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治疗能治疗心理疾病测试题正规吗?

催眠术是怎么回事?它对治疗心理疾病起什么作用?
催眠是一种生理现象,接受催眠的人,进入一种似醒非醒、似睡非睡的状态,好似在做梦一样。催眠术就是用人工来造成这种“人造梦境”状态的方法。受到催眠的人,一旦进入深度催眠状态后,便不能随意自由活动,除了能听到催眠者讲话的声音之外,听不见任何外界的声音。这时,被催眠者接受暗示的能力特强,会根据催眠者的语言暗示而发挥精神作用的威力。
  进入催眠状态时,被催眠者的大脑皮层除了催眠者进行语言暗示需要的那一小部分神经细胞还在兴奋之外,其它大部分都被暂时抑制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受催眠者,除了听到催眠者发出指示话语外,再也听不到任何声音的缘故。催眠者说什么话,受催眠者就会"顺从地"按照他的指挥去做。
  催眠的方法是语言的暗示。催眠者命令被催眠者进入平日睡眠状态时所需要的一些生理和心理上发生变化的条件,诸如全身放松、呼吸缓慢、无力睁眼、睡意很浓等等,结果被催眠者渐渐进入睡眠状态。这是因为催眠者用"语词"这个条件代替了被催眠者平日进入睡眠状态时所出现的一些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于是标志这些生理与心理变化的词就引起了条件反射的实效作用。为了加强催眠效果,经常将语言暗示和物理性刺激结合起来。例如,进行催眠的房间光线微弱、安静;或同时给予单调微弱的声音刺激;或给予持续而微弱的光线刺激等等,目的都是迅速而又深沉地使被催眠者陷入睡眠状态。
  由于催眠术的原理根基于暗示,易受暗示的人,最容易受催眠。他们在催眠状态下“驯服听话”,可以任意“受摆弄”等等,所以一般人往往认为易于接受暗示的人是一些顺从的、胸无主见的、头脑简单的、智力较低的人等等。其实意志薄弱而善服从的人反而最难受催眠。最佳的催眠对象经常是那些能够把思想高度集中起来的人。而思想集中正是智力发展的特征,因此,不能把易受暗示的人理解为意志薄弱而又善于服从的人。另外,催眠需要相互合作,受催眠的人,不可能服从命令去干一些他所厌恶的事,或者干一些违反他常情心愿的事,因此,不能认为人可以在不自觉,或不自愿的情况下受到催眠。
  催眠术在科学不发展的过去,由于人们无法解释这种“奇怪的”生理现象,于是被渲染上浓厚的神秘色彩,被宗教和唯心主义所利用。但是,随着近代生理学发展水平的提高,催眠已得到科学的解释,并根据它的原理治疗许多疾病,成为心理治疗的一项重要方法。
  1910年,德国著名催眠术大师舒尔兹(Jobannes
Schultz)发现,当他教导病人自我催眠时,他让病人自己说话,曾获得惊人的效果。例如,当一些病人重复地说“我的手暖和了”时,他们的手真的越来越暖和了起来。1964年,美国医生用测量皮肤温度的仪器,证实了舒尔兹的这一早期试验,证明人体的自动系统(人们神经系统中不需知觉控制而自行活动的那些部分,例如控制呼吸、心脏搏动与血压的那些系统)是可以控制的。这种技术从1964年后扩大到治疗失眠、烦躁、血压不正常和哮喘,进而试验治疗癫痫、中风瘫痪、背痛、偏头痛和由于精神紧张所造成的头痛等病症。
  催眠能够治疗心理疾病的原因在于:(1)由于催眠时的大脑皮层抑制作用深刻,就可以使得大脑皮层得到更加充分的休息从而增强反应的效能作用;催眠醒后注意力、想象力显著提高疲劳消除,情绪稳定,记忆力增强,骨骼与肌肉活动能力大为增强,等等,很多心理疾病可以得到减轻或消除;(2)在催眠状态下,可以用语言暗示来解除病人的痛苦,用减弱或中断与大脑皮层相应联结部位的固定联系的办法,减轻或消除心理病症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影响。
  现代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催眠疗法治疗人体疾病能够收效,是由于生物反馈原理。简言之,病人必须能够和他想控制的某种身体功能的节律取得协调。例如病人在一架电仪器上看到他的心脏搏动或大脑皮层活动的记录,或听到它们跳动的节律时
就可以充满信心地想办法试作自我控制了。以哮喘病人为例,他们大都对尘土、花粉或烟雾等刺激物敏感,但试验证明,这种敏感大部分还是由于自己神经紧张所造成的。经过上述的反馈"医疗"后
他们的哮喘可以治疗大半,这就证明哮喘反应至少有一部分是来自后天的主观经验,而不是生理上的痼疾。生物反馈的要点就是“病人自己痊愈”。用生物反馈的治疗方法治疗心脏、大脑、肌肉群以及和循环系统有关等疾病,即或不能完全根治,也大部分可予以控制。现代医学研究已发现,病人只要在开始时略微借助于灵敏的机器,产生反馈作用
就可以控制从前认为无法控制的某些自动或非随意的身体功能,其原理就是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生理产生影响。
在很多电影片段里面,我们都会看到这样的催眠镜头:一块怀表在眼前来回晃荡数次,人就不知不觉进入了“睡眠”状态……
催眠,一个对多数人而言依然生疏而神秘的词汇。它是否真能解决那些失眠人群的困扰,它是否会让人做出违背意愿的错事,它是迷信还是科学,是魔鬼还是天使?
