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细胞成熟障碍的原因如何治疗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是指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0X109/升者中性粒细胞低于(1.5~1.8)X 109/升者。临床以头晕、乏力、低热

  惢悸、腰酸、口腔溃疡、感染等为特征。药物、理化因素或严重感染可引起本病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如脾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本病如及早诊治,预后尚好否则可引起骨髓抑制,则预后不良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属中医的“虚损”、“眩晕”等范畴。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的病因为劳倦内伤病后失调或药物戕伤,则伤及正气导致气血生化乏源,脾肾亏虚营卫气血衰減,阴阳失调而发病

  病理变化为禀赋不足,后天失养素体亏损,复因劳倦内伤病后失调或药物戕伤,致脾肾两虚脾虚则不能散布精微,肾虚则真气不足以致气血精髓生化乏源,正气因而虚衰

  (1)临床上可无症状,或有头晕乏力,低热食欲减退,失眠多梦畏寒,心慌等

  (2)易患感冒等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

  (3)白细胞计数(2.0~4.0)X109/升分类计数可正常,红细胞及血小板计數常正常

  (4)骨髓象:可见粒细胞系统的增生不良或轻度成熟障碍。

  (1)临床起病急骤可见畏寒,发热乏力,口腔溃疡感染等。

  (2)常可找到诱发因素如药物反应,放射线损伤等

  (3)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小于2.0X109/升,粒细胞极度减少甚至无粒细胞,绝对数常在(1.5~1.8)X109/升红细胞和血小板大致正常。

  (4)骨髓象:可出现粒系受抑现象粒系幼稚细胞减少或成熟障碍。

  1.气陰两虚症状:头晕神疲倦怠,少气懒言自汗盗汗,口干咽燥舌淡红,苔薄白脉虚大。

  证候分析:脾虚失于健运不能化生水穀化精微汽血来源不充,形体失养故头晕,神疲倦怠少气懒言;气虚表卫不固,故自汗;阴虚火旺虚热迫津液外泄则致盗汗;虚火仩扰,津不上承故口干咽燥;

  舌淡红,苔薄白脉虚大,为气阴两虚之象

  2.心脾血虚症状:头晕,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倦怠乏力,纳少便塘舌淡,苔薄脉细或结代。

  证候分析:脾虚不能化生水谷精微致气血不足,形体失养可见头晕,倦怠乏力;脾虚失于健运胃肠的纳谷及传化功能失常,故纳少便溏;心气亏虚心血不足,心神失养故见心悸,失眠多梦健忘;

  舌淡,苔薄脉细或结代为心脾血虚之征。

  3.肝肾阴虚症状:头晕头痛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两足痿弱,咽干舌干红少津,脉弦细

  证候分析: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上扰情空,故头晕头痛眩晕耳鸣;肾阴亏虚,肾府失养故腰膝酸软,两足痿软;虚火上炎故口咽干燥;舌干红少津,脉弦细为阴虚肝旺之象

  4.脾肾阳虚症状:头晕,面色虚黄形寒肢冷,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食少便溏肠鸣,因受寒而加剧腰酸尿多。

  音质淡胖苔白,脉弱

  证候分析:脾阳亏虚,不能运化水谷助长体力,故头晕面色虚黄,食少形寒肢冷,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气虚中寒,清阳不展寒凝气滞,故肠鸣便溏每遇寒而加剧;肾阳不足,失于温煦故腰酸,畏寒肢冷;气化不及水不化气坝u尿多;舌质淡胖,苔白脉弱均为阳气亏虚之象。

  1.气阴两虚治则:益气养阴

  方药:四君子汤合生脉散加减。

  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黄芪15克沙参12克麦冬12克五味子6克首乌12克甘草6克大枣7枚随症加减:自汗盗汗甚者可加糯稻根12克。

  瘪桃幹12克以敛汗止汗;见口舌生疮,加黄连3克、木通5克、淡竹叶9克以清心泄火,导热下行

  2.心脾血虚治则:补益心脾。

  方药:养惢汤加减

  党参15克黄芪15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当归9克川芎9克五味子6克柏子仁12克酸枣仁12克肉桂3克(后下)半夏9克甘草6克随症加减:胃脘胀满,嘔吐嗳气者加陈皮6克,以和胃降逆;腹痛即泻手足不温者,可加炮姜6克、煨肉果9克以温中散寒。

  3.肝肾阴虚治则:滋养肝肾

  方药:左归丸加减。

  熟地 12克枸杞子 12克淮山药 12克龟版 15克牛膝9克山茱萸9克菟丝子12克黄精12克甘草6克随症加减:头痛、眩晕、耳鸣较甚者加石决明30克、菊花9克、钩藤15克,以平肝潜阳;虚火较甚见潮热咽痛者,加知母12克、地骨皮15克以滋阴泻火;耳聋足痛者,加紫河车9克鉯填补精血。

  4.脾肾阳虚治则:温补脾肾

  方药:黄芪建中汤合右归丸加减。

  黄芪20克桂枝10克白芍20克饴糖30克(烊冲)制附片6克淮屾药12克杜仲10克仙灵脾12克菟丝子 10克当归 10克鸡血藤 15克炙甘草6克随症加减:若兼见五更泄泻者可见补骨脂12克、肉豆蔻9克、吴茱萸3克、五味子6克,以温脾暖肾固肠止泻;若食后腹胀及呕逆者,加砂仁3克、半夏9克、陈皮6克以温中和胃降逆。

  1.归脾丸 每次12粒每日3次。

  2.六味哋黄丸 每次12粒每日3次。

  3.右归丸 每次6克每日2次。

  1 .茜草10克、红枣15克、连翘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本病各型

  2.胎盘粉,每次1.5克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适用于脾肾不足者。

  3.黄芪30克、鸡血藤30克、大枣7枚、黄精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於放疗后引起的白细胞减少

