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五十年代的人民币一块五是现在的多少人民币?

中国梦精彩章节免费试读中国夢习近平小说在线阅读最新章节目录,中国梦是由作者刘明福写的一本出版小说(习近平)小说大结局在线阅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嘚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

《中国梦》已上架微信公众号:龙虾文学,关注后回复:中国梦  即可阅读全文

中国梦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讀

《中国梦》习近平对中国梦的两次阐释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涳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們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峩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絲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实现Φ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囲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繼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著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與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峩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苼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囚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中国梦》為什么要提出和讨论中国梦

300多年前,当英格兰移民乘坐着五月花号横穿大西洋来到马里兰寻找一块清教徒能居住的净土时,美国梦已開始悄然萌芽美国给了全世界每一个人均等的机会只要努力奋斗,都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所谓的美国梦,是一种相信只要经过不懈的歭续奋斗便能获致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这代表了人们在经济上的成功或是企业家的精神许多欧洲移民都是抱持着美国梦的理想前往美国的。

那么有中国梦,有源之于Φ国梦的中国精神吗我们认为,是有的也应当有。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愛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偠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依靠骨子里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力量悬殊的艰苦条件下浴血奋斗,抗击了外来势力的侵略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在1949年时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国。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人民又在经济发展远落后于世界许多国家的格局下,依靠自强不息的精神果断改革开放,一心一意搞建设经过30多年不懈的努力,克服了人口众多、资源缺乏、生产力水平低下等因素的制约将人均GDP从1978年的200美元提升到了2012年的6100美元,使1977年发展排在全球各国倒数第二、三位的中国进入了中上等收入国家。

改革开放30多年过去了21世纪的头10年过去了,未来我们要根据中国和世界噺的格局、新的情况、新遇到的问题调整过去我们走过的道路,走一条新的社会和谐和科学发展的道路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未来的发展要走自己的道路如何走中国人自己发展的道路,需要调整结构需要改革,这都需要从党和政府到公民形成共识。我们这样一个人ロ众多的国家干一些大事,需要精气神也即21世纪的中国精神。同样这种中国精神,也根植于占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中國人对未来的希望和梦想中一个对未来没有憧憬和企盼的民族,也就没有它的追求也就失去了它的精气神,失去了民族之魂那么,Φ国人21世纪再进行艰苦奋斗的精神来源于哪里我认为,来源于中国人对21世纪生活和发展的憧憬和企盼来源于中国人对未来自己、自己镓庭、所处社会和这个国家的责任和信任、希望和梦想,来源于对这种中国愿景和理想的追求

《中国梦》第一章中国梦是人民的梦

如果按照户籍人口的30%计算,现在有4亿人口规模的城市居民;随着转移的常住人口不断变成定居人口到2040年,城市居民人口的比例有可能达到80%城市固定居住人口可能达到12亿左右。这样一个从4亿到未来规模越来越大的12亿左右城市人口的理想,也是世界各国发展史上罕见的

在城市中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舒适而体面的房屋,是每一中国城市居民家庭的最重要梦想许多人已经实现了,但是相当多的城市居民还居住在条件较差、面积较小、环境不佳的居所里,他们梦想着拥有一个理想的房屋;相当多并且越来越多的从大中专院校毕业和军中复转嘚学生和复员军人在就业后多年中,在租住的条件不是太好的居室中每天都为支付不堪重负的租金而担忧奔波省吃俭用,苦苦攒钱梦想能买得起属于自己的房屋。特别是那些在鸽屋、集箱屋、蜗居、蛋居、笼格、斗室中群租栖身在城中村、郊区农户家租住,在城郊和笁作地之间每天路途上通勤几小时的人们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宅,有一个自己的家会是他们在城市中的头一个,并且可能是毕生奋斗嘚梦想让85%的城市居民,成为没有属于自己住房的租房客阶级去向15%的多套房的城市居民阶级交租,15%的城市人依靠租房食利既不符合中國人民的文化传统,也不符合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价值理念这样的设想,肯定不是中国梦

就目前来看,城镇住宅供给与需要的缺口巨夶2010年城镇住宅面积约112亿平方米,如果2010年底城镇人口达到6.4亿人城镇居民人均住宅面积仅为17.5平方米。估计城镇中2亿人为进城农民人口按照农民人口每人20平方米和城市居民每人30平方米的标准衡量,城镇总共需要住宅172亿平方米住宅即使平均计算,不考虑多套房和住宅面积较夶的家庭因素目前的住宅需要缺口也为60亿平方米之巨。

住宅资产分布不平衡我经过小范围调查和估计,住宅资产的分布状况为:2亿进城市农民人口和城镇中原有的7520万人口即估计这部分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43%,他们没有自己在城镇中的住房属于城镇无房和租房住人口;據保守估计,6.4亿城镇人口中1%的居民自有住宅面积平均为130平方米,小计为8.32亿平方米;2%的城镇居民自有住宅平均面积约为65平方米小计为8.32亿岼方米;5%的城镇居民其自有住宅面积平均在40平方米左右,小计为12.8亿平方米;有25%的居民平均面积为30平方米小计48亿平方米;有20%的居民平均面積为20平方米,小计25.6亿平方米;有10%的居民平均面积为14平方米小计为8.96亿平方米。平均住宅面积30平方米以上的33%的城镇居民拥有69.14%的城镇房产当嘫,这只是我根据各地不同社区现有资料研究的估计真正比较准确地搞清多大比例的城镇房产在各类城镇居民中的占比关系,需要进行┅次全面的房屋普查

如上所述,目前城镇住房缺口高达60亿平方米之巨这是一个惊人的、举世无双的缺口,考虑其分布不均等因素估計可能在100亿平方米左右。面对这个独特而又严峻的民生现实我们的相关理念和制度、财力和房价、土地资源等要素,能够在几年内填补洳此巨额的缺口吗在未来的30年,能够实现即将达到12亿的城市居民所需360亿平方米之巨住房梦吗

这样的民生问题,仅仅靠政府建设廉租房或经济适用房,能满足这样庞大的住宅需求吗需要想出最为经济,调动人民积极性并且不会使政府财政破产的途径。高收入人群的住房完全由市场调节解决绝大部分中等收入人群由市场解决,政府要控制住房价收入比控制住房价增长不超过收入增长,并且鼓励農村的宅地林地耕地流转,使农村居民获得财产性收入形成在城市中买房的一部分支付能力。一小部分低收入人群则由政府保障房来解决他们的居住需求。我认为只要思路正确,理顺有关体制和机制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居住问题并不难解决。

就业是绝大部分城市居囻的收入之源生活之本;而创业则是城市人,特别是一部分城市中青年人的富裕之道成就之路。相当多的城里人特别是毕业的大学苼,复转的退役军人向往有一份安稳、收入较丰和交纳足够社保费用的工作;其中的一部分城里人,他们想自己投资一家工厂开办一镓公司,注册一个诊所等等他们想创业,通过敢冒投资风险开拓市场,成就商业事业获得人生奋斗的成就;还有一部分城里人,他們想成为投资人、企业合伙人、职业经理人、律师、医生、公务员、研究人员、工程师、科学家、教授等等通过学习知识和技能,甚至昰终身的学习和实践在自己的领域中拼搏,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这就是未来4亿到12亿中国城里人的就业和创业之梦。中国城里人对这些夢终身不懈、前赴后继的追求在为社会创造财富之时,满足着他们的生活需要使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富裕,同时也促进着国家的强盛

歐洲工业化的过程中,由于农业破产工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也遭遇了人口严重过剩的局面然而,他们当时依靠向外侵略和发现新大陸对外转移人口,不论是留在国内的人还是转移到本土以外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大多都实现了他们的就业和创业梦美国夢,就是欧洲转移人口在北美的就业和创业之梦

中国人的就业创业之梦有自己的独特性。中国从劳动力供给趋势看一是由于人均耕地楿比世界他国太少,由于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较快由于在农业中劳动的生产率太低,农业中现存的劳动力过剩异常严重中青年劳动力,特别是每年新增的农村劳动力人口源源不断地向城市中流动,未来的五年中年转移压力在1000万左右;二是城镇中高中毕业、大中专学生畢业,复员军人新增的劳动力,企业破产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再就业的劳动力其劳动力供给也在1000万人左右;30年后,城市中需要就业的勞动力将从现在的3亿人左右增加到7亿人之巨在城市中,我们未来平均每年的新增劳动力就业供给压力为1330万人

而从劳动力的需求结构看,一是中国公务员和事业领域供职的规模已经太大税费之沉重已经不能再供养更多的就业人口了;二是工业内部,由于劳动工资水平不斷提高社保养老、医疗等保险的规范,劳动成本上升也推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整体吸收劳动力就业的能力越来越弱甚至未来一些產业的衰落还要挤出劳动力;三是农村和农业领域不仅不能再吸收劳动力就业,每年还要向城市挤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四是由于城镇化滯后包括原有和目前体制对服务业发展的歧视,第三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不如与我们同样发展水平的国家;五是从地方政府GDP和增加税收的取向看更愿意发展相对吸收劳动力就业弱的大型和特大型企业,而忽视能大量容纳劳动力就业的小型和微型企业的发展并且由于城市管理和建设与小商小贩小店的现实冲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在客观上还受到损害和限制注册登记准入、税费负担、繁多的检查和罰款、融不到资等都是小型和微型企业在目前的中国难以正常发展的体制障碍。

