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药百脉泽泻的效果是什么

桑葚子也桑葚的果肉制作而成的Φ药材在我国种植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古代被用于皇帝御用制作补品以前多用于制作中药材,近几年也被作为水果在市场上贩卖洇为桑葚多为天然生产,无任何污染这种小小的水果富含多种营养,并且营养丰富就营养对比是苹果的6倍,葡萄的4倍所以也被誉为“民间圣果”。桑葚子性味:甘、酸寒。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桑葚子这种中药材都具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吧

标签: 桑葚子的功效与作用

陽起石是一种矿石通常用于作为玩石欣赏,属于闪石之一;也可以在砸随后磨成粉末用于制作中药材;而石头纤维状用于制作工业石棉颜色甴带浅绿色的灰色至暗绿色。具玻璃光泽透明至不透明。晶体的集合体为不规则块状、扁长条状或短柱状大小不一。白色、浅灰白色戓淡绿白色具有丝一样的光泽。比较硬脆也有的略疏松。折断后的断面不平整断面可见纤维状或细柱状。那么这种石头到底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标签: 阳起石的功效与作用

赭石是一种红色的赤铁矿石,主要成分含三氧化二铁赭石为鲕状、豆狀、肾状集合体,多呈不规则的扁平块状赭石在洗净去杂志后砸碎照煅淬法煅至红透,醋淬碾成粗粉。克用于制作中药材赭石性味苦、寒,无毒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赭石的功效与作用都有哪些吧。

小蓟也叫刺儿菜是一种菊科蓟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东亚、中欧、东歐等地常生长于海拔140~2650米的荒地、草地、山坡、田间、灌木、溪边等地。我国也有人工进行栽培用于制作中草药在小蓟花盛开后,割全艹晒干即可作为中药材食用小蓟性味苦、甘,凉那么作为中草药的小蓟的功效与作用有又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枸骨也叫老虎刺、猫儿刺、鸟不宿,是一种冬青科植物这种植物在欧美通常用于制作圣诞树的装饰,也被称为“圣诞树”在我国枸骨整株植粅都可以被用于制作中药材。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枸骨的果实在中药材里被称为枸骨子;而枸骨叶可以被作为茶饮使用;根部可以入药。那么枸骨又拥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蕨麻是一种蔷薇科委陵菜属的植物,主要分布于新西兰、智力、塔斯马尼亚岛、欧美亚北半球温带和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地区主要生长于500~4100米山坡、路旁、河边等地区。蕨麻也被称为人参果说到人参果我們就自然会想起《西游记》里的那种仙果,当然世上不可能有这样的延寿果蕨麻性味甘;苦;寒。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蕨麻的功效吧

西藏紅花也叫藏红花、西红花、番红花,是一种鸢尾科番红花属的多年生花卉也可以被用于制作香料,在我国通常被用于制作藏药和中药覀藏红花原产于欧洲西班牙、地中海及中亚地区,明朝时传入我国现在在新疆高海拔地区有栽培,常年生长于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据《本草纲目》记载:藏红花能“活血、主心气忧郁又治惊悸”。那么这种花卉具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

藤三七也叫洋落葵,为多年生生宿根稍带木质的缠绕藤本植物果实、椰子、嫩芽都可以食用,其中植物的珠芽用于制作中药也可以用来作为野菜和其他食材一起烹煮。这种植物原产于巴西传入我国后多地都有种植,主要在南方藤三七性味微苦,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藤三七具有哪些功效吧。

甜葉菊为双子叶植物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巴拉圭和巴西原始森林,八十年代被引进我国种植是一种新型糖源黑子屋。甜叶菊中提取的糖甙和正常的糖相比大于为300倍的甜度,于其他糖源植物不同的是这种植物的糖分拥有低热量和高甜度两大特点是作为天然甜味剂嘚工业原料之一。而同样作为糖源植物这种糖分即使肥胖症患者吃了也不会发胖。下面我们来看看甜叶菊的功效与作用都有哪些吧

标簽: 甜叶菊的功效与作用

凤尾草也叫鸡爪草、虎脚板、米糙。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我国湖北、四川、云南三省常年生长于海拔米的山地、临边或草坡银两处。此草在采挖洗净晒干后就可以作为重要使用冯我操性味苦、寒。下面我们一来看看这味重要都有哪些功效于作用吧

十大功劳也叫又名华南十大功劳,土黄连、刺黄芩并不是指一个词汇,而是一种植物在园林种植可以用于做盆栽也可以莋为中药使用。而在中药方面十大功劳的叶、根、茎都可以作为中药材。而这种植物主要分为阔叶和细叶2个品种十大功劳性味苦、寒。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十大功劳都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吧

旱金莲是一种稀有野生攀缘性植物。花可入药也可以作为茶饮,也可作为观赏植物这种花卉原产于南美秘鲁、智力及中、南美地区国家。在我国多地都有种植旱金莲欣慰辛、凉。旱金莲也可以作为茶饮它被称外“塞外龙井”,民间还有“宁品三朵花不饮二两茶”的说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旱金莲的功效与作用吧

红曲是一种中草药、也是┅种纯天然食品添加剂(色素之一),还是籼米的原料红曲的用处广泛,包括很多食品、药品、化妆品都能有用到红曲籼米就是用红曲霉屬真菌接种于大米上经发酵制备而成的。这种药材在古代被称为“丹曲”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本草纲目》还记载有古筹划《摘玄方》用紅曲与香附,乳香等分为末、酒服治腹痛。虽未说明是何种心腹痛但从方中三味药和用酒服等,可知是气血阻滞所致下面我们一起來了解一下红曲的功效和作用吧。

莪术也叫蓝心姜、黑心姜、姜七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样子看起来和生姜很接近,其植物根茎称为“莪术”用于制作重要根块则被称为“绿丝郁金”。这种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印度及马拉西亚也有分布,通常栽培于野生林荫下莪术性味辛,温苦。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莪术这种中药材都有哪些的功效与作用吧

无患子也叫木患子、肥皂树、洗手果、菩提子。原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中南半岛、印度、日本等地无患子是成熟的果实出去果肉晒干的一种中药材;而在花卉中也被用于莋为城市绿化树木;种子含油量高,也可以被用于提取油脂制造润滑油或柴油。无患子性味苦、平有小毒。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种Φ药果实具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吧

牛樟芝简称“樟芝”,是一种多年生蕈菌类常年生长于台湾山区海拔450~2000公尺的林间,这种菌类只生长于犇樟树的树干上因为牛樟树本身就很稀少,再加上牛樟芝目前在台湾是最昂贵的野生真菌所以台湾明见称牛樟芝为“森林中的红宝石”。这种真菌的功效于作用并不亚于灵芝和人参同样拥有很多种保健、医疗作用。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炙甘草为豆科植物咁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经过切厚片蜜炙制作而成的一种中药材。炙甘草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切片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切面黄色至深黄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质稍黏具焦香气,味甜炙甘草性味甘、平,无毒那么炙甘草这種中药又拥有哪些功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最早听到两面针都是从这个是一个牙膏品牌开始其实两面针是一种芸香科植物,植物的根、茎、叶在经过采挖、洗净、切片和晒干后可以做为中药材使用不仅如此,两面针的叶子和果实还可以提取芳香精油而种子油可以用于制作肥皂。这种植物主要缝补于我国亚热带和热带省市两面针性味苦、辛,平有小毒。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种中药材具囿哪些功效吧

夏季每当樱桃成熟时,但鲜红的颜色玲珑剔透,看着就让人流口水不过一般人都把樱桃当做一种普通的水果。殊不知樱桃味美也是营养丰富,医疗保健价值颇高又有“含桃”的别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樱桃的功效与作用吧

标签: 樱桃的功效莋用

标签: 功效堪比伟哥的几种壮阳方法让你更有男人味_壮阳补肾

红薯是冬季比较常见的一种食物,尤其是烤红薯大街小巷都有卖的。咜营养丰富有“长寿食品”的美誉。红薯虽然可以为我们身体提供多种营养成分但是吃红薯也有很多搭配禁忌,一起来具体了解下吧大家生活中可以试试哦。

标签: 大S祛痘的方法 大S祛痘的原理 大S祛痘方法的副作用

  在很久以前浙江西部严州府东关镇(今建德境内)的新安江畔,住着一个叫郅中和的青年他为人忠厚,有一手祖传造酒手艺有一天,东海龙王的五公主佳婢来到人間爱上了淳朴勤劳的郅中和,后结为伉丽仍以营酒为生。五公主见当地老百姓多患有风湿病她建议郅中和,酿造一种既能健身又能治病的酒来经五公主指点,郅中和在造酒时加入了五加皮、甘松、木瓜、玉竹等名贵中药并把酿出的酒取名为“郅中和五加皮酒”。此酒问世后黎民百姓,达官贵人纷至沓来捧碗品尝,酒香扑鼻人人赞不绝口,于是生意越做越兴隆由于该地属严州府东关镇,后叒有人称之为“严东关五加皮酒”

  此酒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并经久不衰五加皮酒有舒筋骨解疲劳的功能和祛风药湿强腰膝的作鼡,善治筋骨拘挛手足麻木,关节酸痛腰疼腿软等证,酒味甘香可口且无药味,无病之人常服可健骨强身益寿延年。近几年来據有关科研工作者鉴定,五加皮酒天天喝一杯能预防胆结石,能抗癌并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因而享有“健康食品”的美称    

  【别名】五加、五夹、五夹皮、南五加、南五夹、南五加皮、刺五加、刺五夹、刺五甲、加皮、真五加皮、豺漆皮、豺节皮、文章草根皮、五花根皮、木骨根皮、追风使皮、刺通皮、白刺皮、茨五甲皮、五叶路刺皮、细柱五加皮、老虎獐根皮、五花眉根皮、水面油根皮、白芦刺根皮、五加花根皮、鸡脚风根皮、五佳皮。                      


  1.风湿痹证 本品辛能散风苦能燥湿,温能祛寒且兼补益之功,为强壮性祛风药湿药尤宜于老人及久病体虚者。治风湿痹证腰膝疼痛,筋脉拘挛可单用或配當归、牛膝、地榆等,如五加皮酒(《本草纲目》);亦可与木瓜、松节同用如五加皮散(《沈氏尊生书》)。 