带着一系列的疑问,记者近日和催眠师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并亲身体验了被催眠的经过。
催眠环境很简单
吕承谕是美国SAPA(中美应用心理学研究院,是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一家国际性综合性应用心理学研究与教学机构)国际临床催眠治疗博士生导师,现常住杭州,曾因在青少年心理帮扶方面的贡献,于年度荣获共青团杭州市委授予的优秀志愿者称号。
当日,吕承谕正在房间内为一名失眠患者做催眠治疗。房间很安静,灯光相当柔和,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睡眠环境。而房内的布置也很简单,除了一张柔软床铺外,最大的摆设物就要算橱柜了。橱柜里面放有类似怀表的水晶球、节拍器、沙漏和音乐播放机。而吕承谕正坐在床沿和闭目平躺的患者交流。
吕承谕告诉我们,无论是水晶球还是沙漏,它的用处无非就是让被催眠者专注于它,“专注久了人会产生疲劳感,就很容易被催眠”。但在实际操作中,催眠师很少用到这些道具,只要进行言语沟通,就能让患者专注于某样事物中。“所以一般来说,道具多用于舞台表演和催眠秀。”但播放机有时还显得较为重要,舒缓的音乐可以让人精神放松。
催眠治愈了失眠症
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紧张、工作压力过大,现代社会失眠者越来越多已是不争的事实。一位前来治疗的
徐小姐露出淡淡的笑容说,是催眠治疗“救了我”。
徐小姐毕业于一所医药大学,专业是中医治疗,可她一度也无法摆脱失眠的困扰。一年多前,徐小姐经常性地陷入失眠或浅睡眠的痛苦中,1点钟睡觉,5点钟就自然醒来了。“因为睡不好,脸都出现了浮肿。”徐小姐回忆道,而且每天的心情很狂躁,无端地对家人和同事发火,这让她的人际关系很糟糕。
徐小姐吃了不少中药,可效果并不明显。后来经朋友介绍,她认识了吕承谕。“催眠治疗我起初也并不是非常相信,完全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徐小姐告诉我们,令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经过四五次的催眠治疗,她精神状态有了好转,失眠次数越来越少,到现在一天能睡满8个小时了。“每次被催眠的时候,整个人会感觉非常放松,真的很神奇。”
发呆和做白日梦就是“催眠”
在休息间,我和吕承谕交谈起来。电影里“神奇”的催眠表演容易让人把它看作是一种巫术或伪科学。但吕承谕说,这是人们的误解,催眠有它的科学理论依据,并没有什么可怕。
他随手拿出一张纸,用笔在上面边画边做解释。他说,医学上,通常用β波、α波、θ波、δ波表示脑电波活动的四种状态。在β波段,人的脑电波非常活跃,也就是处于清醒状态。α和θ波段,人的脑电波活动趋缓,这正是催眠的状态中,其中α波为浅催眠,θ波为深度催眠。而到了δ波段时,脑电波活动已经非常缓慢,这说明人已经完全进入了睡眠当中。
“其实不用催眠师,自己也能进入催眠的状态。”吕承谕说,比如发呆、做白日梦这就是一种催眠状态,你能感觉得到身边人在说话,但你并不清楚他们在说些什么。“只是自我催眠只能进入浅催眠的α波,而催眠师则能带你进入更深的θ波。那时的你,才会更加轻松,感觉思绪在空中飘荡。”
催眠实为心理治疗法
“催眠并不等于睡眠,那是一种误解。”吕承谕说,催眠的作用也不仅仅是为了治疗失眠,失眠往往由心理问题造成,不从根本上解决,失眠也就难以得到根除。
“因此说,催眠其实是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催眠师必须具有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说着,吕承谕递出了自己的名片,名片上头衔很多,“劳动部认证心理咨询师”是其中之一。
吕承谕刚刚治愈了一个心理极度缺乏自信的18岁少年。少年长得很清秀,可总是不敢抬头看人,见到吕承谕时也老是低着头。“母亲说他爱上网,而只有上网时才会有他这个年龄段该有的自信和笑容。”吕承谕说,后来经过催眠,他发现少年曾经在上小学时,被老师揪着耳朵“游操场”,当众出丑过。
