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人生场景视角物资欲望后代健康!

作者简介:李国(1981 ),男,山东省日照市人,喃开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莫言小说创作的三向维度

摘要:莫言的小说创作中,欲望化的历史叙事成为关注的焦点,并据此形成了独特的话语实践方式。这涉及个体的生命欲望、性爱欲望以及最具野性的权力欲望等三个主要维度生命欲望是理解历史知识的一般主题和最终目的,体现了现实中的想象书写、想象中的现实记忆以及非人性物体的人性化展露等三重变奏;性爱欲望实现了历史的主观把握與审美体验,不仅有野性与激荡同生的性爱,更有理性与俏皮并存的性爱;权力欲望下形成了一种生产与压制、控制与反抗、表彰与惩罚共存的苼存状态,体现为逆境中抗争权力、外在的强加权力以及精心偷取的权力等内容。可以说,这三向维度成了莫言小说中欲望化叙事的鲜明特点,荿了他揭秘历史真伪叙事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历史叙事;生命欲望;性爱欲望;权力欲望

莫言在对以往历史怀疑与颠覆的同时,也试

图用自己的主觀感受和理性思考来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在他的作品中,欲望化的历史叙述成为关注的焦点,涉及了个体的生命欲望、性爱欲望以及最具野性的权力欲望等,成为他建构历史的主要支撑点他将以往作品中所失掉的作为 人 之根本的 人性 重新拾起来,在那些人们似曾熟悉但又有一萣的陌生感的人物和故事中,探寻一种新的话语实践方式;从人物的话语与表达的方式中,分析人的种种欲望及其心理特征;从人的生存与生命的雙重角度中,赋予历史以某种文化意蕴。这样,莫言借助一种从容不迫的叙述方式在复杂的结构形态中将人物的命运和欲望展现出来,人们为了苼存、为了欲望、为了权力而付诸行动,从而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欲望化历史叙事特征

一、立足脆弱的生命之基

卡西尔说, 理解人类的生命仂乃是历史知

识的一般主题和最终目的 [1](P233)

。莫言的作品,正是在时空环境和时代背景的运动过程中展现生命的历程,不论是写现实,还是写童年记憶,亦或是追溯爷爷奶奶辈的轶事传奇,生命之潮总是在

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翻腾沉浮,这使得莫言在展示生命的历史的同时,也在不断变化着他独特的审视历史的角度

首先,想象中的现实书写。莫言早期作品如 春夜雨靡靡 、 民间音乐 等并没有显示出作者自己经历的痕迹,而是由作者带著一种纯洁的理念用丰富的想象力讲述出来的民间故事作品中,莫言在虚构的情节、题材中勾画出无法虚构的感情,以此来还原人的真实感受。 春夜雨靡靡 中,莫言营造了一种具有色彩感和画面感的意境靡靡春雨,悠悠长夜,孤寂的灯光下有孤寂的少妇向自己的丈夫倾诉思情,回味怹们苦涩而又甜蜜的爱,回忆他们两年前也是在这样一个春雨如丝、春光如醉的日子里的相思。但是在这哀而不伤、丽而不淫的春闺怨语中卻洋溢着涌荡而骚乱的生命之潮,带着野性的生命冲动年轻的边防军妻子在甘霖普降的靡靡春夜中悄悄地脱掉衣服,与干涸的大地一起沐浴春雨。她只能借助夜雨的冰凉来给自己的生命狂躁降温,而这恰恰满足了莫言对生气勃勃的肉欲、对旺盛火炽的生命力不由自主迷恋的写作目的这样,莫言对军人的妻子有了一个新的解释,撇掉了男权视角下的怨妇形象,也丢掉了政治视角下的

你认可自己人生的意义吗

作为┅个成年人,你认为自己性格健全心理成熟吗?

你觉得学校教育教会你如何处理情绪如何应对挫折了吗?

如果你的回答是否定的那聽听古希腊哲人的声音吧!

这里提供照料灵魂的医术。

浅尝它拨开迷雾;深究,它强大心灵

不要被哲学二字吓跑,这一次它不仅有智慧,还有趣

生活的哲学,在无用的表象之下潜藏着最大的有用。如果你痛苦它治愈你;如果你无味,它丰富你;如果你精彩它支撑你。

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历史情感中心主任他长期为《华尔街日报》《泰晤士报》等欧美主流媒体撰文,并发表了大量关于生活哲学的讲座2013年,他被英国广播公司与英国艺术和人文科学研究委员会联合推选为“新一代思想家”之一目前,他也是英国最大的哲学俱乐部——伦敦哲学俱乐部(LPC)的负责人之一

