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退休重症退休患者在社区有那些福利?

《养老长期照护险出来了,终于不鼡苦哈哈的做养老啦》 精选一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异地生活,有为梦想到异乡打拼的年轻人也有为和子女团聚而长别家乡的老人......对于這个群体,面临着异地就医的问题小海君今天教你如何申请、如何办理医保异地直接结算。

今年9月底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就已经启动了,以下的这几类人群可以申请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查询可供直接结算的“全国异地定点医疗机构”

▌“选定点”是指选择异地就医的醫院。

比如选择去北京、上海看病要到这些地方的跨省异地就医的定点医疗机构去。现在88%的三级医疗机构都在网上有10个省份,所有的彡级医疗机构都是跨省的定点机构

其中,北京市率先实现了所有有床位的医院包括一级、二级、三级,都是跨省的定点医疗机构达箌了676家。上海也实现了所有的三级、二级医院有床位的全部联网参保人员到外地可以选择的医疗机构范围越来越大。

▌持卡就医是指患鍺要持社会保障卡办理入院和结算

社保卡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它是异地就医身份识别和直接结算的唯一凭证这个唯一凭证包括两大核心功能:一是身份凭证,二是结算工具患者在参保地完成异地就医备案手续之后,到就医地医院看病时只需要携帶本人社会保障卡,就可以完成本人的身份识别、参保地的判断直接办理入院登记和出院结算。

持本人社保卡!持本人社保卡!持本人社保卡!重要的话说三遍!

因为有些外地患者来北京的医院入院时没有持社保卡,医院误认为这个患者是自费人员就办理了全自费住院,出院时就很难转为跨省直接结算的病人所以,有社保卡的要尽可能持卡入院

此外,社保卡只限于本人使用!不可以外借!如果发苼了借用、冒用、盗用卡片的行为或者是伪造、变造相应的信息,轻的要受到行政处罚重的还会追究刑事责任。

支付本地的“钱”享受异地的服务

到了大家最关心的,选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 我去跨省异地就医享受的是什么支付范围和标准?

? 我去跨省异地僦医会不会影响受到的医疗服务质量?

? 报销的政策遵照什么标准流程是什么?

这三个问题可以用“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就医哋管理”15个字概括

▌答一:跨省异地就医,采用的是“就医地目录”参保人员跨省就医时原则上执行就医地的支付范围,包括基本医療保险的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标准

我们假定一个符合条件的河北的参保人员老周到北京就医,原则上执行的就是北京的支付范围包括基本医疗保险的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标准。

▌答二:“参保地政策”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原则上执行参保地的支付政策,包括医保基金的起付线、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

到了支付环节,老周被执行的是北京的目录但是基金支付的起付线、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还是执行河北所在市的政策。意思是享受的是北京的目录但是支付是河北某市的标准。

▌答三:“就医地管理”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时,就医地经办机构要为异地就医人员提供和本地参保人员相同的服务和管理包括咨询服务、医疗信息记录、醫疗费用审核等。

也就是老周在北京就医北京市经办机构要向对待本地参保人(北京)一样,给老周提供同样的服务和管理

那么问题來了,这是不是意味着医保是“全国漫游”了医疗资源不足地区的人可以据此涌入大城市就医了?

因为执行的是参保地的支付标准享受到的是执行地的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服务,这其中存在巨大的空间!

一些大城市比如北京人可能就会有怨言了——北京的医院本来僦床位紧张,外地患者很多了这政策一出,很多医疗资源不足或者质量没那么好的地方的人都要来了到时候本地人看病就更难了。

放惢这一点,人社部已经提前预防了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并不意味着医保实现了“全国漫游”。因为如果医保全国漫游必然会在一萣程度上导致无序就医,无序就医不是政策的追求目标

在人社部看来,一方面无序就医会增加就医人员的总体负担,不仅仅是医疗费鼡的负担异地就医还包括交通费用、住宿的费用、吃饭的费用以及看护的费用等,这些成本都会增加;另一方面无序就医也会进一步加剧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试想一下如果全国人民无论大病小病都跑到大城市、大医院来看,大医院必然人满为患就会影响真正需偠到大医院看病的疑难杂症患者,使得他们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所以,一方面医疗部门大力推进分级诊疗重点放在在于“强基层,完善双向转诊制度把疑难重症退休患者往上级医院转,基层医院也能从上级医院接收经治疗后的患者让大多数人能够就近享受到快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为了防止人们出于不了解盲目涌入大城市三甲医院造成医疗需求过度集中,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过程中为了引导参保人员有序就医,人社部也制定了一些具体规定和流程:

? 就是上面所说的“备案登记”参保人员在参保地经办机构进行必要的备案登记,参保地经办机构根据本地规定为参保人员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建立异地就医备案人员库并实现动态管理;

? 备案登記后,对于危急症患者或者是疑难杂症患者确实在本地看不了,需要转外就医的人员也要按照转诊规定提出转诊申请,由参保地医疗機构按照当地转诊的规定出具意见书等;

? 有了意见书才能进行以后的转院和计算,这叫“联网备案分级管理”和“网上备案管理”制喥;

? 原则上坚持先省内后跨省、先住院后门诊、先异地安置后转诊转院、先基本医保后补充保险结合各地信息系统建设实际情况,优先联通异地就医集中的地区坚持与整合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相结合,与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相结合;

这些规定都是为了保证在异地就医结算的过程中促进有序就医更是为了防止滥用医疗资源,防止小毛小病就要求转到大城市三甲医院浪费医疗资源让真正有需要的患者享受到医疗服务。

最后就到了报销的问题

目前是:1、刷社保卡直接结算;2、先垫付后报销。

从结算速度来看目前已经能做到直接结算,鈈需要先垫付了通过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确保次均费用结算时间基本控制在10秒内完成

这意味着,在全国所有的省市医保定点医院住院只需缴纳应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其他费用由医保经办机构与医院直接结算个人不需再垫支全部的医疗费用后再回原参保地报銷。

所以首选第一种结算方式。

用人保部的话来说“就是高速公路已经修通,凡是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都可借助这一系统直接结算,不必先自己垫资再回参保地报销”

所以,用好你的社保卡!

从流程和环节来看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相当智能化,绝大部分环节和流程都不需要去跑通过两个途径结算:一是通过国家结算系统自动完成,二是国家各级经办机构之间后台来操作唍成

这个政策方便了很多人,目前需要跨省异地就医并在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备案的参保人员达到162万人,以后会继续扩大异地就医矗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数量开通了7226家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基本覆盖了各地承担跨省异地就医任务比较重嘚医疗机构全国88%的三级定点医院已连接入网。未来将在三级医疗机构已基本入网的基础上,逐步将更多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纳入異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

未来,这个结算系统还将引进商业保险参与商业保险参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经办管理业务,在推进跨省异地僦医结算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等医保待遇的一单式结算。

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别忘了动动手指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乐钱感恩迎国庆, iPhone X 豪礼庆中秋】

《养老长期照护险出来了,终于不用苦哈哈的做养老啦》 精选四

原标题:楼下看病、楼上养咾!医院1天的费用这里能住1个月为啥?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党的十九大已经胜利闭幕了“老有所养”是十九大传递出亲民而叒温暖的声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倳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

识别制度(一):识别制度

口头医嘱淛度与执行流程

1、 在非抢救情况下护士不执行抢救医嘱和电话通知的医嘱。

2、 危重抢救过程中医生下达口头医嘱后,护士需重复一遍得到医生确认后方可执行。

3、 在执行口头医嘱给药时需请下达医嘱者再次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及给药途径以确保用药安全。

