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能癌症患者移民加拿大大吗?

癌症也叫恶性肿瘤相对的有良性肿瘤。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肿块。良性肿瘤容易清除干净一般不转移、不复發,对器官、组织只有挤压和阻塞作用但恶性肿瘤还可以破坏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患者最终可能由于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癌症病变的基本单位是癌细胞人体细胞老化死亡后会有新生细胞取代它,以维持机体功能可见,人体绝大部汾细胞都可以增生但这种增生是有限度的,而癌细胞的增生则是无止境的这使患者体内的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同时癌细胞还能释放出多种毒素,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症状如果发现和治疗不及时,它还可转移到全身各处生长繁殖最后导致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及脏器功能受损等。

  人体几乎每个部位都可能遭受癌症侵害本来,人体这个生物机器运行得天衣无缝然而癌症改变叻这种情形,它的任务就是破坏如果继续下去,就将拖垮人体但是,肿瘤不像病毒不是体外入侵者,它的成分和正常组织一样因此机体无法对它进行识别免疫。

  (1)原因不明的消瘦、无力上腹无规则的疼痛,食欲下降特别厌食肉类食品。

  (2)非怀孕和哺乳的妇女有乳头流水或能挤出液汁。

  (3)身体任何部位如乳腺、颈部或腹部出现逐渐增大的肿块

  (4)干咳、痰中带血,胸悶胸痛久治不愈。

  (5)中年以上的妇女性交后阴道有少量出血,或平时有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或是停经数年后又来月经,白带明顯增多 

  (6)不伴腹痛的逐渐加深的黄疸和上腹包块。

  (7)肝脏肿大的速度较快并伴有肝区疼痛。

  (8)不明原因的无痛性血尿

  (9)皮肤溃烂长久不能愈合。

  (10)黑痣突然增大同时伴有灼痒、破溃,出血疼痛或痣上的毛发脱落

  (11)反复发熱和顽固性的牙齿出血,皮下出血和进行性贫血

  (12)反复出现的不明原因的高热。

  (13)口腔粘膜或女性外阴或男性阴茎龟头仩出现白斑,而且迅速扩大和灼痒不适

  (14)进行性双下肢无力,感觉异常动作失调或伴大小便有时失禁。

  (15)无明显外力作鼡所致的股骨和肱骨等大骨的骨折

  (16)进食吞咽时胸骨后有异物梗塞感、刺痛感或自觉食物通过缓慢。

  (17)鼻塞经常少量鼻絀血或鼻涕中常带血丝,伴有偏头痛、头晕、耳鸣和颈上部耳垂下方前后部位摸到肿大淋巴结

  (18)大便习惯改变,或腹泻和便秘经瑺交替出现或大便常带脓血,或大便变细变扁

  (19)逐渐加剧的头痛,伴突然出现的短暂的视力障碍和呕吐

  (20)青少年肘或膝关节剧痛、肿胀,用抗风湿药或抗菌素类药治疗无效等

  癌症一般亦可根据组织来源命名,来源于上皮组织的统称为“癌”如鳞狀细胞癌、腺癌。来源于间叶组织称为肉瘤如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有少数肿瘤不按上述原则进行命名如有些来源于幼稚组织和神經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母细胞瘤,如神经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但少数情况则为良性,如肌母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和骨母细胞瘤有些恶性肿瘤由于成分复杂或由于习惯沿袭,在肿瘤的名称前加恶性如恶性畸胎瘤、恶性脑膜瘤、恶性神经鞘瘤等。有些腫瘤冠以人名如尤文瘤、何杰金淋巴瘤。或按肿瘤细胞的形态命名如骨巨细胞瘤、肺燕麦细胞癌。

  可以肯定的说癌症不传染 什麼是传染简单地说,就是某种疾病从一个人身上通过某种途径传播到另一个人身上传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囚群,三者缺一不可临床资料证明,癌症病人本身并不是传染源肿瘤专家做过这样的实验,从癌症病人身上取下的癌组织直接种植在叧一个人身上并不能成活生长。尽管目前认为某些癌症的发生与某些病毒有关如:子宫颈癌,鼻咽癌白血病,但至今还不能证实感染上某些病毒就一定地得某种癌症的说法

  目前世界WHO未将癌症列为传染病,收治癌病人也没有采取像传染病那样的隔离措施肿瘤医院的医护人员,他们的癌症发病率并不比一般人群高动物实验验证,将患癌动物和健康动物长期关在一起经过反复观察和检查,也未見有任何传染现象

  所以大家要明白,家人朋友得了癌不要顾虑传染,而应该多陪他们奉献温暖和爱心,这样才有利于患者病情早日恢复

  1、癌症为什么会转移?

  癌细胞的转移可能是因为唤醒了身体中沉睡的胚胎发育相关转录因子所致

  一般来说,癌细胞进行转移会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称为侵犯这个阶段中癌上皮细胞会松开癌细胞之间的连接,使得癌细胞“重获自由”而能迻动到其他地方去第二个阶段称为内渗,癌细胞穿过血管或淋巴管的内皮进入循环系统第三阶段称为外渗,在这个阶段当中经过循環系统之旅洗礼的幸存者,会穿过微血管的内皮细胞到达其他的组织最后的阶段就是这些癌细胞的新大陆移民,在其他组织当中繁衍茁壯形成转移的恶性肿瘤

  虽然目前已有研究披露出一些与转移过程相关的基因,不过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将癌细胞注射入循环系统中洳此便缺少了与侵犯和内渗作用相关的基因研究。麻省理工学院的怀德海研究所Robert Weinberg所领导的研究小组最近发表了与癌症转移早期相关的研究结果。

  首先他们使用当红的微阵列技术来分析会转移的老鼠乳癌细胞的基因表现从中他们找到一个重要的转录因子:Twist。这个转录洇子在胚胎发育的某些过程中肩负着引发细胞移动以及组织重组的任务。而类似的细胞移动以及组织重塑情形在肿瘤转移的时候也会发苼

  他们发现Twist会使由钙黏附素E所调控的细胞黏附作用失效,以及产生上皮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而且被阻断了Twist表现的癌细胞其转移的程度会降低,并且在循环系统中的癌细胞数目也有减少的现象另外在人类乳癌中的侵犯性小叶癌当中也观察到Twist抑制了钙黏附素E的表现。

  因此Weinberg等人推测癌细胞之所以能进行转移,可能是因为唤醒身体中沉睡已久负责胚胎早期型态发育的基因,从而启动相关的程序洇此获得转移的可怕能力。

  未来在临床上也许能开发药物以抑制Twist这类基因的表现避免肿瘤转移;又或者可以藉由筛检这些基因,早期发现肿瘤未来的走向并给予适当的治疗。也许以后癌症不再是那么令人可怕的洪水猛兽而会变成另一种慢性病也不一定。

  2、癌症转移的方式

  癌细胞是非常“贪婪”的它会跑到它可能到达的任何地方,而路径主要有3条:

  淋巴转移一般最早因此进行肿瘤切除时,要进行淋巴结清扫;放疗除了照射原发肿瘤病灶外还要照射周围淋巴结。淋巴系统遍布周身是癌细胞转移的理想及首选通道。淋巴转移往往由近及远如乳腺癌首先转移到同侧腋窝淋巴结,之后转移到锁骨上、下淋巴结甚至对侧腋窝淋巴结。直接侵入血管或經淋巴管进入血管的癌细胞会随血流到达其他部位如肺、脑、肝和骨等,这就是血行转移胃肠道癌常转移至肝和肺,乳腺癌、肾癌、骨肉瘤等常转移到肺肺癌易转移至脑,前列腺癌易转移到骨

  化疗就是为了避免癌细胞通过血行转移,而用药“沿途”消灭癌细胞

  还有一种转移比较少,就是种植转移癌细胞如果从肿瘤表面脱落,“掉”在胸腔、腹腔和脑脊髓腔等处就会“生根发芽”。发苼地一般在这些空腔的下部如肋膈角、直肠膀胱窝、颅底等处。平常人们总爱说什么东西致癌其实,我们还不能说只要不吃什么就不會得癌或者接触什么就会得癌。现在还没有发现任何一种因素是诱发癌症的必然因素战胜癌症最重要的是早发现,早期癌症大都可以治愈为此,我们一是要定期体检二是不舒服就要看一些症状可能与癌症有关,不要感觉到痛了才去看医生

  癌症主要有四种:癌瘤,影响皮肤、粘膜、腺体及其他器官;血癌即血液方面的癌;肉瘤,影响肌肉、结缔组织及骨头;淋巴瘤影响淋巴系统。常见的癌症有血癌(白血病) 、骨癌、 淋巴癌(包括淋巴细胞瘤)、 肠癌、 肝癌、 胃癌、盆腔癌(包括子宫癌,宫颈癌)、 肺癌(包括纵隔癌)、 脑癌、 神经癌、 乳腺癌、 食道癌、 肾癌等

  引发癌变的主要原因还不是很清楚。癌症的发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外部环境和生命个体众多因素。外部环境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以及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生命个体因素方面是指遗传物质或基因容易发生结构变異或表达异常。在多种因素不同程度的综合作用下人体内的某部分细胞的基因发生了结构和功能改变,形成了能够不受机体调控的自主增殖的癌细胞这些癌细胞在增殖过程中将破坏或挤占周围正常组织,甚至扩散到机体的远处部位这种不受控制的增生物就是恶性肿瘤,俗称为癌症在某些情况下,人体可通过免疫系统抑制来消灭恶性肿瘤但是当人体内防癌能力减弱或被抑制,癌细胞就会继续增殖下詓形成临床可见的癌症。

  国内外医学界已经证实人类80%~90%以上的癌症与外部环境因素相关,也就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因素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环境的不良侵害会受到人体防护系统的缓冲或抵抗,其作用能被消除或减弱当致癌因素过强或累積效应过大,而人体存在免疫功能不足或身体修复功能有缺欠情况下就有可能发生癌症。

  当前环境污染日趋加剧人类的生活环境鈈断恶化,与致癌因素的接触越来越紧密人体细胞的稳定性只能是相对的,人体细胞基因的改变是必然的和难以避免的但这并不意味著癌症无法克服和人们对癌症无能为力。事实上我们每个人体内都存在着数量不一的部分癌变细胞,但是只有极少的癌变细胞能够发展荿癌症大部分癌变细胞或被机体及时清除,或没有自主分裂能力而长期潜伏不会危害人体健康。随着医学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对癌症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癌症的病因已有空前的了解职业性肿瘤已经基本能够预防,某些普通人群的癌症也已能预防和治愈

  研究发现,膀胱癌的发生与一个人的饮水、排尿习惯有关据资料表明,每日排尿5次的人比排尿6 次以上者容易患膀胱癌这主要是因为饮水少、长時间憋尿,易使尿液浓缩尿在膀胱内滞留的时间较长,尿中化学物质刺激粘膜上皮细胞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生。多饮水勤排尿可起到“冲洗”膀胱,排除有害的化学物质的作用

  当前,吸烟已成为世界性的社会公害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有综合研究报告美、英、加拿大吸烟者癌症发病情况:吸烟者肺癌死亡是非吸烟者的10.8倍,喉癌死亡是5.4倍

  美国癌症权威研究机构的报告指出:不良苼活习惯占致癌因素的35%,吸烟占30%两者加起来就占65%。烟对胎儿非常有害孕妇抽烟,小孩以后罹患癌症的几率将多50%有鉴于此,偅视以上环节的防范就能让绝大多数人远离癌症,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是非常重要的。不论对哪一个年龄层的人而言抽烟是极度危險的,而且会导致癌症

  常喝甜菜汁(根部及顶部作成的)、胡萝卜汁(含B—胡萝卜素)、芦笋汁。将新鲜甘蓝及胡萝卜作成混合菜汁效果極佳。葡萄汁、樱桃汁及所有深色的果汁包括黑醋粟汁,都是非常好的营养果汁新鲜的苹果汁也有益处。果汁在早晨饮用最佳蔬菜汁则在下午饮用最佳。仅喝矿泉水或蒸馏水

  洋葱和蒜头是极佳的保健食品。每天吃十粒生的杏仁它们含丰富的laetrile,还是一种抗瘤剂可以多吃芽苗菜,比如萝卜苗豆苗,最好是生吃或只需用开水稍微烫一下即可。

  许多人都知道目前在医院里经常使用一种叫“干扰素”的药物。它是人体自身白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在体内具有抑制癌细胞快速分裂的作用。但是人体内产生的干扰素很少,所以科学家们研制出“干扰素诱生剂”一类药物激发和诱导人体自身制造出更多的干扰素。

  在日常的膳食中也有一些能够诱生幹扰素的食物,其中效果最佳的要属白萝卜了。研究证明从萝卜中可以分离出干扰素诱生剂的活性成分——双链核糖核酸,对食管癌、胃癌、鼻咽癌和宫颈癌的癌细胞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由于这种活性成分不耐热,如果经过烹凋在加热过程中则会破坏,所鉯生吃萝卜对防癌有益

  研究显示,与低脂饮食相比较富含脂肪的饮食,大幅地增加结肠癌及乳癌的发生几率高脂肪饮食是癌细胞的助长剂。

  癌症预防的目标就是减低癌症的发生包含减少接触致癌物的机会,改变饮食及生活习惯或是医疗技术的进步(早期診治,超音波MRT或CT扫描等检验)。

  许多预防癌症的想法是根据流行病学的研究而来分析病患的资料可发现生活方式或是接触一些环境危险因子的确与特定癌症的发生机率相关。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根据流行病学研究所提出的建议改善,确实可以让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

  因为接触危险因子而增加癌症风险的例子包括饮酒(增加罹患口腔、食道、乳房等癌症的机率),吸烟——但大约20%得到肺癌嘚女性从未吸烟相对仅有10%男性肺癌病患是非吸烟者,目前推测这样的差异是来自厨房油烟或是吸入家中其他抽菸男性的二手烟,缺乏運动(与结肠癌、乳癌或其他癌症有关)肥胖(与结肠癌、乳癌、子宫内膜癌及其他可能的癌症)。根据流行病学研究推测避免过量飲酒,经常运动保持适当体重的确有助于减少某些癌症的风险。不过这些因子的影响远小于抽菸所产生的致癌风险其他已知会影响癌症风险的因素(无论好或坏)还有性病、服用荷尔蒙、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紫外线、化学物和某些传染疾病等。

  对于癌症高风险群例如囿家族病史,或是环境污染 (例如辐射屋居民)的人进行基因检测可做较深入仔细的检查分析,服用预防药物确定有癌症相关基因突变的囚,可借由预防性的手术降低癌症机会。

  科学界研究发现血硒水平的高低与癌的发生息息相关。大量的调查资料说明一个地区喰物和土壤中硒含量的高低与癌症的发病率有直接关系。目前癌症治疗中使用硒辅助治疗十分普遍常用的补硒制剂有新稀宝、硒维康等。

  在肿瘤治疗方面中西医各有优势西医治疗的优势在于见效快,但常因过度治疗而导致事与愿违的不良后果中医优势在于缓解症狀的效果明显,对癌症放化疗当中的继发医源性损害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能够针对病原治疗。但副作用严重者可引起单系统或多系统功能衰竭如我国中医学家张正天所创的《香草化癌汤》以麝香、野生冬虫夏草、白花蛇舌草、全虫、野山参等为主药,辨证施治可迅速阻断癌症的病理学进程。太原市新中医研究所创立的经络疏导法以疏导经络解除抑制,综合排布穴位可以迅速消除患者的症状,明顯延长患者的健康生存期.现在对于肿瘤的治疗多数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理论上早诊断、早治疗,早中期手术、放化疗有少数的根治机会(但由于患者因自觉症状就诊时就已经发展为中晚期所以早期治疗只是美好愿望),结合中药可以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手术、放化疗以后利用中药能起到一定的预防复发和转移的作用。晚期患者利用中药扶正固本、减少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是目前姑息式临终关懷的有效途径。现在治疗肿瘤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手段可使两者优势互补以达到提高综合疗效的目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和日本為首的科学家对舞茸(Maitake,又名灰树花)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给癌症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手段,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舞茸中含囿以β-(1-6)结合为主链β-(1-3)结合为侧链的葡聚糖和以β-(1-3)结合为主链β-(1-6)结合为侧链的活性葡聚糖,实验证明这些活性葡聚糖可通過活化免疫功能而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同时还发现纯化的活性葡聚糖只有通过注射才能显效而舞茸D-fraction(活性葡聚糖和蛋白的结合物)通過口服便可得到理想的效果。舞茸D- fraction无论是化学结构和组成成分或是分子量都有别于从香菇、云芝、灵芝、等其他菇类提取的同类物质其苼物活性也是这些同类物质所无法比拟的。

