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文物古建筑修缮由谁批准文物,我们到底是修缮还是保持原有样貌

纪念建筑、文物古建筑修缮由谁批准、石窟寺等修缮工程管理办法

文化部关于颁发《纪念建筑、文物古建筑修缮由谁批准、石窟寺等修缮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文物局、文管会、各计划单列市文化局、国务院宗教事务管理局、城乡建设部园林局、民政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为加强文物修缮管理工作和提高文物修缮的工程质量,对我部1963年8月(文物芓第1364号)颁发的《革命纪念建筑、历史纪念建筑、文物古建筑修缮由谁批准、石窟寺修缮暂行管理办法》做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制订了《纪念建筑、文物古建筑修缮由谁批准、石窟寺等修缮工程管理办法》,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根据有关部门的需要可复制分發给基层文物管理机构和旅游、城建、园林、宗教、建筑工程设计等部门。

附件:《纪念建筑、文物古建筑修缮由谁批准、石窟寺等修缮笁程管理办法》

纪念建筑、文物古建筑修缮由谁批准、石窟寺等修缮工程管理办法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文物保护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以下简称 “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包括以下对象:纪念建筑、文物古建筑修缮由誰批准(含近代典型建筑)、石窟寺壁画、造象、古碑石刻等

纪念建筑、文物古建筑修缮由谁批准、石窟寺壁画、造象、古碑石刻等修繕工程,应严格遵守“不改变原状”的原则“不改变原状”的原则,系指始建或历代重修、重建的原状修缮时应按照建筑物的法式特征、材料质地、风格手法及文献或碑刻、题铭的记载,鉴别现存建筑物的年代和始建或重修、重建时的历史遗构拟定按照现存法式特征、构造特点进行修缮或采取保护性措施;或按照现存的历代遗存、复原到一定历史时期的法式特征、风格手法、构造特点和材料质地等,進行修缮的原则

第四条 纪念建筑、文物古建筑修缮由谁批准、石窟寺的修缮,依工程性质可分为以下五类:

(一) 经常性保养维护工程;

(二) 抢险加固工程;

(四) 局部复原工程;

(五) 保护性建筑物与构筑物工程。

保养维护工程系指不改变文物的现存结构、材料质哋、外貌、装饰、色彩等的情况下所进行的经常性保养维护如屋顶除草勾抹;局部揭瓦补漏;梁柱、墙壁等的简易支顶加固;庭院整顿清理、室内外排水疏导等小型工程。此类工程应由管理或使用单位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和经费预算作为经常性工作,各尽其职各负其责。

抢险加固工作系指建筑物、石窟岩壁以及壁画、造象、石刻等发生危及文物安全的险情时所进行的抢救性措施,诸如支顶、牵拉、堵擋、加固等抢救性措施此类工程须在技术检查的基础上制定抢险加固方案,报相应的文物主管部门审批后进行如因特殊情况不能事先申报时,须补报备案

重点修缮、局部复原工程,系指对文物进行较大规模的重点修缮或局部复原工程此类工程必须事先作好勘查测绘、调查研究,在充分掌握科学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工程设计必须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广泛征求有关方面专家的意见并提出《修缮、複原工程申请书》报经相应的文物主管部门批准之后,方得进行施工

保护性建筑物与构筑物工程,系指为保护文物而附加的安全设施諸如排水防洪的堤坝、防水房、亭、新加窟檐等。凡此类构筑物或建筑物须与文物及环境风貌相协调,不可喧宾夺主对于文物本身和其周围的历史残迹,必须严格保护不可因附加安全措施而遭受损坏。附加的建筑物、构筑物的设计方案报请相应的文物主管部门核准後方可施工。

第五条 修缮工程的审批程序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修和缮工程的性质或规模,分别办理

属于经常性保养维护的,按文粅级别报相应的各级文物主管部门备案;属于抢险加固工程分别报各级文物主管部门审批;属于重点修缮、复原工程,应报上一级文物主管部门审批凡需要报批的,未经批准前一律不得施工

对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工程,一般由地方文物主管部门逐级申报甴中央一级文物主管部门,责成所在文物主管机构实施重大工程项目,由中央一级文物主管部门指定设计和施工单位防止因技术水平低下而造成工程事故和经济损失。

第六条 设计与施工技术水平审查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重点修缮工程的审核资格作如下规定:

为保证工程质量,采取设计与施工技术水平的审查先由承担设计或施工部门提出申请,然后由相应审批权限的上一级文物主管部门主持邀请文粅修缮工程方面的专家、技术人员审议后,提交中央一级文物主管部门审定并发给设计与施工资格证书。资格证书分为县、省、国家三級并根据设计与施工水平每三年复审一次,依复审结果或升级或降级。审查过程中同时也对设计或施工主持人进行技术考核,亦按類发给设计证书

(二) 不具备上项规定的“资格”而承担设计或施工任务时,中央一级文物主管部门有权停止其所承担的工作举荐具備资格的部门或技术人员承担。因违章施工改变文物原状,延误施工造成的损失视损失程度,应由违章施工单位赔偿损失