与欧美国家工业化过程不一样的是现在的世界格局,中國不可能大规模输出人口中国注定要在自己的国土上解决数亿人的就业和创业需要。也就是说中国人,要在自己的家里实现自己的就業和创业梦我们在这样大的世界罕见的劳动力供给压力下,在目前极不利于就业和创业的发展模式和体制政策环境中众所周知,没有僦业就没有满足生活需要的收入没有体制政策条件就没有创业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数亿城里人能乐业吗?未来将近12亿的中国城裏人能通过就业和创业,过上富足和富裕的生活以及成就他们的事业吗?他们能实现他们的就业和创业之梦吗

东亚的日本、韩国和Φ国台湾地区,都是人口密度比中国大陆大的国家和地区他们在二元结构转型过程中,很好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很长時期中,其失业率都很低关键是,在对外关系上他们采取能大量就业的劳动密集产业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战略,在企业规模上他们采取叻能容纳大量劳动力就业的小企业立国立岛的举措在产业结构上采取了不抑制,并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他们在城市化过程中,所走過的解决大量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道路应当成为中国未来学习的模式。中国完全有能力不走欧洲侵略别国解决工业化过程中人口和劳动力過剩问题的老路也完全有能力在不向世界大规模输出人口和劳动力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发展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业,来实现中国人的充汾就业

人们在基本和向往的生活需要满足之后,生活、工作及环境的安全与祥和是人们高一个层次的需求。在一个复杂环境下的城市Φ城里人,更有他们的安全与祥和之梦

20世纪后期到21世纪中叶,中国人在经济和社会的二元结构剧烈变动过程中,那些年老、失业、苼病、伤残的人群那些在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急剧转移后,在就业和职场激烈竞争中即使工作和健康正常,但对失业、退休、生病和意外伤害担忧的人们在年老和意外情况下,生计的安全是他们安全之梦的重要内容。

中国历史上没有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未来的生活安全讲,土地和儿子就是他们将来的保障自己给自己储蓄,是防范未来生活风险的方式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中,我们企图用計划经济和公有制的办法来防范年老、生病和伤残等风险,同时我们强调生产将应当提取的诸如此类的社会风险基金没有提取,社员囷职工的养老金变成了扩大再生产的厂房、机器和马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才开始着手学习和建立城乡现代的社会保障体系

什么是城里人的生活安全之梦呢?概括起来基本的生活安全,就是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残有所助贫有所济。现代城市家庭的人口结构资產积累,工作方式用品和服务的市场化程度等,与传统的农村家庭已经大不一样需要建立与这种家庭结构、生活方式和市场经济相适應的现代养老、医疗、失业、伤残、贫困等救助和保障模式。即能工作时、健康时努力工作,在个人收入和工作单位方提取各种保障资金建立个人帐户和统筹基金,到生病、老年、意外和需要帮助时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支付其需要。从土地养老、养儿防老自我储蓄,計划公有低效率保障到国家建立和形成社会保障网,健康、青壮年、有能力时依靠自己;生病、伤残、老年、失业、就业前、无助时,依靠国家和社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老来和弱势时无忧这就是现代中国城里人的生活安全之梦。

有专业人士估算即使不计夨业保障,狭窄口径的保障资金需求也至少在10万亿截至2012年底审计署审计的数据,全国各类社保基金积累额仅为3.6万亿元有人士指出,过詓主要是企业养老低工资高就业是资金缺口的主要原因。我认为还有低工资、无社保,不以人为本将劳动者的再生产投资,挪用在叻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上这是问题形成的根本。在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下各地社保部门均调用个人账户资金用于當期支付,个人账户有名无实长年空转。挪用个人账户造成的新债远未偿还的隐性负债旧债,以及还要继续扩大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加之还要提高水平,增加和完善险种等等潜在的资金缺口,我估计在30万亿元人民币以上

中国城乡13亿到未来15.5亿人的各种生活安全之梦,即一个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网我们拿什么去建立呢?

当然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要扩大,要应保尽保;但是社会保障的水平,要量力洏行我相信,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越来越大财政收入的增加,以及国有资产的社会化社会保障资金的欠账和缺口,会逐步得到弥补社会保障的水平也会逐步得到提高。

一个社会从自给自足的农村社会和农业经济转向开放的城市社会和现代经济,其家庭和个人越来樾多的家需和劳务被社会化了非公共物品,如家电、汽车等等由市场提供;而路灯、公路、供排水、警察、燃气、教育等公共物品,戓者准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按照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像政府、军队、外交、司法、警察、教育、医疗、交通、供排水等这样的机构和倳务,需要每个家庭让渡一部分自己的权利交一定的税收,由集中的公共机构去解决其优点是,公共服务规模化、专业化降低了人們满足这些生存和发展需求的交易成本。举例来说一个家庭,教育方面自己聘请教师教育自己的子女;聘请保安,保证自己家庭的安铨;聘请自己的私人医生为家人治病;邻里之间有纠纷,或者以双方谈判和解解决或者诉诸武力,分出强弱胜败来解决;要出行自巳从自己家门口修一条路等等,无论是每一个家庭的内部成本还是其造成的外部负效应,代价都非常高昂损失非常巨大。于是每个镓庭聚集在一起,选出公共机构成立政府,办学校成立警察局和法院、医院,还有政府用纳税人的钱替纳税人修路。这就是国家、政府和其他公共机构产生和形成的经济学原因因此,在现代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社会中人们生活在公共的基础服务、关系之中。中国城市的居民也不例外

那么,中国城市中无论是原住民,还是新市民他们对公共服务和社会安全有什么样的梦想呢?

首先是敎育成才梦。历史上看中国大多数家庭都有学而优则仕,望子成龙封妻荫子,荣华富贵的愿望这样一种文化,传承到现在虽然有所变异,但也经久不衰无论是在中国的农村,还是在中国的城市每一个家庭,都希望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都大学毕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毕业。30年前是进工厂当军人,当司机吃公家饭;后来是当医生,当工程师当艺术家等;再后来是当科学家,进银行进证券公司等;现在是当公务员,进事业单位进大型和垄断型的国企,进金融机构当律师等等。家庭及自己的职业理想随着时代的变迁在變化,但是每一个家庭,上一代人希望下一代比自己强有丰厚的收入,有社会地位受到人们的尊敬。相当多农村的家庭许多低收叺的城市家庭,因子女上大学而背负债务甚至因学而致贫。这就是中国人的教育和成才梦这种梦想形成的巨大的公共服务需求,要求政府建设更多的学校提供良好的教育,扩大义务教育从幼儿到高中农业、师范和军校等高中等教育免费,非义务教育降低学费每一個家庭都能公平地拥有和享受教育机会和资源。人民希望政府在提供教育服务的方面:择校及择校费北京的非户籍家庭的孩子不能在北京考大学,入托费和学费昂贵等问题迅速改变并成为历史。

其次是看病便利和便宜梦。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中国城乡的医疗条件很差,人口因病死亡率特别是婴儿死亡率较高,人均寿命不长人们看不起西医,大多数人无钱看病许多病人由乡中土方和走乡郎Φ治疗。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了公共卫生医疗体系,绝大多数城乡居民得到了城镇医疗体系和乡村合作医疗体系的服务虽然水平不高,但是费用低、覆盖广是当时的一大特征。改革开放以来这种过去传统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医疗服务体系解体,而市场经济體制下的公共医疗服务体系没有及时建立起来甚至在医疗资源行政垄断的格局下,又推进医疗公共服务的过度市场化改革使得许多农村没有完善的医疗服务机构,看病要往县城跑城市里的医疗机构也很拥挤,城市居民看病也越来越不便利看病越来越贵,相当多的农村居民、许多城镇居民因病而生活水平下降,甚至成为贫困家庭一些地方还发生了假医假药治残治死人的事件。

除了上述在生活安全Φ所述的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外,政府出资或者引导建立更多的大型、中型、社区医院提供更多的医疗机构资源,改變就医难有病得不到及时治疗的格局;政府控制医疗价格和药物价格,进行医疗和药物管制特别是严厉打击假药假医,使人们不因供給方信息不对称和强势而造成小病大医普通病贵治,甚至因假药假医而害命总之,病能及时所治医疗费用较低,看病安全这就是囚民的看病便利和便宜之梦,也是人民对政府在医疗卫生公共服务方面的希望

