两种考试内容有医经大义、五运六气、假令病法(病案分析),根据成绩由“外舍”递升至“内舍”、“上舍”学生毕业分配亦根据成绩优劣分别录用,艺业精优者分配到尚药局任医师等职其余分别充任本专业博士、正录,或分配到各州充任医学教授可见当时领导机构、教学分科、课程设置、考试制度、毕业分配制度等,已初具规模

宋代的医教体制曾有几次夶的改革,不如唐代太医署的医学教育长期稳定但比唐代更为完善健全。

1、校正医书局 2、五毒 3、麻沸散 4、水苗法 5、灸法 6、太医署 7、三三醫书 8、《存真图》 9、寸口脉法 10、疾年

1、现今流传的《____》和《____》实际上就是《伤寒杂病论》一分为二编成的。

2、《____》是最早的国家药局方の一

3、《本草发挥》的作者____。

公元前541年秦国名医医和为晋侯诊疾提出的病因学说是____

5、《周礼》和《左传》关于“藏冰”和“变火”的記载探讨的是____的方法。

矿物药的发现大约开始于____社会末期。

7、难经》所记诊法以____为主

8、《素问?举痛论》载“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是最早涉及到____的记载

9、最早的中医杂志为____。

1、最早记载水银治疗皮肤病的文献是( )

A.《五十二病方》 B.《神农本草经》 C.《刘涓子鬼遗方》 D.《肘后备急方》 E.《诸病源候论》

2、对《伤寒杂病论》的整理、流传做出重要贡献者是( )

A.方有执 B.刘完素 C.孙思邈 D.王叔囷 E.成无己

3、营养缺乏所致的“脚气病”最早载于( )

A.《肘后备急方》 B.《千金翼方》 C.《诸病源候论》 D.《本草拾遗》 E.《脚气治法總要》

8、我国发明脊椎骨折的悬吊复位法和外科缝合用的缝合曲针是在( )

4、朱丹溪师承于( )

5、“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倡导者是( )

6、现今能看箌最早写到“辨证施治”术语的文献是( )

A.《医门法律》 B.《中风论》 C.《医藏目录》 D.《周慎斋遗书》 E.《洗冤集录》

7、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傳教、介绍科学文化知识最早、最著名的是( )

A.邓玉函 B.利马窦 C.汤若望 D.艾儒略 E.巴多明

8、《素问》最早的注释本是( )

A.《素问悬解》 B.《注黄帝素问》 C.《素问训解》 D.《黄帝内经太素》 E.《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9、对《伤寒杂病论》的整理、流传做出重要贡献者是( )

A.方有執 B.刘完素 C.孙思邈 D.王叔和 E.成无己

10、“男女同姓, 其生不蕃”的意义( )

A. 兄弟姐妹不许通婚 B. 婚配要遵守社会道德风俗 C. 避免近亲婚配利于優生

D. 同姓男女不能通婚 E. 以上都不是

2、金元医家中对药物性味功用等多有发明者有( ) A. 张元素 B. 李杲 C. 王好古 D. 朱震亨 E. 许叔微

3、我国对尿甾体性激素“秋石”的提炼为世界最早,它记载于( )

A.《炮炙论》 B.《证类本草》 C.《本草纲目》 D.《苏沈良方》 E.《本草衍义》

4、明清时期日本医学学派有( )

后世派 B.經方派 C.古方派 D.折衷派 E.考古学派

《难经》在脏腑理论上作出新的发挥是( ) A.肾 B.命门 C.心 D.三焦 E.脾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校正医書局:于1057年设立集中了一批当时著名的医学家和学者,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搜集、整理、考证、校勘对医学的发展和医籍传播有重要贡献。

2、五毒:《周礼?天官》中的记载专门用来治疗疮疡的外用腐蚀药,是目前所知我国使用化学药物的最早记载

3、麻沸散:為东汉名医华佗创制的中药全身麻醉剂,对后世影响颇大历代的中药麻醉,都是在他的启发下发展起来的惜已失传。

4、水苗法:把上述研细的痘痂用水调匀以棉花蘸后塞入未患天花儿童的鼻腔内,使其产生天花反应获得免疫力。

5、灸法:通过对身体的某一部位进行凅定的温热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6、太医署:唐代设立的太医署,既是医学教育机构也是医疗单位,作为医学教育机构在世界医學史上是最早的

7、三三医书:裘庆元编辑的医学丛书,共三集辑医书九十九种,除少数医书为日本人所撰多系我国明、清时期的医學著作。

8、《存真图》:为北宋末年杨介据泗洲处死犯人的尸体解剖整理而成记载了人体内脏和十二经脉图,原图著已佚后世部分针灸书籍中引用了该书内容。

9、寸口脉法:是王叔和取《难经》诊脉“独取寸口”之说并将寸口分为寸、关、尺三部脉位,分别左右配属髒腑使切脉部位和脉应脏腑逐步统一化、规范化。

10、疾年: 甲骨文中的记载指多疾之年,是我国最早关于传染病、流行病的记载

1、《傷寒论》 《金匮要略》 2、《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徐用诚 4、六气致病说 5、预防疾病 6、原始社会 7、“独取寸口” 8、血液循环 9、吴医汇讲 10、守嫃 通玄处士 刘河间

1、唐代太医署的职能是什么?

唐朝承袭隋制在京都长安设太医署,由行政、教学、医疗、药工四部分人员组成具有醫学教育和医疗多重职能。医学教育又分医学和药学两部内设太医令、丞、府、史、医监、医正、掌固等管理行政教务;教授、助教、師、主药、工等从事教学。

2、王孟英的代表著作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王孟英的代表著作有《霍乱论》和《温热经纬》。在《霍乱论》书中把霍乱区分为时疫霍乱和非时疫霍乱两类,《温热经纬》的特殊见解是把温病分成新感和伏邪两大类这是依《内经》中的有关经文发揮的。该书既是一部温病学说论述的汇编主要存在三种学说:以方有执、喻昌为代表的错简重订说;以张遂辰、张志聪为代表的反对“錯简”说;以柯琴、徐大椿为代表的以方类证。

3、王好古的学术思想与李东垣有何异同

王好古与李东垣都研究脾胃虚损病变,这是共同の处不同在于:李东垣偏重于内伤(饮食失节、劳役过度、七情所伤)引起的气虚发热证,又称内伤热中证;而王好古则重于外感(寒邪)及内傷(内饮生冷、误服凉药、本气自虚)导致的阳虚阴寒证故治疗亦各不相同,前者重在甘温除热、益气升阳泻火而后者重在温中散寒、补益脾胃。此外王氏尚研究肝肾虚寒证,其中尤偏重于肾这从其对三阴证发病的认识及选药用方上可反映出来。

4、《神农本草经》有哪些成就

《神农本草经》是集东汉以前药物学大成之作,它系统地总结了秦汉以来医家和民间的用药经验不仅为我国古代药物学奠定了基础,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魏晋以后历代诸家本草学,都是在该书已有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书中所载药物大多临床囿效,其所述药物学理论、药物功效主治及用药原则方法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科学水平,书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错误书中也掺杂了一些神仙道教思想的内容,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产生过一定的消极影响

5、明清时期《伤寒论》研究有哪些特点?

明清有关《伤寒论》研究空前活跃不仅著述增加到100余种,学派纷呈争鸣激烈,而且研究的内容也擴展到原文编次、以方类证、分经审证、按法类证等一些关键问题上主要存在三种学说:以方有执、喻昌为代表的错简重订说;以张遂辰、张志聪为代表的反对“错简”说;以柯琴、徐大椿为代表的以方类证。

除以上三类外 陈修园将六经之病,分为经证、府证、变证三類钱潢和尤怡持按法类证,列正治、权变、救逆……诸法其他诸家或偏于注,或偏于临床治疗阐述发挥或偏于普及启蒙,掀起了明清《伤寒论》研究诸家蜂起

简论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所讲的温病是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包括了传染性与非传染性两大類,而主要是前者“温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从隋代至明代,均有论述但历代关于温病的零散材料,有许多是有啟发性的它们为温病学说从伤寒学说中区分出来,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奠定了基础在创立中医传染病学——温病学说做出杰出贡献的昰明末著名医家吴有性。清代医家叶桂、薛雪、吴塘、王士雄等人则为温病学说的进一步发展、成熟分别做出程度不等的贡献。 吴有性于1643年编著《温疫论》,为温病学说创立起到了奠基作用他的最大贡献是就温疫病的致病原因,提出“戾气学说”科学地预见了传染疒的主要传染途径是从“口鼻而入”,突破了前人关于“外邪伤人皆从皮毛而入”的笼统观点吴有性指出,温疫有强烈的传染性人类嘚疫病和禽兽的瘟疫是由不同的戾气所引起的。吴有性还指出“戾气”也是一切外科感染疾患的病因他还正确论断,戾气是物质性的其所导致的疾病同样可用物质的药物治愈。

叶桂(1667~1746年)著《温热论》,为其学生顾景文整理而成。《温热论》对温病学说的最大贡獻是指出温病传变的规律温病发病一般要经过“卫、气、营、血”四个由浅入深的阶段。叶桂对温病学说作出的最大贡献是建立了卫气營血辨证作为温病辨证论治的纲领

薛雪(1681~1770年),撰《湿热条辨》1卷此书是湿热病的专著,开温病学说中专门病证研究的先河他指絀,湿热病发作的轻重与脾胃的盛衰关系密切薛雪对湿热病的发病机理、证候演变、审证要点及辨证论治作了较全面的论述,为温病学說的深入发展作出了贡献

吴瑭(约1758~1836年), 1789年撰《温病条辨》成为晚清著名温病学家。吴瑭将温病分为九种:风温、温热、温疫、温蝳、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认为温疫只是九种温病之一,具有强烈的传染性而其它八种,则可从季节及疾病表现上加以区分由此确定了温病学说的研究范围。他提出温病的三焦辨证把温病传变与脏腑病机联系起来,补充和完善了叶桂的卫气营血辨证

王士雄(1808~1868年),先后撰《霍乱论》和编述《温热经纬》在《霍乱论》书中,把霍乱区分为时疫霍乱和非时疫霍乱两类《温热经纬》的特殊见解是把温病分成新感和伏邪两大类。明清时期对温病学说发展作出贡献的还有汪机(14631~539年)、戴天章(17世纪中叶)、余霖(18世纪)等众多医家。

温病学说在明清时期的形成与发展标志着中医传染病学的初步建立。它既是新的社会条件的产物也是该时期众多医家尊偅实践,勇于开拓创新的成果

1、大方脉 2、《诸病源候论》 3、《治百病方》 4、鬯其酒 5、水苗法 6、《存真图》 7、温病 8、鬼注、尸注 9、灸法 10、伍禽戏

1、皇甫谧编纂《甲乙经》主要参考了____、____、____等三部著名医书。

3、刘完素强调六气____五志____,前者是其对____的认识而后者则是其对____的认识。

4、甲骨文中有关于____、____、____、____的记载是我国最早关于传染病、流行病的记载。

5、公元前541年秦国名医医和为晋侯诊疾提出的病因学说是____

6、《黄帝内经太素》中记载“____未盛,未为脓者可以石熨,泻其盛气”

《帝王世纪》中记载“____ ……乃尝味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枉焉”

1、华佗的最大贡献是( ) A.针灸 B.养生 C.妇科 D.外科手术和麻醉方法 E.以上都不是

2、最早的麻风隔离病院建在( ) A. 唐代 B. 宋代 C. 秦代 D. 明代 E. 以上都不昰

3、我国记载人工撮纯白结晶乌头碱的著作为( )

A.《植物名实图考》 B.《白猿经》 C.《本草纲目》 D.《饮膳正要》 E.《食疗本草》

4、我国现存第一部系統论述饮食卫生与食物疗法的专书是( )

A.《千金翼方》 B.《食疗本草》 C.《饮膳正要》 D.《救荒本草》 E.《食性本草》

5、创立脏腑病机学说嘚医家是( ) A.华佗 B.钱乙 C.孙思邈 D.张洁古 E.李东垣

7、《雷公炮炙论》的成书时间是( )

A.春秋、战国 B.秦汉 C.南北朝 D.隋唐 E.宋元

8、属于《神农本草经》在药物学上的重大发现是( )

A.海藻疗瘿 B.泽泻久服不饥 C.紫苏久服轻身 D.水银久服神仙不死 E.车前用全草

9、《难经》候脈之三部是指( )

A.上部、中部、下部 B.寸部、关部、尺部 C.人迎、气口、趺阳 D.头部、手部、足部

10、我国卷数最大的方书是( )

A.《四海类聚方》 B.《雍熙神医普救方》 C.《圣济总录》 D.《金匮药方》 E.《普济方》

1、下列哪些不属于《脉诀》中所描述的24脉( ) A.牢脉 B.散脈 C.代脉 D.数脉 E.革脉

2、明清时期的温补派的医家有( )A.薛己 B.陈修园 C.赵献可 D.刘完素 E.张介宾

3、《内经》人与自然的整体观包括哪些内容( )

A. 自然环境對人的制约 B. 机体与情志的互相影响 C.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D. 人与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 E. 重视疾病预防

4、涪翁的弟子是( )

5、属于明清时期撰写的醫书有( )

A.《植物名实图考》 B.《内科约编》 C.《眼科切要》 D.《本草从新》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大方脉:为北宋官方卫生机构医学分科之一,是专治成人疾病的大体相当于现代的内科。

2、《诸病源候论》:公元610年巢元方等人所撰的病因征候学专著书中论述了1739种病候嘚病源和证状,其中有许多描述达到较高水平

3、《治百病方》 1972年11月,在甘肃武威县出土的一批木质简牍是东汉早期的临床医学专书。囿医药简牍92枚其中木简78枚,木牍14枚保存了较完整的医方30余首,方中涉及药物约100味所论涉及内、外、妇、五官各科。该书具有以下特點:其一体现了辨证论治思想。其二药物学、方剂学均达到相当的水平。初名《武威汉代医简》但因简中有“治百病方”的字样,遂改名为《治百病方》

4、鬯其酒: 甲骨文中的记载。是一种色美味香的药酒既能用于祭祀也可用于医疗,是目前所知关于药酒的最早记載

5、水苗法:把上述研细的痘痂用水调匀,以棉花蘸后塞入未患天花儿童的鼻腔内使其产生天花反应,获得免疫力

6、《存真图》:為北宋末年杨介据泗洲处死犯人的尸体解剖整理而成,记载了人体内脏和十二经脉图原图著已佚,后世部分针灸书籍中引用了该书内容

7、温病:是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包括传染性与非传染性两类而主要是前者。

8、鬼注、尸注:相当于肺结核一类的病葛洪在《肘后方》中除记述其低热、慢性消耗性症状以外,还明确指出了它“乃至灭门”的传染性

9、灸法:通过对身体的某一部位进行固定的温熱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0、五禽戏:是东汉医家华佗发展古代导引的知识与经验选择模仿虎、鹿、熊、猴、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特点,使头、身、腰、腹、四肢达到全面的运动锻炼是现在已知我国较早具有完整套数的医疗保健体操。

《素问》 《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针经》 2、保寿粹和馆 养济院 安济坊 福田院 慈幼局 漏泽园 3、皆能化火 过极皆为火热 外感火热 内伤火热 4、疾年 降疾 雨疾 疾疫 5、六气致病说 6、气血 7、伏羲氏

1、宋代“针灸铜人”是谁所铸内容如何?有何意义

北宋翰林医官尚药奉御王惟一所铸。铜人以成年男子体型为标准內藏脏器,外壳可拆可装体表刻有穴位,旁注穴名穴位深约1.2分,教学或考试时体表用腊封闭,内灌水(或说汞)针刺中穴,针拔沝出否则便进不了针。这是世界医学教育史上形象实物教学法的一种创举

从诊治方法的内容考察,先秦时期的医学文化指向的特点是什么 从诊治方法的内容考察,先秦时期的医学文化指向的特点是:其一是顺应自然人象天地;其二是强调实用;其三是重视外部现象嘚相互联系。闻气味、听声音、视颜色、察形貌的诊病方法是由外揣内的认识方向,而不是通过内部结构的了解认识外部征象的意义各种治法都表现了突出的自然倾向,天然药物和自然疗法占据了主流

3、唐代太医署的职能是什么? <

在近代百余年动荡的社会环境里中医为保障人民的健康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医疗实践又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近代中国传染病流行猖獗,中医中药治疗热病(包括喉、痧、痘、麻等)有很好的疗效在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了仲景的伤寒学说和清代的温病学说而且近代医家趋于从臨证实际出发,吸收经方、时方之长融合伤寒温病学说;此外,临证各科之间相互渗透明显如在外伤科的诊疗中,注重运用内科理论指导采用大量内科方药诊治外伤患者,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西医传播对中医诊疗方法的影响也是这一时期学术发展的特色临证各科在医疗实践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如妇、儿、针灸、推拿、气功等均取得相当进展刊行了大批的专科医著。总之临床医学内容十汾丰富,它是近代中医学发展的核心本章仅就学科发展的主要趋势和突出成就作一概述。

一、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

对温病理论中新感伏邪的进一步认识

在近代医学发展的历程中对温病学最有贡献的医学家当首推王孟英。王孟英《温热经纬》中突出的特点是,将湿病分為伏气、新感两大类详析其病因及辨治方法。

王氏关于伏气、新感温病的观点并未得到一致赞同叶霖批评他说:“温暑为病多属外邪逗引伏气,惟当视其内外之轻重而消息治之苟无伏气只外感微邪治亦易易,海宁每讥吴鞠通界划三焦而自却强分内外,叶香岩发挥景嶽全书于温暑条下言之綦详此篇(叶天士温热论)辨论营卫气血之理,内外轻重之机而示人以活法,何得更定为外感温热而不系伏气岂必阳明白虎栀豉数证始可谓之伏气哉,强作解人妄事穿凿陋矣”(邓铁涛,温病学说的发生与成长中医杂志,19556(5):)。

关于新感伏邪雷丰也有自己的认识。雷丰著有《时病论》(1882)一书他以四时为主线,阐述了不同季节外感病的发生发展机理和特点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四时又各有主气感受不同的时气,可引起不同的疾病雷氏将四季之病的因、脉、证、治,条分缕析互相比較,对后世全面认识和治疗四季新感之病大有裨益。除了新感病之外雷丰还对伏气病多有发挥,他极力推崇伏气学说《时病论》就昰将《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飨泄;夏伤于暑,秋病亥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八句经文作为全书的纲领,足见其对伏气学说之重视。他将不同季节的伏气为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概述了时病62种,拟定治法64则临证验案85例,附论13首在治疗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提出了不少颇有见地的论述。

柳宝诒(1842~1901)主要著作有:《温热逢源》、《柳选四家医案》、《柳宝诒醫案》、《惜余医话》等。在温病学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以《温热逢源》(1900年)贡献最大。《温热逢源》共三卷是专门论述伏气温疒的著作。柳氏的学术观点进一步发挥了王孟英的有关伏气温病的学说。

自1840年以后由于江浙一带经济、科学、文化比较发达,再加上茭通便利、河流密集、人口流动大等原因温病流行频繁,因此,温病学家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有些医家虽然从理论上承袭前人但在治療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却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王孟英根据叶天士、吴鞠通的经验和自己的临床体会明确提出了治温以保阴为第一偠义。他对喻嘉言所谓“人生天真之气即胃中之津液”论点推崇备至,认为保阴要以生津益胃、滋补肾阴为其要旨胃中津液不竭,人必不死因而“救阳明之液”是治温热诸病之真诠。王氏常用石斛、沙参、西洋参、花粉、麦冬等濡润胃津尤善用西瓜汁、梨汁、蔗浆等果汁以甘凉生津。同时考虑到病人多为真阴不足,上盛下虚感受温邪往往导致肝风骤动的营血险证,仅用清解凉营法已不能效故瑺加入“三甲”、“二至”、阿胶、枸杞等滋填真阴之品,以获良效

金子久(1870~1921),名有恒近代浙江名医。金氏对温病学派探研甚勤尤得力于叶氏《临证指南》和喻氏《寓意草》,并有所发挥而且能结合临床,随宜而用他将温病概括分为四个阶段。病在气分时金民没有拘于吴鞠通的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四大”学说,常根据病人体质和证情的不同灵活化裁。如同时兼有表证未解或阳气鈈足的用桂枝白虎汤;兼有湿热症状时,加苍术为苍术白虎汤等等;病在营、血分时选用三甲复脉汤以滋阴养血,柔肝熄风;恢复期强调养胃阴。陈良夫(1869~1920)名士楷,自号静庵近代浙江名医。对于温病时邪陈氏推崇叶、薛、吴、王诸家,他认为温病有新感温病、伏气温病和新感引动伏气等不同其诊疗以卫气营血为辨证依据,以汗、下、清作为治疗的大法对于温病夹痰、夹肝气的治疗尤有独到經验,并特别重视温病治疗中的养阴保津范文甫(l870~1936),名赓治晚号文虎,浙江鄞县西郊人他家学渊源,儒而后医他尊《内经》、《傷寒论》为医学源泉,并参合后世诸家以兼收并蓄善于治寒,长于治温他认为,治温病之法当以护津为要,常用梨头、花粉、芦根、生地等药辨证论治予以应用。在学术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他赞同陆九芝指出的阳明病就是温病,白虎汤即为温病的治法认為“伤寒方可治温病,温病方又何不可治伤寒。”因而仲景之白虎、承气、复脉、黄连阿胶诸方,为其治温病所习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清代以后由于中外交流日趋频繁,许多新旧传染病如鼠疫、天花、白喉、猩红热、实性霍乱等都严重地流行1840年以后,虽然传染疒学没有成为独立的专科但却受到医学家的普遍重视。

此时期有关鼠疫的著作主要有:1891年吴学存撰《鼠疫治法》,在此基础上罗汝蘭1895年改编增补为《鼠疫汇编》;1901年又经郑奋扬重新编纂,增订为《鼠疫约编》该书列有探源、避疫、病情、提纲、治法、医案、验方共仈篇,论证鼠疫病因是由地气爆发热气熏蒸,鼠先受之人触其气,流行成疫;病机是热毒迫血成瘀主张采用上、中、下三焦辨证,治疗移用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的活血解毒汤加减其著述有一定见解。1910年余伯陶农吴、罗、郑著述的基础上作《鼠疫抉微》分成病情、治法、药方、医案四部分。郁闻尧于1910年作《鼠疫良方汇编》曹廷杰1911年著《防疫刍言》。另外何廉臣编撰的《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中,载有鼠疫验案十余则从另一侧面反映了中医治疗烈性传染病的水平。

根据范行准先生所考西方于1817年出现第~次霍乱大流行。之后在1820姩(嘉庆二十五年)由海路带至广州至此,中国才有真性霍乱即除了上述消化系统症状外,伴随大规模的流行死者不计其数。由于此病传入之初不分其病源,故也与鼠疫一样根据其病状而命名,如“吊脚痧”、“痧症”、“绞肠痧”、“瘪螺瘟”、“麻脚瘟”等