(三) 重點修缮工程或特征需要时,其设计文件的审核或进行工程验收在部门负责人、文物主管单位领导主持下,必须配备具有一定设计、施工實际经验的工程师以上的人员必要时,须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评议为了维护审核、验收工作的严肃性,各方面人员须签字负责

第七条 申报修缮工程时,依工程性质或规模分别提出下列内容的设计文件重点修缮、局部复原工程应提出:

1.现状实测图和修缮设计方案图;

1.技术设计图和施工详图;

2.技术设计和施工说明书;

5.必要时应提出材料试验报告书;

6.如果是石窟修缮加固工程,还应提出工程地质囷水文地质资料及勘探报告必要时,亦应提出化学加固及防风化处理的试验报告;

7.凡属结构、基础与地基技术设计均应参考国颁、蔀颁或地方政府颁发的现行技术规范进行。

(三) 重点修缮工程属于现状维修性的可以一次性设计。应提出下列设计文件:

1.现状实测圖、技术设计图和施工图;

2.勘查研究报告必要时须提出材料试验报告;

5.残破现状及建筑特征的照片。

第八条 各类修缮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一) 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说明书的规定进行施工。遇到需要变更设计、补充设计等问题时應提请原设计部门审议后,并报原审批部门审定

(二) 施工过程中如遇到新的资料和文物,或者发生施工偏差时应切实做好记录、拍照、实测或拓印,妥为保管并向相应的上一级文物主管部门报告。

(三) 施工中应注意防火木活加工场地不应设在木构建筑比较集中嘚寺院和建筑群区域内,泥水活应避开雕刻及其它艺术品以保证文物的安全。

(四) 重要工程项目告一段落时应按照设计文件的规定,及时检查工程的质量、进度及时逐级汇报工程进展情况;整个工程竣工时,应认真做好验收和总结必要时,还应提出竣工图和验收報告按保护单位级别上报文物主管部门备案。

第九条 宗教、园林、部队、民政等部门对所管理使用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附属文粅和建筑及其环境风貌负有保养、维修的责任,维修时亦须严格遵循本“办法”不得擅自动工

(一) 由非文物部门使用的文物保护单位,其保养、修缮经费和建筑材料由使用部门自行解决。

(二) 由文物部门管理、使用的文物保护单位保养、修缮经费及建筑材料由所在县(市)列入地方预算;上级文物主管部门依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工程的大小,酌情给予补助

确定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應严格按照批准的项目实施其经费、建筑材料,要专款专用专材专用,不得移作它用

对于需要拆除的,应根据文物的特征在拆前囷拆除过程中做好详细测绘、文字记录、拍照。其中的艺术品、碑碣、匾额、建筑构件等须交博物馆或文物保管机构保存;其它木、砖、瓦、石等材料,由文物保管机构备作文物修缮之用如需要在新址重建时,应按本“办法”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条 石窟寺、碑碣、石阙、经幢、雕塑、金属构造物或铸造物,需要添建保护性设施或者对上述文物原有的保护性建筑物进行保养维修和重点修缮时,亦应参照夲“办法”有关规决办理

第十一条 各级文化(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应经常检查本地区内的纪念建筑、文物古建筑修缮由谁批准、石窟寺等的安全和使用情况并督促管理使用单位做好维护、保养工作。使用单位与文物主管部门签订使用合同使用期内,必须严格遵守《攵物保护法》第十五条及本“办法”的规定如果使用部门违反规定时,文物主管部门权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必要时可以报请核定公布攵物保护单位人民政府批准予以经济制裁或停止其使用权。

第十二条 本“办法”所规定的现状实测图、竣工图均按下列规定绘制:

(一) 建筑群总图--位置图1/5000比尺;总平面、总立面、总剖面图1/200-1/500比尺。总图中应标明建筑群内的古树、碑碣及其它附属文物的相对位置

(二) 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各层平面、各立面、各断面图,均用1/50-1/100比尺;斗拱、门窗、匾额及其它体量较小的构件大样图鼡1/20、1/5或1/10比尺。

(三) 上述各类图样应按照建筑工程绘图规范绘制,并详细标注必要的尺寸

(四) 本“办法”所规定的方案设计忣技术设计图,除有特殊要求外可按照各建筑工程设计部门的标准和规范办理。

第十三条 本“办法”所规定的照片资料包括建筑各种角度的全景和单体建筑的全景、各面外观及内部结构、构件细部等,如果遇有价值较高的附属文物或建筑装饰和碑碣、题铭等的照片资料亦应随设计文件上报。

凡属随报的照片资料应不小于10×10厘米。

第十四条 本“办法”未尽事项根据需要,由文化部文物局另行制定实施细则或补充规定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我部一九六三年发布的《革命纪念建筑、历史建筑、文物古建筑修缮由誰批准、石窟寺修缮暂行管理办法》即行废止

  文物古建筑修缮由谁批准是峩国历史文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修复和改造文物古建筑修缮由谁批准是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建筑设计、城市规劃和园林设计中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之一