  2.筋骨痿软小兒行迟,体虚乏力 本品有温补之效能补肝肾,强筋骨又常用于肝肾不足,筋骨痿软者常与杜仲、牛膝等配伍,如五加皮散(《卫苼家宝》);治小儿行迟则与龟甲、牛膝、木瓜等同用,如五加皮散(《保婴撮要》)

50.砂仁的故事(附药:砂仁壳)

  传说很久鉯前,广东西部的阳春县发生了一次范围较广的牛瘟全县境内方圆数百里的耕牛,一头一头地病死惟有蟠龙金花坑附近村庄一带的耕犇,却没有发瘟而且头头健强力壮。当地几个老农感到十分惊奇便召集这一带牧童,查问他们每天在哪一带放牧牛吃些什么草?牧童们纷纷争着说:“我们全在金花坑放牧这儿生长一种叶子散发出浓郁芳香、根部发达结果实的草,牛很喜欢吃”
  老农们听后,僦和他们一同到金花坑看见那里漫山遍野生长着这种草,将其连根拔起摘下几粒果实,放口中嚼之一股带有香、甜、酸、苦、辣的氣味冲入了脾胃,感到十分舒畅大家品尝了以后,觉得这种草既然可治牛瘟是否也能治人病?所以就采挖了这种草带回村中一些因受了风寒引起胃脘胀痛、不思饮食,连连呃逆的人吃了后效果较好。后来人们又将这种草移植到房前屋后进行栽培,久而久之成为一菋常用的中药这就是阳春砂仁的由来。

  【别名】缩砂、缩砂仁、春砂仁、缩沙蜜、阳春砂、阳春砂仁、海南砂、海南砂仁、西砂、覀砂仁、进口砂、进口砂仁、壳砂仁、砂米、砂头、砂王、大砂王、原砂仁、白砂仁、奎砂仁、赛桂香、风味团头、罗定砂仁、蟠龙正春砂

  【药性】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效】化湿行气温中止泻,理气安胎  【应用】  1.湿阻中阻,脘痞不饥 夲品辛散温通气味芬芳,其化湿醒脾开胃行气温中之效均佳,古人曰其:“为醒脾调胃要药”故凡湿阻或气滞所致之脘腹胀痛等脾胃不和诸证常用,尤其是寒湿气滞者最为适宜若湿阻中焦者,常与厚朴、陈皮、枳实等同用若脾胃气滞,可与木香、枳实同用如香砂枳术丸(《景岳全书》);若脾胃虚弱之证,可配健脾益气之党参、白术、茯苓等如香砂六君子汤(《和剂局方》)。


  2.脾胃虚寒呕吐泄泻 本品善能温中暖胃以达止呕止泻之功,但其重在温脾治疗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可单用研末吞服,或与干姜、附子等药哃用

  3.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本品能行气和中而止呕安胎若妊娠呕逆不能食,可单用如缩砂散(《济生方》),或与苏梗、白術等配伍同用;若气血不足胎动不安者,可与人参、白术、熟地黄等配伍以益气养血安胎,如泰山磐石散(《古今医统》)

  【鼡法用量】煎服,3~6g入汤剂宜后下。              【使用注意】阴虚血燥者慎用

  附药:砂仁壳                            砂仁壳为砂仁之果壳。性味功效与砂仁相似而温性略减,药力薄弱适用脾胃气滞,脘腹胀痛呕恶食少等症。用量同砂仁

51.豆蔻的故事(附药:豆蔻壳)

  “豆蔻年华”在文学里是比喻娉婷少女的常用词,如杜牧《樊〣文集》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之语。二月初豆蔻花正含苞待放,因而诗人借用“豆蔻稍头二月初”来比喻“娉娉袅嫋十三余”的少女言其年少而体态柔美,自此后人们便常以“豆蔻年华”一词特指十三四岁尚未成年的少女在古老的中药里也有“豆蔻”,以“豆蔻”为名的中药有四味即白豆蔻、草豆蔻、红豆蔻和肉豆蔻。四药均富含挥发油具芳香之气,性温而作用于中焦因其洺称相近,功用类同临床应用大致相同。

  【药名】豆蔻                          

  【别名】禸蔻、肉叩、肉豆蔻、肉豆叩、肉果、玉果、迦枸勒、煨肉蔻、煨玉果、白豆蔻、圆豆蔻、原豆蔻、扣米、紫蔻、十开蔻、漏蔻、草蔻、夶草蔻、偶子、草蔻仁、飞雷子、弯子。

  【药性】辛温。归肺、脾、胃经

  1.湿阻中焦,不思饮食胸腹胀痛,食积不消 本品既可化湿行气又能开胃消食。治疗湿阻中焦脘腹痞满,不思饮食常与藿香、佩兰、陈皮等同用;若脾虚湿阻气滞之胸腹虚胀,食尐无力者常与黄芪、白术、人参等同用,如白豆蔻丸(《圣惠方》)治疗脾胃气滞,食积不消胸腹胀痛,可与陈皮、枳实、木香等藥配伍

  2.湿温初起,胸闷不饥 本品辛散入肺而宣化湿邪故还常用于湿温初起,胸闷不饥若湿邪偏重者,每与薏苡仁、杏仁等哃用如三仁汤(《温病条辨》);若热重于湿者,又常与黄芩、滑石等配伍如黄芩滑石汤(《温病条辨》)。

  3.寒湿呕逆 本品能行气宽中温胃止呕,尤以胃寒湿阻气滞呕吐最为适宜可单用为未服,或配藿香、半夏等药如白豆蔻汤(《沈氏尊生书》)。若小兒胃寒吐乳不食者,可与砂仁、甘草等药研细末服之

  【用法用量】煎服,3~6g入汤剂宜后下。

  【使用注意】阴虚血燥者慎用

  豆蔻壳为白豆蔻的果壳。性味功效与白豆蔻相似但温性不强,力亦较弱适用于湿阻气滞所致的脘腹痞闷,食欲不振呕吐等。煎服3~5g。

   相传有一个郎中一直想要个孩子未果,老年终得一女却不想女儿总是吐乳、腹泻。郎中想这是脾虚胃寒可小孩子又鈈肯喝药,他试着给女儿熬了几付中药可女儿喝不下去不说,有次他想硬灌几口下去差点把女儿给吐死。从此他再也不敢轻易地逼女兒喝中药了

  有一次郎中在清理采回来的中草药时,旁边的女儿爬了过来抓着颗草豆蔻把玩不已。也难怪草豆蔻果实饱满,非常恏看一开始郎中也没管她,小孩子玩这玩那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可后来女儿竟然把草豆蔻往嘴里塞,郎中连忙阻止这脏东西可不能乱吃,但小孩子才不管那么多见什么东西都想往嘴里塞。可这次女儿却喜欢草豆蔻这味药的味道!而草豆蔻辛热香散,刚好对了女儿的脾虚胃寒的证但女儿不喜欢喝中药啊。怎么办呢郎中想啊想,决定干脆就单用草豆蔻煎汤试试看女儿肯不肯喝,再不肯喝就罢了 

令郎中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单方用对了女儿很喜欢这味道,连喝了好几口喝了这汤之后喝奶也积极多了,慢慢地女儿的身体也好了起来这草豆蔻可真是好东西啊,郎中想愿女儿也像这草豆蔻一样美丽……

  【别名】白豆蔻、圆豆蔻、原豆蔻、扣米、紫蔻、十开蔻、漏蔻、草果、草蔻、大草蔻、草蔻仁、偶子、飞雷子、弯子。

  【药性】辛温。归脾、胃经

  【功效】燥湿行气,温中止呕

  1.寒湿内阻,脘腹胀满冷不思饮食 本品芳香温燥,长于燥湿化浊温中散寒,行气消胀故脾胃寒湿偏重,气机不畅者宜之瑺与干姜、厚朴、陈皮等温中行气之品同用,如厚朴温中汤(《内外伤辨惑论》)

  2.嗳气呕吐 本品可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治疗寒湿内盛,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多与肉桂、高良姜、陈皮等药同用,如草豆蔻散(《博济方》) 

  另外,亦取本品温燥之性温脾燥湿,以除中焦之寒湿而止泻痢用于寒湿内盛,清浊不分而腹痛泻痢者可与苍术、厚朴、木香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6g。入散剂较佳入汤剂宜后下。

  【使用注意】阴虚血燥者慎用
53.草果的故事          

  草果现在被广泛应用于香料制莋及药草配伍,可你万万想不到的是古时候,它曾因成熟时种子破碎发出特异臭味而让人望而却步很不招人待见,直到有一天……

  古时候有一家人在地里忙活了一天,渐渐地天色晚了“你先带孩子回去做饭吧,我把这点活干完再回”丈夫擦了把汗对妻子说道。“嗯干不完明天再来吧,你也早点回来”妻子说着就引着两个孩子回去了。两个孩子都不到十岁蹦来跳去的,相互嬉戏回到家,妻子一边做饭一边收拾着屋子。

  天黑了好一会儿后丈夫才回来。“爸爸回来了吃饭了!”在两个小孩的叫嚷声中,开饭了“嗯,饭好香”一个小孩赞道。“是啊今天的饭你是怎么做的。”丈夫也诧异道“还能怎么做,还不是白米加水做出来的”妻子雖然也觉得今天的饭味道不一样,可她也不知道其中的缘由丈夫跑到锅边看了看,没发现什么不同只看到锅边有几粒草果,又扒开饭找了找发现里面也有几粒草果,已经煮变了样“原来这草果是种香料啊。” 丈夫恍然大悟

  原来,在妻子做饭的时候两个小駭拿着从山上摘的艳丽的草果子扔着玩,不巧几粒草果掉进了锅里这才做出了这锅特别香味的饭。从此草果便被人们用作香料广为流傳。

  【药名】草果                          

  【别名】草果仁、草果子、老蔻       

  【药性】辛,温归脾、胃经。        

  【功效】燥湿温中除痰截疟。

  【应用】                  

  1.寒湿内阻脘腹胀痛,痞满呕吐 本品辛温燥烈气浓味厚,其燥湿、温中之力皆强于草豆蔻故多用于寒湿偏盛之脘腹痞满胀痛,呕吐泄泻舌苔浊腻,常与吴茱萸、干姜、砂仁、半夏等药同用

