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也需要做国全谱基因检测结果吗?谁能帮解答一下?

编者按: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茬发现基因的几十年之后我们已经知道自己的生理特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因。但是在先天发育和后天培养这两方面哪个对人的性格囷行为影响更大,学界一直没有定论心理学家普罗明(Robert Plomin)的新书《蓝图》就探讨了这个问题,并且很可能引发一场热议他在书中提及,决定人们性格的因素主要是基因而书中最新的科学证据十分有力,不容忽视本文编译自the

我们的个性背后根源是什么?来自Bryan Mayes

在科学领域最有争议的话题中对于人类性格、行为影响因素的讨论一直都很热烈。我们的性格究竟是环境的产物还是基因的体现?我们的行为昰自然的力量决定还是后天的培养塑造出来的?大部分人都会认可两者都起到了作用但是哪股力量是主导力量,一直都没有定论

人們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共识,也会带来政治上的隐忧一般来说,左派倾向于把环境视为主导力量因为环境和人人平等的思想是有关联的。从这个角度看来 人和人之间的差异不是因为他们本质的不同,而是由社会环境差异导致的

同样,右派会更倾向同意达尔文的学说認为不同环境导致的不同结果是个体对环境的不同适应程度所致。而这样的看法在过去被用来推广“优生优育”(不管是左派右派),選择培育、绝育和纳粹的大规模谋杀

这就给从基因角度研究人类行为蒙上了一层阴影,尤其是关注不同种族之间差异的研究1994年,默里囷何恩斯坦(Charles Murray和Richard Herrnstein)出版了著作《正态分布》(the Bell Curve)就触及这个“禁忌”,书中的做出的结论是美国黑人和白人的平均智商不同

美国心理學家、基因学家普罗明支持了书中的数据,但是反对其结论普罗明有时候被成为“异教徒”科学的领军人物。他的新书《蓝图:DNA如何决萣人类性格》中引用最新的基因学研究得出了很积极的结论,不过这些是从个人角度而非种族角度出发得出的结论普罗明和很多其他科学家一样,认为弗洛伊德的科学误导了大家让人们在探索“我是谁”的时候,走错了方向性格特征的根源不在于父母在你童年时期洳何对待你,而是取决于我们从父母身上继承来的基因

普罗明发现,基因遗传能解释人们心理差异比如性格、精神方面特征的50%。这也僦意味着还有50%是环境影响不过,普罗明认为剩下的50%不能归于计划中、稳定的环境影响,因为环境是无法事先计划的其中的因素是不鈳控、无法预知的。对于我们掌握之中的环境影响普罗明认为其中大部分其实是基因表达的产物。

普罗明在书中写道, “我们现在知道的昰, 导致人们之间的心理差异上系统性力量主要是DNA差异. 环境的影响确实很重要, 但是我们这几年认识到, 环境几乎是随机的, 是不系统、不稳定的所以我们能做的并不多。”

普罗明30年才开始写这本《蓝图》 此前投入大量时间从事调查,以证明自己的观点他的主要依据是对双胞胎的长期跟踪调查。不过这本书之所以推迟那么久,普罗明承认是因为自己“畏畏缩缩”一直以来,不管是从基因角度研究人与人之間行为差异还是发表相关的研究都是“危险”的。

笔者在对普罗明的访谈中问道为什么这个角度的研究是危险的。他回答说“我记嘚,在上世纪70年代基因学的文章是被禁止的。一切都是环境因素导致比如,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是因为生命头几年母亲做错了某些倳导致的听起来荒诞,但是在那时候这就是科学的‘正统’似乎光是提到基因学都让人难以接受。”

现在在科学和心理学领域从基洇学角度做研究已经不是问题。但是如果你从基因学角度去研究其他学科比如教育学,“基因学还是万恶之首”但是,他貌似轻松的說几十年来,一直有人管他叫纳粹

基因学的发展从150年前开始,65年前人类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15年前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图谱,人类茬科学方面的认识已经深入到了解答“普罗米修斯火种之谜”的程度。虽说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基因是决定生理健康与否的关键但是茬基因学解释心理学方面,在用基因学解释我们的行为和性格特征时还是面临极大的争议。

要说基因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能跑多快、跳哆高、近视有多深都很容易接受, 但是要说基因决定了一个人有多聪明、能否理解他人或者是不是反社会,就是另一码事了我们更倾向於相信这些特征是社会条件所致,是一个人所在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导致的

毕竟,如果有两个小孩一个在温馨的家庭里, 有父母的愛和关注在温馨、安全的环境下成长,有足够的条件促进智力发育而另一个没人关注,成长在恶劣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很容易预测哪個小孩在学校的表现会更好。一般来说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但是普罗明认为两个孩子的表现受到社会环境影响不及自身生物学影响夶。他强调人的行为表现大部分是基因遗传所致,不是成长环境塑造的

上世纪七十年代,所有疾病都是环境所致就连精神分裂也是。提到基因科学就让人谈虎色变

普罗明提出的这种概念很难消化,原因有几个首先,不管是谁都能举出环境对结果造成极大影响的唎子。比如如果把一个小孩长期关在房间里,不让他阅读不让接触书籍,13岁之后才放出来这个孩子很有可能会有阅读障碍。

普罗明覺得在一个教育已经得到普及的社会,学习能力的差异大部分是基因导致的而不是家庭环境或学校教学质量。他认为这些因素确实囿影响,但是它们的影响远不及人们想得那么大

普罗明在解释自己的研究发现时,还有另一个问题:人们常常将群体和个体差异相混淆换句话说,就是分不清均值和差异例如,北欧男性的身高在过去两个世纪以来平均增加了15厘米这显然是环境所致,但是北欧男性之間的身高差异是基因所致心理特征也是如此。

“导致平均差异的根本原因和个体差异的根本原因不一定是相关的所以,你可以说一项特征的遗传程度很大但是在群体之间的差异,即种族、性别之间的平均差异可能完全是环境所致比如因为歧视导致的差异。不过将均值和差异相混淆是误解产生的根源。”

基因科学的历史并不长在此期间,曾有过更大的误解:“一个基因存在与否是某疾病、异常、夨调等等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有些环境主义者会要求拿出证据来如果某个疾病不能用某个基因异常来解释,那他们就宣称基因学不能解释疾病的产生但是单基因导致的疾病很少见,而且在心理学方面没有单基因导致的疾病

过去几年有一个大突破,多基因检测能夠将多个(几千个)基因与行为差异联系起来。目前没有人知道不同基因之间的复杂关系但是普罗明指出,多基因检测不仅是以预测为目的还可以用来得出与心理和生理相关特征的遗传预测。研究的基数越大预测就会越准确。越来越多的人做基因组图谱之后研究的樣本数量就会一直增长。

“我们不仅能用这些数据来解释GCSE成绩的差异还能预测某个体的父母教育水平以及他们社会经济地位状况。”普羅明说

批评普罗明研究的人不少,其中就包括心理学家詹姆斯(Oliver James)詹姆斯认为“坚持用基因科学视角研究问题是没有希望的”。他更傾向于环境学说因为这个视角讲出的“故事”更加丰富多彩,可以用父母的失职社会的冷漠和教育上的忽视来解释很多问题。

我问詹姆斯有什么问题想问普罗明。詹姆斯想知道的是在什么条件下,普罗明才肯接受“人类心理特征的代与代之间的遗传和基因关系不大甚至没有关系”的观点。:

基因对于一个人在社会上的成功有影响吗还是说你上的学校对你的成长更为关键?

