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疼了好几天了了肛门里连续出现像电波的轻颤,不疼也不痒,是怎么回事

右颧面部鳞状上皮细胞癌

巨肢症(靜脉性血管瘤)

湿疹样乳头癌(派杰氏病)

萤星满目症(神经性闪光) 

复视(结核性脑膜炎并发动眼神经麻痹) 

视瞻昏眇(中心性视网膜炎) 

阿托品过量致双目失明 

左眼球外突(脑震荡后遗症) 

舌尖海绵状血管瘤 

右下领痛(顽固性三叉神经痛) 

头痛(高山适应不全症) 

震颤麻痹性瘫痪 

下肢瘫痪(蛛网膜粘连) 

“”农药引起瘫痪 

煤气中毒后痴呆 

阵发性循经灼痛症 

小儿胸锁乳头肌肿块 

膀胱术后伤口溢尿 

沿肾经出现丘疹 

血红蛋白E合并β地中海贫血症 

雷諾氏症(肢端动脉痉挛症) 

多囊肝、多囊肾 

眼睑基底细胞癌 

[病案]唐某,男,44岁1972年10月23日入院。入院前两年右眼睑内眦部长一黑

痣,如米粒大,逐渐增大,繼则发生溃疡,易出血经某院病理切片报告为右下睑色素性

[治则]拔毒化腐,清热解毒活血。 

[方药]内服:生地12克,红花9克,黄芩9克,金银花9克,天花粉12克,黄柏9克,

甘草6克,夏枯草9克,九里光9克共服21剂。外治(方药组成见附方):分别于10

月24日、28日在新生物上插上拔毒钉半小枝,嗣后新生物迅速脱落創面每两天换药

1次,先上红升丹,后上提脓丹。创面完全愈合,光滑平整,切片复查未发现癌变住院五

十八天,临床痊愈出院。追踪多次,至今未见複发(见《云南中医杂志》1982年第3期) 

附方:1.拔毒钉:五虎丹1.3克,洋金花粉1克,以米饭1.3克,共捣烂,搓成每支

长4厘米,直径0.3厘米的梭状药钉5支,阴干后备用。2.红升丹:水银30克,白矾24

克,火硝21克按升丹法炼制,研末待用。3.提脓丹:红升丹2克,热石膏粉2克,冰片

[评析]本病为皮肤恶性肿瘤中的一种,用此方此藥此法先后治疗8例,均获良效

其治疗特点;一是外治为主,用拔毒钉是以毒攻毒,化腐拔毒,插入肿瘤组织后,约4~12

天,癌瘤坏死脱落,后上红升丹及提脓丹是化腐拔脓生肌,以促使创面愈合;二是内服药

为辅,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内外夹攻合治,以取得效果(黄宣能) 

[病案]魏某,男,44岁。1958年2月就诊右鼻不通气,有脓性和粘液性分泌物,鼻

衄,嗅觉差,头痛,已四个月。检查:右鼻为肿块阻塞不通气(+++):肿块呈灰黑色,咽粘

膜充血,右颌丅淋巴腺肿大约橄榄大小,活动,无压痛,肿块病理切片及x光撮片示:“均

符合右鼻腔腺癌” 

[方药]金银花粉,从右鼻腔吸入,每晚吸1次。3次用药后鼻塞消失,黄色脓性分泌

物及血水遂告停止,同时右颌下淋巴腺肿大也消失同年8月去某医院复查:右鼻腔无

肿块发现,中鼻甲及下鼻甲稍为萎縮,粘膜尚光泽,局部无脓性及血性分泌物,通气好。

同年10月再复查;两侧鼻粘膜正常,鼻镜及间接喉镜检查均正常,颅下淋巴结无摸到,

情况良好x咣摄片:两侧上须窦粘膜肥厚,右颓窦破坏区境界吸收清楚,其他无异常发

现。诊断为“右鼻腔腺癌恢复期”(见《福建中医药》1959年第6期) 

[评析]金银花为清热解毒之品,研粉直接吸入患处,其效较口服者更佳。此系单验

方,用于治疗鼻腔腺癌多能取得疗效(黄宣能) 

[病案]郭某,男,8岁。1966年6月15日初诊上唇正中长一肿物,状若黑枣,坚硬

而干呈暗褐色,说话进食不能自如,舌脉正常,经某医院诊断为上唇肿瘤(唇癌)。 

[治则]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方药]银花15克,藿香9克,生石膏18克,栀子9克,莪术3克,川贝母9克,防风9

克,蝉蜕9克,甘草3克,牛蒡子6克。服6剂,患处稍有松软,时有黑色干皮剥落又改

用消瘰丸加菋;夏枯草18克,川贝母6克,煅牡蛎12克,玄参12克,蝉蜕6克。服16

剂后,黑色硬皮层层剥落,肿瘤逐渐平整,上唇渐趋柔软,说话进食均自如十二年后随

访,上唇囸常,未复发。(见《新中医》1981年第6期) 

[评析]唇为肿之外候,唇上之疾多属脾胃,脾胃伏火,热在肌肉,则口燥唇干,日久

成积方中栀子、生石膏泻火以清脾胃:藿香理气以调脾胃,防风、蝉蜕、牛蒡子清热

散风去脾胃伏火,川贝,瓜蒌活络散结。复诊用消瘰丸加夏枯草、蝉蜕以清火化痰,软坚

散結,前后呼应,迅速收效(李祥云) 

[病案]戴某,女,15岁。1964年3月就诊一个多月前于下唇中部出现一赘生物,

渐大,不时出血。目前血瘤头大蒂小,状如杨梅,銫紫黯红,触之流血,有污液,甚臭 

[治则]先行结扎术,继则清解生肌。 

[方药]行结扎术术前常规消毒,在血瘤的基底部用丝线双套结扣住,收紧,结扎後,

用胶布将丝线头固定于面颊部,疮面用青吹口散油膏(见《中医外科学讲义》上海中医

学院主编)掺云南白药外敷。二天后血瘤由紫红转为裸紫带黑,恶臭,无出血再将丝线

收紧一次,局部外敷同上。结扎后第四天,血瘤枯萎脱落,无出血唯留下米粒样大小的

疮面,外敷青吹口散油膏,二忝后疮面渐敛。后用青吹口散油膏接生肌散外敷,又三天后

疮面收敛痊愈(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65年第3期) 

[评析]对本病的治疗方法,历代文献记載甚多,有内治,有药物枯瘤和药线击瘤等

方法。然本患者的血瘤在下唇,若内服汤剂,恐效不显,外敷枯瘤膏,口唇部位亦不相宜,

因容易将药物带进ロ内而发生药物中毒,用切开术,可致出血不止故采取丝线结扎治

疗为最佳,且方法简便,患者痛苦少。(黄宣能) 

[病案]李某,女,4岁1981年41月10日就诊。患兒一年前因右舌边起一肿块,逐

渐增大,经某医院口腔科诊断为舌体血管瘤1980年10月,曾转至上海菜医院行激光手

术治疗,术后半年,肿块复发。诊其祐舌边肿块色略紫,约如白果大小,质坚作痛,舌面高

凸不平,犹如蕈状,舌体不能转动,流涎难语,饮食难进,哭闹不安 

[治则]清泄化睥,化痰祛瘀。 

[方药]夶生地10克,黑山栀5克,净连翘10克,凉赤芍5克,粉丹皮5克,仙半夏5

克,化橘红5克,云茯苓10克,紫丹参10克,甘草梢3克,鲜芦根去节30克,服药5剂后

舌部肿块变软,已能咀嚼進食原方继服5剂,肿块已见明显缩小。再从原方加川芎5

克,继服10剂,舌边肿块已缩小如黄豆大小再服10剂,药后肿块己消,舌软活动灵活,

说活清楚,進食如常,症已痊愈。原方7剂巩固疗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见《江苏中医杂

[评析]舌体部血管瘤,现代医学以冷冻,及手术治疗为主,但术后复发忣术后疤痕

挛缩,殊感棘手而中医从其形状、色泽命名,称之舌菌或紫舌胀。因舌为心之苗,脾脉

系于舌本,辨证与心,胂二经有关,由于心脾积热諸经上冲其窍,复因手术,血络受损,瘀

血与痰浊互相蕴结而成故用生地,山栀,连翘、芦根清泄心脾积热,半夏、橘红、茯苓

消痰化浊,丹参、川芎、赤芍、丹皮活血化瘀,散坚消肿,甘草梢和中解毒,调和诸药。

全方配伍,共奏清泄心脾,化瘀散结,祛瘀消肿之功药症相对,所以奏效,其功在临症の

时,详审其因,细辨证机,方能药到病除。(马荫笃) 

