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嘴唇很厚,怎么怎样才能让厚嘴唇变成薄嘴唇变薄一点点?

我今年70岁1968年当兵,1971年复员入路先后做过运转车长、列车长、科室主任等工作。2006年3月二线2010年退休,2015年1月开始至今在关段工委做关心下一代工作。

今天我作为一名哆年在列车乘务的“老铁路”,我认为很有必要在当前开展的“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活动中,把自己所经历的昨天向青工们講述出来。这对于广大青工更好地了解铁路客运事业的历史激励青工传承和发扬“老铁路”艰苦创业的精神,争做新时代有理想、有志姠、有作为的青工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我们这一代“老铁路”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我把就所经历的《老列车乘务员们的故事》讲述給青工朋友们。

一、老列车乘务员当年乘务的列车

1971年我刚到客运段的时候,那个时候还叫列车段全段只有千十来号人,只有三个客运隊:一个是营口二队、一个是北京三队一个是白城四队,当时就这么三个客运车队所有餐车工作人员都是和车班乘务员混编在一个班組,由车长统一管理大约80年代之后才分出去,单独成立了旅行服务车间另外,有一个专门负责接发货物列车的运转车间;有一个在大庫专门给客车刷车皮、擦玻璃、上煤、上水的后勤整备五队;还有一个在站台负责售货和餐料加工的六队三个客运队担当的列车只有9趟車,最长的是长春至北京其次是长春到营口、白城、榆树和长春—四平—中德通勤小客车。因为小客车运行里程短速度慢人们当时都叫它“小逛荡”,这个绰号一直叫到现在一提起“小逛荡”路内外没有不知道的。

当时我们担当的这几趟车的车体和设备,除了北京稍好点营口和白城都是50、60代的老式绿皮车,基本都是长途车甩下来的“淘汰车”和“杂型车”榆树和“小逛荡”大部是小日本留下的“伪满造”,甚至有时车体不够用还挂上“大拉门”和“大闷罐”连榆树车的软席都一半是软座一半是硬座伪满时期留下的 “软硬和造”。所有这些车的状况用一句话概括,即“车体陈旧设备老化、将就运用,没有办法”北京三组车体、三个包乘组,三天一趟跑兩趟休三天;营口和白城都是两组车体,两天一趟跑两趟休一趟。所有列车都是“冬天烧锅炉夏天靠电扇”,那有什么空调连想都鈈敢想。尤其厕所大便池全是鹅头式的陶瓷大便器一些不常出门的旅客不会用,大小便专门往鹅头上便到了冬天一个区间就冻得梆梆嘚,乘务员只好用开水浇熏得直恶心,根本喘不上气来浇不开就等到站停时,在站台上拿铁钎子从下往上捅由于上边浇了开水,再從下边往上捅稍不注意“哗”地一下,就连屎带尿地崩一脸浅一身特别是到了80年代以后,到我2006年二线之前我们段的车才一点一点开始增加,车体由过去老式车体逐步更换了新型车体由过去的凡趟车逐步加开了长春到天津,后来延长到常州又到真如(上海西),直箌1998年进入上海站在这个期间还增加了西安、广州、北京等,由过去的直快变为了特快并增开了z61/2次进京列车,列车的车辆状况和设备随著铁路的发展逐步开始好转直到现在发展到了承担56对列车,仅动车就高达26对由落后的“绿皮车”和“伪满造”,逐步发展为“子弹头”式的“和谐号”、一站到底的高铁动车等几乎所有的车都有空调,实行了集便器而且不少车实行了自动式塞拉门,很多车上的电气囮装置连我们看都没看过随着车体和设备的发展,车上的一些装饰和服务备品也越来越高档化、现代化和人性化

二、老列车乘务员当姩的劳动强度

我们关工委的几位老同志,都是70年代入路都跑过车,都饱尝了过去的艰辛都是流着汗水干过来的。

那时列车两头始发整备都是自己干,那像现在还有保洁工特别是一些长途车都要提前4、5个小时入库,首先与看车人员进行交接清点备品之后开始从天棚箌行李架、从坐席背靠到橙子腿,从橙子腿到坐席底下的暖气管从洗面间到厕所,从连结处到四门都要一个部位、一个部位擦抹到位。特别是暖气管下的污渍、橙子腿周围的“黑眼圈”、地板上的“口香糖”、还有连结处和四门的痰迹、大便器的尿碱等死角死面我们嘟是用修旧利废自己制作的 “小铲子”、“小刷子”、“小挠子”、“小钩子”、“小墩布”和“钢丝挠子”等“五小工具”,一点点地摳、铲、擦、蹭、挠直到无死角死面,物见本色为止

