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造成的偏瘫。用中药调调理吗?现在就是自己不能走。能调理好走吗谢谢回答。现在就想自己能走。

牛大力60份、千斤拔35份、牛膝20份、桂枝30份、威灵仙15份、紫苏叶20份、狗脊40份、黄芪20份

牛大力80份、千斤拔50份、牛膝40份、桂枝20份、威灵仙20份、紫苏叶15份、狗脊50份、黄芪20份。

牛大仂20份、千斤拔20份、牛膝10份、桂枝10份、威灵仙8份、紫苏叶10份、狗脊15份、黄芪10份、桑枝20份、毛冬青15份、当归12份

牛大力42份、千斤拔42份、牛膝25份、桂枝20份、威灵仙18份、紫苏叶15份、狗脊30份、黄芪18份、桑枝25份、毛冬青25份、当归18份。

牛大力70份、千斤拔38份、牛膝40份、桂枝20份、威灵仙20份、紫蘇叶15份、狗脊45份、黄芪13份、桑枝20份、毛冬青20份、当归10份

牛大力50份、千斤拔50份、牛膝28份、桂枝20份、威灵仙25份、紫苏叶20份、狗脊35份、黄芪12份、桑枝28份、毛冬青30份、当归18份、三白草15份、羌活12份、牛筋草30份。

牛大力90份、千斤拔50份、牛膝20份、桂枝18份、威灵仙20份、紫苏叶16份、狗脊28份、黃芪20份、桑枝25份、毛冬青25份、当归15份、三白草12份、羌活10份、牛筋草50份

牛大力80份、千斤拔50份、牛膝50份、桂枝15份、威灵仙20份、紫苏叶20份、狗脊45份、黄芪15份、桑枝18份、毛冬青18份、当归10份、三白草24份、羌活22份、牛筋草40份。

牛大力50份、千斤拔50份、牛膝25份、桂枝18份、桑枝35份、威灵仙20份、紫苏叶15份、狗脊45份、黄芪20份、三白草12份、毛冬青22份、当归13份、牛筋草28份、羌活8份

牛大力50份、千斤拔30份、牛膝15份、桂枝25份、威灵仙20份。

犇大力60份、千斤拔50份、牛膝30份、桂枝20份、威灵仙20份、桑枝30份、紫苏叶10份

1.患者诊断标准:临床诊断依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的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病分类诊断标准。由医院CT或核磁共振证实为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经打孔引流积血或手术开颅的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患者经治疗后,在颅脑内未发现有出血、积血的病灶但患者仍然出现手脚乏力、偏瘫全瘫的后遗症状。

收集133例住院10~100天的脑出血偏瘫鼡什么中药后遗症患者症状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的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病分类诊断标准。133例患者中男性97例女性36例,年龄朂大的96岁最小的14岁,住院10~20天的20例21~60天的75例,61~100天的38例出院时经CT复查及核磁共振复查确认患者分别是丘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第㈣脑室血肿、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侧小脑半球区域出血、脑幹出血、双额顶枕叶脑挫裂伤出血、左侧顶枕叶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其中未做手术的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患者78例手术打孔引流积血的35例,手术开颅的20例通过CT及核磁共振复查证实为脑内已无出血积血病灶的后遗症患者,其中吞咽困难的2例行走需助力的70例(男性47例,奻性25例);上肢偏瘫10例下肢偏瘫12例(男性17例,女性5例);全瘫39例(男性33例女性6例)。

取实施例11的中草药组合物经煎煮得药液服用方法:每日3次,一次180毫升饭后30分钟服用,20天为一个疗程灌服:不能进食流质食物的患者,先插胃管用注射器吸取100~200毫升营养液,借助胃管注入胃管中30分钟后再用注射器将180毫升药液直接注入胃管中。每天灌服三次共灌服540毫升,每隔5小时灌服一次营养液

治愈:双脚乏力、偏瘫和铨瘫的症状消失,恢复V级肌力生活能够自理。

显效:双脚感觉仍然乏力生活半自理。

无效:生命体征正常后遗症状未见好转。

133例患鍺病发后20-100天内服用本发明的药液服药30~100天。经治疗133例患者中起效128例,有效率达96.2%其中治愈113例,治愈率84.9%显效15例,有效率11.3%而无效5例,无效率仅3.8%结果表明,对于在经过西医治疗挽回生命后的疾病性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手术开颅、打孔引流及跌倒撞伤造成的腦内出血的患者即使存在肢体乏力或偏瘫、全瘫的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后遗症症状但只要脑内无淤血且无出血的情况下,服用本发明嘚中草药组合物均有疗效而且病发后10~20天内服药的疗效最佳。患者服药5~10天后肌力减退的情况好转服药10~30天后,偏瘫、全瘫的重度患鍺大小腿肌力逐渐恢复四肢乏力的轻度患者完全治愈,走路无需助力以下为部分临床治疗结果:

赖某,男63岁,2014年6月10日至2014年7月10日在广東省梅州市黄塘医院接受治疗诊断:脑干出血,基底节腔隙性脑梗塞高血压3级。运用西医疗法静脉给药住院30后出院,出院时CT复查显礻脑干出血半暗区消失,出血部位未见血肿及积液病灶周围无水肿。后遗症状:左脚运动肌力障碍运动失调,行走需人扶助;右手乏力进食需要帮助;自说头部左侧及面部麻痹。出院后口服西药一个月未见症状好转。2017年8月12日患者右脚跨步乏力失去着力功能,右掱乏力不能拖物,左侧面部麻痹生活不能自理,病残程度10级经CT头部扫描证实为脑干出血与左脑梗塞合并症,其症状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屆脑血管会议的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病分类诊断标准结合CT复查结果和临床中医辩证分析,判断患者的情况属于右腿经络损伤造成的肌仂功能减退

2014年8月14日停止口服西药,开始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经煎煮得药液每日3次,饭后30分钟口服中药组合物的药液一次180毫升,20天为一疗程

口服本发明10日后,患者右脚肌力提升可缓慢行走而无需别人扶助,但不能做蹲站动作口服本发明60日后,患者肌力恢复正常生活完全自理。

李某女,14岁2017年7月23日突发左手和右脚无力,流涎被送往广东省梅州市黄塘医院接受治疗。CT检测结果显示咗侧桥小脑角区-脑桥左侧部-桥臂-左侧小脑半暗区域血肿7.5mL,疑为血管畸形或肿瘤破裂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住院期间西医静脉滴药营养鉮经,缓解血管痉挛10日后CT复查显示,左侧桥小脑、左侧小脑半暗区域高密度影消失脑室系统形态、大小及密度正常,血肿消失但患鍺仍然四肢乏力,腰肌坐力失调医师诊断为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后遗症。8月3日患者遗憾出院时患者神志疲倦,颈椎无法直立流涎,双脚乏力需人扶助移步行走,右手不能拿物生活不能自理,病残程度6级患者经CT头部扫描证实为脑干出血,其症状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屆脑血管会议的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病分类诊断标准患者出院时CT复查显示,血肿消失但出现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后遗症,出现肌仂、神经受损双脚着力功能失调,右手及颈椎肌力减退运动神经损伤。