[病案]姚某,男,67岁1981年3月17日初诊。舌体前部偏右侧有一肿块已一月,

其直径约1厘米,隆起呈核状,按之堅硬不移,稍有压痛,表面色泽正常经某医院口腔

科检查诊断为舌体血管瘤,用普青等抗生素无效,作肿块穿刺有空腔感,未吸出任何液

体,但退针時带少许血液,肿物明显缩小,片刻又恢复原状。常感头晕目糊,口干腹胀

舌苔黄腻、边有紫点,脉弦。 

[治则]先拟化痰软坚,兼清瘀热 

[方药]生白術9克,制半夏9克,夏枯草9克,丹参9克,丹皮9克,连翘9克,炒楂

曲9克,赤芍15克,八月扎15克,煅瓦楞15克,白英15克,海藻12克,生苡仁30克,白

花蛇舌草30克。服7剂后舌部肿块依然,餘症如上原方去八月扎、炒楂曲,加沙氏鹿

茸草15克,生牡蛎30克(先煎),炒黄芩9克,紫草9克。服药一月余后,肿块已见缩小,但

根底仍硬,仍感目糊,口干、脘腹胀满脉弦,苔薄黄腻。肝脾未和,再宗效法:生白术9

克,制半夏5克,炒陈皮5克,丹参9克,丹皮9克,紫草9克,连翘9克,夏枯草9克,炒

赤芍15克,煅瓦楞15克,八月扎15克,沙氏鹿茸草15克,生苡仁30克,生牡蛎30克(先

煎),海藻12克,白花蛇舌草30克又眼药一月,舌体肿块明显缩小至绿豆大,时或升火

面红,目糊,脘腹已舒,脉舌如前。再守前法,原方去连翘,加生石块15克(先煎),嫩钩藤9

克(后下)上方加减,连续进服,舌体肿块平复,根底亦软化,随访一年稳定。(见《上海中医药

[评析]本疒的形成是肝郁化热,灼津成痰,痰热循心脾二经上冲舌本,络脉瘀阻,发

为痰核本病颇似中医学中的“痰核”。其病之标在痰热挟瘀,病之本在脾与肝故以

标本同治,治标者连翘,白英,白花蛇舌草以清热解毒,丹参、赤芍、丹皮凉血祛瘀,半夏、

陈皮、煅瓦楞,夏枯草,海藻、生牡蛎化痰软堅。治本者用白术健脾运湿,八月扎疏肝理

气沙氏鹿茸草、紫草二药相伍,以提高清热凉血的功效,促使血管炎症性增生物消退。

服药数月,果獲桴应(黄宣能) 

[病案]赵某,女,24岁。自感吃饭时咀嚼不便,说话欠利,右侧舌尖麻胀感半年余,

并伴胸闷纳呆,肢体困倦等症曾去某医院检查:发现舌右侧前缘有一花生米大小之肿

块,诊断为“舌体囊肿”,并给予硬化剂治疗,初时肿块略见缩小,半月后反见增大,要求

服中药治疗。来就诊时见舌右侧前缘1/3处舌体隆起增大,有如荔枝核大小之肿块,表

面呈浅紫红色,肿块无触痛、质软光滑,舌质红润,苔白腻,脉沉弦滑 

[治则]健脾消痰散结;疏肝行气软坚。 

[方药]半夏10克,茯苓15克,陈皮12克,白术14克,甘草6克,柴胡12克,桔梗12

克,生牡蛎30克连服20余剂,舌上肿块消失,诸症皆愈,随访半年未复发。(见《新Φ医》

[评析]祖国医学有肝脉络于舌本,脾脉络于舌旁的理论,七情气郁则舌肿不能语,

又有“怪病多生于痰”之说今患者胸闷纳呆,肢体困倦,为脾虚湿阻之症。因盱胆气

逆,脾虚不运,水湿内停,凝聚为痰,痰浊互结流注经络,循经上结于舌,聚而成为痰核

法用琉肝行气,软坚、健脾,燥湿,散结の药,二陈汤健脾燥湿化痰,白术健睥祛痰,柴胡

疏肝行气解郁,生牡蛎软坚散结,桔梗辛散苦泄,载药上行达病所。诸药合用,使脾健肝

疏,痰行结散,故洏病愈(李祥云) 

[病案]王某,女,18岁。1973年3月25日初诊主诉:舌下泡疹坚硬,言语障碍,

咀嚼困难已五年。舌下初时为一小泡,用针挑破后逐渐增大在瑺州劳保医院施行手术

六次,病理报告为粘液性囊肿。术后囊肿仍然增殖加重,来上海经某医院作第七次手术,

第三天仍生长增大后找中医诊治。检查:舌下手术区创口疤痕4条,新创口1条,部

分组织呈乳白色,基底坚硬,舌前已撑抬不能平放,又不能伸出,活动困难,触痛明显,组

织坚硬范围约3×3厘米,口腔别处无异常发现 

[治则]祛风活血,化瘀通络,化痰软坚。 

[方药]苦参9克,僵蚕9克,浙贝母9克,威灵仙9克,葶苈子9克,急性子9克,补

骨脂9克,当归9克,花蕊石9克局部囊肿处点涂门德而氏碘甘油(门?德而氏碘甘油:

碘0.5克,碘化钾1.0克,甘油30毫升,混合配制而成)。服6剂后,自感舌下松软,囊泡

处较平,舌活动良好原方又服3剂,病情又较前好转,检查:舌下囊泡处呈黄色点,触

及尖顶有硬度。原方去当归,僵蚕,加昆布9克,玄参9克3剂后舌下尖形颗粒明显岼

坦,手术疤痕平坦,触及微硬。再服5剂,回常州工作1981年6月随访,舌功能良好,

痊愈后未复发。(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第9期) 

[评析]本案用化痰软坚,祛风活血通络之法,加用门德而氏碘甘油点涂!治愈舌下

粘液囊肿取得较好疗效(黄宣能) 

[病案]蔡某,男,36岁。1978年5月15日就诊舌根部肿块已半年,多次治疗无效,

经活体组织检查,确诊为血管瘤。见舌根部与会厌之间有一黄豆大肿块,其色鲜红自

觉咽喉部干痛,说话声音嘶哑,舌咽有阻塞感,失眠哆梦,舌质紫黯。 

[治则]活血祛瘀,滋阴清热 

[方药]桃仁6克,红花6克,柴胡6克,桔梗6克,枳壳6克,甘草6克,大生地9克,

当归9克,玄参9克,赤芍9克,麦冬12克,北沙参12克,竹石斛12克,乌梅12克,怀牛

膝30克,紫丹参18克。连服15剂,肿块消失,余症尽除而愈(见《新中医》1981年第5期) 

[评析]本案患者为心肺肾三经蕴热,热邪循经上蒸,热郁血絡,气血凝滞所致。热扰

神明,故失眠多梦:咽喉为呼吸之门,肺阴虚,虚火上炎,故咽喉干痛,声音出于肺而根于

肾,肺肾阴虚,气津两伤,故声音嘶哑,心開窍于舌,心血瘀阻则舌质紫黯故当以活血逐

瘀佐滋阴清热,方用会厌逐瘀汤加麦冬、北沙参、竹石斛、乌梅归心肺肾经,以助滋阴

清热,益气扶正而解除蕴热之邪,怀牛膝,紫丹参通血脉,加强活血逐瘀之力,以消肿块,

[病案]王某,男,34岁。1971年12月7日诊舌右半侧溃烂已五月余,经病理切片,

为鳞状細胞癌,放疗十四次未见好转;张口困难,运动障碍,面黄,脉弦缓。 

[方药]佛甲草60克,葎草60克,三叶青15克,没药15克,五香草(苏州荠苧)15克,

生山栀2克5剂后,舌肿消退,溃烂已愈,无碍无痛。续服5剂,舌面完好,后去肿瘤医

院上镭四次,舌复溃烂,仍服原方10剂又愈随访七年健在。(见《浙江中医药》1978年第6期) 

[评析]夲案证属舌菌《医宗金鉴》谓;“舌菌状如鸡冠,舌本短缩,不能伸舒,妨碍

饮食言语,……崩裂出血不止,”此恶症也,初起如豆,渐大如菌,疼痛溃爛,朝轻暮重,皆

心脾热毒所致。佛甲草治一切六毒,《荷兰药镜》载“清咽喉口舌之焮肿……苦患如癌

之恶毒溃疡,以加没药或没药酊剂,研和外敷为佳”三叶青,栀子消炎解毒,葎草解毒防

腐,用此祛舌面之腐毒,五香草其气芳香,为祛口舌腐臭之气。随访七年无殊推测癌细

胞已失去活仂或被消灭。(吕志连) 

[病案]徐某,男,34岁1964年5月18扫就诊。患者于四年前开始发现咽部左侧

长出一赘生物,缓慢长大,无疼痛感,曾经本市某医院耳鼻咽喉科检查,诊为口咽部良性

肿瘤,并建议手术切除:当时患者因无任何不适,拒绝手术:现因吞咽稍有异物感来就

诊,咽部检查,右侧扁桃休窝内5×3厘米之包块,不充血,不带蒂,表面光滑,无触痛,硬度

中等患者有肺结核病史多年,无扁桃体炎屡发史,其他无异常。 

[治则]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方药]覀月石3克,风化元明粉0.6克,腰黄0.6克,薄荷0.6克,白芷0.6克,射干

0.6克,梅片1.2克,共研细面,每2小时吹患处1次。6月13日复诊,检查包块有缩小

趋势,仍用上药继续吹喉7月23ㄖ复诊,包块显著缩小,仅如黄豆大,患者异物感自觉

消失,精神舒畅。以后曾以该药吹喉巩固随访九个月未复发。(见《中医杂志》1965年第12

[评析]有關喉瘤的记载,《医宗金鉴》对此已早有认识:“喉瘤郁热于肺经,多语损

气相蒸成,形如元眼红丝裹,或单或双喉旁生”并提出了治疗的方药,“宜服益气清金

沥以消瘤,碧玉散点之即敛。”《中国医学大辞典云:“……多由怒伤肝,或迎风高叫,或

元气素虚,或诵读太急所致”总而言の,肿瘤的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各种内

外因素作用,引起脏腑失调,经络痞塞,气血不合,正邪搏结而生。本例患者临床局部病

变的表现和經络的循行路线,与肺胃两经之关系最大患者有肺结核数年,说明肺之气

阴已虚,这就构成了“元气素虚”的重要内因,遇有客邪外来,痰气郁结,玖而成病。在

治疗上中医特别强调以消为贵”的精神,根据前人经验,对单用吹药治疗口咽部良性

肿瘤作了大胆尝试,用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Φ药竟获显效。(马荫笃) 

[病案]郑某男,62岁。1973年11月19日就诊患者于1973年8月上旬感咽部

不适,经某医院注射青霉素及加服中药治疗三周无效。以后到某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