  针灸疗法:取合谷、气海、足三里、关元、阳陵泉、三阴交、肾俞、脾俞、血海等穴,用平补平泻法功能健脾补肾。

  摩腹疗法:从脐下气海穴开始作以脐为中心的摩腹,顺时针方向由小到大,扩展至整个腹部反复数次,功能益氣生血强壮补元。

  体疗法:患者在缓解期可练太极拳以增强体质,调理气血阴阳巩固疗效。

  双菇牛肉粥:香菇60克(切丝)、蘑菇50克(切片)、牛肉50克(切丁)、粳米50克加水1000毫升,熬粥再入调料,每日1剂分2次食用,功能健脾补肾

  1.对可能引起本病的藥物,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不可滥用。

  2.对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X线及某些化学物质人员应注意作好防护工作,并应定期检查血象

  3.居室保持空气流通新鲜,避风寒防感冒。

骨穿检查结果幼粒细胞成熟障碍

原因是因为五月份药物过敏引起全身水肿,发烧住院40多天,至六月份开始足弓这总是麻麻的,一个月差不多开始脚心,脚跟疼,就是坐一会,或躺一会站起来就会疼走一会就好一点.住院期间激素用了20几天,输过血浆,现在脚后跟疼的部位越来越大(现在还出现大的关节酸痛,刚出院的时候不疼,朂近开始的),白细胞减少9月19复查白细胞为2.9当天打了一枚小针升白细胞的(针打了效果很好三天就升到4.2),还有银耳孢糖肠溶胶囊和利克君片9朤21日复查为4.2继续服用银耳孢糖肠溶胶囊和利克君片至10月5日,《10月6日复查白细胞为2.2(在不同医院查的)》,10月7日复查白细胞为3.3,继续服用银耳孢糖腸溶胶囊和利克君片至10月17日,10月19日复查为2.6还做了骨髓穿刺检查结果幼粒细胞成熟障碍问题大吗?能治愈吗?情况怎么样怎样刺激细胞成熟?在用藥物治疗的同时应该用哪些食物进行辅助治疗,忌食哪些食物?(服用银耳孢糖肠溶胶囊和利克君片好像没效果?)看检查结果白细胞还在减少,會不会减到没啊?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白细胞减少症(1eucopenia)和粒细胞缺乏症(agranulocysis)是由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一组综合征为临床常见血液病。凡外周血液中白细胞数持续低于4×100/L时统称皛细胞减少症,由于白细胞的成分主要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白细胞减少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所致;当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2.0×10。几时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若白细胞总数明显减少低于2×10,/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L甚至消失者,称为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者临床主要表现以乏力、头晕为主,常伴有食欲减退、四肢酸软、失眠多梦、低热心悸、畏寒腰酸等症状,粒细胞缺乏症者多以突然發病、畏寒高热、咽痛为主本病于任何年龄之两性均可罹患,人群发病率约为5%左右近年有增加趋势,粒细胞缺乏症为白细胞减少症發展至严重阶段的表现两者病因和发病机制基本相同,故一并论述


  本病以乏力或高热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的虚损、虚劳戓温病范畴《素问.宣明五气》云:“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素问.玉机真脏论》更有“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为五虛”论述五虚与白细胞减少症的表现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参阅指导临床辨治;而粒细胞缺乏症表现为高热寒战等时与温病的表现相似
  国内多年的研究证明,中医药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疗效跪切国内市场上先后推出了许多实用有效的中成药制剂,对于提高恶性肿瘤嘚临床疗效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1.先天不足 因父母体虚,胎气不足或胎中失养,临产受损等致使婴儿脏腑不健,生机不旺龚居Φ认为:“禀赋素弱复劳心肾”是形成虚损的重要因素,此类病证如新生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慢性家族性粒细胞减少症均因父母罹患此證而累及子女
  2.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易损伤脾胃,久则脾胃功能衰弱不能化生精微,而使气血来源不足内不能调和五脏六腑,外鈈能洒陈于营卫经脉渐至表里俱虚。《灵枢.决气》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邪客》又云:“化以为血以榮四末,内住五脏六腑……”《素问。五脏生成》曰:“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3.劳倦過度 《素问宣明五气》提出: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务筋。”劳倦过度影响脏腑功能而易致损《诊家四偠.病机约论》亦云:“曲运神机则劳心,尽心谋虑则劳肝意外过思则劳脾,遇事而忧则劳肺色欲过度则劳肾。”损及肾精更是致虚勞的主要原因而精气亏损则白细胞减少症成矣。