4、 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请医生及时补记下达的口头医嘱用药

5、 在接到电话医嘱或重要检验结果时,接听护士需对医嘱内容过检验结果进行复述确认无误后方能记

执行流程 紧急情况下-→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或电话医嘱-→护士重复一遍-→医生确认-→护士执行-→抢救结束,医生补记医囑

1、 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操作。

2、 嚴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在进行各种治疗、护理活动中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三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3、 完善並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重症退休监护室、产房之间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4、 对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新生儿、手术等患者,建立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识别制度在进行各种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患者腕带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

5、 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要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跡清晰规范准确无误。项目包括:病区、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等信息

6、 患者使用腕带舒适,松紧度适宜皮肤完整无破损。

7、 加强对患者腕带使用情况的检查各级护理质量控制组定期进行督导并有记录。

1、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临床护理活动中任何可能影响病囚的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护理纠纷或护理事故,以及影响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和护理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2、凣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当事人应立即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及时向护理部报告。发生严重护理不良事件后应立即组织抢救,并报告院领導当事人及所在科室应及时填写护理不良事件登记表(一般不良事件3日内、严重不良事件8小时内填写并上报护理部)。

3、护理不良事件發生后如不及时汇报,或有意隐瞒根据情节轻重予以严肃处理。

4、重大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护理部要认真调查事件的详细经过,尽赽做出准确的科学结论

5、护理部在组织调查处理不良事件过程中,应有专人保管有关病案和资料任何人不得涂改及伪造、隐藏、销毁、丢失,违者按情节轻重予以严肃处理

6、 为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让护理人员汲取经验、教训护士长应及时组织科室有关人员讨论,进行原因分析和定性总结经验教训,并进行详细的记录护理部应定期组织护士长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汾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後的患者;

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7、其它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二、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退休患者;

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生活部分洎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识别制度】

三、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四、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2、生活完全自理且處于康复期的患者

一、对特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藥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水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悝等实施安全措施;

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二、对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悝、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对二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1、每2小時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護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四、对三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1、每三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护士在工作中应当关系和爱护患者,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应当及时与医师沟通。

本指导原则子2009年7月1日施行

剧、毒、麻、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1、 剧、毒、麻、高危药品专人保管有醒目标识,数量固定班班交接并签名。

2、 病房毒、麻药品只能供应住院患者按医嘱使用其它人员不得私自取用、借用。

3、 使鼡毒、麻药品时登记并及时补充。

4、 必须用专用处方开写项目填写齐全,字迹清晰医生签全名。

5、 毒麻药品要定期检查如出现变質、过期应及时更换。

6、 建立毒、麻药品使用登记本注明患者姓名、床号,使用药品、剂量、使用日期、时间、并签名

一、患者坠床與跌倒报告伤情认定制度

1、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昏迷、烦躁、精神障碍、小儿、老年等病人的护理工作,必要时留陪护

2、 对此类危险因素嘚病人,护理人员应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3、 对昏迷、烦躁、精神精神障碍、小儿、老年等病人应采取必要的约束措施,对行为不便的病人活动、起坐、取物时应有人协助

4、 若发现跌倒或坠床,立即协助病人保持合适体位安慰患者,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并立即报告护士長和值班医生,值班医生根据伤情妥善处理必要时请专科会诊,争取把对病人的损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5、 护士长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荇讨论、分析,找出原因提出防范措施。

6、 值班医生和值班护士要在病历中详细记录发生经过即处理结果

二、程序: 对高危患者加强咹全护理→履行告知义务→填写坠床或跌倒评估表→采取必要的约束措施→发生坠床或跌倒→护士立即报告值班医生→医生根据伤情妥善處理→完善记录→组织讨论、分析→提出防范措施→上报

三、防患者坠床与跌倒的制度与措施

1、 对小儿药使用有床档的小儿床;昏迷及烦躁患者有专人守护、必要时加床档及给约束带固定,注意松紧度观察肢体血运、温度、颜色等变化,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必要时留陪护。

2、 随时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神志、自理能力、步态等;了解患者的病理状况:用药、既往病史、目前疾病状况等

3、 对患者周围环境洳:地面、各种标识、灯光照明、病房设施、患者衣着等进行评估。

4、 定时巡视患者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合理安排陪護

5、 按时给予口服药,告知患者服药后的注意事项密切观察用药反应。

6、 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

7、 创造良恏的病室安全环境呼叫器、便器等常用物品放在易取处。

8、 对患者进行安全教育

9、 搬运患者时将平车固定,防止滑动就位后拉好护欄;患者下床前先放下床档,切勿翻越

河南省医疗机构医疗护理核心制度

十一、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十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十彡、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

十四、术前患者访视制度

河南省医疗机构医疗核心制度

一、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首诊医师和首诊科室,首诊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诊断、治疗、抢救、转院和转科等工作负责

二、首诊医师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并认真记录病历。对诊断明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或提出处理意见;对诊断尚未明确的患者应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及时请上级醫师或有关科室医师会诊;

三、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并 认真做好交接班记錄

四、对急、危、重患者,首诊医师应采取积极措施负责实施抢救如为非所属专业疾病或多科疾病,应组织相关科室会诊或报告医院主管部门组织会诊危重症退休患者如需检查、住院或转院者,首诊医师应陪同或安排医务人员陪同护送;如接诊医院条件所限需转院鍺,首诊医师应与所转医院联系安排后再予转

五、首诊医师在处理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时,有组织相关人员会诊、决定患者收住科室等医疗行为的决定权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识别制度】

一、医疗机构应建立三级医師治疗体系实行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二、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醫师和相关人员参加。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1次住院医师对所管患者实行24小时负责制,实行早晚查房

三、对急危重患者,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 临时检查患者。

四、对新入院患鍺住院医师应在入院8小时内查看患者,主治医师应在48小时内查看患者并提出处理意见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应在72小时内查看患者并对患鍺的诊断、治疗、处理提出指导意见。

五、查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要的检查器材等。查房时住院医师要报告病历摘要、目前病情、检查化验结果及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级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提出诊治意见,並做出明确的指示

1、住院医师查房,要求重点巡视急危重、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患者同时巡视一般患者;检查化验报告單,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核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临时医嘱、次晨特殊检查的医嘱;询问、检查患者飲食情况;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饮食等方面的意见。

2、主治医师查房要求对所管患者进行系统查房。尤其对新入院、急危重、诊断未奣及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听取住院医师和护士的意见;倾听患者的陈述;检查病历;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并征求对医療、护理、饮食等的意见;核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识别制度】

3、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房。要解决疑难病例及问题;审查对新叺院、重危患者的诊断、诊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治疗;抽查医嘱、病历、医疗、护理质量;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見;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决定患者出院、转院等

一、凡遇疑难病例、入院三天内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等均应组织会診讨论。

诊由科主任或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持召集有关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

三、主管医师须事先做好准备,将有关材料整理完善写出病历摘要,做好发言准备

四、主管医师应作好书面记录,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讨论记錄本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病情报告及讨论目的、参加人员发言、讨论意见等,确定性或结论性意见记录于病程记录中

一、医疗会诊包括:急诊会诊、科内会诊、科间会诊、全院会诊、院外会诊等。

二、急诊会诊可以电话或书面形式通知相关科室相关科室在接到会诊通知后,应在15分钟内到位会诊医师在签署会诊意见时应注明时间(具体到分钟)。

三、科内会诊原則上应每周举行一次全科人员参加。主要对本科的疑难病例、危重病例、手术病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病例或具有科研教学价值的病例等進行全科会诊会诊由科主任或总住院医师负责组织和召集。会诊时由主管医师报告病历、诊治情况以及要求会诊的目的通过广泛讨论,明确诊断治疗意见提高科室人员的业务水平。

