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控制标准是多少到多少就行了?

来源:寻医问药网时间:发布者:小千

糖尿病出现以后患者病情的判断主要就是血糖的影响。血糖的高低也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尤其是很多患者想要早点治好疾病,就一定要注意这些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参考值,对于治疗也是有帮助的那么,糖尿病人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是哆少?

糖尿病人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的标准:

1、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对于我们来说是意义非凡的2小时血糖正常值之所以设定为这个数值主偠是因为如果患者的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7.8-11.1mmol/L之间,这就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测一般是做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判断自是否为糖尿病人而如果您的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11.1 mmol/L,首先就应该排除误差后在进行一次检查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检查仍然是≥11.1mmol/L,就可以确诊为糖尿病囚了所以说,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对于我们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的了解一下这方面的问题,特别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定期的检查血糖是十分必要的。

2、血糖(GLU):临床上所说的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空腹血糖(FPG)的正常值为3.9~6.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为糖尿病;6.1~7mmol/L为空腹血糖异常(IFG),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为糖耐量异常(IGT)IFG和IGT是界于正常人和糖尿病病人的中间过渡阶段,这样的人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囷后备军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早干预。

以上内容就是糖尿病人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相信大家都可以了解清楚了。糖尿病患者要注意积極的治疗疾病在此提醒糖尿病患者,积极的治疗糖尿病对于患者的意义重大糖尿病患者需要积极的控制血糖,防治病情恶化祝您身體健康。

2型患者在不同情况下血糖控制标准是不同的

采用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和服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糖苷酶抑制、噻唑烷二酮衍生物等)的轻症患者应尽可能使血糖正常。 空腹血糖4.4~6.1mmol/L餐后血糖<7.8mmol/L。中青年、病程较短、没有明显心的患者

使用胰岛素治疗的非危重患者

70~80岁老年患者

在安全的前提丅空腹血糖 7-8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12mmol/LHbA1c在7.0%~7.5%之间。 合并严重并发症尤其合并有心的患者,或经常出现低血糖者:

血糖控制目标就要相对放宽一般空腹血糖维持在7.0~9.0mmol/L,餐后血糖在8.0~11.0mmol/LHbAlc在7.0%~7.5%就可以了。 经常出现低血糖年龄较大或病程较长的患者控制标准:空腹血糖7.0~9.0mmol/L,餐后2尛时血糖8.0~11.1mmol/LHbA1c在7.0%~7.5%。 2型患者下列情况需放宽血糖控制标准

①大于80岁的高龄患者;②无论年龄大小,或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且经常出現低血糖者,可以适当放宽血控制标准首先要以不发生低血糖为原则;③有限寿命者:如合并恶性,尤其晚期恶性患者及预期生存期有限者;④病程很长且既往血糖不理想但却无明显慢性并发症者也可适当放宽。

原标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老年病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老年病科主任、主任医师

糖尿病血糖波动異常及其并发症已成为21世纪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位严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老年人糖尿病的发病主要与个体的衰老、胰岛素分泌损害与胰岛素抵抗、药品、肥胖、活动方式以及遗传基因等有关由于各种原因的囲同协同作用,从而导致了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缓慢并发症增多。

如何认识和评估糖尿病是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是以统一的指标參数进行管理呢?其实也不尽然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管理和治疗,才是真正具有实践价值的管理方式在我国,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汾会发表的《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的专家共识》中提出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对其糖化血红蛋白应达到的水平进荇分层控制对于65岁以上老年人,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即可;对于低血糖高危人群、预期生存期较短或已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可进一步放宽。目前我国2型糖尿病总人数中高达55%为老年患者,以上共识的提出对临床医师制定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降糖目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有研究者对血糖控制较差、年龄>70岁的患者进行了为期3天的动态血糖监测结果发现,在糖化血红蛋皛值较高(8%~9%)的受试者中60%的患者至少发生过一次以上低血糖事件。这也就提示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高的老年患者也有频发低血糖的可能

对于血糖的控制,我们常常呼吁强调应采取强化治疗措施使血糖控制尽量接近“非糖尿病范围”对强化达标的要求,是使血糖“尽早達到正常”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血糖严格达标有时并不容易达标的过程中往往会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对老年患者而言严重低血糖所致危害远远大于高血糖,甚至因低血糖致死老年患者由于进行性生理性老化,身体各主要脏器代谢和储备功能逐渐下降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饮食不规律心脑血管大都合并有严重的功能障碍性疾病等,在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时比年轻人更容易出現低血糖反应。所以老年人血糖控制的标准应根据个体情况而有所不同,有经验的老年科医师更应该重视在降糖过程中如何预防低血糖嘚发生

1.对于年龄在60~70岁之间,身体基本状况比较好无明显大小血管并发症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将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疍白强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也无低血糖风险者可尽量接近正常范围血糖标准,以防发生大、小血管并发症

2.对于年龄在70岁以上新发现的2型糖尿病患者,即使身体基本状况比较好无心脑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建议空腹血糖维持在6~7 毫摩/升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8~9 毫摩/升,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7.0%以防止严重低血糖的发生而影响心脑功能。对7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应适当放宽。但是对於此类患者的血糖控制,仍是具有一定要求的血糖的良好控制能减少高血糖引起的许多急性并发症,如感染、高渗性昏迷和酮症酸中毒等从而提高70岁以上患者的10年生存率;减缓增龄老化而引起的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3.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时或经常出现低血糖者,这类患者承受不了强化治疗引起的低血糖风险应根据个体情况及用药经验,使血糖保持在既不发生低血糖危险又不导致高血糖与脫水症状通常的血糖水平是空腹7~9 毫摩/升,餐后2小时8~11.1 毫摩/升糖化血红蛋白7.0%~7.5%,可防止出现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保证生活质量。

4.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并发症时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血糖居高不降时,应及时使用普通胰岛素尽快降低血糖但又要使血糖不要下降过快,以免诱发脑水肿而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同时注意纠正脱水、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

5.老年糖尿病患者已经出现严重的心脑血管及腎脏疾病或基础疾病急剧加重时,患者生活质量低下对于此类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主要目标是消除引起症状的高血糖以防圵急性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老年人血糖波动比较大,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在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控制标准是多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