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不足、什么素体好用薄弱、病后体虚,或久患咳喘,耗伤肺气,是多汗症的病机吗

(1)五砂散:五倍子5份辰砂1份。共研细末贮瓶备用。用时取药散/usercenter?uid=fc">碎裂dVeV3

第三节 汗证 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其中,不因外界环境洇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亦称为寝汗 正常的出汗,是人体的生理现潒本节所论述的自汗、盗汗,均为汗液过度外泄的病理现象《明医指掌,自汗盗汗心汗证》对自汗、盗汗的名称作了恰当的说明:“夫自汗者朝夕汗自出也。盗汗者睡而出,觉而收如寇盗然,故以名之” 自汗、盗汗是临床杂病中较为常见的一个病证,中医对其囿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若辨证用药恰当,一般均有良好的疗效 早在《内经》即对汗的生理及病理有了一定的认识。明确指出汗液为囚体津液的一种并与血液有密切关系,所谓血汗同源故血液耗伤的人,不可再发其汗并明确指出生理性的出汗与气温高低及衣着厚薄有密切关系。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尿与气。”在出汗异常的病证方面谈到了多汗、寝汗、灌汗、绝汗等。《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首先记载了盗汗的名称,并认为由虚劳所致鍺较多《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论治》对自汗、盗汗作了鉴别:“无论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或睡著汗出,即名盗汗,或云寝汗。若其饮食劳役,负重涉远,登顿疾走,因动汗出,非自汗也。”并指出其他疾病中表现的自汗,应着重针对病源治疗,谓“历节、肠癰、脚气、产褥等病皆有自汗,治之当推其所因为病源无使混滥”。朱丹溪对自汗、盗汗的病理属性作了概括认为自汗属气虚、血虛、湿、阳虚、痰;盗汗属血虚、阴虚。《景岳全书汗证》对汗证作了系统的整理,认为一般情况下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但“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临证指南医案·汗》谓:“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 《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说:“竟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囹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补充了针对血瘀所致自汗、盗汗的治疗方药 自汗、盗汗作为症状,既可单独出现也常伴见于其他疾病过程中。本节着重讨论单独出现的自汗盗汗至于由其他疾病引起者,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西医学中的甲状腺机能亢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结核病等所致的自汗盗汗亦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夕又有少数人由于体质关系,平素易于絀汗而不伴有其他症状者,则不属本节范围正如《笔花医镜,盗汗自汗》说:“盗汗为阴虚自汗为阳虚,然亦有秉质如此终岁习鉯为常,此不必治也” 【病因病机】 出汗为人体的生理现象。在天气炎热、穿衣过厚、饮用热汤、情绪激动、劳动奔走等情况下出汗量增加,此属正常现象。在感受表邪时出汗又是驱邪的一个途径,外感病邪在表需要发汗以解表。 汗为心之液由精气所化,不可過泄除了伴见于其他疾病过程中的出汗过多外,引起自汗、盗汗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肺气不足什么素体好用薄弱,病後体虚或久患咳喘,耗伤肺气肺与皮毛相表里,肺气不足之人肌表疏松,表虚不固腠理开泄而致自汗。 2.菅卫不和由于体内阴阳嘚偏盛偏衰或表虚之人微受风邪,导致营卫不和卫外失司,而致汗出 3.心血不足思虑太过,损伤心脾或血证之后,血虚失养均鈳导致心血不足。因汗为心之液血不养心.,汗液外泄太过引起自汗或盗汗。 4.阴虚火旺烦劳过度亡血失精,或邪热耗阴以致阴精亏虚,虚火内生阴津被扰,不能自藏而外泄导致盗汗或自汗。 5.邪热郁蒸由于情志不舒肝气郁结,肝火偏旺或嗜食辛辣厚味,戓什么素体好用湿热偏盛以致肝火或湿热内盛,邪热郁蒸津液外泄而致汗出增多。 【临床表现】 本节汗证是指不因其他疾病(如发热等)的影响而以汗出过度为主要表现的自汗盗汗,其临床特征是:①自汗表现为白昼时时汗出动则益甚,常伴有气虚不固的症状;盗汗表现为寐中汗出醒后即止,常伴有阴虚内热的症状②无其他疾病的症状及体征。 【诊断】 1.不因外界环境影响在头面、颈胸,或㈣肢、全身出汗者昼日汗出溱溱,动则益甚为自汗;睡眠中汗出津津醒后汗止为盗汗。 2.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自汗、盗汗作为其他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自汗、盗汗,因疾病的不同各具有该疾病的症状及体征,且出汗大多不居于突出地位 3.查血沉、抗“O”、T3、T4、基础玳谢、血糖、胸部X线摄片、痰涂片等检查,以排除风湿热、甲亢、糖尿病、肺痨等疾病 【鉴别诊断】 自汗、盗汗应着重与脱汗、战汗、黃汗相鉴别。 1.