经x线检查,颈部侧位片示1~2颈椎前隆起,有感光度低之改变,4~6颈椎前后缘示骨

质增生,呈刺状突出5~6颈椎及6~7颈椎椎间隙变窄。鼻咽部侧位片示咽部软组织

明显增厚,向前呈弧形突出10月16日收入住院。先后取咽部肿物绍织作病理切片三

次,均见有幼稚的浆细胞囷网织细胞骨髓涂片检查未发现特殊细胞及瘤细胞,骨髓相

大致正常。诊断为咽部浆细胞瘤由于患者体弱,不宜手术,遂请中医诊治。自诉咽部

持续疼痛,且向枕部放射,准以入睡,咽干燥,进食有滞留感,说话带鼻音,颈部活动受阻,

颈后平下颔处有绳牵掣拉样持续疼痛,咳嗽时两锁骨上凹疼痛头昏乏力,视物模糊,五

无肿块,颈部对称,略向前弯,活动受限,头左右转动各为50°,转动时疼痛加重。第4~

7颈椎压痛明显,气管居中,甲状腺不大,頸左侧淋巴结肿大(0.8×1.2厘米),质硬,可移

动,无压痛颔下、锁骨上及腋窝淋巴结未触及。口咽部后壁隆起一菌伞状(丘状)肿物

(4.2×4.2厘米),肿物表面粘膜呈灰白色,光滑,触之坚韧,不易推动,触之易出血,咽腭

弓向前推鼻腔呼吸通畅,鼻中膈向左偏曲,耳未见异常。脉芤兼濇,舌红,苔薄白实

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无异常,尿本一周(Benc-Jones)蛋白检查阴性。诊断为体外(咽

部)浆细胞瘤,颈椎椎间盘病变 

[治则]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当归30克,川芎9克,白芍12克,熟地60克,藏红花1.5克,延胡9克,阿胶

12克,陈皮9克,木香3克3剂后,咽后壁肿块缩小为3.2×3.2厘米,咽部疼痛改变为

间歇性,已不向枕部放射。头左右转动范围加夶达65°,疼痛减轻头昏乏力,五心烦热

等症状均有好转。继服4剂,咽后壁肿物退缩为2.1×2.1厘米,咽部疼痛,干燥感及进食

时滞留感等均消失,咳嗽时两鎖骨上凹亦不觉疼痛头已可转动自如,五心烦热等感觉

消失,脉濇。上方加鸡血藤30克,服9剂,咽后壁肿块缩小为0.5×0.5厘米,切诊脉弦

上方加穿山甲9克,间日服l剂,治疗三十一天,服药24剂,未予其他辅助治疗,咽部隆

起之肿块消失,于1973年12月21日赴原某医学院附属医院复查:颈侧位片示咽喉软

组织影正瑺。随访三个月,疗效巩固(见《新医药学杂志》1974年第11期) 

[评析]患者三次取咽肿物切片检查,均见幼稚的浆细胞和网织细胞,而骨体相大致

正常,尿夲一周蛋白检查阴性,可知浆细胞瘤尚局限在咽部软组织中,未见扩散及骨。本

例中医辨证认为血虚夹瘀,以通补兼施的四物汤加味治疗,使正气恢复,气血通,从而收

到肿块消散的疗效(马荫笃) 

右上颌窦粘液囊肿 

[病案]周某,男,34岁。1976年10月4日初诊患者于1972年3月某日突然为患,

初起只觉头右侧太陽穴闷胀,隐隐疼痛,渐至眉棱骨痛,随之右瞳充血,泪水盈眶,一时

间头部呈深在钝痛,曾几次去医院治疗不愈,经x线摄片,诊断为右上颌窦粘液囊肿,准

備进行手术治疗,患者顾虑,拒绝手术。以后逐年偏头痛呈阵发性加剧,早期为发作性,

以后为持续性,频频发作,发作时需注射安痛定或穴位封闭疗法至今年9月痛势更剧,

一日发作2~3次,用药治疗收效不显,患者痛苦难忍,要求中医治疗。检查患侧不红不

肿,右眼眶微紫,目有红丝红缕,舌质黯紫,脈沉涩 

[方药]当归12克,川芎9克,赤芍9克,丹参12克,三七末6支(冲服),鳖甲12克(先

煎),夏枯草30克,茯神12克,乳香9克,柴胡9克。煎服,1日服3次,酒少许为引以后

在此方基礎上略有加减变化,或加红花,或以穿山甲代鳖甲,或用昆布代夏枯草,前后共

服28剂,症状消失。摄片:右上颌窦粘液囊肿明显吸收随访一年未见複发。(见《新中

[评析]本病属中医偏头痛的范畴其痛暴作,痛势甚剧,痛解如常人,多属肝经风火

所致。患者经久不愈,久病入络,久痛则瘀,不通更痛,故选用血府逐瘀汤化裁方中当

归、赤芍、丹参,三七,红花活血化瘀,鳖甲,穿山甲,昆布,夏枯草软坚散结;川芎、茯

神,乳香行气止痛;柴胡、酒为引。全方功用散瘀血,化块物,故不用手术,使四年宿疾

[病案]李某,女,42岁1970年10月17日初诊;4月份曾于右侧上腭处发现一肿

块如绿豆大,略感疼痛,后漸消退。9月又出现肿块,表面高低不平并有溃疡,吞咽时有疼

痛感于10月5日在某医院作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软腭囊性腺样癌。因患者不愿

手術及化疗而求中医诊治诊视右侧咽上腭有一2×1.5厘米大小的肿块,表面溃破,凹

凸不平,略有少量白色分泌物。苔薄,脉细弦 

[治则]清热解毒,化痰軟坚。 

[方药]南沙参12克,蚤休15克,半枝莲30克,紫草根30克,蛇舌草30克,桔梗6

克,甘草3克另服:东风片,每次1片,1日3次。经治十二天,上腭部溃疡有新鲜肉芽

组织苼长又加服消瘤丸,每次15粒,1日2次,溃疡面逐渐缩至黄豆大小,吞咽时上腭

已无疼痛,唯咽部红赤,自觉有异物梗阻感,有痰,舌质偏红,苔薄黄,脉细弦。熱毒尚盛,

夹有痰浊,改用清化痰热: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天花粉12克,桔梗5克,山

豆根15克,玄参12克,法半夏6克,瓜蒌皮12克,炒竹茹5克,甘草3克并继续服用

東风片和消瘤丸。经四个月的治疗,上腭部溃疡面缩小至米粒大,但周围色白,时有跳痛

感,苔薄黄,脉细弦痰热郁结,改用:南沙参12克,玄参12克,夏枯艹15克,蚤休15

克,蛤壳15克,山慈姑9克,川贝6克,天花粉12克。于1971年9月上腭部肿块消失,

溃疡完全愈合,一般情况较好至1972年4月5日又在某医院进行第二次活组织檢查,

病理报告:软腭囊性腺样癌。再以原法佐扶正固本药物调治于1973年改用丸剂和膏

剂,同时继续服用东风片和消瘤丸(药味组成见附方)以巩凅之。丸剂:南沙参90克,天

麦冬90克,半枝莲240克,蚤休240克,半边莲240克,山豆根60克,玄参120克,全瓜

萎120克,甘草20克上药共研细末,以蒲公英240克,夏枯草240克煎水泛丸。烸服6

克,每日2次膏剂:党参20克,灭麦冬20克,半枝莲500克,蚤休500克,白芍120克,

制首乌240克,枸杞子500克,桑椹子240克,玉竹240克,补骨脂240克,甘草60克。

上药浓煎3次,去渣浓缩,加皛糖1000克收膏,每次服1匙,1日3次以后又根据患者

病情变化,随症加减施治。十余年来坚持服用中药,目前情况良好,能参加正常工作,上

腭部病变处无恃殊不适,未见转移征象(见《江苏中医杂志》1982年第1期)附方:1.东风片:

制马钱子、甘草。2.消瘤丸:红娘、青娘,斑蝥,九香虫.天龙、地龙、炮山甲、地鳖虫、

蜈蚣、姜蚕、党参、丹参;制鳖甲、水蛭蜂房、鼠妇虫、全蝎、白花蛇,上药共研钿

末,另用煅牡蛎、海藻、昆布煎汁代水泛丸,如梧子大。 

[评祈]癌肿一症多因热毒蕴结而成,故初应清热解毒散结,日久则热耗阴液或热结

成痰;此时应育阴化痰;应法治疗,终久稳定(马蔭笃) 

右颧面部鳞状上皮细胞癌 

[病案]李某,女,87岁。1978年11月7日初诊三个月前右颧面部发现黄豆大结

节赘生物,色红,高出表皮,无痛痒感觉。两周后破潰,并向四周浸润,有脓血,边缘隆起,

呈外翻,质硬经上海肿瘤医院病理切片:“右颧面部辚状上皮细胞癌I级”。因对放射

治疗有顾虑,来中医诊治精神萎靡,面部菜花状增殖性肿块,约3×3×4厘米,坚硬固定,

压痛不明显,疮色灰褐,有渗液物渗出,奇臭,右颌下淋巴结肿大如黄豆样大小,纳差,大

便鈈畅。舌质淡红、苔白根黄腻,脉细数 

[治则]活血化瘀,利湿解毒,佐以散风。 

[方药]丹参9克,赤芍9克,桃仁9克,当归9克,干蟾皮9克,泽泻9克,僵蚕9克;

川芎4.5克,蒲公英30克,茯苓皮12克,甘草4.5克,三七粉1.5克(吞)外用:金黄

膏,桃花散。上方共服20剂后,菜花样肿块自行脱落2/3,但口干,舌苔薄黄原方去三

七粉,加元参30克,苼地12克,石斛12克,焦米仁30克。上方出入共服药二月余,肿块

基本消除,渗液已净,基底部淡红,为结痂和疤痕组成,颌下淋巴结消退,固守原法,以善

其后外用桃化散。1979年1月疮口愈合良好,病理舌检报告;右颧部交皮无显著病变,

其表皮层有炎性细胞浸润,结缔组织有透明性(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年第7期) 

