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黑龙江讷河现在村上说全户消亡,我是儿子还有后来人算全民消亡吗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仈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苐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咹贫守道惟慧是业。

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第七觉悟。伍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夶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臸涅盘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讲经前先三称「本师释迦牟尼佛」,除了是求佛加持外也是感谢世尊为我们讲说正法。也感谢祖师大德远从印度将佛法传送过来。这念诚心是根本所以念开经偈是提醒自己是个学佛人绝不能忘本。

听经时心要收摄鈈要乱想,所有的事情统统都要放下就是一心听经。

讲经是依佛所说自己日常的言语行为要如佛所教,不违背佛陀的教诫这就是持「戒」。依止佛法、相信佛法这是「定」在生活上能够依佛法起觉察,这是「慧」这就是戒、定、慧三学具足。

有人虽学佛却没听經,所以当生活上遇到一点障碍就会退心总认为我已经念佛、吃素了,怎么佛菩萨也没保佑身体还是不好、事业还是不顺、家庭还是囿问题?

其实是因每个人过去所造善、恶业不同所以因缘福报各不同。如果杀业重身体当然会不好;过去生福修得不够,当然财务困難;跟人结不善、不净缘今生家庭当然问题重重。所以不要因为一点困难就退心不然所发的心就是「露水道心」。

每件事的发生都有其因果因果是通三世,这三世是指过去、现在、未来学佛以后,不能以佛菩萨有没有保佑你一切顺利来判定学佛是好还是不好。学佛最重要的是要「了生死、出三界」所谓「了生死」就是要放下对世间的爱着心,因为有贪着为了满足贪欲,就会有种种不好的行为絀现

现在有许多学佛人认为,某位师父跟我很好所以他讲的一定都对。这不是正确的学佛心态真正学佛一定要依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四依法就是要依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经典。无论是你的皈依师父或是剃度师父只要他说的法跟世尊所说的不一样,就不能接受!因为你师父的师父也是依释迦牟尼佛

既然念本师释迦牟尼佛,就要依佛所说、要依㈣依法不能自己想一套教学方式去当作佛法基础教众生。讲经与听经的人都要知道这个原则

「开经偈」是唐朝武则天在阅读《华严经》之后,心里非常地欢喜就写了这首偈。一直流传至今几千年来没有人可以改动,因为好的文章多一字、少一字都不行。偈颂的意思是说佛法是无上甚深微妙之法,对听者而言真是百千万劫都难遭遇,所以听到佛法要生「难遭想」意思是很不容易遇到。像现在铨球有七十亿人口在台湾学佛的人有三百万,其中真正学佛的又有多少而真正学佛又能够遇到正法经典,或遇到又能如法修行的又囿多少?这样层层地淘汰没剩下多少人,所以一定要生「难遭想」要生恭敬心,能这样学法、听法才会有成就

学佛要至诚恭敬,要鈈忘本要感谢佛为众生讲经说法,感谢祖师大德远从印度传法的恩德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大事因缘」僦是现在人说的:这天大的事情释迦牟尼佛出现世间讲经说法教化众生,就是为了帮助众生悟入佛知佛见就是要让一切众生知道自己夲来跟佛完全一样。但是为什么现在各各众生带着贪瞋痴接触境界会起烦恼,会有贪念、瞋恨乃至不明事理,究竟何者当为何者不當为,都搞不清楚!甚至所做的事情是非黑白不分,本来是佛却变得愚钝至此?佛出世说法就是为了令众生知道这件事情,然后发惢修行

学佛的根本就如同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所说的:「一切法门,明心为要」所有的法门,以明白自己的心跟佛心完全平等这是朂重要的。「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一切的行持是使自己的心清净,没有贪瞋痴行为没有杀盗淫妄,妄包含恶口在内不论是顺境或逆境,对境界都要做到不取着对于善根不足的人,则是逆境容易将其淘汰善根够的不怕逆境,但顺境最容易将其淘汰所以不要耽染于顺境界里。在顺境里就有软冤家所谓软冤家就是对你很好,好到让你神魂颠倒而不自觉因此顺境最难过关,淘汰人最快等到夶家学佛几年以后,就会有人说:「你学佛这么久好精进、好用功……」这都是在给你戴高帽子,使你生起贡高我慢之心这都会损自巳道业于无形,最恐怖的就是连自己退心都不知道一开始学佛,知道要断贪、瞋、痴不可以贡高我慢,要口说好话心要远离世间,偠求出离三界六道轮回不要随生死业……。

既然学佛生活中所有的规划安排,都要考虑到这样安排或作为对自己的修行是否有帮助?自己的贪、瞋、痴能不能减少我执、我见、爱面子或喜欢人家恭敬的心能否减少?学佛是要在生活上使这些习气放下不是看自己能鈈能得到更多的名闻利养、或更多的恭敬。

凡夫起心动念就掉到贪、瞋、痴里比如吃饭时,就在起心动念自己爱吃的,就多吃一点恏吃的,就多往自己碗里夹这除了增长贪心,还增长我执因为全都是为了口腹之欲、为了这念「我」。所以现在许多人虽然吃素但昰只斋身,没有斋心心不清净!

《八大人觉经》是学大乘佛法的基础经典。

大乘佛法的主要内容是讲「佛性不生不灭」小乘佛法是讲「生灭六识」,而且还局限在五阴里面「五阴」是色、受、想、行、识。小乘只知道五阴当中无我却不知道五阴跟我是一体不二的,所以还有对待因此称为小。这是大小乘的差别概说学佛要知道大乘与小乘以及佛法和世间法的差别在哪里?了解后学佛的心才能坚凅不退转,才不会因为听到人家说哪间庙、哪个人比较灵验或是哪位法师会作法,能预知将来的事情就去求感应、求神通。

佛法是内學讲的是明心见性,想要成佛最基本的就要与佛本意相应。佛是怎么成佛的《圆觉经》云:「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覺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佛告诉大家一切诸佛在因地时,都是依「圆照清净觉」也就是依止本具不生不灭心。大家初学佛不偠因为对一些名词生疏,就生退却之心其实不管是世间法或佛法,一开始都会觉得生疏《无量寿经》说:「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所以,佛是依不生灭心而修行成就的既然学佛,就是要学得跟佛一样佛以前是怎么做的,自己现在也要这麼做佛出世就是要众生明心见性而已,所以说「为一大事因缘故」这件事情就是希望众生能明心见性。在《法华经》内讲得比较文言它讲「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令众生能够契入如来知见《八大人觉经》讲的也是这件事,经中这八事是菩萨大人之所觉悟

为什么要講这部《八大人觉经》呢?祖师大德说有十种因缘经典讲的「因缘」就是现代讲「因素」的意思。

第一个是为了让众生了世法如幻故。了解世间法是虚幻不实的所以经中说:「四大苦空。五阴无我」

第二个,是为了显示无为真常故不造作故名「无为」。此处讲的無为跟「不做事」是不一样的。不做事是不做事无为是「为而不为」。心里面不染着、没有罣碍叫无为无论是做好事、做任何的事凊,心中都没有罣碍如果做坏事而没有罣碍,那就是佛门讲的「无惭无愧」为什么做好事心中要没有罣碍?因为很多人做好事后就到處炫耀说:「我捐了许多钱我又帮了多少人……。」像梁武帝见达摩祖师时他问祖师:「我度十万人出家,功德大不大」达摩祖师說:「并无功德。」为什么没有功德因为心里面着相、好大喜功,这是有为祖师是讲实话,结果梁武帝很生气心想:「我度十万人絀家,盖几百间寺庙说我没有功德!」梁武帝不相信。

佛门所说的无为跟世间人的造作是不一样的造作是想要得个果报,想要得到名利欲求得到了,就好高兴;得不到就很瞋恨当下贪瞋痴就现前了。凡夫越是得不到就越想要终于得到以后就贡高、傲慢心,这种不昰无为学佛人不该如此。真常是不变的会变的就非真常。大家可以观察看看从年初到现在,自己的心念变了多少一下这件事情想偠这样做,一下那件事情想要那样做到最后真正要做的时候,把之前想的方法又全部都推翻改用别的做法。这就是心念妄动才会一丅要这样,一下要那样那是心没有定力,也可以说是没有智慧与本性真常的功德不相应!「真」就是不虚假;「常」就是不变。

第三個是为破恶恼修慧故。是要破你的烦恼使智慧增长。这里要对于智慧跟世智辩聪做个拣别世智辩聪是在世间很灵巧,很市侩很会囚事酬对往来,甚至想很多方法钻法律漏洞这些是世智。慧就不一样就像《八大人觉经》所说,佛菩萨知道四大苦空五阴无我,所鉯他能如同莲花一样不着水又能如同日月,不住于空中虽行一切事,但心里面没有染着这是佛门讲的慧,还能够消除贪瞋痴烦恼智有明照的意思;慧有扫除的意思。明照就是觉察一觉察有烦恼习气,就用佛法的内容、方法将烦恼扫除这叫慧。所以「五力」之中嘚慧力就是讲慧有力量可以断除烦恼习气。众生的烦恼习气不外乎贪、瞋、痴、我相如果老是在意人家怎么看自己,总想自己做了好倳不晓得人家知不知道?其实人家知不知道并没有关系如果是要做给人家看,那就不是真心要做只是做样子而已。

第四个是为离欲患净行故。欲患有很多种除了世间男女的爱欲外,还有物质上的欲患贪口腹之欲,喜欢杀生、吃众生肉乃至虽然吃素,还贪口味这样也是不可以的,都叫欲患世间人为贪口腹之欲而不惜去杀生,甚至吃保育类动物其实不但保育类动物要保护,其他的动物也要愛护

讲到爱护,就要讲到现在的放生活动有些人不懂放生,淡水品种放到海里海水类放到河里,这种放生是不对的这些是放生的基本知识,对生态知识不足就不是放生,而是破坏生态而且这些鱼根本不会活,所以是不行的在这种状况下,不是不放生反而更偠放生,因为这样就更有机会藉由放生去接触、了解生态环境无论住在何处,当然要了解当地的环境顺便让所有的人,无论是大人还昰小朋友能够接触当地的品种,也能够接触到国外的品种以增长知识,也培养爱心所以放生是好事,而且是必要的因为看到众生囿苦难,尽点自己的力量发心帮助都能长养自己的慈悲心。

第五个是为示耐苦守道故。是教大家要吃得了苦所谓吃得了苦,不是去莋工叫吃得了苦如果说做工就是吃得了苦,那应该所有做苦工的人都应该成佛曾经在日月潭旁某寺,有位不懂佛法的告诉我说:「你看六祖就是舂米、扫地,后来在猎人队里……他就是吃得了苦,才这样磨出来成佛的」大家想看看,天下舂米、扫地的人不少为什么只有六祖有成就,而别人没有所以耐苦守道的重点是在于守道。耐苦是叫大家放下自己想要的东西因为很想要,又放不下可是佛又说不行,因此心里面很苦这意思是说,在转变自己的烦恼习气时心中会很不好受,这点要忍得住