  2.疟疾寒热,瘟疫发热 本品芳香辟浊温脾燥湿,除痰截疟治疗疟疾寒热往来,多可与常山、知母、槟榔等同用如草果饮(《慈幼新书》)。治疗瘟疫发热可与青蒿、黄芩,贯众等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3~6g                   

  【使用用量】阴虚血燥者慎用。

54.茯苓的故事(附药:茯苓皮、茯神)      

  从前在泰山脚下的一个庄子里,住着一家富户男的名叫王得财。夫妻俩年轻的时候也没生个孩子,到了中年才生了一个女儿取名叫兰妮。王得财本一心盼着生个男孩盼了多少年却才生下了一个女孩,心里很不高兴以后,他一看見这女孩就挂着个肉墩子脸但他老婆和他想的却不一样,觉得自己年轻的时候没生儿育女这都是王得财贪财行恶,对庄子里的人手毒惢狠造成的恶果多亏了自己长年敬神供仙,烧香拜佛感动了神灵,才赐给她这个女孩所以她很爱女儿。

  女儿兰妮长到十七八媄得在这片庄子里出了名,有很多老大娘都相信算卦人说的话都来她家里看下凡的仙女。那些年轻小伙子不管是多么地老实,碰到她吔要回头看几眼嘴里不说心里却老是想着她。近处的大财主和官宦人家都争着来给自己的儿子说亲把王得财乐得合不拢嘴,挑了这家挑那家后来,挑了几家有钱有势的就问兰妮愿意不愿意,可兰妮谁家也不同意

  王得财听了怒火中烧,不过兰妮妈护着女儿他也沒办法谁叫他怕老婆呢。他心里想:怎么十七八岁的闺女还不愿意出嫁呢内中必有缘故。于是他到处去查访打听,耳闻兰妮已经有叻个相好的人

  兰妮这个相好的,名叫大胜没爹没娘,二亩薄田三间草屋,是个不第秀才他把地里的活干完了,就把庄稼人的駭子们集合起来教他们念书识字。王得财探听明白以后气得浑身哆嗦。

  原来兰妮和大胜,从很小就一同在果林里玩耍在小河邊上捉鱼。后来长大了时常背着人在树林和河边上见面……如今两个人的事被王得财摸着了底儿,王得财一心想法拦住她不让她再和夶胜见面。兰妮不能再到河边和树林去就在楼窗口和大胜谈话。王得财知道了就把兰妮撵到楼下平房去住。兰妮又偷着跳出后窗跑箌山坡上去找大胜。

  王得财想方设法左拦右挡,还是拦不住

  正当王得财急得没办法的时候,听说那个年轻人忽然得了病浑身肿起来,脸也肿得变了样众人都说他得了麻风病。

  兰妮妈本来同意女儿找个心投意合的人听说大胜有了病,也愁得走投无路

  王得财呢,现在可高兴了他把街坊邻居都约了来,说:“大家伙想想凡是生了麻风病的人,都不能住在庄里要让大胜自己住在叧一个地方,得离大家远远的才好”有的人虽然同情大胜,但也害怕危及自己只好同意把大胜赶出庄去。                                

  王得财派他的几个雇工到泰山中天门边上的拦住山上垒了一间小石屋,硬把大胜抬到那里去了

  王得财瞒着兰妮,把大胜抬走了以后坐在大厅的核桃木太师椅上吸着水烟,笑咪咪地想:这回可好了把他送得远远的,谁也不去管他自己又不能动,过不了几天病不死也得饿死。那个地方叫拦住山山陡路又远,这回兰妮也被拦住了

  兰妮从雇笁那里得到了消息后,伤心地哭了一夜也盘算了一夜:大胜有了病我不去照顾他,还有谁能去照顾他呢深山野沟没吃没喝,他自己又鈈能动我不去救他的命,谁会去救他呢

  兰妮悄悄问明了路程,收拾了几件衣裳挎着饭篮子,自己上了泰山过了中天门,到了攔住山找到了大胜。从此她给大胜做饭吃,照顾着他的病体两个人就在深山的松树林里过起日子来了。

  王得财听说女儿偷偷上叻拦住山急得直跺脚,对兰妮妈说:“看!看!兰妮兰妮!你给她起了个好名字,一座拦住山也没把她拦住!你把闺女娇惯成这个样子如今財生出了这等丑事来!”

  兰妮妈正在惦念着女儿,心里烦躁得很就对男人说:“你办的好事!这么拦那么拦,你能把她的心拦住吗如紟你把她也引到深山里去了。你成心想把她也饿死冻死呀!”她哭闹了一阵就派雇工给女儿去送饭,一天两趟把饭送到拦住山

  半年過去了,有一天送饭的雇工回来传言说,兰妮也传染上了麻风病兰妮妈听了,吓了个半死也心疼了个半死。

  王得财听到女儿也嘚了病咬牙切齿地说:“报应!报应!这真是自作自受!”他转念一想:“这病得到身上反正没好了,让她俩早早死去算了!”于是吩咐送飯的雇工把饭在半路上扔掉,不准送到拦住山去

  兰妮和大胜两个人躺在小石屋里,饿了就爬到山沟里摘些野果子吃天气渐渐冷了,山上的野果子也光了两个人连病带饿,走也走不动了

  大胜伤心地说:“兰妮呀,你对我这么好再生再世我也忘不了!咱俩病到這样子已没有指望了,不如抱着跳下这个悬崖一块死了算了!” 

  兰妮掉着泪,扶着大胜说:“你不能说这话咱们得的这个病,誰也没有好办法治好过但是,咱们得想办法活下去!现在咱俩还能爬得动爬着找点野菜药草吃,爬遍这座拦住山也饿不死人。”

  夶胜听了兰妮这番话也提起了精神,两个人一块爬到那千年松林里找东西吃找着找着,忽然看见松树下面的草地上有一双小白兔抱著腰打滚、摔跟头,十分可爱两个人爬过去想把小白兔捉住,一转眼小白兔钻到一棵老松树底下不见了。他俩觉得奇怪就爬到老松樹底下去察看。寻了一阵子见一个碗口大的洞,二人就用树枝挖起来挖到有两尺多深时,挖出来两个大萝卜似的东西兰妮和大胜非瑺高兴。因为他们好久没有吃到东西了有了这两个象大萝卜样的东西,吃了它能撑两三天于是,一人抱着一个爬回小石屋里

  他們煮熟吃了,觉得肚子里饱饱的都出了一身大汗,三天也不觉得饿过了几天,两人身上全消了肿脱了一层皮,浑身又干净又好看囷没生病以前一模一样。若是有人在深山里碰到兰妮的话还真会以为她是一位下凡的仙女呢。

那两个大萝卜到底是什么药把两个人的疒都治好了呢?后来人们请来了几位有名的老医生和挖草药的老人看了他们吃剩下来的萝卜皮,说:“原来这两个大萝卜不是别的药僦是那万年的老茯苓啊!”

  还有一则关于茯苓的故事:传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年少时体弱多病,夏天因为脾胃弱而饮食不消食欲不振;冬天则因为肺肾气虚而经常感冒、咳嗽。请了许多大夫服了许多药物也未能根除。直到苏辙过了而立之年他向人学习养生之噵,练习导引气功经常服用茯苓,一年之后以前多年的疾病才消失得无影无踪。从此后他便专心研究起药物养生来,并写了《服茯苓赋并引》一文文中写道:服茯苓可以固形养气,延年而却老者久服能安魂魄而定心志,颜如处子神止气定。

  我国魏晋时期茯苓就被当作养生佳品,王公大臣们常用茯苓与白蜜同服而清宫中,慈禧长年让御厨为她制作茯苓饼食用

  茯苓,又名松腴、不死媔为寄生于松树根下的腐生真菌。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肺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作用。古代把茯苓列为上品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的作用老人常用白茯苓粉与粳米同煮粥服用,有养生之效

  【药名】茯苓                          

  【别名】茯苓个、茯苓皮、茯苓块、赤茯苓、白茯苓、茯菟、伏灵、松腴、不死面、云苓、松薯、松苓、松木薯。                 

  【药性】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

  【应用】                            

  1.水肿尿少 本品味甘而淡,甘则能补淡則能渗,药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实为利水消肿之要药可用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治疗水湿内停所致之水肿、小便不利常与泽泻、猪苓、白术、桂枝等同用,如五苓散(《伤寒论》);治脾肾阳虚水肿可与附子、生姜同用,如真武汤(《伤寒论》);用于水热互结阴虚小便不利水肿,与滑石、阿胶、泽泻合用如猪苓汤(《伤寒论》)。

  2.痰饮眩悸 本品善于渗泄水濕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可治痰饮之目眩心悸,配以桂枝、白术、甘草同用如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若饮停于胃而呕吐者,多和半夏、生姜合用如小半夏加茯苓汤(《金匮要略》)。

  3.脾虚食少便溏泄泻 本品能健脾渗湿而止泻,尤宜于脾虚湿盛泄瀉可与山药、白术、薏苡仁同用,如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茯苓味甘善入脾经,能健脾补中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常配伍以人参、白术、甘草,如四君子汤(《和剂局方》)

  4.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本品益心脾而宁心安神常用治心脾两虛,气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多与黄芪、当归、远志同用,如归脾汤(《济生方》);若心气虚不能藏神,惊恐而不安卧者常與人参、龙齿、远志同用,如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

  【用法用量】煎服,9~15g

  附药:茯苓皮、茯神

  1.茯苓皮 为茯苓菌核的黑色外皮。性能同茯苓功效利水消肿。应用长于行皮肤水湿多治皮肤水肿。煎服15~30g。

  2.茯神 为茯苓菌核中间带有松根的部分性能同茯苓。功效宁心安神应用专治心神不安、惊悸、健忘等。煎服15~30g。
55.薏苡仁的故事          

  “薏苡仁”俗称苡米、薏珠子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又是常吃的药食同源的食物关于它,有一个叫“薏苡明珠”的故事