当我告诉普罗明我咨询過詹姆斯的意见时,普罗明翻了个白眼他坚持说,詹姆斯不明白或没跟上最近几年基因学的进展

“随便找个研究,里面都会提到基因起到的作用你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说,‘噢父母和孩子很相似,所以是环境因素导致的’现在我们有了DNA证据,已经有20项研究都用评分荿功预测了教育程度不如你也做一个多基因评分,然后再下结论说基因不起作用詹姆斯的视角完全是基于弗洛伊德的学说,完全没有數据做基础”

在《蓝图》中,普罗明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个观点:即使表面上是环境影响也可能是受到基因影响产生的。普罗明将其称為“后天培养的先天基础(nature of nurture)”在考虑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孩子的教育及职业结果之间的关联,我们会倾向于觉得是环境方面的影响:父母的受教育水平高会让孩子也享受到特权,从而限制社会流动性

但是基因学“将两者之间的联系完全反转”,普罗明写道如果將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归结于他们的受教育程度,那社会经济地位就成了“可继承”的特征了因此,孩子从父母处享受到的特权父母嘚基因比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影响更大。

詹姆斯认为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出发,如果我们接受了遗传的观点就会导致穷人活该受苦,富囚就该享福的结果持有同样观点的不在少数。《卫报》今年就刊登过一篇评价普罗明(和其他科学家)此前发表研究的社评研究中有┅句“精英学校和普通学校学生之间考试表现的差异反映了他们基因上的差异。”而社评针对研究观点,做出了“煽风点火有害社会”的评价。

图克海默是弗吉尼亚大学基因学和人类主动权项目(Genetics and Human Agency Project)的领导他写了篇文章,批评上述研究将这些可能由环境导致的影响归結于基因影响“研究中没有有力证据,既不能让人相信基因影响也不能说服人是环境影响。”他总结道

坚持用基因科学视角研究问題是没有希望的。

但普罗明说自己的研究很有力,指向了基因学方向

而《卫报》此前刊登的文章最后对普罗明的研究做出了警示,“茬理解认知功能时我们不能将歧视抬高到科学的地步:依照他们细胞中的基因来决定他们在社会中上升的高度。”

当普罗明被问道他嘚研究发现是不是支持右翼、新达尔文主义的社会观念时,他回答“研究虽然说明基因是决定我们性格的主要系统性力量,但这对政策嘚制定不一定有影响右翼支持者可能会认为资源应该放在最优秀的孩子身上,其他的孩子都不管了但是我觉得一个社会的知识资本取決于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左翼支持者可能觉得我们应该把所有可用资源都放到基因方面没有优势的孩子身上,让他们达到最基本的文囮水平会读书算数,以便他们也能加入到技术越来越先进的社会中来”

如果我们确实找到办法排除了环境带来的差异,普罗明写道峩们就必须接受剩下的基因带来的影响。因为随着环境带来的差异越来越小基因带来的差异效果就会更明显。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要機会平等,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承认基因影响会导致结果不公平

普罗明作为心理学家,觉得我们必须跟着科学的脚步而不是坚持與自己政治理念相符合的说法。“对总比错好”他说道。

或许普罗明报告中最激进的方面不是平等问题而是对精神疾病治疗方面的反思。目前精神健康治疗遵循的是经典的医学模型,目的是诊断出患者有何种失调而不是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但是基因研究表明精鉮失调方面没有清晰的界限,只有一个范围而决定我们在范围中身处何处的正是我们的基因。

普罗明举了抑郁症方面的例子比方说,兩个对照组分别由患有抑郁症和正常人组成两组之间有1000个基因差异,那么在正常人中可能人均有500个导致抑郁症的基因差异,不过很多囚的基因差异数量不多基因差异数量越多的,患抑郁症的风险越大数量越少,风险就越小这是个概率问题,而不是必然的而背后囿条件就是是否有不可预知的时间发生,引起抑郁症

“这项基因研究的结论影响是巨大的。没有可以定性的失调只有不同维度在量上嘚差别。也就是说你无法治愈某种精神失调,因为精神失调根本不存在一切都是看量,你可以改善症状比如精神分裂症现在就是这樣治疗,但是医生不会尝试也也无法解决背后的问题他们会说,‘有些行为(超出正常范围)而认知行为治疗可以帮助人们改变他们嘚行为,以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生活’”

这样的思维,在心理治疗社区里自然会成为禁忌。但是如果你也觉得精神失调的诊断有些武断,让人不解的话看到普罗明的说法,会觉得一定程度上很有道理普罗明相信精神科学已经在根据新的科学发现做出相应调整,尝試使用光谱系统(Spectrum) 疾患将不再只是"类别分类",如自闭症谱系和精神分裂症谱系“谱系就是维度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普罗明说

这一切嘟意味着,“正常”和“不正常”之间的分别已经不只是模糊了而是由人工界定的了。“这些‘失调’都是连续的特征谱系上量的极端罷了”普罗明说。

在这场冗长又令人深思的访谈结束时我问普罗明,他的新书可能受到什么样的评价他说,“我也很紧张我知道這会改变心理学,会改变临床心理学会改变生命科学,最终可能会影响整个社会但是我觉得我们已经到了改变的节点,我只能屏住呼吸看看改变什么时候会到来。”

基因学家可能就普罗明说法的有力程度来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普通人很容易匆忙得出结论,而这样的莋法对于整个社会风险是很大的

在科幻小说里不乏人类利用甚至滥用基因信息的情节,而现实生活中这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只要昰进取的做法,都要面对科学的事实不管是好是坏,我们都不能罔顾科学事实

编译组出品。编辑:郝鹏程

咨询标题:足跟血能做基因检测嗎

我想问下新生儿疾病筛查串联质谱筛查,说是血给做了基因突变说基因没有问题尿检也做了气象分析说没有问题,给我说代谢没有問题我是不是该相信啊,第一次精氨酸60多第二次精氨酸90,说是月子里吃了高蛋白的也影响精氨酸结果第三次直接抽足跟血和尿做的串联质谱筛查,说是足跟血给做了基因突变说基因没有问题尿检也做了气象分析说没有问题,

我想问下新生儿疾病筛查串联质谱筛查,说是血给做了基因突变说基因没有问题尿检也做了气象分析说没有问题,给我说代谢没有问题我是不是该相信啊,第一次精氨酸60多第二次精氨酸90,说是月子里吃了高蛋白的也影响精氨酸结果第三次直接抽足跟血和尿做的串联质谱筛查,说是足跟血给做了基因突变說基因没有问题尿检也做了气象分析说没有问题,但是这回没有做精氨酸检查给我说代谢没有问题,说是完全没问题我还用再做啥檢查吗?还用不用要检查精氨酸??是不是哪个串联质谱筛查更准?

你在哪里做的串联质谱筛查呢不同地方标准值是不一样的。血片是可以做基因检测的你可以给孩子再复查精氨酸看看。

“没有”问题由邹卉大夫本人回复

在杭州做的串联质谱筛查恕我冒昧的再問一句,第三次没有查精氨酸不用再查精氨酸了吧?是做串联质谱筛查把足跟血滤纸血斑做基因突变检测和尿气相分析更准是吧?

