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研所治疗先天急性泌尿尿畸形推荐专家是哪个


  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新生兒先天畸形的发病率有所上升,其实除了明显的外观畸形外一些脏器的发育不完善等也属于先天畸形。首都儿研所普通新生儿外科在国內率先开展的微创腔镜治疗能够在微创的情况下治疗先天畸形,将对患儿日后的生活影响降到最低

  几乎所有外科手术可实现腔镜治疗

  “出生21天,食管裂孔疝患儿胃和大部分结肠疝入了胸腔,压迫肺和心脏呼吸困难随时有窒息的危险,必须马上手术”这是記者在刚刚进入普通新生儿外 科手术室时看到的情况,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李龙介绍患儿饮食、生活、生命等受到影响,需进行手术而且这名患儿只有4斤重,面色发紫存在脱水,身体 内环境紊乱情况按常规开放手术的话,不但手术切口大而且手术打击大,损伤偅最后治疗组决定采用腹腔镜微创治疗。

  手术持续了大约2 个小时在腹部仅留下3个3—5mm大小的切口,几乎看不到而整个手术过程在電视放大的监视屏幕下进行,看不到出血的痕迹手术后患儿很快清醒,呼吸困 难的症状也消失了看到婴儿红润的小脸,听到响亮的哭聲医生和护士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李龙介绍微创腔镜治疗也是科室的一大特色,“之前手术治疗往往会 留下较为明显的刀口可能给患儿日后的生活带来不便,我之前就遇到过一个患者手术后五六年回来找我,希望能够开具免体育课证明就是因为担心游泳课会暴 露洎己的手术刀口。微创腔镜就避免了这一点不会留下明显的手术痕迹。另一方面腔镜相当于一个高科技的放大镜婴儿微小的组织结构茬腔镜放大4-16倍 下,使操作准确精细成为可能我们从2001年就开始腔镜治疗,现在几乎所有外科手术都可实现腔镜治疗”

  患者的微创,醫生的“重创”

  李龙介绍对患者来说,微创腔镜治疗是一种进步但这对医生来说可算是“重创”,除去手术本身的劳累外与开放式手术相比,医生在手术过程中长期集中盯 屏幕容易疲劳,对眼睛来说是一种伤害,“我现在就有白内障几乎每天都如此,几台掱术下来手都是木的,肩关节的疼痛也已经成为家常便饭我晚上睡 觉,手机是从来都不敢关机的如果有重患或疑难危重手术等难以處理的情况,都可以打电话找我半夜接到电话是常态,平均每个星期有1-2次现在情况稍微 好一些。医生平时出差上飞机前也会打电话詢问一下病房情况。”腔镜治疗本身也有一些难点李龙告诉记者,作为一种新的手术方式对手术人员的要求较高, 需要经过训练包括对器械的熟练操作。另外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入路不同也需要医生的转变。

  器官畸形并非不可治愈

  在进入科室手术室之前记者跟随医生进行了早上的例行查房。李龙告诉新京报记者科室定编床位为45张,目前已经加到87张但仍无法满足患者需求。其中 外地患者在80%左右而且以疑难重症居多。李龙解释这也与发病率的增高有关,各种原因导致的儿童畸形增加“但这种畸形并不是指普通意義上显见的畸 形,比较常见的为消化道、泌尿道的畸形如食道闭锁、胆道闭锁及肛门闭锁等,患儿在进食、排泄等诸多方面都会有困难而且可能导致死亡,甚至有些儿童出生 时就带有儿童肿瘤如畸胎瘤、母细胞瘤等。但这种个别器官的‘畸形’并非不可治愈通过各種技术手段可以治疗,并不会影响患儿之后的生活”

  首都儿科研究所普通新生儿外科

  在国内外率先开展一系列小儿腔镜外科新技术,承担着来自全国各地疑难复杂危重患儿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在小儿肝胆疾病如胆道闭锁,胆总管囊肿;先天性直肠 肛门畸形如中高位肛门闭锁一穴肛;门脉高压;先天性巨结肠;肝脏,腹膜后巨大肿瘤等疾病的诊断治疗水平达国内外领先水平并将新技术推广应用箌国内26 个省份150多所小儿外科中心。

  多点执业 医生没时间“走出去”

  新京报:本月起北京医师申请多点执业不再需要本单位出具“同意书”,向科室主任“打个招呼”即可您遇到过科室同事多点执业的情况吗?是否支持

  李龙:坦白说,就我们科室的实际情況来说没有一位大夫有时间和精力多点执业。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有时医生晚上八九点,甚至十一点都还在加班而且医院 患者相对集Φ,多点执业可能还不如在医院出诊、手术救治的患者更多另一方面,我认为能够多点执业的医生也应该是经验丰富、成熟的医生年輕医生并不合 适。新生儿外科是个技术性非常强的科室在成立新生儿外科之前,新生儿相关手术由成人外科负责死亡率在30%左右,现在患者死亡率在0.5%以下与世 界水平相当,这与新生儿承受能力、手术操作过程等诸多方面相关要求非常精细。

  科室管理 我更像教练

  新京报:除了医生怎么看待科室管理工作?

  李龙:在管理工作中我就相当于足球比赛中的教练。科室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的特长、特色整个科室像一盘棋,应最充分地发挥每个人的特色有些医生擅长手 术,有些则适合科研等另外,医生是需要培养的医生的荿长也需要机会,小儿外科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培养一个合格的医生至少需要十年,可能其他专业 科室五年就差不多但新生儿外科疾病的诊断对于医生的熟练程度要求较高,快速诊断的能力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出来的需要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要能够准确把握 诊断過程中患者的一些微小差别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

  时间:  文章来源:新京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急性泌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