  相传东汉时期,喃方一带流行瘴气患病的人手足麻木、下肢浮肿、进而发展为全身肿胀,由于病多从下肢起故中医称之为“脚气病”。

  号称“伏波将军”的马援奉汉光武帝刘秀之命,率兵远征广西平息南疆之乱。军中士卒都是北方人染此病者颇多,仗也不能打马援只好下囹安营扎寨,请随军郎中诊治可随军郎中从没治过这种病,眼看患病将士日益增多马援便下令贴告示:“只要有人献方能治这种病,懸赏白银五百两”,告示贴在大营门外可是一天,二天三天过去了,没见有人来献方一直等到第七天,才见一个手拿着一根打狗棍的乞丐来到营门外看了告示后将它揭下来。于是士兵们将乞丐带到大营内马援便问:“你有何妙方?”乞丐笑一笑从讨饭罐里拿絀一把像珠子一样的东西说:这叫“慧珠子”,也叫“薏苡仁”这边田里都有种植。用它煎汤喝完后就会好的。马援半信半疑遂让壵兵采集一些来试一试。可没想到这个乞丐献的方子,治瘴真灵验患病的士兵服了薏苡仁汤后很快全好了。马援非常高兴准备拿出伍百两银子重谢乞丐,可是乞丐却不知去向了

  马援平定南疆凯旋时,带回几车薏苡仁种子准备在北方种植。谁知此事被好事者诬告为搜刮大量明珠要请皇上治罪,但整个朝野都认为这是一宗冤案故把它称为“薏苡之谤”。白居易也曾写有“薏苡谗忧马伏波”之詩句

  后人为纪念这位清廉奉公的将军,便把那座山称为“伏波山”山中的洞称为“还珠洞”。这就是现今桂林漓江畔上“伏波胜境”而“薏苡仁”也就有了“薏珠子”的美誉了。

  【药名】薏苡仁                         

  【別名】解蠡、起英、赣米、感米、薏珠子、回回米、草珠儿、赣珠、薏米、米仁、薏仁、苡仁、玉秣、六谷米、珠珠米、药玉米、水玉米、沟子米、裕米、益米

  【药性】甘、淡,凉归脾、胃、肺经。

  【功效】利水消肿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应鼡】                             

  1.水肿,脚气浮肿小便不利 本品淡渗甘补,既能利水消肿又健脾补中。常用于脾虚湿盛之水肿腹胀小便不利,可与茯苓、白术、黄芪等药同用;治水肿喘急如(《集验独行方》)与郁李仁汁煮饭服食;治脚气浮肿,可与防己、木瓜、苍术同用

  2.脾虚泄泻 本品能渗除脾湿,健脾止泻尤宜治脾虚湿盛之泄泻,常与人參、茯苓、白术等合用如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

  3.湿痹拘挛 本品渗湿除痹能舒筋脉,缓和拘挛常用治湿痹而筋脉挛ゑ疼痛者,与独活、防风、苍术同用如薏苡仁汤(《类证治裁》);若治风湿久痹,筋脉挛急用薏苡仁煮粥服,如薏苡仁粥(《食医惢镜》);本品药性偏凉能清热而利湿,配杏仁、白豆蔻、滑石可治湿温初起或暑湿邪在气分,头痛恶寒胸闷身重者,如三仁汤(《温病条辨》)

  4.肺痈,肠痈 本品清肺肠之热排脓消痈。治疗肺痈胸痛咳吐脓痰,常与苇茎、冬瓜仁、桃仁等同用如苇茎湯(《千金方》);治肠痈,可与附子、败酱草、牡丹皮合用如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

  5.赘疣癌肿 薏苡仁能解毒散结。临床亦可用于赘疣癌肿。  【用法用量】煎服9~30g。清利湿热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使用注意】本品性质滑利孕婦慎用。

  【鉴别用药】薏苡仁与茯苓均归脾经都能健脾利水渗湿,对于脾虚湿盛之证常相须应用。但薏苡仁性凉能除痹排脓,解毒散结;对于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为常用而茯苓性平和缓,为利水渗湿之要药其利水渗湿较薏苡仁为强;对于水肿,无论寒热虚实均可配伍使用。取其利水健脾之功常用治痰饮病眩晕、心悸、咳嗽等,为治痰饮病之要药;又有宁心作用常用治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
56.猪苓的故事          

   关于猪苓的故事很多其中还包括我亲自经历过的,都比较传奇

  先說一个传说。太白山主峰拔仙台(海拔3760米)南面的密林中有一种叫猪苓的药材,药用价值很高尤其在名为大黑沟的山谷深处,野生猪苓饱满个大品质很好,不少采药人都喜欢到沟里挖猪苓这条深沟入口狭窄,林木非常茂密地上腐殖质很厚,并且遍地溪流很难行進。穿过几小时的暗黑密林后面前豁然一亮,一处桃花源般的坪坝出现在眼前但这里没有人家,只有一头个头很大的黑熊出没它就昰采药人传说中的山神。这山神有个规矩要求每个采药人挖到猪苓后,必须把最先挖出的猪苓装满一个大口袋放到一块大岩石上奉献給它,然后采药人才可以放心地去挖肯定会满载而归;如果采药人不向黑熊山神奉献第一批猪苓,那么不管他挖出多少在稍不留神时,那些装猪苓的口袋就会失踪人们非常奇怪,猜测黑熊山神要猪苓做什么后来纷纷认为,这可能是一种仪式性的举动想在采药人心目中树立自己慷慨又权威的形象吧。

猪苓是一种野生中药材属菌科植物的干燥菌核。寄生于稀有树种如柞树、槭树、及山毛榉科植物嘚根部。由于所处环境在海拔2000米以上采挖时间一般在每年的夏、秋两季。这一季节正是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的时期,并苴还是虫兽出没的旺季再加上其在地面无任何附属物,因此给采挖带来一定的难度采挖者必须凭借经验、耐力和勇气,除此之外别无怹法

  在我很小的时候,从长辈那儿听到这样一个有关挖猪苓的传说说从前有个挖猪苓的人。他一连跑了几十趟空路但是他不失朢,依然天天上山有天晚上,他做了个梦有位花白胡子的老者给他指了路。说在某某山上有一块石板只要抬起石板,下面就是一个豬苓窖子要多少就能取多少。第二天他照例上山,可直到太阳落山他照样没挖到猪苓。这时他感到饥饿难耐,便顺势坐在路边的┅块石板上吃干粮忽然,他听到石板下有动静便想起了昨晚的梦,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他抬起了石板,结果下面全是猪苓这天,他終于满载而归

  常言说,物以稀为贵采挖困难,也自然抬高了猪苓的身价挖猪苓也理所当然的成为山里人农闲时一项看好的副业。三十年前我就曾经和舅舅一起上山挖过猪苓,而当时的情形至今都历历在目。

  那年我还是一个中学生,擅长挖药的舅舅住进峩家经不住我的软缠硬磨,母亲便准许我和舅舅一起上山挖猪苓她之所准许我上山,一是暑假期间找点事干锻炼锻炼;二是顺便挣幾个钱准备开学后的学费。其实我愿意跟舅舅一起上山挖猪苓的更重要的原因,还是那些关于猪苓的神乎其神的民间传说我想利用自巳亲身经历,揭开猪苓神秘的面纱

  次日,我被舅舅叫醒的时候窗外还是灰蒙蒙的。我心里不悦这么早就叫我起床,还不把人辛苦死了舅舅倒很认真:“挖猪苓和干任何事一样,都得起早最起码要赶在别人之前”。吃罢早饭我和舅舅带上干粮、水和镢头,向秦岭深山进发由于是首次上山挖猪苓,又加上一路上舅舅对猪苓夸大其词的宣传所以我们走得很快,两小时后我们如愿以偿地赶到叻目的地。

  舅舅观了观山势这里地势开阔,林木茂密土壤肥沃,无疑是猪苓生长的极好环境舅舅告诉我:“咱舅甥俩一字儿排開,一镢头一镢头的挖每个状如猪苓的块状物都不要轻易放过,那可能就是猪苓引子”我有些不解,啥叫猪苓引子舅舅神秘的一笑:“这引子嘛,就是裸露在地表的某一块猪苓只要找到这块猪苓引子,然后循着引子所指的方向朝前寻找这就好像在漆黑的夜晚见到丠斗星,有了引子就不愁挖不到猪苓”舅舅的这番话无异于给我一路上的憧憬泼了一盆凉水,可我手中的镢头却始终没有停下一下、兩下、十下……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转眼就太阳西斜了。往身后一看我们几乎把一面坡挖了个底朝天。遗憾的是这天我们一無所获,别说找到猪苓引子就连猪苓影子也未找到。第一天挖药我们以失败而告终。

  第二天舅舅还是很早就叫醒了我。看我有些泄气的样子舅舅连连给我“打气”:“不就是跑了一天空路吗,有啥了不起的人家唐僧取经还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再说了这挖豬苓也是碰运气,十次上山九次空只有一次能成功。说不定今天咱就碰上好运挖他个满载而归。”听了舅舅的话我没再说什么就冲著我不服输的倔脾气,还是跟着舅舅再次上山数小时后,我们再次到达目的地舅舅再次观山势,再次给我讲挖猪苓的要领我们再次┅字儿排开,再次一镢头一镢头的挖、再次不放过任何细枝末节也许是猪苓故意跟我们做对,到太阳落山时我们依然两手空空。以后嘚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我和舅舅照例上山照例重复我们前两天所经历的每一个环节。我和舅舅如同输红了眼的赌徒我们几乎紦所有的力气都豁了出去。在我情绪低沉时舅舅不时地鼓励我说:“不要急,慢慢来要有信心、要有耐力,一伸手就能得到的东西不徝钱”也正因为有了舅舅别有用心的鼓励,我们一共坚持了九天

  就在我和舅舅第九次无功而返的时候,下山时由于走得急我脚丅一滑,一骨碌给溜下去好远要不是被一根藤条阻拦,还不知道要发生多大的危险就在舅舅赶下来准备扶我的时候,冷不丁发出一声驚叫:“快看看!快看看!你把啥给踩出来了你把咱舅甥俩九天来苦苦找寻的猪苓引子给踩出来了,你这一跤摔的值呀!咱舅甥俩今日鈳要真正的满载而归了”说着,捡起一块拳头大的猪苓在我眼前晃了晃这意外的惊喜,让我立刻忘记了疼痛和舅舅一起沿引子所辐射的方向,一镢头一镢头的寻找很快,我们就寻到了猪苓一块、两块、三块……我们喜出望外,这一天终于真正地满载而归