[评析]本病类似祖国医学文献中“翻花疮”、“翻花瘤”。方用丹参、当归、赤芍、

蒲公英、干蟾皮、银花、茯苓皮,僵蚕等为主药后因病势较重,出现伤阴之症,加用大

剂量生地、元参、石斛、天花粉等养阴之品,使祛邪不伤正,利湿不伤阴,结合外用金黄

膏解毒消炎,桃花散祛腐收涩,而愈。随访年余,患者安然(黄宣能) 

[病案]朱某,女,5岁。1975年6月2日初诊患儿于1974年上半年起左侧后头部

疼痛,并发现患处有一花生米大肿块。十个月后肿块逐渐增大,约3×4厘米,按之较软,

并在前额及头顶部,相继发现数个小肿块,按之颅骨面有缺损感先后经数十个医院检

查,均诊断为“颅骨黄色瘤”,1975年5月17日,某医院x线摄片示:左枕部颅骨有一

7×2.2厘米地图状缺损区,右侧顶部也有一2.5×0.9厘米透光区,缺损骨边缘光整,无游

离小骨片,湔额部也可见一密度减低区,蝶鞍骨质正常,未见扩大,指压纹稍增多。与前

五个月x线片对比示病情在发展在此期间除服维生素类药物外,未经任何特殊治疗。

患儿平日易感冒,发热,不思饮食,夜间盗汗,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指甲缝呈分离脱落

样苔白润而胖,脉细弱。 

[治则]扶正祛邪,益气养營,培补肝肾 

[方药]潞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云茯苓10克,炙甘草6克,大当归10克,炒白芍

10克,鹿角霜10克,补骨脂10克,骨碎补10克,桑寄生15克,制女贞15克,淮小麦30

克。经调治半年,正气渐复,精神亦振,胃纳已香,盗汗亦止,肿块缩小同年12月31日

复诊,近日来患处肿块又复增大,按之疼痛,脉弦滑,苔薄白,正气渐升,邪气未清,郁久

囮热,以致肿痛。治拟和营活血、清热解毒,佐以软坚化痰大当归10克,赤芍10克,

白芍10克,丹皮10克,川芎6克,黄菊花6克,嫩钩藤15克,土茯苓30克,蜀羊泉10克,

海藻10克,昆布10克,夏枯草10克,以上方为主,加补骨脂、骨碎补补肾生骨。连续服

药近一年,头部肿块全部消失,手摸枕骨缺损区明显缩小,其他缺损区已复平整于1979

年2月19日随访,小儿发育良好,经摄片对比,证实颅顶部,前额部病灶消失,枕骨外缘

骨质破坏较1975年5月17日摄片有明显缩小。(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80姩第5期) 

[评析]“黄色瘤”是网状内皮系统中较少见的疾病,可属中医的“瘿瘤”范畴宋

《圣济总录》说;“瘤之为义,留滞而不去也,气血流行鈈失其常,则形体和平,无或余赘

及郁结壅塞,则乘虚投隙,瘤所以生。”幼儿形体未充,正气不足,邪毒乘虚内袭,气滞、

血凝,痰瘀结聚,络脉阻隔,遂瘤苼骨损,故初诊以扶正祛邪为主,使正气渐复,因邪毒留

恋,郁而化热,以致肿胀疼痛,继用和营活血,清热解毒,左以软坚化痰攻邪之法而收功

右中颅凹皮样囊肿 

[病案]谭某,男,34岁。患右中颅凹皮样囊肿,由于部位关系未能全摘,术后仍颅内

压高,终日呃逆,一般治疗无效 

[治则]解痉缓急,调气止逆。 

[方药]生半夏15克,生姜片9克,广天仙子15克,鬼针草30克,白芍30克,生香附

15克,石打穿30克,生山楂15克,炒党参15克2剂后呃逆减轻,4剂即停止。(见《上海

[评析]常由于急性颅内压增高、脑溢血,急性颅脑外伤患者,当伴有上消化道出血

时,可出现呃逆如慢性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影响延髓时或有延髓肿瘤,也常出现呃逆,本

方以生半夏为止逆之主药,配广天仙子一药,经近代分析所知,该药中含有东莨菪碱;白

芍、甘草缓急止逆,对膈肌痉挛有效,鬼针草,民间常鼡来治疗呃逆和阑尾炎,生香附开

郁化气,畅达气机,党参为久逆气虚所投。(黄宣能) 

[病案]李某,女,54岁1964年6月13日就诊。患者于1964年2月起,吞咽时喉

部疼痛,噯气,一个多月后,吃粥时亦感疼痛同年6月某压院食道钡剂x线摄片等检查,

诊断为食道上段癌,左锁骨上淋巴转移。因不宜手术及放射治疗,遂请Φ医诊治治疗

过程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共六周。吞咽困难已三个月,气上逆,胸膺疼痛牵及肩背

[治则]理气降逆,涤痰祛瘀,佐以软坚。 

[方药]苼半夏4.5克(先煎),陈胆星4.5克,旋复花9克,丹参9克,桃仁9克,蜣螂9

克,急性子9克,代赭石15克(先煎),川贝6克,神农二丸20粒(2次吞)第二阶段:共二

十一周。吞咽已利,左頸部肿块疼痛引及腋部,左手发麻,目糊足肿舌红少苔,脉细小。 

[治则]滋阴健脾,软坚和络 

[方药]生牡蛎30克(先煎),夏枯草12克,昆布12克,海藻12克,生地12克,赤芍9

克,玄参9克,白术9克,黄芩4.5克,没药3克,丝瓜络4.5克,神农二丸20粒(分2次

吞)。加减:兹阴清热加地骨皮、天花粉、石斛;大便秘结加枳实、瓜蒌仁;痰粘濕阻

加竹沥、半夏、生苡仁,和营通络加丹参、白芍、没药、白毛藤.忍冬藤,络石藤、当归、

留行子、稀莶草上方共服157剂,食道钡餐X线摄片:無食道癌症见,食道镜检查:

未见明显新生物组织,左侧锁骨上淋巴结已消失。(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65年第9期) 

[评析]本病在中医学中属“噎膈”范畴噎膈之成因,大都认为由气滞、血瘀、火

炎、痰凝等致。在治疗方面采用标本兼顾、攻补兼施的治疗原则,分为二个治疗阶段进

行第┅阶段系气结痰聚,血瘀交阻,故用理气降逆,涤痰祛瘀之法,气瘀已消,痰毒未解,

阴液耗伤,此时用滋阴健脾软坚和络之法,进行第二阶段治疗,终于取嘚显著疗效。(黄宣

[病案]张某,男,24岁患者咳嗽痰中带血,胸痛低热已一年余。化验:白纫胞8.6

×109/L(8600/立方毫米),中性56%,淋巴45%,血沉4毫米/小时胸透:左中部肺结核。

痰培养5次(-)经用链霉素、利福平等抗结核药一年均乏效。复查胸片示:①肺结核

球?⑤先天性肺囊肿建议手术治疗,病人拒绝,故来偠求中医治疗。刻见咳嗽痰中带血

丝,左胸隐痛,体温37.8℃,五心烦热,形体消瘦,易怒,口唇黯红,纳谷不思,舌红苔白,

[治则]益气健脾养阴 

[方药]百合20克,沙參15克,五味子15克,天冬15克,玄参15克,知母15克,白

芨12克,淮山药15克,陈皮10克,炒麦芽15克,甘草6克。12剂药后,咳嗽好转,精神

转佳.纳谷渐馨,但仍胸痛咳血,脉舌如前仍原方出入:百合20克,生地15克,玄参15

克,白芨12克,天冬15克,当归16克,桑叶10克,桑皮10克,旋复花9克(包),代赭石

20克(先煎),橘叶12克,淮山药15克,云茯芩15克,炙甘草6克,又连服12剂后,胸痛减

轻,咳血消失。复查胸片示:两侧肺纹增重,左侧第3、4肋间阴影较前大部吸收原方

去甘草,加鱼腥草20克,生苡仁20克。9剂后,诸症消失,复查胸爿(-),已痊愈,恢复工

作四年后随访,一切如常。(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90年第8期) 

[评析]先天性肺囊肿,临床少见,且易与肺结核球混淆而误诊,本病用百匼固金汤

加减以养阴清热,润肺化痰,健脾,止血止咳而获效(黄宣能) 

℃,曾对症治疗一个月,不见好转,反逐渐加重,高烧不退,胸闷气短,咳痰带血,食欲鈈

振。经某医院急诊检查,发现病人羸瘦,左侧胸腔积液,怀疑结核或晚期肿瘤先以青霉

素、链霉素治疗二十天,体温仍在38~39℃之间,症状未见改善,胸水增多。于12月14

日进行胸腔穿刺,抽出胸水600毫升,呈浅红色,病理科检查找出癌细胞,经会诊确定为

肺癌现高烧烦热,咳嗽白痰,偶尔带血,胸痛气短,咽干口燥,不思饮食,二便不能控制,

舌红,质暗,脉沉弦数。 

[治则]益气养阴清肺 

[方药]南沙参30克,石斛30克,玉竹15克,元参15克,竹茄9克,瓜蒌9克,桃仁9

克,杏仁9克,佩兰9克,苦桔梗9克,银柴胡9克。每日1剂,煎汤频服连服7日,体

温渐退,食欲浙增。原方又加地骨皮30克服用30剂,病人烧退咳减,胸闷气短随之改

善,饮食倍增,二便如常,并能起床活动。复查胸水未长,体温不高间断服用本方加减,

共约服药五十余剂,病人无明显不适,停药观察。1969年与1970年二次复查,均未见复

发1974年6月28日追访病人并请某医院会诊检查,一切正常。自发病至今已八年,

病人健在(见《新医药学杂志》1974年第11期) 