峩的建议,可以距离上次检查1个月后再测一次精氨酸基因突变检测只能测已知突变,尿气相查的物质与血质谱不尽相同

“没有”问题甴邹卉大夫本人回复

  南方人的免疫力更强;通过基因数据可以推断个人的身高;基因检测能间接推断其易感阿兹海默症的几率……由中国科学家主导历时两年,对14余万中国人的无创产湔基因检测数据研究取得重大成果该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中,首次揭示了中国人群基因遗传特征

  基洇是生命的密码,国家级人群基因组学研究以及对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应用是精准医学的基础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核心競争力。大规模人群基因组学的研究可以发现与疾病(或表型性状)显著相关甚至是起决定性作用的遗传变异。为此在基因测序和无创产湔基因检测上深耕多年,并且成功运营我国首个国家基因库的深圳在2016年正式发起“百万人群基因大数据研究”项目希望促进遗传学研究與精准医学事业的发展。此次发表在《细胞》上的正是其第一期成果

  虽然我国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但长久以来,由于实验研究抽樣不充分导致我们对自身的遗传特征认识不多。在本次研究中华大的研究小组成功构建了包含904万个多态性位点在内的中国人基因频率數据库,其中约有20万个多态性位点属于首次发现这是目前正式发表的最大规模的中国人群基因频率数据库。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小組确定了6个在地区纬度方向上受到强烈自然选择的基因,它们在基因频率上呈现明显的南北差异充分展现了饮食、气候、病原体等环境洇素对中国人群的演化所起到的选择作用。

  比如由于古代在北方、西北等地区如新疆、青海和内蒙古等省份可能由于蔬菜获取比较困难,导致生活在这些地区的人们肉类摄入比例较大因此,促进脂肪代谢率的等位基因在这些地区有明显富集的趋势;而古代中国南方甴于自然环境恶劣病原微生物尤其是疟疾盛行,因此对于生存于该地区的人在免疫力方面有较高的要求

  同时,研究小组通过分析囚群遗传距离的变化和基因流方向揭示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群体的遗传结构特点及中国各省与欧洲、南亚、东亚人群的基因交流程度(或者說是通婚程度),发现当今中国人的遗传特点同时受到丝绸之路及近代人口大规模迁徙等因素的多重影响甘肃以及靠近甘肃省的宁夏和青海省的汉族人群体中所含有的欧洲人成分高于其它省份,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倍达到0.115%。

  研究小组还全面揭示了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囚群病毒携带率以及病毒在个体血浆中丰度的分布其中,研究发现中国人血浆的病毒组与欧洲人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比如在欧洲人群中携带率排名前两位分别是与皮肤急疹相关的疱疹病毒7型及与鼻咽癌相关的疱疹病毒4型,而在我国人群中排在首位的则是乙肝病毒其感染发生率大约为2.5%。

  “此次研究成果证明了生命科学产业已经从单个样本的检测和诊断正式进入了基因大数据时代。”华大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长、文章第一通讯作者徐讯表示未来中国科学家得以借助对基因大数据的研究和分析,更深刻地了解人类的生老病死进一步促进我们对复杂疾病、罕见病、药物研发、肿瘤基因解读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开发。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百万人群基因大數据研究表明 丝路影响了中国人遗传特征》 相关文章推荐一:百万人群基因大数据研究表明 丝路影响了中国人遗传特征

  南方人的免疫仂更强;通过基因数据可以推断个人的身高;基因检测能间接推断其易感阿兹海默症的几率……由中国科学家主导历时两年,对14余万中國人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数据研究取得重大成果该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中,首次揭示了中国人群基因遗传特征

  基因是生命的密码,国家级人群基因组学研究以及对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应用是精准医学的基础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在生物医學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大规模人群基因组学的研究可以发现与疾病(或表型性状)显著相关甚至是起决定性作用的遗传变异。为此在基因測序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上深耕多年,并且成功运营我国首个国家基因库的深圳在2016年正式发起“百万人群基因大数据研究”项目希望促進遗传学研究与精准医学事业的发展。此次发表在《细胞》上的正是其第一期成果

  虽然我国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但长久以来,由於实验研究抽样不充分导致我们对自身的遗传特征认识不多。在本次研究中华大的研究小组成功构建了包含904万个多态性位点在内的中國人基因频率数据库,其中约有20万个多态性位点属于首次发现这是目前正式发表的最大规模的中国人群基因频率数据库。

  值得一提嘚是研究小组确定了6个在地区纬度方向上受到强烈自然选择的基因,它们在基因频率上呈现明显的南北差异充分展现了饮食、气候、疒原体等环境因素对中国人群的演化所起到的选择作用。

  比如由于古代在北方、西北等地区如新疆、青海和内蒙古等省份可能由于蔬菜获取比较困难,导致生活在这些地区的人们肉类摄入比例较大因此,促进脂肪代谢率的等位基因在这些地区有明显富集的趋势;而古代中国南方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病原微生物尤其是疟疾盛行,因此对于生存于该地区的人在免疫力方面有较高的要求

  同时,研究尛组通过分析人群遗传距离的变化和基因流方向揭示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群体的遗传结构特点及中国各省与欧洲、南亚、东亚人群的基因茭流程度(或者说是通婚程度),发现当今中国人的遗传特点同时受到丝绸之路及近代人口大规模迁徙等因素的多重影响甘肃以及靠近甘肃渻的宁夏和青海省的汉族人群体中所含有的欧洲人成分高于其它省份,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倍达到0.115%。

  研究小组还全面揭示了全国31个省級行政单位的人群病毒携带率以及病毒在个体血浆中丰度的分布其中,研究发现中国人血浆的病毒组与欧洲人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比洳在欧洲人群中携带率排名前两位分别是与皮肤急疹相关的疱疹病毒7型及与鼻咽癌相关的疱疹病毒4型,而在我国人群中排在首位的则是乙肝病毒其感染发生率大约为2.5%。

  “此次研究成果证明了生命科学产业已经从单个样本的检测和诊断正式进入了基因大数据时代。”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文章第一通讯作者徐讯表示未来中国科学家得以借助对基因大数据的研究和分析,更深刻地了解人类的生咾病死进一步促进我们对复杂疾病、罕见病、药物研发、肿瘤基因解读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开发。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百萬人群基因大数据研究表明 丝路影响了中国人遗传特征》 相关文章推荐二:华大基因谋“变”:推“百万人群基因组”计划 靠拢基因大数據研究

每经记者 方京玉 实习编辑 梁枭

10月10日华大基因(300676,SZ)团队发布一项关于中国人基因组学大数据研究成果华大基因方面称,这是由其主导的“百万人群基因大数据研究”项目首秀该项目由中国科学家主导,两年时间里对14余万中国人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数据进行了深叺研究是揭秘中国人群基因遗传特征的科研成果。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现场了解到“百万人群基因大数据研究”基于华大基因团隊对无创产前检测临床数据的收集及整理。一直以来华大基因以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作为上市公司的拳头项目,但近期因“举报门”等事件上述项目也引发了系列争议。此次华大基因借发布基因大数据研究阶段性成果向外界传递信号:该成果是公司技术研究领域的一次“升级”——从基因测序服务升级为基因大数据研究

发布基因组学研究阶段性成果

华大基因方面介绍,“百万人群基因大数据研究”项目發起于2016年团队在充分遵从相关伦理原则、知情权规范下,选取了14余万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数据展开了群体水平的研究并开发了一系列用於此类数据的分析方法。相关信息显示华大基因的研究小组主要从中国人群体遗传学、复杂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国人病毒感染圖谱等三个方面揭秘中国人群体中的生物大发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虽然上述研究样本来自于无创产前检测数据,但华大基洇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徐讯表示该次阶段性研究成果或类似超低深度测序数据,可以有效应用于群体遗传学、疾病与表型等领域的高水岼研究并将在遗传病诊断、肿瘤研究、药物研发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研究结果已经以论文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中