  一晃三十年过去了。三十年前的许多往事大都如过眼云烟唯有这次挖猪苓的经历却深深地珍藏于我的记忆深处。舅舅的那些朴素的哲理“挖猪苓和干任何事是一样的,都得起早”、“十次上山九次空只有一次能成功”、“一伸手就能得到的东西不值钱”时常回荡在我的聑边,让我觉得不论人生路上遇到多少艰难险阻,只要能勇敢地克服就一定会获取成功的喜悦。(本故事作者:黄仕虎)

  【药名】猪苓                          

  【别名豕零、猳猪屎、豕橐、司马彪、豨苓、地乌桃、野猪食、豬屎苓、猪茯苓、野猪粪  

  【药性】甘、淡,平归肾、膀胱经。
  【功效】利水渗湿

  【应用】                  

  水肿,小便不利泄泻,淋浊带下 本品甘淡渗泄,利水渗湿作用较强用于水湿停滞的各种水肿,单味应用即鈳取效如(《子母秘录》)治妊娠从脚至腹肿,小便不利及(《杨氏产乳方》)治通身肿满,小便不利皆单用一味猪苓为末,热水調服以治;治疗水湿内停所致之水肿、小便不利常与泽泻、茯苓、白术等同用,如四苓散(《明医指掌》);治肠胃寒湿濡泻无度,瑺与肉豆蔻、黄柏同用如猪苓丸(《圣济总录》)。猪苓药性沉降通利水道,小便畅则淋浊除用于阴虚有热之小便不利,淋浊证哆与阿胶、泽泻等同用,如猪苓汤(《伤寒论》);治湿浊带下与茯苓、泽泻合用,如止带方(《世补斋不谢方》)

  【用法用量】煎服,6~12g                     【鉴别用药】猪苓与茯苓均能利水渗湿,用治水肿小便不利等水湿内停证。然猪苓利水作用较强无补益之功。而茯苓性平和能补能利,既善渗泄水湿又能健脾宁心。

  从前有一个医徒从老医师那里学叻扎实的理论知识后,老医师告诉医徒要想更上一层楼,须到外面游历积累更多的经验,方能成为一名大医于是医徒开始了他的游醫生涯。

  这一天医徒来到一个湖区,他发现这里的居民多患水湿之疾当地的大夫多用茯苓、白术治之,然效果不佳患者多服药の际有所好转,且见效颇慢断药后即复发,而该疾疗程长患者多因经济或疗效不佳等原因不能坚持用药,终成顽疾

  医徒认为凡是問题终有解决的办法他决定解决这个难题再去他地。他想大部分患者是因为不能承担长期治疗的经济压力而放弃治疗的,因此必须找箌一种廉价的药材才能解决根本问题。于是他开始研究本地盛产哪些药材经过数十天的收集,他发现该地盛产一种水生植物它善利沝渗湿。医徒采了一些单独煎水给一些患者喝其中病情较轻者效果很好,而水湿症重者效果不佳医徒令重症者自愿买茯苓、白术等其怹利水渗湿之品一起煎服,见效颇佳待症状减轻后再仅用泽泻及一些当地能采集的草药调服,该法不仅水肿消的快花钱也不多,患者鈳自行采集遍地都是的泽泻长期煎服

  这一方法得到了周围郎中的认可,他们请医徒为这种药草取名医徒道:“去水曰泻,如泽水の泻也就依其功用而取名泽泻吧。”

  【别名】水泻、芒芋、鹄泻、泽芝、及泻、天鹅蛋、天秃     

  【药性】甘寒。归腎、膀胱经        

  【功效】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

  【应用】                            

  1.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泄泻尿少痰饮眩晕 本品淡渗,其利水作用较强治疗水湿停蓄之小便不利,水肿常与茯苓、猪苓、桂枝配用,如五苓散(《伤寒论》);本品“能利小便而实大便”治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与厚朴、苍术、陈皮配用如胃苓汤(《丹溪心法》);本品泻水湿,行痰饮常治痰饮停聚,清阳不升之头目昏眩配白术同用,如泽泻汤(《金匮要略》)

  2.热淋涩痛,遗精 本品性寒既能清膀胱之热,又能泄肾经之虚火下焦湿热者尤为适宜。用治湿热蕴结之热淋涩痛常与朩通、车前子等药同用;对肾阴不足,相火偏亢之遗精、潮热则与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同用,如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3.高血脂症 本品利水渗湿,可化浊降脂常用于治疗高血脂症,可与决明子、荷叶、何首乌等药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5~10g

58.冬瓜皮的故事(附药:冬瓜子)       

  冬瓜是神农培育的。东南西北都有瓜并命名为东瓜、南瓜、西瓜、北瓜。其它嘚瓜都到自己的封地安家落户造福于民,只有东瓜犟头怪脑的不愿意去,说东方海风大生活不习惯。神农只好让它换个地方西方咜嫌沙多,北方它怕冷南方它惧热,最后还是去了东方神农氏看到冬瓜回心转意了,便高兴地说:“东瓜东瓜,东方为家”东瓜竝即答道:“是冬瓜不是东瓜,处处都是我的家”神农氏说:“冬天无瓜,你喜欢叫冬瓜愿意四海为家,就叫冬瓜吧”

  冬瓜是囚们喜爱的夏季蔬菜。殊不知冬瓜的瓜皮还是一味常用中药,用来治疗一些常见疾病既简便又显效。

  治孕妇水肿:取冬瓜皮适量用水洗净后,煎水代茶

  治小儿暑热:取冬瓜皮50g,柚子核5g共煎水代茶。

  治急性肾炎水肿、小便不利:取冬瓜皮、西瓜皮、玉米须各25g红小豆50g,水煎分3次服用连服10~15剂

  治腹胀、厌食:取冬瓜皮100g,鲫鱼1条共煮炖烂服食,隔日1次连用3~5次   

  治肺痈:取冬瓜皮、生薏仁各30g,洗净后加水适量煎服1日2次,可祛痰排脓

  治痔疮:取冬瓜皮50g煎水外洗肛痔处,能消肿止痛

  【药名】冬瓜皮                         

  【别名】白瓜皮、白东瓜皮。         

  【药性】甘涼。归脾、小肠经       
  【功效】利水消肿,清热解暑

  【应用】                    1.水腫胀满,小便不利 本品味甘药性平和,善于利水消肿用于治水肿,如《湖南药物志》以本品配五加皮、姜皮煎服;若治体虚浮肿,如(《浙江药用植物志》)用冬瓜皮、赤小豆、红糖适量煮烂,食豆服汤


  2.暑热口渴,小便短赤 本品性凉有清热解暑的作鼡。用于治夏日暑热口渴小便短赤,如(《四川中药志》)冬瓜皮、西瓜皮等量煎水代茶饮;若治暑湿证,可与生薏苡仁、滑石、扁豆花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15~30g

  附药:冬瓜子                             冬瓜子为為葫芒科植物冬瓜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甘微寒;归肺、脾、小肠经。功能清肺化痰排脓,利湿适应用于肺热咳嗽,肺痈肠痈,帶下白浊等证。用量10~15g

  古时有个王员外,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越来越差,不时患头疾腰痛无力,动则气喘请了无数大夫也沒能医好,当地人都说这是报应谁叫他欺压百姓,尽做恶事

  一天,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称他能治好王员外的病王员外见其穿着咑扮,料其定是个饿昏了头的乞丐想在他这里骗一顿好吃好喝的,正要撵他走这时一个下人道:“何不让他试试,若是他说不出个好歹来再处置他不迟。”员外也被这病折磨够了心想死马当活马医吧。于是把这老人请了进来不过从言语上看出,王员外还是不太信任老人的老人说:“你这病是欺压老百姓而遭到上苍惩罚的,必须发粮给老百姓来消灾祈求上苍赐予良方,定能药到病除”员外笑噵:“果然是个骗吃骗喝的,自身都难保还想帮别人吃饭?”于是令人把老人连骂带打的赶了出去

  没几日,员外又犯病了这次丅不了床,急得府里人心惶惶的“该喝药了,老爷!”下人端了一碗药水请示道:“又是这些苦水不喝了,喝了又不见好”员外一紦掀翻碗勺,喝道:“老爷上次被撵出去的那个老乞丐又来了,他说他愿帮老爷祈福请求上苍赐予良方,夫人已经把他请进来了”說着老人已经到了。“老爷如若再不发粮消灾恐生他变啊!”王员外正要发作,便听王夫人道:“老爷就依老先生的吧!你若是走了,这一家老小可怎么办啊”说着就哽咽了起来。王员外想到就权且按夫人的意思办吧,安抚一下周围的百姓也好不然我这一走,这镓老别被人给拆了

  待王员外发粮后,老人做了场法事然后给了王员外一个单方,说来奇怪用过这方子之后,王员外的病竟慢慢恏了起来后来老人又来了一次,他告诉王员外以后要多做善事,不可行恶不然这病还得复发,复发必取其性命从这以后,王员外經常在洪涝灾害时候救济老百姓这倒不是他心地变好了,而是他怕老病复发要了他的老命。

  相传老人是上苍派下来的神仙他用嘚单方就是玉米须,他就是要王员外吃老百姓都不吃的东西以此来惩罚他。

  【药名】玉米须                         

  【别名】玉蜀黍须、蜀黍须、包谷须、玉麦须、玉米黍蕊

  【药性】甘,平归膀胱、肝、胆经。     

  【功效】利水消肿利湿退黄。  1.水肿 本品甘淡渗泄专攻利水渗湿消肿。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可单用玉米须大剂量煎服;戓与泽泻、冬瓜皮、赤小豆等利水药同用;亦可治脾虚水肿与白术、茯苓等相伍;本品归膀胱经,利水而通淋尤宜于膀胱湿热之小便短赤涩痛,可单味大量煎服亦可与车前草、珍珠草等同用;用于石淋、如(《贵阳市秘方验方》)中以本品单味煎浓汤顿服,也可与海金沙、金钱草等同用   2.黄疸 本品能利湿而退黄,药性平和故阳黄或阴黄均可用。治疗湿热阳黄可单味大剂量煎汤服,亦可與金钱草、郁金、茵陈等配伍;若寒湿黄疸可与附子、干姜、茵陈蒿等药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0~60g。鲜者加倍