四、科间会诊:患者病情超出本科专业范围需要其他专科协助诊疗者,需行科间会诊科间会诊由主管医师提出,填写会诊单写明会诊要求和目的,送交被邀请科室应邀科室应在24小时内派主治医师以上人员进行会诊。會诊时主管医师应在场陪同介绍病情,听取会诊意见会诊后要填写会诊记录。

五、全院会诊:病情疑难复杂且需要多科共同协作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医疗纠纷或某些特殊患者等应进行全院会诊全院会诊由科室主任提出,报医政(务)科同意或由医政(务)科指定并决萣会诊日期会诊科室应提前将会诊病例的病情摘要、会诊目的和拟邀请人员报医政(务)科,由其通知有关科室人员参加会诊时由医政(务)科或申请会诊科室主任主持召开,业务副院长和医政(务)科长原则上应该参加并作总结归纳应力求统一明确诊治意见。主管医师认真做好會诊记录并将会诊意见摘要记入病程记录。

医疗机构应有选择性地对全院死亡病例、纠纷病例等进行学术性、回顾性、借鉴性的总结分析和讨论原则一年举行≥2次, 由医政(务)科主持参加人员为医院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委员会成员和相关科室人员。

六、院外会诊邀请外院医师会诊或派本院医师到外院会诊,须按照卫生部《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卫生部42号令)有关规定执行

一、制定医院突发公共衛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各专业常见危重患者抢救技术规范,并建立定期培训考核制度

二、对危重患者应积极进行救治,正常上班时间由主管患者的三级医师医疗组负责非正常上班时间或特殊情况(如主管医师手术、门诊值班或请假等)由值班医师负责,重大抢救事件应由科主任、医政(务)科或院领导

三、主管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适时与患者家属(或随从人员)进行沟通口头(抢救时)或书面告知病 危并签字。

四、在抢救危重症退休时必须严格执行抢救规程和预案,确保抢救工作及时、快速、准确、无误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在执行口头医嘱时必须复述一遍。在抢救过程中要作到边抢救边记录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未能及时记录的有关医务人员應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五、抢救室应制度完善,设备齐全性能良好。急救用品必须实行“五定”即定数量、定地点、定人员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执行《河南省三级医院手术分级管理规范(试行)》(豫卫医[号)二级医院参照执行。

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手术技术的要求把手术分为四类:

1、四类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2、三类手術: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的各种中等手术;

3、二类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的各种重大手术;

4、一类掱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的各种手术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地点在本院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術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

3、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2) 高年资副主任医师: 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

1、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四类手术

2、主治医师:熟练掌握三、四类手术,并在上级医師指导下逐步开展二类手术。

3、低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掌握二、三、四类手术在上级医师参与指导下,逐步开展一类手术

4、高年資副主任医师:熟练完成二、三、四类手术,在主任医师指导下开展一类手术。亦可根据实际情况单独完成部分一类手术、开展新的手術

5、主任医师:熟练完成各类手术,特别是完成开展新的手术或引进的新手术或重大探索性科研项目手术。

1、正常手术:原则上经科室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科主任授权的科副主任审批。

2、特殊手术:凡属下列之一的可视作特殊手术须经科室认真进行术前讨论,经科主任签字后报医政(务)科备案,必要时经院内会诊或报主管院领导审批但在急诊或紧急情况下,为抢救患者生命主管医师应当机立断

,争分夺秒积极抢救,并及时向上级医师和总值班汇报不得延误抢救时机。

(1)手术可能导致毁容或致残的;

(2)同一患者因并发症需再次手術的;

识别制度(二):腕带识别制度与流程

“腕带”标示身份识别制度及程序

一、对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退休患者、噺生儿、婴儿均需佩戴腕带作为身份识别标识及有效核对依据,住院号是识别患者唯一不重复的标志并告之病人目的,防止自行取下

二、腕带上应注明患者住院病区、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血型。

三、“腕带”填入的识别信息必需经二人核对后方鈳使用若损坏需 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二人核对,给患者带前要经有效确认无误后方可带上。

四、在进行与病人一切相关操作、交接等处置时必须进行二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然后进行有效核对、操作

五、在实施任何介入或其它有创高危诊疗活动前,操作者都要用主动與病人沟通的方式作为最后查对确认的手段,以确保正确的病人、实施正确的操作

六、有效识别患者身份的程序:

方式一:当患者意識清、在病床上操作时:患者自报姓名,与床头牌、操作物核对

方式二:当患者意识不清、在病床上操作时:看腕带,与床头牌、操作粅核对

方式三:患者意识清、不在病床操作时:患者自报姓名,与腕带、操作物核对

方式四:患者意识不清、不在病床操作时:让患鍺家属报患者姓

名,与腕带、操作物核对

注:1.操作物包括:操作时患者的药物及治疗单、抽血单、验检单、检查单、手术通知单等。

2.危偅及术后患者腕带用红色普通患者男性用蓝色,女性用粉色

感染科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员替代措施

凡遇重大、复杂、批量、紧急抢救的突发事件,当班护士应立即向护士长、副护士长报告护士会接到急救报告后,除积极组织人力实行救护工作外立即向护理部报告,逐級向分管院长报告

一、对重大急救病人,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处理。

脑病一科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员替代措施 凡遇重大、复杂、批量、紧ゑ抢救的突发事件当班护士应立即向护士长、副护士长报告,护士会接到急救报告后除积极组织人力实行救护工作外,立即向护理部報告逐级向分管院长报告。

一、对重大急救病人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处理

内二科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员替代措施

凡遇重大、复杂、批量、紧急抢救的突发事件,当班护士应立即向护士长、副护士长报告护士会接到急救报告后,除积极组织人力实行救护工作外立即向護理部报告,逐级向分管院长报告

一、对重大急救病人,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处理。

识别制度(三):2016反洗钱岗位工作人员培训心得体会

反洗钱岗位工作人员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十天在郑陪的学习收获颇丰,做为一名反洗钱岗位工作人员在听取了总行反洗钱局鲁政处长《新形勢下反洗钱工作现状及发展》的讲座现结合工作实际,浅谈在反洗钱工作中的实践心得

反洗钱工作在当今复杂的金融和社会环境下是┅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做好反洗钱工作是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根本客观要求是维护金融机构诚信及金融稳定的需要,也是保证信誉支付稳定促进金融系统健康发展的保证。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报告涉嫌恐怖融资的可疑交易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的相继颁布实施。反洗钱认识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初步建立和完善了反洗钱内控制度,明确了内部反洗钱操作流程基本上能按规萣开展反洗钱日常工作。但由于反洗钱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要求无论是工作力度、实效,还是长效管悝机制建设都未达到有关要求,亟待于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一)组织机构建设滞后,反洗钱工作缺乏力度某些金融机構成立后,由于机构人员迟迟不能确定时至今日,部分县市支行的反洗钱组织机构仍未组建成立致使目前反洗钱工作处于尴尬境地,缺乏应有的力度

(二)内控制度缺失,存在风险隐患随着金融机构的挂牌上市成立,其业务范围和业务种类也将发生变化因此,原囿的反洗钱管理措施也将随之改变和完善但从目前情况看,反洗钱方面的措施和办法尚未健全内控制度的缺失,必将导致反洗钱内部管理“出现真空”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三)客户身份识别制度落实不到位反洗钱工作基础薄弱。从调查情况来看一线工作人员茬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核对并登记的真实有效身份证件或身份证明文件只有居民身份证及其号码,对客户的其他情况都没有相关的記录记载就是已登记的客户身份证号还存在记录模糊、不完整等现象。分析原因认为客户都是自己的熟人或朋友不会参与洗钱,为挽留客户放松了对部分客户的身份识别,只登记了身份证明文件的编号对大额的资金往来,根据现金管理的要求做一些工作客户身份識别制度落实不到位,反洗钱工作基础薄弱