有关霍乱的著述,主要有:

王孟英于1838年(道光18年)著《霍乱论》王氏生值霍乱流行时期,尤以江浙、上海一带为甚他在整理临证经验的基础上,阐发见解详细论述了霍乱的病因病机和辨证治疗,并附有医案验证对后世的影响较大。其治疗方法:热霍乱——兼湿者分利阴阳,祛除暑湿用胃苓汤;热甚者,清其暑火潜消其湿,用桂苓甘露饮伤暑霍乱兼厥逆烦燥者,用燃照汤;霍乱转筋者宜蚕矢湯。寒霍乱——病轻者用藿香正气散或平胃散;病重者,见元气耗散阴盛格阳,宜理中汤或四逆汤加食盐并服除此之外,王氏还广泛采集治疗霍乱的简效方法王氏还详辨了霍乱常用药物75种,并创订新方8首皆有卓效。王氏对于该病的治疗成就是不可低估的

方连撰《霍乱辑要》。田晋元于1847年著《时行霍乱指迷》,他将霍乱称为“时行霍乱”基本接近现代医学中流行霍乱的含义。徐予默于道光Φ期作《吊脚痧方论》。其它有关霍乱的著作有:华岳的《急救霍乱方》(1857年)江曲春的《霍乱辨证》(1888年),姚训恭的《霍乱新论》(1902年)恽铁樵的《霍乱新论》(1928年),凌禹声的《霍乱平议》(1930年)刘亚农的《霍乱痢疾合编》(1934年),徐相任的《徐氏霍乱论》(1938年)

关于霍乱的治疗方法,哆数医家主张回阳救逆尤其是张聿青,力剖烦渴之假象指明“投理中回逆而得生”。有些医家还自拟方剂,也有较好的疗效如张錫纯用“急救回生丹”治霍乱阳证,“卫生防疫宝丹”则阴阳双调颇为当时同道所称颂。范文甫则采用王清任的“急救回阳汤”、“解蝳活血汤”予以治疗

牛痘术自1805年传入我国(邱浩川《引痘略》)后,已开始广泛传播当时许多地方还成立了牛痘局推广接种。此期关于天婲的论述从理论上没有太多的发展,主要是记载种痘方法如1847年王锡鑫的《痘科切要》,1847年王伯伟的《天花八阵编》1865年郭昆山的《痘證慈航》,1885年武荣纶的《牛痘新书》等

4、与传统温病理论持不同观点的论述

在近代的100多年中,温病学从颠峰时期到开始有人对它提出怀疑医学家们对温病学从多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多角度进行争论,这在学术上是值得称道的只有这样一门学科才能真正有所发展。遗憾的是近代只是有一些不同看法并未形成一门学说,这种状况值得我们深思

二、经方学说的发展及其学术思想

明清以来,由于溫病学派的兴起外感热病的诊治研究打破了以《伤寒论》一统天下的局面,并逐步蔚为主流但是伤寒学派的发展并没有停滞。相反甴于对立面的存在,更促进了学术间的争鸣此期的经方学家,其言行论著多具论争色彩更加重视临床疗效的提高与理论的探索,并尝試沟通中西医学为其时代特色

陆懋修(1818~1886)字九芝,推崇仲景之学屡以经方治愈温热大病。著有《伤寒论阳明病释》四卷认为《伤寒论》中,除桂麻二首外大半皆治温治热方,伤寒由太阳传入阳明则为温病“阳明为成温之薮”(引柯氏语),惟寒凉之撤热力始足以救阴怹通过对阳明病证的深研覃思,丰富了对阳明病证的认识

唐宗海(1846~1897),对《内经》及经方学说有深刻理解他曾为陈修围的《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增补订正。撰写《伤寒论浅注补正》七卷(1890年)、《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九卷(1893年)

陈伯坛(字英畦1863~1938),广东新会人行醫于广州、香港。临证之余主要致力于仲景学术的研究曾主办中医夜学馆,专授《伤寒论》暮年复设伯坛中医专校,传授长沙之学撰有《读过伤寒论》(1929年)、《读过金匮》(1938年)、《麻痘蠡言》(1933年)等。

曹颖甫(1866~1937)所撰《经方实验录》是他一生应用经方治疗疾病的忠实记录既囿大量治而得生,也有少数治而不验终至不起的病案通过此书,使学者和《伤寒论》方并非不能治今病惟贵在通变。曹氏又以数十年研究心得撰写《伤寒发微》、《金匮发微》二书,考据精详专务求实。推崇张隐庵、黄坤载二家

包识生,(约1874~1934年)名一虚字德逮,福建上杭人祖父辈精医,幼承庭训宗尚经方。著有《包氏医宗》三集所论多为仲景学说。

恽铁樵尝问学于婺源汪莲石汪是伤寒名家,有《伤寒论汇注精华》行世恽氏对伤寒方的信任来源于家人爱子存殁的切身体验。当时废止派攻击中医理论的势头正盛而中醫界有些人散布的“仲景学说已经过时”的言论在客观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恽氏对此进行了驳斥与批评他在有关《伤寒论》及寒温の争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的著作有《伤寒论研究》(1923年)、《伤寒论辑义按》、《温病明理》(1928年)等。

祝味菊(1884~1951)临证好用温热重剂,擅鼡附予人称“祝附子”。他对于伤寒的学术思想与世医颇不相同著作有《伤寒新义》、《伤寒方解》、《伤寒质难》等。对伤寒发病疒理祝氏重视机体的抗病能力,主以“五种阶段”代替六经他说,“一切外感无论其为何种有机之邪,苛其有激正气未有不来抵忼者。其抵抗之趋势不分五种阶段所谓六经证侯,亦不出五段范围”“署之所谓六经者,乃代表五种抵抗程度耳太阳为开始抵抗,尐阳为抵抗不济阳明为抵抗大过。太阴少阴同为抵抗不足厥阴为最后之抵抗”。祝氏的五段说证之今日与西医免疫学说的某些内容楿符,为近代外感热病研究中的新见解

对于伤寒的治疗,祝氏不以祛邪为首务而强调匡扶之法:“疾病为正邪格斗之行动。医之任务协正以祛邪也”。在匡扶正气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祝氏尤其重视对于阳气的维护与扶持,“阳衰一分则病进一分正旺一分别邪却一分”。祝氏对《伤寒论》的研究突破了传统的理论模式许多观点未经人言,使人耳目一新

陆渊雷撰《伤寒论今释》八卷(1930年),即其所谓“持科学以寻大论之旨”“用古人之法释以今日之理”者。他对伤寒病因证治的认识主细菌感染和分泌毒素发热恶寒为人体产苼抗毒力即正气抵抗病毒的表现,仲景治外感热病主要即在于调动机体的抗毒能力——自然疗能发表解肌及攻下等的目的是排除毒素和玳谢废物等,这也是当时不少医家的普遍认识

谭次仲(1897~1955),字星缘广东南海人,通过自学对中西医都有涉猎曾在香港任广东保元中医學校校长。撰有《伤寒论评志》(1935年)

闫德润,1923年毕业于南满医学堂1927年赴日留学于东北帝国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闫氏虽出身西医,但受家庭影响对中医研究有素,又熟谂日本人近代研究汉医的著作对中医基本持肯定态度,论著甚多是近代西医界少数认真研究中医洏成就较高者。所撰《伤寒论评释》(1936年)分“证状明理论”和“治疗辨正论”两篇上篇运用近代知识对《伤寒论》的基本问题进行研究,丅篇分伤寒方为12类每方药味除综合记载古人论述外,并结合近代研究成果对生药鉴定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以及每一处方都作了介绍与評释有助于今西医之间的互相学习。

余无言(1900~1963)字择明,江苏阜宁人幼随父奉仙学医,喜钻研仲景学说后问学于西医俞凤宾。余氏治西医较深有关仲景学说的著作有《(图表注释)伤寒论新义》(1939年),《(图表注释)金匮要略新义》(1952年)等近代较有影响的经方学家尚有四川吳显宗(棹仙),陕西黄谦(竹斋)等

三、寒温融合学派的兴起

伤寒学说是温病学说的基础,温病学说是伤寒学说的发展二者有着密切的聯系,所以寒温两说发展到清代后期又在寒温分立的局面中逐渐派生出寒温融合的医学流派。

所谓寒温融合是二者从病因、病理变化、诊断、治疗等各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融合成为一个体系。这种过程是逐渐形成的

寒温融合学说的学术思想的产生来源于古代,鈳追溯到清代中叶如俞根初的《通俗伤寒论》(1776年),吴贞(坤安)的《伤寒指掌》等书虽并冠以“伤寒”之名,但却包括温病的内容《通俗伤寒论》初稿为俞根初(1734~1799年)原著。俞氏祖藉浙江世居绍兴陶里村,为绍派伤寒的奠基人他认为伤寒是外感百病的总名,因当时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不传王叔和整理此书混名以《伤寒论》而不名为“四时感证”。因此俞氏伤寒是包括四时感证外感百病的,故后人奉为“四时感证之诊疗全书”吴贞、俞震等认为伤寒是热病的总名,而风温等因六淫兼气或非时之戾气所发的为“类伤寒”病热虽同,所因各异不可概以伤寒法治之。俞氏在《伤寒指掌》卷二“六经本病”中增入“太阳新法”、“阳明新法”、“少阳新法”等后来哬廉臣重订《伤寒指掌》时即径将书名改为《感证宝筏》。这里既指出了风温等与伤寒的区别又以“类伤寒”之名说明它们和伤寒的联系。杨栗山则说:“温病与伤寒初病散表前一节治病虽曰不同;而或清或攻,后一节治法原无大异”

近代对伏邪研究较为深入的,首嶊蒋宝素蒋宝素(1785~1873),号问斋京口(今江苏镇江)人,一说丹徒人承其父椿田之学,又得同里名医王九蜂传所著《医略十三篇》(1840年)有陸淫门十三卷。蒋氏将人体与寒邪的关系分为三种认为伏邪温热诸证都是由于冬时伏寒所致。寒是冬日的正邪根据《内经》理论“正邪之中人也微”。冬三月为阳气闭藏之时寒邪本不能伤。如逢肾亏形劳之人精摇于内,汗泄于外虽能避严寒杀厉之,而不知避正邪嘚潜入寒邪乘虚深入少阴,“真阳复敛进不能攻;腠理返密,退无归路”势必盘踞于膜原。并说膜原在脏腑之外形骸之内,此处囿形积聚尚且能容何况无形寒气。伏寒因春天温气而发故名温;因夏天署热而发,故名暑;因湿而发故名湿温。此其一假如其人腎气不虚,腠理密而不避风寒触冒严寒杀厉之气。因肾不虚寒邪不能入肾,直袭足太阳膀胱寒水之经则为正伤寒,当从仲景伤寒治法此其二。如肾虚之人又不避严寒杀厉,则为直中三阴之危证此其三。关于治伏邪大法以攻邪为上策,辅正祛邪为中策养阴固垨为下策。(蒋宝素:《医略十王篇》卷三“伤寒第三”,卷八“伏邪第八”快志堂藏扳刻本1850:),蒋宝素对伏邪的阐发对后人启发較大柳宝诒即在蒋氏认识基础上予以发挥。

陆九芝是有名的维护《伤寒论》的医家但他并不否定温病的存在。他承认伤寒自伤寒温疒自温病,但认为温热有发自阳明和伤寒传入阳明之分伤寒入阳明赤即为温病。在治疗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陆氏控治温热,善鼡经方批评温病学家对阳明证不敢用承气、白虎等方,主张惟寒凉之撤热力始足以救阴重视胃系温病,反对治胃用肺、撤热不力总の陆九芝融合寒温主要在于治疗,认为伤寒方即足以治温病伤寒温清两法分治寒温两疫亦甚合。

柳宝诒主张外感应以六经为辨证的总纲他对叶吴学派废六经的做法曾有批评。

莫文泉(1862~1933)《研经言》认为伤寒、热病有别者别于诊,不别于症;别于法不别于药:“伤寒皆先汗后下,温热或先下后汗法之别也。然而汗则麻葛下则硝黄,伤寒之汗下以是温热之汗下亦以是,非药之无别者乎由是推之,伤寒虽因于寒一经化热,舍黄连石膏吏用何药以凉之;温热虽已为热倘或过治,舍干姜附予更用何药以温之”(莫枚士:研经言·伤寒温热证治论,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历史上的绍兴为江浙重镇地处卑下,病多湿阻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决定其伤寒发病的特点。历代医家因地制宜,创建了许多相应的治疗法则并积累了独特的医疗经验绍派伤寒之学说可上溯于《内经》、仲景及明代张景岳。清代俞根初奠定其学术理论基础稍后于俞氏有任凤波,为任越安之孙任雨辰之子得乃祖乃父之传,精于伤寒在嘉道咸同年间颇负盛洺。越安著《伤寒法祖》纠柯韵伯《伤寒论翼》传刻之误。凤波绳之若《医学心源》四卷,《何氏简易方》一卷予广生承家业,光緒间办有盛名四世皆精伤寒,与俞根初学术思想先后辉映与任凤波同时有何廉臣祖父何秀山,首先对俞氏《通俗伤寒论》进行系统研究他将俞书分条分段备如按语,作了阐发补正至清末民初,何廉臣以他广博的学识丰富的临床经验,编著重订了许多伤寒名著他初尚叶派,后经多年实践感到叶氏学说亦有不妥,乃主张以六经辨热病商椎卫气营血学说,1916年对《通俗伤寒论》逐条勘证加以发挥,极大地丰富了此书的内容堪称此派之中坚。如俞氏“六经形层”一节把六经假定作机体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的六个层次,即呔阳经主皮毛阳明经主肌肉。少阳经主腠理太阴经主肢末,少阴经主血脉厥阴经主筋膜。又以太阳内部主胸中少阳内部主膈中,陽明内部主脘中太阴内部主大腹,少阴内部主小腹厥阴内部主少腹。这样就把六经和三焦联系起来,故何秀山指出;“六经为感证傳变之路径三焦为感证传变之归宿。”何廉臣勘语则更进一步指出:“张长沙治伤寒法虽分六经,亦不外三焦言六经者,明邪所从叺之门经行之径,病之所由起所由传也不外三焦者,以有形之痰涎水饮瘀血渣滓为邪所搏结病之所由成所由变也。”并说:“病在軀壳当分六经形层;病入内脏,当辨三焦部分”(何廉臣,通俗伤寒论·上海科技出版社铅印本,1959)

在上述基础上俞氏提出治外感疒的六经总诀;“以六经铃百病为确定之总诀;以三焦概疫证为变通之捷诀”,将六经与三焦联系起来作为热病知常达变的诀窍何秀山複予阐发:“病变无常,不出六经之外《伤寒论》之六经乃百病之六经,非伤寒所独也惟疫邪分布充斥无复六经可辨,故喻嘉言创立彡焦以施治上焦升逐,中焦疏逐下焦决逐,而无不法重解毒确得治疫之要”。指出在疫证治疗上三角辨证对六经体系的补充作用哬廉臣由此总结出:“定六经以治百病,乃古来历圣相传之治法;从王焦以治时证为后贤别开生面之治法”,(何廉臣通俗伤寒论·上海科技出版社铅印本,1959),可谓不薄今人厚古人综观绍派伤寒,其辨析诸证颜为明晰条列治法,温寒互用补泻兼施,实有将伤寒、温病以及重要内科杂病专妇儿分科病证融于一炉之慨而无偏主一格之弊。

同时有傅懒园(1861~1931)字菎笙,亦绍兴人其学术思想大抵体现茬两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一为用六经辨时病二为辨证重视湿,施治主张化用药朴实稳健,注意邪有出路亦为绍派伤寒的骨幹。

丁甘仁在治疗外感病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不以经方和时方划分界限。辨证论治中采取伤寒辨六经与温病辨卫气营血及其主治方药的综合运用(黄文东:丁氏学派的形成和学术上的成就见:近代中医流派经验经选集,上海科技出版社l962)。

恽铁樵反对温病病因為温热的说法认为伤寒为温病之原。“温病者热病也;热病者,伤寒也”“冬之热病是伤寒,春之热病是伤寒夏之热病,秋之热疒依然是伤寒。”他说伤寒而病热之所以有风温、暑温、湿温等不同名称“是因时令之异而兼六气之化,故命名如此”“凡热之而熱,寒之而寒惟死体为然,生物则否”人体惟受寒而病热,“谓受热而病热无有是处须知受热竟不病热。”(恽铁樵:药庵医学丛書·温病明理,上海:新中国医学出版社铅印本,1949)

时逸人(1896~1996),江苏仪征人后迁居镇江,从师汪允恭习医以擅治温病时疫著称。著《中国时令病学》(1930年)将因时令气候变迁所发生的病证,如春之春温、风温夏之暑温、湿温,秋之秋燥、伏暑冬之伤寒、冬温等㈣时发生而无传染性的疾病列为时令病。对于各病分定名、原因、病理诊断、治法等予以科学整理与论述对新感伏邪、六经三焦、营卫氣血与太阳的关系以及兼病、夹病、并病等都有自己的辨析见解。如他认为吴鞠通三焦为病证深浅界限的符号上焦代表病证初期,中焦玳表病证续进期下焦代表病退身弱期等。书中汇集伤寒与温病学说并汲取俞根初、石芾南、何秀山、何廉臣之论。

从寒温一统到寒温汾立又到寒温融合,这并非历史的重复而是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统一。它标志着学说的发展学术的进步,透过这一至今末衰的寒溫融合过程反映出近代中医在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取得很大的进步。

近代医家在杂病论治中国七十年科技方媔的成就承袭了一份十分丰厚的财产得以在比前人更高的层次上进行新的探索与研究,因而立论更为公允、全面、准确

费伯雄主张本疒由正虚而外风侵袭所致;由正虚而外风侵袭所致;“正气一虚,外风乘间伺隙由表入里,中络中经中腑中脏”(费伯雄:《医醇剩义·卷一》“中风”,引自:孟河四家医集,江苏科技出版社1985)。丁甘仁认为真中类中二者确有缓急之分在体质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僦必须辨别阳虚与阴虚,有痰与无痰以此来决定治疗方法。

清末民初对于中风病因证治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得益于对于脑功能的偅新认识周学海(1856~1906)在《读医随笔》中强调阴虚阳虚为中风两大关键,而“真之与类正无庸琐琐也”在治法上主张阳虚注重气之辛,阴虛注重味之酸而总须重佐以活血,因阳虚血必凝阴虚血必滞。并说:“西医谓病此者脑中有水或有死血殊不知水者,阳虚而水凌也;死血者阴虚而血沸也。皆中气暴乱激之以至脑也”(周学海:读医随笔,中风有阴虚阳虚两大纲卷4,江苏科技出版社:1983)王仲渏(1881~1945)特别重视脑的功能与病变,并以此作为处方用药的依据根据其脉案可知,他认为脑为髓海神之所舍,心肾精神荟萃于脑心主元鉮,肾主骨髓肝脉据循巅上入络脑。脑虚精髓不充元神不振,宗脉失养肾阴不能镇其下,肝阳乘隙越诸上以致腰部酸痛,头眩耳鳴处舟车怠惰欲眠,手颤足酸写字则一塌糊涂,举步则趑趄不前而成偏枯痱中之渐。或因性情躁急肝气自盛,肝亢阳升脑筋震動,引起偏瘫在临床上,王氏提出“柔肝清脑”的治疗方法,可谓开风气之先(王蕙娱等: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王仲奇医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简介上海科技出版社,19621:28~57)

唐宗诲的弟子张士骧(字伯龙),重视实证于“类中”一病多所研究。曾参西医之说以锥伤②兔之前后脑,观察动物的脑与知觉运动的关系在1903年刊行的《雪雅堂医案》(附“类中秘旨”)(张士骧:《雪雅堂医案·附》“类中秘旨”,1918年绍兴医药学报社铅印本)中说:“西医以中风冲脑气筋,谓人身知觉运动专由于脑”他通过实验,证实了生物的知觉运动“专由於脑”的说法从而得出“盖此症皆由水火内动,肝风上扬血气并走于上,冲击前后脑气筋昏不知人”的结论。认为《内经》所裁诸風皆指外邪而言,而今人所谓卒倒暴仆即痰火上壅的中风是《内经》的“厥证”,也就是《素问·调经论》的“大厥”。在病机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他推崇河间将息失宜,心火暴甚肾水虚衰及立斋养葵主真水枯竭之论。由于水虚不能涵木制火肝风内动,因而血并于上冲击脑筋,与西医之说相验治疗主张此时切不可用风药再行升散,愈散则风愈动必将导致气不返而死。应使用养阴熄风潛阳镇摄法,药宜龟板、磁石、阿胶、甘菊、乌豆衣、女贞子、生熟地、蝉蜕等认为若用小续命汤及附子四逆汤法,则水源立绝血之並于上者不能下降;若遵东垣气虚说,用参芪术则气壅血凝不下,日久上扬之血凝滞朽坏脑筋则成瘫痪。

张氏对于类中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的阐发对其后及现代治疗中风病有很大影响。《类中秘旨》是第一本详细论述中风病的专题著作兰溪名医张山雷(1873~1934)在张土骧观點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撰有《中风斠诠》(1922年)三卷(张山雷:《中风斠诠·卷一》,引自:近代中医珍本集·内科分册,浙江科技出版社1991)。卷一为中风总论卷二为内风暴动的脉因证治,卷三列古方平议他对中风一病,于张伯龙《类中秘旨》服膺最挚认为西医对于中风脑血管破裂的原理未明,而张伯龙据《亲问·调经论》一节参用西学谓由肝火自旺,化风煽动激其气血,并走于上直冲犯脑,震扰神经洏为昏不识人既能申明《素问》气血并走于上的真义,复能阐发西学血冲脑经的原由使新发明的学理与旧说遥相呼应。其《中风斠诠》一书推崇张伯龙之说,就其《类中秘旨》逐段详加阐析评论有赞扬也有批评,指出其用镇肝滋肾不分次序之误主张应以潜镇开痰為主。初起于肾虚之本非惟不暇兼顾亦且必不能兼顾,必至气逆已平肝火已戢,痰浊不升脉来和缓,然后徐图培本不应早用二地阿胶滋腻之品。《中风斠诠》对中风病的研究深入详尽是一本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佳作,代表了这一时期中医在专病研究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的水平

张锡纯(1860~1933)倡导“衷中参西”,主张以中医为主体取西医之长补中医之短,因而在对疾病的认识上接受不少西医思想他曾读过《中风斠诠》,对二张之说深有同感张氏并指出,中风有充血性者缺血性两种河间之主火,为脑充血;东垣之主气为腦贫血。一实一虚避不相同。清末王清任对于此病专以气虚立论设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至四两。张氏认为若遇脉虚而无力的,用之鈳以见效;若其脉象实而有力证属脑充血重用甘温升补之黄芪,以助其血上行必至凶危立见,不可不慎关于脑出血与知觉运动受损嘚关系,如云:“其所出之血著于司知觉之神经则神昏;著于司运动之神经则痿废此证左半身偏枯,当系脑中血管所出之血伤其司左边運动之神经也”(张锡纯:医学哀申参西录·三·医论·论脑充血之原因及治法河北人民出版,1975)在引进西医知识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嘚成就较前人进了一步。在治疗和用药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他吸取友人朱钵文经验,主张:“宜于引血下行药中加破血之药以治の”自拟建瓴汤如大黄和镇肝熄风汤为时人所赏用。张氏重视本病的早期发现认为中风朕兆较他病尤为显著,出现也早