“随着年龄的增长,那段历史在他的记忆里可能已经模糊,甚至早已记不得。但催眠可以打开人的潜意识,让他找到令他产生自卑的最初原因,然后运用复杂的心理治疗法,如心理暗示等,帮助少年重塑信心。”吕承谕说。
催眠难问出银行卡密码
“作为心理治疗技术,催眠还可用于减肥、戒烟、戒网瘾等瘾癖治疗。说到底,它们都跟心理有关。”吕承谕称,在催眠的状态下,人如同处在一个真实世界中,这时运用心理学的厌恶治疗法,比如让他清晰地看到自己被污染的肺部等,就可以让人们对香烟产生厌恶感,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当然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催眠在中国还算是个新生事物,很多人有恐惧心理,怕被人催眠后,意志被人控制,说出不该说的秘密,做出自己不愿做的事。
催眠真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吗?吕承谕笑笑说,其实不然。催眠的状态不是睡眠状态,人的大脑处于半清醒状态,你能记得或感觉得到正在发生的事情,如果催眠师触及到你所不乐意的事,如说出银行卡密码等,这时人就会警觉,催眠状态的α和θ波段就会立刻跳到清醒的β波段,人自然会醒来。
此外,并非人人都可以被催眠。“那些注意力容易集中、想象力丰富、学历高、智商高的人相对来说更易被催眠。”吕承谕说。
“催眠”需要管起来
现代社会压力太大,失眠的人增多,有心理问题的人也多。催眠在这个时候进入人们的视野,被媒体所关注,或许暗合了某种需求。
但“催眠术”和其他的心理治疗技术一样,并非无所不能,肯定也存在着某些缺陷之处,也不是适合于每一个人。采访中,吕承谕也说了,催眠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从业者参差不齐,难保没有利用“雕虫小技”行骗的。
因此,与其依赖催眠,还不如自己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具备良好的体魄和健康的心态,来应对各种社会压力。当然,如果有一天你真想去做催眠治疗,你需要对催眠有充分的了解,掌握催眠师的学识背景,最起码得看他有没有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和临床催眠治疗经历。吕承谕说,催眠师如果功力不厚,甚至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
基于此,我们认为,“催眠”作为新兴的行业,相关机构需要加强对它的监管。越早监管,就越能扬长避短,这不论对患者,还是对催眠行业本身来说,都应该是种福音。
教你自我催眠法
吕承谕说,无需他人帮助,自我也可进行催眠。自我催眠对养心安神、调节情绪、增强记忆、消除疲劳等自我保健和防病治病具有积极意义。他向大家推荐了一套自我催眠法,即便在上班间隙也可以进行,时间在5分钟左右,大家不妨一试:
闭目,将手放在腹部,深呼吸。用鼻子吸气,停3到4秒后,用嘴巴吐气,反复做10次左右。然后在心里从25开始倒数,每数一个数字,可以默念“我现在很轻松”。等到全身放松后(一般数到10),便可给自己一些正面的暗示,如“今天晚上睡眠将会很好”或是“我现在每天要少抽5根烟”。之后再做5个深呼吸,然后从1数到3,使自己慢慢回复到正常状态。“整个催眠过程的暗示内容必须一致,也必须有实现的可能性。”吕承谕说。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一个眼神就能治百病?这催眠治疗究竟有医学道理还是江湖骗局?
都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这年头,打着“大师”的幌子,招摇撞骗的人还真是不少。
尽管我们多次宣传市面上一些所谓的“养生产品”、“中医秘方”甚至是各种“高科技多功能电子设备”,尽管说的天花乱坠,但目的只有,那就是忽悠你掏出钱包。
不过对比下面这个新闻,
也许你会发现之前那些招数已经太low了。
“只需看你30秒”就能治好多年不愈的脑瘫?