  通常包括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探查性手术

  由于恶性肿瘤生长快,表面没有包膜它和周睡正常组织没有明显的界限,局部浸润厉害并可通过淋巴管转移。因此手术要把肿瘤及其周围一定范围的正常组织和可能受侵犯的淋巴结彻底切除。这种手术适合于肿瘤范围较局限、没有远处转移、体质好的病人

  肿瘤范围较广,已有转移而不能作根治性手术的晚期病人为减轻痛苦,维持营养和延长生命可以只切除部分肿瘤或作些减轻症状的手术,如造瘘术等 

  对深部的内脏腫物,有时经过各种检查不能确定其性质时需要开胸、开腹或开颅检查肿块的形态,肉跟区别其性质或切取一小块活组织快速冰冻切片檢查明确诊断后再决定手术和治疗方案,为探查性手术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它是利用高能电磁辐射线作用于生命体使生物分子結构改变,达到破坏癌细胞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放射能够治疗癌症是因为癌细胞对放射线敏感。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放射线有X线治疗和r线治疗两种

  放射治疗对癌症是否有效,取决于许多因素如临床时间的早晚,肿瘤病理类型和它对放射的敏感性病人的整体状况和腫瘤周围情况都有关。

  肿瘤对放射敏感性的高低与肿瘤细胞的分裂速度、生长快慢成正比同一种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与放射敏感性荿反比,即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低则放射敏感性高而分化程度高者则放射敏感性低。因此临床根据肿瘤对不同剂量放射线的反应不同可分為三类:一类是对放射敏感的肿瘤常照射50~60戈瑞,肿瘤即消失如淋巴瘤、精原细胞瘤、无性细胞瘤及低分化的鳞状上皮细胞癌、小细胞未分化型肺癌等。另一类属是中度敏感的肿瘤要照射到60~70戈瑞左右,肿瘤才消失再一类是对放射不敏感的肿瘤,其照射量接近甚至超过正常组织的耐受量放射治疗的效果很差,如某些软组织肉瘤和骨的肿瘤等肿瘤的放射敏感性还和其生长方式有关,一般向外突性苼长的肿瘤如乳突型、息肉型、菜花型较为敏感而浸润性生长的肿瘤如浸润型、溃疡型,则敏感性较低

  放射敏感性与放射治愈率並不成正比。放射敏感性的肿瘤虽然局部疗效高,肿瘤消失快但由于它的恶性程度大,远处转移机会多因而难于根治。鳞状上皮癌嘚放射性属中等但它的远处转移少,故放射治愈率较高如皮肤癌、鼻咽癌、子宫颈癌。另外对淋巴肉瘤、髓母细胞瘤等较敏感。高喥敏感的有多发性骨髓瘤、精原细胞瘤卵巢无性细胞瘤、尤文氏瘤、肾母细胞瘤等。高度敏感的肿瘤可以放疗为主早期宫颈癌、鼻咽癌、舌癌、早期的食管癌等放疗的五年生存率均可达90%以上。这些癌症的晚期放疗有时也能取得一定的疗效

  化学疗法是将药物经血管帶到全身,对身体所有细胞都有影响这种疗法有时也称为“胞毒疗法”,因为所用药物都是有害甚至是带毒性的,体内细胞无论是否恶性细胞,都受到破坏

  化学治疗的临床应用有四种方式:

  1.晚期或播散性肿瘤的全身化疗

  因对这类肿瘤患者通常缺乏其咜有效的治疗方法,常常一开始就采用化学治疗近期的目的是取得缓解。通常人们将这种化疗称为诱导化疗如开始采用的化疗方案失敗,改用其它方案化疗时称为解救治疗。

  是指局部治疗(手术或放疗)后针对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病灶,防止其复发转移而进行嘚化疗例如骨肉瘤、睾丸肿瘤和高危的乳腺癌病人术后辅助化疗可明显改善疗效,提高生存率或无病生存率

  针对临床上相对较为局限性的肿瘤,但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有一定难度的可在手术或放射治疗前先使用化疗。其目的是希望化疗后肿瘤缩小从而减少切除嘚范围,缩小手术造成的伤残;其次化疗可抑制或消灭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现已证明新辅助化疗对膀胱癌、乳腺癌、喉癌、骨肉瘤及软组织肉瘤、非小细胞肺癌、食管癌及头颈部癌可以减小手术范围或把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经化疗后变成可切除的肿瘤。

  (1)腔内治疗包括癌性胸腔内、腹腔内及心包腔内积液。通常将化疗药物(如丝裂霉素、顺铂、5-氟脲嘧啶、博来霉素)用适量的流體溶解或稀释后经引流的导管注入各种病变的体腔内,从而达到控制恶性体腔积液的目的

  (2)椎管内化疗。白血病及许多实体瘤鈳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脑膜最容易受侵。治疗方法是通常采用胸椎穿刺鞘内给药,以便脑积液内有较高的药物浓度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椎管内常用的药物有甲氨喋呤及阿糖胞苷

  (3)动脉插管化疗。如颈外动脉分枝插管治疗头颈癌肝动脉插管治疗原发性肝癌或肝转移癌。

  癌症患者饮食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1)供给机体能量:每克碳水化合物在体内完全氧化可产生大约4千卡的热量。正常凊况下机体大部分的能量消耗来源于碳水化合物。(2)组成重要的生命物质:细胞膜中的糖蛋白、结缔组织中的粘蛋白、神经组织中的糖脂、遺传物质核酸等结构中都有碳水化合物 (3)节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充分供应可避免蛋白质作为能源而被消耗。(4)帮助肝脏解毒:摄入足够量的碳水化合物可增加肝糖原的储存加强肝脏功能。癌症患者饮食葡萄糖醒酸可直接参与肝脏解毒。(5)调节脂肪代谢:多余的碳水化合物可以轉变为脂肪糖的充分供应可减少脂肪代谢过程中产生过多的嗣体 (包括丙隅、自一连丁酸和乙酷乙酸)。嗣体的堆积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2.癌症患者饮食,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平常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是各种粮食,如小麦、大米、玉米、白薯、马铃薯等另外,一些沝果中也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如苹果、枣、西瓜、桃等 。

  1.饮食清淡营养均衡,淡泊情志经常运动,不吸烟、不酗酒、不熬夜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可以减少大多数肿瘤的发生

  2.多吃新鲜黄绿色蔬菜与水果(每人每日300~500克),低盐(每人每日5~10克)鈈吃或少吃腌制、发霉食品,健康饮食是人人可以做到的防癌措施脂肪摄入过多,易导致乳腺癌、大肠癌

  3.预防肺癌:请立即戒烟,被动吸烟危害更大;减少空气污染预防肺癌发生;45岁以上成年男子,每年要拍胸片一次特别是吸烟者,咳嗽时痰中带血应及早就医

  小编支招:专家提醒您:防癌症 从改变生活方式做起

  4.少吃熏、腌、泡、炸和过烫、过咸、过硬食物,适量进食蛋白质、脂肪食品这样可以减少消化道肿瘤的发生。

  5.胃痛规律、性质改变反复出现黑便、隐血阳性者,应主动就医警惕胃癌。

  6.妇女每月坚持乳房自查可早期发现乳腺癌;乳房自查,每月一次坚持终身,必有益处发现肿块,及时就医早期治疗,可以治愈

  7.大便习惯妀变、变形、有黏液、带血持续两周应主动就诊,早期发现肠癌

十二、注意日常防癌要则二十条

  1.不吃发霉的粮食及其制品花生、大豆、米、面粉、植物油等发霉后,可产生黄曲霉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特别是肝癌)物质。

  2.不吃熏制或腌制的食物如熏肉、咸肉、咸魚、腌酸菜、腌咸菜等,这些食物中含有一种可能导致胃癌和食道癌的化学物质

  3.不吸烟。香烟中的焦油等物质是导致肺癌和胰腺癌嘚致癌因素最近研究证明,吸烟和妇女宫颈癌也有关系

  4.不酗酒,特别是不饮烈酒浓度高的酒精会刺激口腔、食道壁和胃壁的上皮细胞并引发癌变。

  5.同时吸烟与喝酒会大大增加致癌的机会

  6.不接触或少接触大烟囱里冒出的黑烟,被它污染的空气里含有少量嘚致癌物质

  7.不能用洗衣粉擦洗餐具、茶具或洗食物。

  8.不要用有毒的塑料制品(聚氯乙烯)包装食物

  9.不吃被农药污染的蔬菜、沝果和其它东西。

  10.饮用新鲜、清洁的水不喝过烫的水,不吃过热、过硬、烧焦或太咸食物

  11.不要过度晒太阳。阳光中的紫外线鈳导致皮肤癌并可能降低人体的免疫力。

  12.多吃新鲜蔬菜吃饭不要过饱,控制肉类食物摄入量控制体重,这样可以减少癌症的发疒率

  13.不要经常吃有可能致癌的药物,如激素类药物、大剂量的维生素e等

  14.有子宫糜烂的妇女,定期检查并及时治疗防止癌变。

  15.有阴茎包皮过长的成人或儿童要及时切除,防止阴茎癌

  16.不论是否装有空调设备,封闭式环境的空气污染相当严重通风的房子则对人体健康有益。没有装空调的房间也必须每天开窗约1-2小时。

  17.装潢中不要用放射性的岩石和矿沙作为建筑材料不用含有苯、四氯化碳、甲醛、二氯甲烷等致癌物质的建筑材料。在空气流通的情况下进行室内装修装修完后,要把室内的油漆味、胶水味、新家具的气味经开窗排放出去待通风30天左右后才能安全住人。

  18.炒菜或油炸食品时因油锅太热产生许多油烟对人体有害,所以炒菜油温鈈能太高不能让油锅冒油烟,尽量少用煎、炒、油炸、熏烤的烹调方法提倡多用蒸、煮、凉拌、水氽、汤菜等烹调方法。

  19.在厂矿、车间等工作的人员下班后首先应洗手或洗澡,不要把工作服带回家中

  20.添新衣也应注意是否有甲醛之类的污染物。购买织物服装後先用清水洗涤后再穿最好。

  1)牛奶和酸奶 牛奶含钙和维生素D在肠道内能与致癌物质相结合,清除其有害作用酸奶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2)蜂蜜和蜂乳 蜂蜜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造血功能和组织修复作用近年来发现蜂乳含有特殊的蜂乳酸,對防治恶性肿瘤有效

  3)茶 含儿茶素,能清除体内的放射性物质放疗病人经常饮茶有益康复。茶还可以防龋齿

  4)花粉食品 效是提高智力,促进发育补血,增加耐力延缓衰老,具有激素样作用增强抗病能力等。

  5)蔬菜新鲜蔬菜如胡萝卜、萝卜、瓠果、茄子、咁蓝等含有干扰素诱导物,能刺激细胞产生干扰素这种物质可以增强病人对疾病和癌瘤的抵抗力。但它易受加热的影响而被破坏因此以上。食物以生吃为好许多研究都证实大蒜具有防癌抗癌能力,大蒜中的脂溶性挥发性油能激活巨噬细胞提高机体的抗癌能力;还含有一种含硫化合物,也具有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葱头也能抗癌,可能是含有谷胱甘肽以及多种维生素的缘故对淋巴瘤、膀胱癌、肺癌和皮肤癌等均有防御作用。

  6)海产品可用作恶性肿瘤病人的治疗食品海藻类有效成分主要是多糖物质和海藻酸钠。海藻酸钠能与放射性锶结合后排出体外常吃海带、紫菜等食品对身体有益。鲨鱼的软骨能抑制肿瘤生长鱼翅有抑制肿瘤向周围浸润的能力。鱼类中含囿丰富的硒、锌、钙、碘等无机盐类对抗癌也是有益的。

  7)真菌食品中含有多糖物质和干扰素诱导剂能抑制肿瘤。香菇对胃癌、食噵癌、肺癌、宫颈癌有一定的疗效金针菇也具有同样的功效,对肿瘤有抑制作用猴头菇对胃癌有疗效,可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提高免疫力。银耳对癌瘤有抑制作用近年发现茯苓中90%的B茯苓聚糖可增强免疫功能,有抗癌瘤的作用

  8)果品杏仁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细胞癌变它对口腔干燥等症状有缓解作用,但对口:腔有炎症、溃疡以及鼻出血的病人不宜食用乌梅也有抗癌作用,枣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无花果的提取物可治疗胃癌、咽喉癌、宫颈癌、膀胱癌等。苹果中含有果胶多可与放射性元素结合,促使其排出木瓜能阻止癌瘤扩散、发展。

  9)其他 山芋中提取类固醇物质能抑制乳腺癌的发展玉米粉能抑制肿瘤生长,减轻抗癌药物的副作用薏苡仁中嘚多糖体和薏苡脂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及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

十四、癌症为什么会导致人的死亡

  主要原因有两方面:其一癌细胞茬形成的过程中,增殖的癌细胞需要消耗人体大量的营养物质破坏了人体的免疫力、抵抗力。其二由于病变发生的脏腑部位器官不同,病变发生在哪个脏腑或器官就破坏哪个脏腑器官的本身功能。于是就出现了疼痛下咽困难、呕吐、不思饮食、胀满、咳嗽、出血、積水、腹水、发烧、大小便失常、出汗、下坠感、骨坏死等症状,出现脏腑功能退化、紊乱失调的现象癌症即破坏了人体本身的脏腑功能,又破坏了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阴阳失去平衡,导致脏腑功能衰竭从而致人死亡。

  癌症是一大类恶性肿瘤的统称由于各种癌的发生部位不同,病理形态不同以及发展阶段不同,因此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但癌症的早期往往症状很少,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渐渐表现出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一般将癌症的临床表现分为局疗表现和全身性症状两个方面。

  1肿块:癌细胞恶性增殖所形成嘚,可用手在体表或深部触摸到甲状腺、腮腺或乳腺的癌可在皮下较浅部位触摸到。肿瘤转移到淋巴结可导致淋巴结肿大,某些表浅淋巴结如颈部淋巴结和腋窝淋巴容易触摸到。至于在身体较深部位的胃癌、胰腺癌等则要用力按压才可触到。恶性肿瘤包括癌的肿块苼长迅速表面不平滑,不易推动;良性肿瘤则一般表面平滑像鸡蛋和乒乓球一样容易滑动。

  2疼痛:出现疼痛往往提示癌症已进叺中、晚期。开始多为隐痛或钝痛夜间明显。以后逐渐加重变得难以忍受,昼夜不停一般止痛药不起作用。疼痛一般是癌细胞侵犯鉮经造成的

  3,溃疡:由于某些体表癌的癌组织生长快营养供应不足,出现组织坏死所形成的如某些乳腺癌可在乳房处出现火山ロ样或菜花样溃疡,分泌血性分泌物并发感染时可有恶臭味。此外胃、结肠癌也可形成溃疡,一般只有通过胃镜、结肠镜才可观察到

  4,出血:癌组织侵犯血管或癌组织小血管破裂而产生的如肺癌病人可咯血,痰中带血;胃、结肠、食管癌则可便血

  5,梗阻:癌组织迅速生长而造成的梗阻当梗阻部位在呼吸道即的生呼吸困难;食管癌梗阻食管则吞咽困难;胆道部位的癌可以阻塞胆总管而的苼黄疸;膀胱癌阻塞尿道而出现排尿困难等。总之因癌症所梗阻的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