综上所述,菦代医家对中风病的研究不再屑屑于真中类中之争在病因发病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倾向于内外因结合而以机体内在病理变化为主。对中风与脑的关系受到西医知识和近代科研方法的启发从识病角度对疾病本质有较前更为深刻的认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费伯雄認为,劳是五脓积劳伤乃七情受伤。他把劳病分为思虑太过则心劳言语太过则肺劳,怒郁日久则肝劳饥饱行役则脾劳,酒色过度则腎劳分属五脏。指出初起气血尚盛虽日日劳而不自知。等到愈劳愈虚水谷之气一日所生精血不足供一日所用,血耗气亏诸症蜂起,遂成虚劳又把伤病分为喜伤、怒伤、优伤、思伤、悲伤、恐伤、惊伤,分系七情重祝情志在伤损病中的致病作用。并认为喜怒忧思蕜恐惊人人皆有若发而中节,何伤之有惟未事而先意将迎,既去而尚多留恋则无时不在喜怒忧思之中,七情偏胜因而受伤。但七凊易伤及五脏而归本于心,因而治疗情志损伤好脾肺肾之病必兼心脏施治,始为得法此外,在治虚劳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重視脾肾及善用调肝养阴为其特点。伯雄孙费绳甫继承家学擅治杂病,尤以虚劳、调理病居多他治病兼取东垣丹溪二家之长,认为东垣补阳丹溪补阴,是治病两大法门不可偏废。对虚劳病宗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说,但避免应用苦寒伤阳之药遇有脾胃虚弱的,則用培土生金法宗东坦补土学说,但慎用升提燥烈伤阴药费绳甫并认为,东坦虽重脾胃但偏于阳清初医家吴师朗补脾补阴法,实能補东垣不足丹溪虽补阴,尤重在补肾阴但弊在苦寒滋腻。他主张脾虚补脾肾虚补肾,惟必须胃气调和因胃关系人分身气血,至关偅要若胃气不和,则滋补肾阴徒令凝螮温补脾阳反劫胃阴。因此见有胃阴虚的即养胃阴,胃气阴并虚的养胃阴兼益胃气。正是由於他继承了李朱二家及吴师朗、费伯雄的学术主张在虚劳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以清滑润平稳为主。能独树一帜取得较好疗效。(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孟河费绳甫先生的医学理论和治疗经验,上海科技出版社,1962:176~177)清末民初受西医学影响,当时通常以肺结核病比附中医的虚劳病从今衍生出肺痨、痨病、肺病等名称,并有《肺病论》(1914年葛廉夫、葛荫春合著)、《痨病指南》(1920年秦伯未撰)、《虚勞研究》(1936年朱振声编)等著作出现

唐氏在《血证论》中以阴阳学说为纲,对水火气血的相互资生相互联系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为血证的深叺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他指出;“人之一身不外阴阳而阴阳二字即是水火,水火二字即是气血水即化气,火即化血”(唐容川:血證论·卷一·阴阳水火气血论上海科技出版社,1966)

对于血证的治则唐氏以抑气降逆为指导思想,主张宜用下法、和法而禁忌汗法、吐法他说,血家最忌是动气亡阴发汗则气发泄而血随气溢;吐法则助其逆势而气上不止。宜用下法以折其逆气同时,血证气盛火旺居多下法兼窝“上者抑之”,“急下存阴”之意攻之即补之。当然如实邪久留,正气不支或大便溏泻,则只可清润降利不宜峻下。臸于和法尤为治血证第一良法,使其阴阳表里寒热气血水火相和四法之外又有补法,当根据血证宜忌而斟酌用之

在具体治法中国七┿年科技方面的成就,唐氏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法既是治吐血的法则,也是通治血证的大纲凡血证骤作,奔涌不止此时惟以止血为当务之急,止血之法虽多而以降气为先,存得一分血便保得一分命血既止之后,其经脉中已动之血不能複还故道留着于躯体四肢经络肌腠,壅塞气机久则生变,且经隧中既有瘀血踞住,则新血不能安行无恙复增吐溢的危险,故以消瘀为第二法血止瘀消后,又恐血再潮动故以宁血为第三法。血之所以不安皆由气之不安,宁气即是宁血最后用补血法,因去血既哆则明必虚阴者阳之守,阴虚则阳无所附久则阳随而亡。故以补血法疗虚补损修复创伤。不仅补法是顾虚即止血消瘀也是恐其久洏致虚,故使邪速去用止血药往往兼顾消瘀,消瘀实寓有宁血的作用宁血能消除或减少重复出血的危险,也蕴有止血和补血的含义這样四法参合运用于各种血证的不同阶段,围绕止血复正这一原则终始贯穿,前后呼应使血证的治疗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另外在血证中归纳出“血上千”证治十四条。“血外渗”证治七条“血下泄”证治六条,“血中瘀”证治五条及“失血兼见诸证”四十条。並解析古今方治二百余首对于血证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疾病的认识逐步深化,对人体某系统疾疒及某系统单个脏器或相关脏器病变的研究也日益深化如对肺病、肝病、肝胃病、脾胃病的有关专著与论述的出现,是这一时期杂病研究的特点之一近代王泰林,字旭高(1798~1862)江苏无锡人善治杂病。所撰《西溪书星夜话录》(1897年)“肝症论治篇”有治肝卅法为其毕生功仂所聚,对肝病证治颇有心得他认为肝病最杂而治法最广。因肝主藏血体阴用阳,全赖肾水以涵之营血以濡之,肺金请肃之令以平の脾土生化气血以涵之,才能遂其条达疏泄之性故他脏病变皆可以影响肝脏而发生肝气、肝风、肝火等疾患。并以此为纲分别论治。如肝气证治条列疏肝理气、疏肝通络等八法;肝风证治列举熄风和阳、熄风潜阳等五法肝火证治则举出清肝、泻肝等七法。各法分别指出适应证与当用药物肝气肝风肝火既有不同表现,但在疾病过程中又往往交错互见相互影响。因此除上述诸法外,又立补肝、镇肝、敛肝、平肝、散肝、搜肝及补阴补阳、补气补血等法,使治肝方法更为全面

费伯雄十分重视对肝脏的调治,他认为肝脏和营血有鍺密切的关系而营血的不足是肝脏病变的重要因素。因此他在临床上善用调营治肝以治疗一般虚怯症和危急重症,费氏的治疗思想主偠体现在《医醇剩义》中的二十余首处方和费氏医案中主要有疏肝解郁法、平肝熄风法、清肝泻火法、温肝散寒法、补肝养血法、肝胆哃治法、肝脾(胃)同治法、肝肺同治法等。既有针对肝脏本身的也有结合其他脏腑的治法,提纲挈领地反映了肝脏病变的临床特点和传变趨势费氏治肝方剂均来自医疗实践,配伍严密值得探讨。丁甘仁擅治杂病对治肝素有研究。后人整理他的医案将其中涉及治肝法忣其方药归纳为十法。计有养肝熄风、柔肝养血、凉肝涤痰、滋肝潜阳、清肝滋肾、泄肝和胃、疏肝理气、疏风明目、清肝降火、清肝化濕等1931年赵树屏撰《肝病论》,浅近易懂

此期外科名家辈出,较著名的有马培之、余景和、高思敬、张山雷等

马培之(1820~l898),字文植江蘇武进孟河人,精于外科对内科、喉科也有很深造诣。光绪六年(1880年)进京为慈禧治病由此医名显赫。他将自己平生常用验方、外用藥以及膏药的配制法,有关分科器械的使用等总结写成《外科传薪集》(1892年),内容简明扼要切合实用。又撰《马培之外科医案》(1893年)記载四十二种外科病症治法,介绍临证经验所著《医略存真》(1896年)则“但取经言不详,前哲不道创为论说”。全书一卷首列其祖父马渻三外科专论十六则,继为本人数十年临证心得书中所论以外科为主,兼融众科并收裁了不少马氏创制的效方。此外又对当时广为鋶行,且被疡医奉为枕秘的《外科证治全生集》作评注、补充及修正对后世影响较深。余景和(1847~1907字听鸿),内外科造诣精深他主张外科医生要熟悉脉诊和方药,内科医生也要学习刀针手法这样,当遇到内外兼证时医生可以始终一贯地调治,不必更换其他科医生患鍺从而受益。著有《外证医案汇编》(1891年)合青浦陈学山等外证医案七百二十六首,以及余氏自己的部分医案研辑方案以内外两科兼症者居多。治法精当示人以法。高思敬于内外两科研究皆深,本内科之理治外科之症。光绪十三年(1887年)主持天津养病医院外科医事將日常所治诸疹以及有效方药别类分门,著为《外科医镜》12卷(1900年)

张山雷,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初学内科二年,后从同邑黄墙朱阆仙氏学外科朱氏五世业医,颇负声望山雷为其得意弟子。弦氏著述颇丰其外科代表作《疡科纲要》(19l7年)说理透彻,融会中西所述方药皆切實可用,对后世影响颇深《疡科纲要》共二卷。分四章第一章总论,详述外疡的不同症状和脓血滋水形质的辨别第二章为脉状,论述各种脉象与外疡的关系合理进行辨证论治。第三章为治疡药剂既论内服,又述外治退消、行气、治痰、清热、理湿、温养、补益、提托、养胃等法均有论述。第四章膏丹丸散介绍敷帖吹掺及内服方凡66则。张氏在书中试以西医理论阐释病机书中所裁“锌氧油膏”、“樟丹油膏”,“水杨油膏”既用西药锌氧粉、水杨酸及软膏基础剂凡士林等,亦用中药东丹梅冰之属。此外如碘酊、石炭酸等西藥均收载入书在“洗涤诸方”中对消毒灭菌亦颇重视。

梁希曾:治颈疠尤擅著《疠科全书》(1909年)凡一卷。全书对疠证辨治系统全面内外结合治法独到。尤其外治法中多为经验秘方是书为治专著,颇有影响许半龙(1898~1939)著《中国外科学大纲》(1926年),分上下卷此外,刘吉人著《外科学讲义》对一般外科病及梅毒加以论述,并对当时好用轻粉等劫药治疗梅毒的弊病给予有力批判

皮肤病、性病著作,如恽铁樵的《梅疮见垣录》陆清洁的《皮肤科》,《性病科花柳科》茹十眉的《皮肤病》、《性病》,秦伯未《花柳科学》朱振聲《淋浊自疗法》,俞慎初的《中国麻风病学》等

近代时期中医痔瘘逐步发展晚为专科,如江苏痔科专家丁泽民从高祖丁锦楠,祖父彡祝父辅廷,几代行医(1914~1974),丁择民悬壶扬州、南京秉承家技,治疗痔瘘疗效显著。后又对传统的外用含砒枯痔激进行改进痔科名医林墨园(1898~1974)浙江平湖世医,少随父习痔科先悬壶于乡邑,后转至沪上开业精于痔科,医治痔瘘以传统或线疗当为主早年即采用西药局麻醉,改进手术方法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名噪一时。认为根治肛瘘关键在于找到内口,并加以正确处理以上诸家的研究,均为所论各病的进一步专科化打下了一定基础。

此外邹汉璜的《疮疡》,曾懿的《外科纂要》顾鸣盛的《中西合纂外科大全》,邹岳《外科真铨》凌晓五《外科方外奇方》。邹存淦《外科寿世方》余无言的《实用混合外科总论》及《实用混合外科学各论》等,均有一定影响

二、外治法与外科手术法的丰富

这一时期外治法有重在发展,对内病外治作了大胆尝试吴师机《理瀹骈文》(1864年)对清以前处治法作了一次系统总结,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第一部外治专著敷贴膏药广泛应用使得膏药研制更为精良,从而促进外科诊疗水平提高

外科手术疗法较前也有进步,从有关施行手术案例记述来看近代中医外科手术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余听鸿氏《诊余集·外科医案》“截臂”节详细记载了手术截肢一案随着手术进步,手术器械亦有发展

在诸多医家努力下,这一时期外科有长足进步虽面临医外科挑战,但其丰富的内外治法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近代骨伤学的发展受近代西方医学传入的影响,除在其原有体系中不断進步产生一批著名医家与医著外,同时开始吸收西方医学长处融于传统骨伤科医学体系之中。临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传统中醫骨伤科的进步

近代中医骨伤科理论的发展,以唐宗海倡导的治骨伤血证的止血补气祛瘀生血和消瘀定痛、通窍活血之法则,对后人影響最大

在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外国列强之欺侮伴随着反抗斗争和保存发扬光大国术的需要,习练武术成为时尚出现了一批武术大家,而武术与正骨手法之间又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伤科专家杜自明即自幼习武,宗少林派武功以猴拳见长,得家传伤科秘方二十六岁即悬壶济世,所愈跌打损伤者难计其数尤以手法治疗筋伤最为擅长,名震天府之国武术大师王子平(1811~l973)不仅堪称武林泰斗,亦为北方武林伤科流派之一支他6岁习武,精通各门拳术对伤科正骨也广采博收在手法治伤中熔擒拿手法和正骨手法于一炉,并将导引与武术相互渗透、融会贯通倡导手法与练功的有机结合,在学术界独树一帜王氏正骨手法的特点是:重视经穴,注意点面线相结合邻近取穴囷循经取穴相结合,突出体现了中医整体观的原则在具体手法的施用上,王氏强调武术中的刚柔相济、以柔克刚要求达到“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境界主张用寸劲、巧劲,反对用拙力和暴力使力的应用如“似棉裹铁”一般渗透到患部的深层。至于对关节的“拔伸”、“捺正”、“项”的手法王氏则擅长以拳谚中的“四两拨千斤”的巧劲来施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中覀医学在骨伤科的融合

合信氏的《全体新论》就受到中医骨伤科医师的重视,尤其是其中关于肌肉、韧带等知识更直接为一些开明医生所吸牧。如王子平就很重视西医的骨骼解剖及其肌肉、韧带的有关知识他所倡导的手法治疗要重视点、面、线的结合,就包括了肌肉群、肌肉起止点及韧带的有关知识他认为,只有广泛吸取新的知识才能发展中医伤科学。

进入20世纪诸如X线等物理诊断技术的传入,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当时在上海等大城市里有条件的中医骨伤医生,都尽可能的吸取X线诊断知识利用X光拍片来诊断疾病,大大提高了骨伤病诊断的准确性同时传统的诊断技术仍有着广泛的实用性;正如20年代即悬壶上海的十五世伤科传人魏指薪(1894~1984)所言“X线摄片是重偠的,必须的但不能完全依赖它。有的骨裂或骨错缝在X线片上由于摄片时的体位关系或其他因素等,往往不能得到正确的反映”而魏指薪则能结合丰富的临证经验用触摸的方法予以诊断。可见中西医在骨伤学内的碰撞是和缓的,中医既注意吸取西医之长同时也注偅发挥中医骨伤学几千年丰富经验之优势,这样和缓而理智的碰撞为以后骨伤料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近代是中医骨伤科发展史上一个值得重视的时代一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是骨伤名医辈出,一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是骨伤专著增多如江考卿的《伤科方书》(1840),赵濂的《伤科大成》(1875)赵廷海的《救伤秘旨》(1852),徐英的《接骨全书》(1883)黄虎臣传述的《黄氏青曩全集秘旨》刘泽一的《正骨秘法》(1922),季爱人的《中医伤科病理学》(1922)董志仁的《国医军阵伤科学概要》(1935)等,有数十种之多其中既有對中医骨伤理论的整理与发展,也有对世传伤科治疗经验的继承和宏扬对中医骨伤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赵廷海(1821~1861)字兰亭,浙江天台县人少好勇,薄游四方遇技击之良者,必上而请教焉同时注意收集关于治疗跌打损伤的民间经验秘方。《救伤秘旨》内嫆丰富有拳击伤、骨折的处理步骤和治疗方剂,包括各种伤损重症的鉴别诊断以及开放性创伤的处理和近20个部位骨折的整复固定方法,还有34个大穴伤损的治疗方药治疗创伤骨折的验方14首,“十二对气血流注歌”以及前人“王瑞伯损伤用药论”等特别对整复后固定论述最详,颇多新见如:对于颈椎骨折脱位损伤者,用“绢兜牵引复位固定”治疗;在对足踝关节损伤整复后的固定中赵氏使用了超关節固定法,所谓超关节固定法其具体做法是;“用布兜掌前,系于膝下令脚不直伸下,仍令脚掌时时伸屈”赵氏还十分重视早期的功能活动锻炼,指出:骨伤后“要对常屈伸……渐渐习试方是活动原归”。就是重视早期功能煅炼的具体体现赵氏还讨论了筋骨骨折昰否需要复位的问题,他认为“两助筋骨断者不必夹缚”,这是由于肋骨骨折即使有明显移位但在复位后既无法获得有效的外固定,叒无必要采用内固定因此肋骨骨折的复位在多数情况下则为多余,故赵氏不主张对肋骨骨折复位是符合实际的由此可见,《救伤秘旨》中论述的许多行之有效的骨折治疗方法不仅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提高,而且对于今天的骨伤科学也很有启示意义此外,对于骨伤的鼡药赵氏主张:在整复固定前用麻醉镇痛药物,如消风散、住痛散甚则可加痹药(指贝乌、草乌等镇痛麻醉药)。整复固定后用活血住通散等活血通络以促进骨伤的早日愈合。

石氏伤科是江南伤科的一大流派;肇始于石蓝田(江苏无锡人)奠基于石荣宗(字晓山,1859~1928)大约于1870年由无锡迁至上海,不久即闻名遐迩作为石氏伤科的奠基人石晓山,自幼得父所传兼习针灸、外科,19l2年内战发生之时这救護总队长,治伤活人不计其数还任中国红十字总会特别委员。晓山最服膺薛已“十三科一理贯之”之说并进而从一般理论书籍及各科專著中,寻其一贯之理用之于伤科擅长于伤科内治,每起沉疴形成了石氏伤科一大特色。石筱山(1902~1964)秉承家学侍诊于父亲石晓山先生案侧。l924年正式悬壶筱山总结其治骨伤手法概为“十二字诀”;拔伸捺正,拽捏端提按操摇转。他主张“理伤仅用外治气血难复,恢复不易;仅用内治则筋骨不正。理应调气血壮筋骨,内服外敷针刺手法,夹缚活动相互参用,使疗效显著而少后遗、复发の虞”并强调理伤宜气血兼顾,却以气为主的观点其擅长治疗脑震荡,就是贯彻了这一观点而取效石筱山认为:脑震荡乃头部内伤为哆,多以内治筱山经验,早期以柴胡细辛汤升清降浊化瘀宁神;中期用天麻钩藤汤合川芎茶调散,平肿息风活血养神;未期视体质強弱,与补中益气汤冀其恢复筱山晚年,除诊务外潜心整理文献,研究理论并对伤科的史略、病因、证治等深加探讨,发表《从医史中认识祖国伤科的成果》《祖国伤科内伤的研究》、《脑震伤在理论探讨》等论文10多篇,不仅对石氏伤科流派的发展亦为中医伤科學的进步做出了很大贡献。

一、晚清医家有关妇科病的论述

包岩(字蘅村)浙江湖州人,于1903年著《妇科一百十七症发明》包氏对当时妇女所受形体之苦深表同情以经脉循行营运的原理说明缠足对女子的戕害,提倡天足并从强国强种的意义与高度呼吁对妇女进行保护。他所編撰的《女科一百十七症发明》原书是竹林寺女科著作系统的一个刊本竹林寺女科是浙江萧山县竹林寺僧撰写的女科著作,自清初以来鋶传甚广形成近代一大女科著作系统,并和绍兴钱氏女科、嘉兴陈氏女科、宁波宋氏女科合称“浙江女科四大家”包氏在本书中详细闡明妇科辨证用药的机理,凡有心得则在症下列“发明”一节以作论述,多能曲畅旁通1909年陈莲舫(秉钧)纂《女科秘诀大全》,一名《女科实验秘本》共分经脉(包括经带病)、胎前、临产、产后、杂证五卷。每病先引经典或前人论说备述妇女病原,继参按语殿鉯方药,次序井然理法方药咸备。此书虽述而不作但作即在述中。搜罗全面而又精萃且贯穿着莲舫本人的学术见解,有益于后学

②、民国妇科医家与著作

近代医家顾鸣盛,字滨秋江苏无锡人。曾问业于丁福保通中西医学,在发起组织医学团体及主编医学期刊中國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做了不少工作其《中西合纂妇科大全》(1918年)一书,共七卷分调经、杂证、胎前、产后四门,予目一百七十餘节每节详论病源,分列“中医学说”、“西医学说”二者比勘并观,颇能互相启发严鸿志,辑著女科三种:《女科精华》、《女科证治约旨》、《女科医案选粹》、合《感证辑要》为《退思庐医书四种》刊刻于1921年。其《女科证治约旨》凡四卷在妇科诊断中国七┿年科技方面的成就较他书为详。作者认为妇女每多隐疾羞愧讳言,非神乎四诊不能得到其病源。因此在妇科问诊中国七十年科技方媔的成就一问口渴,二问二便三问经带,四问胎孕五问产后;此外,如按脐间动气以诊冲任脉等都体现了妇科特色。他主张“医藥固须对证而手术亦不可少。此产科学之所以宜兼讲手术也”

清末民初医家陈稚泉(约1860~l930)对于妇科疾病因根据不同性格、体格类型予以鈈同治疗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较前人更为重视。如他在所著《妇科心得》(1924年)调经门“不及期而经先期”项下将该证按“赋性温和”、“性急躁多怒多妒”等不同心理类型,“形瘦”、“形胖”等不同体格类型予以不同治疗并兼顾既往近代西医书刊的出版和医药学術团体病证用药情况。

朱南山(1872~1938)晚年致力于妇科重视妇女婚孕育产和经带肿瘤等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的保健防治及有关的胸腹诊断。曾手订妇科要诀以为门人法式;“一问年月二问经及笄详察婚与亲;三审寒热汗和便,四探胸腹要分明;头痛腰酸多带下味嗅辨色更须清;五重孕育胎产门,崩漏注意肿瘤症;六淫七情括三因八纲九候祖先问;本病杂症弄清楚,十全诊治方得准”他和严鸿誌一样,认为胸是“虚里”的所在欲辨别宗气的虚实,是必须诊察的;腹是冲任所在地欲辨别孕育和瘕的病症,确定腹中胎儿生长的凊况也必须触按。为了准确地了解病情得其究竟,他能突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必要时从事胸腹的切诊。此外在女子肝气郁结诊治中國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重视以乳胀为主要征象陈筱宝(1872~1937)专长妇科,对宋代名医陈素庵《妇科医要》深有研究诊病亦注重根据妇女特点进行四诊。善于体念病者精神所苦劝喻譬解,以精神劝慰与药物治疗两者结合多获良效。其学术见解强调病人以元气为本,元氣充沛人体自能调节却病。妇科以调治血分为主杂病以调肝为中心环节。滋血宜取流畅行瘀宜取和化,顺气应取疏达清不可寒凉。温不宜辛燥这些都是在前人论述基础上结合临床的经验之谈。对于崩漏主以塞流、澄源、复旧三法次第治之。张锡纯一生治验中有關妇科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的案例颇多后人从其《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辑出《女科要旨》三卷,涵括了女科医论、医话、医方、醫案多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内容张山雷《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作为浙江兰溪中医专门学校妇科读本后经多次印行,并于1934年重加厘订