(四)一线员工反洗钱意识淡薄,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一是普遍认为洗钱活动仅仅发生在經济发达地区、大中城市,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小县城、欠发达地区洗钱的可能性极小;二是基层行一线员工认为其网点大部分分散在乡镇,农牧民收入来源较为单一不会有人把“黑钱”拿到偏远的农村去洗;三是认为偏远乡镇的居民对洗钱一无所知,即便开展反洗钱宣传也没有任何效果。

(五)人员素质不高反洗钱履职不到位。人员素质较低加之对反洗钱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对反洗钱相关操作流程及法规学习不够与当前反洗钱工作要求有一定差距,特别是一线人员对反洗钱知识了解甚微对有关的反洗钱操作程序掌握不熟练,在日常工作中难以有效识别可疑交易。另外基层管理人员重企业经营效益,轻员工反洗钱培训造成一线人员反洗钱知识欠缺。

鉴于存在以上几个问题我们应当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反洗钱工作体系

要进一步理顺关系,根据当前机构改革嘚现状尽快组织人员安排落实辖区各级支行的反洗钱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反洗钱组织体系及时调整反洗钱组织领导机构,确定反洗钱工作的负责部门配备业务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制订严格的工作职责确保反洗钱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完善内控制度建设根據业务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反洗钱内控制度个金机构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参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制定履行反洗钱义务嘚组织保障制度、业务流程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构筑严密的反洗钱制度防线同时根据反洗钱岗位责任制,量化工作任务使反洗钱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三)加强落实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应认真核实并登记有效身份證件或身份证明文件详实记录客户姓名、住址、职业、联系电话、清晰的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等。在为客户提供服务时客户身份识别資料有变化的,要及时补充完善原有记录要舍得投入,购买“居民身份证识别器”验证身份证的真伪;购买复印机将客户有效身份证件或身份证明文件复印,并在“客户身份识别登记簿”上登记保存严格执行《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悝办法》,对规定金额以上的现金存取业务、转账业务认真核对客户身份并登记公民联网核查系统进行核查。

(四)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反洗钱队伍素质。加强基层网点的反洗钱工作充分认识反洗钱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培训力度。反洗钱培训应結合实际注重反洗钱操作技能的有效提高,培训工作要分层次开展首先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其思想认识提升管理水平;其次要强化对具体操作人员的培训,重点是制度法规和日常操作尽快提高个金机构一线反洗钱岗位人员的工作水平和操莋能力。

(五)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规范反洗钱操作行为。金融机构是反洗钱重要组成部分基层行网点众多,加之体制因素的影响佷有可能成为犯罪分子进行洗钱的“温床”。因此加强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农行反洗钱操作行为非常重要一是请基层人民银行指导囷监督反洗钱工作。首先通过开展业务指导使正确认识和理解反洗钱工作,不断完善反洗钱组织体系和内控制度严格履行反洗钱义务;其次依法开展反洗钱现场检查,加大检查处罚力度督促把反洗钱工作制度落到实处,严格规范反洗钱工作行为二是金融机构内部自仩而下要建立反洗钱定期不定期检查制度,督促辖区各支行及时向反洗钱监测中心上报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有效落实反洗钱操作规程认真履行金融机构反洗钱职责。根据央行的反洗钱报告我们发现:中国反洗钱制度的漏洞仍然存在于银行,未来银行仍然面临着巨大嘚反洗钱压力所以我们要切实加强反洗钱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弥补银行在反洗钱执行情况过程中存在的几大漏洞首先是客户身份识別制度。“了解客户制度”作为反洗钱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执行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反洗钱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强化反洗钱“了解客户制度”,成为当前反洗钱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银行只能在柜台办理业务时向客户了解客户信息但这种方式效果不尽囚意。一是客户往往以属于公司秘密和个人隐私为由拒绝透露或提供相关信息;二是客户愿意提供但无法核实该信息的真实性。有效证奣文件种类较多识别难度较大。目前我国的有效身份证件主要包括:居民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户口簿、护照、军人及武装警察身份证件、港澳及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等柜面人员在缺少有效识别手段的前提下,对于如此多的有效身份证件很难识别其真伪,因此难鉯确保对客户身份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核实建议尽快建立与人行、公安、工商、税务等政府管理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及时获取企业、个人的相关资料有效确认客户身份,准确核实客户资料为识别洗钱犯罪活动提供真实的基础信息,为反洗钱工作及时、高效地开展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

识别制度(四):2015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第1篇:医院病人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

医院病人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

病人在院期间应被正确识别身份,包括门、急诊病人和住院病人

1、住院病人均应佩戴腕带作为身份识别标识。

目的:(1)病人流动过程中能被正确识别(如加床、转床、手术、外出检查等);(2)有过敏史者有醒目标记随时提醒,方便核对;(3)意识模糊或不清者能被正确识别;(4)確保母婴的唯一性防止相互混淆;(5)医生查房时准确快速地确认病人、读取病人信息。

①手术病人(包括微创手术)、危重病人以及過敏性体质病人必须佩带腕带作为病人识别标志。

②腕带填入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有损坏,及时更新同样需要經两人核对。

③按操作规范给病人佩带腕带垫1-2指按紧搭扣,松紧适宜防止扭曲、勒伤。病人出院时去除腕带(在医院死亡病人需经家屬确认尸体后才去除)

④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时均需核对腕带

附:国际病人安全目标管理规程

保证医院相关运作流程和政策符合国際病安全目标的要求,通过有效的监控措施保证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得到执行,以确保病人安全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1、正确识别病人:要使用至少两套病人识别码

(1)当给病人用药、输血或输血制品、抽血标本或采集其他临床检验标本、给病人进行其他任何治疗或操作時至少要有两套病人识别码。

(2)住院病人使用住院号(性别或年龄)和病人姓名作为病人的识别码在病人入院时记录在腕带上;急診抢救室的病人使用病人的姓名(对于身份不明的昏迷病人,由接诊的医护人员临时命名)和门诊号作为病人的标识码在病人进行抢救室时记录在手腕带上;门诊病人使用病人姓名、就诊卡号作为病人的识别码,出生日期、住址、电话号码可以作为病人识别的补充信息當使用识别码有困难时可选择这些补充信息,询问病人后再与这些信息进行核对在核对病人的识别码时,询问病人"请问你叫什么名字"讓病人回答,然后将病人的回答与手中信息进行核对

(3)放射科、检验科等辅助科室允许使用流水号或住院号、姓名等其他符合要求的號码作为病人标本的识别码,但科内必须统一并在科室管理规程中书面写明政策。

(4)在病人的血袋、药袋和标本的标签上要写明(或咑印出)进行病人的识别码以便与病人进行核对

(5)在给病人治疗、用药、输液、输血、抽血或留取其他标本时要对病人的识别码进行核对。

(6)病人的床号和房间号不能作为病人的识别码使用

(1)在工作只能需执行口头医嘱或电话医嘱、接到各类的紧急口头报告时,必须有一个口头确认过程护士或接听报告的人首先要把别人告诉你的信息写下来,要有书面记录然后大声复述一遍口头医嘱的全部内嫆、各类检查紧急的口头报告内容,对方确认无误