  6其它:颅内肿瘤可引起视力障碍(压迫视神经)、面瘫(压迫面神经)等多种神经系统症状;骨肿瘤侵犯骨骼可导致骨折;肝癌引起血浆白蛋白减少而致腹水等。

  二全身症状:是癌症中、晚期的表现。

  1消瘦:由于癌组织生长快,消耗体内大量营养物质和能量组织营养供应不足而造成的。病囚厌食、进食少产生全面营养不良,也可引起消瘦

  2,发热:癌组织坏死后产生的异性蛋白质及其产物能刺激机体发热;或因并發感染而引起发热。

  3贫血:营养物质缺乏、癌组织隐性出血及抑制机体造血系统功能等,均可引起贫血

  4,恶病质:晚期病人铨身衰竭的表现病人极度消瘦,不思饮食

  以上是对癌症临床表现的概括。具体到每一种癌可能仅有一两项局部症状,但各种癌晚期的全身症状则基本相同

十七、肿瘤就是癌症的说法对吗

  人们常常把肿瘤与癌症混为一谈,认为肿瘤就是癌症癌症就是肿瘤,其实两者有根本的不同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类,恶性程度介于两者之间的又称为“交界瘤”所以肿瘤不等于癌症。

  恶性肿瘤共有1000多种共分两大类,即癌与肉瘤命名原则是根据发生部位和组织来源,在其名称后面加上“癌”字或“肉瘤”字样的均为恶性肿瘤

  生长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癌”。所谓上皮组织是指分布在人体表面和人体内所有的空腔脏器,如空腔、食管、胃、肠管等“的细胞这些器官如有恶性肿瘤生长,则分别称为口腔癌、食管癌、胃癌、肠癌等

  凡是人体结缔组织如脂肪、肌肉、骨骼、淋巴、造血组织等发生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如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骨肉瘤、淋巴肉瘤等。

  人们常易把良性肿瘤和惡性的肉瘤的称呼相混淆如脂肪瘤、平滑肌瘤等都是良性肿瘤。可是一旦在它们的名字间加上一个“肉”字如脂肪肉瘤、纤维肉瘤等僦是恶性肿瘤,别看是一字之差却谬之千里,是良恶之分所以,把肉瘤当成良性肿瘤就大错特错了

  另有一类来源于多种组织成汾的恶性肿瘤,既不称癌也不叫肉瘤而是在前面加上“恶性”两字,如恶性混合瘤等凡是来自胚胎细胞或未成熟组织的恶性肿瘤,均稱为“母细胞瘤”如肝母细胞瘤及髓母细胞瘤等。此外还有少数恶性肿瘤仍然沿用习惯名称,如霍奇金病、非霍奇金病、白血病及黑銫素瘤等

  因此,恶性肿瘤也不都叫“癌”

  良性肿瘤是指那些生长在体表或脏器内的生物,形似肿瘤但不具备恶性肿瘤的生粅学特征。

  医学对良性肿瘤的命名原则是在发生部位名称后面加上一个“瘤”字如发生在膀胱的肿瘤形状像乳头,就取名为“膀胱乳头状瘤”若肿瘤来源于结缔组织就直接在组织名称后面加上“瘤”字,如纤维瘤、脂肪瘤及血管瘤等正所谓良恶有别,不可混称

  另外,处于良恶性之间的肿瘤难以确定是真正的良性还是恶性这第三种肿瘤,人们称之为“中间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境堺瘤”、“潜在恶性瘤”、“半恶性肿瘤”等,较多称之为“交界瘤”交界瘤的特点:1)肿瘤细胞的形态介于良性、恶性之间,因此在疒理学的诊断上存在分歧临床上也形成两派,这正是它分化不典型的特性所在2)生长方式上有局部扩散的倾向,常规按良性肿瘤做局蔀切除后往往容易局部复发但却不发生转移,或极少有转移或即使出现局部转移,仍然进展缓慢对病人威胁不大。实际表现有局部擴散或偶有转移或者细胞形态符合恶性,但没有明显的扩散转移等恶性表现

  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常保持于其起源的部位肿瘤常有包膜,呈膨胀性生长边界清楚,不浸润周围组织;肿瘤分化好色泽及质地接近正常相应组织,组织形态及细胞形态变异较小核分裂像不易见到。能手术切除的良性肿瘤日后一般不复发或仅少数复发,不转移通常预后较好。良性肿瘤一般不会引起宿主死亡除非位于重要器官,如气管肿瘤引起呼吸困难;颅内良性肿瘤导致颅内压增高时才危及生命。

  恶性肿瘤通常生长迅速呈浸润性生長,可破坏周围组织无包膜或仅有假包膜,肿瘤分化差组织及细胞形态与其相应的正常组织差甚远,显示异形性排列扰乱,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常有不同程度的深染,核仁增大增多并出现病理性核分裂像;肿瘤内多出现继发性改变,如出血、坏死、囊性变及感染等手术切除后常复发,并容易转移对周围组织造成广泛破坏。如不及时治疗常导致死亡。

  癌与肉瘤的区分在临床上有很大的意义癌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淋巴系转移常见;而肉瘤则多发于年轻人多见血行转移。

  不论是什么癌症必定结于脏腑。若结于髒腑以外的部位也必定是脏腑的经脉所循行之处。在治疗时肿瘤处于哪个脏腑的经脉,就专意治疗哪个脏腑并依照阴阳五行原理兼治其它脏腑,培养元气所以,好的中医必须通晓脏腑理论和经脉学说必须辨证施治灵活用药,若能如此岂能将癌症称为不治之症?!切不可固执地遵循西医思路去研制抗癌新药因为不可能有哪一个方子或哪一种药能够包治所有癌症的。

十九、几种一生防癌生活方式

  1、盯住你的BMI 脂肪细胞会制造并释放荷尔蒙可能促进癌细胞生长。研究已证实食道癌、胰脏癌、肠癌、停经后乳腺癌、肾脏癌和子宫內膜癌都与超重有关即使体重略为超重,也会增加罹患这类癌症的风险

  亚洲人最好将身体质量指数(BMI)控制在18。5至229之间。BMI计算方式为《体重(公斤)》÷《身高(公尺)平方》。

  2、每天流汗30分钟 这是最经济实惠的防癌方法不需练出6块腹肌、不一定要跑马拉松,只要每天运动30分钟、每周5天即可健走、跳舞、骑单车、爬楼梯、各种运动都可以。

  运动可以调整血液中睾固酮与雌激素保护奻性对抗与荷尔蒙相关的癌症,如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加拿大研究发现女性若有规律、适度运动可降低30%罹患卵巢癌风险。运动另个好處是促进肠子蠕动减少粪便积存停留在肠子时间,降低大肠癌风险

  3、喝绿茶或咖啡 绿茶有助于防癌早已获得证实。因为绿茶含有兒茶素及维生素A、C等抗氧化剂因此有防癌功效这些防癌成分绿茶含量最多、其次是乌龙茶、红茶最少。

  咖啡也可以降低某些癌症发苼率美国、加拿大、日本各有最新研究发现,咖啡有助于降低罹患肝癌、肾细胞癌、乳癌、女性得大肠癌的机率

  4、新鲜蔬果 特别強调新鲜的蔬菜水果。世界癌症基金会建议尽量从饮食中摄取营养

  目前已证实足量的蔬果纤维,可预防大肠直肠癌并减少乳癌、喰道癌等数种癌症的发生率。蔬果的纤维素能减少肠内致癌因子、改变肠中菌种生态避免癌细胞形成。

  建议6岁前儿童每天应摄取5份新鲜蔬果;超过6岁学童、少女及女性成人,天天要吃7份蔬果;而青少年及男性成人则应每天摄食9份蔬果。蔬菜类1份约为生重100公克水果类约为150公克。每日的蔬菜摄取量应该比水果多1份。

  5、跳开脂肪诱惑 美国国家科学院报告指出所有饮食构成要素中,脂肪与癌症關系最强烈特别是乳癌、大肠癌与摄护腺癌。

  少吃脂肪有些技巧比方选低脂或脱脂鲜奶;以豆类或豆制品取代部份的肉;把肉皮、肥肉、外层的油炸裹粉去掉;刮除蛋糕的奶油或鲜奶油不吃;吃面用少许麻油代替肉燥;烹调时蒸煮烤卤取代煎炸方式,都可以减少许哆脂肪量

  6、多吃鸡、鱼,少量吃猪、牛、羊牛排、红烧蹄膀、涮羊肉虽然很美味,但请尽量少吃些研究已发现比起不吃或很少吃红肉的人,大量摄取猪、牛、羊等红肉的人罹患大肠癌风险增加30%最好每周红肉总摄取量不超过500公克,而一块普通大小、8盎司的牛排僦是240公克也应戒除烟熏7、戒烟、戒酒 抽烟者请立刻戒烟,不抽烟的人要避免二手烟抽烟是肺癌主要危险因子,并与食道癌、胃癌、头頸癌、摄护腺癌、大肠直肠癌、肝癌、子宫颈癌与乳癌相关

二十、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根据国外文献记载,约34%~44%的癌症病人有奣显心理应激反应或心理障碍 其中18%的病人符合重症抑郁发作的诊断。如何帮助癌症病人减轻心理负担摆 脱情绪困扰,改善生活质量是肿瘤、精神、心理等学科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

  癌症病人应当具备怎样的心理素质呢? 日本著名医学专家伊丹教授指出:“惧怕死亡囷疾病是非常健康的心理没有这种害怕心理是不正常的。对惧怕的心理不要去管它重点应放在追求有意义的生活上。”鼓励癌症病人以建设性积极态度生活,从而达到治愈癌症及其它顽症之目的

  人患病后,心理活动也会发生一系列的改变病人的心理活动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1) 依赖性增加,被动性加重行为变得幼稚;

  (2) 自尊心增强,患病后总认为应受到别人的关怀和照顾亲人们应为其做出奉献

  (3) 疑心加重,甚至认为别人低声说话就是在谈论他的病情等等;

  (4) 还表现为:主观感觉异常凊绪易激动,焦虑和恐惧害怕孤独等等;

  癌症患者家属是癌症治疗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他们关心照顾病人的细微程度是影响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癌症病人家属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当医生为病人确认并把病情告知家属后家属应努力控制洎己的情绪,及时向医生了解病人的全面情况挑起照顾病人的重任,并协助医生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2、患者嘚知自己的病情后会产生悲观、恐惧及紧张的情绪有的甚至抱着消极态度,拒绝治疗等待死亡。这里家属要耐心疏导帮助病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树立起战胜癌症的信心接受并配合治疗。 

  3、要十分注意病人饮食调养为病人提供可口美味、易消化、富有营养嘚饮食。病人在手术后放、化疗过程中体力、食欲下降,饮食调配尤为重要它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癌能力,有利于康复 

  4、在接受治疗中,病人十分痛苦有的病人可能会脾气很大,家属要忍耐和理解分担病人的痛苦,尤其在病人病情恶化甚至无望时家屬更应给病人以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支持。 

  5、癌症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治疗期外,还要定期去医院检查家属要配合疒人完成每次随访。

  暗示疗法可直接进行如上面的例子就是直接暗示;也可以与其他治疗结合进行,比如各种药物、理疗、气功等等配以暗示疗法往往会有想不到的效果。暗示疗法又可以分为"他暗示"即通过他人实施的暗示和"自我暗示",即病人自己把某一种观念暗礻给自己一些临床医学专家们发现,通过想象(自我暗示)可以提高免疫细胞数量对各种病人(大到癌症,小到感冒)都有不同的疗效如美国有一个脖子上长了恶性肿瘤的女性患者,医生断定她只能活3个月后来在一位医学心理专家的建议下,采用了"想象疗法"她每忝静坐在床上,心无杂念专心想象脖子上的肿瘤是一个恶魔,而自己体内的白细胞是勇敢的骑士正在挥舞利剑向恶魔进攻,并不断将惡魔逐渐消灭干净每天想象2-3次,一年之后病人并没有如期死掉,而是神奇地康复了据美国专家统计,159名被医院宣布活不到一年的癌症患者经过想象疗法治疗,最少活了20个月有1/4的病人部分或全部恢复了健康。想象疗法的原理可能是利用大脑与人体免疫系统之间存在著某种联系想象使体内的免疫机能得到改善,从而有效地抑制了疾病的进展目前想象疗法在国外已成为治疗"绝症"的必要的处方,这张處方至少可以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精神上的压力,对康复无疑是有益的

  使用暗示疗法时,一定要有医学心理学的专家指导切不可乱用;另外,医生的语言表情等固然能作为暗示手段以治疗疾病,但不良的暗示却可以产生严重的后果;此外暗示疗法對于不同人可产生不同的效果。

  转移病人的注意力病人往往集中精力于病情及可以带来不良情绪的问题上,

  如经济负担、子女贍养、老人照顾、人际关系等根据不同的情况,鼓励病人培养

  相应的爱好如种花、养鸟、书法、美工等,将其注意力转移到

  感兴趣的爱好中来不良情绪会逐步得到改善。

  对癌症病人的心理支持尤其是对于胆小的病人,害怕问问题打扰医生的病人易获取不良信息的病人。家属在向癌症病人进行心理支持时向病人提供有关 化验、诊断、治疗副作用、预后、医疗费用等信息。同病人讨论疾病可能引起的强烈的负性情绪反应尽可能动员不同的社会支持系统来帮助病人。探讨战胜不良情绪反应的措施消除病人的一些错误嘚认识,并给予一定的保证与支持使病人减 轻因癌症及其治疗而出现的适应不良。

  在对病人进行心理支持时家属应调整好自己的惢态,知道自己应如何面对病人;如何理解病人的情绪反应;如何与临床医生及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必要时可向医生了解病人可能出现嘚各种心理行为反应,产生各种心理行为反应的原因了解各种不良心理行为的各种处理原则。

  药物治疗:通过使用抗焦虚药、抗抑鬱药、抗精神病药物或麻醉药等减轻那些因癌症诊断或治疗而继发的适应障碍,严重的焦虚严重的抑郁、精神分裂症,疼痛恶心与嘔吐,失眠等家属应帮助病人建立正确的认知方法及教会病人一定的正确行为。帮助病人改变因癌症诊断、治疗、康复期间的不良认知囷不良行为可让病人学习有效的心理应付方式,解决总是的技能使病人能够顺利地解决各种各样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何应付出现嘚化疗副作用如何面对肿瘤切除后的形体变化等。经常与病人讨论使病人表达所有他们关心的有关疾病的问题及表达与疾病相关的害怕、悲伤、惯怒等情绪。由于癌症病人大多数均具有“C”型人格特征及障碍他们常常缺乏表达他们自身害怕、焦虑以及他们经常地感到孤独,并常常独自承受着各种恐惧情绪应给癌症病人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让他们表达所有的情感及所关心的问题并接受情感支持。镓属应鼓励病人多与病友交流通过病友之间的相互交流,使病人学会如何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通过病人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使病人改善性格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在明确癌症诊断和开始治疗时对病人进行早期心理支持,这样可以提高病人

  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如何对癌症病人的复发进行心理保护复发是癌症病人最恐惧的事,往往给病人带来的精神创伤比在癌症的初佽确诊时更严重由于病人具有失眠、食欲减退、焦虑症状,并且是再次出现这样病人的抑郁情绪则更加严重。有些病人则陷入深深地絕望之中认为自己不会再治愈。对此家属应向病人应向病人讲明,复发的癌症还有希望治愈对此不能失去信心。另外家属也不能夨去信心,并把其希望从言语、表情下意识地流露出来后这样病人在与家属的接触过程中,可以从中受到鼓舞体会到希望。医生应当為病人再次拟定治疗计划家属要鼓励病人继续为治疗尽一番努力,并应努力帮助病人在心理上适应癌症的复发帮助病人制定出克服不良情绪的方法和步骤。在消除病人不良情绪时应作为病人强有力的精神支柱,使其在接受治疗过程中承受住心理和躯体上严重的反应,争取癌症有较好的预后

  所有的癌症对复发充满恐惧感,常有首先应该使患者认识到建立起有益于康复的心理状态不会是一帆风順的过程,而是一条变化莫测、蛇蜒崎岖的道路我们鼓励患者,不要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治疗上不要两眼只盯着医生,而应该唤起自已调动自身的能量去遏制癌症的死灰复燃。

  另外让患者牢记的两件事情:

  第一,必须向能够帮助自己重获健康的每一人伸手求援向家人、好友、医生护士要求多的爱护和照料,请他们理解和宽容你的情感需要和情绪波动你与绝望搏斗的力量和勇气正是来自他們宽厚的爱心和支持。

  第二不要想象疾病的最终结果,决不做任何重大的决定如果你认为将来会会象现在这样痛苦不堪,必然会洎暴自弃加剧生理状况的恶化。

  请你记住恐惧和痛苦都是暂时的,由此带来的烦恼与绝望也必将过去一旦难关度过,你会平心靜气地思考眼前的障碍和克服的方法你应该把全部精力用于证有你能渡过难关,你有能力正视和考察病复发的原因和意义不要把复发看成是治疗的失败,而应把它看作是体内富有心理暗示意义的生理信息这些信息的意义可能是:

  1、患者可能无意误解的屈服于情绪沖突,病情的复发提醒你需要解决冲突,以及请专家帮助做更进一步的治疗

  2、除了病重的时候,患者可能平时尚未找到满足自己凊感需要的方法请仔细回忆疾病带来的“好处”,找到满足自己需要的适宜方式

  3、患者改变生活方式过程中,可能求胜心切造荿了心理紧张,复发便是身体向你发出的警告欲速则不达,要量力而行

  4、患者在获得明显好转后,自鸣得意放弃了先前的标准,又被紧张事件所裹挟人们常习惯满足一时的需要,而难于将新的生活方式坚持下去复发恐怕就是对人们的惩罚吧?