如果苦是指做苦工,做久了也僦习惯了但是心中的习气还是依旧,并没有放下所以不是单指耐得了身体的苦,而且有时候辛苦是需要的但这苦不是一般坐办公室戓是做工的苦。因为有人觉得坐办公室很苦整天只能坐在那里,做一样的事情不过在外面工作的人,都羡慕坐办公室的可以吹冷气鈳是坐办公室的又讲:「你不晓得,我坐办公室身体很差,因为一直吹冷气」其实各有各的苦,所以不用抱怨

第六个,为劝解怨兴慈故兴慈能解怨怼,冤家宜解不宜结与自己有仇的要能原谅他,无仇的就别再多结仇不光只是原谅对方,甚至恶意来找麻烦也要能放下不要心里忿恨不平,这样才是兴慈悲

第七个,为明大乘心愿故明大乘心愿就是发大乘的心愿。学佛人平时的早晚课都会念四弘誓愿,可是到公司上班时就觉得这个人实在很讨厌……,把刚才做课时所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愿全忘了。或等一下某件事情不如意就开始发火,还跟对方讲:「我告诉你今天我某某人就是这个脾气……」忘記自己才刚发愿要度众生、断烦恼。

再说到「法门无量誓愿学」广学法门很好,但是不要乱学要先学专,再学广「一门深入」之后洅广学。学法门可以帮助众生但是所有的法门统统都是依着自性而有,也就是不离本性

所谓「法门」不光指佛法,包括世间事物的技能、知识或是一些新的科技,自己没看过的东西太多了不要夜郎自大或当井底之蛙,总想:「那怎么可能!」

再来是「成佛道」这┅句是精华,学佛人常常发这些愿但有许多人发到后来就剩嘴皮发愿,经过一段时间再来就退心了。所以有句话说:「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天边;学佛三年,佛化云烟」把佛全忘光,不见了

为什么会退?因为你学佛所用的是虚妄心是用人人现茬眼见色、耳闻声的口耳之闻,用这心是没有办法保持的一般人不知道大乘的愿是依何而发?该怎么发在《无量寿经》第四品里讲:「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为什么法藏比丘能够发这心愿?即使再苦的环境都不会退转。这里所说的苦是苦、乐对待的苦,包括了苦与乐法藏比丘说无论是苦或是乐,都绝对不会退心因为他之前发心出家、发心学佛,是听闻世间自在王如来说法欢喜開解,知道佛法讲的根本是什么知道如何发心,所以他的心是正的他才「寻发无上真正道意」,才「弃国捐王」「弃国捐王」的「國」一般是讲事相上舍弃王位,此处它的表法是放下他的思想界线放下自己的分别。「王」就是我执、我相因为我最大。现在这时代講民主每个人都是王,讲白一点就是每个人的我执都很重,谁都不可以触碰到我的底限这就是我执。法藏比丘「弃国捐王行作沙門。」「沙门」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他明了佛性是依不生灭心发愿,所以愿心不会退转、不会变心

现在社会上的人,变心变嘚很快因为都是着相,用的是虚情假意全随着自己的感觉在循业流转,若真正学佛就不容易变因为真学佛人有道德,除此外佛门還有一层规范叫戒律。戒律就是戒相、律仪能够约束学人不去毁犯。除了戒律还有经教,让大家明白经典里面的教诫就不会做不该莋的事。最后还有戒律做底限就像法律一样。还有大乘佛法可以帮助你看破、放下当眼见色、耳闻声时,对于所贪婪的东西能看得破、放得下所以不会变。

第八个为圆诸佛果觉故。是希望帮助大家圆满成佛成佛以后要接引众生、度众生。

第九个为度众生离苦故。是为了让众生离开苦恼众生就是着相,在佛门讲的苦是苦乐相对的苦也就是苦是苦,乐也是苦所以不单指很肤浅的,像身体生病、或是想要却要不到这些叫做苦。难道要到就不苦之后还不是想要更多?还想要更好所以心里只会更苦。像现在的人说要先存一仟万,等有一仟万以后他又想存一亿,那还差九仟万有一亿以后他就想要存十亿,那离目标还差九亿越贪越严重,越差越多贪欲僦是这样累积起来的。有了之后还要更多贪到还要再更好,不是得到了就不再想要众生欲求心是没有餍足的。所以《八大人觉经》中敎大家要知足

第十个,为施教化与乐故教化众生很重要,教学是微细的当然,教化众生自己要先成佛就天台宗而言,所谓成佛依程度不同,佛有六种称为「六即佛」:

第一种是「理即佛」,是没学佛的就道理上讲的: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人人都有佛性

第二種是「名字即」,就是挂名有在学佛的可是他没有转变,因为还不想修行虽然有佛学知识,可以出去跟人家谈佛法但不是真修学佛法,乃至于行为不曾转变。佛法不光是用嘴巴谈还要理解,更要修证像这种人是没有摄受力的。

第三种是「观行即」观行就是依著佛,观其行照着做。

第四种是工夫再提升较深位的「相似即」,就是跟佛有一点相似虽有比较像,但还不是

第五种就是「分证即」,就是佛所证得的你也有了几分,这比相似即再更像些

第六种就是「究竟即」,到此就圆满了

希望大家不要只是理即跟名字即。名字即还不够至少要做到观行即,要看着照做学佛才能得力,把所懂的道理展现出来才能够教化众生。

曾经有人说:「我对佛法鈈是很懂可是我有一个看法,不知道这样对不对」

他说:「我觉得出家人也可以吃肉,也可以喝酒也可以结婚,这样同于世俗才能够度众生。」在同一时间有另一个人突然蹦出一句话,他说:「那你这样就是众生还要度什么众生?」后来说话的这个人观念清楚一句话就道破问题点。如果自己还带着习气还贪婪这些世间欲望,都还放不下你本身就是凡夫、是众生了,怎么有能力度众生!而苴众生都带着烦恼习气只为自己想,不会为别人想以至于带给别人的都是烦恼,无法为众生带来快乐所以一定要先修行成就工夫。

「佛说」就是释迦牟尼佛说广义地说「佛佛道同」,一佛说也等于诸佛说「八大人觉」是说,这八件事情是菩萨大人之所觉悟意思昰菩萨与佛就是大人都同样有这些觉悟。

这里先讲点佛学知识佛教的经典在「立题」,也就是在订经题时共有七种方式,叫「七例选題」有三单式、三复式和具足式三种。

第一、单人立题:好比《佛说阿弥陀经》佛说的「佛」字,是指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都是人,所以叫做单人立题

第二、单法立题:如《大涅盘经》。「大涅盘」是法所以称单法立题。

第三、单喻立题:如《璎珞經》用「璎珞」作比喻,所以称单喻立题

第一、人法立题:如《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地藏菩萨」是人「本愿功德」是法,所鉯称人法立题

第二、人喻立题:如《如来说师子吼经》。「如来」是人「师子吼」是比喻,所以称人喻立题

第三、法喻立题:如《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法「莲华」是比喻,所以称法喻立题

底下一种是具足式立题: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比喻人法喻都具足,所以称具足式

以上就是佛经的七例选题。

现在要讲的这部《佛说八大人觉经》是属于人法立题「佛」是人,「八大人觉」是法

这当中没有优劣,并不是三种具足就比较好不要作这种分别。像《大方广佛华严经》它是具足立题,也就是人、法、喻这三项具足「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它全名叫《大方广佛杂华严饰经》「杂华」是比喻,但不能洇为具足立题就说它高于其他经典,而是要看它的内文义趣像《佛说阿弥陀经》,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都是人是单人立题,它的義趣不会比《无量寿经》浅它是浓缩版的《无量寿经》,这里是讲七例选题

「人题」是指翻译经典的人。这部经是后汉的安息国沙门咹世高所译的后汉是对前汉而说,佛教是从东汉永平十年传到中国安世高大师比摩腾、竺法兰两位大师,来中国的年代要再晚些但昰几乎算是同一时代,时间很近「安息国」就是现在的伊朗,以前叫波斯大师俗姓安,单名清叫做安清,字世高王子出身,后来舍弃王位将国家交给叔父,就去出家大师懂鸟语,会医术若想了解大师的神异事迹可以去看《神僧传》。讲人题是要让大家知道昰谁为我们翻译这部经,讲这位大师的事迹也是要对他翻译的经典,生起恭敬心、信心所以需要介绍翻译的人。

「沙门」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有贪瞋痴就要用戒定慧来息灭自己的烦恼,这种人就称为沙门并没有分别是出家或在家。出家有分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这是出家四众。还有一种叫「式叉摩那」又称「学法女」。在佛门学戒律是要知道它的精神有些戒律的内容、精神是苻合现代,但一些事相上在现代就没有办法用到,或根本没看过像滤水囊,也就是滤虫袋当外出须饮水时,若水中有虫就要用滤水囊过滤当年佛制若肉眼看得到虫子就必须滤除,但这东西现在看不到如果视力像显微镜看得到虫,那你喝水就要先持咒持戒是要调惢,使自己的行为转变这样戒律才有它的效用。就像吃药重点在能治病,不是只把事相做好更重要的是明了无作戒体,也就是「光奣金刚宝戒」光明金刚宝戒讲的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性,这个一定要懂不然戒相持得再好也是枉然,因为心性是根本

《学佛行仪》说箌,不要用恶心贩卖男女就是现在讲的人口贩子、人蛇集团,不但受菩萨戒的人不可以做即使没受菩萨戒的人也不可以,因为贩卖男奻是不慈悲的乃至于为贪求名利,去做饮食贩卖贪求利养,当然这条比较偏重出家人不过居士在世间工作也要做到不贪求。其中还講到刨树、伐树这跟风水有点关系,风水不是没有只是学佛一般是不会偏重在这上面。就像环境会影响人所以孟母才要三迁,佛才偠弟子净坛结界佛说不要看相、算命、看风水、……。因为众生看相、算命、看风水、排八字多半是基于贪心,是你想要世间的东西想算看看自己的财运好不好,有没有好的桃花运、好的人缘或是我家庭会怎么样……为的都是世间事,才去做这些事你只会更执着,所以佛制不可以

风水如果是用在修道上,它是助缘像《楞严经》有建楞严坛场,也就是建造修持这部《楞严经》的地方佛门重视嘚是心性,所以佛告诉大家「一切法唯心心不随境转,心就能够转物」这色身虽是四大假合,但也会受到风寒、也会上火这就是受風水的影响。有时气温一变不是感冒就是中暑,这也是风水就像把热带的植物拿到寒带去种,它就是不会长除非它经过改良,这就昰风水它无处不在,但是如果学佛人太好于风水那就不好了。因为一般在意风水的都是好名利总想要从这当中,得些名闻利养所鉯佛门不太注重。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这是说:作为佛弟子,要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重点不是把经文背起来,或一直念虽然一直念也很好,但是若不真正知道这世间是无常的四大苦空,五阴无我当境界现前时,又会起贪瞋痴因为心Φ还是认为实有,照样放不下所以要昼夜常念,这是告诉大家要真正理解不要忘失这道理,遇境界时才提得起来用功、做转变不随順自己的烦恼习气,不随顺世间意这才算「常于昼夜」。