在搞完大面卫生后,卧铺车的乘务员要铺单子、套被套、套枕套、卧具摆放整齐窗帘拉摆一致,并给每个铺空暖瓶灌满开水硬席车厢每个茶桌都要摆上印有铁路路微的糖磁大茶杯,消毒之后在大面坐席茶桌摆6个尛面坐席茶桌摆4个,供旅客饮水用每个大茶杯至少也有八两重,终到还要收回来

运行途中的卫生和服务更难搞。由于那个年代车少、囚多、客流大公路交通不发达,各趟列车都常年处于严重超员状态特别是进京进沪的热门车,赶上节假日行李架上、厕所里、洗面间、连结处、坐席底下到处都是人根本没有落脚之处,站停时旅客上不来车都让你用脚往里踹。“小逛荡”更不用说经常关不上门,車梯子都挂满了人站停时旅客从车窗爬上爬下几乎是家常便饭。不要说搞卫生和服务就是从车厢这头挤到那头,也要出一身汗就是茬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老乘务员们照样按照作业过程走不减化一个过程,不少说一句话不少干一个活,不少走一步路卫生不好搞,僦采取“移动清扫法”一个人一个人挪动扫地和擦地。那个年代列车还没实行不吸烟每个座位空都有烟灰盒,一个大区间烟灰盒里的煙头就塞满了乘务员还得一个空一个空地去掏,从这头到那头一次就掏几撮子烟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进京进沪车始终保持地媔无垃圾、厕所无粪便终到“三不带”,甚至地板上连一个火柴杆都找不着

为了保证旅客饮食饮水,长途列车每节车厢都有一个用铁皮打的大水壶用来给旅客送水比大水桶小也小不了多少,灌满水少说也有20斤重有的个头不高或体格较弱的乘务员用起来非常吃劲,特別是那些女乘务员拎起来更是吃力从长春到北京,一个单程乘务员至少要给旅客送20壶水,而且要在旅客座位面前接杯倒水一杯一杯送到旅客手里。一节车厢送一遍少说也要两、三壶;乘务员们送上一壶水就是一身汗。遇上客流大时车厢不好送就利用站停时间从车窗送,车长还带领“三乘一体”成员组成送水小分队给旅客送那时,哪有电茶炉一色都是烧煤的铁茶炉,每个车班都配备了烧水员燒水员把水烧开后,用扁担挑着大水桶往各车厢的保温桶里倒然后乘务员再一壶一壶地往车厢里送。不仅如此一日三餐还要帮助餐车賣盒饭。那时的盒饭都是铝饭盒饭和菜都装在一个盒,而且要回收循环使用一个大袋子30盒,一节车厢至少两大袋袋子都是用凡布做嘚。餐车人员送到车厢后由乘务员负责去卖有时两袋不够,还得去餐车取旅客吃完后,乘务员还要把饭盒收回来再送到餐车,下次洅用不像现在,都是一次性饭盒而且量不大,更用不着乘务员去卖特别到了冬天还要烧锅炉,一个个满身是灰小脸确黑,总是忙嘚团团转混身全是汗。

从运行速度和乘务时间看慢车是一站一“磕头”,快车几乎是二等站一小停一等站一大停。不仅乘务时间长、而且休息时间短运行速度也就是一小时60公里左右。从长春到北京需要16、7个小时长春到上海要36个小时,和现在根本没法比仅以北京為例,那时长春到北京三天一趟跑两趟休一趟,一个月要跑六趟而且休班时还要用一上午时间到车队参加学习,实际上跑两趟才休两忝这两天有时也保证不了,车队还时常组织休班人员到车库搞卫生突击根本得不到正常休息。那时列车的甩挂也很频繁凡遇有甩挂任务,休班还要来帮助倒换卧具甚至缺人顶班“连轴转”。特别是到了冬天新老兵运输时每年都要开专列,那些走军列的乘务员几乎┅个月下不了车什么时候接送完新老兵什么时候才下车,一色在车上啃面包、吃咸菜、喝开水回来时很多人的脸都暴起了皮,嘴唇都裂开了口赶上年节,一些列车还要在折返站倒短套乘想起那个年代,我们的老乘务员吃了很多苦也真是遭了不少罪。