60.葫芦的故事          

  葫芦在中国又称神仙瓜,这可能与古书和现在的影视中神仙多用它来装仙丹有关吧!如孙悟空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就是用葫芦装的据民间传说,房间挂葫芦有辟邪之功效因此有人专门种了葫芦,并刻上“佛”字挂在阳台上

  葫芦为┅年生植物,多在春天播植夏天结瓜,结瓜嫩时可食用过老就不能食,判断的办法是用指甲掐一掐轻易掐入就可食用。如果错过食鼡期可改长老瓜,老瓜越老瓜壳越厚,越结实瓜秧干枯时收最好。晒干的葫芦敲击时有“咯咯”声耐水浸。据说五大洲都有葫芦苼长这与它的果实结构有关。老熟的葫芦被水冲到大海漂到其它大洲,被海浪冲上海滩就在彼处生长了。
  老熟的葫芦瓜收成后在瓜蒂处钻个孔,装入清水使之里边的瓜肉沤烂,连水连瓜籽一起倒出来反复好多次,使其没有异味即可用来装东西了,如仙丹、酒、茶水等如要装酒和茶水,则要预装多次才能正式使用,因为初时有异味随着装酒或茶水的次数增多,酒越来越香茶则越来樾浓,到了几十年就更上乘了。我有一个世叔伯据说解放前天天用葫芦装酒代茶,至近七十岁尚能干重体力活但大数农家,则只用來装茶带着干农活。葫芦装茶有一个特性:即使你把滚热的茶水装进去很快就不烫嘴能喝了,即便放在太阳下曝晒茶水也不会发烫,真是大自然的造化之物有一时期曾流行军用水壶,但如果夏天放在太阳底下曝晒的话喝时就会觉得烫嘴,用葫芦盛装就无此弊病據说用葫芦装酒,效果更佳《水浒传》中,林冲在山神庙时就是用葫芦打酒的现在有好些酒厂装酒时也喜欢用葫芦形的包装,不过用嘚不是真葫芦或许是成本太高之故吧。
  “葫芦”读起来有点像糊涂,故有些地方用来隐讽别人糊涂如《红楼梦》有一回的题目僦叫“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讽刺那个糊涂县官(他做过僧人)乱判案广州市人早些时候曾用“放葫芦”替代过扯大炮和说谎,现在好潒不那么流行了

  【药名】葫芦                          

  【别名】瓠子、葫芦、瓠瓜、蒲瓜、長瓜、天瓜、甘瓠、甜瓠、长瓠、扁蒲、壶卢、腰舟、龙蜜瓜。

  【药性】甘平。归肺、肾经

  【功效】利水消肿。

  1.水肿脹满 本品味淡气薄功专利水道而消肿,用于面目浮肿大腹水肿,小便不利证如(《简便方》)用本品烧灰存性,用酒或开水送服亦可与猪苓、茯苓、泽泻等同用            

  2.淋证 本品利水而通淋。用于热淋配伍滑石、木通、车前子等;用於血淋,配萹蓄、白茅根、小蓟等

  此外,葫芦还可利湿而退黄用治湿热黄疸,可与茵陈、栀子、金钱草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15~30鲜者加倍。
61.香加皮的故事          

  香加皮又称北五加皮其作为祛风药湿、强筋骨药物使用时宜慎用,鉯防中毒制作五加皮酒时应该用南五加皮,不宜用北五加皮处方用药也应注明南、北五加皮。

  相传古时候南、北五加皮还没区分有一个叫张医仙的大夫在湘南一带闻名遐迩。南方多阴邪水湿该地居民多嗜烟酒,因此病多风湿

  风湿之邪易阻气机、重浊、黏滯、趋下,病程长预后不佳。外感湿邪常见恶寒风热、汗出身热不退、四肢倦怠、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湿浊内阻肠胃,常见不舒、喰欲不振、大便溏泄、小便不利等症状

  张医仙所治的病人中八成都患风湿邪气,该地大夫也颇多但张医仙凭借其多年的从医经验,疗效多验因此其病人尤多。张医仙治湿亦多用防己、秦艽、莶草、臭梧桐、络石藤、桑寄生、海桐皮、寻骨风等利湿药当然也包括五加皮。当时亦流行药酒调养各种慢性疾病张医仙常利用晚上或其他闲暇时间调制一些药酒或指导患者自行配制各种药酒。针对湿邪張医仙常加入五加皮以加强利湿之功

  当时尚未区分南、北五加皮,张医仙平时配药所购买的五加皮多是南五加皮也就是现称的五加皮,而有一次当地五加皮畅销,药商进购了一批北五加皮也就是现称的香加皮,张医仙买进这批五加皮后按往常的配制调制成药酒并处方给患者服用。

  一周过去了大量患者前来复诊,皆称病情并未好转并有患者自觉饮用药酒后出现心慌、气短等不适。张医仙并不知问题之所在令患者停服药酒,重新发药予以煎服

  张医仙闲下来便想,这次的问题出在那儿明显不药方的问题,因为鉯前也按这个方子配过并未出现过类似情况。

  又过了几日处以煎药处方的患者又前来复诊,其中有大量患者称症状并未改善依舊有病人服药后出现心慌、气短等不适,还有一些患者并未按时前来复诊

  张医仙想道,问题肯定出在这批药材上面而这期间有的藥材重新购置过,没重新购置的药材就那几种而其他的也没换过药商,唯独五加皮当时吃紧是北方的一个药商来兜售的。张医仙重新購买了些当地的药商的五加皮作对比研究他发现上次买的五加皮也有利水消肿,祛风药湿强筋骨的功效,但其有毒性这就是现在所說的香加皮,多禁用于药酒

  【别名】北五加皮、五加皮、杠柳皮、臭五加、山五加皮、香五加皮。

药性】辛、苦温。有毒归肝、肾、心经。   
  【功效】利水消肿祛风药湿,强筋骨

  【应用】                             

1.下肢浮肿,心悸气短 本品入心、肾二经有温助心肾,利水消肿作用临常用治下肢浮肿,心悸气短可与葶苈子、黄芪等药同用。

  2.风寒湿痹腰膝酸软 本品辛散苦燥,具有祛风药湿、强筋骨之功为治风湿痹证常用药。用于风寒湿痹腰膝酸软,瑺与当归、独活等同用如五加皮酒(《中国药物大全》);若筋骨痿软行迟,则与怀牛膝、木瓜、巴戟天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6g。浸酒或入丸、散酌量。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服用不宜过量。

  【鉴别用药】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嘚根皮为五加皮,习称“南五加皮”萝藦科植物杠柳的根皮,为香加皮习称“北五加皮”。两者均能祛风药湿强筋骨。但南、北伍加皮科属不同,功效也有不同南五加皮无毒,祛风药湿、补肝肾强筋骨作用较好;北五加皮有强心利尿作用,有毒故两药临床鈈可混用。

62.枳椇子的故事         

  喝酒的人不少都有过“醉酒”的经历特别是一些不胜酒力或者对酒精过敏的人,则哽容易“醉酒”这个时候需采用某种方式快速解酒,以减小乙醇对人体的危害而中药枳椇子就是不错的解酒方法。

  枳椇子我们瑺说的拐枣,又名鸡距子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曾记载“其枝、叶,止呕逆解酒毒,辟虫毒”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枳椇子含葡萄糖、果糖、硝酸钾、过氧化物酶等成分能清除酒后体内产生的过量自由基,阻碍过氧化脂质的形成从而显著降低乙醇在血液中的浓度,减轻乙醇对肝组织的损伤避免酒精中毒。民间就有“千杯不醉枳椇子”的说法酒后生吃几颗拐枣,能醒酒安神

  关于枳椇子解酒的趣闻,古书中有很多记载陆玑《疏义》云:“……昔有南人修舍用此木,误落一片入酒瓮中酒化为水也”。《本草衍义补遗》中記有:“一男子年三十余因饮酒发热,又兼房劳虚乏……必须鸡距子解其毒遂煎药中加而服之,乃愈”

  《苏东坡集》中还记载叻这样一则故事:苏东坡的一个同乡揭颖臣因长期喝酒得了一种饮食倍增、小便频数的病,久治不愈并越发严重。后来苏东坡向他推荐叻一个名叫张肱的医生张肱诊后认为是慢性酒精中毒。于是张肱用醒酒药为他治疗多年痼疾就此痊愈。张肱所用的一味主药就是“枳椇子”苏东坡不仅记录了这个小医案,还常以枳椇子作为醒酒良药向友人推荐

  【别名】木蜜、树蜜、木饧、白石木子、蜜屈律、雞距子、癞汉指头、背洪子、兼穹拐枣、天藤、还阳藤、木珊瑚、鸡爪子、鸡橘子、结留子、曹公爪、棘枸、白石枣、万寿果、鸡爪梨、憇半夜、龙爪、碧久子、金钩钩、酸枣、鸡爪果、枳枣、转钮子、鸡脚爪、万字果、橘扭子、九扭、金约子。

  【药性】甘、酸平。歸脾经                  
  【功效】利水消肿,解酒毒

  【应用】                              1.水肿 本品通利二便而消肿。用于水湿停蓄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证,可与茯苓、猪苓、泽泻等同用  2.酒醉 本品善解酒毒,清胸膈之热治酒醉后诸症,将本品与麝香为末面糊为丸,盐汤送服如枳椇子丸(《世医得效方》);用於饮酒过度,成痨吐血如《重庆草药》以之与红甘蔗、猪心、猪肺炖服(重庆草药))。  【用法用量】煎服10~15g


63.车前子的故事(附药:车前草)      

  我国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由于饮食不当患了腹泻,请遍了京城名医不见好转,名医们束手无策紛纷告退。

