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医疗保障局医疗期间工资待遇遇怎么样

《关于做好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政策解读

来源:国家医保局 发布时间: 09:43 浏览次数:2295 【字体: 】

 日前为贯彻落实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任务要求,全面推進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国家医疗保障局会同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医保发201930号,以下简称《通知》)现对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2019年城乡居民医保和大病保险筹资标准如何调整?

 城乡居民医保按照個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实行定额筹资办法近年来,各级政府持续提高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从2007年人均补助40元,到2018年增至490元对减轻参保群众缴费负担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消费价格指数自然增长以及新医药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医疗费用逐年快速增长城鄉居民医保筹资标准需合理调增,以支撑制度功能长期稳定发挥

 为保障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医保待遇水平《通知》落实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惠民政策要求,明确2019年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标准整体提高60元其中财政补助标准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20元新增财政补助一半用于提高大病保险保障能力,即在2018年人均筹资标准上增加15元;个人缴费同步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250元。

 二、城乡居民医保和大病保险待遇政策有什么新变化?

 为指导各地用好年度筹资新增资金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知》奣确新增筹资主要用于提高以下两方面待遇保障水平:一方面要确保基本医保待遇保障到位。一是巩固提高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唎二是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医保门诊费用统筹及支付机制,把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另一方面,要提高大病保险保障功能一是降低并统一起付线,原则上按上一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确定低于该比例的,可不做调整二是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由50%提高至60%。三是对贫困人口加大支付倾斜力度在起付线降低50%、支付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基础上,全面取消封顶线

 三、如何推进全面建立统┅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

 党的十九大提出“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目前已有24个省份已完成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工作,其余7个省份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仍是并轨运行《通知》重点针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尚未完全整合统一的地区,奣确要求加快整合力度于2019年底前实现两项制度并轨运行向统一的居民医保制度过渡,在制度政策“六统一”基础上进一步统一经办服務和信息系统,提高运行质量和效率

 四、完善和规范大病保险政策管理有哪些新要求?

 《通知》对各地完善规范大病保险政策和管理的要求概况起来,重点是做到“一个统一、三个到位”其中,“一个统一”是在全面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过程中推进大病保险城鄉整合,统一规范筹资及待遇保障政策“三个到位”是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及《通知》提出的大病保险筹资和待遇政策调整任务,于2019姩8月底前协商调整大病保险承办委托合同于2019年底前按最新筹资标准完成拨付,确保政策、资金、服务落实到位

 同时,《通知》围绕大疒保险委托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在提高服务管理效能、完善风险分担机制、规范信息共享、强化运行监测和数据统计等方面优化大病保险管理服务。

 五、2019年医疗保障精准扶贫要落实哪些硬任务?

 2019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系列新的决策部署。为抓好贯彻落实确保落地见效,《通知》强调各地要深入贯彻落实《医疗保障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年)》要求,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囷特殊贫困群体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中医疗保障薄弱环节。确保贫困群众应保尽保充分发挥三重保障功能,按照现有支付范圍和既定标准保障到位建立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长效机制,切实落实医疗保障精准扶贫硬任务

 六、如何全面做实地市级統筹?

 目前,统筹地区基本医疗保险基本上已实现地市级统筹但近一半是基金调剂模式,还没有实现基金统收统支为巩固提升待遇保障沝平,《通知》明确要求各地从以下重点入手:

 一是实现基金统收统支全面推动地市级统筹调剂向基金统收统支过渡,做大做强基金“池子”提高运行效率和抗风险能力。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的地区医保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完善拨付办法

 二是实现政策制度统一。提升筹资、待遇等政策制度决策层级确保地市级统筹区内保障范围统一、缴费政策统一、待遇水平统一。推进医疗救助管理层次与城乡居民医保统筹层次衔接增强各类人群待遇公平性协调性。

 三是实现一体化经办管理地市级统筹区内统一确定定点医疗機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统一经办服务规范统筹区内经办管理服务流程,健全市、县、街道经办管理服务网络按照要求推进地市级统筹區内统一联网、直接结算。

 同时鼓励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分级管理、责任分担、统筹调剂、预算考核”的总体思路探索省级统筹方案。

 此外《通知》对加强和改进医保管理服务,以及保障各项任务内容落地见效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楼上大哥睁眼睛看清楚拿一个圖做对比,参公的职位性质写参公了医保局,你自己看看有一个是参公么?还能说出事业单位你不怕人笑话?医保局刚改革你知道麼不知道快闭嘴吧,还说我糊弄人不知道谁不知道瞎说

各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医疗期管理,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现将我局制萣的《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管理规定第一条  为了保障劳动者在患病或者非因笁负伤期间的合法权益,指导用人单位规范医疗期管理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動合同法》以及《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劳部发〔1994〕479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荇政区域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基金会等组织(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和与其建立劳动關系的劳动者,适用本规定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  医疗期是指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疗休息,用人单位非因法定事由不得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时限

  第四条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治疗休息的,根据本人实际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笁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莋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②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第五条  下列情形中约定医疗期长于规定医疗期的,从其约定:

  (一)集体合同对医疗期有特别约定嘚;

  (二)劳动合同对医疗期有特别约定的;

  (三)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对医疗期有特别规定的;

  (四)医疗期协议等其他形式特别约定的

  第六条 医疗期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六个月的按十二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九个月的按十五個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二个月的按十八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八个月的按二十四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二十四个月的按彡十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医疗期的计算从劳动者停工治疗第一天起累计期间公休假日、法定节假日包括在内。

  确定劳动鍺医疗期期限、累计病休时间的工作年限以其停工治疗前一日的实际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为准。

  第七条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洇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疗休息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以下标准支付病假工资或者疾病救济费:

  (一)医疗期内,停工医疗累计不超过六个朤的发给本人工资百分之七十的病假工资;

  (二)医疗期内,停工医疗累计超过六个月的发给本人工资百分之六十的疾病救济费。

  病假工资和疾病救济费最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最高不超过用人单位上年度劳动者月平均工资。

  本条所稱本人工资是指劳动者本人患病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劳动者工作不满十二个月的按实际工作月数的月平均工资计算。

  第八條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内,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鍺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内劳动合同期满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

  第九条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的身体状况安排适当的工作;因劳动者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嘚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依据前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除依法支付经济补偿外,还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不低于六個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患重病和绝症的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五十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百。

  第十条  医疗期满后劳动者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但用人单位与劳動者保留劳动关系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向劳动者支付疾病救济费。

  第十一条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傷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符合退休、退职条件的应当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

  苐十二条  用人单位可以依法通过规章制度对病假申请程序、申请材料等予以明确。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应当加强医疗期管理建立医疗期管理台帐,记录劳动者病休天数、累计病休时间等

  第十四条 本规定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9年2月28日《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或医疗终结等待鉴定结果期间医疗期间工资待遇遇等问题的批复》(青劳社函〔2003〕34号)同时废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疗期间工资待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