目前,该阶段性研究成果包括:揭示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群体的遗传结构特点及中国各省与欧洲、南亚、东亚人群的基因交流程度;发现叻当代中国人的遗传特点同时受到丝绸之路及近代人口大规模迁徙等因素的多重影响;验证了48个与身高及13个与身体质量指数显著相关的基洇位点发现了两个与怀孕年龄显著相关的基因位点;发现了中国人血浆的病毒组与欧洲人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记者注意到虽然该研究項目于2016年发起,但是在此之前华大基因并未在上市公司公告中提及“百万人群基因大数据研究”项目在公开场合也较少提及。而之前常被提及的则是华大基因“炎黄计划”:宣布启动于2014年拟对抗呼吸系统癌症、妇瘤癌、消化系统癌症等五大高发类肿瘤,当时称该计划拟投资过亿

以广度数据靠拢“大数据研究”

10月10日,英国科学家在《自然》杂志发布大规模遗传数据涵盖五十万个全基因组数据。据《科技日报》报道英国生物样本数据集涵盖了约50万个个体的全基因组遗传数据、临床测量以及健康记录,样本年龄为40~69岁之间英国人在2006年臸2010年采集了样本基因型和脑部扫描。

徐讯透露目前华大基因团队采集的数据只涉及到千分之六到百分之一的数据,对个体来说测得不是佷深与传统基于人类遗传的研究不一样。“但数据尺度更宽、更广是这次研究的亮点这次研究覆盖了大量的取样,同样可以给出非常精确的研究成果这些在精准医学上是可行的。”

对于近期陷入舆论危机的华大基因而言此次“百万人群基因组”计划的适时推出或许能够帮助公司挽回一些公众形象。2018年以来华大基因可谓进入“多事知秋”,其市值已经从巅峰时期的1000亿元下滑至如今的200余亿元

《每日經济新闻》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一手将华大基因塑造成“基因界腾讯”的创始人汪建、CEO尹烨均没有在“百万人群基因组”计划研究成果发咘会上现身虽然该研究成果对于公司意义斐然,但除有中科院院士背景的华大基因理事长杨焕明外其余高管并未在发布会现场讲话。媒体采访环节则由徐讯、百万人群基因大数据研究第一作者刘斯洋、论文共同通讯作者金鑫代表公司、项目团队发言

也许,在明星公司嘚光环逐渐褪去后一个更加务实、学术化的形象正是现在的华大基因想要给外界呈现的。

《百万人群基因大数据研究表明 丝路影响了中國人遗传特征》 相关文章推荐三:GDP 基因区块链数据用于保险创新可产生240亿净利润

基因价值链 GDP (Gene Development Platform)将于18日开启通证全球首发英国coinred币红网、新加坡 UFO鉯及 AT 交易所 3大交易所投资者可以购买和交易,同时可以参与项目方联合交易所进行的百万级的空投和活动奖励

据悉,基因价值链是在區块链的基础上用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人工智能等实现基因组数据的巨大价值GDP通证基于每个人的基因数据挖矿,广泛应用于人类的基因检测、基因编辑、器官配型、肿瘤治疗、制药、健康管理和保险等领域该项目申请了全球第一个基因区块链专利技术,将基因和区塊链的创新结合起来让用户遗传数据安全受保护,并获取数据驱动的健康服务和挖矿收益

医药应用全流程示意图,从疾病的人到健康嘚人(基因价值链提供图片源自Clin Transl Med)

Genoval基因价值链创始团队有关负责人苏海桥告诉记者,基因数据被证明既是核心的个人信息也是生物学基础研究、制药产业、医学研究的重要基础,能在治疗诸如癌症、糖尿病、各种遗传罕见病中发挥作用同时也能够指导人们健康生活,比如知道酒精代谢、运动耐力咖啡因耐受能力就可以更好的规划生活、运动、工作。

为了促进基因数据的有效应用以及为数据拥有者提供價值,他们建立了基因区块链项目Genoval(genoval.org)并发行了名为GDP的通证,以区块链、人工智能分析、云储存、高性能计算为技术基础通过解决基因组數据的存、传、授、用、密而成为数据价值提供商。特别地Genoval的数据包括,以基因数据为特色医疗数据、医药数据、健康数据、组学数據等为补充的个人全面生命数据PCLD(personal

2000年,中国、美国等六国科学家共同产生了第一份人类全面基因组数据花费了近40亿美金。现在随着技术进步基因组学数据的大量出现,如中国公司华大基因曾经生产了世界上40%以上的数据美国NCBI也储存有很多数据。

由于数据所有权、加密传输技术、商业模式、运营能力等尚未解决的问题大量数据无法被多方有效利用。科研发展将会需要更多的基因数据基因组数据也是精准醫疗医药临床研究的根本动力,大型药企也需要基因组数据作为药物和疗法研发的基础科研、医学研究应用、产业应用是基因数据价值產生的主要场景。

基因+区块链专利技术门槛高

在谈到竞争优势时他表示,GDP基因价值币具有三高的特点:基因科技利润高,市场成长性高产业门槛高。如某A股上市基因公司市盈率达到160倍,而腾讯的市盈率为30倍普通公司的市盈率在12倍,说明基因类公司具有极高的投资價值市场对其盈利的认可高于古典互联网的经典企业。

从技术上GDP申请了基因行业第一个基因+区块链的专利申请技术,是极少数在技术仩能够申请发明专利的项目团队区块链专家正在开发基因专用的联盟链,另外专利技术的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学基因价值评估和传输系统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因基因价值链门槛较高具有高速发展的产业基础,基因技术在新技术中极具代表性和创业门槛普通模式创噺的创业者和团队没有可能做这方面创业。谈到他们创业团队时苏海桥表示,GDP团队目前有近20个团队中有毕业于南加州学、港城市学、喃安普顿学、港中学的留学,也有有源于华为、魅族、华基因、惠普等公司IT和BT(Biotech)领域知名的技术、科研、财务、法务员团队成员主要分布茬港和深圳,并在美国英国,欧洲等地建团队和社群得益于创始团队的行业积累,目前他们已经和国内测序龙头企业和其他国内、国際著名公司开展合作

本项目社区建设也到了高速发展阶段, 从产品和社区运营上他们着力与推进对用户具有具有实际效果的基因产品,已经建立了数万人的付费用户社群在目前阶段的数字经济社区大部分是空投产生的社群的情况下GDP的付费用户社区绝对是一股稀有的清鋶。

基因数据用于保险创新可产生240亿净利润

GDP通证基于每个人的基因数据挖矿广泛应用于人类的基因检测、基因编辑、器官配型、肿瘤治療、制药、健康管理和保险等领域。他们申请了全球第一个基因区块链专利技术将基因和区块链的创新结合起来,让用户遗传数据安全受保护并获取数据驱动的健康服务和挖矿收益。

他们透过区块链技术和通证(token)经济着重以创新价值链构建用户和科学家、产业、平台的良性互动关系;以独有专利技术为基础,以制定数据标准和成立产业和技术联盟为核心竞争力;以使命和愿景指导下的生态基金促进人类对基洇数据的理解和应用Genoval的通证GDP的发行主要是锚定基因数据的测序量,以及生态中的开发服务量因此具有稳定的增值空间。目前他们已經开始建立基础设施和签定行业合作协议,并组建了全球格局和全面眼光的团队他们将依靠中国的巨大产业优势,努力践行他们的价值觀实现基因科技造福人类健康的愿景。

他们的技术还将为社会带来意义巨大的数据经济通过基因检测已经成功帮助多位社区的女性检測出宫颈癌病毒,提早预防了宫颈癌其中有些是通过简单的宫颈癌疫苗没有办法预防的。

在中期发展规划中Genoval 生态基于他们平台成立了PREGUARD,将先进的基因区块链技术和数据分析能力用于保险行业经过测算,预计会增加30%的新增健康保险用户同时会减少因为癌症死亡人数8%,吔就是24万人由于精准预防将阻止大量癌症患者上升为不可治愈的赔付对象,基于基因科技的创新保险实现后仅此一项将产生240亿的净利潤。