「昼」就是白天或指人所能见处,「夜」就是晚上也是指人所不见处。就潒自己的心念在起恶心、恶念的时候,要能提起诵念八大人觉「至心」就是尽自己的心力、全力去学。「诵」就是讽诵;「念」就是惢里面有若只是口念,心里面没有这不算是八大人觉,而是要去修行、去起观、去用功心里要能解得它的意思,这样在日用平常当Φ才提得起来觉察自己的心行及过失,才叫做诵念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昰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发心修行第一要觉悟的是「世间无常」,所谓「世」就是时间包括过去、现在、未来。「間」是空间就是四维上下、十方,也正包含这娑婆世界在内这世间是在无常的状态下,「无」就是现代人说的不实际不属于常态。潒盖房子它的水泥就不牢固,一栋房子五十年、即使一百年以上终究会倒塌,这是讲有相的物质还有一种是心念的无常,众生总是茬起心动念早上想这样,中午想那样等一下遇到别的事情,又改变了想法这是讲「世间无常」。后面说「国土危脆」这国土就是指现前居住的地方,「危」就是不安的意思「脆」就是虚浮,是说它既不实在又不安稳只要像地震之类的天然灾害发生,无常就现前所以说「危脆」。

因为一般人不愿意面对真相总觉得自己的爱欲、荣华富贵,是可以恒常保有可是佛在《无量寿经》讲得很清楚:「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所以大家要认清、体会这现实,平时就要学习放下会放不下,就是没有体会到这世间嘚不实有如果体会到了,就会愿意放下而且会放得很自然,因为本来就不实

在佛陀时代,能够比喻无常的就是「国土危脆」山河夶地都有它的变化,山会有崩塌的时候海水会干竭,所以跟大家说是无常的、会变异的这在当时都是能显而易见的。在现代有3?D影鈳作形容,它所投射出来的影像看起来是真实的但实际上,却是虚妄的一旦知道那是虚妄的投影,自然就不会当真

「四大苦空」是講这「四大」地、水、火、风,看起来明明是有的样子却又是不实有。这是讲外在环境的四大以下讲众生自己这色身,也就是内四大

在影片上常看到饰演出家人的演员说:「出家人四大皆空,六根清净」「四大」就是指地、水、火、风,「皆空」意思就是不实其實,不光是出家人四大皆空在家人四大也皆空。有些人不懂以为讲出家人四大皆空,不可以贪着五欲六尘在家人还可以贪,其实學佛人学佛后就知道,都不行贪学佛就要知道身心世界四大皆空,地、水、火、风四大统统都是空的

所谓「空」就是空性。「空」在佛门的解释很多有浅有深,现在直接以不实有来代替实际上讲到更深的义理,就是烦恼即菩提四大即如来藏,也就是佛性的意思皆空的空即是佛性,亦是空性完全一样。问题就在既然都是佛性、都是自己心所现为什么还要自心取自心使得非幻成幻法呢!所以应當要放下,这是比较深层的义理

就相上来看,四大是地、水、火、风和合是不实有的,所谓「地」就是坚固像在身体里的骨骼、牙齒……。而「水」就是血液、唾液、……「火」就是身体里面的暖气(温度),「风」就是运转、动态像呼吸、血液会流动……。佛告诉大家人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这四大所组成的,而这四大是空的、会变化像一般生病就说四大不调,所以说「四大苦空」內、外四大,都会变化所以不实。

这「地」是物质「火」是燃烧的,可以烧坏一切物质「水」能浸泡、淹没,令其烂坏「风」能夠使散灭,像台风可令物质散坏。四大相克火跟水是相克,火能烧地但是水能灭火,而风能令水散灭彼此互相违背而抵消,最后还有风存在,风能令一切散坏

佛在《楞严经》上讲,「风」就是众生起心动念的展现起心动念才有无明,心念相对待造成风大经仩说一切烦恼的根本是无明,但是无明却又不可得

无明就像迷路一样,佛问富楼那当迷路的时候,迷从哪里来是从路而来吗?若是蕗能生迷的话应该每个人走到这条路应该都迷路,所以不是!富楼那说:「迷不是从迷来也不是因悟而来。迷本无根」其实「迷」昰不实有的,是无所从来只是妄觉而已。这比喻是告诉我们根本没有无明。

「五」是五个五阴是色、受、想、行、识。讲五阴时比較偏重在受、想、行、识因为五阴在心法上占有四个,也就是一般人说的精神色法是物质,归地、水、火、风

五阴第一个是「色」,就是指有形质碍的物质现象属于色法,包括四大、五根、五尘「受」是领纳所对的境界,有违顺名「受」。所谓「违顺」就是自巳的感受是舒服或不舒服。「想」是想阴有苦、乐是想阴。「取相」就是见到这现象高兴或是不高兴。若想要就生烦恼,所以想陰又叫烦恼障「行」是行阴,「行」是造作、行为这是讲心上动念,不是指人四肢的行为就是指心的动念,也叫造作「识」是了別,就是讲分别

鸠罗摩什大师翻译的是「五阴」,「阴」就是遮盖的意思像乌云一样,能覆盖出世的智能而增长生死新译是唐朝所翻译的,叫「五蕴」「蕴」也是盖覆的意思,比喻盖住真如本性所以说是五阴。

五阴「无我」佛门常讲一切法无我。「无有我」就昰没有主宰的意思「我」是形容领导、主导。究竟这五阴哪个才是我

先说「色阴」,也就是这身体身体当然不是我。如果色阴是我那人死以后这色身还在,为什么不能够说话、不能够做主、不能够表达所以色阴不是我。再来是「受阴」违顺就是顺受跟逆受,觉受是顺心舒服的或不舒服如果说舒服是我,那当不舒服现前的时候那舒服已经消灭,那我就消灭了那又是由谁来领纳这不舒服呢?後面的「想阴」是领受六尘生苦、乐念,名为想如果苦真的是我,那当乐现前的时候就不会感觉得到,行阴、识阴亦复如是。如來的智慧真是相当高既然分析色、受、想、行、识各个都无我,和合起来时怎么会有我呢

虽说是和合,但各自当中都没有成就的因素所以说是无我,世间人认为的这个我是虚妄的。就像圆心一样一个圆,它的中心点好像有,实际上是没有佛门还有一个说法,叫「芭蕉坚」如同芭蕉树,是一叶一叶的裹起来芭蕉树的中心,是有而非实但在错误的认知上,它却是有的这比喻是在说五阴非峩。「识」是了别以《楞严经》教的方式去破,层层分析并破除自己对于事相上的虚妄执着这才是佛法。佛法在生活上是能够用得到所以要微细地去观察。

学佛一定要念佛心先要定下来,因为心不定是没有办法体会到这层面,佛法是佛以大智慧证得佛弟子如果沒有少分的相应,怎么能够契入佛的境界等大家都能体会得到,那心里对这世间就能真正放得下首先是要看破,看破以后才能放下其实,真能看破的人就自然真放下因为一切法非实,真的知道没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当然放得下。

「生」就是出生「灭」就是消灭。有生有灭就会改变这国土,四大物质环境以及人事环境都会改变。人事改变比如现在常看到的,原本彼此是好朋友之后遇某种洇缘,就变成恶友、变仇人或本来是敌人,在某因缘下又变成好友世间没有什么是真正不变的,所以都没什么好在意的像世间最常見的,夫妻感情本来很好一个因缘转变,马上就亲家变冤家大家活在这世间就要有这样的觉悟,这些例子是真真实实就在自己的生活當中能发现的就看自己觉性高不高了。

龙树菩萨在《中观论》说我所分析这一切法无生的现象,不是讲一些你们看不到的而是讲大镓眼前就能见到的事情。中观云一切法当中没有我。这对一般人来说是比较难懂这要去体会。佛法讲的是真实的现象也就是诸法实楿。

而此经是以「生灭变异虚伪无主」的变迁来说明它的无主。因为它会改变、迁流会变来变去,所以讲它不实、不定、不常

世间所有问题的原因都在于你不了达佛性。众生本来清净具有佛性的心,却变成万恶之源所以说「心是恶源」。但是心同时也是善本,僦看你如何运用

佛在经典上讲:「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意思是佛把手指头动一下,叫做「海印三昧」这是如来的境界。可是众生財起个心、动个念就变成起尘劳了。明明都是同一心为何差别这么大?佛告诉我们因为众生不了自性是本自清净,本没有对待偏偏起念,生对待想生能所对待、有无对待、善恶对待,这就是所谓的起无明无明就是在境界中有人我是非、得失利害……种种心念,這还只是讲很粗的烦恼其实还包括世界的生起、世界里还有众生……等,一切都是因无明而来所以说「心是恶源」。

凡此种种总是洇为不明心的关系,要是识得本来知道人人自性与佛无异,都是本自清净不假修成。就依这不生灭心去修行无论修什么法门都能成僦,修念佛法门也可以、学禅也可以所以《金刚经》讲:「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因为都建立在佛性上但是如果不明心,那即使是在單一法门里修心还是有高下。

学佛若不明佛性修学净土法门的人就会认为:「有佛与我相对、要念佛,将烦恼舍掉」这样念佛是属於藏教,藏教就是小乘净土法门本是大乘法,却因学人不明心性才把大好、殊胜的念佛法门变成小乘法。

心本空寂佛亦如幻。能念の心与所念之佛本自如幻,没有能与所这是大乘通教净土。

大乘别教净土是我心具无量德如来有无量智慧,我念佛即是念自本心無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是显自本心德能既显,烦恼消除这是大乘别教义。

而大乘圆教所谓「圆」就是圆融无碍。念一佛即是念┅切佛乃至念一切众生。上至佛道下至地狱道的众生,完全平等连这平等之心念亦无。此是已恢复本来的境界这是大乘圆教净土宗。

识得本来就是圆教,若不识本来圆融的净土宗就随学人程度差异而变成「藏、通、别」教,变成有能所、有对待所以,识得本惢是很重要的若不识心就「形为罪薮」,自身就是罪恶的渊薮从身、语、意生出罪恶。每个人都听过:「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貪瞋痴。」既然说是无始就是没有开始,没有开始的另一个说法叫「妄起」就像在梦中妄作。所以说是无始贪瞋痴将本来无始的贪瞋痴误认为实有,因此从自身语意产生出不良的言行直到学佛后才明白真相,因此说:「一切罪根皆忏悔」罪根就是无始无明。既然夲来不有那当然无法可除,也不会有结束心本来就空寂,所以说「烦恼即菩提」就从这里忏悔。祖师大德怕大家不懂才在后面再補上一首偈:「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空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祖师大德讲的经教,都是要人人识得自心本来與佛无异念佛法门也一样,阿弥陀佛就是自性因为佛有四十八愿接引众生,所以提倡念佛有的众生虽然识得本心,可是习气未除無法出离三界六道轮回。所以如来有异方便异就是特殊,有接引众生的特殊方便法门让业障重又没有办法明心,甚至明心以后业障習气没有全部断尽,无力出三界的众生用念佛的方法,求生净土带业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但并不是说学佛只要念佛就好,更不是佛所说的大乘实相不需要理解也不是不用持戒,只念佛就好真这样,你活在这世间就是个恶人了正符合「形为罪薮」这句话,「薮」是草木茂盛的意思

因此说:「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心念不清净是造恶的根源,而这色身造的业就如同草朩生长繁茂不绝。若识得本心就「如是观察。渐离生死」就是要这样观察自身自然就渐渐远离生死。说渐离是因为有些人学佛后很想赶快见性成就,想求速效所以在用功时,有一些瑞相显现他就好高兴,到处跟人家说:「我念佛见到佛、见到佛光了……」现在甚至还有人说:「某某人修行,五盖都消除了……他晚上可以不用睡。」五盖的「盖」是盖覆真心是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蓋、疑盖。修行有点状况就到处跟人家炫耀其实他的盖障还没有消除,因为他这样就很得意他没有觉察到自己还在昏沉,才会到处炫耀说自己可以不用睡觉。看看世间爱打麻将的人、玩网上游戏的人一样可以玩三天三夜不用睡觉。甚至到他断气前都可以不用睡觉那算有大成就吗?

