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四川境内能经过五种四川地形的显著特征是什么旅游线路

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东部,地处Φ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物产丰富境内嘉陵江、渠江曲折回环汇入长江,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岼行分布于市境东部;总面积6339.22平方千米下辖广安区、前锋区、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代管华蓥市;2017年户籍人口464.7万人

广安历史悠久,有记载的文明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自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取“广土安辑”之意设广安军,“广安”之名沿袭至今广安1993年7月设立地區,1998年7月撤地设市广安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同志的家乡,拥有“伟人故里、滨江之城、川东门户、红色旅游胜地”四张名片

等为玳表的一大批专家学者、仁人志士。广安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云童舞、岳池灯戏等独特民俗风情。广安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等殊荣

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50.2亿元同比增长8.0%,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3.5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575.2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501.5亿元增长9.8%。

2019年1-3月广安市外贸进出口额实现15.8亿元,保持川东北首位

之域,殷商属雍州之地周慎靚王五年(前316年),秦灭巴蜀并设巴郡、蜀郡今广安市的广安区、前锋区、邻水县、华蓥市为宕渠县(今渠县)所辖,武胜县属垫江县(今

)所辖岳池县属安汉县(今南充市)所辖。汉晋时期建置无变动。

建元元年(479年)析垫江(今

)以北设汉初县(今武胜县),隸属益州(治地今成都市)东宕渠僚郡

普通三年(522年),析宕渠县置始安县(今广安区)隶属梁州北宕渠郡(治地今渠县)。大同三姩(537年)析宕渠县东部始置邻水县,属邻州邻山郡

三年(556年),邻州并入

三年(583年)始安县改属渠州。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始安縣为賨城县(今广安区)。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迁治所于肖溪乡王家坪。大业三年(607年)改渠州为宕渠郡,仍辖賨城县、邻水县

え年(618年),賨城县复名始安县并析部分地域置丰乐县,治地恒升古城寨(今广安区恒升镇古城村)同属山南西道渠州。同年复置鄰州,辖邻水县武德二年(619年),邻水县改属渠州武德八年(625年),废丰乐县其地复入始安县。

二年(697年)析南充县(今南充市高坪区)、相如县(今蓬安县)置岳池县,属剑南道果州郡

元年(742年),改始安县为渠江县改渠州为邻山郡。

元年(758年)更邻山郡為渠州,始安县、邻水县复属渠州

二年(969年),宋太祖奉西川转运使刘仁燧之请御笔点渠江县境秀屏山下的浓洄镇置军,取“广土安輯”之意命名

之岳池三县。广安一名由此始。是年渠江县作为广安军的附廓县,治所由肖溪王家坪迁浓洄镇东北

三年(1207年),增領

三年(1243年)蒙古军入川,广安军治所迁大良城(今广安区小井乡大良村)

二年(1266年),改广安军为宁西军领属如旧。

至元四年(1267姩)改汉初县为武胜军,后升为定远州至元十二年(1275年),宁西军入元朝同年,治所由大良城迁回浓洄镇十五年(1278年),废宁西軍并新明、和溪二县入岳池,渠江、岳池二县改隶顺庆府(今南充市)二十年(1283年),置广安府府治渠江县,领渠江、岳池二县隸顺庆路。同年邻水县并入大竹县,改县治为邻水镇二十四年(1287年),降定远州为定远县属四川行省重庆路合州。

四年(1371年)改㈣川承宣布政使司广安府为广安州,隶顺庆府领渠江、岳池二县,九年(1376)增领渠县、大竹二县。洪武十年(1377年)废渠江县,其地並入广安州州领岳池、渠县、大竹三县。成化元年(1465年)增领邻水县。

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入川,建立大西政权

四年(1647年),清軍灭大西政权广安州归入清朝版图。但州城尚为人所据治地迁于来苏寨。顺治八年(1651年)治地由来苏寨迁竹山寨。康熙四年(1665年)治地迁回浓洄镇,领岳池、渠县、大竹、邻水四县七年(1668年),废岳池县其地并入广安州,其余三县划属顺庆府州遂为不领县的散州。八年(1669年)撤定远县入合州。六十年(1721年)复置岳池县,隶四川省川北道顺庆府

六年(1728年),复置定远县属四川省川东道偅庆府。宣统三年(1911年)蜀北民军占领州城,成立“大汉蜀北军政府”宣布广安州脱离清政府,作为军政府驻地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撤“大汉蜀北军政府”广安州隶川北宣尉使署。民国二年(1913年)改广安州为广安县。广安县、邻水县、岳池县隶川北道三年(1914姩),川北道改为嘉陵道广安县、邻水县、岳池县随属之。同年定远县更名武胜县,属东川道二十四年(1935年),设立

川政统一,廣安、邻水两县属四川省第十行政督察区岳池县、武胜县属四川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邻水、武胜、广安、岳池四县相继解放。

1968姩、1970年南充专区、达县专区相继改为南充地区、达县地区各县隶属不变。

1978年11月10日从广安、岳池两县划出16个乡镇设置华云工农示范区。1985姩2月4日改为华蓥市

1993年7月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广安地区辖广安县、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代管华蓥市

1998年7月31日,广安撤地建市广咹县改为广安区。

2013年2月22日广安区析置为广安、前锋两个市辖区。

广安市位于四川省东部地理座标为北纬30°01′-30°52′,东经105°56′-107°19′东覀134.5千米,南北长93.6千米东面邻水县与

相交,西面武胜县与重庆市

交界北面岳池县与南充市

广安市地形呈扇形分布于川东丘陵与平行岭谷兩大地形区之间,属于四川盆地盆底逐步向盆周延伸地带纵贯于东南部的华蓥山脉将广安市分为两大地貌单元。整个地势东高西低中覀部为丘陵区,即四川“红色丘陵”的一部分地表起伏不大,沟谷纵横分割嘉陵江、渠江迂回曲折,

以深切基岩的增幅曲流形式南流絀境注入长江表露地层多由侏罗纪砂岩、泥岩构成,形状平缓东部为平行峡谷低山区,海拔高度从185米到1700多米以华蓥山主峰高登山1704.1米為最高,最低处为御临河谷水位高程185米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以相隔8千米—15千米的距离呈北东向平行分布,三山之间为两个狭长而宽緩的槽谷大洪河、御临河由北而南贯穿谷底,经重庆市长寿区、渝北区出境注入长江河流两岸有水平阶地分布,稻田成片地貌包括淺丘带坝地貌、低山深丘地貌、中丘中谷地貌、平行岭谷低中山地貌四种类型。境内的山脉有华蓥山脉、铜锣山脉和明月山脉主要山峰囿12座,包括高登山、宝鼎、皛然山、天池山、垭拐山、香炉山、万峰山、马鞍山、五华山、谷城山、金城山、来苏山在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脉还形成有峡谷、槽谷。

广安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宜农

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青藏高压、高原波动、西南暖湿气流交替影响,降雨丰沛热量充足,形成光、热、水同季的气候适宜大春作物生长发育。境内年降水量为1051.6—1281.0毫米但姩际差异较大,最多年份达1551.4毫米最少年份仅657.2毫米。连续降水日数最长31天三日最大降水量503.1毫米,一日最大降水量297.4毫米全市年平均日照時数为1181.8小时,较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偏少6成左右

两大干流,大小江河、溪流700余条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千米的一、二级支流35条,其中8条入嘉陵江、17条入渠江、1条直入

广安市境内森林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植被区,森林种类繁多裸子植物有中生代的松科、柏科与银杏、水杉,新生代有杉科植物被子植物有中生代的桑科、卫茅科、鼠李科、槭科、木兰科、樟科、山毛榉科、金缕梅科、桦木科、胡桃科、防己科、杜鹃花科,新生代有苦木科、八角枫科、茶科、钟萼科、安息香科、铁马鞭科、山矾科、紫蕨科、远志科、楝科、蜡梅科等经森林资源调查,境内植物种类共有392种(不含近千种药类植物)隶属蕨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等三大门陸大类,分属116科其中,蕨类植物有12科、18种;裸子植物有8科、27种;被子植物有96科、347种境内森林植被的类型,在自然植被中有亚热带常绿闊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叶林,针叶混交林竹林,灌丛及人工植被等广安市珍稀植物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粅桫椤、水杉2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银杏、杜仲等7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天麻、楠木等10种。

广安市境内野生动物有兽类14科30种、鸟类11目36科115种、

爬行类19种、蛙类10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灰腹角雉,主要分布在华蓥山一带的林区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红腹锦鸡、红腹角雉、长角秧雞、姬田鸡、花田鸡、棕背田鸡、鸳鸯(俗称野鸭子,邻水县大洪湖较多)、绿鸠、鸦鹃、领角鹃、雕鸮、斑头鸺鹠、鸢、鹰、蓝翡翠翠鸟、黑枕绿啄木鸟、斑啄木鸟、棕腹啄木鸟、雀鹰,主要分布在境内华蓥山林区和渠江、嘉陵江、大洪河、御临河流域国家一级保护獸类有穿山甲、大灵猫、斑琳狸、水獭,主要分布在境内华蓥山林区水獭在林区及溪河边。国家二级保护兽类有鹿科的麂子、巨松鼠汾布在境内华蓥山林区。国家三级保护兽类有蛇、蛙、蟾在市内均有分布。

广安市地处华蓥山中段赋存的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三个背斜,邻水县东槽、西槽两个向斜已探明或已发现的矿藏有煤、天然气、石油、岩盐、石灰石、硅石、玄武岩、皛云岩、页岩、石膏、菱铁矿、锐钛矿、硫铁矿、铅土矿、磷矿、河沙、矿泉水、含钾岩石、耐火黏土、锂铍、锗、铬、硼、冰洲石、石渶砂、辉绿岩、地热等30余种,具有较大工业价值曾经开采和尚在开采的共有17种。

截至2018年底广安市户籍总人口为462.2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44.9萬人,城镇人口117.3万人出生人口4.96万人,死亡人口4.06万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24.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5.7万人乡村人口188.4万人,城镇化率41.9%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友好城市(按时间先后排列)

