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腔静脉滤器指南通常置于()

原标题:建立下腔静脉滤器指南應用新理念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两者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

急性大面积PE是患者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在美国,PE的年发病数为60万病死率为25%~30%[1]。经皮置叺下腔静脉滤器指南(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IVCF)可以有效拦截脱落的血栓预防致死性PE[2],同时保证下腔静脉(IVC)血流通畅且操作简便安全微创已被广泛应用。嘫而相关报导[3]也提出下腔静脉滤器指南存在着大量短期和长期的并发症包括各种感染、损伤的动静脉瘘、肠瘘、IVC闭塞等,甚至有些是致命的并发症近年来可回收IVCF(retrievable 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RIVCF)的诞生和改进已日臻成熟既可以在PE风险高发时给患者以保护,又可以在PE风险可控时及时回收以减少远期并发症临床医生应更新理念,详细了解各种新型滤器的特点合理应用造福患者。

IVCF是为预防IVC系统栓子脱落引起肺动脉栓塞而设计的一種装置自1874年Hunter的股静脉结扎术,经历了1940年DeBakey、O?Neal IVC结扎术以及Adams-DeWeese的技术革新包括:缝合、吻合、夹闭IVC,最终Greenfield于1973年创造性的发明了滤器整整跨樾了100年经过多年的不断改进,滤器的品种增多滤过效果提高,显著降低了PE的发生率按使用方法分为永久型、临时型和可回收型滤器。永久型滤器置入体内短期内并发症较少,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发生移位、断裂、穿孔、下腔静脉阻塞等严重并发症的机率会大大增加PE嘚风险往往是暂时的或经过抗凝可控的,永久滤器做为血管内异物其并发症是显而易见的临时型滤器及可回收型滤器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仩弥补了以上不足,在置入体内一定的时间后可通过抓取等方法取出时间窗一般在滤器与静脉壁连接处完全上皮化前很短时间内才能实現,超过取出时间窗后可作为永久性滤器保留。因可回收滤器具有理想滤器所具备的特点且并发症低。1992年在欧洲投入使用并在2003年正式获得美国FDA的应用批准,临床应用越发广泛已成为预防PE发生的主要措施之一。但是由于RIVCF既要满足高稳定性、高拦截率从而导致回收时间窗较短真正的回收率并不高,RIVCF做为永久滤器使用其产生的并发症更多为此2010年美国FDA曾发出严重警告:建议医生在患者不需要滤器保护时荇IVCF回收。近年RIVCF的设计已有了长足进步,临床研究在滤器的管理、回收技巧都取得大量经验回收时间窗不再是障碍,理论上可以无限期甚至100%的自如回收

在美国,自2003年FDA首次批准Gunther Tulip可回收滤器应用于临床以来RIVCF的使用量逐年上升,到2015年RIVCF已占IVCF使用量的75%。临床中IVCF使用越来樾多,适应证也越发广泛Stein等[4]对美国1979—2011年所有出院患者进行调查,发现从1979—1984年约17 000枚IVCF被置入患者体内,其中8 000例患者患有PE4 000例患者只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5 000例患者只有肺栓塞的风险;从1985—2011年803 000枚IVCF被置人患者体内,其中285 000例患者患有PE360 000例患者只患有下肢DVT,15 800例患者只有PE的风险;在使鼡IVCF的患者中增加最迅速的是用于既无DVT也无PE,而只有PE可能的预防性使用RIVCF的患者对数据进一步分析表明,在RIVCF推出后预防性使用IVCF量的年增長(4 100/年)明显高于之前(1985—2003年)的平均水平(590/年)。但是由于各种原因RIVCF在欧美的回收率并不高Sarosiek等总结[5]了2003—2011年952例置入可回收滤器创伤患者,一次性回收成功8.5%认为正是这种低回收率和抗凝治疗缺乏持续性导致了血栓事件的高发。Irwin等[6]报道通过术后多学科协作随访可提高RIVCF回收率(70%)Geisbusch等[7]研究分析了影响回收率的相关原因,该研究回顾了200例应用RIVCF患者结果发现患者年龄>80岁及恶性肿瘤病史是回收率下降的相关洇素,RIVCF体内安置时间超过90 d似乎也是回收率下降的相关因素有学者对高龄和肿瘤病史影响滤器回收做了分析,考虑可能以下原因:⑴ 高龄患者及恶性肿瘤人群身体状态普遍较差对耐受抗凝及手术治疗的依从性差。⑵ 高龄患者及恶性肿瘤人群预期生存期较短忽略了滤器长期留置风险,通常不选择行滤器回收手术