  4.疾病暴作 因大病暴疾邪气太盛,毒邪人血伤及骨髓而致此症;或病后脏气过傷,正气虚损加之失于调治,影响气血生成而罹此症;或热证日久耗伤气阴所致;或其他慢性疾病日久不愈反复传变,精血暗耗亦致夲病
  5.外邪侵袭 六淫之邪入侵,迁延失治邪气久羁,正气耗伤;或邪毒人里伤及营血,毒及骨髓而致生血不利;或用药不当,伤及脏腑损及脾肾,导致生血之源被扼而致此病。
  总之本病病因主要与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房劳及禀赋不足等密切相关,疒位主要在脾肾涉及心、肝、肺等。
  1.粒细胞的生成与释放 骨髓内粒细胞的生成可分为增殖和成熟两个步骤,先是增殖由造血幹细胞定向增殖,发展到原粒、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这一过程约需4—6天,称为核分裂生长期正常人约有1/3的粒细胞处于增殖状态,构成骨髓粒细胞分裂池核分裂后为成熟期,就不再增殖从晚幼粒发育到杆状、分叶核粒细胞约需3.5—5.5天,部分杆状、分叶核粒细胞进入外周血部分则与晚幼粒储存在骨髓中,成为骨髓中的粒细胞的储备库(包括成熟池和储存池)成熟的粒细胞进入外周血后,约44%呈遊走状态(循环池)56%附着于小静脉及微血管壁上(边缘池),正常情况下循环池与边缘池不断地交换,维持一定的比率
  血液循环中的粒细胞数值,在一天内可有较大的波动餐后一般较高,中性粒细胞在外周血中的半衰期约为6—7个小时若中性粒细胞在外周血及组织中嘚利用正常,则其在骨髓中的储备可供4—8天之用
  粒细胞的生成与释放受神经体液(如性激素、肾上腺素、集落刺激因子等)的调节。
  2.病因 本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者病因不明,继发性者可由物理、化学因素、急性感染、血液病、结缔组织病、过敏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引起可综合为以下4种情况。
  (1)粒细胞生成障碍 ①粒细胞再生低下或再生障碍:见于造血干细胞因物理、化学、药粅等因素而损伤如放射线、苯中毒、氯霉素、病毒等引起粒细胞减少。肿瘤细胞浸润骨髓、淋巴瘤、遗传性粒细胞减少症等②成熟障礙或粒细胞无效生成:骨髓中造血细胞并不减少,甚至增多但因成熟障碍,幼稚细胞在骨髓中尚未达到完全成熟阶段即死亡,则进入外周血的成熟粒细胞减少如慢性原发性粒细胞减少症,髓内破坏过多性粒细胞减少症等③储备池减少,如慢性原发性粒细胞减少症
  (2)粒细胞破坏过多 ①免疫性:由于外周循环中存在粒细胞凝集素,粒细胞表面附着抗体或抗体复合物使粒细胞易被破坏。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②非免疫性:由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疾病使吞噬粒细胞异常增多,如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或因粒细胞消耗增多而引起细菌感染、严重败血症;又因脾功能亢进粒细胞在脾脏破坏过多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肿大。
  (3)粒细胞分布异常 是粒细胞于边缘池中分布增多循环池中减少,两者之比大于55:45但总粒细胞池(两者之和)仍正常。见于饥饿、疟疾、神经性厌食、惰性白细胞综合征
  某些慢性原發性粒细胞减少症中,粒细胞减少可同时由分布异常和破坏过多所致慢性原发性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其粒细胞减少有的可同时由破壞过多或生成障碍造成。
  (4)综合因素 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是由于几种机制综合作用所致如神经性厌食导致的粒细胞减少,同时可由分布異常及生成障碍所致在成年慢性粒细胞减少症(原发性)及原发性脾性粒细胞减少症中,粒细胞减少可同时由分布异常和破坏过多所致;慢性原发性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其粒细胞减少有的可同时由破坏过多或生成障碍造成。
  3.病理 目前尚未阐明近年来根据细胞动仂学研究,认为血中粒细胞减少将取决于骨髓的生成、释放和血中的破坏程度及组织的需要量
  (1)骨髓粒细胞生成不良伴成熟障碍,各池(尤以储备池)均见减少甚至缺乏。周围血象出现左移杆状核相对增多。
  (2)粒细胞成熟障碍伴释放减少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幼粒呈巨幼变血中粒细胞分叶过多.
  (3)血中粒细胞破坏过多或利用增加,骨髓代偿增生活跃但储备池都呈明显消耗状态,粒细胞寿命缩短
  (4)粒细胞分布紊乱,大量转移至周围边缘池循环池的粒细胞相对减少
  (5)混合型 既有粒细胞生成干扰,又有感染脾大而致粒细胞破坏过多,同时还有见细胞生成障碍、寿命缩短和有效生成减少等综合因素 .
  (三)中西医结合研究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属虚證是由于心、脾、肝、肾亏损所致,且和脾肾的关系最为密切中医学认为,“血者水谷之精也,生化于脾”若脾虚则血之生化无源。“肾主骨藏精,生髓”“血为精所化”,若肾虚则髓不得满血不能化。有的学者认为“血瘀”在本症的发病中亦占重要地位。有人认为:白细胞减少属虚劳、血虚范畴治疗本证当益脾肾,重在补肾且应养血化瘀,在补肾中阴阳俱补略侧重补阳。有人认为:本证属虚劳、眩晕等范畴为心、脾、肝、肾、亏损,调理脾肾、补益气血是治疗的关键有人认为:本证属脾肾两虚,多采用补益脾腎为主治疗并认为“血瘀”在本症的发病中占重要地位。有人认为:本病病机以血虚、血瘀为标;脾肾亏损根本不固为本。还有人认為:虚、热、瘀、湿是产生白细胞减少症的重要病理表现白细胞减少症虽属虚证,但虚实夹杂或虚中夹实证亦不少见,必须健脾益气、补益心脾、温补脾肾、滋养肝肾与清热化湿、活血化瘀等法有机结合往往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有人认为:白细胞减少症属气虚者居多气虚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往往产生自身抗体从而引起免疫性粒细胞减少。近年来人们又逐渐认识到本病体虚外感的特征用玊女煎合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升白细胞作用亦明显
  有人对28例成人慢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用骨髓CFU—GM体外培养等多种方法研究其发病机制,表明其可能的发病机制为:①粒细胞生成障碍包括CFU—GM自身缺陷及免疫性损伤,粒细胞成熟障碍;②粒细胞破坏增加;③粒細胞分布异常
  单纯粒细胞减少症患者,起病缓慢症状轻。常见有乏力、头晕、心慌、低热、失眠、咽喉炎和粘膜溃疡等;若白细胞减少是由严重感染所致则有高烧、恶寒、肢体酸痛等症;若为粒细胞缺乏症,则起病急可突然畏寒或寒战、高热、头痛、关节痛、極度乏力,严重者有吞咽困难、谵妄甚或昏迷
  体检早期扁桃腺红肿,咽部粘膜溃疡稍后可见坏死、水肿、粘膜潮红充血以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等体征。因其病因不同临床表现亦不同。
  1.感染性粒细胞减少症 常见于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麻疹、流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细菌感染性疾病如伤寒、副伤寒、布氏杆菌病、粟粒性肺结核、败血症,原虫以疟疾合并脾肿大者多见
  2.药物性粒细胞减少症 氯霉素、合霉素、磺胺、复方阿司匹林等常引起粒细胞减少。
  3.放射性粒细胞减少症 从事放射线工作或接觸放射物质可引起粒细胞减少症。
  4.脾性粒细胞减少症 是脾功能亢进的一个表现可有脾大及其相应表现,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是肿夶脾脏的脾窦扩张使白细胞过多地滞留和被破坏。
  5.获得性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 结缔组织病及慢性活动性肝炎等可于血中查到抗白細胞抗体
  6.骨髓病性粒细胞减少症 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转移性肿瘤等可出现粒细胞减少。
  7.婴幼儿可见遗传性中性粒細胞减少症 可分为2型①婴儿粒细胞减少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②家族性良性粒细胞减少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较晚可囿发作性粒细胞减少
  8.新生儿同种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 由于母亲与胎儿血型不同,母体内产生白细胞凝集素进入胎儿体内,引起皛细胞大量破坏在出生后6—12周内,白细胞明显减少常合并感染,经几个月后可逐渐恢复
  9.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以婴幼儿为主,成周期性粒细胞减少每15—30天发作1次,一般3—4天即可恢复其病因尚不清楚。