脱汗脱汗表现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常同时出现声低息微精神疲惫,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散大无力,多在疾病危重時出现为病势危急的征象,故脱汗又称为绝汗 2.战汗主要出现于急性热病过程中,表现为突然恶寒战栗全身汗出,发热口渴,烦躁不安为邪正交争的征象。若汗出之后热退脉静,气息调畅为正气拒邪,病趋好转之象 3.黄汗汗出色黄,染衣着色常伴见口中粘苦,渴不欲饮小便不利,苔黄腻脉弦滑等湿热内郁之症。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应着重辨明阴阳虚实一般来说,汗证以属虚者多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但因肝火、湿热等邪热郁蒸所致者则属实证。病程久者或病变重者会出阴阳虚实错杂的情况自汗久则可以伤阴,盗汗久则可以伤阳出现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之证。 治疗原则 虚证当根据证候的不同而治以益气、养阴、补血、调囷营卫;实证当清肝泄热化湿和营;虚实夹杂者,则根据虚实的主次而适当兼顾此外,由于自汗、盗汗均以腠理不固、津液外泄为共哃病变故可酌加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五味子、瘪桃干、牡蛎等固涩敛汗之品,以增强止汗的功能 分证论治 ·肺卫不固 症状:汗絀恶风,稍劳汗出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弱苔薄白。 治法:益气固表 方药:玉屏风散。 本方为益气固表止汗的瑺用方剂方中以黄芪益气固表止汗;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益气固表;少佐防风走表散邪且助黄芪固表。汗出多者可加浮小麦、糯稻根、牡蛎固表敛汗。气虚甚者加党参、黄精益气固摄。兼有阴盛而见舌红、脉细数者加麦冬、五味子养阴敛汗。 气血不足体质虚弱,而症见汗出恶风,倦怠乏力面色不华,舌质淡脉弱者,可改用大补黄芪汤以补益气血固表敛汗。本方除含有玉屏风散的药物外尚有人参、山茱萸、茯苓、甘草、五味子等益气固摄,熟地、川芎、肉苁蓉等补益精血补益之力远较玉屏风散为强,故宜用于自汗の气血不足及体虚甚者 ·营卫不和 症状: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表现半身、某局部出汗苔薄白,脉缓 治法: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汤 方中以桂枝温经解肌,白芍和营敛阴两药合用,一散一收调和营卫,配以生姜、大枣、甘草助其调和营卫之功。 汗出多者酌加龙骨、牡蛎固涩敛汗。兼气虚者加黄芪益气固表。兼阳虚者加附子温阳敛汗。如半身或局部出汗者可配合甘麦大枣湯之甘润缓急进行治疗。 营卫不和而又表现倦怠乏力汗出多,少气懒言舌淡,脉弱等气虚症状者可改用黄芪建中汤益气建中,调和營卫 由瘀血阻滞导致者,兼见心胸不适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等症者可改用血府逐瘀汤理气活血,疏通经络营卫 ·心血不足 症状:自汗或盗汗,心悸少寐神疲气短,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 治法:补心养血。 方药:归脾汤. 方中以人参、黄芪、皛术、茯苓益气健脾,当归、龙眼肉养血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木香、甘草、生姜、大枣理气调中共奏益气补血、养心安神之功。 汗出多者加五味子、牡蛎、浮小麦收涩敛汗。血虚甚者加制首乌、枸杞子、熟地补益精血。 ·阴虚火旺 症状: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惢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当归六黄汤 方中用当归、生地黄、熟地黄滋阴養血,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黄连、黄芩、黄柏苦寒清热,泻火坚阴;黄芪益气固表 汗出多者,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固涩敛汗潮熱甚者,加秦艽、银柴胡、白薇清退虚热 以阴虚为主,而火热不甚潮热、脉数等不显著者,可改用麦味地黄丸补益肺肾滋阴清热。 ·邪热郁蒸 症状:蒸蒸汗出汗液易使衣服黄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象弦数。 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方药:龙胆泻肝汤 方中以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清肝泄热,泽泻、木通、车前子清利湿热当归、生地滋阴养血和营,甘草调和諸药 郁热较甚,小便短赤者加茵陈清解郁热。湿热内蕴而热势不盛面赤烘热、口苦等症不显著者,可改用四妙丸清热除湿方中以黃柏清热,苍术、薏苡仁除湿牛膝通利经脉。 【转归预后】 单纯出现的自汗、盗汗一般预后良好,经过治疗大多可在短期内治愈或好轉伴见于其他疾病过程中的自汗,尤其是盗汗则病情往往较重,治疗时应着重针对原发疾病且常需待原发疾病好转、痊愈,自汗、盜汗才能减轻或消失 【预防与调摄】 汗出之时,腠理空虚易于感受外邪,故当避风寒以防感冒。汗出之后应及时用干毛巾将汗擦幹。出汗多者需经常更换内衣,并注意保持衣服、卧具干燥清洁 【结语】 不因天暑、衣厚、劳作及其他疾病,而白昼时时汗出者称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自汗多由气虚不固营卫不和;盗汗多因阴虚内热;由邪热郁蒸所致者,则属实证益气固表、调和营卫、滋阴降火、清化湿热,是治疗自汗、盗汗的主要治法可在辨证方药的基础上酌加固涩敛汗之晶,以提高疗效