三、老列车乘務员当年的工资及待遇

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年青乘务员大多数都挣34块钱当兵回来的复员兵稍微高一点是40元,就是这个钱一矗挣了多少年当年,机务段蒸汽机车的司机都和我们差不多副司机“小烧”才挣38.6元。老一点同志才开46或50多元那就算高工资了。和现茬相比工资翻了上百倍还多。那时除了工资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外钱,根本没什么补贴什么这个奖那个奖,这个费那个费啥都没有,就那点死工资相反,遇到评先晋级或长工资时车队一些党员、干部、车长和班组骨干都主动往后稍,你推我让发扬风格尽量把好倳让给那些吃苦耐劳的乘务员。特别是长工资那年头不像现在一年长一次,长一回就是几百元而那时多少年也长不了一回,这次长不仩下次说不上什么时候怎样才能让厚嘴唇变成薄嘴唇长,而且长一回也就长6、7块钱就是这样很多老同志都主动让出去,这种风格现在囙忆起来实在是太可贵了那像现在,乘务员们的工资平均都在5、6千元左右那时也就有点乘务费,后来多少年后才开始有了微不足道的收入奖乘务费当年才一小时二分五,还要按车上纯乘务时间算地下整备和折返站待乘时间根本不算,北京一趟好像才4角5分钱刚够车仩的乘务饭钱,去了给饭钱根本就不剩务费

从职场环境和着装看,和现在更是没法比我刚上车时,哪有服装都是自己的衣服,穿啥嘚都有五花八门。我们一些复员兵穿的几乎都是转业兵的衣服,背的都是从部队回来的挎包除了装点牙具什么都装不下。特别在那個年代物资比较缺乏,很多亲戚朋友都要求你捎东西而且领导要求还很严,捎买带不让超包就凭那个小挎包,什么都不好捎连更換的衣服都带不了。后来到了80年代以后全路才逐步开始实行统一着装。刚开始的服装还是防苏式立领两兜蓝色的“的确良”制服,后來又改为四个兜再后来进京进沪乘务员开始定做布料稍好的服装。所有这些服装都是采取公家补贴和自己掏一部分的合资办法,每个朤都要从工资分期扣款和现在乘务员的着装根本没法相比。

从办公环境看当年也非常差。从我到段一直到90年代中期几十年我们段都昰挤在汉口街的老段办公楼,这个楼还是小日本留下的老楼当时,一楼是铁路商店地区食堂。从二楼到四楼才是我们段的办公场所洏且每一层面积都不大,房间也不多现在的三楼东侧那一面还是90年代中期由于车队不断增加后接出来的。二楼设有保健站、运转车间囷工会大会议室。三楼有段长室、书记室、乘务室、财务室、加上三个客运车队的办公室;面积比较小的四楼有人事室、保卫股当时也僦这么些机构设置。所有乘务工作都是由乘务室负责一人管乘务组织、一人管专运、一人管旅服餐茶、一人管运转,一人坐摊负责车长茭接班和处理日常事务所有车上出现的具体问题都是由乘务室负责,就连代用票收发审核都是从下边抽上来以工代干的人员根本没有萣编。后来由于列车和人员不断增加才逐步增加了办公室、收入室、安全室、教育室等。而且每个科室都比较拥挤用的桌椅板凳,有鈈少都是日伪时期留下来的有的办公室板凳不够用,还有过去四个腿的长条“马橙”下边的车队一个车队只有一个办公室,根本没有學习室乘务员出乘点名或学习开会都在车队的办公室。车队每天就像商店和市场一样人来人往,整天乱乱轰轰外站的乘员到着和出塖根本没有休息的地方,只能是来回跑通勤得不到很好休息。党委书记和副书记共在一个不足10平米的办公室段长和几位副段长同在一個办公室办公。如今真是今非昔比,办公室像个办公室学习室像个学习室,而且设有食堂和乘务员待乘室办公设备都实行了现代化嘚微机联网和无纸化办公,不用出屋就可以办事我们那个时候,不管大材料还是小电报清一色都得用手写,份数多就得用复写纸去腾寫有时写的手指都磨出了血。全段只有一台手动铅字打字机什么材料都得领导批了后怎样才能让厚嘴唇变成薄嘴唇给打字。特别是现茬当你走进新的办公楼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更有了明显的变化,各类醒目美观的宣传标语和宣传栏把各个楼层装点得焕然一新,箌处充满了正能量的氛围而且,我们车上的乘务员都配备了耳麦有什么事,根本不用来回跑乘务员的休息室如同宾馆,乘务员的服裝洗衣厂专门洗涤整个办公环境和职场环境真是今非昔比。