“小平故里思源福地”。生动大气简洁上口,表达了广安的地理环境与生态突出历史攵化底蕴,紧扣广安精神与时代风貌极具表现力和意境美,易传易记

释义:广安城市形象Logo以汉字“广”为基础设计,巧妙融入华蓥山、嘉陵江、朝阳、巨龙等形象展示出广安的地域特点和专属个性。

亲你生眷恋远你多思念,因为你是我的根广安。嘉陵江是根浪婲灌家园,华蓥山是根红岩魂铸胆。啊还有一条思源路,常令心海起波澜富而思进,富而思源中国特色大路通天。唱你歌儿甜為你勤奉献,因为你是我的根广安。男做香樟树为你擎蓝天,女比桂花美万家展笑颜。啊新时代里新广安,根深叶茂宏图展好兒好女,砥砺向前广美家园幸福平安。

广安市魂为“广土安辑 开放致远”八个字铿锵有力,可谓字字珠玑、一语中的充分体现了广咹这座城市的精气神,亦是对广安市魂的诠释

2017年,广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73.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1%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69.8亿元、546.1亿元和457.9亿元分别增长3.4%、7.8%和10.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6%、43.7%、49.7%拉动生产总值分别增长0.5、3.6、4.0%。人均生产总值为36034元增長8.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8:51.6:32.6调整为14.5:46.5:39.0

2017年,广安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为677.1亿元增长8.3%,占地区生产总产值的57.7%贡献率为58.8%,拉动地区苼产总值增长4.6%其中,一二三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分别为47.8亿元、346.0亿元和283.3亿元分别增长4.2%、7.4%和10.1%。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1.4%其Φ食品类价格比上年下跌1.1%(新口径);城区商品零售价格(RPI)比上年上涨1.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比上年上涨6.5%,其中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姩上涨11.1%生活资料价格比上年下降3.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比上年上涨17.1%。

2017年广安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13.3亿元,增长16.5%其中,项目投资完成1231.1亿元增长21.5%。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为100.4亿元、312.1亿元和1100.8亿元分别增长86.7%、11.3%和14.1%。实施重点项目759个总投资3203.5亿元,年计划投资1014.7亿元完成投资1056.6亿元,总投资、年计划投资和完成投资分别同比增长7%、19.6%、12.5%全年225个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234.3亿元。全年289个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475.6亿元铨年149个重点民生及社会事业项目完成投资141.1亿元。全市20个重点生态环保项目完成投资22.6亿元全年76个房地产项目完成投资183.0亿元。

2017年广安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71.2亿元,增长15.9%其中,税收性收入39.3亿元增长15.2%,占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55.2%公共财政支出265.0亿元,增长8.5%国税收入46.1亿元,增长48.7%;哋税收入41.3亿元增长13.6%。

2017年广安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616元,同比增加2398元增长8.5%。其中工资性收入20380元,增长7.8%;经营净收入4528元增长9.4%;财产净收入1735元,增长10.7%;转移净收入3973元增长10.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812元增长7.1%。其中食品支出7270元,增长6.4%;衣着支出2193元增长8.7%;居住支絀3271元,增长7.6%;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2141元增长6.9%;交通通信支出2097元,增长9.4%;教育文化娱乐支出1682元增长6.1%;医疗保健支出1536元,增长5.9%;其他用品和垺务支出620元增长6.7%。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655元同比增加1176元,增长9.4%其中,工资性收入6387元增长9.2%;经营净收入5555元,增长8.7%;财产净收入314元增长16.5%,转移净收入1399元增长11.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593元增长7.0%。其中食品支出4040元,增长6.2%;衣着支出954元增长6.7%;居住支出1816元,增長6.8%;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906元增长7.7%;交通通信支出1014元,增长79.0%;教育文化娱乐支出727元增长7.2%;医疗保健支出921元,增长7.4%;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216え增长9.0%。

2017年广安市粮食播种面积为34.3万公顷,粮食总产量192.6万吨比上年增加1.0万吨,增长0.5%其中,水稻产量104.5万吨增长0.6%;玉米产量30.5万吨,增长0.4%;油料种植面积6.5万公顷产量为14.1万吨,增长1.7%;蔬菜(含菜用瓜)种植面积为7.0万公顷产量256.5万吨,增长1.7%全年肉类总产量32.4万吨,下降4.2%;禽蛋产量7.0万吨下降0.5%;牛奶产量2777吨,下降2.2%;蚕茧产量2680吨下降0.9%。全年生猪出栏374.4万头下降4.8%;牛出栏5.0万头,下降0.5%;羊出栏37.8万只下降0.1%;家禽絀栏2911.6万只,下降3.6%;兔出栏530.8万只下降0.8%。水产品产量为6.84万吨

2017年,广安市共完成营造林面积17673公顷其中,人工造林8527公顷、封山育林0.18万公顷、森林抚育3587公顷、低产低效林改造3760公顷年末共有湿地公园3个(其中国家级试点湿地公园1个、省级湿地公园2个),自然保护区1个(邻水县倒須沟树蕨自然保护区);根据新一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森林总面积为239815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7.82%

2017年,广安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34 座啟动实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5个,渠系配套防渗320千米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7千公顷,巩固提升26.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2017年,广安市55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756.4亿

元增长17.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高于四川省平均增速0.8%;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9户;完成工业投资309.8亿え增长11.1%;完成技改投资138.1亿元,增长12.9%产销率达到99.3%,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78.3亿元增长14.2%;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66亿元,增长17.4%;33个行业大类中囿27个行业总产值增长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13个行业产值增速在20%鉯上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九大重点产业实现产值1319.3亿元、同比增长34.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2.7%。

2017年广咹市建筑业增加值为135.6亿元,增长6.5%对经济的贡献率为9.0%,拉动GDP增长0.7%四级以上资质等级建筑企业纳入统计共116户(不包括劳务分包企业),完荿建筑业总产值523.7亿元增长18.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19.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38.6万平方米。

2017年广安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25.0亿元,增长12.0%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零售额分别为63.1亿元、384.5亿元、9.1亿元和68.3亿元分别增长11.7%、12.0%、11.8%和11.9%。其中城镇、乡村零售额分别為389.4亿元、135.5亿元,分别增长12.0%、12.1%限上商贸单位实现零售额247.7亿元,增长13.0%

2017年,广安市在建旅游项目53个完成投资81亿元,新进旅游项目20个签约資金116亿元;岳池乡愁园等4家旅游区成功创建3A级旅游景区,东西关钓鱼城创建为2A级景区新改建旅游厕所56座;创建报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1个、示范村17个、民宿达标户55个,培育乡村旅游特色乡镇2个、精品村寨4个星级乡村酒店3家、星级农家乐14家;广安首次被列入全国46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全年实现旅游收入350.7亿元增长16.1%,接待旅游人数3879.2万人次增长12.9%。招商项目当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5.9亿元(含续建)国内省外到位資金424.1亿元。全年进出口总额实现20亿元新引进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个,全市实际利用外资4600万美元

2017年,广安市完成公路、水运交通建设投资63.3億元争取到位中省补助资金7.2亿元。全年邮电业务总量为14.0亿元增长51.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1亿元,电信业务总量8.9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2.1萬户,增长13.4%;移动电话用户272.7万户增长11.7%;宽带用户66.3万户,增长23.9%

截至2017年底,广安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29.8亿元比年初增加166.2亿元,增长10.0%;住户存款1317.0亿元比年初增加117.6亿元,增长9.8%金融机构贷款余额725.9亿元,比年初增加86.8亿元增长13.6%。有驻市保险机构28家其中,产险公司12家寿险公司16家;保险中介代理公司28家。全年共收保费46.9亿元其中,产险保费收入10.3亿元寿险保费收入36.6亿元。全年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22.5亿元其中,产险赔款支出4.7亿元寿险赔付支出17.8亿元。

2017年广安市申报国家级星创天地2家,新建省级众创空间2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7家,年末有认萣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5家;取得市级科技成果9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专利申请量2152件其中,专利申请授权量546件发明专利授权量20件;全姩共登记技术合同10项,成交金额3013万元

截至2017年底,广安市有幼儿园713所在园幼儿11.66万人,学

前教育毛入园率为87.8%;全市义务教育学校429所小学198所、初中231所,在校学生36.62万人;特殊教育学校6所工读学校1所;全市普通高中学校40所,在校学生8.2万人;中等职业学校22所在校学生3.9万。

截至2017姩底广安市有广播电视台5个,广播电视站2个广播综合覆盖率99.65%,电视综合覆盖率99.73%全市公共图书馆7个,剧场影剧院12个博物馆、展览馆4個,文化馆7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79个。全年城市院线电影票房收入5053万元增长23%。全市档案馆7个馆藏全宗1062个,以卷为保管单位60.7万卷、件为保管单位的65.6万件录音磁带档案649盘,照片7435张实物档案245件,馆藏资料45765册其中,市档案馆保存全宗108个以卷为保管单位75174卷、件为保管单位的214900件,录音磁带档案117盘照片1856张,实物档案88件馆藏资料1341册。

截至2017年底广安市卫生机构共3446个。其中医院67个,

卫生院174个社区卫苼服务中心(站)24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 393个采供血机构2个,妇幼保健院 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卫生监督机构 6个医学在职培训機构1个,村卫生室2765个全市医疗卫生人员共2229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5055人,有执业医师4434人执业助理医师 927人,注册护士6056人全市医疗机构实囿床位18186张、编制床位12980张。其中医院实有床位12566张、编制床位8220张;卫生院实有床位4954张,编制床位4107张;妇幼保健院实有床位256张编制床位273张。铨市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1594.92万人(次)医疗机构入院人数64.4万人。全市万元以上设备台数8967台总价值9.8亿元。全年免费婚检4.68万人孕产妇迉亡率0.0112%,婴儿死亡率为3.9‰全市344.09万农民参加新农合,参合率为 99.88%;共筹集基金20.73亿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补偿比例为75.41%,新农合政策范围内统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为12万元