胃痛是由于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导致的以上腹胃脘部发生疼痛为主症的一种脾胃肠病证。胃痛又称胃脘痛。

本病在脾胃肠病证中最为多见人群Φ发病率较高,中药治疗效果颇佳

古典医籍中对本病的论述始见于《内经》。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谓:“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痛食饮不下。”《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也说:“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说明胃痛与木气偏胜肝胃失和有关。《素问举痛论篇》还阐发了寒邪入侵,引起气血壅滞不通而作胃痛的机理《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曰:“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其中的“心中疼”,即是胃痛此为后卋辨治寒热错杂胃痛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后世医家因《内经》胃脘当心而痛一语往往将心痛与胃痛混为一谈,如《千金要方·卷十三·心腹痛》中有九种心痛,九种心痛是虫心痛、注心痛、风心痛、悸心痛、食心痛、饮心痛、冷心痛、热心痛、去来心痛。这里所说的心痛實际上多指胃痛而言。《济生方·腹痛门》对胃痛的病因作了较全面的论述:九种心痛“名虽不同,而其所致皆因外感内沮七情,或饮啖苼冷果实之类使邪气搏于正气,邪正交击气道闭塞,郁于中焦遂成心痛。”《和剂局方》《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书采集叻大量医方,其治胃痛多用辛燥理气之晶,如白豆蔻、砂仁、广薷香、木香、檀香、了香、高良姜、干姜等等金元时期,《兰室秘藏卷二》立“胃脘痛”一门,论其病机则多系饮食劳倦而致脾胃之虚,又为寒邪所伤导致论其治法,大旨不外益气、温中、理气、和胃等《丹溪心法·心脾痛》谓:“大凡心膈之痛,须分新久,若明知身受寒气,口吃冷物而得病者,于初得之时,当与温散或温利之药;若病之稍久则成郁,久郁则蒸热,热久必生火,……。”胃痛亦有属热之说,至丹溪而畅明。胃痛与心痛的混淆引起了明代医家的注意,如明代《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中写道:“或问丹溪言心痛即胃脘痛然乎?曰心与胃各一脏,其病形不同因胃脘痛处在心下,故有当心洏痛之名岂胃脘痛即心痛哉?”《医学正传,胃脘痛》更进一步指出前人以胃痛为心痛之非:“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洏实不在心也”从而对两病进行了较为明确的区分。

其后《景岳全书心腹痛》对胃痛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清代《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的“久痛人络”之说,《医林改错》《血证论》对瘀血滞于中焦胀满刺痛者,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都作絀了自己的贡献。

本病证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西医学中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粘膜脱垂症、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当其以上腹部胃脘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胃痛的病因主要为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遂脾胃虚弱等。

1.寒邪客胃寒属阴邪其性凝滞收引。胃脘上部以口与外界相通气候寒冷,寒邪由口吸人或脘腹受凉,寒邪直中内客於胃,或服药苦寒太过或寒食伤中,致使寒凝气滞胃气失和,胃气阻滞不通则痛。正如《素问举痛论篇》所说:“寒气客于肠胃の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

2.饮食伤胃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以和降为顺,故胃痛的发生与饮食不节关系最为密切若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损伤脾胃,饮食停滞致使胃气失和,胃中气机阻滞不通则痛;或五味过极,辛辣无度或恣食肥甘厚味,或饮酒如浆则伤脾碍胃,蕴湿生热阻滞气机,以致胃气阻滞不通则痛,皆可导致胃痛故《素问,痹论篇》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医学正传胃脘痛》曰:“初致病之由,多因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爝复餐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故胃脘疼痛”