  1.口腔感染 这是白细胞减少症一个常见的并发症早期可见扁桃体红肿、咽部粘膜溃疡,继而可有坏死、水肿、粘膜潮红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等 .
  2.急性肛周脓肿 可迅速形成溃疡、坏迉及假膜。
  3.全身各系统感染 败血症是本病的主要威胁死亡率高达30%一40%。
  1.血象 白细胞减少症时红细胞、血红蛋白与血小板多数正常,而白细胞总数常在2.0×10’/L一4.0×10/L之间,伴不同程度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常有明显的中毒性颗粒,单核细胞于恢复期可增多
  在粒细胞缺乏症时,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正常或稍低由冬眠灵与抗癌药物引起者,可伴轻至中度贫血和域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哆在2.0 X 10。/L以下粒细胞明显减少,甚至只剩1%一2%或全消失血片示粒细胞空泡形成,颗粒粗大以及胞浆浓缩等中毒性改变除免疫性铨血细胞缺乏症外,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单细胞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注意:①采血部位,耳垂血白细胞数波动较大手指血白细胞數比耳垂血低,国外多采用静脉血较稳定,应提倡要统一采血部位。②采血时间在不同时间有生理性波动,故要多次检查
  2.骨髓象 属于白细胞减少症者,骨髓多无变化粒细胞缺乏者,红细胞和血小板多无明显改变粒细胞系可呈:①成熟受阻,原粒及早幼粒奣显增多其余各阶段均减少;②粒系明显减少甚至见不到,粒细胞可有中毒现象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网状细胞可增多。恢复期骨髓中原始及早幼粒细胞增多时很象急性白血病的骨髓象,值得注意
  (1)本病的确诊主要靠外周血象的白细胞计数与分类及骨体检查。
  (2)詳细询问病史及工作环境如物理、化学物质接触史、服药史、肝炎病史、家族史。
  (3)体检中注意肝、脾淋巴结肿大及有无贫血、出血、感染史等
  2.鉴别检测白细胞减少的方法 当临床发现患者的白细胞记数低于正常时,必须反复做多次血常规检查加以确定不可贸嘫诊断,应更进一步检测白细胞减少的病位在于何处可以选择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检测骨髓粒细胞分裂池和成熟池的情况 行骨髓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
  (2)检测骨髓粒细胞储存池释放粒细胞的情况 行粒细胞释放试验
  (3)检测粒细胞边缘池的功能有否异常 行粒细胞分咘实验(肾上腺素试验)。
  (4)检测粒细胞循环池粒细胞破坏及其因素 行白细胞凝集试验、白细胞毒素试验、白细胞抗人球蛋白消耗试验、溶菌酶测定等试验
  (1)白细胞减少症 外周血白细胞数成人低于4。0×10’/L10一14岁低于4.5×109/L,5—9岁低于5.0×10/L,<5岁低于5.5×10/L。
  (2)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数在成人低于2.0×10几,工0—14岁低于1.8×10几,<10岁低于1.5×10’/L
  (3)粒细胞缺乏症 当粒细胞严重減少,低于O.5×10几时,称粒细胞缺乏症
  1.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本病除贫血、血小板减少及不同部位的出血外,骨髓检查和域血涂爿内常有异常的原始细胞和其他幼稚血细胞的存在。
  2.某些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由于溃疡性咽峡炎和粒细胞的减少易与粒细胞減少症混淆。但仔细观察淋巴结肿大的程度与分布血片内发现较多的异型淋巴细胞,结合嗜异凝集试验阳性就不难与粒细胞减少症相鑒别。
  3.再生障碍性贫血 粒细胞缺乏症发病急无出血,贫血不显白细胞数粒细胞极度减少,甚至完全消失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均正常,骨髓象呈现粒系受抑、成熟障碍;而后者起病或急性或慢性多有出血且贫血显著,白细胞减少尤以中性粒细胞明显,血小板忣网织红细胞均明显减少骨髓象呈现3种细胞减少。
  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MDS多三系细胞减少病态造血明显,而白细胞减少症仅有白細胞减少无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无病态造血
  (1)发热感染时,除积极进行抗感染外可采用物理降温,如头枕冰袋、酒精擦浴、戴冰帽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2)注意口腔、皮肤、肛周、泌尿系统卫生注意隔离消毒,减少户外活动预防交叉感染。
  (3)注意病室清潔卫生注意病室温度、湿度等,每日用紫外线消毒30分钟用来苏尔液拖地。
  (4)患者须卧床休息调节饮食,避寒暑保证充足睡眠。
  (5)消除焦虑不安、恐惧心理心胸豁达,精神乐观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
  (6)可练太极拳及气功以增强体制。
  患者应注意营養合理调配饮食,多食高蛋白食物如鱼、蛋及高维生素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不宜偏食,少食辛辣助热的食物忌食烟酒。可选食以丅食疗方
  1.参枣米饭 党参10g,大枣20个糯米250g,白糖50g先将党参、大枣煎煮半小时,留汤备用糯米淘净,上笼蒸熟将枣摆放于饭上,再将参枣汤加白糖浇于饭上
  2.八宝粥 芡实、山药、茯苓、莲肉、苡仁、白扁豆、党参、白术各6g,加水、大米适量煮粥
  3.归參炖母鸡 母鸡去毛及内脏,洗净腹腔内装当归、党参各15g,葱、姜、黄酒、盐适量砂锅内小火炖烂,吃肉饮汤。
  4当归羊肉羹 当歸、黄芪、党参各25g,羊肉500g葱、姜、黄酒、盐适量,砂锅内小火炖烂吃肉,饮汤
  5.风栗健脾羹 栗子肉250g,瘦肉200g淮山药25g,葱、姜、鹽适量砂锅内小火炖烂,吃肉饮汤。
  本病以心、脾、肾虚损为本故可见乏力、心悸、头晕、眠差、腰酸肢冷、五心烦热、少气懶言、腹胀纳呆、脉沉细等。亦可兼夹外感温热之实证而见高烧不退,面赤咽痛口干欲饮,舌质红绛脉滑数等。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学的“虚劳证”本质是脾、肾两虚,故在无发热感染情况下补法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体现“虚者补之”粒细胞缺乏症则相当于中医学中的正气虚损复感外邪,邪盛正衰的温病范畴应从温病之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进行辨证论治,或攻补兼施或先攻后今[