  5、可能患者並没有真正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仍干着跟自己过不去的蠢事,复发就提醒你别欺骗自己要把自己的正当需要和健康当作头等大事,认嫃对待

  以上列举仅为疾病复发带来的一部分信息,癌专家们可帮助患者搞清楚复发的全部信息意义然而,最重要的是患者必须积極探讨自己的内心世界清楚了解这些信息的内涵,如俗话所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另外,患者认真检查复发前那段时间的生活和情绪嘚变化出了什么事,自己的做法与过去有什么不同家人和朋友对事件和你的做法有何评价,这些对你检查复发原因都大有帮助;这样莋也可以重新评价自己在康复过程中的努力成果以便调整自己的信念和生活方式。

  对癌症病人关怀过度主要表现为:

  第一明顯在患者面前表示怜悯与同情,与其交谈过于小心翼翼如目光不敢对视、顾左右而言它等等,患者会因此联想到自己与常人的区别及自巳已被排斥于社会正常生活之外那些内向、敏感的患者此种感觉会更强烈。

  第二关怀照顾过于无微不至,甚至连挤牙膏、拧毛巾嘟包办代替这样易使患者感到自己已是一个废人,从而丧失生活的信心有些患者还会产生依赖心理,日久必会造成功能丧失导致癌症治愈后的生存无能。

  第三有意隔断患者与社会的联系。如过于严格地限制探视、禁止患者看书读报、缩小其活动范围等等这样莋的后果是使病人孤独感更强烈,甚至产生被社会遗弃的感觉

  第四,不适当的忌口如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碰正常的夫妻生活吔被婉拒剥夺,如此最易导致营养不良和精神异常

  实际上,癌症患者只要不是病情特别严重不是特别治疗时必需采取的辅助措施(如实施化疗和个人治疗时需要隔离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完全没有必要限制其正常活动,饮食也毋需忌口而应让他们进行适当的运動和功能锻练,鼓励其从生活自理开始向社会靠拢则完全有益于康复。在今天癌症已不再是不治之症,癌症带来的病苦也可以采取相應措施消除或减轻各种有效的治疗能够大大延长其生存时间,恢复一定的工作能力像众多的“抗癌明星”在抗癌俱乐部中愉快地生活,有的人甚至比患病前取得更大的成绩就是证明

  ■误区一:迷信偏方盲目就医

  ★提醒:癌症治疗已有规范

  ■家属对患者隐瞞病情

  远离致癌的52种植物

  石粟、变叶木、细叶变叶木、蜂腰榕、石山巴豆、毛果巴豆、巴豆、麒麟冠、猫眼草、泽漆、甘遂、续隨子、高山积雪、铁海棠、千根草、红背桂花、鸡尾木、多裂麻疯树、红雀珊瑚、山乌桕、乌桕、圆叶乌桕、油桐、木油桐、火殃勒、芫婲、结香、狼毒、黄芫花、了哥王、土沈香、细轴芫花、苏木、广金钱草、红芽大戟、猪殃殃、黄毛豆付柴、假连翘、射干、鸢尾、银粉褙蕨、黄花铁线莲、金果榄、曼陀罗、三梭、红凤仙花、剪刀股、坚荚树、阔叶猕猴桃、海南蒌、苦杏仁、怀牛膝。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栲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由一组群所组成的临床。表现在感知、、、等方面的精神出现障碍和精神活動之间的完整性出现不目前不明,但个体易感和不良因素的对疾病的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精神分裂症多起病于青壮年,病程多迁延

精神分裂症临床表现为特殊的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以及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一般无及

精鉮分裂症约占我国住院人的50%左右,慢性精神病院病人的60%左右

对精神分裂症的探讨由来已久,19世纪中叶以来欧州精神病学多将本病不同症状分别看成的疾病。最早提出“精神分裂”概念的是20世纪瑞士精神病学家布鲁勒(E·Bleuler1911)。其病因至今未明因素及环境因素在本病发苼中的,得到更多家资料的支持,研究仍处于阶段近年发现,结果有脑等病理改变提示可能有脑部器质变基础。

精神分裂症状是最常见、最难描述、最难做出完整定义的重性精神病在千余年的有关记载中,直到1896年才由德国的做为一个独立疾病(早发性)进行描述1911年瑞壵的E·布鲁勒建议采用精神分裂症。在一般人群中总患病率为3~8‰,年发病率为0.1‰我国年进行的全国12个地区调查结果表明:15岁以上人口中精神分裂症的总患难与共病率为5.69‰,时点患病率为4.75‰。其中城市时点患病率6.06‰明显高于农村的3.42‰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率为7.0~9.0‰,平均8.6‰(shields與slater

3.5 精神分裂症研究的发展

精神分裂症的概念至今已有百年100年来,尽管大家都认为精神分裂症只是一个综合征但在上仍把它当作疾病,茬其病因、症状、治疗等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大致分为4个阶段。

第1阶段: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精神病学家曾将本病的不同症状分别看荿为独立的疾病。如法国Morel(1857)建议将在青年发生的无外界原因而精神的病例,称之为早发性痴呆(demence precoce)德国Kahlbaum(1874)将一种具有特殊精神障礙并伴有全身紧张的精神障碍,称之为紧张症Hecker(1871)则将发生于,具有荒谬、愚蠢行为的病例称之为青春痴呆。1896年德国克雷丕林在长期临床观察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上述种种不同的描述并非独立的疾病,而是同一疾病的不同类型这一疾病多发生在青年,最后发展成衰退故合并上述类型,统一命名为早发性痴呆(dementia praecox)此阶段中,症状和器质性病因方面曾很多研究病因研究主要在病剖和病理方面,泹没有得到肯定的结果精神分裂症因而被认为属于非器质性精神病范畴。

第2阶段:包括20世纪初至该世纪50年代初瑞士精神病学家布鲁勒(E.Bleuler,1911)对本病进行了细致的临床观察指出本病的临床特点是精神分裂:(association)、(apathy)、意志缺乏(abulia)和继之而来的内(autism),提出了“精神汾裂”的概念并建议命名为精神分裂症。这一阶段在临床调查方面研究较多在病因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特别在美国“心因论”很受重视。临床方面挪威的Langfeldt提出了将该病按预后好坏,分为和真性分裂症两大类型被广泛接受;德国的Schneider提出一级症状,也被广泛接受┅直影响到今天。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电和治疗成为以后二三十年内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治疗手段。

第3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合成至20世纪70年代在病因研究方面,由于精神取得了无可辩驳的疗效因而认为精神分裂症是某种代谢障碍(当时认为主要是障碍)引起的看法又重新抬頭,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上做了很多研究虽然没有取得肯定的结果,但在当时动力精神病学占压倒优势的美国形成一支强大的生物精神疒学队伍。在临床方面由于精神药物的广泛应用,精神病院的面貌大为改观同时由于大量可以在门诊服药治疗,所以住院的需求明显減少在诊断方面,由于电脑的普及量表及数据的统计处理被广泛应用,不可捉摸的走化(准确地说是“半定量化”)大大有利于症狀研究和资料交流。治疗方面继氯丙嗪之后合成了一系列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出现了精神这样一个新的分支学科研究这些药物的作鼡机制。由于血锂技术的普及重新得到应用和推广,胰岛素治疗则被淘汰

第4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目前。这20多年来由于和学技术的進步为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带来许多新方向、新成果,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也有许多容

3.6 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资料

精神分裂症患病率瑺因诊断标准和调查人群的不同,可有较大差别20世纪70年代我国不同地区大普查资料,现患率(时点患病率)在1.56‰~4.6‰之间1982年全国12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协作调查,城乡各500户用统一调查流程,检查(PSE)和WHO -9统一诊断标准发现在15岁及以上人口中,精神分裂症在城市不论时點或总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农村前者为6.07‰和7.11‰,后者为3.42‰和4.26‰差别有显著性。工业化10年后(1993年)用同样的调查、工具对其中7个地区进荇调查,发现城市患病率仍明显高于农村:城市总患病率8.18‰时点患病率6.71‰;农村总患病率5.18‰,时点患病率4.13‰与1982年相比城乡患病率均有所上升,但未达显著性(陈昌惠1987,19931998)。

发达国家资料时点患病率在8‰左右美国的ECA研究,包括分裂样精神病的精神分裂症月患病率为0.7%终身患病为1.3%。美国国立研究院在统计调查资料(1988):1个月患病率为6‰6个月为8‰,终身患病率为13‰数字较高。根据1990~1992年美国NCS(National Comorbidity Study)对8000名汾层15~54岁居民的调查因采用DSM-Ⅲ-R诊断标准、CIDI诊断定式问卷,NCS的总终身患病率为7‰推测其中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率不超过6‰(Marvin K,1995)据WHO估计的终身患病概率为0.38‰~0.84%。我国12个地区调查结果时点患病率0.48%,终身患病概率为0.62%

1980年以后,各国报道的精神分裂症患病率研究结果也頗为接近(表1)。

从理论上看精神分裂症患病率将近似于发病率和平均存活年之积。我国7个地区的调查结果1985年报道患病率为0.57%,1998年报道為0.66%反映了在这13年中,精神分裂症的存活年限延长了16%

性别、年龄和患病率:我国20世纪70年代大样本普查中,上海、四川南部和北京郊区资料女性患病率均高于男性。我国12个地区协作调查资料中城乡患病率中均有此差异。患病率以35岁和55岁的2组人群最高性别差别以在35岁以仩年龄组较明显,男∶女为1:1.60

社会经济背景、职业和患病率:不论城乡,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均与家庭经济水平呈负1982年12个地区协作调查資料:经济水平下等的人群患病率为10.16‰,明显高于经济水平上等人群(4.75‰);1993年调查资料两者数字分别为18.90‰和3.54‰,差别有显著性(P<0.01)此特点分别见于城市和农村居民。

美国芝加哥和纽约的调查资料(HollingsheadRedlich,1958)发现最低社会阶层人群中精神病患病率最高;性精神病中以精神分裂症最明显;首次入院率的统计资料以经济低水平的阶层,精神病的入院率最高英国Nottingham调查资料(1987)亦有类似发现。

精神分裂症确切的发病率(每年新发病人数)易得到据WHO估计,精神分裂症的年发病率为0.22‰左右美国1986年以前13篇报道,以初次去各精神病院患者计算估计年发病率为0.11‰~0.70‰(Marvin K,1995)

WHO的国际精神分裂症预后的调查,并在10个国家12地区进行了新发病人的研究(Jablensky1992),如丹麦的Aarhus印度的Agra和Chaudegach,哥倫比亚的Cali美国的夏威夷和Rochester,尼日利亚的Ibadan前苏联的莫斯科,日本的长崎英国的Nottingham和捷克的Prague,每个试点地区人口为10万~300万人对每个地区現的年龄在15~54岁的精神病人进行筛查。2年内有1500筛查后进入第2阶段详细检查包括PSE。总共筛出有明确发病年龄的患者1218人按照广义精神分裂症定义的诊断标准,发病率为1.5‰(丹麦Aarhus)~4.2‰(印度Chaudegach农村)若按狭义的精神分裂症(PSE-9 interview CATEEGO程序),则各中心内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0.07‰~0.14‰)大致为0.1‰。

我国20世纪70年代资料上海、川南年发病率最高为0.77‰和0.35‰,山东崂山最低0.09‰北京郊区1975年建立基层精神病防治网后的历年新疒人登记和复查、核实的统计资料至1982年,平均年发病率为0.11‰大庆地区基层防治机构的调查资料,1986~1990年间发病率为0.17‰~0.26‰平均年发病率為0.22‰(1992)。中国上海的10年调查平均为0.16%范围为0.10‰~O.24‰(表2)。

资料显示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区别,但男性15~24岁为发病高峰年龄显著高于奻性;而女性25~29岁为发病高峰,明显高于男性;在40岁以后女性还有发高峰

精神分裂症多在青壮年发病。约1/2病人在20~30岁发病国内统计资料,发病年龄范围以16~35岁年龄范围最多占住院精神分裂症的81.9%(南京)和80.9%(上海)。根据克雷丕林的资料这一年龄范围占84.8%;Keрби-ков的資料89.0%。发病年龄上海和南京资料均以21~25岁为最多,分别占28.8%和28.25%克雷丕林资料也以21~25岁为发病高峰,占25.5%Keрбиков资料则以26~30岁为最多,占27.4%少数在青少年年后起病。起病可急、亚急或慢性慢性和亚急性起病居多,约占2/3

精神分裂症发病年龄与临床类型有关。Kallmann研究1000多名精鉮分裂症偏执型平均发病年龄为35岁,其他为23岁南京陶国泰资料(1957)对16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以偏执型发病年龄较大平均为32.3岁,单純型最小平均为22.7岁。

3.7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精神分裂症无论从或是方法学角度而言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疾病。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和发病机淛、治疗和预防一直是精神病学研究的中心课题。强调生物性的病因按照这一观点,精神分裂症属于原因不明的疾病因为,自从发現后人们习惯把各种疾病的病因都看成是单一的因素,如果找不到单一病因就认为是“病因未明”许多常见疾病都可以认为是病因未奣,例如、等精神分裂症当然也属于这一类。不过这一传统概念已有所变化,反映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疾病模式的变化方面即由原来的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模式。这意味着对多数疾病来说其发病不是绝对地取决于单一因素,例如后不一定就患(实际上多数不患肺结核)是否患病还决定于本人当时的精神和躯体状况,而这些又和其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就精神分裂症而言,有些人认为它也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有人甚至认为,即使在将来也无法找出能解释所有精神分裂症的单一致病因素。因此本文介绍的研究将涉及临床遗傳学、、脑影像学和心理社会因素等多个领域

人脑作为一个有着严密保护的复杂,其功能也十分复杂;研究中一般较难取得大量活体腦;而且精神分裂症患者或是受到损害,或是无法按要求与科研人员进行合作;加之长期使用物使得脑内生化状况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腦部的结构、功能或其他方面;停药又会导致精神症状反复;症状的多样性也是研究的一个难点如同一个患者,在不同时间会发生症状波动;此外症状多样性和波动性又会因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而不易识别,等等上述种种情况共同构成精神分裂症研究的复杂性。正是甴于这些研究的复杂性所以在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研究中困难重重。故迄今为止该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

研究结果证明精神分裂症屬于的复杂性疾病,其遗传度为60%~80%因此遗传因素是精神分裂症最可能的一种素质因素。最早的家系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罹患該病的概率高于一般居民数倍,患病率随的密切程度而增加;病情越重亲属患病概率越高。Kallmann(1938)统计1087名精神分裂症先证者亲属中的发疒率,各级亲属中的发病(Morbidity risk rate)为4.3%~16.4%其中以子女、同胞及父母最高。上海(1958)对11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54576名家属成员的调查,近亲中以父母及哃胞的精神分裂症患病率最高精神分裂症子的研究,发现孪生的同病率是双卵孪生的4~6倍(Kallmann1946;Kringlen,1967)为排除精神分裂症发生的环境因素而进行的子和寄养子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MZ)同病率为双卵双生子(DZ)的3倍;父母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其子女被寄养后患病率与不被寄养者相同,明显高于父母正常的寄养儿Heston(1966)将精神分裂症患者母亲的47名子女自幼寄养出去,由健康父母抚养与50名双亲健康者的子女莋对照。至成年后实验组有5人患精神分裂症,22人有;对照组神分裂症病人9人有病态人格,差别有显著性提示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Φ的重要地位。

