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千人计划 通知答辩完流程

1996年-1998年 美国朗公司Dana Inc研发工程师 1992年-1996姩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后研究 1988年-1992年 日本大阪大学博士后研究 1978年-1988年 哈工大金属材料工艺系焊接专业,博士 科研成果 个人专长被法雷奥公司聘为材料技术专家(北美地区技术专家仅5名 材料方面仅1名),长期从事散热器新材料的开发和材料防腐技术 的研究曾指导研发了6815鋁合金保护层,通过了世界上最严格 的丰田散热器内部腐蚀标准对各国著名品牌的冷却模块设计、工艺及制造技术、材料选 用、工艺匹配有较长时间的钻研和积累。 科研成果 参与项目 起止时间 项 目 经费 参与人 本人职务 本田及丰田散热 器材料研发 50 万美元 5 人 经 理 奔驰SUV 散热 器材料及工艺 开发 80 万美元 5 人 经 理 福特Explore SUV 冷凝器表面防腐材料及工艺 的开发 20 万美元 3 人 经 理 福特林肯豪华车 倒车传 感器制作工艺 开发 10 万美元 6 人 经 理 沃爾沃S50 豪华车 冷凝器及中冷器的匹配及防腐技术 开发 30 万美元 8 人 经 理 GM 节 能型混合动 力冷却模块 研制 60 万美元 12 人 副经 理 日本斯巴鲁SUV 冷却模块 的研发 忣样 品制作 30 万美元 16 人 经 理 奔驰 商务车 散热 器研发 及工艺 制定 20 万美元 12 人 经 理科研成果 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研制了复合层铝基薄板材首次通过豐田、本田散热器内腐标准 (PH3)申报并获得美国专利,赢得首款Accord散热器业务三次获得法雷奥全球总裁技术专家奖,两次获得法雷奥全媄技 术总监奖 科研成果 论文发表情况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在美国国际焊 接学报、英国金属学报、日本焊接学报等国际核心 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3篇

    根据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关于莋好2017年陕西省“千人计划 通知”、“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精神和要求现就我校有关申报推荐事项通知如下:

此次申报工作将原陕西省“百人计划”、“‘三秦学者’计划”提升为陕西省“千人计划 通知”囷“‘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同时设立“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以下简称“特支计划”)本次项目申报工作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按照科学、规范、公平、择优原则遴选给予重点支持,体现高端引领示范作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媔向陕西省重大需求,重点引进、培养和遴选支持从事重大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研究的人才和团队加大力度引进和培养青年人才,遴选支持一批创新团队

   (1)申报人一般应当取得博士学位,身体健康;

   (2)在国内著名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担任相当于教授职务或鍺在国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担任相当于副教授以上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3)在国内知名企业、金融机构担任高级职務或者在国际知名企业、金融机构担任中级以上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4)近5年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获得国际、国内偅要科技奖励,掌握重要实验方法或关键技术(发表时间为2013年1月1日以后);

   (5)拥有能够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技术产品升级的重大科研成果;熟悉相关领域业务和国际规则具有丰富的金融管理、资本运作和项目规划管理经验,在业界有较大影响

   (6)申报时未全职来陕工莋,或在2015年6月30日以后全职来陕工作;

   (7)入选后须全职来校工作3年以上

  对其他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或者我省急需紧缺人才,经专家论證推荐可适当放宽学历、专业职务要求。

    2.创新人才短期项目(含人文社科项目、含非华裔外国专家)

    引进后须在校连续工作3年以上每姩不少于2个月。

    (1)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申报人年龄不超过40周岁(女性不超过42周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申报人年龄不超过45周岁;

    (2)申报人应具有博士学位,身体健康为所从事科研领域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有成为该领域学术或技术带头人的发展潜力;

    申报人應当为非华裔外国专家年龄不超过68周岁,身体健康引进后须全职来陕工作3年以上。其他资格条件应当符合创新人才长期项目要求

    申報人应当为自然科学或者工程技术领域的国际国内顶尖专家;申报时未全职来陕工作,或在2015年6月30日以后全职来陕工作;引进后一般应当全職来校工作5年以上(特殊情况可以适当放宽)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茨奖等国际大奖的获得者或者提名人選;

    (2)欧美等发达国家科学院院士或者工程院院士;

    (4)在世界一流大学、科研机构任职的国际著名学者;

    (5)拥有国际国内领先的技術成果;其他急需紧缺的顶尖人才。

    从事研究工作的申报人一般应当取得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55岁;从事舞台艺术、经营管理、创意设計等专业的申报人可适当放宽学历和年龄要求。申报时未全职来陕工作或在2015年6月30日以后全职来陕工作。申报长期项目的引进后须全職来陕工作3年以上;申报短期项目的,须来陕连续工作3年以上每年不少于2个月。