江苏泰州的22岁小伙小于,就是因为从小患有脑瘫,在网上认识了这位名叫邱翰民的女大师,她自称是全球眼神催眠的创始人,能够把宇宙能量瞬间植入人体医治百病。
这位所谓的大师还给小于看了很多视频,视频里原本不能说话的哑巴,经过她的治疗能开口说话了,甚至是植物人在她的治疗下也能当场复苏,这样小于对此深信不疑。
按照规定时间,小于在微信上缴纳了六千多的治疗费,并前往上海进行所谓的眼神催眠治疗。但经过多次治疗后,病情却没有丝毫的好转,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
像小于这样的受害者,高达上千人,被骗资金也超过了500万元,很多贫困家庭甚至为了治病而负债累累。
警方进一步查询,这些“催眠大师”都是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村人,经过包装后伪装成大师,雇请一些人进行现场书法,吹嘘治病疗效,并且制作视频蒙骗公众。
这些所谓的超能量、超能力都是明显有悖自然科学和医学原理的,是精心编织的骗局。
可是这看似荒诞的骗局,
为何却让全国多省市逾千名受害者被骗?
这些看似荒诞的骗局,之所以屡屡得手,主要是抓住了患者长期患病又加之久治不愈,病急乱投医,患病的病人和家属为了急于治病而掉进了骗子的陷阱。
不过,这催眠不是也通常用在治疗么?
在心理学上,通常被称为催眠疗法或催眠暗示。
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调整和放松技术,能够缓解现代人的心理压力、消除身心疲劳、改善睡眠、情绪和放松心情、揭开心结、开发潜能等方面。
那这催眠是否有一定的医学道理呢?
我们脑神经系统在接受心理暗示后,从而将催眠的画面精细储存、分析;接着再通过神经生物的变化,影响自身的生理活动,植物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出现相应的调整,诱导人体更迅速进入了催眠状态。
是不是有点复杂?
这个就像咱们日常的暗示心理,在进入催眠状态后,被催眠者还会跟催眠师进行交流,在心理上和生理上能够发生积极性的变化。
大脑里的乙酰胆碱、多巴胺以及疲劳素等分泌就会改变,人体的交感、副交感神经就会失衡,此时被催眠者会通过一些暗示,自身感觉、情感和认知也就会发生改变。
催眠只是一种心理作用,
对生理性疾病并没有多大帮助
目前催眠术大多数用在心理临床治疗,例如焦虑、恐惧以及癔症等心理障碍,而睡眠障碍、性功能障碍等躯体障碍,又或者各种成瘾行为等行为障碍也能进行催眠治疗。
(电影《催眠大师》,究竟讲述利用催眠治疗心理疾病)
对于生理性疾病,这催眠治疗只是一个辅助性作用,其用途不大。这些病该怎么治疗就得怎么治疗,若想靠心理作用而治愈,这恐怕是痴人做梦罢了。
所以说,病急还真别乱投医!
点击展开全文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19世纪()对18世纪末开始流行的催眠术和催眠现象作了研究,并把它当作治疗精神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C.弗洛伊德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A)心理健康标准的相对性
(B)心理健康标准的绝对性
(C)心理健康标准的整体性
(D)心理健康标准的局部性
A.闲能生慧
B.心宽体健
C.心无旁骛
D.心宽体胖
A.变态心理
B.阴暗的心理状态
C.报复心驾驭心灵
D.从不与人畅快交流身体方面的(不是心灵或精神方面)疾病也有找催眠师的,真能通过催眠来治疗?
16-01-28 &
有些病是需要的。但不能全是的哦。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老师错了,中医中常说精神内守,病从安来?说的就是心情愉快,保持一颗平静的平常心,疾病就无从下手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美国催眠师协会(AAH)认证催眠治疗师....
