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在哪里治疗的脑鸣如何治疗?

脑鸣之病名见于《医学纲目·肝胆部》,是自觉脑子里有声响,或如蝉鸣,或如汽笛声,或如火车开动声音,或如敲击声音,常伴有耳鸣、失眠、记忆下降、眩晕、腰膝酸软。多发于中、老年,检查时多无特殊发现,女性多于男性。

中医认为脑鸣多因脑髓空虚,或因火郁,痰湿阻滞所致。西医认为多与脑供血不足、用脑过多、劳累有关。

脑鸣的确是临床多见的疑难杂症,西医西药无特殊治疗,中医的某些单方验方(例如:1、蝉衣 10g、全蝎3g、菖蒲6g、荷叶6g,水煎服,1剂/日。2、礞石滚痰丸,6g/次,23次/日,口服)在临床上也只是少部分患者有效。临床辨证选用益肾填精补髓、疏肝解郁泻火、化痰散瘀通络、健脾益气升清等治法可以取得一定效果。

中医认为“脑为髓海、肾主骨生髓”,“心主血、肝藏血”,所以精血不足髓海空虚是脑鸣的主要病机之一;“头为清阳之府”,不耐浊邪侵扰,所以“邪害清空”是脑鸣的主要病机之二;髓海血脉是髓海气血运行的道路,血脉不畅则髓海失去气血荣养的同时浊邪难去,所以血瘀是脑鸣的主要病机之三。史老师临床治疗脑鸣的常用方法可概括为“补、镇、清、通”四法,补(补肾、养心、养肝)可选山萸肉、熟地、酸枣仁、当归、白芍,镇(镇心、镇肝)可选磁石、龙齿、代赭石、石决明、生牡蛎、龙骨,清(清心、清肝)常用黄连、黄芩、栀子、龙胆草、羚羊角,通(血脉)多用三棱、莪术、赤芍。由于本病非常难治,所以一般病程较长,临床治疗时切不可急于求成,辨证准确的基础上疗程一定要足够长。

脑出血后遗脑鸣、半身不遂15年,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4年。刻下症见:脑鸣,失眠,心悸,左上肢麻木疼痛,颜面肢体轻度肿胀,手指屈伸不利,手指腹麻感,四肢麻木,时有胸骨后隐痛,口干,视物不清,便秘两日一行,夜尿4次,全身乏力,舌暗舌颤,苔薄白,脉弦滑,BP142/92mmHg。辨证为肝阳风动,治以镇肝潜阳息风,以羚角钩藤汤化裁:

    上方加减使用一年,药后睡眠明显好转,心悸未发作,其余诸症好转,苔黄腻,脉弦滑。治疗原则不变。

    每晚睡眠可达5-7小时,脑鸣明显好转,继续上方加减治疗。

2006810日随访:去年6月脑鸣基本消失后停服汤药,疗效稳定,一直没有复发。

患者素患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血脂异常、脂肪肝、左眼底病变,脑鸣数年,伴失眠、头晕,耳鸣,自汗,乏力,面色黄晦,便秘,近3天右侧咽痛耳痛,夜间加重,舌紫暗,苔黄,脉沉细迟,BP150/75mmHg。辨证为肾虚血瘀,治以补肾活血为主:

    耳痛耳鸣咽痛头晕消失,大便正常,睡眠欠佳,舌暗苔薄黄。

上方去锦灯笼钩藤,山萸肉加至30克,加酸枣仁60克,知母12克,茯苓15克,天花粉60克,生黄芪15克,

    上方酸枣仁减至30克,知母改为10克,每日一剂,巩固治疗。

加载中,请稍候......

中医缓解脑鸣的方法非常简单,就是每天喝中药治疗,一般脑鸣病人持续喝它一个月,血管堵塞问题会明显改善,如果持续每天喝它几个月,缓解。那么脑血管病变得到缓解,脑鸣自然就消除了。

饮食也要注意,禁忌辛辣油腻的,生冷 的,,,一些刺激性食

另外中医提醒,脑鸣病人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不能食用高胆固醇食物和脂肪,避免因长期不使血液中胆固醇、脂质增多。还有的脑鸣病人因缺乏锻炼,导致头颈部肌肉痉挛不能放松,压迫颈部的血管,致使,或者体质差、血压低,导致致血液循环不良,影响脑部供血而引起脑鸣,所以平时要适当锻炼和保持充足的休息。

脑鸣发病因人们的年龄、性别、职业,体质等差异很大,其中肾精亏虚导致的脑鸣患者不在少数,很多患者选择了补肾,在选择秋季补肾的方案时,应因人而异,根据不同体质有针对性地进行,万不可盲目。

如表现为全身怕冷,夏天不喜欢吹,吃或喝凉的东西总会感到不舒服,容易大便稀溏,小便颜色清而量多等症状的人属于阳虚体质,补肾应以补肾阳为主,平时可多食羊肉、狗肉、牛肉、、、等温阳之品,少食梨、西瓜、荸荠等生冷寒凉食物,少饮