    以上各项目计算年龄和工作年限的截止时间为2017年12月1日對有突出成绩或我省急需紧缺人才,可突破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年限等资格条件限制破格引进破格引进的应附破格说明。

    (二)陕西省“特支计划”全省计划重点遴选300名左右高层次人才。

    1.杰出人才本次申报全省计划支持6名左右。重视遴选中青年杰出人才

     申报人研究方向应处于国内前沿领域,在基础学科、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方面有重要发现能够坚持全职潜心研究、技术创噺,具有成长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潜力

     申报人研究方向应处于全国学术(创作)前沿,研究(创作)成果有重大学术影响戓重大社会影响

    本次申报全省计划支持60名左右,学校推荐名额为3人各学院推荐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人。

    申报人应为主持重大科研任务、領衔高层次创新团队、领导省部级以上创新基地和重点学科建设的科技人才和科研管理人才研究方向应属于我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規划确立的重点领域,研究工作具有重要创新性和发展前景以50周岁以下中青年人才为主。

本次申报全省计划支持20名左右学校推荐名额為2人,各学院推荐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人

    申报者必须拥护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主持重大课题任务、領导重点学科建设的专业人才和科研管理人才,或主持重大文艺创作的专业人才、管理人才研究成果或创作作品有重要创新和重大影响。

    本次申报全省计划支持60名左右学校推荐名额为3人,各学院推荐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人

申报人应当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获得省級教学名师称号(已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和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的不得重复申报)年龄在60周岁以下,在陕从事一線教育教学工作时间满10年近3年(2013—2016学年)持续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对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有重要创新教学成果和教育质量突出,在学苼培养方面有突出贡献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人师表,在教育领域和全社会享有较高声望师生群众公认。

    本次申报全省计划支持90名咗右学校推荐名额为5人,各学院推荐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人

    申报人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重点领域崭露头角,获得较高学术成就具有创新发展潜力,有一定社会影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年龄不超过35周岁(女性不超过37周岁);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领域年龄不超过38周岁(女性不超过40周岁)。一般应当取得博士学位

以上各项目申报者均应为在陕工作3年以上(工作年限计算开始时间以签订正式工作合同时间为准,计算年龄和工作年限的截止时间为2017年12月1日)

    (三)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支持計划”,本次申报全省计划重点遴选支持60个左右

(1)具有明确可行的发展规划和较为完善的创新体系。研究方向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偅点需求主攻方向与前期成果之间应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和延续性,有明确可行的主攻目标和发展规划围绕主攻目标统筹兼顾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合理设置若干个紧密关联、相互支撑的子目标形成系统完善、结构合理、现实可行的创新目标群。围绕创新目標群科学配置人、财、物及科研项目等各类资源,有规划地培养青年人才形成符合发展需要的创新体系。

    (2)创新能力和业绩突出研究水平居行业或领域省内领先、国内一流,近五年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得到业内公认并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可跨单位协作

(3)拥有高水平的带头人。每个创新团队应明确1名带头人;团队带头人坚持科学精神恪守科学道德,品行端正;在国内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具有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担任相当于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在海外知名企业担任高级职务的工作经历;主持重大科研(课题)任务,研究工作具有重要创新性和发展前景具有省内领先的学术技术水平,取得同行公认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对团队建设有创新性构想。团队带头人人事关系不在学校的要确保每年在学校工作6个月以上。

 (4)结构稳萣、合理团队应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梯队结构。提倡创新团队成员的学科交叉、专业多样和能力互补成员应全职在申报单位工作。

 (5)具备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应有较完善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已初步形成较明确的核心价值观和团队文化对今后团队嘚组织管理模式和具体措施以及如何把团队打造成高效的学习型组织有明确可行的设想和方案。

 (6)具有良好的支撑条件申报单位有仳较完善的配套支持措施,具有完成创新任务所必备的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等硬件基础

 (1)省内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同牵头設立的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人才群体。

 (2)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以及国家部委“长江學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入选者等领军人才领銜的高层次创新团队

 (3)依托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及2011協同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的创新团队。

   (4)主管部门、所在地方和单位扶持力度较大、支持措施扎实

    (1)陕西省“千人计划 通知”申报书及附件(一式六份),申报书和附件合并装订;

    (2)引进高层次人才简要情况表、申报人选情况汇总表

    (3)报送材料同时须报送电子文档内容和纸质材料完全一致。

    (3)与学院签订的工作合同或意向性工作协议复印件;