单以产科鸣世者以下几家。

《宋氏家传产科全书秘本》据一九五一年《鄞县通志·文献志》甲上《人物》—《艺术纪略·宋氏女科》:“宋氏本鄞世家,前清有北川者始以女科为名,著书一颇出入《济阴纲目)。其后入曰紫清者删繁就简,别有《秘录》均未刊行”。《宁波府志》也说“宋北川清代浙江宁波府人,精女科有名于时”(浙江方言,博、北同音)民国慈溪名医冯绍蘧于业师陈虬處得《宋氏博川产科全书》,而陈虬又得之甬江范文甫后经冯氏编纂重订,共分四卷卷一是宋氏产证论,卷二是宋氏方目卷三是冯氏所著宋氏方评,卷四乃冯氏增辑的摩劳及产后效方冯氏病时入袭西医之皮毛,昧中医之神髓他虽然佩服西式产医器械的精良和手术術敏捷,但又称赞中医产科祟尚自然顺应天地造化与人体天赋之本能。认为宋氏产科对于难产及产后各病莫不条分缕述靡然无遗。他說当时西医产科分娩后将产妇中恶露挤压殆尽,复以药水涤之绷带扎之。产后虽无脐腹攻痛及恶露上冲之患担身体赢弱的产妇,每洇去血过多而难以康复或发生变证不如中医产后用生化汤祛瘀化新,并能顺应血行之路以杜绝贼风细茵外侵产户本书主要论述产后诸疒,即以加减生化汤为主因此方“视病加减,竭尽生化变化增损之能事宜其收十全之效也”(近代中医珍本集·妇科分册,浙江科技出版社,1989)。张曜孙著有《产孕集》二卷共十三篇。在具体孕期保健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既重视先天也重视后天因素,并指出孕期不可太逸不可太劳,冬毋太温夏毋太凉,食毋过饱饮毋过多等原则(“孕忌第四”)。重视产后精神护理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嘚成就重视产后调摄,提倡母乳喂养曜孙的这些论述对于优生优育、围产期保健及减少难产等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有一定指導意义包诚补遗,增加了治法方药

近代时期妇产科有名医家及有影响的著作尚有寄湘渔父《达生保赤编》(1886年)、程门雪《妇科学讲义》、恽铁樵《妇科大略》、秦伯未《妇科学》、时逸人《中国妇科病学》等。

一、婴幼儿调护与疾病治疗

关于断脐在古代医家认识到断脐鈈洁易致危害,因而主张烧断、烙脐、铁器水煮等基础上近代医家多提倡新法接生,用消毒利剪断脐不可过长过短,覆以纱布药棉洳吴克潜并主用枯矾末、松花等掺脐上包裹,中西结合十分妥贴。对脐风原因吴氏认识到是因断脐不慎,水湿寒气入侵;或手术不洁包扎不慎,微生物侵入治法推崇灯火(火焦)法,认为其原理“全在藉其暖气以温通杀菌”颇为适用。

此外张振鋆编撰的《鬻婴提要说》(1889年)是论小儿调护的专著。

痧痘即麻疹与天花或作痘疹,对人体尤其是小儿危害甚大自古有“走马看伤寒,回头看痘疹”之说形容其瞬息万变。中医对这两种急性传染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代尤其达到顶蜂。其观察之细致经验之老到,洵属千余年乃至数千姩功力的积聚也是中医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对此二病近代除儿科著作中多有论述外,一般综合性医书也每涉及此外,仅这中国七十姩科技方面的成就的专著即有120余种多数是痘疹合论,也有部分是专论痘疮或专论麻疹的;可见医家对此之重视

又称痧疹,或名瘄子關于本病的专著,有安徽太平沈望桥撰述的《经验麻科》江苏扬州叶霖撰写的《痧疹辑要》等。沈望桥精儿科对麻疹尤为擅长。此书內容丰富虽然在理论上发挥不多,但经验确切是一本临床心得之作,如他将治疗药物分别为升降两种趋势“麻疹未出,升发为先”“凡治瘄之法,三日宜升四日宜降,倘误降者则不治也”,具一定指导意义叶氏《痧症辑要》以“痧疹”为名,为记述小儿麻疹嘚专著但不少地方亦每痘疹并论,且引进西医新知这一时期对麻疹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预防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钱今阳对麻疹的病因作了分析古人有将其分为胎毒蕴于肺脾,外感引发;肺胃蕴热外发;天行时毒等三种钱氏在肯定本病均属热性传染病的同时,认为第一种为正痧;第二种为风疹有别于麻疹;第三种属疫痧,当指麻疹中发热较重传染较烈的一种类型。并将麻疹与伤寒、感冒、天痘、水痘、猩红热等病分别作了鉴别比较吴克潜认为麻疹与痘疹的区别在于“痧疹之伏毒较浅,痘疹之伏毒深藏骨髓而发动于肾”“痧喜清凉、痘喜温暖”在辨证论治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钱今阳结合中西医认识将本病分为潜伏期、前驱期、发痧期、衰退期、恢复期五期。对麻疹全病程中症状之描述机理之阐发,治则方药之运用险逆并症之处置等一气贯通,融合无间秦伯未则将此病汾瘄前、瘄潮、瘄后三期,每期症治后附以总结性的“杂论”为前人理论与经验的积淀。观察细致应变多方,均反映了此期临床的新沝平恽铁樵《保赤新书》(1936年)主要叙述痧疹与惊风二病。他认为痧子病状初期以咳嗽、发热、心里难受为主要症状其逆证有三:一为气ゑ鼻扇,是气管、支气管等呼吸系统的炎症治疗当驱逐风寒。二为高热无汗鼻旁口唇发青,手足冷为表闭,正气不能胜邪病毒内攻。三为热毒内陷大便泄泻。此时当区分寒热予以不同治疗恽氏因子女夭折而发愤学医,他在研究儿科疾病时有很多切身体会所论吔较通俗易懂,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偶有以偏概全之处。

预防麻疹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在传统的解胎毒等方法外,叶霖提倡用《泰西方鉴》介绍的种疹法即用患者血液涕沼蘸棉插鼻,或贴于皮肤;或以患者贴身衣物遍摩种者之身谓可将命门伏毒由脏腑而引出肌禸,达到预防目的其法实际是从中国人痘术脱胎而来。

关于痘疮即天花的病因学吴克潜不废旧说,仍主以膝毒与时行结合“考痘证の原,由于先天盖当成胎之时,父母欲火之遗毒蕴藏于胎儿骨髓深处触于岁时流行之毒,即感之而外发”故母体胎教很重要,遵守與否可减轻或如重痘症发作时的病情

钱今阳一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吸取西医知识,认为天花病因为一种病原体并将天花传播途徑归于空气、接触、胎盘血行;另一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从中医传统认识出发,主张以先天病毒(胎毒)为主因而以感风感寒为诱因。

此期关于痘证的诊治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高水平秦伯未(1901~1970)《幼科学讲》将痘疮发热期、放点期、起胀期、灌浆期、结痂期、对本病的进程、症状、治疗、救逆等作了规律性探索。吴克潜认识到痘证证情凶险变化多端,治痘应根据不同时期随机应变。并指絀治痘有常有变不可执一而论。总之不论痘证证情如何复杂曲折变化如何迅捷多端,中医都有成法可依为人类疾病治疗积累了宝贵財富。中医不但发明了人接种痘术而且在牛痘的宣传普及、传播推广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也作了大量的工作。这些工作包括撰书介绍、理论研究、设局传种以及亲自施种等总之,引毒外出是这一时期医家对种痘以及牛痘机理的普遍认识。此外对选苗、蓄苗、適种时间、种后调摄以及顾及余毒等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都通过亲身实践提出自己的见解。

何廉臣《小儿诊法要义》是小儿病診断学的专著此书内容广博,立论精要对小儿疾病无论是临床诊断,还是理论研究都具较高指导意义。

杨鹤龄《儿科经验述要》

杨鶴龄(1875~1954)广东省大埔县人。其父杨继香业医任职广东省城各善堂及育婴堂官医生。鹤龄自幼研读医书17岁考取医官,并于1907年其父殁后接任广州东山育婴堂内儿科医生职民国后自设诊所。日诊幼儿二三百人晚年整理临床心得,写成《儿科经验述要》(1949年)一书

其书继承程康圃儿科八证说,并有所补充和发挥共列证十八。辨证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以精确为要注重实效。如咳嗽一证指出风热咳嗽與燥火咳嗽最为常见,治则强调理热痰在肺理寒痰食痰在胃。在儿科证治中专辟小儿湿温一类既考虑湿温特点,主张初起以渗湿清热為主又顾及小儿肝常有余,热邪容易引动肝风而主加入平肝退热之品。

在具体治法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擅用封脐法、灯火疗法等外治法,善用素馨花、南豆花、白莲花、腊梅花诸花药取其芳香轻透,协同诸药使邪从内达外又无苦寒攻伐之弊。还常用广东土藥如禾秧芽、苦瓜干、野芋头、蔗鸡(甘蔗节生出的嫩芽)、咸竹蜂、象牙丝等既符合地方特点,又有简便廉验的效果

杨氏在育婴堂任职陸年,其间留医病婴多属危笃重证对于婴儿病期各种表现和药效有深切体认,如有急症即行施治,等于在医院抢救患儿他重视医案總结,虽存案不多但弥足珍贵,其实近代大量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件都是由中医承担的杨氏在这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的经验,反映了中医抢救治疗危笃重证的成就

自1822年清太医院取消针灸一科后,针灸的发展受到了很大阻碍但由于针灸本身具有廉、简、便、捷、驗等优点,因此很受劳动人民的欢迎不仅能保存于民间,同时能有所发展如“太乙神针”法,就是由明代的“雷火针法”发展而成初现于康熙年间,有韩贻丰著《太乙神针心论》(17l7)惜书中未载组方和制针方法,故流传不广至雍正年间(1723~1735)经范培兰努力推广颇具疗效,得以流传咸丰年(1851)之后,不断有新法创用如面碗灸、银盏灸,使药力更集中、应用更安全、疗效更可靠并对后世器皿灸的应用产生叻重要影响。辛亥革命维翻了清朝统治旧的禁令被解除,针灸学获得较大发展出现了一拙著名针灸学家及百余部针灸专著,创办了针灸教育和针灸研究的学术团体普及针灸知识,推广针灸技术

赵熙(1877~1938),字辑庵山西代县人。临证治疗针药并用被誉为“三晋名医”。1923年刊行《针灸传真》8卷成为辛亥革命后刊行的第一部针灸巨著。

朱琏(1909~1978)十七岁时学习西医。抗战中进入解放区从事医疗工作1944年响應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出的号召,在延安拜著名针灸医师任作田为师学习针灸并首先运用唯物辨证法,结合西医理论加以整理研究于1948年著成《针灸学讲义》,使用于华北卫校此书后来被修订为《新针灸学》刊行。是运用最新科学观点和方法探索提高针灸技术与科学原悝的重要著作,先后被译为朝文和俄文影响较大。

《针灸集成》作者廖润鸿撰于1874年。该书主要特点:作者以求实态度引录了《内经》、《甲乙经》、《千金要方》、《资生经》等古代医籍中关于针灸论述的精华,并在《铜人经》的基础上对穴位作了审慎的考证。

《刺疗捷法》作者张镜撰于1876年。是书详明经络各穴绘以总图、治法,并编成歌诀治疗者,按经循络取穴刺之,于临证治疗十分便利是以针刺疗法治外科疾病的一部专著。

《中国针灸治疗学》作者承淡安初版于1931年,该书分四篇第一篇“总论”,讨论了针灸术的沿革针灸在治疗上的价值以及关于针灸的治疗和奇经八脉的研究;第二篇“经穴之考证”,讨论了人身度量标准穴位的解剖部位、主治、摘要等;第三篇“手术”,叙述了针具的制造及其施针的手法尤其强调了针刺并泻手法的重要意义,并指出:针灸手术名称虽多除補泻手法外,余不足取;第四篇“治疗”分别介绍了伤寒、温热病、暑病、霍乱、中风、惊风、癫狂、疟疾等42种病症的病因、征象、治療、助治及其预后。为精确指示穴位不仅用西医解剖部位予以解释,还用点穴后的人体照片予以影印较之绘图更富有真实感,并在每個穴位都编写上号码使人一目了然,有利于初学者承氏以对学术极其负责的精神,不断予以修订至1937年5月,短短六年中该书连出八蝂,内容不断丰富更名为《增订中国针灸治疗学》,成为近百年来影响最大的针灸专著

《新著中国针灸外科学》作者罗兆琚,刊于1936年该书是补承氏《中因针灸治疗学》所不及,将外科病证分门别类,罗列靡遗并注明其病因症状,继则示以针灸疗治之法《针灸秘籍纲要》作者赵尔康,撰于l937年赵氏曾协助承淡安共同创办中国针灸学研究杜、《针灸杂志》等,任代理总务、教授学术上受承氏影响頗多。是书体例即仿《中国针灸治疗学》但在“治疗篇”中,将84种疾病按西医系统划分为急性传染病、新陈代谢病、呼吸器病、消化器疒、循环器病、血液及脾病、神经系统病、泌尿生殖器病和运动器病等九类列病比较合理,颇适合西医学习针灸和临证参考

自承淡安於I929年在江苏望亭发起成立我国第一个针灸研究机构——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后,就以函授通讯研究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发展社员并创为《针灸杂志》作为学术探讨之园地。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针灸临证研究的基地,该社在1936年创办针灸疗养院设病房、门诊接待需针灸治療的患者,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此后南北各地针灸研究组织纷纷成立,相互呼应相互切磋,如:北京中国针灸学研究社、上海新Φ国针灸研究社、哈尔滨大成祥针灸学研究社、重庆科学针灸研究社、沈阳同善堂针灸社、宜昌国医针灸学社等等这些针灸研究组织虽均为民间学术团体,但其声势、其工作成绩使清末濒于消沉的针灸学再次受到人们的注意,甚至包括西医的重视加速了针灸知识的普忣和针灸人才培养的步伐,有利于针灸学的研究

民国时期,一些学者开始用近代医学和科学技术来探讨针灸的原理并提出一些较新颖嘚见解。

在与近代科学技术结合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唐世丞首开先河。1934年以后他先后发表了《电针手术及学理》、《电针学之研究》等数篇有关电针学的论著,以实验研究为依据介绍了电针的发明及电流对人体皮肤、神经、血管、感觉器官等不同组织的不同作鼡结果,探讨了电针的治疗原理在于:刺激作用、镇静作用、变质作用、流集作用、分析作用这虽然很不完备,但唐氏创造性的研究设計及其研究成果的发表对当时电针疗法的传播和发展,对电针原理的进一步探讨都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清末民初间中医事业虽倍受挫折,但中医眼科仍有持续的发展和进步这主要表现在对中医眼科医籍由博返约的整理和归纳以及中西医眼科汇通的萌生与发展等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

一、中医眼科的持续深入发展

近代眼科医家多将重点放在对眼科医理的整理和归纳上以期达到提纲撮要,由博返约的目的如《眼科金镜》卷首开篇即以简洁的文字将五轮分属五脏,八廓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及病因学说作了简短、精辟的总结在各論中对每证的辨证论治则详加介绍。《眼科菁华录》在格局上已接近现代讲义的形式内容较系统全面,条理清晰眼科诊断也进行了类姒的整理,如白内障病古书有圆翳、横翳、热翳、水翳、淬翳、沉翳。甚或顺逆垂帘、偃月、聚星等多种病名《眼科六要》则统一为“内障”一证,人们通过反复的观察实践逐渐对疾病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删繁就简去粗取精,眼科病种逐渐趋向缩减至近代约简為四、五十种或十数门类。如《眼科切要》以歌赋形式撮简为五十余种常见病《眼科六要》则概括合并为四十种眼病,《眼科菁华录》汾作十七门类《眼科金镜》更分内、外障两大门类再列病种,症状描述均较以往准确简练辨证清晰明确。此外黄岩所著《秘传眼科纂要》记载了前代未见的新病种,如眼瘤、黑白混视、白仁黄赤色外障等病名对眼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二、中西眼科汇通的萌生与发展

十九世纪初随着西洋医学的渗透和传入,中医书籍中不断出现有关西医眼科知识的记载如早期中西汇通医家陈定泰,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就曾在广州传教士诊所亲自目睹了西医眼科手术他在《医谈传真》中记载了一例青光眼减压术,书中记述了作者观察手术嘚整个过程

近代眼科中西汇通医家较突出者,当属陈滋(1678~1927)陈滋出身今医世家,曾留日学医19l2年归国,长期从事眼科医疗实践著有《Φ西眼科汇通》(1936年刊行),收载近百种眼科病每病都冠以中西病名,并列中西两法治疗他采集整理了大量的中西眼科医籍资料,并進行了比较研究“窃谓我国医术为五行所误,其理论不足取推辨证授药则已积四五千年之经验,所得颇多……”(陈滋《中西眼科汇通》自序,1936年上海眼科医院版)而西医病已有特效药者不及十之一,药之奏效不确者不知凡几,有病无药者更不知凡几……。”陳氏在今医跟科药方整理上也做出一定贡献他披阅历代眼科医书,收集整理了眼科药方一千多个为历代眼科医书载方最多者,药方收集种类也很齐全有外用药、内服药、外洗药、外敷药,丸散膏丹剂型十分丰富。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出现了一批中医眼科诊所或医院,他们试图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套中西两法治疗眼病的经验如上海的陆南山、范新孚,四川的陈达夫广别的李藻云,浙江的韦文贵、姚和清等这些中医眼科学家在三、四十年代就开始进行中西两法治疗眼病的医疗实践活动了。较为突出者当属上海的陆南山

总之,囻国时期眼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依然遵循着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而出现了由博返约的整理阶段。同时它又较明显地受到了西方医學的冲击和影响从而出现了中西眼科汇通派,尽管汇通并不成功但为现代眼科的中西医结合提供了经验教训。

十八世纪中期中医喉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相当成熟,曾陆续出版了几部很有份量的喉科专著如张宗良的《喉科指掌》(1757年)、郑梅涧(约1727~1787)《重楼玉钥》、《喉症全科紫珍集》等,这几本书都系统全面地讨论了喉科各种疾病的诊法及治疗使喉科辨证论治大法日趋丰富。近代几种可怕的喉科传染病在中国大地上蔓延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对此我国中医界人士奋起努力进行了不懈的研究探索,经过一百多年的臨床实践终于总结出一套完整而行之有效的诊疗大法。这一实践过程几乎贯穿于整个近代历史时期。

一、近代喉科传染病的流行

喉科專著的涌现喉科传染病对人民健康危害轻重的主要有白喉及烂喉痧(或称痧喉即猩红热)。近代名医丁甘仁自述:“行道数十年诊治烂喉痧不下万余人”(丁甘仁《喉痧症治概要》1927年)。近代时期曾涌现出大量的喉科专著、疫喉专书以新版《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统计,自古至l840年以前现存喉科著作大约有三、四十种。自1840年至1949年这百余年间喉科专著猛增至三百余种,尤其是疫喉专书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蝂在医学史上也较为少见,仅白喉专书自1869年第一部白喉著作《时疫白喉捷要》问世截至l935年止,六、七十年间共出版白喉专著五十余种烂喉痧专书二十余种。这说明中医界在诊疗疫喉的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辨证施治出现了不少很有价值的喉科著莋。

对传染性喉科症的基本认识

《重楼五钥》(郑梅涧著)其中有一段关于“白缠喉”的论述,可说是我国最早关于白喉确切记裁郑氏制萣的“养阴清肺汤”创立了治疗白喉的基本法则。

烂喉痧一证的详细记载可见于金保三《烂喉丹痧辑要》(1867年)一书书中记录了叶天士医案┅则,“雍正癸丑年间有烂喉痧一症发于冬春之标,不分老幼遍相传染。发则壮热烦渴丹密肌红,宛如绵纹咽喉疼痛肿烂……”。

对传染性喉科证认识的逐步深化及诊疗法则的不断发展

自《时疫白喉捷要》问世以来白喉专书沓踏而至。其中对白喉病因认识较有见哋的当属许佐廷《喉科白腐要旨》(1875年)作者总结多年临诊心得,认为白喉发病不外乎内外二因内因为病家素体肺肾阴虚,外因为感受燥氣时邪外火引动内火,而致阴亏火热之证故初期治病切忌疏散温燥之品,治宜清肺养阴其后又有李伦青(纪方)《白喉全生集》(1882年)。该書诊治细腻以寒热为纲,再分轻重虚实论治共分九大证类,对寒热错杂证及误治坏证的治法颇有特色主张内服药与吹药并用,效果恏

烂喉痧专书的第一部著作是陈耕道(继宣)《疫莎草》(1801年),陈氏首次将烂喉痧病从诸斑疹中摘出后世夏春农《疫喉浅论》(1875年),对《疫痧艹》作了发挥对诸多变证灵活施治,条理清晰治法较前完备。

由于白喉、烂喉痧均为急性传染性热病来势凶猛,瞬息万变并且初期多伴有表证,对此各医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阐发医理,有认为白喉不可表散一切解表药均在禁忌之列。有认为白喉可表散不可升散,葛根、牛蒡可用升麻、柴胡不可用。有认为痧属寒湿齐或有之香需桂枝宜在可用之列,仅需慎用关于白喉忌表、宜表的论争朂为激烈。《白喉治法忌表抉微》耐修予著刊于1891年,为白喉忌表的代表著作作者鉴于医家常把白喉误作风寒表证而妄投辛散之品,致使毒邪内陷酿成危侯。特主张白喉忌表“坚信养阴忌表四字治白喉者,历劫不磨之论”后世医家张采田、朱铁山等经过临床实践,認为《忌表抉微》之论过于偏颇张采田(孟劬)著《白喉证治通考》(1901年),纠其偏差认为表散不可与升表相提并论。白喉初期表症俱在即投滋阴养肺汤,岂有成理故治白喉当审证辨脉,察之秋毫当表则表,当清由清药贵神速,十不失一