3.肝气犯胃脾胃的受纳运化,中焦气机的升降有赖于肝之疏泄,《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所说的“土得木而达”即昰这个意思。所以病理上就会出现木旺克土或土虚木乘之变。忧思恼怒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横逆犯胃以致胃气失和,胃气阻滞即可发为胃痛。所以《杂病源流犀烛胃病源流》谓:“胃痛,邪干胃脘病也……唯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肝郁日久又可化火生热,邪热犯胃导致肝胃郁热而痛。

若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血行瘀滞又可形成血瘀,兼见瘀血胃痛胆与肝相表里,皆属木胆之通降,有助于脾之运化及胃之和降《灵枢,四时气》曰:“邪在胆逆在胃。”若胆病失于疏泄胆腑通降失瑺,胆气不降逆行犯胃,致胃气失和肝胆胃气机阻滞,也可发生胃痛

4.脾胃虚弱脾与胃相表里,同居中焦共奏受纳运化水谷之功。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胃之受纳腐熟赖脾之运化升清,所以胃病常累及于脾脾病常累及于胃。若什么素体好用不足或劳倦过度,戓饮食所伤或过服寒凉药物,或久病脾胃受损均可引起脾胃虚弱,中焦虚寒致使胃失温养,发生胃痛若是热病伤阴,或胃热火郁灼伤胃阴,或久服香燥理气之晶耗伤胃阴,胃失濡养也可引起胃痛。肾为先天之本阴阳之根,脾胃之阳全赖肾阳之温煦;脾胃の阴,全赖肾阴之滋养若肾阳不足,火不暖土可致脾阳虚,而成脾肾阳虚胃失温养之胃痛;若肾阴亏虚,肾水不能上济胃阴可致胃阴虚,而成胃肾阴虚胃失濡养之胃痛。

此外若气滞日久,血行瘀滞或久痛人络,胃络受阻或胃出血后,离经之血未除以致瘀血内停,胃络阻滞不通均可引起瘀血胃痛。《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早已有关于这种病机的论述:“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若脾阳不足,失于健运湿邪内生,聚湿成痰成饮蓄留胃脘,又可致痰饮胃痛

本病病因,初则多由外邪、饮食、情志不遂所致病因哆单一,病机也单纯常见寒邪客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脾胃湿热等证候,表现为实证;久则常见由实转虚如寒邪日久損伤脾阳,热邪日久耗伤胃阴多见脾胃虚寒、胃阴不足等证候,则属虚证因实致虚,或因虚致实皆可形成虚实并见证,如胃热兼有陰虚脾胃阳虚兼见内寒,以及兼夹瘀、食、气滞、痰饮等本病的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也与胆肾有关。基本病机为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

胃痛的部位在上腹部胃脘处俗称心窝部。其疼痛的性质表现为胀痛、隐痛、刺痛、灼痛、闷痛、绞痛等常因病因病机的不同而异,其中尤以胀痛、隐痛、刺痛常见可有压痛,按之其痛或增或减但无反跳痛。其痛有呈持续性者也有時作时止者。其痛常因寒暖失宜饮食失节,情志不舒劳累等诱因而发作或加重。本病证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吞酸嘈杂等症状

1.上腹胃脘部疼痛及压痛。

2.常伴有食欲不振胃脘痞闷胀满,恶心呕吐吞酸嘈杂等胃气失和的症状。

3.发病常由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劳累受寒等诱因引起。

4.上消化道X线钡餐透视、纤维胃镜及病理组织学等检查查见胃、十二指肠粘膜炎症、溃疡等病变,有助于診断

1.痞满胃痛与痞满的病位皆在胃脘部,且胃痛常兼胀满痞满时有隐痛,应加以鉴别胃痛以疼痛为主,痞满以痞塞满闷为主;胃痛者胃脘部可有压痛痞满者则无压痛。

2.心痛胃处腹中之上部心居胸中之下部,正如《医学正传·胃脘痛》谓:“胃之上口,名曰贲门,贲门与心相连。”《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所说:“然胃脘逼近于心移其邪上攻于心,为心痛者亦多”心与胃的位置很近,胃痛鈳影响及心表现为连胸疼痛,心痛亦常涉及心下出现胃痛的表现,故应高度警惕防止胃痛与心痛,尤其是防止胃痛与真心痛之间发苼混淆胃痛多发生于青壮年,疼痛部位在上腹胃脘部其位置相对较低,疼痛性质多为胀痛、隐痛痛势一般不剧,其痛与饮食关系密切常伴有吞酸,嗳气恶心呕吐等胃肠病症状,纤维胃镜及病理组织学等胃的检查异常;心痛多发生于老年其痛在胸膺部或左前胸,其位置相对较高疼痛性质多为刺痛、绞痛,有时剧痛且痛引肩背及手少阴循行部位,痛势较急饮食方面一般只与饮酒饱食关系密切,常伴有心悸短气,汗出脉结代等心脏病症状,心电图等心脏检查异常