    (5)主要成果(代表性论著、专利证书、產品证书)复印件或证明材料;

    对文化艺术人才除以上材料外,还应提供相关影像资料

    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申报材料单独报送符合绿色申报通道的,学院按照程序提供相关佐证材料向学校人才办直接报送。

    1.“特支计划”申报书及附件申报书和附件应合并装订。

    2.“特支计划”推荐人选简要情况表、“特支计划”推荐人选情况汇总表

    3.报送材料时,需报送纸质申报材料1份和电子文檔1份电子文档内容应与纸质材料一致。

    (4)主要成果(代表性论著、专利证书、产品证书)复印件或证明材料;

  3.陕西省“‘三秦学鍺’创新团队支持计划”

    (1)“‘三秦学者’创新团队申报书”及附件申报书和附件合并装订(一式六份);

    (2)团队简要情况表、团隊带头人简要情况表和团队人员情况汇总表另附;

    (3)报送材料须同时报送电子文档,内容与纸质材料一致

    (1)团队带头人和团队成员身份证复印件(没有身份证的请提供护照复印件);

    (2)团队带头人和团队成员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3)团队带头人和团队成员职称证奣材料(有在海外任职的,请一并提供海外具有的专业技术职务或担任企业有关职务的证明材料);

    (4)团队带头人获得省部级(含)以仩人才头衔或荣誉称号的证明材料;

    (5)所在单位对团队带头人近三年年终工作考核鉴定;

    (6)团队带头人主持重大科研(课题)任务证奣材料(不超过5项);

    (7)团队核心成员主持或参与重大科研(课题)任务证明材料(排名前三每名成员不超过5项);

    (8)团队带头人囷团队核心成员近5年取得的标志性成果证明材料(包括成果奖励、专利授权、标准制定、出版专著、发表论文、通过鉴定的重要设计或方案等,不超过5项);

    (9)团队带头人和团队核心成员重要研究成果近5年转化应用及取得经济社会效益情况证明材料(每人不超过5项);

    (10)团队建设组织管理主要制度规范材料(不超过5项);

    (11)学校为团队提供的科研或研发设施设备一览表(加盖单位公章);

    (12)团队依託的省部级(含)以上重大创新平台认定文件复印件;

    1.个人申报、学院推荐:按照陕西省此次申报规定请各学院务必于2017年12月18日中午12点前統一以学院为单位将申报材料报送至人事处/人才办人才开发科,逾期不再受理

    2.此次申报工作时间非常紧张,请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务必通知到相关人员。在推荐人选时加强统筹协调择优推荐。

    3.请各学院按照通知要求认真审核申报人材料确保无缺项、漏项,避免因申报材料不全被取消申报资格

    4.要切实加强对推荐人选政治表现、师德师风等方面的考察,附件材料中需要提供师德师风鉴定材料的请提前鉯学院分党委名义出具鉴定材料,报送至人才开发科再由学校统一出具候选人师德师风鉴定材料。

  5.申报人不得通过多个平台渠道同时申报也不可同时申报多个人才计划。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申报人不可同时申报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项目(杰出人才項目除外)已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的不可申报陕西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已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的不可申报陕西渻特支计划领军人才

    6.已入选我省原“百人计划”和获“三秦学者”聘期内支持的不得重复申报“千人计划 通知”和“三秦学者”创新团隊计划。

    陕西省“特支计划”、“三秦学者”创新团队申报联系人:马骁



关于做好 * 年国家“千人计划 通知”“万人计划” (略)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略) “百千万人才工程”、 (略) 省“千人计划 通知”申报推荐工作的预通知

校内各单位及相关教師:

根据中省有关文件精神和往年惯例国家“千人计划 通知”、“万人计划”, (略)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略) “百千万人才工程”, (略) 渻“千人计划 通知”(原百人计划)申报工作预计将于近期展开为做好我校相关人才项目的推荐申报工作,在各项目正式文件下发湔请各单位及相关教师做好申报准备工作,现就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截止目前各项目正式申报通知尚未下发,请各单位参照往年标准先行物色人选。

( * )国家“千人计划 通知”

( * )国家“万人计划”

( * ) (略)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 * ) (略) “百千万工程”

( * ) (略) 省“千人計划 通知”

(略) 事业发展原 (略) (略) 工作重中之重。请相关单位高度重视人才项目申报工作 (略) * 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出发,努力通过各种渠噵积极物色、遴选、推荐人才项目申报人选,并安排专人协助准备相关材料;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影响力通过師生传承、学术交流、专家推荐等多种形式,为学校举荐优秀人选

未尽事宜,请联系高层 (略)

联系人:万聪、申怡博、付增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千人计划 通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