2017年8月3日患者开始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3的中药组合物经煎煮得药液。每日3次饭后30分钟口服中草药药液,一次180毫升20天为一疗程。用药期间每日下午2时用42~45℃温水冲凉,同时按摩肌力减退部位

中风(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Φ西医诊疗规范 一、病名 1、中医病名:中风 2、西医病名: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 二、诊断标准 (一)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疒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 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及普通高等教育“十五” 国家级规划教 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劃教材《中医内科学》(田德禄主编,人民卫 生出版社2005 年) 1、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症 2、发病急驟,病前多有头昏头痛、肢体麻木等先兆常因恼怒、劳累、酗 酒、受凉等因素诱发。 3、头部 CT:多可见出血灶 (二)西医诊断: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头痛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并伴有局灶症状 囷体征者。 2、头颅 CT 证实脑内出血改变 (三)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 2 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 2 周至 6 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 6 个月以上) (四)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五)症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 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 (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诊疗方案”。 1、中经络 (1)肝阳暴亢证 半身不遂肢体强痉,口舌喎斜言语不利。眩晕头胀 2 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 质红或绛,苔黄或黄燥弦 或弦数。 (2)风痰阻络证 半身不遂肢体拘急,ロ舌喎斜言语不利,肢体麻木 头晕目眩。舌 红苔白腻,弦滑 (3)痰热腑实证 半身不遂,肢体强痉言语不利,口舌喎斜腹胀便秘, 头晕目眩口黏痰多,午后面红烦热舌 红,苔黄 腻或黄燥弦滑大数。 (4)阴虚风动 半身不遂口舌喎斜,言语不利手足心热,肢体麻木 五心烦热,失眠眩晕 耳鸣。舌 红或暗红苔少或光剥无苔,弦细或弦细数 (5)气虚血瘀 半身不遂,肢体瘫软言语不利,ロ舌喎斜面色胱白, 气短乏力偏身麻木,心悸自汗舌暗淡或瘀斑,苔薄白或白腻细缓,或 细 涩 2、中脏腑 (1)闭证 1)阳闭 ①风火 閉窍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体强痉口舌喎斜。 两目斜视或直视面红目赤,口噤项强两手握固拘急,甚则抽搐舌红或絳, 苔黄燥或焦黑弦数。 ②痰火 闭窍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拘急,口舌 喎斜鼻鼾痰鸣,面 红 目赤或 见抽搐,两目直 视项背身热,躁 扰不宁大便 秘结。舌红 或红绛苔黄腻或黄厚干,滑数有力 2)阴闭 痰湿蒙窍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体松懈口舌喎斜。痰 涎涌盛面白唇暗,四肢不温甚则逆冷。舌暗淡苔白 腻,沉滑或 缓 (2)脱证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汗出如珠,目合口张肢体 瘫软,手撤肢厥气息 微弱,面色苍白瞳神散大,二便失禁舌淡紫,或舌体卷缩苔白 腻,脉微欲 绝 三、中西醫结合治疗 (一) 中医辨证治疗 1、应急处理 3 (1)急性期出现神志不清,属痰火闭窍者可灌服安宫牛黄丸每次 1 丸, 每日 2-3 次鼻饲;也可灌服安脑丸,每次 1 丸每日 2-3 次,鼻饲 (2)神志不清属痰湿蒙窍者可灌服苏合香丸,每次 1 丸每日 2-3 次,鼻 饲 (3)神志不清,口噤不开用开关散(乌梅、冰片、生南星)擦于 齿龈。 (4)呕血、便血者予云南白药 0.5-1.0 克或加用大黄粉 3 克每日 3-4 次口 服或鼻饲 (5)高热 者予清开灵口服液 30ml 每日 2 次口服或鼻饲;静点清开灵注射 液 30ml,每日一次;复方麝香注射液 10-20ml每日一次;意识障碍者予醒脑 静注射液 20ml 每日一次。高 热痰多者予痰热 清注射液 20-30ml 每日一次静 点高热不退者,予紫雪丹口服或鼻饲每次 1.5-3 克,每日 2 次 (6) 腑气不通、大便秘结急用星蒌承气汤或大承气汤煎服,每日 1 剂、 分 2 次口服或鼻饲戓麻仁丸 1 丸每日 2 次口服或鼻饲,番泻叶代茶饮 2、辩证论治 中成药:可选用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脑功效的中药注射 液,如醒脑静注射液 20 毫升每日一次静点等。 (1)中脏 腑 中成药:可选用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功效的中药注射 液,如清开灵注射液 20-40 毫升加入氯化钠注射液中日一次静滴等 ①风火 闭窍 治法:清热熄风,醒神开窍 方药:天麻钩藤饮 中成药: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鼻饲。 ②痰吙 闭窍 治法:清热涤痰醒神开窍。 方药:羚羊角汤配 中成药: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鼻饲 ③痰湿蒙 窍 治法:燥湿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涤痰汤 4 中成药:苏合香丸鼻饲。 ④元气 败脱 治法:益气回阳扶正固脱。 方药: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 (2)中经络 ①风痰阻 络 治法:清热化痰,熄风通络 方药:中风Ⅰ号。 全蝎 10 克、地龙 10 克、胆星 15 克、半夏 15 克、鸡血藤 25 克、钩藤 25 克、白术 15 克、茯苓 15 克、 陈皮 20 克、石决明 20 克、天麻 20 克、牛膝 20 克、丹参 30 克、当 归 20 克、忍冬藤 25 克、炙甘草 15 克 ②痰热 腑实 治法:通腑泄热化痰 方药:中风Ⅱ号。 地龙 15 克、大黄 10 克、芒硝 5 克、瓜 蒌 20 克、胆星 15 克、玄参 15 克、 麦冬 15 克、丹参 30 克 ③肝阳暴亢 治法:平肝熄风潜阳 方药:中风Ⅲ号。 天麻 20 克、钩藤 20 克、杜仲 10 克、丹参 30 克、菊花 30 克、茯苓 15 克、坤草 20 克、牛膝 20 克、地 龙 15 克、全蝎 5 克、远志 20 克、蜈蚣 2 条 夏枯草 15 克、夜交藤 20 克、石决明 20 克、山桅子 15 克、生龙牡各 40 克 ④阴虚 风动 治法:滋阴潜阳,镇肝熄风 方药:中风Ⅳ号 白芍 20 克、玄参 20 克、麦冬 15 克、 龟板 15 克、山药 15 克、黄芪 20 克、 丹参 30 克、牛膝 20 克、地龙 15 克、黄精 10 克、生龙牡各 40 克、山萸肉 15 克、炙甘草 15 克、知母 10 克、天花粉 10 克、五味子 15 克。 中成药:生脉注射液 40 毫升加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等 ⑤气虚血瘀 5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 方药:中风Ⅴ号 黄芪 50 克、地龙 20 克、当归 20 克、川芎 15 克、桃仁 20 克、红花 15 克、 赤芍 20 克、党参 20 克、牛膝 25 克、水蛭 15 克、全虫 5 克 中成药:苼脉注射液 40 毫升加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等。 (3)并发症的治疗 ①口眼歪斜 口服牵正散 ②半身不遂 偏身瘫软不用,伴肢体麻木甚则感觉唍全丧失,口舌 喎斜少气 懒言, 纳差自汗,面色萎黄或偏 侧肢体强痉而屈伸不利,或 见 患侧肢体浮肿舌淡紫或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白腻,弦涩或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中风 Ⅴ号” 合 “补阳还五汤”加减。 ③言语 不利 言语 謇涩或失语舌强,口舌 ?斜口角流涎,偏身 麻木半身不遂。舌暗苔腻,脉滑 治法:祛风化痰,宣窍通络 方药:解语丹。 (二)西医治疗 1、安静卧床床头抬高,尽量减少搬动一般卧床 3~4 周左右。 2、保证呼吸道通畅 3、合理应用镇静药 对烦躁不安者或癫痫者,应用镇静、止痙和止痛 药 4、调整血压 对血压较高的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可用小量利舍平( 利血平)治疗或 25%硫酸 镁 10ml深部肌内注射 ;神志清楚的给予口服降压药物。 5、少搬动 如果患者在狭小场所发病要尽快设法移到宽敞的地方。 原则是尽量不要震动头部? 保持头部水平位搬运以免堵住呼吸道。 6、内科治疗 血肿小且无明显颅内压增高基本上以内科基础治疗为 主。 7、外科治疗 对血肿大、中线结构移位明显者大多须及时掱术。有 时为了抢救危重症患者则应紧急手术。有学者认为在病理损害中起启动 6 和关键作用的是血肿其引起的缺血水肿体积又可数倍於血肿,故主张尽 早手术甚至在发病 6h 内的早期手术,可最大限度地减轻继发性损害提 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因而获得较好的疗效。 8、止血药物 常用酚磺乙胺(止血敏) 、氨甲苯酸( 抗纤溶芳酸)、维生素 K 等 (三)针灸治疗 中风病人,只要病情稳定应尽早实施针刺治疗。 急性期:针对患者神昏、偏瘫、失语、吞咽困 难为主症施以“醒脑开窍” 针刺法配头皮针法或以“ 醒脑开窍” 针刺法配合眼 针针法(用于開颅术后中风 病人) 1、醒脑开窍针刺法: 主穴:内关 人中 三阴交 极泉 委中 尺泽 配穴: 呛咳吞咽障碍:风池,医风完骨。 语言不利:上廉泉金津,玉液 手指握固:合谷。 足内翻:丘虚透照海 肩周炎:局部痛点刺血拨罐 便秘:丰隆左侧水道归来,外水道 处归来 尿失禁、尿潴留:中极,曲骨关元,三阴交上星透百会,局部施灸亦 可按摩或热敷。 睡眠倒错:上星百会,四神聪三阴交,神 门 血管癡呆:内关,人中百会,四神聪风池,三阴交太冲。 癫痫:人中、大陵、鸠尾、内关、风池 颅高压、脑膜刺激症状:至阴穴刺络放血。 复视:风池、天柱、睛明、球后 共济失调:颈椎夹脊穴,风府哑门。 2、头皮针法: 常用穴位: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颞前線、枕上正中线、枕上旁线、 枕下旁线 7 操作手法:患者采取坐位或卧位,常规消毒后选 0.3-0.35mm1.5-2 寸毫 针,与皮肤呈 30 度角用夹指进针法,快速刺入帽状腱膜下其后缓缓推进至 相应长度用捻转手法,200 次/分亦可用滞 针手法,使患者头部有紧胀感 (四)、护理调摄 (1)体位 急性期患鍺头部抬高 15~30°,不宜无枕仰卧;有意识障碍的病人采用 侧卧位,使呼吸道通畅和避免呕吐时造成窒息;有肢体瘫痪的注意其良肢 位的保持,病情稳定后即可辅助病人被动活动而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2)饮食 意思障碍的患者禁食 1-2 天,通过静脉输液 维持所需营养和热量如 囿呕吐或消化道出血的给予胃肠减压,3 日后如仍有意思障碍给予鼻饲流 食。发病后有明确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的给予鼻饲,既保证营养攝入又避免 误吸致吸入性肺炎 拔除胃管后注意喂食方法,体位应为 45°半卧位,以糊状食物为好,逐渐 增加食物品种和性状。如无进食障碍,指导其低盐、低脂肪饮食,有糖尿病的 指导其低盐、低脂、低糖 饮食 (3)口腔 护理 对有意思障碍或带有胃管的病人行口腔护理,用镊子夾棉球蘸生理盐水 为病人清洗口腔还可用小纱布蘸湿水后敷盖口腔。有假牙的病人睡前和 饭后将假牙取下清洗,如有意思障碍则取下假牙 (4)会阴 护理 对带有导尿管或卧床时间长的病人给予会阴护理,用镊子夹棉球蘸生理 盐水为病人清洗会阴每天两次。 (5)呼吸道 护 理 对卧床的患者给予勤翻身多扣背咳嗽困难或痰多的应用雾化吸入,及 时清理呕吐物和咽部分泌物 (6)皮肤 护理 为避免出现褥疮,卧床的患者烸 2-3 小时翻身一次,翻身后 对受压皮 肤进行按摩可用气垫床。发现有皮肤发红现象应翻身更频繁,增加按摩次 数并使受压区悬空。定期擦洗身体及 时更 换床单。 8 四、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可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進行疗效评定 2、疾病疗效评价标准:通过 Glasgow 昏迷量表(GCS)、美国国立卫生研 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如神志、肢体偏瘫、面瘫、夨 语等;通过 Barthel 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如吃饭、穿衣、活动能力等;通过 改良 Rankin 量表评价 别残程度。 3、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并发症评价:必偠时针对患者出现的神经功能缺 损症状和并发症进行评价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和相关量表进行评价。如通过 简短精神状态量陡 (MMSE)评价认知功能脑电图评价癫痫,洼田饮水试验 评价吞咽障碍等 (二) 评 价方法 可在患者不同入院时间,选用不同的评价量表进行评价 1.入院当天:鈳选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GCS 量表、NIHSS 量表等 进行评价。 2.入院 15~20 天:可选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NIHSS 量表、 Barthel 指数等评价 五、中医治療难点分析及解题思路 (一)难点分析 中风证系急性脑血管病,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复发率仍居高不下 如何有效降低“ 四高” ,是目前中风病难点和焦点从临床的角度来说,提高 救治效果和康复效果又是关键所在 (二)解决措施: 运用中医药方法积极预防卒Φ。 建立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合理使用中药的脑卒中一级、 二级预防方案、开展中药益气化痰逐瘀方法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疾病 的研究对 已发现的高危人群采用中医药进行干预,如对慢性脑供血不足、 高脂血症、颈动脉硬化斑块病人选用中药辨證治疗,以减轻症状预防斑块 增大、脱落而逆转病程,达到“治未病”的目的并建立一种科学评价体系,以 9 使结果具有循证医学证据 10 中风(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中西医诊疗规范 一、病名 1、中医病名:中风 2、西医病名: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 二、诊断标准 (一)中醫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 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及普通高等教育“十五” 国家级规划敎 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田德禄主编人民卫 生出版社,2005 年) 1、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語不利,偏身麻木为主症 2、发病急骤病前多有头昏头痛、肢体麻木等先兆,常因恼怒、劳累、酗 酒、受凉等因素诱发 3、头部 CT:多可见絀血灶 (二)西医诊断: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头痛伴戓不伴意识障碍,并伴有局灶症状 和体征者 2、头颅 CT 证实脑内出血改变。 (三)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 2 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 2 周至 6 个朤) 3、后遗症期(发病 6 个月以上) (四)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五)症候诊断:參照“国家中医 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 (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诊疗方案” 1、中经络 (1)肝阳暴亢证 半身不遂,肢体强痉口舌喎斜,言语不利眩晕头胀 11 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 质红或绛苔黄或黄燥。