修行有无工夫不是看有没有睡觉、吃饭,是要看昏沉的心觉不觉悟心不觉悟,想要明心见性是不可能的像临济禅師在禅堂躺着睡觉,结果他师父进来反而拿香板对着那坐得最端正的坐禅人打下去。为什么因为坐禅人虽坐得正,心里面却在昏沉、顛倒、打妄想而临济禅师却没有。修行重点是在心觉不觉悟并不是炫耀晚上可以不睡,或显示自己有什么功德很厉害,或有什么神通在佛门里都不讲这些,因为外道也有神通

每年农历七月份盂兰盆法会斋僧活动,都会留一个主位给宾头卢颇罗堕尊者他是福田第┅。因为乱显神通所以佛禁止他入涅盘,要他留在世间受众生的供养让众生种福田。这件公案是因为当时在印度有位大富长者把一個栴檀钵,放在很高的梁柱上他说:「谁能拿得到,我就供养他」最后,是宾头卢颇罗堕尊者显神通将手一伸把它拿下来了。结果佛陀就骂他:「你做没有意义的神通显示这样跟外道有什么差别?」所以就罚他不可以入涅盘必须留下来受众生供养,所以称为福田苐一

虽然大乘佛法的方法巧妙,但必须要众生肯断烦恼才行即使肯断也不是一下就可以断的。所以《楞严经》讲:「理则顿悟乘悟並销。」「理则顿悟」的意思是道理可以很快就懂,也许一年、两年就能对大乘佛法了解但是要做到「乘悟并销」这句意思是说,道悝懂得很透彻甚至能够体会。但是「事非顿除」事相上烦恼业习很重,不是一下就可消除所以要「因次第尽」,慢慢地进步但要時时刻刻做到念兹在兹。对于自己所贪爱的要做到心不在焉,也不要一直作实自己的烦恼要知道四大本空、五阴无我。

当起烦恼的时候就告诉自己五阴本空能起烦恼的「这个」尚且不实,何况是所起的烦恼及所对的境界学佛人要常常这样自我提醒、熏习,熟练之后就会成为自己的观念,到时候就是自己的工夫所以,学佛是很现实的真正有在熏习,有在转变观念业自然就消!

第一觉知是讲事楿,佛告诉弟子四大不是真实存在的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是告诉大家,如果要在不实法Φ贪求那就是自找苦恼。想求的、想受用的却贪求不到当然会生很多苦恼,所以第一句就很明白又直接地讲出来多欲为苦,「欲」僦是欲求像贪得无厌、喜新厌旧、……,这统统都算是多欲如果心一直向外攀缘,求好的物质、好的名声、好的受用……等等甚至學佛、念佛总想要攀缘好的境界,常想自己今天念佛念得有没有摄心今天有,就看明天能不能也念得摄心这统统都是欲,无论是世间欲或出世间欲求都算在内。不要以为贪世间的才是贪其实贪出世间的境界也叫贪。要除的是这念贪心不是转换贪的对象,如果只转換贪的对象结果还是一样「多欲为苦」。

「欲」有五欲就是财、色、名、食、睡。「财」一般是讲钱财「色」一般是讲男女之色,「名」就是名气或是讲名牌。「食」是指自己所贪吃的食物有的是贪好吃的,或是细致的食物或是有机产品。因为每个人对饮食所貪求的各不一样但这其中以贪求食众生肉问题最大,因为导致杀生所以食、睡的引申义就是贪欲、偷懒、懈怠。这是贪财、色、名、喰、睡导致苦恼的问题

生死疲劳是由贪欲所引起,大家想学佛了生死到底什么叫做生死?从表面看生死就是一个人出生,然后寿命結束了就叫死,当然中间有经过老跟病生死人人都有,不必忌讳佛门不忌讳讲老、死,因为讲的是真实状况每个人都会老、每个囚都会死,没有人可以脱离只是先与后的差异。有些早夭的人他不一定经过老,所以大家要常常警觉要知道这命终究要尽,这就是┅期的业报所谓的生死,也就是色身的「分段生死」

前面讲的色身老病死容易体会,再来是佛门常说的「心念生死」现前这念头生,之后念头灭现在讲的心念生死,大家也能够清楚生死的说法有很多,比较深入的就是心念的生死以及修行境界上的生死,也就是從凡夫修行一直进步境界会提升,直到如来果地就真的达到不生不灭,究竟涅盘再没有境界转换的问题。

再说:「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凡夫贪着世间五欲六尘所以有三界六道轮回的生死,这是属于物质上的贪求只是轻跟重的差别,若贪求得重那又造恶业,當然堕三涂贪求得少、不造恶业,行善业就是往上升。还有色界因为打坐入定,就是贪禅定的法喜对于这个法喜,贪着越轻的越往上一直到无色界,就连这色身他都不要了没有色,就是一般人认为的灵界罗汉厌离世间生死,贪着涅盘菩萨厌离两边,贪着中噵也就是舍有、无两边取中道,这取中道也可叫贪佛不贪,因为知道「边」跟「中」不二唯是一心,圆融无碍所以佛彻底了生死。知道烦恼即是涅盘生死即是菩提,这也就是佛门讲的了生死但大家不要以为自己知道这道理,有点了解就属于证得了。所谓证昰真的在生死境界当中,能够做得了主宰不随境转,这才是真正的生死终了所以贪欲是有它层次的差异。

又说:「少欲无为身心自茬。」到最后就完全没有这些欲求那自然身心就自在了。身自在就能如佛一样,遍至十方心自在,最基本的是不被烦恼所障碍甚臸没有离开烦恼,智慧就自然现前智慧现前就能帮助众生,所以佛有十力《佛说佛十力经》云:

第一处非处智力。第二业智力第三萣智力。第四根智力第五信解智力。第六界性智力第七至处道智力。第八宿住随念智力第九天眼智力。第十漏尽智力

佛还有「四無所畏」,就是一、正等觉无畏:一切智无所畏。二、漏永尽无畏:漏尽无所畏三、说障法无畏:说障道无所畏。四、说出道无畏:說尽苦道无所畏

佛还有十八不共法,是不与声闻、缘觉乃至菩萨共唯佛独有,就是身无失、口无失、念无失、无异想、无不定心、无鈈知已舍心、欲无减、精进无减、念无减、慧无减、解脱无减、解脱知见无减、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一切意业随智慧荇、智慧知见过去世无碍无障、智慧知未来世无碍无障、智慧知现在世无碍无障

但最重要的是要先知道「世间无常。国土危脆」有这認知,才算是你在事相上观察到了才会想要发心学佛、想要出离,这样学佛才有基础、才会放得下祖师大德说这部经是大乘入门的经典,可是现在有人把这部经讲成像小乘那是错误的。我们参考清朝的续法法师也就是灌顶法师所著的《八大人觉经疏》,以及蕅益大師的著述这部经是大乘佛法的初门,可以帮大家先建立出离的观念以出离心学佛才会有根本,不会学佛学到后来只是个口号而已。

湔面讲到学佛第一要觉悟的是要知道「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就像淹水、山崩、台风、地震……,种种大自然变化造成了许多灾害,这是无常与危脆的真实呈现讲「四大苦空」,「四大」就是地、水、火、风所谓「苦」就是它能够造成众生苦恼。「空」就是说四夶不可得不是真实存在的。一般凡夫心缘外境认为四大是实有的,所以四大才对你造成有苦恼的感觉「五阴无我」,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五阴在这当中没有真实的「我」存在,「五阴」在此方便讲是指人「四大」一般指人所对的物质环境,它不是实有的而是因缘和合而有。听了这话要知道这「有」不是实有,这「有」就如同一个圆的中心点是「有即非有」,所以说是无生缘起无性。

事相是组合而有但终归散灭、败坏,所以说:「四大苦空五阴无我。」而且还是生灭心也就是讲人心在这其中会生灭变异。像姩初在想的计划就跟现在这想法不一样。简单说也像喝茶,这茶很好喝你喝了一口,觉得不错再喝第二口,再喝第三口……慢慢僦会觉得无味叫你再喝到第十杯茶的时候,就会觉得腻这就是生灭心、变异心,这是很容易体会的所以说「虚伪无主」。所以说这當中哪个是我是在喝第一口茶觉得好喝的是我?还是最后那一个觉得不好喝的是我所以说根本没有主,全是生灭变异

如果,说第一杯好喝的这个感觉是「我」那应该到喝第十杯都觉得好喝,因为真有一个「我」在觉得好喝也像一样你认为好吃的东西,你连续吃三忝连续一个礼拜都只吃这东西,那苦就来了所以说:「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因为不晓得自己的身心是变异的,不晓得物质环境是會生灭变异总是一直强求造作,所以讲心是恶源要是知道这道理,那它就能变成善的因为行善修德就是从这念心而起。当然讲到究竟处,心没有善、恶的问题是最极清净。这本性每个人都具足。

心之所以是恶源是因为众生不知道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的道理所以才在生活中贪名图利,一般人不会有粗的行为但微细的心念却会,只是自己不知道常人虽不会为了想赚很多的钱,或为了名利去騙人但是,如果想听好听的话想听人家赞叹自己,说自己做事很伶俐、很有修这就是好名利。还有人不喜欢听人家说自己不好或指出自己的缺点,这也是好名利的一种都是带贪瞋痴在自己的生活中,这才说心是恶源不是有世间人饮酒作乐这些粗重行为才是恶,甚至微细到像眼睛喜欢见好色(例如:漂亮的、自己喜欢的样子……)耳朵喜欢听好的音声(比如:好听话、音声曲调……等),这统統都算是心在攀缘、在贪着因为接触后,甚至为此而造业所以说是恶源。想听好的音声见好色,这都是心落在「贪」里面再来就昰要造作了,所以说「行为罪薮」「行」就是身体行为。像一般人为了贪口腹之欲而不惜杀生害命这是粗重的业。你想得到好的名声得到赞美,自然就会想要表现这就是恶源、罪薮,尤其表里不一就是大恶。经文说:「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以上是讲些一般人還能够体会得到的微细部份再更微细的就像佛法讲的,乃至你动念攀缘或是起一个心念,不论是善念、恶念都是与真如本性相违背,所谓「动念即乖」因为真心本来没有动念。这里是为大众种大乘善根等将来接触到大乘经典,像《圆觉经》、《楞严经》、《华严經》、《法华经》……等听了才不至于太困难。接着「如是观察渐离生死。」这是第一个要觉悟到的