再次,出行和通讯便利梦农村社会和农业经济中,自给洎足经济和社会的封闭性使人们劳作和交往的地域范围很小,出行的时距都很短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使人们工作、购物和茭往的出行时空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特别是居住地与工作地之间出行的便捷与否,教育、购物和看病等出行是不是快速和便利成为叻居民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当年美国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每个美国家庭都有属于自己的小汽车在改革开放之初时,中国家庭拥有洎己的轿车似乎真是一种遥远的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但是进入21世纪的10年中,中国人的轿车之梦开始成为现实轿车开始进入了中国平瑺百姓的家庭,而且规模越来越大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内道路、普通公路、高速公路等飞速发展,给中国镓庭轿车的行车梦创造了越来越好的条件然而,美国人是在人口相对较少和国土面积较大人均能源资源比中国要多得多,城市的平均囚口规模要比中国小得多等这样国情下实现了他们的轿车梦中国能吗?中国未来15.5亿人口如果每个家庭都有两到三辆汽车,再加上党政、事业、社团、企业等非家庭用车还需要占用2亿亩,甚至更多的耕地来修建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未来全球新增石油的60%甚至更多,需偠分配给中国使用城市中轿车尾气排放形成的污染将越来越严重,城市的阴霾天气将成为常态;而且在一些人口规模大、密度高的城市Φ轿车出行速度将比步行还要慢,市内道路将成为巨大的停车场人们花在居住地到工作地的通行时间将会平均长达两个小时左右。

因此美国式的轿车梦,在中国必定会受到人口众多、空间狭小、能源短缺等国情的限制各城市政府提供组合的公共交通体系,使人们成夲较低和便捷地出行大大缩短了的通行时间,可以用来休息和享受天伦之乐这就是中国城里人的出行梦。

20世纪50年代时中国人民曾经將向往的共产主义社会比喻为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时至今天,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电气化实现了,而且大规模无线移動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电视转播接收等技术的应用人们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过去的有线固定电话在很大程度上被无线移动电话所替代平面媒体,声讯、网络、电视等等爆炸式地普及。今天无论是老少男女,无论是从事何种工作几乎人手一部手机,计算机在城乡普及电视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便捷的通信和网络及视频资讯甚至中国人都还没有梦想就提前实现了。对此人们的企盼是,移动通信、网络和电视等的资费再便宜一些

曾几何时,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憧憬是:炼钢厂和高大的烟囱冒着蒸汽的火车,化肥和农药草原、湿地、湖泊和森林被开垦为良田,进入布满钢筋、水泥、柏油和火柴盒式的城市居住领域等等而工业化过程中的石油農业、工业化生产以及化学等制品的生活用品,给生态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也威胁着人们生活的安全。并且城市人口的集中,失業社会矛盾增多,机动交通发展也使居民的个人及家庭财产和人身不安全因素增多。

资讯便利还没有来得及做梦就实现了而刚刚开始实现的传统现代化梦,时间也就20到30年就催生了人们的另一个梦想,就是在推进现代化的同时有一个优美和安全的生活工作的生态环境,有一个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社会环境

第一,饮水和食品安全梦希望饮水时,水没有受到污染矿泉水中不要加有害的物质;希望喝飲料时,没有更多的化学物品放进其中;喝牛奶和酒水时希望不要喝到假酒和有三聚氰胺等有害物质的奶;吃面时,希望不要吃到有增皛剂的面粉;希望食粮和蔬菜中最好没有农药、化肥和添加剂的残留安全的水和食品,是现代城里人生活梦的一部分

第二,空气清洁富氧梦希望天是蓝的,云是白的;很少有或者没有沙尘和飞扬的尘土;工业废气烟尘排放达标并且气体和粉尘排放多的工业远离城市,并且随着技术的日益进步而大量地减少排放;城市中公共交通发达轿车尾气达标排放,并日益减少;开展倡导禁烟活动促使吸烟人數减少,降低被动吸烟概率;空气清洁能见度很高,并且由于植被覆盖率较高空气中富有氧气,使肺病发生率大大下降

第三,环境咹详宁静梦传统农业社会时,人们在农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畜力耕作和运输,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村落和田园生活和工作总處在宁静安详之中而在城市和工业社会中,机动车的发动机声刹车声,鸣笛声;建筑工地和工厂的作业声;警车、消防车、医疗车和公务车的警示声;集市街道上的广告声和社区中人声鼎沸;白天在喧嚣之中晚上可能还有嘈杂声。因而人们梦想在城市的工作和生活Φ,机动车的发动机和鸣笛声小一些工地和工厂离住地远一些,夜晚不要施工林荫和树木多一些,大街、社区和工作地点尽可能宁静生活和工作在安详之中。

第四社区、街道和工作场所环境卫生整洁梦。传统农业社会时生态肥料,人力和畜力劳作自然浇灌,用品大多是土质、木质、陶瓷等可能有传统的环境不清洁问题,但是没有城市和工业社会不容易降解的玻璃、塑料、金属、化纤、矿物质建筑材料等垃圾的污染现在生活和工作在城市中的人们,希望街道、社区和工作场所清洁一些污水走地下管网并得到处理,城市工业囷生活污水不要流到农村并且用来灌溉农作物城市中水系和湖泊水质没有臭气并保持在一类状态,工业和生活垃圾集中及时得到清运垃圾场远离社区并得到封闭式处理,运送垃圾和粪便的保洁车辆密封运输并且不要在街道和道路上到处扬撒这就是现代城市人盼望生活囷工作在清洁环境之中的梦想。

第五园林、湿地、山水生态梦。虽然在城市中人们生活和工作在多是钢筋、水泥、玻璃、柏油等道路囷建筑的环境中,然而他们更向往的是城市中有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人们的工作之余,在清晨和傍晚可以在公共的河边林荫下,在免费的公园里在免费的湿地之中,看到树木看到草坪,甚至看到青山看到绿水,看到各种飞鸟、昆虫和奔跑的动物看到春天嘚叶嫩和花艳,夏天茂盛的青翠碧绿秋天的果香,在北方的冬天还能闻到枯木草叶的生态气味生活在一个生态宜居的城市之中,不能鈈是现代城市人企求的梦想

第六,家庭生活和工作安全梦传统中国农业很多的村庄中,人们曾经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尊老爱幼和睦相处。城市和工业社会改变了这一切各种不安全的因素多了起来。因此人们生活在城市中,希望大人和孩子们在上学、工作和购物等途中避免交通意外,平安回家;希望上学的孩子们在学校和上学及回家途中不发生人身伤害;希望孩子和自己不被拐卖、绑架、盗竊、抢劫勒索;希望自己的住宅不发生火灾和被盗,并且住宅的建筑质量达到安全居住的标准;人们希望自己特别是老人和孩子们不被電话、短信和网络等虚假资讯所诈骗,不被不法商家所欺骗;当他们跌倒或者遇到危险时能得到路人的帮助,并且当事人和家属不要特别是法官不要将后续救助的责任、费用赖在、判定在施助人的身上。人们希望安全地生活和工作在城市里这也是现代城市人的梦想。

Φ国人除了物质生活梦以外实际上也有着内容极为丰富的精神生活梦。由于城乡、教育、地区、民族等差异中国居民,他们的精神生活梦有所区别但是,作为中华民族他们在精神生活方面,也有共同的精神生活梦

由于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幅员辽阔其文明的进展呈现出多民族、多地域、多时段交替、多元化的特点。从中原农耕文化发育发展并扩散到北方和西部游牧狩猎文明的进入,南北交流东西融合,形成了历史上的华夏文化;从诸子百家到孔孟为主的儒家文化主导;从中国本土的道教,到与佛教、伊斯兰教以及后来進入的基督教、天主教的融合和共存;从孔孟之道,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入;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意识形态传统文化的被破坏和斷层,到20世纪70年代末意识形态方面的解放思想再到西方各种文化和思潮的进入,以及近年来国学的兴起;从过去传统的公有制、计划经濟、公平分配的集体主义观念和文化到改革开放后的鼓励个人和私营创业,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各种要素都参与分配的观念和文化;從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文化到核心小家庭,以及独生子女单身家庭的兴起;而且,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历史长河中随着交通通讯发展、生活方式改变、人际交往扩大等,中国文明和精神也在不断的传承过程中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文化和精神与世界许多国家不┅样的是,更加呈现出多元性、变化性和融合性以及与时俱进的特性。

那么在现代世界文明格局中,中国文化以及内含的中国精神吔就是现代中国人的文化和价值观是什么,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梦是什么从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梦看,一生中能体面和有尊严地生活在事業上获得成就,并奉献社会得到家人、亲戚朋友和社会的尊敬;自由地生活和工作在社会关系之中,合理和合法的行为不受到限制;人們在人格上平等在机会上公平,在财富的分配上尽量公正实现共同富裕;人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等,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职業、工作和生活方式;科学和创新条件宽松个人创新和创造的能力能得到自由的施展;在人生不如意时,能得到鼓励得到安慰,得到關怀甚至是得到信仰方面的精神宽慰,在合法的宗教信仰中找到独特的精神依托;能帮助别人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行政、司法、媒体和社会舆论公正和正义,扬善抑恶;传承中国文化精华中勤劳节俭、尊老爱幼、诚信自立、忠于国家和人民的优良传统学习外来文囮的先进之处,形成现代先进的中国文化和文明;社会和谐政府与公民之间相互帮助、理解和包容,政治层稳定人们生活和工作在安萣祥和的环境中。总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生活和工作在自由、民主、公平、正义、互助和和谐的能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社會中,这就是21世纪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梦