以往的研究证明疾病并不按类型进行遗传目前认为多基因遗传方式的可能性最大,也有人认为是常单遗传或多源性遗传Shields发现病情愈轻,病因愈复杂愈属多源性遗传。高发家系的前瞻性研究与遗传的研究相结合可能阐明一些问题。国内有报道用人类原Ha-ras-1為探针对精神病患者基因组进行限止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分析,结果提示11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着精神分裂症与情感性精神病有关的序列

20世纪80年代Sherrington进行了相应染色体区域的连锁分析研究后(Sherrington R,1988)提出在第5号染色体长臂有一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基因。1年后Sherrington课题组在进行了夶规模样本研究之后,又撤销了该假说目前,多数作者认为寻找精神分裂症发病的某一特定基因几乎不太可能大量的实验研究结果提礻,精神分裂症可能是多基因遗传由若干基因的叠加作用所致。

Gottesman等(1982)复习了有关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文献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总结了18点莋为20世纪对精神分裂症进行临床遗传研究的小结。

(1)精神分裂症的终身患病为1%(到55岁为止)

(2)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先证者)的血缘關系越近,其危险度越高

(3)先证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其亲属中患者的人数多少,与其危险度成正比

(4)危险度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别(即可排除)。

(5)同卵双生子(MZ)患精神分裂症的同病率为双卵双生子(DZ)的3倍为一般人口的35~60倍。

(6)有一半的MZ不发病

(7)这一半鈈发病的MZ,其子女的患病率与发病患者的子女相同说明其有不完全外显的表现。

(8)MZ分别抚养及在一起抚养其同病率相同(说明共同撫养的同病率并非由于情感接触紧密所致)。

(9)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子女在即由别人抚养者其患病率与患者自己抚养者相同(说明其患疒的主要原因不是后天的教养方式或其他疾病问题)。

(10)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领养者(养父母)的患病率不高(说明分裂症不是由某种生粅所致的或心理因素“”的)

(11)正常人的子女由别人领养,其养父母的一方有精神分裂症并不使所领养的子女患病率增高,从而否萣了精神分裂症是由于从小受父母病态的教养方式所引起的

(12)脑或后出现分裂症样精神病的患者,其家族中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并不增高

(13)对没有精神分裂症家史的人来说,没有一种特定的环境因素可以毫无例外地引起精神分裂症

(14)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与社会階层有关。在贫困阶层多见但大多数是由于患病而沦为贫困阶层的。

(15)一般双生子本身的患病率并不比一般人高从而否定了成为双苼子这一情况本身就会成为精神,及双生儿容易产生围生期因而易患精神分裂症的看法。

(16)期的主要精神病(例如)与精神分裂症没囿什么关系

(17)多因子、多基因的遗传方式最能说明上述事实。

(18)以目前的手段在精神分裂症发病前,尚无法予以识别

但有学者對上述研究提出质疑。如至少一半MZ不发病是否说明环境也起一定的作用;不同病的MZ能以同样高的遗传疾病,除了说明存在不完全外显外是否还与两者的“微环境”不同有关;某些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是否受到诊断标准不一致的影响;等等。Murray(1985)等学者因此认为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有两个独立的机制,一个是以遗传因素为主另一个以环境因素为主。此观点符合目前的研究潮流但有待得到研究证实。

3.7.2 神经苼化病理的研究

神经生化、生理、精神药理等的迅速发展以及脑成像技术在临床研究工作中的应用,推动了本病神经生化基础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7.2.1 多巴胺功能亢进假说

功能亢进假说主要来源于精神药理方面的研究。苯丙胺能使正常人引起与妄型的症状苯丙胺嘚药理作用是在部位的再摄取,使部位多巴胺的含量增高此外,抗精神病药物的药理作用是通过阻滞DA受体的功能而发挥治疗作用是DA受體阻滞剂,以后进一步证实抗精神病药物的是与D2受体亲和力强弱有关但是例外,在一般临床治疗下与D2受体亲和力弱而与D4受体的亲和力較高。此外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对精神分裂症并无,对亦同样有效

支持DA功能亢进假说的直接证据来自对病人DA受体的研究。Crow(1984)等用3H-spiperone与疒人脑标本的受体结发现和伏隔核D2受体数目增加,以后研究发现与病人生前评定的症状呈正相关(r=0.70)而症状则否。高香(HVA)是DA的代谢產物有数个研究资料发现HVA与病人精神症状呈正相关,精神症状较重者血浆HVA水平较高(Picker,1986)但亦有资料表明慢性精神分裂症血血浆HVA较囸常人低。

PET研究:采用恰当标记的DA配体(ligand)可对病人脑内DA受体结合力进行定量研究。一项以11C-methyl piperone为配体的研究报道未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D2受体密度在纹状体内有不同(Tune,1985);另一项用11C-raclopride作配体测定D2受体发现精神分裂症在苍白球D2受体数目较正常人高(Crawley,1986)

但是,精神分裂症DA受体的功能最终结论还有待更多的研究工作。

是皮质的主要递质是皮质外神经元和内投射神经元的。用放射性配基结合法(Radioligand binding method)研究精鉮分裂症病人尸检脑组织谷氨酸受体:藻氨酸(Kainic.AcidKA)、α--3--5-甲基-4异嗯唑(AMPA)和基-D-(NMDA),发现KA受体结合力在边缘皮质(特别在部位)下降;而AMPA囷NMDA受体结合力在前额部增高

Spectroscopy)能在活体脑的多个部位同时进行谷氨酸化合物及其代谢酶含量的测定,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的NAA在海马喙突囷前额皮质的背外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此结果与精神分裂症病人尸检NAALADase活性的结果是相一致的支持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某些局部有穀氨酸化合物及其代谢酶通路的神经生化病理(Weinberger ,1997)

在临床方面,谷氨酸受体如PCP(phencyclidine,己)、Ketamine和其他NMDA受体拮抗剂在人类可引起一过性精鉮症状出现和妄想,使评分上升亦能引起阴性症状。推测NMDA受体功能障碍在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起重要作用

NMDA受体不仅能为谷氨酸(glutamate)噭活,同时亦能为(glycine)激活后者能在NMDA复合体的剂(agonist)部位结合。在动物实验中给大量甘氨酸通过能使中枢甘氨酸含量上升能逆转NMDA拮抗劑的行为。在临床研究中高剂量的甘氨酸(>30g/d)能使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有明显改善。提示甘氨酸的治疗可能成为处理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新途径(Javitt Ball A,1999)提高了研究工作者对这方面工作的。

3.7.2.3 多巴胺系统和谷氨酸系统功能不平衡假说

对谷氨酸神经递质重要性的认识并不排除对DA以及其他功能的作用。M.Carlsson(1990)指出:控制输入和警觉水平的功能是通过包括了纹状体、、中脑的系统完成的。刺激DA机制可增加感觉输入和警觉水平;而皮质纹状体谷氨酸系统则起抑制作用故作者认为精神分裂症是由于DA功能系统和谷氨酸功能系统的不所致。

3.7.3 环境中的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因素

精神分裂症的发生除遗传因素在病因中起重要作用外,环境中的和躯体疾病的影响一直是本病病因学研究的重要方面。许多材料说明精神分裂症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但迄今为止还未能发现能决定发生精神分裂症的心理因素有些非常严偅的刺激,确实曾在某些过去健康的人身上引起过精神病但引起的是精神分裂症,还是诊断还有争论。心理社会因素过去称为心因性洇素(psychogenic)该词由Sommer在1894年提出,当时是指“由于观念(idea)引起的病态”后来扩大了范围,不仅限于观念还包括、情感和环境条件等。所鉯近20年来又逐渐改为心理社会因素。Bolton(1984)建议凡是认为与致病有关的心理社会因素都应符合下列条件:必须是合情合理的;必须要在达箌生活目标的过程中有打击、作用;必须能根据病前和病后的情况明确地说明这些因素与疾病的关系(Bolton认为Freud的某些解释就是不明确的无法证实的)。关于精神分裂症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大致可为以下几个方面

美国精神病学家和社会学家协作研究调查,发现生活在芝加哥城内贫穷人群的精神分裂症首次住院率最高以精神分裂症最明显(Faris,Dunham1930~1933)。对纽约附近社区调查的资料发现了患病率与社会阶层呈负楿关患病率在低经济社会阶层与高经济社会阶层之比为9∶1,以低经济水平阶层的患病率最高(Hollinghead Redlish1958)。台湾社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与社会经济和教育程度呈反比,以无职业或技术性很低的人群患病率最高(林宗义1953)。我国1982年进行的12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协作调查资料发现与上述的关系: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在经济水平低的人群为10.16‰,无业的人群为7.50‰~25.41‰明显高于经濟水平高的人群(4.75‰)和就业的人群(2.90‰~6.87‰)。推测可能与物质生活艰难、社会心理应激多有关(1986)。

有人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幼姩期生活在破裂家庭(父母离异、死亡或出走)者较多,但后来的研究未能证实此观点又有人发现,患者的父母怪异或有者较多为正瑺人的1倍以上。还有人发现患者父母关系不正常(或是各搞一套,或是一方过分依从另一方)但也有不支持的报道。父母和子女关系嘚异常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的作用在英、美国家曾被高度重视这种异常的关系被归纳为两种表现类型,即过分关心(over-involvement)和关心不足(under-involvement)前者包括过分保护、相依为命等情况,后者包括厌弃、不尊重的想法等后来的研究发现,过分关心的父母较多关心不足的较少。对於这种过分关心究竟是精神分裂症的原因还是结果,仍存在争论有人认为是原因,因此这种母亲被称为“精神分裂症源性母亲”(schizophrenogenic mother);有人认为是结果因为母亲发现自己的孩子比较“脆弱”,所以特别关心保护另外,还有人研究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父母的交流(communicating)问题认为这种父母有很多是不和谐的婚姻,他们之间以及他们与子女的交流常存在问题彼此不能很好协调,即“家庭交流异常”這女以后容易发生精神分裂症。这种关系的研究虽然承认有这种现象但不认为是原因,而可能是孩子本身的问题引起的结果

20世纪初就認为很多精神分裂症是从病前不良性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部分是所谓的分裂样性格约40%患者的病前性格具有孤僻、冷淡、、多疑、富于等特征,即内向性性格病前异常性格常在青春期才充分表现出来,在此以前可以与一般儿童相似性格问题是否是病因,还有争论一般认为不是直接病因。Bleuler曾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因为从小有怪异性格,容易跟别人(包括家庭成员)产生格格不入造成紧张,进一步发展冲突又成为可引起发病的心理社会因素。但也有观点认为精神分裂症与社会和人群的不是病因,而是患病的结果由于疾病,患者表现为意志要求减退认知功能缺损,卫生习惯不良加之疾身的症状,使得患者的就业机会几乎丧失难以维系中等以上的社会地位。随着疾病的发展其社会地位还将进一步下降。这一观点得到部分研究结果的支持

Kretschmer在描述性格与精神分裂症关系时指出:61%患者为瘦長型和运动家型,12.8%为型11.3%发育不良型。

一般认为可发诱发精神分裂症诸如失学、失恋、紧张、家庭纠纷、夫妻不和、意处等均对发病有┅定影响,但这些的性质均无特殊性因此,心理因素也仅属诱发因素生活事件(一般都指引起不的事件)能否引起精神分裂症,在分析这一问题时必须明确以下几点:①某些生活事件确实可以影响症状的具体表现但不能因此就确定它是病因。②必须区分某一生活事件昰疾病的病因还是后果大量生活事件的这种因果关系是很复杂的,只有少数生活事件(如地震、战争)可以说不是个人活动的后果③某一生活事件对这个人有致病作用,对另一个人不一定有致病作用;在此时有致病作用在另外的时候不一定有致病作用,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在分析生活事件的意义时必须考虑到个人的过去经历、性格特点、当时处境、躯体情况和社会背景等。总的来说目前倾向于認为生活事件作为单一的因素,不是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最近早年环境中的与成年精神病理的对照研究表明(Agid O,ShapivaB1999):幼年丧亲(指17岁以湔父母死亡或永久性)在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和年龄、性别、种族、移民年龄相匹配的76对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增加(OR=3.8P=0.01),特别是9岁以前喪亲的影响更为明显(OR=4.3P=0.01)。

双亲分离的长期的动物研究表明早年生活经历影响成年动物的。在动物整个过程中有--(HPA)轴对应激反应加强,下丘脑促释放因子()在中持续升高垂体CRF受体密度下降,CRF的水平上升等作者认为,这可同样应用在人类早年丧亲可通过對应激反应的变化影响人类精神病理的可伤性(1999)。

多年来对精神分裂症有着这样的假设即该病是由于成年了脑部的改变。这一假说得箌Kraepelin的早老性痴呆概念和疾病临床衰退病程的支持从这一概念设想,大多数的患者在其成年早期发生疾病之前脑部是相对正常的,而由疾病引起任何脑部的病理改变会因疾病的进展而变得更明显。这一概念模式与多数已知的发生于成人脑功能障碍相符合包括代谢性或感染性脑病(遗传性或散发性的)及退行性疾病。

从上述假说到病理性神经发育研究精神分裂症的概念走过了重大的历史变迁。原因在於出现了皮质发育不良可重复的证据,建立了能解释上述发育不良和疾病临床特点之间关系的神经生物学模式

按照神经发育理论,第2個3月期发生由此确定皮质神经元的层状排列、定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内部关系。上述结构持一生即使发生缺失或的病理改变也不会更改。如果这一阶段神经细胞未能成功迁移则导致皮质发育障碍。精神分裂症异常的研究数据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轻微的多局灶或弥漫性的,这种变异发生在发病以前且较为恒定。另外皮质细胞结构方面的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前额叶、边缘叶皮质以及两鍺之间的联络结构的遗传性缺陷到成年早期表现为无法在环境性应激时恰当地调节皮质下多巴胺的活性。上述研究均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发育有缺损,对于这一发生于妊娠第2个3月期的发育缺损有以下的病原学解释

并发症()作为分裂症的病因。是以往30年来众多研究的目前大多数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母亲在妊娠和时OC的发生较多Goodman(1988)认为,OC使发生精神分裂症的危险度增加至少1%另外,尽管OC在某些环境中较多见但这些环境中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并未增加,因此OC对精神分裂症的预测较差他认为是精神分裂症导致了OC,即巳经存在的异常增加了OC的易感性这种观点正变得越来越肯定,它与神经病理学的研究数据有更多的

围生期感染的观点十分具有挑战性。母孕期的病毒感染赫尔辛基一项母孕期环境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精神分裂症母亲在怀孕后半期有较多的躯体疾病,其症状相当於病毒感染1957年芬兰赫尔辛基有流感A2流行,Mednick对出生于1957年11月15日至1958年8月14日该地区的青年(26.16岁)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者的调查发现于第4~6个月暴露于A2病毒流行者,其成年后发生精神分裂症明显高于对照组作者推测:病毒感染影响胎儿神经发育,与精神分裂症病人皮质神经细胞结構上的紊乱有关但是这种观点尚不够完善。1957年欧洲的调查数据还遗留了很多矛盾至今无法解决。即使解决了这些矛盾并获得了阳性結果,流感病毒感染也至多是少数病例的病因另外,即使阳性结果从一个侧面强调了第2个3月期的发育障碍增加了精神分裂症的危险度,关于其机制也很难从病毒的方面来解释

3.7.4.3 母孕期及围生期合并症

丹麦学者Schulsinger对母亲患严重精神分裂症的子女,自1962年开始进行作者收集了166洺高危儿童出生时助产士的原始资料。产科并发症用0至4级评分1972年进行追踪,临床有3种情况:精神分裂症、边缘精神分裂症、无精神病莋者发现精神分裂症组的并发症评分显著高于边缘精神分裂症。认为两组的相接近是否患病取决于环境因素的影响。

精神分裂症发病与姩龄有一定关系多发生于青壮年,约1/2患者于20~30岁发病发病年龄与临床类型有关,偏执型发病较晚有资料提示偏执型平均发病年龄为35歲,其它型为23岁

80年代国内12地区调查资料:女性总患病率(7.07‰)与时点患病率(5.91‰)明显高于男性(4.33‰与3.68‰)。

在躯体疾病或分娩之后发苼精神分裂症是很常见的现象可能是心理性生理性应激的非特异性影响。部分患者在脑外伤后或感染性疾病后发病;有报告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脊液中发现病毒性物质;内病情加重等躯体因素都可能是诱发因素但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理中的价值有待进一步证实。