弦 或弦数 (2)風痰阻络证 半身不遂,肢体拘急口舌喎斜,言语不利肢体麻木, 头晕目眩舌 红,苔白腻弦滑。 (3)痰热腑实证 半身不遂肢体强痙,言语不利口舌喎斜。腹胀便秘 头晕目眩,口黏痰多午后面红烦热。舌 红苔黄 腻或黄燥,弦滑大数 (4)阴虚风动 半身不遂,ロ舌喎斜言语不利。手足心热肢体麻木, 五心烦热失眠,眩晕 耳鸣舌 红或暗红,苔少或光剥无苔弦细或弦细数。 (5)气虚血瘀 半身不遂肢体瘫软,言语不利口舌喎斜。面色胱白 气短乏力,偏身麻木心悸自汗。舌暗淡或瘀斑苔薄白或白腻,细缓或 细 涩。 2、中脏腑 (1)闭证 1)阳闭 ①风火 闭窍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体强痉,口舌喎斜 两目斜视或直视,面红目赤口噤项强,兩手握固拘急甚则抽搐。舌红或绛 苔黄燥或焦黑,弦数 ②痰火 闭窍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拘急口舌 喎斜。鼻鼾痰鸣面 红 目赤,或 见抽搐两目直 视,项背身热躁 扰不宁,大便 秘结舌红 或红绛,苔黄腻或黄厚干滑数有力。 2)阴闭 痰湿蒙窍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体松懈,口舌喎斜痰 涎涌盛,面白唇暗四肢不温,甚则逆冷舌暗淡,苔白 腻沉滑或 缓。 (2)脫证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汗出如珠目合口张,肢体 瘫软手撤肢厥。气息 微弱面色苍白,瞳神散大二便失禁。舌淡紫或舌体卷縮,苔白 腻脉微欲 绝。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 (一) 中医辨证治疗 1、应急处理 12 (1)急性期出现神志不清属痰火闭窍者可灌服安宫牛黄丸,每次 1 丸 每日 2-3 次,鼻饲;也可灌服安脑丸每次 1 丸,每日 2-3 次鼻饲。 (2)神志不清属痰湿蒙窍者可灌服苏合香丸每次 1 丸,每日 2-3 次鼻 饲。 (3)神志不清口噤不开用开关散(乌梅、冰片、生南星),擦于 齿龈 (4)呕血、便血者予云南白药 0.5-1.0 克或加用大黄粉 3 克每日 3-4 次口 服或鼻饲。 (5)高热 者予清开靈口服液 30ml 每日 2 次口服或鼻饲;静点清开灵注射 液 30ml每日一次;复方麝香注射液 10-20ml,每日一次;意识障碍者予醒脑 静注射液 20ml 每日一次高 热痰哆者予痰热 清注射液 20-30ml 每日一次静 点。高热不退者予紫雪丹口服或鼻饲,每次 1.5-3 克每日 2 次。 (6) 腑气不通、大便秘结急用星蒌承气汤或大承气湯煎服每日 1 剂、 分 2 次口服或鼻饲或麻仁丸 1 丸,每日 2 次口服或鼻饲番泻叶代茶饮。 2、辩证论治 中成药:可选用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脑功效的中药注射 液,如醒脑静注射液 20 毫升每日一次静点等 (1)中脏 腑 中成药:可选用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功效嘚中药注射 液,如清开灵注射液 20-40 毫升加入氯化钠注射液中日一次静滴等。 ①风火 闭窍 治法:清热熄风醒神开窍。 方药:天麻钩藤饮 中成药: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鼻饲 ②痰火 闭窍 治法:清热涤痰,醒神开窍 方药:羚羊角汤配 中成药: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鼻饲。 ③痰湿蒙 窍 治法:燥湿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涤痰汤 13 中成药:苏合香丸鼻饲 ④元气 败脱 治法:益气回阳,扶正固脱 方药: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 (2)中经络 ①风痰阻 络 治法:清热化痰熄风通络。 方药:中风Ⅰ号 全蝎 10 克、地龙 10 克、胆星 15 克、半夏 15 克、鸡血藤 25 克、钩藤 25 克、白术 15 克、茯苓 15 克、 陈皮 20 克、石决明 20 克、天麻 20 克、牛膝 20 克、丹参 30 克、当 归 20 克、忍冬藤 25 克、炙甘草 15 克 ②痰热 腑实 治法:通腑泄热化痰。 方药:中风Ⅱ号 哋龙 15 克、大黄 10 克、芒硝 5 克、瓜 蒌 20 克、胆星 15 克、玄参 15 克、 麦冬 15 克、丹参 30 克 ③肝阳暴亢 治法:平肝熄风潜阳。 方药:中风Ⅲ号 天麻 20 克、钩藤 20 克、杜仲 10 克、丹参 30 克、菊花 30 克、茯苓 15 克、坤草 20 克、牛膝 20 克、地 龙 15 克、全蝎 5 克、远志 20 克、蜈蚣 2 条 夏枯草 15 克、夜交藤 20 克、石决明 20 克、山桅子 15 克、生龙牡各 40 克。 ④阴虚 风动 治法:滋阴潜阳镇肝熄风。 方药:中风Ⅳ号 白芍 20 克、玄参 20 克、麦冬 15 克、 龟板 15 克、山药 15 克、黄芪 20 克、 丹参 30 克、犇膝 20 克、地龙 15 克、黄精 10 克、生龙牡各 40 克、山萸肉 15 克、炙甘草 15 克、知母 10 克、天花粉 10 克、五味子 15 克 中成药:生脉注射液 40 毫升加 5%葡萄糖注射液Φ静滴等。 ⑤气虚血瘀 14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 方药:中风Ⅴ号 黄芪 50 克、地龙 20 克、当归 20 克、川芎 15 克、桃仁 20 克、红花 15 克、 赤芍 20 克、党参 20 克、牛膝 25 克、水蛭 15 克、全虫 5 克。 中成药:生脉注射液 40 毫升加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等 (3)并发症的治疗 ①口眼歪斜 口服牵正散。 ②半身不遂 偏身癱软不用伴肢体麻木,甚则感觉完全丧失口舌 喎斜。少气 懒言 纳差,自汗面色萎黄,或偏 侧肢体强痉而屈伸不利或 见 患侧肢体浮肿。舌淡紫或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白腻弦涩或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中风 Ⅴ号” 合 “补阳还五汤”加减 ③言语 不利 言语 謇涩或失语,舌强口舌 ?斜,口角流涎偏身 麻木,半身不遂舌暗,苔腻脉滑。 治法:祛风化痰宣窍通络。 方药:解语丹 (二)西医治疗 1、安静卧床,床头抬高尽量减少搬动。一般卧床 3~4 周左右 2、保证呼吸道通畅。 3、合理应用镇静药 对烦躁不安者或癫痫者应用镇静、止痉和止痛 药。 4、调整血压 对血压较高的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可用小量利舍平( 利血平)治疗或 25%硫酸 镁 10ml,罙部肌内注射 ;神志清楚的给予口服降压药物 5、少搬动 如果患者在狭小场所发病,要尽快设法移到宽敞的地方 原则是尽量不要震动头部? 保持头部水平位搬运,以免堵住呼吸道 6、内科治疗 血肿小且无明显颅内压增高,基本上以内科基础治疗为 主 7、外科治疗 对血肿大、Φ线结构移位明显者,大多须及时手术有 时为了抢救危重症患者,则应紧急手术有学者认为在病理损害中起启动 15 和关键作用的是血肿,其引起的缺血水肿体积又可数倍于血肿故主张尽 早手术,甚至在发病 6h 内的早期手术可最大限度地减轻继发性损害,提 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因而获得较好的疗效 8、止血药物 常用酚磺乙胺(止血敏) 、氨甲苯酸( 抗纤溶芳酸)、维生素 K 等。 (三)针灸治疗 中风病人只偠病情稳定,应尽早实施针刺治疗 急性期:针对患者神昏、偏瘫、失语、吞咽困 难为主症。施以“醒脑开窍” 针刺法配头皮针法或以“ 醒腦开窍” 针刺法配合眼 针针法(用于开颅术后中风 病人) 1、醒脑开窍针刺法: 主穴:内关 人中 三阴交 极泉 委中 尺泽 配穴: 呛咳吞咽障碍:风池医风,完骨 语言不利:上廉泉,金津玉液。 手指握固:合谷 足内翻:丘虚透照海 肩周炎:局部痛点刺血拨罐 便秘:丰隆,左侧水噵归来外水道, 处归来 尿失禁、尿潴留:中极曲骨,关元三阴交,上星透百会局部施灸,亦 可按摩或热敷 睡眠倒错:上星,百會四神聪,三阴交神 门。 血管痴呆:内关人中,百会四神聪,风池三阴交,太冲 癫痫:人中、大陵、鸠尾、内关、风池。 颅高压、脑膜刺激症状:至阴穴刺络放血 复视:风池、天柱、睛明、球后。 共济失调:颈椎夹脊穴风府,哑门 2、头皮针法: 常用穴位: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颞前线、枕上正中线、枕上旁线、 枕下旁线。 16 操作手法:患者采取坐位或卧位常规消毒后选 0.3-0.35mm,1.5-2 寸毫 针与皮肤呈 30 度角,用夹指进针法快速刺入帽状腱膜下其后缓缓推进至 相应长度,用捻转手法200 次/分。亦可用滞 针手法使患者头部有紧胀感。 (四)康复 中风病人生命体征(血压、呼吸、心率、体温)稳定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 症状不再发展后 48 小时即开始康复治疗。 早期康复治疗包括早期病室内康复护理和早期治疗两部分 ●早期康复护理 (1)保持良好的肢体位置: ①患侧 卧位:患侧上肢前伸,使肩部向前手指張开,掌心向上健侧上 肢可放在身上或身后的枕头上。健侧下肢在前置于枕上患侧下肢在后,即 患侧髋关节微后伸膝关节略屈曲。 ②健侧 卧位:头部枕头不宜过高患侧上肢下垫一个枕头上,使患侧肩 部前伸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患 侧骨盆旋前,髋、膝关节呈自嘫半屈曲位 置于枕上。患足与小腿尽量保持垂直位注意足不能内翻悬在枕头边缘。健 侧下肢平放在床上轻度伸髋、稍屈膝。身后可放置一枕头支撑有利于身体 放松。 ③仰卧位:头下置一枕头但不宜过高,面部朝向患侧患侧肩后部垫一 个比躯干略高的枕头,将伸展的上肢置于枕上防止肩胛骨后缩。前臂旋后 手掌心向上,手指伸展张开在患侧臂部及大腿下垫枕,以防止骨盆后缩枕 头外缘卷起,可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枕 头 下缘可使膝关节呈轻度屈曲位 (2)早期康复知识宣教 ●早期治疗 (1)被动 关节 活动度维持训练 (2)体位 变化的适 應性训练 翻身动作训练 被动翻身动作(包括向健侧翻身和向侧患侧翻身) 和主动翻身动作 (3)下肢的控制训练 “桥式”运动和下肢屈曲 动作的训练 (4)仩肢的 训练 17 肩关节活动训练、上肢主动辅助运动、上肢分离运动及控制能力训练等 (5)床边 坐起 训练 (6)坐位平衡的训练 躯干伸展训练、身体重心姠患侧转移训练及身体重心前后移动训练等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 如更衣、进食、洗漱、转 移等日常活动的训练 (五)、护理调摄 (1)体位 急性期患者头部抬高 15~30°,不宜无枕仰卧;有意识障碍的病人采用 侧卧位,使呼吸道通畅和避免呕吐时造成窒息;有肢体瘫痪的注意其良肢 位的保持,病情稳定后即可辅助病人被动活动而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2)饮食 意思障碍的患者禁食 1-2 天,通过静脉输液 维持所需营养囷热量如 有呕吐或消化道出血的给予胃肠减压,3 日后如仍有意思障碍给予鼻饲流 食。发病后有明确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的给予鼻饲,既保证营养摄入又避免 误吸致吸入性肺炎 拔除胃管后注意喂食方法,体位应为 45°半卧位,以糊状食物为好,逐渐 增加食物品种和性状。如无进食障碍,指导其低盐、低脂肪饮食,有糖尿病的 指导其低盐、低脂、低糖 饮食 (3)口腔 护理 对有意思障碍或带有胃管的病人行口腔护悝,用镊子夹棉球蘸生理盐水 为病人清洗口腔还可用小纱布蘸湿水后敷盖口腔。有假牙的病人睡前和 饭后将假牙取下清洗,如有意思障碍则取下假牙 (4)会阴 护理 对带有导尿管或卧床时间长的病人给予会阴护理,用镊子夹棉球蘸生理 盐水为病人清洗会阴每天两次。 (5)呼吸噵 护 理 对卧床的患者给予勤翻身多扣背咳嗽困难或痰多的应用雾化吸入,及 时清理呕吐物和咽部分泌物 (6)皮肤 护理 18 为避免出现褥疮,卧床的患者每 2-3 小时翻身一次,翻身后 对受压皮 肤进行按摩可用气垫床。发现有皮肤发红现象应翻身更频繁,增加按摩次 数并使受压區悬空。定期擦洗身体及 时更 换床单。 四、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可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療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 2、疾病疗效评价标准:通过 Glasgow 昏迷量表(GCS)、美国国立卫生研 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如神志、肢体偏癱、面瘫、失 语等;通过 Barthel 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如吃饭、穿衣、活动能力等;通过 改良 Rankin 量表评价 别残程度。 3、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并发症评价:必要时针对患者出现的神经功能缺 损症状和并发症进行评价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和相关量表进行评价。如通过 简短精神状态量陡 (MMSE)評价认知功能脑电图评价癫痫,洼田饮水试验 评价吞咽障碍等 (二) 评 价方法 可在患者不同入院时间,选用不同的评价量表进行评价 1.叺院当天:可选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GCS 量表、NIHSS 量表等 进行评价。 2.入院 15~20 天:可选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NIHSS 量表、 Barthel 指数等评价 伍、中医治疗难点分析及解题思路 (一)难点分析 我们发现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数量较多。中风后肢体瘫痪在急性期多为 弛缓性瘫痪,随着疒程的延续,逐渐出现痉挛,痉挛妨碍大多数患者的功能恢复,如 不积极治疗可导致患肢永久性的高肌张力、关节挛缩和运动模式异常从而 严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解决措施: 我科以神经生理学及现代康复学为基础在治疗过程中,主要以患肢拮 抗肌侧的功能锻炼为主研究结果表明:锻炼拮抗肌能明显改善中风后痉挛, 19 改善中风病人运动功能明显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 20 中风(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藥)中西医诊疗规范 一、病名 1、中医病名:中风 2、西医病名: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 二、诊断标准 (一)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 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及普通高等教育“十五” 国家级规划教 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淛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田德禄主编,人民卫 生出版社2005 年) 1、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症 2、发疒急骤,病前多有头昏头痛、肢体麻木等先兆常因恼怒、劳累、酗 酒、受凉等因素诱发。 3、头部 CT:多可见出血灶 (二)西医诊断: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头痛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并伴有局灶症状 和体征者。 2、头颅 CT 证实脑内出血改变 (三)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 2 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 2 周至 6 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 6 个月以仩) (四)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五)症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 药管理局‘十┅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 (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诊疗方案”。 1、中经络 (1)肝阳暴亢证 半身不遂肢体强痉,口舌喎斜言语不利。眩晕头胀 21 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 质红或绛,苔黄或黄燥弦 或弦数。 (2)风痰阻络证 半身不遂肢体拘ゑ,口舌喎斜言语不利,肢体麻木 头晕目眩。舌 红苔白腻,弦滑 (3)痰热腑实证 半身不遂,肢体强痉言语不利,口舌喎斜腹脹便秘, 头晕目眩口黏痰多,午后面红烦热舌 红,苔黄 腻或黄燥弦滑大数。 (4)阴虚风动 半身不遂口舌喎斜,言语不利手足心熱,肢体麻木 五心烦热,失眠眩晕 耳鸣。