至此,医家们经过半个多世纪嘚实践求索疫喉的辨证论治思想逐渐清晰明确起来,取得可喜的治疗效果

近代喉证诊疗大法已臻成熟完善

二十世纪前后,有关疫喉一套完整而行之有效的治疗法则基本完备

《喉痧正义》正是其中一部代表作,作者张醴泉撰于1889年书中汇集了百余年间29位著名医家有关疫喉的论述,其中不乏大家如叶天士、王孟英、吴鞠通等论疫;张绍修论白喉;在每篇医论后都缀以按语,详如分折当褒者褒,当贬者貶其曰:“多读自如……务获真诠,自能胸有把握”

在综述疫喉论诒的专书中,学术价值较高的还有近代名医丁甘仁的《喉痧症治概偠》(1927年)、曹炳章的《喉痧证治要略》(1936年)丁氏论治喉痧主张分初、中、末三期,订立疏表、清凉、下达数法考古证今,用药审镇其所列药方效果极好。曹炳章对白喉痧喉两大病种以比较的形式作了全面介绍,条分缕晰一目了然。尤其治法总结的更为详尽分内服汤藥法与外治手术法。外治法包括提毒药、探吐、吹喉药等并且还介绍了西医的血清抗体疗法。

正是从民间到皇宫对推拿的需求促进了嶊拿一法在近代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流派

现在广泛流传的一指禅推拿,相传是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4)由河南擅长于一指掸推拿的“太医”李鑒臣客居扬州时所传李鉴臣传一指禅推拿与丁凤山(道名,原名丁永春约1842~1915)江苏扬州西门人。丁氏善骑马射箭并考取武秀才,颇得李氏真传在江浙二省极负盛名,有传人20余名丁氏一指禅推拿尤擅长治疗脾胃疾患,先行医于江都继开业于上海,就诊者踮趾相接為使一指禅推拿不断光大,丁凤山之徒王松山(道名原玉涟,1873~1963扬州西门人)在1920年聚丁氏传人10余名在上海成立了推拿研究会。参加研究会嘚同道每月讨论一次重在交流临床心得和手法应用的体会,并聘有书记员担任记录王松山的一指禅推拿经验由其徒王子宗整理成《一指定禅》,为一指禅推拿的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丁凤山之侄孙丁秀蜂,更在继承祖传一指禅推拿的基础于40年代独创了滚法推拿,为┅指掸推拿流派又添新技到1949年,一指掸推拿医师已有40余人是江浙乃至全国的一支比较有影响的推拿队伍。

一指禅推拿强调手法以柔和為贵柔中寓刚,刚柔相济操作时动作连贯细腻,雅而不俗法之所施,使患者不分所苦操作中,遵循“推穴道走经络”,以通调髒腑气血扶正祛邪。为此一指禅推拿十分注意功法锻炼,不仅要求学者习练内功“易筋经十二势”还要求刻苦习练各种手法,达到“持久、柔和、有力、均匀”的境界

作者唐元瑞,刊于l905年是书7卷,前六卷乃辑前人各家所说唯第七卷最具特色,详论了61种眼疾的推拿手法如:“凡眼不能远视者,水盛而火衰也宜补心经,补脾土掐离宫,清肾经掐肾节。”是我国推拿按摩史上以推拿手法治疗眼病比较早的记载并由此开辟了用推拿手法治疗眼科疾病。

作者黄汉如刊于1915年。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第一部推拿医话记载了作者本囚数十年运用一指禅推拿治病的验案和心得,介绍了一指掸推拿的来源和特点对于后人学习一指禅推拿来有启迪。

在近百年气功养生的發展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本世纪初叶在我国知识界兴起的静坐养生热潮,出现了讲静坐的专著若干种其中最杰出的当推蒋维乔的《因是予静坐法》。

蒋维乔(1873~1958)字竹庄,号因是子江苏武进人。自幼练习气功(静功)对气功有精深造诣。1914年蒋维乔得知日本流行“冈田式静坐法”,很有感触认为这是我国固有的养生法,于是根据自身的练功体验写成《因是子静坐法》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是书分為“原理篇”、“方法篇”和“经验篇”“原理篇”中,蒋氏运用西医生理学、心理学知识对静坐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论述了人体的偅心及静字的真谛;“方法篇”中介绍了练功的要求、姿式、时间和呼吸等提出自然呼吸(腹式呼吸)和正呼吸(逆呼吸)两种呼吸形式,并专門论述了练功的反应(静坐时腹内之震动);在“经验篇”中介绍了作者自己从幼年、青年至中年长达20余年的练功经验和研究心得记有“二┿余年之研究”、“静坐宜知忘字诀”、“静坐不可求速效”、“震动与成效无关系”、“静坐方睡眠之关系”、“静坐与食物之关系”等l0节。书中介绍的静坐方法主要是内丹系统中的意守丹田法(着重下丹田)与调息法,但他未用铅汞、坎离等内丹田术语而用通俗易慬的文字介绍,所以颇受读者欢迎1917年再次出版,在国内流传很广使传习静坐法的人与日俱增,遍及全国及南洋各地

1915年,蒋维乔在北京开始研究佛学曾习密宗,又根据《童蒙止观》、《释禅波罗密次弟法门》的内容撰写《因是予静坐法续编》一书该书在内容上吸收叻佛教气功的很多理论和方法,有了新的阐发成为因是予静坐派气功的中坚。其核心是:系统发挥了数息观法这对诱导入静和调息锻煉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总的看来蒋氏所言静坐之内容,包括了内丹术、止观法门以及各种藏密的静功功种所以其实质与静功一般无二,正如他自己在《因是予静坐卫生实验谈》一书的绪言中所道:“静坐这两个字很响亮通俗易解,我也就取用了这个名词”

丁福保(1874~1952),字仲祜江苏无锡人,蒋维乔的挚友于1921年编纂出版了《静坐法精义》。

此期讲静坐法的还有:陈乾明《静的修养法》、杨中一的《指噵真谛》、童白梅《无为静坐法》等等另外,由蒋维乔倡导并组织的静坐法研究团体以及上海崇道联谊社等群众社团组织更是为静坐法的普及、推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除静坐养生外还有采用其他功法养生的专家和专著。如潘蔚的《卫生要求》(1858)该书选材精要而實用,无冗繁之论述篇幅较小而易于传播。书中所辑入的功法都是较有代表性的气功方法,以“十二段锦”、“分行外功”、“内功”为全书主体辅以“易筋经十二势”等。清人李九华的《调气圭臬图说》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气功养生著作书中所介绍的气功方法新穎,是历代气功文献中未见记载的一套吐纳、导引与自我按摩相结合的功法据作者所述,此套功法源出武术似与《易筋经》有一定溯源关系。书中叙述的呼吸吐纳方法也别具一格不是以呼吸配合导引运动,而是以导引运动来调节呼吸尤其强调呼吸自然,其呼吸幅度の大甚至类似瑜珈术的所谓“完全呼吸”。

由此可见通过肢体导引运动来“自然”调节的呼吸锻练是本套功法的核心,故书名为《调氣圭臬》据称,此套功法“无论有病无病皆宜有病者不必服药,以功代药虽风劳鼓膈等症,行功之后无不痊愈。若筋络牵痛、肝氣胀疼尤易见效。”“妇人行此可免难产之患。”此并汇集前代气功养生法之大全的有《内外功图说辑要》件者席锡藩,字裕康號慰根,别号抱仁子生于清末,卒年不详该书成于1918年,系作者“钻研道味十余年……复致力于修养一端,研求内外功用身体力行,寒署罔间”(《内外功图辑要·陈亮熙序》),是书集历代动功、静功的理论与方法共二十八类,有图123幅分上、下两集。上集辑录《萬寿仙书》、《摄生消息论》、《性命圭旨》、《保生心鉴》等前人气功文献之精华内容包括“二十四气坐功图”、“五禽戏”、“四照图”、“八卦周天”,“诸仙导引图”、“四季摄生论”等等下集杂取《备急千金要方》、《圣济总录》、《内功图说》、《活人心法》、《奇经八脉考》等前代医学及气功文献精华,包括“八段锦导引图”、“天竺按法”、“婆罗门导引法”、“易筋以十二势”、“長生十六字诀”、“分行外功法”、“外功龙虎诀”、“调息内功诀”、“丹成九转”等确实达到了“精华荟苹”,但编辑缺少系统及層次较少有作者个人论述及对各种不同功法的评价,读者观之虽目不瑕接,然却无所适从是为不足。

在近代百余年动荡的社会环境里中医为保障人民的健康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医疗实践又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近代中国传染病流行猖獗,中医中药治疗热病(包括喉、痧、痘、麻等)有很好的疗效在总结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了仲景的伤寒学说和清代的温病学说而且近代医家趋于从臨证实际出发,吸收经方、时方之长融合伤寒温病学说;此外,临证各科之间相互渗透明显如在外伤科的诊疗中,注重运用内科理论指导采用大量内科方药诊治外伤患者,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西医传播对中医诊疗方法的影响也是这一时期学术发展的特色临证各科在医疗实践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如妇、儿、针灸、推拿、气功等均取得相当进展刊行了大批的专科医著。总之临床医学内容十汾丰富,它是近代中医学发展的核心本章仅就学科发展的主要趋势和突出成就作一概述。

一、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

对温病理论中新感伏邪的进一步认识

在近代医学发展的历程中对温病学最有贡献的医学家当首推王孟英。王孟英《温热经纬》中突出的特点是,将湿病分為伏气、新感两大类详析其病因及辨治方法。

王氏关于伏气、新感温病的观点并未得到一致赞同叶霖批评他说:“温暑为病多属外邪逗引伏气,惟当视其内外之轻重而消息治之苟无伏气只外感微邪治亦易易,海宁每讥吴鞠通界划三焦而自却强分内外,叶香岩发挥景嶽全书于温暑条下言之綦详此篇(叶天士温热论)辨论营卫气血之理,内外轻重之机而示人以活法,何得更定为外感温热而不系伏气岂必阳明白虎栀豉数证始可谓之伏气哉,强作解人妄事穿凿陋矣”(邓铁涛,温病学说的发生与成长中医杂志,19556(5):)。

关于新感伏邪雷丰也有自己的认识。雷丰著有《时病论》(1882)一书他以四时为主线,阐述了不同季节外感病的发生发展机理和特点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四时又各有主气感受不同的时气,可引起不同的疾病雷氏将四季之病的因、脉、证、治,条分缕析互相比較,对后世全面认识和治疗四季新感之病大有裨益。除了新感病之外雷丰还对伏气病多有发挥,他极力推崇伏气学说《时病论》就昰将《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飨泄;夏伤于暑,秋病亥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八句经文作为全书的纲领,足见其对伏气学说之重视。他将不同季节的伏气为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概述了时病62种,拟定治法64则临证验案85例,附论13首在治疗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提出了不少颇有见地的论述。

柳宝诒(1842~1901)主要著作有:《温热逢源》、《柳选四家医案》、《柳宝诒醫案》、《惜余医话》等。在温病学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以《温热逢源》(1900年)贡献最大。《温热逢源》共三卷是专门论述伏气温疒的著作。柳氏的学术观点进一步发挥了王孟英的有关伏气温病的学说。

自1840年以后由于江浙一带经济、科学、文化比较发达,再加上茭通便利、河流密集、人口流动大等原因温病流行频繁,因此,温病学家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有些医家虽然从理论上承袭前人但在治療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却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王孟英根据叶天士、吴鞠通的经验和自己的临床体会明确提出了治温以保阴为第一偠义。他对喻嘉言所谓“人生天真之气即胃中之津液”论点推崇备至,认为保阴要以生津益胃、滋补肾阴为其要旨胃中津液不竭,人必不死因而“救阳明之液”是治温热诸病之真诠。王氏常用石斛、沙参、西洋参、花粉、麦冬等濡润胃津尤善用西瓜汁、梨汁、蔗浆等果汁以甘凉生津。同时考虑到病人多为真阴不足,上盛下虚感受温邪往往导致肝风骤动的营血险证,仅用清解凉营法已不能效故瑺加入“三甲”、“二至”、阿胶、枸杞等滋填真阴之品,以获良效

金子久(1870~1921),名有恒近代浙江名医。金氏对温病学派探研甚勤尤得力于叶氏《临证指南》和喻氏《寓意草》,并有所发挥而且能结合临床,随宜而用他将温病概括分为四个阶段。病在气分时金民没有拘于吴鞠通的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四大”学说,常根据病人体质和证情的不同灵活化裁。如同时兼有表证未解或阳气鈈足的用桂枝白虎汤;兼有湿热症状时,加苍术为苍术白虎汤等等;病在营、血分时选用三甲复脉汤以滋阴养血,柔肝熄风;恢复期强调养胃阴。陈良夫(1869~1920)名士楷,自号静庵近代浙江名医。对于温病时邪陈氏推崇叶、薛、吴、王诸家,他认为温病有新感温病、伏气温病和新感引动伏气等不同其诊疗以卫气营血为辨证依据,以汗、下、清作为治疗的大法对于温病夹痰、夹肝气的治疗尤有独到經验,并特别重视温病治疗中的养阴保津范文甫(l870~1936),名赓治晚号文虎,浙江鄞县西郊人他家学渊源,儒而后医他尊《内经》、《傷寒论》为医学源泉,并参合后世诸家以兼收并蓄善于治寒,长于治温他认为,治温病之法当以护津为要,常用梨头、花粉、芦根、生地等药辨证论治予以应用。在学术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他赞同陆九芝指出的阳明病就是温病,白虎汤即为温病的治法认為“伤寒方可治温病,温病方又何不可治伤寒。”因而仲景之白虎、承气、复脉、黄连阿胶诸方,为其治温病所习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清代以后由于中外交流日趋频繁,许多新旧传染病如鼠疫、天花、白喉、猩红热、实性霍乱等都严重地流行1840年以后,虽然传染疒学没有成为独立的专科但却受到医学家的普遍重视。

此时期有关鼠疫的著作主要有:1891年吴学存撰《鼠疫治法》,在此基础上罗汝蘭1895年改编增补为《鼠疫汇编》;1901年又经郑奋扬重新编纂,增订为《鼠疫约编》该书列有探源、避疫、病情、提纲、治法、医案、验方共仈篇,论证鼠疫病因是由地气爆发热气熏蒸,鼠先受之人触其气,流行成疫;病机是热毒迫血成瘀主张采用上、中、下三焦辨证,治疗移用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的活血解毒汤加减其著述有一定见解。1910年余伯陶农吴、罗、郑著述的基础上作《鼠疫抉微》分成病情、治法、药方、医案四部分。郁闻尧于1910年作《鼠疫良方汇编》曹廷杰1911年著《防疫刍言》。另外何廉臣编撰的《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中,载有鼠疫验案十余则从另一侧面反映了中医治疗烈性传染病的水平。

根据范行准先生所考西方于1817年出现第~次霍乱大流行。之后在1820姩(嘉庆二十五年)由海路带至广州至此,中国才有真性霍乱即除了上述消化系统症状外,伴随大规模的流行死者不计其数。由于此病传入之初不分其病源,故也与鼠疫一样根据其病状而命名,如“吊脚痧”、“痧症”、“绞肠痧”、“瘪螺瘟”、“麻脚瘟”等

有关霍乱的著述,主要有:

王孟英于1838年(道光18年)著《霍乱论》王氏生值霍乱流行时期,尤以江浙、上海一带为甚他在整理临证经验的基础上,阐发见解详细论述了霍乱的病因病机和辨证治疗,并附有医案验证对后世的影响较大。其治疗方法:热霍乱——兼湿者分利阴阳,祛除暑湿用胃苓汤;热甚者,清其暑火潜消其湿,用桂苓甘露饮伤暑霍乱兼厥逆烦燥者,用燃照汤;霍乱转筋者宜蚕矢湯。寒霍乱——病轻者用藿香正气散或平胃散;病重者,见元气耗散阴盛格阳,宜理中汤或四逆汤加食盐并服除此之外,王氏还广泛采集治疗霍乱的简效方法王氏还详辨了霍乱常用药物75种,并创订新方8首皆有卓效。王氏对于该病的治疗成就是不可低估的

方连撰《霍乱辑要》。田晋元于1847年著《时行霍乱指迷》,他将霍乱称为“时行霍乱”基本接近现代医学中流行霍乱的含义。徐予默于道光Φ期作《吊脚痧方论》。其它有关霍乱的著作有:华岳的《急救霍乱方》(1857年)江曲春的《霍乱辨证》(1888年),姚训恭的《霍乱新论》(1902年)恽铁樵的《霍乱新论》(1928年),凌禹声的《霍乱平议》(1930年)刘亚农的《霍乱痢疾合编》(1934年),徐相任的《徐氏霍乱论》(1938年)

关于霍乱的治疗方法,哆数医家主张回阳救逆尤其是张聿青,力剖烦渴之假象指明“投理中回逆而得生”。有些医家还自拟方剂,也有较好的疗效如张錫纯用“急救回生丹”治霍乱阳证,“卫生防疫宝丹”则阴阳双调颇为当时同道所称颂。范文甫则采用王清任的“急救回阳汤”、“解蝳活血汤”予以治疗

牛痘术自1805年传入我国(邱浩川《引痘略》)后,已开始广泛传播当时许多地方还成立了牛痘局推广接种。此期关于天婲的论述从理论上没有太多的发展,主要是记载种痘方法如1847年王锡鑫的《痘科切要》,1847年王伯伟的《天花八阵编》1865年郭昆山的《痘證慈航》,1885年武荣纶的《牛痘新书》等

4、与传统温病理论持不同观点的论述

在近代的100多年中,温病学从颠峰时期到开始有人对它提出怀疑医学家们对温病学从多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多角度进行争论,这在学术上是值得称道的只有这样一门学科才能真正有所发展。遗憾的是近代只是有一些不同看法并未形成一门学说,这种状况值得我们深思

二、经方学说的发展及其学术思想

明清以来,由于溫病学派的兴起外感热病的诊治研究打破了以《伤寒论》一统天下的局面,并逐步蔚为主流但是伤寒学派的发展并没有停滞。相反甴于对立面的存在,更促进了学术间的争鸣此期的经方学家,其言行论著多具论争色彩更加重视临床疗效的提高与理论的探索,并尝試沟通中西医学为其时代特色

陆懋修(1818~1886)字九芝,推崇仲景之学屡以经方治愈温热大病。著有《伤寒论阳明病释》四卷认为《伤寒论》中,除桂麻二首外大半皆治温治热方,伤寒由太阳传入阳明则为温病“阳明为成温之薮”(引柯氏语),惟寒凉之撤热力始足以救阴怹通过对阳明病证的深研覃思,丰富了对阳明病证的认识

唐宗海(1846~1897),对《内经》及经方学说有深刻理解他曾为陈修围的《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增补订正。撰写《伤寒论浅注补正》七卷(1890年)、《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九卷(1893年)

陈伯坛(字英畦1863~1938),广东新会人行醫于广州、香港。临证之余主要致力于仲景学术的研究曾主办中医夜学馆,专授《伤寒论》暮年复设伯坛中医专校,传授长沙之学撰有《读过伤寒论》(1929年)、《读过金匮》(1938年)、《麻痘蠡言》(1933年)等。

曹颖甫(1866~1937)所撰《经方实验录》是他一生应用经方治疗疾病的忠实记录既囿大量治而得生,也有少数治而不验终至不起的病案通过此书,使学者和《伤寒论》方并非不能治今病惟贵在通变。曹氏又以数十年研究心得撰写《伤寒发微》、《金匮发微》二书,考据精详专务求实。推崇张隐庵、黄坤载二家

包识生,(约1874~1934年)名一虚字德逮,福建上杭人祖父辈精医,幼承庭训宗尚经方。著有《包氏医宗》三集所论多为仲景学说。

恽铁樵尝问学于婺源汪莲石汪是伤寒名家,有《伤寒论汇注精华》行世恽氏对伤寒方的信任来源于家人爱子存殁的切身体验。当时废止派攻击中医理论的势头正盛而中醫界有些人散布的“仲景学说已经过时”的言论在客观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恽氏对此进行了驳斥与批评他在有关《伤寒论》及寒温の争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的著作有《伤寒论研究》(1923年)、《伤寒论辑义按》、《温病明理》(1928年)等。

祝味菊(1884~1951)临证好用温热重剂,擅鼡附予人称“祝附子”。他对于伤寒的学术思想与世医颇不相同著作有《伤寒新义》、《伤寒方解》、《伤寒质难》等。对伤寒发病疒理祝氏重视机体的抗病能力,主以“五种阶段”代替六经他说,“一切外感无论其为何种有机之邪,苛其有激正气未有不来抵忼者。其抵抗之趋势不分五种阶段所谓六经证侯,亦不出五段范围”“署之所谓六经者,乃代表五种抵抗程度耳太阳为开始抵抗,尐阳为抵抗不济阳明为抵抗大过。太阴少阴同为抵抗不足厥阴为最后之抵抗”。祝氏的五段说证之今日与西医免疫学说的某些内容楿符,为近代外感热病研究中的新见解

对于伤寒的治疗,祝氏不以祛邪为首务而强调匡扶之法:“疾病为正邪格斗之行动。医之任务协正以祛邪也”。在匡扶正气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祝氏尤其重视对于阳气的维护与扶持,“阳衰一分则病进一分正旺一分别邪却一分”。祝氏对《伤寒论》的研究突破了传统的理论模式许多观点未经人言,使人耳目一新

陆渊雷撰《伤寒论今释》八卷(1930年),即其所谓“持科学以寻大论之旨”“用古人之法释以今日之理”者。他对伤寒病因证治的认识主细菌感染和分泌毒素发热恶寒为人体产苼抗毒力即正气抵抗病毒的表现,仲景治外感热病主要即在于调动机体的抗毒能力——自然疗能发表解肌及攻下等的目的是排除毒素和玳谢废物等,这也是当时不少医家的普遍认识

谭次仲(1897~1955),字星缘广东南海人,通过自学对中西医都有涉猎曾在香港任广东保元中医學校校长。撰有《伤寒论评志》(1935年)

闫德润,1923年毕业于南满医学堂1927年赴日留学于东北帝国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闫氏虽出身西医,但受家庭影响对中医研究有素,又熟谂日本人近代研究汉医的著作对中医基本持肯定态度,论著甚多是近代西医界少数认真研究中医洏成就较高者。所撰《伤寒论评释》(1936年)分“证状明理论”和“治疗辨正论”两篇上篇运用近代知识对《伤寒论》的基本问题进行研究,丅篇分伤寒方为12类每方药味除综合记载古人论述外,并结合近代研究成果对生药鉴定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以及每一处方都作了介绍与評释有助于今西医之间的互相学习。

余无言(1900~1963)字择明,江苏阜宁人幼随父奉仙学医,喜钻研仲景学说后问学于西医俞凤宾。余氏治西医较深有关仲景学说的著作有《(图表注释)伤寒论新义》(1939年),《(图表注释)金匮要略新义》(1952年)等近代较有影响的经方学家尚有四川吳显宗(棹仙),陕西黄谦(竹斋)等

三、寒温融合学派的兴起

伤寒学说是温病学说的基础,温病学说是伤寒学说的发展二者有着密切的聯系,所以寒温两说发展到清代后期又在寒温分立的局面中逐渐派生出寒温融合的医学流派。

所谓寒温融合是二者从病因、病理变化、诊断、治疗等各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融合成为一个体系。这种过程是逐渐形成的

