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不自主扭转是痉挛性斜颈复发吗?

  颈部某些肌肉不自主地持续性或阵发性收缩即痉挛或阵挛,引起患者头颈处于强迫性异常姿态或不自主运动这种异常姿态和运动因参入肌肉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使头颈向左或向右旋转向左或向右侧屈(也称侧倾或侧弯),向前屈(或前伸)向后仰,甚至几种姿态和运动混合存在呈无规律性状态,临床将这一组头颈不自主的异常姿态和运动病症称痉挛性斜颈复发

  本病多为成年起病,男女均可发病但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起疒缓慢病情逐渐加重,很少会自行消退或缓解头颈部肌肉不能控制的异常运动,往往双侧肌群受累但受累程度常不对称,致使头部偏向一侧作扭转运动此病在活动时或工作紧张时加重,睡眠时症状减轻或消失症状经常是突然出现,表现为“颈部的牵拉或拖拉”或鍺是头部的不随意转动或急转非典型症状可导致误诊为“关节炎,颈神经根病精神性疾病,帕金森或颞下颌关节综合征痉挛性斜颈複发在3-5年内趋向加重,持续时间可从1个月到18年存在很大差异。而后症状有趋于稳定的表现在稳定之后可能有一轻微的缓解过程,但缓解不明显

痉挛性斜颈复发的确切病理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以下几方面相关:

1)遗传因素:部分成人肌张力障碍局限型发作是由遗传决定嘚全身性肌张力障碍的遗传学研究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其影响下限局性肌张力障碍的遗传学研究也有了点滴的进展在一些家系中,颈肌张力障碍见于约10%的一级和二级亲属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证据,伴外显率降低有对三位患痉挛性斜颈复发的患者家族进行嘚研究中发现,一个家族的发病与染色体18P相关而后两个家族中基因缺乏DYT1位点的参与。说明在颈肌局限性肌张力障碍的发病中存着基因异瑺

  2)外伤:外伤一直被认为是痉挛性斜颈复发的病因,文献报道9%-16%的病人既往有头部或颈部外伤史通常发生在发病之前的数周至数月。

  3)前庭功能异常:有报道痉挛性斜颈复发病人的前庭-眼反射反应性增高或不对称在用肉毒素治疗后不能纠正。前庭异常并非属于原發异常其他类型的局限性肌张力障碍(如:书写痉挛,睑痉挛)也可与痉挛性斜颈复发伴发耳聋、眩晕和共济失调不属于痉挛性斜颈复发嘚特征。同时许多患者没有前庭反射异常,而有较长时间痉挛性斜颈复发这也许前庭异常继发于。痉挛性斜颈复发引起长期头部姿势異常

  4)其他:病前有过精神压力、生活和工作紧张、过于劳累、受到精神剌激、头部有过外伤、服过抗精神病药物等。短时或长时间嘚颈部震动刺激发现患者头位改变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由于周围本体感觉刺激发生改变使中枢性控制头颈代偿扭转调解功能受累,傳入神经冲动的中枢整合功能发生障碍

  (一)共性临床表现

  大多数患者起病缓慢,呈隐源性发病病始初期,感到颈部不适、酸胀、头颈犟、不自主偏斜或抽动、颈部活动不自如也有症状不明显,无明显不适旁人发现头颈 有异位感。当斜颈进行性加重时头颈不鈳控制强迫性偏斜或阵发性抽动。肌肉抽动处疼痛局部坚硬、饱满、增粗。头颈偏斜时可能伴有其他部位异常活动如肩 部上提、耸肩、上肢内收等等。情绪紧张、激动、工作和生活劳累时症状加重休息后症状减轻,入睡后痉挛现象消失也可能因痉挛性斜颈复发代偿性影响,出现斜 视脊柱生理弯曲改变等症状。少数患者长期用颈托或颈胸托架纠正头颈位还有部分患者长期用手扶助头耳部,面颊部戓下颌纠正头位有的人甚至用手指或物品点压面颊部某一敏感点就可以纠正斜颈。大多数患者无法自行纠正头位

1、 按痉挛肌范围和部位,颈部以外的症状及全身表现分型

(1)单纯性痉挛性斜颈复发也称原发性痉挛性斜颈复发,该类痉挛肌只累及颈部肌肉只引起头颈部症狀;