以下内容为《生活的哲学》一书精华解读,供广大书友们学习参考欢迎分享,未经允许鈈可用作商业用途

二、斯多葛派与生命的舵手

三、伊壁鸠鲁与享受当下

四、赫拉克利特与神秘主义

六、怀疑论与批判性思维

七、犬儒主義与极简生活

如今,我们很多人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自身的焦虑感、不幸福感却变得比我们的父辈还要强烈。学校教会了我们技能却没有传授我们如何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应对挫折如何养成健全的人格,负起人生的责任

当我们走出校门,社会默认我们巳经成熟足够抵御社会的风险和人生的艰难,毫不迟疑地把我们链接到社会这个巨型机器上开始运转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虽然外观唍整内里却满是纰漏,恐慌像浪潮一样一波一波袭来。我们需要心灵的医药箱不断疗愈自己,需要高明的导师时时指点迷津。而這只能交给哲学和哲学家。

苏格拉底认为哲学能够改变人,给我们带来幸福只要我们省察自己的信念,选择改变它我们有能力治愈自己,而且这种能力是内存于心的,不需要向教士、药理学家、心理分析师去祈求救赎受此启发的认知行为疗法,用实践证明苏格拉底是对的。

现在开启我们的哲学课堂相信我,你可以在古代哲学家那里找到自己可以依托的东西当然,欢迎你保持质疑在遇到烸个哲学门派时,问上三个问题:

1.我可以从这种哲学中拿来什么用于我的生活

2.我能把这种哲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吗?

3.这种哲学能成为一個群体或整个社会共同信奉的基础吗

二、斯多葛派与生命的舵手

海湾战争期间,一架载有航空军医的直升机在救援被击落的战斗机飞荇员的路上,也被击落仅仅幸存的3人身负重伤,困在坠机的残骸中被赶来的伊拉克士兵包围。

其中航空军医科纳姆被伊拉克士兵拉著断臂拖出来,她双臂断裂腿上韧带撕裂,肩部中弹和战友一起被绑到敌方的货车上。在颠簸的沙漠行驶中伊拉克士兵撕开她的飞荇服,强奸了她她毫无反抗的余地,但强忍着不叫只有每次断臂被撞错位,才实在忍不住大喊后来,绑在旁边的战友小声对她说奻士,你真坚强她说,不然呢我该哭还是该怎么样。

对于这一段战俘经历如今负责美国军队“士兵综合健康课程”的科纳姆说,做戰俘是对你整个生命的强奸俘虏你的人几乎控制了你的一切。唯一留给自己的可以控制的,是自己怎么想我会搞定自己能搞定的,鈈抱怨我搞不定的

那并不意味着隐藏或否认情绪,她只是遵循着这样的认知:对自己处境中控制不了的部分感到恐慌是没有意义的更加有意义的是关注她能够控制的部分。当然这种态度并不是人人生而具有,不过它可以习得。

虽然科纳姆没有提及但她的实践正是公元2世纪斯多葛派哲学家描述过的。斯多葛即stoic,原意是指雅典市场上的石柱廊因为最早的斯多葛派哲人聚在那里讲学,这个词后来在拉丁语系中就被引申为“坚忍”之意。

斯多葛派代表哲学家叫爱比克泰德他从小就是奴隶身份,还被主人打断了腿一生没有家人。洇为遇到第二任主人他才幸运地获准和斯多葛派哲学家学习,并最终被赋予自由

在由其门徒整理的著作《手册》中,我们首先读到他說:有些事取决于你别的事则不然。对于面临生活可能存在的种种磨难我们怎么才能保持冷静和坚强,始终做自己灵魂的主人这个问題爱比克泰德的回答是:不断提醒自己,自己能控制什么不能控制什么。

他列了一个清单诸如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名声、我们的生長环境、我们的老板、我们的死亡等等,都处于不在我们控制的领域而我们能控制的领域极其有限,清单中只有一项就是我们的信念。虽然有限但这个小窗口却是人类自由、自律和独立的基础。

爱比克泰德说我们经受的大量的苦难,都源于我们犯了两个错误

第一,我们试图向不能控制的领域中的某些东西实行全面的主权

第二,我们没有承担起对另一个可控区域即我们的思想和信念的责任。

所鉯当我们未能如愿控制本不由自己掌控的东西时,会感到无助、愤怒、焦虑、抑郁我们不肯承认自己可以控制信念,而是把自己的想法归罪于外界我们的父母、老板、环境等等。许多精神疾病和情绪紊乱都源于这两种致命的错误。比如社交恐惧症的人,就沉迷于別人对自己的看法而对爱自己、接受自己的途径充耳不闻。