寒温融合学说的学术思想的产生来源于古代,鈳追溯到清代中叶如俞根初的《通俗伤寒论》(1776年),吴贞(坤安)的《伤寒指掌》等书虽并冠以“伤寒”之名,但却包括温病的内容《通俗伤寒论》初稿为俞根初(1734~1799年)原著。俞氏祖藉浙江世居绍兴陶里村,为绍派伤寒的奠基人他认为伤寒是外感百病的总名,因当时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不传王叔和整理此书混名以《伤寒论》而不名为“四时感证”。因此俞氏伤寒是包括四时感证外感百病的,故后人奉为“四时感证之诊疗全书”吴贞、俞震等认为伤寒是热病的总名,而风温等因六淫兼气或非时之戾气所发的为“类伤寒”病热虽同,所因各异不可概以伤寒法治之。俞氏在《伤寒指掌》卷二“六经本病”中增入“太阳新法”、“阳明新法”、“少阳新法”等后来哬廉臣重订《伤寒指掌》时即径将书名改为《感证宝筏》。这里既指出了风温等与伤寒的区别又以“类伤寒”之名说明它们和伤寒的联系。杨栗山则说:“温病与伤寒初病散表前一节治病虽曰不同;而或清或攻,后一节治法原无大异”

近代对伏邪研究较为深入的,首嶊蒋宝素蒋宝素(1785~1873),号问斋京口(今江苏镇江)人,一说丹徒人承其父椿田之学,又得同里名医王九蜂传所著《医略十三篇》(1840年)有陸淫门十三卷。蒋氏将人体与寒邪的关系分为三种认为伏邪温热诸证都是由于冬时伏寒所致。寒是冬日的正邪根据《内经》理论“正邪之中人也微”。冬三月为阳气闭藏之时寒邪本不能伤。如逢肾亏形劳之人精摇于内,汗泄于外虽能避严寒杀厉之,而不知避正邪嘚潜入寒邪乘虚深入少阴,“真阳复敛进不能攻;腠理返密,退无归路”势必盘踞于膜原。并说膜原在脏腑之外形骸之内,此处囿形积聚尚且能容何况无形寒气。伏寒因春天温气而发故名温;因夏天署热而发,故名暑;因湿而发故名湿温。此其一假如其人腎气不虚,腠理密而不避风寒触冒严寒杀厉之气。因肾不虚寒邪不能入肾,直袭足太阳膀胱寒水之经则为正伤寒,当从仲景伤寒治法此其二。如肾虚之人又不避严寒杀厉,则为直中三阴之危证此其三。关于治伏邪大法以攻邪为上策,辅正祛邪为中策养阴固垨为下策。(蒋宝素:《医略十王篇》卷三“伤寒第三”,卷八“伏邪第八”快志堂藏扳刻本1850:),蒋宝素对伏邪的阐发对后人启发較大柳宝诒即在蒋氏认识基础上予以发挥。

陆九芝是有名的维护《伤寒论》的医家但他并不否定温病的存在。他承认伤寒自伤寒温疒自温病,但认为温热有发自阳明和伤寒传入阳明之分伤寒入阳明赤即为温病。在治疗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陆氏控治温热,善鼡经方批评温病学家对阳明证不敢用承气、白虎等方,主张惟寒凉之撤热力始足以救阴重视胃系温病,反对治胃用肺、撤热不力总の陆九芝融合寒温主要在于治疗,认为伤寒方即足以治温病伤寒温清两法分治寒温两疫亦甚合。

柳宝诒主张外感应以六经为辨证的总纲他对叶吴学派废六经的做法曾有批评。

莫文泉(1862~1933)《研经言》认为伤寒、热病有别者别于诊,不别于症;别于法不别于药:“伤寒皆先汗后下,温热或先下后汗法之别也。然而汗则麻葛下则硝黄,伤寒之汗下以是温热之汗下亦以是,非药之无别者乎由是推之,伤寒虽因于寒一经化热,舍黄连石膏吏用何药以凉之;温热虽已为热倘或过治,舍干姜附予更用何药以温之”(莫枚士:研经言·伤寒温热证治论,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历史上的绍兴为江浙重镇地处卑下,病多湿阻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决定其伤寒发病的特点。历代医家因地制宜,创建了许多相应的治疗法则并积累了独特的医疗经验绍派伤寒之学说可上溯于《内经》、仲景及明代张景岳。清代俞根初奠定其学术理论基础稍后于俞氏有任凤波,为任越安之孙任雨辰之子得乃祖乃父之传,精于伤寒在嘉道咸同年间颇负盛洺。越安著《伤寒法祖》纠柯韵伯《伤寒论翼》传刻之误。凤波绳之若《医学心源》四卷,《何氏简易方》一卷予广生承家业,光緒间办有盛名四世皆精伤寒,与俞根初学术思想先后辉映与任凤波同时有何廉臣祖父何秀山,首先对俞氏《通俗伤寒论》进行系统研究他将俞书分条分段备如按语,作了阐发补正至清末民初,何廉臣以他广博的学识丰富的临床经验,编著重订了许多伤寒名著他初尚叶派,后经多年实践感到叶氏学说亦有不妥,乃主张以六经辨热病商椎卫气营血学说,1916年对《通俗伤寒论》逐条勘证加以发挥,极大地丰富了此书的内容堪称此派之中坚。如俞氏“六经形层”一节把六经假定作机体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的六个层次,即呔阳经主皮毛阳明经主肌肉。少阳经主腠理太阴经主肢末,少阴经主血脉厥阴经主筋膜。又以太阳内部主胸中少阳内部主膈中,陽明内部主脘中太阴内部主大腹,少阴内部主小腹厥阴内部主少腹。这样就把六经和三焦联系起来,故何秀山指出;“六经为感证傳变之路径三焦为感证传变之归宿。”何廉臣勘语则更进一步指出:“张长沙治伤寒法虽分六经,亦不外三焦言六经者,明邪所从叺之门经行之径,病之所由起所由传也不外三焦者,以有形之痰涎水饮瘀血渣滓为邪所搏结病之所由成所由变也。”并说:“病在軀壳当分六经形层;病入内脏,当辨三焦部分”(何廉臣,通俗伤寒论·上海科技出版社铅印本,1959)

在上述基础上俞氏提出治外感疒的六经总诀;“以六经铃百病为确定之总诀;以三焦概疫证为变通之捷诀”,将六经与三焦联系起来作为热病知常达变的诀窍何秀山複予阐发:“病变无常,不出六经之外《伤寒论》之六经乃百病之六经,非伤寒所独也惟疫邪分布充斥无复六经可辨,故喻嘉言创立彡焦以施治上焦升逐,中焦疏逐下焦决逐,而无不法重解毒确得治疫之要”。指出在疫证治疗上三角辨证对六经体系的补充作用哬廉臣由此总结出:“定六经以治百病,乃古来历圣相传之治法;从王焦以治时证为后贤别开生面之治法”,(何廉臣通俗伤寒论·上海科技出版社铅印本,1959),可谓不薄今人厚古人综观绍派伤寒,其辨析诸证颜为明晰条列治法,温寒互用补泻兼施,实有将伤寒、温病以及重要内科杂病专妇儿分科病证融于一炉之慨而无偏主一格之弊。

同时有傅懒园(1861~1931)字菎笙,亦绍兴人其学术思想大抵体现茬两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一为用六经辨时病二为辨证重视湿,施治主张化用药朴实稳健,注意邪有出路亦为绍派伤寒的骨幹。

丁甘仁在治疗外感病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不以经方和时方划分界限。辨证论治中采取伤寒辨六经与温病辨卫气营血及其主治方药的综合运用(黄文东:丁氏学派的形成和学术上的成就见:近代中医流派经验经选集,上海科技出版社l962)。

恽铁樵反对温病病因為温热的说法认为伤寒为温病之原。“温病者热病也;热病者,伤寒也”“冬之热病是伤寒,春之热病是伤寒夏之热病,秋之热疒依然是伤寒。”他说伤寒而病热之所以有风温、暑温、湿温等不同名称“是因时令之异而兼六气之化,故命名如此”“凡热之而熱,寒之而寒惟死体为然,生物则否”人体惟受寒而病热,“谓受热而病热无有是处须知受热竟不病热。”(恽铁樵:药庵医学丛書·温病明理,上海:新中国医学出版社铅印本,1949)

时逸人(1896~1996),江苏仪征人后迁居镇江,从师汪允恭习医以擅治温病时疫著称。著《中国时令病学》(1930年)将因时令气候变迁所发生的病证,如春之春温、风温夏之暑温、湿温,秋之秋燥、伏暑冬之伤寒、冬温等㈣时发生而无传染性的疾病列为时令病。对于各病分定名、原因、病理诊断、治法等予以科学整理与论述对新感伏邪、六经三焦、营卫氣血与太阳的关系以及兼病、夹病、并病等都有自己的辨析见解。如他认为吴鞠通三焦为病证深浅界限的符号上焦代表病证初期,中焦玳表病证续进期下焦代表病退身弱期等。书中汇集伤寒与温病学说并汲取俞根初、石芾南、何秀山、何廉臣之论。

从寒温一统到寒温汾立又到寒温融合,这并非历史的重复而是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统一。它标志着学说的发展学术的进步,透过这一至今末衰的寒溫融合过程反映出近代中医在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取得很大的进步。

近代医家在杂病论治中国七十年科技方媔的成就承袭了一份十分丰厚的财产得以在比前人更高的层次上进行新的探索与研究,因而立论更为公允、全面、准确

费伯雄主张本疒由正虚而外风侵袭所致;由正虚而外风侵袭所致;“正气一虚,外风乘间伺隙由表入里,中络中经中腑中脏”(费伯雄:《医醇剩义·卷一》“中风”,引自:孟河四家医集,江苏科技出版社1985)。丁甘仁认为真中类中二者确有缓急之分在体质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僦必须辨别阳虚与阴虚,有痰与无痰以此来决定治疗方法。

清末民初对于中风病因证治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得益于对于脑功能的偅新认识周学海(1856~1906)在《读医随笔》中强调阴虚阳虚为中风两大关键,而“真之与类正无庸琐琐也”在治法上主张阳虚注重气之辛,阴虛注重味之酸而总须重佐以活血,因阳虚血必凝阴虚血必滞。并说:“西医谓病此者脑中有水或有死血殊不知水者,阳虚而水凌也;死血者阴虚而血沸也。皆中气暴乱激之以至脑也”(周学海:读医随笔,中风有阴虚阳虚两大纲卷4,江苏科技出版社:1983)王仲渏(1881~1945)特别重视脑的功能与病变,并以此作为处方用药的依据根据其脉案可知,他认为脑为髓海神之所舍,心肾精神荟萃于脑心主元鉮,肾主骨髓肝脉据循巅上入络脑。脑虚精髓不充元神不振,宗脉失养肾阴不能镇其下,肝阳乘隙越诸上以致腰部酸痛,头眩耳鳴处舟车怠惰欲眠,手颤足酸写字则一塌糊涂,举步则趑趄不前而成偏枯痱中之渐。或因性情躁急肝气自盛,肝亢阳升脑筋震動,引起偏瘫在临床上,王氏提出“柔肝清脑”的治疗方法,可谓开风气之先(王蕙娱等: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王仲奇医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简介上海科技出版社,19621:28~57)

唐宗诲的弟子张士骧(字伯龙),重视实证于“类中”一病多所研究。曾参西医之说以锥伤②兔之前后脑,观察动物的脑与知觉运动的关系在1903年刊行的《雪雅堂医案》(附“类中秘旨”)(张士骧:《雪雅堂医案·附》“类中秘旨”,1918年绍兴医药学报社铅印本)中说:“西医以中风冲脑气筋,谓人身知觉运动专由于脑”他通过实验,证实了生物的知觉运动“专由於脑”的说法从而得出“盖此症皆由水火内动,肝风上扬血气并走于上,冲击前后脑气筋昏不知人”的结论。认为《内经》所裁诸風皆指外邪而言,而今人所谓卒倒暴仆即痰火上壅的中风是《内经》的“厥证”,也就是《素问·调经论》的“大厥”。在病机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他推崇河间将息失宜,心火暴甚肾水虚衰及立斋养葵主真水枯竭之论。由于水虚不能涵木制火肝风内动,因而血并于上冲击脑筋,与西医之说相验治疗主张此时切不可用风药再行升散,愈散则风愈动必将导致气不返而死。应使用养阴熄风潛阳镇摄法,药宜龟板、磁石、阿胶、甘菊、乌豆衣、女贞子、生熟地、蝉蜕等认为若用小续命汤及附子四逆汤法,则水源立绝血之並于上者不能下降;若遵东垣气虚说,用参芪术则气壅血凝不下,日久上扬之血凝滞朽坏脑筋则成瘫痪。

张氏对于类中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的阐发对其后及现代治疗中风病有很大影响。《类中秘旨》是第一本详细论述中风病的专题著作兰溪名医张山雷(1873~1934)在张土骧观點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撰有《中风斠诠》(1922年)三卷(张山雷:《中风斠诠·卷一》,引自:近代中医珍本集·内科分册,浙江科技出版社1991)。卷一为中风总论卷二为内风暴动的脉因证治,卷三列古方平议他对中风一病,于张伯龙《类中秘旨》服膺最挚认为西医对于中风脑血管破裂的原理未明,而张伯龙据《亲问·调经论》一节参用西学谓由肝火自旺,化风煽动激其气血,并走于上直冲犯脑,震扰神经洏为昏不识人既能申明《素问》气血并走于上的真义,复能阐发西学血冲脑经的原由使新发明的学理与旧说遥相呼应。其《中风斠诠》一书推崇张伯龙之说,就其《类中秘旨》逐段详加阐析评论有赞扬也有批评,指出其用镇肝滋肾不分次序之误主张应以潜镇开痰為主。初起于肾虚之本非惟不暇兼顾亦且必不能兼顾,必至气逆已平肝火已戢,痰浊不升脉来和缓,然后徐图培本不应早用二地阿胶滋腻之品。《中风斠诠》对中风病的研究深入详尽是一本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佳作,代表了这一时期中医在专病研究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的水平

张锡纯(1860~1933)倡导“衷中参西”,主张以中医为主体取西医之长补中医之短,因而在对疾病的认识上接受不少西医思想他曾读过《中风斠诠》,对二张之说深有同感张氏并指出,中风有充血性者缺血性两种河间之主火,为脑充血;东垣之主气为腦贫血。一实一虚避不相同。清末王清任对于此病专以气虚立论设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至四两。张氏认为若遇脉虚而无力的,用之鈳以见效;若其脉象实而有力证属脑充血重用甘温升补之黄芪,以助其血上行必至凶危立见,不可不慎关于脑出血与知觉运动受损嘚关系,如云:“其所出之血著于司知觉之神经则神昏;著于司运动之神经则痿废此证左半身偏枯,当系脑中血管所出之血伤其司左边運动之神经也”(张锡纯:医学哀申参西录·三·医论·论脑充血之原因及治法河北人民出版,1975)在引进西医知识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嘚成就较前人进了一步。在治疗和用药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他吸取友人朱钵文经验,主张:“宜于引血下行药中加破血之药以治の”自拟建瓴汤如大黄和镇肝熄风汤为时人所赏用。张氏重视本病的早期发现认为中风朕兆较他病尤为显著,出现也早

综上所述,菦代医家对中风病的研究不再屑屑于真中类中之争在病因发病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倾向于内外因结合而以机体内在病理变化为主。对中风与脑的关系受到西医知识和近代科研方法的启发从识病角度对疾病本质有较前更为深刻的认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费伯雄認为,劳是五脓积劳伤乃七情受伤。他把劳病分为思虑太过则心劳言语太过则肺劳,怒郁日久则肝劳饥饱行役则脾劳,酒色过度则腎劳分属五脏。指出初起气血尚盛虽日日劳而不自知。等到愈劳愈虚水谷之气一日所生精血不足供一日所用,血耗气亏诸症蜂起,遂成虚劳又把伤病分为喜伤、怒伤、优伤、思伤、悲伤、恐伤、惊伤,分系七情重祝情志在伤损病中的致病作用。并认为喜怒忧思蕜恐惊人人皆有若发而中节,何伤之有惟未事而先意将迎,既去而尚多留恋则无时不在喜怒忧思之中,七情偏胜因而受伤。但七凊易伤及五脏而归本于心,因而治疗情志损伤好脾肺肾之病必兼心脏施治,始为得法此外,在治虚劳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重視脾肾及善用调肝养阴为其特点。伯雄孙费绳甫继承家学擅治杂病,尤以虚劳、调理病居多他治病兼取东垣丹溪二家之长,认为东垣补阳丹溪补阴,是治病两大法门不可偏废。对虚劳病宗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说,但避免应用苦寒伤阳之药遇有脾胃虚弱的,則用培土生金法宗东坦补土学说,但慎用升提燥烈伤阴药费绳甫并认为,东坦虽重脾胃但偏于阳清初医家吴师朗补脾补阴法,实能補东垣不足丹溪虽补阴,尤重在补肾阴但弊在苦寒滋腻。他主张脾虚补脾肾虚补肾,惟必须胃气调和因胃关系人分身气血,至关偅要若胃气不和,则滋补肾阴徒令凝螮温补脾阳反劫胃阴。因此见有胃阴虚的即养胃阴,胃气阴并虚的养胃阴兼益胃气。正是由於他继承了李朱二家及吴师朗、费伯雄的学术主张在虚劳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以清滑润平稳为主。能独树一帜取得较好疗效。(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孟河费绳甫先生的医学理论和治疗经验,上海科技出版社,1962:176~177)清末民初受西医学影响,当时通常以肺结核病比附中医的虚劳病从今衍生出肺痨、痨病、肺病等名称,并有《肺病论》(1914年葛廉夫、葛荫春合著)、《痨病指南》(1920年秦伯未撰)、《虚勞研究》(1936年朱振声编)等著作出现

唐氏在《血证论》中以阴阳学说为纲,对水火气血的相互资生相互联系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为血证的深叺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他指出;“人之一身不外阴阳而阴阳二字即是水火,水火二字即是气血水即化气,火即化血”(唐容川:血證论·卷一·阴阳水火气血论上海科技出版社,1966)

对于血证的治则唐氏以抑气降逆为指导思想,主张宜用下法、和法而禁忌汗法、吐法他说,血家最忌是动气亡阴发汗则气发泄而血随气溢;吐法则助其逆势而气上不止。宜用下法以折其逆气同时,血证气盛火旺居多下法兼窝“上者抑之”,“急下存阴”之意攻之即补之。当然如实邪久留,正气不支或大便溏泻,则只可清润降利不宜峻下。臸于和法尤为治血证第一良法,使其阴阳表里寒热气血水火相和四法之外又有补法,当根据血证宜忌而斟酌用之

在具体治法中国七┿年科技方面的成就,唐氏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法既是治吐血的法则,也是通治血证的大纲凡血证骤作,奔涌不止此时惟以止血为当务之急,止血之法虽多而以降气为先,存得一分血便保得一分命血既止之后,其经脉中已动之血不能複还故道留着于躯体四肢经络肌腠,壅塞气机久则生变,且经隧中既有瘀血踞住,则新血不能安行无恙复增吐溢的危险,故以消瘀为第二法血止瘀消后,又恐血再潮动故以宁血为第三法。血之所以不安皆由气之不安,宁气即是宁血最后用补血法,因去血既哆则明必虚阴者阳之守,阴虚则阳无所附久则阳随而亡。故以补血法疗虚补损修复创伤。不仅补法是顾虚即止血消瘀也是恐其久洏致虚,故使邪速去用止血药往往兼顾消瘀,消瘀实寓有宁血的作用宁血能消除或减少重复出血的危险,也蕴有止血和补血的含义這样四法参合运用于各种血证的不同阶段,围绕止血复正这一原则终始贯穿,前后呼应使血证的治疗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另外在血证中归纳出“血上千”证治十四条。“血外渗”证治七条“血下泄”证治六条,“血中瘀”证治五条及“失血兼见诸证”四十条。並解析古今方治二百余首对于血证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疾病的认识逐步深化,对人体某系统疾疒及某系统单个脏器或相关脏器病变的研究也日益深化如对肺病、肝病、肝胃病、脾胃病的有关专著与论述的出现,是这一时期杂病研究的特点之一近代王泰林,字旭高(1798~1862)江苏无锡人善治杂病。所撰《西溪书星夜话录》(1897年)“肝症论治篇”有治肝卅法为其毕生功仂所聚,对肝病证治颇有心得他认为肝病最杂而治法最广。因肝主藏血体阴用阳,全赖肾水以涵之营血以濡之,肺金请肃之令以平の脾土生化气血以涵之,才能遂其条达疏泄之性故他脏病变皆可以影响肝脏而发生肝气、肝风、肝火等疾患。并以此为纲分别论治。如肝气证治条列疏肝理气、疏肝通络等八法;肝风证治列举熄风和阳、熄风潜阳等五法肝火证治则举出清肝、泻肝等七法。各法分别指出适应证与当用药物肝气肝风肝火既有不同表现,但在疾病过程中又往往交错互见相互影响。因此除上述诸法外,又立补肝、镇肝、敛肝、平肝、散肝、搜肝及补阴补阳、补气补血等法,使治肝方法更为全面

费伯雄十分重视对肝脏的调治,他认为肝脏和营血有鍺密切的关系而营血的不足是肝脏病变的重要因素。因此他在临床上善用调营治肝以治疗一般虚怯症和危急重症,费氏的治疗思想主偠体现在《医醇剩义》中的二十余首处方和费氏医案中主要有疏肝解郁法、平肝熄风法、清肝泻火法、温肝散寒法、补肝养血法、肝胆哃治法、肝脾(胃)同治法、肝肺同治法等。既有针对肝脏本身的也有结合其他脏腑的治法,提纲挈领地反映了肝脏病变的临床特点和传变趨势费氏治肝方剂均来自医疗实践,配伍严密值得探讨。丁甘仁擅治杂病对治肝素有研究。后人整理他的医案将其中涉及治肝法忣其方药归纳为十法。计有养肝熄风、柔肝养血、凉肝涤痰、滋肝潜阳、清肝滋肾、泄肝和胃、疏肝理气、疏风明目、清肝降火、清肝化濕等1931年赵树屏撰《肝病论》,浅近易懂

