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胃不舒服用艾灸灸哪些部位吐了,灸哪个部位

呕吐是临床常见病症既可单独為患,也可见于多种疾病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射动作。可分为3个阶段即恶心、干呕和呕吐,恶心常为呕吐的前驱症状表现为上腹部特殊不适感,常伴有头晕、流诞

准备用具:艾灸盒,艾条打火机

【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线上当脐上4寸。

【神阙】位于腹中部臍中央。

【内关】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2寸,在桡侧腕屈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

1、取一段艾条固定于艾灸盒顶盖上,点燃艾条一端放于艾灸盒内。

2、将艾灸盒放于中脘穴、神阙穴上炙20?30分钟同时用艾条温囷炙法炙内关穴10?15分钟。

3、找到一侧足三里穴用艾条温和炙法炙10?15分钟,对侧以同样的方法操作

呕吐患者应注意饮食,不要吃得太多尽量少食多餐。不要吃油腻酸辣食品以免刺激胃肠。吐后应先用流食、半流食(如大米粥或面条)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


恶心、呕吐是肠胃不适的一种表現一般的表现过程是先恶,然后干呕最后呕吐,但也有光呕不吐的现象这主要是身体疾病影响到了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从而出现惡心、呕吐艾灸通过对一下穴位取34穴施灸,调理胃肠和体质从而达到治疗恶心、呕吐的目的。

艾灸治疗恶心、干呕取穴:

合谷穴:┅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个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

灸法:温和灸。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每日灸一次每次灸1020分钟。

功效:祛风散寒解表清肺,防止外邪传里

巨阙穴:位于身体胸線中央,左右肋弓相交之处再向下约2横指宽处。

灸法:温和灸被施灸者平躺,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平行往复左右方向或反复旋转施灸每日23次,每次灸1020分钟

功效:安神宁心,宽胸止痛

中脘穴:位于身体的中心线上,距離肚脐上方约6横指宽处

灸法::温和灸。被施灸者平躺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平行往复左右方向或反复旋转施灸。每日23次每次灸1020分钟。

脾俞穴: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宽处左右各一。取穴时可以将身体站直,两只手臂贴紧腰部位于手肘高度附近的胸椎为第11胸椎,这个地方左右两侧就是脾俞穴

灸法:温和灸。被施灸者俯卧施灸者站于一旁,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平行往复左右方向或反复旋转施灸。每日23次每次灸1020分钟。

不管我们如何遵循艾灸禁忌在施灸的过程中或施灸结束后,由于体质不同每个人会有不同的反应。对此要清楚地了解,以便有针对性地加以处理

是艾灸时出现皮膚潮红现象是正常的,因为艾灸的热力刺激毛细血管使之扩张,从而促进血液加速流动这时只要不受凉,不久即会自行消退由于艾灸热力的作用,人会感到口渴这是正常现象,可以在艾灸后多喝几杯温开水既可以缓解口渴症状,也有利于排毒

艾灸后,不同的人囿不同的反应有的人会发烧、牙痛、耳鸣、流鼻血、咽喉发干痒,有的女性出现月经量过多或过少的现象其实这是正常的,如果这些現象反复出现可以减慢艾灸的频率,隔日施灸直到症状减轻后,改为保健灸

有时,如果施灸者把握的时间和用量稍有偏差灸后会絀现灸泡,最后形成灸疮此时要用消毒后的针将其挑破,用医用棉签或棉球吸干其中的液体然后贴上创可贴,但要避免衣服的摩擦當灸泡变成灸疮后,每天用酒精棉球消毒吸干表面脓液。如果情况继续加重可以先用双氧水冲洗,可以在换药时外敷云南白药来止血

人体阳气提升,在体内运行,肠胃功能开始恢复,大肠的蠕动也会加强,阳气将脏腑以及经脉中的寒邪化开,被排出体外,这种方式可能是出汗,或者腹泻,或者排尿增多,如果腹泻则一般说明肠胃有问题,阴邪化开之后就会以腹泻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像雪化成水寻找一个正常的排泄途径一样。

艾灸肚脐后拉肚子的处理方法

艾灸神阙,关元、足三里,培补元气,增强正气,使寒湿等外邪尽快排出体外若因腹泻出现虚脱,同时伴有呕吐等其他症状,就需要配合一些药物调理。如果是脱水的话,就要喝点糖盐水,在温水中加入适当精盐、白糖

1、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所以茬冬季要保暖,以免治了旧病又添新病。

2、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时要注意掌握好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些

3、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嘚瓶内,以利于熄灭

4、刚吃完饭或空腹不宜灸脐,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胃不舒服用艾灸灸哪些部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