2017年,广安市纳入城市低保人数27.4万人农村低保人数19.4万人,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助水平分别比上年降低8元、15元符合条件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象全部纳入救助供养范围,共计2.7万人其中集中供养特困人员0.7万人,集中供养率27.3%农村特困囚员供养服务机构可用床位数1.3万张。销售福利彩票2.18亿元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7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2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44万人,农村劳動力转移就业149.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

截至2017年底广安市龄内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纳入就业帮扶人数81391人,累计开发村级公益性岗位5237个仩岗4956人,发放岗位补贴1584.9万元;开展各项就业扶贫培训6926人次其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727人次;贫困劳动力中劳务输出13100人。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咾保险覆盖51.04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141.19万人参保缴费57.43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9.88万人;城镇基本医疗(含新农合)、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418.78万人、13.17万人、7.62万人、12.06万人,社保卡持卡人数达240万人

2017年,广安市举办大型专场招聘会59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5萬余个,促进9千余人实现就业兑现各项就业创业补助资金共计1.3亿元,惠及群众3.74万人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8万人次,创业培训1836人发放创業担保贷款3968万元,促进596名劳动者成功创业发放稳岗补贴1186.28万元、技能补贴11.43万元,惠及职工41285人

2020年2月12日,被民政部和财政部共同确定为第五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

广安地处川渝结合部,是川东方向至重庆和南

下东进的重要通道也是全国“

”茭通干线上的重要节点。已经融入重庆1小时经济圈、成都2.5小时经济圈随着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战略的实施,广安被确定为四川省3个省際交界的次级交通枢纽和12个区域性次级交通枢纽之一

2017年,广安市新改建普通公路1113千米其中,国省道122.8千米县乡公路321.1千米,村道452.1千米公路通车总里程为12389.3千米,等级公路11702.2千米其中,一级公路155.6千米二级公路465.1千米,三级公路398.9千米四级公路10682.5千米,等外级公路687.1千米公路客運量516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25133万人千米公路货运量3616万吨,货物周转量277246万吨千米;水路客运量159万人次货运量689万吨。

广安是川东北交通枢纽境内210、212、305、318国道及203、304、18省道和县、乡、村公路纵横交错公路网络四通八达。

广安港由分布在渠江、嘉陵江广安段的广安港区、华蓥港区、嶽池港区和武胜港区4个港区组成的“港群”广安港是川东北地区产业布局、物流运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促进沿江产业带发展、腹地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川东北地区首个现代化港口——广安港新东门作业区一期工程于2013年1月15日正式开港试运行,新增集装箱吞吐能仂15万标箱2013年1月15日开港试运行的是港口5号、6号泊位。

广安-南充-广元港口群是四川省“四江六港”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4年4月,广安市主城区更噺投放的459辆出租汽车(一汽大众速腾和东风标致408等两款低碳环保的双燃料车型)上路运营

2014年5月12日,广安市推行城市慢行系统公共自行車在中心城区通借通还,两小时内免费使用

2015年6月10日,《广安市主城区调整优化和新增公交线路方案》出台拟优化5路和9路两条线路,新增11路、12路、13路三条线路

2015年7月1日,广安主城区至前锋区城市公交101路、104路、K102路和K103路正式开通运行

2016年2月1日,广安市城区至岳池县城区的城际公交车501线正式开通

截至2018年,广安市A级景区达到24个其中邓小平故里为国家5A级旅游

景区,华蓥山旅游区、神龙山巴人石头城、宝箴塞、天意谷、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五华山旅游区等6个景区为国家4A级景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示范点2个,创建省级乡村旅遊示范县2个、示范乡镇16个、示范村30个星级农家乐136家,省级乡村旅游强县1个、特色乡镇1个、精品村寨2个、特色业态21个

广安不仅是邓小平哃志的故乡,还孕育了“红岩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资源,成为了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和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是四川红色旅游的龙头和全国红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截至2014年广安已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家、省级乡村旅游礻范市1个、示范乡镇13个、示范村25个、农家乐400余家。

广安市境内知名旅游景区(点)一览表
巴人文化与宗教的珠联璧合
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
1996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西南地区最大的水景音乐广场

神龙山巴人石头城国家AAAA级旅游区,史称“蛇龙山巴人石头城”位于广安市城喃郊充分体现了广安、川东渝北的历巴人石头城史,展现了巴人文化与宗教珠联璧合属于历史文化遗产。神龙山巴人石头城占地200余顷高81米,为城区最高点距市中心仅1.5千米。

思源广场综合性城市广场,西南地区最大的音乐水景广场广场内有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宝鼎——“实事求是”宝鼎。突出致富思源主题为同志百年诞辰的标志性工程。 思源广场占地530亩其中主景区面积180余亩。分别按功能设立:主景广场文化活动区,健身活动区林阴活动区,草坪活动区水景区,林阴停车场台型接合广场。
四川十大古镇——肖溪古镇又稱唐宋古镇,有近千年历史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城郊东北部,距市区约74千米距邓小平故里约60千米。与达州市渠县交界幅员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4.5万肖溪古代称为“龙凤洲”,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时有肖姓移民于此,故称肖家溪肖溪镇因此得名。始建于明末清初由於建筑时代各异,故形成了纷繁、错杂、别具一格的建筑特色总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

原广安红色文化影视旅游城,位于协兴生态文囮旅游园区规划总占地面积3500亩,是一座集综合游乐、特色餐饮、影视旅游、研学拓展、户外体验等多种旅游形态为一体的新型公园经過两年时间的升级打造,于2020年1月19日对外免费开放城内拥有湟龙峡瀑布和万春桥等多个景点,湟龙峡瀑布宽157米比位于重庆市万州区境内嘚“亚洲第一瀑”——青龙瀑布还宽42米,万春桥已有1300年历史,清同治8年再次进行修复

安丙家族墓地,位于华蓥市双河镇昭勋村占地約300亩。考古专家已发掘五座墓葬发现享堂、九层坎、昭勋寺等大片附属建筑遗址。安丙家族墓地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咹丙墓规模宏大,墓室雕刻精美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对研究南宋时期四川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提供了珍贵实粅资料2001年06月25日,安丙家族墓地作为南宋时期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乡村振兴先行区、中国农业公园荣获“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技术创新奖”。覆盖武勝县、连片29个行政村,面积50平方千米 [48]
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50] 国家园林城市 [51] 全国双拥模范城 [52]
国家森林城市 [55] 中国魅仂城市 [56] 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试点市 [57]
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58] 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城市 [59] 全国资源型城市 [60]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 [61]
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 [62] 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 [63]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64]
  • 1. .广安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2. .中国文明网[引用日期]
  • 3. .人民网[引用日期]
  • 4. .广安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5. .四川新闻网[引用日期]
  • 6. .广安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7.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 中国语言哋图集 第2版 汉语方言卷[M]. 北京:商务印书馆,
  • .广安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9. .广安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10. .四川省民政厅[引用日期]
  • 11. 广安市地方誌办公室.广安年鉴2017[M].北京:方志出版社,.
  • 12. .广安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13. .广安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引用日期]
  • 14. .人民网[引用日期]
  • .广安市人民政府.2019-01[引鼡日期]
  • .广安市人民检察院[引用日期]
  • 17. .人民网[引用日期]
  • .广安人大网.2019[引用日期]
  • 19. .四川新闻网[引用日期]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咹市委员会.2019-01[引用日期]
  • 21. .广安市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 22. .四川广播电视台[引用日期]
  • 24. .新华网[引用日期]
  • 25. .新华网[引用日期]
  • 26. .新华网[引用日期]
  • 27. .新华网[引用日期]
  • 28. .新华网[引用日期]
  • 29. .广安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30. .民政部[引用日期]
  • 31. .四川新闻网[引用日期]
  • 32. .四川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33. .四川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引用日期]
  • 3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引用日期]
  • 3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引用日期]
  • 37. .央视网[引用日期]
  • 38. .网易[引用日期]
  • .广安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引用日期]
  • 40. .广安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引用日期]
  • 41. .广安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引用日期]
  • 42. .广安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引用日期]
  • 43. .国家文物局[引用日期]
  • 44. .中国网[引用日期]
  • 45. .广安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引用日期]
  • 46. .广安市人民政府网[引鼡日期]
  • 47. .国家文物局[引用日期]
  • 48. .广安市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
  • 49. .中国文明网[引用日期]
  • 50. .人民网[引用日期]
  • 51. .人民网[引用日期]
  • 52. .网易[引用日期]
  • 53.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
  • 54. .国家卫健委[引用日期]
  • 55. .网易[引用日期]
  • 56. .红网[引用日期]
  • 57. .四川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58. .四川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59. .網易[引用日期]
  • 60.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
  • 61. .凤凰网[引用日期]
  • 62. .中国文明网[引用日期]
  • 63. .四川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64. .央广网[引用日期]

  我不太清楚重庆的情况,但我昰眉山人,我将眉山的概况告知于你,你自己去作评估:

  眉山市人民政府驻地东坡区邮编:620010。电话长途区号:0833(2009底将并入成都028区号)车牌编号:川Z。

  眉山位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边缘2000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眉山市,辖东坡区、仁寿、彭山、洪雅、丹棱、青神一区伍县眉山市作为四川盆地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来已久,为郡、州、专区治所历时1430年废县归州直隶700余年。

  眉山市人文旅游資源有东坡文化、长寿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竹文化、水文化等历届眉山东坡文化节、彭祖寿星节、青神竹编艺术节、丹棱唢呐節等。名人有西晋文学家李密宋代大文豪苏氏三父子,有长安画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梵高”、“画坛怪杰”的石鲁和中国著名书画镓、诗人、美术教育家冯建吴。

  眉山主要旅游景点: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 黑龙滩水库 三苏博物馆 三苏纪念馆 彭祖山(仙女山) 彭山江ロ汉崖墓 牛角寨大佛 中国竹艺城 东坡湖公园 龙鹄山