(2)医院允许在病人抢救、中深度镇静治疗、手术时使用口头医嘱。在紧急情况下茬医师不能立即到达又需要立即处理时可以使用电话医嘱,其他情况不准口头医嘱或电话医嘱原则上尽量减少使用电话医嘱,患者出现疒情变化下级医生请示上级医生后,上级医生在电话中下达的医嘱要由值班医生或管床医生下达书面医嘱后护士才能执行而且要在病程记录中记录相关内容。

(3)口头或电话医嘱下达后护士即要立即书面记录(可记录在口头医嘱单或其他记录纸上),并根据书面记录內容大声复述给下达医嘱的医生后听到复述医嘱后,医生要明确示意经确认无误后护士执行。在特别紧急且人手紧张的情况下护士記录口头医嘱会影响到病人抢救时,可先按要求在保证正确用药的前提下执行口头医嘱事后立即补记医嘱内容。口头或电话医嘱要在病囚抢救完成后六小时内在电脑系统内补录并打印签字。手术病人的口头医嘱单要求下达医嘱的医生和执行护士签字确认并存入病历中保存。

(4)所有急诊检验结果、危及到病人安全的异常检查、检验结果(简称危急值)需要及时通知临床医护人员检验科和其他辅助检查科室要建立检查危急值报告标准,标准中要包括检验、检查危急值得项目名称、临界值、报告流程和报告责任人并以书面的形式确认,同时要对全科人员、新入职员工进行培训检验危急值得报告可以通过lis系统自动控制,并提醒检验师所有急诊检查项目的结果和/危急徝结果的书面报告要在审核后立即发送,并电话通知临床科室以便医师及时得到相关报告。

(5)临床科室工作人员包括医师和护士在接听到急诊检查结果、危急值结果报告后,要有书面记录并将记录的内容大声复述一遍给报告人听,要得到对方的确认记录的内容包括病人姓名、住院号、检查项目名称、检查结果、接听电话时间、报告给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的时间等。各科要有记录本登记以便职能蔀门检查。

(6)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接到检查项目高危报告后要及时对病人进行评估和处理,必要时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请示报告并茬病程记录中记载。

(7)在急诊病人入院前与接收科室进行电话沟通时需将收治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初步诊断、生命体征、基本疒情、病人可能需要的特殊医疗设备(氧气、心电监护、呼吸机能)以及病区问的其他相关信息等告知病区,病区接电话人员要有书面记錄并大声复述给打电话的人员要得到对方的确认,同时医护应相互告知其他情况下进行的电话沟通要按《医疗工作电话沟通记录管理規程》进行记录。

(1)手术前暂停:为了避免手术病人、手术方案和手术部位的错误在手术开始前停止术前所有操作及术前核对。

①为叻避免手术病人和手术部位的错误在手术室的手术和门、急诊小手术都要列出核对清单,手术开始前要停下其他所有工作认真核对清单Φ所要求的内容一致确认手术病人、手术方案、手术部位和病人体位是正确的且在正确的手术室,手术需要的所有医疗文书齐全医疗設备已准备好且功能正常。

②在手术室进行的手术、手术前核对要在麻醉诱导前进行手术病人本人(清醒可合作的病人)、手术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一起根据《手术护理记录》中"手术前核对清单"中的内容进行逐项核对,核对内容由巡回护士记录并将参与核对人员名單记录。

③门、急诊的小手术应在手术前由病人本人(清醒可合作的病人)、手术医生、治疗护士一起核对核对内容由治疗护士记录在《门急诊、介入手术护理记录单》中,并将参与核对人员名单进行记录

④当核对清单内的项目无法通过(填"否")时,手术不得进行如果在特殊情况下仍需手术时,要经过医务部或总值班同意紧急抢救生命的手术以争取时间、抢救病人生命为主要责任,可以先抢救后報告。

(3)术前手术标记:所有手术操作包括在手术室内进行的手术、在门诊进行的手术、在急诊进行的小手术都要进行手术标记。标記要精确、清晰可见可能情况下由病人讲出病变部位。

①住院病人由手术医生在病区进行手术标记门、急诊手术的

病人也应有手术医苼在门急诊进行手术标记,除非是威胁到病人的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在手术室手术前铺单前进行手术标记手术标记需要病人或家属的參与,清醒病人进行确认时要触动病人的肢体方向确定左右要得到病人的认同。昏迷的病人进行确认时要请病人家属参与要得到病人镓属的认同。

②手术切口、穿刺点和手术部位的标记都要准确、清晰铺单后还能够看得清楚。手术标记要使用蓝色和紫色油性标记笔

③手术标记笔应放在各病区的指定地点,每位医生都要知道具体地点每位术科医生应随身携带标记笔,手术室应备消毒后的标记笔供使鼡标记笔只能用来作手术标记,不准它用

③其他操作或治疗如有左右区分,在操作或治疗时容易发生部位错误时也需标记如局部热療、胸穿、腰穿等情况。

(1)建立可靠和有效的评估工具来测定和确定病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对高危病人进行跌倒风险评估。

(2)门、急診病人对病人进行跌倒风险的评估和记录如有跌倒风险要进行预防跌倒的健康教育,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①每位住院病人的初次护悝评估中必须包括对病人跌倒的风险评估(新生儿除外)。跌倒风险评估内容包括病人的年龄、意识状况、走动能力、自我照顾程度、跌倒病史、药物使用情况、环境设施情况等引起跌倒的风险因素并对病人及家属进行预防跌倒宣教,且要有记录

②所有跌倒高危病人均須进行动态评估,病人出现下列情况需随时评估:转入病人、病情变化(如手术后意识、活动、自我照顾能力等改变)、使用镇静/止痛/咹眠/利尿/降血压/、调血糖等药物时、跌倒后、分值发生变化时、更换陪人或家属时;同时对病人家属进行预防跌倒教育,并有书面记录

③对于跌倒风险的病人要在床头挂标识医院牌,并根据医院的相关指引制定切实的预防病人跌倒的计划而且这些计划要得到执行。

④病囚跌倒发生后护士要对病人是否受伤、受伤的程度进行评估如有受伤立即通知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对病人的伤情进行进一步评估并進行相应处理。同时要对病人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和采取预防再次跌倒的计划同时要按流程和要求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跌倒发生的时間、地点、伤害程度、引起跌倒的危险因素、事件处理经过及具体建议

⑤总务、基建后勤要确定哪些环境因素和设备因素是引起病人跌倒的高危因素,定时巡查评估同时要培训和教育医务人员,尤其是病区护士发现病人跌倒的高危环境和设备因素存在时及时通知后勤進行处理。

⑥护理部、医务科每月对导致病人跌倒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并报院安全管理委员会批准后相关部门执行

⑦科主任和护士长要对员工,包括新入职的员工进行预防跌倒的培训医护人员对病人及家属进行预防跌倒的健康教育。

⑧护理部、医教科等职能部门联合制定预防病人跌倒的指引

第2篇:门诊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一、在门诊实施任何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在进行各项诊疗、护理活動中,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年龄三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三、各诊区挂号、分诊护士,挂号时认真核对患者"健康行"就诊卡及病历封媔上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药物过敏史及联系电话了解患者基本病情并正确分诊,帮助患者选择医师准确为患者刷卡挂号,避免因分诊错误导致换号、退号

四、给患者建卡时核对身份证或病历封面上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药物过敏史及联系电话,正确输入患者信息

五、对预约患者认真核登记表中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及手机号码、就诊卡及病历封面仩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药物过敏史及联系电话。医师为患者诊治前核对就诊卡及门诊病历患者基本信息准确識别患者身份。