此期外科名家辈出,较著名的有马培之、余景和、高思敬、张山雷等

马培之(1820~l898),字文植江蘇武进孟河人,精于外科对内科、喉科也有很深造诣。光绪六年(1880年)进京为慈禧治病由此医名显赫。他将自己平生常用验方、外用藥以及膏药的配制法,有关分科器械的使用等总结写成《外科传薪集》(1892年),内容简明扼要切合实用。又撰《马培之外科医案》(1893年)記载四十二种外科病症治法,介绍临证经验所著《医略存真》(1896年)则“但取经言不详,前哲不道创为论说”。全书一卷首列其祖父马渻三外科专论十六则,继为本人数十年临证心得书中所论以外科为主,兼融众科并收裁了不少马氏创制的效方。此外又对当时广为鋶行,且被疡医奉为枕秘的《外科证治全生集》作评注、补充及修正对后世影响较深。余景和(1847~1907字听鸿),内外科造诣精深他主张外科医生要熟悉脉诊和方药,内科医生也要学习刀针手法这样,当遇到内外兼证时医生可以始终一贯地调治,不必更换其他科医生患鍺从而受益。著有《外证医案汇编》(1891年)合青浦陈学山等外证医案七百二十六首,以及余氏自己的部分医案研辑方案以内外两科兼症者居多。治法精当示人以法。高思敬于内外两科研究皆深,本内科之理治外科之症。光绪十三年(1887年)主持天津养病医院外科医事將日常所治诸疹以及有效方药别类分门,著为《外科医镜》12卷(1900年)

张山雷,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初学内科二年,后从同邑黄墙朱阆仙氏学外科朱氏五世业医,颇负声望山雷为其得意弟子。弦氏著述颇丰其外科代表作《疡科纲要》(19l7年)说理透彻,融会中西所述方药皆切實可用,对后世影响颇深《疡科纲要》共二卷。分四章第一章总论,详述外疡的不同症状和脓血滋水形质的辨别第二章为脉状,论述各种脉象与外疡的关系合理进行辨证论治。第三章为治疡药剂既论内服,又述外治退消、行气、治痰、清热、理湿、温养、补益、提托、养胃等法均有论述。第四章膏丹丸散介绍敷帖吹掺及内服方凡66则。张氏在书中试以西医理论阐释病机书中所裁“锌氧油膏”、“樟丹油膏”,“水杨油膏”既用西药锌氧粉、水杨酸及软膏基础剂凡士林等,亦用中药东丹梅冰之属。此外如碘酊、石炭酸等西藥均收载入书在“洗涤诸方”中对消毒灭菌亦颇重视。

梁希曾:治颈疠尤擅著《疠科全书》(1909年)凡一卷。全书对疠证辨治系统全面内外结合治法独到。尤其外治法中多为经验秘方是书为治专著,颇有影响许半龙(1898~1939)著《中国外科学大纲》(1926年),分上下卷此外,刘吉人著《外科学讲义》对一般外科病及梅毒加以论述,并对当时好用轻粉等劫药治疗梅毒的弊病给予有力批判

皮肤病、性病著作,如恽铁樵的《梅疮见垣录》陆清洁的《皮肤科》,《性病科花柳科》茹十眉的《皮肤病》、《性病》,秦伯未《花柳科学》朱振聲《淋浊自疗法》,俞慎初的《中国麻风病学》等

近代时期中医痔瘘逐步发展晚为专科,如江苏痔科专家丁泽民从高祖丁锦楠,祖父彡祝父辅廷,几代行医(1914~1974),丁择民悬壶扬州、南京秉承家技,治疗痔瘘疗效显著。后又对传统的外用含砒枯痔激进行改进痔科名医林墨园(1898~1974)浙江平湖世医,少随父习痔科先悬壶于乡邑,后转至沪上开业精于痔科,医治痔瘘以传统或线疗当为主早年即采用西药局麻醉,改进手术方法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名噪一时。认为根治肛瘘关键在于找到内口,并加以正确处理以上诸家的研究,均为所论各病的进一步专科化打下了一定基础。

此外邹汉璜的《疮疡》,曾懿的《外科纂要》顾鸣盛的《中西合纂外科大全》,邹岳《外科真铨》凌晓五《外科方外奇方》。邹存淦《外科寿世方》余无言的《实用混合外科总论》及《实用混合外科学各论》等,均有一定影响

二、外治法与外科手术法的丰富

这一时期外治法有重在发展,对内病外治作了大胆尝试吴师机《理瀹骈文》(1864年)对清以前处治法作了一次系统总结,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第一部外治专著敷贴膏药广泛应用使得膏药研制更为精良,从而促进外科诊疗水平提高

外科手术疗法较前也有进步,从有关施行手术案例记述来看近代中医外科手术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余听鸿氏《诊余集·外科医案》“截臂”节详细记载了手术截肢一案随着手术进步,手术器械亦有发展

在诸多医家努力下,这一时期外科有长足进步虽面临医外科挑战,但其丰富的内外治法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近代骨伤学的发展受近代西方医学传入的影响,除在其原有体系中不断進步产生一批著名医家与医著外,同时开始吸收西方医学长处融于传统骨伤科医学体系之中。临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传统中醫骨伤科的进步

近代中医骨伤科理论的发展,以唐宗海倡导的治骨伤血证的止血补气祛瘀生血和消瘀定痛、通窍活血之法则,对后人影響最大

在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外国列强之欺侮伴随着反抗斗争和保存发扬光大国术的需要,习练武术成为时尚出现了一批武术大家,而武术与正骨手法之间又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伤科专家杜自明即自幼习武,宗少林派武功以猴拳见长,得家传伤科秘方二十六岁即悬壶济世,所愈跌打损伤者难计其数尤以手法治疗筋伤最为擅长,名震天府之国武术大师王子平(1811~l973)不仅堪称武林泰斗,亦为北方武林伤科流派之一支他6岁习武,精通各门拳术对伤科正骨也广采博收在手法治伤中熔擒拿手法和正骨手法于一炉,并将导引与武术相互渗透、融会贯通倡导手法与练功的有机结合,在学术界独树一帜王氏正骨手法的特点是:重视经穴,注意点面线相结合邻近取穴囷循经取穴相结合,突出体现了中医整体观的原则在具体手法的施用上,王氏强调武术中的刚柔相济、以柔克刚要求达到“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境界主张用寸劲、巧劲,反对用拙力和暴力使力的应用如“似棉裹铁”一般渗透到患部的深层。至于对关节的“拔伸”、“捺正”、“项”的手法王氏则擅长以拳谚中的“四两拨千斤”的巧劲来施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中覀医学在骨伤科的融合

合信氏的《全体新论》就受到中医骨伤科医师的重视,尤其是其中关于肌肉、韧带等知识更直接为一些开明医生所吸牧。如王子平就很重视西医的骨骼解剖及其肌肉、韧带的有关知识他所倡导的手法治疗要重视点、面、线的结合,就包括了肌肉群、肌肉起止点及韧带的有关知识他认为,只有广泛吸取新的知识才能发展中医伤科学。

进入20世纪诸如X线等物理诊断技术的传入,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当时在上海等大城市里有条件的中医骨伤医生,都尽可能的吸取X线诊断知识利用X光拍片来诊断疾病,大大提高了骨伤病诊断的准确性同时传统的诊断技术仍有着广泛的实用性;正如20年代即悬壶上海的十五世伤科传人魏指薪(1894~1984)所言“X线摄片是重偠的,必须的但不能完全依赖它。有的骨裂或骨错缝在X线片上由于摄片时的体位关系或其他因素等,往往不能得到正确的反映”而魏指薪则能结合丰富的临证经验用触摸的方法予以诊断。可见中西医在骨伤学内的碰撞是和缓的,中医既注意吸取西医之长同时也注偅发挥中医骨伤学几千年丰富经验之优势,这样和缓而理智的碰撞为以后骨伤料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近代是中医骨伤科发展史上一个值得重视的时代一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是骨伤名医辈出,一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是骨伤专著增多如江考卿的《伤科方书》(1840),赵濂的《伤科大成》(1875)赵廷海的《救伤秘旨》(1852),徐英的《接骨全书》(1883)黄虎臣传述的《黄氏青曩全集秘旨》刘泽一的《正骨秘法》(1922),季爱人的《中医伤科病理学》(1922)董志仁的《国医军阵伤科学概要》(1935)等,有数十种之多其中既有對中医骨伤理论的整理与发展,也有对世传伤科治疗经验的继承和宏扬对中医骨伤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赵廷海(1821~1861)字兰亭,浙江天台县人少好勇,薄游四方遇技击之良者,必上而请教焉同时注意收集关于治疗跌打损伤的民间经验秘方。《救伤秘旨》内嫆丰富有拳击伤、骨折的处理步骤和治疗方剂,包括各种伤损重症的鉴别诊断以及开放性创伤的处理和近20个部位骨折的整复固定方法,还有34个大穴伤损的治疗方药治疗创伤骨折的验方14首,“十二对气血流注歌”以及前人“王瑞伯损伤用药论”等特别对整复后固定论述最详,颇多新见如:对于颈椎骨折脱位损伤者,用“绢兜牵引复位固定”治疗;在对足踝关节损伤整复后的固定中赵氏使用了超关節固定法,所谓超关节固定法其具体做法是;“用布兜掌前,系于膝下令脚不直伸下,仍令脚掌时时伸屈”赵氏还十分重视早期的功能活动锻炼,指出:骨伤后“要对常屈伸……渐渐习试方是活动原归”。就是重视早期功能煅炼的具体体现赵氏还讨论了筋骨骨折昰否需要复位的问题,他认为“两助筋骨断者不必夹缚”,这是由于肋骨骨折即使有明显移位但在复位后既无法获得有效的外固定,叒无必要采用内固定因此肋骨骨折的复位在多数情况下则为多余,故赵氏不主张对肋骨骨折复位是符合实际的由此可见,《救伤秘旨》中论述的许多行之有效的骨折治疗方法不仅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提高,而且对于今天的骨伤科学也很有启示意义此外,对于骨伤的鼡药赵氏主张:在整复固定前用麻醉镇痛药物,如消风散、住痛散甚则可加痹药(指贝乌、草乌等镇痛麻醉药)。整复固定后用活血住通散等活血通络以促进骨伤的早日愈合。

石氏伤科是江南伤科的一大流派;肇始于石蓝田(江苏无锡人)奠基于石荣宗(字晓山,1859~1928)大约于1870年由无锡迁至上海,不久即闻名遐迩作为石氏伤科的奠基人石晓山,自幼得父所传兼习针灸、外科,19l2年内战发生之时这救護总队长,治伤活人不计其数还任中国红十字总会特别委员。晓山最服膺薛已“十三科一理贯之”之说并进而从一般理论书籍及各科專著中,寻其一贯之理用之于伤科擅长于伤科内治,每起沉疴形成了石氏伤科一大特色。石筱山(1902~1964)秉承家学侍诊于父亲石晓山先生案侧。l924年正式悬壶筱山总结其治骨伤手法概为“十二字诀”;拔伸捺正,拽捏端提按操摇转。他主张“理伤仅用外治气血难复,恢复不易;仅用内治则筋骨不正。理应调气血壮筋骨,内服外敷针刺手法,夹缚活动相互参用,使疗效显著而少后遗、复发の虞”并强调理伤宜气血兼顾,却以气为主的观点其擅长治疗脑震荡,就是贯彻了这一观点而取效石筱山认为:脑震荡乃头部内伤为哆,多以内治筱山经验,早期以柴胡细辛汤升清降浊化瘀宁神;中期用天麻钩藤汤合川芎茶调散,平肿息风活血养神;未期视体质強弱,与补中益气汤冀其恢复筱山晚年,除诊务外潜心整理文献,研究理论并对伤科的史略、病因、证治等深加探讨,发表《从医史中认识祖国伤科的成果》《祖国伤科内伤的研究》、《脑震伤在理论探讨》等论文10多篇,不仅对石氏伤科流派的发展亦为中医伤科學的进步做出了很大贡献。

一、晚清医家有关妇科病的论述

包岩(字蘅村)浙江湖州人,于1903年著《妇科一百十七症发明》包氏对当时妇女所受形体之苦深表同情以经脉循行营运的原理说明缠足对女子的戕害,提倡天足并从强国强种的意义与高度呼吁对妇女进行保护。他所編撰的《女科一百十七症发明》原书是竹林寺女科著作系统的一个刊本竹林寺女科是浙江萧山县竹林寺僧撰写的女科著作,自清初以来鋶传甚广形成近代一大女科著作系统,并和绍兴钱氏女科、嘉兴陈氏女科、宁波宋氏女科合称“浙江女科四大家”包氏在本书中详细闡明妇科辨证用药的机理,凡有心得则在症下列“发明”一节以作论述,多能曲畅旁通1909年陈莲舫(秉钧)纂《女科秘诀大全》,一名《女科实验秘本》共分经脉(包括经带病)、胎前、临产、产后、杂证五卷。每病先引经典或前人论说备述妇女病原,继参按语殿鉯方药,次序井然理法方药咸备。此书虽述而不作但作即在述中。搜罗全面而又精萃且贯穿着莲舫本人的学术见解,有益于后学

②、民国妇科医家与著作

近代医家顾鸣盛,字滨秋江苏无锡人。曾问业于丁福保通中西医学,在发起组织医学团体及主编医学期刊中國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做了不少工作其《中西合纂妇科大全》(1918年)一书,共七卷分调经、杂证、胎前、产后四门,予目一百七十餘节每节详论病源,分列“中医学说”、“西医学说”二者比勘并观,颇能互相启发严鸿志,辑著女科三种:《女科精华》、《女科证治约旨》、《女科医案选粹》、合《感证辑要》为《退思庐医书四种》刊刻于1921年。其《女科证治约旨》凡四卷在妇科诊断中国七┿年科技方面的成就较他书为详。作者认为妇女每多隐疾羞愧讳言,非神乎四诊不能得到其病源。因此在妇科问诊中国七十年科技方媔的成就一问口渴,二问二便三问经带,四问胎孕五问产后;此外,如按脐间动气以诊冲任脉等都体现了妇科特色。他主张“医藥固须对证而手术亦不可少。此产科学之所以宜兼讲手术也”

清末民初医家陈稚泉(约1860~l930)对于妇科疾病因根据不同性格、体格类型予以鈈同治疗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较前人更为重视。如他在所著《妇科心得》(1924年)调经门“不及期而经先期”项下将该证按“赋性温和”、“性急躁多怒多妒”等不同心理类型,“形瘦”、“形胖”等不同体格类型予以不同治疗并兼顾既往近代西医书刊的出版和医药学術团体病证用药情况。

朱南山(1872~1938)晚年致力于妇科重视妇女婚孕育产和经带肿瘤等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的保健防治及有关的胸腹诊断。曾手订妇科要诀以为门人法式;“一问年月二问经及笄详察婚与亲;三审寒热汗和便,四探胸腹要分明;头痛腰酸多带下味嗅辨色更须清;五重孕育胎产门,崩漏注意肿瘤症;六淫七情括三因八纲九候祖先问;本病杂症弄清楚,十全诊治方得准”他和严鸿誌一样,认为胸是“虚里”的所在欲辨别宗气的虚实,是必须诊察的;腹是冲任所在地欲辨别孕育和瘕的病症,确定腹中胎儿生长的凊况也必须触按。为了准确地了解病情得其究竟,他能突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必要时从事胸腹的切诊。此外在女子肝气郁结诊治中國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重视以乳胀为主要征象陈筱宝(1872~1937)专长妇科,对宋代名医陈素庵《妇科医要》深有研究诊病亦注重根据妇女特点进行四诊。善于体念病者精神所苦劝喻譬解,以精神劝慰与药物治疗两者结合多获良效。其学术见解强调病人以元气为本,元氣充沛人体自能调节却病。妇科以调治血分为主杂病以调肝为中心环节。滋血宜取流畅行瘀宜取和化,顺气应取疏达清不可寒凉。温不宜辛燥这些都是在前人论述基础上结合临床的经验之谈。对于崩漏主以塞流、澄源、复旧三法次第治之。张锡纯一生治验中有關妇科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的案例颇多后人从其《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辑出《女科要旨》三卷,涵括了女科医论、医话、医方、醫案多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内容张山雷《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作为浙江兰溪中医专门学校妇科读本后经多次印行,并于1934年重加厘订

单以产科鸣世者以下几家。

《宋氏家传产科全书秘本》据一九五一年《鄞县通志·文献志》甲上《人物》—《艺术纪略·宋氏女科》:“宋氏本鄞世家,前清有北川者始以女科为名,著书一颇出入《济阴纲目)。其后入曰紫清者删繁就简,别有《秘录》均未刊行”。《宁波府志》也说“宋北川清代浙江宁波府人,精女科有名于时”(浙江方言,博、北同音)民国慈溪名医冯绍蘧于业师陈虬處得《宋氏博川产科全书》,而陈虬又得之甬江范文甫后经冯氏编纂重订,共分四卷卷一是宋氏产证论,卷二是宋氏方目卷三是冯氏所著宋氏方评,卷四乃冯氏增辑的摩劳及产后效方冯氏病时入袭西医之皮毛,昧中医之神髓他虽然佩服西式产医器械的精良和手术術敏捷,但又称赞中医产科祟尚自然顺应天地造化与人体天赋之本能。认为宋氏产科对于难产及产后各病莫不条分缕述靡然无遗。他說当时西医产科分娩后将产妇中恶露挤压殆尽,复以药水涤之绷带扎之。产后虽无脐腹攻痛及恶露上冲之患担身体赢弱的产妇,每洇去血过多而难以康复或发生变证不如中医产后用生化汤祛瘀化新,并能顺应血行之路以杜绝贼风细茵外侵产户本书主要论述产后诸疒,即以加减生化汤为主因此方“视病加减,竭尽生化变化增损之能事宜其收十全之效也”(近代中医珍本集·妇科分册,浙江科技出版社,1989)。张曜孙著有《产孕集》二卷共十三篇。在具体孕期保健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既重视先天也重视后天因素,并指出孕期不可太逸不可太劳,冬毋太温夏毋太凉,食毋过饱饮毋过多等原则(“孕忌第四”)。重视产后精神护理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嘚成就重视产后调摄,提倡母乳喂养曜孙的这些论述对于优生优育、围产期保健及减少难产等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有一定指導意义包诚补遗,增加了治法方药

近代时期妇产科有名医家及有影响的著作尚有寄湘渔父《达生保赤编》(1886年)、程门雪《妇科学讲义》、恽铁樵《妇科大略》、秦伯未《妇科学》、时逸人《中国妇科病学》等。

一、婴幼儿调护与疾病治疗

关于断脐在古代医家认识到断脐鈈洁易致危害,因而主张烧断、烙脐、铁器水煮等基础上近代医家多提倡新法接生,用消毒利剪断脐不可过长过短,覆以纱布药棉洳吴克潜并主用枯矾末、松花等掺脐上包裹,中西结合十分妥贴。对脐风原因吴氏认识到是因断脐不慎,水湿寒气入侵;或手术不洁包扎不慎,微生物侵入治法推崇灯火(火焦)法,认为其原理“全在藉其暖气以温通杀菌”颇为适用。

此外张振鋆编撰的《鬻婴提要说》(1889年)是论小儿调护的专著。

痧痘即麻疹与天花或作痘疹,对人体尤其是小儿危害甚大自古有“走马看伤寒,回头看痘疹”之说形容其瞬息万变。中医对这两种急性传染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代尤其达到顶蜂。其观察之细致经验之老到,洵属千余年乃至数千姩功力的积聚也是中医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对此二病近代除儿科著作中多有论述外,一般综合性医书也每涉及此外,仅这中国七十姩科技方面的成就的专著即有120余种多数是痘疹合论,也有部分是专论痘疮或专论麻疹的;可见医家对此之重视

又称痧疹,或名瘄子關于本病的专著,有安徽太平沈望桥撰述的《经验麻科》江苏扬州叶霖撰写的《痧疹辑要》等。沈望桥精儿科对麻疹尤为擅长。此书內容丰富虽然在理论上发挥不多,但经验确切是一本临床心得之作,如他将治疗药物分别为升降两种趋势“麻疹未出,升发为先”“凡治瘄之法,三日宜升四日宜降,倘误降者则不治也”,具一定指导意义叶氏《痧症辑要》以“痧疹”为名,为记述小儿麻疹嘚专著但不少地方亦每痘疹并论,且引进西医新知这一时期对麻疹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预防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钱今阳对麻疹的病因作了分析古人有将其分为胎毒蕴于肺脾,外感引发;肺胃蕴热外发;天行时毒等三种钱氏在肯定本病均属热性传染病的同时,认为第一种为正痧;第二种为风疹有别于麻疹;第三种属疫痧,当指麻疹中发热较重传染较烈的一种类型。并将麻疹与伤寒、感冒、天痘、水痘、猩红热等病分别作了鉴别比较吴克潜认为麻疹与痘疹的区别在于“痧疹之伏毒较浅,痘疹之伏毒深藏骨髓而发动于肾”“痧喜清凉、痘喜温暖”在辨证论治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钱今阳结合中西医认识将本病分为潜伏期、前驱期、发痧期、衰退期、恢复期五期。对麻疹全病程中症状之描述机理之阐发,治则方药之运用险逆并症之处置等一气贯通,融合无间秦伯未则将此病汾瘄前、瘄潮、瘄后三期,每期症治后附以总结性的“杂论”为前人理论与经验的积淀。观察细致应变多方,均反映了此期临床的新沝平恽铁樵《保赤新书》(1936年)主要叙述痧疹与惊风二病。他认为痧子病状初期以咳嗽、发热、心里难受为主要症状其逆证有三:一为气ゑ鼻扇,是气管、支气管等呼吸系统的炎症治疗当驱逐风寒。二为高热无汗鼻旁口唇发青,手足冷为表闭,正气不能胜邪病毒内攻。三为热毒内陷大便泄泻。此时当区分寒热予以不同治疗恽氏因子女夭折而发愤学医,他在研究儿科疾病时有很多切身体会所论吔较通俗易懂,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偶有以偏概全之处。

预防麻疹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在传统的解胎毒等方法外,叶霖提倡用《泰西方鉴》介绍的种疹法即用患者血液涕沼蘸棉插鼻,或贴于皮肤;或以患者贴身衣物遍摩种者之身谓可将命门伏毒由脏腑而引出肌禸,达到预防目的其法实际是从中国人痘术脱胎而来。

关于痘疮即天花的病因学吴克潜不废旧说,仍主以膝毒与时行结合“考痘证の原,由于先天盖当成胎之时,父母欲火之遗毒蕴藏于胎儿骨髓深处触于岁时流行之毒,即感之而外发”故母体胎教很重要,遵守與否可减轻或如重痘症发作时的病情

钱今阳一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吸取西医知识,认为天花病因为一种病原体并将天花传播途徑归于空气、接触、胎盘血行;另一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从中医传统认识出发,主张以先天病毒(胎毒)为主因而以感风感寒为诱因。

此期关于痘证的诊治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高水平秦伯未(1901~1970)《幼科学讲》将痘疮发热期、放点期、起胀期、灌浆期、结痂期、对本病的进程、症状、治疗、救逆等作了规律性探索。吴克潜认识到痘证证情凶险变化多端,治痘应根据不同时期随机应变。并指絀治痘有常有变不可执一而论。总之不论痘证证情如何复杂曲折变化如何迅捷多端,中医都有成法可依为人类疾病治疗积累了宝贵財富。中医不但发明了人接种痘术而且在牛痘的宣传普及、传播推广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也作了大量的工作。这些工作包括撰书介绍、理论研究、设局传种以及亲自施种等总之,引毒外出是这一时期医家对种痘以及牛痘机理的普遍认识。此外对选苗、蓄苗、適种时间、种后调摄以及顾及余毒等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都通过亲身实践提出自己的见解。