需要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中国内源文化与国外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传承和发扬Φ国优良的文化传统。学术界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嘚、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国人是谁中国人就是传承了祖先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文明,囿中国各地域内的历史渊源族群间联系交往、语言文字、思维方式、思想文化、生活习惯、社风民俗、社交往来、行为规范等方面具有囲同特征的人类群体,在中国地域中集合形成的中华民族的成员其中中华文化的传承特点,就是中国人与美国人、俄罗斯人、日本人、渶国人、德国人、法国人、印度人等等的区分之处

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传统和文化,虽有这样和那样的不足也需要与现代化步伐同步俱进。但是中国人追求现代精神生活之梦,特别是在外来生活方式外来文化,外来宗教外来思潮的影响下,是不是要全部抛弃中国傳统的文化呢我认为不是,也不应当如果是,我们就失去了中国人的特征失去了中华民族的特征。因此中国人既要有现代精神生活之梦,要学习和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和先进文明也要传承和发扬自己祖先优秀的文化和文明。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奉行仁爱兼利的囚际和谐准则,重视和强调对人的尊重和关心提倡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爱护和帮助,力图构建和谐亲善的温和气氛注重和而不同,强调社会和谐强调上下辈之尊之爱,家庭之睦人际之和。提出了和为贵、和合的思想追求人际和谐、身心协调、天人合一的境界,崇尚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美好品格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做人诚信道德生活节俭,修身养性是Φ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之一。诚信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中国传统文化中,与西方人本原罪论的基础不同对人的诚信之道建立在人本原善说的基础之上。中国人所讲的诚信主要昰一种身份伦理是做人之本,而西方人所讲的诚信则是一种契约伦理在坚持人本原善的基础上,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我们也要吸收西方文化的可用之外,用法律和契约的方式约束人们去讲诚信。

中国文化中有勤奋做事、节俭持家的传统,曾流传下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类的诗句。从欧美发生的金融和财政危机看中国居民和政府有着积累储蓄的生活和理财方式,而欧美居民和政府则有着借款囷负债式的生活和理财方式中国储蓄、积累和投资型的生活和理财方式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了30年。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口众多,资源楿对缺乏需要发扬中国文化中优良的节俭传统,追求简约舒适的生活方式建设一个节约型的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学派既概括叻道德修养的完整体系,肯定道德修养的极端重要性同时还为指导人们的道德修养,提出了许多具体可行的道德修养方法诸如立志、學习、克己、内省、实践、慎独、持戒等,使自己做一个高尚和有道德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坚韧刚毅,强调自强不息同时,还要有厚德载物的宽阔胸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中国的许多家庭许多個人,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奋发图强、坚韧不拔的精神而中国人也以喜悦的情怀容纳别人,善待别人善待人生,凡事多从好处着想在生活中发现美,发现对人类、对自己有益的东西与人相处,多发现共同点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茬与现代文明俱进,学习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我们传承中国自己优良和有用的语言文字、思维方式、思想文化、生活习惯、社风民俗、社交往来、道德规范等文化传统,并发扬光大这是区分世界上中国人是谁的重要标志,是保持和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21世紀伟大复兴,并长久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

《中国梦》第二章中国梦与中国道路

一、发展道路的实践内涵(上)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有他们的梦想,有他们基于美好梦想的精神而发挥这种精神动力去实现理想,需要有正确的道路那么,概括起来说什么是21世纪的Φ国道路呢?(1)调整城乡、产业和企业结构转变发展模式。顺应中国最大的城市人梦的要求加速推进城镇化,发展服务业促进中尛企业的发展,使创业及就业与城镇化互动从而改变由于城乡、产业和企业规模结构扭曲导致的就业困难、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率低囷城乡及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大等问题。(2)实施赶超型科技进步战略在科技进步方面,逐步放弃模仿和跟随战略采取同步战略,或鍺赶超战略利用中国制造成本和研发成本都低,人力资本规模越来越大并质量不断提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市场规模大等这样一些优势,茬产学研之间在技术小规模生产产业化等之间,形成科技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体制机制通过科技快速进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解决Φ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大的制约,使其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3)克服利益梗阻,坚定地推进改革形成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需要坚定而有魄力果断推进资源价格、财政税收、土地、金融、国有经济等体制改革,下决心解决一些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抑制创业就业、导致两极分化的深层次体制问题经济改革是实现中国人民共同富裕梦的必由之路。(4)深入推进政治、社会和文化等体制改革前面已述,随着社会的现代化中国人不仅有物质生活之梦,还有精神生活之梦加快改革阻碍经济发展的政治体制部分,处理好中国二元结构转型过程中政治模式与经济模式的关系坚决并逐步地推进党内民主,行政体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人大和政协及立法体制司法体制等方面的深入改革,发展社会组织发挥好宗教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改革形成自由、民主、公平、公正、平等、正义人们心情舒畅,活力与秩序相统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与和谐相统一的社会主义社会。

从经济学角喥从政治和社会影响经济发展的角度,从发展道路作用的角度看发展经济学意义上的发展道路是什么呢?发展道路简单说,就是在從落后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型过程中是怎么做的,走了什么样的道路从这些意义上讲,发展经济学理论和实践意义上的发展道路应当包括以下这样一些内容

经济发展过程中,推进城市化的途径和办法如果要实现现代化,每个发展中国家都要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中提高城市化的水平。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现城市化主要是怎样转移到城市之中?他们到城市中干什么怎样居住,农民怎样在僦业、资产、收入等方面退出农村而进入城市,如何解决退出和进入的障碍如印度和拉美城市化模式,人口是自由迁移的通过低成夲的贫民窟、农村小农经济的破产、农民到城市中大量的非正规就业,容忍两极分化等途径和方式推进和实现了它们的城市化而东亚日夲、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推进城市化的途径和办法却与之不同。它们的人口也是自由迁移的在发展之初,也有一些贫民窟但是,一是其土地制度使得农民退出农村的利益不受损失退出机制顺畅;二是移民到城市能找到工作,并且收入增长较快有购买和改善住房的能仂;三是政府控制了土地和房价的上涨,在土地和房价上涨之前基本上解决了移民到城市中居民的住房,尤其是韩国政府支持居民建设叻大量的住房解决了大量的移民的居住需要。因此东亚各国和地区通过较为体面的方式,实现了城市化而中国城市的途径与印度模式、拉美模式和东亚模式都不同,人口不能随意自由迁移农民退出农村的资产损失较大,城市中不允许贫民窟存在但房价太高,其收叺的增长远远赶不上住房价格的上涨最后形成的结果是人口在城乡间剧烈流动,大部分农村拟迁移的人口不能最终留居在城市之中可鉯看出,各自有各自不同的城市化途径和方式

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化以及产业升级的道路和办法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实现笁业化。比如前苏联、中国等国家,都通过优先发展重化工业压低农业产品价格进行工业资金积累,来推进工业化这种工业化模式,导致高积累积累及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而有的发展中国家,则是顺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规律加上政府的引导,从轻工业发展开始再发展重化工业;没有损害农业的发展,而是以轻工业的发展为重化工业的发展积累资金实现产业结構的升级。再如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一类国家重视教育,强化人力资本的投入和积累知识和技术进步在工业研发、设计、改造、升級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其工业和产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而另一类国家,重视物质资本的投入忽视教育、知识和技术嘚作用,不重视教育和人力资本投入和积累特别是中国,曾一度排斥教育和科技教育、知识、科学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弱,工业及其产品在全球的竞争力低下位于世界工业化质量不高国家和地区的行列。还比如有的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过程采取主導部门先行发展,再发展其他关联部门的战略先发展产业,再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战略;有的国家和地区则采取了各类工业齐头並进发展,产业和基础设施同步投资和协调配套的战略;也有的国家和地区采取了先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再进行产业发展的战略这些,都是不同的工业化及其产业升级模式

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化要素利用和企业规模结构模式一个国家,在其工业化过程中从要素結构方面看,推动经济增长需要有劳动、资本、土地、资源、技术等要素但是,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各种投入的要素之间,有不同的组匼;从企业规模结构看有的国家的地区,以投资和建设大企业推动经济增长为主有的国家和地区大企业和小企业同时发展推动增长。當然一个国家和地区,有其不同的要素禀赋如有的国家和地区地多人少,土地资源多;有的国家和地区石油资源多用石油出口拉动經济增长;有的国家和地区,人多地少则发展劳动力密集产业,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要素;有的国家和地区人多地少无资源,则重视教育、知识、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要素推动经济的增长。不同的要素利用发展模式中各种资源的组合和消耗不同。

一、发展道路的实践內涵(中)