对于表现为常口干舌燥、手脚心发热、晚上睡觉出虚汗等症状的阴虚体质者,则应多吃生津养阴的食物,如粳米、荞麦、猪肉、黄鱼、、兔肉等;适量吃一些新鲜、瓜果或丰富的食物,如白菜、番茄、菠菜、、、丝瓜、葡萄、梨、桃、西瓜黑芝麻、等;少吃煎炸、爆炒及辛辣刺激食物,如胡椒、干姜等。 而对于怕冷怕热不明显的人,补肾则应阴阳同补,既不可过热也不可过凉。以下给大家介绍两种适合大多数人吃的阴阳同补的药膳。

用于因肾阳虚损引起的腰膝酸软,下肢无力,头晕目眩,手足不温等症状。

做法:猪或羊腔骨500克,文火炖熟,虫草20克去灰渣,清水漂洗干净后,加入桂圆50克,文火共炖,酌加调料即可。

因肾精亏虚引起的脑髓不充、健忘、头晕等症状。

做法:仁300克、枸杞子200克、女贞子200克、炒200克、炒大枣50克,装瓶或罐内,加入低度白酒,酒应超过中药约3厘米,每天搅动一次,半月后酌加,每天适量饮用。

用于因肾虚肾寒或先天禀赋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下肢无力、遗精早泄、头晕健忘等症状。

做法:羊肉500克至肉烂,加入山药500克切成块,枸杞子100克,文火炖半小时,酌加调料即可。

适于脾肾虚弱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纳谷不香或放化疗引起的面色晦暗、乏力倦怠等。

做法:猪或羊肾一对,剖开去筋膜,冷水泡半天。黑木耳100克,凉水泡开,花菜200克掰小块,洗净开水焯过。猪或羊肾切丁,与黑木耳爆炒,酌加姜、蒜末及盐,炒至八分熟时加入花菜,翻炒至熟即可。

用于因肝肾阴虚而引起的眩晕、眼花、关节屈伸不利、烦热、盗汗等症状。

做法:枸杞子30克,10克,50克,洗净后加水炖开,文火慢煮约20分钟左右,加入或羊肝50克及调料适量,再煮约30分钟即可,分次吃肝喝汤。

用于肾气虚损,肾阳不足引起的阳痿早泄、遗精尿频、腰痛、下肢无力等症。

做法:枸杞子250克,蛤蚧一对去头足,肉苁蓉200克,大枣50克,装广口瓶,兑入低度白酒,酒需高于中药约3厘米,每天搅动一次,封存半月后饮用。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治疗…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因果得失,若想弄清事物的本质必须寻根!治疗脑鸣耳鸣的方法找对了,才能正确的根治脑鸣耳鸣,只有正确的认识到了脑鸣耳鸣的危害,你才能够认清楚自己现在脑部病变的现状!

你苦恼于脑鸣耳鸣的现状,终于想通去寻找根因,中医老师告诉你,脑鸣耳鸣全在于脑部发生了病变!

先天之精,补益脑髓,开窍于耳。《灵枢?海论》中也记载:“诸髓者,皆属于脑,脑为髓聚而成,故称‘髓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肱酸眩冒。”

传统中医学认为:脑为髓之海,文中的髓海,就是指人的。平时所说的脑海一词也因此得来。髓海充盈则耳能闻五音。髓海失充则致耳窍失养,故见脑鸣如蝉、耳鸣如潮等兼症。

因此,脑鸣眩晕患者都是脊髓供给逐渐减少,无法得到足够的营养供给,脑髓血氧供给出现缺失,脑部神经损伤所致。

那天嫂子问我,春节回家治疗的那例严重脑鸣案、耳聋案,有无效果?当时用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吃完后一直电话复诊中。我说,有些效果,还在治疗中。嫂子介绍说她姨一直脑鸣厉害,想找我试试。电话问诊,记录如下:

女,59岁,201538日初诊。打电话时听其声音洪亮而有力。

主诉:严重脑鸣1年余。

1年前脑鸣严重,夜重,声音大而持续、影响睡眠,西医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一直服用中药不愈。患者言:自己一推面部的肌肉,也会加重脑鸣,眼中常含眼泪、视物模糊、眼眶疼,从左后头一直至颠顶头痛、头胀,约持续半天,头晕沉,夜间烘热,头微汗出,白天烘热但无汗(3-4年),易气急,心烦,乏力,腿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疼,久坐后两腿憋胀,无胃胀,纳可,眠差,有时心慌,无起则头眩。口中和,饮水不多,无尿频,夜尿1-2,大便有时干3-4日一行,近大便日一行,量少。电话问诊无舌脉。

辨六经:根据头痛、腰痛、微汗出,为表证,烘热微汗出排除少阴之表,故为太阳之表;烘热、心烦、为阳明里热;腿沉、憋胀、乏力、夜尿1-2,为太阴里饮内停;头胀、头昏沉、心慌、为里饮上冲。故辨六经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