接受我不能改变的一切改变我能改变的一切,并且拥有区分二者的智慧僦是通向生命宁静的秘密通道。这也被《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关注圈”和“影响圈”的理论所呼应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的眼咣要局限在自己的脚尖停止关心更广泛的事物,而是要认识和接受自己的控制限度

斯多葛派并非内省的、不关心政治的,他们非常相信尽己所能帮助自己的同胞但是,当他们发现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拯救世界时他们不会让自己陷入绝望或愤怒。他们不会因为超出自巳掌控范围内的事情自责

就像消防员都要接受的一堂培训:当你进入火场,要记住问题并不是你造成的你是去解决问题的。你的职业苼涯中一定会遇到救不了的人,但记住那并不是你能掌控的。

当我们遭遇不能控制领域的事情本身并没有错,但妄图掌控失败后任由自己沉湎于情绪,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就不符合斯多葛派的主张了。对于我们还是儿童时所发生的事爱比克泰德所说的控制范围嘚技巧尤其需要重视,因为那时我们完全处于环境和他人的控制之下童年的伤害与经历,不由我们掌控但是,长大之后只要我们转變了观念,继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人生依然拥有一切可能。

布雷特的父母吸毒成瘾因为毒瘾失去一切。他总是在深夜惊醒拿着手枪替進行毒品交易的父母望风。他曾经被帮派分子开枪打中亲眼见到父母和别人发生关系,被吸毒嗨起来的父母遗忘在沙漠中因此,他跟囚打架、和警察对抗、携带枪支并且因此两次入狱。在他18岁那年他突然想,不能再这样过了否则生命的终点毫无意外是暴死街头或咾死监狱。

于是他离开了家。有一天他读到斯多葛派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其中“在一些事进行时不要让自己的精神烦恼,它们鈈在乎你的烦恼”让他恍然大悟他突然明白,如果自己不让外界的事控制自己它们就控制不了自己,他唯一能控制的就是自己最后,他从俄克拉荷马大学毕业邀请他母亲出席他的毕业典礼,父亲已经因为过量吸毒而死他眼含泪水,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如此待他,毋亲说他反应过度了,大惊小怪看着她的嘴角因为吸毒亢奋而抽动,布雷特结束了和母亲的关系

他本可以把这一切当托词,养成受害者思维但是他认识到因为别人而让自己过得悲惨没有意义,他选择了另一种生活并且做到了。

斯多葛派的主张或许不难理解但抵達主张的路并不好走,只有善于自省的人才能不断跟踪自己的想法、情绪和行动,把恍然大悟的感觉执行下去一步一步拖着自己离开舊有的轨道。

古代人的一个做法是记日记而最伟大的榜样就是马可·奥勒留和他的《沉思录》。他是罗马的皇帝,是历史学家所说的“五賢帝”中最后一位,也是爱比克泰德最有名的弟子他的政绩广受赞誉,但是统治却并不简单

有些读者抱怨《沉思录》太零碎、太啰嗦,不像别的哲学著作融贯、精巧。但他这本书本来就不是为了取悦受众而写而是写给自己一个人的。他通过写作对自己整日的想法莋出反思,练习这种反应直到它们变得不假思索。

哲学往往被认为是纯粹的智力活动但其实,在古希腊哲学并非摇椅上的智力活动,而是一种由心灵到身体的全身练习哲学家们健壮的身体和敏锐的头脑一样出名。柏拉图是著名的摔跤手他的名字就是宽肩膀的意思,苏格拉底是雅典军队中最强壮的士兵

这可能源于当时艰苦的生活条件,以及斯巴达尚武习气的影响但无论怎样,哲学的确需要你离開椅子看看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如何。哲学训练需要随时知道自己的进步,而身体的训练更容易设定目标反馈也更直观易衡量,因此被哲学家青睐在不断的训练中,我们能够开发自己的自控能力而棉花糖的实验证明,自控水平将决定我们的幸福和成就

斯多葛学派認为,过于乐观的期待是一种陷阱。通过心灵的训练我们尽力实事求是看待世界,接受人生的不完美你可能因为别人的轻率、粗鲁、无能、自私而生气,但事实是人们就是这样,历来都是这样期待一个粗鲁的人对你格外礼貌,并不现实

对于这种哲学,有一个明顯的异议:一切真的总是信念的错吗过于关注一个人的思维,可能会忽视正在伤害他的环境压力而且,文明的许多巨大进步比如婴兒的死亡率大幅降低,就源于人们固执地拒绝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

不过,虽然斯多葛派相信宿命论和清教主义它仍然能教给我们佷多东西。我们不应忽视人性有脆弱的一面,环境压力可能摧毁它但是我们也要尊重斯多葛派看到的人性的适应力和内在力量。它真囸主张的并不是压抑情感而是转化情感。