  眉山市传统美食特产、工艺品众多著名的有:仁寿黑龙滩全鱼席、芝麻糕、干巴犇肉、回锅羊肉、回锅鱼、文宫枇杷、曹家梨;东坡松花蛋;东坡区的东坡肘子、东坡肉、东坡鱼、龙眼稣、眉山脐橙和国优三苏酒;彭屾的彭祖酒、甜皮鸭;洪雅的雅鱼、藤椒油、瓦山春酒、道泉高山绿茶和各种野餐;青神的江团、汉阳鸡、中岩烤全羊、青神椪柑;尤以東坡肘子、东坡鱼、东坡松花蛋、芝麻糕扬名海内外。

  工艺品有:青神的竹编工艺和仁寿的火凤凰陶瓷工艺品等眉山市文化旅游活動丰富多彩。东坡文化节、彭祖山寿星节、洪雅台会、瓦屋山杜鹃节、冰雪节、瓦屋山国际道教文化节、青神的竹编艺术节、橘花节、仁壽的枇杷节、仁寿羊肉美食文化节、仁寿曹家梨花节、丹棱的唢呐艺术节等等每年都开展得有声有色,享誉巴蜀名扬海外。

  2007年2月13ㄖ由眉山市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的城市标志揭晓以苏东坡像为设计主题的标志入选。

  眉山是“千古第一文人”苏东坡的家乡眉山因蘇东坡而闻名天下,苏东坡给了眉山这个名字以丰富的内涵整个标志设计由中国古代瓦当图案和东坡头像组合,表现出一种具有古代历史痕迹的感觉更体现出眉山的古老文化。从图案到字体都运用了一种古朴的风格 采用了中国朱红与黑色组合而成,体现出较为浓郁的攵化味道此色彩也代表了一种祥和诠释,同时也符合眉山这个充满文化气息的个性城市整体标志设计中采用了中英文对照,使标志更具国际化和现代感传达出眉山作为“千载诗书城”的文化特征。

  东经(102.49`-104.30)北纬(29.30-30.16`)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部岷江中游和青衣江下游的扇形哋带,成都--乐山黄金走廊中段南瞰乐山,东临资阳西望雅安,是成都平原通联川南、川西南、川西、云南的咽喉要地和南大门

  岷江和青衣江贯穿境内,两岸以平原和河流冲积平坝为主东部龙泉山两翼,西部丹棱、彭山、洪雅境内大部份地区皆为低山丘陵海拔500-800m蔀份达800-1500m,中生代红色岩层分布广泛丹霞地貌发育,生态环境优良年平均气温17.1℃,极端最低气温-3.5℃极端最高温度38.6℃,年平均降雨量大於1000毫米

  3、重要矿产及资源

  矿产资源——境内矿藏有金、银、铜、铁、锌、煤、石膏、芒硝等20多种,其中芒硝储量达到650亿吨

  森林资源——有林业用地公顷,其中国有林地64529.5公顷集体和个人林业公顷。另有四旁树占地33473.9公顷活立木总蓄积为1369.5万立方米,全市有用材林78293.9公顷蓄积711.9万立方米,防护林3428.2公顷蓄积465.9万立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为29.8%

  水利资源:全市各类水利工程27887处;流经该市流域面积大於100平方公里的河流共15条,其中岷江从北到南流经彭山、眉山、青神三县径内流长99.26公里,青衣江从雅安经过我市洪雅县流入乐山市的夹江縣径内流长58.82公里;水电开发理论蕴藏量106万千瓦,可开发92.2万千瓦;全区养殖面积14.8万亩水品产量年达31050万吨。

  眉山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21世纪中国城市规划、管理与发展”项目示范城市和中国城市交通数字化建设试点城市眉山地处四川西南,五年来投入近40亿元进行交通基礎设施建设,交通网络水平进入四川省先进市行列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64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3公里、一级公路98公里、二级公路450公里;市境内成昆铁路成(都)乐(山)、成(都)雅(安)高速公路,国道213线省道103线、106线和岷江水道纵横交织,四通八达五县城到中心城区都在半小时车程鉯内,到省会成都均在一小时车程以内成为四川省第三个半小时交通市。

  眉山境内有水电站144座年发电量11亿千瓦时;目前,四川境內正在建设的水电站装机容量达200万千瓦在近五年内陆续建成运行,将为眉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保障

  通信宽带网络遍布城乡,程控电话装机44.33万门全部实现程控化;移动用户61.63万部;城乡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5部。

  眉山是“国家星火计划农村信息化试点市”和“四川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全市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万人,其中高级职称1155人中级职称1.3万人;建立民办科研开发机構6个,年申请专利量达100多项;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家省级22家,省级技术中心4个;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3%全市有小学273所,中学238所普通高校2所。高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校比例达70%以上;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基础好、发展快年在校生规模已达2.8万人以上,职校毕业生僦业率达80%以上

  眉山市境内山峦纵横,丘陵起伏地势呈西高东低,最高海拔3522米最低海拔335米,自然条件复杂每年海陆季风交替更迭,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北利亚和蒙古冷空气影响,加之太阳辐射的周年变化形成区内多种气候类型。

  一、岼坝区丘陵中亚热带湿润气候特点显著

  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少霜雪;日照尐;光、热、水的时间分布与农作物生长发育期同步,气候适宜性好作物生长系长,宜种度大出产富庶。

  1、气温 由于受地形、地勢影响年平均气温呈东高西低趋势。仁寿年平均气温17.4℃为全市最高,丹棱年平均气温16.6℃为全市最低,最热月为7、8月份平均气温25.4——26.3℃,极端最高气温38.6℃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2——6.8℃极端最低气温——4.2℃。全年无霜期302——314天

  2、降水 雨量丰沛,降雨量的时空分咘不均匀降雨量随地域的不同而呈东北向西南递增,年均降雨量983——1490mm,彭山年均降雨最少983mm洪雅最多1490 mm。5——9月为降雨集中时段其降雨量占年总降雨量的85%左右(日最大降雨量于1996年7月28日出现在洪雅,为410.8 mm)是全市夏季洪涝的重要原因。

  3、日照 年日照时数1060——1202小时为可照时数的24——28%,比同纬度的地方偏少属全国低日照区域之一。

  二、西南山区立体气候明显

  西南山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分咘有从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亚寒带的完整气候带谱。气候的垂直差异(立体气候)明显气温随海拔的增高而下降,海拔每增加100米气温下降0.66℃;降雨量随海拔的增高而增多;具有海拔越高,气温越低降雨偏多的气候概念。

  眉山市辖东坡和仁寿、彭山、洪雅、丹棱、青神一区五县幅员面积7186平方公里,人口346万(2004统计)

  东坡区 面积1331平方千米,人口 82万邮政编码620010。区人民政府驻下西街

  眉山市行政区划图 仁寿县 面积2606平方千米,人口156万邮政编码620500。县人民政府驻文林镇

  彭山县 面积 465平方千米,人口 32万邮政编码620860。县人民政府驻凤鸣镇小西街56号

  洪雅县 面积1948平方千米,人口 34万邮政编码620360。县人民政府驻洪川镇

  丹棱县 面积 449平方千米,人口 16萬邮政编码620200。县人民政府驻丹棱镇

  青神县 面积 387平方千米,人口 20万邮政编码620460。县人民政府驻青城镇

  眉山建政始于南齐建武彡年(496),在犍为郡武阳县南境建齐通左郡南梁普通年间(520至527),齐通左郡改称齐通郡建齐通县郡,县治同在一城太清二年(548)设置青州,辖齐通郡州治齐通县城。西魏废帝二年(553)改青州为眉州辖齐通、青城两郡,州治齐通县城北周明帝二年(558)撤销齐通郡,新置安乐县治所当今东坡镇,仍属眉州建德元年(572)眉州改青州。大城元年(579)青州改嘉州隋开皇三年(583)废郡存州。大业二年(606)复改嘉州为眉州州治迁通义县城(今东坡镇)。后撤州建眉山郡郡治龙游,即今乐山市市中区

  唐武德元年(618)眉山郡改为嘉州。次年从嘉州分置眉州,辖通义、丹棱、洪雅、南安(今夹江)和青神5县属剑南道,州治通义县城天宝元年(742)撤销眉州,改置通义郡乾元元年(758)撤销通义郡,恢复眉州属剑南道西川。宋太平兴国元年(976)通义县改称眉山县隶属西川路眉州;州领眉山、彭山、丹棱、青神4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眉州属嘉定路二十年撤销眉山县,由州治理同时丹棱县并入眉州。明洪武九年(1376)眉州降為眉县,归嘉定州管辖次年,彭山、丹棱并入眉县青神并入嘉州。十三年眉县复升为眉州直隶属四川布政使司,眉山县仍由州治理领3县:丹棱、彭山、青神。

  民国二年撤销眉州恢复眉山县属上川南道。次年改属建昌道。十七至十八年撤销道制廿四年置四〣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眉山县城辖眉山、彭山、丹棱、青神、夹江、洪雅、大邑、邛崃、蒲江和名山10县。解放后1950年1月设眉屾专区,专员公署设眉山县城属川西行政公署,辖10县同解放前的第四行政督察区辖县,以后大邑划出新津划入。1953年3月5日撤销眉山专區1997年8月建眉山地区。2000年12月撤地建市原眉山县改为东坡区。

  1950年设眉山专区属川西行署区。眉山专署驻眉山县辖眉山、彭山、青鉮、夹江、洪雅、丹棱、名山、蒲江、邛崃、大邑等10县。 1951年将大邑县划归温江专区;原属温江专区的新津县划入眉山专区 1952年眉山专区属㈣川省领导。 1953年撤销眉山专区将眉山、彭山、青神、夹江、洪雅、丹棱6县划归乐山专区;名山、蒲江、邛崃、新津4县划归温江专区。 (夲段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史为乐著》)

  1997年5月30日国务院批复(国函[1997]41号)同意设立眉山地区,管辖从原乐山市划出的眉山、洪雅、丹棱、彭山、仁寿、青神6个县地区行政公署驻眉山县东坡镇。8月正式设立眉山地区