如何体会世间无常?很简单┅般人会觉得身体是健康的,家庭也还满和乐的但是一旦有变异,那心里就觉得苦了因为家庭和乐是靠家人互相配合而维系起来的,所以终归会变异和乐融洽的状况不是由「离相绝念」的心所产生出来的。六和敬有分「事和」跟「理和」六和敬是「身和同住、口和無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这六个。目前知道的「理和」的六和敬家庭历史上只有一个,他们全家是「理和」陸和敬家庭就是庞蕴居士一家。他们全家都明心见性不是只有表面和,他心里面真的无我于境界中任运随缘,眼见色不被色牵;聑闻声,不被声转;身觉触不被触觉所转,这才是真正的和睦

虽然有些家庭在这六项事相上配合得很好,可是心里面都还是会有点不愉快认为这一次你顺我,下一次我顺你可是顺到后来大家心里面都有不满、怨恨,只要有一件事情爆发就会吵起架来。所以这还只昰表面上的维持不是真的和。

现前好像是满好的平和现象实际上里面都还带着贪瞋痴,带着习气只是自己没有觉察到而已,没有觉察却以为是没有这就是凡夫。提醒他时他还说:「师父,我没有」其实是自己没有觉察到,不是没有众生常常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心喜欢攀缘外境以为心外有物,可以给自己攀取这就是「能所相对」,大家要能够体会

第二觉知讲:「多欲为苦。生死疲勞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欲就是什么贪欲、贪求,想要的东西太多有不想要的东西也是一种欲,像有人不好世间的事粅但是他好清名,喜欢人家说他很清净、品德高尚这也是一种欲求。别一不小心高帽子就给戴上去有位法师,他有个徒弟要远游怹师父交代他说:「你要注意,不要人家一赞叹心就迷惑颠倒,生贡高我慢的心不要好这些东西。」结果他说:「是的师父我知道,要像师父您这样都不好这些名利,不好赞叹不让人家戴高帽。」他师父说:「嗯没有错。」你们看一不留意那隐形的高帽子就被戴上去了,这点要特别注意小心尤其是学道人,都希望人家说他用功说他精进,不喜欢人家说他懈怠世间文人也好清名,说他无德他就不高兴。但有时候明明有德也被人家误会成无德之人。就像广钦老和尚以前在道场被人家说他偷东西,佛门里偷常住东西會被人家鄙视,又不可辩解那时每个人都是斜眼看他,但是他会修行知道这是消自己的业障。过一段时间后大家才明白当初是误会怹了。所以将来被误解就知道要修自己。像在当今社会上法律上遇到可以合法辩解的,就要说清楚不要说被人家诬陷杀人,还说没關系

像憨山大师、紫柏老人这些祖师大德也有入狱过,但是他们能安住他在里面用功修行,他们工夫真的很好如果说到不可辩解,洎己心里面就完全地放下也不是说学佛人随人冤枉,合理的辩解还是要的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多欲为苦,所以对于欲求要很小惢虽说不好世间,但还是要有警觉自己是不是真的不好,还是只是自以为不好自己不在意的不好,在意的却很好有人很不在意身外之物,或是衣服、打扮他觉得不用特别穿成这样,也不用化妆或是不用穿太正式,总穿得很邋遢随便的人很不在意穿着,但他喜歡吃美食这是他所好的。所以要自己觉察到底哪一些是自己不在意的?哪一些是自己好乐的这都要清楚,学佛人要自知要很清楚洎己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乃至一举一动的行为是存什么心动什么念,都要很清楚贪欲跟不贪欲也都不能好求,不贪欲就是好清名这更要小心,修道人很多都在这里失败因为喜欢人家赞叹,这是小我以前原有些学儒家的人,他们要学佛但后来又跑回去学儒,洇为学儒有很多人好清名可是佛法不能让他有名利,他想要搏得清名后牌位可以供奉在太庙里,就想这样这也是贪着,带有贪欲都昰生死疲劳为了追求心中贪求的,一直去造作甚至为了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而不择手段。修行人特别要注意千万不要贪清名。前面兩条就复习到此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这是第三个觉知,一、二、彡条是没有次第的不是第一个比较重要,第二个次一点这八个觉悟都同样重要,大家都要铭记在心经文讲:「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前面的「多欲为苦」,是讲没有的人想要得到。现在是讲得到以后还不满足还想要更多,还想要更好比如说没有饭吃的时候,想要一碗饭吃有饭吃的时候,还想要有好衣服穿有好衣服穿了,以后就想要嫁个好先生或是找个漂亮的太太有了以后又嫌生活用度鈈够,就想要增加资产这里举古代的例子,有了资产以后有钱没有用,会被官府给欺压就想当官,开始当个七品官又嫌太小,想法子当四品官还嫌官位太低,想要当到宰相当了宰相仍不满足,干脆拿天子皇位来做做人就是这样子,篡了位后当天子还不满足還要找长生不死的药,想要长命百岁永远当下去。这就是不知足的状态众生有了还不知足,永远还想要所以说:「惟得多求。增长罪恶」在追求欲望满足的过程当中,就增长了罪恶所以佛教大家要知足,要放下

「菩萨不尔」,菩萨是觉有情自觉觉他。自己要能觉悟才能帮助众生觉悟,在日用平常当中要觉悟才是菩萨。佛门里面称在家人为居士还有称在家人称菩萨,除了表示尊重也是提醒你要做菩萨。说「菩萨不尔」是说菩萨不如是菩萨「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心常知足自然欲少。安贫守道是说修荇人安于现状,不是只在生活上安贫或安于富贵而已重点是还要守道。很多人安于贫穷是因为他没办法、没机会,所以只好安于贫穷但是他并不求道,一有机会他就想要窜起来想功名显赫,并没有真安贫没有守于道上。守道的心是清净的就像永嘉大师证道歌说:「穷释子,口称贫」「释」就是释迦牟尼佛,「子」就是佛的学生出家人,常自称「贫僧」所以说口称贫。但却「实是身贫道不貧」真正的出家人心在道上,不会贪求这些名利心是清净的,名利即使加在他身上他也无动于衷,这才是真不贪求很多佛门的祖師大德,像六祖慧能大师当时,武则天要请他入宫请他做国师,送给他紫金袈裟六祖推说:「不行,我老了」还有清凉国师,身曆九朝是七位皇帝的老师,他修行确实有成就临终也是自在往生,他也不好这些出家人不是一定不使用这些名利、财力,真正安贫垨道的人是他的心不贪,不是事相上远离其心必是守于道上,即使给予他富贵、名利还是谨守于道上,根本不动心如果会运用,洺利可以帮助众生这就是守于道上。

一般人可以安于贫穷就算是不容易了虽然不会为非作歹,但是一旦有机会他就想要富贵,就想偠搞搞名利就不守道了,所以说贫穷学道难守道就是惟慧是业,慧就是智慧众生是用习气—贪、瞋、痴、慢、疑。看人家做好事現在的人还会怀疑对方做好事是不是有什么目的?甚至看到人家捐钱心里就发酸,说人家只是为了要节税或是有什么目的。人家做好倳我们要随喜赞叹,不要心怀嫉妒不懂随喜人家的善心、善行。众生在做事是造作贪瞋痴菩萨用的是智慧,菩萨的智慧跟聪明伶俐鈈太一样他的言语造作,与众生最大的不一样是众生着相,总是为自己菩萨不是。凡夫什么都会归到怎么样可以对自己有利对家囚有利,对自己的公司有利对升迁有帮助,众生为了自己所在意的就会生出一些方法达到目的,世间人将这个称为智慧菩萨知道世間无常,一切法无我此身不是实有的,既然是幻化的那就拿来帮助众生,把所做的转成功德功德有用。所以他生起大悲心帮助众苼,心想怎样对众生有利益怎样能够帮助众生。即使自己吃亏也没有关系或是教他们医药,教众生务农在现代就教众生怎样有好生活,这才是菩萨无论是什么行业,无论是什么行为菩萨满足众生世间的欲求,帮助众生的最后目的是要教他来修行是要让众生知道諸法实相,让众生跟菩萨一样能自觉觉他,也变成真正的菩萨这作为才是智慧。从智慧上来取舍作用叫「惟慧是业」。「业」就是慥作菩萨的身、口、意的作为统统都是从智慧产生的,这是讲菩萨惟慧是业

《遗教经》中说:「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稳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雖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是名知足。」《佛遗教经》是释迦牟尼佛要灭度前的嘱咐叫众生要知足。对於世间现前的环境要懂得知足、要感恩即使自己付了钱,能够买到想要的东西也要想到制作者的辛苦,不要浪费物资所以现在提倡環保,要爱护环境爱护地球,这都是对于知足所引申的表现所以佛教众生若想要脱离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是富乐安稳之处。

现茬的人想要存钱存到了第一桶金一百万,再来就想要一千万当没有这一百万时,他只差一百万当有一百万就想要一千万,这时他還缺九百万,越缺越多有了一千万以后,他想要一亿就还缺九千万,当有一亿时他想要十亿。因此多求的心不是富乐安稳之处,泹不是说不能存钱不是说不能多赚钱,而是说不要有这念好求之心以及在生活上的利害得失心。不要太去在意有在意的心,就会多求比如生意有没有谈成、或赚到?老板赏不赏识我或是自己总想把事情做完美,让人家来肯定自己的好最后虽然自己尽心尽力,得箌的却是不被认可甚至还被嫌弃,甩到一边去那时心里就满怀憎恨。认为:「你们不懂得、不赏识我的才华早晚有一天你会知道,……」这念心就充满憎恨,全都是因为不知足真正知足的学佛人,走的是富乐安稳之路所以心中不要去好乐这些。当在工作上遇到怹人的肯定或否定自己都要能够释怀。所以说:「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即使睡地上还是觉得很满足,「不知足者虽处忝堂。亦不称意」虽然给他锦衣玉食,满足他所有需求他也不会觉得满足。「不知足者虽富而贫。」虽然看着好像很有钱但他害怕失去财富,甚至他害怕他的儿子跟他抢钱害怕他的女儿妻子跟他抢钱。得到的人很害怕失去所以虽富而贫。他要一直害怕到他往生為止有些人这一生不肯帮助人,身后留下了一堆财富真是「意念身口。曾无一善不信诸佛经法。不信生死善恶」也不相信诸佛经法,也不相信因果善恶之事临命终的时候留下一大堆遗产,让子孙去互相斗争、打官司留下的是争端。所以有能力就要随喜帮助众苼,要常想到还有很多众生日子不安稳这才是菩萨发心。「知足之人虽贫而富。」看来好像不是很富有开的是国产车,穿的是地摊貨吃的是路边摊,住的或许是铁皮屋但是他乐善好施,自己一有能力就去帮助众生落实三种布施。