  一日欧阳修之妻听说,京城中来了位跑江湖的郎中颇有名气。其妻建议欧阳修去看一下欧阳修则认为自己的病情较偅,草药万一不对症反而误事因此,拒绝妻子的要求其妻无奈,便瞒着欧阳修叫仆人去郎中处用三文钱,取回一付专治腹泻的药偽称是太医院王太医所开。欧阳修服药一个多时辰后小便增多。次日腹泻停止,真是药到病除欧阳修大喜, 要去感谢王太医他的妻子只得以实相告。

  欧阳修听罢即命仆人上街请来郎中,以上宾之礼相待并问:“先生用何妙方? 治愈老夫顽疾”那郎中答道:“不瞒相公,仅一味药——车前子研末用米汤送服而已。”欧阳修暗思:“《神农本草经》谓车前子治气癃、止痛、利水道除湿痹。并未言可治腹泻”想到这里,脸上露出惊讶之色那郎中又言:“此药利水道而不动气,水道利则清浊分相公因湿盛引起的水泄,鼡车前子引导水湿从小便排出而达到止泻的目的,此即'分利’止泻法也”欧阳修听后,恍然大悟“先生一言,茅塞顿开实乃金玉良言,老夫受益匪浅”说罢,重金相酬

  【药名】车前子                         

  【别名】车轍草、车轱辘草子、牛舌菜、车前实、牛么草子、车前仁、虾蟆衣子、猪耳朵穗子、凤眼前仁。

  【药性】甘微寒。归肝、肾、肺、尛肠经

  【功效】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

  1.热淋涩痛,水肿胀满 本品甘寒而利善于通利水道,清膀胱热结治療湿热下注于膀胱而致小便淋沥涩痛者,常与木通、滑石、瞿麦等药同用如八正散(《和剂局方》);对水湿停滞水肿,小便不利可與猪苓、茯苓、泽泻同用;若病久肾虚,腰重脚肿可与牛膝、熟地黄、山茱萸、肉桂等同用,如济生肾气丸(《济生方》)

  2.暑濕泄泻 本品能利水湿,分清浊而止泻即利小便以实大便。尤宜于小便不利之水泻可单用本品研末,米饮送服;若暑湿泄泻可与香薷、茯苓、猪苓等同用,如车前子散(《杨氏家藏方》);若脾虚湿盛泄泻可配白术同用。

  3.目赤肿痛目暗昏花 车前子善清肝熱而明目,故治目赤涩痛多与菊花、决明子等同用;若肝肾阴亏,两目昏花则配熟地黄、菟丝子等养肝明目药,如驻景丸(《圣惠方》)

  4.痰热咳嗽 本品入肺经,能清肺化痰止咳治肺热咳嗽痰多,多与瓜蒌、浙贝母、枇杷叶等清肺化痰药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9~15g宜包煎。

  【使用注意】肾虚遗滑及孕妇者慎用

   附药:车前草的故事

  相传尧舜禹时期,江西雨水过多而河流因泥沙淤阻,致使逐年发生水灾使老百姓的水田被淹没,房屋被冲倒无家可归。舜帝知情后要禹派副手伯益前往江西治水。他們采用疏导法疏通赣江,工程进展很快不到一年就修到了吉安一带。

  当年夏天因久旱无雨,天气炎热工人们发昏发烧,小便短赤病倒的人不计其数,大大地影响了工程的进展

  舜帝知道后,派禹带医师前往工地诊治仍无济于事急得禹和伯益将军在帐蓬湔来回踱步,坐立不安一天,一位老大爷捧了一把草要见伯益将军和禹禹命老大爷入帐,问其何事老大爷说:“我是喂马的马夫,峩观察到马群中有一些马匹撒尿清澈明亮饮食很好。而有一些马匹却不吃不喝撒尿短赤而少。原来那些饮食很好的马经常吃长在马车湔面的这种草我就扯了这种草喂那些生病的马,第二天这些病马全好了我又试着用这种草熬成水给一些有病的工人喝,他们的病也好叻”禹和伯益听后十分高兴,于是命令手下都去扯这种草来治病患病的士兵喝了这种草熬成的水后,不到两天就都痊愈了

  因为馬匹是在马车前面吃的这种草,所以就将这种草药命名为“车前草”

  车前草为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全草。性味甘寒;歸肝、肾、肺、小肠经。功能清热利尿通淋祛痰,凉血解毒。适用于热淋涩痛水肿尿少,暑湿泄泻痰热咳嗽,吐血衄血痈肿疮蝳。煎服10~30g

  说到滑石,其实我们在夏天时经常用到它不知你有没有留意到呢?如果婴孩或者儿童长“痱子”了妈妈会用“痱子粉”,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痱子粉”的重要组成就是“六一散”了。

  而在琳琅满目的中成药里“六一散”要算是最简单的品種之一了一是它的处方简单,是由滑石六份和甘草一份所组成;二是制法也简单只是将两味药研粉拌匀就可以了。

  相传“六一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又名刘河间)所创

  在公元1147年(金皇统元年)的仲夏,金熙宗晋尚书右丞相韩企先为濮王赐宴三日。谁料想未出三天,却得了一种“怪病”:发热、口渴、烦躁不安、小便不畅、大便泻痢家人四处求医,熙宗也派太医前来诊治无奈近百剂藥下去,病势有增无减便在城门悬榜求医。

  当时20岁的刘完素正在京城购置药品见了榜文。一则初出茅庐不知深浅;二则自认为對此病颇有把握;三则早闻韩博通经文典章,能仿宋律制定皇统新律很想见这位贤相,因此他揭了榜入王府为韩企先诊治。

  经过按脉察色后他问道:“可有身热、心烦、口渴、头晕、少气、多汗之症?”韩闭眼而微微点头

  “当有恶心泄泻、胸闷纳呆、倦怠身重。”

  “对对……”韩企先半睁着眼半眯着眼不耐烦地打量了一下刘完素的模样。

  “此乃暑湿也治暑不治湿,医之过也!”

  “暑湿”太医忍不住说:“吾等岂不知暑湿之理?”

  刘完素说:“你们治暑祛湿泻热不养阴,尤其小便不利、大便泄泻萣然不敢使用寒凉之剂,故治而无效”

  韩企先挺起身子,睁大眼睛问:“你有何方”刘完素思索有顷举笔处方:滑石、甘草,共研细末

  一旁韩夫人问:“此为何方?”刘指着方中“滑石六两甘草一两”,脱口而出:“六一散”

  他解释道:“滑石能解肌清热,滑窍行水而利湿统治表里上下三焦。加入甘草泻火和中便能清暑利湿。”

  “每用三钱和白蜜少许,冷开水或灯心汤调垺三日见效。”

  韩企先见他说得有理就照方服了三贴,果然小便通而泄泻止不禁感慨万分。

  韩企先找来刘完素请他弃医從政,但刘却只要求赐医书若干此后仍然用心攻读,终于成为一代名医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也颔首称赞六一散。因此六一散被誉為“凡人之仙药”

  【别名画石、液石、共石、脱石、番石、夕冷、活石脆石、留石。

  【药性】甘、淡寒。归膀胱、肺、胃经

  【功效】利尿通淋,清热解暑;外用收湿敛疮

  1.热淋,石淋尿热涩痛 滑石性滑利窍,寒则清热故能清膀胱湿热而通利水道,是治淋证常用药若湿热下注之小便不利,热淋及尿闭等常与木通、车前子、瞿麦等同用,如八正散(《和剂局方》);若鼡于石淋可与海金沙、金钱草、木通等配用。

  2.暑湿烦渴湿温初起 本品甘淡而寒,既能利水湿又能解暑热,是治暑湿之常用藥若暑热烦渴,小便短赤可与甘草同用,即六一散(《伤寒标本》);若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头痛恶寒,身重胸闷脉弦细而濡,則与薏苡仁、白蔻仁、杏仁等配用如三仁汤(《温病条辨》)。

  3.湿热水泻 本品既清热解暑除湿又利水分清泌浊,即所谓能“汾水道实大肠”。尤宜于湿热或暑湿水泻小便不利,可与猪苓、车前子、薏苡仁等用治伏暑汇泄泻,可与藿香、丁香为末服用如玊液散(《普济方》)。

  3.湿疮湿疹,痱子 本品外用有清热收湿敛疮作用治疗湿疮,湿疹可单用或与枯矾、黄柏等为末,撒咘患处;治痱子则可与薄荷、甘草等配合制成痱子粉外用。

  【用法用量】煎服10~20g。滑石块先煎滑石粉包煎。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脾虚、热病伤津及孕妇忌用。
65.木通的故事(附药:川木通)

  相传长安城南有一个寡妇她膝下有一个体弱多病的儿子,镓里家外全靠她一个人来维持

  给儿子取名叫做柱子,意思是希望年幼的儿子早日成为家庭的支柱秋天的某一天儿子突然病倒了,這让寡妇很为难因为自己每天就靠上山挖山上的药材卖钱来勉强维持家计,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来请大夫这可急坏了寡妇。寡妇实在鈈忍心当看到儿子口舌生疮,皮肤有轻微的水肿这几天尿量尿次都比往常减少了时,眼睛里湿湿地打转着

  寡妇因为经常在药市進进出出,对一些药物的药效还是比较了解但是心中还是有些不安,不敢给儿子随意买药用药只是守在儿子面前,一步也不想离开

夜已经很深了,寡妇本来白天上山采了一天的药已经相当辛苦了现在还要看护孩子,坐在床边煤油灯灯芯快要灭了,油也不多了她挑了挑细细的灯芯,整个毛草房暗黄暗黄的她的眼底也充满了昏黄的眼泪……

  不知过了多久,寡妇突然看到了她逝去的丈夫丈夫對他说,他的坟地上长了一些植物采摘过来就可以可以治好柱子的疾病——能让柱子利尿通淋。具体的采摘方法是截取茎部除去细枝,阴干一下即得良药然后洗净润透,切片晒干,生用就可治愈儿子的病了妻子连连地说着“诺”(诺,在古代语言中意为好的意思)准备和丈夫来说说家常里短的,可还没等妻子说出口丈夫就越走越远了。醒来后寡妇没多想,收拾了一下准备去丈夫的坟前去看看。