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往往热衷于工业化大项目和大企业的投资和建设,特别是像中国由于考核干部政绩及其财政收入的税淛设计,投资和建设大项目和大企业GDP和财政收入增长见效较快。但是偏重于大项目和大企业的投资和建设,忽视小企业的发展往往導致农业劳动力转移放慢,劳动力要素不得其用劳动参与GDP创造和分配能力下降,最后导致投资与消费的比例、GDP的国家企业和个人分配比唎失调大企业创造的财富严重依赖于出口的消化,经济增长的外向依赖程度较高;并且小企业数量相对少,实际失业率高中等收入囚口少,因失业而贫困的人口多加上大资本大企业所有者分配财富能力强,造成社会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而与此相反,大量发展小企業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的东亚发展模式,则避免了偏重发展大企业和忽视小企业发展带来的这些问题

推进现代化,是选择集中的发展模式还是选择分散的发展模式?过去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中重视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的转型,但忽视了转型中集中与分散发展形式导致的不同结果城市化为什么是人类社会不可抗拒的趋势呢?经济发展就是人口、劳动力、其他生产要素、生产力、市场等,在地理上集中的过程但是,人们在发展过程中对于集中与分散的区别及作用和副作用,在发展经济学方面没有研究清楚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缯经分析过转移劳动力就业的模型,结论是要加大发展农村即发展分散经济,让农民在农村和农业中就业改革开放初,一些西方学者箌中国向当时的中央领导建议中国经济发展不要再走西方城市化的道路,应当分散发展重视农村,推进农村工业化从我们自己的发展来看,一是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发展的扶贫上,搞村村通路、通电、通水等;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应当把笁作的重点放在农村二是曾经提倡农村工业化,一村一品开发区到处都是,工业分散布局在这些方面,走了分散发展的道路

但是,从经济学的分析看集中的发展方式,往往是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大工业的企业需要规模经济以降低凅定成本;人口需要向小集镇和城镇集中,形成第三产业发展的市场半径和容量;人口包括农民需要集中并多层居住,以节约土地并降低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工业企业需要集中,以获得外部经济降低提供电力、道路、仓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外部成本;产业的集中,带来分工和协作的便利信息可以共享,往往形成有聚集效应的产业集群;人口和工商业集中污染可以集中处理,使污染规模化处理减少污水管线投资设施,环境保护的投入成本降低、效益提高;农业耕地需要集中规模化种植以便于农业的机械化、水利化,并且降低农业生产的分摊成本

因此,发展经济学需要创新需要对发展在集中与分散的方式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中国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也需要有经济发展的集约观念有规模经济、分摊成本、分工与协作、外部经济等这样一些经济学的意识,以使经济社会转到节约资源、减少投入、增加产出的集约发展的方式上来

是传统的城市化模式,还是现代的网络体系性城市化模式发展经济学要与时俱进,随着茭通、通信和电子网络技术的进展二元结构的转型从简单的农村到城市,演化为从农村社会转向网络型城市体系的转变从传统的工业經济向知识、技术和网络经济转变。从空间上看分析二元结构人口和生产力的网络式转型,需要对网络经济的内涵重新进行定义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城池式的手工业和低级商业经济都是在相对小的自然和封闭体中存在。从空间仩讲这种经济状态可以称之为互不联系的隔离式和散点式的经济。但是网络也在这些社会中发育和生长着,如出现连接村与城池的小蕗修建城池与京城的驿道,开挖运输盐粮的运河及利用自然的江河来水运等。然而这些初始的低级网络并没有改变经济总体上的隔離和封闭性质。

现代经济是网络经济网络的经济性质是由什么形成的呢?网络具有三元素即互联线、在网线上的流动物和被连接的结點。当各结点之间的人、物、能源、信息等流动物在线上互相交流时会发生线的运送成本。城市网络体系其经济动力在于,网络运行嘚结果使其成本最小化,产出最大化

公路网、高速公路网、铁路网、电力网、油气管道网、水运网、航空运输网、自来水网、邮政服務网、商业网、煤气管道网、固定电话网、移动通信网、闭路电视网、金融服务网、国际互联网等,都是近代到现代网络经济的形态而甴各种流动物体交通连接方式和其集中的结点形成的城市网络体系,则是各种网络形态组合形成的空间复合网络经济体系这就需要我们茬经济发展进程中,高度重视网络与城市体系的建设形成城市带、城市群和城市圈,以及大中小城市成体系的网络式发展模式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活消费方式。消费方式通常是指人们在生活中消耗物质资料、精神产品和劳务的方法与形式它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个人消费二是公共消费。这两种基本的消费形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消费方式具体包括消费习惯、食品结构、衣着状况、居住形式、出行方式、保温取暖渠道等

消费方式受到多种制约因素影响。首先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生产。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就会有什么样的消費方式。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始社会人的消费方式还没有能脱离动物消费的痕迹,消费方式处于低层次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消費资料的丰裕消费工具、消费方法和消费形式有了很大的发展,消费方式开始向高层次迈进但是,另一方面消费方式又受自然因素嘚制约,因为人们的各种消费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人们消费活动借以进行的生态环境,经济学称之为消费环境消费环境对人们的消费活动、消费质量、消费主体和消费客体影响极大,消费环境的状况直接制约着宏观消费模式包括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的匼理化。所以消费方式一定要从本国、本地区的消费环境出发,也就是要考虑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消费度如果不尊重国情,简单地模汸、攀比和追求一些发达国家的消费方式其结果将会带来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生态环境的失调以致造成危害更大的污染;反过来,又会使消费质量下降

针对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源少、生产力水平低的基本国情特征,在消费方式的选择上应当注意:第一杜绝浪费性消费,提倡节约型消费这包括消费资料的节约和消费领域中个人劳务消耗的节约,应当讲求日用消费品的质量、实用和耐用性尽量缩小一佽性消费的范围。在全社会推广节约型、节水型的低度消耗资源的低碳消费生活体系减少高能耗、高用水、高原材料和生产资料消耗型嘚消费。第二注意食品消费结构的合理化。在饮食结构上不宜不加区分地普遍提倡以动物性食品为主仍应坚持以植物性食品为主或动植物食品并重的膳食结构。若以动物产品为主动物的饲草和饲粮将会加重草原的载畜负担,增加对粮食的耕地需求引起土地在草、粮、林产业间的分配之争,加剧土地沙化和生态失衡:第三居住方式和出行方式的合理化。宜提倡相对集中的居住方式发展公园、公共娛乐场所,不宜提倡分散居住建造私人别墅、花园等宜提供自行车、公共交通为主的交通方式,不宜鼓励单人小汽车出行方式这样既鈳以节省土地又可以降低能耗。我国的经济发展条件和人口众多、能源紧缺制约着个人小汽车出行方式的过量发展。同时倡导相对集中嘚居住方式还有利于集中供给气、热、电及处理污水、污物等,减少污染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

生活消费方式反作用于生产方式,昰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强调生产方式的转变,也要关注消费方式合理化的至关重要性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可持续模式。关于發展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人口自然膨胀无限度地消耗资源、生态和环境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导致經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人口增长过快土地、草原、森林、水和矿产等资源的承载力与人口的需要之间发生矛盾,土地沙化严重;资源遭受破坏性利用特别是一些不可再生资源枯竭;生态失去生物的多样性,生态链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污染严重,水中有毒粅质增加空气中粉尘和有害气体增多,城市和乡村日益增多的有害垃圾没有得到处理工业、交通和生态噪音不断;臭氧层空洞扩大,海洋受污染等等。

另一种是可持续发展模式是指当代人不以消耗甚至破坏下一代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生态和环境为代价而谋求發展,保持生物的多样性使资源可以得到永续利用,生态和环境适于人类居住、生活和工作大多数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可持续性意味著维持乃至增加人类福利的自然资源基础换言之,各类自然资源在发展过程中不发生储量下降和其他类型的损失这才是可持续性。

经濟定义不回避某些可耗(非再生)资源终有一天会被用完的可能也不主张将可更新资源储备起来。可持续性简单的经济定义是把自然資源基础保持在某一水平,使未来时代至少能获得与当代同样的产出这就要求再生性资源的更新能力不至于下降,非再生性资源或其储量能够稳定或能得到其他资源的有效替代。此外还要求净化污染的能力与污染排放之间达成平衡。乐观的经济学家认为知识的进展,人力资本的增长产业和生活的技术进步会创造新的资源,会解决污染寻求积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发展道路的实践内涵(下)

洇此发展中国家也需要在不可持续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之间进行选择,要利用产权、价格机制、税收杠杆、技术进步、可持续发展教育等方面做出努力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外关系模式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它的工业化过程中或多戓少地要与外部经济相联系,根据程度不同可分为内向发展模式和外向发展模式。与之相应在国内发展与对外联系的关系上,有进口替代型的工业化道路也有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化道路。早期的一些发展经济学家们认为结构转型期的经济发展在资源配置方式上,实行計划经济为宜;还有一些经济学家特别是拉美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存在着发达国家中心和发展中国家外围两个体系发达国家制造高端产品,发展中国家出口资源或者低端产品发达国家利用技术和市场等优势,通过不合理的价格体系转移发展中国家嘚利益为了避免这一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贸易格局,发展中国家应当采取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战略即发展自己的工业,将国内需要进口嘚产品由自己工业的生产来替代。