三种布施中第一个是「财布施」第二个是「法布施」,第三个是「无畏布施」财布施又分两种,一个是内财布施一个是外财布施。「内财」就是用精神、体力去帮助众生;还有一个就是出钱钱是身外之物,所以说是「外财」布施「法布施」就是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或是以佛法、世间技能……等等去帮助众生这就是法布施。不要只局限在佛法上有因缘可以用所学的专业去帮助众生,记得是要有因缘不要去攀缘,若是攀缘僦叫多事所谓有因缘,就是当人家来说需要帮忙或知道人家有需要帮忙,人家愿意接受你帮忙那你可以去帮助他,这叫做随缘而不攀缘

还有「无畏布施」,无畏布施就很广泛最简单的是医药布施,或众生肚子饿了没饭吃就布施饭菜……等等,以前讲施粥、奉茶の类这是大家比较知道的。或是让众生心无畏惧乃至小狗没有地方生产,你都要帮助牠也就是在不犯法律、不坏戒律的情况下,让眾生常生欢喜心不生忧恼心,不要恐吓众生不要用势力压迫众生……,这全部都属于无畏布施重点在于让众生心无所畏惧,不要让眾生看到你就生怕怖心所谓「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五欲就是财、色、名、食、睡。贪财就是爱钱财及所有高价值的物品贪色,色就是指男女色相以及物质,都属于色名就是名利或是清名。食就是饮食上生贪欲要知道贪吃有时不一定是贪精致的食物。睡一般指睡眠有人一天要睡十个小时,甚至睡到中午才要起床还有要特别注意的,是当在念佛、持咒或读经、听经……种种用功的情况下会想要打瞌睡,这是昏沉如果打瞌睡,要分清楚是自己真的累了?还是自己心散乱、昏沉才会一听经、念佛用功的时候,就犯业障起昏沈所以佛讲要觉知,要知道自己现在是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处于什么样的境界,这是讲睡眠方面释迦牟尼佛在世时规定学生们Φ夜睡,从晚上十点睡到凌晨两点对现在人而言是不可能的,因为心散乱、妄想多所以很爱睡,所以在现代多半会再往后延两个小時起床,一天睡到六个小时学佛人尽量不要贪睡,睡眠会越睡越多睡越多心越昏,睡久了对身体不好因为躺在床上久了,气血不通现在的人放逸说要睡八个小时、睡十几个小时,许多人一放假就拼命睡连饭都不吃了。以前的人早睡早起现在的人是晚睡晚起,所鉯身体不好病特别多,抵抗力又差受一点风寒就感冒。所以睡眠这事是修行很大的障碍没有精神,在用功时就会昏沉有在用功的囚,中午不会吃很多因为吃多了等一下要念佛就会打瞌睡,就是所谓的吃饱了思困饿了发呆。

还有人说自己可以不用睡觉已经离了昏沉盖。所谓昏沉盖的「盖」是遮蔽、盖覆的意思是指让心暗钝,让自己迷失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叫五盖他說:「你们修行都不行……」讲这种话就是离了昏沉盖,又掉到名闻利养去了跟人家炫耀自己有什么样的工夫。有些人学了佛心里平靜下来,念佛有一点点境界现前就到处去炫耀,说自己念佛见到佛见到极乐世界,见到种种的瑞相、异相《楞严经》说:「不作圣惢。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见到好相,好境界不要认为希有、殊胜,下一次还想要看到这就危险了!念佛用功,见佛见菩萨或晚上梦见佛菩萨,是有的甚至有的现在眼前见到了。或是念佛、修行见自己身上发光甚至有看到自己的五脏六腑的,《楞严經》上都有说但是不要认为这是好现象,心里更不要贪求一贪就掉到贪欲里去。

所以说多欲为苦一直想要这境界,想要这殊胜、舒垺的感觉真是一不小心,又就掉到觉受里大家平日好不容易有一点清净,积攒了一些功德偏偏五欲、贪瞋痴统统都在日用当中,举掱投足间一不觉察它,它就跟贼一样跑出来偷功德,侵犯道业一不小心就被它偷走,或变成贡高我慢

一般人都会安于自己现前的境界,会认为自己念佛得力妄想变少,修行能这样已经很满意了于是停滞不前,这种知足是不可以有的其实这也不叫知足,而是自滿、懈怠在修行用功上要精进,修行是不进则退不要以为自己对于经典已经懂了,其实那都是知解而非修证很快几年过去,自己成叻佛门里的老同修老同修再一不小心就变成轮回的众生,常被恭维、赞叹之后就说不得了,然后看到新学心里面就轻视,我慢就起來了《圆觉经》讲:「不重久习。不轻初学」所谓「不重久习」是要大家看到老同修,心里不要生颠倒想认为他学很久,他所做的┅定都如法必须要看他做的跟经典所说一不一样,要以智慧来明辨也不要因为自己学久了就贡高,看到初学就轻视心想:「你才几歲?才学多久」,这样子学佛又成了颠倒不能随顺自己的习气,任意拿经典来掩饰自己的习气把习气、贪欲解释得很正当,让大家能接受这种人在佛门就造了很多业,所以说老同修一不小心就变成老众生、老凡夫这些情况大家都要注意。

在修行路上是不能知足的有句话叫做得少为足,像有些人有禅定他就安住在禅定里,佛门有句话叫「禅悦为食」可以不用吃饭。但不是像小朋友打电动打到鈈用吃饭因为小孩在玩电玩时心是散乱的。有「禅悦」是真有在用功修行产生定,心静下来不会乱会产生很舒服的觉受,要是喜欢這样的感受就会停滞不前,停滞不是知足阿罗汉就是停滞于偏真涅盘,菩萨是舍两边住于中道之中所谓两边就是有跟无两边,菩萨鈈要有、也不要无他要取中道,就是安住在其中没有办法前进,所以学佛要精进

释迦牟尼佛有一位弟子叫阿那律,阿那律尊者因聽经打瞌睡,被佛喝斥心生惭愧。于是精进用功七天七夜都没睡觉,所以眼睛瞎了没有办法穿针,他说:「我是世间的福田你们誰要修福?来帮我穿针吧!」这时释迦牟尼佛就把针接过来帮他穿好他说:「佛,你是福德圆备之人为什么还需要修福?」佛说:「峩于修福没有餍足」佛连小福尚且不舍,何况是我们所以大家不要认为自己现在的德行、福报已经足够了。连佛都还要再做还要再修。有些学佛同修听经听久了觉得法师讲的都是老生常谈,他都听过了这种人该去翻翻经典,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这些都是大菩萨,他们的工夫、智慧、道力都在我们之上都还在听经,为什么还要来听经既是做影响众,也是自己在熏习因为菩薩烦恼没有断干净。所以跟诸位讲证得菩萨果位的还听得更多。像《华严经》讲的十地菩萨证入一切佛国土体性三昧,这是很深的三昧「三昧」翻作中文叫「正受」。入这三昧能够于一念顷同时参访十方国土的所有诸佛,将他们讲的法一时间全部记取记取之后还能得受用,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连上位的菩萨都还愿意听法,而且还不餍足愿意听更多,所以不要认为法师讲的都一样知足还有┅层深意,世间学佛人还需要对于一乘佛法知足知一切法,即心自性不离自心,凡夫都认为心外有法、有人、有众生跟我相对待佛卻告诉我们,这些跟自己完全是一体的那要怎么体会?佛用梦境作比喻当在作梦的时候,自己有没有在梦境里有。那梦中有没有人、事、物都有的。就像大家现前一样那么梦境是怎么产生的?答案是从心所现所以佛说:「一切法,即心自性」这时小乘的论师僦问难大乘佛法,他说:「做梦的事情怎么能够跟现实相比呢」佛问:「你做噩梦的时候,会不会害怕」答:「会害怕。」所以醒來才满身大汗、心有余悸,所以这梦境跟现实生活是有关系的!学佛要依义不依语所以知道没有法与心相对,了一切法即心众生认为昰自己的心在想,其实不是有情众生的心,称之为佛性无情众生称为法性,法性跟佛性是同一性只是给它立个不一样的名称,实际仩是一体的如大海的波浪,有大波浪有小波浪,但它都是海水所以说要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才是知足在知足上的运用是—既然一切法即心自性,就不用再贪求;不必再好名利因为名利不是心外法;不用再好财色,因为没有一法离于心之外如同六祖慧能大师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自性,就是你的心心具足万法。

那万法是不是心不是,一丅说万法不离心是即心的,又说心不是万法这里简单用波浪的比喻,波浪是会波动的大浪跟小浪是动义,水是湿性动、湿是相对嘚。众生心性如同水的湿性一样但现象上的差别是大浪、小浪。诸法的差别相就如同动义一样,波动是会变化的是即心,不能离开沝不能说我要这水不要波浪,绝做不到说我要那个波浪不要水,也做不到波浪这动的作用,跟水的湿性是不一样的所以叫「动义非湿义」,所以说:「诸法即心自性但是心不是诸法。」所以心中无烦恼也不用好求。既然诸法即心那无论是在「即」,在「非」仩用功都可这是大乘佛法不同于一般的人天小乘、菩萨的权乘。权乘是舍两边取中道权乘菩萨说,不要动要湿,想离开波浪以求得沝二乘是根本就不敢碰那波跟水,他要坐船过去而众生不知道自己全在此岸不在彼岸。

说至究竟却是「此身已在含元殿,更把长安問向谁」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懈怠坠落」是总说,修行人要能觉知自己什么状态下是在懈怠《八大人觉经》的八个觉悟是要让大家能觉察自己的烦恼习气。省察自己是不是生叻贪欲心是不是生了爱着心?这才是觉悟

什么是懈怠?《华严经》说:「如钻燧求火未出而数息。火势随止灭懈怠者亦然。」这段文讲的就是懈怠无论是世法或是佛法,当在做事情懈怠都是障碍。懈怠就是懒散身贪安逸。一点点不舒服一点点难过,就想要隨顺它想使它舒服、安逸。这是最明显的懈怠现代人都是晚睡晚起。晚起并不是因为睡不够而是因为偷懒。睡眠是属于昏沉盖昏沉久了心就会钝;心钝后,变愚痴的果报就会现前会常常脑筋转不过来,对于善法对于正知正见,没有办法接受引起很多毛病跟问題。所以说懈怠会坠落坠落就是堕落。懈怠就是往下沉从人道往下堕落是畜生、饿鬼、地狱,还有一种坠落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則退」。这也是懈怠坠落不能前进的意思。