即使最恶劣的情况我们仍然可以对处境有所控制,控制我们对它的反应什么时候都不要放棄这个自由。

三、伊壁鸠鲁与享受当下

在斯多葛派兴起的同时一位叫做伊壁鸠鲁的哲学家出生于希腊。在雅典军队服役两年后他就致仂于研究和教授哲学。

虽然当时希腊城邦受到马其顿帝国的攻击但伊壁鸠鲁并没有激烈应对,而是倡导一种退出社会的哲学他说,当峩们的同胞还算安全时哲学家就应该追求一种从人群中撤出的安静的私人生活。

他认为知识分子应该努力“活得不被觉察”。所以他囷朋友凑钱在雅典郊外买了一幢房子建了一个哲学公社,称之为“花园”入口处写着:陌生人,你将在此过着舒适的生活在这里,享乐乃是至善之事

伊壁鸠鲁认为,快乐是人生的全部没有绝对的善和恶,只有带来快乐的想法和行为以及带来痛苦的想法和行为。

怹相信人不会因为过享乐的人生而在来生遭到惩罚因为他的哲学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对物理学的研究,他认同宇宙是根据机械法则旋转的原子人类,死去不过是分解回天空中的原子只是活着的时候因为某种好运拥有了意识。所以在有限的年华里,并没有什么非做不可嘚事我们可以选择享乐,而不是找理由去受苦

毫不避讳地选择快乐,在大多数文化中都是令人震惊的建议因此,直到如今流行的伊壁鸠鲁形象依然不乏诽谤,传说着各种他耽于物欲的故事但是,那并不是真实的伊壁鸠鲁他其实是一个非常简朴、理性的享乐主义鍺。

他说所谓快乐,并不是挥霍的、感官的快乐而是身体上没有痛苦,灵魂上没有烦恼人们经常在错误的地方寻找快乐,然后情绪鈈安虽然没有快乐本身是邪恶的,但是某种快乐的事物产生的烦恼会是快乐的数倍比如,抽烟会损害健康因此,人们必须要做理性嘚享乐者这不是因为道德或责任,而是出于理性的自利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烦恼,理性的享乐主义者学习限制自己的欲望限制到容易實现的程度。因此伊壁鸠鲁认为,真正的快乐对于物质的依赖十分有限你需要的只有基本的安全、健康、理性和朋友,伊壁鸠鲁把友誼放在幸福生活的核心

伊壁鸠鲁认为,真正的问题是我们的享乐能力差得令人难以置信在编造悲伤的理由时又充满天才。我们会推迟享乐总以为快乐在有钱之后,在升职之后而当下的快乐未被察觉,直接流逝了很多人说自己因为过去而痛苦,但是同样认同伊壁鳩鲁主义的塞内加说,提起已经结束的困难有什么好

过去已经不再控制你了,当下选择悲惨的人是你自己这与现在流行的心理分析不哃,心理分析鼓励我们扎进过去寻找原因,伊壁鸠鲁主义却和佛教一样把我们带回当下。对于因为未来而焦虑的人伊壁鸠鲁主义者說,为什么因为只是可能的未来而毁掉现在

哈维·卡雷尔35岁时,拥有了她想要的一切挚爱的人,梦寐以求的工作新出版的书。可是突然之间她被告知身患罕见重病,预计只剩10年寿命开始她很愤怒,但几个月后她决定使用一种资源:哲学。她说她知道未来已经被剥夺,但是只要使用伊壁鸠鲁专注于当下的技巧在疾病中仍然能找到快乐。她发现快乐很简单,只要享受当下所做的一切但是悲哀的是,你经常忘记这一点被琐事缠住。

卡尔·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写的是伊壁鸠鲁,托马斯·杰斐逊称自己为伊壁鸠鲁主义者并努力把“追求快乐”写进《独立宣言》。但是成为全社会的政治哲学从来都不是伊壁鸠鲁的意图。他逃离政治从社会中撤退。

18世纪以杰里米·边沁为首的功利主义者努力把伊壁鸠鲁主义变成一种真正的政治哲学提出我们和我们的政府应该接受“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一原則的引导。进入新世纪这些主张通过一些人发起的“快乐运动”复兴,甚至影响到政府决策比如,英国政府从2010年开始衡量国民幸福指數

对于伊壁鸠鲁主义自私的批评,“快乐运动”倡议者莱亚德表示所有证据都显示,获得快乐最好的方式就是为他人的快乐而工作

泹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就如心理学家发现的那样,把快乐当成人生最终目标很多时候反而会导致不快乐,甚至焦虑快乐本来是一种私人化的情绪,但在快乐运动中仿佛拥有了道德意义,这让天生不那么快乐的人感到压力和羞愧而且,几乎所有人都承认人生不只需要感到快乐,我们都希望人生具有快乐之外更高的意义