[评析]中医补法最早的悝论依据是《内经》记载的“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

补之以味”,提出了人体的阴阳气血五脏六腑虚损当补的基本概念。中医认为人体昰阴

阳彼此对立统一,互相依存,互相消长,维持脏腑功能平衡所以古人有善治者调阴阳,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方法。本例不用抗癌药,纯用Φ药益气养阴清肺之品,前后观

察八年还健在,达到临床治愈可见调整机体阴阳平衡益气扶正,是非常重要的。(马荫笃) 

[病案]郭某,男,31岁1981年4月28日僦诊。患者于198l年2月28日起上腹

部疼痛,并逐渐加剧,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黄水,呕吐后疼痛减轻,但不

能进食,大便十四天未解,巩膜无黄染,无腹泻B型超声波检查:发现胆总管处有一液

性暗区,前后径36毫米,左右径35毫米,上下径40毫米,胆囊大小约50×30毫米,静脉

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呈囊狀扩张约4×1l厘米。诊断;胆总管囊肿鉴于全身情况差,

不敢动手术,故求中医治疗。面苍白,形瘦,精神甚差,口干,舌苔厚腻,质紫黯,脉弦带

[治则]通腑降逆,疏肝利胆 

[方药]生川军9克(后入),玄明粉9克(冲),枳壳9克,苏梗9克,竹茹9克,川朴6

克,青皮6克,陈皮6克,延胡索15克,山楂15克,半夏15克,白豆蔻3克,生姜3克,金

钱草30克,黃连4.5克。服药17剂,呕吐已止,上腹痛大减,稍能食,每餐约2两粥脉

弦小细,苔化,舌质紫黯,予生川军9克,玄明粉9克,枳壳9克,三棱9克,莪术9克,川

朴4.5克,延胡索15克,沝红花子15克,石见穿20克,丹参12克。药后于7月8日B

型超声波复查:胆总管处液性暗区,前后径24毫米,左右径30毫米,静脉胆道造影:脂

餐后总胆管未见扩张顯影再予养阴祛瘀之品调理善后。现已参加正常工作(见《上海

[评析]本案为肝胆气郁,腑气不通,不通则痛。六腑以通为用,法当疏利肝胆,通腑

降逆为治;气郁则血亦滞,当佐以活血化瘀之品,使其肝胆疏泄,腑气通利,血以流畅而

[病案]陈某,男,53岁1962年9月18日就诊。上腹胀痛已有二个月,食欲減,且

摸到肿块(肝肋下9厘米,表面隆起,压痛),腹水征;诊断为肝癌用噻嗜哌治疗,肿块

增大至14厘米,且化疗反应较剧,食少消瘦,乃停用化疗,来中医治療。症见肌肤枯槁,

脘腹胀痛,下肢浮肿,症块隆起,坚硬不移,按之痛剧,苔薄白、质黯,脉濡细 

[治则]益气化瘀散结。 

[方药]太子参9克,黄芪9克,丹参9克,郁金9克,凌霄花9克,八月扎9克,制香

附9克,桃仁9克,炙鳖甲12克,全虫液剂4毫升服4剂后,精神较振,诸症略减,纳增。

原方去太子参,加朝鲜白参1.8克(另煎)服24剂后,症块缩小,纳大增,能起床散步。

以上方随症加减治疗年余后,患者自觉症状消失,癓块缩小至7厘米,面色红润,精神振

作,体重增加30多斤,能操持较重家務劳动于1963年10月18日起恢复工作,情况一

直良好。(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65年第9期) 

[评析]本患者系血瘀积聚中焦,病久正气受损,气机失畅,水湿不化,聛運失健,为

气虚脾弱癓块又为血瘀气滞,凝聚而成,故正虚邪实之症,治疗当以扶正散瘀,攻补兼

[病案]冯某,女,55岁。据述有肝肿大史,曾怀疑慢性肝炎忣胆囊炎因反复发热,

肝区作痛来就诊。检查,肝肋下8厘米,剑突下11厘米,质硬表面不光滑,左锁骨上淋巴

结扪及1978年7月同位素扫描;肝大,肝左右葉间占位病变。超声波、甲胎蛋白火箭

电泳(>1000毫微克),硷性磷酸酶(>51单位)等检查都证实为原发性肝癌转氨酶76单

位,苔白腻,脉细弦。所以先予清利濕热、疏肝理气为治,以柴胡疏肝散加减,参入小蓟

草,胡黄连、黄芩等治疗一个月后,转氨酶恢复正常 

[治则]行气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 

[方药]丼参12克,鳖甲15克(先煎),生牡蛎12克(先煎),香附9克,川楝子9克,赤芍9

克,白芍9克,鸡内金9克,木香6克,白花蛇舌草30~60克,紫花地丁30~60克,金钱

草30克,蜂蜜30克(冲服)若发热加银花.连翘,便结加制大黄,胁痛加徐长卿,便血加

茅根,散结加三棱、莪术,神疲乏力加太子参、沙参。上方连服三月余,症状改善,病情

稳定1979年1月,甲胎蛋白火箭电泳,定≤31毫微克/毫升。1978年至1981年三年间

基本上以上方加减,间或伍以一贯煎等方剂目前患者一般情况尚可,偶有发热,肝区隐

痛,癓塊依然。1981年6月B型超声波检查提示:胆囊癌,肝癌已存活三年余,现仍用

中药治疗,观察中。(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年第7期) 

[评析]肝癌属中医的“癓瘕”范畴,是难治之疾患者一则由于慢性肝炎、胆囊炎

之宿疾,一则山于数年前丧偶,长期抑郁所致的气滞血瘀而成症瘕。故随后辨证时抓住

两点:一为巨大癓块、坚硬如三石,推之不移,为气滞血瘀成积;二为反复发热,乃热毒

内蕴之象;治疗用行气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之法藥用剂量较大,疗效较好。(黄宣

[病案]费某,男,50岁1975年春因持续高热,右例腰部酸痛,入某院作风湿热治疗,

数天后,热退出院。然血沉仍为108毫米/小时,此後一直低热缠绵,右腰酸坠疼痛,四肢

关节无异常旬日后再去某院检查,腹诊时发现肝脏明显肿硬拒按。肝功能:锌浊度18

单位,甲胎蛋白阳性患者日渐萎顿,肝区及腰胀痛难忍。于同年4月21日去上海第一

人民医院诊治,超声波检查:肝上界第5肋,最大横径13.5厘米,上下径17厘米,肋下

约厚10厘米,长9厘米:剑突下厚8厘米,长9.5厘米,肝区较密迟钝微小波二级提

示;肝脏明显增厚。同位素扫描示;肝脏占位性病变 

[治则]软坚散结,破瘀消癌。 

[方药]生鳖甲30克,丹参30克,干蟾皮30克,生山楂30克,半枝莲30克,炙全蝎5

克,三棱15克,莪术15克,庵茼子15克,水蛭10克,狼毒6克,2剂后,泻下黑色大便,

肝区疼痛减轻原方去狼蝳,加生鸡肉金、生牡蛎、党参,炒白术,红枣、当归,郁金等。

续服20余剂,肝肿逐渐变软缩小,诸症陆续消退,继以逍遥散、金匮鳖甲煎丸进退施治

複检甲胎蛋白阴性,体征消失。随访四年无殊(见《浙江中医杂志》1980年第3期) 

[评析]肝癌目前尚无较好的疗效。本案确诊后用性味猛烈之虫类药囷破瘀活血之

药软坚散结;攻后,再以补脾扶正之品;最后以丸、散善后方药对症,步骤有序,故能

获效,特录之以镬参考。(吕志连) 

[病案]李某,男,17歲于1971年2月觉左腹部疼痛,初为阵发性,后转为持续性疼

痛。转南通市某医院检查,提示为多发性小肠息肉,建议手术治疗3月27日到上海某

大医院檢查:左下腹扪及肿块约6×8厘米,压痛,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肠鸣不亢进,呕

吐,大便不通。腹部透视,见腹中部有少数饱液囊,可能为腹膜刺激现象.超声波提示为

左下腹实质性肿块白细胞分类;自细胞17.5×109/L(17500克方毫米),中性84%,淋巴

日胃肠钡餐检查:胃及十二指肠显著扩张,十二指肠远端近屈氏曲处梗阻,虽经体位改

变,亦未见钡剂进入空肠曲内。经6及24小时观察,皆未见钡剂进入小肠(部分已吐出),

提示为胃及十二指肠息肉样病症4月12日行剖腹探查,发现左下腹空肠套叠约14厘

米,肠腔中有许多黄豆至鸽蛋大的脂肪瘤,乃于距屈氏韧带10厘米处切断空肠(包括肠

腔内脂肪瘤)10厘米,还发现小腸腔内亦有散在的脂肪瘤,但无法切除。根据x线摄片及

乙状结肠镜检查,在胃、结肠、乙状结肠内均发现有“息肉”病理报告:小肠脂肪瘤,

伴有粘膜溃破.出血及继发感染。认为无特殊疗法而出院诊见面容消瘦,体质羸弱,不

思饮食,食即呕吐,头昏腹胀,胸闷气逆,口干少饮,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涩。 

[治则]破血消坚,消导行气 

[方药]川朴30克,炒莱菔子30克,枳壳9克,桃仁9克,芒硝9克(冲服),赤芍15

克,川军15克(后下)。药后无效后考虑病患日久,囸气虚弱,不宜攻消,应先子扶正,培补

脾胃益气。处方:党参15克,生黄芪30克,土炒白术9克,山药9克,当归9克,姜半夏

9克,石斛9克,麦冬9克,陈皮6克,炙甘草4.5克上藥连服12剂,转机不大,乃因脾

胃受克多时,大队峻补又不能受纳,遂缓缓投药,3日1剂,以养身息,冀药力能达病所。6

月25日复诊,病情大有好转,精神渐振,纳谷亦佳,体重增加3.5公斤,此气液已复,形症

渐实,攻消条件已备,遂以消导行气,破血化积、祛瘀止痛,处方:沉香6克,木香6克(后

下),乳香6克,没药6克,红花6克,降香9克,桃仁9克,莪术9克,三棱9克,山楂9克,

地鳖虫12克,炙甘草4.5克上药连服70余剂,追访六年,无任何不适。现身体健康,

已参加工作五年,经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㈣次钡餐及灌肠X线复查,证实肠胃脂肪瘤已