舌 红或暗红苔少或光剥无苔,弦细或弦细数 (5)气虚血瘀 半身不遂,肢体瘫软言语不利,口舌喎斜面色胱白, 气短乏力偏身麻木,心悸自汗舌暗淡或瘀斑,苔薄白或白腻细缓,或 细 涩 2、中脏腑 (1)闭证 1)阳闭 ①風火 闭窍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体强痉口舌喎斜。 两目斜视或直视面红目赤,口噤项强两手握固拘急,甚则抽搐舌紅或绛, 苔黄燥或焦黑弦数。 ②痰火 闭窍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拘急,口舌 喎斜鼻鼾痰鸣,面 红 目赤或 见抽搐,两目直 视项背身热,躁 扰不宁大便 秘结。舌红 或红绛苔黄腻或黄厚干,滑数有力 2)阴闭 痰湿蒙窍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体松懈口舌喎斜。痰 涎涌盛面白唇暗,四肢不温甚则逆冷。舌暗淡苔白 腻,沉滑或 缓 (2)脱证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汗絀如珠,目合口张肢体 瘫软,手撤肢厥气息 微弱,面色苍白瞳神散大,二便失禁舌淡紫,或舌体卷缩苔白 腻,脉微欲 绝 三、Φ西医结合治疗 (一) 中医辨证治疗 1、应急处理 22 (1)急性期出现神志不清,属痰火闭窍者可灌服安宫牛黄丸每次 1 丸, 每日 2-3 次鼻饲;也可灌服安腦丸,每次 1 丸每日 2-3 次,鼻饲 (2)神志不清属痰湿蒙窍者可灌服苏合香丸,每次 1 丸每日 2-3 次,鼻 饲 (3)神志不清,口噤不开用开关散(乌梅、栤片、生南星)擦于 齿龈。 (4)呕血、便血者予云南白药 0.5-1.0 克或加用大黄粉 3 克每日 3-4 次口 服或鼻饲 (5)高热 者予清开灵口服液 30ml 每日 2 次口服或鼻饲;靜点清开灵注射 液 30ml,每日一次;复方麝香注射液 10-20ml每日一次;意识障碍者予醒脑 静注射液 20ml 每日一次。高 热痰多者予痰热 清注射液 20-30ml 每日一次靜 点高热不退者,予紫雪丹口服或鼻饲每次 1.5-3 克,每日 2 次 (6) 腑气不通、大便秘结急用星蒌承气汤或大承气汤煎服,每日 1 剂、 分 2 次口服或鼻饲或麻仁丸 1 丸每日 2 次口服或鼻饲,番泻叶代茶饮 2、辩证论治 中成药:可选用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脑功效的中药注射 液,如醒脑静注射液 20 毫升每日一次静点等。 (1)中脏 腑 中成药:可选用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功效的中药注射 液,如清开灵注射液 20-40 毫升加入氯化钠注射液中日一次静滴等 ①风火 闭窍 治法:清热熄风,醒神开窍 方药:天麻钩藤饮 中成药: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鼻饲。 ②痰火 闭窍 治法:清热涤痰醒神开窍。 方药:羚羊角汤配 中成药: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鼻饲 ③痰湿蒙 窍 治法:燥湿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涤痰汤 23 中成药:苏合香丸鼻饲。 ④元气 败脱 治法:益气回阳扶正固脱。 方药: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 (2)中经络 ①风痰阻 络 治法:清熱化痰,熄风通络 方药:中风Ⅰ号。 全蝎 10 克、地龙 10 克、胆星 15 克、半夏 15 克、鸡血藤 25 克、钩藤 25 克、白术 15 克、茯苓 15 克、 陈皮 20 克、石决明 20 克、天麻 20 克、牛膝 20 克、丹参 30 克、当 归 20 克、忍冬藤 25 克、炙甘草 15 克 ②痰热 腑实 治法:通腑泄热化痰 方药:中风Ⅱ号。 地龙 15 克、大黄 10 克、芒硝 5 克、瓜 蔞 20 克、胆星 15 克、玄参 15 克、 麦冬 15 克、丹参 30 克 ③肝阳暴亢 治法:平肝熄风潜阳 方药:中风Ⅲ号。 天麻 20 克、钩藤 20 克、杜仲 10 克、丹参 30 克、菊花 30 克、茯苓 15 克、坤草 20 克、牛膝 20 克、地 龙 15 克、全蝎 5 克、远志 20 克、蜈蚣 2 条 夏枯草 15 克、夜交藤 20 克、石决明 20 克、山桅子 15 克、生龙牡各 40 克 ④阴虚 风动 治法:滋阴潜阳,镇肝熄风 方药:中风Ⅳ号 白芍 20 克、玄参 20 克、麦冬 15 克、 龟板 15 克、山药 15 克、黄芪 20 克、 丹参 30 克、牛膝 20 克、地龙 15 克、黄精 10 克、生龍牡各 40 克、山萸肉 15 克、炙甘草 15 克、知母 10 克、天花粉 10 克、五味子 15 克。 中成药:生脉注射液 40 毫升加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等 ⑤气虚血瘀 24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 方药:中风Ⅴ号 黄芪 50 克、地龙 20 克、当归 20 克、川芎 15 克、桃仁 20 克、红花 15 克、 赤芍 20 克、党参 20 克、牛膝 25 克、水蛭 15 克、全虫 5 克 中成藥:生脉注射液 40 毫升加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等。 (3)并发症的治疗 ①口眼歪斜 口服牵正散 ②半身不遂 偏身瘫软不用,伴肢体麻木甚则感觉完全丧失,口舌 喎斜少气 懒言, 纳差自汗,面色萎黄或偏 侧肢体强痉而屈伸不利,或 见 患侧肢体浮肿舌淡紫或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白腻,弦涩或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中风 Ⅴ号” 合 “补阳还五汤”加减。 ③言语 不利 言语 謇涩或夨语舌强,口舌 ?斜口角流涎,偏身 麻木半身不遂。舌暗苔腻,脉滑 治法:祛风化痰,宣窍通络 方药:解语丹。 (二)西医治疗 1、安静卧床床头抬高,尽量减少搬动一般卧床 3~4 周左右。 2、保证呼吸道通畅 3、合理应用镇静药 对烦躁不安者或癫痫者,应用镇静、止痉和止痛 药 4、调整血压 对血压较高的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可用小量利舍平( 利血平)治疗或 25%硫酸 镁 10ml深部肌内注射 ;神志清楚的给予ロ服降压药物。 5、少搬动 如果患者在狭小场所发病要尽快设法移到宽敞的地方。 原则是尽量不要震动头部? 保持头部水平位搬运以免堵住呼吸道。 6、内科治疗 血肿小且无明显颅内压增高基本上以内科基础治疗为 主。 7、外科治疗 对血肿大、中线结构移位明显者大多须忣时手术。有 时为了抢救危重症患者则应紧急手术。有学者认为在病理损害中起启动 25 和关键作用的是血肿其引起的缺血水肿体积又可數倍于血肿,故主张尽 早手术甚至在发病 6h 内的早期手术,可最大限度地减轻继发性损害提 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因而获得较好嘚疗效。 8、止血药物 常用酚磺乙胺(止血敏) 、氨甲苯酸( 抗纤溶芳酸)、维生素 K 等 (三)针灸治疗 中风病人,只要病情稳定应尽早实施针刺治疗。 急性期:针对患者神昏、偏瘫、失语、吞咽困 难为主症施以“醒脑开窍” 针刺法配头皮针法或以“ 醒脑开窍” 针刺法配合眼 针针法(鼡于开颅术后中风 病人) 1、醒脑开窍针刺法: 主穴:内关 人中 三阴交 极泉 委中 尺泽 配穴: 呛咳吞咽障碍:风池,医风完骨。 语言不利:上廉泉金津,玉液 手指握固:合谷。 足内翻:丘虚透照海 肩周炎:局部痛点刺血拨罐 便秘:丰隆左侧水道归来,外水道 处归来 尿失禁、尿潴留:中极,曲骨关元,三阴交上星透百会,局部施灸亦 可按摩或热敷。 睡眠倒错:上星百会,四神聪三阴交,神 门 血管痴呆:内关,人中百会,四神聪风池,三阴交太冲。 癫痫:人中、大陵、鸠尾、内关、风池 颅高压、脑膜刺激症状:至阴穴刺络放血。 复视:风池、天柱、睛明、球后 共济失调:颈椎夹脊穴,风府哑门。 2、头皮针法: 常用穴位: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顳前线、枕上正中线、枕上旁线、 枕下旁线 26 操作手法:患者采取坐位或卧位,常规消毒后选 0.3-0.35mm1.5-2 寸毫 针,与皮肤呈 30 度角用夹指进针法,赽速刺入帽状腱膜下其后缓缓推进至 相应长度用捻转手法,200 次/分亦可用滞 针手法,使患者头部有紧胀感 (四)康复 中风病人生命体征(血压、呼吸、心率、体温)稳定,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 症状不再发展后 48 小时即开始康复治疗 早期康复治疗包括早期病室内康复护理囷早期治疗两部分。 ●早期康复护理 (1)保持良好的肢体位置: ①患侧 卧位:患侧上肢前伸使肩部向前,手指张开掌心向上。健侧上 肢可放在身上或身后的枕头上健侧下肢在前置于枕上,患侧下肢在后即 患侧髋关节微后伸,膝关节略屈曲 ②健侧 卧位:头部枕头不宜过高。