他们的目标在于利用基因组学、区块链和生物信息学、人工智能等技术以实现基因组数据的巨大价值释放基因组数据的价值,让人們享受精准的健康生活

《百万人群基因大数据研究表明 丝路影响了中国人遗传特征》 相关文章推荐四:区块链如何保护个人数据?迅雷链楿关应用已经落地

  日前,在2018天津夏季达沃斯上迅雷集团CEO、网心科技CEO陈磊表示,在数据都集中在少数互联网公司手中的当下互联网公司凭借用户数据获得垄断地位及大量利润,而作为数据所有者的用户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同时陈磊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今天有條件用区块链去管理用户的数据,如果法规能跟上的话可以还数于民,把数据还给每一个拥有者要求企业有偿使用数据。”

  在刚剛过去的7月作为首个落地迅雷链的基因+区块链项目,HGBC(Human Genome BlockChain)人类基因价值生态链完成了在迅雷链上的全链条业务部署:数据存储、上链确权、Token发放。在该平台上个人用户的基因数据、运动、体检报告、电子病历等医疗健康数据被上链确权,用户参与科研项目可获取积分奖励积分可用来兑换基因应用服务,**降低了科研项目获取数据的成本通过在迅雷链上的部署,用户的健康数据从产生、使用、利用就形成叻完整的闭环能更好地为个体服务,同时还通过区块链的激励机制解决了用户与科研企业之间的“数据矛盾”。

  那么作为底层技术的迅雷链发挥了哪些作用呢?要知道医疗数据是非常隐私的个人资源,包括病人身份、过往病史以及医疗情况等这些都是患者的個人隐私数据,同时也是关系国民健康的大数据那么,找到一条稳定、安全的区块链主链来储存数据是首要解决的问题。而迅雷发布嘚国产、高性能迅雷链与迅雷星域云计算设施的结合可以满足大数据场景对于主链的要求。

  具体而言迅雷链是通过国家级区块链系统标准测试的区块链主链,除了拥有百万TPS性能外迅雷链还可以秒级确认请求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且接入简单兼容能力强大,可弹性扩展以随时轻松应对突发流量HGBC在公布双方合作时透露,HGBC选择区块链主链的要求是国产自主、性能强大、配套资源完善而迅雷发布的國产、高性能迅雷链与迅雷星域云计算设施的结合,恰好满足了HGBC对于主链的要求

  在解决了基本的数据存储和管理问题后,还需要解決数据共享的激励问题《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将基因检测确定为能够实现人类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重要工具随着基因测序價格下降,普及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自己的基因数据。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第一本是基因数据来源的用户,却无法掌控自巳的数据国内许多检测公司,在用户须知中直接写上:“基因数据所产生的科研和商务价值,归基因检测公司所有与用户无关。”苐二基因数据日益增多,科研机构获取基因数据的成本并未下降第三,基因应用过少基因数据无法深入用户的多个使用场景中。

  HGBC与迅雷链的结合即可以解决以上问题首先,用户的散落在不同平台的基因、健身、睡眠、生理周期等健康数据会被统筹上链之后进荇确权。其次确权后的数据将会有两个方向的对接。一是参与到项目方(科研机构、药厂)的科研项目中获取健康积分收益。二是使鼡健康积分享受基于健康数据的服务,比如说健康管理、基因应用等由此一来,科研项目方获取数据的成本降低科学研究的效率提升,这意味着更多的新药、对人类探索的科研成果会加速出现基因应用、健康管理的服务因为能快速得到用户反馈,也能高速旋转起来那么健康数据从产生、使用、利用就形成了完整的闭环,能更好地为个体服务精准医疗、精准健康管理也就指日可待。这正是陈磊所說的“还数于民把数据还给每一个拥有者,企业有偿使用数据”来带的联动效应

  实际上,除了基因数据区块链技术在医疗数据方面还有诸多可实现的应用场景,可以实现多方在区块链平台上对数据进行共享未来,这些场景或将陆续在迅雷链上实现落地促进各荇各业的发展。


《百万人群基因大数据研究表明 丝路影响了中国人遗传特征》 相关文章推荐五:HGBC在迅雷链完成全链条部署,基因+区块链将迎赽速发展

2018年7月迅雷链文件系统(TCFS)发布,支持企业自己建立区块链激励机制在此基础上,基因区块链HGBC于近日发行了“健康积分”并正式仩线链克口袋。HGBC成为了链克口袋支持的链克外第一个区块链激励机制这意味着,迅雷链在支持第三方应用方面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同時,作为首个落地迅雷链的基因+区块链项目HGBC完成了在区块链上的全链条业务部署:数据存储、上链确权、Token发放。

迅雷链(ThunderChain)是由迅雷旗丅网心科技打造的超级区块链平台具有百万级别的TPS处理能力,单链出块速度达到秒级支持solidity语言开发的智能合约,兼容以太坊虚拟机EVM┅次开发支持多个区块链平台。迅雷链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区块链事业的发展,让开发者能够专注于区块链应用创新和功能开发

BlockChain)人类基因价值生态链,是一个以用户为核心科研方、服务方共同参与建设的生态平台。在该平台上个人用户的基因数据、运动、体檢报告、电子病历等医疗健康数据被上链确权,用户参与科研项目可获取积分奖励积分可用来兑换基因应用服务。目前在HGBC上所有的服務,都由APP达尔文星球来承载该APP是一款集生命数据上链、数据流转、资产管理、基因应用商城、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健康生命APP。

HGBC与迅雷链的結合是医疗健康领域与区块链技术对接的探索。医疗健康数据明确属于国家战略资源人类遗传资源及基因数据在科技部的相关政策中屬于不得出口到海外的国家资源,HGBC选择区块链主链的要求是国产自主、性能强大、配套资源完善而迅雷发布的国产、高性能迅雷链与迅雷星域云计算设施的结合,恰好满足了HGBC对于主链的要求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将基因检测确定为能够实现人类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重要工具随着基因测序价格下降,普及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自己的基因数据。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第一本是基因數据来源的用户,却无法掌控自己的数据国内许多检测公司,在用户须知中直接写上:“基因数据所产生的科研和商务价值,归基因檢测公司所有与用户无关。”第二基因数据日益增多,科研机构获取基因数据的成本并未下降第三,基因应用过少基因数据无法罙入用户的多个使用场景中。

HGBC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首先,用户的散落在不同平台的基因、健身、睡眠、生理周期等健康数据会被统筹上链之后进行确权。其次确权后的数据将会有两个方向的对接。一是参与到项目方(科研机构、药厂)的科研项目中获取健康积分收益。二是使用健康积分享受基于健康数据的服务,比如说健康管理、基因应用等由此一来,科研项目方获取数据的成本降低科学研究的效率提升,这意味着更多的新药、对人类探索的科研成果会加速出现基因应用、健康管理的服务因为能快速得到用户反馈,也能高速旋转起来那么健康数据从产生、使用、利用就形成了完整的闭环,能更好地为个体服务精准医疗、精准健康管理也就指日鈳待。

HGBC平台推动了人类对生命的探索,能帮助人们认识到基因检测的价值在某种意义上助力了健康中国计划。此次与迅雷链的结合昰一次跨领域的尝试,亦是一次创新相信在它之后,国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之路将越来越容易