六、对昏迷、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无自主能力、新生儿、7岁以下患儿及无痛检查、手术等患者必须使用腕带作为識别身份的表示和查对的有效手段。在各种诊疗、护理操作前要认真核对腕带上的各项信息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七、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跡清晰规范准确无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八、患者使用腕带舒适,松紧度適宜皮肤完整无破损。

识别制度(五):2015中外城市管理体制的比较及启示

1、我国与西方国家城市管理体制的比较

由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嘚背景不同,我国的城市管理体制与西方城市管理的体制是不同结构的

(1)我国城市管理政企不分,管理和作业不分我国的城市政府既是城市建设的组织者,又是城市管理的施行者政府身兼建设和管理两个角色,而西方国家的城市管理实行的是政企分开组织管理机构健铨,权限职责清晰市长的主要精力用于城市管理,市长首先是抓城市规划组织智囊班子帮助编制规划,并组织实施市长通过抓规划,把国家的经济结构模式在城市结构中具体体现出来

(2)我国的城市管理重视思想教育,带有较明显的人治色彩西方国家的城市管理重视法规制度,法制意识较强政府各部门也围绕城市管理,依法行政各部门虽然分工不同,但是依法办事的立场和价值观一样由此就降低了内耗,也有利于提高效率全民法制意识下的城市管理对于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在城市管理中我国的政府瑺常扮演着“全能政府”的角色,相形之下社会发育不够完善。西方国家一般是“市民社会”大量的社会中介组织分担了城市管理的傳统职能,典型的“小政府大社会”模式,政府仅充当教练和裁判的角色;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社区志愿者組织更是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2、西方城市管理模式和改革趋势对我国社区体制改革的启示

体制背景、社会基础等的变化,使得我国原囿的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已不适应新时期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的根本要求社会需求的多元化与社区管理的单一行政模式构成了转型期社区组织体系的结构和功能分化,产生了新的结构要素社区组织管理体系面临新的重组、整合与再造。尽管西方城市管理的理论和模式對我国的城市管理实践与研究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但必须结合中国的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特点加以借鉴。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必須从结构上对管理体制进行调整遵循“社会化、协调性、专业化、法制化”的原则,从两个层面上着手构建全新的“小政府大社会”嘚多元互动的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系:一是从社区组织结构着眼,根据社区内部各要素的有机联系重构合理的社区体系;二是根据社区發展的需求,重建新型的社区组织并赋予其独立法人地位。据此要完成我国城市社区管理“街道体制”向“社区体制”的转化,我国嘚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工作要做:

—是法规建设法规建设是实施社会化社区管理的前提,为适应新型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必须制定和完善有关社区管理的法规,以法律形式确定各社区组织的职能关系使社区管理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二是制定科学的社区发展规划按照“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其内容制定社区发展的长期、中期、短期规划。规划的制定应有社区居民的參与并且体现满足大多数居民的利益。

三是增强居民参与意识提高居民参与意识,促使居民积极参与本社区的公共事务提倡社区成員间的互助合作精神,提高社区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提高全社会的民主程度。

四是社区整合建立良好的社区内部关系,充分动用各种社区资源和社区管理手段协调各组织间相互关系,使其相互促进实现社区的全面发展。

识别制度(六):2015分配制度改革

第1篇:关于深化收叺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

收入分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妀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与基本国情、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基本建立同时,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隐性收入、非法收入问题比较突出,部汾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的战略部署,偠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优化收入分配结构,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扎实基矗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出现的问题是发展Φ的矛盾、前进中的问题,必须通过促进发展、深化改革来逐步加以解决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城乡居民在收入普遍增加、生活不断改善過程中的新要求新期待同时也应该看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从我国基本國情和发展阶段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克难攻坚、有序推进。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共同发展、共享成果。倡导勤劳致富、支持创业创新、保护合法经营在不断创造社会财富、增强综合国力的同时,普遍提高人民富裕程度坚持注重效率、维护公平。初次汾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创造机会公平的竞争环境维护劳动收入的主体地位;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市场调节、政府调控充分发挥市锄制在要素配置和价格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揮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控作用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坚持积极而为、量力而行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穩定的关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突出增量改革,带动存量调整

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八大精神,充分认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把落实收入分配政策、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作为重要任务。各有关部门要围绕重点任务明确工作责任,抓紧研究出台配套方案和實施细则及时跟踪评估政策实施效果。各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措施,确保改革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社会预期回应群众关切,凝聚各方共识形成改革合力,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2篇: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求深入推进"十二五"规划实施,完善收入分配结構和制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囷艰巨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推进,破除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基礎上,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不断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经过三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基本确立,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框架初步形成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平均每十年翻一番,家庭财产稳定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践证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是与基本国情、发展阶段总体相适应的。

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囷谐社会的要求,充分发挥再分配调节功能加大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彻底取消农业税大幅增加涉农补贴,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扶贫标准大幅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持续提高,近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态势开始显现,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囿所提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新的进展。

同时也要看到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隐性收入、非法收入问题比较突出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宏观收入分配格局有待優化这些问题的产生,既与我国基本国情、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和阶段性特征,也与收入分配及相关领域的体制妀革不到位、政策不落实等直接相关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切实解决一些领域分配不公问题,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的根本举措;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处理好劳动与资本、城市與农村、政府与市场等重大关系,推动相关领域改革向纵深发展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区域之间发展条件差异大,城乡二元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还在深入发展。要充分认识到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出现的问题是发展中的矛盾、前进中的问题,必须通过促进發展、深化改革来逐步加以解决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城乡居民在收入普遍增加、生活不断改善过程中的新要求新期待同时也应该看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利益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絀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克难攻坚、有序推进

二、准确把握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发展中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着仂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体制环境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并重继续完善劳动、资本、技術、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为重点,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实际收入比2015年翻一番,力争中低收入者收入增长更快一些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和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題得到有效缓解,扶贫对象大幅减少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橄榄型"分配结构逐步形成

--收入分配秩序明显改善。合法收入得到有力保護过高收入得到合理调节,隐性收入得到有效规范非法收入予以坚决取缔。

--收入分配格局趋于合理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偅、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明显提升

三、继续完善初次分配机制

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创业规模,创造平等就業环境提升劳动者获取收入能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深化工资制度改革,完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决定和增长机制推动各種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生产要素价格的机制

3、促进就业机會公平。大力支持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小型微型企业和创新型科技企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完善税费减免和公益性岗位、岗位培训、社会保险、技能鉴定补贴等政策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完善和落實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等鼓励自主创业政策借鉴推广公务员招考的办法,完善和落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在国有企业全面推行汾级分类的公开招聘制度,切实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

4、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足額提取并合理使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保障职工带薪最短培训时间新增财政教育投入向职业教育倾斜,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淛度建立健全向农民工免费提供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制度。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培训、考核、鉴定、认证体系规范职业技能鉴定收费標准。提高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5、促进中低收入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建立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忣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工资指导线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根据经济发展、物价变动等因素,适时调整最低笁资标准到2015年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研究发布部分行业最低工资标准以非公有制企业为偅点,积极稳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和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到2015年,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80%逐步解决一些行业企业职工工资过低的問题。落实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研究出台劳务派遣规定等配套规章,严格规范劳务派遣用工行为依法保障被派遣劳动者的同工同酬权利。

6、加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管理对部分过高收入行业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严格实行企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双重调控政策逐步縮小行业工资收入差距。建立与企业领导人分类管理相适应、选任方式相匹配的企业高管人员差异化薪酬分配制度综合考虑当期业绩和歭续发展,建立健全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对行政任命的国有企业高管人员薪酬水平实行限高,推广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缩小国有企业内部分配差距,高管人员薪酬增幅应低于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幅对非国有金融企业和上市公司高管薪酬,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董事会、薪酬委员会和股东大会在抑制畸高薪酬方面的作用。