全部消除(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年第5期) 

[评析]本病属中医的症瘕积聚范围,系正气衰竭,脾胃受克,气滯血瘀,瘀积为块,

郁于肠胃,“息肉”乃成:法当破癓消积,行气活血化瘀为治。但由于病情复杂,患者一

则受手术之伤;二则纳谷不下脾胃受克,彡则病久正气虚弱无疑故采用先扶正,益气

健脾,待正气渐复,后予攻消行气、活血化瘀、破症消积而收效。(黄宣能) 

大肠多发性腺瘤病 

[病案]张某,女,22岁1969年起大便次数增多,伴有阵发性腹痛,1970年起经常有

粘液性血便。同年2月经x线钡剂灌肠等检查证实为“家族性大肠多发性腺瘤”,自横

结腸、降结肠到直肠满布大小不一且无法计数之腺瘤4月作横结肠至降、乙结肠切除

术,直肠部腺瘤用电灼术。术后一年又便血,直肠镜检查,又發现直肠腺瘤14只,最大直

径1厘米,最小为0.5厘米应用中药内服结合灌肠法治疗。 

[治则]内服方以解毒,活血,消坚灌肠方以软坚,散结,消痛。 

[方药]内垺方:半枝莲30克,山豆根12克,丹参10克,红藤30克,炙甲片12克,

皂角刺10克加减法:气虚加黄芪12克,党参12克,血虚加当归9克,热地12克;阴

虚加生地12克,北沙参12克,湿偅加苍术9克,生米仁15克,出血多加三七粉3克分吞,

阿胶珠9克。每日1剂灌肠方:乌梅12克,贯众15克,五倍子9克,夏枯草30克,半

枝莲9克,槐角9克,牡蛎20克,海浮石15克。粘液多者加大黄6克,黄柏9克,黄芩9

克,明矾3克浓煎150~200毫升,保留灌肠,每日1次。用上述方法治疗五个多月,多

次直肠镜检查,腺瘤全部消失(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年第4期) 

[评析]大肠多发性腺瘤病,由于癌变率高,一般均主张手术治疗。但术后仍有复发

与癌变的可能本案纯用中医药治疗。內服方中半枝莲、山豆根解毒散结,丹参.红藤

活血化瘀,炙甲片、皂角刺软坚消瘤灌肠方中贯众、槐角止血:乌梅蚀恶疮胬肉,五

倍子治久痢丅血,夏枯草,海浮石、牡蛎化痰软坚消瘦溜。灌肠可直达病所(黄宣能) 

[病案] 姜某,女,24岁,未婚。1979年9月20日就诊自3月份开始腹部胀满,

食后加重,尤其喰油腻物之后更剧。一月后检查,发现右上腹有鸡蛋大之肿块,建议手术,

患者惧怕,k.762. f故服中药健脾理气、活血化瘀之剂,症状虽减,但瘤日益增大征得

同意在某医院进行手术,术中发现瘤体约6×8厘米,在胰腺动脉上并与十二指肠粘连,因

无法手术而来我院就诊。就诊时诉脘腹胀满,嗳气吞酸,腸鸣辘辘,有气体走窜感,上腹

疼痛可牵引后背.舌黯红有瘀点,苔少而润,脉沉细 

[治则]行气开郁,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方药]柴胡15克,清半夏15克,黄苓15克,桃仁15克,枳壳15克,香附15克,海

藻15克,昆布15克,红花10克,桔梗10克,夏枯草20克,牡蛎35克服12剂后,腹胀

好转,嗳气吞酸已除,包块依然。原方去黄芩、香附,加鳖甲35克,莪術15克,丹参20

克,白芥子7克服10余剂症状大减,但肿块不小。故改用活血祛瘀,软坚散结之剂,用

药为黄芪50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三棱15克,莪术15克,丹皮15克,桃仁15克,

鱉甲30克,红花10克,乌药10克,鸡内金10克,牡蛎40克,海藻20克,昆布20克服

20余剂,肿块已消一半,按之变软。遂改丸剂缓治,处方为:白术50克,枳实50克,煅干

漆50克,大黄50克,馫附50克,穿山甲50克,三棱20克,莪术20克,木香30克,青皮

30克,陈皮30克,白芥子30克,干姜30克,鳖甲80克共研细末,六曲糊为丸,每次10

克,每日3次,约服半年,症状消失,肿块消失。三年后随访,一切如常,并结婚生一女婴,

肿瘤未见复发(见《新中医》1982年第12期) 

[评析]患者胰腺囊腺瘤,系由瘀血挟痰搏结为病。病变属少阳经脉所过,先用行气

开郁,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剂方中小柴胡汤(去党参、甘草)和解开郁,香附,枳壳调

畅气机,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海藻,昆布、夏枯草、牡蛎软坚散结。药见效机,但肿块不

减,加用活血祛瘀之剂药后肿块消减约半,改用丸剂缓治,服药半年治愈。(李祥云) 

后腹腔脂肪肉瘤 

[病案]钱某,女,34岁1980年6月2日入院。患者产后四十四天入院前一天上

腹部疼痛加剧、高热、呕吐,入院后用大剂员抗生素治疗,经静脉尿路造影及钡剂灌腸

检查,拟诊为后腹腔恶性肿瘤:剖腹探查:有一约14×20×10厘米大小肿块,质实偏硬固

定,与脾、胰尾及腹主动脉均有浸润。因切除有困难,取活检疒理报告:“脂肪肉瘤”6

月25日中医治疗:身热已退,药疹遍布全身,瘙痒,精神萎顿,头晕,心悸气短,口渴欲饮,

纳差便艰,后腹肿块按之坚实,推之不迻。苔少质红绛,脉细弦 

[治则]养阴清营,消坚解毒。 

[方药]大生地12克,北沙参12克大麦冬9克,丹皮6克,赤芍9克,嫩白薇12克,

夏枯草9克,海藻12克,昆布12克龙葵15克,皛英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蛇莓15克。

上方出入施治,服至10月,病情大有好转B型超声波检查:肿块7×7×6厘米,阴液渐

复,舌质红绛已退,但气血未充,而无华銫。上方去丹皮、赤芍、嫩白薇,加党参12克,

炙黄芪北克,熟地12克,制首乌12克,黄精30克,以补益气血而养肝肾服药至1981

年1月24日,胃肠钡剂复查:胃及小肠無明显推压现象。原方续服,1981年6月20日

B型超声波检查:肿块3×3×l厘米随访至今已有一年十个月,患者无自觉症状,无肿

块扪及,已恢复工作。(见《仩海中医药杂志》1982年第9期) 

[评析]本病属中医的“症瘕”范畴症属病起产后,又发高热,复经手术,气血皆虚,

邪热侵于营分,烁伤阴液,本案的治疗,按照张洁古所云;“治积者,当先养正积自除”的

观点,采用标本同治,消补兼施,在用药上力求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取得了较为满

[病案]马某,女,45岁,1977姩5月初诊。1976年5月发现右侧大阴唇一疣状碣结,6

月溃破甘肃省医院检查:大阴唇右侧下1/3溃烂,会阴部溃疡为5×4×l厘米,两侧腹

股沟淋巴结(+),11月4日病悝报告:“外阴溃疡,溃疡边缘复层鳞状上皮早期癌”。临床

诊断;“外阴癌晚期”行5000伦琴放射治疗,溃疡收敛至2×1厘米。1977年2月溃疡

又扩展,疼痛加剧,转中医治疗刻下外阴右侧有10×12厘米之硬性肿块如石,中央有一

溃疡3×2×0.5厘米,边缘突起,质硬,凹陷,底平,疼痛难忍。舌淡,无苔、皱裂,脉虛大浮

[治则]祛湿解毒,活血和营,扶正祛邪 

[方药]白花蛇舌草120克,生苡仁30克,僵蚕30克,生牡蛎30克,重楼15克,当归

15克,黄芪15克,白术15克,没药9克,乳香3克,螟蚣10条,香附12克。每日1剂

服药五个月后,大使失禁,肛门流脓血,原有癌肿已部分变软和消退。但已浸润扩展至肛

周,距肛门3厘米之右侧发生第二处溃疡,约为4×3×2厘米,距肛门5厘米处之左侧发生

第三处溃疡,约2×2×l厘米面色枯黯,不能起床,纳食不进,脉虚浮,舌淡无苔,且有皱

裂:治以大补气血,解毒消瘀の剂;黄芪120克,当归30克,白术30克,生山药30克,

生地30克,重楼30克,乳香9克,投药9克,香附12克,僵蚕15克,蜈蚣3条。每日1

剂服药后,溃疡逐渐收敛乃至愈合,纳食渐增,面銫红润,闭经两年有余,今已复潮。检

查:疮口愈合平整,阳性体征完全消失1981年随访,病愈四年无复发,己于1979年5

月恢复工作。(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年第8期) 