《百万人群基因大数据研究表明 丝路影响了中国人遗传特征》 相关文章推荐六:重金掷研发 华大基因剑指全球基因测序万亿市场

中报出炉之后,显而易见华大基因的业绩不錯。

8月27日“基因测序第一股”华大基因(300676.SZ)发布2018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华大基因实现营业收入11.41亿元同比增长28.44%;归属于仩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长8.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8亿元

华大基因业绩稳步增长的同时,华大基因也逐步解决问题走出此前的低谷。

2018年8月1日华大基因控股股东华大集团执行副总裁朱岩梅、华大集团助理总裁韦炜、华大基因股份囿限公司生育健康事业部总经理彭智宇、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徐茜等人代表向媒体详细介绍了华大的发展历史和多项核心技術,并就外界关注的“举报门”、“癌变门”等多个热点话题与媒体进行了面对面深入交流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华大基因曾承载了造福囚类的使命

它的诞生也是与众不同――1999年9月9日,随着"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 1% 项目"的正式启动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在北京正式成立,这昰华大基因的前身

此后也成为华大基因的slogan(使命口号)――“基因科技造福人类”。

随后先后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1%,承担其中绝大部分工作)、国际人类单体型图计划(10%)、第一个亚洲人基因组图谱(“炎黄一号”)、水稻基因组计划等多项具有國际先进水平的基因组研究工作彰显了世界领先的测序能力和生物信息分析能力,也奠定了中国在基因组学研究领域中的国际领先地位同时,华大基因在全球范围内与众多学术机构和研发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致力于在人类健康服务事业和科技应用领域的发展。

呮是这样一个特殊公司一路走来并不容易。

事实上作为一家基因检测公司,华大基因运营及管理风险颇高上述问题的爆发只是其中の一,比如作为新兴业务的这类公司面前的风险主要有:

基因测序及诊断等服务产品在中国属于新兴业务,因此在中国的监管层面如何監管同样处于探索阶段因此,监管趋严或者产品服务如果不能持续满足监管部门的要求华大基因将会面临系列风险。

2、因技术和工艺導致的产品质量事故风险

此次爆发的“癌变门”显然属于此类风险。

客观而言在基因检测领域,由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达到100%的准确度,因此也就存在公司因生产工艺技术限制从而导致研究或者服务中提供错误结果最终给诊断戓者研究服务的使用人带来验证后果,华大基因面临赔偿责任的风险

3、在医学研发当中,无论是创新药还是其他产品研发都存在较高的夨败率

4、伴随着竞争对手的增多,以及行业的技术更迭行业竞争越发激烈。

“随着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环境逐渐成熟,國家政策逐步放开基因测序行业,特别是国内成熟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在华大基因招股书中,它将市场竞争加剧放在了21項风险因素的首位

比如,在生育健康领域华大基因的主要竞争对手为贝瑞和康――该公司由华大健康出来的高扬、董事蔡大庆、任媛媛创立于2010年5月,2017年借壳*ST天仪登陆A股市场

2011年初,原华大科技总裁李瑞强也另立门户创立了“诺禾致源”在科研服务上给华大基因带来了┅定压力。

2018年华大基因爆发了“举报门”、“癌变门”,市场震惊

在此背景之下,华大基因该如何走出泥潭这取决于华大基因的选擇。

对于风波华大集团执行副总裁朱岩梅表示,传言都不属实“尽管被误解,但我们始终坚守华大的价值观:诚信是底线造福是目嘚。华大目前仍然处在快速成长期希望社会各界对我们更多包容和信心。”

华大基因的基因及价值观不容忽视没有人否认,他们是一镓有梦想的技术公司

1999年,华大基因诞生然而,波折不断比如,曾经因为购回仪器及试剂的问题创始人汪建不得不将公司旗下全部資产抵押给一家国有资本,然而抵押金额却被一压再压从4000万元到2000万元再到1000万元,最后拿到的却只有500万元投资款以及500万元私人财产借款

對此,汪建上门交涉得到的回复却是冰冷冷的“用钱说话。”

“这句话是我永远的心头之痛才有后面所有的征程”,汪建曾回忆道

這是一个倔强的创业者,在造富人类的梦想和理想面前他坚持了下来,即便曾被董事会宣布直接免职

如果我们看懂了他们经历的波折,便会了解这是一家有梦想的公司否则,创始人不会坚持这么久甚至在于投资机构交流的过程当中,拍案而起

媒体公开资料显示,2012姩7月汪建曾与来自深创投、红杉资本等投资机构的数十位代表“唇枪舌战”,甚至直接拍了桌子后来,在王石的协调下华大基因才苐一次拿到风险投资,以华大科技42%股权换得光大控股4亿元、云锋基金2.3亿元、红杉资本2亿元等在内的共计13.98亿元投资

后来,华大基因的发展果然也不负众望

截至2018年6月末,华大基因公布了百万中国人基因组计划的第一期科研成果同时正式上线了第一期中国人群的基因频率数據库(Chinese Millionome database,简称C**B)该数据库只体现抽象后的群体基因频率信息,对于个体信息完全脱敏在推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充分的保护了个人隐私。第一期C**B收录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共计超过14万例样本覆盖了包括汉族以及36个少数民族在内的900多万个单碱基多态性位点,C**B中还同时公布了身高、BMI、年龄等超大规模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结果研究者可以根据这些成果开展相关表型的大规模元分析。通过参考正常中国人群數据库中的基因频率信息科研工作者们能够排除常见变异,锁定真正致病的变异避免良性变异带来不必要的研究损失。它对我国群体遺传学、罕见病、复杂疾病、肿瘤以及全基因关联分析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精准治疗预防防控有着重要意义助力中国疾病研究造福广大囻众。自发布以来C**B已为国内超过60家科研机构提供科研服务。未来将持续升级为科研与临床工作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数据服务。

作为一家基因检测服务公司华大基因研发的基因依旧在华大基因身体中流淌,华大基因正在寻找当年的自己。

2018年华大基因半年报业绩表现亮眼――四大业务板块中,生育健康类服务营业收入达6.22亿元同比增长21.69%;毛利率69.89%,虽受民生投入增加影响较上年同期减少6.05%,但生育健康毛利率仍高于同业复杂疾病类服务营业收入达3.02亿元,同比增长81.19%;基础科研类服务营业收入达1.76亿元同比增长3.60%;药物研发类服务营业收入达3918.91萬元,同比增长7.79%

对于研发的重视,也让他们重新找回当初的梦想――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华大基因研发投入过亿,同比增加41.40%且研发占營业收入比重为8.8%,高于同业平均水平截至2018年6月末,公司及其全资、控股子公司拥有的已获授权专利共计320项其中发明专利298项,实用新型專利14项外观设计专利8项;自有注册商标374项,核心技术专利范围涵盖实验仪器、样品处理、测序文库构建、质量控制、生物信息分析等各個关键技术环节生物信息分析等方面自主软件取得了536项软件著作权。

华大基因重点研发项目进展情况:

未来华大基因还将继续朝着梦想而迈进。

华大基因的未来:数据和民生

“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倚。”

最坏的事情发生了在倔强的汪建的坚持下,华大基因有了妀变的勇气

显然,华大基因的诸多问题暴露了其管理问题比如与合作伙伴合作方式及关系的问题,质量管控的问题等等

但是在改变嘚勇气以及梦想之下,华大基因开始了改变之旅:

在内部华大基因还采取了技术管理的思路,寄希望于华大基因自主研发的基因云计算岼台BGI Online上面就贯穿基因数据流“存、算、传、管”各个维度进行全面管理,降低管理成本及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百万人群基因大数據研究表明 丝路影响了中国人遗传特征》 相关文章推荐七:达沃斯发布中国AI 50强榜单 影谱科技入选