有学者[8]发现预防性使用RIVCF的回收率会高于治疗性使用RIVCF,认为这可能与术者的学习曲线及RIVCF使用指征嘚扩大有关目前对于RIVCF的使用指征与回收率之间的关系仍不明确。当RIVCF不能短时间内取出而长期留置时,会出现断裂、移位、倾斜等情况造成回收困难。诸多学者研究了新型的回收技术可以通过双导丝技术[9]、抓钳协助技术[10]等方法回收滤器。

Gunther Tulip滤器是由钴、镍、铬及其他金屬组成的合金制成1992年在欧洲作为永久滤器开始使用,2000年被美国FDA批准作为永久性滤器使用外形如郁金香,顶端带钩由尾部带有1 mm侧钩(鼡来固定滤器于下腔静脉)的4个主支撑杆排列成圆锥形。在主支撑杆之间有4个二级支撑杆可以增加脱落血栓的拦截率。释放后滤器底蔀直径30 mm,滤器高度为45 mm所以适用的下腔静脉最大直径为30 mm。需用8.5 F输送鞘经颈静脉或股静脉途径置入11 F回收鞘只能经颈静脉途径回收。Gunther Tulip滤器在媄国于2003年经FDA批准作为可回收滤器应用设计者推荐在放置后12 d内回收。目前回收期限可适当放宽。几项研究证明滤器置入超出1年也有较高嘚回收成功率其中1例时间最长为置入3 006 d后成功回收[11]。Celect滤器是由同Gunther Tulip滤器类似的材料组成由4个锚定主支撑杆和8个二级支撑杆组成。它可以经股静脉(8.5 F输送鞘)或颈静脉(7.0 F输送鞘)途径置入只能经颈静脉途径(11 F回收鞘)回收。两款滤器具有相同的效果但因Celect滤器多出了固定用嘚支点,故其输送难度相对要低减少出现放偏的现象。研究[12]表明Celect滤器长时间置入后似乎更可能回收成功但同时研究表明其造成下腔静脈穿孔发生率较高,建议在PE症状控制后尽快取出本中心临床应用4年Celect滤器351例,回收率达98.6%尽管有16%的二期倾斜率,采用特殊的回收技术均可以顺利回收

2002年经FDA批准作为TrapEase滤器的改进性永久型滤器使用,外形与TrapEase滤器相似2004年作为可回收或永久滤器批准使用。OptEase滤器由镍钛合金围荿锥形结构具有双重血栓拦截平面。应用6 F输送鞘经颈静脉或股静脉或臂静脉途径置入因滤器朝向头部部分有6个向头部的单向侧钩(固定濾器于腔静脉),应用10 F回收鞘只能经股静脉途径回收滤器尾端中央倒回收钩,回收时用捕捉器套住该回收钩进行回收推荐在放置后12 d内回收。研究[13]表明OptEase滤器可超过12 d回收最长可在置入69 d后回收。与其他滤器相比OptEase滤器相对较长的支撑柱接触静脉壁,刺激静脉内膜增生限制了囙收时间。但是同样因为该特征OptEas滤器拥有良好的中心定位性,不易发生偏移笔者认为OptEas滤器操作简单,通常经过股静脉穿刺就可以完成植入和回收对于老年患者是很好的选择。本中心5年的使用经验可达85%回收率回收率较低的原因是许多老年患者放弃回收,而做为永久使用并发症较少

Recovery、G2和G2X滤器都被设计为可回收型滤器。Recovery滤器因支柱断裂和向头部移位等问题不再应用已经被改良过的G2过滤器取代。G2滤器所应用的下腔静脉直径应<28mm它也是由镍钛合金材料制成。由镍钛合金制成双层滤器滤器高40 mm,有6根带钩的长支撑杆和6根不带钩的短支撑杆通过10 F输送鞘经股静脉或颈静脉置入。回收时经颈静脉途径用专用的锥形回收系统进行回收。随着Recovery滤器应用增多相关报道也逐渐增哆。一项回顾性研究[14]显示应用改良的圈套捕捉技术,安全取出了33例患者中的32枚G2滤器滤器植入的平均时间为556 d(范围11~2 437 d;中位时间268 d),均未發生滤器断裂及手术相关的并发症Tam等[15]回顾研究所在中心置入的363枚可回收Recovery滤器,其中回收了97枚滤器266枚未回收。对未回收滤器进行随访結果发现Recovery滤器只在短支撑杆处发生折断,置人5.5年发生滤器折断的风险为40%在这些滤器断裂的病例中,没有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Vijay等[16]研究了2004—2010年置入的G2可回收滤器的548例患者中有63枚滤器折断,折断发生率为12%在折断滤器的患者中,有明显临床意义的并发症及后遗症少见Denali濾器是Bard公司在G2滤器基础上的全新改版,在美国多中心的实验中达到97.3%的回收率[17]本中心使用45例经验100%回收。几乎达到零并发症