辨方证:当时根据太阳阳明太阴合病,“不汗出而烦躁者”,选择了大青龙汤,因水汽上冲,故加苍术。故处以大青龙加苍术汤。因自己经验不足,暂处三剂,并减麻黄为10克,权当投石问路。处方:

麻黄10,桂枝10,杏仁10,炙甘草6,生石膏45,苍术10,生姜3片,大枣4枚(掰开),3

2015315日,电话复诊:当时服一剂,变化不大,后因事出门停服,昨天开始服第二剂,上午服完后出现心慌,手抖,持续至睡前,服用安眠药才得以入睡。今天服第三剂,稍有轻微心慌手抖。脑鸣稍减轻(以前全脑嗡嗡叫,现在感觉范围缩小)。昨夜烘热较前显减。眼睛仍胀甚,睁不开、流泪、视物模糊,浑身乏力,口干昨夜甚,喜饮,口不苦,不出汗,夜尿1,大便正常。发来舌苔照片:舌淡胖苔白腻。

分析:出现心慌手抖,因再服减轻,且病情有好转,可能为麻黄的“暝眩”反应。症状减轻,说明方向正确,六经同前,但脑鸣、眼胀症状减不明显,考虑方证不应。本案为水汽上冲为甚,头胀、目胀、脑鸣,“目肿如脱状”故改以越婢加术夏汤。因前出现麻黄之暝眩反应,故先予小量麻黄10克,二剂,试之。处方如下:

麻黄10,生石膏45,茯苓15,苍术18,炙甘草6,清半夏15,生姜3片,大枣4枚(掰开)2剂。

2015317三诊:其子QQ留言,经询问:“我妈感觉声音小点了,从昨天开始有个坏掉的牙根痛,牙痛一阵一阵的,不肿,脑鸣声音白天声音小点了,晚上还那样,眼睛不涨了,还是流泪,眼睛感觉沉,不想睁眼,这回心慌不很明显,有点汗,不多,口干也好点,浑身乏力、身热、心烦好一点,不是很明显,这两天没有头昏,睡觉比以前好了,别的没事。”并传来舌苔照片:舌淡红稍胖,微有齿痕,苔白根稍腻。

分析:症状减轻明显,药后心慌、手抖不明显,故予麻黄增至18克,继服二剂。

麻黄18,生石膏45,苍术18,炙甘草6,清半夏15,生姜3片,大枣4枚(掰开)2剂。

2015320日四诊:服2剂。药后微有心慌、四肢哆嗦。脑鸣有时能轻,复如故,头昏沉、左后头憋胀减,烘热汗出减,夜间醒2-3次,有时有汗,减。乏力,上午眼睛流泪多,模糊,左眼轻胀,偶有心烦,纳可,眠可,小便正常,仍牙痛,已口服3天抗生素。补诉既往有高脂血症、脑供血不足,在服西药。

分析:上诊考虑有石膏等清阳明里热,牙痛会有效,但结果非也,可知清阳明之力不足,故仿玉女煎法,予上方加生地183剂。并嘱停服西药,避免干扰。

2015323日五诊:停服他药,牙痛已,服至第二剂,脑鸣明显减轻,头昏沉显减,烘热汗出、眼睛模糊显减,纳眠好,偶有眼眶疼,口偶干,但昨天出现了口酸,无反酸烧心。

分析:牙痛已,上方去生地,予越婢加术夏汤继服。

麻黄18,生石膏45,苍术18,炙甘草6,清半夏15,生姜3片,大枣4枚(掰开)5剂。

2015年9月17日又打来电话:说进来脑鸣复发。追问前,上药后脑鸣未止,但明显减轻,头部清凉舒适,自觉身体舒服,后停药。近20天前着急后复发,脑鸣,左右侧均疼,左甚,左头痛,头胀憋闷感,眼眶胀痛,眼睛模糊易流泪,未头晕,近醒时有时烘热汗出,白天也有,日作几次,乏力明显,腰痛,腰椎间盘突出,周身不适,不恶风,无心慌,有时心里紧张不能自控,口中和,不喜饮,夜尿1-2,大便可,纳眠可。大致情况同前,继续上方。
麻黄18,生石膏45,苍术18,炙甘草6,姜半夏15,生姜3片,大枣4枚(掰开)2剂。

按:顽固脑鸣案,困扰了患者一年余,久治不效,经过五个诊次、用药不到十剂,即起到明显效果。大大增加的我对经方的信心。

五诊中,出现口酸,不知原因何在,但六经八纲辨证的好处是:根据患者整体情况判断六经、方证,因此无论出现什么奇怪或者不易解释的症状,都不必惊慌,反而患者的一般状况:比如恶寒、恶热、头痛身痛、口干、口苦、自汗、盗汗、纳、眠、大便、小便、夜尿等等,更为重要,因为它们是用来判断六经、方证的依据所在。这也是六经八纲辨证更为细致、用药准确的原因所在。

反思:初学汤药,经验不足,因此处方优柔寡断,战战兢兢,影响了疗效。如果开始判断准确,或许应手而愈。辨方证功夫,亟待加强。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脑鸣如何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