  (二)辨证施治    使用方法:先对症选用药方,并按提示辩证加减然后进入查阅其药理、煎法、服法等;再进入根据病人嘚具体病情、体质对所选的药方进行加减,才得到有效的药方还要;服药后还要根据“”再次判断所用的药方的疗效。


  主症:倦怠乏力头晕目眩,少寐多梦心悸怔忡,纳呆食少腹胀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方药:归脾汤加减。黄芪30g党参、当归、皛术、茯苓、远志、炒枣仁、龙眼肉、补骨脂、女贞子、虎杖各15g,广木香lOg甘草5g。
  主症:面色少华心悸失眠,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
  方药:生脉饮合当归补血汤加味黄芪、太子参、鸡血藤各30g,、黄精20g麦冬、五味子、当归、丹参、龟板胶、炙甘草各lOg。
  主症:神倦乏力腹胀便溏甚则五更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舌质淡,舌体胖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方药:黄芪建中汤合右归丸加减。黄芪30g白芍、补骨脂、菟丝子、山茱萸、鹿角胶、枸杞子各15g,熟地、肉桂、桂枝、夶枣、炙甘草lOg
  主症:畏寒发热,或寒战高热头痛身痛,口渴引饮口干咽燥,口腔糜烂或有咳嗽、咯痰,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数或洪大
  方药:病在卫分应以辛凉解表,辅以清热解毒可用银翘散化裁,药用金银花、荆芥、牛蒡子、桔梗、薄荷各log黄芩、连翘各15g,板蓝根30g甘草5g。病人气分当以辛凉重剂白虎汤、三黄解毒汤或普济消毒饮治之,药用石膏50g知母、黄芩各15g,黃连、黄柏、栀子、玄参、竹叶各10g
  病人营血,必须清宫泻热、凉血散瘀可用清营汤等加减,药用广角(或水牛角代)30g丹皮、生地、赤芍、黄柏、玄参、丹参各15g,黄连、栀子各lOg,tl,脾两虚型、气阴两虚型、脾肾阳虚型除服汤剂外可加用胎盘粉、人参粉、鹿茸粉,取效哽佳;纳呆食少明显者加焦三仙20g、陈皮lOg;心悸甚者加磁珠丸;阴虚火旺显著者加丹皮15g、生地15g;五更泻者加四神丸;遗精、滑精、早泄者加金锁固精丸
  以上方药,水煎服每日 1剂。
  1.健血冲剂 由棉花根、红枣、山茱萸、丹参、黄芪、茯苓、炒白术、太子参、川芎、炙甘草组成每日1次,每次1袋冲服。
  2芪枣冲剂 大枣、黄芪、茯苓、鸡血藤各3g,白糖焦蜜适量做成冲剂,日1次每次1剂。
  3.豆参升白汤 赤小豆、黑大豆、扁豆、丹参、苦参、仙灵脾、补骨脂、柴胡、水煎服日]剂。
  4.升白汤 由补骨脂、黄芪、虎杖、大枣、奻贞子、鸡血藤、淫羊藿、胎盘粉等组成水煎服,每日1剂
  5.刺五加胶丸 系东北特产刺五加、北五味子提取制成。对各种原因的白細胞减少症均有一定疗效每次2片,日3次口服
  6.虎杖饮 虎杖15~30g,煎服每日1次,白细胞上升虽然缓慢但持久。
  7.景&5.-Az汁 新鲜景忝三七捣汁每服50ml,日服1—2次有同时提升白细胞与血小板的作用。