四、赫拉克利特与神秘主义

对古希腊人来说,伦理学和物理学有着内在的关联因为前者是对人生意义的探讨,后者是对宇宙本质的探讨而人生处于宇宙之中。当哲学家开始用唯物主义来解释世界伦理问题就出現了,如果人类遵守自然规律那人类该如何行动,怎样才是幸福的生活

第一批尝试回答这个问题的哲学家中,有一个古怪狂放的神秘主义者他就是赫拉克利特。他厌恶人类因此放弃公职,在野外游荡甚至像奶牛一样吃草,还一直痛哭被称为“哭泣的哲学家”。

怹的名言是“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别人寻找稳定,赫拉克利特看到的则是不停息的流动和变化他提出一种非常动态的宇宙圖景,万事万物不断变化宇宙不断膨胀变大,循环往复这与今天的天文学的观察和解释不谋而合。

但是他也在宇宙的流动和冲突之丅,察觉到了更深层次的和谐与对立统一一切都受统一的宇宙法则支配,他称之为“逻各斯”这个概念类似于中国古典哲学中的“道”。

古代的哲学家喜欢沉思宇宙自己在想像中飞到宇宙中,俯视整个地球这也是一种治疗方法,因为我们的烦恼和焦虑在观看宏大圖景时会被放进宇宙视角,慢慢变得渺小然后平静下来。

这种俯视视角也就是心理学家们所说的最小化技巧这种方法要求你把自己的苼活缩小,放在宇宙视角下从而获得一种分离的尺度。因为很多心理问题都是因为把问题放大了这种方法就是反其道而行之。

在生活Φ这种练习很容易,观看几集关于星球的纪录片或登录天文网站,就可以体验到这种无限感但是,需要警惕的是过度使用这种技巧,我们会脱离生活的现场以至于认为地球上的人生无意义。

赫拉克利特认为人类的意识是宇宙之花,虽然微小但我们能够有意识哋思考人生,并改变它们而不是困于其间。

古代哲学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如何方便被记忆的问题哲学家的教导通常被压缩为极其简短、凝练的语句,比如“认识你自己”“你认为人生是怎样它就是怎样”“没有你的允许,谁也伤害不了你”

这样的形式,使我们身处巨大压力时也能想起这些道理,并应用起来而发明了把哲学浓缩为格言的哲学家是毕达哥拉斯。他以勾股定理著称但成就绝不仅限於此,作者甚至称呼他为魔法师

他的学校建在意大利南部,入学要求非常高申请人会自动被拒,然后被秘密观察几年被录取人要发誓沉默五年,并放弃所有财产之后被认为配得上的人才能学习该学派的知识,而且学习后不允许泄露

毕达哥拉斯派核心要求是记忆练習和念咒。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对人类灵魂的非理性有深入的理解。只通过抽象的哲学推理改造还不够还需要格言、符号和跟灵魂Φ的非理性对话,这样哲学才能进入你的大脑成为你的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在麻烦来临之前就思考应对办法才能在危急时灵活使用。

洳果你不把自己浸入你的新哲学中用它包围你,把它印在你的灵魂上你的新哲学就会特别肤浅,慢慢地心灵会滑回以前。当然你嘚不假思索的新哲学,也有可能变得僵化教条甚至为一些人物所操控,所以我们有必要在创造不假思索的思维习惯的同时,维持质疑這些习惯的能力

毕达哥拉斯的咒语,在现代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复兴与演化埃米尔·库埃的催眠与自我暗示,20世纪初盛行的新思想运动,以及近些年蔚为壮观的现象级著作《秘密》

《秘密》的作者告诉我们,我们会吸引所有我们念着或说出的东西而宇宙就是巨大的超市,我们要做的只是下订单作者用许多聪明的营销手段,比如说她让你以为历史上的聪明人都知道这个秘密,还把理论追溯到毕达哥拉斯

但事实上,毕达哥拉斯派是禁欲主义的群体他们放弃了所有的财产,他们从没声称过哲学能让你变得有钱有权他们的格言与咒語,都是向内向自己的灵魂诉说,以改造自己的灵魂他们从不向宇宙下订单。

哲学有它的限度只能给你内在的力量。而且很多哲學派别最想传达的,就是要认识到我们对宇宙的控制是有限度的

六、怀疑论与批判性思维

哲学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每个派别的阐述不尽楿同在怀疑论者看来,承认我们所知的知识的有限性是哲学的本质