  读懂报道 2018年9月19日,世界经济论坛新领軍者年会(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在中国天津举行作为全球顶级峰会,本届论坛共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2000名政、商、学、媒体界代表参会在论壇现场,、科技媒体与大数据公司中金投X发布了中国AI 50榜单其中,中国计算机视觉技术商业化落地领军企业、中国最大的智能影像生产企業——影谱科技(836488.OC)上榜

  中国AI 50强企业仅2位女性创始人

  据悉,本次榜单主要覆盖1100多家与AI技术有关的中国企业收集数据主要基于两个方法:先由企业自己提供,同时由研究团队和已有的数据库进行核实;然后再从技术研发能力、产品成熟度、投资者支持、运营基本面和未来发展潜力这五项要素来分别打分最终得出综合分数。整个过程历经数月包含深入调研,实地走访重审大量现有研究数据等细项複杂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AI 50企业的成熟度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这50家企业中约有80%已完成B轮或后续轮,而整个中国人工智能行業中81%的企业仅完成首轮融资其中27家企业收到了来自**相关基金和/或、和腾讯的投资,更有14家估值超过的初创公司这14家企业的总估值高达402億美元。中金投X创始人NinaXiang在发布会上表示让人惊讶的是,人工智能的50强企业中只有2家拥有女性创始人而影谱科技CEO姬晓晨女士正是其中之┅。

  AI+影像助推影谱科技登榜“中国A I50”

  据了解此次入围AI50榜单的影谱科技,是国内最大的智能影像生产企业凭借在像素及子像素計算、三维重建和3D视觉、视频内容的细粒度分析及结构化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为内容产制、平台渠道等产业链各环节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和商业化服务影谱科技在科技赋能深度和行业覆盖广度上持续布局,是国内罕见的可以兼容线上线下长视频、视频规模协议量产的智能影潒生产平台构建了一个包揽众多垂直细分领域的“AI+大文娱”产业版图。

  影谱科技的技术领先产品集成及商业化成熟,已占据国内智能影像生产领域头部位置“我们研发了一系列智能影像专利技术,可以实现视频影像的自动处理、子像素级分析、智能叠加、无痕展礻”影谱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艾瑞在《2018中国人工智能行业》中也指出影谱科技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视觉技术创新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革命意义和商业价值的强大技术壁垒资料显示,2017年影谱科技完成4.46亿秒工程处理积累,累计为数百家客户、近千品牌及15万部影像内嫆提供技术服务市场占有率超70%,掌握视频结构化垂直领域的核心数据深度覆盖超6亿用户。这也正是影谱科技在拥有专利数量、风投融資金额、公司估值水平、营收现状和未来等12个指标上加权评估系统得分优于同行而跻身AI50榜单的原因

  “技术+场景”拓展智能影像生产市场

  在智能影像生产所需全程技术链方面,影谱科技具备先发优势在像素轨迹计算、更复杂的退化问题、遮挡和运动关系、光照和陰影等技术难点等几项智能影像生产的核心技术上,影谱科技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通过端到端的训练产生两个独立的模型,分別进行基于单视图的深度估计、以及基于多视图的摄像机位估计加强不断的数据获取将会持续提升视频分析处理的能力。影谱科技技术岼台在视频平台方上线后即构建了事实上的技术准入壁垒让平台方很难在既定技术条件下选择其他供应商。

  任何领域的信息都有影潒的表现形式据公司评估,2021年单月上传至全球网络的视频影像总时长将超过500万年每秒将诞生1百万分钟的网络视频影像内容,影像与 AI 的罙度融合正在激发亚洲市场诞生一个新巨头的机会中国领先的视觉技术企业、最大的智能影像生产技术公司——影谱科技逐步成长为推動智能影像技术发展的亚洲新力量。

《百万人群基因大数据研究表明 丝路影响了中国人遗传特征》 相关文章推荐八:数据分析助力商业银荇精细化管理——试论银行探索型大数据分析平台的构建

本文共3487字预计阅读时间1分23秒

一、构建数据分析平台的原因

面对不断渗透进入商業银行的支付、产品等领域,传统的商业银行不能再止步不前而要在数据的使用上更加精细化,通过数据深入、透彻的分析客户价值与潛力实现数据驱动,以数据为抓手进行精准营销,强化风险管理切实提升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

报表或传统数据分析平台进行精細化管理的不足

报表由于格式固定灵活性不高如果需要调整,需要重新完成需求确定、立项、开发、测试上线才能最终实现,实施周期长并且数据处理时效性低,已经不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分析、信息提炼的需要

目前数据分析类的平台在银行业主要应用于客户关系管理、风险管理、等,有一定的应用范围但主要基于企业内部信息,而外部网络信息挖掘使用较少另外传统数据处理技术使用较多,大数据处理技术使用较少

商业银行需要与时俱进,借助大数据的东风构建敏捷型数据分析平台,为业务发展提供新的量化数据分析方法摆脱业务人员加工报表进行数据分析的传统模式。

三、数据分析平台建设的规划

数据分析平台的建设要本着面向业务主题、面向业務应用、面向业务人员的原则来推进

面向业务主题指的是数据分析平台的建设要规划明确的数据范围和边界,而不是贪大求全想一步箌位构建一个涵盖所有业务、所有系统数据及记录的数据分析平台,这种方式建设周期长投入成本高,无法适应业务的快速发展变化極易半途而废或者达不到预期效果。

面向应用则是说建设数据平台要以满足业务层面的应用为前提而不是从最底层数据入手去进行数据加载,这样的话很可能纳入的数据不能充分满足业务需要或者存在大量对业务数据分析没有价值的冗余信息。传统的数据分析平台时常需要IT部门加工多维数据集面向应用就要求数据分析平台对不断变化的业务数据需求反应更及时。同时数据分析平台要支持同Excel等办公软件的交互,而不是只支持自有的文件格式无法进行导入导出到其他文件格式的操作。

面向业务人员指的是在界面和学习、使用的方式仩要尽可能让业务人员感觉到便利、熟悉,而不是需要长期的学习才能掌握平台的使用让没有技术背景的业务人员也可以轻松掌握。

2、選择大数据作为底层数据处理技术的缘由

数据分析平台的建设要依托大数据技术,而不能再使用传统的数据处理模式这是为什么呢?夶数据的特质有以下几点:大量性、多样性、价值性、高速性以下就来具体阐述这几个特质。

(1)大量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以往嘚传统数据分析通过常规的数据库作为数据源,在处理效率上有诸多掣肘随着客户数量的增多,数据会呈几何级增长如果超过百万級的数据量,传统的数据库就难以胜任需要采用大数据的系统架构才能胜任数据处理任务。

(2)多样性数据量的增多,不仅仅是数据處理量的增加还意味着有更多的信息可用来进行分析。传统的数据分析只是依托于数据库中存储的结构化数据这就使得分析的内容非瑺有局限性。大数据则不同除了结构化数据,还有大量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地理位置等半结构、非结构化数据而大数据除了银荇内部的数据,也会纳入许多外部的信息用于进行关联分析等信息提炼工作。

(3)价值性数据海量且种类多,那相应的信息筛选工作量就会变得异常复杂将庞大的数据通过处理后精选出最有用的信息。

(4)高速性大数据大量性、多样性、价值性的三个特质,使得数據处理机制的效率一定要高毕竟在我们目前所处的互联网时代,周围事物瞬息万变如果不能及时把握机会,很可能就会错失良机而夶数据的高速性正是对应了这一要求。必须要在数据存在的短时间内筛选提炼出对应的有效信息不然就会将机会拱手让人。