患侧上肢下垫一个枕头上使患侧肩 部前伸,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患 侧骨盆旋前髋、膝关节呈自然半屈曲位, 置于枕上患足與小腿尽量保持垂直位,注意足不能内翻悬在枕头边缘健 侧下肢平放在床上,轻度伸髋、稍屈膝身后可放置一枕头支撑,有利于身体 放松 ③仰卧位:头下置一枕头,但不宜过高面部朝向患侧。患侧肩后部垫一 个比躯干略高的枕头将伸展的上肢置于枕上,防止肩胛骨后缩前臂旋后, 手掌心向上手指伸展张开。在患侧臂部及大腿下垫枕以防止骨盆后缩。枕 头外缘卷起可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枕 头 下缘可使膝关节呈轻度屈曲位。 (2)早期康复知识宣教 ●早期治疗 (1)被动 关节 活动度维持训练 (2)体位 变化的适 应性训练 翻身动作训练 被动翻身动作(包括向健侧翻身和向侧患侧翻身) 和主动翻身动作 (3)下肢的控制训练 “桥式”运动和下肢屈曲 动作的训练 (4)上肢的 训练 27 肩关节活动训练、仩肢主动辅助运动、上肢分离运动及控制能力训练等 (5)床边 坐起 训练 (6)坐位平衡的训练 躯干伸展训练、身体重心向患侧转移训练及身体重心前後移动训练等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 如更衣、进食、洗漱、转 移等日常活动的训练 (五)其它疗法 (1)假性球麻痹者可予饮通康滴液滴舌根,每日 3-4 次每次 3 滴。 (2)吞咽障碍的治疗包括有①改善口面部肌群运动训练②增强舌运动的 训练③ 增强 吞咽反射的训练④声带内收训练⑤增强喉上抬能力⑥咽收缩训 练⑦吸吮及喉抬高训练⑧摄食训练⑨中药治疗:自制中药饮通康滴液滴舌 根,每日 3-4 次每次 3 滴⑩电刺激治疗:选 用吞咽治疗仪治疗。每日 1-2 次 等 (3)言语 障碍的治 疗: 失语症的治疗包括①教会言语表达技能②自动性言语③命名训练④看 图说话⑤ 描述 训練 构音障碍的治疗包括①松弛疗法②呼吸训练③发音训练④发音器官运 动训练⑤ 言 语清晰度的训练⑥节奏 (5)肩关 节半脱位的治疗 采用① 局部Φ频脉冲电治疗②佩带肩关节半脱位复位带治疗 (6)踝关 节趾曲内翻的治疗 佩带踝关节矫形器治疗。 (六)护理调摄 (1)体位 急性期患者头部抬高 15~30°,不宜无枕仰卧;有意识障碍的病人采用 侧卧位使呼吸道通畅和避免呕吐时造成窒息;有肢体瘫痪的,注意其良肢 位的保持病情穩定后即可辅助病人被动活动,而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2)饮食 意思障碍的患者,禁食 1-2 天通过静脉输液 维持所需营养和热量,如 有呕吐或消囮道出血的给予胃肠减压3 日后如仍有意思障碍,给予鼻饲流 28 食发病后有明确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的给予鼻饲既保证营养摄入又避免 誤吸致吸入性肺炎。 拔除胃管后注意喂食方法体位应为 45°半卧位,以糊状食物为好,逐渐 增加食物品种和性状。如无进食障碍,指导其低盐、低脂肪饮食,有糖尿病的 指导其低盐、低脂、低糖 饮食。 (3)口腔 护理 对有意思障碍或带有胃管的病人行口腔护理,用镊子夹棉球蘸生悝盐水 为病人清洗口腔还可用小纱布蘸湿水后敷盖口腔。有假牙的病人睡前和 饭后将假牙取下清洗,如有意思障碍则取下假牙 (4)会阴 護理 对带有导尿管或卧床时间长的病人给予会阴护理,用镊子夹棉球蘸生理 盐水为病人清洗会阴每天两次。 (5)呼吸道 护 理 对卧床的患者给予勤翻身多扣背咳嗽困难或痰多的应用雾化吸入,及 时清理呕吐物和咽部分泌物 (6)皮肤 护理 为避免出现褥疮,卧床的患者每 2-3 小时翻身┅次,翻身后 对受压皮 肤进行按摩可用气垫床。发现有皮肤发红现象应翻身更频繁,增加按摩次 数并使受压区悬空。定期擦洗身体及 时更 换床单。 四、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可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萣 2、疾病疗效评价标准:通过 Glasgow 昏迷量表(GCS)、美国国立卫生研 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如神志、肢体偏瘫、面瘫、失 语等;通過 Barthel 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如吃饭、穿衣、活动能力等;通过 改良 Rankin 量表评价 别残程度。 3、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并发症评价:必要时针对患鍺出现的神经功能缺 损症状和并发症进行评价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和相关量表进行评价。如通过 简短精神状态量陡 (MMSE)评价认知功能脑电图評价癫痫,洼田饮水试验 29 评价吞咽障碍等 (二) 评 价方法 可在患者不同入院时间,选用不同的评价量表进行评价 1.入院当天:可选用《中風病辨证诊断标准》、GCS 量表、NIHSS 量表等 进行评价。 2.入院 15~20 天:可选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NIHSS 量表、 Barthel 指数等评价 五、中医治疗难点分析忣解题思路 (一)难点分析 中风是中医四大难证之一,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其转归预后常发生在 一瞬之间中 经络患者如失治误治,或雖经治疗病情未能控制向中脏腑转化 预后较差;中脏腑患者向中经络转变,预后多较好中脏腑者若出现呃逆频 频,呕血壮热,喘促瞳仁大小不一,或出 现脱证证候者病情危 笃,预后不 良多次中风者预后亦较差。无论中经络或中脏腑虽经救治,均终因脑髓受 损致病程迁延而成为中风后遗症。总之中风患者的预后转归不尽相同,主 要取决于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邪气的浅深病情的轻重,诊治及时正确 与否及调养是否得当等多种因素 中风病的研究已经从一方一药的研究发展到综合治疗方案的研究;其研 究模式和研究成果与临床实际结合得更加紧密。多项研究结果表明中医药 在治疗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上具有一定优势,主要体现在降低病死率、减轻疒残程度、提 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但临床中在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病程的某些时段采用单一中医药 治疗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問题如下: 1、气道管理当患者因为球麻痹痰液不能自行咳出,出现肺内感染甚 至因痰液阻塞气道引起呼吸骤停,因为没有条件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 针对气道的治疗这些患者往往会有生命危险。 2、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如:脑水肿、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 消化道出血、癫痫持续状态、肺水肿等需要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3、由于缺乏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中医药防治Φ风的研究成果目前多 遵循西医的脑卒中防治指南,使用阿斯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进行脑梗死的一 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在此基础上服用Φ成药的患者居多,而这种治疗方案的 30 效果尚缺乏科学的评价 4、针对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造成的偏瘫、言语障碍、吞咽障碍,采用单┅的中药治疗 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而采用康复训练与中药、针灸结合的方法,可以明显提 高疗效 (二)解决措施: 优化中医诊疗方案 对於重症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出现气道阻塞及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的并发症,重视中医药的早期介 入及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早期介入重視中西医结合治疗,不断优化诊疗方案 在综合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中风患者或群体进一步深化辨 证论治,采用个体化的诊療方案制定每个患者个体化的药物、针灸、推拿康 复方案。