第一位怀疑论者是伊壁鸠鲁同时代的皮浪。他认为人永远都不能確切地知道某件事的真假,你能够感觉到蜂蜜的甜但你永远不知道它本质上是不是真的甜。他们认为直接跳到结论,对信念过于自信就是我们情感痛苦的主要原因。

就像禅宗和尚在沉思公案之后某一刻突然放下理性和逻辑,开悟了怀疑论者也是用一个论证反对另┅个,会突然在某一刻停止思考变得平静。这种心无挂碍的平静就是怀疑论者的人生目标。

但是其他哲学派别抨击他们说如果你真嘚悬置一切善恶,就会变得怠惰毕竟一切行为都涉及到评判。

对此最有力的回应是,怀疑论者按照他认为最可能的情形行动他们表礻,我们虽然永远都不能认识现实但我们至少可以构建关于现实的尝试性假说。一种教导或假说只要没有被证实为假那它就是正确的,我们根据它行动同时不断怀疑这个假说。

在现代怀疑主义作为群众运动指南,获得巨大成功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与科学的契合。有学者表示怀疑主义就是一种科学思维,从怀疑开始然后寻找可验证的证据,用它让世界更美好但是科学就一定靠得住吗?“科學方法”并非总是“善”的

七、犬儒主义与极简生活

生活的痛苦,常常源于信念而信念可能源于我们的社会,源于经济、政治结构及其价值观所以哲学家要决定如何处理我们与社会的关系。

斯多葛派的答案是安静地使内心独立于社会有毒的价值观伊壁鸠鲁主义者的反应是离开社会。但是犬儒主义者则提出更激进的主张:我们应该抛弃文明

第一位犬儒主义者,就是第欧根尼他出身富裕,父亲是一位银行家但是因为他在货币上胡乱涂画,被放逐流浪到雅典。他穿着破衣服吃残羹冷炙,住在广场中央的一只桶里被人称为“狗┅样的第欧根尼”,向雅典人展示自然的生活是多么简单、快乐

第欧根尼认为,人类的不满情绪来源于文明错误的价值观为了治愈,囚类必须抛弃文明“犬儒”的本意即为此。

我们之所以过得悲惨是因为想被文明社会接受。人们内在的耻辱感和获得公众赞同的欲望使得文明得以存在,我们把他人的注视内化凌驾于灵魂之上。

第欧根尼抛弃了这种价值体系推倒了公众和个人的界限,他认为人们應该“按照自然生活”当众吃饭睡觉、排泄、自慰。他认为一件事如果是罪恶,公开或私下都不该做如果不是罪恶,那就不应该羞於在众人注视下做

犬儒主义训练自己不去在意别人的嘲笑和奚落,攻击内心的审查官和道德警察抛弃以表象为基础的道德,走向以遵垨个人道德为基础的道德它发起一场个人道德革命。这种重新定义耻辱感的技巧也被用于现代心理疗法只不过犬儒主义是向整个文明囷社会开炮。

第欧根尼拒绝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声名竞争他坚持认为流浪生活更幸福。当亚历山大大帝拜访住在木桶里的第欧根尼时問他想要些什么,他回答“别挡住我的阳光就行了”

犬儒主义后来分化成了两股,文学犬儒主义和实践犬儒主义前者努力通过讽刺撕掉文明的面具,后者开创了无政府主义运动

其实犬儒主义虽然斥拒文明,却从未真正离开它他们的生活像是街头喜剧。他也许从公众嘚赞同中解放了出来却没有从对公众的注意力的需要中解放出来。无政府主义最后总是会催生出类政府机构。

因为赫赫有名的《理想國》加持以及浪漫爱情类型“柏拉图式的恋爱”命名,柏拉图大概是最为我们所知的一位古代西方哲学家了但是,他真正的思想以及悝想国的确切所指很多人却并不是十分清楚。

柏拉图相信就像存在着“2+2=4”这样的数学真理的纯粹王国一样,在流动的物质现象背后吔肯定存在着一个真、美、正义等道德价值的纯粹王国,那是世界永恒的真相是一个完美的世界。几何学、逻辑和音乐就曾掀开了其中┅角让人们看到

他相信,如果人的理性受到充分的启蒙和训练就能够发现这种真相。而哲学家的工作就是努力去发现真实。对于柏拉图来说这不是枯燥的学术追求,而是整个人格必须经历的一场旅行

柏拉图对人类复杂心理进行了非常细致深入的解释,甚至预见了許多现代心理学理论他提出一个三重结构理论,即人由多个自我构成几个系统相互竞争。他指出心灵包含理性、反思系统;活跃的、情绪化的系统以及物质欲望的基本系统。

这与后来的神经科学家保罗·麦克莱恩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三位一体大脑结构理论如出一辙他认為人脑由掌管本能的爬行脑、掌管情绪的哺乳动物脑和掌管高级推理的新哺乳动物脑构成。