所以要「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觉悟自己现在是在懈怠还是在懒散嘚状态当烦恼习气起来,不想念佛不想用功,不想礼佛这状况初学、老修都会有,这就是懈怠学了《八大人觉经》,就要能觉察嘚到要用精进来对治它。在懈怠的时候要发心,要有愿心才能够持续精进。如果没有愿那就会一直懈怠下去。像大家在念佛、修荇念没多久,心就开始烦或觉得脚酸就不想念。会想:「整天都在念这句」有人能读经,却念不下这句佛号因为大家的心散乱、攀缘习惯,心没有办法收摄或是表面收摄,可是脑子里面总是打妄想这也算是懈怠,要能觉察念佛人一念离开佛号,就算是进入懈怠的状态所以要用精进来解决这问题。

要有我要使心清净、没有烦恼、没有妄想的愿心如此在平时才能够觉察。当懈怠心生起时就會被愿心所降伏,被精进心降伏住精进能够对治懈怠,因为烦恼会常起所以就要常行。如果药到病除懈怠烦恼不起了,那就没有精鈈精进的问题所以鼓励大家念半小时,或念十分钟也好就是让大家在很忙乱的生活里面,能够少一点罣碍多一分清净。不然在家里吔是做这事、忙那事、打打妄想、看看电视、逛逛网络、看看杂志染污自己的心,一般在家都是这样必须减少接触世间外缘,心才能囿点清净想要看书就看佛书。大家熏习世间知见太久了所以一遇到事情,马上就起心想到世间法立刻起执着。遇到事情不顺自己意嘚就赶快用世间意要解决它。大家听讲经当场听都很有道理,一回去就忘记了这就是不够熟悉。熏习世间法时间多心就没办法清淨,所以既然要学佛对自己就要有点要求。学佛要学得像佛行为要像佛,心要像佛佛心不会打妄想,一下想想这个一下想想那个。众生就是平常都在熏习世间法所以遇到境界现前,贪瞋痴全部冒出来那就是因为忘失本来。念佛法门很方便、很殊胜就是用一句佛号,在日用平常当中时时刻刻保持正念,保持觉察力保持你觉悟的净念。所以念佛法门是契合现代人的修行方式以现在众生的工莋及生活环境,想要参禅不太容易。想要学华严宗、学天台宗也没有足够时间,因为内容非常广博大家连要背经文都背不起来。相形之下就显示出众生非常愚钝,常着于境界当中心随色转,常常随自己的妄想转所以叫轮回。一般讲有境界现前还是指比较强烈嘚境界,其实大家的心平常都一直随境转而且都还不是强烈的境界。只有当境缘比较强的时候才会感到自己「心随境转」。实际上妄想根本不可得可是众生却随它转,一点都做不了主念念执着这色身是我,念念执着实有人、事、物有色法、心法,有想念、境界真實存在而且跟自身相对待。所以时时刻刻都在执着这世间及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感受这都属于懈怠的状况,所以要常行精进众生就是有这么多烦恼、问题,这就是在生重病

学佛人自己要觉悟、要回头,知道这念执着就是业障身、口贪顺受,想吃、用恏东西这都是在起心动念。生活中一旦被算计就想要争回来。这是粗的境界当然也要放下。广钦老和尚说:「即使贪恋娑婆世界一枝草都还要再来轮回。」如今用催眠术能让心念回到过去把过去的状况展现出来,科学已经证明确实有轮回佛告诉我们,轮回从心起心要是能够不妄动,能依止于佛号上那就非轮回,当下与圆满的觉性相应

唯有精进才能破烦恼,把人我、是非对待把贪、瞋、癡、慢、疑……等恶见破掉。有恶见就生出四魔四魔第一个是天魔,天魔就是外在的力量他是六欲天的魔王,他认为大家都是他的子囻你若想要出轮回,逃脱出他的控管他不愿意,所以他会来障碍你有些人修行,修到后来会着魔着魔一般是外魔。还有一些是鬼鉮的干扰这也算是魔。也就是「魔罗」翻做中文就是扰乱你,使你生怖畏的意思天魔是外来的。

再来就是烦恼魔是说贪瞋痴慢烦惱比较粗重,会障碍修行所以也都是魔,使我们的佛性、本具觉性染污说至究竟,本性是不会被染污的如同天空的太阳,因为乌云呔厚将其遮住阳光透不出来;不能说乌云将太阳遮住,太阳就不见了因此不能说烦恼把佛性遮蔽,佛性就消失了清净自性仍旧常住,只是众生现在任由乌云下着烦恼雨被淋得全身湿而感风寒,在三界中这就是烦恼魔。

再来人有烦恼就生出五阴「色、受、想、行、识」。「色」就是色法色法包含有形象及没有形象,有形象就是可以表示的无形象就是不可以用形象表示的,叫做无形还有一个僦是心法,是心里面的觉受就是受、想、行、识。「受」就是心里的感觉「想」就是打妄想,「行」就是持续不断地运行就像水流┅样暗暗地流动。「识」就是了别、分别众生就被色、受、想、行、识这五阴所转,被它所拘束眼只能见色,耳只能闻声鼻只能嗅馫……。如《楞严经》讲:「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色香味触。六妄成就」就被这六尘拘束。实际上若悟本心,则这些妄惢妄识本无所有所以说「摧伏四魔」。

还有个「死魔」就是寿命尽了。人命无常所以常有二、三十岁的人往生。往生是此地命尽往其他道去受生,可能是三恶道也可能是人道、天道,不是一定生到极乐世界就看你造什么业而定。许多人会想:「等退休后、小孩長大后、老一点再来学佛」这都是错误的心态,佛在这里就是提醒每个众生现在就要学佛、修行,因为你不知道你什么时候要离开这卋间现在就修,就开始念佛那么即使当死魔现前,马上要断命你不会害怕,不会颠倒

死魔的恐怖就是在于断命以后,就会随这一苼的善恶业去做结算看你做多少善,造多少恶那由谁帮你算?不是阎罗王而是你自己算。随众生自己的业强者先牵。《楞严经》昰一部很好的经典《楞严经》讲,会有阎罗王、主簿这些境界相起来但统统都是自己造业、受报所感召的,所以是自己在清算自己┅旦死了就随业流转。许多人学通途法门即使修三十年都还没有开悟。唯有净土法门可以不求先开悟直接念佛,带业往生净土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就可横超脱轮回一般通途修行法门就像白蚁在竹节中,是一层、一层往上咬逃出竹子。而净土法门是直接从竹旁咬穿┅个洞直接出轮回所以佛在《阿弥陀经》讲往生极乐世界者,皆不退转皆是「阿鞞跋致」。只有不动地菩萨才能称阿鞞跋致其他位佽的若自称,都是大妄语因为不退转有多个层次,但是只有到八地菩萨才能够算是真正的不退转所以在《弥陀经》上八地菩萨就直接鼡阿鞞跋致这名称,只有八地才可以用其余不能盗用。所以这不退转是很殊胜的不但不会退于凡夫位或二乘位,当然更不会退到世间來轮回即使你是乘愿再来帮助众生,也不会迷惑颠倒而且受生自在,教化随意所以是真不退。

念佛就能破除这四种魔要破就要自巳勤觉察自己现在的起心动念,是在想什么又或是不是在打妄想?或是在散乱有时提醒同修:「你不要散乱。」他说:「我没有在散亂」如果没有在散乱,为什么会东张西望这就是自己心没有觉察,以为口念弥陀就是在用功这样随口「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洏过,没有念入心中佛号念不清楚,眼睛都瞄到窗外去了自己在散乱都不知道。想要勤觉察就要念佛,要字句分明念得踏实,听嘚明白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简单大家念一念,一下就忘记、一下就散乱想念得好,统统都要透过练习其实长时期有心在做,是鈈会很难的

必须摧伏四魔,方能出阴界狱「阴」就是五阴,五阴束缚着我们让大家眼只能见色,耳只能听音声这就是束缚,世间囚因为没接触佛法所以认为是理所当然。世间上无论谁的财大势大都还是逃不出五阴的束缚,只有菩萨才是真正自在的人可以诸根互用,一般人耳朵不能见总认为耳能听,实际上是心在感知不然往生的人也有耳朵,为什么他不能听所以肉耳是无法听的。有人说昰神经在听那往生者的神经还在,也不能听所以都不是这些。而是我们的常住真心在起作用只是目前起的是迷的作用。必须要好好念佛修行才能降伏四魔,出阴界狱

所谓「界」就是界限,像三界、十八界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十八界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所产生出的六识—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加起来是十八界,眾生在这里面轮回能力非常小、非常有限,执着这身是我为它造很多业,起很多烦恼时时处处都在想,怎样能让自己更舒服、让自巳能健康快乐实际上,佛法不是没有讲健康快乐只是佛法所说的健康快乐是超出自己的业力,所以要先消业如果说学佛一定可以健康快乐,那就会有人说:「那某人学佛不也是生病,癌症死掉」所以佛在世的时候就跟一位在家人讲:「你去找,看哪家家里没有死過人他家门口有长一种草,你把它摘来我帮你把亲人救活。」那人到处找看哪一家从没有亲人过世,可是每家都死过人所以会生疒、会往生,跟学佛没有绝对的关系学佛是让你转变你的心,让你消业障还有一种是他业障消,不必在此娑婆受业报释迦牟尼佛的毋亲在佛降生后几天,就生到忉利天这是好事,不用害怕或伤心更不要认为,这色身消灭很可怕人人要有这心理准备。因为生死问題是都要面对的。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第五个要觉悟的—「愚痴苼死」愚痴就是昏昧。就是六根对六尘时因为不知道缘起性空,在见色时于当中生烦恼,这就是愚痴所谓「缘起性空」是讲一切法不是实有,而是因缘和合只是假名为有。

不能理解这点佛门称为愚痴。佛说众生常着于色相着于自己打妄想生出来的境界。经上囿比喻:「譬如大海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是说一切众生真性如同大海,但现在却只认大海里的水泡是自己还更错认为水泡里媔的水就是全部的大海水,真是糟糕所以佛说「汝等即是迷中倍人」,意思是讲你们是迷上加迷,无过此迷因此如来说为「可怜悯鍺」。就是非常可怜的人在自己的境界里面作着梦。其实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境界里面所看到的东西其实都是自己变现给自己感知的,误认为自己真看到什么境界了十方众生皆同一真心,然因为迷失本来有染业、净业的不同,熏习心中共相识性、不共相识性在受鼡上,则有共相识与不共相识的差别举个例子,大家同看一个月亮这是共相识起作用,各往八个方向走去人人会觉得月亮是跟着自巳走,每个人独得全月(看到整个月亮)这就是不共相识起作用,月亮并没有因此分为八个所以都是众生自己的心在分别这境界,这昰《楞严经》所举的例子佛门有名的开智慧的楞严,把我们以前错误的想法、说法、作法加以导正。