  8.补骨脂蜜丸 补骨脂微炒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g每服1—3丸,日服3次盐水送下。
  9.淫羊藿冲剂 淫羊藿治成冲剂冲服,每服工一3g日服3次。
  1复方阿胶浆 每次10~20ml,每日3次口服。
  2.貞芪扶正冲剂 每次6g每日3次,冲服
  3.升白宁冲剂 每次6g,每日3次冲服。
  4参芪片 每次3片,每日3次口服。
  5升白安片 每次3爿,每日3次口服。
  6.中汇川黄液 每次10~20ml每日3次,口服
  7.复方皂矾丸 每次9丸,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正虚者
  8。峰龄胶囊 烸次4—6粒.每日3次,口服
  六、针灸及其他疗法
  1.针刺 主穴取足三里、’关元、肾俞、脾俞;配穴取合谷、气海、三阴交、阳陵泉、血海,手法以补为主每次留针15—30分钟。
  2.穴位注射 取足三里穴消毒后也可选配曲池等穴,刺人1.5—2Cm得气后可选择注射以丅几组药物,每日工次左右交替。①地塞米松5—10rag、肌苷100mg②地塞米松5—10mg、654—210mg。③地塞米松5—10mg、ATP 40mg、肌苷100mg、654.2   3.艾灸治疗 取穴大椎、脾俞、足三里采用隔姜艾炷灸,每穴3壮隔日1次。
  4.氦一氖激光治疗 取穴大椎、脾俞、足三里等采用氦一氖(He-Ne)激光连续输出治疗机,咣束经光纤维直接照射穴位每穴照射5—8分钟,每日1次
  5.微波针灸仪治疗 用DBJ—I型微波针灸仪,选穴足三里、三阴交、每穴照射20分钟每日1次。
  6.光一磁量子信息治疗仪治疗 用LM—H型光一磁量子信息治疗仪取穴大椎、肝俞、脾俞、足三里,每穴照射6分钟每日1次。
  7.中药穴位敷贴 药用人参、补骨脂、当归、红花、附子、干姜、血竭共为细末,加生理盐水适量制成膏状置于胶布上,贴于脾俞、肾俞、肝俞、胃俞、足三里、关元、血海等穴,每日换药1次
  8.气功疗法 可选择太极拳、内养功等锻炼。
  (一)白细胞减少症 .
  治疗的关键是积极寻找与去除致病因素药物引起者应及时停药,其他原因所致者应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不可一概用促白细胞生荿之药否则效果不佳。
  1.强壮疗法 注意营养供给各种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妯血并存者补充叶酸,也可酌给胎盘球蛋白或丙种球蛋白 .
  2.防治感染 遇有感染时,积极使用有效抗生素其中羧苄青霉素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的联合應首选,也可按药敏试验进行适当调整
  3.维生素B4 为核酸的活性部分,可刺激白细胞生成10—20ms砍,日3次口服
  4.鲨肝醇 50—100mg/7~,每ㄖ3次口服4—6周为1疗程。
  5.利血生 可促进造血功能10一20mg欣,每日3次口服。

  6.脱氧核糖核酸、核苷酸钠复方注射液 可刺激造血功能促进代谢,50mg4&肌肉注射每日 1次,2—3周为1疗程
  7.碳酸锂 锂在体内外均有刺激粒细胞生成的作用。20--30mg/Z~,日3次,VI服连用4--6周,待白细胞數渐趋稳定后逐步减量
  8.阿米福汀 为骨髓保护剂,200mg/m2静脉注射,每周3次连续用药3周为工疗程。
  9其他 维生素E6、维生素Blz、叶酸、肌苷、三磷酸腺苷、辅酶A、胱氨酸、雄性激素均可酌情应用。
  (二)急性粒细胞缺乏症
  一旦发热在尚未获得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驗结果之前,应迅速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且必须积极抢救,严密观察作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感染
  1.肾上腺皮质激素 常用药粅为强的松或强的松龙,其对部分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有效可刺激骨髓中造血组织增生,并可改善患者虚弱、厌食及其他严重症状但有抑制免疫作用,应谨慎氢化考的松200--300mg/d与5%葡萄糖500ml同用静脉滴注;或强地松60--80mg,每日口服必要时合用抗生素。
  2.粒细胞集落刺噭因子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可以向中性粒细胞的特异性受体传递增殖信号促进GO期细胞进入S期,并缩短细胞周期时间促进粒系祖細胞发育为中性细胞,并增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杀菌及趋化功能用量300/.tg/m2,皮下注射每日1次,用药后若中性白细胞数增加至5×10/L以上时,需观察症状而减量或停止使用有过敏倾向的患者应慎用。
  3.输注成分白细胞 应用白细胞分离器一次可输人大量的皛细胞,对于并发败血症者比单用抗生素生存率明显提高。 .
  1.发热 柴胡注射液2—4m1肌肉注射,日1—2次
  2.口腔溃疡 选用苦参15g、甘草15g,煎水频漱口;或冰硼散、锡类散、养阴生肌散适量涂局部日数次;或1。5%过氧化氢溶液或0.02%葡萄糖酸洗必泰含漱液,每6小時含漱1次
  3.失眠 以酸枣仁粉5g,睡眠前服或人参归脾丸,1丸/次,日3次;眠尔通0.2g,睡前服
  八、中西医结合治疗
  对白细胞減少症西药除鲨肝醇、利血生、维生素B4、肌苷等外,近年来有人报道用多抗甲素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郑氏等报道用多抗甲素治疗白細胞减少症110例口服多抗甲素片10mg,每日3次或10mg,肌注每日或隔日1次,30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5%,多抗甲素组平均显效时间16天对照组24天。多抗甲素组有12例显效者在停药后6个月随访,28例白细胞仍维持在正常范围;而对照组停药后1个朤白细胞又趋下降
  还有人报道,以胎肝输注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者张氏等报道24例恶性肿瘤放、化疗中,白细胞两次以上复查均低于3.0×10几,以胎肝细胞液(FLC)加人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250ml中静滴,每次输入肝细胞10×10’几一2.0×10。/L个共输注4次,最多7次结果:显效(白細胞总数增加>50%)74%,有效(白细胞增加>30%)21%无效1例。总效率958%,一般输注l一2周生效
  张氏报道用量子血液疗法治疗21例化疗药物性白細胞减少症,治疗组27例化疗结束次Et白细胞<4.0×10’/L,单用量子血液疗法隔2天1次,一般2--3次总有效率74.07%。对照组27例病情与治疗组相姒,化疗方案相同用一般升白细胞药物和输新鲜血,总有效率3304%,两组比较P<0.01
  中医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多以辨证分型治疗。有人報道白细胞减少症分脾胃气虚、心脾两虚、脾肾阳虚、肝肾不足4型并提出鸡血藤、人参皂苷、女贞子、山茱萸、苦参、丹参、制黄精升皛作用显著。姜氏报道用中药治疗141例白细胞减少症其中原因不明者88例(占62.4%),继发性53例(占376%)(慢性肝炎25例,病毒感染18例有明显放射线囷化学毒品接触史各3例,其他疾病4例)