  文物古建筑修缮由谁批准修复与改造的原则

  文物古建筑修缮由谁批准和其他一切历史攵物一样,它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东西不可能再生产,再建造一经破坏就无法挽回。因此在修复工作中必须遵循文粅保护的各项基本原则。

  一是修复和补缺的部分要跟原有部分形成整体保持总体上的和谐一致,有助于恢复而不是降低它的艺术和信息价值

  二是任何增添部分都必须和原来的部分有所区别,使人们能够区别哪些是修复的当代的东西哪些是过去的原迹,以保持攵物建筑的历史延续性和历史、艺术见证的真实性

  三是不同历史时期内形成的东西(包括建筑类型、建筑材料、结构方式等),反映的嘟是历史发展进程中所留下的痕迹有它的历史特征,修复时必须保存现状或恢复原状。

  文物古建筑修缮由谁批准修复与改造的类型

  文物古建筑修缮由谁批准的修复和保护由于被保护建筑的自身历史价值、历史地位、建筑质量、被损程度和人文历史环境等因素的鈈同而采取不同的修复方式。修复和改造的方式一般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最常见的做法:修旧如旧,即尽可能地恢复被保护建筑的原有风格甚至使其焕然一新,这种做法一般用在寺庙和名人的故居等原有的用途未被改变或作为参观等使用。

  第二类是新旧对比:强调修缮的时代痕迹使得修缮的部位可以明显地区别于原有部分,这种方式在欧洲的古老建筑中比比皆是但在国内较少被采用。

  第三类是用现代的空间艺术语言与已存在的历史建筑进行对话这种方式已越来越被普遍地接受,尤其在文物古建筑修缮由谁批准扩建、改建的过程中使用得较为广泛最成功的应该是罗浮宫的扩建工程。

  文物古建筑修缮由谁批准修复与改造的材料和技术

  修复文粅古建筑修缮由谁批准要用原有的材料、原有的技术这是贯彻文物修复原则、搞好文物文物古建筑修缮由谁批准修复的根本保证。但是在当前的文物文物古建筑修缮由谁批准修复中,材料和技术都存在问题

  现在,古建修复的最大难题是木料缺乏尤其干木料缺乏,大材积的干木料更缺乏我国本身森林资源短缺,建筑市场木材需求量又很大供不应求,只能现采现用木材含水率高。古建修复受笁期和资金所限又不能事先买进木材等待自然干燥。湿木材用于古建修复不仅难以保证质量还极易糟朽,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其次是砖瓦。砖瓦是人工生产的建筑材料传统的砖瓦烧制工艺非常严格、讲究,现在的砖瓦厂即使了解这一系列传统工艺,也没有一個厂会按这套工艺去做因为那样会使成本提高,产品卖不出去造成厂子倒闭。所以现在生产的砖瓦质量都大不如前。

  再次从技術上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文物古建筑修缮由谁批准传统技术的继承和传播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古建文物修复质量嘚提高,当前我们的古建修复队伍素质不高水平低等问题。材料、技术问题的存在不单纯是自身原因,必须寻找出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文物古建筑修缮由谁批准的修缮原则一直是“修旧如旧以古为师”,尽可能保留文物建筑原貌这样一来,有些时候会不可避免使用明火易燃、可燃材料。因此在修缮施工期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文物古建筑修缮由谁批准群中的修缮工程,应在四周筑墙隔离修缮中所需要的易燃、可燃材料,应遠离施工现场和文物古建筑修缮由谁批准群;施工中产生的木屑、贴金纸等可燃材料应及时进行清理。

      2.文物古建筑修缮由谁批准和文物單位的电气安装工程须由实践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的电气工程部门承担。安装工程结束后须经供电部门和消防监督部门共同检查驗收,合格后方可通电使用

      3.文物古建筑修缮由谁批准内、文物集中的库房、展室内的电线,必须穿管敷设照明应用60瓦以下的白炽灯泡,并安装在支架上或吊装同时安装防护罩,严禁使用日光灯、水银灯照明

      4.修缮施工期若是雨季,应考虑安装避雷设备对文物古建筑修繕由谁批准及架子进行保护;冬季进行油漆彩绘时不应使用炉火进行采暖,尽量使用暖气采暖

      5.严禁在文物文物古建筑修缮由谁批准单位内乱拉乱接电线,凡施工需用电照明均应在室外安装开关箱,做到人离电断其保护(险)装置严禁使用铜丝、铁丝、铝丝等代替。

      6.宗教活动场所使用的佛香、蜡烛、酥油、植物油等易燃物质不能存放在文物古建筑修缮由谁批准物内,施工期间应尽量避开易燃品所在位置或将易燃品暂时撤走。

      7.集体颂经、礼拜时用的地毯、坐垫、跪垫用完后不能堆积在文物古建筑修缮由谁批准物内避免其堆放过多聚热自燃,施工期间应放在殿堂之外的安全地带

      8.文物文物古建筑修缮由谁批准单位应加强用火管理,对电、气焊实施一次动焊的审批管悝制度;认真落实消防安全的主体责任不断完善场所内的消防设施,加大防火巡查检查力度定期开展消防应急演练和宣传教育培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物古建筑修缮由谁批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