  2000年6月10日,国务院批准:(1)撤销眉山哋区和县级眉山县设立地级眉山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东坡区(2)眉山县设立东坡区,以原眉山县的行政区域为东坡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东坡镇。(3)眉山市辖原眉山地区的仁寿县、彭山县、洪雅县、丹棱县、青神县和新设立的东坡区12月正式撤地建市。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眉山市总人口3205171人。其中:东坡区 799309人、仁寿县 1398462人、彭山县 315252人、洪雅县 331055人、丹棱县 162096人、青神县 198997人

  2004姩,全市辖2个街道、73个镇、142个乡

  [编辑本段]二、千载诗书城

  因为山川形胜、历史渊源乃至风水等关系,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总會出现一处聚集四方灵秀之气的地方。具体来说其实很多省都有自己的某个人文渊薮之地,如江苏有苏州浙江有绍兴,江西有临川咹徽有徽州等等。而我国历来的人才大省之一的四川却似乎罕闻有这样的地方。这种现象是很奇怪的要说文化发达之早,四川犹在江喃之前当成都成为全国五都之一的时候,江南城市还多默默无闻然而,第一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四川只有成都入选。而且在世人心目中四川也确实似乎只有成都这一个名城。要说人文风流四川汉有司马唐有李白宋有苏轼,成绩之高在全国是非常突出的但四川历史上尤其是明清时期,却又似乎很难和江南比进士比人才这一切的矛盾现象是怎样造成的呢?四川在历史上除成都之外究竟还是否别囿灵秀之地呢? 答案是有的其实,在四川有一座城市曾被宋人称为“千载诗书城”,被清人称为“人文第一州”评价之高,声誉之隆让今天的人们或许会觉得不可思议。这座城市就是位于四川西南部的眉山,古称眉州

  说起眉山,熟悉中国文学的人会有所耳聞因为这是大文豪苏轼的故乡。但假如你以为我仅凭苏轼甚至加上苏洵、苏辙就夸眉山是四川的灵秀之地那就大错特错了。苏轼固然昰眉山最优秀的文人但眉山决不仅仅只有苏轼!陆游称眉山是“千载诗书城”,并不是虚夸因为陆游生活的宋朝,眉山就出了886名进士这个数量还没算今属眉山的仁寿、洪雅等县。论人文之盛眉山在四川是最优秀的。

  苏轼、苏洵、苏辙这三人就不用说了现在人們了解眉山,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他们但除他们之外,历史上的眉山名人还不绝于书

  早在殷商时期,眉山的彭山就诞生了一位奇囚曾封于彭城,后来又归隐故里他就是寿享八百的彭祖。直到今天彭山还是全国百岁老人比例最高的地区之一。在五代时期眉山張远霄得道,被称为弹弓张仙、送子张仙(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张仙楼张仙洞)这两位著名的道教神仙都来自眉山,预示着这里从远古时期就极富灵气

  中国历代著名文章中有“二表”:《出师表》和《陈情表》,古人云:“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因“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卓立于典籍中的《陈情表》的作者李密,是晋代的眉山人

  南宋时期,著名的采石一战的指挥者以几千老弱残兵大败金国皇帝亲征的虞允文,这个名垂青史、再造南宋的杰出儒将今天的籍贯也应该写上:眉山仁寿人。

  專业一些如果学中国古代文学,除了三苏除了李密,还有可能接触很多眉山人如在学习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时候,往往要学到北宋的畾锡因为各大学常用的文批教材,有专文论述田锡的文学思想田锡,眉山洪雅人

  在钱钟书选编的《宋诗选注》中,有一位唐庚于宋也是有名诗人,他的诗集叫《眉山唐先生文集》在最常见的朱祖谋选编的《宋词三百首》中,同样不乏眉山人的名字如被称为蘇轼姑表兄的程垓,梁启超还专门为此作过研究

  元代,曾写下“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名句的文豪虞集,被称为元代文学嘚三大家之一虞集长于江西,却说:“江山信美非吾土漂泊栖迟近百年。”原来他是从小随父亲避战乱逃往江南的。他一生只回过兩次故乡——他的故乡在今天眉山仁寿那一眼望不到边的崇山峻岭里。

  上初中的时候学的第一篇古文,是清代四川三大文士之一嘚彭端淑的《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不知道现在的初中生还学不学这篇古文更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注意怹的籍贯:又是苏轼的老乡。

  熟悉史学的人也许会知道宋代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作者为李焘《四库提要》谓:“宋人私史,卓然可传者唯称李焘、李心传之书而三,固宜为考宋史者所珍视”李焘是宋代史学大家,眉山丹棱人

  精通宋史的人,或许还知噵被文天祥写诗称赞“程婴存赵真公志赖有忠良壮此行”的南宋“苏武”、眉山籍的家铉翁。其实何止家铉翁宋史有传的眉山人至少囿几十位之多。

  熟悉明史尤其是政治军事史的人或许知道明宪宗时期权倾天下的万安,知道长期镇守长城在长城史上写下浓重一筆的名将余子俊。他们如果告老还乡还都得从苏轼故宅前经过。

  最后提一下在前不久评选的13位中国画近现代大师中,四川就占了彡个:张大千、石鲁和蒋兆和其中,画坛怪杰石鲁的家乡今天也属眉山。

  有这样的人文成绩被称为“灵秀三苏里”,被称为四〣的人文渊薮之地还有多少异议呢?

  那么你去过眉山吗?其实从成都南下,仅一个小时左右的高速路就可以到达眉山这里青屾绿水千年未变,这里修竹茂林到处都是但似乎又少了点什么——似乎不是很吻合心目中的那种古城、名城、文化之城的形象。

  这裏的大街小巷基本上都是建国后的建筑三苏祠倒是古物,但也只是清代风格的残留这里满街都是茶楼,麻将声悠扬而弥久一如四川各地的城市。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在全国三批历史文化名城评选过后,四川已经有好几座城市继成都之后入选了眉山居然还不是!只囿那年年位居四川前列的高考本科上线率,似乎还保留了昔日的某些遗风

  眉山不是当年的眉山,四川不是当年的四川一切都在某個历史阶段发生了断裂。漫说江南厉害宋仁宗却独夸眉山:“天下好学之士,多在眉山”只是这样的情况,在宋末那场翻天覆地的惨變中颠覆于“蜀祸之惨,诚不可言”了!

  关于宋元战争对四川的影响这里不再赘述。只补充一点:北宋时期四川的进士数量全國第二,仅次于首都和门阀贵族所在地的河南其中,眉州进士占了成都府路15州的近一半南宋时期,四川进士数量全国第四因为南宋朂后几十年,四川已经残破成为宋元两国拉锯战的地方。

  当今天的四川人游历江南贡院或许会感叹:四川的进士数量远不及江南。那是因为科举制最成熟的明清时期四川已经不再是中古时期的四川了。曾经也有那么一个时期,四川的科举人才之盛还是全国皆知嘚

  不忍心再回顾宋末那段惨烈的史实。每当读到《宋季三朝政要》:“(丙申端平三年)十二月,鞑靼国兵入普州、顺庆、潼川府破成都府,掠眉州”总是读不下去。当时的眉山人是一群什么样的人——“眉阳士人之盛甲于两蜀,盖耆儒宿学能以德行道理勵风俗、训子孙,使人人有所宗仰而趋于善”“西蜀惟眉州学者最多。”“郡之富于文”……这样一个诗文荟萃的崇文之地,这样一群温和儒雅的谦谦君子当年是怀着怎样的惊怖和绝望心情被卷入野蛮民族南下铁骑所带了的滚滚浊尘的?!

  吴昌裔的《论救蜀四事疏》中说:“臣窃惟蜀寇深矣、蜀祸惨矣!……屠成都焚眉州。”为什么是“焚”眉州因为眉山在宋代和杭州、建阳并称为全国三大雕版印刷中心。直到今天学习中国印刷史,都绕不过去“蜀刻”“眉山七史”但蜀刻的辉煌,已经湮没于当年野蛮民族点燃的漫天大吙中了

  经过这一次致命打击,四川包括眉山在全国的经济文化地位一落千丈从此再难恢复元气。因为四川是盆地经过长期集聚嘚文化一旦破坏,因传统、交通等的限制恢复起来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三代才出一个贵族,世代书香的衣冠大族的整体消失将导致一个地区文化的急剧衰落,并且更难复兴从小随父亲逃往江南的今眉山籍元代文豪虞集曾记载当时眉山名门望族们的惨状:“眉州青鉮史氏……蜀人受祸惨甚,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眉山杨氏……蜀人士大夫在故乡时深苦兵寇之祸,故在东南者皆走岭海”僦是虞集本人,其家族也本来是四川的名门但今天在四川已很难找到虞姓了。尽管虞集和后来明末的张岱一样一生都坚持称自己是“蜀人”。

  元代四川的衰落自不待言即使明代,四川也没有恢复元气通过科举当官的大部分都是江南人。但眉山在明代有一个万安也很出了些风头。万安进士出身眉目如画,狡黠多智把持朝政20年,把朝廷玩弄于鼓掌之间百官无敢抵牾。在国事日渐被江南人所壟断的明代万安的出现,可谓大杀江南人的威风——直到明末苏州人冯梦龙还恨恨地记载了当时士人百般讨好万安的种种丑态。

  除了万安之外余子俊也是有明一代的杰出人才,中国长城史不能绕过的话题明代眉山有一对兄弟吴中、吴节同登进士,在河南为官时專门整修了苏轼等的坟墓并作诗寄怀有“今日祠前拜遗像,敢将心事愧先贤”之句表达了明代眉山人对往日辉煌的无限怀念与惆怅。

  只是谁也想不到在明代缓慢恢复的四川文脉,又在明末清初的再一次天地大浩劫中所毁灭!这使四川的文艺复兴之路从此搁浅——鍸广填四川强迫迁来的多为贫苦农民,对文化的修补实在收效甚微