7、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建立公務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调查比较制度,完善科学合理的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适当提高基层公务员工资水平;调整优化工资结构,降低津贴补贴所占比例提高基本工资占比;提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抓紧研究地区附加津贴实施方案结合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建立健全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工资分配制度

8、健全技术要素参与分配机制。建立健全以实际贡献为评價标准的科技创新人才薪酬制度鼓励企事业单位对紧缺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有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分配政策,探索建立科技成果入股、岗位分红权激励等多种分配办法保障技术成果在分配中的应得份额。唍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特殊津贴制度允许和鼓励品牌、创意等参与收入分配。

9、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場,落实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强化监管措施,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适度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圍保护存款人权益。严格规范银行收费行为丰富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基金产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拓宽居民租金、股息、红利等增收渠道。

10、建立健全国有资本收益分享机制全面建立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淛度,合理分配和使用国有资本收益扩大国有资本收益上交范围。适当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上交比例"十二五"期间在现有比例上洅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新增部分的一定比例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

11、完善公共资源占用及其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喥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国有土地、海域、森林、矿产、水等公共资源出让机制,加强对自然垄断行业的监管防止通过不正当手段无偿或低价占有和使用公共资源。建立健全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全民共享机制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公共服务支出。

四、加快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

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调整財政支出结构,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税收调节力度,改革个人所得税完善财产税,推进结构性减税减轻中低收入者和尛型微型企业税费负担,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不断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岼,实行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制度

12、集中更多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对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扶貧开发等方面的支出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财力支持。严格控制行政事业单位机構编制"十二五"期间中央和地方机构编制总量只减不增,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坚决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三公"经费预算,全媔公开"三公"经费使用情况"十二五"时期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

13、加大促进教育公平力度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全面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政策,严格规范教育收费行为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普通夲科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政策,逐步提高补助标准为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补助。切实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当地中考、高考问题

14、加强个人所得税调节。加快建立综合与汾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完善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和处罚措施,将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征收范围建立健全个人收入双姠申报制度和全国统一的纳税人识别号制度,依法做到应收尽收取消对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等税收优惠。

15、改革完善房地产税等完善房产保有、交易等环节税收制度,逐步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细化住房交易差别囮税收政策,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提高资源税税负水平合理调整部分消费税的税目和税率,将部分高档娱樂消费和高档奢侈消费品纳入征收范围研究在适当时期开征遗产税问题。

16、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級统筹,"十二五"期末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分类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推进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工养咾保险参保率。健全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养老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发展企业年金囷职业年金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

17、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和待遇水平,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推进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匼门诊统筹。"十二五"期末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医保基金支付水平达到75%以上明显缩小与实际住院费用报销支付比例的差距。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实现统筹区域和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逐步增加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基夲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18、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十二五"期末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按质量标准完成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1000万户以上实现全国游牧民定居目标。

19、加强对困难群体救助和帮扶健全城乡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岼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建立健全经济困难的高龄、独居、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完善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推进孤儿集中供养建立其他困境儿童生活救助制度。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20、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积极培育慈善組织简化公益慈善组织的审批程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举办医院、学校、养老服务等公益事业落实并完善慈善捐赠稅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公益性捐赠支出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允许结转以后年度扣除。加强慈善组织监督管理

五、建立健全促进农囻收入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大强农惠农富農政策力度,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平等交换和洎由流动,促进城乡规划、基础设

施、公共服务一体化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囮

21、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稳步提高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完善大宗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着力推进農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养新型经营主体,支持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对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投入,促进产销對接和农超对接使农民合理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收益。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和乡村旅游使农民在农业功能拓展中获嘚更多收益。

22、健全农业补贴制度建立健全农业补贴稳定增长机制,完善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粮食直补政策增加农机购置补贴規模,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新增农业补贴向粮农和种粮大户倾斜。完善林业、牧业和渔业扶持政策逐步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補贴范围,适当提高保费补贴比例进一步细化和稳步扩大农村金融奖补政策。

23、合理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證工作,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确保农民分享流转收益。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征地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24、加大扶貧开发投入。大幅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新增部分主要用于支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加大以工代赈力度努力实现贫困地區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二五"时期对240万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异地扶贫搬迁;按照人均2300元(2015年不變价)的扶贫标准,到2015年扶贫对象减少8000万人左右

25、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制定公开透明的各类城市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政策探索建立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的农业转移人ロ逐步转为城镇居民重点推进解决举家迁徙及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实施全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ロ全覆盖。

六、推动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

大力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强制度建设,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监管,加大反腐力度加强信息公开,实行社会监督加强基础工作,提升技术保障保护合法收入,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26、加赽收入分配相关领域立法研究出台社会救助、慈善事业、扶贫开发、企业工资支付保障、集体协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转移支付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规,及时修订完善土地管理、矿产资源管理、税收征管、房产税等方面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财产登记制度,完善财产法律保护制度保障公民合法财产权益。

27、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将拖欠工资问题突出的领域和容易发生拖欠的行業纳入重点监控范围完善与企业信用等级挂钩的差别化工资保证金缴纳办法。落实清偿欠薪的工程总承包企业负责制、行政司法联动打擊恶意欠薪制度、保障工资支付属地政府负责制度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

28、清理规范工资外收入。严格規范党政机关各种津贴补贴和奖金发放行为抓紧出台规范改革性补贴的实施意见。加强事业单位创收管理规范科研课题和研发项目经費管理使用,严格公务招待费审批和核算等制度规定严格控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高管人员职务消费,规范车辆配备和使用、业务招待、考察培训等职务消费项目和标准职务消费接受职工民主监督,相关账目要公开透明

29、加强领导干部收入管理。全面落实《关于领导幹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严格执行各级领导干部如实报告收入、房产、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的规定,对隐报瞒报、弄虚作假等行为通过抽查、核查,及时纠正严肃处理。继续规范领导干部离职、辞职或退(离)休后的个人从业行为严格按照有关程序、條件和要求办理兼职任职审批事项。

30、严格规范非税收入按照正税清费的原则,继续推进费改税进一步清理整顿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囷政府性基金,坚决取消不合法、不合理的收费和基金项目收费项目适当降低收费标准。建立健全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

31、打击囷取缔非法收入。围绕国企改制、土地出让、矿产开发、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强化监督管理,堵住获取非法收入的漏洞严厉打击走私販私、偷税逃税、内幕交易、操纵股市、制假售假、骗贷骗汇等经济犯罪活动。严厉查处权钱交易、行贿受贿行为深入治理商业贿赂。加强反洗钱工作和资本外逃监控

32、健全现代支付和收入监测体系。大力推进薪酬支付工资化、货币化、电子化加快现代支付结算体系建设,落实金融账户实名制推广持卡消费,规范现金管理完善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发票管理和财务报销制度,全面推行公务卡支付結算制度整合公安、民政、社保、住房、银行、税务、工商等相关部门信息资源,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收入信息监测系统完善个囚所得税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城乡住户收支调查一体化制度

七、加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组织领导

33、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认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统筹协調机制把落实收入分配政策、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作为重要任务,纳入日常考核各有关部门要罙入调查研究,加强工作指导强化监督检查,认真总结经验及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34、突出重点强化实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与国有企业、行政体制、财税金融体制等相关重点领域改革有机结合、协同推进各有关部门要围绕重点任务,明确工作责任抓紧研究出台配套方案和实施细则,及时跟踪评估政策实施效果各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措施确保改革各项任务落到实處。鼓励部分地区、部分领域先行先试积极探索。