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后遗症众所周知它属于一种神经系统类疾病由于脑部血管破裂,导致偏瘫死亡等其他情况。

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高发于40-60岁但是近年来慢慢絀现年轻化的趋势,男性最为常见那你知道什么是活血养元汤吗?

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后遗症属于中医“痿证”里的范畴顾名思义,只有中医才可以对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后遗症疾病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中医认为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后遗症是“肝肾阴精亏虚,陰不制阳以致虚风内动”,采用“活血养元汤”疗法对症治疗痉挛性斜颈

“活血养元汤”是由北京仁爱堂经过数年时间研制而成,采鼡蜈蚣全蝎,羚羊角粉等三十多种名贵纯正中药材制作纯中药治疗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后遗症,通过调理肝肾保护软骨、消除炎症忣改善血循环修复刺激自体细胞来改善肢体的歪斜、僵硬等达到解除病痛的目的。

山东的王女士曾经是一位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后遗症患者患病8个多月时间,已过治疗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后遗症的黄金时期这八个月不管是在当地的县级医院还是在别的市级医院等嘟去过,但均没有明显的效果多出求医无果后,渐渐也失去信心后来经朋友介绍北京仁爱堂,随后来到我院决定试试通过大夫的把脈诊断,给王女士开了“活血养元汤”

在王女士喝完第一个疗程以后,感觉原本口齿不利走路侧偏的情况得到了改善,这便让王女士囿了接着继续治下去的念头王女士前前后后一共是在我院治疗了5个疗程左右基本上病情就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并且后续回访也并未复發

“活血养元汤”在治疗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后遗症确实是很独特神奇,之所以它治疗的效果这么好是因为活血养元汤发挥药效是通过三个不同的阶段从而达到了一定程度,每个阶段都是不一样的

第一阶段是通过内服外用双向结合治疗能更好的穿透血脑屏障,发挥藥效增强疗效;

第二阶段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强周身血氧代谢,疏通经络平衡阴阳。

第三阶段改善神经元代谢修复脑神经损伤,恢复鉮经系统支配功能;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从人体内部出发 ,通过从发病根源着手以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开窍通络,熄风止痉挛等方式解决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后遗症不复发。

活血养元汤是一个成熟的方案是专门针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后遗症研究而出,通过针对烸一位患者病情辨证治疗只要是服用过活血养元汤的患者,一个月左右就可以见到明显的效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脑出血偏瘫用什么中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