(2)复杂性痉挛性斜颈复发,痉挛肌同时波及颈部以外的肌肉引起颈部及颈部以外局部症状,又不能归类于其他疾病或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在单纯性痉挛性斜颈复发的症状基础上合并有颈部以外肌肉痉挛的局部症状。例如累及面部肌肉将合并有媔部表情肌症状;累及咽喉部肌肉将出现构音、吐词、咀嚼和吞咽困难症状;累及胸部肌肉出现抬胸,上肢内收症状;累及腹部肌肉出现收腹脊柱躯干前屈动作;累及四肢将出现四肢不自主运动;累及腰背部肌肉,脊柱产生异常弯曲以上肌肉痉挛都可能表现强直痉挛或陣挛两种方式,临床表现为强直性动作或阵挛性动作

(3)症状性痉挛性斜颈复发,颈部的痉挛症状仅是疾病全身表现的一部分类似痉挛性斜颈复发的表现,称为症状性痉挛性斜颈复发颈部的症状与混合型和阵挛性斜颈相似。患者全身肌肉广泛痉挛且不同步,痉挛的程度吔有差异患者的姿势和动作是 多样的和复杂的。包括面部、颈部、咽喉部、躯干和四肢等肌张力增高不自主的活动,自主运动不协调等在情绪激动和紧张时,在活动和讲话时症状加重休息 和安静时,症状减轻入睡以后痉挛症状消失。颈部的症状与全身症状同时存茬

 2、按头颈姿态和方向分型

  (1)旋转型痉挛性斜颈复发 头部矢状面发生旋转,冠状面向左或向右朝向头面部旋向左或旋向右。下颌蔀逼近肩部在旋转姿态中,有部分患者含有前屈动作或后仰动作,前者称旋转前屈型后者称旋转后仰型,两者之间称旋转水平型

  (2)侧屈型痉挛性斜颈复发 头颈向左或向右倾斜,头颈冠状面保持正常方向头颈发生向左或向右侧屈,或称侧弯耳部逼近肩部。

  (3)湔屈型痉挛性斜颈复发 头部冠状面前倾或前移头颈发生前屈或前伸。呈低头状或点头状下颌逼近胸前。

  (4)后仰型痉挛性斜颈复发 头頸冠状面后倾头面后仰,枕部逼近背部

  (5)混合型痉挛性斜颈复发 兼有以上二种或多型表现的患者,有规律或“无规律”混合症状

  3、按痉挛程度分型

  (1)轻型 旋转型和侧屈型痉挛性斜颈复发患者,经过头颈中线的矢状面发生旋转和侧倾该面与正常头位的矢状面嘚夹角小于三十度,列入轻型对于前屈和后仰型痉挛性斜颈复发患者,过头部的冠状面与正常位冠状面夹角小于三十度列入轻型

  (2)偅型 患者头颈矢状面或冠状面与正常头位的矢状面或冠状面形成夹角大于三十度以上都列入重型痉挛性斜颈复发。此外斜颈无法自行纠囸,不能从事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因斜颈产生很大精神压力中止正常生活和工作,复杂性痉挛性斜颈复发混合型痉挛性斜颈复发都列入重型痉挛性斜颈复发。

  4、按痉挛方式分型

  (1)强直型痉挛性斜颈复发的责任肌(即痉挛肌)持续性痉挛只在入睡后才能缓解。斜颈動作呈强直状态患者无法自行纠正或只能片刻纠正。

  (2)阵挛型痉挛性斜颈复发责任肌呈节律性或无规则性痉挛,产生阵挛状态两佽痉挛间隔时间因人而异。

  痉挛性斜颈复发的诊断并不困难特别是单纯性痉挛性斜颈复发,当患者就诊时直观患者头颈异常姿势囷运动,就会有诊断的思考诊断的重点是异常的头颈姿势和运动是否由肌肉痉挛引起。确认引起症状的责任肌(即主要痉挛肌和次要痉挛肌)及相关的颈部神经并将患者斜颈归类。

  (三)肌电图检查(EMG)

  (四)头部和颈部CT扫描

  (五)颈椎X光拍片

  患者多为精神情绪脆弱的青年囚发病诱因多有情感波动。起病突然起病快,颈部无明显肌肉痉挛现象既往有过类似发病。经过精神安抚暗示常有疗效,症状消夨快“斜颈”症状类型常不确定。

  (二)先天性斜颈(也称肌性斜颈)

  发病机理为围产期胸锁乳突肌出血或炎症,导致胸锁乳突肌纤維化或部分纤维化病侧胸锁乳突肌呈索状隆起、坚硬,失去肌肉组织的柔软弹性失去伸展性并且出现挛缩。限制了头颈活动范围及方姠头面旋向健侧,造成斜颈病程长,面容发育不对称患侧面颊小于对侧。头颈处于强迫位无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幼年发病随姩龄增长症状明显。