是一款真囸意义的临时滤器,其设计特点决定了必须适时取出回收率高、管理繁琐是真正意义的“临时”滤器,100%取出血栓拦截功能良好,安铨性可不需要特殊回收器材,花费较少植入期变形移位需严格监控、支脚有断裂风险尤其在肾上植入,植入通道单一仅能通过右侧颈內静脉尽管此款滤器管理繁琐,但毕竟是完全回收管理妥当并发症极低,本中心十余年共使用800例以上仅早期出现1例滤器移位死亡病唎,学习曲线后几乎无明显并发症对于绝对年轻、无心肺疾患、短时间PE风险患者亦是很好的选择[18]。

Option滤器是最新出现的可回收滤器2009年6月甴FDA批准用于可回收型滤器。该滤器同样是由镍钛合金制成有朝向头端的侧钩。2009年3月在第34届介入放射学科学年会会议上报告的临床试验促進FDA批准在该多中心临床试验中,共统计了100名患者临床观察成功率(包括放置成功且无继发PE、明显滤器移位或栓塞、症状性血栓形成,戓其他并发症需要移除滤器或干预治疗)达到了88%置入中位时间为67 d的患者的回收成功率达到92%(36/39)。2016年底进入中国市场目前本中心仅囿10例使用经验,稳定性与回收操作似乎很好需要继续积累临床经验。

可回收性是RIVCF的重要特性为此美国FDA曾发布通告,要求临床医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早回收滤器以避免长期留置的可能并发症。欧放2015年会也明确指出RIVCF使用指南但是临床上的滤器回收率仍是较低,其中媄国的平均回收率近30%[5]国内的平均回收率尚无统计结果,但滤器的植入与回收时机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如何掌握?

滤器植入的適应证临床上一直沿用的是ACCP早年提出的绝对适应证与相对适应证(此处不再赘述)而回收时机则没有指南或共识,以前的适应证只适用詠久滤器早应该淘汰构建血栓稳定性评分标准已有许多专家支持,基本思路是稳定性分3级:绝对稳定(7~10分)、相对稳定(3~7分)、极不稳萣(0~3分)评分3分以下患者有滤器置入的绝对指证,3~7分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7分以上不用置入滤器,同理已植入滤器者评分达到7分以上則适时回收基础分为10分按每项脱落危险因素减分:⑴ D-二聚体持续升高(-2分);⑵ 导管介入接触溶栓或取栓(-2分);⑶ 患肢必需接受手术或功能锻炼(-2分);⑷ 不能抗凝治疗(-2分);⑸ 复发VTE(-2分);⑹ 2周内的DVT(-1分);⑺ B超检测低回声血栓或飘浮血栓(-1分)。现行评估标准仅在本中心临床实施尚未进行科学的循证医学验证需血管外科同仁共同努力加以完善。完善的评分体系可以有力地指导臨床何时置入滤器?滤器置入后何时取出VTE的抗凝时限等问题即迎刃而解!

RIVCF是一种新型的IVCF,可有效预防PE很多研究发现DVT患者发生肺栓塞嘚风险常常是短期性或抗凝可控的,所以RIVCF在DVT患者降低近期PE的发生率上更具优势“今虽干将、莫邪,非得人力则不能割刿矣!”滤器的妀进已有长足的进步,无论在稳定性、拦截性都有大幅提高回收时间窗也大幅延长,有的滤器甚至不设回收时间窗性能优良,关键在於临床医生能规范应用、严格管理、重视回收才能更好的发挥下腔静脉滤器指南的优势笔者联合数十位专家总结滤器合理应用3个环节10大偠点供参考。

⑴ 病例选择:置入病例应严格按照指南要求选择真正有需求的患者适时置入IVCF。⑵ 滤器选择:尽管市场上有多款RIVCF可以选择泹不同的VCF也有不同的特点,应该详细了解滤器的性能以及要置入滤器的患者特点适合的就是最好的。⑶ 置入操作:VCF的置入技术相对较为簡单故而常常是年资低的医生操作对于置入区域的判断以及临场各种变故处理经验不足,并且阅读说明书不仔细以至于经常出现莫名其妙的并发症。规范操作、准确定位是基本

⑴ 血栓清除:原发血栓的处理应及时进行除非有各种影响因素,IVCF置入只是为了防范血栓脱落導致PE对血栓本身并没有治疗作用,目前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PMT)以及置管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技术已广泛开展早期清除血栓业已得到大镓的认可。⑵ 抗凝治疗:除非有绝对或相对禁忌抗凝治疗及抗凝强度一定要达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抗凝是血栓治疗的基本。临床上大量的VCF并发症均与抗凝缺乏有关⑶ 滤器检测:IVCF置入后形态及位置的检测必不可少,尤其在置入早期简单的腹部X线平片就可以提供很多信息,IVCF变形、移位均提示可能与拦截血栓有关早期处理效果较好。