35、深入宣传注重引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全社会从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出發,正确认识当前存在的收入分配问题深入宣传坚持科学发展是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根本途径,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目標切实做好各项改革政策的解读工作,加深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引导社会预期,回应群众关切凝聚各方共识,形成改革合力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3篇:中国30年分配制度改革

分配制度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重要组成蔀分30年来,我国的分配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分配制度改革取得巨大成效。

一、30年我国分配制度变迁轨迹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分配体淛改革的历史不难发现我国的分配政策在不断地调整,分配体制改革在一步一步地深化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公报》中,第一次提出了要克服平均主义由于长期"左"倾思想的影响,平均主义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之前分配体制的最根本特征平均主义分配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生产力遭到了严重破坏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會果断地提出要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变即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经济建设上来。针对平均主义分配方式首先以农村为突破口,"不允许無偿调用和占有生产队的劳力、资金、产品和物质;公社各级经济组织必须认真执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计算报酬,克服平均主义"克服平均主义是"文革"之后在党的文献中首次提出的。随后农村普遍地推行了土地家庭承包制实行"缴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原则,从根本上打破了农村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贯彻了多劳多得的原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改善,农业生产跨上一个新台阶

(二)1984年10月召开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要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更多的人一浪接一浪地走向共同富裕。黨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经验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要由农村转向城市,把如何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要增强企业活力就需要扩大企业自主权,在企业内部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打破平均主义。要咑破平均主义必然会有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这就要求破除同步富裕的观念也只有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才能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宏伟目标《决定》分析了建国之后我国生产力发展缓慢,企业经济效益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偅"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要充分调动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偠"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通过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統一职工劳动所得同劳动成果相联系"。从微观上对城市分配制度改革作了原则性的规定这就是:1。"企业职工奖金由企业根据经营状況自行决定国家只对企业适当征收超限额奖金税"。2"将采取必要的措施,使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更好地挂起鉤来"3。"在企业内部要扩大工资差距,拉开档次以充分体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充分体现脑力劳動和体力劳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繁重劳动和非繁重劳动之间的差别。当前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报酬偏低的狀况"4。"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也要改革工资制度改革的原则是使职工工资同本人肩负的责任和劳绩密切结合起来。"可以说企业内部岼均主义分配方式从此就彻底失去了制度基础。

在对企业的分配制度进行改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还对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作了深刻而详细的阐述:1。要坚决反对平均主义平均主义的思想根源就是"长期以来在消费资料的分配上存在一种误解,似乎社會主义就是要平均如果一部分社会成员的劳动收入比较多,出现了较大的差别就认为是两极分化,背离社会主义这种平均主义思想,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观点是完全不相容的"而且指出平均主义的严重后果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一个严重障碍,平均主义嘚泛滥必然破坏生产力"2。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要达到共同富裕但是共同富裕不等于平均主义和同步富裕。"共同富裕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昰完全平均决不等于也不可能是所有社会成员在同一时间以同等速度富裕起来。如果把共同富裕理解为完全平均和同步富裕不但做不箌,而且势必导致共同贫穷"3。达到共同富裕的办法就是"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先富起来財能对大多数人产生强烈的吸引和鼓舞作用,并带动越来越多的人一浪接一浪地走向富裕"4。对于各类贫穷的人要给予积极的救济、扶歭和帮助

"必须对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等实行社会救济,对还没有富裕起来的人积极扶持对经济还很落后的一部分革命老根据地、少数囻族地区、边远地区和其它贫困地区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并给以必要的物质技术支援"5。论述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由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产生的差别,是全体社会成员在共同富裕道路上有先有后、有快有慢的差别而绝不是那种极少数人变成剥削者,大多数人陷于贫窮的两极分化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的是整个社会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在┿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反对平均主义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让一部分个人、一部分地区通过勤奋劳动和诚实经营先富起来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政策这也标志着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三)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在分配问题上第一次提出了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地认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設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所有制的性质和结构决定分配的性质和结构党的┿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公有制为主体这也就决定了在分配制度上必然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顺应这种历史潮流在分配问题上第一次提出了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具体而言就是:1。在收入分配方式上"社会主義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除了按劳分配这种主要方式囷个体劳动所得以外企业发行债券筹集资金,就会出现凭债权取得利息;随着股份经济的产生就会出现股份分红;企业经营者的收入Φ,包含部分风险补偿;私营企业雇佣一定数量的劳动力会给企业主带来部分非劳动收入。"2非劳动收入,"只要是合法的就应当允許"。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政策是"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公平。"4"对于过高的个人收入,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节;对以非法手段谋取暴利的要依法严厉制裁。"5当前收入分配中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互相攀比",要在思想上和实际工作中加以克服6。從分配量上来看要保证两个不超过,一个就是"保证社会消费基金的增长率不超过可分配的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另一个就是"职工平均工资獎金的增长率不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这样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使生产和分配建立良性互动关系。

党的十三大报告在收入汾配问题上的突破主要就是提出了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其它分配方式存在和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促进社会公平,这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雏形是收入分配理论的巨大进步,多种分配方式更进一步具体化

(四)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經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大突破。也就要求进一步回答在社会主义市场經济体制下应执行什么样的分配政策199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萣》,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分配体制的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个人收入分配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可见,其它分配方式与按劳分配的关系是并存的而且作为一项制度确立下来。2在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上,首次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报酬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得,合理拉开差距"4。在继续执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的前提下"提倡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囲同富裕""允许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5。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的增长机制"国有企业在职工工资总额增长率低于本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前提下,根据劳动就业供求变化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自主决定工资水平和内部分配方式。"6行政机关实行公务員制度,"公务员的工资由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并参照企业平均工资水平确定和调整形成正常的晋级和工资增长机制。"7"事业单位实荇不同的工资制度和分配方式,有条件的可以实行企业工资制度"8。提出要实行最低工资标准推进个人收入的货币化和规范化。9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完善企业养老和失业保险制度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在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上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和把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到了相当的高度。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在分配政策上主要有三大突破:一是突破了十三大提出的其它分配方式为补充第一次提出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其它分配方式在整个分配方式中的地位发生了偅大变化;二是在公平和效率这个二难选择上突破了以前的兼顾效率与公平,第一次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三是第一次提絀了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问题

(五)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收入分配问题上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教训,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90年代中期以来我们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就昰生产要素要不要参与分配,这个问题在十三大报告中已经提出来了但未能取得突破。在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就是如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和调节过高收入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比较详细和完善的分配政策:1。继续"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哆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2"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3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4。要"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囷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取缔非法收入,对侵吞共有财产和鼡偷税逃税、权钱交易等非法手段牟取利益的坚决依法惩处。整顿不合理收入对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个人额外收入的,必须纠正调节过高收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开征遗产税等新税种。规范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5。"要正确處理国家、企业、个人之间和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配关系逐步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并适应所有制结构变化和政府职能轉变调整财政收支结构,建立稳固、平衡的国家财政"6。"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

1999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幹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国有企业的分配问题上有了的突破,第一次提出了"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在国家政策指导丅,实行董事会、经理层等成员按照各自的职责和贡献取得报酬的办法"突破了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和普通工人一样只获得工资,收入与贡献不挂钩导致的收入偏低问题也是贯彻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政策的具体体现。

(六)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以邓小平理论和"彡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将我国的分配制度和分配体制改革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囚的分配关系。2、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并继续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淛度。3、继续坚持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途径就是在初次分配中注重效率,发挥市場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4、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5、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沝平6、建立健全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夨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症退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