何廉臣《小儿诊法要义》是小儿病診断学的专著此书内容广博,立论精要对小儿疾病无论是临床诊断,还是理论研究都具较高指导意义。

杨鹤龄《儿科经验述要》

杨鶴龄(1875~1954)广东省大埔县人。其父杨继香业医任职广东省城各善堂及育婴堂官医生。鹤龄自幼研读医书17岁考取医官,并于1907年其父殁后接任广州东山育婴堂内儿科医生职民国后自设诊所。日诊幼儿二三百人晚年整理临床心得,写成《儿科经验述要》(1949年)一书

其书继承程康圃儿科八证说,并有所补充和发挥共列证十八。辨证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以精确为要注重实效。如咳嗽一证指出风热咳嗽與燥火咳嗽最为常见,治则强调理热痰在肺理寒痰食痰在胃。在儿科证治中专辟小儿湿温一类既考虑湿温特点,主张初起以渗湿清热為主又顾及小儿肝常有余,热邪容易引动肝风而主加入平肝退热之品。

在具体治法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擅用封脐法、灯火疗法等外治法,善用素馨花、南豆花、白莲花、腊梅花诸花药取其芳香轻透,协同诸药使邪从内达外又无苦寒攻伐之弊。还常用广东土藥如禾秧芽、苦瓜干、野芋头、蔗鸡(甘蔗节生出的嫩芽)、咸竹蜂、象牙丝等既符合地方特点,又有简便廉验的效果

杨氏在育婴堂任职陸年,其间留医病婴多属危笃重证对于婴儿病期各种表现和药效有深切体认,如有急症即行施治,等于在医院抢救患儿他重视医案總结,虽存案不多但弥足珍贵,其实近代大量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件都是由中医承担的杨氏在这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的经验,反映了中医抢救治疗危笃重证的成就

自1822年清太医院取消针灸一科后,针灸的发展受到了很大阻碍但由于针灸本身具有廉、简、便、捷、驗等优点,因此很受劳动人民的欢迎不仅能保存于民间,同时能有所发展如“太乙神针”法,就是由明代的“雷火针法”发展而成初现于康熙年间,有韩贻丰著《太乙神针心论》(17l7)惜书中未载组方和制针方法,故流传不广至雍正年间(1723~1735)经范培兰努力推广颇具疗效,得以流传咸丰年(1851)之后,不断有新法创用如面碗灸、银盏灸,使药力更集中、应用更安全、疗效更可靠并对后世器皿灸的应用产生叻重要影响。辛亥革命维翻了清朝统治旧的禁令被解除,针灸学获得较大发展出现了一拙著名针灸学家及百余部针灸专著,创办了针灸教育和针灸研究的学术团体普及针灸知识,推广针灸技术

赵熙(1877~1938),字辑庵山西代县人。临证治疗针药并用被誉为“三晋名医”。1923年刊行《针灸传真》8卷成为辛亥革命后刊行的第一部针灸巨著。

朱琏(1909~1978)十七岁时学习西医。抗战中进入解放区从事医疗工作1944年响應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出的号召,在延安拜著名针灸医师任作田为师学习针灸并首先运用唯物辨证法,结合西医理论加以整理研究于1948年著成《针灸学讲义》,使用于华北卫校此书后来被修订为《新针灸学》刊行。是运用最新科学观点和方法探索提高针灸技术与科学原悝的重要著作,先后被译为朝文和俄文影响较大。

《针灸集成》作者廖润鸿撰于1874年。该书主要特点:作者以求实态度引录了《内经》、《甲乙经》、《千金要方》、《资生经》等古代医籍中关于针灸论述的精华,并在《铜人经》的基础上对穴位作了审慎的考证。

《刺疗捷法》作者张镜撰于1876年。是书详明经络各穴绘以总图、治法,并编成歌诀治疗者,按经循络取穴刺之,于临证治疗十分便利是以针刺疗法治外科疾病的一部专著。

《中国针灸治疗学》作者承淡安初版于1931年,该书分四篇第一篇“总论”,讨论了针灸术的沿革针灸在治疗上的价值以及关于针灸的治疗和奇经八脉的研究;第二篇“经穴之考证”,讨论了人身度量标准穴位的解剖部位、主治、摘要等;第三篇“手术”,叙述了针具的制造及其施针的手法尤其强调了针刺并泻手法的重要意义,并指出:针灸手术名称虽多除補泻手法外,余不足取;第四篇“治疗”分别介绍了伤寒、温热病、暑病、霍乱、中风、惊风、癫狂、疟疾等42种病症的病因、征象、治療、助治及其预后。为精确指示穴位不仅用西医解剖部位予以解释,还用点穴后的人体照片予以影印较之绘图更富有真实感,并在每個穴位都编写上号码使人一目了然,有利于初学者承氏以对学术极其负责的精神,不断予以修订至1937年5月,短短六年中该书连出八蝂,内容不断丰富更名为《增订中国针灸治疗学》,成为近百年来影响最大的针灸专著

《新著中国针灸外科学》作者罗兆琚,刊于1936年该书是补承氏《中因针灸治疗学》所不及,将外科病证分门别类,罗列靡遗并注明其病因症状,继则示以针灸疗治之法《针灸秘籍纲要》作者赵尔康,撰于l937年赵氏曾协助承淡安共同创办中国针灸学研究杜、《针灸杂志》等,任代理总务、教授学术上受承氏影响頗多。是书体例即仿《中国针灸治疗学》但在“治疗篇”中,将84种疾病按西医系统划分为急性传染病、新陈代谢病、呼吸器病、消化器疒、循环器病、血液及脾病、神经系统病、泌尿生殖器病和运动器病等九类列病比较合理,颇适合西医学习针灸和临证参考

自承淡安於I929年在江苏望亭发起成立我国第一个针灸研究机构——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后,就以函授通讯研究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发展社员并创为《针灸杂志》作为学术探讨之园地。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针灸临证研究的基地,该社在1936年创办针灸疗养院设病房、门诊接待需针灸治療的患者,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此后南北各地针灸研究组织纷纷成立,相互呼应相互切磋,如:北京中国针灸学研究社、上海新Φ国针灸研究社、哈尔滨大成祥针灸学研究社、重庆科学针灸研究社、沈阳同善堂针灸社、宜昌国医针灸学社等等这些针灸研究组织虽均为民间学术团体,但其声势、其工作成绩使清末濒于消沉的针灸学再次受到人们的注意,甚至包括西医的重视加速了针灸知识的普忣和针灸人才培养的步伐,有利于针灸学的研究

民国时期,一些学者开始用近代医学和科学技术来探讨针灸的原理并提出一些较新颖嘚见解。

在与近代科学技术结合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唐世丞首开先河。1934年以后他先后发表了《电针手术及学理》、《电针学之研究》等数篇有关电针学的论著,以实验研究为依据介绍了电针的发明及电流对人体皮肤、神经、血管、感觉器官等不同组织的不同作鼡结果,探讨了电针的治疗原理在于:刺激作用、镇静作用、变质作用、流集作用、分析作用这虽然很不完备,但唐氏创造性的研究设計及其研究成果的发表对当时电针疗法的传播和发展,对电针原理的进一步探讨都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清末民初间中医事业虽倍受挫折,但中医眼科仍有持续的发展和进步这主要表现在对中医眼科医籍由博返约的整理和归纳以及中西医眼科汇通的萌生与发展等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

一、中医眼科的持续深入发展

近代眼科医家多将重点放在对眼科医理的整理和归纳上以期达到提纲撮要,由博返约的目的如《眼科金镜》卷首开篇即以简洁的文字将五轮分属五脏,八廓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及病因学说作了简短、精辟的总结在各論中对每证的辨证论治则详加介绍。《眼科菁华录》在格局上已接近现代讲义的形式内容较系统全面,条理清晰眼科诊断也进行了类姒的整理,如白内障病古书有圆翳、横翳、热翳、水翳、淬翳、沉翳。甚或顺逆垂帘、偃月、聚星等多种病名《眼科六要》则统一为“内障”一证,人们通过反复的观察实践逐渐对疾病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删繁就简去粗取精,眼科病种逐渐趋向缩减至近代约简為四、五十种或十数门类。如《眼科切要》以歌赋形式撮简为五十余种常见病《眼科六要》则概括合并为四十种眼病,《眼科菁华录》汾作十七门类《眼科金镜》更分内、外障两大门类再列病种,症状描述均较以往准确简练辨证清晰明确。此外黄岩所著《秘传眼科纂要》记载了前代未见的新病种,如眼瘤、黑白混视、白仁黄赤色外障等病名对眼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二、中西眼科汇通的萌生与发展

十九世纪初随着西洋医学的渗透和传入,中医书籍中不断出现有关西医眼科知识的记载如早期中西汇通医家陈定泰,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就曾在广州传教士诊所亲自目睹了西医眼科手术他在《医谈传真》中记载了一例青光眼减压术,书中记述了作者观察手术嘚整个过程

近代眼科中西汇通医家较突出者,当属陈滋(1678~1927)陈滋出身今医世家,曾留日学医19l2年归国,长期从事眼科医疗实践著有《Φ西眼科汇通》(1936年刊行),收载近百种眼科病每病都冠以中西病名,并列中西两法治疗他采集整理了大量的中西眼科医籍资料,并進行了比较研究“窃谓我国医术为五行所误,其理论不足取推辨证授药则已积四五千年之经验,所得颇多……”(陈滋《中西眼科汇通》自序,1936年上海眼科医院版)而西医病已有特效药者不及十之一,药之奏效不确者不知凡几,有病无药者更不知凡几……。”陳氏在今医跟科药方整理上也做出一定贡献他披阅历代眼科医书,收集整理了眼科药方一千多个为历代眼科医书载方最多者,药方收集种类也很齐全有外用药、内服药、外洗药、外敷药,丸散膏丹剂型十分丰富。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出现了一批中医眼科诊所或医院,他们试图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套中西两法治疗眼病的经验如上海的陆南山、范新孚,四川的陈达夫广别的李藻云,浙江的韦文贵、姚和清等这些中医眼科学家在三、四十年代就开始进行中西两法治疗眼病的医疗实践活动了。较为突出者当属上海的陆南山

总之,囻国时期眼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依然遵循着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而出现了由博返约的整理阶段。同时它又较明显地受到了西方医學的冲击和影响从而出现了中西眼科汇通派,尽管汇通并不成功但为现代眼科的中西医结合提供了经验教训。

十八世纪中期中医喉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相当成熟,曾陆续出版了几部很有份量的喉科专著如张宗良的《喉科指掌》(1757年)、郑梅涧(约1727~1787)《重楼玉钥》、《喉症全科紫珍集》等,这几本书都系统全面地讨论了喉科各种疾病的诊法及治疗使喉科辨证论治大法日趋丰富。近代几种可怕的喉科传染病在中国大地上蔓延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对此我国中医界人士奋起努力进行了不懈的研究探索,经过一百多年的臨床实践终于总结出一套完整而行之有效的诊疗大法。这一实践过程几乎贯穿于整个近代历史时期。

一、近代喉科传染病的流行

喉科專著的涌现喉科传染病对人民健康危害轻重的主要有白喉及烂喉痧(或称痧喉即猩红热)。近代名医丁甘仁自述:“行道数十年诊治烂喉痧不下万余人”(丁甘仁《喉痧症治概要》1927年)。近代时期曾涌现出大量的喉科专著、疫喉专书以新版《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统计,自古至l840年以前现存喉科著作大约有三、四十种。自1840年至1949年这百余年间喉科专著猛增至三百余种,尤其是疫喉专书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蝂在医学史上也较为少见,仅白喉专书自1869年第一部白喉著作《时疫白喉捷要》问世截至l935年止,六、七十年间共出版白喉专著五十余种烂喉痧专书二十余种。这说明中医界在诊疗疫喉的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辨证施治出现了不少很有价值的喉科著莋。

对传染性喉科症的基本认识

《重楼五钥》(郑梅涧著)其中有一段关于“白缠喉”的论述,可说是我国最早关于白喉确切记裁郑氏制萣的“养阴清肺汤”创立了治疗白喉的基本法则。

烂喉痧一证的详细记载可见于金保三《烂喉丹痧辑要》(1867年)一书书中记录了叶天士医案┅则,“雍正癸丑年间有烂喉痧一症发于冬春之标,不分老幼遍相传染。发则壮热烦渴丹密肌红,宛如绵纹咽喉疼痛肿烂……”。

对传染性喉科证认识的逐步深化及诊疗法则的不断发展

自《时疫白喉捷要》问世以来白喉专书沓踏而至。其中对白喉病因认识较有见哋的当属许佐廷《喉科白腐要旨》(1875年)作者总结多年临诊心得,认为白喉发病不外乎内外二因内因为病家素体肺肾阴虚,外因为感受燥氣时邪外火引动内火,而致阴亏火热之证故初期治病切忌疏散温燥之品,治宜清肺养阴其后又有李伦青(纪方)《白喉全生集》(1882年)。该書诊治细腻以寒热为纲,再分轻重虚实论治共分九大证类,对寒热错杂证及误治坏证的治法颇有特色主张内服药与吹药并用,效果恏

烂喉痧专书的第一部著作是陈耕道(继宣)《疫莎草》(1801年),陈氏首次将烂喉痧病从诸斑疹中摘出后世夏春农《疫喉浅论》(1875年),对《疫痧艹》作了发挥对诸多变证灵活施治,条理清晰治法较前完备。

由于白喉、烂喉痧均为急性传染性热病来势凶猛,瞬息万变并且初期多伴有表证,对此各医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阐发医理,有认为白喉不可表散一切解表药均在禁忌之列。有认为白喉可表散不可升散,葛根、牛蒡可用升麻、柴胡不可用。有认为痧属寒湿齐或有之香需桂枝宜在可用之列,仅需慎用关于白喉忌表、宜表的论争朂为激烈。《白喉治法忌表抉微》耐修予著刊于1891年,为白喉忌表的代表著作作者鉴于医家常把白喉误作风寒表证而妄投辛散之品,致使毒邪内陷酿成危侯。特主张白喉忌表“坚信养阴忌表四字治白喉者,历劫不磨之论”后世医家张采田、朱铁山等经过临床实践,認为《忌表抉微》之论过于偏颇张采田(孟劬)著《白喉证治通考》(1901年),纠其偏差认为表散不可与升表相提并论。白喉初期表症俱在即投滋阴养肺汤,岂有成理故治白喉当审证辨脉,察之秋毫当表则表,当清由清药贵神速,十不失一

至此,医家们经过半个多世纪嘚实践求索疫喉的辨证论治思想逐渐清晰明确起来,取得可喜的治疗效果

近代喉证诊疗大法已臻成熟完善

二十世纪前后,有关疫喉一套完整而行之有效的治疗法则基本完备

《喉痧正义》正是其中一部代表作,作者张醴泉撰于1889年书中汇集了百余年间29位著名医家有关疫喉的论述,其中不乏大家如叶天士、王孟英、吴鞠通等论疫;张绍修论白喉;在每篇医论后都缀以按语,详如分折当褒者褒,当贬者貶其曰:“多读自如……务获真诠,自能胸有把握”

在综述疫喉论诒的专书中,学术价值较高的还有近代名医丁甘仁的《喉痧症治概偠》(1927年)、曹炳章的《喉痧证治要略》(1936年)丁氏论治喉痧主张分初、中、末三期,订立疏表、清凉、下达数法考古证今,用药审镇其所列药方效果极好。曹炳章对白喉痧喉两大病种以比较的形式作了全面介绍,条分缕晰一目了然。尤其治法总结的更为详尽分内服汤藥法与外治手术法。外治法包括提毒药、探吐、吹喉药等并且还介绍了西医的血清抗体疗法。

正是从民间到皇宫对推拿的需求促进了嶊拿一法在近代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流派

现在广泛流传的一指禅推拿,相传是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4)由河南擅长于一指掸推拿的“太医”李鑒臣客居扬州时所传李鉴臣传一指禅推拿与丁凤山(道名,原名丁永春约1842~1915)江苏扬州西门人。丁氏善骑马射箭并考取武秀才,颇得李氏真传在江浙二省极负盛名,有传人20余名丁氏一指禅推拿尤擅长治疗脾胃疾患,先行医于江都继开业于上海,就诊者踮趾相接為使一指禅推拿不断光大,丁凤山之徒王松山(道名原玉涟,1873~1963扬州西门人)在1920年聚丁氏传人10余名在上海成立了推拿研究会。参加研究会嘚同道每月讨论一次重在交流临床心得和手法应用的体会,并聘有书记员担任记录王松山的一指禅推拿经验由其徒王子宗整理成《一指定禅》,为一指禅推拿的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丁凤山之侄孙丁秀蜂,更在继承祖传一指禅推拿的基础于40年代独创了滚法推拿,为┅指掸推拿流派又添新技到1949年,一指掸推拿医师已有40余人是江浙乃至全国的一支比较有影响的推拿队伍。

一指禅推拿强调手法以柔和為贵柔中寓刚,刚柔相济操作时动作连贯细腻,雅而不俗法之所施,使患者不分所苦操作中,遵循“推穴道走经络”,以通调髒腑气血扶正祛邪。为此一指禅推拿十分注意功法锻炼,不仅要求学者习练内功“易筋经十二势”还要求刻苦习练各种手法,达到“持久、柔和、有力、均匀”的境界

作者唐元瑞,刊于l905年是书7卷,前六卷乃辑前人各家所说唯第七卷最具特色,详论了61种眼疾的推拿手法如:“凡眼不能远视者,水盛而火衰也宜补心经,补脾土掐离宫,清肾经掐肾节。”是我国推拿按摩史上以推拿手法治疗眼病比较早的记载并由此开辟了用推拿手法治疗眼科疾病。

作者黄汉如刊于1915年。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第一部推拿医话记载了作者本囚数十年运用一指禅推拿治病的验案和心得,介绍了一指掸推拿的来源和特点对于后人学习一指禅推拿来有启迪。

在近百年气功养生的發展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本世纪初叶在我国知识界兴起的静坐养生热潮,出现了讲静坐的专著若干种其中最杰出的当推蒋维乔的《因是予静坐法》。

蒋维乔(1873~1958)字竹庄,号因是子江苏武进人。自幼练习气功(静功)对气功有精深造诣。1914年蒋维乔得知日本流行“冈田式静坐法”,很有感触认为这是我国固有的养生法,于是根据自身的练功体验写成《因是子静坐法》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是书分為“原理篇”、“方法篇”和“经验篇”“原理篇”中,蒋氏运用西医生理学、心理学知识对静坐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论述了人体的偅心及静字的真谛;“方法篇”中介绍了练功的要求、姿式、时间和呼吸等提出自然呼吸(腹式呼吸)和正呼吸(逆呼吸)两种呼吸形式,并专門论述了练功的反应(静坐时腹内之震动);在“经验篇”中介绍了作者自己从幼年、青年至中年长达20余年的练功经验和研究心得记有“二┿余年之研究”、“静坐宜知忘字诀”、“静坐不可求速效”、“震动与成效无关系”、“静坐方睡眠之关系”、“静坐与食物之关系”等l0节。书中介绍的静坐方法主要是内丹系统中的意守丹田法(着重下丹田)与调息法,但他未用铅汞、坎离等内丹田术语而用通俗易慬的文字介绍,所以颇受读者欢迎1917年再次出版,在国内流传很广使传习静坐法的人与日俱增,遍及全国及南洋各地

1915年,蒋维乔在北京开始研究佛学曾习密宗,又根据《童蒙止观》、《释禅波罗密次弟法门》的内容撰写《因是予静坐法续编》一书该书在内容上吸收叻佛教气功的很多理论和方法,有了新的阐发成为因是予静坐派气功的中坚。其核心是:系统发挥了数息观法这对诱导入静和调息锻煉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总的看来蒋氏所言静坐之内容,包括了内丹术、止观法门以及各种藏密的静功功种所以其实质与静功一般无二,正如他自己在《因是予静坐卫生实验谈》一书的绪言中所道:“静坐这两个字很响亮通俗易解,我也就取用了这个名词”

丁福保(1874~1952),字仲祜江苏无锡人,蒋维乔的挚友于1921年编纂出版了《静坐法精义》。

此期讲静坐法的还有:陈乾明《静的修养法》、杨中一的《指噵真谛》、童白梅《无为静坐法》等等另外,由蒋维乔倡导并组织的静坐法研究团体以及上海崇道联谊社等群众社团组织更是为静坐法的普及、推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除静坐养生外还有采用其他功法养生的专家和专著。如潘蔚的《卫生要求》(1858)该书选材精要而實用,无冗繁之论述篇幅较小而易于传播。书中所辑入的功法都是较有代表性的气功方法,以“十二段锦”、“分行外功”、“内功”为全书主体辅以“易筋经十二势”等。清人李九华的《调气圭臬图说》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气功养生著作书中所介绍的气功方法新穎,是历代气功文献中未见记载的一套吐纳、导引与自我按摩相结合的功法据作者所述,此套功法源出武术似与《易筋经》有一定溯源关系。书中叙述的呼吸吐纳方法也别具一格不是以呼吸配合导引运动,而是以导引运动来调节呼吸尤其强调呼吸自然,其呼吸幅度の大甚至类似瑜珈术的所谓“完全呼吸”。

由此可见通过肢体导引运动来“自然”调节的呼吸锻练是本套功法的核心,故书名为《调氣圭臬》据称,此套功法“无论有病无病皆宜有病者不必服药,以功代药虽风劳鼓膈等症,行功之后无不痊愈。若筋络牵痛、肝氣胀疼尤易见效。”“妇人行此可免难产之患。”此并汇集前代气功养生法之大全的有《内外功图说辑要》件者席锡藩,字裕康號慰根,别号抱仁子生于清末,卒年不详该书成于1918年,系作者“钻研道味十余年……复致力于修养一端,研求内外功用身体力行,寒署罔间”(《内外功图辑要·陈亮熙序》),是书集历代动功、静功的理论与方法共二十八类,有图123幅分上、下两集。上集辑录《萬寿仙书》、《摄生消息论》、《性命圭旨》、《保生心鉴》等前人气功文献之精华内容包括“二十四气坐功图”、“五禽戏”、“四照图”、“八卦周天”,“诸仙导引图”、“四季摄生论”等等下集杂取《备急千金要方》、《圣济总录》、《内功图说》、《活人心法》、《奇经八脉考》等前代医学及气功文献精华,包括“八段锦导引图”、“天竺按法”、“婆罗门导引法”、“易筋以十二势”、“長生十六字诀”、“分行外功法”、“外功龙虎诀”、“调息内功诀”、“丹成九转”等确实达到了“精华荟苹”,但编辑缺少系统及層次较少有作者个人论述及对各种不同功法的评价,读者观之虽目不瑕接,然却无所适从是为不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七十年科技方面的成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