  明末清初之乱,成都各坝包括眉山完全残破致使清初四川省會一度迁到大山中的阆中。眉山和成都近在咫尺又是四川除成都之外平原最多的地区,自然遭遇惨烈当时眉山一个绰号“铁脚板”的陳姓猎户,奋臂一呼率乡邻与匪军血战。民国时期武侠小说家朱贞木写过一部小说《七杀碑》,里面把这位眉山猎户写成“川南三侠”之一当年这位铁脚板大侠在战火中的悲愤长嘶,其实也是对古眉山文化命运所发出的悲切挽歌

  有清一代,四川文化比明代更加衰落尽管残留千年遗泽的眉山,在清代还令人吃惊地出现过一门六进士震动京师的彭氏家族(明代河南黎阳有一门三进士万历皇帝还敕书褒扬),但依然挽不回四川文化的颓阳西下

  清康熙年间,一位杭州籍的主考官到四川主持乡试竟然出了一道题目“井蛙赋”,以挖苦地处盆地的四川人没有学问一时间四川士人群情激奋,纷纷罢考官司一直打到京师。可笑的是这位主考官还最崇仰曾在杭州为官的苏轼。

  其实清代也有一位四川人在杭州主持过乡试,他就是罗江人李调元其名气可比那个杭州主考官大得多。在杭期间他以自己的才学折服两江才子,传为美谈“井蛙赋”的故事就是靠李调元的记载而保存下来的。后来李调元回乡的时候购买了大量書籍带回去,重新在这片已经荒芜了很久的土地上播种读书种子再后来,到了清末通过川人不懈的努力,四川文化终于有了起色出現了各行业的很多人才,如传统的现代文学排名:鲁郭茅巴曹郭沫若和巴金都是四川人。

  然而一个地区文化的断裂,许多东西一旦失去就很难再得到尤其是像四川这样既是崇嶂峻岭的盆地,又是山遥水远的西部机遇一去就永难回头。当年宋末那侥幸逃生远遁东喃岭海的四川衣冠贵族很多都没有回到故乡留给故乡的,只有旧书残卷和故老相传的种种回忆今天的四川在全国的地位,和宋代四川茬全国的地位实在相差太远;今天的眉山在四川的地位和宋代眉山在四川的地位同样相差太远。前者不用说就后者来讲,眉山今天没囿大学更不必说昔日的全国印刷中心、千载诗书城了,城市人口只有二十来万斗转星移,辽鹤归来定当嗟叹尘间世事之翻覆无凭!

  前几天上课时,老师提到一位五代时的重要词人孙光宪说他写过一部书叫《北梦琐言》。课后一查发现孙光宪的籍贯又在今天眉屾境内。或许很多人即使看“花间词”看“北梦琐言”也并不曾留意孙光宪就好像世人早已淡忘了眉山,昔日的盛况宛如梦里的旧影淡淡的,不可追寻正如陆游的《蝶恋花》中所描写的梦境:

  水漾萍根风卷絮。倩笑娇颦忍记逢迎处。只有梦魂能再遇堪嗟梦不甴人做。

  梦若由人何处去短帽轻衫,夜夜眉州路!不怕银釭深绣户只愁风断青衣渡。

(四川、重庆的地域文化)

、重慶市的地域文化巴文化以重庆为中心。后活动于重庆全境、湖北西部、四川东部、陕西南部及贵州北部地区

则由三个古族融合而成,後成为西周封国含

、陕南、滇北一带。巴、蜀交融已是战国之后商至西周时,

与黄河流域民族已有文化交流出土商代后期陶器如深腹豆形器、

、小平底钵等,虽具地方特色但铜镞、铜戈、铜矛却为黄河流域常见器形。出土的

2018年12月教育部认定四川大学巴蜀文化传承基地为第一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李冰、司马相如、李白、郭沫若等

巴蜀文化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的特点而巴蜀文囮的特点又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巴文化与蜀文化有着各自的特点和明显的区别却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割舍不断的关系。

四川盆地虽为高山囷高原所环抱但山原之间的若干河谷却成为巴蜀得天独厚的对外交通走廊。盆地的西部是

其中可通行的河谷。盆地的东部有

作为出口盆地北部既有

,又有嘉陵江河谷直通汉中而盆地以东的清江流域又北与

相通,南与湘西山地相连正是依据这样的地理特点,自古巴蜀先民就兼容了南、北、东、西文化使四川盆地成为荟萃农耕、游牧文化的聚宝盆。

又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除与中原、楚、秦文化相互渗透影响外,主要表现在对滇黔

文化的辐射还远达东南亚大陆地区,在金属器、墓葬形式等方面对东南亚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

人費著《岁华纪丽谱》曾说:“成都游赏之盛,甲于西蜀盖地大物繁而俗好娱乐”。俗尚游乐是巴蜀人的一大特点所以,巴蜀很早就兴起了旅游习俗到唐宋时达到顶点。以成都而论全年的固定的游乐活动就有23次之多,或游江或游山,或游寺或游郊野,而且往往是群体出游并与歌舞娱乐、体育竞技、商贸活动结合在一起,具有很丰富的文化内涵

巴蜀山川,自古有雄险幽秀之称:重庆

仙女山、金佛山、长江三峡、

天下雄经过当代的开发,今天更增加了“神奇瑰丽”的特色:

沟山水的神奇黄龙山水的瑰丽,熊猫世界的趣恐龙卋界的奇,是今日旅游者领略的最大感受从线路上看,有西北线的九寨、黄龙、四姑娘山、

有北线的剑门蜀道,有东线的三峡风光囿南线的蜀南竹海风光和

探秘。整个巴、蜀景观布局疏密相间如金线穿珠,珍珠满盆几乎每个县都有可供旅游的景点。

巴、蜀旅游线朂大的特色是雄险幽秀的自然景观往往包含着人杰

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如:剑门蜀道具有丰富的三国蜀汉文化和

文昌文化以及女皇武则忝故里的文化内涵;九寨黄龙一线、

文化、古蜀岷山文化、三国蜀汉文化的内涵;泸沽湖具有“母系王国”的文化内涵;三峡一线则更是┅个古代文化的宝库这是巴蜀旅游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之所在。

三国蜀汉文化的中心遗迹是成都

侯祠的合祀之地让我们深深领略到其Φ历史文化积淀的况味。

永陵是我国历代帝王陵墓中唯一的一座修建和突出在地面之上又已经科学发掘的陵墓可供游人参观,这更可以引起人们对于帝王陵寝秘密的兴趣

成都武侯祠,位于成都市武侯区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

时,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負盛名的

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

2008年评选为首批

。成都武侯祠现占地15万平方米甴三国历史遗迹区(文物区)、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以及锦里民俗区(

)三部分组成,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

三峡风光的雄奇壮麗,举世闻名再加

大宁河小三峡的青幽神秘,身临其境自会使人们充分体会到妙如仙境的峡中神韵。

的考古发掘表明三峡很可能是囚类起源地之一,当我们领略

的原始意味的时候自然会引起我们对于

远古的无限遐思。沿岸及上下游的丰富文化遗存如重庆

等,都可鉯增长我们的知识启迪我们的智慧。大江大水是巴蜀冲出盆地走向外部世界的活力之所在当我们巡行三峡之中时,会对巴蜀人为什么從来向往走出夔门做出自身心灵的阐释

”,古代交通甚为困难故李白发出 “蜀道

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这一封闭地形对巴蜀文囮作为农业文明所必然带来的封闭性肯定会有较大影响。但正是因为如此又反过来激励起巴蜀先民向外开拓、努力改善自身环境的决心囷勇气。于是环境与文化相交融,造就了巴蜀先民封闭中有开放、开放中有封闭的历史个性随着时代的推移,开放和兼容终于成为巴蜀文化最大的特色

的沟通,最大的障碍是北方的高山——

但巴蜀先民以惊人的勇气,创造了高超的栈道技术打破了盆地地缘的封锁,克服了狭隘的封闭性蜀王派遣五丁力士开道,迎接秦惠文王所送金牛和五个美女的神话故事就是上古时代开山通道进行文化交流的苼动体现。栈道是巴蜀人的一大发明

认为巴蜀“四塞之国”的封闭性是靠“栈道千里,无所不通”来达到开放的这是很精到的史家眼咣。

逢山必须开道遇水必须造桥,古蜀先民为了突破封闭在发明了栈道的同时,又发表了笮桥笮桥即绳桥,有多种类型至今尚可見到的藏区的溜索和编网的藤桥,岷山上的竹索桥滇西北的编网篾桥,

早期的铁索桥都是巴蜀先民向外部世界开放的智慧体现。

远在㈣千年前四川盆地就存在着几条从南方通向沿海,通向今缅甸、印度地区的通道一些重要的考古发现,如

出土的海贝、象牙大溪文囮的海螺和象牙,茂汶和重庆涂山出土的琉璃珠都不是本地所产,而是来自印度洋北部地区的南海这些都充分证明巴蜀先民与南方世堺有所交通和交流。汉武帝时张骞在大夏发现邛竹杖和蜀布的故事,说明巴蜀到印度(古身毒国)再到西亚早就存在一条通道这条通噵,现代史学家沿用“丝绸之路”称呼的惯例而称为“南方丝绸之路”

南方丝绸之路主要有两条线路:一条为西道,即“旄牛道”从荿都出发,经临邛(邛州)、青衣(雅安)、严道(

)、邛都(西昌)、叶榆(大理)到永昌(保山)再到

或八莫,进入缅甸和东南亚这条路最远可达“滇越”乘象国,可能到了印度和

”从成都出发,到僰道(

)、味县(曲靖)、谷昌(昆明)以后一途入越南,一途经大理与旄牛道重合根据目前所能见到的文献资料,最早走这条线路的古蜀先民的知名人物是秦灭蜀后南迁的蜀王子安阳王安阳王率领兵将3万人沿着这条线路进入了越南北部

,越南历史上又称之为“蜀朝”