在催眠治疗这方面我想说得多一些,借此让你看清关于“我”“我们”“内在”“身体”等多方面的起到的作用。更多内容参考我在杂谈发表的帖子《哦!~我不是在教你催眠术》http://bbs.tianya.cn/post-free-.shtml  俗话说吃五谷生百病,其实人的身体很多生理上的疾病也是由心理困扰造成的。还记得我上面讲的那个关于&“股骨头坏死”的那个故事吗?可以说,绝大部分病都存在心理原因。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似乎完全作用于生理的,结果却把心理原因造成的疾病治好了,为什么?  因为“身”“心”是互相联系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相互转化,心病可以导致身病,很多心理疾病可以从心理入手治疗,这是事物的一方面。另外一方面,“身”的变化也可以反过来去影响“心”的变化。  更详细的说,在各种疾病分析中,我们先提取几个互相联系的因素并列出来:  一、 表层心理;  二、 深层心理,即潜意识(还记得“冰山理论”吗?)  三、 潜意识中存储的信息;  四、 生理的疾病。  以上四种信息可以综合入手,最直接的就是一般医疗手段,吃药、打针、外科手术、按摩、针灸、理疗。。。。。。。这些都是直接从生理上入手治疗。同时可以辅助催眠,从潜意识入手进行治疗。  凡是思想中有不通的地方,往往会表现出来生理上的不通。 一个人遇到发愁的事,马上就会愁眉苦脸,皱着额头。不要以为这时只有脸在发愁,其实你的整个身体都在发皱。你可以观察一下自己,当脸上的肌肉放松的时候,表情放松,全身的肌肉都是放松的。所以,就疾病学而言,如何搞清楚心理、生理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到疾病的心理、生理两方面机制,是很重要的。  心理影响生理,由心理原因导致的生理性疾病,有以下几个层次:  一、 情绪对生理的影响。中医讲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肺、思伤脾、惊伤胆、恐伤肾就是此类。除此,人的一切情绪对生理都有特定的影响:烦恼、不安、歉疚、羞辱、紧张、焦灼、苦闷、抑郁、惆怅、忐忑。。。。。。。  二、 理智思维对生理也有着的特定的影响。有条理的思维,逻辑混乱的思维,自有放松的思维,紧张拘束的思维对生理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三、 意志对生理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四、 性格对生理的影响。性格本是心理中比较稳定的东西,他对生理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五、 潜意识对生理的影响,神经症中的癔症就是最典型的。  六、 潜意识几乎参与了绝大多数的疾病,成为其原因。不明白这个道理,往往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通过这几年的研究,我们发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原因积压在潜意识的世界里,经过曲折的途径,最后表现为身体的疾病,如瘫痪、阳痿、口吃、面部抽搐、胸肋部胀痛、某些心脏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等。当患者潜意识中的心理病因去除后,生理上的病症很快就好了。 让我们来看看生活哪些心理因素容易转化成生理疾病:  紧张、忧虑、压力、愤怒、内疚、不安、烦躁、苦闷、恐惧、惊怯、仇恨、妒忌、无聊  懊恼。。。。。。好吧,你可以对照一下自己的内心了。  绝大多数疾病(外伤、中毒等)都有心理原因,再加上各种因素你就有了生病的“需要”。  许多病都是在“需要”的时候生的,心理的需要,应付环境的需要,而这些“需要”往往与生病的“好处”相联系,人生病又总是与不自觉的自我心理暗示相联系。  一个被世俗生活各种牵挂、执着纠缠的人,万念交心,不得清净。怎么会不生病呢?心理暗示健康美丽  我们上面讲过潜意识是如何制造疾病的。现在用更简洁的说法,即是“造病象”  要健康,首先不要“自造病象”。  你可能不理解,愕然了。  我却要对你说,人的疾病,在相当大的意义上是自造病象的结果,也就是太多的负面暗示,能懂得这一点,你将会终身受益。  人不仅“自造病象”还“自造疲劳像”,“自造苦相”  我们要善于自我分析,可以审视到的,你的疲劳,无论是脸色的疲劳,身体的疲劳,精神的疲劳,在相当程度上是“自造疲劳相”的结果。它与你的劳动不成正比。当你做不愿意做的事情的时候,当你不心甘情愿为别人做事的时候,当你的工作有勉强、畏难、厌烦的时候,你是很容易疲劳的。你会发现你的潜意识制造疲劳。  你每天不自觉的制造各种病象,疲劳相、苦相,你不病?不衰老?  林黛玉就是自造病象的典型,病由心生而死。  人要大度,大超脱,“我不病,谁能病我?”  如果你有悟性,为什么不可以自造“健康象”“年轻像”?不是在理智上给一个健康年轻的意念就好了,而是要深入到你的潜意识,修炼、培养出这样的潜意识。而催眠术正是深入潜意识改善潜意识,消除负面影响的最佳途径。  健康、年轻、美丽你需要做到:  1、 减压放松,消除身心疲劳感;  2、 改善睡眠,提高身体质量;  3、 调整心理,体验自信与充实;  4、 改善情绪,面对生活游刃有余;  5、 自我催眠,提高自身调整应变能力。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催眠疗法治疗心理疾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