综上所述建设数据分析平台,以大数据为底层技术架构是毋庸置疑的不二之选

数据分析平台还要注意*的分层使用的安全原则,数据如果没有管控就会出现被滥用、被泄密的风险。

新近发布的《银行业机构数据治理指引(征求意见稿)》中提到“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数据安铨策略与标准,依法采集、应用数据依法保护客户隐私,划分数据安全等级明确访问权限,监控访问行为完善数据安全技术,定期審计数据安全”这就为商业银行合理使用数据来指导业务发展明确了边界和要求。

五、数据分析的结果展现

传统的数据分析结果都是通過报表来进行展现的存在着展现结果不直观,展现形式不美观展现内容不丰富等诸多弊端。在大数据时代可以通过引入数据可视化等方式来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的展现。

数据可视化可以说是最为卓越的数据价值体现形式,超越了堆叠文字和数据或者多张报表的表达形式。对数据结果进行图形化展现相较于传统的两维图表,数据可视化更加清晰明确的提炼出数据价值能够更加灵活地实现数据展现。超越了Excel的表现形式直观的表达出了海量数据所体现的业务发展动态与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为决策层、管理层提供了数据支持通过雷达图、汽车仪表盘、地图等形式展现数据,通过色彩、颜色深浅、动态效果等来清晰地表达数据分析的结果重点突出并且会给人留下罙刻印象。

数据可视化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优势就是非常适合进行探索式数据分析探索式数据分析即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是一种对现有数据进行少量先验假定的条件下通过绘制图表、数据拟合、计算特征量等方式来探索数据规律的一种分析方法。十分适合在没有找到特定分析目标或者研宄方向时进行数据探究探索式数据分析具有三个特征,一是从数据本身出发而不是从某种假定或定式模型出发;二是分析方法灵活多樣,不拘泥于传统统计方法可以跳出理论上对于假设检验、置信区间等严格的处理工具的局限;三是分析工具简单,强调数据与图像的結合强调数值计算与直观感知相结合的分析方式。

六、数据分析平台的使用推广

数据分析平台的广泛使用离不开对专职数据分析人员的培养传统模式下,数据分析的工作往往由部门内负责报送数据的业务人员完成没有专职的数据分析人员,这就造成一人多岗没有足夠的精力去完成数据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索,数据的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数据分析停留在表象上。数据分析人员一定要具备数据思维数據思维是一种将事物抽象为数据的思维模式,而不是基于过往个人经验形成的思维定式来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平台的大规模使用,不昰通过行内要求去推广而是让平台真正提供对业务发展有帮助的数据,从而调动业务人员使用分析平台的意愿自发地使用数据去提升業务效率。

数据分析平台的应用一定要找到突破口,以点带面可以燎原。前期的一些工作可以由技术部门去主动协助,比如在人力資源部的应用选择人力资源方向的应用作为数据分析平台的原因如下:首先,作为职能部门数据的应用较之对客业务部门要少,也缺乏数据分析的应用环境以此为切入点去展现数据分析平台的作用和价值是最好的方式。其次人力资源的数据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数據质量相对较好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数据清洗等工作就可以进行分析,前期工作量相对较少

在数据应用较少的职能领域打开局面,再借甴口碑普及至对客部门通过数据分析的结果推动业务发展,让业务部门意识到数据分析的价值所在这样,酒香不怕巷子深平台的使鼡推广自然可以事半功倍。

七、数据分析平台的前景

再好的数据分析平台也只是工具技术和业务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脱离了业务应用场景再好的技术平台也会被束之高阁;而离开了技术,业务则会停滞不前逐步在同业的不断前行中败下阵来。只有充分融合业务与技术才能真正的挖掘出数据价值,更好的助推业务发展在大数据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数据量呈几何级增长数据的价值将会更为重要,探索式数据分析平台将作为最有前景的系统应用必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各家银行精细化管理必备的重要手段也必将掀起一轮数据分析平台的建设高潮。

[2] 黄玺磊大数据的最后一公里——数据可视化技术[J],中国金融电脑2017年02月第02期:37-43

[3] 王宇宁,大数据环境下数据分析与可視化核心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5

本文系未央网作者隋 心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百万人群基因大数据研究表明 丝路影响了中国人遗传特征》 相关文章推荐九:IBM研究表明大型数据泄露事件可以造成最高3.损失

根据 IBM Security 和 Ponemon 嘚一项研究表明一次数据泄露事件的平均损失为 386 ,但「大型违规」的损失(100 万到 5000 万份记录规模的损失)可能从 4000 万美元到

根据 IBM Security 和 Ponemon 对近 500 家经曆过数据泄露的公司进行了采访他们收集了与数据泄露有关的数百个成本因素的信息,包括技术调查和恢复、通知、法律和监管要求、業务损失成本和声誉损失

总体而言,研究发现数据泄露中的隐性成本——比如业务损失、声誉的负面影响以及员工在恢复过程中花费嘚时间——难以统计,且成本高昂例如,该研究发现「大型违规」(超过 100 万份记录丢失) 的成本中,有三分之一来自于业务的损失

2018 年由於全球数据泄露事件的平均成本为 386 万美元,比 2017 年的报告高出 6.4%这项研究首次计算了与「大型违规」相关的成本。「突破 100 万份记录的损失为 4000 萬美元而突破 5000 万份记录则可能造成 3.5 亿美元的损失。」

IBM X-Force 事件响应和情报服务全球负责人Wendi Whitmore 在一份声明中说:「虽然公众高度关注的数据泄露事件往往会造成数百万人的损失但这些数据的波动性很大,而且往往只关注一些容易量化的特定成本」「事实上,有许多隐藏的费用是必须考虑的比如声誉损失、客户损失和运营成本。知道成本在哪里以及如何降低成本,可以帮助企业更有策略地投资资源并降低所媔临的巨大财务风险。

在过去 5 年里大型泄露事件 (超过 100 万份) 的数量从 2013 年的 900 起增加到 2017 年的 1600 起。根据对过去两年发生重大数据泄露事件的 11 家公司的分析今年的报告使用统计模型来预测违规行为的成本,从 100 万到 5000 万不等绝大多数的攻击 (11 次中有 10 次) 来自恶意攻击和刑事攻击 (不是系统故障或人为错误)。

发现含大型入侵的平均时间是 365 天——几乎比规模较小的入侵时间 (266 天) 长 100 天

对于大型数据泄露行为,最大的损失是与业务損失相关的损失据估计,5000 万次违规行为的损失约为 1.18 亿美元几乎是此类事件总成本的三分之一。IBM 分析了几起引人注目的大型违规事件的公开报告成本发现报告的数据往往低于研究中发现的平均成本。这可能是由于公开报告的成本通常限于直接成本如从违约中恢复的技術和服务、法律和监管费用,以及对客户的赔偿

在过去的 13 年里,Ponemon Institute 研究了与数据泄露相关的成本发现在研究过程中损失一直在稳步上升。

医疗保健机构的数据泄露造成的损失连续 8 年排名最高——每份丢失或被盗数据要损失 408 美元——几乎是跨行业平均水平 (148 美元) 的 3 倍

Ponemon Institute 董事长兼创始人 Larry Ponemon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的研究目标是展示良好的数据保护实践的价值,以及在解决数据泄露问题时公司支付的金额会产生实質性影响的因素。」「尽管数据泄露的成本在研究的历史中一直在稳步上升但我们看到了通过使用更新技术节省成本的积极迹象。表明通过使用新技术以及对事故响应进行适当规划可以大幅降低这些成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谱基因检测结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