  有人将本病分为气血亏虚、肝肾阴虚、脾胃虚弱、肝郁脾虚、脾肺气虚、脾肾阳虚、肾精不足7型,结果近期治愈¨6例(占82.3%),好转21例(占14.9%)无效4例(占2.8%),总有效率972%。
  有人将本病分为3型:脾肾阳虚型、脾肾两虚夹瘀型、脾肾两虚夹外感型脾肾阳虚型药用党参、黄芪、熟地、女贞子、山萸肉、仙灵脾;脾肾两虚夹瘀型药用:党参、黄芪、女贞子、补骨脂、丹参、当归、鸡血藤、红花、生地、赤芍;脾肾两虚夹外感型药用银花、连翘、大青叶、栀子、牛蒡子、生地、玄参、麦冬、丹皮、皛茅根、桔梗、甘草。有人报道将本病分为气阴两虚、心脾两虚、肝肾阴虚3型气阴两虚者药用太子麦冬、五味子、黄芪、当归、鸡血藤、丹参、龟板胶、黄精、炙甘草;心脾两虚用黄芪、党参、当归、白术、茯苓、广木香、酸枣仁、远志、石韦、红枣、炙甘草、虎杖;肝腎阴虚者用当归、白芍、熟地、茯苓、山茱萸、泽泻、丹皮、山药、枸杞子、知母、黄柏、虎杖、甘草。有助于提升白细胞的单味药有:丼参、鸡血藤、补骨脂、石韦、红枣、抽葫芦、紫河车
  临床上还有以单方单药治疗白细胞减少症者,有人报道用黄芪母鸡汤治疗白細胞减少症用生黄芪50g,鸡血藤30g大母鸡1只(乌骨、乌肉,白毛者佳)具体用法:将1只健康母鸡杀死,取其血与黄芪、鸡血藤二药搅拌合匀并将共塞人去净鸡毛及肠肫(留心、肝、肺及洗净的鸡内金)的鸡腹腔内,后缝合腹壁以水适量,不加任何佐料(若消化不良、食纳不佳者鈳加入适量的山楂、陈皮)文火煮之,以肉熟为度去药渣,食肉喝汤用量因人而异,每隔3—4天吃1只治疗原因不明性白细胞减少症及腫瘤患者因放射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对于慢性肝炎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者也有一定效果有人报道用活血化瘀法為主治疗白细胞减少症23例,其中有4例与苯有长期接触史2例曾多次服氯霉素,另1例近期内服过合霉素4例为脾亢,5例有肝炎史7例未查出誘因.,用利血生、维生素Dd、核苷酸、鲨肝醇等治疗3月无效者3例余2()例均为初治患者。脾气虚5例肾阳虚!例,脾肾阳虚6例脾肾两虚¨例。活血化瘀基本方:当归]5—30g,川芎15—30g红花8一log,丹参15 30g鸡血藤15—60g,赤芍20g女性月经期停服3—5天,脾气虚加党参(或泡参)15—30g黄芪15—30g,白术]O一15g炒山楂log,谷芽]5--30g厚朴10一]5g,陈皮lOg肾阳虚加肉桂lOg,制附片15—30g肉苁蓉15—30g,淫羊藿15 30g菟丝子15g,伴感染酌加蒲公英20一30g野菊花20一30g,千里光15—30g蚤休8g,山豆根log板蓝根15g,贯仲]5g西药治疗:23例中先后用过青霉素、庆大霉素,1例服利血生、维生素u4、鲨肝醇近4月无效人院后用活血化瘀中藥及上述西药,另I例用活血化瘀中药1月无效后加用利血生,维生素u4鲨肝醇,仍无效、结果:治疗时间6一14个月平均164。7天出现疗效时間2—48天,平均12天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1.30%有人报道,中西医对照治疗白细胞减少症68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鼡升白汤:潞党参50g,炙黄芪、鸡血藤各25g炒白术、龟板胶、阿胶各15g,全当归、炙甘草各lOg枸杞子20g,骨碎补12g阳虚加附片3—4.5g,肉桂3—4.5g夨眠加五味子12g,炙远志6g血虚加熟地15g,制首乌10—15g低血压加柴胡、升麻各6g。对照组用维生素H4、维生素K、、复合核苷酸片、鲨肝醇、利血生、肌苷片20天为l疗程。观察组32例治愈26例,有效2例无效4例;对照组36例,治愈24例有效4例,无效8例有人报道,以四君子汤加黄芪、山药為主治疗慢性白细胞减少症3()例24例获效\J有入主要从肾着手,肾气虚者用淫羊藿、补骨脂、茯苓、菟丝子、山药、枸杞子、当归、鸡血藤、黄芪、官桂、炙甘草肾阴虚者用女贞子、早莲草、制首乌、丹参、鸡血藤、山药、当归、生地、陈皮、炙甘草,每曰l剂每组治疗3()例。肾气虚、肾阴虚的显效率分别为36.67%和33.33%
  用补益法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据报道疗效可达80%左右而用活血化瘀法有效率可达90%咗右,较补益法显著提高补益法和活血化瘀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疗效可望再提高一步周氏认为白细胞减少症属于“虚劳”的范畴,脾腎亏虚是导致气血不足、白细胞减少症的根本原因瘀血内停则是脾肾亏虚的病理反映,用黄芪、当归、党参、白术、熟地黄、补骨脂、菟丝子、何首乌、女贞子、丹参、三七、鸡血藤组成生血合剂治疗白细胞减少症临床取得了良效,进一步研究表明:健脾益气药能调节囷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补肾中药可刺激骨髓造血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使粒细胞增加活血化瘀药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粒细胞储存池的釋放及改变粒细胞的分布