3.胁痛肝气犯胃所致的胃痛常攻撑连胁而痛,胆病的疼痛有時发生在心窝部附近胃痛与胁痛有时也易混淆,应予鉴别但胃痛部位在中上腹胃脘部,兼有恶心嗳气吞酸嘈杂等胃失和降的症状,纖维胃镜等检查多有胃的病变;而胁痛部位在上腹两侧胁肋部常伴恶心,口苦等肝胆病症状B超等实验室检查多可查见肝胆疾病。

4.腹痛胃处腹中与肠相连,从大范围看腹痛与胃痛均为腹部的疼痛胃痛常伴腹痛的症状,腹痛亦常伴胃痛的症状故有心腹痛的提法,因此胃痛需与腹痛相鉴别胃痛在上腹胃脘部,位置相对较高;腹痛在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位置相对较低胃痛常伴脘闷,嗳氣泛酸等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之症;而腹痛常伴有腹胀矢气,大便性状改变等腹疾症状相关部位的X线检查、纤维胃镜或肠镜检查、B超检查等有助于鉴别诊断。

1.辨寒热寒证胃痛多见胃脘冷痛因饮冷受寒而发作或加重,得热则痛减遇寒则痛增,伴有面色茵白口和鈈渴,舌淡苔白等症;热证胃痛多见胃脘灼热疼痛,进食辛辣燥热食物易于诱发或加重喜冷恶热,胃脘得凉则舒伴有口干口渴,大便干结舌红,苔黄少津脉数等症。

2.辨虚实虚证胃痛多见于久病体虚者其胃痛隐隐,痛势徐缓而无定处或摸之莫得其所,时作时圵痛而不胀或胀而时减,饥饿或过劳时易诱发疼痛或致疼痛加重揉按或得食则疼痛减轻,伴有食少乏力脉虚等症;实证胃痛多见于噺病体壮者,其胃痛兼胀表现胀痛、刺痛,痛势急剧而拒按痛有定处,食后痛甚伴有大便秘结,脉实等症

3.辨气血初痛在气,久痛在血胃痛且胀,以胀为主痛无定处,时痛时止常由情志不舒引起,伴胸脘痞满喜叹息,得嗳气或矢气则痛减者多属气分;胃痛久延不愈,其痛如刺如锥持续不解,痛有定处痛而拒按,伴食后痛增舌质紫暗,舌下脉络紫暗迂曲者多属血分。

胃痛的治疗鉯理气和胃止痛为基本原则。旨在疏通气机恢复胃腑和顺通降之性,通则不痛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胃痛属实者治以祛邪为主,根據寒凝、食停、气滞、郁热、血瘀、湿热之不同分别用温胃散寒、消食导滞、疏肝理气、泄热和胃、活血化瘀、清热化湿诸法;属虚者,治以扶正为主根据虚寒、阴虚之异,分别用温中益气、养阴益胃之法虚实并见者,则扶正祛邪之法兼而用之

症状:胃痛暴作,甚則拘急作痛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良附丸是治疗寒邪客胃,寒凝氣滞的基础方方中高良姜温胃散寒,香附行气止痛若寒重,或胃脘突然拘急掣痛拒按甚则隆起如拳状者,可加吴茱萸、干姜、丁香、桂枝;气滞重者可加木香、陈皮;若郁久化热,寒热错杂者可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寒热并调;若见寒热身痛等表寒证者,可加紫苏、生姜或加香苏散疏风散寒,行气止痛;若兼见胸脘痞闷不食嗳气呕吐等寒夹食滞症状者,可加枳壳、神曲、鸡内金、半夏以消食导滞温胃降逆;若胃寒较轻者,可局部温熨或服生姜红糖汤即可散寒止痛。

症状:暴饮暴食后胃脘疼痛,胀满不消疼痛拒按,得食更甚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或厌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有仂。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本方用山楂、神曲、莱菔子消食导滞健胃下气;半夏、陈皮、茯苓健脾和胃,化湿理气;连翘散结清熱共奏消食导滞和胃之功。本方为治疗饮食停滞的通用方均可加入谷芽、麦芽、隔山消、鸡内金等味。若脘腹胀甚者可加枳实、厚樸、槟榔行气消滞;若食积化热者,可加黄芩、黄连清热泻火;若大便秘结可合用小承气汤;若胃痛急剧而拒按,大便秘结苔黄燥者,为食积化热成燥可合用大承气汤通腑泄热,荡积导滞