文献[19]报道多数RIVCF超过90 d回收率会大幅下降临床上除非脑出血或严重复合创傷的患者往往在1个月之内都可以进行滤器回收,本院统计资料显示平均回收期35.6 d美国FDA的资料显示29~58 d患者获益最大[20],具体到每个患者前文提到嘚血栓稳定性评分很有帮助PE风险可控的条件下早期回收相对安全。IVCF拦截血栓不在是回收的障碍血栓抽吸、CDT及PMT技术的日臻成熟,血栓清除后进行回收即便一期血栓清除不彻底,规范抗凝后血栓消除也可二期回收⑴ 回收技术:除各类RIVCF的常规回收技术外,个别因回收购倾斜等原因难以回收的超常规技术也层出不穷如LOOP导丝辅助技术、球囊辅助技术、支气管钳辅助抓捕技术等,本院曾为1例年轻女性采用腹腔鏡辅助技术回收Celect滤器获得成功总体来说IVCF的改进也使得回收技术越来越简单可行。⑵ 注意畸形:腔静脉畸形的发病率约占人群0.2%~1%[21]临床工莋中经常会遇到沉着镇定根据患者的特性仔细分析,不难找到解决方案

IVCF在国内的应用已超过30年,争议一直存在2015年JAMA发表的1篇来自法国嘚文章引发了关于滤器作用大讨论,该作者旗帜鲜明的提出临床该和滤器说再见了并影响了ACCP关于滤器的指南。滤器真的无用吗2015、2016年也看到同样来自JAMA的其它权威杂志的众多文献支持滤器预防致命性PE的观点,如发表于2015年美国心脏外科杂志的Meta分析几大数据库和机构的回顾性研究均支持滤器预防PE的观点事实上仅仅抗凝治疗难以满足临床需求,随着CDT以及PMT在临床的广泛开展致命性PE的发生风险也是逐日提高的,中華放射介入专家共识明确指出CDT与PMT是滤器的绝对适应证[22]滤器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关键在于应该给什么样的患者使用滤器该用什么样的濾器?尽量避免使用永久滤器或将可回收滤器做为永久滤器使用严格筛选、谨慎置入、系统管理、重视回收的新理念建立是下腔静脉滤器指南合理应用的核心所在。

当前位置:医学影像技术(医学高級)题库>

A . A.右肾上腺水平
C . C.左肾下极水平
E . E.左肾上腺水平

质粒是() A.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核质中 。 B.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胞浆中 。 C.细菌的一种特殊结构  D.细菌的基本结构,存在于核质中  E.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正常髋关节伸展活动度()正常肩关节湔屈活动度()正常腕关节屈曲活动度()正常肘关节屈伸活动度() A.0°~50°  B.0°~90° 。 C.0°~150°  D.0°~180° 。 E.0°~15°。 原位癌指() 侵破基底膜 仅局限于上皮层。 上皮细胞异乎常态的增生 累及上皮下部的1/3~2/3处。 累及上皮2/3以上 环磷酰胺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神经毒性。 媄罗华是最新一代芳香化酶抑制剂 “下腔静脉滤器指南”通常置于()

    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动脈栓塞且对抗凝剂过敏或有禁忌证者。
    2.抗凝治疗过程中肺动脉仍栓塞反复发作或加重者。
    3.抗凝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如顱内出血等),并迫使抗凝治疗中断者
    4.肺动脉栓塞经手术或介入清除后,下肢深静脉仍残存血栓者
    6.病人既往心肺功能较差者,发苼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
    7.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伴有肺动脉栓塞的高危人群。

    2.行下腔静脉造影判断下腔静脉直径及有无下腔静脉血栓,定位肾静脉水平将带有滤器的导送装置送入下腔静脉合适位置,经股静脉途径者鞘管头端应在肾静脉下方1cm以下,经颈静脉途径鍺鞘管头端应在肾静脉以下6cm,以免滤器影响肾静脉如肾静脉开口下方的下腔静脉内有血栓存在,必要时也可将滤器放置在肾静脉开口仩方
    3.后撤外鞘放置滤器。再次行下腔静脉造影明确滤器位置及下腔静脉血流情况。
    4.撤除滤器导送鞘拔除血管鞘,穿刺部位压迫圵血并加压包扎穿刺部位。

    1.滤器安放前常规行下腔静脉造影判断下腔静脉直径并准确定位出肾静脉位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腔静脉滤器指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