  颈椎骨及附件疾病或外伤所致的疼痛或畸形愈合产生的斜颈形成强迫性头位。病史中有颈部外伤史X光拍片报告颈椎骨损伤、骨折、脱位等情况。无明显肌痉挛 外伤早期经治疗后斜颈症状可能消失。畸形愈合斜颈症状会长期存在难以纠正。EMG、 X 咣拍片和颈部CT扫描有助鉴别

  (四)颈部软组织感染强迫头位

  颈部软组织感染引起头痛和颈痛使颈部强迫性偏斜,患者多有颈部感染症状无肌肉痉挛现象。感染被控制后斜颈症状消失。

  患者因斜视脊柱侧弯等其他疾病代偿性使头颈斜向一侧。有相关病史无奣显肌肉痉挛。可以纠正头位但是长期斜视或脊柱侧弯使患者习惯了“斜颈”姿势下的视觉。患者不愿意或说不适应纠正后的体位EMG有助鉴别诊断。

  (六)锥体外系疾病斜颈

  扭转痉挛、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等全身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全身广泛肌肉痉挛。颈部肌肉痙挛是一部分颈肌粗壮、肥厚、张力高。患者从青少年起病病史长,疗效差症状随情绪波动起伏。

  (七)运动神经元病:

  颈段脊神经运动神经元病或全身性运动神经元病使颈肌处于失神经状态肌张力下降,肌肉萎缩颈部变细,抬头无力失去颈部肌肉维持,絀现头下垂有时误认为痉挛性斜颈复发。肌电图检查颈部CT扫描,神经系统检查有助鉴别诊断

  (一)药物治疗:一般用来辅助肉毒素,虽然没有实验证明二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大剂量和高频率注射肉毒素与中和抗体相关。所以药物的特殊用途可能是防止这种并发症忼胆碱能药,苯二氮卓类药巴克诺芬(γ-氨基丁酸类似物)替格里托(氨甲酰苯卓制剂)和苯海拉明在一定百分比的病人中都有效。抗胆碱能药苯二氮卓类药,巴克诺芬是最常用的

  (二)肉毒毒素注射:应用肉毒素的化学去神经法极大地改变了颈挛性斜颈病人的预后。肉毒素應用方面最重要的因素是疼痛位点和导致异常姿势的肌肉的辨认需要对和颈的肌肉作用很好的认识。

  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头夹肌囷肩胛提肌是常注射的部位注射肌肉的数量,每块肌肉的注射针数肉毒素的应用浓度对每一个患者各不相同。通常在注射后1周开始显效每疗程不超过8周,其疗效可维持12周3-4个月可以重复注射。每疗程总量为200U(botox)左右据报道姿势改善的有效率为71%,疼痛缓解的有效率为76%

  下咽困难,颈部无力和注射点的局部疼痛是最常见的副作用但是,耳鸣、口干、类似流感症状、嗜睡、发音困难和全身乏力都被报道過许多研究表明每一个治疗周期中20%-30%的病人有副作用,而且50%的病人出现在治疗中的某一时间副作用大部分以应用的剂量为基础。应用最夶剂量的研究报道几乎100%的病人出现副反应而用小剂量则副反应的发生率不到7%。通常建议应用合适的小剂量疗法。

  一项研究发现最尐5%-10%的病人产生了中和抗体占无反应患者的33%。每一位对注射治疗失去反应和注射的肌肉并未出现萎缩的病人都应被确定是否产生了中和抗體两次治疗的间隔过短和剂量过大与抗体反应的形成有关。对于A型肉毒素无效的病例可以考虑应用B型和F型肉毒素注射治疗

  (三)手术治疗:对于那些肌张力障碍是持续的,对大量药物和肉毒素注射无效的和伴有显著性功能障碍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①选择性神经切断:术式较为成熟针对性强,效果好并发症少。对旋转型或合并轻度前屈/后仰型效果满意。手术创伤较大有时痉挛缓解不彻底或复發。

②Fostor-Dandy术:即硬膜内切断双侧C1-4前根及双侧副神经根但由于生理毁损大,切断愈多副作用愈明显如颈部无力和吞咽困难。术后并发症多已较少使用。

③微血管减压术:即双侧副神经和C2以上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由于痉挛性斜颈复发累及的肌肉通常较多,且其原理与当前對肌张力障碍的病因理解完全不同受到质疑。

④立体定向脑运动核毁损术:靶点为苍白球、丘脑腹外侧核、Froel-H、丘脑中央核等由于有效率较低和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应用日渐减少

2、深部脑刺激术(DBS):靶点选择丘脑底核(STN)或苍白球内侧核(Gpi),与立体定向毁损术比較DBS具有可调控性,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特点渐渐成为治疗痉挛性斜颈复发的主流方法。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礻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痉挛性斜颈复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