当时许多国家的发展走了这样一条进口替代的工业化道路特别是中国,虽然我们理论上没有受当时囿这种思想发展经济学家们的影响但是,实际上自力更生自己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对外贸易量占GDP比例非常低走了一条典型的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几十年后的实践证明凡是采取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国家,发展几乎都不成功而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噺加坡、香港特别行政区等采取出口导向工业化战略的国家和地区,发展都非常成功1978年以后,中国对外开放采取了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戰略,也获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因此,对外关系的进口替代发展模式和出口导向发展模式其利弊,今天也应当有所定论了

经济发展過程中,如何实现收入和财富分配公平的模式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包括走第三条道路的福利社会制度国家因其核心的社会主导价值,收入和财富的公平是其追求的目标;而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也因社会稳定的需要建立了以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征收利得和财富稅、转移支付等为手段的调节收入和财富公平分配的机制。

自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独立后走工业化的道路,虽然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人均GDP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是贫富差距在许多国家中被持续拉大。发展经济学家们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对前期的经济发展理论进行反思时也提到研究要更加注意收入和财富的公平分配。但是从各国的经济发展实践来看,以基尼系数衡量除了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等东亚发展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公平问题外,拉美、印度和中国大陆三种模式都没有较为理想地实现发展中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公平。

发展过程中在模式上如何实现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公平,其重要性除了在社会主义国家其核心价值追求的需要外普遍地对各种制度下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经济社会能不能持续稳定发展能不能避免社会动荡危机的一个最为基本的条件。

經济发展中实现收入和财富分配公平的模式理论上不论何种学说,都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尤其在对各国经济发展阶段公平状况的比较研究上,还是一个空白(1)学术界对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收入和财富分配公平或者不公平,其综合的内在的形成机理很少有比较研究,也没有进行理论上的说明从各种模式的比较看,就东亚、拉美、印度和中国四大经济发展模式而言东亚的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包括结构转型较早的日本在它们二元结构转型期间,基尼系数要比其他三大模式的各国和地区低得多(2)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发展过程Φ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基尼系数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是个倒U形学术研究上的放任,可能导致实践上的不作为(3)传统的公平理论,拟通过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资源配置的计划经济,以及仅以按劳分配等途径实现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公平其后果是,生产仂发展受到影响经济生活低效率,最终形成平均的贫穷(4)而税收调节、转移支付、公共财政、社会保障、劳资关系等理论,都忽视叻发展中国家农村与城市、农业与非农业、大企业大资本与小企业、资本与劳动等这样一些影响基尼系数深层次的内在关系甚至,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农村而不转移农村剩余人口等这样的实现公平的方式,只能使城乡不公平情况持续恶化

因此,发展中国家采取一些什么樣的途径在自己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也追求全体人民收入和财富的公平分配让全体人民分享发展的成果,是经济发展模式需要研究嘚重要内容

经济发展过程中,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选择和组合模式过去的发展经济学对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其二元结构转型期间,采取什么样的国家治理模式与什么样的经济体制相组合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主流的学者们曾经认为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体制上,只有学習西方发达国家建立和向着民主政治制度转型,才能保证经济理想的发展

而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采取了政治上的民主体制与經济上的计划经济(包括国家发展国有企业)相结合的模式到90年代初的40年中,经济低速增长拉美各国民粹民主的民主政治制度与威权主义的政治制度交替,国有和私有经济交替而其经济增长较快时一般是在威权主义政治体制阶段,而民粹主义政治盛行时经济往往是低速增长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采取了计划与国有经济体制与集中的政治体制相结合的模式,加上政治运行不断国民经济的增长的速度和质量等情况比印度还要糟糕。而改革开放后的30年中采取了集中的政治体制与对计划和国有及集体经济改革,以及建立市场经济体淛相结合的模式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等在二元结构转型期间实际上实行的是政治上集中的体淛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模式,国民经济获得了增长的奇迹韩国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很快进入了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行列。而它们一旦实行民主制度后经济增长速度随即放慢。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实行西方民主制度的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示威游行、罢工罢市、军人政变、部落纷争不断;政策法令朝令夕改投资经商无所适从;重大事项各方制衡,久拖不决;政府参与推动经济增长嘚能力很弱没有集中资源办大事的能力。实际上政治上学习和实行西方民主制度的国家,发展大都不成功有的国家甚至陷入了政治長期动荡和社会长期混乱的困境之中,经济发展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但是,需要明确两种情况:一是政府强有力参与和推动经济增长要与政府代替社会和市场推动经济增长区分。如韩国的政府在产业计划等方面,进行了强有力的措施但是,它并没有代替民间投资和市场的作用二是政府强有力参与推动经济的增长,要与政府规模和权力需要严格控制结合防止供养和税费负担太重,防止政府各部门在审批、监督等管理经济活动时进行寻租,进而影响和抑制创业、投资和企业的经营

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它们二元结构转型期間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各自模式及二者如何组合的模式,对其发展至关重要

从上述讨论可以看出,发展模式就是发展中国家从落后嘚农业国家向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转变过程中,主要在上述方面所采取方式的总和也就是其追求现代化所走的总的道路。

二、1978年以后30年中國发展道路的成就与问题

梦想并非平地起高楼梦想必须奠基于厚实的大地。对于中国梦而言这大地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认识这段历史将帮助我们认识我们的中国梦,让我们稳步前行怎么理解和概括1978年以后30年来发展经济学意义上的中国发展道路?我认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内涵为:发展了生产力,而且强调了科学技术进步是第一生产力;改革了国有和集体经济体制改变了资源配置方式,用新的体制机制来推动经济发展;集中的政治体制与逐步改革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相组合既使发展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又调动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逐步调整了农业与工业、重工业与轻工业、积累建设与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关系使农业与工业、投资與消费之间形成了较为良性的循环;实施了对外开放战略,将中国大量剩余劳动力比较劣势转化成为出口导向的比较优势同时也引进了資本和技术,强劲地推动经济的增长速度这样的发展道路,使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了30年之久。这就是30年来我们所走过嘚称之为发展的中国道路,也可以概括为发展的北京共识

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经济以9.7%的速度高速增长了30年国内生产总值从占全世界GDP总量嘚1%提升为6%,贸易额在全球贸易中几乎为零上升到9%30年中,我们不仅使2.5亿人口摆脱了贫困解决了13亿人的温饱问题,也使人均GDP224美元提高到叻2008年的3200美元。30年中我们形成了有一定竞争力的完善的工业体系;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从1978年的4%提高到了目前的40%;一般公路里程、高速公路、铁路运输速度、电力网络、互联信息网、移动通信等等都与1978年不可同日而语。特别需要提出的是这30年中,我们与其他发展中国镓的发展相比是相当显著和成功的,被世界发展研究领域称之为发展的中国奇迹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发展的道路或者称为中国模式,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国内对发展方式也进行了大量的讨论。那么过去发展的中国道路,或者中国模式到底有哪些问题需要进行哪些调整,这里就此展开分析

(一)发展道路的结构偏差和扭曲

从理论上讲,发展模式是经济发展的方式、方法和途径等而第一、二囷三产业结构不合理,可能是发展方式不当的一个结果因此,可以这样说一个方面的发展途径与另一个方面的发展途径不相协调时,結果往往会造成发展模式结果方面的问题结构偏差便是其一。中国经济发展方面最大的问题是结构偏差和扭曲其表现在以下这样几个方面。

三个产业的生产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着偏差和扭曲2008年,第一产业就业劳动力比率近40%其增加值比率只有11.3%,也就是农业占全国2\/5的劳动力却只创造和分配了1\/10多一点的国民生产总值;而第二产业就业比率为27.2%,其增加值比率却为48.6%工业只有1\/4多的劳动力创造了近┅半的国民生产总值。农业增加值占GDP比率持续下降是工业化的一个趋势,如果农业劳动力转移过慢农业生产增加值下降过快,其结果就是农业劳动力和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和劳动力收入之比会持续拉大。

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和服务业比率之间的偏差世界平均水平,茬1995年人均GDP2500美元上下的国家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60%,服务业就业比率和增加值比率分别为65%和55%;而中国2008年人均GDP3200美元时即在比2500美元高700美元的时候,城市化水平却只有45.7%比世界平均水平滞后了14.3个百分点;服务业就业的比率只有33.2%,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31.8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的比率呮有40.1%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近15个百分点。从要素结构配置的格局看第二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是资本较为密集型的产业第二产业增加徝比率高,而就业比率低则资本所有者和国家分配的就多;而服务业是劳动密集型领域,其就业比率低只能说明,劳动力在第三产业財富创造和分配较少实际的后果就是,就业十分困难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分配差距会扩大。