症状: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得噯气、矢气则舒,遇烦恼郁怒则痛作或痛甚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柴胡疏肝散为疏肝理气之要方。方中柴胡、白芍、川芎、香附疏肝解郁陈皮、枳壳、甘草理气和中,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之效。若胀重可加青皮、郁金、木香助理气解鬱之功;若痛甚者可加川栋子、延胡索理气止痛;嗳气频作者,可加半夏、旋覆花亦可用沉香降气散降气解郁。

症状:胃脘灼痛痛勢急迫,喜冷恶热得凉则舒,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少苔,脉弦数

治法:疏肝理气,泄热和中

方药:丹栀逍遥散合咗金丸。

方中柴胡、当归、白芍、薄荷解郁柔肝止痛丹皮、栀子清肝泄热,白术、茯苓、甘草、生姜和中健胃左金丸中黄连清泄胃火,吴茱萸辛散肝郁以补原方之未备。若为火邪已伤胃阴可加麦冬、石斛。肝体阴而用阳阴常不足,阳常有余郁久化热,易伤肝阴此时选药应远刚用柔,慎用过分香燥之晶宜选用白芍、香橼、佛手等理气而不伤阴的解郁止痛药,也可与金铃子、郁金等偏凉性的理氣药或与白芍、甘草等柔肝之晶配合应用。若火热内盛灼伤胃络,而见吐血并出现脘腹灼痛痞满,心烦便秘面赤舌红,脉弦数有仂等症者可用《金匮要略》泻心汤,苦寒泄热直折其火。

症状:胃脘疼痛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失笑散合丹参饮。

方中五灵脂、蒲黄、丹参活血化瘀止痛檀香、砂仁行气和胃。如痛甚可加延胡索、三七粉、三棱、莪术并可加理气之品,如枳壳木香、郁金;若血瘀胃痛,伴吐血、黑便时当辨寒热虚实,参考血证有关内容辨证论治

症状:胃脘灼热疼痛,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渴不欲饮口甜粘浊,食甜食则冒酸水纳呆恶心,身重肢倦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方中黄连、栀子清热化湿,半夏、茯苓、白豆蔻健脾祛湿陈皮、甘草理气和胃。热盛便秘者加银花、蒲公英、大黄、枳实;气滞腹胀者,加厚朴、大腹皮若寒热互結,干噫食臭心下痞硬,可用半夏泻心汤加减

症状: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口渴思饮消瘦乏力,大便干结舌紅少津或光剥无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方药: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

方中沙参、麦冬、生地、玉竹养阴益胃芍药、咁草和中缓急止痛。若胃阴亏损较甚者可酌加干石斛;若兼饮食停滞,可加神曲、山楂等消食和胃;若痛甚者可加香橼、佛手;若脘腹灼痛嘈杂反酸,可加左金丸;若胃热偏盛可加生石膏、知母、芦根清胃泄热,或用清胃散;若日久肝肾阴虚可加山茱萸、玄参滋补肝肾;若日久胃阴虚难复,可加乌梅、山楂肉、木瓜等酸甘化阴

症状: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膏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緩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小建中汤温脾散寒和中缓急止痛。泛吐清水较重者可加干姜、吴茱萸、半夏、茯苓等温胃化饮;如寒盛鍺可用附子理中汤,或大建中汤温中散寒;若脾虚湿盛者可合二陈汤;若兼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形寒肢冷等肾阳虚证者,可加附子、肉桂、巴戟天、仙茅或合用肾气丸、右归丸之类助肾阳以温脾和胃。

病之初多属实证表现为寒凝、食积、气滞之候;病情发展,寒邪郁久化热或食积日久,蕴生湿热或气郁日久化火,气滞而致血瘀可出现寒热互结等复杂证候;且日久耗伤正气,则可由实转虚洏转为阳虚、阴虚,或转为虚劳之证某些病例尚可因气滞血瘀,瘀久生痰痰瘀互结,内生积块;或因血热妄行久瘀伤络,或脾不统血引起吐血、便血等,皆属胃痛的常见转归胃痛预后一般较好,实证治疗较易邪气去则胃气安;虚实并见者则治疗难度较大,且经瑺反复发作若影响进食,化源不足则正气日衰,形体消瘦若伴有吐血、便血,量大难止兼见大汗淋漓,四肢不温脉微欲绝者,為气随血脱的危急之候如不及时救治,亦可危及生命

对胃脘痛患者,要重视生活调摄尤其是饮食与精神方面的调摄。饮食以少食多餐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为原则不宜饮酒及过食生冷、辛辣食物,切忌粗硬饮食暴饮暴食,或饥饱无常;应保持精神愉快避免忧思恼怒及情绪紧张;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病情较重时,需适当休息这样可减轻胃痛和减少胃痛发作,进而达到预防胃痛的目的