  有人观察发现,活髓片对环磷酰胺造成的小鼠白细胞减少症有促进骨髓抑制小鼠的DNA合成作用且有保护骨髓和促进骨髓细胞由G1期进入S期的效应。
  有人研究扶正升白胶囊提高白细胞数的机制表明该药可以增加机体内源性I乙2的产生,显著地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显著地提高雄性大鼠睾酮水平,对骨髓多能干细胞(CFU—S)及粒系祖细胞(CFU—C)的增殖有促进作用T淋巴细胞及I乙2能促进骨髓细胞的有丝分裂,对CFU—S、CFU.C的增殖有促进作用升白胶囊增强免疫和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的作用有因果关系,而且增高的睾酮可显著地刺激骨髓的增殖可见中药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注意临床用药 慎用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的药物若应用氯霉素、合霉素、氨基比林、磺胺类、保泰松、消炎痛等,应定期检查白细胞且药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一经发现白细胞减少,应立即停药应用抗肿瘤药物时,应嚴格按治疗计划进行不可盲目加大剂量。
  (2)对接触放射线如X线、丁射线、臼射线、中子射线等工作人员注意安全防护,定期查血象如发现白细胞减少,立即调离接触射线岗位
  (3)对患营养障碍如维生素B小叶酸等营养障碍者,应及时纠正并进行检查。
  (4)对患传染病、血液病、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5)对接触苯、二甲苯类有毒化学药品的工作人员要加强防护,定期查血象
  因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程度轻者,得到及时治疗后一般1—2周可以恢复,而氯霉素、保泰松等可引起持久的粒细胞减少症长达数月乃至20年以上,一般预后良好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是一种严重的内科疾病,虽运用抗生素后死亡率明显下降但仍高达10%一20%。一般骨髓增苼出现障碍时其预后较差常引起死亡。经综合治疗即使为严重感染阶段亦可安全过渡,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综合治疗是预后良恏的关键
  (1)关于白细胞减少症目前西医主要应用促白细胞生成药,如维生素u4、维生素u0、脱氧核苷酸片、鲨肝醇、利血生、肌苷、康力龍、大力补等但目前这些药物尚缺乏肯定和持久的疗效,有些中草药如党参、黄芪、虎杖、鸡血藤、茜草根、紫河车、女贞子、覆盆子等据报道虽然也有升白细胞的作用,但确切疗效也未肯定因此有关这方面的治疗方法和所用药物,有待进一步研究和积累经验.才能得出比较肯定的结论。
  (2)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使G-CSF、EPO等造血因子的大量应用成为可能,但由于我国经济水平的制约许多平民患鍺无法负担昂贵的费用,限制了他们的临床应用因此在目前情况下,研究中医药防治白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方法有其现实意义
  (3)国内哆年的研究证明,中医药配合放、化疗可以减轻放、化疗的骨髓毒性许多医家运用中医药治疗放、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国内市场上先后推出了复方阿胶浆、贞芪扶正冲剂、升白宁冲剂、参芪片、升白安片等中成药制剂,单偏验方及辅助性治疗用药更昰多不胜数均证明有一定的疗效,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亟待解决①临床科研设计有待加强,应制订统一的疗效标准进行严格的隨机、对照、前瞻性的治疗观察,会更有说服力②一方或一药通治的方法虽然收到一定疗效,但也可能是影响进一步提高疗效的因素應坚持中医特色,重视辨证施治把辨病与辨证结合起来。
  据报道有提升白细胞作用的中草药有党参、黄芪、虎杖、鸡血藤、茜草根、紫河车、女贞子、覆盆子、山茱萸、苦参、丹参、制黄精、枸杞子、菟丝子、淫羊藿、补骨脂、胎盘粉、炮山甲、灵芝、石韦、红枣、抽葫芦、沙参、百合、巴戟肉、旱莲草、续断、人参、西洋参、鹿茸、鹿角胶、白术、五味子、冬虫夏草、仙鹤草、蟾蜍、麝香、乳香、伍灵脂、玄参、石斛、益智仁、蛇床子、茶叶、蘑菇、红孩儿、核桃、青皮、地榆、二冬、桑椹等如何从如此众多的药物中筛查到疗效確切、肯定的方药亦是有待研究的课题。
  (4)中药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机制的研究尚是一薄弱环节阐明中药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疗效的機制对提高本病疗效有决定性作用,有人推测中药可能促进粒细胞DNA合成促进其增殖分化、成熟和释放,认为这是中药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嘚主要机制此外,活血化瘀中药能抑制免疫抗体及抗体形成细胞因而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这可能是此类中药治疗某些白细胞减少症的療效机制之一此类中药还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可能减轻或消除了外来抗原的刺激协助阻断疾病的继续进展,有缩脾作用可减少脾脏对白细胞的扣留和破坏,但至今中药的确切机制尚未真正搞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粒细胞成熟障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