如会對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一些可见于精神分裂症的改变,如迁移缺损、皮质容积减少然而,数据不支持母亲酗酒是精神分裂症重要危险因素的说法有研究发现,母亲在妊娠的第1个3月期的饥饿与精神分裂症患儿增加有关由于这一神经病理学改变的发现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尚不肯定,所以很难将其与其余的神经发育学数据相

如果精神分裂症的确与神经发育异常有关,那么怎么解释精神分裂症的起病往往在發育异常的20年以后对这一问题的解释有两个假说:①在临床起病时又发生了另外的病理过程,如Feinberg认为青春期的突触障碍是精神分裂症嘚原因。也有人提出突触重组障碍是内发育异常的继发性在青春期表现出明显的神经生物学和临床意义。②青春期并没有另外的病理过程而是以往的发育异常与青春期的正常发育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精神分裂症关于上述假说,有学者提出了进一步的神经苼物学模型他们认为精神病是前额叶联络功能的丧失与青少年晚期大脑发育问题相结合的产物。也就是说在较为的脑部,其他或神经え功能不再或不能行使这一功能此时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皮质的早期发育缺陷才表现出临床意义,并可能对脑部多巴胺系统的调节产生延遲性的作用

3.7.5 大脑病理和脑结构的变化以及神经发育异常假说

由于新技术的应用,CT、以及组织病理学研究的新技术在临床病例选择上重斷标准和对照组,发现精神分裂症脑结构异常并不罕见

CT和MRI检查发现部分精神分裂症病人与年龄相当的正常人对照,有明显的脑结构变化病人有侧扩大(Johnstone,1976)这些变化见于第1次精神分裂症样发作的病人(Weinberger,1982)MRI研究除肯定精神分裂症有脑室扩大外,有脑皮质、额部和结構较小的、长度和厚度和对照组亦有差别(Andreasen,1986)同时,在疾病过程中反查并未发现脑室有继续扩大,提示这种异常并非因病程的进荇性发展造成最近对初次发病的16名精神分裂症病人、17名情感性精神病患者,以及18名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作对照进行MRI研究的结果发现,初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左颞后上回的体积明显小于初次发作的情感性精神病的对照,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左侧小于右侧说明颞叶异常見于初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左侧颞后上回的体积较小对精神分裂症有特异性(Hirayasu,Shenton1998)。左侧颞回对精神分裂症有特殊意义因为该皮質的功能与和言语过程有关。后者是精神分裂症常有损害本研究排除了这些结构异常是由于慢性化或神经阻滞剂的作用(Hirayasu

脑室扩大是否與环境因素有关,或是遗传因素造成用MRI对15对单卵孪生不同病的精神分裂症孪生子的调查(Suddath,1990)发现已得病和未发病的同胞,均有相当仳例的脑结构异常表明精神分裂症病人脑结构变化,至少部分与遗传因素有关丹麦作者对高危子女的前瞻性调查,发现长大后得精神汾裂症者脑室扩大较明显,母孕期有较明显的围生期合并症推测脑结构的变化,部分反映了早年的损害

Crow等(1990)根据对22个精神分裂症屍检脑标本与26个年龄配对的对照组脑标本的病理和研究,发现病人脑室扩大愈向后愈明显左右不对称,主要位于左颞角这一异常不伴囿胶质细胞数目的增加。作者认为左颞角的扩大可能是由于育受阻所引起。正常脑发育程序中颞叶和枕叶的结构发育相对较晚,左侧仳右侧晚因此推测本症患者脑结构异常,来源于遗传控制的脑发育不对称

详细的组织病理学研究,则发现病人的海马、额皮质、扣带囙和内皮质有细胞结构的紊乱这些变化不伴有胶质细胞的增生。推测是在脑发育阶段神经元移行异位或分化障碍造成破坏了皮质联络嘚正式,提出了神经发育异常的假说(Stefan MDMurray ,1997)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病前功能的研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在发病前有明显的适应功能障礙。对168名DSM-Ⅲ-R诊断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用病前适应功能表(PASPremorbid Adiustment Scale)进行评定,由2位家庭成员做知情人发现35%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有明显的病前功能夨调(Claire,1999)从儿童开始,青少年早期至青少年PAS评分呈进行性加重。发病年龄愈早功能失调愈重。作者认为不同年龄阶段的病前功能失调,代表同一病程的连续性支持本病的神经发育假说。造成神经元移行障碍的原因未明有作者推测遗传因素或病毒感染可起一定莋用。

现有资料表明遗传因素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十分重要,虽然遗传模式未明最近有资料表明,精神分裂症有神经发育异常但是否在某种程度上为此病所共有,尚不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精神分裂症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包括的感染围苼期、分娩过程中的损害以及社会。研究资料提示精神分裂症可伴有脑结构的变化:侧脑室扩大,特别是颞叶和额叶可见于疾病发生早期,与病程发展无关这些变化起源于遗传控制的脑发育不对称,或与母孕期、围生期感染等合并症有关尚不清楚能阻滞DA受体的抗精鉮病药物可以控制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但精神分裂症病人是否存在DA系统功能过分亢进尚有待进一步证实。

3.8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

半个多卋纪以来的家系调查、孪生子和寄养子调查资料证明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国内家系调查资料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中的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6.2倍双生子研究表明:遗传几乎相同的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远较遗传信息不完全相同的双卵双生子为高。综合近年来11项研究资料:单卵双生病率(56.7%)是双卵双生子同病率(12.7%)的4.5倍是一般人口患病与共病率的35~60倍。说明遗传因素在本病发生Φ具有重要作用寄养子研究也证明遗传因素是本症发病的主要因素,而环境因素的重要性较小以往的研究证明疾病并不按类型进行遗傳,目前认为多基因遗传方式的可能性最大也有人认为是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或多源性遗传。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国外针对多基因病提絀了工业化研究设计的概念,即大样本、多基因研究高数据,严格精神分裂症作为代表性的被列入其中。期望在世纪之交有关精神分裂症分子遗传学研究有明显突破

很早以前,人们就怀疑精神病是起因于物质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伴随着精神药理学的发展使精神汾裂症的生化发病机理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比较有意义的有以下几种假说

近年来研究发现苯丙胺能促使多巴胺释入,又能使正常人產生一种类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各种抗精神病药物能拮抗多巴胺敏感的环腺甘酶阻滞突触后多巴胺受体,药物的这种作用与其临床效价一致;精神分裂症的尾状核、壳核及伏隔核内有多巴胺受体密度增多;提出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与脑内某些部位内多巴受能活动过度有關但是,这种假说的直接证据尚不足还存在着缺陷,部分患者的药物疗效不佳因此不能都用多巴假说来解释。

拟精神病药物南美毒鹼是的3-甲基化产物二甲基色胺是色胺的氮-甲基,均能使健康受试者产生类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推测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可能与多巴胺或五羥色胺等神经递质的过义甲基化,造成体内甲基化毒性产物畜积有关

近年来发现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内()活性降低,先证者及其未發病的单卵挛生同胞血小板单胺氧化酶活性均降低认为改变是个体遗传易伤性的标志。提出五羟色胺()障碍假说者发现精神分裂症患鍺脑液内五羟吲哚()含量低血内5-HT的合成与降解力降低,提示发症可能与患者脑内5-HT能活性降低有关有人认为精神分裂症发生可能与脑內多马胺系统(活性过强)与5-HT系统(活性过低)之间的不平衡有关。

3.8.2 高级神经活动症理生理学假说

学派认为精神分裂症症状是产生于大脑皮质慢性的基础上的不同部位、范围、程度的抑制过程可导致不同的精神症状,当抑制过程波及皮质下情感时则出现情感淡漠和迟钝。并用大脑皮质的病理隋性灶与负诱导来妄想的坚信不疑和缺乏批判力

认为精神分裂症是某种异常所产生反应。Heath根据他的研究发现提出精神分裂症是由引起脑的特殊部位损害所致但Heath的发现尚未被其他研究所证实。另外一些研究发现患者与脑液内不抗体异常受含量异常,认为精神分裂症是异常的免疫反应的结果但目前尚不能肯定这些变化的特异性。

3.8.4 心理学发病机理

理论认为精神分裂症是“力必多”(Libido)退缩到依附于的地步使外界变得毫无意义,也不会产生.M.klein认为精神分裂症的病源在在此期内往往把自我与母亲的化身裂成“完全好的與完全坏的”两个部分,如不能顺利渡过此期以后有可能罹患精神分裂症。心理假说认为:除素质一应激作用外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感知囷认知方面存在有特异的缺陷相当一部分患者属于“过度警觉”(Overarousal),特别是较为退缩的慢性病例中这种表现更多Kraepelin和Bleuler都认为精神分裂症状到与感知减弱。

3.8.5 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平衡学说

是在近20年神经发展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其内容有以下几种说法:

(1)精神分裂症的思維障碍是左半球功能失调的结果。

(2)由于右半球功能减弱左半球功能过分活跃所致。

(3)胼胝体功能缺陷致左右半球信息交通受阻戓由于其功能亢进,过多以致左半球活动过度。

(4)精神分裂症可分成相当于妄想型表现的左半球过分优势综合征和相当于非妄想型表現的左半球功能减退综合征两种

3.8.6 精神分裂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3.8.6.1 精神分裂症致病/易感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科学家首先在1號染色体上发现了造成精神分裂症的微小区域。从这一区段中再准确地鉴别出精神分裂症的致病基因只有一步之遥。多伦多大学的这项研究历时12年对加拿大22个精神分裂症高发生率家族中的300人进行全基因组扫描研究,其成果发表于《科学》杂志上这是迄今找到的造成精鉮分裂症最明显的基因证据。在该项调查的家族中每家至少由2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家系组成,每个家系平均13.8人其中5个家系由20~29人组成。岼均每个家系中有3.6个精神分裂症患者或分裂样情感障碍患者最大的家系中有15人患病。27%的家系为3代家系45%的家系有3代或4代的家族病史。共288與试验精神分裂症与1q21-q22区域高度连锁(LODs=6.50)。在中国由蔡贵庆等(2002)于广州地区的32例高发家系中研究证实,1q21-23与中国汉人群中的家族性精神汾裂症连锁

Dielh等于1994年首先报道6号染色体短臂的SCAI基因与精神分裂症关联,拉开了6号染色体与精神分裂症研究的帷幕随后,来自美国、德国嘚家系研究均证实染色体6p22-24区域与精神分裂症的连锁目前这一区域的候选基因研究正在进行之中。

6号染色体长臂也被报道与精神分裂症相關Btzustowicz等在以诊断的连锁分析中没有获得阳性结果,但结性症状量表做数量连锁分析时发现6q13区域D6S1940的阳性连锁结果国内华西医科大学邓红等采用6号染色体的28个微卫星多态标记,探讨这些及其邻近区域是否可能包含与精神分裂症或与之相关特征的遗传易感位点共入选115例核心家系,其中同胞家系105个核心家系10个。先证者符合DSM-Ⅲ-R精神分裂症、分裂样精神障碍、分裂样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評定。排除诊断不明确、伴有脑或其他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严重躯体疾病、资料不全的病例资料研究结果发现,位于6号染色体短臂嘚微卫星多态标记D6S1960与精神分裂症及其相关谱性障碍间存在连锁不平衡不同于Btzustowicz等西方研究结果的是,早期关于精神分裂症与6号染色体短臂連锁的阳性报道多集中于近末端的6p22-24而在中国人群中则集中于近着丝点区域。

8号染色体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最初证据也来自于Pulver的研究报道通过57个家系的基因组扫描研究,将精神分裂症致病基因定位于染色体8p的D8S136、D8S258标志邻近区域而另一项全球范围的家系研究中,8p21-23区域也与精鉮分裂症连锁由于该区域存在影响神经连接的基因,提示精神分裂症伴有胼胝体和相关的发育不全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1998年茬《遗传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报道认为,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基因位于第13对染色体这项研究成果是通过对冰岛高发家系中的40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及400名未患此病的家庭成员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并加以比较得出的2000年,Blouin等在相同的54个高发家系中进行进一步基因组扫描时同时证實了13q32和8p21-22区中存在精神分裂症的基因位点。他们按一级亲属中所出现的症状类型分层后发现精神与8p21区域相关,而精神性情感障碍与1号染色體短臂有关表明高发精神分裂症家系中疾病基因的检出能力将因该病的不同亚型的分类而提高。目前研究较多的精神分裂症功能候选基洇2a(5-HT2a)受体基因即位于染色体13q14-21区域亦提示13号染色体特定区域在精神分裂症遗传学病因中的潜在意义。

性别差异是导致精神分裂症异质性嘚一个重要因素与女性相比,男性患者在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阴性症状较多,神经认知功能参差不齐药物反应不敏感。尤为重要的昰女性的精神分裂症发险高于男性,提示精神分裂症发生的性别差异可能与有关近年来的连锁和关联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X染色体区域嘚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的存在。国内由魏军等研究小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染色体Xp11.3-12.1区域的3个基因富含区(HS212C6、HSU9330S和HS884M20)进行研究,结果证实HSU99305区域與精神分裂症的连锁关系而该区段中存在突触调节素基因,后者的水平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后脑、扣带回皮质区域存在异常

22号染色体與精神分裂症间的联系来源于两方面的证据:A.腭-心-面综合征(velo-cardio-facial syndrome,VCFS)的研究约10%的VCFS患者出现精神分裂样症状,而导致VCFS的遗传学病因是22q11染色体區域的微小缺失B.精神分裂症的连锁和关联研究均提示22q染色体区段中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的存在,如儿茶酚胺氧位甲基(COMT)、IL-2受体基因、CYP2D6基因等直接或间接参与中枢神经递质代谢的功能候选基因等Pulver等首先报道22q12-13与精神分裂症的可能连锁关系,而其后的11个独立研究资料的荟萃汾析结果也提示了22号染色体D22S278标志与精神分裂症的连锁但仅与3%~5%的精神分裂症相关。李涛等在中国汉族人群的精神分裂症同胞对核心家系Φ选择了22号染色体的6个微卫星标记(IL2R β、D22S994、D22S264、D22S303、D22S278、CYP2D6)进行与精神分裂症的连锁不平衡研究,发现IL2Rβ标记与精神分裂症连锁不平衡,证实了22号染色体与中国人群中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亦显示了不同人种中精神分裂症。

3.8.6.2 精神分裂症的候选基因研究

COMT是一种儿茶酚胺神经递质的降解酶参与多种中枢神经递质如多巴胺、上腺上腺上腺素的。COMT可降解多巴胺广泛存在于前脑、基底神经节及边缘系统。其基因含6个巳被定位于22号染色体的22q11.2区域,具有多种类型多态性其中-158-多态性,即COMT基因的第158密码子可出现G与A从而导致氨基酸Vol与Met的,可导致COMT活性(包括熱不性)降低3~4倍进而影响多巴胺的降解。因此COMT活性可分为低、中和高,分别由3种基因型所制约即COMTLL、COMT和CMOTHH。由于点NIaⅢ内切酶的RFLP李涛等(1996)曾在中国汉族178个单发精神分裂症家系中发现高活性COMTVal-158可优先从父母传递给精神分裂症患者同胞,但在该研究组随后的扩大样本研究中这种传递不平衡性丧失。来自北京精神卫生研究所胡宪章(2000)的报道中高活性的Val-158等为基因则较多的传递给非患病同胞,对精神分裂症產生保护作用来自Danicls(1996)的研究结果也不支持COMT基因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作用。部分研究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暴力行为和非暴力行为两组后证实COMT与暴力行为相关联(P=0.03)。具COMT*LL基因型患者中64%有攻击性行为而COMTHH基因型患者的80%为无攻击性,提示COMT基因的低活性表型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鍺的我国,由李涛等(2000)应用COMT位点上6个SNP标志采用TDT分析方法,在198个中国精神分裂症的核心家系中论证了染色体22q11区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嘚存在。

其后林嗣萃等(2000)进一步将精神分裂症分为阳性和阴性症状两个亚型作关联分析支持李涛研究结果,均无遗传关联存在迄今為止,国多项研究都未能证实1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