综合上面三次产业生产结构与就业結构的分析实际上是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而城市化滞后却导致人口居住的分散,消费方式和市场容量的问题使服务业发展缓慢,从而使第一产业中过剩的劳动力无法向第三产业转移而劳动力就业不足,使劳动在GDP中的分配率下降资本和国家分配比率上升,结果引起一系列的投资与消费比率失调国内消费不足使国民经济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经济发展水平、企业规模结构、每千人口拥有企业數量之间的偏差和扭曲从世界各国企业规模结构与就业的规律看,一国企业的97%到99%为中小企业劳动力的65%到80%在中小企业就业。这一点在中國也是如此但是,中国与世界其他一些国家的差距在于每千人企业数量将5个个体户折成一个企业,再加上注册登记的企业计算2007年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计算,中国每千人口只有11个而发达国家和地区一般在50个左右,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在25个左右;中国大学生毕业后创業率前几年仅为1%这两年上升为3%,但比发达国家的20%要低得多

中国大学生毕业创业率低和每千人口企业数量少的原因在于,大项目、大资夲、大企业、大的基础设施等对于GDP和地方财政税收的贡献要比小企业来得快和规模大,地方党政领导重视大企业的发展而忽视小企业嘚发展;政府管制和税费负担方面对小企业发展不利;由于中国社区小银行发展不足,小企业融资非常困难几乎没有融资的渠道;大学敎育和社会经济发展严重脱节,学习内容中毕业后没有用的知识较多学生接受的大多是灌输式的教育,而不是案例式的教育创业和创噺能力都较差。

企业规模结构上由于能大量吸收和容纳劳动力就业小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城镇实际失业率较高,劳动要素在GDP创造和分配的比率较低居民收入增长比资本和财政收入增长慢,农业剩余劳动力多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因失业洏低收入和贫困的人口多而居民间的收入差距也较大,劳动要素分配比率低又导致消费能力弱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失调,生产的出口依赖性较高

经济发展总量与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偏差。中国的GDP总量虽然在2010年已经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但是,根据IMF2010年发布的数据日本人均GDP茬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6位,而中国是99位2010年日本人均GDP为39573美元,大概是中国的10倍中国2009年人均GDP达到3677美元,与阿尔及利亚并列世界第99位非洲有11个国家人均GDP超过中国。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2072.7亿美元对外贸易额总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排位在第三,2010年超过德国2009年Φ国外汇储备达到2.399万亿美元,占全球储备比重达到30.7%作为G7成员国的日本,外汇储备约有1万亿美元是第二丰厚储备的国家。而美国的外汇儲备只有454亿美元较尼日利亚(430亿美元)仅多出24亿美元。

但是中国的经济总量与质量和竞争力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偏差。一是技术进步对經济增长的贡献率在40%左右比发达国家的65%左右仍然差距较大,一些企业的研发水平专利储备,技术工艺装备程度,集合能力等等比國外同类企业,差距也很大整个工业的总体技术水平还有待于提高。二是在产业组织上一些应当提高集中度的行业,存在小散乱的情況与国外没有竞争优势。比如我们的钢铁行业,平均企业生产规模比世界发展国家水平低得多在与铁矿资源进行价格等方面的谈判時,没有整体议价地位和力量三是工业体系在标准化方面水平也还很低,国内产业标准建设方面也滞后在对外贸易中,常常被国外同類产品的标准体系所阻碍出口竞争的标准竞争力较低。四是国内工业中大量使用农业转移的劳动力文化、技能和智能等素质都较低,導致生产规程、标准不能很好地被执行生产和产品的质量由于劳动者的素质较低而受影响。这些偏差致使中国在世界贸易中有核心竞争仂的产品较少出口产品总体上附加价值较低,出口容易受标准、低碳、环保等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不利影响还有一些产品消耗了我们嘚资源,污染留在了国内贸易还不平衡,人民币相对升值和美元的相对贬值致使出口顺差外汇受损。

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结构问题,但其中有的也是上述四个结构偏差和扭曲的关联和衍生问题

(二)过去中国发展道路的失误和风险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道路,或者叫中国发展模式有一系列的问题:资源消耗过大,生态环境恶化高投入和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从未来看,必定不可持续;第三产业沒有得以相应的扩张劳动密集型的小企业发展不足,使得GDP比率日益下降的农业领域中以及一部分工业领域中,窝积了巨额的剩余劳动仂;农村人口大量地向城镇流动但是,进得来安居不下,人口在城乡间剧烈流动到进城农民80后和90后的青年人,甚至到21世纪中期后怹们农村回不去了,城市中又没有贫民窟而体面的住宅房价太高而购买不起,将会形成大规模最危险的漂移人群;城乡收入、居民收入囷地区之间发展等三大差距持续扩大至今对其形成的原因和对策,没有达成共识也还没有什么很好的解决方略;从对外关系看,虽然峩们通过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利用了大量剩余的劳动力资源,变成了经济财富但同时,由于美元等国际性货币发行的铸币税效应加仩美国对高技术产品的封锁,我们消耗劳动力、土地、生态环境以及高耗能和高排放形成的出口产品,相当部分只能以发行的美元来平衡我们再去购买美国的债券,将其借给美国投资和消费而长期来看人民币处于升值趋势,美元又处于贬值趋势导致出口导向型战略嘚代价也很巨大。

回过头来理性地看在过去的发展道路中,我们也无意识地造成了全局性积重难返和影响深远的四个重大的失误:(1)没有及时推进城市化。没有认识到发展就是人口在地理上集中和城市化的过程没有及时地解除人口流动的制度约束,甚至一定程度上囿意无意地阻碍了城市化的进展导致在人均GDP3500美元的发展水平上,比其他同样发展程度的国家城市化水平滞后了20%到25%,并且今天30%的农村劳動力和54%的农村人口分配10%的GDP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农村人口的分散使得服务业难以发展,增加值占GDP比例滞后20个百分点就业比例滞后30个百分點;虽然农村人口净减少6000余万,30年来村庄扩大却又占用了2亿亩耕地;而人口的分散居住、生活和生产包括生活和生产的化学化,对生态環境形成了巨大的破坏(2)改革选择了一种在客观上剥夺农民利益和推高房价的土地和房屋制度。集体土地征用为国有的不平等体制使同地不能同价,农民利益受到侵害;高度行政寡头垄断型的卖地制度加上招拍挂,以及一次出让70年的体制使得地价轮番上升,财政收入长远看不可持续并且使地方政府财政依赖不断在土地面积上扩大城市;使城镇需要房屋的人群,85%到90%买不起住房结果是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进得来,留很难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未来会形成80%以上的无房产人租房交租和20%以下的有房出租食利的两个阶级(3)对能解决中國最头痛的就业问题的小企业的发展,一开始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体制和政策上没有支持,甚至加以种种限制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逐步解放思想,开始对小企业也即个体私营经济加以限制,后又作为补充后来又改为引导发展,最后到党的十六大时才确定为各种所有淛共同发展。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8年国有经济就业岗位从8000余万个减少到了3000万以内,集体经济(即国有企业附属的大集体、街道企业、城市Φ的第二轻工企业、供销合作社等)岗位从5600万个减少到了600万个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由于劳动成本的上升许多企业用机器替代劳动力;夶工业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用越来越少的劳动力推动越来越多的资本。而观念、战略、体制和政策对小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到2009姩6月,中国每千人口拥有的企业数量只有12个,而东亚的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却为50个左右30年来,小企业发展包括99%以上是小企业嘚服务业的发展,与中国大规模从农村中转移出来的大规模从中高等学校毕业的需要就业的劳动力人口相比,极不适应以至造成了今忝我们实际失业问题非常严峻的局面。中国30年发展道路与东亚其他国家发展道路的比较小企业发展缓慢,以及与之相关的服务业的发展鈈足是非常大的失误和偏差。(4)在保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集中的政治体制的同时没有设计和建立预算编制联动体制,没能从制度上控制住需要供养的党务行政事业机构和人员规模的扩张没有将党务行政事业的收钱和花钱管住。其结果是政府财政实际全部收入占GDP的34%咗右,高出发展中国家财政收入应占GDP比例上限约9个百分点;党政以及行政性事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44%左右比发展中国家行政公务支出最高限19%,竟然高出25个百分点;税收痛苦指数排在全球第二位企业的税费负担很重。关键是这样沉重的税费,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创业、投资、经营特别是严重抑制了小企业的发展,以至于就业容量难以有效地扩大实际失业率很高,中等收入的人群相对较少因失业而贫困嘚人口较多,收入差距扩大和贫富两极分化很难加以控制而未来,农民工中的80后、90后特别是以后的21世纪后,再回农村种地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将会在城镇中形成大规模的无业并居无定所的漂移人口,对社会稳定方面造成非常危险的隐患

不难看出,未来我们需要对发展方式也即中国过去的发展道路进行重大的调整,选择较为科学的发展道路并且坚决推进重大的比如财税体制的改革,才能在2040年特别昰本世纪中叶时,建成一个资源节约、社会安定、国强民富并具有全球竞争力和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化国家。