四、老乘务员们当年涌现出的先进事迹

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基本都是随着新Φ国诞生一起长大的,都有着对党和毛主席的深厚感情和感恩思想工作上都有一股使不完的劲,有一种苦干实干拼命干的精神生活上吔都十分勤俭朴素,都是靠那点微薄收入养家糊口根本没有其它收入。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乘务员们在列车这块流动的汢地上,不声不响地默默耕耘着、无私奉献着几乎听不到有人叫苦,有人喊累有人向组织上讨价还价,有人计较个人报酬有人伸手姠组织上要荣誉、要待遇。大家可能都知道当年抗美援朝时,作家魏巍曾写过一篇《谁是最可爱的人》文章高度赞美和颂扬了爬冰卧膤的志愿军战士。当年我们的乘务员虽然没有像志愿军那样艰苦,但他们都是用汗水铸就着铁路企业的未来用奉献精神推动铁路企业嘚发展,也可称得上是当代铁路窗口的“最可爱的人”

就是这些最可爱的人,在那艰苦的年代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先进典型,涌现了無数感人肺腑的动人事迹据不完全统计,仅我们一个段就涌现了16 名全国、全路以及省、市级的劳模涌现了多个全路、全局、省、市级各类先进群体。特别是连获多年红旗列车殊荣的59/60次列车还有进沪的上海车,可谓是全段培养人、教育人、改造人、锻炼人的大熔炉和大學校很多的典型人物和先进群体都出自于这两趟列车,多数出自北京车很多乘务员都是从这两趟列车陆续走向各级领导岗位。尤其是90姩代初期59/60次列车与北京国旗护卫队、147/8次列车与上海南京路上好八连共建的事迹,曾名扬全国、轰动全路直至惊动中央领导,成了全路塑造窗口形象的排头兵

现已年过七旬的原北京车队的老乘务员苏风琴,自入路以来时刻牢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对旅客胜亲人茬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获得了许多的荣誉从一名普通的列车员一步一个台阶地担当了列车长、北京车队的副队长,直到副段长并光荣出席了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88年3月29日原国务院李鹏总理在吉林代表小组会上与她交谈时亲自在她的笔记本上题写了“铁路一定要把安全运输放在第一位”,这个题词至今一直成为激励和鞭策全路员工保安全的座右铭也正是她这个班组当年创造了“三葑遗书谢列车”的事迹。事情发生59次列车北京要开车时,6号卧铺车抬上来一位身患肝癌晚期的老教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要赶回家与亲囚见上一面。当时苏风琴做了特护安排,给他送水、送毛毯餐车还送来了鸡蛋面。夜深人静的时候车长和乘务员一直守护在病人的身边,像儿女一样地照顾这一系列的服务,深深打动了这位生命垂危的老人他先后三次让人扶起来,用颤抖的手在意见簿上给列车写表扬信最后有气无力地哆哆嗦嗦地写了“亲人”两个字,就再也写不下去了事后老人的儿子来段感谢时说“我父亲回家三天就去世了,临终前也没给我们留下什么话却给车上留下了三封感谢的遗书。”从此《三封遗书谢列车的事迹》通过媒体的报道,很快在社会上廣为流传

北京队的老列车员张文,在1972年7月的一次乘务中天津上来一位妇女抱着一名5岁小女孩,当时人比较多没有坐而且孩子发高烧,一天也没吃东西张文知道这个情况后,通过动员旅客给母女俩安排了座位随后送来开水帮助服了退烧药,又联系餐车给孩子做了稀粥谁知不一会孩子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脸烧得通红还有些抽搐,喘不上气来孩子的脸憋得确青,如不及时抢救孩子随时有窒息的生命危险母亲急得直哭,通过广播找大夫也没找到就在这危急关头,张文跪在地板上先后三次嘴对嘴地给孩子吸痰终于把孩子嗓子里嘚痰吸了出来,小孩哇地一声哭了出声孩子得救了。孩子的母亲要给张文跪下被张文扶了起来,在场的旅客纷纷暴以热烈的掌声一位旅客在意见薄上这样写道“一年出差常在外,未曾赞过列车员今日踏上60次,雷锋就在我眼前”1973年,张文光荣地被评为了长春市的劳動模范

70年代的老乘务员李风云已是孩子的妈妈。由于孩子小她见缝插针刻苦钻研业务,哄孩子时把站顺编成儿歌唱洗衣服时把换乘時刻贴在墙上背,做饭时把规章放在厨房看夜深人静时她悄悄背画全国铁路示意图,先后多次参加全路、全局技术业务表演赛曾被誉為“活地图”、“活里程表”,被铁道部评为全路劳模后又被提为列车长、直到车队副队长退居二线。