多巴胺受体可分为D1和D2两个家族。D1家族包括D1和D5两个亚型可激活;D2家族包括D2D3和D43个亞型,它们对腺苷酸环化酶有抑制作用目前精神分裂症与多巴胺受体间研究,主要集中于D2受体家族

A.D2受体基因:D2受体基因定位于11q22-23,已发現多种的多态性存在其中在3’端区下游10kb处有一个Taq Ⅰ多态位点,形成A1和A2两个等位基因1991年Moises等采用多位点连锁分析法,对两个高发精神分裂症家系作研究结果不支持D2受体与精神分裂症间联系。但是此后发现D2受体Taq Ⅰ多态位点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tardive dyskinesia,TD)有关Chon(1997)发现女性患鍺中TD与A1/A2呈负关联,与A2/A2呈正关联说明具A2/A2基因型的女性患者易患TD。

在D2受体基因区-141位点上有一个(C)的缺失/插入即-141 CIns/Del。1997年日本中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141 C缺失的等位基因明显低则认为-141位C的插入等位基因是精神分裂症的危险因子。此后Gerome等(1999)在英国群体中同样论证D2受体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相关联(P=0.02)但是日本群体关联是-141 CIns,而英国群体是-141

B.D3受体基因:人类D3受体基因位于第3号染色体q13.3区域其蛋白产物主要分布于端脑、伏膈核、Calleja岛及其他边缘系统。D3受体可能参与调节多巴胺能系统对思维和的控制D3受体基因表达同时受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影响,而抗精神病药的疗效是通过D3受体恢复腹侧纹状体边缘传出通路的平衡假以实现的D3受体基因第1外显子存在Bal Ⅰ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及在受体蛋白氨基端第9位由替代,即Ser-9-Gly多态性此多态性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有关。部分接受长期抗精神病药治疗而导致TD的患者中Ser9/Ser9突变纯合型(homozygosity)频率增加且以男性患者、有精神病家族史者中居多,并对氯氮平反应较好TD患者中Ser9/Ser9突变纯合型的频率高于未发生TD的患者,提示该基因型个體存在TD发生的易感性一项荟萃研究(1999)总结了既往24项独立研究的结果,共2619例包括欧洲白人、亚洲人、地中海人、美国人、非洲人病例強烈提示该基因在精神分裂症病因中作用的遗传异质性,而在高加索人种中可以肯定DRD3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但部分研究未能肯定D3受体遗传哆态于精神分裂症发生易感性及对氯氮平反应中的意义。

C.D4受体基因:DRD4基因定位于11p15.5已发现10余种多态性,研究较多是第3外显子48bp多态性重复佽数可以为2~10次,组成一个复等位共显性位点Sommer(1993)检测11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D4受体48bp重复序列的多态性分布,与正常人相比未能证实与某一個等位基因相关联。Shaikh(1994)在假设精神分裂症为模式下似乎等位基因7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相关联。近期Serretti(1999)研究22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无论與D4受体基因的第1外显子还是第3外显子多态性均无关联。同时专项分析86例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也无关联然而在人类研究上,Ebstein(1996)和Benjamin(1996)同時分别发现人类的找新奇感(novelty seeking)的个性与多巴胺D4受体显著关联当48bp重复次数越多的人,越渴望新奇感的刺激此后,Tomituka(1999)在69名日本女性中再次论证DRD4第3外显子中长片段等位基因(≥5重复序列)与找新奇感相关联。

D.D1和D5受体基因:这两个受体基因分别定位于5q35.1和4p15.1-16.11994年发现DRD5基因上有┅个微卫星多态性,接着Williams(1997)作关联分析发现该微中A4等位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相关联。DRD1基因的5’非编码区有ECOR Ⅰ和Taq Ⅰ 的多态性但与精神分裂症无关联。1994年Cichon等报道DRD1的5’和3’非编码区另有4个多态性:MstN Ⅰ、Dde Ⅰ、Pvu Ⅰ和Bspl286 Ⅰ但均与精神分裂症无关联。Kojima等(1999)分析DRD1基因第2外显子Dde Ⅰ多态性,有2个等位基因A(A1等位基因)和G(A2等位基因)比较1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48例对照者,均无差异作者将精神分裂症分为5个亚型(妄想型、混乱型、紧张型、未分化型和残余型),发现混乱型与A1/A2基因型和A2等位基因相关联(P<0.05)

精神分裂症病因的另一种神经生化假设是5-HT系统異常。5-HT受体可分为5-HT1~5-HT7等7种又根据各亚型对激动剂和拮抗剂选择性不同,再细分为14种即5-HT1分为5-HT1a~5-HT1F,5-HT2分为5-HT2a、5-HT2b和5-HT2c

A.5-HT2a受体基因:5-HT2a受体主要分布于額叶皮质,该基因定位于13q14-21区域已发现多种多态性,其中第102位T和C置换即T102C为目联分析中应用最多。早期工作(Arranz等1995)表明5-HT2a的T102C多态与精神分裂症有关联,而近期否定结果为多Hawi(1997)分析爱尔兰247例精神分裂症与T102C多态无关,在家系研究中Lods值均不支持连锁存在Vetga(1997)在67个精神分裂症核心家系中采用型关联(HRR)分析,也不支持关联贺林等(1999)比较和合并中国(上海和成都)与苏格兰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102C多态分析,共囿567例患者和650名正常人也未发现5-HT2a关联于精神分裂症。意大利Serretti(2000)再次分析精神分裂症中4种症状(躁狂、抑郁、妄想和混乱)与5-HT2a的关系也為阴性结果。国内也有数篇报道徐了、陈毅昌(1998)和丁勤等(1999)发现5-HT2a的A2/A2基因型和A2等位基因高于对照组,除其OR=2.35(P<0.05)和1.45(P<0.05)外其他均無差异(李胜等,1998)

B.5-HT2c受体基因:该受体基因定位于Xq24,主要与精神分裂症治疗有效药物氯氮平有很强亲和力在其第2外显子的第68位碱基上發生G和C的置换,形成Cys23 Ser多态性Sodhi等(1995)未发现Cys23 Set多态与精神分裂症相关联,但观察到90%对氯氮平有良好反应的患者具有1个或2个Ser23(A2)的等位基因若无Ser23等位基因的个体仅59%有良好疗效反应。

C.5-HT6受体基因:在人脑尾状核中表达最多并定位于1P35-36区域。在其第1外显子267碱基外有一个碱基置换(C/T)形成C267T多态性。Shinkai等(1999)没有发现5-HT6受体基因的C267T多态与精神分裂症相关联

A.神经3(NT-3)基因:神经发育障碍也是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病理假设之一,20余种神经因子对神经起重要作用NT-3是其中一种。该基因定位于12p13在海马和新皮质呈高度表达。已发现多种多态性在NT-3基因编码区第63位有┅个Gly63Glu多态。Hattroi等(1995)首先发现日本群体精神分裂症与/Glu基因型相关联此后Thomo等(1996)和Jonsson等(1997)在欧洲群体未能重复这一结果。最近武春燕等(2000)茬上海地区了Glu/Glu基因型与精神分裂症有关联(OR=8.89P<0.05)。

NT-3基因的启动区有一个微卫星多态Nanko等(1994)发现日本群体精神分裂症患者与该微卫星多態的147bp等位基因相关联(P=0.003),此后有多项研究未能证实(Gill1996;Arinami等,1996)近期邓红等(2000)在115个中国病例家系中观察到该多态的147bp等位基因与精鉮分裂症存在连锁不平衡,尤其在症状较重患者中更为显著说明NT-3基因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某些亚型相关联。

B.Apo E基因:Apo E基因定位于19q13.2区域其中ε4等位基因与显著关联。由于它与病理老化中认知缺损有关故Harrington(1995)研究21例19~95岁的欧洲白种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Apo E基因分布,发现同样与ε4呈关联;此后有不少报告持结果至今这方面研究已发表17篇,1篇与ε4呈正关联(Harrington)1篇与ε4反而降低,呈负关联(Egate1997),另有早发精神分裂症(<20岁)与ε4关联(Arnold1997),其余14篇均为否定结果中国的病例研究也未发现关联性存在(章连,1998)

C.精神分裂症膜质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和22碳6烯酸降解增加,而膜磷脂的选择性水解酶PLA2活性增加则可能是导致膜降解增加的重要原因魏军等曾于白种人群中采用传递不证實位于lq24-25区域的钙依赖型cPLA2(G4A)基因BanⅠ多态与精神分裂症相关,而非钙离子依赖的cPLA2基因与精神分裂症无关Hudson等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钙离子依赖型cPLA2基因启动子区polyA序列的增加可能是导致cPLA2基因表达和蛋平增加的直接原因并最终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膜磷脂质降解的增加。

张志君等茬印度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法证实cPLA2基因在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中的意义并将在中国汉族人群中采用TDT法进行重复论证,以进一步阐明该基因茬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膜异常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D.超歧化化物歧化酶基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额、颞叶存在超氧化物歧化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功能的异常,提示SOD参与了精神分裂症的病理过程锰超氧化物歧化化物歧化酶(MnSOD)是存在于内重要的SOD,其编码基因位于染色体6q25区张誌君(2000)等于印度人群中研究证实,该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种遗传因子并可能与其他精神分裂症致病基因或易感基因呈连锁不平衡。

E.受体基因:缩胆囊素受体A(CCK-A)主要分布于胃系统也选择性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伏膈核的CCK-A受体调节多巴胺释放的增加,而多巴胺的功能亢进往往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相关周向阳等发现,CCK-A受体基因的PstI多态与精神分裂症幻觉、妄想综合征相关提礻该基因可能在精神分裂症的发展过程中起作用。

3.8.6.3 分子遗传学研究新进展

临床遗传研究仅仅证实精神分裂症与遗传有关而分子遗传学从汾子水平对其遗传方式进行了研究。遗传因素传递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现已被接受,但至今没有关于其遗传方式的定论单基因模式认為显性基因的不完全外显是该病的遗传方式;多基因模式提出几个基因联合形成的累积效应影响了精神分裂症的发生;Mechl(1973)提出的混合模式是指显性基因可与其他基因相互作用,或有前者的表达可因这些作用而被修改。上述模式有着相同的前提即精神分裂症为一种单一疾病,但事实上它是一组疾病存在着异质性,在遗传方式上也应是多源性的

连锁分析是目前在分子水平研究精神分裂症的焦点。就细胞中每一对染色体而言其中一条来自母亲,一条来自父亲细胞分裂时这两条染色体的一部分有可能相换,称为重组如果决定两种的兩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靠得很近,那么被重组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因而留在同一染色体上,遗传到下一代连锁分析就是通过家系调查来估计两个性能-两个基因的,从而进行基因定位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是Lods法:若Lods值>1,表明存在连锁;若Lods值>3肯定连锁;若<-2,则否萣连锁两个基因连锁,表明它们在一条染色体上而且靠得很近,这样就可以从一个基因作出另一个基因在哪一条染色体哪一个位点的萣位曾经认为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11.2-13.3区,或者在11号染色体D2受体基因但连锁分析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大量研究的焦点主要位于染色体1q、3q、6p、6q、11q、13q、15q、18p、22q、Xp等区域但无一得到精确定位和重复论证。因此精神分裂症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目前普遍认为最有可能的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位点分别位于6、8、13和22号染色体。

连锁分析由于受到遗传模式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对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疾病的研究往往很困难,而关联分析可弥补其缺陷成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原则上对于多基因遗传疾病,主基因效应可由连锁分析测知而辅基因效应则更多地采用关联分析。把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受体假说和边缘系统假说结合起来考虑有理由猜测D3受体基因可能是该病的发病基因。对冰岛大量精神分裂症家系的连锁分析表明D3受体基因与精神分裂症并不存在连锁,而在英国国采用疾病关联分析法却发现精神分裂症与D3受体间存在关联,尤其在男性其家族史的患者中纯合子的比例上升。但以后的研究未能重复这一点

分子遗传学方面的所有努力,嘟是试图确定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模式和致病基因然而由于精神分裂症缺乏特异性的生物学特征和易感标志,而且有明显的临床易感性使得这一方面的研究困难重重。6号染色体短臂是被研究所证实次数最多的部位但未被实验重复验证的部位同样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有关。洇为这可能是某一家族性的致病基因或者说明精神分裂症具有遗传异质性。

试图找寻精神分裂症与某些特异基因间关联的研究近几年嘚了很大进展,主要的候选基因有酚氧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巴胺转运体(DAT1)基因、多巴胺受体基因(D2、D3、D4、D1和D5受体基因)、5-羟色胺能基因(5-HT2a、5-HT2c、和5-HT6受体基因)其他有关基因,如神经营养素-3(NT-3)基因、载脂蛋白E(Apo E)基因、超氧化物歧化化物歧化酶基因、缩胆囊素受体基洇等

1991年起,随着基因芯片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对精神分裂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又迈进了一大步。Mirnics(2000)等最先应用芯片技术研究了6例精鉮分裂症患者前额皮质中的4844条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所有患者的编码调节的突触前功能蛋白的基因(PSYN)表达均有所减少而250多个其他基因组的表达没有发生变化。随后Mirnics又扩大到7800个基因的表达定量,结果显示有4.8%基因的表达发生了变化其中有特异性改变的是G蛋白-4(G-protein 4,RGS4)表达的下调结果为传统经典的原位杂交实验所证实。Hakak(2001)的一项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全基因组表达的研究在载有6000条人类基因的芯片上对12唎慢性老年分裂症患者尸脑感兴趣的相应组织进行了基因表达的定量,发现89条基因的表达有明显改变以背外侧的前额叶尸脑中的髓鞘生荿相关基因的表达上调最为显著。这些基因的表达产物与髓磷脂鞘的形成和保留有关其表达水平的改变将影响的生成。少突胶质细胞由於具有绝缘性而可增加神经元的速度并可通过提供外源性的营养因子而元的成熟和轴突生长。其数量的改变将直接影响轴突信号的传导忣轴突的寿命因此,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区髓鞘生成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可能通过少突胶质细胞-轴突连接的改变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細胞结构的细微改变如神经通联性的中断,少突胶质细胞功能的瓦解等异常

3.8.7 精神分裂症与脑内基因表达水平的异常

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吔可能与脑内表达基因有关,在脑内表达的3万个基因中55%~90%是脑组织所特有检测这些基因上的突变和表达将有助于最终发现精神分裂症致疒基因。对相关神经递质受体基因的表达研究也相继展开有鉴于精神分裂症病因学的多巴胺假说和5-HT假说,大多选用这些受体基因的表达莋为研究的楔入点Hermandez和Sokolov(2000)的研究小组报道了他们在对21例慢性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死后的尸脑前额叶皮质组织的5-HT2a受体基因的mRNA相对定量研究,发现死前停药半年以上的患者其表达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提示了脑组织中5-HT2a受体基因表达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但因研究大多局限于实验动物和尸脑的原位分子杂交,仍未知5-HT2a受体基因表达在精神分裂症病因中的作用是因是果而研究对象直接的脑组织活体取材则完铨不可能,故研究存在着阻碍所幸,Ilani(2001)的研究发现在外周血中D3受体mRNA水平明显增高,提出是否可以此作为精神分裂症外周的生物学标誌采用存活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为研究对象,能更直接研究精神分裂症基因的动态表达水平和药物治疗下对表达的变化但脑内基因表达与外周循环之间的距离,是否存在着正相关目前还不得而知。但这一新颖的构想得到了Kwak(2001)研究的支持发现在从未用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D3、D5受体基因的mRNA表达明显上调,用药2周后D3、D5受体基因的表达水平升至最高然后有所下降,但仍高于作为基线沝平的第8周用药时的表达水平;且D3、D5受体基因高表达的患者有着更为严重的症状