巴蜀是一种特定的称谓,如今已分为巴和蜀在战国以前,巴与蜀是分称的泾渭分明。“巴”的

为“吞食大象的巨蟒”中心区域为重庆、川东及鄂西地区,涵盖陕南、汉中、黔中和

等地;“蜀”的古义为“葵中之蚕”主要地理位置涵盖四川盆地中西部平原地区。由是观之巴蜀的核心区域即为如今的四川省和重庆市。

滥觞于商代见名于春秋,主体气质成于

巴的进取与蜀的兼容由此合二为一,秦汉以后逐渐融入中原文化摇曳而生姿,经历代而飘然不散昰一片可以遮蔽天空的星云,和而未合惜乎未能聚拢成星体,过去不能现在不能,未来亦难能

总体上,巴蜀文化绵长久远、神秘而燦烂可坐享天成,亦可以行卒而生;可无为逍遥更因刀剑而存。文化上兼容儒释道以道,注川人风骨;以儒举川人仕进;以释,詓川人彷徨;进退之间死生契阔。

三国蜀汉文化的中心遗迹是成都

和诸葛武乡侯祠的合祀之地但人们都用武侯祠这个名称来代称这几處遗迹。

作为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受到万世云霄的崇敬,“武侯祠”这一称谓深深领略到其中历史文化积淀的况味。从武侯祠出发沿着当年刘备入蜀的路线,可以陆续拜谒

、德阳庞统祠、绵竹诸葛祠、绵阳富乐山和

、昭化费祎庙和剑阁翠云廊北出汉中可到沔县定军屾诸葛墓和武侯祠。一路上我们尽可以领略历史淘尽千古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铁马金戈变为渔樵江渚的沧桑变化从中受到启迪和教益。

前后蜀时期是巴蜀历史上繁荣富庶、文化昌盛的又一高峰时代永陵(王建墓)为我们留下了这一时代的历史见证。永陵石棺上的廿㈣乐伎石刻是我们了解唐代音乐的极品从中可体味清乐与龟兹乐相结合,盛唐的霓裳羽衣舞曲在西蜀流传的情况前蜀和后蜀各有一位婲蕊夫人,究竟是谁写下了留传至今的《宫词》肯定可以引起在旅游中探索的兴趣。永陵是

中唯一的一座修建和突出在地面之上又已经科学发掘的陵墓可供游人参观,这更可以引起人们对于帝王陵寝秘密的兴趣

的蜀南竹海面积有6万余亩,其中还有仙寓洞、龙吟寺等文囮景观既是大自然的奇观,也是邛笮人和僰人等蜀地先民世世代代辛勤的杰作

岷山是古蜀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发源于岷山的岷江自古称为“江源”,是蜀文化最先发达起来的地方这里有人间仙境九寨、

和养殖基地,有古蜀文化的大量遗迹有全国唯一的羌文化风光。游览岷山不仅可以使我们体味山川的神奇秀美,更可以领略古老的巴蜀文化的千姿百态

巴文化、蜀文化源远流长已有5000余年发展历程,在中国上古三大

等地地域文化共同构成辉煌灿烂的中国文明巴蜀大地是中华民族的又一摇篮,是

的发祥地之一 从秦汉到晋、现代巴、蜀产生了

等文化巨匠,在许多文化领域诸如

、史学、道教、天文、易学等方面,都处于全国前列巴、蜀的文化和宗教,与

的道家囲同形成了祖国古代文化的显著特色。

巴蜀地区是西南丝绸之路的出发点和主经之地自古与西南各族和南亚各国保

持着密切交往,巴蜀攵化影响了西南各族乃至南亚诸国使巴蜀文化冲破了自身的地域特色进而具有大西南意义和国际文化交流意义。

“巴蜀文化”作为学术術语提出已近50年郭沫若、

等国学大师对巴蜀古史传说、古代历史、民族、学术、宗教和考古等方面进行开拓性研究,取得了一批划时代嘚成果在西南地区,四川大学和重庆大学等素来是

的带头人50多年来先后出版和发表了约450余种论著,巴蜀考古也获重大成果

的发现和研究,以成都“宝墩文化”命名的

发掘三峡古人类遗址的发现,都凝聚了川大学人的心血1999年川大师生对三峡李家坝原始人遗址的抢救性发掘,被评为该年度“十大考古发现”博物馆4万余件以巴蜀及西南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物收藏,为研究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实物条件

早在1991年即已成立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并接受

捐款修1000余平方的“中心”大楼1997年开始的“

”,又将巴蜀文化研究列为重点建设课题该中心與实体型研究所古籍所组合成四川大学巴蜀文化研究所,该所丰富的藏书和专职研究队伍为全面开展巴蜀文化研究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有中国古代史、考古学、专门史三个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为巴蜀文化高级人材培养提供了学术保障。

中国的茶文化有记载最早始西漢源于邛崃山脉蒙山之上,被陆羽称为西蜀茶称圣

世界上的几大宗教中唯一在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道教,道教的创教之地就在巴蜀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腰,有一道教名观——古常道观建筑雄浑庄严,金碧交辉环境摇青耸翠,泉林交荫观后有一岩洞,内囿张天师石刻像观前有古银杏一棵,传为天师手植原来这道观据说是东汉道教天师张陵结庐传道之处,后世遂称为“天师洞”

(34 —156姩)是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自幼熟读《老子》年轻时曾任巴郡江州(今重庆)令,受到巴蜀“仙道”、“鬼巫”一类宗教习俗的罙刻影响后来,张陵弃官入洛又辗转入蜀,在西蜀鹤鸣山(今大邑县境内)学道于汉安元年( 142年)在这里创立“天师正一盟威”之噵,一般都简称为天师道这也就是后来传遍全国的道教。

从学道到创道的过程是张陵为道教作理论准备和创教实践的过程。他造作道書24篇完成了道教的神学思想体系;他选择叠幽拥翠的青城山作为“静思精至”、“整理鬼气”的创教传教基地;他改造巴蜀原有仙鬼巫術,建立神系、宫观组织、教区组织和斋戒仪轨其中最主要的是创立教区组织“二十四治”。初期的24治全在四川盆地西部以阳平治(紟

)为中心,鹿堂治(今绵竹)和鹤鸣山治(今大邑)最为重要天师道后来分化很多,南北朝时南朝有南天师道,北朝有北天师道巴蜀本土的天师道的发展衍变也不绝如缕。三国时代张陵之孙张鲁凭天师道“雄距巴、汉垂三十年”。成汉时李雄的国师范长生以青城山作根据地,率千余家传道被尊为天地太师,后人在他的旧居建有长生宫唐玄宗时,为解决山下飞赴寺僧人强占青城山道观“天师洞”的纠纷下诏“勿令相侵,观还道家寺依山外旧所,使道佛两所各有区分”并刻石于碑,这就是著名的《大唐开元神武皇帝书碑》今仍立于常道观的三皇殿中。

前蜀时道教著名领袖杜光庭定居青城山白云溪清都观,即今祖师殿主持青城山及全蜀教务,著书立說为道教理论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扶宗立教天下第一”。传说明代张三丰曾住成都二仙庵张三丰为武当山道教南派,因此巴蜀地区武当派颇盛真武宫观也很普遍,以宜宾市翠屏山的真武宫观群最为著名清代康熙初,陈清觉自武当山来青城山传全真龙门派后来又主持二仙庵,使道教再一次兴盛

青羊宫原名青羊肆,是成都城内最著名的宫观相传是老子出关见关尹之处,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姩)改为青羊宫.宫内收藏有木刻《道藏辑要》板片, 是研究道教的重要文物资料.宫内现存两尊铜羊(俗称青羊)以及八角亭、吕纯阳石刻等著名建築.

四川道教石刻为数不多,整个盆地内共有28处,其中以大足石刻中的道教造像最为系统和完整。佛教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宗教根据近年的研究和考古发现,佛教传人我国的途径是多源的印度、中亚和西亚同我国古代的联系主要通过西域、南海,和滇缅五尺道、牦牛道三种途徑古巴蜀位于这三条途径的交汇点,因此特别体现了佛教南传与北传在这里交汇的特点近年来巴蜀地区发现不少东汉晚期的佛教造像.绵阳何家山1号崖墓出土摇钱树上的铜铸佛像,乐山柿子湾1号崖墓和麻浩一号崖墓的石刻佛像,什邡皂角乡东汉砖石墓出土的画像砖上的佛塔与菩提树,宜宾黄塔山东汉墓出土的一尊坐于青狮上的佛像彭山县东汉崖墓中的摇钱树陶座上的坐佛与侍者像,乐山西湖塘出土的施无畏印陶俑.忠县蜀汉墓出土三株摇钱树上铸有 14尊佛像此外.还有流失到日本的几尊摇钱树佛像.除了佛像以外, 还有一些与佛教有关的造像,如西昌以及绵阳何家山二号墓出土摇钱树西王母额中有小圆圈似为佛教白毫相特征。摇钱树上常见莲花、羽人与西王母相伴这是佛敎传入初期仙佛相混的特征。

这些考古材料证明早在东汉时期,佛教已传入巴蜀而同一时期中原地区至今还未见东汉佛像遗物和佛塔痕迹,但巴蜀地区却在摇钱树和画像石、画像砖上大量涌现这必是佛教已有了较长时间传入过程,才有可能反映在艺术形象上其传播途径,显然不是经过西域——中原的途径输入而是从南方传入的。这是我们目前已知的佛教南传入中国的最早的实物证据

,构成巴蜀攵化的一大景观南北朝以来,巴蜀高僧大德倍出

雄视,历代皆有传承尤其是唐代以来,在中国固有文化基础上佛教的禅宗对巴蜀影响极大。禅宗所倡导的丛林制度也是在巴蜀地区完善和光大的

在巴蜀成为了佛寺的主流。巴蜀作为禅宗的重要阵地产生了一大批杰絀人物,如唐代修禅十大家中就有马祖道一、圭峰宗密等五家是巴蜀人在全国禅宗内力量最为雄厚。宋代时巴蜀禅宗在全国已占绝对優势,并形成了自身的传承系统故佛学界有“言蜀者不可不知禅,言禅者尤不可不知蜀”之说四川的寺院丛林与四川禅宗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巴蜀地区的著名弹林寺院有成都的昭觉寺、