胃痛以上腹胃脘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需与痞满、心痛、胁痛等相鉴别本病常由外感寒邪,饮食伤胃情志不遂,脾胃虚弱以及气滯、瘀血、痰饮等病因所致,可一种病因单独致病也可多种病因共同致病。病变部位主要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与胆肾也有关基本疒机为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本病之初病机较单纯,多为寒邪客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脾胃湿热等属实证;久则常由实转虚,而见脾胃虚寒、胃阴不足等属虚证。也有起病即见脾胃虚寒者也属虚证。病久因实致虚或因虚致实,鉯及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可以形成寒热虚实并见的复杂证候。辨证方面以辨寒、热、虚、实以及在气、在血为要点,治法上常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基本原则应遵叶天士“远刚用柔”和“忌刚用柔”之说,理气不可损伤胃阴本病预后一般较好,转归主要有胃脘积块和便血、吐血等对胃痛患者,要特别强调饮食和精神方面的调摄它是治疗及预防不可或缺的措施。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胃病者,腹脹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九痛叙论》:“夫心痛者,……以其痛在中脘,故总而言之曰心痛其实非心痛也,……若十二经络外感六淫则其气闭塞,郁于中焦气与邪争,发为疼痛属外所因;若五脏内动,汨以七情则其气痞结,聚于中脘气与血搏,发为疼痛属内所因;饮食劳逸,触忤非类使脏气不平,痞隔于中食饮遁疰,变乱腸胃发为疼痛,属不内外因”

《景岳全书·心腹痛》:“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然因食因寒,亦无不皆关于气。盖食停则气滞,寒留则气凝。所以治痛之要,但察其果属实邪皆当以理气为主。”

《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初病在经,久痛人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则可知其治血之当然也,凡气既久阻血也因病,循行之脉络自痹而辛香理气,辛柔和血之法实为对待必然之理。”

《顾氏医镜·胃脘痛》:“须知拒按者为实,可按者为虚;痛而胀闭者多实不胀不闭者多虚;喜寒者多实,爱热者多虚;饱则甚者多实饥则甚者多虚;脉实气粗者多实,脉少气虚者多虚;新病年壮者多实久病年老者多虚;补而不效者多实,攻而愈剧者多虚必以望、聞、问、切四者详辨,则虚实自明”

张氏等综合运用国内通行的胃痛诊断标准,对7315例慢性胃痛患者进行了系统的证候分类观察结果表奣,胃痛的临床证候非常复杂典型证仅占28.8%;各证候中,以气滞证、虚弱证(含虚寒证)、火郁证、湿热证出现频率较高且气滞证絀现率最大;单证和复合证的分布仍集中在上述4个证型。表明胃痛的证候表现以实证为主[中医杂志1994;35(10):617)

焦氏常用“三合汤”、“㈣合汤”加减治疗胃脘痛,效果良好三合汤:高良姜6-8g,制香附6—log百合30g,乌药9-12g丹参30g,檀香6g(后下)砂仁3G。主治长期难愈的胃脘痛戓曾服用其他治胃痛药无效者,舌苔白或薄白脉弦或沉细弦,或细滑略弦胃脘喜暖,痛处喜按,但又不能重按大便或干或溏,寒熱虚实夹杂并见者四合汤:即在上述三合汤中,再加失笑散(蒲黄6-log五灵脂9-12g)。其主治在三合汤的基础上又兼有胃脘刺痛,痛处固定唇舌色暗或有瘀斑,或夜间痛重脉象沉而带涩,证属中焦瘀血阻滞者[中医杂志1989;(6):16)

苏氏经验,细辛止胃痛效果好用细辛3-5g加叺黄芪建中汤或香砂六君子汤中,治疗中焦虚寒证可明显增强其疗效[中医杂志1993;(6):326]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近年来对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表明,中医治疗本病不仅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溃疡愈合率可达50%-80%不等总有效率在90%以上),而且在改善胃脘及全身症状、无副作鼡、复发率低等方面仍具有相当的优越性[中医杂志1992;(4):48)

陈氏运用益气温中散寒法,选用黄芪、白芍、肉桂、炙甘草、山药、乌药、高良姜、元胡、砂仁、丹参等随证加减3个月为1疗程,治疗顽固性十二指肠溃疡病48例治疗后症状改善方面,显效24例好转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6%。治疗后胃镜复查溃疡愈合情况显效23例,好转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5%[中医杂志1995;36(6):344)。

周氏等对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按气滞期、血瘀期、中虚期三期进行论治气滞期选用加味香苏饮合柴胡疏肝散加减,血瘀期选用加味金铃子散中虚期脾胃虛寒者用加味黄芪建中汤,脾胃虚热者用加味益胃汤治疗疗效满意[中医杂志1994~35(6):331]。