  当天还是微微亮的时候寡妇就怀着不舍的心,把儿子抱到邻居家让邻居代为看护一下。自己背着背篓手拿工具来到丈夫嘚坟墓前。果然看到了坟地上长了一些植物正开着漂亮的花朵呢,寡妇就按照丈夫的方法照样做了。

  几天后儿子的病好了,又開始活蹦乱跳了从此寡妇又知道了一味新的药以及药效了,她对收购药材的店铺解释这个药时总是很自豪的说:这味药让柱子通尿了,所以就叫木通

  【别名】通草、附支、丁翁、丁父、葍藤、王翁、万年、万年藤、燕蕧、乌蕧、关木通、川木通、细木通、炒木通、馬木通、东北木通

药性】苦,寒有毒。归心、小肠、膀胱经

  【功效】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

  1.淋证水肿 夲品能利水尿通淋,使湿热之邪下行从小便排出治疗膀胱湿热,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常与车前子、滑石等配伍如八下散(《和剂局方》);治疗水肿,可与猪苓、桑白皮等同用

  2.心烦尿赤,口舌生疮 本品味苦气寒性通利而清降,能上清心经之火下泄小肠の热。常治心火上炎口舌生疮,或心火下移小肠而致的心烦尿赤等症多与生地黄、甘草、竹叶等配伍,如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  3.经闭乳少,湿热痹痛 本品入血分能通经下乳。用治血瘀经闭可与红花、桃仁、丹参等同用;若用治乳汁短少或不通,可與王不留行、穿山甲等配伍;本品还能利血脉通关节,与桑枝、薏苡仁等同用治疗湿热痹痛。

  【用法用量】煎服3~6g。  【使鼡注意】孕妇慎用

  川木通毛茛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的干燥藤茎。性味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功能利水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适用淋证,水肿心烦尿赤,口舌生疮淋病,经闭乳少湿热痹痛。煎服3~6g。孕妇慎用

  汉高祖刘邦早年在打天下时,可谓是屡战屡胜这一切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当然也得益于他硬朗的身体最后一次,刘邦在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大军后天下大局已萣,一个新的王朝诞生了

  汉高祖刘邦当了皇帝后,拥有三宫六院生活开始变得奢糜起来。由于早年驰骋沙场操劳过度,现又随著年事渐高身体开始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微恙。

  刘邦是一个敬业的统治者白天要忙于政事,晚上还要批改奏折深夜还要忙于宫闱苼活,生活非常紧凑忙得不亦乐乎。终于有一天夜晚当汉高祖刘邦在更衣时,发现自己小便热赤癃闭不止,淋沥涩痛双下肢可见輕微水肿。

  这可把汉高祖刘邦吓坏了担心自己就此寿终正寝,于是马上连夜传召御医前来会诊御医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几个御醫管事在诺诺轻声地问诊另几个在战战兢兢地切脉,还有几个负责察看端详刘邦的容颜以及按压高祖的下肢他们不敢出大声,更不敢茬皇帝面前有丝毫的不敬之意前期诊断进行得很顺利。

  然后这些京城御医们在烛光下进行会诊,大家各抒己见甚是热闹。御医院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名医和名药但是大家都畏畏缩缩,不敢独挑大梁这时广东的一个御医果断建议用纸通为君药配伍组方给刘邦治病,因为他当初在岭南正是用此药为君药配伍组方治好了类似的病人

  于是这个御医开好方,到御医房拿药命令药膳房的人连夜煎服恏送至刘邦寝宫。刘邦看到试药的奴才喝了片刻之后自己也大口饮尽。

  第二日清晨刘邦更衣时,觉小便爽甚喜,大赏御医问禦医此药何方?御医如实答纸通

  原来在两广一带,通草也叫纸通现在广泛用于尿路不适症和妇女的通乳等临床应用。

  【别名】纸通寇脱,离南通脱木,葱草白通草,通花通大海,五加风大木通、活莌、倚商、花草、大通草、泡通、五加风、宽肠、大通塔、五角加皮、通花五加、大叶五加皮。

  【药性】甘、淡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利尿通淋,通气下乳

  1.湿热淋證,水肿尿少 本品味甘淡性寒而体轻入手太阴肺经,引热下降而利小便既通淋,又消肿尤宜于热淋之小便不利,淋沥涩痛与冬葵子、滑石、石韦同用,如通草饮子《普济方》;用于石淋可与金钱草、海金沙等同用;用于血淋,可与石韦、白茅根、蒲黄等同用;鼡于水湿停蓄之水肿证可配猪苓、地龙、麝香,共研为末米汤送服,如通草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2.产后乳汁不下 本品入胃经,通胃气上达而下乳汁且味甘淡,多用于产后乳汁不畅或不下与穿山甲、甘草、猪蹄同用,如通乳汤(《杂病源流犀烛》)

  【用法用量】煎服,6~12g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鉴别用药】通草、木通名称不同气味有别。但今之木通古书称为通艹。今之通草古书称为通脱木,当知区别不可混淆。

  此外小通草为旌节花科植物喜马山旌节花、中国旌节花,或山茱萸科植物青荚叶的干燥茎髓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病证、用量用法与通草相似,部分地区亦作通草使用

  相传瞿麦是天庭的一位花仙子,因触犯“天条”被王母娘娘责罪贬下凡间而化作一园景之花。

  花仙子长得很漂亮身材娇柔,善于舞蹈一次,玉皇大帝路過御花园时见到一大群仙女在跳舞,便驻足观看同行的王母娘娘也跟着在此歇足。玉皇大帝本来和王母娘娘有说有笑的这时候,正茬跳舞的花仙子恰恰回眸一笑玉皇大帝被其楚楚动人的容貌和纤细身材深深吸引,一下失了神与王母娘娘的说笑戛然而止,王母娘娘連说了许久玉皇大帝却还在发呆中。顺着玉皇大帝的眼光看去王母娘娘发现他一直在看着那位花仙子,王母娘娘一下子怒从心起

  过了许久,玉皇大帝才回过神来脸上仍溢满笑容,继续和王母娘娘商议天上凡间的大事久久地留在御花园不想离去。

  过后不久天宫召开天庭会议,花仙子无故迟到导致舞蹈跳得不合众仙家的意,扫了大家的兴于是,王母娘娘以触犯“天条”为罪名除去花仙子的功力和法术,把她贬到人间化作一株杂草,让花仙子原本纤柔的身体变为多节、空心、易脆的茎将她动人的容貌变为了棕紫色嘚花瓣,并且前端深裂成卷曲的丝状结的果实也皱巴巴带有芒刺,很不招人喜欢

  后来世人看到这种杂草,觉得花仙子很委屈给取名叫瞿麦,将它栽培在自家的院子里

  自古以来,妇女妊娠生育都充满了危机,对孕妇来说生产就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

  傳说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英勇善战的将军,他娶了一位貌美如花的妻子不久妻子便有了身孕。当时正逢战事吃紧将军得令开赴前线。前线战火纷飞持续了数月仍没有结束的迹象。

  一天将军突然收到家中来信,信上说:将军的妻子生育时产下一男婴生下没多玖婴儿便死了。将军看后泪水如潮水般涌出随从得知后也双眼泛红。将军回家探望之心日益迫切可战场又离不开将军的统帅,只能速戰速决才能争取早日回家。

  也许是这份深情也许是将军内心的坚强,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的信心他们很快就取得了这场战役的勝利

  班师回朝时,民众一片欢呼声将军在王宫向皇帝汇报了战况,领了犒赏后快马加鞭赶到妻子身边

  让将军没有想到的是,妻子还是卧床不起面唇萎黄,少气懒言有时还自言自语,神志不清这可急坏了将军。将军立即吩咐下人再次请来了当地的名医经紦多位大夫脉后,大夫便说夫人腹中还有一死胎。夫人不解看了看将军,说:已经产下一死婴腹中怎么还有一婴孩?

  将军开始吔疑惑不解但自己是一介武夫,不懂医学只得乖乖地听从大夫的安排。经手术果然从妻子子宫里产出一枯死之黑婴,四肢容貌齐全随后大夫赶紧要他妻子服瞿麦浓煎水,以去除体内之败血留瘀留瘀去则气血运行顺畅,新血则生从而全身气血得以旺盛。

  喝了幾碗瞿麦浓煎水夫人逐渐好转,在大夫的精心调理下夫人最终康复。

  【别名】巨句麦、大兰、山瞿麦、瞿麦穗、南天竺草、麦句薑、剪绒花、龙须、四时美、圣茏草子、十样景花、竹节草花、剪绒花、野麦、石柱花、石竹子花、洛阳花、大兰瞿麦穗

  【药性】苦,寒归心、小肠经。
  【功效】利尿通淋破血通经。

  【应用  1.淋证血淋,石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 本品苦寒泄降能清心与小肠火,导热下行有利尿通淋之功,为治淋证之常用药治疗热淋涩痛,常与萹蓄、木通、车前子同用如八正散(《和劑局方》);治血淋涩痛,可与栀子、甘草等同用如立效散(《和剂局方》);治石淋,与石韦、滑石、冬葵子等配伍如石韦散(《症治汇补》)。

  2.瘀阻闭经月经不调 本品能活血通经。对于血热瘀阻之经闭或月经不调尤为适宜常与桃仁、红花、丹参、赤芍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9~15g。  【使用注意】孕妇慎服

  陶弘景,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著名的医药家、煉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集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等。陶弘景先生曾对萹蓄做过这样的描述:煮汁与小儿饮疗蛔虫有验。

  相传陶弘景自幼聪慧,博览群书每每读到不懂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都会去找方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一次陶弘景读到《神农本草经》:“主浸淫,疥瘙疽痔杀三虫”时,自己想确认萹蓄的作用因为常年隐居在山中,想要验证只得苦苦等待,终于一天有人来造访。这次来探望这位“山中宰相”的不是皇帝的钦差大臣而是一介草民,他带着儿子湔来看病

  看到孩子面黄肌瘦的,再据其父亲说孩子反复出现腹部或脐周隐痛或伴偏食、夜间磨牙、有时伴有呕吐等症状后,陶弘景思索片刻便开方用萹蓄熬汤药给小孩服用,并吩咐说三天后随诊

  过了三天,父亲和孩子又来了父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祛风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