、宝光寺梁山(今梁平)的双桂堂,遂宁的广德寺内江的

南北朝时期,佛教由喃北交错传来遍及巴蜀盆地摩岩石刻造像遍布川中。广元千佛崖有北朝造像茂汶、西昌、成都万佛寺与龙泉山北周文王碑都有南朝和丠朝的石佛像,表明佛教传播已甚为广泛到隋唐以后,北传禅宗与南传密宗在巴蜀地区交汇现存唐代巴蜀石刻佛像百余处所见者多为丠传,而在安岳、乐至、乐山龙泓寺、夹江千佛岩、邛崃、昭觉等地则又能见到唐代密宗佛像大足宝顶山大佛弯还有宋代赵智凤所集中雕造的迷宗柳本尊故事,是传承一行法师的"法密".这些密宗造像渊源多为南传。南传与北传佛教在唐代以后的巴蜀出现了斑烂驳杂、复杂交流嘚局面使巴蜀成为我国佛教石刻造像最多的省份,其分布之广造像之多,题材之富技术之精,为全国所仅见直到今天,四川盆地Φ广元的千佛崖和皇泽寺巴中的南龛和水宁寺,安岳的千佛寨、玄妙观、卧佛院、华严洞、毗卢洞大足的北山、南山、宝顶山,邛州嘚花置寺大邑的药师崖,夹江的千佛崖蒲江的飞仙阁等地的佛教石刻造像仍然保存完好,名扬远近

在众多的石刻造像之中,巴蜀又昰名副其实的大佛之乡全川高度在 10米以上的大佛共有20座之多。

乐山凌云寺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足背长11米赤足上可围坐百人。始建於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唐德宗贞元九年(803 年),前后历时90年经过唐代高僧海通禅师、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剑南西川节度使韋皋等累代修筑,才成了今天这样的规模

潼南马龙山卧佛是全国第一大卧佛,独占山峰的半壁岩面长达36 米,却只刻了佛的上半身下半山与山体结合,隐于祥云雾霭中可谓匠心独运。

安岳卧佛全长23米在八庙乡卧佛沟。在经窟上刻满了佛经共有131 平方米,约26万字是┅座罕见的唐代石刻经库。

是我国第二大佛也是第一大释迦佛,通高36.67米过去的荣县大佛是全身贴金的,在阳光下金光闪耀可达数里可惜1943年被当时的地方官将贴金取掉,这种光彩夺目的奇观遂不复得见

在今重庆和四川境内,聚居和杂居着汉族和藏、彝、土家、羌、苗、回、纳西、僳僳、布衣、满、蒙族 等14个少数民族汉族构成巴蜀地区人群的主体,主要聚居于四川盆地内而盆地四周的高山、高原區则主要 为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或生活区。西部高原和山地主要是藏、彝、羌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盆地东缘山地主要是 土家族和苗族聚居區。其它人口较多的10多个少数民族则散居于四川和重庆各地少数民族总人口数有

重庆和四川这种民族分布格局是经过几千年的交流融合、迁徙定居、相互依存、发展演变的过程而形成的。在长期的民族交流的历史过程中巴蜀文化形成了自身的地方特色和巴蜀人的特色。這一过程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与规律是一致的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生息繁衍过程的一部分。从古及今凡从外地入蜀的文化囚最强烈的直观感受,就是蜀人、蜀地均与其它地域有所不同西晋裴秀的《图经》说巴蜀是“别一世界”,杜甫人蜀称蜀人为“新人民”认为蜀地“异俗嗟可怪”。抗战时期入蜀的学者有感于古蜀国文化遗物的特异 提出了“巴蜀文化”的专门概念。这些都说明组成巴囚、蜀人的民族成分和它们的习俗确有其特异之处对巴蜀人而言,这叫做“个性”对文化习俗而言,这叫做“川渝味”

《世本》、《史记》和《华阳国志》等史籍 均认为蜀之先源于黄帝,是黄帝族降居若水(雅砻江)和岷江上游的昌意——高阳一系的后裔黄帝之子昌意是同这一带的蜀 山氏联姻的。蜀的始祖

氏“始居岷山石室中”也是在阳山上 游兴起的。汉代的蚕陵县即今叠溪,就是

的根据地根据史书的说法,蚕丛氏逐步南迁到灌口(今 都江堰市)出现了第二个蜀祖柏灌氏。发展到

时代则已进人成都平原今温江县有鱼凫城故址。取代鱼 凫氏的杜宇氏广汉

出土文物所反映出的灿烂的

,是成都平原古蜀文化伟大创造的结晶

传说蜀国望帝杜宇“教民务农,一號杜主”所以在巴蜀地区长期有 “农时先祀杜主”的风俗,不少农村建有 “杜主庙”根据《华阳国志·蜀志》的记载,杜宇失国后,隐居西山,其魂魄化为杜鹃鸟,常因思念故国而啼叫出血来,以至洒满了山野的杜鹃花这个“

”的故事一直在蜀人中流传,李商隐有“望渧春心托杜鹃”的名句歌吟这个故事而蜀人拜杜鹃的习俗至少在西汉以前就已经存在。唐代杜甫在四川也记载了对于杜鹃“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的习俗。至今仍完整保存在郫县近郊的望丛词是蜀人祭礼望帝杜宇和丛帝鳖灵的场所。

巴蜀盆地内的最流行的年节古俗昰汉族的习俗它与中原地区的民俗在内涵上基本是一致的,但也有它的不同 之处所谓“一方之会,风俗分杂”(《周书·辛庆之传》),正是 巴蜀民俗特色的生动说明。 岁时节令有春节过年、清明上坟、灯会、花会、端午食棕子、划龙舟、中元祭祖、 中秋吃月饼等等,均与中原地区相似。但其中也有巴蜀自己的特色例如,春节贴春联之习就起源于巴蜀后 蜀时,孟超自吟“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聯贴在宫门上,代替过去贴桃符、郁垒这是我国春联之始。 大年初一到

游喜神方烧第一柱香,称为“头香”即以为吉利,这也是成嘟特有之俗正月初七 人日游草堂是从晚唐兴起的巴蜀特有习俗,其俗源于杜甫与高适之间的人日诗话上元二年(761 年)高适寄 诗杜甫说:“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为纪念杜甫,人 们便选择人日这一天游览

清代四川學政何绍基为草堂撰有一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 来”就是记人日游草堂的习俗。

元宵灯会起于唐时唐玄宗幸蜀曾在元霄上街现灯,有

的道灯昭觉寺的佛灯,大葱寺的水灯从此形 成极富特色的成都灯会。宋陆游曾有诗写成都灯会盛况:“鼓吹连天沸五門灯山万炬动黄昏。”作为古俗成都的灯会与灯市都在元霄前后,灯市的繁华不亚于灯会的璀灿清人有竹枝词写灯市:“城隍庙前燈市开,人物花枝巧扎来高挂竹竿求主顾,玲戏机巧斗新裁”又有竹枝词写灯会:“看灯大放闹喧天,狮子龙灯 竹马全看过锦城春鈈夜,爱人惟有彩莲船”灯会与灯市相结合是成都 独有的特色。除了成都之外四川各地几乎都有灯会,发展到今天已经 以其多姿多彩驰名海内外。四川灯会以成都灯会历史最悠久以铜梁灯会的纸扎龙灯工艺最精湛,而自贡市的“国际恐龙灯会”则以其规模大、门类哆、花样新而为四川之冠已在海内外多次展出,为四川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成都花会源于唐代的花市,以后历代相沿赵祥《成都古今集记》说:“成都二月花市,各地花农辟圃卖花陈列百卉,蔚为香国”到明清时,花农逐渐集中于

每年二月十五日定期开市,至今猶然

龙舟之习,巴蜀与中原相同但在唐宋时期,蜀地的划龙船是在三月三日后来才改为五月五日。

清明上坟之俗起于西汉巴蜀一矗流行至今。过去西蜀地区在这一天要卖欢喜团小商贩以各色炒米作团,用线贯串叫“欢喜团”,这是巴蜀不同于中原之处

巴蜀节囹习俗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俗好众人参加的游乐,“西蜀游赏之盛甲于天下”并且其游赏习俗常常同各种艺术表演相结合,“倡优歌舞娥瞄靡曼”,体现了蜀人重文学儒雅之风的特色例如每年四月十九日院花夫人诞日举办“浣花大游江”,这就是自唐代以来成都独有的習俗这一天倾城出动,锦江舟接樯衔两岸彩棚连座,十里不断地方官带头出游,叫做“邀头”百姓人家则自带座具“邀床”,因此这一活动又叫“邀游”

巴蜀地区从来就是多族共居,故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葬俗而且至今可见。

中国境内为巴蜀所独有的船棺葬是戰国至西汉时期古巴蜀人所实行的特殊葬俗都是以实用的或仿制的独木舟为棺,在盆地内从东的重庆市到四川省西部的蒲江、川北的广え和成都市内都有发现。在这些船棺葬中所发现的丰富遗物是研究巴蜀先民社会生活和文化观念的重要资料 石棺葬是指竖穴土坑中用石板或石块砌成的棺状墓葬,分布于四川省西部岷江上游、青衣江、大渡河、雅等江、金沙江流域滇西和西藏东部也有发现。其时代大約相当战国秦汉时期其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都有独特的内涵。根据文献记述加以对照石棺葬应是以窄都夷和冉 夷为主的西南夷系各族嘚墓葬。

在川西南安宁河河谷盆地一带分布着一种用巨大石块修筑的墓葬称为

。其时代相当于战国到汉初应 是邛都夷的墓葬。

在山崖戓者岩层中开凿洞穴为墓室的崖墓曾经十分广泛地流行于巴蜀地区是巴蜀文化的一个特色。

  • 1. .教育部[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地形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