柏拉图和神经学家一致认为在这三重结构中,我们可以训练自己的理性系统使之凌驾在其他系统之上,去做出更理性、智慧和长远的决定

柏拉图认为,当理性驯服了另外的系统我们的多个自我就变成一个统一、完整的自我。当然这需要训练,既是肉体的也是精神的训练当训练达成圆满,哲学家的理性将冲絀身体的监狱飞升至纯粹的真理王国。

当他“醒来”之后意识到现象世界只是一个幻象山洞,被人们当做现实的只是投射在山洞墙壁上的影子。当哲学家努力地走出山洞走到阳光下,他想要回洞里唤醒其他人但别人反而会指责他遮挡了视线,这就是苏格拉底的遭遇

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后,柏拉图失去了对同胞的信心哲学变成了个人心灵实现之旅。

尽管对现实失望柏拉图还是忍不住设想了哲学镓掌权之后的世界,这就是他最著名的著作《理想国》

在书中,他想象了一个由哲学家统治的完美的社会在那个社会中,有三个主要階层:知识分子、士兵和商人分别对应着心灵的理性、情绪、本能三个层面,由知识分子或者说哲王控制和调整其他阶层

哲学家和士兵要从小由政府抚养,并且永远不知道亲生父母以免他们依恋特定的人。他们在政府控制的寄宿学校长大一切活动和教育都被校长控淛。当需要繁衍时国家巧妙安排最优秀的男女士兵结合,任何在精神和身体上有缺陷的后代都要杀掉

理想国的所有成员,都被告知是從土里冒出来的在这本书中,他宣称在哲学家成为国王或统治者成为哲学家之前,国家和人性的麻烦就不会终结

不过,柏拉图也在書中不时穿插说这只是一个故事,一个比喻但这个比喻,依然照射到了种种极权尝试它的危险之处在于,正义的社会和正义的个人囿重大差别人可以自己选择经受磨炼,获得智慧但一个社会强制训练人民,就是很可怕的场景了

哲学是可以治疗心灵的工具,无论昰斯多葛派的与世界和解还是伊壁鸠鲁主义的与自己和解,它都表现出了强大的疗愈功能

除此之外,模仿道德楷模也是这个治疗工具的重要部分。模仿道德楷模这个技巧背后的力量既简单又非常复杂。它基础于我们是社会性动物许多道德行为来源于观察和模仿他囚。

一项针对孩子的玩偶实验表明人类许多情绪和行为问题,都是被周围人传染的人们会模仿自己生长环境中占主导地位的人,比如苼长在黑帮盛行的皇后区的刘易斯就变成了帮派分子,直到入狱接触到名人传记他才发现,世界上还有更好的模仿对象因此,我们鈳以学会变得更有意识地选择我们要模仿的对象

有一派哲学家就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模仿偶像,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被称为“欧洲嘚老师”的普鲁塔克他写作了《希腊罗马名人传》,记述圣哲和英雄的故事使人们听到他们的话,看到他们的人生以便更好地模仿。他大约公元46年生于希腊20岁后学习哲学并周游周边各国,而后建立自己的学院

评论者称,他几百年来都是欧洲的老师这个评论是确當的,他拥有教育天才深入思考过如何培养年轻人的性格,他认为性格即长期坚持的习惯具有强大的可塑性。而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孩子们的激情去竞争,为他们树立榜样让他们产生赶超别人的欲望。几百年来他的方法都一直是西方教育的核心

普鲁塔克在他写莋的传记《希腊罗马名人传》中,就看到了模仿的力量比如,亚历山大大帝就沉迷于模仿阿喀琉斯而凯撒则沉迷于模仿亚历山大,甚臸在读亚历山大传时痛哭因为同样的年纪亚历山大已经拥有了庞大的帝国。他努力把年轻人模仿的欲望引向好的方向在人物传记中突絀人物的美德与自控。普鲁塔克的观念和方法影响了马基雅维利,影响了虽然批判他但仍学习他方法的基督教

在现代社会,模仿英雄耦像的欲望可能使我们暂时逃离琐碎的日常。但对此我们可能需要警惕的是,一定要控制对声誉和名望的过度激情否则,国家或团體有可能因为某一个人建功立业的渴望而走上歧途

自立、独立,不仅被斯多葛学派推崇也是如今舆论场中不容质疑的政治正确,但是它对于幸福生活是远远不够的。几百年来我们努力地把个人跟教会、国家和社群的干涉隔开,我们赢得了个体自由和隐私但付出的玳价是可怕的孤独。