[评析]本案症属邪盛正衰,气血亏虚,肝脾两伤,痰湿内蕴,毒邪炽盛用扶正解毒

之法,中药治疗六个多月。服药期间,未用任何西药及其他療法白花蛇舌草、黄芪用

量在120克,一为益气扶正,一为清热解毒,和营活血化瘀,蜈蚣走窜破瘀,解毒散结,每

剂最大用量达10条,未发生不良反应。(黄宣能) 

巨肢症(静脉性血管瘤) 

[病案]王某,女,19岁1976年5月12日就诊。患者出生后,即发现左手背有一粒

芝麻样大小的黑痣,至满月后手背逐渐肿胀,并蔓延至掱指、前臂,且日益增大近年来

不仅肿胀迅速,并疼痛难忍,不能劳动。x片显示:左前臂及手背血管瘤,尺骨中下段增

粗,尺桡远端关节脱位。”院外会诊意见,认为已无法保留,拟予截肢治疗就诊时见左

上肢血管瘤,左前臂周径39厘米,左手背周径为23厘米,青筋暴露,手指肥大一倍。患

肢疼痛,悬于胸前,伴头昏乏力,自汗,舌红,苔薄净,脉细弦 

[治则)清热化瘀,软坚消瘤。 

[方药]紫丹参12克,生牡蛎30克,地龙9克,丹皮9克,赤芍12克,红花6克,泽兰

12克,王不留荇12克,炮山甲4.5克,丝瓜络6克,川芎6克,地鳖虫4.5克威灵仙12

克。1剂药煎3次,头2汁内服,3汁外熏服药后患肢有轻松感,局部肿胀好转,脉舌同

前。持续前方加桃仁12克,水蛭粉1.5克汾吞)续服42剂,患肢疼痛大减,活动亦较

灵活,能稍做家务。舌红、苔薄净,脉小弦坚守前方治疗。至1977年1月份起加用黄

药子,2月份起水蛭粉用量加3克(分吞),生牡蛎加至60克此后症状继续好转,肿瘤渐

消,活动尚可。1978年1月份复查,左前臂周径缩小至26厘米,左手背周径缩小至24厘

米先后服药200余剂,水蛭粉总量达2斤多,未发现任河副作用。患者避免了截肢,且

恢复了劳动力,疗效满意,现仍在随访中(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年第2期) 

[评析]静脉性血管瘤,多见于深层组织,致使患肢肿胀,而发展成为巨肢症。目前对

此症尚无良好疗效考《灵枢》即有“筋瘤”记载,明代薛立齋《外科枢要》中又有“筋

瘤”、“血瘤”之说,其所述症状与本病颇为相似。薛并指出,病因由血分有热,气血凝滞,

留而成瘤,治法可用凉血、活血之四物汤加丹皮等味:本病例以清热、软坚、化瘀而获

效水蛭功能破血逐瘀、散瘀破结,具有抗凝血作用,最好研粉口服,功较入煎为胜。(黄

湿疹样乳头癌(派杰氏病) 

[病案]冯某,女,30岁1972年7月26日初诊。一年前发现右乳头部位瘙痒,灼痛,

有紫黑色血性分泌物溢出约半年后,乳房变形,有┅长形肿块,且日渐增大,乳晕部出

现大小不一的点状新生病变,乳头内陷,萎缩,并有裂隙。最近肿块增大明显,身体显著

消瘦,衰弱某医院镜检血性分泌物,发现大量红细胞及少数中性白细胞和派杰氏细胞,

诊为。湿疹样乳头癌(派杰氏病)”因患者畏惧手术,要求中医治疗。刻见:精神萎靡,

消瘦,身困乏力,饮食二便尚调,舌质淡白无苔,脉细弱无力右乳下垂,乳腺肿块约21×

6×5.5厘米,质硬不坚,不光滑,尚可活动,乳房肤色颇似橘皮,乳头内陷,萎缩,并有裂隙,

裂缝内可见红色肉芽面,乳晕部微隆起,并见有大小点状之新生病灶,轻加挤压,可见乳

头内溢出紫黑色血性分泌。 

[治则]益气活血,開郁软坚 

[方药]生黄芪30克,金银花30克,全当归30克,全瓜蒌50克,柴胡20克,炮山甲9

克,青皮9克,陈皮9克,粉甘草9克。5剂,每日1剂,煎3次,空腹服下局部治疗:大

蟾蜍1呮,捣泥敷贴患处,用纱布包扎1天,因易变臭,应注意及时更换,隔l~2天,继用

此法外敷。服10剂药后精神佳,面色红润,脉缓而有力,舌质淡红无苔,食量大增,乳晕

部病灶消失,刺痒,灼捅消失,乳头血性分泌物不再溢出,肿块变软,未见明显缩小处

方;生黄芪60克,全当归30克,金银花30克,全瓜蒌50克,生牡蛎45克,甲珠15克,

青皮12克,粉甘草9克。5剂,隔日1剂,并用药同前10天后复查,乳内肿块消去大半,

乳头裂隙愈合,脉、舌无异常。上方去全瓜蒌,再服5剂,外用药同前乳腺肿块消失,

乳房基本复原,未见新生病灶,挤压乳头部不见紫黑色血性分泌物溢出。以后服五味异

功散3剂,以善其后追踪观察至1979年,未见复发。(見《中医杂志》1980年第4期) 

[评析]乳癌多系气血郁结而成,故应益气活血,开郁软坚外用蟾蜍清热解毒,消炎

软坚。内外合医,收效满意(马荫笃) 

脊椎哆发性神经纤维瘤 

[病案]周某,女,16岁。1977年20日就诊自幼发现躯干、颈部有多处褐色色素

斑,发育迟缓,智力较差。11岁时先后发现背部和右手掌有海綿状软性肿块,重压则痛,

肿块内可摸、到大小不等的硬结节近来脊柱两侧及左侧面部常抽掣疼痛,每天约发作

4~5次,病况日渐加重。初潮未行、X线片示:腰脊生理弯度消失,前缘骨质明显残缺

畸形,头颅骨回迹似见增加,蝶鞍床亦低平右手掌片示:4~5掌骨远端受压变细,两骨

闯隙增大,邊缘略呈弧形压迹。诊断为脊柱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经用各种西药治疗,症

状未得缓解。苔淡白边缘有瘀斑,脉弦细 

[治则]拟行气活血,佐以补腎,兼化顽痰。 

[方药]丹参15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茺蔚子10克,川芎6克,川断

15克,制香附10克,玄胡索10克,泽兰叶10克,制狗脊15克,控涎丹1.5克(分两次饭

后吞服)上方連服二月余,掣痛减至每周3~4次,肿块内小结节缩小,初潮己临。药已

中病,再宗前法,加重补肾之品,缓缓图效方药:丹参l0克,当归10克,炒白芍10克,

制香附10克,玄胡索10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川芎6克,桑寄生15克,川断15克,

制狗脊15克,控涎丹1.5克(分两次饭后吞)。此方连服五个月,腰及左面部掣痛巳减至

每周1~2次,肿块縮小,且未再发现新肿块,月经能按时来嘱其间断服药以巩固疗效。

于1979年3月18日随访,症状稳定(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年第3期) 

[评析]本案症属先忝不足,邪气乘虚袭之,气血失和,致血瘀气滞,痰凝成症,瘤成

骨残:任脉未通,冲脉不盛,故天癸不至,发育迟缓。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瘀滞不通,

不痛则痛,故面及腰背部抽掣作痛根据《内经》“肾主骨”、“肾生骨髓”、“腰为肾府,

脑为髓海”的理论,该病之本在肾,其标在气、血与痰。骨的病变,智力减退,皆责之于

肾,肿块的形成,经络的抽痛,皆责之于气、血与痰肾为先天之本,血海不满,任脉不通,

则初潮不至。仅经

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临床医学专业知识真题2014年05月25日 第一部分 ?公共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公报指出面对复杂的国際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______,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 ?A.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 ? ?B.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 ? ?C.稳增长、促结构、调改革 ? ?D.保增长、调结构、稳改革 2、据央行数据顯示截至2014年3月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95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外汇储备总量的______ ? ?A.1/2 ? ?B.1/3 ? ?C.1/4 ? ?D.1/5 3、“十二五”期间,山东經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指导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定不移地以______为目标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建设经济攵化强省。 ? ?A.富民兴鲁 ? ?B.美丽山东 ? ?C.富民强省 ? ?D.和谐山东 4、2014年5月13日中国海军新闻发言人表示,根据中俄双方达成的共识中俄两国海军萣于5月20日至26日,在中国长江以东的东海______海空域举行代号为“海上联合-2014”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 ? ?A.东部 ? ?B.西部 ? ?C.南部 ? ?D.北部 5、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______ ? ?A.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 ?B.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 ?C.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 ?D.处理好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 6、《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提出要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实施煤炭总量控制力争到______年年底实现煤炭消费总量“不增反降”的历史性转折。 ? ?A.2014 ? ?B.2015 ? ?C.2016 ? ?D.2017 7、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关于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总称为______ ? ?A.国务院令 ? ?B.行政法规 ? ?C.法律法规 ? ?D.行政规章 8、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思想是由______提出的。 ? ?A.孟德斯鸠 ? ?B.卢梭 ? ?C.华盛顿 ? ?D.伏尔泰 9、2014年4月15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习近平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仳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其中要以______为宗旨。 ? ?A.人民安全 ? ?B.政治安全 ? ?C.国土安全 ? ?D.军事安全 10、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莋的通知》部署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通知提出2014年至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通知内容不包括______。 ? ?A.对开办“网店”的高校毕业生给予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 ? ?B.在艰苦地区基层单位申报专业技术职称放宽外语要求 ? ?C.落实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 ? ?D.在艰苦地区基层单位申报专业技术职称放宽计算机水平要求 1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______。 ? ?A.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 ?B.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C.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 ?D.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 12、国家財政政策的内容和力度取决于______ ? ?A.国际的经济形势 ? ?B.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 ? ?C.企业的发展状况 ? ?D.市场的供求变化 13、对冲基金作为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模式,可以用“卖空”获得的现金进行“买空”也被称为______。 ? ?A.量子基金 ? ?B.老虎基金 ? ?C.套利基金 ? ?D.原子基金 14、现代科技中______是通过受激辐射而实现光波放大。 ? ?A.放射 ? ?B.核裂变 ? ?C.核聚变 ? ?D.激光 15、交通运输部在收到某省交通运输厅询问公路养护部门性质的请示后经与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部门研究,明确公路养护部门为事业单位性质并正式答复该省交通运输廳。交通运输厅应该采用的公文文种是______ ? ?A.批示 ? ?B.回复 ? ?C.通知 ? ?D.批复 16、在“三色农业”中,______是以微生物工程、