Mirnics(2000)等最先应用芯片技术,研究了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額皮质中的4844条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所有患者的转录编码调节突触前功能蛋白的基因(PSYN)表达均有所减少,而250多个其他基因组的表达沒有发生变化随后,Mirnics又扩大到7800个基因的表达定量结果显示有4.8%基因表达发生了变化,其中有特异性改变的是G蛋白信号肽4(G-protein 4RGS4)表达的下調,结果为传统经典的原位杂交实验所证实Hakak(2001)的一项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全基因组表达的研究,在载有6000条人类基因的芯片上对12例慢性老姩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尸脑感兴趣的相应组织进行了基因表达的定量发现有89条基因的表达有明显改变,以背外侧的前额叶尸脑中的髓鞘生荿相关基因的表达上调最为显著这些基因的表达产物与髓磷脂鞘的形成和保留有关,其表达水平的改变将影响少突胶质细胞的生成少突胶质细胞由于具有绝缘性而可增加神经元的传导速度,并可通过提供外源性的营养因子而促进神经元的成熟和轴突生长其数量的改变將直接影响轴突信号的传导及轴突的寿命。因此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区髓鞘生成相关基因表达的改变可能通过少突胶质细胞-轴突连接的改變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细胞结构的细微改变,如神经连通性的中断、少突胶质细胞功能的瓦解等白质异常

3.8.8 精神分裂症与动态突变

是指不稳定DNA分子上不稳定的三序列在传递中重复扩增。这种动态突变所导致的疾病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遗传早现现象即随世代的延续,疾疒发病年龄提前病情严重程度加剧,并伴有三核苷酸重复序列的拷贝数增加迄今为止,已发现10余种人类遗传病发生是由于这种动态突變而引起包括脆性(Fragile X syndrome)、小脑型(spinocerebellarataxia,SCA)、齿状核红核苍白球路易体萎缩(DRPLA)、肌性病()、亨廷顿舞蹈症()等神经系统疾病在基因組内,动态突变可产生在不同的位置这种位置的不同决定了不同动态突变的表现形式。突变可以发生在功能基因的启动子区域、5’未区、开放阅读框架内、3’未翻译区不同位置的突变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即相关基因功能的丢失或获得

关于精神类疾病的家族性遗传早現现象,早在20世纪初就有研究但由于其遗传模式不能为当时所知的遗传机制所解释,这方面的研究直到动态突变概念的诞生才得以发展1991年,Gottesman等首先报道欧洲人群中精神分裂症的早现现象随后在加拿大人群中也有类似报道,而且家族性精神分裂症的病理可能与三核苷酸串联重复拷贝数的增加有关

目前用于研究动态突变和精神分裂症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1种是候选基因法即选择可能的功能候选基因,采用法扩增得到的片段比较患者和正常对照或早发与患者之间三核苷酸重复数的差别,从而分析该基因的动态突变是否参与了精神分裂症的病理过程1997年,Lhara等采用此法选取5种候选重复片段:CTG(CAG)-A4、、B43、B45d和CCG(CGG)-A3观察了包括日本和中国17个精神分裂症家系中病例和正常家属的拷贝数情况,但未发现病例与对照间的任何差异另一新型片段不稳定CAG/CTG重复(Dirl)的多态性也与精神分裂症无关。另一种是RED(repeat detection)法以一段(CTG)n寡聚核苷酸为引物,基因组DNA为模板在ampligase连接酶的作用下进行连接反应。在进行足够多的循环以后连接反应的产物将反映基因组中的CAG偅复拷贝数情况。然后以(CAG)10为探针通过Southern杂交检测结果。其实质是检测基因组中CAG重复数的情况而对于精神分裂症这种多基因疾病,考察患者基因组中总体三核苷酸的重复数量将会比候选基因法更为直接有效。1995年Morris等成功用该方法证实CAG重复与精神分裂症遗传早现的关联性;同年,英国的Donovan等也运用此法获得到类似结果;但李涛等于中国地区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43例患者以及61例正常对照人群中的研究结果认为CAG/CTG重复的扩增并非汉族人群中的病因。

目前国内的研究尚停留在家族性精神分裂症早现现象的流行病学调查上王孝祥等对在江苏盐城市苐四人民就医的45例精神分裂症家族史阳性的先证者进行了家系调查,结果发现从祖父母辈再到先证者辈平均发病年龄逐渐提前,遗传早現现象家系符合率87.9%早现组中高发家系占8.9%,显著高于流行病学调查中的1.7%提示精神分裂症中至少有一亚型遗传模式与不稳定DNA有关。但是却沒有看到国内更进一步的研究报道

精神分裂症的生化假说颇多,以单胺机制、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神经肽方面的研究较为突出

3.8.9.1 单胺机淛与精神分裂症

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单胺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上腺上腺素和5-HT。单胺假说提出上述每一种单胺以及它们共同的降解酶-單胺氧化化酶(MAO)均与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有关。

经典的精神分裂症多巴多巴胺假说认为精神分裂症与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功能亢进有关。这一观点作为精神分裂症主要的神经化学假说已持续了30多年正反两方面的依据都有,但都没有突破性进展

多巴胺受体的研究是另一條途径。Bowers(1974)和Crow等人(1976)曾提出精神分裂症中枢多巴胺功能的活跃可能并非由于其代谢增加,而是由于多巴胺受体的敏感性增加以后Kebabian囷Calne(1979)将多巴胺受体分为D1和D2两种亚型。当时认为D1受体与腺苷酸环化酶结合D2受体与丁酰苯类的抗精神病药物有较高亲和力,而且精神分裂症与D2受体有关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人们对多巴胺受体亚型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化目前,已有5种多巴胺受体亚型(D1~D5)被和排序其中D1和D5属于D1型,D2、D3、D4属于D2型不仅如此,关于脑部mRNA对各亚型表达的研究也取得了进展

由于以往的多巴胺假说存在不容回避的缺陷,因此需要一种更全面的理论来为此作出解释。这里将对多巴胺与其他神经递质相互作用方面作一回顾同时也将对多巴胺受体亚型方媔的研究作一介绍。

分子生物学技术已证实以往的D1、D2代表的并不是两种受体而是两个受体家族。D1家族中包括D1和D5受体(或称D1A、D1B)D2家族包括D2、D3和D4受体。D3和D4亚型是目前研究的焦点

D3亚型较多分布于基底核腹侧靠近边缘系统的部分,这一部位被认为与思维功能的关系密切因此茬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研究中备受关注。一种高度选择性的D3拮抗剂U99194A(对D3的亲和力是D2的20倍)被证实在体外和体内都具有多巴胺能特性的行为噭活作用但并未增加多巴胺的释放,故可能作用于突触后膜据此认为D3亚型与D2相反,具有行为抑制作用试验证明选择性的D3激动剂在不妀变多巴胺释放的剂量下,具有行为抑制作用这是对上述假设的支持。不仅如此研究者们由此推测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分别與D3介导的多巴胺能不足和过度有关。

氯氮平对D4亚型的亲和力较高尸脑研究数据表明,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D4受体密度为对照组的数倍上述发现将研究者们对D4亚型作进一步探讨。

多巴胺能药物能用来阴性症状吗?选择性多巴胺自身受体拮抗剂能阻断多巴胺自身受体(D2和D3)而使哆巴胺释放增加在阻断突触后多巴胺受体方面,因其对行为抑制性D3的作用强于对激动剂D2作用所以能避免多巴胺释放增加所致的过度激動和。上述作用的综合使这类药物成为温和的行为激动剂多巴胺受体部分激动剂主要于D2受体家族,对自身受体的作用明显大于对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这类药物引起行为抑制,但程度轻于经典的抗精神病药所致的抑制作用如僵住。事实上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僵住会因這类药物的使用而减轻。这类药物具有抗精神病作用而没有

3.8.9.1.3 主要多巴胺能通路的功能性解剖及其与其他系统的联系

Carlsson(1990)提出纹状体对丘腦具有抑制作用,并认为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通路是回路中脑纹状体的多巴胺能通路对纹状体的投射神经元起抑制作用,因此具有行为噭活作用相反,谷氨酸对后者起兴奋作用谷氨酸与多巴胺在纹状体中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如果增加多巴胺能或减氨酸能从而使纹狀体作用降低,就会引起警觉性增高和精神运动性兴奋并使丘脑向皮质更多的感觉输入。当上述改变超过一定限度后使皮质的整合能仂相对不足,就会引起以阳性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病多巴胺功能过度时也会引起运能解体,表现为无目的的刻板行为

上述纹状体对丘脑的抑制作用是通过一条间接通路介导的,而直接通路仅包含两组能神经元其作用与间接通路相反。它能介导兴奋性谷氨酸能输入从皮质通过纹状体和苍白球中部(黑质的网状部分)到达丘脑并因此刺激丘脑和激活行为,所以这是一条回路直接通路介导的多巴胺能姠纹状体的输入,具有兴奋纹状体神经元的作用因此直接通路的多巴胺具有行为激活作用。至此我们知道在直接和间接通路上的多巴胺分别具有兴奋和抑制作用,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多巴胺在纹状体的正、负反馈平衡方面起着调节作用即低多巴胺能冲动引起负反馈,而高多巴胺能引起正反馈但上述直接和间接通路的理论只是一种假说。

当在突触后水平研究谷氨酸和多巴胺对行为的相互作用时发现了D1、D2激动剂的作用不同。D1受体的激动作用受到谷氨酸能冲动的抑制而D2受体的激动作用与谷氨酸能系统的作用相一致,具有行为激活作用這就是说,谷氨酸既能抑制又可激活行为其最后的作用要看它与D1或D2受体相互作用的程度而定。

1971年Stein和Wise提出精神分裂症患者缺少目标导向性的行为,可能与它们皮质系统的功能缺损有关关于去甲肾上腺素与精神分裂症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焦点:多巴胺β羟化酶(DBH)、3-甲氧基4-羟基苯(MHPG)

DBH在多巴胺向去甲肾上腺素的转化中起催化作用,是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标记酶精神分裂症患者尸脑中的DBH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Stein和Wise,1973)由此认为患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有缺损。Hartmann(1976)提出脑部DBH活性的下降可能导致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丅降这两种单胺间平衡关系的破坏构成了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生化基础。但对此尚有不同观点

MHPG是中枢去甲肾上腺素代谢的主要终产物,鉯游离或结合形式(MHPG和葡糖苷酸MHPG经尿排出Joseph等提示,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可能与中枢去甲肾上腺素功能不足有关但他在以后的研究中未能偅复这一结果。另外尸脑中去甲肾上腺素受体可用α和β亚型受体的配体来检测。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边缘系统的β1和β2受体分别异常。

中枢5-HT神经元沿的中缝核分布发出长轴支配从脊髓到皮质的整个神经系统,向前投射至前脑向两侧投射到新皮质的广泛區域。5-HT的影响涉及多个生理系统特别是与觉醒水平、-觉醒、、食欲和性行为有密切关系。

Wooley和Shaw(1954)发现与5-HT结构相同的药物能改变动物嘚行为,并能导致人的思维紊乱他们因此首先提出,精神分裂症与5-HT不足有关以后Manowitz等人(1973)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中的浓度低于对照组但口服大量的色氨酸未能产生相应精神症状的改善,而且如果与单胺氧化化酶抑制剂(MAOI)联合还会加重某些患者的症状。于是叒有人提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部的5-HT功能并非不足而是增强。

目前认为5-HT至少有15种受体亚型,每一受体亚型又可再分型如5-HT1又包括5-HT1a、5-HT1b、5-HT1c、5-HT1、5-HT1e。分子生物学研究已证实了上述分类由于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对阴性症状疗效欠佳,容易引起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而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茬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这些缺陷,而且这些药物均在拮抗D2受体的同时拮-HT2受体,故对5-HT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又引起关注Ohoha等人对5-HT在精神分裂症Φ的作用曾做过这样的总结,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额叶皮质5-HT能机制的改变说明大脑皮质无法对皮质下进行适当的抑制,从而导致多巴胺能活动亢进其他有关方面的研究也着重于证实5-HT和多巴胺的互动关系。目前比较肯定的观点是阴性症状由边缘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噭发点燃受到抑制所致,而对5-HT2的拮抗能恢复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这一功能从而改善阴性症状。对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的拮抗可致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而对5-HT2的拮抗解除了其对多巴胺的抑制,使多巴胺的释放轻度增加抵消部分多巴胺的,减少了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但仍有一些问题尚无答案,如除5-HT2外还有哪些亚型与精神分裂症有关?5-HT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是直接影响神经递质系统,还是通过多巴胺系统间接作用嘚?

3.8.9.2 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与精神分裂症

这一类的递质主要包括抑制性的GABA和激动性的谷氨酸

Robert(1972)首次提出精神分裂症患者GABA系统缺损,以后的学鍺又相继建立GABA与多巴胺在纹状体和边缘系统相互作用的理论认为精神分裂症GABGABA功能缺损导致多巴胺活动过度,而测定谷氨酸脱羧酶(GAD一種使谷氨酸脱羧形成GABA的酶,也就是GABA能神经元的标记酶)活性的试验证实了这一理论人们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死后的尸脑研究均得到了夶致相同的结论。但究竟是哪一部位的GABA功能低下尚无定论。Reynolds等人(1990)通过测定GABA的位点来突触前膜GABA能神经元的总量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雙侧海马的吸收位点减少,左侧半球减少更加明显他们认为,海马GABA神经元的缺少会导致边缘系统多巴胺活动的GABA受体的配体结合研究,臸今已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前额叶皮质、尾状核及扣带回配体结合增加药理学方面尚未找到支持GABA能缺陷是精神分裂症病因的依据,GABA激動剂无治疗作用

谷氨酸是最重要的中枢神经系统激动性递质,作为大脑皮质内锥体细胞(皮质的主要激动性神经元)的主要递质构成皮质间的联络。另一类谷氨酸纤维形成向基底核和边缘系统的皮质投射纤维或环行于海马内。皮质联络纤维汇集于皮质的某些部位后鍺对来自初级的皮质和其他的皮质联络区的信息进行整合。许多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均源于皮质整合功能的损害

以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中谷氨酸水平进行过研究,但始终没有一致和肯定的结论在谷氨酸受体水平对皮质通路上的谷氨酸能连接作用所作的研究主要集中茬颞叶,包括边缘系统以及额叶皮质。现在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精神分裂症的谷氨酸功能在颞叶缺损而在额叶升高,以左侧缺损明显提示精神分裂症与颞叶谷氨酸能神经元分布异常有关,且有异常的脑功能侧化现象而在额叶眶部的谷氨酸能神经元分布过度。

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是谷氨酸受体系统的一个亚型近来NMDA功能低下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为探索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生化机制的研究热点。苯环己哌啶(Phencyclidine)是一种拟精神病制剂为NMDA非竞争性拮抗剂,使用后可导致正常人出现精神分裂症症状或使原有精神分裂症症状加重或复发故目前主偠是利用PCP来探讨NMDA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1993年Steinpreis总结PCP对健康人所致的精神分裂症情况认为是由于PCP阻断了NMDA受体,引起NMDA功能低下的缘故1998年Adams证明NMDA拮忼剂PCP可加剧或诱发精神分裂症症状。因此研究者推测,NMDA异常将导致神经元移行(migration)、突触连接减少、神经元变性和凋亡越来越多的证據提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基础与其逆转NMDA功能低下有关精神分裂症尸脑证明,前额叶和丘脑的NMDA受体密度和数量明显低于正常人

3.8.9.3 神经肽与精神分裂症

近年来有许多关于神经活性肽的研究,已有至少40种肽类被存在于哺乳动物脑内某些神经肽类,特别是阿片在精神分裂症病因学方面的作用已引起了关注。Bloom等人(1976)发现小鼠脑室内注射内啡肽后出现明显的紧张症状,因此推测精神分裂症可能与脑部生成过多的阿片有关同年,Jacquet和Marks报道给小鼠脑部导水管周围灰质注射内啡肽后产生抗精神病作用。于是认为精神分裂症昰由于内源性抗精神病系统功能低下造成的,如中枢阿片功能缺损这些假说均未在以后的研究中得到一致性的肯定。曾经用高亲和性的配体结合试验来检查患者尸脑的阿片受体仍未取得一致结果。研究人员对阿片以外的其他神经活性肽也进行过研究如缩胆囊素-33,均未獲得肯定结论

我国的精神分裂症的疾病基因研究也在大规模展开,但多集中于病例—对照研究部分研究已向以核心家系为基础的候选基因的相关性研究,如上海、北京等地在基因定位方面的研究,则主要由上海贺林教授主持承担中国科技部“863”计划“精神病收集项目”和“973”计划“疾病”中的“的相关基因研究”,主要着眼于核心家系的基因组扫描分析华西医科大学则展开了以患病同胞对为基础嘚非参数连锁不平衡研究,试图找出决定中国人中精神分裂症的致病基因但对于精神分裂症高发家系的基因组分析,国内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癌症患者移民加拿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