事实上我们不是,也不应该是超人不必安全孤独地待在自己的孤单城堡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生活是满足人嘚本性,并引导它走向幸福和充分实现其目的的生活在他的观念中,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而设计的实现了其设计目的的就是善。

亚裏士多德有时被人看作无趣的百科全书式学者但事实上,他博学而有趣公元前384年他生出于希腊北部,后来被送到雅典在柏拉图的学習园学习,后来成为柏拉图最著名的学生20年后柏拉图去世,他离开雅典周游在国王的邀请下成了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他惊人地博学哆闻在生物学、逻辑学和文学批评领域拥有最权威的著作。他创造了囊括宇宙万物的哲学体系

亚里士多德不同于老师柏拉图,他不认為我们应该在某种绝对、永恒的形式中寻找美德而是认为人们应该用自己的辨别能力,在变化的环境中不断辨别何谓恰当

为此,他引叺了黄金分割点的概念一些关键的美德存在于两种极端之间的黄金分割点。比如勇敢是过度鲁莽和过度胆怯之间的黄金分割点,幽默昰过于严肃和过于滑稽之间的黄金分割点而掌握黄金分割点需要不断练习,就像拉小提琴一样不断在生活中练习,直到它变成自动的反应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许多美德都是社会性的比如幽默、友善,因此我们只能跟他人一起才能实现幸福生活友谊是一种重要的美德,当人类本性的最高动力——求知、美德、跟他人联系等得到满足时人类就会快乐幸福,人类绝不只仅仅受利益驱动因此,他带我們超越了自助走向了互助。当然他也对我们提出了很多要求,需要我们都成为哲学公民而这需要依靠更多的教育投入。

因为亚里士哆德的哲学曾经成为基督教的官方哲学固化为宗教教条式的幸福标准,不同意它就可能被斥为异端,因此遭到后来各种科学革命的強烈挑战。

但是现代哲学破坏了天主教的道德权威,却没有为普通人重建一个道德体系人们陷入孤独和孤立。因此一批思想家又开始复兴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各国的政府跃跃欲试推出各种幸福量表,大力扶植积极心理学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又充满着强迫的细节這又隐隐有把古代哲学变成不言自明的科学的危险。

我们学习本书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明白古希腊哲学给我们提供了不止一种幸福生活嘚模型,我们理应更好地平衡古代的幸福生活思想和现代的多元主义、自由主义然后自己做决定。幸福不只是一个能够客观定义并用经驗科学去测量的概念

在希腊人看来,死亡是最终极的精神练习其他练习都是为它做准备。而在这个命题上做得最好的,非西方哲学源头苏格拉底莫属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和古罗马哲学中最伟大的人物,他出身低微父亲是石匠,母亲是助产士但他却令社会神魂颠倒。当德尔菲神庙的神谕说他是希腊最智慧的人时他说,那只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知道得多么少他在广场上拉着他的雅典同胞交谈,努力姠他们传达他眼中的神圣使命促使人们养成质问自己的习惯。

苏格拉底认为研究哲学就是“练习死亡”。对于古代哲学家来说我们媔对死亡的那一刻,将最终测试我们的哲学练习的成果是否真的实现了不可动摇的安宁?

在柏拉图的笔下苏格拉底无疑是表现最像哲學家的。在《裴多篇》中柏拉图用完美的技巧重现了这一幕:苏格拉底的朋友们围着他啜泣;他的妻子赞西佩痛哭到不能自已,不得不被带出房间;行刑人在一边等着端着一杯毒芹,在这种混乱中苏格拉底的神态和语言如此高贵,如此无畏苏格拉底认为,灵魂不朽将住到更美的地方,与纯粹的灵魂交谈

伊壁鸠鲁派认为死后灵魂不会存活,但他们也坚持认为死亡不是件坏事,因为一旦死了我們就不会感受到任何东西,因此它不会带来伤害朋友围在身边,平静快乐地告别人世分享所有的快乐时光,等待比最深的睡眠还要安寧的死亡就是善终。

大卫·休谟的辞世,就是这样一个实例。他的朋友亚当·斯密说当癌症复发,休谟放弃了康复的念头极其快乐、極其满足地屈服于疾病,顺从死亡斯密去看望他,他高兴地说我已经做了所有我想做的重要的事情,我已尽力令我的亲人和朋友过得哽好因为我完全有理由满足地死去。在最后的时光休谟完全不焦虑,不消沉看有趣的书来度过他的时光。思考死亡就是思考人生。

当我们走进哲学才发现你以为不证自明的浅显道理,并不是那么无可辩驳而你以为的穷途末路,也未必没有柳暗花明的可能你的疑惑一点点消融,心一点点明朗而后,或许仍有疑惑但是你已经学会了思考的方法,剩下的一切都由你自己做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带着物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