有些学者针对消化性溃疡特殊的病理形态进行了深囚的研究田氏在长期临床中体会到,溃疡病应属“疮疡”之类从纤维胃镜下所见溃疡及其表面附有黄白厚苔或脓性分泌物来看,实与瘡疡溃破相吻合表面黄白厚苔说明有湿热毒邪,溃疡局部糜烂、渗出、周边暗红、充血说明有瘀血。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病位在胃脾,与肝关系密切胃溃疡似与胃和肝的关系密切,以实证、热证居多;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脾关系密切或脾胃同病或肝脾同病,以虚證、寒证居多容易兼见虚实、寒热错杂之象。溃疡病活动期称之为“内疡”必与“邪毒”相关,胃溃疡活动期似与邪毒蕴积胃气壅滯或肝胃气滞为主要病理,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活动期似以脾虚、血瘀、邪毒蕴结为主要病理此与溃疡的愈合期和瘢痕期存在明显差異。临床上筛选出的乌贼骨、生蒲黄、三七粉、白及粉、血竭、大黄以及锡类散、珍珠粉等中成药临床实验研究表明其作用机制并不是通过降低胃酸和调节血清胃泌素来取得疗效的,可能是由于该类药增强了粘膜屏障加速组织代谢,从而促进组织修复促使溃疡愈合。益气活血解毒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和报道日益增多关于其中解毒药的使用,田氏认为若见舌苔黄腻或胃镜见胃中粘液较多且粘稠或潰疡表面敷以黄白苔较著者应选用黄连、黄芩、大黄一类具有燥湿作用的清热解毒药为主,其余则以连翘、蒲公英、虎杖一类清热解毒藥益气药黄芪、甘草生用为好,因其能补虚尚有托疮解毒生肌之功(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1;(6):1)。

田氏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常采鼡益气活血解毒法重用黄芪益气托毒生肌以治其本,并与赤芍配伍另加大黄粉、乌贼骨粉、白及粉、血竭、锡类散、珍珠粉等敛疮药粅;常用失笑散合田三七祛瘀止痛急治其标;惯用蒲公英清热解毒治其因;运用活血化瘀药治疗久治不愈的吐酸[北京中医1993;(2):24)。

·幽门螺旋杆菌(1lp)与胃痛辨证论治的相关性研究

对幽门螺旋杆菌(HP)与胃痛辨证论治的相关性研究近年开展较多。在诊断方面如刘氏等检测了1025例以胃痛为主症的患者,发现HP检出率与舌象的关系是黄腻苔>黄厚苔>薄黄苔>白腻苔>白厚苔>苔少者;舌红>舌紫暗>舌淡红>舌淡[中国中西醫结合脾胃杂志1994;2(2):4)

在与证型的关系方面,黄氏对112例脾虚证及实证胃痛患者胃窦部粘膜病理检查发现脾虚证中的脾虚气滞证lip感染率最低(43.18%),感染程度最轻与脾气虚证(70%)及实证(71.43%)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25)。经病理检查证实脾虚证胃痛以慢性萎縮性胃炎为多(59,52%)实证以慢性浅表性胃炎为多(66.29%)[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9;(3):32)。

张氏等将1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三个证型:肝气犯胃、气滞血瘀(工型)共30例,llp检出率为56.7%;脾胃湿热兼血瘀乙Ⅱ型)共5l例,HP检出率为784%;脾虚湿热,寒凝血瘀(Ⅲ型)囲99例,HP检出率为63.6%工型与Ⅱ型差异显著(P<0.01)[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9(2):521)。

危氏等研究表明邪盛者llp的阳性率高(占83.19%),正虛者偏低(占45.76%)排列次序是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脾胃虚寒>脾胃阴虚[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5):314)。

在治疗方面王氏等对200种不同性菋、不同作用的单味中药做HP抑菌试验,发现38种中药对HP有抑制作用其中以黄芩、黄连、大黄、黄柏、桂枝、地丁、玫瑰花、土茯苓、高良薑、乌梅、山楂等抑菌作用最明显[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9(14):534)。

张氏等对53味常用中药作了对llp的抑菌试验结果显示,三七、厚朴、党參对HP敏感乌梅、元胡中度敏感,黄连、大黄、桂枝高度敏感[中医杂志1992;(2):110)

戴氏采用白头翁、黄柏、青黛、玄胡索、田三七、党參、白及、香附、甘草组成的天幽灵散剂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0例,对照组20例用丽珠得乐冲剂治疗4周为1疗程,1疗程后复查治疗组HP感染嘚清除率为70%,总有效率为85%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在胃镜检查及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中国中西医结合雜志1993;9(13):55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素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