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同事在2017年同事微信群名称,感冒了,吃了我一盒感冒药,12元,我现在要不要把那药钱,要回来,

  扬子晚报讯 9月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其官网发布关于修订含可待因感冒药说明书的公告,要求对含可待因感冒药药品说明书进行修订:将“禁忌症”及“儿童用药”中相关内容均修订为“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用本品”。

  此前,国家药监局已明确规定,含有可待因的感冒药禁用于12岁以下儿童,此次修改将年龄限制提高到了18岁。

  公告涉及四个事项。首先是要求所有含可待因感冒药药品生产企业均应当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按照含可待因感冒药药品说明书修订要求,即将“禁忌症”及“儿童用药”中相关内容均修订为“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用本品”,提出修订说明书的补充申请,于2018年11月5日前报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备案。在补充申请备案后6个月内对已出厂的药品说明书及标签予以更换。

  公告指出,相关药企应当对新增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开展深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使用和安全性问题的宣传培训,指导医师合理用药。

  公告同时指出,临床医师应当仔细阅读含可待因感冒药药品说明书的修订内容,在选择用药时,应当根据新修订说明书进行充分的效益/风险分析。

  公告还提示患者应当严格遵医嘱用药,用药前应当仔细阅读说明书。

  最后一点是请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中督促企业做好有关产品说明书修改和标签说明书更换工作。

  新闻延伸·为什么“禁用”?

  长期滥用可成瘾还可能抑制呼吸

  据钱江晚报报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夏旸博士告诉记者,可待因是一种作用于中枢的镇咳成分,相较于其他镇咳成分,它临床疗效更好,所以经常用于不明原因的顽固性咳嗽、肺癌引发的咳嗽。

  但是,长期滥用含可待因的药物会引起依赖性和成瘾性,有些成年人甚至因此大量购买止咳药物,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就更大,“所以,这次药监局把禁用的年龄上调,避免青少年滥用和成瘾,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可待因还可能导致极度嗜睡、呼吸抑制、意识混乱等不良反应,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浙医二院药剂科何巍副主任药师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含可待因类似成分的止咳药物,如双氢可待因片,复方可待因溶液,可待因桔梗片,复方甘草合剂,强力枇杷露等。

  ■相关链接 近期上“黑名单”的其他儿科药

  丹参注射剂:被要求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对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进行修订,被禁止用于新生儿、婴幼儿。

  双黄连注射液:对双黄连注射液说明书增加警示语,并禁止4周岁及以下儿童、孕妇使用该产品。

  艾畅和吗丁啉:注销多潘立酮混悬液等5个药品注册批准证明文件,其中就包括儿童常用药“艾畅”、小儿版“吗丁啉”。

  柴胡注射液:要求柴胡注射液更改说明书,在禁忌项下,须列出“儿童禁用”。

  匹多莫德制剂:在说明书中,增加 “3 岁以下儿童禁用”的禁忌。

  注射用赖氨匹林:指出16岁以下儿童慎用,3个月以下婴儿禁用。儿童用药后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

摘要: 9月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禁止18岁以下青少年使用含可待因的感冒药药品。

9月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禁止18岁以下青少年使用含可待因的感冒药药品。 

公告要求,对含可待因感冒药药品说明书进行修订:将“禁忌症”及“儿童用药”中相关内容均修订为“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用本品”。

此前,国家药监局已明确规定,含有可待因的感冒药禁用于12岁以下儿童,此次修改将年龄限制提高到了18岁。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夏旸博士告诉记者,可待因是一种作用于中枢的镇咳成分,相较于其他镇咳成分,它临床疗效更好,所以经常用于不明原因的顽固性咳嗽、肺癌引发的咳嗽。

但是,长期滥用含可待因的药物会引起依赖性和成瘾性,有些成年人甚至因此大量购买止咳药物,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就更大,“所以,这次药监局把禁用的年龄上调,避免青少年滥用和成瘾,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可待因还可能导致极度嗜睡、呼吸抑制、意识混乱等不良反应,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夏旸说,未成年人的咳嗽大多是有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等原因导致的,顽固性的咳嗽比较少见,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找出咳嗽背后的原因,只要针对性地治疗,咳嗽这个症状就会很快缓解。

浙医二院药剂科何巍副主任药师说,一般含有可待因的药物都会明确标注,家长买药用药时可仔细查看说明书。但有些药物标注的是罂粟壳、复方樟脑酊等成分,这里面也可能含有可待因或类似成分。

她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含可待因类似成分的止咳药物:双氢可待因片,复方可待因溶液,可待因桔梗片,复方甘草合剂,强力枇杷露等。

2岁以下的婴幼儿无需止咳

儿童止咳最好使用化痰药物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副主任医师王颖硕说,现在儿科临床上很少给儿童使用含可待因的止咳药物。而且很多时候,孩子咳嗽并不需要用药。咳嗽和发烧、打喷嚏等很多生理反射一样,都是身体的一个保护性动作。 

王颖硕建议,2岁以下的婴幼儿,不要使用任何中枢性止咳镇咳药物。如果担心宝宝难受,可以用叩背、吸痰、雾化等物理方式来缓解。

2岁以上的儿童,如果咳嗽时间过长、严重影响到生活,比如无法入睡、不能吃饭,那可以使用一些稀释、溶解粘液的化痰药,帮助痰液的排出。

何巍说,不包含可待因的化痰药药物中,2岁以上可使用氨溴索,4岁以上可使用桃金娘和桉柠蒎。

王医生还提醒,儿童感冒应该使用单一成分的感冒药,避免复合型感冒药,以免和其他药物叠加使用,造成重复用药。 

比如说,有家长同时给孩子吃泰诺儿童感冒糖浆和退热药百服咛,这两种药里都包含“对乙酰氨基酚”这个退热成分,叠加之后“对乙酰氨基酚”使用过量,对肝脏造成了损伤。 

前不久还有一个惨痛的新闻,27岁的年轻人各种感冒药混着吃,结果“对乙酰氨基酚”严重超标,导致中毒性肌溶解和肝肾衰竭,最终死亡。 

王医生说,对乙酰氨基酚是否造成损害,与患者服用的剂量密切相关。成人一次服用10~15g就会引起肝毒性;20~25g或更高的剂量可能致死。

他建议,4岁以下的婴幼儿,不推荐复合型成分感冒药;4岁以上的儿童,应遵循医生嘱咐,服用合理的剂量。 

以下是常见感冒药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克感敏(150毫克/片)

泰诺(325毫克/片)

泰诺林(650毫克/片)

散利痛(250毫克/片)

必理通(500毫克/片)

快克(250毫克/片)

感通片(125毫克/片)

维C银翘片(105毫克/片)

999感冒灵颗粒(200毫克/袋)

日夜百服咛(日片500毫克/片,夜片500毫克/片)

白加黑(日片325毫克/片,夜片325毫克/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年同事微信群名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