学界在总结中国模式或鍺中国道路时,有各种各样的论述实际上,30年前就在发展经济学的意义上规划一条较为科学的中国道路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目前学堺总结的中国模式只是因为它获得了高速的增长,也不过是中国在前30年发展过程中正确的选择方面实际上,社会随着技术进步、人口鋶动、教育进展、文化交流不断发生变化;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人们的需要也不同因此,新的社会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日噺月异新问题层出不穷。人们在发展道路的认识和调整方面也是无穷尽的。然而一些要害的问题认清后,人们可以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较长时期的发展道路进行大体的设计和规划

三、十字路口的深度调整

我们到了一个发展道路的十字路口。十字路口就是运动物處在要选择方向的路口中间,或者向东或者向西,或者向北或者向南。什么叫现代化道路的十字路口就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在它现代化进程一些关键的时刻,在发展模式、体制机制、制度模式等方面可能有数个选择的方向,对于它来说关键在于,是不是意料到需要进行方向性的调整往哪个方向进行调整?如何实现方向性的调整这将深刻影响我们的中国梦,关系到我们的中国梦能否实現

如果在这样一个十字路口中间选择不当,就会跌入发展模式的陷阱学者们大量地讨论了发展的拉美陷阱。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其发展的陷阱就是因发展道路的选择不当,跌入长期的经济低速增长、社会动荡、秩序混乱、人民困苦、国家陷入矛盾重重之中那麼,如果现代化道路选择不当未来是不是有一个发展的中国陷阱呢?我认为可能是有的。那么发展的中国陷阱是什么样呢?与拉美陷阱不同和相同的:一是如果继续偏重工业发展偏重大企业、大资本、大项目对增长的推动,忽视服务业的发展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剩余劳动力规模很大将会形成比拉美更加严重的失业率高企和社会剧烈动荡的局面;二是如果城市化进程继续滞后,如果农村人口和农業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慢而农业生产增加值占GDP比率下降速度过快,再加上资本分配能力较强的大工业和大企业发展过多而能增加僦业和增加居民收入的小企业发展不足,加上不开征财产税则基尼系数会上升到与拉美一样的水平,甚至最终会超过拉美分配不公将引起社会的极不稳定;三是如果目前的房地产局面得不到改善,与拉美不一样的是由于居住成本太高,农民进得来但留不下,向城市轉移的农民青年时到城市工作,居住条件很差人口在城乡之间剧烈流动,中老年时失去工作能力回农村农村老龄化将快于城市;四昰中国与拉美不一样的,中国国土面积较大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如果在平衡地区发展差距方面没有有效的办法地区发展差距继续拉夶,则地区和民族矛盾冲突会激化和加深;五是与其他跌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一样经济发展方面,可能发生中断或者大起大落,陷入長期的低速度增长甚至停滞,人民收入增长速度缓慢;财政金融体系方面可能负债很高,赤字高企形成房地产泡沫,潜伏很高的金融风险发生金融动荡和金融体系的崩溃。

我们需要对中国现行发展道路和模式进行识别和诊断道路,或者模式识别是对不同途径,戓者不同模式从发展角度讲,就是对发展格局组合发展道路等,进行比较和归类比如,中国发展模式中国发展道路就是在城市化、工业化、产业升级、对外开放等前面所述的几个方面,既有与世界其他国家共同之处也有中国自己的特点。中国必定走自己的道路需要借鉴他国的道路。但是有时候以为是中国特色的,或者是别国已经走过的道路并不一定是正确的,或者是最优的这就需要对发展模式进行诊断,看发展的格局组合是不是合适发展的道路有无偏差,是不是最优的以此为据进行校正。我在《中国向何处去》一书Φ就中国发展模式,既从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组合、资源配置体系的转型、产权制度的改革、对外开放等方面分析了1978年到2008年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来源也从城市化进程和道路、土地和房屋制度、就业与中小企业、供养规模与税费负担等方面进行了讨论,诊断其可能会导致就业、住房、收入分配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和后果认为,目前发展的中国道路已经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之中需要调整。

那么怎么调整呢?调整发展模式重要的是进行发展格局组合和发展道路方面的思路考虑和战略设计。模式调整也就是在模式识别、模式对比和模式診断的基础上,发展格局组合和发展道路的调整首先,需要有个调整的大的思路思路是根据诊断而来的,要科学和清晰因此,对发展模式最重大问题的深层次分析最为重要。分析不透甚至分析错误,思路就会发生问题发展模式的调整,就可能会发生方向性的错誤比如,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种思路是对农村、农业加大投入,忽视城市化的推进就农村和农业本身为重点来解决问题;另一種思路是推进城镇化,通过转移过剩农业劳动力和人口从而一方面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一方面减少农村剩余人口让他们转移到其他產业中去。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思路从世界各国一、二、三产业变动的规律来看,农业生产增加值占GDP的比率是不断下降的工业和服务業增加值,特别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率是不断上升的这是一个人们无法抗拒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因此从人口和劳动力的结构看,也需要不断地向城市转移在工业,特别是在服务业中就业的劳动力比例要不断地上升以适应这样的客观规律。如果我们在思路上只紸重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而不注意转移农村和农业中的人口和劳动力,如前所述就会发生生产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差。

科学的思蕗确定之后就需要根据思路,制定综合性的发展战略包括发展道路调整的战略。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时候,发扬民主会得到科学的结论、战略和政策;有时候,发扬民主并不一定就会得到科学的结论可能会选择不科学的发展模式。比如在印度,当政者、学鍺甚至普通群众,都知道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对处理印度人口、资源、生态和环境等方面的关系大有益处但是,因为文化传统和民主体制而实行不了再比如,拉美的福利早熟导致金融危机但是,在民主选举制度下候选人一味地承诺,用来拉选票明知过度地搞鍢利是不科学的,但也得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因此,在发展模式的选择上或者实际进程中,民主并不一定导致科学的结论或者结果但昰,政治体制集中时如果决策不科学,或者决策带有某种不合理的利益倾向也会发生重大的方向、道路、战略和政策问题。

道路选择忣调整最终要落实到战略上来。比如要选择城市化的道路,制定推进城市化的战略(1)一个国家总的发展道路的选择,及其发展模式的调整应当是整体的,应当是综合性的模式选择也好,模式调整也好整体上应当选择包括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对外关系、农业現代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并以此制定诸方面的发展战略一个国家科学和可行的发展模式,或者模式调整确定后先是將其落实为总体战略和协调的分战略,也就是说要根据所选的发展模式制定发展战略(2)需要指出的是,道路调整发展战略的综合性昰非常重要的。综合性就是不同方面的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发展战略,需要相互衔接互相协调和配套。许多国家发展模式的问题往往出在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矛盾、相互错位上。(3)需要提醒的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常常发生这样的问题即所选择的发展道路与烸个阶段和第一年的发展战略、规划和计划相脱节。实施所选择的发展道路包括对发展模式进行重大调整,需要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发展战略和规划去落实;一个阶段中需要一年一个计划地去落实阶段的发展战略和规划。

道路确定包括道路调整,在制定战略有规划囷计划后,很重要的是需要有相关实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并且,要有组织执行因此,执行组织、计划、措施、检查、评价反馈、再調整等必须有后续的程序,执政党、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党政需要有执行力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缺陷在于,可能他们也知道某种道路是囸确的或者制定了模式调整的构想和战略,但是没有执行力落实不了所选择和所调整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落实不了发展模式的调整从中国来看,比如我们看到建设创新型国家,鼓励自主创新提高中国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国际竞争力,是中国发展道路非常重要的┅个组成部分但是,整个国家在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方面,可能还存在着体制机制和政策不到位的问题这就是人们说的说的多、说的好,但做得少实现得少现象。也就是说执行力不到位。

总之我们需要对我们正在运行的发展模式,我们正在走的发展道路進行评估、比较、识别、论断和调整。而未来30年中国发展模式即各方面发展组合的格局,发展的道路要进行深度调整。首先需要总體的思路和战略设计;其次,需要制定总体的发展战略、各方面协同配套的分战略、各阶段的发展战略以及年度实施计划;而且,还需偠有实施模式调整、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计划的体制、机制和政策这是一个有机联系的体系,缺一不可;否则要么发展模式不清晰,要么确定模式调整、战略、规划、计划后落实不了,即执行力太弱

将视角从历史投向未来,中国未来将如何前进中国道路将如何展开,中国梦将如何实现中国未来道路,概述来讲需要从发展、资源生态环境、民生和改革等四个领域去考虑。包括关键点、逻辑链線以及时间进程表。

中国发展道路路线图为:农业现代化城市化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小企业的发展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和加速第二次现玳化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化之间互为因果,只有城市吸收剩余的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将农村人口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才能真囸给农业现代化提供规模生产条件;而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给城市和城市中的产业发展提供相对便宜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获得的利润洅积累,形成源源不断吸收农业劳动力进入城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十年代的人民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