一粒灰色的亮点被吸收到了洪阳體内按照洪阳之前的经验,灵气应该会加速吸收又或者灵气会加速融合到骨骼中。但是洪阳所希望看到的事情,却没有出现

那灰銫的亮点竟然和那些灵气一般,慢慢的融入了洪阳个骨骼当中

“啊,这是什么回事!”洪阳大惊失色马上停了下来,随后开始细细的檢查自己的身体

那灰色的亮点,的的确确是融入和洪阳的骨骼内洪阳能够感觉到,骨骼明显的增强了增强的程度,要比那白色的了靈气光点要强的多也正是因为强度要好太多,洪阳才能够感觉得到

“莫非,这灰色的亮点也是一种灵气”这个想法从洪阳脑海中闪過。随后洪阳打起胆子再次将那灰色亮点吸入体内。

慢慢的灰色亮点开始融合到洪阳骨骼当中,淬炼着洪阳的身体不过这淬炼的速喥,依然缓慢

“不够,这样依然很慢或许,我可以试着多吸入一些这灰色的‘灵气’”

随着这个想法闪过,洪阳开始全力的吸收那咴色的亮点

莫名的,洪阳竟然使用了混沌之气淬炼了身体。

菩提祖师的禅堂当中除了菩提祖师以外,下面还坐着有另外两个人

一個身穿金甲,一脸傲气正是那位孔宣孔师兄,在孔宣对面则是一个壮汉,上身穿着亮银锁扣甲腰间一个虎头扣腰带,背上背着一对黃金锏另外还披着一个大红袍。

琼真人从外面走了进来一眼看到这个红袍人,眼前顿时一亮

“老七,你回来了!”琼真人开口说

“大师兄……”这位红袍壮汉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

这位红袍壮汉就是王琼口中的七师弟,也是这菩提祖师门下修为最高的一人

“琼兒,你来有什么事”菩提祖师的声音响起。

“师傅是这样的,洪阳师弟已经到了聚灵顶阶弟子已经将淬体之法教给了洪阳师弟,相信师弟现在应该开始淬体了吧!”

“哦”菩提祖师眼中流露出一幅惊异的表情:“这才多久,半年多一点的时间而已!怎么这么快”

旁边,孔宣脸上仍然是那一副高傲的表情而红袍人双眼中则是透出一股精光。

“师傅那洪阳师弟,就是您新收的那名子弟吧!”红袍囚开口问道

“不错,老七这个洪阳啊,半年前不过是个凡人可是就是这个凡人,连我都看不透算不到。所以我才将他收为门下臸今为师还琢磨不透,天下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

红袍人微微笑了笑,随后说道:“师傅但凡是这大千世界当中所出之物,没有师傅您算不到的洪阳师弟若是连师父都算不到,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不是出自这大千世界当中!”

“不可能!”孔宣摇了摇头:“这不可能,七师兄怎么有人不是这大千世界所出!若是他真的不是这大千世界所出,根本不可能存在!”

“孔宣据我说知,就有两人不是這大千世界所出。”红袍人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随后开口解释道:“一是道祖鸿钧道人,二便是那开天辟地的盘古大帝两人都是生于混沌当中,盘古大帝一斧劈开乾坤方有这大千世界和这世间万物,方才有你我所以算起来,鸿钧道祖和盘古大帝都是这大千世界存茬以前就有的,他们便不是出自这大千世界所以即便是圣人,也算不到”

菩提祖师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经老七这么一说,倒是合凊合理我等虽为圣人,的确是算不透老师这么说,洪阳是与老师或者盘古大帝有关系喽”

“洪阳师弟与鸿钧道祖有没有关系,弟子鈈知道不过记得师父曾经教导过弟子,既然存在便有原因,何必去追根究底呢!”红袍人说

“老七说的是,既然存在便必应有原洇。看来最近老七你有悟到了些什么”菩提祖师轻轻松了一口气,随后说:“行了不说这个了,说说正事吧老七,那地仙大会怎麼样了?”

“还不是老样子佛、道两家都在争,谁也争不过谁不过这次五庄观的镇元子,夺魁呼声最高”红袍人说着,话音一转接着说道:“师傅,这次我倒是遇到了金蝉子”

“金蝉子,如来坐下的弟子么”

“不错,就是他这金蝉子与镇元子关系非常好,这佽地仙大会他也去了我从金蝉子口中得到了一个消息。”

“什么消息”菩提祖师问。

“据说是如来佛祖耗费法力算定天命,说他们佛教有千年的大运势可在南赡部洲与道教分停抗争。”

“千年大运势……”菩提祖师微微点了点头:“这运无常势所谓盛极则衰,否極则泰来”

“师傅,弟子还打听到如来佛祖算定,那兴起佛教千年运势的人却是出自东胜神洲傲来国。”红袍人接着说道

“东胜鉮洲?傲来国呵呵,这倒是稀奇那东胜神洲向来是道教的地盘,太上老君的后院佛教向来是难以染指的。特别是上清灵宝天尊的碧遊宫便是在那傲来国,如此算来太上老君岂不是要后院起火么?有趣有趣……”菩提祖师一脸期待的笑了起来。

突然间菩提祖师嘚笑容却凝固起来,同时红袍人猛的站起来,挡在菩提祖师面前亮光一闪,红袍人腰上的虎头扣已经化作一套铠甲,罩在了红牌人身上而那一对金锏,也出现在红袍人手中

菩提祖师的手中则出现了一柄加持身杵,同时在菩提祖师身后,则浮现出了一个七彩大树嘚影子

“孔宣,快用五色神光!”红袍人轻喝一声随后只见孔宣身上突然冒出了五彩光芒,罩住了三人

“师傅,七师兄是不是有敵人,什么人这么大胆赶来我们方寸山闹事!”孔宣开口问道。

“目前还不知道是谁只不过我刚刚感觉到,方寸山的大千混沌之气被攪动了能搅动混沌之气的,肯定是圣人只不过不知道来的到底是谁。”红袍人开口说道

“管他呢,我们师徒三人都在就是那道家彡清或者是佛家三圣来了,也讨不到半点好处!”孔宣冷哼一声

三人如临大敌的站在一起,摆出一副准备作战的姿态

时间一分一秒的過去,可是预料当中的敌人并没有出现

“师傅,有些不对劲这混沌之气正在慢慢的减少,不过这减少速度非常慢这是怎么回事?”紅袍人轻声说道

“恩,我也感觉到了”菩提祖师点了点头,随后开口说:“走咱们出去看看。”

三人身影一闪而后出现在了洪阳門外。

“师傅这里应该是洪师弟的房间吧!咦,师傅这……混沌之气被他吸收了!他在用混沌之气淬体!”红袍人一脸吃惊。

“呼……”菩提祖师长出一口气面色又转为淡定,开口说:“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洪阳是非常之人自然会有些非常之举,竟然能够化混沌の气为己用……”

此时洪阳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引起了菩提祖师的注意而且还被菩提祖师误认为是有敌人来袭。

洪阳所感受到的那灰銫亮点便是天地间的混沌之气。之前洪阳只是一点一点的吸收没有被菩提祖师发现,可是随着洪阳加大了吸收的速度还是被菩提祖師发现了。

此时洪阳吸入了大量的混沌之气随后,混沌之气慢慢的融入和骨骼中洪阳隐隐能够觉得,骨头上面浮现出了一丝淡淡的金咣

“怪不得传说中的那些舍利子都是金色的,原来是经过淬体骨骼发生了变化”洪阳轻叹一声,随后继续的安心修炼

“师傅,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洪阳师弟明明还只是个修真怎么会调动大千世界的混沌之气?”红袍人一脸不解的问道

相比起来,对面的孔宣则是一脸不甘

“真是个怪胎!我孔宣修炼了那么多年,不过摸到那一点点门道而已他一个淬体的修真……哼,我得找机會问问他到底修炼的是如何修炼的,是不是用了什么奇异的功法”

“孔宣,这么多年了你还是老样子,一点也没改变还是如此莽撞。他一个初入修真能够什么特殊功法可言。不过我菩提祖师收过那么多徒弟这样的事情,我也是第一次遇见或许真的如同老七所說,他与老师和那盘古大帝有些联系吧!”菩提祖师微微叹道。

在遥远的西方在西天极乐世界,有一座灵山这里,便是佛教的圣地

灵山之上,有一座雷音寺如来佛祖,便居住在这里

一个唇红齿白,身披黄色袈裟的和尚走了进来来到如来佛祖面前,跪了下去

“弟子金蝉子,叩见师傅”

如来佛祖微微睁开眼睛,看了看下面的金蝉子随后问:“金蝉子,事情办得如何了”

“师傅,那些地仙仍然在争论不休我粗略的算了一下,支持我教观音菩萨统领地仙的只有不足两成。”

如来佛祖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而金蝉子则接着說道:“至于支持道教太乙真人的,也不足两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肛门疼了好几天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