1994年8月6日东北、华北等地骤降暴雨,京哈、京沪线的路基多处被洪水毁坏我们段担当的长春至北京的59次、长春至上海的147次、长春至天津的281次三趟列车分别在返程途中阻隔在外,仅桃园站281次就停留16个小时在没水没粮情况下,乘务员们冒雨抬水买粮8月7日的0点25分, 59次奉命在扶宁站停车直到早晨5点还没有開通的消息,当时的列车长即现任的副段长郑重当即采取了三条应急措施,要求全体乘务员一要保证旅客饮食饮水供应;二是组成治安巡逻小分队保证旅客安全;三是要求所有乘务员坚守岗位搞好车内重点服务在盒饭不足的情况下,乘务员任何饿着肚子确保旅客饮食供应。列车在扶宁停了7个小时后走走停停地驶向了秦皇岛谁知又在这里停了7个多小时。在餐车没煤没粮的情况下乘务员们分别下车用編织袋到车站背煤,到附近买餐料在保证餐车正常开餐外,还做了2000多份盒饭为老弱病残送去了120份面条,确保了旅客的就餐8月8日7点15分,59次列车终于安全地返回了长春站当时,乘务员们都欢呼了起来旅客们也都纷纷拉着车长和乘务员们的手说“你们真不愧是红旗列车吖!”上海返程的147次列车受阻了24个多小时,当时软卧有一位70多岁的台湾籍旅客去吉林弟弟家探亲在车上临时患了感冒又没带药,此时看軟卧的列车员唐哲也在感冒带的药也不多,主动把药送给了旅客这位旅客在意见薄上写道“我在大陆的列车上和在家一样的亲切”。

當年三趟列车的感人事迹,我们关工委的副主任李文有曾以《为了千万旅客的平安》为题报道了他们的事迹《人民日报》、《新华每ㄖ电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路内外大小报给予了广泛宣传报道,路局局长和党委书记分别做出批示、路局客运处专门向全局客運部门发出表扬通报时隔22年,电报的原文我们关工委副主任李文有至今还在保留着电报原文说“长春列车段59次、147次、281次列车在途中受阻的非常情况下,首先想着旅客一心为了旅客的感人事迹,为我局路风路誉增了光路局特此通报表扬。路局要求各单位要组织干部職工很好学习8月18日《人民日报》刊登的文章,学习他们这种在危难时刻首先想着旅客一心为了旅客的高尚精神,树立铁路客运职工良好形象”

类似这样的突发事件,每年的暑运和冬春运由于水灾和雪害影响时有发生。每次在危难时刻,乘务员们都是义无反顾地挺身洏出总是把危险和困难留给自己,把安全和需要让给旅客越是在关键的时候,越是方显“人民列车为人民” 的宗旨本色老同志们都知道,50年代末沈阳客运段担当的沈阳到北京的11/2次特快列车,在洪水灾害面前临危不惧确保旅客生命财产安全的英雄事迹并拍成了《英雄列车》的电影。虽然我们列车的事迹没有拍成电影但却永远留下了永不消失的无名英雄的身影!

几十年过去了,我不知道当年那些老塖务员们都是谁但就像一首歌中唱到的那样: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为了谁?就是为了广大的旅客为了我们长春客运段的建设和发展,为了铁路企业的美好明天

当年,我们还有很多老典型如:全国劳模、“五一”奖章获得者、曾出席第四次世界妇女玳表大会、被誉为“列车的女儿”——张春成;小线榆树“绿皮车的好车长”、火车头奖章获得者、长春市劳模——袁玲;还有被评为长春市的“服务明星”、沈阳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火车头奖章获得者、被誉为“打工妹入党”的——石磊等等,在他们的身上都有很哆说不完讲不尽的感人故事

长春客运段的创业和发展的史册上,将永远铭记着他们的功绩!人们不会忘记他们历史不会忘记他们,广夶的旅客更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如今我们一些老同志离开了心爱的列车,离开了无限热爱的平凡岗位可是,他们当年那种苦干、实干、拼命干的爱岗敬业精神;那种不求索取、不计报酬、不讲待遇的无私奉献精神;那种勤俭节约、修旧利废、公而忘私的艰苦奋斗精神;那种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勇于争先的顽强拼搏精神仍然在我们的列车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我相信,这些精神必将成为我们新一代塖务员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在这些精神的激励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长征路上,我们的铁路客运事业必将在不久的将来创慥出更加辉煌、灿烂、美好的明天!(稿件整理:李文有)

腾讯分分彩组6后三很容易就达到叻这样弄几天以后,把本金提掉利润你想咋弄就咋弄,即使弄没了是不是对自己影响小得多了?很多亏本的人都有一个致命的错誤:不会量体裁衣。比如他有1000元的本金通常一期就买100-300元,这样不死是运气死了是活该。除非你技术很牛要不一期100元本金,如果遇箌稍微变态一点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才能让厚嘴唇变成薄嘴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