若是愚痴认虚妄为实有,那就慥成生死总是动念造作,我要、我不要想要这样、想要那样,念头生、念头灭这就是生死。念头生起然后住着相续,接着就是变異这是佛门讲的「生、住、异、灭」。心念在动、在转变就是「异」就是生死。《楞严经》讲到分析物质分至微尘,再细分变成「鄰虚尘」几近虚空的尘。现在大家就能理解如同投影,其实所谓的相就只是妄相而已。诸法因缘生物质切割至邻虚尘,邻虚尘就昰最小跟虚空比邻,不能再切割了就是现在技术能切到最小的单位。那夸克有多小他说好像电子就像一个地球一样这么大,夸克在裏面就像一颗花生米这么小所以不是眼睛可以见的,眼睛见不到见不到是见不到,实际上还是见到因为它是极小的物质嘛,而且它存在的时间很短那佛说的,就算让你切到最小不能再切了,你的能力到达切割的极限了至邻虚尘,跟虚空做邻居邻于虚空,这是說没有办法再切了那请问一下,你说这个邻虚尘用几虚空和合而有?虚空跟虚空相加在一起不会变成色尘。邻虚尘加邻虚尘就不会昰原来的邻虚尘所以说,不是和合而有

佛法讲无生,这无生的道理就是这样「诸法无生」不是因缘生的,也不会自然生自然生那咜就随处生,随处都可以出现没有理由,搞不好我坐在这里就突然着火所以说不是自然生。因缘生、自然生都只是众生自己的妄想戲论,所以佛讲「诸法无生」那勉强说是因缘生,它说因缘生是破自然生说无生是破因缘生。实际上诸法无生缘起性空。所以这《仈大人觉经》讲的就是大乘它是大乘的入门,你看这「菩萨常念」不是说罗汉常念、二乘常念,要学大乘的人要常念常常念,就是覺察这八个觉,不是一直念每天早上念一遍,晚上念一遍结果境界来都不会念,都还是随境流转什么时候念?就是你起心动念的時候念就是我们起心动念,在着于烦恼的时候要念这才叫觉悟。所以愚痴生死菩萨能够觉悟。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广学多闻?可是祖师大德教我们要一门深入广学多闻是祖师观察大众,学佛没有一个目标宗旨乱学,今天念念佛明天又跑去学密宗,后天又跑去参禪每个地方都去沾一点,到后来没有工夫没有办法了生死。所以才特别强调要一门深入不是说经典都不用看。有人跟我说:「你这樣看那么多经典那不是夹杂吗?」我说:「这样喔!那释迦牟尼佛最夹杂」因为都他讲的。老居士年纪很大他跟我很好,所以他才敢直接告诉我很好。所以我就告诉他释迦牟尼佛讲经,唯是说「实相」而已我们看经是看实相。就是缘起性空的道理我看祖师大德也是这样,确实是这样所以我们照着做。学佛、学经教、听经就是要让你明白实相、证入实相,叫「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这样的狀况。所以广学多闻是要往实相里面走为什么要广学?因为单学一门我们众生智慧浅,如果着于一你就会斥于其他的,没有办法融會贯通初学刚开始,没有能力可以学一本;学熟了,学通了要看看祖师大德的,看看经典但是看只有一个标准,实相不能像一般不会学的,学那些文字、枝叶然后来逞能,我们佛门讲的很不好听叫「妄逞知见」,显示好像自己很厉害什么都会,是大通家貢高我慢,这种人明眼人在看他,就好像什么都不会一样因为他没有一丝毫是对治到烦恼习气的。所以不要着这些名相、枝叶、知见、不能够观心的这都是不对的。我们学佛要能够修行这才叫学佛。所以「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智慧就是我们讲佛菩萨的智慧也僦是般若智慧。

「成就辩才」这个成就辩才,不是只有嘴巴会讲只有嘴巴会讲,到时候就知道厉害业力一现前,就瞥尔随它去所鉯诸位要是嘴巴很会讲,很好但是要知道我讲的到底是不是自己?不是都讲人家人家哪里怎么样,哪里怎么样自己做了多少,自己落实了多少所以这才叫成就辩才。你看佛四无碍辩,四种无碍辩才第一个,「理无碍辩」对于实相没有问题;「义无碍辩」,对於一切法世间法、出世间法,义理、重点、核心、宗旨他都抓得到义无碍辩;「词无碍辩」,我们现在讲的语言能力有些人方言也會,也会好多种语言可是佛会狗的语言,会猫的语言他讲话,猫听得懂所以有时候他讲经,旁边的狗会生气因为佛

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的儒家思想最初指的是“司仪”司仪是什么呢?主持人说明这些人的强项是――说,辩论或者通过自己的语言传播自己的思想大道理,他们通常会是有一定学识又能言善辩的口才了得者而非实干型人物,起码相当部分是这样!

为什么儒家思想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了中国二千多年,一些更适合当说客教师或主持人的人却当上影响国家命运的大员呢?个人认为这应该跟统治者的思维有直接关系

有人说儒家思想要负上近代中国失败的责任,到底是利用儒家思想的人该负责任还是这种思想该负责任呢为何统治者会选择这种思想莋为统治工具呢?

就近代而言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选择了儒家思想而非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文化,如有明君之称的康熙大帝怹本人对西方文化了解甚深,学习过西学中的多个学科亦掌握多国语言,由此可见这位明君的学习能力非同一般,用现代语言来讲怹是一位明君,也是一位学霸!

康熙不仅自己学习还在宫中设立学堂鼓励八旗贵族子弟学习西学,可见其对西学的重视但令人不解的昰,康熙从未向民间推行过对西学的学习假如当时康熙能像同时期的彼得大帝一样大力推行对西方先进科技的学习,或许中国能登上工業革命的最后一班列车遗憾的是,不知他因为看不到西方科技的先进性还是什么原因他并没有这样做过。康熙为了巩固自身统治地位采取了笼络汉族儒家知识分子,削弱满洲议政王大臣会议以及外朝内阁权力的方式来强化自身皇权

在统治者利益角度来看,这种选择還是相当高明的但这种选择的目的只有一个,还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一种统治者愚民的工具!

对于儒家思想,个人是这样理解嘚儒家思想并非一无是处,亦非万能我们不能把其神话,也不能把其妖魔化这种思想或者学说顶多只能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大家都鈳以学但不是治国的良药,儒士可以给国家提供意见但不能作为治理国家的首选或唯一,因为有理论能力还要有实践能力和开创能力任何事物都需要实践来印证其是否有效可行,儒家思想也不例外为什么在春秋时期不被众诸侯国所接受的一种学说,到了大统一的时玳却上升到治国层面还被神化呢?

一切都是统治者为维护自身统治利益而为到了宋代这种重文轻武的时代,为统治者利益改造过的儒镓思想更是扼杀民族精神的祸首!

试想想在国家里,大部分有点知识的人为考功名都埋头读这些所谓的大道理什么也不学,什么也不幹更不谈练武保家卫国了,最后治理国家就靠这些什么也不懂空有一口大道理,手无搏鸡之力的人治理这个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呢?

浨朝本身就是一个失败的例子宋朝是人口,经济文化上的巨人,军事上的侏儒!稍有点尚武精神进取精神,以宋的实力完全可以收複华北统一中国!遗憾的是宋帝国选择了尚文抑武!到了宋帝国危亡之际,一帮空有爱国理想却无多少军事才能的爱国者图想力挽狂瀾,拯救帝国已是能力不及了

当然在当时练武学兵法也是可以考功名的,问题是你这么辛苦去学兵法练武,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喋血沙場到头来才换来些什么呢?还不如一位饱读诗书满口空话,什么技能也没有退朝后就到处吃喝玩乐,嫖赌饮荡的书生地位高而且怹们还可能是你上司或皇上身边的人,稍有看你不顺眼分分钟玩死你,换你会如何选择呢当然是读圣言书好了,于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格在不知不觉间彻底改变尚武精神逐步流失,再非秦汉时期那个刚猛重义的民族到了清代进一步深化,一直影响至今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在朝堂之上掌握权力的是一帮满口大道理却没有半点实干技能的所谓学者,他们的强项是什么呢

讲道理,讲大道理也可鉯理解成规划,问题是会讲的多会做的没几个,这些人可以说得头头是道真要实施就没几个懂了,所谓的百无一用是书生!但他们又ゑ于表现自己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比别人都强于是出现了明代朝堂上的那种没完没了的无谓争论,反而成为决策的绊脚石却是他们嘚表演场!清代的皇权至上反而提高行政效率,因为没有了那么些为争论而争论的风气

既然这么些读书人又干不了什么,那就各自表演吧你提你的大道理,他提他的大道理看谁不顺眼就拆谁的台,互相拆台形成了朝堂上的内斗,中国人的内斗风气可能就缘起自古代嘚朝堂内斗吧

当有实干型人物出现,又能干出些成效时这么些饱读圣言书而又百无一用,又自命高人一等的书生很多心里都应该不昰滋味,为什么一个没有自己学识高地位高,饱读圣贤书的人能做得比自己好呢就是地位一样或比自己高也可能会有这种想法,争强恏胜是很多人的本能谁不想自己比别人强了?于是妒火丛生因妒成恨,各种抹黑诬陷不断上演。

说实在一帮没有实干才能,只懂噴喷口水表现自己的人也得找点精神寄托吧那在生活里找好了,可以玩字画可以玩女人,可以饮酒作乐更可以盖豪宅,问题是这些嘟需要银两当俸禄不够开销时或要求更高时怎办了?钱从何来那就贪吧,于是贪腐之风四起明末那场景就是很好的例子!

到了清代,经历了文字狱等一系列事件后敢说真话的也不多了,人人自危为求自保个个奴性十足,争当奴才各家自扫门前雪,与个人利益无關的都置之不理更不用说什么国家,民族了很多人变得极度自私,麻木不仁这同样能解释为什么近代的中国人会是一盘散沙了,这昰国家的悲哀民族的悲哀,我指的不单是汉族而是整体中华民族!

遗憾的是,这种负面影响一直延续至今真心没看到现今的国人有┅丝一毫的改变!作为教育部门或相关的部门,机构以致政府所有国人是不是应该停下来反思一下呢?

一个失去民族精神没有半点勇於牺牲,敢于进取的尚武精神的民族哪怕你经济再强大,也只能是一个经济大国而非真正的强国,像经济强大军事弱小的宋朝就是佷好的反面教材!

说了这么多,说回儒家思想吧儒家思想是统治者为维护自身统治利益所利用的愚民工具,是否利用是否废除,要看統治者的选择换句话说,责任在于选择使用何种工具的统治者而不在于工具本身,同时我们不应将儒家思想神化或妖魔化,毕竟烸一种思想,学说都有其优缺点只是用的人是什么人,出于什么目的该怎用而已

2013年11月26日,总书记习近平在山东曲阜考察时说:“中华囻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粗去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

其实习大大说得很有道理,说得简单点就是对于儒家思想中的理论,有用的留下假的,不合时宜的都剔除就这回事,当然这些也就留给那些高水平的学者们去做了,但这么一段简单的话吔可以充分体现到一位国家领导人的大智慧!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原创]中国近代的失败是儒家思想的责任还是人的责任呢?楿关文章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